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太极心得范文

2024-06-13

学太极心得范文(精选14篇)

学太极心得 第1篇

学太极心得

太极——强身健体的良方心理平衡的调节剂

我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去年,我因患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而做了眼眶内容物剜除手术,从此我失去右眼,美貌不复存在,还要背负肿瘤有可能转移的思想重担。在恐惧,彷徨,欲哭无泪中我寻找出路。被好友引荐我参加了衡钢太极拳队,拳队的张师傅以静如山岳的气势吸引了众多的太极爱好者。此后,我被带进了一幅丰富的太极艺术画卷里,生活重新变得精彩。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此前,常听人说,打太极还不容易,轻轻的,不要费力。直至参加2010年5月开始举办的太极拳培训班,我才知道,这种认识多么肤浅,太极原来有着如此博大如海的内涵。

我们首先学行猫步。猫步?难道是模特训练的猫走直线?通过张师傅的示范及讲解,我才明白太极里猫步的内涵。猫步,即迈步如猫行,轻灵,沉着,分清两腿虚实,上下相随,步到手到身也到。落步时,要沉着稳健,不可摇摆。上步或进步时,脚跟先轻轻着地,退步或横步行时,脚尖先轻轻着地,然后渐渐由虚变实,直至全脚掌踏实。说事容易做事难,在学行猫步时,由于我手术不久且在进行生物免疫治疗,体质比较虚,且又是初学,感觉好费劲,力量总是落在一只腿上,好像膝盖处承受了身体所有的重量,走一步,停一下,再迈下一步,走几步我就憋出一身汗。我们走得很辛苦,可师傅还说,这样走不行,体重移于左脚,左实,体重移于右脚,右实,虚实相间,但是,虚而不停不空,气势未断,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按照这个要求行步,真是难上加难。功夫在于勤,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感觉终于好多了,也有些许气势虚而不断的意识。在艰苦的训练中,我的体质也好多了,行步没那么吃力,平常走路脚步都变轻了。饭量变大,腿部肌肉变紧,力度也有一定增强。我从内心里感到喜悦。

然后,我们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搂膝拗步时没有搂之意,白鹤展翅时身体不够舒张,金鸡独立时腋窝夹得太紧。,揽雀尾时手臂太直。在张师傅的耐心指点下,我们逐步规范动作,也知道了太极动作的要领,虚实相间,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不能有一处憋着,憋着就不通了,膝的屈伸要自然,柔和,利滑,手要与足合,膝要与肘合,肩要与胯合,头顶天,脚踏地,身体中正。这样,我们学习太极由脚步运动上升到螺旋旋转的整体运动的层次,这种身体螺旋运动的和谐性让练习者由衷地感觉到身体的舒服,全身的经脉被打通了,起到了强身健体的功效。我在一边做免疫治疗一边学打太极中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学会了简化太极拳,我们急着要学剑,学扇。张师傅说,欲速则不达,你们认为学太极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我们只认识到动作的和谐性及虚实相间,内外相合,上下相通等等,师傅说,这些只停留在动作的层次上,太极的最高境界是从有形之中练出意气,再练到身体随意气自然运动,最终达到开发身体能量的层次。可是怎样才能有意气呢,师傅的回答很简单,练出来的。我们没有急着学套路了。而是练

习基本功,马步,弓步,虚步,丁步,插步,云手,抱球。。。七月,培训班结束后,我们对太极有了全面的认识,太极即太虚。“太”有极其至大之意,“虚”有空虚无物之意。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真气之精微无运不至。而要达到这种境界,要在有悟性的基础上再经过长期勤奋的练习。在有了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吴式四十五式太极拳,杨氏三十六式太极扇,第二套功夫扇,三十二,四十二式太极剑。我学习很勤奋刻苦。渐渐地似乎有一点气息的感觉。原来身体的重心不是指身体自重,而是指意识与气息下沉,身体上骨肉运动是被动的,身体的协调运动完全是被气息的收放所牵引,意识和气息有下沉之意,而后全身不要动,上身保持中正,头上顶,全脚掌着地,在身体松静中体会静如山岳的境界,就在这种静如山岳,气息畅通的境界中,感觉到世间万事万物是如此的和谐,美好,于是达到心理上的沉静与平衡。就在练太极的过程中,我忘记了我只有一只眼,我不因失去美丽而遗憾和埋怨。反而我在打太极的过程中感觉身体的和谐与美好,我觉得自己是灿烂的,阳光的,健康的。我的心理达到一到祥和的平衡状态。

