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

2024-07-16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精选8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 第1篇

五年级十大易错重点题

【问题1】0.6

=

3÷()=

=

=

=

12÷()=()÷20

=

【解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填空题

0.6

=

3÷(5)=

=

=

=

12÷(16)=(15)÷20

=

【问题2】用长24cm,宽16cm的小长方形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木块,拼成的大正方形边长最小是多少cm?

至少要这个样小长方形木块多少块?

【解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24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48,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48厘米;

(48÷24)×(48÷16)=2×3=6个,边长最小是48厘米,至少要这个样的小长方形木块6块。

【问题3】我们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7米,高3.5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3.8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需要5元涂料费。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

【解析】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

粉刷教室就是算长方体的上面、前后面、左右面的面积和,还要减去门窗面积,算费用是用面积×每平方米的费用。

8×7+(8×3.5+7×3.5)×2-13.8=147.2m²

147.2×5=736元

【问题4】把长8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木块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锯多少块?

【解析】因为是锯,不能用体积相除

正确的解题思路如下:先从长方体木块的长和宽入手,长8厘米,宽12厘米,那么锯成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可以锯12×8÷(2×2)=24个,再看长方体木块的高5厘米,也就是说锯成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2排,24×2=48块。

所以要从长宽高分别计算,要分开讨论:

8÷2=4

12÷2=6

5÷2=2……1

4*6*2=48可锯48块

【问题5】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

【解析】锻造过程,体积不变。

先计算原来正方体钢坯的体积8×8×8=512立方厘米,新长方体的体积也是512立方厘米,高=体积÷长÷宽,512÷16÷5=6.4厘米

【问题6】把两块棱长为1.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解析】拼一次,表面积减2个面

表面积:1.5×1.5×6=13.5(平方分米)

13.5×2=27(平方分米)

27-1.5×1.5×2=22.5(平方分米)

体积:1.5×1.5×1.5=3.375(立方分米)

3.375×2=6.75(立方分米)

【问题7】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把它截成两段,截完之后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求6根这个样的木料的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切一次,增加两个面

截成两段,也就是切一次,切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增加60平方厘米,所以一个横截面的面积是60÷2=30平方厘米,长2米=200厘米,算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也就是30×200=6000立方厘米,6根木料的长方体的体积是6000×6=36000立方厘米。

【问题8】根钢管截m,剩下的比截去的短m。这根钢管原来长多少米?

【解析】要求这根钢管原来长多少米,先求剩下的米数,再求原来的米数。

-+=(米)

【问题9】一节数学课40分钟,其中做实验用去整节课时间的,老师讲解用去整节课时间的,其余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做练习。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

【解析】把一节数学课40分钟看作单位“1”

要求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几分之几,就是从单位“1”里去掉与。

1--=

【问题10】一节数学课40分钟,其中做实验用去小数,老师讲解用去小时,其余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做练习。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解析】先把40分钟化成了小时,要求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就是从里面去掉与。

40分钟=小时

--=(小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 第2篇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2.24 , 32 , 40 ,( ), 56 ,( ),( )。

3.一根图钉长约( )。

4.鸡蛋比鸭蛋多8个,也可以说鸭蛋比鸡蛋( )。

5.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 )角。

6.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

7. 3×6=18 读作(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用 这样的一张纸能折出直角。 ( )

2.桌子上的直角比书上的直角大。 ( )

3. 5×2=10表示2个5相加,或5个2相加。 ( )

4. 这是一条线段。 ( )

5.米尺上的刻度,从1到5是5厘米。( )

三、计算(40分)

1.口算(每小题1分,共14分)

2×3= 3×4= 35+40= 53―9=

42―0= 4×5= 6×3= 78―4=

8+64= 90―7= 3×5―8=

2×4+3= 66―3+9= 52―(6+34)=

2.在○里填上“”、“”或“=”。(每小题2分,共12分)

42―8○35 45○82―25

1米―30厘米○70厘米 72+9○83

79○94―16 14厘米+86厘米○1米

3.笔算下面各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65―37= 80―23= 45+38=

36+47―29= 95―28―19=

48+25+17= 81―33+26=

四、画一画(每小题3分,共9分)

1.画一个直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3分)

2.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3分)

3.第一组

第二组比第一组少3。(3分)

画出第二组

五、解决问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食堂买来40棵白菜,吃了一些后,还剩5棵,吃了多少棵?(4分)

2.一卷铁丝长76米,先用去24米,又用去27米,还剩多少米?(4分)

3.一辆小汽车限坐4人,这样的5辆小汽车最多能坐多少人?(4分)

4. 小精灵要买3个面包和1杯饮料共需多少元?(4分)

4元1杯 6元1个

5.水果批发店早上运来45箱橘子,卖出去29箱,下午又运来12箱,现在水果店有多少箱橘子?(4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 第3篇

