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乱作为表现形式

2024-07-11

不作为乱作为表现形式(精选6篇)

不作为乱作为表现形式 第1篇

“不作为乱作为”自检自查报告

李建芬

根据凤庆县疾控中心《关于深入开展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活动实施方案》【凤疾控发发〔2016〕17号】,对照要求开展治理工作,认真查摆自身问题,现将自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有时流于情势,缺少认真深进的思考,囫囵吞枣,只从字面上理解,没有深入熟悉内在含义,特别是在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处理问目有时还存在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下降了工作标准。

二是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个人思想上总是认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工作现状和取得成绩,感到满足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认为就是再努力也不会有更大的进步,也不会工作成绩上有更大的突破,工作的热情不高,总是满足于完成既定的工作和任务。有些工作限于被动落实上级工作安排,没有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行动。特别在一些问题和工作上思前虑后,畏首畏尾,怕伤和气,没有很好地将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导致工作不敢担当,得过且过,避重就轻。

三是贪图安适,放松了吃苦耐劳作风的锻炼。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薄,滋长了享乐思想,就导致工作上有了惰性,工作上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了,受了点苦、受了点累就有情绪,艰苦工作干得少了,吃苦耐劳的作风下降了,工作不敢大胆负责,没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干工作不愿意较真。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没有坚决制止和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认为只要点到了说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了,小事化无。

四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对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有时会习惯性的按传统思想考虑,凭喜好、兴趣、特长来选择性的考虑工作方式方法。问题抓得不实,分析不细,问题谈的多,整改的措施和方法谈的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五是对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和信心。在对指导基层工作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思想和办法还不太多,思想上有不同程度的松懈、麻痹,工作作风不实。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是要敢于担当,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坚持敬业奉献,克服精神懈怠和封闭保守思想,不等不靠,积极主动。

二是放松了吃苦耐劳作风的锻炼: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加强理论和专业学习,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道德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抓工作、抓落实上下工夫,做到工作标准要严,自我要求要高,查找问题要细,整改措施要实。

四是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自身修养。时时刻刻做到自查、自警、自省、自励,加强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活动所查找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中心规章制度要求,认真学习,自觉抵制“不作为乱作为”倾向,做好本职工作。

2016年5月23日

不作为乱作为表现形式 第2篇

(二)工作执行力差。工作缺乏统筹安排,不能主动谋划,存在等上级或领导安排部署现象,被动工作,忙于应付,执行力差。特别是在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工作重心未及时做好调整,在结合体制调整和职能转变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未找准切入点,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安于现状,开拓精神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成效不突出、亮点不多。表现在思维方式上有时习惯于凭经验考虑问题和办事情,工作的原则性有余,灵活性不够。特别是大胆探索创新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路不宽,存有求稳怕乱、被动应付现象,缺乏知难而进的胆识和勇气。

(四)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开展不到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跟踪督查不到位的情况;在制度执行中,存在执行不力,责任追究不及时、不过硬情况,有强调个人原因。

二、采取有效措施,整改问题

不作为乱作为表现形式 第3篇

一、艺术作为“模仿”

这一学说认为,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最早提出这种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在古希腊, 人们普遍赞成这种把客观存在放在首位的艺术观, 后来,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 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所以, “模仿说”也称为“再现说”。

这种艺术观对艺术创作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模仿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应该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苏格拉底也认为, 艺术模仿生活应当高于生活。那什么是现实世界应当有的样子?艺术模仿生活怎样去高于生活呢?现实生活中, 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不合目的、不合逻辑的, 很多生活里发生的事情不具备典型性。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应该进行提炼、加工、概括, 还应该注意合逻辑性、合目的性。比如, 《蜗居》为什么人们评价它“现实太虚假, 蜗居太真实”?正是因为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典型的, 而且故事发展合目的性、合逻辑。我们平常看穿越题材、科幻题材的作品, 那都是虚构的故事。这类作品虚构的故事如果出现了不合逻辑的情节, 欣赏者是不能接受的。比如, 当电视剧《步步惊心》用果冻代替了原小说中描写的布丁, 网友吐槽“不仅若曦穿越了, 某某牌果冻也穿越了”。

