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2024-07-12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精选9篇)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第1篇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1.专业群资源共享的内容(教师、课程、实训室)和途径

2.如何开展专业群内学生技能大赛

3.如何加强合作,形成专业群社会服务合力

4.加强系级课堂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第2篇

公司2012年经营生产工作研讨会议题浙江江南股份有限公司

2011.11.1目录

一、截止9月30日公司合同额........................3

1.公司现有资源........................3

2.随着市场竞争........................3

3.影响公司市场........................3

4.公司近年一直........................3

5.公司运作机制........................3

二、目前公司有20个分公司.....................3

1.分公司发展的........................3

2.分公司发展应........................3

3.分公司是否具........................4

4.分公司基本以........................4

5.公司全国战略........................4

三、人力资源是技术服务企业..........................4

四、随着国家宏观调控........................4

五、对目前公司实施的项目.......................4

六、学习体系的开展带动了.......................4一、截止9月30日公司合同额已完成91%,进账额完成72%,已接近全年目标,根据公司每年超20%的业务增长目标,2012年合同额目标超过5亿元,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请思考:

1.公司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标的实现,如不能满足,应在那些方面需要补充

或完善?

2.3.4.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现有得企业管理模式和分公司管理模式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不能满足应在哪方面改进?如何改进? 影响公司市场拓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有何建议? 公司近年一直在为业务多元化尽最大努力,虽然在交通、市政工程等领域

有所进展,但并未形成除体育馆工程以外的拳头产品,在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招投

标、造价咨询、代建等尚未形成产业链。如何促进各业务领域的发展和成熟,成为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有何建议?

5.公司运作机制和体制上应该做哪些突破?

二、目前公司有20个分公司,人员占公司总数的60%,管辖项目占公司总数的52%以上,截止9月30日,只有9个 承接合同额超过50%(其中4个分公司完成经营目标)虽然分公司承担者公司一般以上的工程管理工作,在公司的经营生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总公司经营为主仍是分公司经营经营工作的常态,分公司独自运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请思考:

1.2.分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分公司发展应如何定位?

3.4.分公司是否具备地化管理的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 分公司基本以项目属地或划分为主,虽区域很近但资源部共享,在目前整

个行业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利于公司发展及分公司的长远发展,如何促进分公

司资源共享?

5.公司全国战略已逐步实施。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对制定全国性市场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人力资源是技术服务企业的主要生产力,在目前整个行业资源贫乏质量下降的情

况下,公司采取薪酬调整、培养高潜力员工、青年员工扶持基金、内部学习体系、技术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手段应对资源不足和人才流失,请建议其它招人、留人、育人、用人的方法或手段,对现有管理手段提出不足或改进的方法。企业应建立怎样长效人才激励机制?

四、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行业竞争、市场环境、通涨、行政监管、安全灯压力的越来越大,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不可小觑,如市场开发、成本控制、政府关系、安全管理、客户满意、技术开发等,对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出意见或建议?

五、对目前公司实施的项目

管理手段,除项目考核、客户访问外,有何其它建议?对现有管理手段提出不足。

六、学习体系的开展带动了

企业员工学习的热情,营造了学习氛围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和积极份子,对学习体系的开展和青年员工培养有何意见或建议?

企业发展部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第3篇

张国光就“新能源公交车动力蓄电池安全运营及退役管理规范”标准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要求。他指出:城市客运分会将积极筹备, 尽快拿出相关解决方案, 工作重心放在保障安全使用、减免环境污染、推动产品再利用等三个方面;为使新能源公交车成为“政府放心、企业满意、百姓称赞、厂家获利”的目标而努力。

随后, 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并提出了成立新能源公交车动力蓄电池安全运营及退役管理规范“标准起草指导组”和“标准起草工作组”的动议。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乡客运处副处长孟秋在会议期间莅临指导。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交通运输部部署贯彻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继续实行购置公交车减免税政策、新能源车补贴申报和公交都市建设等情况。

