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2024-06-05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精选11篇)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第1篇

《热力环流》说课稿

长垣一中 李素玲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一节,是“地球上的大气”这一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知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复杂的大气运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后面几节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迁移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确定依据: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定为重点;生活中,学生对许多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的大气知识联系起来,因此把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定为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讨论分析、合作探究,教师补充归纳,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感知,并验证所学结论。

2、图示教学法: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析图,从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学法指导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带着目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实验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采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干旱长达九个月的上方谷,为什么在蜀军即将胜利时突降大雨?假设你现在是诸葛亮,你将如何避免这场大雨?带着问题,走进新课。

采用这样的导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及与之有关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二)讲授新知 形成体系

新知的讲授通过实验探究、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三个环节完成。环节一:实验探究

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是一个难点,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不均匀会导致大气运动及具体运动状况,结合课本P29的活动,教师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感知。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是运动的。并且得出结论——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抽象的问题更加容易理解。环节二: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在明确了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后,结合前面的实验,老师再次展示热力环流动态课件,并启发学生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更能深刻地感知抽象的地理原理。

这样的教学程序,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理论联系实际 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将学生分组,通过以下三个案例讨论:

案例1: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欣赏古诗《夜雨寄北》,分析为什么巴山多夜雨? 案例2: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的形成。播放歌曲《军港之夜》,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不妥之处。

案例3:根据城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分析推导绿化带、工业区、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

学生积极讨论并展示本组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能致用。

(三)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同时也点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注重系统直观,书写主干知识,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堂检测

要分层训练,试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欢迎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第2篇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力环流》,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程序个四方面来说一下。一.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二.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湘教版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展示室内空调的安装位置和暖气片的安装位置,问为什么这样安装?(创设情境,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分组探究】

主题一:展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其形成过程

主题二: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让学生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和热岛效应,加强对热力环流的应用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师补充归纳总结。【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热力环流说课稿 第3篇

单 位:沁阳市第一中学姓 名:屈全胜时 间:联系方式:

2015.10

《2.3热力环流及其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22号选手——杨欣科,来自沁阳市第一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力环流及其应用》,选自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3节。整个说课共分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

1、地位作用

(1)承上启下:本节课既是上节《大气热力状况》的实际应用,也是下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2)理论性强:它涉及较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和读图分析能力,因此成为高考的重点。(3)实践性强:它涉及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气温、气压、风、降水等,可以学以致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读热力环流示意图,让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变化规律;②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②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2)教学难点:等压面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和思维能力,我主要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我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借助直观的动画演示来增强感官刺激,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启发式教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教师讲授虽然很重要,但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受学习。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我实施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式教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涉及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实施案例式教学法,例如通过“烟雾在玻璃缸内的飘动方向”这个案例加深对热力环流的理解;通过“火烧上方谷的失败”这个案例加深对山谷风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说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训练、课堂小结四部分。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该环节引导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在本节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引入《三国演义》中的一则故事: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欲围困司马懿。司马懿进退无路,面临火焚灭顶之灾,正在此时突降大雨,司马懿趁机逃走。引导学生思考:“火烧上方谷”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教学

包括三部分内容:介绍有关气压的基本概念、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应用。(1)介绍有关气压的基本概念:

首先讲解气压的概念,再让学生比较同一垂直方向上P1、P2气压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一: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关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通过:

(一)视频导疑,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用1——2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密闭的玻璃缸内烟雾的运动方向,并且思考:空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出结论: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二)课件展示,原理分析。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最后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加水平运动即热力环流。最后再让学生利用地理关联图的形式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刻理解。

(三)读图分析,深化理解。等压面的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主要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突破。首先观察动画演示,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等压面会发生弯曲。高压处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低压处的等压面向低处弯曲,最后概括为:“高高低低”原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其次通过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教师点评展示答案,加深学生对“等压面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总结规律,提高能力。总结热力环流的一般规律,采取学生自主分析归纳的方法,先从垂直方向进行归纳,再从水平方向进行归纳。

(3)热力环流的应用:

