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2024-06-09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精选8篇)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第1篇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这学期选修了汉语与中国文化,起初只是怀着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才去的,还以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会枯燥乏味,但是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和大家在课堂上的讨论,我发现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课堂氛围不仅和谐而且活跃。王彤伟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使我眼前一亮。没有单调的播放幻灯片或者是朗读书上的文字,而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最后再耐心细致的讲评总结、因循善诱的指点下使我们学习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

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传承着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载体。我们从汉语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里看汉语,明显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而在汉语中,方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汉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么方言就是体现的地方文化。我们第一节课就此展开了。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习过程。

我们学习了方言的概念,方言形成的过程以及方言的分类。然后在方言的分类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课堂上,老师叫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分别起来秀一段自己的地方方言,有个福建同学的闽南话得到大家的广泛赞许。那节课上我们不仅对不同地方的方言有了初步的了解,从他们的发音和停顿上进行了比较,使我对中国的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浙江人自然迫不及待的想秀一下我的绍兴话。回去以后更是自己研究了很久。对官话,吴语,客家话,闽语以及粤语都有了稍稍的了解。作为浙江人,我知道我们浙江使用最广泛的是吴语以及少数的客家话和闽语。

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在课堂的参与就足够的,如果真的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课上我们是打开了学习的大门,那么想要深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一学期的<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学习都是在轻松愉悦的课题氛围中完成的,在这一学期里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知识,虽然不过是浩瀚的中国文化宇宙里的一点皮毛,但是还是很满足,感谢老师这学期得辛苦教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洪方园1043094073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第2篇

摘要:汉语阿拉伯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关系到汉语学习者能否准确恰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埃及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词汇文化不容易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埃中词汇文化的角度进行词汇教学探究,以提高埃及汉语学习者文化交际水平目标,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关键词:埃及汉语学习者;对比;汉语词汇;汉阿词汇

引言

埃及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属于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阿拉伯语学习相比,第二语言学习表现出了一些特点。举个例子,第一语言可能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相同时,第一语言会对第二个语言的获得产生积极影响;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不同特点,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消极影响。学习第二语言需要我们操练和模仿,我们认为学习第二个语言必须以模仿为主而已,当开始模仿第二语言时,语言学习者的模仿是自觉,慢慢来语言模仿者不知不觉的仿照别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教学类型来划分,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语音教学模式、词汇教学模式、语法教学模仿、听力教学模仿、口语教学模仿等。我们在口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如图示法、演示法、朗读法等。本文对埃及汉语学习者词汇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个不同国家与词汇文化一些比较的看法。

一、阿拉伯语与汉语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先认识阿拉伯语与汉语的关系。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西南语支北阿拉伯语群,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是汉族及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我国与中国自古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保持着友好往来,近代又同属发展埃及,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但是汉阿两种语言的差异很大,两种语言的语系也不同。因此,在对埃及汉语学习者进行汉语词语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料。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适当讲解两个不同的国家词汇和文化的对比,通过它们揭示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二、词汇中的文化对比研究

语言是作为总的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无法翻译,而且受到不同的文化的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文化词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语言学习者经常受到他们的母语文化影响,因此,他们很容易造成误解。词语中蕴涵内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的词汇代表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汉民族心态特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汉语文化和汉民族心态的讲授。下述说明汉语词汇中文化的难点:

1.中国和埃及国俗词语对比

什么是国俗词语?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是中国最早研究语言国情学的专家之一。他对汉语“国俗词语”所下的定义为:“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

如:“包子、饺子、气功、京剧、相声、麻将、内人、贵体”。

“吃过饭?”“马后炮”、“马大哈”

王德春教授将汉语国俗词语分为七种:

1.反映中国特有事物,外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如:(“太极拳”、“四化”)

2.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竹子”表示高风亮节)

3.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词语如:(“红豆”被作为夫妇、情侣相思的象征

4.国俗熟语如:(“守株待兔”)

5.习惯性寒暄用语如(“哪里,哪里!”)

6.兼具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如:(“粽子”),表示一种特殊食物,国俗词语或国情词汇无法翻译成阿拉伯语。因此,我们认为有一些国俗词语可以使用“看图说话”,让很多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才讲这种词汇,有些词汇老师可以讲故事或讲生活中的例子。例如:“马大哈”我跟朋友见一个面,一起聊天,我说:“已经下雨了,但是你没有带伞。”然后我说:“哇,我就知道今天会下雨,你干嘛!不带伞?!,朋友对我说:“昨天,怎么没有说要带伞,提醒我,今天下雨,你才说带伞。”(马大哈:事情发生,才说)。还有一些词汇可以让学生看无话的视频,让他们猜猜或者一部电影里面的一部分包括与国俗词语有关。

2.中国和埃及颜色词语对比

颜色词在中国埃及文化中内涵很深,连心理反应也有不同的想法。由于中埃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心理因素,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个方面不同之处,颜色词所涵载的信息,意义也不同,体现了中国和埃及文化的差异。

比如:

1.“红”在中国代表“繁荣、喜庆、顺利和成功”。在中国传统节,可以看到“红灯笼”、“红炮竹”、“红对联”,说话中“开门红”表示好运气,“红光满面”和“满堂红”等说法代表红色在中国人目光中的重要性,连中国国旗是“红色”。“红色”在埃及代表血腥、残酷和狂热等。“红色”在埃及人目光中表示淫秽和淫乱。如“红色电影”,埃及的国旗的红色部分代表“战争中流血”。目前,埃及年轻人受到西方对红色的影响代表爱情,也受到爱情节日送爱人的玫瑰和红色的礼物。

2.“白”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丧事”,“不吉利”的涵义,中国人说话中的“白吃白喝”和“白费”等说法代表不吉利。白色在所有埃及人的目光中所代表是“和平”和“清白”。

