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诗歌名句摘抄

2024-07-20

温庭筠的诗歌名句摘抄(精选13篇)

温庭筠的诗歌名句摘抄 第1篇

温庭筠的诗歌名句摘抄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分享了温庭筠的诗歌名句,欢迎欣赏!

1、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

2、杨柳枝 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

4、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温庭筠 《送人东游》

5、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 ——温庭筠 《木兰花》

6、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 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温庭筠 《苏小小歌》

7、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南歌子》

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9、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綉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菩萨蛮》

10、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温庭筠 《菩萨蛮》

11、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更漏子》

12、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温庭筠 《菩萨蛮》

13、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14、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 《南歌子》

1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 ——温庭筠 《梦江南》

16、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更漏子》

1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 《望江南》

18、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一》

19、玉楼明月长相思,柳丝经枭娜春无力 ——温庭筠

20、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 《商山早行》

21、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温庭筠 《菩萨蛮》

22、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心事竟谁知 ——温庭筠 《菩萨蛮》

23、南歌子词二首 / 添声杨柳枝辞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南歌子词二首 / 添声杨柳枝辞》

24、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温庭筠 《菩萨蛮》

2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26、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温庭筠

27、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温庭筠

28、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温庭筠 《和友人伤歌姬》

29、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温庭筠 《梦江南》

30、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温庭筠 《咸阳值雨》

31、“玉炉香 红烛泪 偏照画堂秋思 , 眉翠薄 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

32、芳草无情人自迷。 ——温庭筠 《经西坞偶题》

33、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 《苏武庙》

34、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肠断淮得知? ——温庭筠 《玉蝴蝶》

35、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温庭筠 《菩萨蛮》

3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 《商山早行》

37、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 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鲜不动春塘满。 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颦。 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温庭筠 《照影曲》

3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 《望江南》

39、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 ——温庭筠

4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相思何日能换来相知呢? ——温庭筠 《杨柳枝》

41、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温庭筠 《忆江南》

42、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温庭筠 《达摩支》

43、鸾咽奼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温庭筠 《夜宴谣》

44、愁闻一霎清明雨。 ——温庭筠 《菩萨蛮》

45、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

46、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 ——温庭筠 《酒泉子》

47、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轻,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晏几道 《更漏子》

4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

49、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温庭筠 《杨柳枝》

50、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温庭筠

51、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5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其六 ——温庭筠

53、肠断白频洲 ——温庭筠 《望江南》

54、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55、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 《菩萨蛮》

温庭筠的诗歌名句摘抄 第2篇

2、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5、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6、河源怒触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

7、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0、芳草无情人自迷。

11、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1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14、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1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6、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17、千古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9、鬓云欲度香腮雪。

20、碧天如水夜云轻。

21、玉楼明月长相思,柳丝经枭娜春无力。

22、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2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24、象床宝帐无言语,儿此谯周是老臣。

25、戚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26、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27、杏花含露团香雪。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文造诣 第3篇

一、温庭筠的诗文意境造诣

在文学作品中, 意境的虚实与韵味往往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意境的好坏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标准。温庭筠善于描写女子的样貌、神态及心境, 并在对女子外貌的描写中加入对周围环境的描写, 如画堂、洞房、翠幕、珠帘等, 渲染出独特与细腻的环境氛围。在他的诗文中, 对女子日常行为描写最常见的用词为懒起、弄妆、转盼、倚栏等;最常出现的物品为玻璃枕、水晶帘、莺镜、红烛、红豆等;女子的活动场所通常为芳园曲径、闺阁秀楼等;常出现的季节为春季, 时间多为夜晚[1]。