太极学说,古老的哲学思想,太极拳,中华武术的瑰宝。它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是强身健体的良方,心理平衡的调节剂,人类更多的兄弟姐妹们尽快走进这一个美丽的文化风景,让太极惠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学太极心得 第2篇

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太极就是慢动作分解,完全体会不到那种很舒适的感觉。老师也时时叫我们要放松,深呼吸,闭眼,慢慢地,我开始体会到了那种感觉。可能因为时间问题吧,练太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很多动作都还不熟练,老师很尽心的教我们,我们也很努力的学,我回到宿舍还经常自己看视频练,同学们也是,很多动作虽然不是很标准,但确实我们已经有认真地去学了。我相信学太极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修养身心。

众所皆知,太极拳是一门武术、健身术、同时它也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古老的东方文化,那么练太极对我们又起什么作用呢?就我所能感觉得到的就是它能让我全身得到放松,可以解除压力,有时还会有那种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打太极拳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命的利用效率,有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潜能干好工作,享受人生更多的乐趣。每当我压力比较大或者精神比较紧张的时候我就会练练太极,在这过程中,我什么也没想,尽量让自己放松。还记得有一次下午上体育课,那天天气十分阴凉,风挺大的,我们又是在树荫下练习,那时风一吹,树叶纷纷飘落,在那样的环境里,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与自然融合的感觉,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舒适。

以前总以为太极只有那些老年人才会练,从没想过自己也会练这个,但上了大学这个误解才消除了,太极真的是一种很有用的运动,无论在哪个年纪都适合。不过相比之下,那些老年人比我们年轻人人打太极打得更好,因为他们比较容易静下心来。

学太极心得 第3篇

一、展现魅力吸引学员的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上好开学的第一堂课非常重要,这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出来的。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总会有许多学员持观望的态度来看一看。我就抓住开课的前几分钟,用精练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准确规范、优美的动作来讲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说明学习目的,突出我教的学科健身效果和防病治病的作用等等,使老年朋友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教学内容并对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学员很快就对眼前的教师产生极大的信任感。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用亲切的笑容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学内容做一个详细的讲解,这会让学员们感受到我的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对于我的教学方法,他们也经常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许。在欢乐的气氛中,我正确的示范动作也会给学员建立准确的动作概念,更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严格要求,提高学员的锻炼水平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无论任何教学,教师都要有奉献精神,严格和敬业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严格要求不仅是针对学员,教师更要严于律己,认真备课,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更为重要。

其次是严格要求学员,在教学中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教学中仅有严格的一面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对每一个学员都抱有热情和耐心。特别对待基础差、年龄大、进步慢的学员,教师更要满腔热情,不厌其烦,一视同仁,绝不可冷淡和歧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面前站着的学员,他们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教师应善于从学员身上吸取经验和长处,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对待学员要平等、尊重与爱护,在这个基础上的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接受。而只有严格要求、学员的水平才会得到较快的提高,才能体现出锻炼的效果。

三、耐心细致,调动学员的锻炼热情

太极拳的教学和一般学校的教学不同,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员是有一定基础的,而有些学员则毫无半点基础,同时,教授这样水平不一的学员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与细致。

对于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员来说,他们可以很快学会每个动作,但将几个动作连贯起来时,就会记手忘脚,记前忘后,顺序颠倒,对待这部分学员,我一般会采取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或口令提示),在讲解示范时,经常使用简短的语言鼓励和表扬学员,如“很好”“不错”“坚持”“稳住”等等,这样会坚定学员的信心,让他们学习起来心情放松、大胆练习,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有一些学员没有基础。他们平时锻炼较少,有的甚至足不出户。特别是些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学员,他们的接受能力,协调能力相对要差一些。这些学员,我会加倍的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帮助他们理解每个动作,将复杂的动作进行逐个分解,反复示范,帮助他们掌握要领,逐步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针对老年学员记忆力差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分时段,分章节对每一个学员进行手把手的教学,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细心,并且注意及时纠正学员的动作。