修订后的二年级下册教材, 教学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 、图形的运动 (一) 、表内除法 (二) 、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 (推理) 、总复习十个单元的内容以及“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其中, “数据收集整理”是以“标准”为依据, 对“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后形成的一个单元, 重在让学生学习通过调查、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和用统计表呈现数据。“图形的运动”整合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中的轴对称、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混合运算”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重新整合, 让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 的顺序;“有余数的除法”是修订后由三年级上册前移至本册的内容; “数学广角”教学推理的内容, 其中例2与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该单元中推理的第二个例题一样。

总体上说, 本册教材紧扣“标准”, 结构更加合理, 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 又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方面有所突破。下面对其编写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抓住“十进位值制”核心, 帮助学生理解数概念, 培养数感

作为数概念教学的第三阶段, 本册教材数概念的教学将使学生的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数概念学习的拓展, 又是后面学习多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 从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讲, 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这两个基本概念就显得非常关 键。教材正是紧扣它们, 从计数单位的认识和数数、数的组成、读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方面, 引导学生构建与理解数概念。

1.在认识计数单位基础上充分地数数, 进一步认识十 进制计数法

要知道物体的个数, 就要数数, 数数就需要用到计数单位: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单位, 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计数的结果是多少个一;100以内各数既要以“一”为单位计数, 还要以“十”为单位计数, 计数的结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或几个十, 10个十是一百;1000以内各数则要以“一”“十”“百”为单位计数, 计数结果是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的不同组合, 10个一百是一千;万以内各数更要以“一”“十”“百”“千”为单位计数……所以, 认识万以内各数, 就要继续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 了解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会根据需要用计数单位计数, 同时了解数的组成。

学生在前两个认识整数的阶段中, 已初步认识了计数单位“一”“十”“百”, 形成了直观、结构化的模型 (1根小棒、1捆小棒、1大捆小棒) , 本册教材就直接利用结构化的直观模型, 使学生系统地认识计数单位, 充分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思想, 同时突破教学难点。

2.整理数位顺序表, 通过读写数等加深对位值制理解

随着本单元将数位扩展到万位, 整理数位顺序表就成为学生认识位值制的关键。实验教材将其编排在读、写万以内的数之后, 修订后的教材则将其调整到认识计数单位之后。这样做, 使得学生对于位值制的理解更为系统、全面, 同时也为按位值制来读、写数的教学做好准备。

读写数内容的编排思路与前面数的认识中大体一致: 从要把计数结果记录下来开始, 突出读写数的必要性;然后到用小棒摆出计数结果, 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突出不同的计数单位 (几个十几个一) ;再到用带数位的计数器表示出来, 直观地突出数位;最后再对照计数器按数位写数并读数, 学会读写数的方法, 即把计数的结果 (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按照数位用符号0~9表示出来或按照数位根据数的组成以几千几百几十几、几千几百、几千零几十、几千零几等方式读出来, 使学生直观而充分地体会位值制。

此外, 教材新增了认识算盘的例题。算盘本身有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 它能直观、形象地体现数位的特征, 因此, 用算盘表示数可以深化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3.加强数感培养

“万以内数的认识”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将数感的培养切切实实地、细致地体现在每一处教学内容中。教材通过如下方式来体现:

首先, 用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万以内的数, 建立表象 (如图1) 。

其次, 通过多种形式体验、感受较大的数及其应用, 在数的表达、交流中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利用生活中以“一”“十”“百”为单位的事物, 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的结构, 包括1元、10元、100元一张的钞票, 10支一捆的铅笔, 100张一捆的明信片等。又如, 结合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对表达一个数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经验。

二、重视对运算意义和算法理解

学生在本册教材中首次接触除法, 包括“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三个单元的内容。表内除法重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理解除法的含义及用乘法口诀计算 出商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重在理解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理解余数的含义, 探索并体会“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学会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1.以 合 理 的 结 构和 不 同表征 方 式 的 转换 , 加强对 运算意义理解

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 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是学生理解除法的重要基础。为此, 教材进一步完善了对平均分内容的编排。首先, 以开放性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对比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如图2) , 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的相应表象。其次, 对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即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 的编排, 注重以操作、连线及圈一圈等方式体现平均分的过程, 注重呈现平均分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其共同的本质———平均分 (如图3) , 从而为学生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做好准备。

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认为, 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表征方式, 多种方式之间要建立联系, 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作为这种理念的体现:除法的编排, 注重通过“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的方式, 生动而严密地阐明除法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的编排, 注重通过“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的方式 , 以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对比 (如图4) , 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练习中更是体现了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 如第16页第6、8题, 第26页第1题等。从而为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 义、探索求商的方法、解决问题等作好铺垫。

