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课教案

2024-06-10

六年级品德课教案(精选6篇)

六年级品德课教案 第1篇

不平静的世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

2.能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些战事,并会将搜集到的信息与人交流。

3.初步感受战争的残酷,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感受战争的残酷。难点:初步感受战争的残酷。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事。

教师收集:搜集查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资料(图片、文字等)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全班分成两大组,互相考一考有关风景名胜所在地的知识。由老师出题开始:园明园——北京

一、图片欣赏,感受世界的“不平静”。

前几天,沈老师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图片,今天我把它们带到了的课堂上,请各位同学认真地看一看。

1. 欣赏第1组图片:世界的和美(课件点击:和美)教师随机给图片配上说明 快乐地欣赏完了这一组图片,接下来我们欣赏另一组图片。

2.欣赏第2组图片:人类的战争(课件点击:战争)教师随着图片的翻动情绪变得激动,并简要介绍战争的残酷

3.请同学们说说看了刚才这两组图片之后的感想。

4.教师小结:我们人类共住一个美好的家园—地球,然而一直以来,各种战争、冲突却时有发生,使得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之中。

二、阅读填表,了解“一战”的基本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点击出示课题)不平静的世界

首先我们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去了解那一段历史。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三页,自由朗读第三到第四页之间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1. 自由朗读中有关一战的文字材料。2.对课本资料进行整理。

3.填表作业:你能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并填写下来吗?请拿出作业纸。(1)学生填表,教师巡回查看学生填写情况(2)汇报交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学生作业实物投影显示,交流讨论填写过程中的不同点,同时梳理相关内容。教师补充介绍二战爆发的导火线。

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内容,再填写了这一则表格,你有什么话想说? 那你知道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吗?教师简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掠夺殖民地造成的。

4.过渡:一次战争就给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灾害,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真是不计其数,其中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最为空前,也最为残酷。

三、故事交流,感受“二战”的灾害性

指名朗读教材第5页中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发生的介绍。

1. 通过课前调查,你已经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战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哪些战事。谁先来说一说这些战事?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战事的?

2. 学生交流汇报。简单介绍每一次重大战事的名称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涉及的国家。(教师课件点击“地图”)

3.(1)请同学们认真看一段沈老师收集到的使二战局势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录像(教师课件点击“二战”)

(2)说说看了这一段录像之后的感受。你想对发动战争的希特勒说些什么?(3)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

4.分小组交流,把你所收集的对二战的战局起到重要影响的战事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5.反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把资料进行了整理,有些同学还写了评论,请同学们听一听。

四、数据整理计算,感受战争的残酷。1.资料整理:(1)请计算一下,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财产损失与战争费用总计有多少?(学生计算之后教师课件点击出示“58683亿美元”)

(2)算一算,如果按我国小康生活水平人均800美元的标准计算,两次世界大战用于战争的费用和财产损失能让多少人过上一年的小康生活?(课件点击出示)

2.对照体验:从以上我们的计算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估计:战争真是残忍啊!战争真是无情啊!)

3.总结:是啊!战争,自古以来就有。再加上“一战”、“二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的运用,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残酷。(教师点击课件展示由于运用各种新式武器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残酷的图片资料,配上《二泉映月》的音乐)延伸:

如果对两次世界大战感兴趣的话可以登录新浪新闻网,浏览世界大战回顾或可以利用到图书馆借书的机会,借阅有关军事方面的书籍,会使你学到更多的知识。

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去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具体的灾害。

不平静的世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战争及冲突。2.进一步感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3.激起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感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三、教学准备

1.搜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影响比较大的一些战争及冲突。2.小组合作,重点研究战争的一方面灾难。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我们刚刚欢天喜地地迎接了狗年的新春,你们能来说一说今天你最开心的事情吗?

