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2024-08-10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精选9篇)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1篇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以上教学重点中,第一点与第二点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其次是师生相互质疑。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冬春比较的画面。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①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②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â)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蓑(suō)衣 巢(cháo)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b.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设计说明:1.扩大识字量,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平道路;2.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设计说明:1.培养默读习惯;2.让学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该设计要求老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问题应尽量让同学自己解决,学生需要时,老师给予点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注意:学生还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如是词句方面的问题,应力求满足学生;如涉及比喻、拟人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在这里解决;如属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告诉学生以后解决)

3.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①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②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设计说明:①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②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设计说明: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②肯定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①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由,下一节课交流)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规定与鼓励并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习课文

1.齐声诵读课文

2.讨论: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试说出理由)

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第5段:春风图。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2篇

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新诗的鉴赏与阅读◎

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这是公木先生对新诗特征的调试概括。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中国的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以郭沫若、闻一多、艾青为代表。“诗言志”,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新诗则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反过来看,读诗当然不是纯理性的活动。而是读者的情感因素渗透其中,既要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又应力求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所蕴含的感情沟通。新诗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换言之,融有诗人情感的物象,即诗之意象。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景象相融合,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或氛围,就是意境。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其内涵则远远超过了个别意象的总和,其境界是整体的,给人以巨大美感。所以,体味鉴赏诗的美是要去感受诗的意象美和境界美。诗歌的阅读鉴赏有两个层次:

首先,是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进而对诗歌表层意思作出概括;

其次,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作出评价,进而对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欣赏评价,体会诗歌美的情感。

3.新诗鉴赏三步曲(1)品读节奏美

新诗虽无固定格式(诗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但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2)领悟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的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把情感化为可以古籍的形象符号、情感客观的对应物就是意象。(3)欣赏主题美

三、朗读课文

四、课文欣赏

肮脏、污浊的死水(第2节)(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

凝滞的死水腐烂变质的死水(第3节)毫无希望的死水 总起(第1节)(动态描写)总结(第5节)沉寂的死水(第4节)(以动衬静)《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五、研究探讨

1.揣摩《死水》中运用“不如”“也许”所表达的感情。

探究学习:诗文首尾两节运用的“不如”均表达了一种愤激之情,既然是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那就让它丑恶到极点。“也许”统领第二、第三节,承首节“不如”的推测,想像添加“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在—绝望的死水”中可能出现的更为腐烂、污浊的变化,从中可看出诗人对“死水”彻底的厌恶、嘲讽之情。

2.抒写“一沟绝望的死水”的意义何在?由此可以联想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学习:漠视“死水”的存在,无异于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而揭开“死水”的面纱,撩拨起污浊不堪、臭气熏天、令人作呕的“死水”,更能唤醒那些被“死水”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的人们,使之看清死水那腐败、丑恶之极的事实,从而奋起而消灭之,重建“美的所在”。这就是抒写“死水”的意义。由此读者也可联想到像“死水”一样缺乏活力、粉饰太平、滋生腐败的丑恶之极的社会现实。

六、象征手法

死水,表面艳丽无比,实质上却腐烂之极;看似一沟“死水”,实为黑暗腐朽社会的写照。《死水》构思的匠心独运,语言的生动立体,给人以震撼,对那个特定社会的表象及其本质有如此深刻的揭露是本诗的特质。诗人鲜明的立场,决绝的态度激起浪千层,和着《死水》的节拍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爱心未泯的众生。积压在诗人心头的悲愤化作了一腔似火的激情,鞭挞那丑陋不堪、粉饰太平的社会现实,建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在诗文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七、反讽手法

八、作业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3篇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

四、整体把握诗意。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前奏部分,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教师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本部分。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

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

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齐读本部分。

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

惊喜

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

失望

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

八、总结

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明确:(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2)“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书:(美丽)(错误)

九、解决课后练习。

十、扩展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2、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天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4篇