G20机制化建设与议题建设 第4篇

【关键词】G20 机制化建设 议题建设

【作者简介】国务院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博士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造成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充分暴露出现有全球治理机制的缺陷。为了应对危机,各主要经济体加强合作,将二十国集团(G20)由原来仅成员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参加的会议升格为由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峰会,并在2009年9月的匹兹堡峰会上宣布G20将取代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G20具备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基本要素

现行的全球治理机制诞生于二战之后,反映的是当时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目的是要解决当时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一方面,当今世界各国面临诸多共同的挑战,如跨国金融监管、粮食和能源危机、传染疫病的防范、气候变化,等等,须要采取全球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现行的全球治理机制未能反映当今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缺乏有效性和代表性,很难解决上述问题。

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林恩等人的理论,一个全球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取决于其代表性、决策效率和实施效力三个要素。 其中代表性和决策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往往是代表性越广泛,决策效率就越低。如联合国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主权国家,代表性很高,但由于立场各异,决策效率相对较低。而G8这样的组织代表性又太低,只是一个少数富国俱乐部,没有充分反映当今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此虽然决策效率高一些,但实施效力并不强,因为重大事项没有新兴经济大国的参与不能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G20作为一个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具有很高的合法性。首先,G20有相当强的代表性。20成员国代表全球2/3的人口以及经济总量的85%,其中发达经济体成员有9个,新兴经济体有11个,双方力量基本平衡 。而且在地理上每个大洲都有代表,每个成员国本身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领域均为有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其次,G20理论上也具有决策效率。虽然G20有20个成员,但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可以分成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组,每一组内部的利益和诉求比较接近,特别是在经济利益方面,通过谈判和妥协达成共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决策效率有一定的保证。

但是,G20的实施效力还须要加强。G20代表性强,一旦形成决定,理论上主要经济体和相关的国际组织都会参与落实,因此实施效力有一定保证。从已经结束的G20峰会的结果来看,充实主要多边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和IMF的资本和救援能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机构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已经在逐步落实。但这种落实方式没有机制性保障,如果部分成员不去落实峰会形成的决定,并没有任何措施和手段迫使其遵守承诺。例如,从2008年11月第一次峰会起,G20每次都要声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据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统计,自那次峰会以来,世界各国共实施了305项“以邻为壑”的保护性措施,其中由G20成员发起的有220项,占总数的72%。因此,没有机制性的保障,G20的决议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为提高G20的实施效力,我们需要将其机制化。

二、中国应积极推动G20机制化

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已成功地融入世界经济,并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国际经济、贸易、投资、金融、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重大国际事务缺了中国就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呼声愈来愈高;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家利益早已超出国界,开始向境外延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全球治理的国内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因此,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毋庸置疑,关键是参与的方式和力度的选择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所谓“中国责任论”的说法甚嚣尘上。部分西方国家在夸大中国作用的同时,把自身失误造成的问题转移到中国身上,并要求中国按照它们的意愿和方式分担责任,否则中国就不是“负责任的大国”。部分发展中国家受西方国家话语权的影响,也对我抱有较高的期望,一旦得不到满足,也对我产生质疑。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要想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一方面,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承担国际义务,团结发展中国家,争取发达国家,但决“不当头”。另一方面,该维护的国家利益一定要维护,特别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做到“有所作为”。

根据上述考虑,G20应该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首选机制,而且中国要积极推动G20的机制化。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有人提出搞G2,即中美共管世界。我们没有同意是正确的,一是实力不够,二是要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虽然中国参加了G8+5, 但这个机制仍是发达国家主导,从俄罗斯加入G8的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加入这个机制将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

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机制是能够团结新兴经济大国与发达国家抗衡的G20。G20当中新兴经济体已经占多数,而且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诸多问题上和我国有共同的利益。通过积极参与G20并将其机制化,有利于我方团结新兴大国,争取到符合我国家利益的结果。从长远来看,如果G20可以实现机制化,随着我国国力的上升,再团结其他新兴经济体,我们就可以逐步引导议题、修改规则,掌握G20的主导权。比如说,成员扩大甚至更替,如果没有明确的机制,就很难进行。如果有相应的规则,未来我们就可以逐步发展一些其他新兴经济体或者区域性组织进入到G20当中来,进一步提升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而且,G20的机制化可以有效反映新兴大国的诉求。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如巴西、印度、南非,它们开始有全球利益,渴望实现自身的抱负,部分国家还提出加入联合国安理会,成为常任理事国。如果能把G20机制化,使其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弱这些国家“入常”的迫切性。