不平静的世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受“不平静”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聊有关“战争”的话题,首先想请大家来看一组我最近从网站上下载的新闻标题——(点击课件)1.以色列武装直升机今晨空袭加沙 造成3死5伤 2006-02-05 08:02 来源: 新华网

2.阿富汗南部发生炸弹爆炸 13人死亡11人受伤 2006-02-07 15:39:14 来源: 新华网

3.是的,在我们正在欢度新春的时候,那里却正在发生流血时间,这里老师想告诉大家,目前国际形式还十分复杂,世界上还有战争。课前我请同学们分小组去收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战争,现在就请你们来汇报一下吧!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战役名称。

(1)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黎巴嫩(2)海湾战争 伊拉克——科威特——美国1991年1月17日

(3)两伊战争 ??? ??? 伊朗——伊拉克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持续了8年之久)。

(4)阿富汗战争 苏军——阿富汗 ??? 1979~1989年(历时10年)(5)波黑战争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战争。

(6)科索沃战争美国及北约军队——南联盟军民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7)伊拉克战争2003年(8)车臣战争1999年(9)马岛战争1982年英国——阿根廷

5.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这么短短的二十几年,世界上就爆发了这么多大规模战争,(点击课件:点燃战火)但事实上,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还远远不止这一些,当今世界还很不平静。这里我还收集了其他一些二战结束以后的一些比较大的战争,用红点表示的地方就是。(点击课件)6.看到这团团的战火,可能有很多同学都要问,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战争呢?其实战争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长期的领土争端问题,宗教派系对立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能源争夺问题。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地图,刚才所汇报的这一些战争,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它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海湾战争就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石油战争。7.但不管是哪一场战争,也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的灾难。这一点,我们在上一节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课堂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前我也请同学们重点研究了战争所带来的一方面的灾害,并且分小组进行了重点的研究,现在就请你们派代表来汇报一下。

二、汇报课前调查,教师补充,体会战争的灾难

(一)学生汇报

从经济、生命、心理、儿童、环境、文明、难民营这几个方面来汇报。(适时点击课件)

(二)教师补充

刚才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汇报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汇报应该说比较详细,既有图片,又有解说,我想在你们的心灵深处一定受的了很大的震撼。这里我想给大家看一段文字,这是一位阵亡士兵的母亲镌刻在儿子墓碑上的岁战争的控诉: 在别人眼里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在母亲心中你却是整个世界。(点击课件)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对战争的控诉、对家人的思念„„)

是呀,我想对每个人来说都希望能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战争却破坏这人们的原本幸福的生活,罪魁祸首就是那些战争的发起者,现在就请你们给那些发起者写一句话。

三、给战争的发动者写一句话

四、播放和平之歌

战争是罪恶的,战争也是残酷的,此时此刻我想我们每个人最想说的一句话便是不要战争:NO WAR,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看我从网上下载的一首FASLH动画。(点击课件)

五、布置课后作业 关注时事,完成学习卡。教学反思: 通过课前调查,数字比较等教学活动,这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外的知识丰富了,也学会了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资料,整合资料,让学生了解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六年级品德课教案 第2篇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列强的侵略行经,使学生牢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查找、阅读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搜集、利用史料学习的习惯。

3、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简单情况,知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探究鸦片的由来和危害

1、结合前一单元祖先留给我们的骄傲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讨论英国为什么向我过输入鸦片?而且数量急剧增长?

3、学生借助教材和以往了解的情况,进一步认识鸦片,归纳出鸦片的危害。

4、指导学生将鸦片的危害写在教材的第54页的留白处。活动二:禁毒行动

1、了解当今社会毒品对人们的危害。

2、搜集资料,宣讲禁毒活动。

活动三:讨论《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今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清楚《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放的?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今天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在什么情况下开放的?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将以上二者对比,得出: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在帝国主义威逼下被迫开放的,进行的贸易是不平等的;今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我们国家主动开放的,进行的贸易是平等的。活动四:讨论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教师引言,我过爱国官兵这样英勇顽强,为什么还会失败 呢?

