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服装企业质量控制的浅谈

2024-06-11

针对服装企业质量控制的浅谈(精选4篇)

针对服装企业质量控制的浅谈 第1篇

针 对 服 装 企 业 质 量 控 制 的 浅 谈

商学六班 马雨薇 41006010606

摘要:质量管理是服装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其他管理围绕的核心和基础。针对加强质量开展管理改革是服装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服装制造业永恒的课题。不论是传统的服装加工企业、还是现在的品牌服装公司,管理最终的落脚点,均是产品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服装企业品质控制与检验理论的发展历程,针对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服装行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服装企业实施服装品质控制与检验的建议。

关键词:服装生产企业服装质量管理建议

服装品质控制与检验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检验技术,其内容包括服装材料品质控制、生产前品质控制、裁剪品质控制、粘合品质控制、缝制品质控制、熨烫品质控制等。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从整体看,服装品质控制与检测的任务就是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服装品质控制与检验体系。

我国质量管理推行的比较晚,虽然目前已推出了QC质量管理小组,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依靠行政手段、依靠感觉来管理企业的状态,更有的企业认为产品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工作,和生产、供应、销售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各项工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目前,大多中小型服装企业主要由民营企业、个体加工企业或由集体企业转制而成等企业构成,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不高,而且由于中小服装企业生产的品种多、款式杂,客户分散,且不同的客户对其产品有不同的品质要求,因此,日常生产管理工作显得非常琐碎而杂乱,每天都有新的品质问题出现。在实际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品质控制是生产管理的关键。

服装生产中品质的控制应从原料进厂到形成产品的整个过程实施品质控制。这是直接影响产品符合性质量的一个体系要素。其主要职能是根据产品品质控制计划的要求,按照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利用检验标准,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在生产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以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要求。因此,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品质控制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全过程的核心和关键阶段。下面,我们就针对服装企业的服装材料的品质控制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面、辅料的品质控制可以说是服装品质控制的第一关,假如面料出现质量问题,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有问题。因此,这一关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只有控制了服装材料的品质,才可能对服装的品质进行控制。

面料的品质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布长检查。企业中布料长度的检查,通常使用验布机。验布机可测量出每匹布料的长度。如果客户对布料的要 求较严格,则必须在温度以20℃±2℃、相对温度为65%±2%的标准环境下放置24h,使布料处于松驰状态后再检测。

(2)幅宽的检查。幅宽的检查同样可以用验布机完成。布料经过验布机时,可以测量出幅宽宽窄度的差距。如果同匹布料门幅宽窄误差在1 cm以上者应将布料剪开堆放。如果误差过大,应将数据反映给有关部门,并可以要求供应商赔偿或退货。

(3)纬斜检查。纬斜有单向纬斜、弓形纬斜和侧向弓形纬斜。从不同种类的纬斜中测出布料的最大斜度,然后计算纬斜。通常,平纹纬斜不超过5%,横条或格子,纬斜不超过2%,印染条格纬斜不超过1%。如果纬斜过大,应进行矫正或退货。

(4)色差检查。布料色差的检查也可以用验布机进行操作。验布机的光亮度及倾斜度都要满足检查员的视觉。色差检查通常是以布板为标准,将货品与布板比较,要求严格者,由用国际或国家标准色差样卡检测。

(5)疵点检查。布料疵点检查同样可以在有标准光源装置的验布机上进行。布料的疵点通常有:断经(纬)、粗经(纬)、稀路、破洞、色点、粗沙、污渍等。当发现以上疵点时,应作好标记,以便在排料时避开。如果疵点较严重,则应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处理,或向供应商提出索赔和退货。

2、辅料的检查

除了面料的检查外,辅料也要检查。服装辅料种类繁多,下面对以下几种主要辅料的检查进行阐述。

(1)里料检查。里料检查主要是检查其数量是否与订单相同;测试里料的缩水率是否与面料相吻合;里料的色泽是否与面料相匹配等。

(2)粘合衬检查。除进行数量检测外,还要进行剥离强度、缩水率、热缩率、耐干耐洗性、渗胶性等测试。

(3)缝线检查。缝线主要做缝合和起装饰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缝线的支数、股数、捻度、强度、伸长度等进行测量,而且还要检查:①缝线的色泽与面料颜色是否相匹配; ②缝线上的节点光滑程度; ③缝线表面的整理效果。