温庭筠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女子的生活状态, 善于捕捉具体事物的特征, 他通过各种事物间的相互映衬与烘托形成独特的诗文意境。他的诗文情感细腻、生动自然, 文中意境能带给人无限美妙的遐想与感受。温庭筠对女子的描写还体现出了他细腻的文笔功底与深厚的诗文造诣。在唐代, 民间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由于生活窘困被迫沦为歌女、妓女, 她们没有社会地位, 却有普通女子难以企及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她们善于装扮自己, 对房间的布置也有独特品位。温庭筠诗文中对闺房的描写有着优美的艺术效果。他描写闺房中各种物件的绚烂色彩及图案, 如丝织物上的鸳鸯等。他将这些带有浓郁女性色彩的事物与风月、花鸟等自然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优美的意境, 成功地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高深的诗文造诣。

温庭筠诗文除了展示歌女、妓女的生活与情感之外, 还偏好写愁思女性的怨苦哀绪、羁旅中的男女离情、民俗风味极浓郁的男女恋情以及其他女性的艳情。对这些情感的描写不仅限于庭院、闺阁, 还远至边关疆塞。具有不同身份、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物在温庭筠的笔下闺情绮怨而又形象丰富。他诗文中的男女偶或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在情感与生活中, 于不自觉间流露出来;偶或自觉地尽情流露和融汇男女之情, 而丝毫没有遮掩。期间所倾注的情感主要是表达温庭筠自己作为一个浪子情种对美艳世界的忘返以及对歌女、妓女不幸遭遇的同情。这也是温庭筠诗文众多意境中所寄托的情感所在。例如他的一首《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锦衾知晓寒”, 全文脉络清晰, 生僻字少, 但却佳句连连, 写出了美人月夜独眠的画境。“皓月”点明了时间, “重帘”则说明所在地于闺房。再以庭院的幽静衬托出相思之情。三、四句的情景描写将一、二句的气氛浓抹得更加厚重, 五、六句追忆不堪回首、似水流年的往事。美人在花露残月中尽诉伤春之情。“深处麝烟长”的一个“长”字不仅将寂静残月夜的意境形象化, 更凸显了长夜无眠、引人追忆的情感意境。

二、温庭筠的诗文结构造诣

温庭筠的诗文侧重于把人物内心情感用外在景物来反映。人、物、情、景在结构安排上具有很大的时空跳跃性。现代人读其诗文, 仿佛在欣赏一个紧接一个的、或近或远的电影镜头。他的诗文在一个个镜头的串接下构成了一幅幅结构独特的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

在他的“水精帘里颇黎枕……玉钗头上风”这篇《菩萨蛮》中, 镜头由远及近、梦境如幽似真, 细致入微地将一个愁思女性的形象刻画得寂寞孤独而又多情美丽。首先一幅水晶帘构成的远镜头中, 锦帐上绣着一对鸳鸯, 然后镜头慢慢拉近, 只见玻璃枕上一位女子正在倚睡着进入梦乡。女子的梦境中, 江岸边如烟的柳色映衬着即将落下的明月, 明月所挂处的天空急速飞过一群大雁。这段梦境场景的描写深深刻画出倚睡女子的相思苦, 她所思念的人杳无音信, 以至于白日愁, 晚间梦里也是不堪愁苦。这段场景若只是对实景的描写, 确是平淡无奇, 但温庭筠将其放入愁思女子的梦境中, 一下即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使平淡的实景蕴含着深切的情感。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温庭筠绝妙的诗文造诣。从“藕丝秋色浅”至结尾“玉钗头上风”, 诗文的画面镜头结构再进一步拉近, 描写女子的衣着穿戴。她着淡黄薄衣, 红花插戴两鬓, 头上玉钗微颤。一幅构图精美的美姬春睡图跃然于纸上。整幅图、整篇词惑人耳目、缛绣繁弦。从富丽华贵的闺帏到凄凉寂静的江天, 勾勒出了两种环境、梦里梦外两个人物和两种心境, 所蕴之情感极深极丰。后又通过现实中女主人公的装扮服饰黯然显露出她的凝伫情态。整首词的时空跳跃感极强, 愁思女子的生活与情感在温庭筠的笔下以片段式纷至而来, 时续时断, 期间丝毫不见串联的文字针线, 一切全凭读者在遐想中勾连。

