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周年感谢信范文

2024-08-21

五周年感谢信范文(精选6篇)

五周年感谢信 第1篇

尊敬的业主:

您好!值此航天大厦入住x周年之际,对您多年来的支持与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有您的伴随。在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下,航天物业人秉承“诚信、共赢、创新、完美”的管理方针,“您的梦想我们在努力”的服务理念,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用心血与汗水,使航天大厦从入住时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出落成今日的婷婷玉立与耀眼夺目。

一、规范运作,创新管理

航天大厦入住当年,深圳市航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即确立将其打造成为旗舰项目的战略目标。并于年内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位一体体系认证,快速搭建了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管理平台。历经五年的磨砺,先进的标准已转化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事习惯与行为准则,使航天大厦的管理服务始终保持了国际标准引领下的规范化与一致性。

成为“国家示范”是每一个物业项目的最高荣誉。从20xx年至20xx年,航天大厦的管理团队在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在从“区优”走向“国优”的历程中,连续8次蝉联评比第一,最终获得“国家示范大厦”的称号,使广大业主享受到了国家级的优质服务。

二、注重细节,贴心服务

管理处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高标准服务,推行酒店式前台管理与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服务;坚持开展客户拜访与意见调查,按需求提供服务,及时解决热点问题。五年来,累计上门为业主特约服务达8400人次,提供客户服务17820项。我们倾注真心,热诚服务得到广大业主的理解与认同,五年平均综合满意率达99%以上。

大厦的安全运行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以准军事化管理打造队伍,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并强化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提升技防水平,公司投资近30万元增设监控探头、增配公共部位灭火器、应急灯等。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严防死守,实现了保一方平安的目标。航天大厦自20xx年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评定为“深圳市安全文明标兵小区”以来,每年均获评福田派出所“治安防范先进单位”称号,20xx、20xx、20xx年连续三年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评为部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三、关注环保,高效运行

五年来,我们倡导环保理念,坚持低碳运行。投入约80万元资金用于航天大厦技改。所有电梯轿厢加装空调,提升业主乘梯舒适度;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变频节能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对设备房环境更新改造,并加大维护保养力度,使设备延长寿命、提高价值。定期上门回收业主的废旧电池,对废灯管等进行专业处理,保证了大厦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得到评优专家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经过五年的辛勤培育,形成了以大型阳光生态广场为中心的园林式绿化,辅以绿植摆放,使绿化覆盖率由30%升至45%,业主在大厦即可赏葱茏绿色、闻四季花香、看鱼儿畅游、听鸟儿鸣唱。“楼在景中、景在楼中”,美不胜收,融商务与休闲于一体,使业主愉悦身心,提升满意。

四、构建和谐,共创美好

五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当国家和人民遭受灾难时,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募集资金、收集图书,为西藏灵芝小学创建“爱心图书室”,给孩子们通往未来的成功之路架起一座桥梁。这些善举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五年来,通过组织业主户外郊游,沙滩拓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使和谐在大厦内外洋溢,微笑在业主心底荡漾!

通过五年来的努力,航天大厦树立了文明大厦、环保大厦、安全大厦、和谐大厦的良好形象。优雅的商务氛围、整洁的办公环境、规范安全的运行状态,使航天大厦物业的租售涨幅、入住率等各项指标,在CBD中心区甲级写字楼中名列前茅。航天大厦已经成为引领同行的一面旗帜,更使您对航天大厦的投入保值增值,并将持续保持强劲态势。

回首五年,我们不辱使命,用勤劳与智慧使航天大厦历久弥新!

展望未来,我们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将与您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XXX

20xx年x月x日

五周年感谢信 第2篇

春山如黛,共襄盛典。在各级领导、各界友人、广大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北京科技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校庆期间,学校举办了庆祝大会、文艺晚会、学术论坛等系列庆祝活动,全面回顾了学校的光辉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了学校的办学成就经验,集中凸显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凝练升华了学校的教育办学理念。这一切都饱含了各级领导、兄弟单位、各界友人、广大校友和全校师生员工的诸多心血与努力。在此,谨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感谢各级领导、各界友人对北京科技大学60周年庆典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校庆活动中,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合作单位、新闻媒体等,或亲临学校参加庆祝活动,或发来贺信、题词,或慷慨捐赠,体现了对学校的真切关怀和深厚情谊。您为北京科技大学所付出的关心和帮助,将永志北京科技大学史册,学校将以此为激励,进一步努力拼搏、奋发进取,努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您对学校的关心与厚爱。

感谢广大海内外校友对母校始终如一的挚爱和奉献。近些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校友把实现个人成就同助推母校事业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方式回馈和反哺母校。在60周年校庆活动中,广大校友更是不辞辛苦,聚首母校,追忆师生情、共叙同窗谊,尽显对母校的殷殷关爱之情。正是因为广大校友的参与,使得校庆活动充满了温馨与温情,体现了校庆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此,我们也衷心希望广大校友能够经常回家看看,共构母校发展大业。

感谢全体师生员工强烈的爱校之情和志愿之举。在整个校庆筹备和校庆活动期间,全校师生员工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务实进取。你们为全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展示了北科人良好的精神风貌。青年学子争当校庆志愿者,为校庆活动投入了满腔的热情和大量的精力。你们为60周年校庆各项活动的成功举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特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岁月流转,甲子重新。六十周年校庆是北京科技大学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把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怀厚爱和广大校友的深情厚意,化为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谱写学校发展的崭新 篇章。