3.“黑”在汉语中,他气得脸色去铁青。这里的“青”,指的就是脸色发黑。同时,“黑”在埃及人的目光中是“死色”、“丧事”,常与“不好的”、“坏的”相联系,象征苦难,埃及国旗的黑色部分代表黑暗岁月。

4.“绿”在中国、埃及和其他的国家是青草和树木的颜色,但是在中国有“戴绿帽子”的说法,表示淫乱和不好的事情。

5.“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黄色被视为皇帝的象征,代表高贵、富贵、荣耀等。比如:黄袍加身即帝王之位。黄金的颜色又是色彩高贵无比,比如:“金碧辉煌”、“金科玉律”等。但是现在的中国,黄色是淫秽、腐败等。如:黄色电影、书刊、音像制品等,黄色在埃及代表太阳,温暖的气候,埃及金字塔和很多的神庙,虽然这样,但是,埃及人不喜欢“黄颜的眼睛”,觉得黄色的眼睛会嫉妒人们的好事情。

总的来说,颜色词在汉语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颜色词不仅有字典上的、直接的表层含义,更有文化上的、情感?A语用含义。因此,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外汉语词汇文化有很大的作用,适当了解不同颜色词在中埃俩的语言中的文化,对我们更好地进行文化交际和互译。

3.汉语阿拉伯语的称谓词语对比

所谓“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互相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工厂等”。称谓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

1.中埃的亲属称谓

在中国,亲属称呼谓十分复杂,也十分严格。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有着严格的宗教制度。这反映在亲属称谓上,是长幼有别,嫡庶有别,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可以说是系统分明、层次清楚。除了我们可以在上述的表格外,按血统远近分内亲和外亲,内亲中妻子的弟弟叫内弟,妻子兄弟的儿子叫内侄,外亲中母亲的父亲、母亲叫外公、外婆,姐妹的儿女叫外甥、外甥女,女儿的儿女叫外孙、外孙女等等,中国称呼词是代代清楚明白,界限严格。汉语中这些亲属称谓如果搞错,就叫乱了辈分或乱了套了。

在埃及的称呼谓中如阿语,称谓分别有时不甚严格,如现代阿拉伯语中,“侄”和“甥”不分;“姨母”、“伯母”、“姑母”、“舅母”用一个词“阿姨”,这说明,埃及人宗法等级关系不太严格。

2.中埃的非亲属称谓

非亲称谓也叫社交称谓,在汉语中,社会交称谓中的通称词会随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比如:20、60、70年代的通用称谓“同志”,80年代流行的是的“师傅”,90年代之后,流行的是“先生”和“小姐”,目前,“小姐”成了坏女孩子的专门称呼。目前中国除了“叔叔”和“阿姨”以外,“帅哥”和“美女”替代了“先生”和“小姐”非亲属称谓,不管帅不帅,美不美,都可以说。埃及对非亲称呼谓没有中国的严格和专业。我们对非亲属没有称谓,开始跟他们聊天时,就说“对不起,……”,目前,年青人在咖啡厅等其他的地方对非亲的称呼是“Mohamed”或“Ahmed”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最流行的姓名有很大的作用。

4.汉语和阿拉伯语数字文化

数字是一种特殊语言符号,数字词语以其独特的文化蕴含和功能,在人类文化交流与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以数字词语的使用很广泛,有的数字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带来好运;但有些数字词语却受到他们的讨厌,因为它们厄运的象征。中国人对数字“四”很忌讳,因为它和死谐音,不吉利,医院不设四号病床,宾馆没有四号房间。中国也对于“

六、九”这两个数字情有独钟。“六”是中国人心目当中最最幸运的数字,俗话说“六六大顺”,汉族文化对数字“九”偏爱,因为从中国古代数字“九”代表皇帝,而且“九”有“久”谐音,喻示着天长地久。“八”有“发”谐音,因此数字“8”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18”的意思“我要发”。埃及人对数字没有兴趣,但是我们可以说阿拉伯数字对所有的阿拉伯和其他的国家有很大的影响。

5.汉语阿拉伯语谐音文化对比

语言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分不开,谐音和汉语文化也是这样。谐音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汉族从古以来的日常生活中的词语包括好多谐音现象。因此,汉语中的谐音成分与其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上海人去看望病人,不送苹果,因为“苹果”跟“病故”谐音。由于“梨”跟“离(分离、离婚)”的谐音,梨也不能分着吃,因为“分梨”跟“分离”谐音。中国春节时常常在门上贴一个倒着的“福”字,意思“福到”。“年年有鱼”寓意“年年有余”等谐音说法,阿拉伯语也有谐音,叫“文字修饰”,它的观念是:两个词发音相同,意义不一。文字修饰有两种类完全形的:“两个词在字母种类、音符、数量和次序四个方面完全一致。比如:“谢里福是一个高贵的人”(前者是人名,后者形容词),非完全型的:两个词在字母种类、音符不同,但是字母的数量相同。比如:“ ” 真主说:“他们阻止他,他们远离开他”。

在语音方面,汉语和阿拉伯语是很丰富的两种语言,对我们汉语学习者来说是很有兴趣了解汉语说的谐音的说法,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以及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水平。

6.汉语阿拉伯语禁忌语对比

人们经常将语言中的词语跟很多事物联系起来,这些词语在原始或古代时期,人们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他们认为一些事物不能出现,不便出现。因此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语也应避免说出来。这些不能说的词语便是禁忌语。吉祥语是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由于文化的样性,各民族对于吉祥概念表达的不相同。虽然中国生活水平的速度发展的很快,但是中国吉祥语还存在。汉语中禁忌语和吉祥语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禁忌语和吉祥语是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流行文化。汉语中的出现了很多有关“死”的同义委婉,如:“去世、逝世、永别、身亡、作古、百年之后”等书面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口语中可以说:“走了、老了、永远离开了、过去了、不在了”,如果是坏人死了,可以说“断气了、见鬼去了、见阎王了”,如果是党政干部死了可以说“光荣了、牺牲、倒下”,信仰基督教或佛教可以说“见到了上帝、上西天、到西方极乐等”还有可说“见马克思、见爹妈、见上帝等”。