(4)填充材料检查。测试重量、厚度、压缩弹性等,羽绒还要测试含绒量、蓬松度、微生物指标等。

(5)钮扣类检查。钮扣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钮扣的颜色与面料是否一致或相匹配; ②钮扣的大小、厚度、钮孔是否一致; ③钮扣的耐洗、耐热、耐磨程度; ④拉链的两边齿数是否相同; ⑤拉链的颜色与面料的相配效果; ⑥拉链的耐洗、耐烫程度。

尽管当前质量控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许多国内的服装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服装品质控制与检验的方法,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对质量的控制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往往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下面我将予以分析。

首先,大多数企业存在面辅料采购无具体计划的问题,对面辅料采购跟进不力,对面辅料的库存量等不清楚,该到的面辅料没到,不该到的面辅料先到,严重影响生产部门进度和交期。并且,仓库发放时手续不清,管理制度不建全,经常缺件少数、补数,甚至发错面辅料等,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企业没有对面辅料采购入库的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员工对本企业不够了解,采购员工资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遇事先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

第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企业管理者会接一些急单,或者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而放松对服装品质的控制与检测,因此,明知面料的幅宽匹长不达标,辅料的填充材料、如羽绒的含绒量并没有达到订购商要求的90%以上的含绒量,却仍然投入生产,让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既扰乱了市场秩序,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口碑,企业信誉也造成了损害。

第三,很多服装企业以为提高品质就是提高成本,为节约成本与劳动力,不购买或者尽可能少的购买用于服装材料进行品质控制检测的机械设备,减少采购、质检人员的数量,并且并没有进行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只在服装材料生产前进行一次检查。导致一些有疵点或者色差明显的面辅料流入生产线中,造成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品质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

失成本四项。只要对企业内部的品质成本粗略计算一下,就会发现花费在返工、修补、损耗、赔偿等项的支出是非常大的。

所以,针对以上几点,我认为企业应这样改进。首先,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服装企业的生产中,企业管理层必须制定一个行之有效、详尽务实的质量管理机制,并在这个机制下,形成有效的质量体系,这需要企业管理者、中层领导、基层生产人员的全体参与,借助领导的力量大力推动和积极引导,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要加强工艺管理和严格检验把关。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将必须引起质量波动,如果质量波动失去控制,将产生废品、次品。因此,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必然同时存在一个检验过程。品质检验的任务是把好材料关。材料关即原材料(面、辅料)、外购外协材料、半成品的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面辅料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面辅料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然后,布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物料检验包括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产使用。通过双向检测报告显示,由质检中心判定材料的合格与否,不合格的材料退回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直接退还厂家,不能再因生产急需就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放行,这样必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

其次,采购员上岗前应进行专门的培训,培养企业荣誉感。在接到生产通知单后由技术部根据订单编制原辅料申购单,采购人员依据申购单,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严格控制,按需采购。采购部门要做到不合格的原辅料不采购,从根本上控制原辅料的品质。并且在面辅料采购过程中,要均有专人负责跟踪,并形成跟踪记录,产品下线后,将跟踪记录等交由厂房,以便更好地管理,也为二次生产时,进行面辅料的采购提供依据。二次申购的面辅料在品种、规格、型号、颜色、质量等方面要与首批一致。

最后,合格的材料正式入库(面、里、辅料库),并由原材料库房下“到货通知单”,质检中心下相关的检测报告给技术部门,验收完毕,必须如实填写原辅料检验报告,报告一式五份,技术部、质检科、供销部、材料仓库和检验员各自留一份。未经验收合格的原辅料,不准登记、验收、进仓、使用。对面料、辅料、零部件等要经过检验,被检验接收等检验状态应作出明显的识别标记。这种标记可采用印记、标签、生产过程流转卡等形式,以便进行品质跟踪。并且,应制作确认样卡。原辅料确认样卡的准备工作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依据原辅料申购单、检验报告、测试报告、仓库进货凭证,将材料做成小样,贴在样卡上,以便于面辅料的管理与查找。要进行原辅料保管状况的检查。对仓库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如湿度、温度、通风等条件是否适合有关原辅料的贮存,如储存毛织物的仓库需具备防潮、防蛀等要求。仓库场地是否整洁、货架是否光洁,以免沾污或损坏材料。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标志是否清晰。