五周年感谢信 第3篇

200501营建一个开放、合作的市场

点评:2000年左右,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展, 道路客运业一度盆满钵溢, 但是自1984年道路运输业提出行业管理至今, 统一、开放的道路运输市场依旧无解。这篇社论是2005年杂志改版之后的第一期, 在初试的啼声中, 社论提出, “地方保护保护了落后, 地区封锁封锁了竞争。”直到现在, 我们的市场虽然结构调整得面目全非, 也仍然未能摆脱这片社论深刻揭示的困境, 运力调配由行政区划决定令人哑然, 良性的游戏规无从建立致使市场封闭。

200805摆脱“贫民”阴影不是梦

点评:这篇社论, 从对道路客运的传统看法—“不读书, 跑运输”切入, 引出全国联网售票这一并不算新生的新生事物, 通过列举试点的成功案例, 来论证全国联网售票等创新手段都是公路客运摆脱“贫穷”阴影的绝好契机, 然后再进一步说明全国联网售票将带来的众多利好点, 呼吁各方一起努力。整篇文章步步深入、娓娓道来, 流水行文, 一气呵成。

200806在重建静思中沉淀悲痛

点评:该篇社论写在汶川地震之后, 背负着沉重悲痛, 文章以纪念震灾的诗句寄托哀思, 引发读者的共鸣, 然后再徐徐谈起交通运输体系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 阐述公路交通运输应急预案建设及其缺陷。这是一个沉重的主题, 但里面的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又如鱼梗在喉不得不言, 促使大家在沉淀中反思, 在沉淀中积累。社论既包含深情, 又辩证客观, 从现实导出现实问题, 警示作用寓于其中, 效果一看便知。

200810不要指望“一招就灵”

点评:2008年8号令《道路旅客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标投标办法》出台后, 客运从业者异常关注, 纷纷来电询问详情, 本篇社论主要回答了大家的各种疑问。

那时, 最沉重的障碍也许是—是不是真正下定决心要实现“公开、公平、公正、诚信”, 那种浅喊辄止, 惧怕上访, 不敢推进, 折中妥协的“形式主义”, 再好的办法也无力前行无所作为。

在中国办事, 最怕“真正”二字。社论毫不掩饰自己对敏感问题的看法, 直抒胸臆:“新办法出台了, 值得高兴, 但不要指望靠它就能“一招就灵”, 行业只有暗暗练好内功, 从零做起, 从“真”做起—真正营造异地招投标的良好环境, 真正建立规范的质量信誉考核信息发布机制, 真正监督考核企业的承诺, 真正强制线路经营权到期退出, 真正公开公平地实施招投标, 真正建起内有真正评审专家的数据库!”

200812犹记改革初起时

点评:在1978年12月18日以后的岁月里, 交通改革顺应时势, 着手放宽搞活的破天荒试验。各级交通部门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积弊, 采取了“有河大家走船, 有路大家走车”、“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等放宽搞活的政策, 一池运输春水就此不再平静, 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从一元到多元、从僵化到灵活……

30年, 消磨了一代人的英雄梦想, 也成就了一代人的运输成就。历史长卷波澜壮阔, 一个音符, 一个断层, 构筑起一座气魄恢弘的行业大厦。

30年风雨兼程, 30年斗转星移, 30年硕果累累, 30年屡遇雷区, 我们的运输业至今仍不平静。

惊涛拍岸, 波澜起伏。回望历史, 不单纯为求证, 而是要从过去的拼搏中吸取营养, 以寻找拔除藩篱的超强动力;不单纯为思古, 而是“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 要用智慧做好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 奉献给世界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式奋斗大戏!

201001且行且珍惜

点评:这篇社论写于《运输经理世界》更名五年的关键时刻。杂志经历了行业向路运并举的风向转变, 感受了大部制改革带来的各种震撼, 目睹诸多运管部门从管理者向公共服务转型的历练, 体会了道路运输向现代物流拓土开疆的拼搏, 品尝了费改税阵痛中的未停痉挛。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兰花风中摇曳, 香气洋溢四方。五年来, 我们密切追踪热点事件、热点人物、新锐思想, 为道路运输业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录, 让“今日新闻成为明日可信的历史”变为现实, 并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采而佩之, 奕奕清芳。”美好的事物一旦被合适的人佩戴, 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蕴含的思想亮如日月。《运输经理世界》亦是如此, 她期待着更多有志之士的认可, 期待着您的欣赏与认同, 期待着大家一如既往地合作与支持!

201305转型与回归

点评:这篇社论从神来之笔启幕, “在一个杂志里, 我们做了一个梦。在一个梦里, 我们做了一本杂志。”

然后, 社论展示出国内道路运输业面临的窘境—凌晨休息的政策制约, 生产连续性的割裂, 民众安全信任度的降低, 产业转移后出行需求的乏力, 800公里以上的长途和卧铺客车不再新开班线, 百公里左右城际班车被私家车和黑车瓜分客源, 越来越偏远的客运场站, 竞合者的“白菜价”, 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 已有的黄金班线优势不再, 盆满钵溢的场景可能永远盛筵难再, 于是, 转型呼声愈演愈烈。

这种形势之下, 《运输经理世界》正式回归到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办公, 这次回归是杂志的里程碑事件, 编辑部普大喜奔, 正“在一个梦里, 我们孜孜不倦做着一本抱负在胸竿头直上的杂志;在一本杂志里, 我们不遗余力做了一个改良道路运输业到尽善尽美的梦。”

201307小件快运十张面孔

点评:啥也不说了, 真是“砖家”级的排山倒海。

小件快运是一种创新。

小件快运是一种蓝海。

小件快运是一种网络。

小件快运是一种需求。

小件快运是一种科技。

小件快运是一种标准。

小件快运是一种文化。

小件快运是一种竞争。

小件快运是一种学习。

小件快运是一种难题。

201404电召的寂寞与狂欢

点评:应景!滴滴、快的激战, Uber虎视眈眈, 国内的电召究竟有着怎样的寂寞, 人家究竟要如何狂欢?