苏格拉底认为, 艺术模仿生活不仅要形似, 更要神似。形似容易, 神似却很难达到, 但是这应该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层次。蒙娜丽莎的肖像画告诉我们这个层次是可以达到的。我们虽然不曾亲眼看见过蒙娜丽莎本人, 但是可以肯定:《蒙娜丽莎》这幅画像非常像她, 为什么?当时, 请画家来画像是必须付报酬给画家, 画得不像, 谁会付钱呢?另一方面, 有记载称, 蒙娜丽莎的好朋友看了这幅画也很惊叹, 这幅耗时四年多的作品画出了平常不太看得到的蒙娜丽莎的一面, 非常神似。

苏格拉底还强调了艺术只要成功的模仿了现实, 都能引起审美的享受。平时我们看见路人打架斗殴, 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没有人会在动作片电影播放激烈武打场景时, 从座位上跳起来, 跑出电影院去。平时, 普通人看见尸体都会觉得害怕。但《马拉之死》这幅画中, 虽然马拉的鲜血染红了浴缸里的水, 我们看到这幅画, 不会有丝毫的恐惧、害怕。平常大家看到一堆排泄物, 都会觉得恶心, 但是当懒羊羊作了一堆大便似的发型, 我们都笑了。

二、艺术作为“表现”

在西方, “模仿说”曾经长期占据主流位置。直到18世纪以后, 人们开始慢慢接受另一种艺术观“表现说”。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再现, 而表现说却认为艺术是主观世界的表现, 这看起来似乎是两相对立, 水火不容。但其实并非如此。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比喻“镜”与“灯”, 他用镜隐喻摹仿说, 认为艺术可以像镜子一样反映客观世界;他用灯隐喻表现说, 认为艺术可以像灯一样流溢主观情感。在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出现了两大文艺思潮:其中, 现实主义是以艺术摹仿说为基础, 浪漫主义思潮以艺术表现说为基础。在这两大文艺思潮下产生的大量优秀艺术作品进一步的宣传了“模仿说”和“表现说”。比如,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 我们都知道, 他是“湖畔派”诗人。曾经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科尔律治也是英国诗人、评论家。他是华兹华斯的好朋友。在1798年, 两个好朋友共同出版诗集了《抒情歌谣集》。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人喜欢, 有的人却不能接受。为什么呢?因为在此之前, 人们已经很习惯新古典主义诗歌平板、典雅的风格, 所以对于这样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歌, 有那么一些人当然是不能接受。于是1800年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 表明他的创作观念。他在序言中提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比如, 华兹华斯的《水仙花》表达了华兹华斯在看到水仙花时那满心的喜悦和幸福。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强烈的情感, 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 “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情感强烈的时刻, 但只有艺术家才能将强烈的情感化作艺术作品。

在西方, 艺术表现说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都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三、艺术作品中的模仿与再现

纵观艺术史, 我们会发现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偏重于客观, 有的艺术家偏重于主观。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情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完成了艺术的创作。

我国清代画家郑板桥和八大山人就是如此。郑板桥画竹, 上面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朝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画的竹子不仅是对自然中的竹子的模仿, 而且通过竹子表现了他特殊的情感。古代文人通常用竹子表现人的清高, 而郑板桥在衙斋竹声中听见了民间疾苦之声。我们都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文同, 别人问他为什么竹子画得那么好啊?他说“胸有成竹矣”。可见, 他对竹子的观察非常细致, 所以画的竹子是非常写实非常逼真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郑板桥画的竹子都是挺拔向上的, 没有向下和向旁边的枝枝蔓蔓。难道郑板桥衙斋里的竹子都不受到地心引力?没有向下和向旁边的枝枝蔓蔓吗?很显然不是, 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在画竹子、兰草、石头的时候, 在浓淡疏密之间, 他更多的是在表达他的内在情感和精神气度。