综上所述,服装企业应重视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固有的品质管理观念,只有真正把服装品质控制与检验看作一个大系统,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吸收新的理念,从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来全面实施品质控制与检验,通过企业领导重视,调动全员参与,才能真正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升服装企业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没

有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以及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便无法获得顾客的青睐,占领市场。不论在服装、家纺等纺织服装业的各个细分领域,还是从原料、纺织到印染、成品的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质量的好坏始终是衡量企业品牌品质的重要指标,因为质量是企业的命脉,是品牌价值的基础。

建筑外墙涂料质量控制的浅谈 第2篇

一、抓好基层的施工质量

抓好基层的施工质量关键在于基层的强度, 平整度, 清洁度。由此可见, 基层的含水率是基层强度重要指标, 不同类型的涂料对基层含水率的要求不同。由于溶剂性涂料的涂膜透气性差, 又有疏水性, 如在潮湿的基层面上施工极易起皮脱落。涂刷溶剂型涂料时, 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 涂刷水性涂料时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0%。因此基层含水率的控制要求是保证涂料与基层的粘接力以及基层不出现起皮、空鼓、开裂等现象, 切忌因赶工期进度而忽视基层的强度。

二、严把涂料的产品质量关

理解设计施工意图及其他设计文件, 弄清使用功能, 优先选用通过质量认证的产品或者绿色环保产品。防止使用伪劣产品, 对来料抽样检查其品种、颜色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并应用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书, 对来料分类堆放、表识, 专人负责, 建立材料进场验收制, 切实把好材料质量关。

其次:被涂表面平整度差, 如有明显接槎或者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喷、滚、刷涂料后也因对涂料吸收不匀, 造成外墙色泽不均匀, 宜形成“花脸”。再者, 基层表面不平整, 对批刮腻子时造成厚薄不一, 干湿不均, 也极易形成局部开裂, 脱皮。因此, 基层表面应平整, 坚实牢固, 不应用起砂, 裂缝, 疏松等缺陷。

另则, 基层的污染如落有浮灰、泥土、脱膜剂、油污等附着物, 也会因涂膜与基层粘附不好造成饰面出现起皮、剥落、变色等现象, 因而必须保证基层表面清洁。

三、正确掌握温度和湿度, 选择适宜的环境施工

各种涂料均需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形成连续膜, 因此它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涂料的干燥、成膜, 如果施工时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 均会降低涂料的技术指标, 会造成涂料的成膜不良, 以至于无法做到表面均匀从而产生涂膜龟裂, 粉化, 遇水脱落。严重影响建筑物外观和饰面的寿命。因此, 应严格掌握涂料允许的最低施工温度及湿度, 最好涂料工程的施工环境宜选温度为5—35℃之间。且良好的通风, 既能加快结膜过程, 又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有益。

四、严格规范施工操作程序, 保证外观涂料的质量

1、施工人员必须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施工要求选好涂料品种、颜色。为避免产生色差, 应根据使用要求一次备足料量、调配完成, 并充分搅拌均匀, 这样才能保障其技术指标一致稳定。

2、由于抗碱封闭底漆只有:

(1) 封闭外墙面的碱性作用。 (2) 提高面涂料与墙面的附着力。 (3) 增强面涂料的遮盖力, 防止面涂层发花。

采用喷涂施工时:喷枪压力宜控制在0.4-0.8Mpa范围内, 喷涂时喷枪与墙面应保持垂直, 距离宜在500mm左右, 匀速平行移动。两行重叠宽度宜控制在喷涂宽度的1/3, 不得有漏喷、虚喷或出浆挂流。采用滚涂施工时:将蘸取漆液的毛辊先按W方式运动将涂料大致涂在基层上, 然后用不蘸取漆液的毛辊紧贴基层上下左右来回滚动, 使漆液在基层上均匀展开, 最后用蘸取漆液的毛辊按一定方向满滚一遍。阴角及上下口宜采用排刷涂找剂。采用刷涂法时:宜按先左后右, 先上后下, 先难后易, 先边后面的顺序进行。喷刷滚涂料均不得过稀或过厚, 过稀易造成透底;过厚易裂、脱落、流挂;喷、刷涂第二遍之时, 必须在第一遍充分干燥的表面上进行。每道涂料施工间隔4小时左右, 夏季2小时以上, 涂刷不宜反复多次进行。使用浮液型涂料时, 可在基层薄刷一遍按1:3稀释的107胶水或白乳胶稀释胶水, 以减少基底上的粉尘对涂料的隔离作用, 增加涂料与基层的粘结。