2、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自由发挥,并相互补充、提示。

3、教师归纳总结:一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没落;二是由于政 策集团的妥协退让;三是由于军事装备的陈旧落后。活动五:《马关条约》大家谈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交流。知道《马关 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其危害。活动六:找一找,三个条约的共同点

1、回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对三个条约的内容进行归类。

3、得出结论:都是清政府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使清政府

付出了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的侵入提供了方便等。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1—13 编号19 20 《10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中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残暴,从而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3、了解帝国主义在‚国中之国‛享有的特权,知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野蛮行经,掌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

教学重难点:了解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中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知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野蛮行经,掌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国中之国‛-----租界

1、教师解释什么是租界?为什么租界为‚国中之国‛?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租界在我国创设、发展情况。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租界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乐园,是中国人民的地狱。

活动二:‚万园之园‛-----圆明园

1、学生结合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建筑过程。

2、展示、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圆明园宏大的园林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湛的建筑造型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3、在展示的基础上,学生介绍圆明园的豪华壮观,再现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昔日的风采。

活动三:从图片见证‚南京大屠杀‛

1、学生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资料。

2、将收集到的图片按一定规则分类,为每张图片配上文字说明。

3、展示并讲解自己收集的图片,从而了解南京大屠杀。活动四:课外拓展

1、利用班会进行演讲。主题为‚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想到的‛。

2、小调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教师引言,日本帝国主义先后侵略我国达14年之久,对我国人民犯下的罪行难以诉说,除了教材上介绍的南京大屠杀之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一下,将其记录下来。

3、模拟: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

自我介绍,说明为什么要写信,陈述你知道的日本侵略这犯下的滔天罪行,以诚恳的态度劝说日本首相要尊重历史,不要再做伤害人民感情的事情。呼吁人们要维护和平,珍惜和平。

4、召开‚勿忘国耻,面向未来‛主题队会。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1—19 编号21 22

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革命前辈和先烈的感情,以及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3、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史实。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身边的共产党

让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如党的诞辰纪念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等。

活动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引导学生展示和交流有关共产党诞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让学生把史实资料整理成的小故事进行演讲。

3、教师小结:曾经是这么少的几个人,曾经是这样的势单力薄,可正是这点点星火,燃起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活动三:展示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1、引导学生交: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中的丰功伟绩。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各组的学习兴趣和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结合教材第70页和71页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自由交流,并形成图文并茂的资料汇报单。

3、请每个组长将重点了解到资料进行讲解。活动五:制作纪念卡

1、老师出示一个同学的生日,问:这个日子对你来说特别重要吗?为什么?

2、出示几张特别的日历(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问,你们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和纪念意义吗?

3、学生自由交流,制作纪念卡。活动六:课外拓展

1、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学生边唱边回顾共产党成长历程的丰功伟绩。

2、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抗争的丰功伟绩后,学生共同交流内心感受。写一篇周记。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1—20 编号23 24

12、军旗升起的地方》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3、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创建革命武装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军旗的来历

出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面红旗的来历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入‚‘八一’南昌起义‛的学习。

2、‚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1)生出示搜集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图片,再现历史情景。2)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图片了解‚八一‛南昌起义中军旗的来历。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讲述‚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

3、了解‚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

1)引领学生分析‚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包括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八一‛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

2)让学生试着讲述一下自己搜集的有关的革命故事。

3)通过以上讲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4、小组讨论

1)在了解‚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后,指导学生分析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呢?‛

2)学生以教材中男孩和女孩的观点为范例进行讨论。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八一‛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今天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

5、课外拓展

1)组织学生继续收集‚八一‛南昌起义的资料整理成小故事,进行演讲。2)让学生找一些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资料,如歌曲、图片、故事等。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1—26 编号25 26

12、军旗升起的地方》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3、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创建革命武装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军旗的来历

出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面红旗的来历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入“‘八一’南昌起义”的学习。

2、“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1)生出示搜集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图片,再现历史情景。2)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图片了解“八一”南昌起义中军旗的来历。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讲述“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

3、了解“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

1)引领学生分析“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包括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八一”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

2)让学生试着讲述一下自己搜集的有关的革命故事。

3)通过以上讲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4、小组讨论

1)在了解“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后,指导学生分析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呢?”