八大山人, 是朱元璋的后代, 明朝皇室成员。通过他的这张画像, 我们看到他满脸沧桑、满腹苍凉。他画的花鸟当然是对自然的模仿, 但是他更重写意, 他画的是山山水水、花花鸟鸟, 可是表达的却是自己国破家亡的悲愤。我们看他的落款, 逐字来看是“八大山人”, 可是如果连起来看就像是哭之笑之, 隐喻了朱耷的身世之痛。我们看他其他的作品, 他画的荷花总是残破的, 他画的石头总是嶙峋的、不稳定的, 他画的鸟总是白眼向上。郑板桥在他的画作上题诗“横涂竖抹千千幅, 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的画是“泪点”多于“墨点”。

参考文献

[1] (美) M.H.艾布拉姆斯著, 郦稚牛, 张照进, 童庆生译:镜与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方言作为电影表现形式元素的探讨 第4篇

方言作为电影表现形式元素的探讨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夏 璠

方言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在合适的时候运用才能为影片加分,如果乱用就起不到任何效果。评价方言作为一部电影的表现方式是否恰当,应该看这一表现形式是否契合了电影的主题,好的电影是运用了适合影片内容的表现形式构筑成的整体。

方言 电影 表现形式

中国方言电影在《疯狂的石头》后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专业人士也对方言电影这一特殊类型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方言这一特殊的语言符号虽然脱离了视听语言的符号系统,但也因其特殊性而有了它特定的指代和功能。

方言首先拥有本身的纪实性,真实再现人物生存状态,如在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中,方言再现了电影人物的生存状态;其次,当方言与电影结合,作为电影表现方式中的一种,这种真实与创作的结合又制造了方言电影中由对白产生的特有的戏剧性,如在《疯狂的石头》中广东方言“我顶你个肺”制造的喜剧效果等等。

一、方言体现真实感

纵观当代中国电影,方言在电影中运用被人们认可,最先是在解放初期的一系列建国电影中,这些电影中领袖的扮演者为了真实塑造人物形象,都需要说一口领袖家乡的方言,扮演毛主席的演员需要说湖南话,扮演周总理的演员需要说江苏话,这都是为了满足电影人物对真实性的追求。

真正意义上的方言电影,应该是60年代以四川方言拍摄的《抓壮丁》为标志,方言开始从个别人物形象的特有符号变成了特定人群的标志符号。在张艺谋拍摄的《秋菊打官司》中,方言营造了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形象。在贾樟柯《三峡好人》中,方言区分了不同地区的人群……在方言电影中,方言成为一种标识,它代表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代表了他们的草根文化,方言成为一种现实状态提炼出来的符号,成为一种将生活真实感搬上银幕的手段。

二、方言制造戏剧性

我们将方言视为脱离了电影视听语言符号系统的另一种语言形式,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电影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不断地实践。而方言这一语言形式也随着电影形式的丰富,在原有的基础上从巴赞纪实美学的考虑到电影形式主义的探索寻找新的突破。方言的运用逐渐从展示真实性的简单要求中抽离出来,以表现为主的戏剧性成为方言展示的新舞台。

如在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中,导演运用了重庆方言、成都方言、河北保定方言、青岛方言、广东方言等,这些方言的运用不再出于对影片真实性的要求。对于这一部影片来说既不需要展示特定人物的特定身份,也不需要划分出特定的人群,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区别更不是影片需要传递的主题,方言的运用仅仅是为了制造戏剧性,增加戏剧效果。影评人、编剧程青松也曾说过:“第六代导演和宁浩运用方言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追求纪实美学风格,后者是追求夸张的、戏剧性的商业效果。”

三、方言作为一种表现形式

在对方言电影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将方言与普通话分别作为非主流与主流的代表相比较,方言电影由于语言地域限制,能听懂的观众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言电影的发展,使其不能成为主流。人们担心在电影中过度使用方言,不但观众对方言的新鲜感会降低,汉语的纯洁性也会受到影响。从电影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考虑不无道理,方言显然限制了电影的广度。但是如果我们将方言考虑为电影的某一种表现方式,我们则会打开方言电影的另一片新天地。