三、G20机制化的模式和任务

当前G20的运作模式与G8类似。从1999年G20成立时起,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每年开一次会。在会议之前,各方会对相关问题作积极准备,包括一些工作层面的准备工作和预备会议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G20升格为领导人参加的峰会,而且会议改为一年两次。随着金融危机的见底和世界经济的复苏,预计G20峰会将逐步过渡到一年一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G20只是一个对话平台,机制化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G20作为一个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要想充分发挥影响力,G20仅仅是定期开会是不够的,在机制化方面还应该做以下几项工作: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第5篇

发表时间:2012-02-29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中][小]

[]

[]

2月15日,英国人杰夫·希尔参加了在湖南长沙举行的“推广雷锋故乡流行语——这是我应该做的”主题活动。此前,他因为当义工照料长沙孤残儿童而被媒体多次报道,人称“洋雷锋”。人们不禁对他参加活动的动机感到好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把雷锋作为榜样让人学习很有必要。而学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杰夫·希尔认真地说。与他相呼应的,是成千上万参加学雷锋活动的中国年轻人。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40多年前因公牺牲的解放军战士雷锋经常说的一句话,他因为乐于主动地帮助他人而在中国家喻户晓。1964年,雷锋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4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再次高调推出“向雷锋学习”活动,这被认为是中国正在开展的大规模的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分析人士表示,即将召开的2012年两会上,道德与文化建设也将成为重要议题。

中国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道德文化发展在不少时候却被视为“软肋”。

2011年,无论是倒在血泊中无人救助的“小悦悦”,还是徒手接住从10层楼上坠落女婴的吴菊萍,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思索。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说:“在电视上看到佛山小悦悦事件的视频,总共播了8分钟,我看的时候恨不得跳进荧屏去唤醒那些麻木的路人。”

“一方面是败德、失德的恶性事件经常发生。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道德的缺失越来越难以容忍,人民群众对良好道德风气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说。

“党和政府当然要回应民众的这种呼声,并将其落实到国家政策层面,这本来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说。

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

很多喜欢看电视相亲节目的中国观众都记得,在2010年的一档节目中,一位女嘉宾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是自己的择偶观。这一言论引起了网民和舆论的强烈质疑与批判。

“正常的娱乐节目无可厚非,但社会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政府在这方面应发挥作用。”戴焰军说。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这份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2011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限娱令”,要求全国各卫视压缩娱乐节目播出时间,加强新闻节目比重。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国家扭转电视节目“过度

娱乐化”和“低俗化”的明确信号。

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媒体纷纷将报道视角下移,派出大批记者深入基层,与讨薪的农民工、摆摊的小贩以及环卫工人等普通百姓一起体验生活,报道他们的故事。

“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在剧烈震荡。需要党和政府对此加以引导、规范,不仅仅是抵御消极的道德观扩散,更要用积极的手段大力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说。

在传播主流的价值观方面,文化无疑是重要的载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说,他非常关注文化产业建设。希望今年的两会中,政府能出台一些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有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老百姓的幸福感才能进一步提高。”(记者 查文晔)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

2011年10月25日 11:25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字号:T|T

4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在任何国家内,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是该社会的文化“以文化之”的结果。在此,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和“学历”,或者说其主要内容并非“知识”和“学历”,而恰是形成社会良俗的道德规范。文化之“化”的过程,是人的“道德化”的过程,亦即社会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国民具有什么样的德行,具备什么样的品性,都是这个国家主流文化教化的结果。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之德行品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那么,“人民”为什么产生“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日益增长着”?其实,“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非出自多么复杂而玄妙的理论,而大多只是来自其日常生活的经验。“仓廪实”固然是“知礼节”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仓廪实”之后,还需要“礼节”的教化,还需要“礼节”的养成,更需要“礼节”的实践。而这里所谓“礼节”,不过是对道德一种形象化的概括而已。