关于热力环流的应用,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这部分内容我主要通过五道问题探究的形式进行突破,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首先海陆风和城市风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学生先画,教师展示答案的方法进行。问题探究一,在海边拍照时,应该如何站位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讨论加深对白天吹海风的记忆。问题探究二,城市风对城市有何影响?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理解城市风。关于山谷风,学生较难理解。首先通过问题探究三,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巴山地区多夜雨?”从而引入山谷风的学习。教师以白天为例,详细讲解„„最后让学生自主画出晚上的风向。通过学习可以看出谷底地区白天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晚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所以巴山地区多夜雨。问题探究四呼应课前的设疑,“火烧上方谷”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通过动画给学生演示其失败是必然的,既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加深对山谷风的理解。最后问题探究五,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出有污染的企业不能布局在谷底地区。

3、课堂训练

为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明确本节课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我精心选择了课堂训练题,包括基础篇和真题篇。

(1)基础篇:通过这两道题,考查学生对等压面的变化规律这个教学难点的掌握。

(2)真题篇:第一题,考查对“山谷风”的理解,第二题,考查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理解。【例1】(2013浙江卷)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例2】(2013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B)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热力环流及其应用,从而对热力环流的能量来源、根本原因、形成过程、基本规律有了初步了解。以后我们还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学习中去。

四、说板书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力求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热力环流

一、基本概念

1、气压

2、等压面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1、海陆风

2、城市风

3、山谷风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热力环流》这节课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三主”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第4篇

2018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形态。是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的基础,更是本章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堂课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快速的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难点】

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

五、说教法方法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实验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拓展→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运用设置情境、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导入,首先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给学生设疑:这首歌曲的歌词有点问题,大家能找出来吗? 采用设疑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实验感知

首先展示“烟雾飘动试验”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①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冷热不均)展示实验,把“无形”的热力环流变得“有形”,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过程奠定基础。

(二)探究过程

过程的探究式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因此采用学生绘制交流,教师讲解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学生展示交流。

在教师讲解热力环流的过程中要注重两点: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第一,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形成过程。

第二,采用层层深入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路,辅助学生理解。我设置如下三个问题:

①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②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空气集聚气压变高)③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最后让学生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这样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具体表现一一海陆风

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认识,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因此进入海陆风的学习。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过程,因此海陆风的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热力环流的知识,绘制海陆风的示意图。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海陆之间是有差异的,海洋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学生展示成果。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教师进行重点归纳归纳。海滨城市白天吹的是海风,晚上吹的是陆风。环节三:巩固拓展

把导入环节抛出的疑惑提出来。《军港之夜》,学生能够结合学习的热力环流和海陆风的相关知识得出,歌词中应该是“陆风”,而不应该是“海风”

我会顺势鼓励学生的表现,希望学生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的地理人。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课后搜集城市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城市风的示意图,并且想想城市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图文并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热力环流教案(优质课比赛)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

2、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伴随最近几次降温过程,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不禁开始怀念阳光肆无忌惮照射的夏天,夏天人们喜欢去海边避暑,就像大家在视频里看到的,吹着海风,走在海边,水清凉、风清爽,炎热的夏天置身这样的地方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么,清爽的风和清凉的海水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热力环流就去尝试解释这个问题。

其实,不止是风,阴晴雨雪,所有的天气活动都是由大气运动导致的,而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在开始我们的探究学习之前,先来了解一个相关概念:气压。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所产生的压强;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海拔相同,气压相等。

探究活动一:热空气的运动(孔明灯的视频)(时间一分钟)

1、观察孔明灯是如何运动的?

2、思考孔明灯为何这样运动?(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A地受热,空气膨胀,密度变小,浮力大于重力,空气上升。

探究活动二:冷空气的运动 【模拟实验】

材料: 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左右,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实验步骤:

(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2)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的开口盖严;(3)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1、观察冰块上方烟雾是如何运动的?

2、认真阅读课本并思考冰块上方为何这样运动?(时间2分钟)(学生展示)

(板书总结)假设B地冷却,空气收缩,密度变大,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上升、下沉,垂直方向的运动,那么空气的垂直运动会不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的运动呢?继续实验: 探究活动三:(实验)

1、观察玻璃缸上部和底部的空气是如何运动的?