本课性质:芜湖市“点拨——创新”多媒体教学公开演示课

(说明:借班上课,师生彼此陌生,故在上课前,教师步入学 生中,边漫步边和学生低头交谈,作些沟通,以拉近师生距离)上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几分钟讨论后)生10:胡同很多!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师:是一种感觉!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一会儿后)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众生交流、讨论)生23:批判的态度!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众生寻找、交流)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5篇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北京胡同》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胡同文化。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胡同文化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胡同文化的特点。)

(2)“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三、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概括要点: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是说明北京的胡同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目的是说明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胡同文化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爱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胡同文化的特点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6篇

我们每个人回首往事,都有过教训和遗憾,或多或少走过弯路,付出过代价。“如果„„那就„„”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它一去不回。吃后悔药是没有用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往者可鉴,来者可追,“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名言警语都是激励年轻人应勤奋好学,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确有一些人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如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等因素影响,个人才能的早期表现得不到发展,从而失去了黄金时期。那么是不是就该空留浩叹、灰心丧气呢?西汉经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日本学者佐藤一斋对这段话有新的理解和发展。他说:“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不管什么人,只要肯学习,总会有成果,就像春种秋收,总会有收获一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无论何等之老人,学其所不知者,决非耻辱之事。”在这方面,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留下了佳话。东汉的马援,小时候并不聪明,也耽误了些光阴,以致与别人相比差距甚大,“见之自失”。马援的哥哥安慰他说:有人是“小器速成”,你是“大器晚成”,要发奋努力,不要自卑,于是马援努力学习,以后成了一代名将,屡建奇功。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岁才“发愤为学”,开始时文才并不高明,连考几科都落选了,但他并不泄气,“悉焚常所为之,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后来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漓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著《焚书》和《藏书》是先后在64岁和73岁时完成的。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不认为学习已经晚了,而是从“今”开始,发奋努力,寄希望于未来,终成大业。

认为“学习晚了”是因为我们有个根深蒂固的想法,以为年龄增大免不了脑子衰退。其实,如今研究发现老人的脑仍然功能惊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德格斯•坡厄尔测试过16000个25岁到92岁的人的推理能力、记忆力、视力,以及对空间的判断力。在这些测试中,他发现80岁的人甚至表现得和年轻的对手同样良好。一些80多岁与90多岁人的智力接近于任何年龄的最高水准。即使那些脑力表现最差的,也只不过是轻微的衰退。许多年来,大家都以为老年人脑中的神经细胞每天死亡10万个——随之而逝的是可贵的人生记忆。神经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脑细胞虽然减少,却非大量死亡。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科斯零利斯和米勒,经研究得出结论:人的大脑受训练减少,衰者也就越快。他们认为,人的脑子紧张工作开始得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脑细胞的老化过程也就越慢。

1.为什么说日本学者佐藤一斋对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说的那句话“有新的理解和发展”?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句话作本文的标题非常恰当,找到这句话,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阐明了什么观点,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文阅读材料(参考答案)

语文中考资源网 2002-9-17 1.刘向只是说出了学习对于人生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而佐藤一斋则进一步阐明了学习与人生各个阶段发展的关系,内涵更丰富,意义更深远。2.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3。学习——永远不晚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第7篇

课题:上学歌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我今天上学喽》,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第12页发声练习曲,谱例略)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 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② 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 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④ 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注意以上几点,教师范唱后,学生练唱。⑤ 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听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情绪是怎样。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三、小结:

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第2课 《去同学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探索三角铁和木鱼开始。

二、随着《去同学家》的音乐自由律动。

1、让学生静静地听音乐。

2、让学生跟录音读,听老师范唱。

三、表演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1、请三位同学分别担任三个角色做示范表演。

2、让全班同学一起做。

3、一对一邀请办法做。

第3课

国旗飘飘

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鼓号曲》。

2、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小列兵》,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3、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爱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慢慢积累熟悉歌曲唱名所获得的音高感受;培养学生边唱边拍能力,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爱国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让学生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以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培养学生边唱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

4、与学生一起设计一副类似“飞行棋”的旅行棋。和学生一起到祖国各地玩,让学生感受、体验祖国的壮美,同时让学生自觉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摘果子》的旋律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练声曲:1=C 2∕4

5 3∣5 3∣ⅰ 6∣5—‖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三、学习新歌。

1、老师弹旋律,学生聆听。

2、老师自弹自唱歌曲,学生认真听。

3、引导学生看图,老师示范拍手、拍腿,学生跟着学拍手、拍腿。

4、老师带学生边拍手、拍脚边按节奏朗读歌词。

5、老师弹琴,学生边拍手、拍脚边唱歌词。

6、以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四、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完整聆听一遍,启发学生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联系学校的升

旗仪式,让学生说一说国歌响起时,自己应该做什么?