2.重 视在探 索 中 加强对算理 的 理 解 , 体现知识的 形成过程

人教版教材历来重视让学生理解算理, 修订教材更为突出。如在探索求商的方法时, 教材以操作为基础呈现了用连减、连加求商的方法, 再利用直观图承接连加的思路给出乘法算式。由具体数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除法算式中的位置, 将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联系起来, 进而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初步形成算法。后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 仍以直观支撑沟通乘除法间的关系, 加深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试商的方法, 为后面多位数的计算做好准备, 修订教材新增了例4 (试商, 如图5) 。其编排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转换, 即这里的试商是建立在学生丰富表象基础上的数学思维的形式。教材以想和小精灵提示的方式呈现了试商的方法 (算法) , 其背后的道理则是在例2的教学中加以明确的。

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教学,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上规定运算顺序的道理。如该单元例2 (如图6) 中, 教材呈现了两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加小括号的、不加小括号的) , 通过对比体现数学上这样规定的理由之一, 即数学表达的简洁性。

三、以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素材, 落实“四能”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在不同内容领域呈现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将“四能”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

1.在各领域知识中设置解决问题, 细致落实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培养

除“数据收集整理”和“数学广角”外, 其他各单元都至少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其具体呈现方式与前面三册教材一致, 但注重在一些步骤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如理解题意时抓住关键词 (如“最多”“至少”等) 、排除多余信息 (如图7、图8) ;分析解答时引入新的策略 (估算、估量等, 如图9、图10) ;回顾与反思时学会检验、反思的方法 (如图11、图12) 。

2.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表内除法 (一) 和表内除法 (二) 分别安排了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图13、图7) , 两个例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图7中涉及的数量为连续量, 而非实物个数, 且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这两个问题, 都需要通过分析, 将问题与除法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起联系, 进而用除法解决问题。

图形的运动 (一) 中安排了剪出指定图形的问题 (如图11) , 这类问题可先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及逐步调整去解决, 同时要注意分析所要剪图形的特点, 全面思考并找出所有答案。

混合运算中编排的是需要用两步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图12) 。由于信息复杂, 需要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 以直观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出隐藏的问题 (中间问题) , 并且这里开始逐步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中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需要用进一法确定答案的问题 (如图7的例5) ;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如图14的例6) 。二者最后确定问题答案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根据实际问题, 确定答案最后是否要在商上加1;后者重在明确此类问题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并明确余数的含义, 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 教材所呈现的解决问题过程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例5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 由此确定商是否加1;例6关键在于通过圈发现可用除法来解决, 并以此理解余数的含义, 确定问题的答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则是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如图9) 。之所以将估算的起点安排这里, 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 有了进行估算的知识基础;二是本单元的数都比较大, 现实中有估算的必要;三是学生还未学过万以内数的计算, 不会出现先精确计算, 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四是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利于体现其现实意义并能解决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尤其是怎样估合适或者正确的问题。教学时, 应重在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所谓“合适的方法”, 即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紧紧抓住估算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 反思时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估算是否解决了问题, 以此为调整估算方法的标准。“想一想”的问题用于巩固。虽然取近似数时的具体方法不同, 但突出了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进行估算的原则。

克和千克中的例3 (如图10) , 利用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 让学生通过估量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可能觉得无从下手, 为此教材进行了细致地呈现。首先, 通过理解题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其次, 以对话形式突出了估量的方法, 即运用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 并以文字表述进行了突出;最后, 通过生活实际进行检验。

四、 数据收集整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 统计的全过程, 同时体现抽样的思想

本单元的例1、例2都从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的, 如解决“校服要选哪种颜色合适”这个问题, 很自然地要选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即需要通过调查 (即统计) 解决问题, 进而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 、调查内容 (校服颜色) 、调查方式 (举手) 、呈现数据的方法 (统计表) 、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涵盖了统计的各要素, 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正是有了解决问题这个载体, 修订后的教材也较好地体现了抽样的思想。如例1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 怎样调查呢? 哦, 可以先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的思想 (尽管这是非统计抽样) ;在简单的数据分析中, 以问题“如果这个班做校服, 选择 () 色合适。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这里只要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

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题(二) 第4篇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1 + 1 = 0 B.- 2 - 2 = 0 C. 3 ÷ = 1 D. 5= 10

2. 关于单项式 - ab说法正确的是().

A.系数是 - 1,次数是1B. 系数是1,次数是0

C. 系数是 - 1,次数是2 D. 系数、次数都是0

3. 下列图形中,不能折成无盖长方体盒子的是().

4. 在1,2,3,4,5中,使得代数式(x + 1)(x + 2)(x - 3)(4 - x)(x + 5)的值为零的数有().

A. 5个 B. 4个C. 3个 D. 2个

5. 一个三棱柱,它的侧棱长是6 cm,底面各边长都是3 cm,那么这个三棱柱的侧面面积是().