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表明,要过好日子、过所谓的“幸福”日子,只有好的物质基础不行,还必须伴以社会成员好的道德品性。甚至,在温饱以后,人的幸福感与物质的富足程度不再有成比例的正向联系,反倒是人的道德品性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穷得只剩下钱了”,就是对富足社会“道德贫困”所作的最好描述。

一个社会,其成员遵守共同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彼此行为预期的根据所在,并因此构成基本的社会秩序。在社会分工形成之后,道德成为社会建构的基本元素。在近代工业化之后,全球贸易的发展,更使得“从不谋面”且“永不谋面”的产品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市场行为,完全建立在道德的前提之下。对产品生产者的道德预期,是产品使用者放心购买产品生产者的产品,由此完成市场交易的潜在前提;对产品使用者的道德预期,是产品生产者相信产品使用者的道德判断和市场选择,由此生产尽可能好的产品的根据。只有这样,才不会形成“三聚氰胺奶制品的使用者,用地沟油来报复三聚氰胺奶制品的生产者”的恶性循环。

因此,文化建设,就是建构用来“化”人之“文”。文化建设,既决定“文”的内涵,也决定“化”的方式,进而也决定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下。文化强国,也一定是其国民道德高尚、“真、善、美”盛行、“假、丑、恶”难行的国家。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其主旨、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公民能够更好、更幸福地生活在这个古老的国家。

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的紧密相关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属性。促进道德水平提升,促进社会秩序的形成、维持和扩展,促进公平、正义等观念的发育、成熟,这样的文化建设无疑就具有正向的价值。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时代,文化建设确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民的福祉及其增减息息相关。

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道德重建

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道德重建

-----道德重建、敬畏心重建的有效方法,是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

核心提示: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信仰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信仰化才有意义;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化建设。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不是任何形式的感性信仰,而是生态信仰、科技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真理信仰和哲学信仰。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包括政府公务员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信仰化;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诚信)信仰化(学习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员工(媒体、学校、意愿)的职责(责任心)信仰化三大部分。其他还有家庭教育信仰化、社区文化信仰化等几个小的分支。

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是指将个人有限的能力、能量及有限的生命与宇宙无限的道德、能量及无限的生命对接起来,达到天人合一,尽享得道成佛般的、神仙般的、心想事成的人间天堂生活。

社会主义天人合一,天指天道,人指社会主义建设者,如工农群众、社会精英及政府公务员。天人合一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言行符合天道,与天道一致。

天道,天:①宇宙、自然;②工人、劳动者(上“工”下“人”为天)。天道的第一层意思,是指宇宙本源和宇宙运行规律;第二层意思又指劳动人民的言行是道的外显,是符合道的德。毛主席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上帝是中国人民”。孟子也有“民心所向,天必应之”之说;第三层意思是指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幸福航母工程。

我(天道)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天堂;走进企业,企业就是幸福航母,走进社区,社区就是幸福航母生态信仰园。幸福航母意味着共同富裕和共同快乐,意味着民造天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是共同富裕和共同快乐。

社会主义道德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人无股不富,全员股份制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新型公有制是符合道的行为,儒家《大学》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共产主义信仰的目标是共同快乐。觉悟就是持久快乐的意思。共产主义觉悟是指最高境界的、最持久的、共同快乐。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私奉献,就持久的快乐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快乐就是帮助大家共同富裕、共同觉悟。正文: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这个著名论断,具有深刻的划时代意义,它不但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而且吹响了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信仰化才有意义。

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建设,是彻底改变当今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信仰坍塌的有效方法。

幸福航母一揽子解决方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幸福航母,是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建设的平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幸福航母对“体系”的简单化、口号化