2、复听一遍,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出示爱国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内容,自己应该怎样做?

2、老师进行爱国教育小结。

六、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爱护生态环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鼓号曲》后,学生能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能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小列兵》,在感受歌曲时进行拍手、拍脚,有一定的节拍意识。

3、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感。

4、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吹喇叭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F 3∕4 3 0∣5 3 0∣5 3 5∣3 0 0‖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聆听。

2、老师自弹自唱,学生认真听。

3、老师带学生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第一拍拍手,第二、第三拍拍腿。

4、合着节奏边拍手拍脚边朗读歌词。

5、跟着旋律边拍手拍脚边唱歌词。

6、分小组编创动作,小组交流。

7、一组一组展示编创的动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评出优胜组,进行表扬。

四、聆听《鼓号曲》。

1、要求学生初听音乐时轻轻拍着手合上音乐。

2、谈一谈,听了这段音乐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3、复听音乐,要求学生动起来,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

4、个别上台表演,集体评价。

5、启发学生编创节奏,老师指导。

6、进行交流创编活动。

五、进行课堂小结。

1、表扬大胆创编的学生,鼓励学生要积极上音乐课。

2、我们要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热爱学习做起。

3、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小保护环境做起。

第6课动物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2、初步建立高低音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歌《在农场里》

1、利用教室的黑板创设一个农场的自然景象。

2、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想想怎样保护它们。

3、学习新歌《在农场里》

二、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从探索手板和蛙筒声音开始。

2、导入歌曲听唱。

3、尝试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4、综合体验。

5、用手板和蛙筒声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欣赏《动物世界》。

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五、唱游歌曲《小白兔乖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3)

2、欣赏:鸭子拌嘴.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鸭子拌嘴》,让学生感受民间打击乐器运用力度变化

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2、教育学生保护动物。

教学重难点:欣赏《鸭子拌嘴》,感受力度变化。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集体演唱《牧童》。

2、做游戏《走走跳跳》。

三、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的朋友到了,它是谁?

1、教师拍击节奏,请生猜是谁?

2、请学生拍击,并说说怎样表现强弱?

四、欣赏:鸭子拌嘴

1、导入:同学们,大鸭和小鸭现在在做什么?它们拌起嘴来了,我们 一起去听听它们在说什么?从而教育学生好好地保护动物。

2、初听乐曲。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当时情景怎样?

复听全曲。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表现出强弱,另一部分扮演。

五、大鸭和小鸭回家了,我们也下课吧。(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 大鸭 小鸭

强 弱

第6课我是好孩子

教学目标:

1、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2、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3、从小教育学生认识地球污染的严重性,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1、用对话的方法引入课题。

2、听唱歌曲。

3、感受音的高走向。

4、表演歌曲。

二、欣赏歌曲《是谁在敲》学唱歌曲《小鼓响冬冬》。

1、认识音乐强和弱的记号。

2、学唱歌曲《小鼓响冬冬》。

三、结合音的强弱的表现,欣赏歌曲《是谁在敲》。

四、从小教育学生认识地球污染的严重性,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第7课 读读、唱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汉语拼音歌》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记忆汉语拼音的能力。

2、通过音乐与语言,图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3、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读读、唱唱《汉语拼音歌》。

1、用找朋友的游戏复习汉语拼音,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用听唱法背唱歌曲。

3、为歌曲配伴奏。

二、读读、唱唱《画》。

1、复习语文课文中的古诗《画》。

2、听唱歌曲《画》。

3、用唱歌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和唱名曲旋律。

第8课 唱唱、算算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知能发展。

2、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童声合唱《还有只金凤凰》。

1、出一道算术题,请学生回答。

2、即兴表演。

二、进行《十只小猪过河》的唱游活动。

1、听录音唱一次。

2、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

3、用小组为单位,协商表演动作。

第9课 冬天的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圣诞节和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的气氛。