A. 18 cm2B. 36 cm2 C. 54 cm2D. 72 cm2

6. 给出五个数: - | - 1|, - ( - 1),( - 1)2, - 12,( - 1)3,其中值等于 - 1的数有().

A.2个 B. 3个C. 4个D. 5个

7. 用计算器求边长是17的正方体的体积时,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A. B. C.D.

8. 如图1,一个体操运动员在镜子前练习基本功,那么她在镜子中的像是().

9. 无论x取何值,代数式ax2 + x - 3 - 2(x2 - bx) - 5的值始终为- 8,则a、b的值分别为( ).

A.2、B. a、-

C. - 2、D. - 2、-

10. 用12 m长的铝合金做一个如图2所示的窗框,如果窗框的横档长为x m,那么这个窗子的面积是( ).

A. x(12 - x)m2B. x(6 - x)m2

C. x(12 - 3x)m2D. x6 -xm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在太阳系中的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水星白天的温度高达427°C,夜晚温度低至 - 170 °C,则水星表面的昼夜温差是___ °C.

12. 列代数式非零有理数a、b的倒数和,可表示为____.

13. 在n边形的某一边上任取一点(不与顶点重合),把这点与其他各个不相邻的顶点依次连接,则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____个三角形.

14. 一个正方体盒子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字,分别是:我、喜、欢、数、理、化.其表面展开图如图3所示,那么盒子上与“我”字相对的面上写的字是____.

15. 有理数a、b在数轴上如图4所示,则四个数a、b、 - a、 - 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用“<”连接).

16. 已知|x| = 4,|y| =,且xy>0,则 的值是____.

17. 如图5一些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放在桌面上,现在要把露在外面的每一个面刷上油漆,则刷漆的面积一共是____.

18. 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太阳系中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遵循一定的规律,如表1:

那么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天文单位.

19. 图7是某月的日历,现用一矩形方框在日历任意框出4个数 ,请用一个等式表示a、b、c、d之间的关系: .

20. 一旅游团来到某旅游景点,看到售票处的公告栏如图8所示.当旅游团人数为n人(n>10)时,该旅游团门票费用为 元.

三、解答题(共70分)

21. (16分)计算:(1)15 - [ - 2 + ( - 20 + 4)] - ( - 5);

(2) - 1× (0.5 -) ÷;

(3)(- -) × ( - 24) + ( - 2) ÷ × ( - 4);

(4) - 9 + 5 × ( - 6) - ( - 4)2 ÷ ( - 8).

22. (8分)化简下列各式:

(1)6a - (3b - 5a) + 2( - a + b);(2)x2 + x - 3 - 2(x - 10 + x2).

23. (6分)图9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每个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堆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24. (6分)有一道题要求先化简,再求值:17x2 - (8x2 + 5x) - [(4x2 + x - 3) - ( - 5x2 + 6 x + 2 008)] - 3,其中x = 2 008.张明杰在做题时把“x = 2 008”错抄成“x = 2 800”,但是他的计算结果仍然是对的.你说这是什么原因?

25. (6分)如图10是一个正方体,将它的所有表面涂上黄色油漆,然后按上面的线锯开,成为一个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设三个面涂有黄色油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a,两个面涂有黄色油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b,一个面涂有黄色油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c,没有任何一个面涂有黄色油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d.

(1)写出a、b、c、d的值.

(2)试把a、b、c、d各用一次,用所学的运算符号及括号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算式,使这个算式的值为 - 10.你组成的算式是:____.

26. (8分)一群蚂蚁在争夺一块食物,它们抬着食物互相拉扯.假设食物向左移动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右移动的路程记为负数,食物连续7次被移动的路程(单位:cm)是: - 2, + 6, - 8, + 9, - 10, + 12, - 7.

(1)食物最后停留的地方距离原地多远?

(2)食物第几次移动后距离原地最远?这个最远距离是多少?

(3)假设食物每移动1 cm,这群蚂蚁一共要消耗a个单位的能量,那么这群蚂蚁一共消耗了多少个单位的能量?

27. (6分)任意写一个十位、个位数字不相等的两位数(个位数字不为0),把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后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再把这两个两位数相加.最后的和始终是哪一个整数(1除外)的倍数?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吗?

28. (6分)我们把分子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如 、 、 ,…,任何一个单位分数都可以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分数的和,如= +,= +,= +……

(1)根据对上述式子的观察,你会发现= +.请写出□、○所表示的数.

(2)进一步思考,单位分数 (n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等于+,请写出△、☆所表示的式子,并对n = 10时的情形加以验证.

29. (8分)康乐公司在A、B两地分别有同型号的机器17台和15台,现要运往甲地18台,乙地14台.从A、B两地运往甲、乙两地的费用如表2.

