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

2024-05-17

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精选6篇)

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 第1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这是梁启超先生百年前在《少年中国说》对青年的寄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继十八大报告之后,十九大报告再次专门用一段文字阐述青年和青年工作,对青年和青年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战略安排: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此基础上,经过第一阶段十五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再经过第二阶段十五年的奋斗,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青年要在多个方面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毛泽东同志在年轻时期就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信念,形成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英雄气概。为此,他上下求索而绝不停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坚,最终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前提。

实现理想,奉献社会,就要有知识、有才干,为此青年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增长知识本领。“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青年一定要善于多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著作,为将来的发展做好知识积淀与储备。习近平同志在7年知青岁月中,就利用劳动闲暇时间刻苦研读中外名著,在山坡上、田地间都留下了他孜孜苦读的身影。

青年在攥足理想、具备知识和本领之后,还应当有很强的担当精神。担当语出《朱子语类》卷八七:“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它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延绵发展,就是因为我们的先民中不乏这种有担当精神的人,他们在这个群体最需要的时候每每能够站出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产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

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 第2篇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认真领悟十九大精神履职担当做好财政工作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总书记代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锐、催人奋进,高度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指引的结果。聆听报告后,精神振奋、备受鼓舞,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充满信心。

学习好、把握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在深入学习中下功夫,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强化学习效果,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重点学习和专题学习、原文学习和延伸学习结合起来,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在结合实际上下功夫,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合力,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结合学习十九大报告,围绕总书记报告当中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等问题,结合经开区财政工作实际,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我认为,只有切实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立足岗位、提升站位、尽职担责,为财政工作的发展添砖加瓦。

下一步,我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内涵,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攻坚克难确保财政收入目标完成。强化收支预期管理,加大重点税源的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抓好税收收入征管。优先安排民生工程、支持经济发展等财政重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二是科学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预算追加,提高预算约束力。加快支出进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三是创新支持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引导资金,运用股权投资等灵活方式支持经开区首位产业发展。继续推进担保、过桥资金等工作,缓解实体经济资金难。

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 第3篇

一、可取:为国家选拔人才负责

1. 注重价值取向。

德才兼备, 高尚的思想情操不可或缺, 否则可能贻害无穷。高考文言文历来注意选文正确的思想导向, 负载优良的文化信息的传承;丰富学生情感, 内化学生健全人格, 引导他们求真求实、向善向美;体现“文道合一”, 其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叙述类选文大多是积极而又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 其主人公为人或率直清廉, 或孝顺友悌;为官或善于政务, 或秉公办事;为将或深谙军事, 或战死疆场。如安徽卷重情重义、为人低调的万斯;福建卷刚正不阿、一身凛然正气的李维肃;全国卷Ⅱ卓有才能、威武不屈的熊鼎等。论说类选文或论道、或论政、或论学, 往往关注民生, 体现强烈的民本思想和人文情怀。如湖北卷反对厚葬、提倡亲民的上表;山东卷推崇施行仁爱、严肃法纪的对话;北京卷看人应多看优点、取其所长而不要盯着瑕疵的劝慰等。

2. 崇尚文化经典。

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阅读、理解、继承、弘扬文化经典是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考文言文试题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 增加对文化经典的阅读, 注重挖掘古代典籍中所蕴涵的道德情操、思想方法、价值取向和能力素养, 增加了试题的文化含量, 增强了试题的可读色彩, 提升了试题的文化品位。不仅很好地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发展性, 可以较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层次;而且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特征落到实处。如福建卷借助《论语》片段教导人们向善, 不回避错误, 知错能改;浙江卷借助《论语》和《韩非子》的两段文字, 告诉学生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道理。取材古代, 立意当下, 彰显优秀传统文化。

3. 强调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吸取民族智慧”。要求学生在文本所提供的语言环境中, 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理解文章内容, 赏析文章章法技巧, 进而吸收文化精髓。十六套语文试卷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 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断句等, 考查方式多样, 检测了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等。除了常见的客观性选择题、主观性翻译题外, 主观性断句题、简答题、解词题等题型纷纷出现, 让考生自由袒露心声, 发表见解甚至是具有个性化的评价意见, 由狭隘走向开放。而湖南卷再一次详细标明选文版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 既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也是民主开放的精神。

二、可行:为引导中学教学负责

高考, 历来就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 尽管“考什么, 教什么”显得太功利而不那么靠谱, 但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却不容回避。今年文言文试题选文丰富, 考查形式多样, 展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极为广阔的空间, 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 选文丰富多彩, 避熟就生。