方言在电影中有何用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海婴用“制造喜剧效果”和“表现生存状态”两种目的作了解释。方言已不仅仅是表达信息的渠道,它被赋予了除此以外的其他用途,就像电影《公民凯恩》中构图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内容,它有了表达深层含义的功能。这样的比较,说明我们能够将方言视为一种表现形式。

优秀的电影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方言电影虽然众多,但是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电影却不多,《三峡好人》可以说是成功的代表。当然对于大多数电影观众来说,观看电影的重点仍然是影片呈现的故事,呈现的虚构时空中的世界与事件,而电影的形式元素是藏在内容之下的。《三峡好人》正是利用方言表现了影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成为隐性的形式元素之一。影片在国外获奖,评委们对方言的熟悉程度并不比国内强,但是影片中通过方言表达的潜藏的地域文化与迁移矛盾是评委能通过语言的区分感受到的,就像《窈窕淑女》中奥黛丽•赫本扮演的村妇,她语言所代表的阶层,国内观众也能感受到一样。影片中有一个段落,一位本地居民反复摇头表示听不懂外地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一戏剧冲突,看似轻,意义却重。如果将影片中的方言换做普通话,那么矛盾与影片的内涵则很难表现出来。

《疯狂的石头》并没有从文化深度上去考虑方言,但是大杂烩的方言也在影片背后塑造了不同的人物,一个小城市,汇聚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如谢小萌时不时冒出的四川普通话,也成功塑造了一个小人物的形象。方言成为真实性与戏剧性巧妙结合的妙点。

方言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其他的表现形式相同,只有在合适的时候运用才能为影片加分,如果乱用就起不了任何效果。笔者认为,未来电影的发展,对于方言电影而言,我们不应该以电影是不是方言电影来评价其效果,而是应该以方言作为这部电影表现形式之一是否合适来判断。好的电影是运用了适合影片内容的表现形式构筑成的整体。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6.010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 第5篇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

(一)按照县委要求,为着力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成果,深入推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题教育,县残联扎实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自查自纠活动,现将县残联自查自纠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

县残联高度重视,理事长及时主持召开了动员会议,全面学习县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及县委书记在全县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统一认识,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开展专项整

治活动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结合残联实际,制定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建立活动办公室,明确了活动内容、要求、时限。

二、广征意见

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县残联紧扣这次整治活动的目标任务,通过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于7月22日通过《关于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征求意见的函》向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征求意见。

三、全面自查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紧紧围绕“七个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对照检查,深入查找县残联领导班子和职工在“七个突出问题”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县残联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七个突出问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学习还不够深入,

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畏难怕担责,缺乏改革创新意识,习惯于按照既有的规定办和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办,缺少灵活应变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干部教育还不够严格,部分干部工作质量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干部身上有纪律松懈、作为不扎实、办事推诿、工作不严谨、脱离群众,态度不谦虚等现象等。

四、深入整改

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县残联将采取以下措施深入落实整改:一是切实抓好工作落地,增强残疾人服务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党和政府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推动解决当前残疾人关心和反应强烈的就业、康复等问题。二发扬民主,搞好团结,坚持凡重大决策,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按照领导职责分工,大胆决策,敢于负责。三是强化政治纪律意识,领导干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持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向上,保持公仆本

色,严格自律生活作风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五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办理流程,明确工作责任,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禁绝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

(二)根据县效能风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临效能发〔**〕3号),我局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对照要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认真查摆自身问题,现将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汇会议,传达了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及时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和各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结合城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机构,认真开展整治工作

按照开展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为集中治理“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促进机关作

风、行政效能和群众满意度的明显提升,我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召开全体人员专题管工作实际,制订了《临泽县城管执法局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把整治当前干部工作作风中的“为官不为”、消极懈怠、敷衍了事;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说了,但事却办不了;监管不到位,损害群众利益和群众“办事难”及城管执法监管不力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局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想事干事、敢于担当的良好风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市容问题,推进机关作风明显转变,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二、自查自纠工作情况

(一)强化日常学习制度,深化学习效果。针对自查过程中反映的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的问题,在继续坚持每周集体学习和每天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力度和学习效果。重点学习了习近平