走向社会大众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应该是简单、清晰、明了的,最好是“语录”、“口号”,几句话、几个词就要解决问题。“语录”恰是理论生命力最强盛的标志,也是最有作为的标志,更是最能发挥作用的标志。当年的中国革命,直接激发农民起来闹革命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6个字口号,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别说马克思主义的大本本农民不会读,就是共产主义ABC也未见得知道多少,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胜利。所以把“体系”凝练为“语录”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仰化的第一步。

幸福航母的理论和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升华为8个字:“共同富裕”和“共同快乐”。共产主义信仰的觉悟目标是共同快乐;社会主义的道德目标是共同富裕,对人民利益的敬畏心建设是“共同富裕”和“共同快乐”的前提条件。共同富裕,通过幸福航母的“五化”建设可以轻松实现;共同快乐,通过幸福航母的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也可以逐步实现。敬畏心建设要靠幸福航母中的忠诚经教育和幸福航母生态信仰园建设来实现。

幸福航母五化和信仰现代化

幸福航母“五化”是指城乡一体化(城乡社区邻里中心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有高效计划的生产和供应的动态平衡互动和直接互助)、企民一家化(民族企业和人民群众紧密互助、合作创新,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企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显身手,最终壮大自己,消灭市场经济)、群众组织化(城乡社区自治)、信仰现代化(忠诚经教育=扬弃儒释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详见《中国,正在启动信仰的力量》)、新型公有化(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全员股份制和城乡邻里中心、农民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相结合的新型公有制)。

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包括政府公务员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信仰化;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诚信)信仰化(学习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员工(媒体、学校、意愿)的职责(责任心)信仰化三部分。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是指将个人有限的能力、能量及有限的生命与宇宙无限的道德、能量及无限的生命对接起来,达到天人合一,尽享得道成佛般的、神仙般的人间天堂生活。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不是任何形式的感性信仰,而是生态信仰、科技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真理信仰和哲学信仰。

社会主义的“天人合一”,天指道德(道指宇宙本源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普遍发展规律;德指符合道的万物的运行和符合道的人的言行),德是道的形状和外显,人民可以通过有形的德看到、了解无形的道。工人为天(上“工”下“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行为,是天(道德)的真正体现;人指工农群众、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家等社会主义建设者。天人合一,指一切人事均应顺乎道德,达到人与宇宙的自然、和谐、相通、一致。公务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与道德合一,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与道德合一,事业单位只有担负责任才能与道德合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与道德合一的人和行为,就会得到大吉大利,与道德违背的人和行为就会得到大凶大难。大道无疆,道随时随地都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即使道起的惩恶扬善的作用暂时没有表现出来,也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替天行道,最后还有幸福航母生态信仰园可以把道德的人直接迎进民造天堂,尽享天堂生活。

幸福航母的理论,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经济学》理论;幸福航母的运营实践平台,是通过电子商务、云计算实现幸福航母“五化”的平台---《幸福与

财富》网站。

专业建设研讨会简报 第6篇

20XX年10月30日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研讨会在会议厅成功召开。学院党委书记韩祝畴、院长袁陵南、副院长陈礼民、副院长莫运深、学院特邀专家安晓灿教授、贺雪娟教授及教务处、科研设备处、系部正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副高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长刘明鹏主持。

会议以专业建设为主题,围绕教务处草拟的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提纲展开研讨,明确了我院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方向和重点。

会上,袁陵南院长做了讲话,对安晓灿教授、贺雪娟教授亲临现场指导表示由衷感谢,充分肯定了专业建设研讨会的作用,希望今后多召开这样的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对与会人员提出要求:一是目前学院迫切需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如何设置才科学合理各级领导要好好思考 ;二是不能满足于现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打造学院的精品,三是要深入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随后,安晓灿教授就我院专业建设问题谈了几点意见。一是教务处对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路子是对的,要制定专业考察计划,通过调研对比哪些专业比较好;二是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必须清楚,专业报告必须能发表;三是目标要高,传统建设目标、重点专业目标、特色职业目标要抓住省级平台做强做大,现在学院的根本问题是专业太窄,专业建设发展是学院发展的根本,要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路子,围绕产业结构的发展去发展专业;四是精品课程要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契机建设好,重点是骨干课程;五是某些专业方向甚至可以跨越式发展;六是专业、课程建设得好的学院在政策性要有所倾斜;七、校企合作不是一个表面问题而是一个特色问题,可以尝试在海南的企业中做一些探索。

