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复习总结

2024-05-30

环境学复习总结(精选6篇)

环境学复习总结 第1篇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及要求?答:原则[1] 环境影响

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证,概括的反应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报告书[2] 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基本要求[1] 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颁布)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2] 基础数据可靠:基础数据时评价的基础[3]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4] 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5]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6]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有哪几种方法?五种方法:指数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和动态系统模拟法.简述水环境影响的预测点和预测时期如何确定?A预测点的确:⑴已经确定的敏感点⑵环境现状监测点⑶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⑷在河流混合过程段中选择几个代表性断面⑸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位附近B预测时期:地表水预测时期分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三个时期.一般来说自净能力依次减小.但个别水域因非点源污染严重,可能使丰水期的稀释能力变小,水质不如枯、平水期.冰封期是北方特有的情况,此时期的自净能力最小.因此,对一、二级评价项目应预测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的两个时期环境影响.对于冰封期较大的水域,当其功能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水时,还应预测冰封时期的环境影响.三级评价或评价时间较短的二级评价,可只预测自净能力和最小时期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①清单法②矩阵法③网络法④叠图法⑤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环境影响就是要找所有受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组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1]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2] 环境影响程度识别。何谓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1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生物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2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逐渐得到清除,水质恢复到被污染以前的水平,这一过程即为水体自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检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现状调查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a地质地貌: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基本情况;地貌类型和形态特征b气象气候:风向、风速、降水、蒸发,干旱、润湿等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c水文状况:水系分布情况、河流湖泊水文及其季节、年际和区内空间变化情况;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状况、水化学状况等d植被状况:植被类型、结构、分布及其特点,植被覆盖度等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人口状况、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文教卫生状况3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成土母质:成土母岩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类名称、分布面积;土壤组成:矿物质、有机质、NPK,主要微量元素;土壤特性: pH, Eh, 质地,土壤结构等。土壤环境污染监测1)布点:一般采用网格法(布点多,分布均匀)2)采样:对角线取样;梅花型取样;棋盘式取样;蛇型取样和随机取样;扇形采样3)样品制备:风干,去除杂物,碾细,过10目尼龙筛,研磨,过100目尼龙筛,分装备用4)样品分析:按选定的分析项目和方法对制备好的土样进行分析土壤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一般采取哪些方法?a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入量:评价区已有污染物和建设项目新增加污染物之和b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出量:随土壤侵蚀的输出量;被作物吸收的输出量;随降水淋溶(leaching)流失c的输出量;因降解、转化而输出的量d计算土壤污染物的残留率:通过相似地块模拟试验求取e预测土壤污染趋势:根据污染物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相比,或根据输入量和残留率的乘积,或根据输入量和土壤环境容量比较来说明污染状况、污染程度、污染积蓄及趋势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减缓措

施有哪些?制定减缓措施的原则:1)凡涉及到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类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方案2)凡涉及到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3)对于再生周期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定补偿措施4)对于再生周期短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不必制定补偿措施5)需制定区域的绿化规划。实施减缓措施的途径1)保护: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政策,预防性保护是优先考虑的措施2)恢复:通过事后努力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或环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3)补偿:重建一种生态系统,以补偿应开发建设活动而损失的环境功能的措施4)建设:采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更高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的措施。环境的基本特性有哪些?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①环境的整体性,又称为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是环境的最基本的特性②环境的区域性是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⑵变动性和稳定性①环境的变动性,是指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②环境的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当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的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借助自身的调节功能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⑶资源性和价值性①环境的资源性,包括非物质性和非物质性②环位置、建设规模、产品结构、占地面积、平面布置、职工人数、工作制等⑵生产工艺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说明,所用技术和设备技术性能进行评述,了解污染来源及排放、防治措施等⑶原材料情况:数量、规格、产地、运输形式、有毒有害性进行说明⑷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情况⑸大气环保工程情况: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其性能和可靠性。若为改、扩建项目,其“以新带老”情况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概况: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3边界层污染气象条件分析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7评价结论和对策简述建立S—P模型的基本假设。S—P模型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BOD关系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氧化作用和复氧作用都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是定常的,氧亏的净变化仅是水中有机物耗氧作用和通过液—气界面的大气复氧的函数。简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意义、原则及主要类型。目的通过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从宏观角度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为区域开发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筛选提高决策依据;有助于了解区域的环境问题;可作为单项入区项目的审批依据。原则同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战略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主要类型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城市旧城区改造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评价具有四种最为基本的功能:判断功能、预测