2)学生以教材中男孩和女孩的观点为范例进行讨论。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八一”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今天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

5、课外拓展

1)组织学生继续收集“八一”南昌起义的资料整理成小故事,进行演讲。2)让学生找一些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资料,如歌曲、图片、故事等。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1—27 编号27 28 《13 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知道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了红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进行长征。知道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率领下,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长征。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感受红军在长征中克服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以及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表示崇敬、敬佩和赞扬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知道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了红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进行长征。知道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率领下,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长征。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七律 长征》诗歌后谈感想。2)揭示课题。

3)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你想到了解什么? 4)学生质疑。

5)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老师提炼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红军长征的原因。3)归纳总结

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镇压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粉碎敌人多次围剿;共产党领导红军保存进行艰难长征。

3、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经过 1)让学生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数一数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省。学生可以尝试自己了解的有关长征的事迹的发生地点,在路线图上找到,并标出来。

2)红军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完二万五千里征途可?

4、结合学生实际,畅谈感想

让学生思考:红军在长征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教师出示“飞夺泸定桥”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一个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在战斗中你应该注意些什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为什么还要勇往直前?

5、课外拓展:继续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办一份小报。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2—3 4 编号29 30 31 《14 延安窑洞的灯火》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了解“西安事变”“大生产运动”“解放全中国”等几个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岁月,了解中国革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了解““西安事变”“大生产运动”“解放全中国”等几个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岁月,了解中国革命。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窑洞前面话革命

1)教师出示延安窑洞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窑洞的作用。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窑洞发挥的作用。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和已有生活经验分析、发表各自的观点。

3)学生也可以讲述革命战争年代里,党在延安的窑洞里指挥中国革命的历史故事,并引申到“西安事变”的学习中。

2、故事里论乾坤

1)教师可以利用音像或故事资料分析当时中国的形势:共产党在革命圣地延安、国民党反对派在南京国民政府、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党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在此背景下,发生了西安事变。

2)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整理自己了解的西安事变信息和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西安事变。

3)在学生基本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后,引导学生辩论:西安事变时应该放走蒋介石,还是不应该放走蒋介石?

3、大生产运动精神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商业,那么,在革命圣地延安,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怎样生活的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并探究当年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延安的生活情况,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例如:粮食来源、衣服来源、领导人在生活中的行为等。

3)学生结合大生产运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

4)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给予评价和总结。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在革命圣地延安人们的艰苦奋斗和乐观主义精神。

4、战役中谈解放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主学习战役时要探究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整理:时间、战场、交战双方、战役经过、战略战术、战役结局、歼敌数量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三大战役之一,按照上述主要问题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或选择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将三大战役进行对比探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即主要围绕问题介绍三大战役,形成表格,进一步了解三大战役对解放全中国的作用意义。

4)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把握汇报的准确才性和知识性,同时控制知识的难度。5)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2—10 11编号32 33 34

《15 新中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祖国的情感。

2、知道国旗和国歌的内涵。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开国大典”,激发爱国情感

1)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2)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3)播放国歌伴奏音乐,学生肃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引导学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都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你以后会怎么做呢?

4)教师追问过渡: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国歌、国旗的来历和象征意义呢?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1)先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资料讲给大家。

3、总结学习情况,布置实践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了祖国的标志-----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希望大家永远记住那庄严的时刻,永远记住我们是新中国的下一代,要为祖国的繁荣、腾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课后实践作业:把了解到的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介绍给家人和同学,让他们更加尊敬我们的国旗、国徽、国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2—17 18 编号33 34

《16 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情感。

2、了解中、西部地区人民还不富裕的现实,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的平衡发展,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3、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边听边阅读歌词,引导学生谈谈听后的感想。

2)引导学生:想到经济特区,想到邓小平爷爷,想到十一届全会和改革开放。由此引入本课主题------‚改革开放‛

2、农村的改革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和讨论收集的有关资料,深入理解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城市的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经济特区的名称,并结合教材中的我国的经济特区分布图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特区,尤其是分析总结出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研究兴趣选择一个经济特区进行探究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该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情况。

4、对外开放的格局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99页的地图,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剃度对外开放格。分析归纳出我们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城市名称。

5、西部大开放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 1)填充地图,认识西部和东北范围。

2)从图上领略西部美丽的风景,介绍四川乐山大佛、甘肃鸣沙月牙泉、黄果树瀑布、喜马拉雅山、长江第一湾等。

3)介绍物产,了解西部和东北资源。4)感受贫困落后,探讨西部和东北前景。5)学习决策,了解‚西部大开发‛。

总结: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东部地区也能受益,实现双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13—2014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2013—12—24 25 编号35 36