涂料的接槎必须留在分格逢和阴阳角处, 不能任意留槎以至于影响美观, 并注意成品的保护, 防止二次污染和人为的碰、划、刮、擦。在气温很高, 湿度小的盛夏施工时, 应将墙面用清水适当润湿, 待水基本吸干后即可施涂, 否则容易出现涂层成膜不好易脱皮, 开裂, 再者, 阴雨天则因防涂膜未形成前遭雨水冲“花”也不宜施工, 这一点在施工中尤为注意。

3、控制适宜的稠度

稠度大, 超量加水会使涂层成膜困难, 降低涂层光泽, 遮盖力及耐久性。因此。必须在涂料使用前必, 须充分搅拌均匀, 并按使用说明书要求组织施工, 作好交底工作切忌随意掺水或加色, 并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否则会降低其技术指标影响其施涂质量。

针对我国石油进口贸易情况的浅谈 第3篇

关键词 石油 进口贸易 现状 问题 措施

地球村的形成,使得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在新经济时代,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更多的石油资源的供应。我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已经满足不了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开发国内新油田资源的同时,我国也在更大地程度上关注国际石油市场。我国汽车、运输等与石油密切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大部分的石油需求。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缺乏完善的国内供应体系,长期以往会影响国内的石油安全。

一、我国石油资源进口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更多的石油资源的供应。石油资源的供不应求促使我国石油企业在创新发展勘探、开发技术,以求开发出更多石油的同时,也在逐步扩大石油资源的进口量。目前我国石油资源进口不单是原有的进口,还有的就是打井的核心设备及其他的石油技术资源。

1、物资多样化。石油资源的供不应求,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原油供不应求。但是仅靠原油进口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长期需求,也不能保障国内的石油经济安全。从我国油田的勘探、开发现状来说,新的油田区域不断扩大、地质条件更加复杂,需要适应能力更强的配套设备及钻井技术。钻井设备更新速度快、钻井技术多样化,总的来说石油物资进口呈现多样化趋势。

2、进口渠道多样化。物资进口从原来单一化的集中采购转变为小型物资设备自主化采购、大型设备集中采购。小型物资不用集中采购,一方面各石油企业有能力自主采购,另一方面集中采购小型物资设备,显得浪费人力、物力。小型物资像钻进用的钻头等可由单位自主采购,有特殊规定的就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型物资设备,如石油压裂车等则必须由集团集中采购,然后进行供应。

3、在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度调整石油企业进出口现有的政策。国家现有政策大大拓宽了石油企业的进口范围和权限,极大程度的调动了石油企业积极发展的信心与热情。

二、我国石油资源进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在石油企业物资进口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管理部门众多。进口贸易一般比较复杂,首先就是因为涉及到的部门很多,进而拉长了审批周期的战线。比如说,进口一套石油生产的前期设备,先有石油单位的二级部门撰写可行性报告,然后再交上级部门批复,报到计划处,局计划处再整理制定总计划书,然后由引进资源领导小组综合平衡资金后报到集团公司。整个申报流程相当繁复,一环紧扣一环,导致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引进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

2、进口资源的手续繁多,需要周期长。石油资源设备进口需要先立项准备,若单项设备金额在10万美元之上的先进行招标,需要独家采购的要上报申请。进行招标工作必须要通过中国石油公司制定的公司进行,先撰写招标书,然后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时间约耗费1个月。独家采购的时间较短,在两周左右,还需要与供货商进行交流,然后根据交流情况进行。在谈判后或者中标后,还要根据整套的合同签订手续,还需要3~5天。