陈礼民副院长指出,我们完全有信心办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其理由是:一、学院有大牌专家的资源, 为我们提供信息,进行专业指导,人才引进的工作可以在短期内做到比较高的水平;有国际旅游岛大背景支撑;教学实训基地按全国一流标准建设;二、专业建设方面:领导认识到位保证投入、只是目前大家没有提出投入,需要各系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各项经费使用计划。三、专业建设责任在系部,专业建设思路是各系部提供的,建设一个怎样的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设备、技能都需要系部去思考。

莫运深副院长回顾了学院专业发展的历程,指出我们要根据学院实际稳妥发展旅游专业,把学院原来的办学模式2+1模式改为2.5+0.5模式才比较科学合理,引进教师要严格把关、不能随便进人。

与会的正副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老师就本系相关专业建设的情况作了发言,安晓灿教授和贺雪娟教授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指导。

韩祝畴书记最后总结发言,他表示听了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发言,感觉是由乐观到不乐观但不悲观,研讨会凸显出来的关于生源、师资、毕业生质量下滑等问题,党委会一定要做一个解决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专业建设研讨会通知(教务处) 第7篇

各学院:

为全面贯彻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积极促进我校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与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学校决定召开2008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二、研讨内容

1.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如何进一步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改革,从本科招生、研究生培养等体制设计上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率?

3.怎样才能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4.如何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开放度,更好地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5.怎样才能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好课?如何促进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

6.影响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的其他问题。

三、与会人员

分管校领导,各学院分管教学领导,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6个专业负责人,56个本科专业负责人,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部(处)、学工部(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

四、会议时间和地点 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五、注意事项

1.请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6个专业以及其他56个本科专业分别组织一次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由专业负责人起草并提交一份近3年来本专业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内容包括:(1)专业基本情况;(2)建设思路和保障措施;(3)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4)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5)需要学校协助解决的问题;(6)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等。同时围绕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做好发言准备。

2.请各专业负责人将汇报材料的电子稿于6月25日前提交教务处教学科(地址:旗山校区办公大楼408室;联系人:吴文哲;电话:22867392;E-MAIL:wzwu@fjnu.edu.cn)。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第8篇

第三个方面是,从我国人口的年轻化来看,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目前15岁到59岁的人口有九个多亿,还是占人口主体。所以说,虽然一方面我们劳动力开始紧缺了,但总体来说,这不足为理由。特别需要关注的是,2010年的全国普查表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和教育的事业的发展,我们国民的文化程度显著提升,每10万人口当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达到了一万四千多人,大学文化程度达到八千左右,占8%。这个变化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国民素质在提升,国民对我们政府、对社会生活、对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第四个方面是互联网发展的挑战。到2012年底,我们的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4.5成,其中39岁以下的人口占到了8成以上,2014年,我们网民是6.32亿,增长数字也非常快。第五个方面是,我们社区建设体制面临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区建设应该说成绩斐然,但是我们所形成的这个体制,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中,我认为这还是一种过渡性的体制。目前来说,它也日益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总体因为我们的社区到现在来看,它姓区,不姓社,高度行政化,社会力量发育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再一个是我们居委会的角色日益尴尬,2014年12月底,民政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城乡社区专项委员会的会议,我们在会上讨论了一个非常集中的一个话题,就是居委会的角色转移问题。对于居委会目前状况,我的一个基本分析和判断是,居委会目前的主要服务人群是老年人群和残疾人和特困家庭,按照目前我们如果说老年人是两个多亿的话,那么城市居委会就面临了一个多亿老年人口。居委会能够紧密服务的老年人群最多是六分之一,是两千万不到,加上残疾等等,所以说从上海的角度看,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万,按照六分之一就是50万,我们养了这么大一批队伍,而它紧密联系和服务的群众只有100万不到,这么看来,应该说是成本相当高,服务效果差。再一个,居委会它不是法院,它不具有民事和刑事的诉讼能力和责任能力,这个角色非常尴尬。