《17 走向世界强国》教学设计

备课人:贾宏智

班级:六年级

等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建国以后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骄傲的情感。

2、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3、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同时畅想中国未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的情景,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建国后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衣食住行话‚小康‛

1)让学生通过自己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情况来说说‚富裕‛。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具体生活以及周围人们的生活,感受人们通过多产业的劳动,实现了丰衣足食和安居乐业。

3)小结: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曾经梦想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今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大家在丰衣足食的同时考试不断追求有质量的生活,换句话说,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

2、创造奇迹的农业

阅读教材的资料卡,并结合自己的调查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根据学生了解和总结的实际情况,适当导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事情,了解他为当代中国的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3、飞速发展的工业

1)找找家中的‚中国制造‛产品,并和大家交流。

2)从身边的变化中看中国的发展。例如,马路、商场、汽车等。

4、中国第一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第一的资料,并鼓励同学讲自己对于某些数据的感受,引导学生看到中国的了不起,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5、走向辉煌的体育

1)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申奥成功的相公资料,交流自己的感受,把自己认为最激动人心的情节讲给同学听。

2)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前一单元中国人的屈辱史,进一步思考:在多个申奥国家的竞争中,为什么会选中中国?从中国申奥的成功和人们的欢呼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阅读教材107页。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代运动员的感受,思考新中国的运动员为什么能不断地取得好成绩。让学生体会由‚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艰辛和骄傲,从而认识到国家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关系着每个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荣辱。

6、雄心勃勃展‚未来‛

1)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处于并在较长时期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需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并为此而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六年级品德课教案 第3篇

长期以来, 教师总是抱怨学生的脑子笨, 学习思想政治课不用功, 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 有些学生因不堪重负而采取逃学拒学, 昔日的好学生行为变得怪异, 情绪变得焦躁冷漠, 因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冥思苦想, 认真反思, 我觉得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理念不是没有关系。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师对每个知识点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重技术教育, 轻素质教育, 忽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忽视概念教学, 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 准确把握概念, 不会灵活运用概念, 导致教学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无序的知识灌入学生的心田, 输入学生的脑海中, 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辛苦, 效果却大不如人意, 导致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教师在讲课时只按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顺序照本宣科, 不注意前后联系, 使学生感觉不到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 这样的教学显得既空洞又呆板, 学生记忆在头脑里的不是生动的丰满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而是一些干巴巴的理论和教条, 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率, 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 面对自己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能力, 把思想政治课每个单元的教学环节加以重新整合, 充分利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 做到精讲多练, 使得教学内容容易学习并掌握, 从而杜绝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满堂讲、满堂灌、教案搬上屏幕的现象, 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又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二、主题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是教师积极转换角色, 转变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样的教学行为中, 教材仅是“范例”, 只是通过一个例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因此, 我想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学科任务,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案例描述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策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有关维护人格尊严“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规律和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 设计了节情境导入、各抒己见、案例研讨、真情表白等环节,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1. 情境导入:

内容: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 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 竟令中方雇员向她下跪, 以满足她的虐待淫威心理。 (1) 你听到过或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件吗? (2) 如果有, 请谈谈你的感受如何?设计目的:通过生活事例, 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 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2. 各抒己见。

你认为这样的事件背后体现出人格尊严维护问题了吗?依据是什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侵犯人格尊严的现象?危害?我们的人格尊严是不容侵犯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屡屡发生, 到底什么是人格尊严?老师归纳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内容及与人格权的关系, 并进一步说明“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的道理。 (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能够正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荣誉权的行为。

事实说明: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 是人生的一片风景, 尊人优雅。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是尊重与被尊重, 理解与被理解, 感动与被感动。尊重可以使人悔过, 唤醒人的良知, 从而产生无法估量的教育效应。只有我们时时、处处保持谦虚的态度, 确立“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处世哲学, 我们就学会了尊重他人, 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取长补短, 进而丰富和发展自己。设计目的: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 深化和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案例研讨。

引用教材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 (根据教材P37个案研讨的内容) 并分组讨论“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为什么?”经过讨论, 使学生明确保护肖像权的法律含义, 对一些并非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能有正确认识, 进而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同时能依法律己, 懂得自尊、自律。教师归纳:只有真正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而伤害到了别人的自尊心, 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的前提是尊重别人, 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4. 真情表白。

当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时, 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维护自身权利?