从取材的范围看, 选文涉及战国、西汉、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的作品。既有正史, 也有先秦诸子散文、清代文人作品。从体裁看, 选文既有史传类人物传记, 也有野史类名人轶事;既有亭记, 也有碑传;既有奏表、序文, 也有论说类随想。从写作技法看, 占了较大比例的写人记事类文章, 故事情节相对集中;论说文观点明确, 议论说理实在。文言文阅读的选材, 已不再拘泥于传记, 出现了多体并存或多体交叉, 努力打通不同文本的脉络, 涵盖汉语言文学、文化与思想的诸多方面, 能够改变部分考生“考人物传记喜上眉梢, 考非史传愁眉苦脸”的现状, 具有较强的合理性。试卷避熟就生, 不仅不直接取材于教材 (包括读本) , 而且近几年选自正史的比重不断减少, 曾经风光无限的《史记》《汉书》今年也已经是“硕果”仅存 (湖北卷出自《汉书》) 。即使是论说类、笔记类文本, 其作者也不是特别知名的作家。阅读时的陌生感既是高考命题的原则, 更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

2. 断句题体现综合, 渐受青睐。

断句, 古称句读, 是我国文言文教学极为传统而又有效的方法, 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断句能力的考查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理性回归。因为只有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只有对文本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才能正确地断句;有了正确的断句, 也才能进行更深更高层次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应该说, 断句题对于考查学生是否初步读懂“浅易文言文”, 具有较高的信度, 考查形式本身具有综合性, 难度也相对适中。今年已经有七套试卷考查断句。可以说, 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自在情理之中。以很有特色的江苏卷断句题为例, 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选文说的是史学家班固、欧阳修对贾谊之死因有着不同的看法, 班固认为贾谊尽管死得早, 但属自然死亡;欧阳修则认为贾谊是郁郁不得志而忧伤致死。围绕文本, 将断句与文意理解、解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既有对学生理解和应变能力的考查, 又有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同时也是对高中学生文化专题学习的检测与引导。

3. 鉴赏评价考查, 初显山水。

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现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沉稳有余, 灵动不足, “使动”、“意动”、“倒装”等大量的语法知识充斥课堂, 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手捧古汉语字典在字字句句的落实中面目可憎, 不懂得如何阅读欣赏那一个个已经逝去但依旧鲜活的、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不知道“将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阅读”、“不会阅读就无法解题”的基本理念。除了背书就是做题, 除了做题就是背书;相当部分老师讲起古汉语知识头头是道, 讲到选文的语言之美、文脉之致、意境之妙往往语焉不详, 善于讲题而不善于讲文, 更谈不上品文, 阅读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与训练中根本就得不到落实。这种种情形与前些年高考不检测鉴赏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以往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一般固定在“古诗词鉴赏”部分)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 福建卷、浙江卷等已经开始重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尽管部分省市卷仍羞羞答答地标注为“理解与分析”) , 特别是浙江卷旗帜鲜明地要求学生从选材、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表现技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 具有十分强烈的扭转重言轻文现状的作用。

三、科学:为确保考试效度负责

1. 考查应当全面。

从检测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角度看, 全面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很有必要。就题型而言, 湖南卷、浙江卷做了最好的尝试。湖南卷既借助选择题考查了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断句, 还有主观性的翻译甚至新颖别致的文意理解, 要求学生谈一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赞叹”的理由, 将信息筛选与综合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融为一体。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语句, 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 也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最能综合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就是主观翻译题。今年高考, 除北京卷出人意料地没有设置翻译题外, 其他试卷都有6到10分的翻译题。不过, 辽宁卷的翻译题既无关实词的特殊用法, 也无特殊句式, 只是考纯粹的实词理解, 根本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全国卷Ⅰ翻译题分值10分, 但只涉及简单的省略主语, 而且第一句省略的主语“何灌”在“参考答案”中竟然都没有出现, 着实让人遗憾;湖南卷的第三句翻译尽管赋分不多, 只有2分, 但该句极短, 所涉及的实词极少, 没有什么信息含量, 谈不上良好的区分度, 可以说没有翻译的必要。

2. 考查应当准确。

准确, 是命题尤其是高考命题的第一要务, 是体现高考效度和信度的最基本的要求。白璧可以有微瑕, 但高考命题的白璧不应该也不允许有微瑕。今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 从准确的角度来看, 还是有败笔的。