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当阿拉伯人谈“死”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直接说某人死了,同时会使用“死”的多义词,如:“”、“”、“”、“”等都是“死”的意思,虽然阿拉伯语的表达很丰富,但是没有中国委婉语的表达。虽然这样,阿拉伯人的诗品里会找到“灭亡”等,因为发现的战争或自然灾难,他们会使用这种词汇表示生活中碰到的战争或自然灾难的死亡。

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教对阿拉伯语的影响很大,阿拉伯修辞开始发展起来,当阿拉伯人谈“死”时,跟中国不会直接说某人死了,而会用(回归他的主)、(响应安拉召唤)、(离开座位)、(转入另一个世界)等委婉语

总的来说,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和变迁,同时,语言有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因此,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相应的文化。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把语言的教学与文化的研究以及民族心态结合在一起。

三、词汇文化对比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问题研究与对策》本书研究了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探索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估体系。在第七节“词汇课”提出了词汇教学的难点说:“词汇教学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记忆和理解。记不住,理解错误,势必导致运用错误。”我们认为汉语阿拉伯词汇文化对比研究将在这一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例如:可以解释汉阿语言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汉民族和阿拉伯族使用的词汇和他们的思维的差异,以及词汇层面上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以为我国汉语学习者、研究者及中国阿拉伯语学习者双语词词汇提升水平。同时,通过对比,对语言学习者有很好的作用,让他们通过对比不会忘记,一直记住,理解无错误,提高他们说汉语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和对外交流中能更清楚明确地表述埃中之间的不同。

四、结语

本文运用词汇对比教学法对汉语阿拉伯语两种不同语言词汇进行了探索和解读,初步涉及了汉语阿拉伯语词汇和文化中的词汇之间词义的差异问题。对比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是,词汇教学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这种方法能在汉语阿拉语教学中,能解决汉语学习者词汇使用的错误,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芳华.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问题研究与对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上海:?偷┐笱С霭嫔纾?2004.[3]现代汉语词典[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马坚.中文译解《古兰经》

[5]黄伯荣,瘳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第3篇

一、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内容

在日本的飞鸟时代、奈良时代以及平安时代的中早期,就是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人刚开始学习汉语文化,是因为日本人对中国汉语文化十分景仰崇拜,而日本文化却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因而日本人对较为先进的中国汉语文化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人对汉语言文明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唐朝各种典籍的学习促使日本人对唐王朝的文明状况有所了解并大力借鉴于日本的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唐代日本人对汉语文化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而学习的汉字和汉文典籍是日本人学习汉语文明的重要内容。相对落后的文化现状促使日本统治者和民间思想先进的人士认识到必须迫切学习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于是,日本人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到唐朝学习汉语文化,开启了“遣唐使”的新时代,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进步。唐代日本统治者派出遣唐使到了长安等地后,对大唐王朝的各项先进制度和唐代发达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封建文明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考察研究,把唐朝的先进制度全面地介绍到了日本[1]79。

在日本人借用汉字之前,日本虽然有日本语却无相应的文字。唐代日本人学习汉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汉字、汉语典籍,通过对汉字和汉语典籍的学习而逐步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借用汉字以表达含义。一方面,日本人以极大的热情学习了汉字并借用汉字的书写表达他们欲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具体事例。另外一个方面,唐代日本人并非是进行单纯的汉字学习,而是将汉字学习和汉文典籍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学会了基本汉字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汉文典籍的学习更加准确和全面地通晓汉文化以便实现对汉文化的借鉴,尤其是唐代日本人通过对汉字和汉文典籍的学习之后借用汉字进行表情达意,从而开启了日本文化史上自己创作编撰历史书籍和文化典籍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发展[2]152。日本人还在该时期通过对唐朝政治、法律、医学、教育等方面汉文典籍的学习而模仿创制了日本本国的相关制度。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日本学习借鉴了唐朝的“均田制”,对此加以借鉴创制了日本本国的“班田收授制”,逐步建立了和唐朝相类似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法律制度方面,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法律史上著名的法典《永徽律》而创制了日本本国的《养老律令》、《大宝律》等,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法律文化的发展;在医学方面,日本通过学习借鉴唐代著名的医学典籍《唐本草》等,以此作为蓝本编写了日本本国的医学典籍《大同类聚方》,促进了日本医学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日本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等方面的学习借鉴,在日本本国也逐步建立了类似于中国科举制的“贡举制”,有效地促进了日本教育的发展,且通过对儒家经典著作的学习,不少日本人熟练掌握了儒家思想的内核并将其作为治世、治国和安身立命之本;在宗教文化方面,日本人于该时期认真学习了从唐朝引进的佛教经典,从而促使更多的日本人产生了宗教意识、宗教思想,在借鉴学习中国佛教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征的“六宗”宗教文化[3]159。