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考, 体现本课的整体设计思路: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使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身人格尊严的权利, 并能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不做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

四、案例评析

六年级品德课教案 第4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探究式教学法融入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将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全面地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人际交往以及思考态度的培养。以下就是笔者通过分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以及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六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级,它既要复习巩固小学的旧知识,还要预习初中的崭新知识,因为它的涉及面广、范围大,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就更高,这样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不足以达到教材的要求,那课堂效果自然也达不到高标准。如,在学习“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时,教师不能单纯地用简单的“讲读式”方法给学生讲授,而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课文有个深入的了解,再通过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主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切身地体会到科技确实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通过讨论与探究,知道科技也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端正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性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式学习。

二、设计科学的探究内容

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就要设计好探究的内容、探究的问题,源问题应由教师提供,生成问题应由教师加工提炼后交由学生继续探究。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这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国歌,让学生在激昂的音乐声中感受民族自豪感,再用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破坏以及中国曾遭受过的屈辱,再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收集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有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在独立的思考和合作的交流中,对教材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又如,在学习《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什么损害,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将调查的结果延伸到每个人身上,询问学生是不是也污染过身边的小环境,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危害,还要及时倡导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探究内容的设计以及不同形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三、合理的实施探究方案

品德与社会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学会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有合理的实施探究方案。如,在学习《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今在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受到的影响,然后协助学生组织开展一场“中国的世界化”的讨论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阐述自己的理由。为了使讨论的问题更具深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分组的方式,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养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又如,在学习《漫游世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个国家,然后扮演那个国家的公民,再开展一场“世界人民齐相聚”的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交流需要体现“本国”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还可以组织“参观拜访”的环节,让学生将“本国”的著名景点、特色小吃介绍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既能让学生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还能豐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组织探究式学习的活动时,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好积极、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洪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创设情境与探究式学习的实践[J].青春岁月,2012(06).

[2]张慧玲.探究式教学法在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应用[J].师道:教研,2010(12).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第5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能力: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们为什么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怎样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教学难点: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辨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平常乘车会给那些人让座?因为老弱病残孕是弱势群体,要受到全社会的特殊关爱。同样,我们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也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来保护我们。

2、课件展示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二、讲授新课

㈠、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我们受法律保护,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谁?未成年人指那些人?

〖情境互动动一〗(见课件)情境再现:上述这些图片和和情境案例,给我们的感想是什么?结合以上图片和案例,你能说出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的保护吗?

结论: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侵害。

原因:

①、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②、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除了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还应该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吧。

〖情境互动二〗(见视频)想一想: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原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通过上述的分析了解,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对“青少年为什么要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的总结,大家对照自己的理解,看一看你总结的对吗?

〖我的小结〗:青少年为什么需要受到特殊保护?

1、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2、国家方面: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3、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㈡、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名言欣赏〗:马克思名言(见课件)。

过渡性交流:〖益智小测验〗为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边我们进行一个益智小测验,看谁能首先分辨出下面图片中我们都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吗?请举手回答。

〖调查报告〗(见课件):你还能列举身边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事例吗?

温馨小提示:父母对我们悉心照料;老师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对未成年人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智慧展示台〗(见课件):结合上述情境材料,你能说说家庭、学校、社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过渡性交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自觉履行职责对我们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社会生活环境是复杂的,也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面对下列情境,你会怎样做?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过渡性交流: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你知道这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法律吗?你知道还有那些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板书设计

六年级品德与会教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一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活动方案设计

一、猜谜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地球)让我们全体起立,跺跺脚,说一说我们的脚下是什么?生:地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就像我们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亲热的叫她一声吧!全班齐喊:地球妈妈