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基本功能在评价的基本形式中得到充分地体现1] 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观作出价值判断2] 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二,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3] 评价的另外一种基本形式,是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中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这是对价值序列的判断,也可称为对价值程度的判断4] 在人类活动中,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以上三种功能都隶属于这一功能。GIS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有哪些?GIS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建立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区域自然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区域环境质量信息、污染源信息、工程项目信息等数据库;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按影响程度: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其它:短期影响、长期影响;暂时影响、连续影响;地方影响、区域影响、国家影响、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单个影响、综合影响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是如何确定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规定,1.根据拟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3.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评价工作要求不同,一级评价项目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较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一类区,主要适用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主要适用于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主要适用于特定工业区。在大气环境现状

评价中,一般来说,污染源调查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通常采取哪些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⑴工艺

流程⑵排放量⑶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⑷毒性较大的物质⑸污染物的排放方式⑹对排放颗粒物的重点点源⑺风面源.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污染源调查从简.对于评价区内其他工业污染源,可参照上述建设项目污染源调查的有关内容。一般可直接从近期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中收集.民用污染源调查,主要污染因子可限二氧化硫、颗粒物两项,其排放量可按全年平均燃料使用量估算;对于有明显采暖和非采暖的地区,应分期统计.调查方法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的方法或根据设计资料确定污染源资料;对于改扩建项目的现有工业源调查,可以现有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为基础,再对变化情况进行核实调整.评价区域内其他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一般可直接取近期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对1.简述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于重点污染源必须进行核实,核实排污量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现场实测,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试论述区域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1]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开发区的选址合理性分析[3]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4]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5]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6]拟定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规划试述我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和范围2)生态环境影响识别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4)生态现状评价5)生态影响预测6)生态影响的减缓措施和替代方案。论述如何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条件的确定a预测点的确定:已确定的敏感点;环境现状监测点(利于进行对照);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重要水工建筑物、水文站;需要预测河流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时,应在该段河流中布设若干预测点;当拟预测溶解氧时,应预测最大亏氧点的位置及该点的浓度;可在排放口附近的适当水域加密预测点,以便确定超标区的范围b预测时期1)

一、二级评价项目:应分别预测建设项目在水体自净能力最小(通常在枯水期)和一般(通常在平水期)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时,还应预测此时段的环境影响2)三级评价项目或评价时间较短时的二级评价项目: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c预测阶段1)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且按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2)同时具备如下3个特点的大型建设项目应预测建设阶段的影响:地表水水质要求较高(III类以上);进入地表水环境的堆积物较多或土方量较大;建设阶段时间较长(超过1年)3)根据建设项目特点、评价等级、地表水环境特点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决定是否预测服务期满后对水环境的影响。(矿山开发、垃圾填埋场通常作预测)d预测方法的选择:数学模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e污染源的简化 排放形式的简化:简化为点源、面源 排污口的简化1)两排污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间距较远时,应分别单独考虑2)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3)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成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两排放口间距较远时,可分别单独考虑。在选取大气环境预测方法时,应考虑那些方面的因素?A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B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C评价区下垫面的气象条件;D预测模式的精度和分辨率;E对于一、二级评价,在可能出现背风涡以及下沉、下洗气流,复杂地形形成的高大建筑群附近,必要时还要进行模拟实验.1.论述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预测条件及方法。

2.论述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和影响识别。3.试述美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学复习总结 第2篇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是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生物效应: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环境化学效应:是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环境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的升高、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等。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生物机体或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多种生物种群,从所栖息的环境中蓄积化学物质使生物体内化学物质浓度大于环境中浓度的过程。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通过吸收、吸附或吞食,从环境中浓缩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物质,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浓集的现象。

生物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是指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而发生的变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作用:是指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的现象。

靶器官(Target Organ):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个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

行为毒性(Behavioral Toxicity):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时,就产生了行为毒性。