2、能愉快地,抒情地演唱和表演歌曲地意境。

3、教育学生过新年严禁放烟火爆竹,以免造成噪音、废气,从而污染 环境。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

1、《祝你圣诞快乐》。

2、《新年好》。

二、学唱歌曲。

1、《平安夜》。

2、《新年好》。

3、新年放烟火爆竹好不好?为什麽?

4、教育学生过新年严禁放烟火爆竹,以免造成伤害、噪音、废气,从而污染 环境。

三、搞一下圣诞化装舞会。

四、总结。

第10课 迎春节日

教学目标:

1、能用喜悦地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

2、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和小鼓,感伤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

3、让学生知道春天的来临是播种、植树的好季节。

教学过程:

一、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走进教室。

二、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把教室布置起立。

三、欣赏广东方言歌曲《行花街》。

四、比较北方人和广东人过春节有什么区别。

五、介绍锣、鼓、镲三种民族打击乐曲。

六、播放歌曲给学生欣赏。

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第8篇

《背影》选进统编教材之前,作为补充教材,我试教过两次,效果都较好。虽是二十年代的作品,学生却毫无隔膜感,读得入神,感受殊深,完全打通了八十年代青年的心。特别是对于学生写作的启迪作用之大,很有些出我意料。在很短的时间里,涌现出一批情文并茂、诚挚感人的习作。有些原先思路闭塞、视作文为“苦”的学生,也意兴大发,思路畅达,写出了有实情的文章。

我是这样教《背影》的。

我教《背影》的指导思想是:取其精髓,落实于写。《背影》是朱自清叙事散文的代表作,可资学习的方面很多。从教学的角度看,博揽不如精取。结合学生的读写实际,我把“放矢”之“的”定在“怎样记人”上。学生写记人文章,通病是大而无当,言不由衷,写不出真情实感。取材贪大求全,材料不足则生编硬凑,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理解“情于中而形于外”的写作规律。并非他们生活中绝无动情的材料,多是觉得琐小而不足登“作文”的大雅之堂,于是有而不用,却去无中生有,编造自己并无实感的东西。《背影》的魅力恰恰在于,它以自己成功的存在和强烈的感染力证明着:看似寻常的生活琐事中有着多么丰富的蕴含,一个无奇的背影牵动着何等跌荡起伏的感情的波澜。特别是作者将父亲的背影投印到那个导致小有产者朝不保夕、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上,就使得作品具有了一定的透视社会的意义。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引导学生体味到背影形象的丰富内涵,从“小”中见出“大”来,并且真正受到感染,就会产生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破除他们的思想束缚,开启他们智慧的窗口,引发出他们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真情实感也就油然而生了。所谓“落实于写”,就是由范文的“怎样记人”落到我“怎样记人”上,并以解决记人文章的“真情实感”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在教法上我采取以写带读、以读促写的方案,即写――读――写。由评议学生的记人文章的得失起始,使学生带着要求解决问题的迫切感研读课文,探索精妙;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练习或修改成文练习。教学实践证明,此法有效。道理很简单:从写中感到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才有学习探讨借鉴的需要,而这样的学习探讨也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探讨确有收获,又激发了再写(或修改)的要求,而且有了具体的范文作指导,必能提高写作质量。

这样做会不会削弱学生的“读”?不会,而且会读得更好。读,不是到范文里寻章摘句,单单为了觅得作文的某种具体方法,而是取其精髓,获得对于写作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与阅读训练本身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以写激发要求,明确目的,把握重点罢了。

设计好思考与练习题目,是引导学生深入研讨的重要一环,也是化知为能的必要条件。在《背影》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三组练习:

第一组:助读练习

《背影》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脍灸人口的名篇。文中写的是朱先生的父亲,他所熟悉、所挚爱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作者来说,可写之事、可写之处是很多的,但作者只重点写了送行时父亲的背影。试研究:

1.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父亲的背影作为全文的中心?背影的意义在哪里?