平同志在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政从政若干准则》、《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甘肃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通过研讨学习的方式深化学习效果,提高理论素质,推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工作措施有力,自查整改到位。坚持把思想教育、检查整改、树立典型、责任追究、完善机制贯穿始终,分宣传发动、自查整改、督查问责、总结提高四个步骤进行。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具体负责,层层抓落实。领导同志带头自我查摆,以各中队为单位集体讨论,结合各自职责,采取自查和互查相结合的方

式查摆问题,形成全局上下推进治理工作的强大合力,并针对查摆结果研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坚持边查边改,强化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确保整改到位。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以整治庸懒散慢、中梗阻塞、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和服务意识不强、行业作风不正、行政效率不高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党员干部能力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形成勇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抓真管的良好氛围。提高行政许可审批效率,优化流程、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切实缩短办理时间。深化服务执法理念,提高执法效率。执法监察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秉承执法先送法、监管先服务,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在优化服务中提高执法效率,从细微之处做起,坚持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个案件,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排群众所忧。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

风教育。深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路线意识,提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教育,坚决摒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惯性思维,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把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转变为自觉行动。

(五)加强监督力度,形成长效机制。领导小组督促全体人员按照要求、按照时限完成问题的查摆工作,监督自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办公室统一汇总,在日常工作中核实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还未整改彻底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保证治理工作持久有效。

通过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目前,我局干部职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政策措施“最先一公里”和

“最后一公里”形成“中梗阻”,推进重点工作任务明显滞后的问题得到了好转,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市县委八项要求和党风廉政责任精神不严格,查纠存在问题不力的问题得到了遏制、不存在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公正和滥用执法权,自由裁量权的基准、范围、种类不明确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也不存在工作不主动,协调配合差,相互推诿扯皮,庸懒散拖效率不高,工作顾此失彼,拖泥带水问题;工作人员思想消极,观念陈旧,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主动作为,进取意识差,大局观念弱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转变;更没有在落实县政府目标责任书推进缓慢被通报批评和落实县政府为民办实事措施不硬、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情况。机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发现因工作落实不力,对上衔接汇报不及时,对下安排部署不到位或因临时性应急工作通知加班不到,贻误工作时机等突出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效果,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我局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切实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要求各中队和个人将查找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报告,进行公开承诺,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我局 “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 第6篇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一】

首先非常感谢股份公司倡导的这次“拒绝不作为

打强行动力”的行动,行动方案全面而又具体的诠释了“不作为”的九个表现,让我们每个人有了一个自查、自省、自我提高的机会。

南宋朱文公云:“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冕。”不仅是处事修身之道同样也应该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通过自查“慢”、“混”、“散”、“浮”、“懒”、“差”、“虚”、“私”、“乱”等9类不作为行为,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慢”“散”“懒”这些平时工作中不以为然的作为,实际上就是一颗颗的毒瘤,不及时的拔除早晚会出大问题。

通过这次行动让我认识到只有拒绝纪律松懈,懒于行动,自由散漫,得过且过等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着诸多行为,主动工作,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勤奋敬业,竭尽全力、尽职尽责才能把工作做好,真正的打强自己的行动力!

王绪涛

2015.10.30篇二:干部不作为

慢作为

乱作为

体会

学习《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

不容庸懒散》文章体会

2011年8月21日,区委召开全区党员干部(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人民日报8月19日头版文章《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不容庸懒散》。此次学习,是我强化了责任意识,也使我认识到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是加强广大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现就学习谈一点认识及体会。

x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

已持续4个多月,席卷到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其目的都是为了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慵、懒、散”问题,都是为了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为经济社会不断前进提供坚强保障。庸、懒、散行为,在x被归纳为10种表现: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远城区干部“走读”现象严重。

庸、懒、散,小则碍事,大则碍政。现实中,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是常见病,也是慢病和顽症,须长期

用“药”。

当大部分政府官员都处于庸、懒、散的状态时,最受摧残、最为悲哀的是人民群众。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杜绝庸、懒、散行为。坚决杜绝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

一是“庸政”“懒政”现象正成为中国各地政府着力破解的难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多个省区和城市相继掀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抱定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越来越行不通了。