201409新丝路上的张力彰显

点评:大手笔!大活动!大路线!2014年8月到9月, 交通运输部借助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交流平台, 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活动形式, “有人”、“有物”、“有事”的活动内容, “入眼”、“入脑”、“入心”的活动思想,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峰会”、“丝绸之路交通运输主题展”、“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卡车集结赛”和“交通运输文化之旅”活动。

本篇社论高度浓缩了这些博大精深活动的内涵, 总结出: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思想张力、推动中国交通“走出去”的外交张力、践行核心价值的文化张力、把握“国内、国际”舆论场的传播张力。

在五种张力的相互支撑下, “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峰会”成为交通运输行业不可多得的一次国家级公关传播活动, 成为中国交通面向国际舞台的一次集中“亮相”。

200604 P38李毅中:道路运输要做少死人的事业

点评:在道路运输安全不容小视的形势下, 标题如洪钟大吕, 发人深省。时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认为, 目前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特别是道路交通、煤矿等领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道路运输要做“少死人的事业”。

200707独家标题似近还远解犹未解

点评:针尖对麦芒, 博弈难休止。《邮政法》第九稿的现出江湖, 让快递市场风云再起。业界尚未从“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座谈会”营造出的和谐氛围里走出, 新的利益分割争斗序幕再次拉开。

谈起第九稿的神秘发布, 人们不禁疑惑:“和谐快递”究竟是近还是远?想起各方提议的解决路径, 人们暗自思索:突破僵局难道依然遥不可期?

200712 P61十年磨一站今朝把示君

—访天津滨海 (塘沽) 客运总站站长韩勇

点评:十年砺剑, 一朝示人。标题化用贾岛《剑客》一诗,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反映了一座客运站的变迁与光荣, 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200809独家标题小件快跑

点评:记得有一部经典的电影叫《小鸡快跑》, 那是一部“若为自由故”摆脱困境的片子。而小件快运作为一种新兴行业, 无论从其运营模式还是灵活性上, 都有其独特性和先天优势, 可谓是传统客运业的有益补充, 传统货运业的有效延伸。“小件快跑”道出了它的发展优势, 深入浅出, 暗含多种含义供人思索, 立意深远, 创意十足。

200906独家标题“隐形翅膀”助力行业腾飞

点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如火如荼, 节能减排意识深入人心, 这就如同给行业和企业插上一对隐形的翅膀, 助其腾飞。标题形象生动地将节能减排比喻成隐形翅膀, 让人耳目一新, 也如当时流行的《隐形的翅膀》一曲所表达的励志情怀般振奋人心。

200912独家标题“大调研”列传

36第一回

滚滚车流道路客运遇险着

卅年竞合结构调整逞奇能

38第二回

执道循理统计分析遗旧难

审时守度理顺机制谱新篇

40第三回

剑气如虹一元化呼之欲出

柔情似水为黎民撑起晴空

42第四回

多小散乱亟待吹响集结号

更强更大冀望扩张竞争力

44第五回

百废俱兴曾经资金空蹉跎

思则有备祈愿尽显零换乘

45第六回

雪泥鸿爪自主尝试剑气横

虎啸龙吟廿年规划世间惊

46第七回

廿年耕耘车辆技术有喜报

调整思路管理紧扣全过程

47第八回

规范经营转型连锁重服务

擦亮品牌矢志维修专业化

48第九回

一片呼声形势严峻谁可解

十分加固长效机制费思量

49第十回

机制积弱应急管理启疑窦

抽丝剥茧体系健全露端倪

50第十一回

一局棋残市场诚信惊未立

多措并举法规支撑盼春来

52第十二回

殷鉴不远夏后之世犹可追

春意盎然合力经略大平台

54第十三回

结构辨明队伍参公如有待

职能法定敏感消弭若无形

点评:系列标题, 篇章回目, 古典雅致, 独家制作, 经典中的经典。“列传”系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 由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 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这里“拿来主义”将交通运输部新时期道路运输业发展大调研的各项内容“拟人化”, 为13个调研专题各立其传, 为大调研活动鼓与呼。文采斐然、独具匠心, 奇哉怪哉!

201001独家标题2009繁华与隐痛

点评:这是一个文艺范十足的年终盘点封面标题。2009年的道路运输市场, 隐痛与繁华共在, 成功与失败同行。说它繁华, 因为我们目睹并见证一个又一个新的创新、成就;说它隐痛, 因为我们无法忘却成长道路上每一次披荆斩棘, 每一次洗礼与考验。

201309独家标题“气”足, 底气才足

点评:节能减排, 交通运输首当其冲, 其中新能源的利用是关键一步。LNG的推广应用, 离不开供气网络布局的完善、政府的补贴政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立等, 而这些的基本前提就是“气”足, 这样才有底气, 才能大胆出手, 做出一番成绩。该篇独家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解析LNG的改革与推广, 标题独特到位, 吸人眼球, 是啊是啊, “文气”足, 底气就足。

201408独家标题物流联盟不凡之路

点评:一曲《平凡之路》唱出凡人心声, 同时它用足够的诚恳和坦荡, 演绎出不凡的人生之旅。套用过来,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也将成为“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业界新兵, 揣怀着“求生存、求发展”的最初梦想, 演绎一条不凡之路。该独家的主题与歌曲意境不谋而合, 值得点“赞”。