二、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方式

和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相类似,该时期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日本人在国内学习汉文化,同时还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到唐朝都城长安等地学习汉文化,采取了国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借鉴效果。日本通过引进大量的唐代汉文经典著作,迫切地学习了汉字和汉文典籍,提高了日本人的汉语文化知识能力水平。不仅日本的皇室贵胄学习汉文化,随着汉文化在日本贵族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学习汉字和汉文化的普通日本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日本统治者派出的遣唐使先后归国在日本传播汉文化,日本不少地区逐步建立了和中国的私塾相类似的机构,比如,“营原氏私学”就是在此期间得到了创立的,对在日本传播汉文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日本培养了大量的汉文化专家,呈现出“桃李满天下”的良好局面,影响十分深远。我国唐朝时期的私塾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日本遣唐使在唐朝学习期间有感于此,认为必须在日本建立相类似的机构才能更好地促进日本文化的发展,于是,遣唐使们纷纷归国之后主张在日本建立私学。刚开始的时候,日本的私学学习的主体局限于日本的官吏子弟或者本家族之内的弟子,但是亦对促进日本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日本私学的局限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之后,日本统治者也开始模仿唐朝的官学制度建立了“国学”、“大学寮”等官学机构传播汉字和汉文化,这些机构尤其是对儒学进行了全面的传播。当然,日本的“国学”、“大学寮”等官学机构通常情况下也只招收具有较好背景和条件的学员,一般普通百姓的子女原本和这些官学无缘。后来,日本统治者以比较开放的姿态开展官学办学,在官学招生不满员的时候接收普通百姓之家的子女,让普通百姓也有了到官学机构学习汉文化的良好机会。日本统治者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其虽然有着“遣唐使”的称谓并具有使者的身份,但其类似于如今的留学生,主要目的就是到唐朝学习汉语文化。这些遣唐使还被准许在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汉语文化,甚至被准许在朝堂上、皇帝面前观摩学习,同时亦被准许在民间进行交流学习,全面掌握了汉文化典籍、汉文化习俗,为其归国后在日本传播汉语文化、模仿借鉴汉文化制度创制日本相关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唐代日本人的汉语文化学习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在该时期均有着十分强烈的学习汉语文化的愿望。因而,政府对学习汉语文化的主导,正满足了人们的学习要求。该时期日本的文化较为落后,统治者和社会民众对于政治改革的内在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社会生活进步的需要,促使日本统治者被唐朝汉语文化深深地吸引着,学习汉语文化成为日本统治者培养统治人才的有效举措之一,并在官方和民间迅速掀起学习汉语文化的热潮,此种学习汉语的高涨热情的形成,和日本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密不可分。

三、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学习的深远影响

唐代日本人对汉语文化的学习借鉴,促使我国大唐王朝的汉文经典典籍大规模地传播到日本,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政治进步、社会进步,对日本语言文字、教育、法律、社会、宗教、医学、经济等方面持久地影响了日本这个国家。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学学习的深远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日本语言文字方面的影响方面,早在唐朝之前汉文已经经过朝鲜而传入到日本,但是该时期仅有日本的贵族和具备深厚背景的日本人才有机会学习汉文,而导致唐朝时期随着中日文化交往交流的更加密切,日本统治者派出大量遣唐使前往唐朝学习汉语文化,日本国内也兴起了通过官学、私学学习汉语文化的热潮,本来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日本,逐步以汉语作为标音符号来书写日语,产生了“万叶假名”,不少日本人逐步能够通过汉字作为标音的符号进行日常记录乃至文学艺术创作,并且对汉字所具有的较为复杂的结构进行了不断的简化之后创造了日本新的“片假名”的文字形式。日本的官学、私学教育制度均照搬了唐朝的教育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官学,日本的“大学寮”系其最高学府,模仿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进行创制而成,且学员学习的内容也模仿唐朝国子监,对学员开展汉语文化方面的学习,各种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大学寮”的重要课程。日本还模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二官八省一台”制度,地方上也建立了“国、郡、里”三级行政政权,系模仿唐朝“州、县、乡”建立而成。唐朝的法令制度也是日本学习汉语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日本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 《养老律令》、《大宝律令》、《天武律令》、《延喜格式》等法典均模仿唐朝《永徽律》等法典编撰而成。佛教在唐朝时期非常盛行,日本在学习汉语言文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佛教的巨大影响,日本的“奈良六宗”系承袭唐朝的佛宗体系而形成。唐朝时期医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亦对日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唐本草》等医学经典名著被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医学的发展。唐朝“均田制”对日本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模仿“均田制”创制了“班田收授制”,统一将土地分配给农户耕种。

摘要:唐代日本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其学习的内容包括汉字、汉文典籍和政治、科技、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同时日本本国亦开设了官学和私学学习汉语文化。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第4篇

关键词:埃及汉语学习者;对比;汉语词汇;汉阿词汇

引言

埃及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属于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阿拉伯语学习相比,第二语言学习表现出了一些特点。举个例子,第一语言可能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相同时,第一语言会对第二个语言的获得产生积极影响;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不同特点,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消极影响。学习第二语言需要我们操练和模仿,我们认为学习第二个语言必须以模仿为主而已,当开始模仿第二语言时,语言学习者的模仿是自觉,慢慢来语言模仿者不知不觉的仿照别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教学类型来划分,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语音教学模式、词汇教学模式、语法教学模仿、听力教学模仿、口语教学模仿等。我们在口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如图示法、演示法、朗读法等。本文对埃及汉语学习者词汇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个不同国家与词汇文化一些比较的看法。

一、阿拉伯语与汉语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先认识阿拉伯语与汉语的关系。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西南语支北阿拉伯语群,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是汉族及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我国与中国自古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保持着友好往来,近代又同属发展埃及,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但是汉阿两种语言的差异很大,两种语言的语系也不同。因此,在对埃及汉语学习者进行汉语词语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料。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适当讲解两个不同的国家词汇和文化的对比,通过它们揭示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二、词汇中的文化对比研究

语言是作为总的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无法翻译,而且受到不同的文化的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文化词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语言学习者经常受到他们的母语文化影响,因此,他们很容易造成误解。词语中蕴涵内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的词汇代表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汉民族心态特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汉语文化和汉民族心态的讲授。下述说明汉语词汇中文化的难点:

1. 中国和埃及国俗词语对比

什么是国俗词语?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是中国最早研究语言国情学的专家之一。他对汉语“国俗词语”所下的定义为:“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

如:“包子、饺子、气功、京剧、相声、麻将、内人、贵体”。

“吃过饭?”“马后炮”、“马大哈”

王德春教授将汉语国俗词语分为七种:

1.反映中国特有事物,外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如:(“太极拳”、“四化”)

2.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竹子”表示高风亮节)

3.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词语如:(“红豆”被作为夫妇、情侣相思的象征

4.国俗熟语如:(“守株待兔”)

5.习惯性寒暄用语如(“哪里,哪里!”)