(1)如果从A地运往甲地x台,请完成表3中的空格.

(2)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总运费.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 第5篇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1、平均每只青蛙捉了几只害虫?

我们一共捉了15只害虫。

2、采摘的苹果有35筐,桃子有30筐。

已经运走了18筐。

还有多少筐没运走?

20元可以买5顶帽子。

买9顶帽子要多少元?

3、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1、直接写出得数。

36÷6=

8÷4=

3÷3=

16÷2=

8×7=

28÷7=

45÷9=

32÷8=

2、在算式14÷2=7中,商是(),除数是(),被除数是()。

3、在里填“+”、“-”、“×”或“÷”。

3=12

2=18

6=4

7=74、=

5、我会看图写算式

(1)

×

÷

÷

口诀:

(2)

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

1、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画“

”,是旋转的画“

”。

摇呼啦圈的运动是()

熊猫举重的运动是()

2、把图①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圈起来。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1、大客车限乘客的人数是小面包车的几倍?

限乘54人

限乘9人

妈妈买了7盒彩笔,每盒6支。

用去了15支,还剩多少支?

2、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看图写数

()

()

2、武广高速铁路全长一千零六十八千米,写作()千米,它是由()个千和()个十()个一组成。

3、你认为小男孩班的图书角有多少本书,请在相应的数字下面画“

√”。

我们班的图书比你们的多一些。

我班的图书角有200本书。

400

190

2104、在里填“>”、“<”或“=”。

2436

2463

1004

990

3×9

6×5

.35÷7

40÷8

第六单元

克和千克

1、在()里填上“克”或“千克”。

4()

100()

2、6千克=()克

4000克=()千克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我会算:

1、口算:400+200=

700-300=

5000+3000=

5800-500=

2、用竖式计算。360+280=

910-240=

二、我会解决:

(1)现在买一台

比原来大约节省了多少钱?

(2)妈妈带了500元,买一台

和一个,够不够?

不够

(只)

0

小鹿

小猴

小狐狸

第八单元

统计

右面是动物园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1)每格表示()只动物。

(2)()的只数最多,()的只数最少,相差()只。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问题:

计算: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跟我学写话(写物品)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50道 第6篇

一.计算题(共50题,共390分)

1.百灵口算。

42千克+58千克=()千克

21克-18克=()克

450克+550克=()克

3千克+200克=()克

5千克-2000克=()千克

2.脱式计算。

(1)24+12÷6

(2)5×8-39

(3)(52-45)×6

(4)48-(25-10)

(5)(37+8)÷9

(6)40÷(72÷9)

3.把两个算式改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8

15+8=23

(2)7×5=35

50+35=85

(3)17+3=20

60-20=40

(4)20+30=50

70-50=10

4.计算并写出口诀。

4×8=________

32÷8=________

32÷4=________

口诀:________

5.直接写出得数。

68-32≈

24÷6=

5×5=

8+53=

372+29≈

90+70=

1600-700=

9000-8000=

6.口算。

65+30=

1000-200=

600+1000=

700+800=

260-120=

460-160=

120+80=

360-300=

150-30=

400+600=

7.直接写出得数。

5×3=

49÷7=

25÷5=

9×2=

24÷4=

6×8=

18÷3=

48÷6=

7×4=

9×3=

3×2=

35÷5=

8.算一算。

12÷3+38=

10÷2+36=

3×3+18=

78-10-9=

45-20÷5=

19+7-13=

9.算一算。

28÷7=

3×7+4=

7×5=

42÷7=

7×7+1=

7×8-5=

9×7+1=

4×7+10=

6×7=

7×4-6=

42÷7+31=

49÷7+10=

10.竖式乐园。

(1)29÷4=

(2)51÷8=

(3)52÷7=

(4)67÷8=

11.口算。

(1)20÷5=()

(2)4÷4=()

(3)15÷5=()

(4)4÷2=()

(5)24÷8=()

1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

(2)

(3)

13.计算。

①24÷8=

②42÷6=

③50÷6=

④27÷4=

⑤58÷7=

80÷9=

14.直接写得数。

12÷3=

27÷3=

25÷5=

64÷8=

6×9=

6×7=

16-4=

28-20=

8÷2=

49÷7=

32÷8=

3×6÷9=

72÷9=

28÷4×6=

56÷8=

15.脱式计算。

(1)12+3×8

(2)81÷9×3

(3)4×4÷2

(4)9×(15-8)

16.列式计算。

18除以8,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17.直接写出得数。

27÷3=

6×8=

24÷4=

28÷7=

4×9=

35÷5=

6×3=

14÷2=

54÷6=

16÷4=

36÷6=

64÷8=

36÷9=

72÷8=

42÷7=

25÷5=

63÷7=

81÷9=

21÷7=

20÷5=

18.直接写出得数。

140-80=   200-100=   1000-300=   350-300=

500+400=

670-70=

460-400=

30+620=

19.口算。

3×3×9=()