2、试着用示意图的形式分析空气为何这样运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板书总结)假设A为热水,B为冰块,A地热,空气膨胀上升,B地冷,空气收缩下沉,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A地空气膨胀上升之后,A地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和同一水平面相比,形成高压; B地空气收缩下沉之后,B地上空空气密度减小,与同一水平面相比,形成低压,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像水由高处流向低处一样。近地面,A地上空空气流出之后,A地近地面与同一水平面相比,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而B地空气收缩下沉之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和同一水平面相比,形成高压,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空气的环流圈。

(板书总结)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于是形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板书总结)以上我们通过实验推导出了热力环流的过程,那么热力环流是否只存在在实验中呢,那日常生活中什么导致了地面了冷热不均呢?(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分布——海陆风

人类活动——城市风

(学生讨论,展示)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第6篇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中学 李敬坤

《2.4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第二单元第四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整个说课共分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线。前几节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全球大气的整体运动原理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并为以后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及洋流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2.难点: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确立三圈环流的形成为重点的依据是三圈环流是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基础,也是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确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为重点的依据是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是季风环流和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确立三维空间中的风的方向为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难以建立一个三维空间模式,更难在三维空间模式上理解低空和高空的风向。

(四)教材处理:

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探究的全过程,先提醒学生紧紧抓住以前学过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将前后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单圈环流的形成;另外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分解为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四部分。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以及移动规律。2.过程与方法

①实践能力:能正确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气压带、风带的一些问题。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确立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1.确立依据: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由于本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

2.方法和手段:

①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三圈环流的形成;

②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3.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引课,教师展示多媒体动画)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教师展示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板书)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单圈环流的形成 3.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或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黑板上绘制的板图或多媒体动画)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板书)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是一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范围有多大?(探究活动)题目: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区却是沙漠广布?

分析:本探究活动可以在课内使用(最好放在已经讲授了全球大气环流还没有讲季风环流时进行。这样可以引入季风环流的教学。本探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实际上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板书)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单圈环流的形成 3.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作用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热力环流》教案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表说明热力环流的过程,并据此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等自然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热力环流规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塑造热爱大气环境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热力环流的发生原理和形成过程。

(2)热力环流的运用。

难点: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气压的高低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在两种情况下,谁会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

新:

应用1:海陆风——根据海陆热力差异,画出风向:

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应用2:山谷风

由于山顶与谷底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顶吹向谷底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应用3:城市风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区是一个高温区,由于热岛中心区域近地面气温高,大气做上升运动,与周围地区形成气压差异。白天和晚上是一样的,近地面风都是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是由城市吹向郊区的。

五、当堂检测

六、教学反思

《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第8篇

热力环流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更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力求学生通过本节复习课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气候的影响等。反思整个备课及上课过程,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充分结合学情

授课对象为高三美术生,基础知识薄弱,文化课学习能力不强。教师在授课时即能够兼顾基础知识的讲授,又能够够兼顾高考的深度和要求,教学过程难易适中,贴合学生实际,符合艺术生高考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会地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该选取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学生感知地理就在身边。在“热力环流表现形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回想夏季在海边娱乐时海风的方向,生活在山区的我们能感受到夜晚时风来自山坡还是山谷?学生回答:白天,风来自海洋。夜晚,风来自山坡。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够体现地理信息的多样化。本课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 中,利用幻灯片演示整个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将抽象难懂的原理由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动画,使本就基础薄弱的艺术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实现了这部分的教学目标。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参与程度低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它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在课堂当中教师仍没有摆脱传授者的形象,教师还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课前必须认真预习,积极思考,才能有所发现。

2.学生的潜能未得到充分挖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强调“以学为本”,课堂教学不但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人体生命价值的意义。因此把课堂交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做法,让学生的大脑真正运转起来,气氛活跃了,学习不再是苦事,乐在其中。这样的课堂不是满堂灌,是培养能力“授人以渔”的,是与生活、社会紧密相连的。例如,在讲到热力环流中等压面时,应该让同学主动总结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态的规律,总结的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补充说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3.备课准备认真,但不够完善。教师精心准备课件和教学设计,备课时间长,课前准备较充分,但不够完善。上课时出现前慢后快的情况,这是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好的。如把教学内容中后面的“常见的几种热力环流”这一内容简化,多放手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时间安排可能会更充足些、合理些。再加上本人对个别学生的演板练习没有及时做出积极评价,所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问题比较大的还是怎么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来听来学,做到真正的师生互动。