6.兼具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如:(“粽子”),表示一种特殊食物,

国俗词语或国情词汇无法翻译成阿拉伯语。因此,我们认为有一些国俗词语可以使用“看图说话”,让很多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才讲这种词汇,有些词汇老师可以讲故事或讲生活中的例子。例如:“马大哈”我跟朋友见一个面,一起聊天,我说:“已经下雨了,但是你没有带伞。”然后我说:“哇,我就知道今天会下雨,你干嘛!不带伞?!,朋友对我说:“昨天,怎么没有说要带伞,提醒我,今天下雨,你才说带伞。” (马大哈:事情发生,才说)。还有一些词汇可以让学生看无话的视频,让他们猜猜或者一部电影里面的一部分包括与国俗词语有关。

2.中国和埃及颜色词语对比

颜色词在中国埃及文化中内涵很深,连心理反应也有不同的想法。由于中埃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心理因素,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个方面不同之处,颜色词所涵载的信息,意义也不同,体现了中国和埃及文化的差异。

比如:

1.“红”在中国代表“繁荣、喜庆、顺利和成功”。在中國传统节,可以看到“红灯笼”、“红炮竹”、“红对联”,说话中“开门红”表示好运气,“红光满面”和“满堂红”等说法代表红色在中国人目光中的重要性,连中国国旗是“红色”。“红色”在埃及代表血腥、残酷和狂热等。“红色”在埃及人目光中表示淫秽和淫乱。如“红色电影”,埃及的国旗的红色部分代表“战争中流血”。目前,埃及年轻人受到西方对红色的影响代表爱情,也受到爱情节日送爱人的玫瑰和红色的礼物。

2.“白”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丧事”,“不吉利”的涵义,中国人说话中的“白吃白喝”和“白费”等说法代表不吉利。白色在所有埃及人的目光中所代表是“和平”和“清白”。

3.“黑”在汉语中,他气得脸色去铁青。这里的“青”,指的就是脸色发黑。同时,“黑”在埃及人的目光中是“死色”、“丧事”,常与“不好的”、“坏的”相联系,象征苦难,埃及国旗的黑色部分代表黑暗岁月。

4.“绿”在中国、埃及和其他的国家是青草和树木的颜色,但是在中国有“戴绿帽子”的说法,表示淫乱和不好的事情。

5.“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黄色被视为皇帝的象征,代表高贵、富贵、荣耀等。比如:黄袍加身即帝王之位。黄金的颜色又是色彩高贵无比,比如:“金碧辉煌”、“金科玉律”等。但是现在的中国,黄色是淫秽、腐败等。如:黄色电影、书刊、音像制品等,黄色在埃及代表太阳,温暖的气候,埃及金字塔和很多的神庙,虽然这样,但是,埃及人不喜欢“黄颜的眼睛”,觉得黄色的眼睛会嫉妒人们的好事情。

nlc202309040144

总的来说,颜色词在汉语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颜色词不仅有字典上的、直接的表层含义,更有文化上的、情感旳语用含义。因此,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外汉语词汇文化有很大的作用,适当了解不同颜色词在中埃俩的语言中的文化,对我们更好地进行文化交际和互译。

3.汉语阿拉伯语的称谓词语对比

所谓“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互相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工厂等”。称谓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

1.中埃的亲属称谓

在中国,亲属称呼谓十分复杂,也十分严格。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有着严格的宗教制度。这反映在亲属称谓上,是长幼有别,嫡庶有别,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可以说是系统分明、层次清楚。除了我们可以在上述的表格外,按血统远近分内亲和外亲,内亲中妻子的弟弟叫内弟,妻子兄弟的儿子叫内侄,外亲中母亲的父亲、母亲叫外公、外婆,姐妹的儿女叫外甥、外甥女,女儿的儿女叫外孙、外孙女等等,中国称呼词是代代清楚明白,界限严格。汉语中这些亲属称谓如果搞错,就叫乱了辈分或乱了套了。

在埃及的称呼谓中如阿语,称谓分别有时不甚严格,如现代阿拉伯语中,“侄”和“甥”不分;“姨母”、“伯母”、“姑母”、“舅母”用一个词“阿姨”,这说明,埃及人宗法等级关系不太严格。

2.中埃的非亲属称谓

非亲称谓也叫社交称谓,在汉语中,社会交称谓中的通称词会随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比如:20、60、70年代的通用称谓“同志”,80年代流行的是的“师傅”,90年代之后,流行的是“先生”和“小姐”,目前,“小姐”成了坏女孩子的专门称呼。目前中国除了“叔叔”和“阿姨”以外,“帅哥”和“美女”替代了“先生”和“小姐”非亲属称谓,不管帅不帅,美不美,都可以说。埃及对非亲称呼谓没有中国的严格和专业。我们对非亲属没有称谓,开始跟他们聊天时,就说“对不起,……”,目前,年青人在咖啡厅等其他的地方对非亲的称呼是“Mohamed”或“Ahmed”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最流行的姓名有很大的作用。

4.汉语和阿拉伯语数字文化

数字是一种特殊语言符号,数字词语以其独特的文化蕴含和功能,在人类文化交流与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以数字词语的使用很广泛,有的数字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带来好运;但有些数字词语却受到他们的讨厌,因为它们厄运的象征。中国人对数字“四”很忌讳,因为它和死谐音,不吉利,医院不设四号病床,宾馆没有四号房间。中国也对于“六、九”这两个数字情有独钟。“六”是中国人心目当中最最幸运的数字,俗话说“六六大顺”,汉族文化对数字“九”偏爱,因为从中国古代数字“九”代表皇帝,而且“九”有“久”谐音,喻示着天长地久。“八”有“发”谐音,因此数字“8”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18”的意思“我要发”。埃及人对数字没有兴趣,但是我们可以说阿拉伯数字对所有的阿拉伯和其他的国家有很大的影响。