201412独家标题汽车租赁:有机遇就任性

点评:公车改革等各种机遇的到来, 给汽车租赁行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该标题巧借网络热词, 结合当下行业热点问题, 妙笔生花, 主题鲜明切实, 有文采真的很任性。

经典文章

·200505《打造世界上最优秀的巴士公司》

·200508《国内轿运业:迷局待破》

·200511《透视广昌物流现象》

·200612《货运信息网何去何从》

·200612《曹永堂:变革, 从“多元”回归》

·20070203《服务与务实并驾运输与物流齐驱》

·20070203《运管局长谈挂靠:简单否决是错误的》

·200710《坚持“路运并举”发挥“比较优势”》

·200711《密云农村客运:成长中的烦恼》

·200801《在市场和体制缝隙中前行—对话杭州长运董事长、总经理王德润》

·200806《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影响调查》

·20090203《“大部制”下道路客运管理模式何去何从?》

·200909《结点运输八年回眸》

·200912《群体事件中的心理因素与应对措施》

·201001《“非现场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007《道路运输地域限制的合理与悖谬》

·201102《站场资源的商业开发》

·201109《对北京城市物流的思考》

·201308《沧海横流英雄方显—专访

沧州运输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曹永堂》

·201311《“金龙龙翼杯”带给行业的“第一次”》

·20140203《道路客运价格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20140203《我国道路客运30年前景预测》

·201404《杜非:让沱沱工社贩卖信任》

·201404《湖北公路客运“变阵”向前》

·201405《运输企业对卫星导航运营商的新需求》

·201406《创新驾培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201407《续写东西交融的物流传奇—“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卡车集结暨物流管理创新大赛”即将开赛》

·201407《用国际线路对抗长途客运危机—访北京九龙祥和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治》

·201410《@交通北京:传递交通服务“政”能量》

·201410《黄宏生:十年磨一剑, 一个实干家的厚积薄发》

·201411《迈入城市轨道交通大时代—专访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

·201412《辽宁景区直通车运营模式初探》

张起花

点评:经典代表作实在太多, 无法一一列举

《将不安全因子扼杀在萌芽阶段—专访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副司长翁垒》

《信息驱动物流赶上节能潮—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究》

《货运驾培源头堵漏》

《打造物流业灵魂工程》

《让“透明”梦想照进现实—“路歌协同运输管理系统”探究》

《重压之下须强力出击—交通运输部体法司副司长朱伽林谈节能降耗》

《八挂来网”的魅与惑》

余锦境

点评:在2007年年终盘点专题中, 小余给读者奉上了一壶铁观音, 饱含感情, 用意深远, 至今令人难忘, 特录制如下:

审视2007中国道路运输业, 犹如品饮一壶浓郁醇厚的铁观音, 苦中带甘, 在回味之余令人思索其甘苦轮回的缘由与意义。

奉茶只斟七分满, 留下三分是情谊。新年伊始, 我们将2007年运输业界万象进行归类, 萃取精华, “斟上”五十个典型的“为什么”, 一品道路运输盘点浓茶。

观其形:“茶”色鲜润。焦点荟萃中, 燃油税之悬调足各方胃口、计重收费众口难调;广角之下, 冷链物流色泽黯淡, 不容乐观, 物流税收试点由于在减少重复纳税上成效彰显, 因而就如壮结、沉重的极品茶条, 人见人爱。

听其声:从高速路限速质疑、客运大巴被砸到交通局被告, 纠纷之叶入壶, 回声响亮。察其色:“汤”色暗红且清澈不足。虽部分地区公车公营势如破竹、农村客运安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然运力与运量的协调、行业秩序管理以及运输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依旧阻力重重、举步维艰。

品其韵:茶汤醇厚甘鲜, 回甘带密。细啜一口, 察觉快递业服务标准进行了详细界定、运输大部制呼之欲出。下咽细尝, 可感新时期实行路运并举、城乡公交一体化、运企联合联营乃大势所趋。

一壶香茶喜相逢, 运输多少疑惑事, 皆付此番问答中。

50周年纪念

时光在流淌, 生活在继续。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但心里有一个小角落一直为你空着, 因为这里有关于我们一起的所有故事, 是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会经常想起, 但也永远不会忘记。

嗨, 老东家!还好吗?

文/张起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突然间变得不太敢回忆了。怕记忆深处有些情景太美好而我又太傻气。怕记忆深处有些故事很感人而我却是写上悲伤注脚的那一个。怕记忆深处一些经历太坎坷, 以至于我现在想起来仍然唏嘘不已。怕记忆深处有一些朋友, 是我非常惦念的, 而他们现在却离我很远……

所以, 习惯了向前看, 并常常提醒自己活在当下, 如此觉得会轻松一些。但不管怎样, 我一直都没有刻意去忘, 曾经走过的路, 看过的风景, 遇到的人, 经历的事全都储存在我大脑的记忆卡里, 并潜移默化成为前进路上的养分。

回忆一下在《运输经理世界》的日子, 那一站风景一直在我心里的一个小角落尘封着, 一旦打开, 千头万绪, 不知如何落笔。但我还是觉得该静下心写点什么, 换个时空看过去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也当是对老东家的新年问候。

快速奔跑的那两年

想到《运输经理世界》, 最先想到的是位于京城西南隅的小院子, 蓝顶灰墙的小楼, 粉白而颇有小古堡式样的大门, 一个足够同事们玩耍的篮球场, 几只不知道从哪里跑来的野猫。一直那么幽静, 一点儿也没有大城市的沸腾气息。