49÷7+49=()

16-16÷4=()

689+7=()

48÷6÷4=()

8×4+28=()

15+15÷5=()

503-8=()

20.口算。

64÷8×4=()

50+9×5=()

16÷4+18=()

7×4+30=()

72÷9÷8=()

46-35÷5=()

(49-40)×3=()

56÷(3+5)=()

68-(27+40)=()

21.看图填算式。

17÷()=()(盘)……()(个)

17÷()=()(个)……()(个)

22.计算小能手。

5÷5=_______

16÷4=_______

12÷6=_______

12÷3=_______

9÷3=_______

20÷4=_______

20÷5=_______

8÷4=_______

23.口算。

18×5=________

16-15÷3=________

(4+6)×3=________

590+100=________

24÷6×3=________

100-25×4=________

2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7=

60÷7=

70÷9=

67÷9=

35÷8=

52÷9=

46÷6=

38÷6=

25.直接写得数。

12÷4=

10÷5=

18÷2=

30÷5=

18÷3=

20÷5=

42÷6=

12÷3=

24÷6=

45÷9=

21÷3=

28÷4=

26.填数。

27.列式计算。

(1)□+□+□=□

(2)□×□=□

(3)□÷□=□

(4)□÷□=□

28.计算。

64÷8=()

50÷6=()

54÷7=()

29.口算。

16÷4=

20÷5=

36÷4=

6×2=

5+5=

7×8=

27÷3=

35+55=

30÷5=

86-35=

48÷6=

54÷6=

7×3=

21+3=

5÷5=

64+9=

17-9=

83-73=

16÷2=

42÷6=

71-50=

4×5=

18÷3=

3÷3=

9÷1=

30.填一填。

12=1×10+2

(1)12=()×5+()

(2)12=()×2

(3)12=()×4

(4)12=()×8+()

(5)12=()×7+()

(6)12=()×3

(7)12=()×6

(8)12=()×9+()

31.计算。

7×6=______

15÷5=______

5×5=______

6×6=______

4×7=______

30÷6=______

7×5=______

12÷3=______

3×6=______

7×3=______

32.口算题。

64÷8=()

8×9=()

25÷5=()

8×6=()

18÷2=()

9×5=()

7×5=()

24÷3=()

33.口算。

4×6=()

20÷5=()

54÷9=()

8×8=()

34.按运算顺序计算。

①42-24+16

②24+16÷8

③(25+15)÷5

35.直接写得数。

36+25=

81-49=

55+45=

13+6=

30-10=

100-71=

36÷6=

5×4=

6×3=

12÷2=

4×0=

4×3=

35+19=

0×1=

24÷4=

25+5→()÷6→()+15→()÷4→()×6→()

36.填表。(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37.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38.分萝卜。

39.直接写出得数。

75-32=

33+45=

81-25=

100+200=

900-400=

9×7=

32+59≈

89-41≈

40.直接写出得数。

5×8=

18÷2=

4÷4=

12÷3=

49÷7=

10÷5=

54-8=

56÷8=

36÷9=

54÷9=

8×5=

6÷2=

41.口算题。

(1)81÷9=________

(2)72÷8=________

(3)63÷7=________

(4)54÷9=________

(5)45÷5=________

(6)36÷9=________

(7)18÷2=________

(8)36÷4=________

42.口算题。

(1)18÷9=________

(2)27÷3=________

(3)9÷9=________

(4)45÷9=________

(5)27÷9=________

(6)72÷9=________

(7)54÷6=________

(8)63÷9=________

43.直接写出得数。

42÷6=________

4×9=________

32÷8=________

6×1=________

3个百+5个百=________

7个十-4个十=________

44.比一比,谁更快。

24÷8+2=________

46-4×7=________

45-28÷7=________

6×3+30=________

45.计算。

100-7×7=

81+6×3=

(16+20)÷6=

(7+2)×6=

69-7×9=

4×5+53=

46.用脱式计算。

32-24÷3

2×9+12

40+5+29

81÷9÷3

(26-6)÷4

47.算一算。

9×7=________

63÷9=________

63÷7=________

36÷9=________

81÷9=________

72÷9=________

48.口算下列各式。

6÷3=________

9÷3=________

8÷4=________

12÷2=________

24÷6=________

18÷3=________

10÷5=________

30÷6=________

12÷6=________

30÷5=________

4÷2=________

24÷4=________

49.直接写出得数。

5×8=

18÷2=

4÷4=

12÷3=

49÷7=

10÷5=

54-8=

56÷8=

36÷9=

54÷9=

8×5=

6÷2=

50.填数。

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100;3;1000;3200;3

2.(1)24+12÷6

=24+2

=26

(2)5×8-39

=40-39

=1

(3)(52-45)×6

=7×6

=42

(4)48-(25-10)