在纠正动作时特别要注意保护老年人的自尊,我一般会轻声在他耳旁说“记住老师曾经搬过你的脚”,“记住要手眼相随”、“记住老师动过你的手,要肘膝相对,肩胯相合”等等,这样做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让学员们暗下决心,这个动作我一定要记住,这个套路我一定要学好,从而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重沟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老年大学的学员来老年大学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处理好师生关系也是我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上课时,我非常尊重每个学员,随时观察学员们的情绪,用各种方法与他们沟通。对学习积极性高的,我会在课堂上大声表扬;对学习没有自信的,我会走到他身旁低声鼓励。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时是关切的问候, 有时是真诚的建议。对有些在上课时我关注不够的学员,下课休息时我一定会去主动关注,鼓励一下。并且随时注意收集学员们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学员们的学习情绪。比如在讲课中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讲一点小笑话等等,努力让每一位学员都高高兴兴地上好每一堂课。

学剪纸、打太极、搞调查 第4篇

此次文化参访团活动营员来自美国、加拿大、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计49名优秀华裔大学生。他们都是通过层层选拔,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华裔新生代。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营员们切身体验到中国的剪纸、太极拳、中国画、昆剧等中华传统文化,走访了扬州瘦西湖、个园、东关文化街;宜兴善卷洞、竹海、陶瓷博物馆,还进行了专题性的社会调查项目,如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调查、中国侨企发展现状和前瞻、华人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发挥等。

来自马来西亚的郑佳柔同学深有体会地表示,非常珍惜此次来江苏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加深大家对祖(籍)国的了解,触摸江苏的历史文化,进一步了解江苏的发展。

闭营式上,参访团成员互相在文化衫上签名留念。他们载歌载舞,以庆祝此次参访成果。记者看到,一位廖姓香港女生正在抄写《屋顶》的歌词,她告诉记者,主要是怕演出时忘记。参访团还送给每位营员一份小礼品,中国台北一位都姓小姑娘拿出礼品扇朝记者摆了一个喜欢的造型。一位马来西亚营员在谈体会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来江苏,仿佛从中国的诗词中跳了出来。马来西亚也有荷花,但只有椰林伴随,我们在江苏,有竹林、柳树相伴,充分感受到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的意境。

学太极感悟人生 第5篇

学太极感悟人生

陈云

社会体育1011学号:2010330026 摘要: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

关键词:太极拳 起源 流派 发展 保健 和谐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学太极,创和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

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 ;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

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太极拳有上述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

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人生是由一串偶然和未知构成的,你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都好像不经意间抓到手里的一把牌,有时是可望不可及,有事是可遇不可求。然而静下心来,做一下梳理,又依稀可见一丝因果和缘分。

太极之和谐,也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在阴阳和谐间。还是看太极图吧,一黑一白的阴阳鱼,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连着我,我连这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手

就是朋友,对手也要尊重,不能妄自尊大,战天斗地,惟我独尊。太极如人生,尊重你的对手,尊重自己。由此才产生了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和彬彬有理、落落大方的风格。

这就是太极的文化魅力!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

注:引用:(1)书名:太极拳 作者:程健 出版地:吉林大学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我学太极扇有感 第6篇

又是一年寒来暑往,又是一季花红柳绿,匆忙中,时间已从指隙中悄悄滑落而逝。蓦然回首,一年的体育课马上就要结束,而这恐怕也将是自己大学体育课的最后落幕,不知不觉中,心中油然而生出几分感慨。回想这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欢乐、郁闷、努力以及执着,各种各样的心境拼成了一幅完美的马赛克图章,这就是我的大二体育课,这就是我的太极扇,我大学体育课的最后一个句号。