二、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感受地球的美丽。

(一)地球概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回忆“敕勒歌”)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妈妈就是其中一个天体。看,这就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今天我们一起去走近地球妈妈,利用地球仪一起来探究一下地球妈妈表面的奥秘吧。

2.以六个人为一组,摸一摸,转一转,看一看,想一想从地球的形状、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

(2)地球仪是光滑的,其实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

(3)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

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蓝色:代表着海洋。

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绿色、黄色、白色)

绿色:森林、田野和草原

黄色:沙漠、盆地、高原、山脉。(颜色越深代表着地势越高)

白色:冰川雪地

(二)感受地球的美丽

1.地球妈妈的表面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地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欣赏图片)看到这里,我们真想说:地球妈妈真美丽。

2.波澜壮阔的海洋,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雄伟壮丽的群山,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她美丽的衣裳。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

出示儿歌:

地球妈妈真美丽。

浑身穿着五彩衣。

绿色是森林、田野和草原。

蓝色是那河流、湖泊和海洋。

黄色是山脉、沙漠和盆地。

白色是那冰川雪地白茫茫。

地球妈妈真美丽!

让我们齐声赞叹:地球、美丽的家园。

三、合作探究,了解七大洲、四大洋

(一)认识七大洲。知道七大洲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1.刚才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地貌,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绚丽多彩的球体。很久以前,由于板块运动,地球上的陆地形成了几大板块,人们把地球上的陆地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洲”,全球分成了七大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大洲,你们仔细找找七大洲以及它们的名字,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快!

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师逐个点击七大洲

2.启发学习,合作探究。

你们找到了几大洲?用手势来表示。到底是哪几个洲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名字。找对的给自己组鼓鼓掌。

让我们一起走进七大洲。

亚洲:让我们一起去亚洲!谁那大家从地球仪上找一找亚洲。看一看亚洲的颜色有什么发现?深黄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来到亚洲你会想到什么?上来指一指中国

是呀,我们的国家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来喊出它的名字。(学生齐喊国名)

让你们自己去亚洲的邻居欧洲和非洲看看吧,从颜色上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呢?

欧洲:有大片的绿色,(森林和平原)阿而卑斯糖就是以欧洲的阿而卑斯山脉命名的。

非洲:有大片的黄色(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对于非洲你什么要补充的?

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看来,各个洲都有自己的特点。据我所知,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它就是由许多岛屿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姐妹紧紧相连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美洲。当然,最充满神奇感的还是南极洲了。

南极洲:去南极洲之前猜想一下,南极会是什么样子?先带你们去欣赏一下那里的景色吧!(学生看录象)

冰雪茫茫的南极,是那样的洁白无暇,还有那可爱的企鹅无不让我们赞叹。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3.快速识记七大洲。

刚才我们去认识了七大洲,每个洲有每个洲的特色,假如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没有文字的帮助记住它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二)认识四大洋以及它们的面积大小。

小结过渡:你们真能干,一下子记住了七大洲,那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下面我们就去看谁能在地球仪上准确的找到四大洋。

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

这四颗闪亮的星星在向你们招手呢!原来它们就代表着四大洋,让我们赶紧把每一颗小星星的名字叫出来。

叫叫四大洋的名称。

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

出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从这张图表上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的《大洋大洲歌》,让我们为它配上《闪闪的星星》的歌谱唱唱吧。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

大洋大洲歌

地球地球是球体,七洲四洋连一体。

亚非欧,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交错分布真美丽!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要了解的内容很多,课前收集了很多的学习资料,小组成员一起交流交流,过一会儿我们进行地球知识大闯关。看看哪一小组最厉害。

四、知识大比拼,感受地球的美丽。

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教师给每队发印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答题卡,小队成员间合作完成任务,答对了请给本小队加上一个苹果标志,答错了不扣分。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地球妈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同在一片阳光下,呼吸着相同的空气,观看着相同的星辰,共同拥有这个美丽的地球。让我们带着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地球的美丽,把她的美珍藏心中,让我们大声地对地球妈妈说“美丽的地球妈妈,我们永远爱你”。向你们推荐课外资料《地球的自述》和《地球两万里》,了解更多地球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地球上的人们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人们》是湖北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第2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扬,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反应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当代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世界上现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这些国家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造者、活动的评价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和认识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活动一 生活在不同的国度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1)我们生活的周围共有多少个洲?