从过去来说,我们加强基层建设,就等同于基层政府对居委会的建设,而忽视了基层政府的角色、功能的转变,尤其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加强基层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甚至排斥了新型的社会组织发展的参与。虽然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在这几年有所发展,但是还是遇到了制度性的机制性的障碍,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专门去研究。

第六个方面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现在是不适应,高度不适应。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今天的党和社会联系的平台制度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党的工作体制基本还是以单位体制作为依托的,尤其造成党联系群众的基础现在是属于最薄弱的时期,党的社会基础在今天也是最薄弱的时期。因此,以单位为依托的工作机制急需转型,而传统的工青妇及社区居委会作用极为有限,依靠行政权力方式来实现社会的重组和团结也是难以为继的。所以,我在五、六年前就讲,工青妇必须转移三级,最近好像很多领导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因此,新时期的改善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工青妇的群团能力必须主动建筑新的平台,建筑与社会新的关系。那么,这个新的关系的平台是什么呢,就是要不同于政府官办的社会职责,不同于一般社区的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

新型的社会组织是我们社会治理创新重要的平台,对此,我就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第18条有关社会组织的18条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解。总体我认为写的非常好,但也有一些问题,第一,有语法上和逻辑上的错误,比如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这把几类组织都属于行业协会,这个语法上、逻辑上就出现错误了。第二,我们讲社会组织,但是把商会这种市场的主体作为优先发展就是错的。那么,如何来理解我们所说的社会组织或者新型社会为主导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有几个不同,一个是不同于政府讲的是官办机构。二个是不同于社区的文体活动,社区文体活动都是自主制的,它是以自我娱乐为导向的,它不是以社会为导向,不是为服务他人、支持他人为导向的。所以,绝对不能叫做社会组织。三个是,像那种行业协会,各种经济类、教育类的培训机构等,也不能称之为社会组织。虽然我们目前民间组织行业条例把它视为社会组织,包括我们民办医院,这有好多例子,这非常荒谬的。他们以社会组织的名义登记注册,享受非常好的税收待遇,赚大钱,比企业者挣的钱还多。所以,我要讲的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组织,它一定是追求社会理性、提供非营利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支持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才能称之为我们讲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必须具有三个性,第一个,非营利性;第二,非政府性;第三社会性。发展新型的组织、创新社会治理,在社区层面,我们有必要处理好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处理好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加强30年度形成内制的机制。为此,就要求我们基层政府要逐步建立两张清单,一张就是政府真转变的清单,社会责任的转变清单;一张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清单。光有购买社会服务的清单是不够的,所以,要两个清单一起来建立。

最后我要讲的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它有一个成功经验,它是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的重要抓手,从全国看,从上海、广州、北京、浙江来看,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工作来引领的。因此,现代社会工作是引领新社会组织、新社会发展的旗帜和抓手,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成功经验。第二,它也是我们深化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给基层政府设置转变的中国推手。第三,也是我们今天基层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专业元素。当然,工青妇能不能转型升级为社会组织的枢纽性组织,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存在着体制性障碍。至于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它才能成为枢纽。

总之,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它是我们今天重复现代中国政策关系、推动政策分开、政策分工合作的新社会体制的专业力量。

(徐永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专业建设研讨会议题 第9篇

专业建设研讨会致辞

各位领导、专业主任:大家好!