5.汉语阿拉伯语谐音文化对比

语言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分不开,谐音和汉语文化也是这样。谐音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汉族从古以来的日常生活中的词语包括好多谐音现象。因此,汉语中的谐音成分与其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上海人去看望病人,不送苹果,因为“苹果”跟“病故”谐音。由于“梨”跟“离(分离、离婚)”的谐音,梨也不能分着吃,因为“分梨”跟“分离”谐音。中国春节时常常在门上贴一个倒着的“福”字,意思“福到”。“年年有鱼”寓意“年年有余”等谐音说法,阿拉伯语也有谐音,叫“文字修饰”,它的观念是:两个词发音相同,意义不一。文字修饰有两种类完全形的:“两个词在字母种类、音符、数量和次序四个方面完全一致。 比如:“谢里福是一个高贵的人”(前者是人名,后者形容词),非完全型的:两个词在字母种类、音符不同,但是字母的数量相同。比如:“ ” 真主说:“他们阻止他,他们远离开他”。

在语音方面,汉语和阿拉伯语是很丰富的两种语言,对我们汉语学习者来说是很有兴趣了解汉语说的谐音的说法,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以及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水平。

6.汉语阿拉伯语禁忌语对比

人们经常将语言中的词语跟很多事物联系起来,这些词语在原始或古代时期,人们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他们认为一些事物不能出现,不便出现。因此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語也应避免说出来。这些不能说的词语便是禁忌语。吉祥语是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由于文化的样性,各民族对于吉祥概念表达的不相同。虽然中国生活水平的速度发展的很快,但是中国吉祥语还存在。汉语中禁忌语和吉祥语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禁忌语和吉祥语是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流行文化。汉语中的出现了很多有关“死”的同义委婉,如:“去世、逝世、永别、身亡、作古、百年之后”等书面语常用的表达方式,口语中可以说:“走了、老了、永远离开了、过去了、不在了”,如果是坏人死了,可以说“断气了、见鬼去了、见阎王了”,如果是党政干部死了可以说“光荣了、牺牲、倒下”,信仰基督教或佛教可以说“见到了上帝、上西天、到西方极乐等”还有可说“见马克思、见爹妈、见上帝等”。

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当阿拉伯人谈“死”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直接说某人死了,同时会使用“死”的多义词,如:“”、“”、“”、“”等都是“死”的意思,虽然阿拉伯语的表达很丰富,但是没有中国委婉语的表达。虽然这样,阿拉伯人的诗品里会找到“灭亡”等,因为发现的战争或自然灾难,他们会使用这种词汇表示生活中碰到的战争或自然灾难的死亡。

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教对阿拉伯语的影响很大,阿拉伯修辞开始发展起来,当阿拉伯人谈“死”时,跟中国不会直接说某人死了,而会用(回归他的主)、(响应安拉召唤)、(离开座位)、(转入另一个世界)等委婉语

nlc202309040144

总的来说,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和变迁,同时,语言有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因此,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相应的文化。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把语言的教学与文化的研究以及民族心态结合在一起。

三、词汇文化对比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问题研究与对策》本书研究了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探索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估体系。在第七节“词汇课”提出了词汇教学的难点说:“词汇教学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记忆和理解。记不住,理解错误,势必导致运用错误。”我们认为汉语阿拉伯词汇文化对比研究将在这一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例如:可以解释汉阿语言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汉民族和阿拉伯族使用的词汇和他们的思维的差异,以及词汇层面上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以为我国汉语学习者、研究者及中国阿拉伯语学习者双语词词汇提升水平。同时,通过对比,对语言学习者有很好的作用,让他们通过对比不会忘记,一直记住,理解无错误,提高他们说汉语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和对外交流中能更清楚明确地表述埃中之间的不同。

四、结语

本文运用词汇对比教学法對汉语阿拉伯语两种不同语言词汇进行了探索和解读,初步涉及了汉语阿拉伯语词汇和文化中的词汇之间词义的差异问题。对比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是,词汇教学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这种方法能在汉语阿拉语教学中,能解决汉语学习者词汇使用的错误,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芳华.对外汉语教学难点问题研究与对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齐沪扬,陈昌来. 应用语言学纲要[M].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2004.

[3]现代汉语词典[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马坚.中文译解《古兰经》

[5]黄伯荣,瘳序东.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胡勇强.白永权,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英汉对比研究:汉语国俗词语的英译方法[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外语学院,2004.

[7]周祖谋.词汇和词汇学[J].语文学习,1958.

[9]王友民.中外学生词汇和汉字学习对比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88.

[10]赵永新.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11]汉语阿拉伯语词典[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9 .