(1) 参考答案有误。四川卷第一句翻译是:“一日, 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 值大雪, 立门下, 人弗之顾。”答案是:“一天, (吕徽之) 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 正遇大雪, 站在门口, (那家) 人不理睬他。”“褚币”怎么就成了“纸币”呢?“褚”是不是“纸”?褚, 在《辞海》《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诸工具书中均没有“纸”的理解, 甚至也没有与“纸”相关的义项。褚, 从字形看, 与“衣”有关;商务印书馆《辞源》中有一义项“也指绵衣”, 并举例:“上褚五十衣, 中褚三十衣, 下褚二十衣, 遗王。” (《汉书·南粤王赵佗传》) , 该例在其他权威工具书解释“褚”时也有。———褚, 衣也。币, 从巾, 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后泛指财物, 如“以珠玉为上币, 以黄金为中币, 以刀布为下币。” (《管子·国蓄》) “易”, 交换。再从上下文的联系看, “家仙居万山中”、“耕渔以自给”而且是“惟草屋一间, 家徒壁立”的隐士吕徽之携带的“纸币”从何而来?当朋友来见时, 吕徽之“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 我得鱼, 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 携鱼与酒至, 尽欢而散。”足见生活中的吕徽之只能是以物换物。还是翻译为“一天, (吕徽之) 带上衣物到富人家换谷种, 正遇大雪, 站在门口, (那家) 人不理睬他”较为合理、恰当。

(2) 题干表述不当。题干表述, 是考生审题的着眼点, 如果题干文字表述不准确, 那么, 一定会对考生阅读造成很大的干扰。以山东卷第10题为例, 该题要求选择“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 但是所提供的六句话中, (2) 是不以民为本的表现, (4) 是齐桓公听到管子的进言后的雷厉风行的行动, (6) 是齐桓公其后几年的做法, 这三句话与“以民为本”毫无关联, 根本不能体现“直接”信息的筛选价值, 使试题的区分度严重受损, 部分审题严谨的学生还会琢磨“哪句话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呢”?而且, 六句话又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抽取的, (5) 在原文中处于 (2) 之前, 这样的排列会让考生颠来倒去看几遍原文, 容易造成考生正常思维的中断与情绪的不安。

3. 考查当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时代的主旋律, 就高考而言, 就是应处处为考生着想。让考生在适度的紧张中流畅地思维, 是命题者永恒的追求。今年的文言文阅读, 有两个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善。

(1) 阅读的层次性。文言文的选文往往550字左右。这么多的文字, 不像现代文那样可以快速浏览, 尽管“浅易”, 但如果文本不分段落, 需要边阅读边理解, 阅读难度可想而知。全国卷Ⅰ、全国卷Ⅱ、辽宁卷、湖南卷、四川卷等的选文都是一个整块, 给考生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更何况其中有四篇是人物传记, 原文本来已经分好段落, 节选时又做了删节, 为什么就不能分成几段呢?福建卷“至牧羊亭上……乃相与怃然而去。”应当位于第二段的后半部分, 其后的“明日”也是个鲜明的标志, 不知命题者为何不小心放错了位置。

(2) 断句材料另选值得商榷。北京卷的断句题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尽管不长, 也相对独立, 但与前面的阅读材料并列存在, 虽说体现出形式的多样性, 但另起炉灶, 无疑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难度, 造成他们阅读思维流程的跳脱与转换。

勇于担当是时代责任 第4篇

“有担当”,是改革者的必备品格

古语说得好:“两害相权取其轻。”正确的选择只能是:改革!改革有风险,所以才呼唤“敢担当”。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以说,从一起步就是有风险的,有人在为它担风险,这个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是现代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敢担当的政治伟人之一。人们公认他最突出的政治才能是“举重若轻”。可是“举重”首先要求有担当、敢担当。

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有一定困难。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改革会永远一帆风顺。但是诚如厉以宁所说:“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有危险。”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进亦忧,退亦忧”的两难境地。怎么办?古语说得好:“两害相权取其轻。”正确的选择只能是:改革!改革!改革!改革有风险,所以才呼唤“敢担当”,才需要有“敢担当”的好干部。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以说,从一起步就是有风险的,有人在为它担风险,这个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是现代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敢担当的政治伟人之一。人们公认他最突出的政治才能是“举重若轻”。可是“举重”首先要求有担当、敢担当。在“后毛泽东时代”,当人民选择他领导全党全民走出“文革”阴霾,向着新时期、向着未来勇敢前进的时候,邓小平表现出了他有担当、敢决断的大智大勇。比如,断然叫停“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倒“两个凡是”;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村”建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八亿农民就吃饱饭了。

小平同志首先做到了敢担当、有担当,所以曾经多次鼓励领导干部,“胆子再大一些”。历史证明:没有任何改革可以在无人“担当”、无人推动的情况下自发生成、顺利贯彻、取得成功。所以,“有担当”应该是改革者的必备品格。没有这种品格,没有这种精神,不足与语改革事。