生物测试(Bioassay):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生物半减期:是指一种外来化合物在体内消除到原有浓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

大气污染指示生物: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来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状况的生物。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人们开发、利用、建设甚至破坏周围的生命系统,使它们发生了变化,对这些变化及其给人们的影响作出定量的分析及评价。

自净作用(Selfpurification):受污染的水质自然地回复原样的现象。

菌胶团细菌:能形成活性污泥絮状体的细菌。

污泥溶剂系数(SVI):指曝气池中混合液经30min静置沉降后体积与污泥干重之比。一般SVI控制在50~150之间,若其大于200,则表明污泥已发生膨胀。

生物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一般指人工涉及的、以生物种群为主要结构组分、具有一定功能的、宏观的、人为参与调控的工程系统。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讲解的工程技术系统。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污染,一类是生态破坏。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调查和实验、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

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物理效应。

认为污染源按排放物的种类,可分为有机污染源、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病原体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

污染源杀死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来分,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在大气中,污染物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

研究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转化机制和过程是阐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迁移、归趋和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工作。对大多数的动物而言,主要通过消化管、呼吸系统、皮肤三条途径吸收。10%

由于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积累随着生物机体的生理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因此,生物浓缩系数随之而变。影响生物浓缩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生物的生长、发育、大小、年龄等。

影响生物浓缩系数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污染物的浓度、化学形态、物质存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光照条件等以及季节。根据生物学效应的差异,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生物测试的标准化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受试生物、实验条件和不同的实验室。

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法、堆肥法、制取沼气、焚烧。

自然界中化学物质的降解一般分为3种方式:光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是今年来开发的活性污泥法新工艺,该工艺通过程序自动控制冲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和停置五个阶段,实现对废水的生化处理。

膨胀是活性污泥中的两类细菌——菌胶团细菌和丝状细菌竞争的结果。

堆肥可分为好氧堆肥法(高温堆肥)和厌氧堆肥法。

可用作微生物修复菌种的微生物分三大类: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GEM).三、简答题

环境生物学的任务?(1)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2)探索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机理,提高生物对污染净化的效率;(3)搜索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污染物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入环境:(1)人类活动过程中无意释放,如交通事故和火灾;(2)废物的排放,如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3)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的应用。

受试生物的选择条件?(1)受试生物对实验毒物或因子要具有敏感性;(2)~应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在某一实际区域范围内可获得;(3)~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的生态学价值;(4)在实验室内易于培养和繁殖;(5)~应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6)~应对实验毒物和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定,并具有一套标准的测定方法或技术;(7)~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应考虑与人类食物链的联系。

生物监测的特点?优点: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具有连续监测功能;监测灵敏度高;价格低廉,不需购置昂贵的精密仪器;不需要繁琐的仪器保养及维修等工作;可以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缘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缺点: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作出反应;不能像仪器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生物监测通常只是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1)暴露评价;(2)受体分析;(3)危害评价;(4)风险表征。

受体分析包括的主要内容?(1)评价范围或生态系统范围的确定;(2)生态系统调查;(3)选择和确定评价题;(4)对受体的生命过程和所需环境条件进行分析;(5)确定评价终点。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1)利用生物絮凝题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2)利用曝气设备想生化反应系统分散空气或氧气,为微生物提供氧源;(3)对体系进行混合搅拌以增加接触和加速生化反应传质过程;(4)采用沉淀方式去除有机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的固体总量;(5)通过回流使沉淀池浓缩的微生物絮凝体返回到反应系统;(6)为保证系统内生物细胞平均停留的时间的稳定,经常排出一部分生物固体。

生物膜法的特点?(1)微生物多样性高;(2)生物膜各段的微生物类群不同;(3)生物膜中的食物链较长;(4)具有较高的脱氮能力;(5)单位处理能力大;(6)系统维护方便;(7)操作运行稳定

金属的生物转化:

1、汞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

环境中存在着金属汞、有机汞化合物和无机汞化合物三种不同形态的汞。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中,如电器制造业、涂料工业、氯碱工业、仪表制造、农药、防腐剂、制药、造纸等行业,这些汞和汞化物,大部分最终进入环境而形成污染。