我在这里工作了两年, 也生活了两年。办公室和宿舍一东一西, 每天只需穿过一个不到100米的楼道即可完成黑白交替。或许生活离工作太近, 即便再怎么刻意, 也难分得很清楚, 所以大多数时日都是在两点一线的范围内。

当时, 却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那会儿还处于奋力追梦的年月, 心中有目标需达成, 所以连慵懒都会觉得很奢侈吧。

细细回想, 那是我成长最迅速的两年, 体现在职位的变化上, 我从普通记者做到高级记者, 最后升任主编助理。体现在能力的变化上, 作为一名记者, 最基本的采写能力有了非常扎实的锻炼。

两年时间里, 无论寒冬还是酷暑, 我很少偷懒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采访, 而是尽可能拜访采访对象, 通过面访提高采访技巧和水平, 积累自己的资源。并养成了不拖沓快速成稿, 为上版之前留足修改时间的习惯。这都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利好影响。

两年时间里,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一线去寻找线索, 也学会了对重大选题的策划与深度调查。跟着熊总东奔西跑是常态, 一出差少则一星期, 多则一个月。有关农村客运的调查报道、有关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的独家策划、有关小件快运的深度报道等至今印象深刻。虽然, 现在读来, 这些内容包装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但不可否认是特别接地气儿的。

两年时间里, 我跟着熊总学会了借助一切可能的机会,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 拓宽自己的关注面, 也养成了比较自觉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并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素养。至今我仍然记得, 在出差路上熊总会和我分享比较好的音乐、电影、杂志或者图书, 也会突然问我某个生僻的字怎么写, 或某个典故的出处, 抑或某个牌匾背后的深意。有时还会突然考我古诗词、考我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 考得我面红耳赤……

反观逼迫, 那是一种福气

我快速成长的两年也正是杂志社热火朝天发展的两年。我曾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安徽道路运输》编辑部、《西部道路运输》编辑部的诞生与成长, 也曾因《浙江道路运输》杂志的发展而喜悦, 更因《河北道路运输》、《陕西道路运输》等专刊的顺利出炉而感动。每一本姊妹刊的问世, 都是我快速学习锻炼提升的机会。

创刊初期, 从与地方交通部门的沟通开始, 到杂志的风格定位、资源锁定、栏目策划、人员招聘、选题把握, 再到最后的采访、组稿、配图、设计、印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的参与和配合。

我从未想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有能耐做那么多事情, 有些甚至是管理的范畴了。但是, 当时杂志社发展迅速, 人手紧缺, 实情时境似乎都不给我选择的机会, 逼迫我去接受, 去面对。

不能否认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没少抱怨, 也不止一次想过逃离, 但是最难的时光我坚持下来了。时至今日, 回想起来, 这些经历对我而言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如果没有逼迫, 一直在舒适区, 我的潜能不会被激发, 也不会收获那么多同龄人少有的经验, 当然更不会有那么快的成长。

此外, 现在想来, 无论主观还是客观, 逼迫自己去改变的时候, 积极的心态往往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福报。比如, 让业务不仅限于采编, 将工作范畴拓宽之后, 我会有更多机会和领导一起出差, 或者是工作上的交流, 也有更多机会与其他部门的同事深入接触, 接触过程中, 让我从不同的同事身上吸纳到好多至今都非常受用的优点。

熊总每次出差回来, 都会把采访过程中新认识朋友的信息电子化, 既可以加深印象, 也方便日后查找, 向他学习, 我至今保留了这样的习惯。杨总脾性温和, 遇到多大的事情也没见他乱过方寸, 每每看到他气定神闲的样子, 我知道这是我喜欢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 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我一直努力提升的一种能力。陈总最会与人沟通, 他坚信任何矛盾都可以在坚持不懈的沟通中化解, 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如何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长生最会在自嘲中排除烦忧、化解尴尬、制造快乐, 有时透过一句玩笑能看到他强大的自信, 这是一种我一直都想学习的能力……

所以,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有人或有事儿逼迫你改变, 或许会比较痛苦, 也可能会付出一些代价, 但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福报。

离开《运输经理世界》这片我用心付出过也收获了的田地, 是有很多迫不得已, 为此也暗自伤神过。但是, 走出来, 我才发现曾经的经历就是我的本钱, 正是这些经历让我遇见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我打心眼里感谢老东家, 也感谢曾有缘一起共事的同事们。

离开五年多时间了, 轻声问一句:嗨, 老东家, 还好吗?真心祝愿《运输经理世界》越办越好, 也祝愿《运输经理世界》的老朋友及新面孔们一切安好!

这些年来, 每回在媒体书籍中听到、读到“交通”“物流”的字眼, 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看, 心中掠过一丝久违的亲切感。假如7年前没有离开北京, 没有离开杂志社, 一直在交通运输领域继续学习深挖, 今天的我, 又将是怎样的人生轨迹?

难以说再见

文/余锦境

那是一个带着香味的夏天, 小伙伴们看完《奋斗》, 都想去北京一试身手。而我的电子简历, 幸运地被熊大看到。在广州某个可以上网的书吧, 我花了3个小时, 一口气做完了熊大从电脑另一端传来的考试卷, 不久, 他就通知我可以收拾行李了。

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皇城是全国最优质资源的集中营,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着庄重、大气。而在北京工作的日子, 更是充实有趣、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

当年《运输经理世界》的办公点, 是在广安路小井村一座两层楼高的大院, 走廊左边是办公区, 右边是职工宿舍。因为起居方便, 每天一早8点半上班, 我都会在自己的卡座上“煲”电脑, 直到晚上八九点才踱回寝室。听老一点的同事说, 这里曾经是交通部的档案馆, 前身是一座医院。有男同事则阴森森地吓唬我, 我住的宿舍, “恰好就是存放器官的地方”……他可能不知道, 当年的我是一有觉睡, 就啥也不想了的。