三、教学启示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从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第9篇

《热力环流》

郭宝田

课时

基本信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所属教材目录

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

第三节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大气环流”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

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通过前边的学习已经掌握大气受热的直接热源来源于地面,根本热源来源于太阳辐射。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

和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等。地表受热不均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根本

知识与原因,熟练掌握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力目标

②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局地热力环流问题。

过程与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方法目标 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

情感态 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度与价值观风等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学习生目标

活中的地理的概念,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的应用

新课改以来,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习生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活中有用的地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现状,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剪辑视频《火熄上方谷》2-3分钟

【新课导入】

1.拯救司马懿的这场奇雨为什么下得如此及时,难道真是苍天保佑吗?

2.大战在山谷进行,山顶并未着火,为什么山顶却发现衣服的碎屑和炭灰呢?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热力环流的形成】

课堂小结 2分钟

探究一:多媒体播放热气球、孔明灯图片

要求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热气球和孔明灯会上升?

(学生回答)热胀冷缩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关于热力环流的形成段落,每人准备一张纸,【方法】 : 探究式教学法、适时点拨法、激励教学法

【学生】

探究任务:绘出热力环流图,并讲解其形成过程。

探究过程: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探究成果展示交流:作图正确的小组代表上台

【教师】 :1.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其探究情况,并看情况给予学生引导、点拨。

2.给作图正确,讲解到位的小组加分。

3.学生展示后,播放课件,学生进一步思考,以得出热力环流形

成的根本原因;解决新课导入时的问题。

【设计意图】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2.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更好理解掌握重点

3.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探究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

【过渡】(现在,同学们已经理解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其实,现实生活中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现实中的一些典型例子。

(转入城市风成因和影响分析)

探究二 城市风

首先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绘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讲解其形成过程,以抢答形式先去收的小组代表上台作图并讲解,其他小组补充纠正,给快且正确的小组奖励和表扬,然后展示课件,学生观看课件进一步思考问题:

1.城市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在何处布局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探究三 海陆风

1.先列举实例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摄影爱好者在海边拍照 的时候,怎样站立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呢?面朝大布置作业

1分钟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海还是背朝大海?

2.带着问题教师出示海陆风的课件,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归纳.3.向学生提出问题:

①沿海地区白天吹什么风,晚上吹什么风?

②并揭晓问题答案应该在白天去拍照而且要想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应该是面朝大海

4.出示《军港之夜》这首歌,让学生找到歌词中欠妥的地方

【设置悬念】

除了城市风和海陆风,生活中还有哪些热力环流的例子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试从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总结海陆风、城市风的分析模式,请同们对山坡与

山谷风提出问题并研究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揭晓问题的答案 【课堂巩固】播放习题,学生思考并作答

课件展示《夜雨寄北》这首诗提问:巴山为什么会下雨?

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二、热力环流的应用 1.城市风 2.海陆风 3.山谷风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第10篇

真光中学 张馨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部分

二、学生分析

我校生源学习成绩普遍高,但刚进入高中生活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地理基础也相对比较差,而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地理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较强。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方法能力目标: 教会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的学习方法;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实际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

难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随气压高低的变化而发生的形状变化

五、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法、探究教学法、情景设置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

六、板书设计: 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

2、形成原理: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3、实例研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大气环流实验》视频,由学生总结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讲授新课: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提问过渡:为什么冷热不均会产生热力环流呢,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2、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回答讲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假设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运动,此时的等压面是平行于地面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实际上,由于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地面状况等因素,地面的受热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冷。动画、板图相结合,说明“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的整个环流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1)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

(2)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3)不同海拔:海拔越低,气压越大;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4)相同海拔:等压面下凹-气压低,等压面上凸-气压高(高高低低)。

知识运用: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导入中《大气环流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例探究:

(1海边的渔民说,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比较干爽,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提示: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2)诗: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知道为什么巴山会有夜雨吗?(3)城市热岛效应。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上台画出或课件演示热力环流,并解释上述现象。

课堂总结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第11篇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各部分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垫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

2. 教学重难点

(1)

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郊环流形成。二.