二是开展“治庸治懒治散”,重点要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在治庸方面,克服平庸作风,重点解决理想信念淡薄,缺乏事业心、责任感;

工作作风漂浮,被动应付;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机关管理混乱,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干部碌碌无为;干部业务素质差,不讲标准、不讲效率,对部门和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敷衍塞责,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等问题。在治懒方面,克服懒惰作风,重点解决没有工作激情,精神状态差;不积极履行职责,只讲待遇、不讲奉献,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服从组织分配,不认真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思想僵化,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

施等问题。在治散方面,克服散漫作风,重点解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漠视规章制度,损害集体荣誉;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作风粗暴,服务态度差,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三是治理慵懒散要提高工作执行力。

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品头论足的毛病;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讲大事、谋大事、办实事,优化作风,务实高效,不断加强学习,针对慵懒散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完善自我。

我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我长期坚持不断的学习,克服自身缺点,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查找自身不足,认真整改,从思想上提高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践行科学发展观,让自己从思想上自觉远离“慵懒散”的坏毛病。篇三:不作为慢作为心得体会

不作为慢作为心得体会

学习《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心得体会

(转载于:工作不作为心得体会)

8月20日,接中心校通知,学习人民日报8月19日关于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不容庸懒散”的文章报道。

8月21日,在二七区201x年学校幼儿园正副主任培训班结业大会上,又一次下发文件,集中学习了201x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文章“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不容庸懒散”。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领导对工作的高度重视,提高工作实效性的迫切性,心中想着人民,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强化性。

看到“庸懒散”三个字,让我想到了“平庸、懒惰、散漫”三个词。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照庸懒散行为现象,也有过工作不推力、创新力不强等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教师,针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要从自身开始,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庸、懒、散现象,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效能,创新工作方式,牢固树立敬业奉献,廉洁从教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严于律己,坚决抵制腐化思想的侵蚀,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建设组织放心,公众认同,人民满意的二七教育强区,尽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成事,不出事!

教育是一种服务,为学生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突然我想到了一首歌:《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作人民公仆,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要为民劳苦

百姓更拥护。。。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二】

目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如火如荼。此次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过去一年,广大党员干部将“三严三实”的要求体现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行动中,不断取得了作风建设新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活动过后,“四风”有反弹、作风建设有松动,“庸懒散浮拖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出现。

只有坚决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三严三实”的戒尺规范自己,本着“严”和“实”的要求,才能强化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

一要严明政治纪律。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中央权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经得住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做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仆。

二是集中整治、从严问责。

坚持严字当头,加强督促检查。对专项整治和问题整改进行明查暗访,既查工作落实情况,又听基层和群众意见,及时反映和纠正突出问题。对发现的负面典型进行集中曝光,加强惩处力度。

三是强化督促整改。

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重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实际查找解决“不严不实”问题。领导干部要每时、每事、每点上从严从实要求自己,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无处遁形,形成风清气正、团结拼搏、实打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三】

目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如火如荼。此次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过去一年,广大党员干部将“三严三实”的要求体现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行动中,不断取得了作风建设新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活动过后,“四风”有反弹、作风建设有松动,“庸懒散浮拖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出现。

只有坚决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三严三实”的戒尺规范自己,本着“严”和“实”的要求,才能强化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

一要严明政治纪律。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中央权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经得住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做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仆。

二是集中整治、从严问责。

坚持严字当头,加强督促检查。对专项整治和问题整改进行明查暗访,既查工作落实情况,又听基层和群众意见,及时反映和纠正突出问题。对发现的负面典型进行集中曝光,加强惩处力度。

三是强化督促整改。

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重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实际查找解决“不严不实”问题。领导干部要每时、每事、每点上从严从实要求自己,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无处遁形,形成风清气正、团结拼搏、实打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四】

近期,我学习了8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不容庸懒散》一文。通过学习,我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党员干部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一个革命政党,必须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样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统美德,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保持革命气节,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改变革命的初衷,不丧失必胜的信心,不怕困难,不信邪,坚持真理,维护党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不良倾向和邪恶势力作斗争,坚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影响面前一尘不染,正气凛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志向,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真正塑造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按照这条路线办事,我们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偏离这条路线,我们的工作就要受挫折。新世纪新形势,面对中国发展的良好机遇,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三是我们共产党人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应走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事公正、公开、公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用权为民,还是以权谋私,是对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因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五】