三种形态的汞,均具毒,但毒性大小不同。以无机汞化合物毒性最小,而烷基汞是迄今所知毒性最剧的汞化物。

(一)汞的氧化和还原;在有氧条件下,某些细菌,如柠檬酸细菌等使元素汞氧化,Hg→Hg2+。另外,自然界中存在着另一类能使有机汞或无机汞化物还原为元素汞的微生物,称之为抗汞微生物。其还原过程为:抗汞微生物中以假单胞菌属为常见。

(二)汞的甲基化;有些微生物,能将无机汞经甲基化作用而生成甲基汞(一甲基汞或二甲基汞),过程如下:无论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都可能存在能使汞甲基化的微生物。在甲基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甲基传递体存在,甲基钴胺素(即甲基维生素B12)能起到这种作用,某些微生物能将钴胺素转化为甲基钴胺素,在环境中有ATP及特定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以甲基钴胺素为甲基供体,使汞与甲基结合而生成甲基汞。

2、砷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

砷是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两性元素,广泛用于合金、农药、木材保存及医药制品中。元素砷不溶于水和强酸,所以几乎无毒。砷的有机、无机化合物有毒,含三价砷的亚砷酸盐的毒性比含五价砷的砷酸盐更大,在有机砷化物中三甲砷是对人具有高毒的物质。

(一)砷的氧化和还原;As3+氧化成As5+

微生物参与As3+氧化成As5+的活动,使之毒性减弱;引起转化的微生物为一些异养型微生物,有无色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节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

As5+还原为As3+

另一些异养型微生物如微球菌、某些酵母菌、小球藻等可使砷酸盐还原为更毒的亚砷酸盐。

(二)砷的甲基化;一些含有砷化物的糊墙纸在潮湿季节生长霉菌,产生带大蒜气味的挥发性气体三甲砷,从而使人中毒的事例,在国外曾有过报道。参与形成三甲砷的微生物颇多,微生物生成甲基砷的可能途径如下:砷生物甲基化中的甲基供体也是甲基钴胺素。

污染物对细胞的影响:(一)对细胞膜的影响 1 污染物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膜的损伤。2 污染物可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3 污染物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干扰了受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对细胞器的影响线粒体

污染物不仅可以引起细胞线粒体膜和嵴的形态结构地改变 , 而且可以影响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功能。

2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

某些污染物经代谢活化产生自由基,可导致光面内质网结构和微粒体膜的一些重要组分如混合功能氧化酶的破坏。

多种化学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等 , 能引起糙面内质网上附着核糖体脱落, 导致蛋白质合成控制的改变。

3污染物还可影响微管、微丝、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其他细胞器。

1、什么是生物富集?其有何意义?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有那些?

答:(1)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2)对于一个受污染的生态系统而言,处于不同营养级上的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不仅高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而且具有明显的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加的现象。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和积累,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研究污染物的生物积累现象及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①生物富集主要决定于生物本身的特性,特别是生物体内存在的,能与污染物结合的活性强弱和数量多寡。生物体内凡是能和污染物形成稳定结合物的物质,都能增加生物富集量。生物体内有很多组分都能和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相结合而形成稳定的结合物,从而消除或化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②生物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富集能力与其体内存在的分解该类物质的酶的活性有关。酶活性愈强,则不易富集,酶活性愈弱,则易富集。③金属元素在各类生物体内的半衰期长短不同,能直接影响生物富集量。④生物的不同器官对污染物的富集量有很大差异。原因是各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与污染物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的大小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⑤生物在不同生育期接触污染物,体内富集量有明显差异。

3、请简述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生化机制?

答、(1)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净化的效果更好。

(2)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生化机制,生物膜的表面总是吸附着一层薄薄的污水,成为“附着水层”或结合水层,其外是能自由流动的污水,称为“运动水层”。当“ 附着水层”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吸收、氧化分解时,附着水层中有机物质浓度随之降低,由于“运动水层”中有机物浓度高,便迅速地向 “附着水层”转移,并不断进入生物膜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所消耗的氧,也是沿着空气→运动水层→附着水层而进入生物膜;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代谢物及最终生成的有机物以及二氧化碳等,则沿相反向移动。开始形成的膜是好氧性的,但当膜的厚度增加,氧化膜内部扩散受到限制,生物膜就分成了外部的好氧层、内部与载体界面处的厌氧层,以及两者之间的兼性层。因此,生物膜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上存在着的食物链在有效的去除有机物的废水净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膜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增厚,是附着于载体一面的厌氧区也逐渐扩大增厚,最后生物膜老化、剥落,然后又开始新的生物膜形成过程,这就是生物膜的正常更新。

4、请简述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生物学原理?