刚从东区搬到本校,兴奋的心情还未完全平静,就被一件事弄得心中很郁闷,选课时竟然只能选太极扇而非其他,想想一个大男人只能捧着个扇子搧来舞去,心中顿时铺满了阴霾。唉,怎么就不能选其他的课呢,和一群女生整天打交道有啥意思啊。同班的几个同学都通过其他途径选了其他课,而我最后竟然还是怀着几分好奇的心情坚持选了它。上课的第一天,老师可能看出了我们的心情,就给我们表演了一套完整的太极扇,望着老师那翩翩的动作,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充满了运动与韵律美,真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啊,自己心中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同时又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于是,我的太极扇学习生活就开始了。

太极扇看起来很优美,感觉也应该很容易,哪知道等自己真正开始学起来,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彻底的错了。太极扇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精神,讲究整体的协调与和谐,追求动作的连贯性,强调动静结合。当自己的手笨拙的握着那小小的扇子,配合着音乐的节拍,才感觉出自己的协调性实在是太差了。常常是刚学会了一个动作,就忘了上一个动作,而将几个动作连起来一起做更是难上加难,手忙脚乱中,自己已是满头大汗。而老师更是不厌其烦的教了我们一遍又一遍,开始时老师考虑到大家的具体情况,特意放慢了学习进度,直到我们把每个动作完全掌握了才往下继续进行。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耐心辅导下,我们终于从开始时的笨手笨脚变成到最后也能把太极扇学的有模有样。当和着音乐的节拍,手中的扇子流畅的翩翩而起时,自己的那种自豪和成就感就像被发酵了似的充溢了整个心中。这其中,我最应该感谢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我的老师和那些帮助我的同学,我想。

在其他同学眼中,太极扇应该是一门枯燥而又乏味的课程,没有激烈的对抗,又没有刺激的拼抢,而我们的太极扇,却总是充满了欢乐和趣味。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做一些准备活动,而我们的老师总是想法设法用一些游戏来代替枯燥的准备活动。贴膏药,找朋友,1234567以及其他好多有趣的游戏都使我们的准备活动充满了欢乐和趣味,在追逐和奔跑中,同学们既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又增进了之间的友谊,而这,应该是学习之外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寓教于乐,这正是我们老师与其他老师教学风格最大的区别,而这,也应该是老师付出心血最多的地方吧。回首自己一年的学习生活,没有压抑和紧张,只有学习时的努力、老师的不懈教诲以及娱乐时的欢乐,这些都必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浓重一抹。

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同学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友谊的发展。由于课程的性质,使得我们这个班级除了几个男生外,其他清一色的都是娘子军,因此我们戏称自己是“万山红中一点绿”。上课时,我们互相帮助,切磋经验,互帮互学;休息时,大家又一起游戏,娱乐。在这里,我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之间的交流,使得我们的学习思维、生活感受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些都是我们在其他途径得不到的东西,也是我们应该用心去珍惜的东西。

学太极的感受一二 第7篇

还很清楚地记得在上个学期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就说过,太极拳的关键在于太极的状态,换句话说,太极拳可以是在太极状态下进行的任何搏击动作。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以前看过在影视作品中的太极拳,见过晨练老人们打的太极拳,也见过同龄人武术表演里的太极拳,但对太极拳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并不懂得它的内涵,更不用说分辨打的好与坏。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太极拳。

在整个学习的初期,一步一步地跟随老师的动作,然后再连贯起来。我只能在动作上尽量模仿,没有老师那种自然、那种神韵、那种气势,甚至连专注都显得困难。这一点在考试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明显。在后面自己练习的时候还比较自然流畅,一到前面考试的时候,肌肉就不自觉地紧张僵硬起来,还会微微发抖,一些细节就被草草带过,动作也不那么自然了。保持平常心,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宠辱不惊,得失皆忘,又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太极拳的精髓在于太极的状态,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太极拳经》上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需要持之以恒,从一招一式中去体会。这就让我想到我以前学美术的日子,要从拉线条画色块这些最基本的开始,每日每日地专注练习。即使到最后能够开始画人物画风景了,也并不意味着能够画出人物和风景的神韵。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这些内在的东西,都需要用心去体会。学美术是如此,学太极拳更是如此。

怎样学练太极拳 第8篇

根据笔者的经验,初学太极拳其要领可归纳为:一要静,二要松,三要柔,四要正,五要连,六要圆,七要平。本人谓之太极“七法”。

一要静

即心无杂念,静若止水。对外界事物,做到闻所未闻、见而不见,凝神静气、心无波澜。待身心彻底平和之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二要松