温庭筠的诗文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原因之一就是如上篇《菩萨蛮》中的行文结构一样具有极强的时空跳跃性。上篇《菩萨蛮》前文还在雕饰精致与暖意, 突然就转至梦境中的朦胧与凄寂, 无论是色调还是意境上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对比效果。从室内到室外、从梦外到梦里, 温庭筠在结构安排上没有明显的过渡。其实景实物的罗列层层叠出、五花八门, 似无规律而又应接不暇, 转承起伏都显得十分突然。这种不着痕迹的空间跳转给读者留下了大片空白去予以发挥想象。在时间跳跃的安排上, 温庭筠的诗文三言两语即可由夜晚写到白昼, 甚至再由白昼写到夜晚。在“牡丹花谢莺声歇……背窗灯半明”这首《菩萨蛮》中, 时间由白天的莺歌到夜晚的明月, 再到黎明时的灯半明。由此可见, 温庭筠诗文结构安排的最大特点即是时空的高度跳跃感, 但又不失整体的图画感, 足见其诗文造诣之高[2]。

三、温庭筠的诗文语言造诣

温庭筠的诗文偏重香泽脂粉, 好重抹浓妆, 对女性容貌体态的描绘极尽刻意。因而温庭筠诗文中的人物有柔弱、闺情的特点, 而诗文语言也相应精雕细琢、辞藻华丽, 具有鲜明的语言色彩。从行文上看, 温庭筠喜好并善于以景状物, 以人的穿着服饰、容貌情态来外化人的思绪和心境, 而很少直接用抒情化的语言。例如他的两句“水精帘里颇黎枕”和“暖香惹梦鸳鸯锦”, 将屋内的“帘”、“枕”、“锦”分别用“水晶”、“玻璃”、“鸳鸯”来雕饰, 凸显出一种错落参差的美感, 又给人无限的遐想。一个“暖”字蕴意着温暖温馨;一个“香”字散发出妩媚芬芳;一个“惹”字牵出动人的缠绵纤柔;一个“梦”字配上“鸳鸯锦”赋予人们无限美好的梦境。例如在“牡丹花谢莺声歇”和“绿杨满院中庭月”两句中, 短短十余字即罗列了五种自然景观, 交代了整首词的背景, 将人带入到了一种淡雅的环境中。

与其他花间派词人类似, 温庭筠诗文中的女性形象都源自于歌女。在酒席歌宴上, 歌女们一边秀舞, 一边伴唱着文人所著的歌词。酒席歌宴上的歌女大多为取悦男人而存在, 因此酒席歌宴上的常客士大夫、文人们素有狎妓习惯, 喜欢即兴为歌女作词, 词中文字给人听觉、视觉上的畅快感。温庭筠在歌女形象的诗文中, 偏重于用雅致的语言进行外观上的描述。她们站、坐、倚、睡、卧等各种动作都显得那么迟滞、缓慢、慵懒, 透露出一种对爱的感伤和期盼, 带有似幻如梦的画面感。对每一丝人物感情的细微波澜, 温庭筠的诗文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不会平铺直叙, 而是借用词语、意象的暗示和裁剪, 依次排列出能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有代表性的外在物象, 并将它们用富含情韵的字词贯穿在一起。对外在物象的描绘, 温庭筠用语极尽精细之功, 给人一种实景实物现于眼前之感, 同时又灵动跳跃、幽深曲折, 构成了诗文所要构建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内涵[3]。

此外, 温庭筠的诗文语言还富含音乐特征。他用词严谨, 对四声平仄、叠韵双声的运用讲究而又到位。音量较高的去声字被恰当地使用, 使音乐韵律与诗词文字一起飞动跌宕、和谐共生, 自然使得诗词与音乐的特点紧密结合。如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 即多处用到去声和叠韵双声, 读上去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温庭筠的这种将语言音乐化的能力与他从小即精通音律不无关系。