答: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8、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9、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检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10、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

4、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环境保护”专题复习 第3篇

环境问题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主干知识, 也是高频考点。综观部分省区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 (见下表) , 选做题中的环境类问题具有如下特点。第一, 以各类图表为载体, 突出对地理信息解读能力的考查。如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重视对等高线图的考查, 海南地理卷突出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山东文综卷重视对大比例尺分布图中信息的解读, 广东文综卷倾向于分布图和统计图表的结合, 综合考查学生对数据、时空信息的解读能力。第二, 突出环境保护主干知识, 凸显命题的公平性。如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对资源问题情有独钟, 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考地理试题侧重于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考查, 山东文综卷对生态问题考查频繁。第三, 密切联系环境热点问题, 体现高考命题的时代性特点。如2012年海南地理卷对城市内涝的考查, 2011年江苏地理卷对重金属污染的考查, 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对上海饮用水资源的考查等。第四, 能力要求较低, 设问较少, 倾向于对信息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

该专题的知识网络如下图所示。

考点1环境与环境问题

【考点精讲】

1.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灾害, 主要由自然原因形成;次生环境问题即生态破坏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由人为原因形成, 人口数量增加、不合理利用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主要原因。

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 或对资源索取的速度超过资源再生和补给的速度, 将产生生态破坏问题, 主要有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物种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人类排放污染物的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将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2.我国环境问题的分布

我国不同区域自然背景不同, 环境问题也不同。东北地区森林破坏、土壤盐渍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湿地减少等问题严重;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原退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污染、近海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华东和华南地区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表现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酸雨、泥石流等。

3.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多种, 分析各种环境问题时应从原因、影响、分布、应对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 特别应关注细节。如全球变暖问题, 学生应重点关注:温室气体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还有甲烷、氮氧化物、氟氯烃等。全球变暖既有人为原因, 如破坏森林、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也有自然原因, 如太阳活动、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等。全球变暖有弊也有利, 需要辩证分析。

【备考策略】

1.区分环境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根据成因判断。有污染物排放的属于环境污染问题, 如排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破坏生态系统及其平衡的为生态破坏问题, 如水土流失。方法二:根据位置判断。如我国黄土高原多水土流失问题, 南方地区多酸雨问题。方法三:根据特征判断。如森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 可能是酸雨, 也可能是虫灾, 或森林火灾, 应根据森林死亡的特征来判断。

2.提出解决环境问题措施的方法

方法一:根据原因 (主要是人为原因) 提措施。方法二:根据影响地区提措施。方法三:根据危害对象提措施。如针对森林破坏加剧全球变暖, 应植树造林;针对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针对全球变暖危害农业, 应改良农作物品种, 调整农业结构等。

【典例剖析】

(2012·江苏地理卷)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

a.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 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

(3) 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 (填图中代号) 。 (1) 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4) 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 (1) (4) 建设防护林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分析: (1) 据图可知水土流失重点区分布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地、华北山地、东北黑土分布区, 归纳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为:位于季风气候区,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2) 该界线以西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 降水少, 蒸发旺盛, 风力作用强。

(3) 根据分布图可判断 (3) (5) 工程覆盖黄河和长江中上游, 对两流域都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1) 工程为“三北”防护林体系, 可防止土地荒漠化。

(4) (1) (4) 两工程分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 气候不同;地形分别为高原和山地丘陵, 地形特点不同。

参考答案: (1) c d

(2) 风力作用

(3) (3) (5) 土地荒漠化

(4) (1) 地地形起伏小, 气候干旱; (4) 地地形起伏较大, 气候湿热

【变式训练1】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 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 则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 但因成活率低, 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 如果有 (1) 植树造林、 (2) 种草、 (3) 自然恢复三种措施, 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考点2资源问题