思想、精神与全身之肌肉要放松,使身心保持松弛、松柔状态,思想不能紧张,情绪不能浮躁,肌肉不能僵硬。

静和松是相辅相成的,静中有松,松中有静。静和松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达到静和松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调身、调心、调气,待“三调”完毕,做到静与松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太极之“起势”了。

三要柔

动作不能僵硬,要做到轻盈、柔缓。每一势每一招都要像在水中游泳一样缓缓而行,不可用拙力。柔是太极拳固有的形象特征。

四要正

正即中正,指人之躯干要正而不曲,保持形体的中正。具体讲,上要虚领顶劲,下要塌腰松胯。拳谚云:“低头弯腰,学艺不高。”做到身形中正十分重要。

五要连

动作要连绵不断,不能有停顿,要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而流速之快慢要始终保持平和节奏,不能忽快忽慢,做到势势相连、环环相扣。

六要圆

圆即浑圆,要求每个动势要有一定的弧形,空灵圆转,不能直来直去。只有这样练起来才会感到既舒适又有太极之美感。

七要平

打拳时不能起起伏伏、时高时低(除动作本身需要外),太极拳之起势的拳架高低,就决定了整套拳拳架的高低,接下来的动作都要依此运行,保持同样的身形平稳地进行下去。

初学太极拳时常常会出现耸肩、弯腰、拱臀的现象,这是未掌握以上要领所致。太极拳最讲究形体动势的中正安舒,初学者要切记。

练太极拳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以手带腰,以腰带手”。如在出掌时,是靠转身用腰力将掌送出去,而不是单纯用手推出去。这是太极拳要求的整体协调用力,也是练出“劲力”的关键。

初学时最好采用自然呼吸,待动作娴熟、掌握要领后,再变为“出呼收吸”之腹式呼吸。

学太极拳的感想 第9篇

大一下学期学校体育课程是练太极拳,跟着老师习了一学期。在这段期间我认真体会了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动作要领和意境所在,并查找了一些资料,于此在此谈下自己的一些感想。学练太极拳讲求的是意境,动作的规范性固然重要,但不必苛求。老师说过,本质而言,太极拳用意并非用力,这是太极拳的最共阶段。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去尝试着用意,但却没有力,看上去都是软绵绵的罢了。说白而言就是单纯性的模仿罢了。深层而言,应该是柔中带刚,用意识去支配肢体,带动力量,而不是依靠强壮的身体和野蛮的力量。而我自己,或许习惯了每天匆忙紧绷的生活,想放慢好像不容易啊。每每打太极拳都比老师快了几步,动作僵硬。想必这是以后必须改进的地方。打拳的过程中,需要凝神,要用意识去感知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让意识的触角伸向全身每一个角落。

学练太极拳需要心静。在开始前,尽量将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也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全部的精神与意识去“用意”。慢慢学会将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身心投入及放松,然后才能做到身心呼吸合一,气血通畅。当然,打太极拳本身也是让我们浮躁的心灵平静下来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需要这样一份寄托,让我们找一处幽静的地方,放下沉重的包袱,洗涤自己的心灵。

学练太极拳需要敛气。打太极拳并不是像我们平常课间时的甩甩胳膊蹬蹬腿,可以随心所欲的比划两下就行的,打拳时的身体状态是与平常不同的。这就是敛气。敛气使全身的肌肉处于一种若有若无的紧张状态,也就是说,实际上是松弛的,但却时刻做好了准备,能在瞬间对意识做出反应,迸发出力量来。敛气不是憋气,而是让意识参与进运气的过程,使其舒缓而均匀,而不是放由低级神经中枢自主控制呼吸。

本人学习过程中感觉老师的教法和同学们之间长时间的不断交流是特别好的,活血也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才让我在后来对太极拳一无所知的我在后来的时间有了做得比较好的效果。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说实话。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的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进入不了状态,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气时保持放松态,呼气时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脚手不随,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按照每一步功法要求循序渐进地去练习,到后来基本可以专心地练习太极拳了,不会再受旁边人说话、走动影响了,我觉得让我受益无无穷。