2.作品怎样具体鲜明地写出了背影?叙述和描写怎样紧密结合的?用词有些什么特点?

3.如果作品开头之后,去掉家事变故、家景惨淡的有关交待,在略述南京车站送行之后,直接转入背影描写,好不好?为什么?

4.如果写完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即告结束,好不好?文章末段对于记叙人物、揭示主题有什么重要作用?

第二组:助写练习

1.本文主要写了送行时父亲的背影,一个背影写出一个人物来;我们记人时,往往罗列许多材料,外加许多赞语,人物还是站不起来。你认为问题的关键在那里?

2.写人物的对话是记叙人物的重要方法。本文写父亲的话只有五句,加上来信,才六句话,却十分感人;我们写人物时,常常让人物长篇大论,效果却不好。原因何在?

3.我们写人物,常喜欢加上“评语”,力求突出人物的什么精神和品质;本文里一句这样的话也没有,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却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是什么道理?

4.学了本文,你在记叙文写作中受到哪些启发?悟出了些什么道理?

第三组:作文练习

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曾深深使你激动过、最难忘的材料,通过一两个重点场面,具体写出一个人物来,使人读了也能受到深刻的`感染。题目自拟。

三组题目分别承担了教学过程中的三项任务:第一组重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达到“取其精髓”的目的;第二组则在读有所得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深入钻研,将读与写连通起来,便于以读促写;第三组则以课文为范例,运用获得的有关知识,具体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从而“落实于写”;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课文有关特点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安排:

第一课时,由评议学生的记人作文引入新课,于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解释“背影”词义。然后朗读(或范读)课文,参照提供的注释,疏通生词难句,再根据第一组助读练习题研读课文,写出阅读笔记,课下继续准备。

第二课时,先教师概说:我们学过的记人文章,通常都以刻画肖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或心理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本文却打破常规,别开生面,着力描写活动中的人物背影,并且实实在在地写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形象。

在作了上述引发之后,便指导学生依次讨论第一组练习题。题目的安排次第并非原文的结构顺序,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背影”入手,直接剖析描述父亲背影的第五段,然后逆推前几段的铺垫作用,再延及末段的深化作用。这种“中心开花”的分析方法看起来有些“倒行逆施”,但却符合认识过程和作者的构思过程(作者先有了难忘的背影的浮现,再有演述背影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研讨程序,有利于吸取精华,启发思维,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然后转入第二组助写题目的研讨。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背影》主要通过临别前父亲背影的描述来揭示“亲子之爱”的主题,同时从一个侧面透视了“当时灰暗的世态”;而对世态炎凉的透视,又有力地反衬出亲子之爱的纯挚与可贵。作者抓住背影这个全文的主脑来展示人物,是抓住了特定社会环境中最能显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侧面。试想,父子相见于奔丧的悲痛之时,离别于家景惨淡之中,父亲承担着更沉重的精神压力:既要为自己谋事而奔走,又要为儿子远行而操心。在这种时候,这种情况下,这种心境中,在为儿子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情之后,离前还要亲自穿铁道,攀月台,买桔子,留下舐犊情深的背影,这是怎样的感情,这是一颗怎样的心!我们之所以罗列许多材料,外加许多议论,还是写不出鲜明感人的形象,就在于忽略了足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典型材料,没有扑捉住人物思想性格的“闪光点”。

2.写人物的语言,不在多,而在精。父亲虽然寥寥几语,但却真切地透露出他对儿子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挚爱之情,是“心声”的自然流露。我们写人物,却常常让人物说废话,又无个性,说得再多也无用,只能起反作用。

3.写人物,最根本的方法是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说话”,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作者当介绍人、下评语的办法,不能具体地表现人物,达不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作记人写作练习。我采用过两种做法,都有效果。一是当堂构思,拟出提纲,课堂交流,大家评论,课外或作文课上修订成文。一是于第二课时后拟出草稿,第三课时分类型指定学生宣读草稿,大家评论,教师小结,学生再在课上修改定稿,交老师评阅。