【考点精讲】

1.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反映能源短缺, 供需失衡。从供给方面分析, 常规能源储量有限;从需求方面分析, 消费结构不合理, 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所占比重大;从供需关系方面分析, 能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分布不均衡。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也应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开源, 开发新能源;二是节流, 提高能源利用率;三是跨流域调配和区际协调, 如产业转移、能源跨区域调配等。

2.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也反映供需失衡。从供给讲, 可利用淡水资源数量有限;从需求分析, 因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 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产生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两种类型。解决措施表现为:开源, 如海水淡化;节流, 节约使用;区际协调, 跨流域调水等。

3.耕地资源问题

耕地问题的产生既有人为原因, 如建设大量工矿企业和城镇;也有自然原因, 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解决耕地问题的措施, 也应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如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节约和合理使用耕地,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耕地, 提高人们保护耕地的意识等。

【备考策略】

1.能源开发时需要关注新能源

整理从开发条件方面进行评价的思路。如评价风能开发条件时应从地理位置、风力、风频、地形、峡管效应、市场远近与技术等方面分析;评价太阳能开发条件时应分析纬度位置、海拔、天气、市场远近、资金与技术等;评价核能开发条件时应关注安全、环保、经济发展程度、常规能源缺乏等方面。

2.水资源的影响因素

影响水资源数量多少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流域面积、植被覆盖率、人口数量、工农业需求等, 分析资源多少时应全面系统考虑。

3.分析资源特点的思路

综合考虑资源数量、质量、地区分布、结构构成、开发利用现状。同时, 对资源数量进行分析时应注意相对数据与绝对数据的转化;对资源结构进行分析时应从数量、组成、比例、速度等方面考虑。

【典例剖析】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 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 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 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 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见下图)

(1) 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 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易错点分析: (1) 根据文字材料、分布图可知, 上海水源地逐渐由近及远, 由小河到大河, 由此可推断用水量增大, 靠近城区处水污染问题严重。

(2) 根据水源地变化的事实, 提取保护水源地的思路, 即从现实的污染源入手, 治理水污染;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潜在的污染出现;采取多种手段, 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等, 加强管理。

参考答案: (1) 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 控制污染源, 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 防止水污染;制订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 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变式训练2】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 (2009年) , 经济发达,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 地形单调, 平均海拔不足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 图2中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 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 除建水坝外, 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并说明理由。

考点3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精讲】

1.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有多种类型, 如西北地区的风侵荒漠化、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水侵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渍化、青藏高原的冻融荒漠化。由于各地自然背景的差异, 其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如次生盐渍化是人类大水漫灌, 地势低洼, 加之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位较高等原因形成的。

2.湿地减少

湿地减少的原因有自然原因, 如泥沙淤积、河流改道, 也有人为原因, 如围湖造田、水体污染等。保护湿地应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整治水污染、保护植被、退耕还湖等措施。湿地与森林功能接近, 都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平衡生态等功能, 区别之处是湿地是“地球之肾”, 能降解污染物;森林是“地球之肺”, 制造氧气, 固定碳。

3.森林资源破坏

从自然原因分析, 森林破坏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的影响;从人为原因分析, 森林破坏受过度砍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开矿、城镇建设的影响。保护森林需要开发性保护, 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采育结合, 并运用法律等多种手段综合保护。

【备考策略】

1.构建成因分析的思路

从自然角度看, 重点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地质等要素的变化。从人为角度看, 从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入手, 围绕人地矛盾展开分析, 如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 林业用地减少;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小。

2.构建措施选择的思路

选择合理的生态治理措施应从四方面考虑:自然背景, 投入、产出, 措施比较, 制约因素等。如判断半干旱地区究竟适合种树还是种草, 要考虑本地自然环境特征, 也要分析投入和产出, 并对综合效益进行比较, 还要分析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的分布和数量, 综合作出判断。

【典例剖析】

(2012·山东文综卷) 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单位:km2)

(1) 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 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易错点分析: (1) 分析变化特点时应考虑数值大小变化, 划分变化阶段并分析速度快慢、变化趋势等。不同要素的变化应分项目考虑, 最后综合比较分析。解题过程中学生容易疏忽之处就是不比较分析, 不注意数据大小变化和速度快慢等。