“有血性”,是党性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可贵的血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钦佩和拥护。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环境变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这种血性精神日渐消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了“权钱交易”的现象。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习主席的治军思想对于今天的党政干部同样适用。只是“血性”的含义略有区别而已。军人的“血性”,是指不怕流血牺牲,一定要有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党政干部的“血性”,是指不惧风险,敢于担当,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牺牲精神。其实,这也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性的要求。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中就包含这种牺牲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在白色恐怖年代,哪一个共产党员不是有血性的?没有血性,没有不怕死的精神,能当共产党员吗?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不乏血性男儿。在近代中国,最有血性的大概要数维新志士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悲愤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他成了近代中国为改革而流血的第一人。临刑前慷慨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气冲天,肝胆照人。读来令人血脉贲张。真不愧为天下奇男子,伟丈夫!

五千年来,正因为有“谭嗣同们”在,中华民族的热血才奔腾不息。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张自忠血溅杏儿山。夏明翰“砍头不要紧”,朱自清饿死不低头。杨靖宇、江殉国,戴安澜缅北捐躯。他们都是像谭嗣同一样,为了国家民族,有担当、敢舍命的血性男儿。中国如果没有这些人,何以有今天?何以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可贵的血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钦佩和拥护。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环境变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这种血性精神日渐消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了“权钱交易”的现象。我们的一些同志变得“娇贵”了,风吹不得,雨淋不得,食不厌精,居不厌阔,你攀我比,挥霍无度。老百姓对此侧目而视,冷眼旁观。如此奢靡之风、腐败之气,如不断然叫停,铁腕整治,那么,就会祸国殃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激起所有共产党人的正气、血性、良知和党性,大家互相砥砺,按党章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有“血性”的共产党员。

正确对待“有担当”的干部

应当正确对待那些敢于担当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这是对干部的“价值导向”,就像交警手中的“指挥棒”。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走了。对于敢负责、有担当的好干部,必须有爱惜之意,不能求全责备,要允许失误,理解失误,不要把难以避免的失误和无法预见的损失都记到个人账上,一辈子还不完。如此,才能使正义得伸,正气得扬,正道得张。

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老百姓拍手称快。整个社会充满了风清气正的正能量。這是主流,是大势。但是也有几种潜流在滋生漫延,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首先是一些干部有消极抵触情绪。由于纠正“四风”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严厉,有些同志可能感到不适应,有一种“动辄得咎”之感。深感干部不好当了,甚至连公务员都不好当了,心理上有压力,整天打不起精神,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另一种倾向是从反面吸取教训。比如,由于不良作风受到批评,做了检查。这本来是必要的,是为了治病救人。可是虽说是“治病”,但是下药,味是苦的;动刀,肉是疼的。有些人便错误地认为是自己工作干多了,干猛了,“担当”太大了,忘记了“自我保护”,以后啥也不干最保险。这种情绪如果不克服,那就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歪风纠正了,正事却耽误了。“种了谷子,毁了高粱”,这怎么行?

nlc202309051826

还有一些人可能假借“担当”之名,谋个人之私。趁着上级鼓励“有担当”,借机捞一把。不出事兒,得了实惠,出事了,就拿“有担当”做挡箭牌。而我们所说的“有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担当,绝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伸手。这是个分水岭,不容混淆。为了克服上述不良倾向,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正确理解“有担当”。首先,目的必须端正。这是大是大非。如果不是为公,而是为私,那么,越敢担当罪越大。最后,想不担当都不行,检察官会找上门来。

其次,有担当不是“胡担当”“乱担当”,必须实事求是,有科学精神,有调查研究。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山高水低,一拍脑门,什么都敢担当。那是拿人民的利益当儿戏,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名曰“有担当”,实则是胆大妄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当正确对待那些敢于担当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这是对干部的“价值导向”,就像交警手中的“指挥棒”。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走了。

在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如上所说,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开辟新航线的探险之旅,其间,往往是成败互见,福祸相因。故一事之成不足喜,一时之败不足忧。成,是托人民之福,败,也虽败犹荣。我们断不可以一时一事之成败论英雄。为此,在呼唤“有担当”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呼唤干部评价标准的“升级换代”。要像刘云山同志说的那样,努力“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动真碰硬的好干部,宣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好干部,宣传心系群众、爱民敬民、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