=48-15

=33

(5)(37+8)÷9

=45÷9

=5

(6)40÷(72÷9)

=40÷8

=5

3.(1)15+(3+5)

=15+8

=23

(2)50+7×5

=50+35

=85

(3)60-(17+3)

=60-20

=40

(4)70-(20+30)

=70-50

=20

4.32;4;8;四八三十二

5.40、4、25、61、400、160、900、1000

6.95;800;1600;1500;140;300;200;60;120;1000

7.15;7;5;18;6;48;6;8;28;27;6;7

8.42;41;27;59;41;13

9.4;25;35;6;50;51;64;38;42;22;37;17

10.(1)29÷4=7……1(2)51÷8=6……3(3)52÷7=7……3(4)67÷8=8……3

11.(1)4;(2)1;(3)3;(4)2;(5)3

12.(1)

(2)

(3)

13.3;7;8……2;6……3;8……2;8……8

14.4;9;5;8;54;42;12;8;4;7;4;2;8;42;7

15.(1)36(2)27(3)8(4)63

16.18÷8=2……2

答:18除以8,商是2,余数是2。

17.9;48;6;4;36;7;18;7;9;4;6;8;4;9;6;5;9;9;3;4

18.60;100;700;50;900;600;60;650

19.81;56;12;696;2;60;18;495

20.32;95;22;58;1;39;27;7;1

21.5;3;2;3;5;2

22.1;4;2;4;3;5;4;2

23.90;11;30;690;27;0

24.8;8……4;7……7;7……4;4……3;5……7;7……4;6……2(竖式略)

25.3;2;9;6;6;4;7;4;4;5;7;7

26.22;44;48;21;38;23

27.(1)4+4+4=12;(2)4×3=12;(3)12÷3=4;(4)12÷4=3

28.8;8……2;7……5

29.4;4;9;12;10;56;9;90;6;51;8;9;21;24;1;73;8;10;8;7;21;20;6;1;9

30.(1)2;2

(2)6

(3)3

(4)1;4

(5)1;5

(6)4

(7)2

(8)1;3

31.42;3;25;36;28;5;35;4;18;21

32.8;72;5;48;9;45;35;8

33.24;4;6;64

34.①42-24+16

=18+16

=34

②24+16

÷8

=24+2

=26

③(25+15)÷5

=40÷5

=8

35.61;32;100;19;20;29;6;20;18;6

;;0;12;54;0;6;30;5;20;5;30

36.9;8;6;9;7;9;6;9

37.(4)×(5)=(20);(5)×(4)

(20);(20)÷(4)=(5);(20)÷(5)=(4)

38.如下:

39.75-32=47;33+45=78;81-25=56;100+200=300;900-400=500;9×7=63;32+59≈90;89-41≈50

40.5×8=40;18÷2=9;4÷4=1;12÷3=4;

49÷7=7;10÷5=2;54-8=46;56÷8=7;

36÷9=4;54÷9=6;8×5=40;6÷2=3

41.(1)9

(2)9

(3)9

(4)6

(5)9

(6)4

(7)9

(8)9

42.(1)2

(2)9

(3)1

(4)5

(5)3

(6)8

(7)9

(8)7

43.7;36;4;6;8个百;3个十

44.5;18;41;48

45.51;99;6;54;6;73

46.24;30;74;3;5

47.63;7;9;4;9;8

48.2;3;2;6;4;6;2;5;2;6;2;6

49.40;9;1;4;7;2;46;7;4;6;40;3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同步检测题 第7篇

1、1小时=()分 1分=()秒

2、180分=()时 120秒=()分

3、1时30分=()分 1分55秒=()秒

4、80分=()时()分 160秒=()分()秒

5、利民超市上午9:00营业,晚上8:00关门。这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

6、时针指在4时多,分针指向5,这时是()时()分。

7、6时半,这时时针指在()上,分针指在()上。

8、上完一节课需要40(),再加()分就是一小时。

9、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8上,表示时间为();时针指在7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 第8篇

表内乘法是小学阶段乘除法运算的第一个认识循环, 它是整个乘除法运算的基础,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现在的学生对于表内的乘法口诀其实并不陌生, 有的学生的铅笔盒盖上、包书纸上就印有乘法口诀表, 有的学生提前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会背诵乘法口诀表。 当然, 不排除有学生从来没接触过乘法口诀的可能。 也就是说, 有两点需要提醒教师注意:第一, 要承认部分学生已经知道表内乘法结论的事实;第二, 学生之间有较大差异的事实。 在这两个事实的前提下, 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表内乘法知识结构的特点, 思考可以使学生在什么方面获得认识的提升, 以及如何根据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