两次试教《背影》,感受殊多,撮要说来,有这么几点:

教材要精。这是教好学好的依据。《背影》深受学生欢迎,据我了解,一是内容切实,可以跟学生的思想感情沟通,引起共鸣;二是情真词切,娓娓动人,在教读过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三是篇幅短小,十分精粹,三五分钟即可浏览一遍,又颇耐人寻味。选编教材如能顾及到这三点,师生都会高兴。

目的要明。学生称面面俱到的教学为“一揽子”式,似乎什么都有,又什么也学不到。试教《背影》,我有意简化头绪,集中目标,着力于解决记人文章写作中的一两个极需解决的问题,重点突破“感情”关,强调写真情实感。也许是由于问题抓准了,又跟《背影》的特点对上了号,所以学得意趣盎然,确有所获。写时不再象先前那样犯难,感情如同启闸的水流,汩汩而出,写出的文章也就真了,实了。

第一册我儿子一家初中一年级 第9篇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字的音、形:

一摞书 窥见 颓然应声 谐音 面面相觑 告诫 磨蹭

忙不迭 干涩 守株待兔 鸡毛蒜皮 鼾声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窥见 谐音 面面相觑 磨蹭 唏嘘 守株待兔 居高临下

2.记叙的人称:

叙述人从不同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所设的称呼称为人称。如果叙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的,就叫做“第一人称”(“我”、“我们”)。本文从题目看便知是从第一人称角度记叙的。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便于直接表情达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本文题目中的“我”与文章中的“我”不是指同一个人。题目?quot;我“指作者,而文章中”我“指的是作者的儿子。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本文独特的叙事角度。

2.理解本文细节描写的作用。本文没有完成的故事情节,所写的都是一些生活细节,但选材典型,富有表现力,使妈妈、爸爸、”我“几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品味文章生动、活泼、风趣、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4.继续培养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进而领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作者运用错位的方法,从儿子的视角,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描写了自己一家人,表现了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幸福的氛围和情趣。

二、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①妈妈怀孕时反应重,爱看惊险小说,爱同小朋友玩,喜欢小孩;②取名字。

第二部分(5-13):”我“从小成长的家庭”德育“背景,即家庭对”我“的影响和教育

①妈妈嘱咐我不要说自己是舒婷的儿子,教育我不能有优越感;②文学陶治;③生活习惯的培养;④待客之道;⑤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

第三部分(14-18):母子深情: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三、如何体会第一人称的好处

本文作者是舒婷,但文章却是让”儿子“作第一人称,这种写法比较特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授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认真思索,如果把”儿子“换成第二人称。”妈妈“(作者)换成第一人称,其效果会如何?可先让学生针对某些段落尝试转换,体味效果与原来的不同之处,再理解让”儿子“作第一人称的好处。

四、通过概括段意理解课文内容

”划分段落“就是分别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以按照①时间顺序、②事情发展的顺序、③总分顺序、④空间顺序、⑤主次顺序以及⑥事物各个方面的顺序进行划分。划分段落没有固定的方法,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必须”合理“。划分段落层次时,要注意那些显示上下文关系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过渡句、过渡段等。

精读一段文字,要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它的大致意思,这叫做”概括段意“。可以用中心句概括;可以串联中心词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有的段,作者已经把段意浓缩在一两句话里了,这种提示段意的句子称作”中心句“。中心句经常放在段首,也有放在段中或段尾的。为了合乎概括段意的要求,有时需要对画出来的中心句作一些改动。如果精读的`是一段记事的文字,段中含有中心句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要循着”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事“这样的思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段意。

五、导语设计两则

1.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觉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吗?请二位同学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一个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作者简介略)近年来,舒婷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2.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市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诗集优秀奖,奠定了她?quot;废俄诗”的身份人主诗坛的地位。她的诗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有美丽隽永的意象。近年来,她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

1.体味理解“散”的材料通过“线”(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题)有机组合的方法。

2.认真把握本文的线索。

3.学习本文生动、风趣、口语化的语言。

难点:

本文“人称错位”的写法和作用。

教学过程: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并概括回答:本文共写了几件事?(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概括)

2.讨论哪些是详写?为什么要详写?