摘要: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诗文精致秾艳、辞藻华丽, 其诗词成就在晚唐时期可谓独树一帜, 可与李商隐齐名, 具有很高的诗文造诣。

关键词:温庭筠,诗文,造诣

参考文献

[1]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温庭筠的故事 第4篇

温庭筠的成功,引无数读者竟折腰,也让许多聪颖之士眼红不已。对此,《花草蒙拾》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温、李齐名,然温实不及李,李不作词,而温为《花间》鼻祖,岂亦同能不如独胜之意耶。古人学书不胜,去而学画;学画不胜,去而学塑,其善于用长如此。”这本书告诉我们,温庭筠的事迹说明,大家都擅长的技能你学会了也没有太大用处,最有用的是学会大家所不擅长的技能,最关键的则是找到自己的长处,书法学不好就去学绘画,绘画没有天份就去学雕塑,最终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从温庭筠的生平性格来看,写词确实是最适合他的职业。他具有音乐细胞,善鼓琴吹笛,“能逐弦吹之音”(《旧唐书》本传),同时性格散漫,不修边幅,对上司没有敬畏之心,喜欢自由自在的香艳生活,经常出入楚官酒楼。历来有“诗庄词媚”的说法,正襟危坐,写庙堂文字想必对温庭筠也是一种折磨。虽然“词为艳科”的传统是温庭筠确立起来的,但只有这种香艳的基调与色彩才真正发挥了他的特长。可惜,温庭筠自己似乎没有明白这一点,他一生都在仕途为奋斗,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诗赋取得成功,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才如此,困顿如斯,有唐一代,确乎不多见。

温庭筠,或名廷云,廷筠、庭云,有多种说法,唯一肯定的是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他虽然出生在山西太原,幼时却已随家迁居江淮,时间久了,对江南的感情越来越浓厚,就俨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故乡,经常在诗中自称为“江南客”,“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敕敕歌塞北》),“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归”(《送卢处士游吴越》)。这里诗中所说的“归家”,不是回山西老家,而是回江南新家。当然,温庭筠也有记起自己是太原人的片刻,那往往是在讲述家史的时候。在《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中,他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大唐宰相温彦博的后裔,还得意地炫耀温家曾经在并州、汾阳一带有封地。但这点荣耀实在太遥远了,它的光环早已褪去,连温庭筠自己都经常忘记祖先这档事。

或许是因为祖籍没有带给温庭筠一丁点实际的好处,或许温庭筠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喜新忘旧,后来他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结果又自称为“杜陵游客”,把杜陵当作了家乡,在《商山早行》中说“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样一个感性的诗人,没有想到终有一天会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也就没有白居易那种自觉性,用诗歌来认真地记录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结果等到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大家赫然发现诗人已经长到二十三岁了。至于他出生的时间,包括青少年的事迹,几乎是一片空白。

温庭筠的故事 第5篇

姚朂之死,确实有些可惜,因为即使他没有痛欧温庭筠,温庭筠也会展现出他不修边幅、嘲弄风月的丰采。《旧唐书》说,大中(847-860)初年,“苦心经营于笔砚之间,尤其擅长诗赋”的温庭筠参加进士考试。初到京师时,京师人士都很看好他。然而他在品行方面杂染尘俗,不很检点,能按管弦之音,填写艳丽的歌词,公卿之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和他一起赌博饮酒,终日酣醉,因此多年考试却不能中第。

一般认为,《旧唐书》提到的这次考试是在大中元年,这样算起来,当时温庭筠至少十六岁了。三十六岁的人,已经成年了,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此时温庭筠并非不知道大家都对他寄以厚望,无数只眼睛都盯着他,也并非不知道赌博喝酒、唱歌填词、出入楚馆楼台会对自己的前程产生巨大影响,可他乐此不疲,无所顾忌,看来要么是他沉湎于其间难以自拔,要么是根本没有把考试或仕途等放在眼中。估摸起来,后者的可能行很大,因为很多野史都记载温庭筠的考试态度极不端正,在考场上胡作非为。