(2) 治理盐渍化应运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管理措施等, 合理调节水、盐运动。

参考答案: (1) 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 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 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 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

【变式训练3】

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考点4环境污染问题

【考点精讲】

1.大气污染

因污染物不同, 大气污染类型多样。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产生酸雨;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氟氯烃造成臭氧层破坏。分析污染成因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如光化学烟雾, 从自然原因考虑, 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天气晴朗、无风、逆温;地形封闭。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汽车尾气, 释放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2.水污染

按照发生领域, 可分为河流水污染、海洋水污染、湖泊水污染等。污染源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大气降水、石油泄漏等。分析水污染成因也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如水体富营养化, 陆地上为水华, 海洋上叫赤潮, 其形成原因为:氮、磷、钾大量排放;天气晴朗、风浪小;海湾、河道、湖泊的水流速度慢等。其危害表现为:水质恶化、生态失衡、鱼类死亡。

3.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源有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等。目前电子垃圾危害最为严重。各种垃圾会污染大气, 污染水体, 污染土壤, 影响环境卫生, 广泛传播疾病等。其治理措施为:填埋、制作堆肥、焚烧等。

【备考策略】

1.整理污染防治的措施

污染防治应从四个方面考虑:从源头入手治理污染源;全过程控制, 循环利用、资源化处理;运用经济、技术、法律、行政多种手段, 加强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2.分析污染危害的思路

分析污染危害应从三方面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质恶化、生态失衡、鱼类死亡等。

【典例剖析】

(2012·福建文综卷) 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 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 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易错点分析: (1) 仔细阅读扇形图可发现南北方城市不可回收物不同, 北方地区无机物比重大, 南方地区有机物比重大。城市污染物不同反映污染源的不同, 学生应主要从生活污染源角度分析。北方地区冬季燃烧燃料产生的粉尘多;南方地区气候适宜种植蔬菜, 蔬菜产量大。

(2) 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等角度来分析。

参考答案: (1) 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 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 需要燃煤取暖, 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 蔬菜种类多、产量大, 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 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变式训练4】

根据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 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 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 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 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 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有100多吨。

(1) 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2) 从源头控制的角度, 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变式训练部分参考答案:

1. (选 (1) ) 选 (2) 或 (3)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 (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 , 过量植树, 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 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 且投入较少。

2. (1)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 地势低平, 四周环海, 陆地上储存淡水 (地表水、地下水) 的条件差 (河流短小) ;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达, 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 (1) 从邻国 (马来西亚) 购买淡水。邻国 (马来西亚) 面积较大, 高温多雨, 淡水资源丰富。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 输送淡水成本低。 (2)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 四周环海, 可选适当地点, 建海水淡化厂, 生产淡水。 (3) 废水 (污水) 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 人口密度大, 生活、生产废水 (污水) 产生量大。

3.问题:次生盐碱 (渍) 化。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

4. (1) 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2)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手段 (法律、行政、经济等) 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 第4篇

大气环境是贯穿高中地理学习的一条主要线索,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考查内容之一。本部分主要考点有:①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大气的受热过程;③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及成因;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⑤锋面系统、气压系统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判读及影响;⑥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分布、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⑦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时空分布规律;⑧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利用及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防御。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组成:低层大气主要由于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2大气的垂直分布(如下页图)及特征:

(1)对流层具有以下特征: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②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该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下层温度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中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3)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人类的无线电短波通讯等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与逆温

1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如下图)。

2逆温:

(1)概念:在低层大气中某些层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2)原因: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如右图所示)。

另外,受暖空气平流运动、山地空气下沉和锋面系统等的影响也能形成逆温。

(3)影响: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造成近地面污染物越积越厚,烟尘遮天蔽日,加重空气污染;逆温的形成有利于抑制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三、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1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直接原因是地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2)三个作用力: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三个作用力。

(3)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风向的绘制方法:①先画垂直于等压线的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②再将风向针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倾斜30°~45°(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如右图:以北半球为例,A、B、C三地风向图。

四、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受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见右图)。

2气压带与风带:由于三圈环流的形成,地表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热成因可以分为热力高低压和动力高低压(如下表所示)。风带中的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见下图)。