再也不是跟在老师后面的实习生, 从此要以职业记者的身份独立采访行业巨头, 心中难免有些紧张、不踏实。或许熊大看出了新人的焦虑, 也或许因为他这个新闻系前辈也曾经有过相似的体会?对于我们这一拨新晋的记者编辑, 熊大很无私地拿出了自己总结多年的秘籍——导语写法分类和精彩案例汇总等, 还贡献了一批行业工具书, 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揣摩。从模仿好的写法套路开始, 再根据采访实际进行修改加工, 慢慢地, 大家的写稿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根据自己的采访风格, 也各自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秘籍”。但是, 别以为抄抄改改就能糊弄过熊大, 没有点新意的内容、没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这样的文章, 他是不会收的。

令小伙伴们惊奇的是, 在我们抱怨工作量大, 为一些难啃的“骨头”“抓墙”的时候, 熊大总是淡定地坐在电脑后面, 飞快敲击着键盘, 很快他又完成了一个专题策划、又为地方运管局编完了一本杂志……必要的时候, 他还是会向我们伸出援手。他就好像一个“知识库”一般, 无所不知, 精力无限。

到了阳光明媚的日子, 杂志社的领导还会带领大家去香山摘红叶, 去感受中秋节的卢沟晓月, 去搜寻好吃的美食……或者趁着外出采访, 带领大家沿途摄影采风……

就这样, 在轻松、朴实而又严谨的工作氛围中, 刚刚出土的新苗儿快乐茁壮地成长着。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武汉、杭州、江西、深圳、海南……不到半年的时间, 我已经跑过了大半个中国, 采访过交通部和各省市运管局的领导, 也专访了一众汽车汽配企业、物流企业国内外经理人和专家学者, 书架上的名片装了满满一大盒, 在一系列新闻采写中不断开拓眼界。

没想到的是, 2008年的一场严重冰灾, 让南北交通大面积瘫痪。几经等待, 我拿着铁道部的签证, 乘上了大年三十复通的第一班火车, 辗转回到了广东。从那以后, 家里人坚持让我回乡, 不久我便忍痛告别了《运输经理世界》……但是, 那一段段精彩、温暖的回忆, 毕生难忘;在杂志社练就的业务成长和职业精神, 终身受用。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时值杂志社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 我谨向杂志社的领导和同仁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 祝大家新年吉祥、万事顺意、家庭幸福!也祝愿《运输经理世界》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媒体的担当是厚重的。我们报道创新、传递创新、引导创新, 实践创新, 融入行业创新潮流, 与行业一起历经创新之迷惘与阵痛、裂变和新生, 也在风云激荡之间收获激情与力量、智慧与梦想。

以笔为剑书厚重

文/刘淑珍

记者, 让梦想前行

那一年, 背弃教师和学术的轨道, 背着理想和文字, 投奔新闻的热土。

投身记者, 缘起叛逆。那时, 长期的学院生活让我深觉身居“文字牢笼”的无力, 没有找到对社会行动的武器, 挥出去的拳飘飘荡荡在空中。感慨于各类充斥着的无谓喧哗和堂皇炒作, 让人难以捕捉存在真实的温度。没有思想的穿透和责任的担当, 你永远不可能把自己磨成一柄剑。

新闻可以铸剑, 真实砺人以志。对于现状的不满和理想的热衷, 改造着我的行动:希望改变和提升自我, 以有限的人生做无限的穿透和承担, 以笔为旗, 以笔为剑, 以笔为力, 以期对投身的时代和社会做出一些正推动。

这是一位中文系女子的癫狂梦想。新闻的笔, 是厚重的, 也是新锐的。担任《运输经理世界》记者和《长三角道路运输》执行主编, 负责杂志社论和重大要稿的撰写, 是对自我的全新挑战, 是对行业的深入认识, 更有着对新思维、新挑战、新进步的惊喜发现。

记得写过的第一篇文章是《潜泳在物流深处——衢州物流网总经理汤春柳的物流人生》, 这个其貌不扬、行为低调的老总在行业整合和信息化发展方向上的活跃思想、创新魄力深深感染了我, 于是, 我渴望用更多维度、更深入的笔触来诠释一个人物的神髓, 下笔之处深感专业能力的不足和叙述技巧的匮乏, 以为凭文字功夫就能料理的一切, 其实远没有所想的那样简单。

困惑开启学习征程。走在路上, 我逐渐学会洞若观火地洞察事件, 通过新闻了解个案, 掌握规律, 自由自在地发问与解答, 辨别事物最细微的差异, 寻找真实但不落俗套的采访视角, 吸引读者眼球的写作技巧, 进入对学习、生活、工作充满活力的激情状态。小细节, 大视野;淡化的自我, 世界的眼光, 传递新闻世界中的生命、颜色和温度, 让更多的人儿有机会接近存在的本然, 有更多的热情与力量去追求和实现梦想, 有更多的可能把握自己和时代发展的未来, 从而推动社会朝健康和谐的方向上前行。

或许一切皆有因缘。离开《运输经理世界》, 至今我仍带着梦想前行, 潜泳在物流信息化领域致力于推进跨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信息互联互通的梦想, 回想起来, 来杂志社播下的“第一颗种子”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创新, 让媒体有力

1971年9月21日, 《纽约时报》诞生了一个新婴儿, 这个婴儿的名字叫“社论的对面”。取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其版面处在社论的对面, 并不意味着观点的相左。这个版面原来的讣告内容被杂感所取代。