太极拳学后感想 第10篇

——太极拳学习过程后的感想

本学期我跟随傅老师学习太极拳,犹忆起小时候我就像个小男生一样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里面,飞檐走壁、摘叶飞花,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等等,这些神乎其神的境界,深深吸引着我。于是,内心便向往着能学习一门功夫,同时渴望着连骨子里也透着那种侠义。慢慢长大,自然知道,有些事实是不可逾越的,可毕竟放不下。没想到可以在大二第二学期学习太极拳,我自是十分乐意学习尝试的。于是,我的太极学习之旅就此展开。

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太极的基础知识:

太极拳首先是一种武术。她产生的直接土壤是中国传统武术,是在中国武术发展一定阶段后衍化的精华产品。以“武”是太极拳的先天属性,在她的一切理论与技术中时时处处保持着技击的本色。

其次,太极拳是一种养生方法,太极拳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与中国其他传统养生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太极拳的这种功能,才被其在众多武术拳种中脱颖而出,广为流传。

第三、太极拳是一种修养拳。不仅对于身体,对于心灵有着温养、洗涤作用。太极拳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讲究“和谐”,让人们能尽量摆脱繁重的心理压力,寻找一种宁静的归属感。太极拳讲究自然,使人体会到生存的境界和理念。

第四、太极拳是一种文化载体。以形体的运动表达、阐述、弘扬了一种文化精神,表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情怀。

接着,太极拳学习之旅正式开始:

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些太极拳的套路和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太极拳并不是要用蛮力,是柔中带刚,用意识去支配肢体,带动力量,而不是依靠强壮的身体和野蛮的力量。打拳的过程中,需要凝神,要用意识去感知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让意识的触角伸向全身每一个角落。太极拳需要心静。在开始前,要将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也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全部的精神与意识。并且太极拳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有成效,我们心灵的污浊之气甚至能够通过太极拳的张合之间得以洗涤。

我们学习的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老师从起势教起,逐渐深入。最令我影响深刻的一个动作是搂膝拗步,因为这个动作我学了好几遍都没学会,不是手没跟上脚的动作,就是两手与脚的顺序颠倒。但是在练习了许多遍之后,我渐渐的找到了要领,并且还能跟随气息的变化

而改变招式,张弛有度,思想也能够集中在一个点上。在这之后的课堂上,老师一步步的把我们带入了太极拳博大精深的世界里。我们慢慢的从单纯的模仿老师,不懂得呼吸如何平衡,不知道眼神该什么样,不知道心态如何,就没有那种自然,没有那种神韵,没有那种专注,没有那种气势,到了如今的动作虽但不上挥洒自如,行云流水,但也能称得上动态自然,动作流畅。这一切都归功于老师的教导和我们的练习。

我们的太极拳课堂并非单纯的只是地练习太极拳,老师为了不让我们感觉枯燥,她还会在课堂上教我们例如三步之类的舞蹈。将欢乐融入课堂,大家对于太极拳的喜爱自是更加浓厚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说的太极拳注重“虚实结合”,一开始我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领悟了一点,即是稳如泰山的肢体,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自由变化。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这个理念也是很不错的,完全可以应用。现在的社会太过喧嚣浮躁,我们还需要听从心灵的渴求,意识的指导来生活,来学习。

七年级学太极拳日记400字 第11篇

我和爸爸来到了石佛公园,开始了第一次亲身体验太极拳。爸爸先是带领着我做了一下热身运动,然后就开始了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太极起势,爸爸一边做动作一边说:“两脚并拢站立,两手自然下垂,轻贴两脚外侧,下颚微内收,头颈中正,两肩松沉……”虽然爸爸说得很详细,但我还是听得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

爸爸见我一副迷茫的样子,又给我讲解了一番,还示范了一遍。看着爸爸灵活娴熟的样子,我恨不得赶快学会,这样我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炫耀了,一想到那场景,我突然暗自窃喜。想到这里,我开始认真模仿爸爸的动作,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做不好。爸爸告诉我:“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要知难而上,坚持不懈,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持有这样的心态。”我吸取了爸爸的教导,又认真地反复学了起来。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学会了几个动作。爸爸投给了我一个赞许的目光,那目光饱含着鼓励和认可。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爸爸说太极拳蕴含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它里面蕴藏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它是我们中国的瑰宝,是一项世界上最好的体育运动,现在大学都有开设太极拳课。我心理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一定要学好它。