目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如火如荼。此次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过去一年,广大党员干部将“三严三实”的要求体现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行动中,不断取得了作风建设新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活动过后,“四风”有反弹、作风建设有松动,“庸懒散浮拖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出现。

只有坚决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三严三实”的戒尺规范自己,本着“严”和“实”的要求,才能强化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

一要严明政治纪律。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中央权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经得住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做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仆。

二是集中整治、从严问责。

坚持严字当头,加强督促检查。对专项整治和问题整改进行明查暗访,既查工作落实情况,又听基层和群众意见,及时反映和纠正突出问题。对发现的负面典型进行集中曝光,加强惩处力度。

三是强化督促整改。

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重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实际查找解决“不严不实”问题。领导干部要每时、每事、每点上从严从实要求自己,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无处遁形,形成风清气正、团结拼搏、实打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六】

按照县联社工作作风整顿的要求,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围绕工作作风方面作自我剖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素养还比较浅薄。

由于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自记事起,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参加工作后,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行政管理,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内容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也不透不深,研究的较少,掌握的不够好。致使理论素养与时代的要求有差距。

(二)思想观念仍需解放。

主要是思想观念还不够开放。工作上放不大开手脚,思想上不够大胆,满足于按照领导要求,做好本职,完成任务,缺乏创造性、独创性的点子,对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等到

(三)在工作中自我要求不够严。

虽然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把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体现到工作中去,也存在自我要求不严格的现象,如有时给领导报数字不够及时、口径不够统一;有时思想较为懒惰,安于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不注重思考整体的工作和大局;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从自身根子上找问题;有时事情不象自己想象那样就情绪化。

(四)作为一个业务能力较强的资深信合人员,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虽然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发挥着自己较强的业务能力,但对工作作风这根弦崩的不够紧,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对自己要求不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实事求是的说,我还是比较爱学习的,但是近几年来,自己学习不如从前那样刻苦了。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一是学习上不够勤奋。总觉得自己接受快,要用时学习随时来得及、跟得上。二是深入思考不够。自己平时学习,属浅层次的理解、记忆,没有认真思考,没有从深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并加以指导实际工作。三是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平时学习之后,不善于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指导推动工作,对工作指导不够。在树立行业形象上,总结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少。

2、对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理解不深、不透。做好本职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宗旨观的最基本形式。总的说,这方面做的是不错的,但在思想的认识上、行动的自觉性上有差距。有一些模糊认识,感到宗旨观是一个大概念,是一个政治类的要求和理念,有时觉得在实际工作中,在具体行动上难以准确把握,没有完全做好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

3、思维方式不够科学。一是认识问题有偏颇。对政治形势研究较少,敏锐性不强,总觉得了解全面局势、掌握外界动态,制定方针政策是上级的事、领导的事,自己是执行者,只要把上级的精神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就行了,缺乏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这种思想是不对的,片面的,说明自己的不成熟。二是没有熟练的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工作忙时,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在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主要和次要的关系的能力上有欠缺。如搞这次工作作风整顿,牵扯自己精力较多,使我在工作上受到限制。

4、端正工作作风、严于律己不够。一是自我修养不够,放松要求,没有从点滴做起,自觉防微杜渐的意识。二是纪律观念不够强。执行纪律的自觉性不强,总觉得纪律问题不是大问题。可以“忽略”,没有从行业形象的大局来考虑。三是艰苦创业精神淡化。认为经济发展了,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吃饭、穿衣开始讲名牌、要舒适,认为自己劳动所得,无可厚非,没有深入领会好xx“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个人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决不是小事,绝不能忽视。它能妨碍信用社政策的贯彻执行,损害信用社和人民的关系,影响信合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己决心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改:

1、进一步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加强自身思想改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为民服务、为民理财的宗旨观念,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信合干部的形象。