(2)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3)哪个洲国家最多?(4)哪个洲没有国家?

2、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知道学生完成我的收藏夹,教师强调要选取该国的主要特色,完成后小组交流。

5、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6、独立完成教科书59页下面的填空。

7、教师小结。

活动要求:本次活动学生参与的内容较多,要课前提出搜集资料的要求,因此要安排恰当,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学习习惯。

活动拓展:设计一条具有特色的世界之旅线路,要求有主题还要有途径国家的线路等。

活动二 我们的邻居

1、师:同学们,我国疆界很长,与14个国家陆地相邻,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20个国家分别是?

2、2、同学们在地图中分别找出这20个国家。

3、师:在这20个国家中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4、每组一人发言

5、师:谁能说说俄罗斯的一些主要特色?

6、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有回答错误片面,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把握该国的一些特点。

7、教师讲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玄奘到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引入邻国概念

8、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活动三 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

活动四 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2)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4)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练习设计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绘图、制表、读后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10在自灾害面前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了解一些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2、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3、感受到灾害无情人有情。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学难点: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知道有些自然灾害是人为造成的。教学难点: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中学校园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中学校园,知道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教学准备:

1、学生参观几所附近的中学校园。

2、学生针对自己想了解的有关中学生活的情况,采访身边的中学生或中学老师。教学过程

1、导入:课前我们参观了几所中学,中学的校园是怎 样的呢?

2、学生阅读第87页后,交流:我对中学校园环境的了解。

3、过渡语:中学和小学之间除了学习环境存在着不同,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不同呢?

4、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课前了解的内容。

5、班级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说“中学和小学之间还存在哪些不同”。

6、交流后学生填写课本上的表格。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相约在中学 教学目标:通过畅想中学生活,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查找有关“怎样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小学毕业后,同学们将跨入中学学习,新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有哪些向往和担心?

2、学生阅读课本89页后,交流:我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担心。

3、学生阅读90页后,说说:走进新生活,我的梦想是什么?打算怎样实现 ?

4、学生交流后填写课本上的留白。

5、总结: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你能不懈的努力,梦想一定会成真。

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呼吁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此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3、教师引导:地球母亲还有许多节日,你知道吗?学习课本上的有关节日。

4、速问速答:牢记地球的节日,能迅速说出节日在哪一天。

中国植树节: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

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世界气象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世界无烟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世界环境日: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世界动物日: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5、说一说今年一些节日的主题。

6、写一写地球节日宣传语。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让经济发展的浪潮进入绿色的河道 把绿色带进21世纪

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我是环保一员

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

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 拣回垃圾分类老传统,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

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保护环境,保存希望

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

7、思考讨论:你有什么打算?

8、制作个人环保宣传卡。10在自灾害面前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了解一些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2、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3、感受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学难点:学会遇到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知道有些自然灾害是人为造成的。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件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 赵娟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

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

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

呢?

4、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1)时间:1945年2月(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

(4)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师问:那么除此以外,美苏之间还有什么协议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资料: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乙、中国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租用中国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丙、中东铁路和南

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师问:这显然损害了谁的利益呢?(中国)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评价雅尔塔会议呢?

由此可见,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引导学生看课本)师问: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2、请学生结合课本,发挥想象力讲讲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

时间:1942年7月 地点: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共投下100多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与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团冲锋,顽强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反攻,1943年元旦过后,苏联红军开始了歼灭德军的战斗,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同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讨论: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欧洲战争的结束 时间:1945年5月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

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6、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出示《日本投降仪式》图)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此宣告结束。

讨论: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

怎么看? 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斯西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破坏和灾难前所未有,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

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总结全文

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六十多年了。我们仍要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在当今世界和平环境中,努力学习本领,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完成表格,进一步达到巩固全文的目的。

四、练习

1、撰写小文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2、课后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岛之战、阿拉曼战役的文章,下节课一起交流。

2006-03-13

【上一条】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课件下载)

【下一条】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邮编:100081

版权所有: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上一篇:检察院综合办案工作区下一篇:乡韵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