[12]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Mahmoud Ahmed Mohamed Mohamed Soliman 中文名:晓宇(1988—),男,埃及开罗市,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与翻译。

古代汉语学习心得 第5篇

古代汉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韵、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学习才不是片面的。

以前学习古文,是有许多迷糊的,许多地方不理解。就算对照翻译读懂了,也是走马观花,模棱两可的感觉。不知道学习古文中的乐趣,读之困难,于是,丢弃一旁。可学习古代汉语之后就不是这样的认为了。上课老师讲的井井有条,生动又有些幽默,让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提升,老师讲的孜孜不倦,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疲倦与困意。同时,觉得古代汉语是很有生命力的,并为之感兴趣。原因如下: 在文字方面,中国的文字是汉子,是表意文字,根据其字形结构就可以了解一些其字的意义,在老师教的过程中,与我们的理解中,让我们有了一些画面感和联想、想象的空间。例如,“日”字本是,用圆圈中间加一点来表示太阳的,圆圈代表太阳的形状。汉字最初是象形字,后通过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方式出现的新字,当然,错别字除外。其任是表意字,这种造字的规律,有利于中国的文化传播,同时利于我们的学习记忆。例如,“暮”本意是日暮,虚词“莫”字借而用之。古人是很具有创造力的,骄傲;同时,根据书体得演变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最后到隶书楷书,我们要根据其笔画形态、风格、组装结构的变化来学习,其中都是有丰富的多彩的。

在字与意义方面,也是在逐渐的变化,同字古今不同意的古今字,同音同意替换字的通假字,同音同意的异体字,听着就有种神秘感,很古老。

在古今词构成方面,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并且,古汉语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和灵活性,例如,“谢”字有谢罪、辞别、告诫、凋谢的意思。所以要多记忆。

在词义的变化方面,变得复杂了,古今义里,有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褒贬差异、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多查字典,不然就望文生义闹笑话了。

在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方面,本义是词最早的词义,然后加以时间地域的变化,和人的思维思想变化所形成的文化,我们要去记忆,是很有意思的过程。例如:“间,隙也,从门从月”,指月光透过门缝照进来,指“缝隙”,后引申为距离(隔断就有距离)→隔阂(精神距离)→离间(制造隔阂)→隔间→房间(用墙隔断)→一会儿(从空间到时间)→间断(隔断几次);缝隙→参与(插在中间)→中间→窥伺(从中间偷看)→偷偷地(秘密的)。这中间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由具体变得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有实词到虚词。

在词类活用方面,有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更丰富了古文内涵,千变万化地感触。

在学习句型方面,有判断句、叙述句、被动句等。还学习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句首句中语气词等,系统的将句子、词分类学习,是很有利于我们学习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母语—古代汉语有比较充分准确的了解,也就是说,决不能满足于会熟练的说汉语,而应该是掌握古代汉语内部的规律,了解古代汉语发展的趋势。所以联系古代汉语学习,首先应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进行有关的专业学习是绝对达不到目的的。其次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古代汉语的自觉意识。第三,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好古代汉语对语言学概论等其他语言学课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概论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第四,增强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鉴别能力。语言现象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语言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对语言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鉴别其正误。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是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比如“沛公安在?”这句话,“安”字是疑问代词做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倘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们现在常说“不知道我”,倘若翻译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为宾语提前了。以上两处古文都发生了宾语前置的现象,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观念,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在疑问句、否定句的情况下,宾语一般前置。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若是普通名词则不能提前。我们学习古代语法,就是为了掌握古文的规律,提升理性认识,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处处留心,知道一些历史和文化常识。

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汉语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学习古代汉语,我们离不开它所在的历史背景,更离不开它所记载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总之,学习古代汉语,我们一定要勤奋,多读多背多积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这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稳扎稳打,积累常用字词和相关语法、历史知识,阅读大量文选,并选取一些精华篇背诵,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好古代汉语!

汉语史学习心得 第6篇

学了一学期汉语史这门课程,说实话,我本人对语言类的课程有些恐惧,感觉语言类的课程太难了,但通过这一学期对汉语史的学习,虽然没有学的十分好,但我对语言的反感不是那么的强烈了,也对我们汉语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汉语史这门课程给我的感觉是语言特别是汉语言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地增加音节,减少音节或者音节永远的消失。通过学汉语史我对一些语言学学家有了比在古代汉语课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古代的学者段玉裁,近代的学者王力、吕叔湘、蒋绍豫、向熹等人,外国的学者太田辰夫。

通过这一学期的上课,我了解了汉语史这门学科的创立的标志是1958年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出版,对于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文字学有了比以前跟深刻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是较浅层的,但是我还是很高兴。而且接触到了《切韵》这本韵书,知道了“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等36字母,知道了用反切上字、反切下字来了解声母类别和韵母类比的方法。

古代汉语学习心得 第7篇

在文字方面,中国的文字是汉子,是表意文字,根据其字形结构就可以了解一些其字的意义,在老师教的过程中,与我们的理解中,让我们有了一些画面感和联想、想象的空间。例如,“日”字本是,用圆圈中间加一点来表示太阳的,圆圈代表太阳的形状。

汉字最初是象形字,后通过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方式出现的新字,当然,错别字除外。其任是表意字,这种造字的规律,有利于中国的文化传播,同时利于我们的学习记忆。例如,“暮”本意是日暮,虚词“莫”字借而用之。古人是很具有创造力的,骄傲;同时,根据书体得演变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最后到隶书楷书,我们要根据其笔画形态、风格、组装结构的变化来学习,其中都是有丰富的多彩的。

在字与意义方面,也是在逐渐的变化,同字古今不同意的古今字,同音同意替换字的通假字,同音同意的异体字,听着就有种神秘感,很古老。所以在阅读古文时,我们要通过字形知道意义,锻炼了观察能力,通过上下文来推敲词义,培养了联想能力,考验了记忆能力。很有趣味。

在古今词构成方面,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并且,古汉语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和灵活性,例如,“谢”字有谢罪、辞别、告诫、凋谢的意思。所以要多记忆。

在词义的变化方面,变得复杂了,古今义里,有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褒贬差异、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多查字典,不然就望文生义闹笑话了。

在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方面,本是词最早的词义,然后加以时间地域的变化,和人的思维思想变化所形成的文化,我们要去记忆,是很有意思的过程。例如:“间,隙也,从门从月”,指月光透过门缝照进来,指“缝隙”,后引申为距离(隔断就有距离)→隔阂(精神距离)→离间(制造隔阂)→隔间→房间(用墙隔断)→一会儿(从空间到时间)→间断(隔断几次);缝隙→参与(插在中间)→中间→窥伺(从中间偷看)→偷偷地(秘密的)。这中间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由具体变得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有实词到虚词。