温庭筠文思敏捷,每次拿到试题总是三下五除二就答好了自己的试卷,抬头一望,发现周围的同学还在苦思冥想,半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温庭筠同情心泛滥,也觉得自己的才气不使用也是浪费,于是主动帮忙把邻座的试题也给做完。由于每次考试他都能帮助一大群同学,所以得到了一个“救数人”的绰号。温庭筠的名声太响亮了,连主考官都有所耳闻,后来考试时总是重点关照,可即使这样,温庭筠还是有机会帮助其他考生同学。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持春闱,早早摸清了温庭筠的底细,所以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座位,让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即使这样,交卷后主考官调查,温庭筠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温庭筠的落第与其有才无行没有什么关联,因为风流倜傥乃是文人的本性。温庭筠之所以受冷落,是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开成二年(837),三十六岁的温庭筠同庄恪太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庄恪太子是唐文宗的长子,一般情形下,这是一个飞黄腾达的契机。谁料想因为杨贤妃的谗言,文宗皇帝一心要废掉这位太子,虽然朝中大臣苦苦进谏,但太子身边的亲信或被铲除,或被驱逐。次年九月,温庭筠见势头不对,连忙从东宫逃离,一个月后,庄恪太子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有学者说,温庭筠的抒情长诗《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中那些莫名其妙的典故,如“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积毁方销骨,微暇惧掩瑜”、“事迫离幽墅,贫牵犯畏途”,暗指的就是庄恪太子一事。

但这种解释似乎过于牵强,虽然温庭筠写过一些关怀时事的诗作,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不象一个政治投机商,即使是嗅觉不怎么灵敏的那种失败者。《唐才子传》记载,有段时间,温庭筠同令狐綯相国的交往很密切,经常出入他的府中。当时宣宗皇帝喜欢唱《菩萨蛮》,为讨皇帝的欢心,令狐相国请温庭筠填写《菩萨蛮》词,然后以自己的名义进献给皇上,并反复叮嘱温庭筠不要把这件事泄漏出去。如果温庭筠稍有政治头脑,他应该会抓住这良好的机遇,与令狐相国建立更为牢固的友谊,但偏偏温庭筠四处招摇,把自己代令狐相国填词的事情宣扬出去,使令狐相国分外尴尬。这组《菩萨蛮》中,有我们所熟知的一首: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中所写的是一位独处闺中的女子生活细节。初升的阳光映照在画屏上,画屏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光芒闪烁。太阳升得老高了,小女子犹未起床,一抹乌云般黑亮的秀发,覆盖在雪白重艳的腮上。小女子显然没有什么好心情,在床上赖了半天,最后不得不懒洋洋地起来,慢腾腾地梳洗,妆扮,描画蛾眉。经过一番整理,双鬓簪上鲜花,容颜顿时靓丽起来,她对着妆台上的座镜从正面照,又拿着带柄的手镜从背后照,颇有些顾影自怜的味道,既端详簪花是否妥恰,亦在顾盼自己的美艳。前后两镜交相辉映,花光与人面亦相互映衬。妆扮完毕后,她刚要着衣时入眼的是衣上的彩绘——金线绣的一双双的鹧鸪。看着成双成对的金鹧鸪,她不禁痴了。

历来读者都把这首词视为温庭筠的代表作,因为它体现出温庭筠词的主要特色:藻饰浓艳绮丽,结构工整细密,情感含蓄深邈。颇具权威的《白雨斋词话》还说这首词“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可能是陈廷焯别具只眼,或许是他与温庭筠有着相通的文化背景,今天我们再读温庭筠的这些词,似乎体验不到他(她)的“无限伤心”,看到的只是一幅精丽清幽的图画以及无数堆砌在一起的香艳的意象,图画中往往是对女子的体态、衣饰及外在举止的描述,至于内在的情感或许是太含蓄了,很难察觉出来。或许这也正是温词的特色,因为历来词评家都是从这个角度来肯定其长处的,如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说“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则载张惠言语说:“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不过,今天的读者可能缺乏细细探研的耐心,也没有那样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喜欢的还是那些词语言浅显而情思幽长词作,如《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类首词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语言清新自然,结构疏朗连贯。又如《更漏子》下半阕: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的诗词 第6篇