提示:(1)妈妈坐月子;(2)熄灯前与熄灯后;(3)“学玩”;(4)爸爸的鼾声是详写。这

些之所以详写,是因为最能突出表现主题。

3.速读课文(两分钟)回答:

(1)写的是哪一类的事?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来?请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提示:本文写的都是家庭生活琐事。这些事的共同特点是:充满情趣。反映了“我”的

家庭生活和谐的情趣。(具体事例略。)

(2) 由(1)可以看出,这篇散文的“散”的材料,是通过一个什么线索贯患起来的?(参见教材分析~文章思路)

(3) 想一想,除了“情趣”这条主线之外,还有没有另外一条线索,这篇文章记述的事件是谁观察到的?这是否有助于找到另外一条线索?

提示:这篇文章的所有事件都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是“我”的亲闻亲见。所以“所闻所见”应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正是由于我的亲闻亲见,才使事件那样生动,真实可信。

(4)“所闻所见”这条线索对于有机地组织材料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作者“剪辑”了十多个家庭生活“镜头”这些镜头都相对独立,作者在写作时有时,有时也没有着意安排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过渡。但我们读来并无割裂之感,而是很自然,很顺畅。这除了“情趣”主线的贯串作用外,“所闻所见”这条线索也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每件事都是通过“我”发生的,我是第一“证人”,所以真实可售。无论讲哪一件事,都无需着意过渡。

4.这篇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结合课文举例,并稍加分析说明。

提示:因为文章以一个五岁孩子的眼光和身份写的,所以口语化,天真、生动、活泼、新颖是其重要特点。这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就是清新的,美好的,纯真无邪的,而又天真有趣的。(具体事例略)

5.文章作者是舒婷,儿子却成了第一人称,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教学难点:人称错位) 如果把人称改一改,让作者(文中的妈妈)做第一人称,儿子做第二人称,效果会如何?试改文章第3段,把改前与改后的表达效果比较一下,看哪一个更好。(让学生改写第三段,然后进行比较)

提示:这样安排便于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因为孩子的眼光和笔法与成年人存在很大不同,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和优势,作者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和优势,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天真、风趣。

6.归纳总结。

①文章线索 ②文章主题 ③文章语言特点 ④文章人称的妙换。

提示:让学生归纳,不再赘述。

手段

阅读方法的训练与朗读相结合

设计思想

本文的语言特点要通过多读来体会,而多读也应是讲授本节课的主线。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紧紧扣住原文,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要从课文出发,尽量读原文,然后做点分析。这样,既能练习朗诵,又能培养学生尊重文本不空谈的好习惯。

习题精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两岁,奶奶推我去海边散步,游客众多,有人摸摸我的脑瓜① 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我② 应声③“ ”那人却是知道我妈的,又是夸奖我又是给我拍照。奶奶回家喜滋滋地④发布新闻,爸爸妈妈一听⑤面面相觑,告诫说:“以后不许你这样说,如果有人问你妈妈在哪里工作,就说在厦门灯泡厂。”我⑥牢牢记住了。上了幼儿园,我⑦兴冲冲向妈妈报告:“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的妈妈和妈妈同厂。”妈妈眉毛⑧ .得很高:“同什么厂?”咦,她自己倒忘了。

1.在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词。说说这些词在文中的作用。

2.在③处填上相应的一句话,根据这句话分析人物性格。

3.明明是一件小事,为什么说是“发布新闻”?爸爸妈妈为什么“面面相觑”?

4.⑥⑦两个词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态和性格?

参考答案:

1.顺口 立即 挑

“顺口”,说明游客随便问,并没什么目的。“立即”,说明我很看重。“挑”,反映妈妈十分惊疑的态度。这些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人物心理。

2.诗人舒停的儿子。表现儿子自信、自豪的心态。

3.一件小事,在儿子看来却是大事,因为他认为这给他及他父母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父母“面面相觑”说明父母不赞赏儿子的做法,但又不便直说的心态。

上一篇:外墙保温材料送检规范下一篇:课题研究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