实施专业化管理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中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落实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015年秋季,学校开始执行专业化管理制度,将原来的12个教研组合并调整为6个专业组;2016年3月又增加了现代服务专业组,目前学校共建有农牧、计算机、机电一体化、汽修、护理、学前、现代服务7个专业组。在推行专业化管理的近一年中,各位专业主任带领各自的团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初步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国家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专业化管理方面的丰富成果。但是教学质量不高、德育效果不明显任然是在推行专业化管理中遇到的最为突出和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今天召开的专业研讨会,就是想通过听取各专业主任的工作汇报,达到沟通、交流先进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目。希望各专业主任在梳理归纳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提升教学质量、转变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路和对策,下面,我从分管教育教学的角度,简要概括一年来专业化建设取得的一些好的经验。

一、主要经验与做法:

1、初步建立了适应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各专业组能够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规定的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续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习实训环境、专业师资等要求,制定突出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就业岗位要求及专业发展方向,细化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了教学区域、实习实训区域教学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实训室及相关管理制度,将学生管理的责任分到人,使教学、实习实训德育、安全等工作有序进行,为开展专业化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护理组编制的《护理专业建设方案手册》包括了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方向等内容;对于3+2五年一贯制教学班,采用与通辽职业学院课程标准相衔接的课程设置,满足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要求,为学生适应大专学习打下基础,是值得推广和研究的好做法。在近一年的专业化建设和实践中,农牧、机电一体化、学前、计算机等专业逐步建立、修订、完善了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方案和工作管理制度,如推行“周工作安排”制度,将周工作细分为日工制度,明确每日的教学、实训、学生管理、安全、各类活动的责任分工等,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发挥和调动了全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专业化管理实效性的范例,值得进一步的推行和完善。

2、建立健全突出专业特点的课程衔接体系。各专业组以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建立了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基本实现了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课程体系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典型服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将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体系。如护理专业增设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汽修、机电专业在实训课中注重融入6S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3、不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训实习是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环节。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保障。近一年来,学校加强了各专业实习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实现工学结合奠定基础。各专业组及时建立了专业实训室,制定了工作流程及标准,为实训(验)室的管理和提供了保证,满足了学生实训的需求;各专业组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汽修组提出了“五岗工学”的实训模式,计算机专业组与巨龙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开展带薪实习的名片业务,这些做法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能力,为深化工学结合提供了思路。

4、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

各组通过参加校园运动会、校园文化节、职业教育推进会展现了现代服务专业的礼仪操、幼师专业的安代舞、机电专业、汽修专业的 拜师会、护理专业齐颂《弟子规》等,彰显职业特色。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各专业组制定了组内师资队伍培养计划,设立每周四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专业主任统提供学习内容;通过外出培训、学习、参观、参加校内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各级各类比赛等,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各专业教师在2016年全国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微课制作能力明显提升。

6、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各专业组将每星期三列为教研活动日,制定了教研制度,研究和探索专业化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了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的意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积极性。计算机、护理、农牧、机电、汽修专业申报了由教科研室统一组织的内蒙古自治区规划课题,机电、汽修专业已经有2项课题等待结题,计算机、护理申报的市级课题已经立项。大部分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发表在各类期刊上。计算机专业王克飞、吕文会、护理专业杨丰武、李艳红,机电专业梁金发、许丽娜、汽修刘长江发表了体现专业特点的论文等。

7、探索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的渠道。

护理专业加大了“3+2”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人数;机电一体化专业确立了单招单考的人才培养方向,今年有四个专业的学生近50名学生参加了单招单靠春考

二、存在的问题

1、中职教育教学教学理论学习不足。

2、专业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课题教学较为松散,随意,专业主任执行、监督职责有待加强;

3、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4、学校层面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导、协调制度。

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专业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没有形成学校、专业组之间上下协作的工作机制;

5、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的考核制度无法全面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学校应该协同多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6、急需提升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满足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

三、几点建议:

专业主任必须具备三种品质:

1、公正

2、承担

3、感恩

专业主任必须具备三种能力:

1、协调沟通能力,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人际管理学》、《心理学》和反思管理实践等,逐步提高与学校各个部门、组内教师的沟通能力。

2、指挥决策能力

以《决策理论》为依据,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规范化的程序提升指结合系统理论、统筹学提升挥决策能力;

3、执行控制的能力:

采用激励政策、授权能力等提升执行控制能力。

上一篇:地理教师成长感悟下一篇:西门子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