这样的创新, 总是以最平凡的姿态打动我。创新, 是记者的使命, 是媒体的灵魂, 是进步的力量。作为一本更多面向官方的行业杂志, 如何准确把握立场, 通过形式、内容的创新, 传递真实声音、引导理性认知、推动行业转型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也是持久的挑战。

为了创新选题, 我们放眼天下, 纵览时政, 深入市场, 聚焦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拼车”之辩、物流转型、汽车后市场等系列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 盘点风云激荡的行业30年;

为了创新思路, 我们锻炼自己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旁观者、批判者和建设者, 不断创新和丰富观察的视角, 呈现更多的层次和侧面, 以期提供更好的参照和借鉴;

为了创新叙述, 我们了知新闻事件是有生命的、有颜色的、有体温的;而文字却拘泥与时态和表达, 张力有限。但它们同样, 可以影射出许多不被照亮的死角, 因而取舍之间, 就是思考的高度、引导的技巧和创新的张力……

对待当年的每一篇社论, 每一则深度报道, 都像是对待初恋情人, 倾注了立场、温度、理性和热情, 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功夫和“唯恐不够好”的忐忑谨慎同样真实, 在众多拣字挑句、凝智思远的努力中, 我收获着成长和进步, 也了知了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件事情、一种趋势的技巧和重要性, 更懂得了传递理想和方向的意义。

创新之力源于敬畏之心。古人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除了“知之”, 记者还需“知不知”, 自觉地将自己引入“不知不知” (我们看不到我们看不到, 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的困惑境地。苏格拉底提倡“自知之明”。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知识, 把人带入智慧的境界, 把媒体导入创新的力量。这需要观察者不断置于他者的立场上, 在不断的沟通对话和感同身受中学习成长, 在不断的创新突破中赢得活力和先机。

故事, 让新闻精彩

概念是生硬的, 故事是精彩的。

故事, 让时空丰富, 让历史延绵, 让新闻有血有肉。

深悟故事对于新闻的魅力, 始于熊导师推荐的清华大学李希光老师的《转型中的新闻学》、《新闻学核心》。看他的书之前要有心理准备——准备接受一次极有魅力的布道。如果自己是一堆旷野中的荆棘柴, 则极有被点燃的可能;抑或是那久旱处的禾苗, 在一股雨水的滋养下则极可能暴发出令自然喟叹的力量, 冲破冻土昭示新春。

的确, 新闻报道是事实的图解过程, 而事实在图解化的过程中, 新闻事件又往往会按照记者的价值尺度被剪裁, 纳入其道德、意识形态和利益框架中。因而, 讲新闻故事, 并不是简单的事实呈现, 而是一门精微的艺术, 一门智慧的学问。要把新闻故事写作当艺术一样, 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 勇于探索, 尽善尽美, 不留遗憾, 这是应有的新闻写作态度。

那时候, 最乐于做的是在每一篇报道中讲述一个能渗入读者灵魂的好故事, 最起码能突破概念和程式展示一个贴近读者生活的故事。宛如司马迁以故事性的《史记》为历史作传, 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其个人化, 突出有血有肉的人。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新闻, 以最简单的文字讲述个人的故事、体验为切入, 展现新闻事实, 这是新闻通往精彩的“法门”。

同时, 我也意识到, 好文章好文字是工具, 更要有思想和情感。思想的高度和情感的热度能赋予文字生命和灵气, 让文字之路充满顿悟的欣喜和思维转型的巨大快乐。

故事就是人生, 如今, 《运输经理世界》已成为我的故事, 但故事中的情与思已然沉淀为人生底蕴, 融入生命血液, “健康的思想情感、光明的道德情怀、开阔的胸襟、热情的为人、淡化的自我、世界的眼光和团队精神”这一理想的记者人格正成为我人生实践的方向。

感谢《运输经理世界》赋予的磨砺和成长, 感恩新闻前辈的栽培和关爱, 感恩记者生涯对我人格的塑造和生命的提升。祝《运输经理世界》妙手文章, 铁肩道义, 越行越远!

起初以为, 我对《运输经理世界》并无什么感情。它只是我的一个站点。它兀自在那里, 我仍然要流浪下去。我所想到的关于这本杂志的一切, 其实都是我的情绪。今天我更明白, 在《运输经理世界》的6年, 是我思想流放的6年。是当年跃跃欲试的新闻理想与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相互碰撞的6年, 也是我努力寻找信仰安放人生追求的6年。

致6年流年

文/陆静

《运输经理世界》, 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2008年7月, 带着好奇的新闻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离开校园来到这里。

至今仍记得, 因为不清楚规则, 上班的第一个月就因为没有完成发稿量而被扣工资。

自那以后, 每个月写稿都战战兢兢, 兢兢业业。

如果说起初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之后, 就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关于情绪

作为科班出身的新闻学生, 对新闻理想多多少少是有点想法和追求的。

1980后的人谈理想, 30年的积累, 让我们更有责任和动力愿意为“理想”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每一次写稿都会在心里想象, 假如谁谁谁读到我的文章会有什么反映, 会不会觉得文章对他们有帮助?还是觉得文章写得很差?抑或是觉得采访不够深入没能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这种心理愈到后期愈发明显和强烈。

于是, 很强的使命感出现在脑海里。

就像总是嘲笑别人唱的歌难听, 自己亲自去唱的时候才会发现, 似乎怎么唱都不够好听。

因为写不好稿子, 我没有少挨领导的批评, 情绪低落的时候曾一度怀疑自己几年的新闻专业是不是白读了。但正是在这些批评下, 才让我慢慢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东西。