2、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工作需求。用新的思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学习为载体,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期信用社工作的需求。

3、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县联社联系起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这次工作作风整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4、廉洁奉公,从严律己,为信合系统工作作风整顿作贡献。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淡薄名利,克己奉公。工作上高要求,自觉执行有关规定,树立依法经营、廉洁勤政的行业形象,为这次工作作风整顿作出应有的贡献。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七】

区委召开全区党员干部(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人民日报8月19日头版文章《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不容庸懒散》。此次学习,是我强化了责任意识,也使我认识到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是加强广大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现就学习谈一点认识及体会。

此时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

已持续4个多月,席卷到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其目的都是为了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慵、懒、散”问题,都是为了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为经济社会不断前进提供坚强保障。庸、懒、散行为,在x被归纳为10种表现: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远城区干部“走读”现象严重。

庸、懒、散,小则碍事,大则碍政。现实中,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是常见病,也是慢病和顽症,须长期用“药”。

当大部分政府官员都处于庸、懒、散的状态时,最受摧残、最为悲哀的是人民群众。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杜绝庸、懒、散行为。坚决杜绝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

一是“庸政”“懒政”现象正成为中国各地政府着力的难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多个省区和城市相继掀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抱定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越来越行不通了。

二是开展“治庸治懒治散”,重点要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在治庸方面,克服平庸作风,重点解决理想信念淡薄,缺乏事业心、责任感;

工作作风漂浮,被动应付;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机关管理混乱,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干部碌碌无为;干部业务素质差,不讲标准、不讲效率,对部门和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敷衍塞责,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等问题。在治懒方面,克服懒惰作风,重点解决没有工作激情,精神状态差;不积极履行职责,只讲待遇、不讲奉献,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服从组织分配,不认真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思想僵化,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等问题。在治散方面,克服散漫作风,重点解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漠视规章制度,损害集体荣誉;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作风粗暴,服务态度差,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三是治理慵懒散要提高工作执行力。

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品头论足的毛病;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讲大事、谋大事、办实事,优化作风,务实高效,不断加强学习,针对慵懒散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完善自我。

我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我长期坚持不断的学习,克服自身缺点,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查找自身不足,认真整改,从思想上提高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践行科学发展观,让自己从思想上自觉远离“慵懒散”的坏毛病。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学习心得8篇【八】

2011年8月21日,区委召开全区党员干部(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人民日报8月19日头版文章《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须担责——x不容庸懒散》。此次学习,是我强化了责任意识,也使我认识到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是加强广大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现就学习谈一点认识及体会。

x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

已持续4个多月,席卷到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其目的都是为了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慵、懒、散”问题,都是为了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为经济社会不断前进提供坚强保障。庸、懒、散行为,在x被归纳为10种表现: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远城区干部“走读”现象严重。

庸、懒、散,小则碍事,大则碍政。现实中,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是常见病,也是慢病和顽症,须长期用“药”。

当大部分政府官员都处于庸、懒、散的状态时,最受摧残、最为悲哀的是人民群众。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杜绝庸、懒、散行为。坚决杜绝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

一是“庸政”“懒政”现象正成为中国各地政府着力的难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多个省区和城市相继掀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抱定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越来越行不通了。

二是开展“治庸治懒治散”,重点要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在治庸方面,克服平庸作风,重点解决理想信念淡薄,缺乏事业心、责任感;

工作作风漂浮,被动应付;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机关管理混乱,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干部碌碌无为;干部业务素质差,不讲标准、不讲效率,对部门和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敷衍塞责,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等问题。在治懒方面,克服懒惰作风,重点解决没有工作激情,精神状态差;不积极履行职责,只讲待遇、不讲奉献,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服从组织分配,不认真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思想僵化,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等问题。在治散方面,克服散漫作风,重点解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漠视规章制度,损害集体荣誉;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作风粗暴,服务态度差,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三是治理慵懒散要提高工作执行力。

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品头论足的毛病;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讲大事、谋大事、办实事,优化作风,务实高效,不断加强学习,针对慵懒散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完善自我。

上一篇:生命教育篇下一篇:平行线性质数学老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