为了对上述两个问题作出回答, 我们首先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以往的教材在编写表内乘法时, 看重乘法口诀本身的重要作用, 强调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及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忽视了学生在表内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忽视了表内乘法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价值取向下, 表内乘法的教学呈现出学生机械操练、 被动记忆的状态。 尤其是教学此单元的第一课 《认识乘法 》时, 部分学生因之前对乘法口诀有所了解, 课堂上表现得异常兴奋, 只要一看到乘法算式就立刻说出答案, 从而违背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认识乘法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认识 “ 几个几” 连加,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会通过加法计算乘法算式的积。

3.在比较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 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为此,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一、体会乘法的意义

1.出示2+3+6 2+2+2 5+5+5+5 8+8+8+6 9+2 9+9+ 9+9+9+9 4+4+4+4+4这六个算式。

师:你会把它们按加数的特点分类吗? 跟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分成了几类?

资源:加数相同一类加数不同一类

2.聚焦加数相同的情况, 说说是几个几相加。 例如:2+2+ 2, 3个2相加。

3. 教师说, 学生试着在记录本上写一写, 写一个交流一个。

2个6相加4个5相加7个10相加50个8相加 (制造矛盾) 4.揭题:乘法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 教师需要细致地介绍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5.2+2+2写成乘法算式, 并说理由。

学生练写:5+5+5+5 9+9+9+9+9+9 4+4+4+4+4写完选一题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给一个加法算式, 你有什么好办法写成乘法算式。 (弄清是几个几相加)

设计意图:“几个几”连加是乘法的生长点, 因此学习乘法从“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入手。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连加, 因此设计了对连加算式分类的教学, 引起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知注意, 同时把“几个几”相加放到连加的整体知识结构中。

6.提升练习:6×4这个乘法是哪个加法算式变来的? 试着写一写 (2种) 。

9×3如果要你变成加法算式, 你会怎么写? 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很有递进性,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根据情境写乘法算式

1.出示教材上的小鸡兔子图, 学生试着写乘法算式。

交流:小鸡是3只一堆, 有4个3。 兔子是2只一堆, 有3个2。

设计意图: 把对乘法的认识放到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的情境中,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教师说几个几, 学生试着在记录本上画图表示。

设计意图:提炼图不一样, 但是算式相同。

3.教师说每堆几个, 有几堆。 学生说是几个几。

4.学生自己画图设计几个几, 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教师收集资源。

(资源的收集要有递进性, 注意一幅图可以写出不同算式的资源。 )

学生资源:5×3 1×3 6×3

这个资源不仅可以用小圆或者大圆写乘法算式, 还可以所有的圆写。

补充资源: ★★★★★★一堆的类型, 可以写乘法算式吗?

设计意图:对乘法基础知识的认识, 用整体介绍、比较强化的方式深入, 使学生结构把握, 整体感悟。 在这里虽然不揭示概念, 但在对比强烈的情境中, 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体会并悟出。

三、拓展延伸

1.师:黑板上加数不同的情况中还有一个8+8+8+6, 它与其他两个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又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能试着将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8×3+6)

追问:如果我想把6也写进乘法?你会写吗?

提示:如果我们把6也变成8, 这里就有几个8了? 那算式是4×8就对了吗?

(4×8—2)

2.学完今天这节课, 你会算12×2吗?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学生背口诀, 选了这个不能用口诀解决的类型, 如果学生会算得数, 就说明已经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义。

仔细回味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我都避开了让学生说乘法算式得数。 因为, 课前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 如果你要学生说得数, 这部分会背口诀的孩子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得异常兴奋, 一直插嘴, 而忽视了理解几个几的过程。 只有先不让学生说得数, 才能真正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中, 不仅仅是《认识乘法》这一节课需要这样, 其实还有许多课我们都要考虑学生的学情,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式, 寻找一条有别于教材编排思路但依然能够殊途同归的新路, 展现新的知识风景, 让学生仍然有“故地重游” 的兴趣。 这条新路应该建筑在学生的新路上,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想展示自己的收获、 想求解自己的困惑、 想运用自己的才能、想交流自己的思想、想增加自己的见识等迫切心理设计教学过程。

摘要:长期在低年段教学, 发现班里的孩子差距很大, 有的孩子学前教育非常丰富, 有的孩子学前教育少得可怜, 所以在课堂中最常见的状态就是:学前教育丰富的孩子为展示自己的本领, 不断插嘴, 而学前教育少的孩子就直接不发言或者走神。久而久之, 孩子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课堂就变成了几个好孩子的“天下”。为改变这种状况, 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学情, 再根据学情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 作者就《认识乘法》这一案例谈谈想法。

上一篇:孩子学围棋的3个建议下一篇:小学一年级奥数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