学生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教材比较强调知识的应用,尽管现在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在现有加强初中地理教育的前提下比以前学生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而本节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对热力环流的理解和运用上,课堂上教师运用书上插图、多媒体、板图,并结合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对相应知识进行讲解。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四.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Flash动画和幻灯片,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五.

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5、比较法: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的比较,让本节知识实际化。六.

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大气的运动可采用多媒体展示和直观图示法进行教学。1.多媒体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按照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或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这一线索,边讲边画热力环流基本模式图。

3.归纳总结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4.实践探索:展示一组海陆间、城郊间、山谷间的图片,启发学生依据热力环流的模式,熟练绘出各种热力环流图,进一步明确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并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实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七.

课型 新课

八.

课时安排 1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复习大气受热过程

出示图文,提问: 1.白天和夜晚的云层对地面的气温有什么影响?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春暖花开,大家都喜欢到野外放风筝。为什么人们会选在春天放风筝?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空气受热上升形成感知。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介绍大气运动的有关内容提问:(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第29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2、小组合作完成烟雾飘动的实验

实验演示:在教室门口点燃蚊香,让学生观察其烟雾的飘向,并分析原因。小结:以上实验表明,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那么,大气受热不均匀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大气运动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到烟雾的飘动,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讨问题的兴趣。

3、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问题(1)、气压值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2)、物体受热或受冷后,体积怎样变,密度怎样变?

(3)、大气上升后近地面和高空大气的密度和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受冷呢?(4)、密度变化后,原来同一平面的气压会怎样变化?(5)、同一水平面气压变化后对大气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大气受热均匀空气相对稳定;空气受热不均时大气产生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上升时,近地面密度变小,形成低气压,高空密度变大,形成高气压;空气遇冷下沉,近地面密度变大,形成高气压,高空密度变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形成环流圈。

总结过程:

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变化→水平运动

总结:地表冷热差异就会形成环流,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问题;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纬度分布不均,高低纬度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大气会怎样运动呢

【设计意图】从复习物理学科相关原理开始,引导学生理解热力作用与运动的关系,把环流形成的过程通过问题进行分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再进行过程总结;提出问题为以后讲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做好铺垫

4.读图分析,加强理解

(1)、学生比较A B 两地气压值的大小(2)、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绘制等压面,展示讲解得出规律(3)、读图总结,得出结论

①、近地面受冷形成高压,受热形成低压,高空与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②、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③、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高空和地面风向相反

小结:无论是高空还是在低空,同一水平面而言,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而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也比低空的低气压数值小,气压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通过读图回顾强化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方法,形成技能。

(三)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地表存在冷热差异,就会形成环流。(1)、海陆风的形成

结合问题学生探讨理解海陆热力环流 问题:

1、白天陆地与海洋的温度有何差异?气压呢?大气如何运动?

2、夜晚海陆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3、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2)、拓展提高

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的形成(原因,影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

课堂小结

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环流)十一. 布置作业

课后实践活动观察锅中水烧开时,如何流动。十二. 板书设计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 1.概念

2.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能量来源)

(上升和下沉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实例

(1)热岛效应

(2)海陆风

(3)山谷风 十三.教学反思

本课采取多媒体、图示分析法将教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并以各知识点为线索,通过设计问题将知识逐步联系和展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力环流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虽然整体水平比较高,可对于地理这门在初中被忽略的学科,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若想落实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标思想,有一定的难度,本人便采用播放录像,给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便于接下来自主探究的顺利开展,并在课前发了自主学习的相关指导和思路途径,使学生更能有的放矢,避免造成不知所为,无从下手。另外,该年龄段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加强,考虑到这点,本人将图片和动画从课本的二维平面转换成三维图,这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更好地理解热力环流。

在学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并作简图,学生知识会掌握得更深刻、牢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引导他们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合作,自主学习,但由于学生平时都比较习惯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接受知识,对于这样几乎完全靠自己的课,还不是非常适应,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画热力环流简单示意图,有部分学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依葫芦画瓢。因此,如果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这还待探讨和深究。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分析图、思考、讨论等活动,通过学生活动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经验。上课初始,采用对比差异产生的原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轻松、自然、又有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襄城县农村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2019初中学校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