爽气变昏旦,神皋遍原隰。烟华久荡摇,石涧仍清急。

柳暗山犬吠,蒲荒水禽立。菊花明欲迷,枣叶光如湿。

天籁思林岭,车尘倦都邑。譸张夙所违,悔吝何由入。

芳草秋可藉,幽泉晓堪汲。牧羊烧外鸣,林果雨中拾。

复此遂闲旷,翛然脱羁絷。田收鸟雀喧,气肃龙蛇蛰。

佳节足丰穰,良朋阻游集。沉机日寂寥,葆素常呼吸。

温庭筠的诗词 第7篇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温庭筠的诗词 第8篇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

温庭筠的诗词:《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

如雪,采莲时。

小娘红粉对寒浪,

温庭筠的经典诗词阅读 第9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翻译】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更漏子·玉炉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翻译】

玉炉散发着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梦江南·千万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翻译】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利州南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古诗全文如下: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桌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温庭筠的筠怎么读 第10篇

筠是一个多音字,筠的拼音是 [ yún ][ jūn ]

▼筠是什么意思

[ yún ]

1.竹子的青皮。 2.借指竹子。

[ jūn ]

筠连(Jūnlián),地名,在四川。

▼温庭筠是的筠怎么读

温庭筠[wēn tíng yún] (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的主要作品

温庭筠的诗思想内容丰富,对战争、爱情、人生、历史、政治、妇女题材都广泛接触,深入思考。总的说来,其诗内容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一是侧重抒写自己积极用世的情怀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如《和友人题壁》《书怀百韵》《过陈琳墓》《苏武庙》《赠蜀将》等;

二是对羁旅行役和旅途景物的描写,如《商山早行》《利洲南渡》《回中作》《锦城曲》《过分水岭》等;

三是对友情和爱情的吟咏,如《晚坐寄友人》《寄山中友人》《送人东游》《西江贻钓叟骞生》《鄠郊别墅寄所知》等。

▼温庭筠的诗词大全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鹦鹏》

宝函钿雀金鹦鹏,

沉香阍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

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

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

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满宫明月梨花白,

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

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

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

燕归君不归。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温庭筠的开圣寺唐诗赏析 第11篇

作者:唐·温庭筠

路分蹊石夹烟丛⑵,十里萧萧古树风⑶。

出寺马嘶秋色里⑷,向陵鸦乱夕阳中⑸。

竹间泉落山厨静⑹,塔下僧归影殿空⑺。

犹有南朝旧碑在⑻,耻将兴废问休公⑼。

《开圣寺》注释

⑴开圣寺:指润州(今江苏镇江)丹阳之开圣寺,建于南朝。

⑵蹊(xī)石:溪流中的石头。蹊:同“溪”,山谷。烟丛:丛丛烟树。

⑶萧萧:象声词。这里形容草木摇落声。

⑷出寺:指寺外。

⑸向陵:对着陵墓的地方。陵:南朝诸帝陵墓。

⑹山厨:山野人家的厨房。

⑺影殿:寺庙道观中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

⑻南朝: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⑼耻:一本作“敢”。兴废:盛衰,兴亡。休公:指南朝僧人惠休,后还俗出仕为官。借指开善寺住持僧。一本作“渔翁”。

《开圣寺》白话译文

飘拂的烟霭下,一条曲折的小道顺着山谷蜿蜒而上,两旁乱石磷石旬,丛林苍苍,山风吹来,落木萧萧。到寺庙后,长途跋涉后的马儿,得以纵辔歇息,在悠闲地踢着蹄,打着响鼻,不时地仰头长嘶;夕阳染红了远远近近的山岭,觅巢归宿的乌鸦在层林之间飞来飞去,噪声乱成一片。寺内枯草遍地,乱竹丛生,泉水自落其间,无人汲用,虽时近黄昏,山厨依然冷冷清清;影殿空空,木鱼声绝,殿外不远处,墓塔林立,原来僧人已葬在那里。虽然再也不见旧时寺宇的风貌,但是记载当年建寺的南朝旧碑依然存在,读读旧碑上镌刻的文字,再对照眼前的情景,开圣寺的兴废变迁已不言而喻,岂敢再去询问休公!