跟冷先锋学太极拳的感悟 第12篇

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冷先锋师傅以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获批移居香港(同一批有钢琴王子郎朗、李云迪等),对香港特区来说也是一大财富,优秀人才,这些可都是名人明星啊!一时间我又不知如何是好,心里又产生了很多疑问,他会不会在香港收弟子呢?收费会不会很高呢?会不会摆名师架子很难接触呢?带着一大堆的疑问我第一次拨通了冷先锋武术学院的电话,十分有幸冷先锋师傅亲自接待了我,像好朋友一样向我概括讲述了太极的有关知识。其实到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太极拳,学太极拳的意义,同时也知道冷先锋师傅,这位虽然有着全国太极拳冠军之称的师傅原来确实是位明师,不过,他为人正直、谦虚、有大师风范,却并无大师架子,这一刻,我所有的疑问都荡然无存了。

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太极拳初级班课程,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师傅除了每天教我们基本功、站桩、压腿、走猫步等,还逐一分解教学套路,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招一式,由易到难,在师傅的耐心鼓励下,我总算完成了初级课程的学练,学会了二十四个动作。虽然我打出来的太极拳离师傅的要求和规格还相差很远,可我也或多或少的有些成就感和自信心了。

半年多了,在学院里学习的这段时光中,我知道了学院的教学制度,分高、中、初级班,师傅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因人而异,因才施教,不兜圈子,不让学生走弯路,所有的课程都亲自教授。师傅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收费竟然低过香港普通的教练,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太极运动,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功夫不负苦心人,在香港一系列的比赛中,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冷先锋太极学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8年8月19日全港公开太极拳锦标赛中,冷师傅一举夺得男子陈式太极拳冠军以及他刚组队不久的集体男子太极拳亚军,并且他个人拿到全场最高分。赢得了鲜花与荣誉,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同行的认可,来请教和学习的不乏有许多高水平的学员,很多还是现职的、为了提高技艺的教练,冷师傅都会耐心而认真地为他们分析讲解,总会让学员们满意而归。师傅还利用休息之余到一些机构团体义务讲学。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太极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进了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学练太极拳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技术特点,对太极的意义和感悟也在日益加深。

七年级学太极拳日记400字 第13篇

太极拳是一种神奇的拳法,能以柔克刚,锻炼身心。我喜欢打太极拳,自由伸展、收缩,仿佛让我知道了阴阳相克的道理。身体随着手法,有时像游龙,有时像猛虎,我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快乐得任意玩耍。有时我打拳很洒脱,“龙”在我头顶盘旋,当我发劲的时候,又如一只猛虎在草原">草原上奔驰。

我沉浸在太极的欢愉中,无发自拔。我喜欢太极,就像我手中那个无形的圆一样,似乎一切都要自己来琢磨。

在太极的世界,我像一条鱼,永远也离不开它的海洋。它是我的乐趣,一个个动作犹如一个个小精灵,映入我的眼帘。当我打过拳的时候,一切都恢复了平静,那古典的音乐似乎还萦绕耳旁,一个个精灵都不翼而飞。

学太极心得 第14篇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三王村小学于2015年9月成立了三王村小学太极拳社团,努力使该社团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自主选择。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社员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兴趣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活动内容: 1九月开始展开集体训练,第一周向会员介绍太极拳,教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如:站姿手型、步型,其次以热身运动和体能训练为辅助练习,使得学员们的动作有所规范,体能有所提高。2.从第二周开始教习传统85式太极拳。

3.准备在2月中旬进行各种比赛,如: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等。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十月完成第一节套路教学(第一式至第四式)十一月完成第二节套路教学(第五式至第九式)十二月完成第三节套路教学(第十式至第十四式)余下待续

上一篇:拼搏高三创造辉煌下一篇:课题开题会校长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