我曾经尝试把自己的文章刻录在光盘上保存, 这样很多年以后我还可以回头看看自己当年的成长, 但后来我放弃了, 不仅是因为文章太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想背负太多无关轻重的文字。经历过就已足够。

回望在《运输经理世界》走过的6年, 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实习生到记者到资深记者到部门主任到执行主编, 我经历了一个学新闻的人在媒体里的几乎全部身份, 尽管角色扮演不够完美, 但是过程很充实。

关乎态度

如果不是出于谋利的目的, 一项兴趣很难坚持到专业的层次。如果把兴趣当成职业来做, 恐怕就是一辈子的事。

对文字的执着, 就像对待生活, 一边坚持着, 尽管也怀疑着。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 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 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 应该像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在《运输经理世界》的这几年, 我比以前温和了。大概是因为要应付的人和事与日俱增吧。当然, 也许这就是成长。

更多的耐心和韧劲, 是《运输经理世界》赋予我6年的性格。谦和与诚恳, 是《运输经理世界》赋予我6年的品质。

起初以为, 我对《运输经理世界》并无什么感情。它只是我的一个站点。它兀自在那里, 我仍然要流浪下去。我所想到的关于这个杂志的一切, 其实都是我的情绪。但是, 老领导的联系总让我热血沸腾。今天我更明白, 在《运输经理世界》的6年, 是我思想流放的6年。是当年跃跃欲试的新闻理想与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相互碰撞的6年, 也是我努力寻找信仰安放人生追求的6年。

献礼五周年 第4篇

回首2001年,中国历经艰辛,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兴奋和喜悦之余,也有一股新的忧郁弥漫在心头:“狼”来了之后,中国企业,特别是那些涉世不久的民营企业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动力?

对于一直以“发现价值,推动成长”为主旨的《当代经理人》杂志显然无法回避这一问题,凭借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报道经验和深入了解,并借助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我们在2002年年末推出了针对非国有控股、非上市企业的“中国成长企业100强”。在这个榜单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这些非国有控股、非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入世”的新环境下,成长速度极快,成长质量极高。

而在以服务成长企业为天职的《当代经理人》提供的这个平台之上,更是诞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成长冠军,其中的杰出代表“蒙牛”,在2003年荣膺冠军头衔不久,又获得摩根等国际风险投资巨头的青睐,并成功运作上市,公司及品牌价值急速提升。鉴于此,有海外媒体评论说,《当代经理人》杂志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企业成长的第一平台”,这不仅是一个展现中国成长企业个性和品质的平台,也是一个把成长中的中国企业与国内外优质资本进行有效对接的平台。

公司周年感谢信 第5篇

岁月流淌,知恩感怀!首先我要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我为能争取到你们的认可和友谊而感到高兴,我们会珍惜,并维系到长远。

我公司自xx-x年成立,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在五彩缤纷的夏季,我公司迎来了十周年庆典。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业界同仁的帮助和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在这样一个隆重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公司及全体员工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十年风雨征程,见证着九州公司的成长、进步与发展。在这十年里,我公司业务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业务层次也在逐步地提高。公司的发展靠的是诚信经营,产品质量保证是最好的基础,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及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压力,我公司仍郑重承诺:九州环宇产品绝不以降低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品质来获取产品利润;反之,我们将使用更高品质的原材料,通过不断地改善工艺,以达到降低产品的总体成本去赢得市场,更好地服务客户。

本着诚信的原则,我们一起为提高服务质量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互助。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真诚守诺,以义取利,和-谐共生,双赢发展。共赢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九州环宇辉煌的十年!服务客户是我们的宗旨,希望接下来的每一个十年,能够继续为你们服务。

十年磨一剑,广大的客户朋友们,正因为有你们在这十年里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信任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当然,在这期间我们也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虚心接受,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承载十年风雨,燃烧不灭激-情”。能与尊敬的各位客户结成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感到荣幸之至。在今后的日子里,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公司,也愿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进步!与此同时也祝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

再次对各位尊敬的新老客户多年来对九州环宇的支持和信赖表示衷心感谢!

xx-xxx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卜雨 敬上

集团60周年感谢信 第6篇

感谢信

全体参与集团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工作人员、演职人员、青年志愿者:

2013年9月25日,集团在京隆重举行了“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成立60周年文艺庆典”,完美诠释了中建一局的辉煌成就,盛大开启了中建一局的璀璨未来。

为了保证庆典活动的顺利进行,集团各子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对庆典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参与庆典活动的工作人员精心筹备,超前策划,对于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全体演职人员刻苦排练,精心编排,力求每一个节目精益求精;全体青年志愿者尽职敬业,大方得体,充分展现出一局青年员工的良好素养和精神风貌。正是因为有了你们,中建一局60周年庆典活动才能圆满成功、好评如潮,达到了“对内凝聚企业员工,对外彰显集团品牌”的目的,充分彰显了一局“先锋文化”的独特魅力,完美诠释了“品质筑经典、行业树先锋”的丰富内涵,在社会及中建系统内均形成了积极的影响,给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的汗水和付出必将成为全体一局人最深刻的记忆。集团公司60周年庆典工作领导小组谨向所有参与庆典活动的工作人员、演职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60年辉煌成就已成历史,一局的未来还要依靠全体一局人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1135”战略举措和“先锋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必将展现出更加豪迈的激情和傲人的风采,让“中国 1

建筑”和“中建一局”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让我们一道为集团公司实现“中国建筑旗下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子企业”的战略目标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让我们共同续写更辉煌的成就,共同期待更璀璨的未来!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中国北京市西四环南路52号中建一局大厦

上一篇:对支教队员的几点要求下一篇:搞笑朋友结婚祝福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