在词类活用方面,有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更丰富了古文内涵,千变万化地感触。

在学习句型方面,有判断句、叙述句、被动句等。还学习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句首句中语气词等,系统的将句子、词分类学习,是很有利于我们学习的。

在最后学习的一些音韵学中,让我们了解古文写作技巧,更觉得要好好的学学习这门功课了。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第8篇

一、必要性

在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设置文学课程的必要性显见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的实际需求。无论是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还是国外的汉语国际教育课堂都存在大量的来自文学作品的语料, 除了汉语言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文化课程之外, 一些语言技能课程如精读、高级汉语、视听说等课程中文学作品也很常见。近年来,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 以网络、多媒体、影视为媒介的通俗文化、消费文化日益渗透并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思维,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进入了汉语教学课堂中, 而这些影视作品大多都是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 如能将两者结合进行教学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文学作品的语言有口语、书面语, 有描述语体和评论语体等, 各种语言现象在文学文本中都有呈现, 具有“全语体”化的特征, 它贴近生活、自然真实, 充分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尤其是高级阶段) 的重要语料库。其次, 能充分体现文学教学的应用价值的是其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全息载体”, 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 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中国社会。这一点在当前中国国际地位上显著提高, 国际上迫切需要全面认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举一个例子, 台湾问题始终是汉语课堂上的一个敏感问题, 极易产生“跨文化误读”, 我们的官方宣传难令他们信服, 不妨选择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名作《乡愁》让学生阅读。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些诗句语言浅显, 情感真挚, 台湾民众的怀乡愿望跃然纸上, 这与报刊杂志的生硬说教相比, 其感染力和说服力不言而喻。

二、教学内容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 内容浩如烟海, 因而专业硕士培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 不强调文化专业知识的深度, 但应保证文化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首先要具有“史”的意识, 对中国文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是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学习。前者是“面”, 后者是“点”, 要做到点面结合, 才能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专业硕士学习中国文学等文化专业知识的目的是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提高中国文化传播的能力。“文化研究”可以说为中国文学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专业硕士可在“文化主题”的总领下, 对中国文学进行“主题式”教学与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简明扼要, 不宜量大繁复。从体裁上来说, 诗歌、散文较易安排教学, 小说、戏剧一般篇幅都较长, 因而宜选取短小而又兼具代表性的作品, 较长作品一般采用“节选”或“梗概”式的处理方式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传统的文学专业教学是一种知识型的教学, 课堂上一般只是教师一人讲授, 缺乏学生的互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学教学应是一种“应用型”的教学。如何才能体现“应用”这一教学原则和特点是一个新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认为专业硕士首先应关注学生的“文化误读”现象。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 他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观念出发, 对中国文学作一种“跨文化式”的阅读和理解, 极易产生大量的“文化误读”, 因此专业硕士应加强“中外文化对比”的学习, 增强文化课堂上的“跨文化”阐释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上, 忌教师一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要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发言。课后练习设计应避免过多的“知识型”和“记忆型”的练习, 而应多开发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发表不同文化观点的练习形式。其次,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学教学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知识传授的关系。过去以“语言教学为主, 文化教学为辅”的观点一致占主导地位, 在新形势下这一观点是否适当值得再研究。文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阅读, 增进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因此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只是必要的媒介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文学教学中语言学习不应再占主导地位。但应注意的是, 与传统文学专业教学不同, 语言教学仍是实际教学中必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学习者是汉语非母语的外国人。教师首先应解释词语、讲解句意、疏通语篇, 然后再讲授文本的文学文化意义。相关的词汇等语言知识也应设计适当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掌握。

四、关于“核心文化”学习的思考与建议

2009年版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包括“在职”和“全日制”两种方案) 中列出了文化类课程, 其中“在职”方案包括必修课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选修课 (中国思想史、当代中国概况、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国别与地域文化、礼仪与公共关系、中华文化技能) ;“全日制”方案包括“核心课程” (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 、“拓展课程” (中国思想史、国别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专题、礼仪与国际关系) 、“训练课程”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 。由此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专业硕士应学习掌握什么样的“核心文化”?以“全日制”方案为例, 虽然设置了“核心课程”, 但却显得范围大而笼统, 课程内容欠明晰和具体化, 课程的规范性难以把握, 实际操作性也显得不强。相关“拓展课程”和“训练课程”中除“中国思想史”有明确的专业指向 (即中国哲学) 和学科定位, 属于“核心文化”内容以外, 其他几类虽都具有学习的必要, 但却或属于中华文化的“表层文化”、“日常文化” (如中华文化才艺) 的层级, 或属于核心文化之外的“外缘文化”。当前, 专业硕士必须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为共识, 因此本文提出专业硕士要加强“核心文化”的学习的问题。那么, “核心文化”是什么?核心文化是指具有鲜明的历史演进轨迹、清晰的专业学习内容、深厚的学科研究基础的中国文化专业知识, 如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专业硕士必须加强这些“核心文化”知识的学习, 才能培育自身知识结构的坚实基础。因此, 本文建议培养方案中的“中华文化与传播”这一核心课程应具有更为清晰的专业知识指向, 可在“拓展课程”中增加文、史、哲相关专业内容, 具体到与本文相关的问题, 可增设“中国文学与文化传播”或类似题目的的课程内容。

摘要: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汉语国际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文学语言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语料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应加强对文学史和重点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外文化对比和“跨文化”视野的研究是文学课程教学的方式和原则。专业硕士应加强对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核心文化”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学教学,专业硕士培养,核心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8.

[2]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8.

[3]于燕京.中国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8.

[4]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5]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上一篇:感恩也许并不难高中作文下一篇:读谁动了我的奶酪书600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