3、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石油资源进口的规章制度。相关制度缺乏,导致了各部门分工极不明确,工作容易脱节,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解决我国石油资源进口贸易中问题的措施

1、建立专人负责制。石油资源进口部门要按照公司化管理程序运行,每一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立项、采购、交货一直到售后服务,都落实到专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改变了原有模式分工不明确导致的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按照此模式长期运行下去,必定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形成新的分工合作模式。

2、规范招、投标工作。不能招标的,需要独家采购的,需要上报申请,得到批复后才能进行独家采购,不能够徇私舞弊。应该招标选择的就需要招标,根据招标结果进行恰当选择。这些工作必须规范进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招、投标工作,严厉处分部门领导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努力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

3、必须简化进口设备资源的手续,提高批复速度。进口资源的手续繁多,需要周期长,这严重影响了进口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4、我國的石油进口贸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必须遵循市场的调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在市场规律调节性进行合理调整。我国相关的专业公司需要积极走向世界,与国际专业的外贸公司接轨。各部门要专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引进竞争机制,遏制贪污腐败行为,有效降低进口贸易成本。

四、总结

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更多的石油资源的供应。我国的石油进口贸易十分活跃,但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外贸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竞争相对激烈。因此要完善国内石油供应体系,保证国内的石油安全

参考文献:

[1]郭细根;杨兴礼.当前我国石油进口贸易现状及应对措施[J].市场论坛,2006(12).

[2]王亚辉.中国石油贸易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10).

[3]夏屹峰.论石油企业进口贸易[J].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浅谈 第4篇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ISO9000标准将质量管理的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 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使其实现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自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质量管理的概念以来,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ISO9000质量标准化阶段, 主要特征如表所示:

与四个发展阶段并存且影响巨大的质量管理理论还有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点质量管理”, 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六西格码质量管理”, 日本提出的“质量经营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等。

自1987年以来, 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的确立, 我国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得到迅速推广。1998年, 上海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集质量理论研究、培训咨询、审核评价为一体的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 开始跟踪、学习、研究六西格玛理论, 积极探索、实践应用。中国质量协会也在2002年9月16日成立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委员会, 并在成立之初召开了首届六西格玛管理国际论坛。2002年, 国内最具权威性的质量管理专业杂志《中国质量》专门开设“六西格玛管理”专栏, 组织全国六西格玛研究者进行探讨、研究和交流。国内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者和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

具体到服装企业, 质量管理的研究文献及其有限, 崔志英、杨以雄 (2004) 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对服装专卖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做了一定探讨;李颖慧、王渊 (2004) 使用管理学的方法针对“服装的质量”问题做了初步解析等。

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是美国Feigonbaum于1961年首先提出, 它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标志着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全体成员参与, 对全过程管理, 全组织参与改进和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零缺陷质量管理, 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Philip Crosby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理论, 它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 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 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 强调“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 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统计过程控制和系统工程等管理思想和方法, 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 以数据为基础, 以追求近乎完美无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通过一套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数据分析、测量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 使企业在运作能力方面达到最佳境界。六西格玛通常包括六西格玛流程改进方法 (即:对现有流程改进, 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 和六西格玛设计方法 (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 等等。

服装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将贯穿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 是一项综合性、动态性、广泛性的管理活动, 因为周期长、影响因素多, 实施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 需要长期投入, 才能获得收益。

三、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建议

实施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为: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与服装企业的特性, 笔者对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供企业参考:

1.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需要最高管理者的参与, 借助领导的力量大力推动和积极引导, 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使员工在管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及时的培训, 对潜在问题有效预防, 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3. 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企业设计部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全过程, 提高各环节员工的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以及部门的配合, 对促进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4. 以顾客为中心。

市场竞争可以说是争夺顾客的竞争, 拥有顾客就是占领市场。服装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 制定出能够真正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标准。

5. 吸纳优秀人才, 包括专业的质量管理人才与熟练的一线操作工。

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 来保证并留住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6. 有效沟通。

保证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实现双向或多向沟通,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将资源浪费减到最少。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国内的研究现状, 引出了现代主要的质量管理方法, 最后结合服装行业的特殊性,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建议。

上一篇:高考优秀作文选择自己需要的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师师德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