为此,对于敢负责、有担当的好干部,必须有爱惜之意,不能求全责备,要允许失误,理解失误,不要把难以避免的失误和无法预见的损失都记到个人账上,一辈子还不完。如此,才能使正义得伸,正气得扬,正道得张。决不能让那些为人民利益敢想敢干的人,一招失误,终身不用。而让那些养尊处优,无过亦无功者稳步高升,坐享其成。如果真那样,就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中华民族苦难深重,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平、屈辱和压迫,也包括我们自身的无知、愚昧与荒唐。梁启超曾作《少年中国说》,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由此推断,则今日之中国,乃是“将入少年以上青年之界焉”。我们已经告别了少年时代的无知与轻狂,已经具有了青年人的理性与担当。我们自信,我们健康,我们年富,我们力强,我们血性,我们阳刚。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定力、有决心、有勇气走向未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正在向我们招手,“飞龙在天”指日可待。让我们携手前行,敢于担当,共同打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作者系吉林省白山市副市长)

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 第5篇

(XX单位基层党员干部)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的历史和5年来党的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报告实实在在,描绘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人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成多大的事业。”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主题报告当中多次提到“担当”一词。担当,是指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所谓担当,其实就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精神。

人人要担当。做一个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首先就要锤炼坚强的党性,坚强的党性,是敢于担当的精神之“钙”。因此,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把责任扛在肩上。常言道:“责任重于泰山”,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个干部的形象标志,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这个意识,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么,就能无愧于自己所担当的职责与使命。

事事要担当。综治维稳需要担当,在十九大召开这个特殊时期,任何工作都要为信访维稳工作服务,有些干部认为这是信访、公安部门的事,这是思想认识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的表现。其实不然,我们国家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国力的逐步强大,必然会招致一些国家的不安,不排除有敌对势力渗入中国,在这特殊时期操纵一些政治信念不强的人扰乱我们的安宁,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管身处哪个部门哪个岗位,都要全力维护好政治安全。脱贫攻坚需要担当,总书记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全国脱贫,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事关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实现,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要像总书记那样,把扶贫列入重要工作内容,花最多的精力来做。改革尤其需要担当,当前,我国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滩、闯急流的关键时期,矛盾多、困难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需要我们干部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在难题面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大国要担当。前段时间《战狼2》火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冷锋手举中国国旗带领着华人安全穿越战区,以及电影结束时中国护照后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几排字,让我深深感到一个国家的强大所带给国民的安全感和自豪感。确实,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高。同时,中国也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梦不仅为着中国人民,而且为着全人类的进步。近年,中国倡建“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丝绸基金,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就展示了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同样,在安全、气候治理等世界问题前,中国也作了巨大的贡献,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精神,中国担当也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评价:“中国持续展现领导力非常关键”。

十九大学习是责任担当 第6篇

砥砺前行甘奉献

学习党的十九大体会:立足岗位勇担当砥砺前行甘奉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一个多月了,连日来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公司多次召集各种会议进行宣贯,我们市政公司还组织了两个宣讲团深入基层,宣传大会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新的方针政策。当习总书记在回顾过去五年来的成就时,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感到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铁四局的员工的骄傲,过去五年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是亲历者、见证者,可能是长期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原因,对国内发生的成就特别关注,特别在意外国人怎样看待中国的变化,怎样看待中国人,但看到听到国际友人用充满羡慕的语气讨论中国的伟大进步时,心中充满了甜蜜和自豪。我在海外工作时,看到努瓦克肖特街头,有很多利比亚来的难民在向人们哭诉着,曾经的生活多么富足美好,由于战乱,妻离子散、一贫如洗、流离失所,让我感叹“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的同时,庆幸我的身后有个伟大强盛的祖国,同时由衷地感激带领中国人民从积贫集弱走向强大富饶的中国共产党。

五年来,中铁四局的变化难道不就是国家进步缩影吗?这些年来我们中铁四局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从做大做强,到成为行业翘楚,从基层项目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一切,由以前更多注重市场营销、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企业效益等问题。向全方位的关注社会责任、关注职工幸福等多层面的深层考虑转变。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和提高,职工的幸福感有了质的提升,这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硬件方面:吃饭更注重,菜式的多样化,营养化,并且对职工全部免费;居住条件更加宽敞整洁,每个项目都为职工配备了阅览室、运动场所和器材、文化长廊、休闲场地、安装了宽带网络。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也从软件方面对职工倾注了无私的关爱和尊重,项目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对有困难的同志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进行思想疏导;帮助新员工做职业规划;公司、项目还进行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帮助职工进行能力提升。通过“幸福项目部”的建设,让员工有家的归属感,在团队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一些项目还通过公告栏、厂务公开栏,把项目的重大事项向职工汇报,把一些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进行张贴宣传,让职工在这个“家”中感受到了主人的尊严。

上一篇:北京市通州区政府60号下一篇:奠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