《开圣寺》创作背景

《咸阳值雨》温庭筠的唐诗鉴赏 第12篇

首句入题。“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 , 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读来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到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 。 这是一种挺接密街的手法。“万点”言雨阵之密注 。“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 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 。 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 , 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 , 为一篇转换之关键。“钓船”是诗中实景 ,诗人用一个“隔”字,便 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一幅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论地域,天远地隔;论景致,晴雨不侔。那么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呢?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 。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 发挥艺术的想象 ,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 就把它们巧妙地联到一起,描摹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致呵!“将入”二字,真可说是笔挟云涛了。

菩萨蛮温庭筠的教学设计 第13篇

菩萨蛮温庭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全词通过传神的神态、容貌、动作的描写来曲折细腻地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法。

2.把握全词反衬手法的运用。

3.解温词的语言风格,正确评价其思想价值。

教学重点:

1.鉴赏刻画描写人物的方法。

2.鉴赏词中关键字词。

教学难点:

1.学习把握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什么要学习古典诗歌?

明确: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途径鉴赏。

二、简介花间词和南唐词

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薛昭蕴、牛峤 、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共18人 ,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 高 雅而全 面 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温词多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同学们可以通过对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学习,用心体会温词和韦词以上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作者简介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四、鉴赏诗歌

1、结合小注,自读。

提醒注意:一个词语有几种不同的注解,诗无达诂。以小注②小山为例,分析证明此处理解为眉更好。

2、齐读,整体感知内容,在这首词中,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词意给女性添加定语并作具体分析(指导学生完成)。

贵族、美丽、寂寞

整合答案:这首词刻画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先解析题目,明确这是考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这也是鉴赏的第二步),讨论完成。

描写:肖像、动作(细节)、着装

4、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5、整合前边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形成一段完整的赏析文字,由学生完成。

明确: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感情深藏不露,但可以从懒、迟的动作中窥探出,又可从她双双金鹧鸪的衣饰图案中发现原来她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此词正是通过描写一个女子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表现她慵散无聊的心绪,自矜自怜的情怀。

6、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明确:反衬。

看似平常之笔,实是绝妙的反衬手法。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这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也点出她追求的是成双成对、愿做鸳鸯不羡仙的理想。

规律总结:

衬托的概念

为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又分为两种形式:

1.正衬; 2.反衬。

方法指导:

如何解答衬托类题目?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析】本诗与《石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对雪景的描写可谓一绝,用的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正是寒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却下得紧,这是从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风猛;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间草亭已被雪压倒,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这是从侧面入手,通过写草屋的摇振、倒塌,火种的浸灭来间接突出风雪之猛烈。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使风雪的特点更为突出。

知识迁移:

对比和反衬的区别:

这两种手法虽然都同时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反衬只突出一个方面(正),另一个方面(反)只是作为陪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尽管同时出现噪鸣和静幽,但作者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和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只是为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静。对比则不同,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句句对比,作者既要表达陶者的劳而不获,又要表达剥削者的不劳而获;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又有对剥削者的憎恶。两相对照,鲜明而强烈。

课堂训练

1、词,又称 、等,滥觞于 ,兴盛于 ,主要有 和 两个大的流派。

2、温庭筠,字 , 派之开山鼻祖,与 并称温韦。

3、拓展阅读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ruó)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 试分析皱字的好处。

(2)试比较本词与温词《菩萨蛮》的异同。

五、小结。

上一篇:自然地理实习学习心得下一篇:感谢有你作文600字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