3太阳直射点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南北移动5°~10°。北半球夏半年。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位置偏南(见下图)。

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使纬向的气压带分裂成块状(如下图):

①北半球:1月、7月的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

②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30°S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形成局部环流——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既是一种大气环流现象,本身又是一种气候现象,具有双重性质。

2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

(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典型。

(2)成因:季风环流的主要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另外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3)类型:亚洲东部的季风主要有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两种。

六、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冷锋和暖锋:

(2)中国的锋面活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与副高的关系)。我国降水主要是锋面雨,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反常会形成水旱灾害。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早;夏季风弱造成南涝北旱(如右图)。

2气旋、反气旋系统:

3锋面气旋:地面气旋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要能够结合锋而和气旋的相关知识判定冷暖气团的位置、冷暖锋的位置、不同区域的风向、主要降水区域等(如右图所示)。

七、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别

1影响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右图中五个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一地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2气候类型的判别:气候类型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判别。

(1)根据气温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如果最热月份出现在7、8月,则该地在北半球;如果最热月份出现在l、2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2)根据气温特征确定温度带:(3)根据年降水量与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确定气候类型:

八、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

1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在农业上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措施利用气候资源。另外,在建筑、交通、旅游中也不断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如风向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冰雕旅游等。

2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寒潮:我国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大部分地区受影响,只有对西藏、云贵地区影响较小。防御措施是提前预报,做好防寒准备,以减少损失。

(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为飓风)。发生在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深受台风影响。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但也能解除或缓解长江中下游的旱情(伏旱)。

(3)洪涝灾害:全球都有,亚洲最多。我国是多暴雨国家,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

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4)干旱:是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种植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疑难点拨]

1气温一降水要素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判别。

最常见的气温一降水要素图的类型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右图所示),在该类图中判读气候类型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半球,根据降水柱状图判定其所属的降水类型。根据该判别方法,可以判定图中的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另外,在气温一降水要素图中,还有一些变式图(如下列图)。在判读这些气候要素图时,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气温和降水的同步程度,即雨热同期还是雨热不同期;二是依据气温变化范围及降水的集中程度来进行判别。

2等压线的判读。

一是看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和等压线的数值。等压线闭合,中心数值偏高,为高压,高压又称为反气旋;中心数值偏低,为低压,低压又称为气旋。

二是看风向。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等压线闭合,风由内向外吹,为高压;反之,风由外向内吹为低压。另外,还要掌握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等概念。低压槽是指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是指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三是要掌握等压线图上“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等压线图上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是指:等压线向气压值较高的方向凸出,其气压低于两侧气压,其附近地区为低压槽;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向凸出,其气压高于两侧气压,其附近地区形成高压脊。如左图中A所在线为高压脊,A所在线为低压槽。

四是要掌握等压面图上“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等压面上“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反映了等压面凸凹方向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关系。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反之,气压值越高。如右图,A处近地面的等压面凸向气压高值方向,其气压就低于同一水平面的其他地区;B处则相反。由此可知,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B点气压高于A点,空气水平运动表现为由B处流向A处。高空等压面的凸向及空气水平运动与近地面的情况恰好相反。

[感受高考]

[例1](2009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4~5题)读下图,完成4~5题。

4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5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解析:第4题主要考查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考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可知,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C。第5题主要考查常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考生对知识的再现和运用能力。根据第4题结论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故答案选A。

[例2](2009年高考文综天津卷地理部分第10~11题)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如右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0~1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0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11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D移动快慢

解析:第10题主要考查冷锋过境前后天气现象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常见天气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a到b气压先降低再升高且变化较大,B符合题意。第11题,通过台风的形成原因、形成源地、移动快慢并不能看出台风经过的地区,台风移动路径是分析台风经过地区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所以选C。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天气系统图(右图),回答1~2题。

1甲图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乙图中的

()

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

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

2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

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D陆地一般不会出现

如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哪个因素的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哪个因素的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2008年12月1日至3日我国东部某地区天气记录表,回答5~6题。

5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6当该天气系统继续加强影响我国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台风

D暴雨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如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0°~ 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8下列各图与甲、乙两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8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最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二2008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了较大危害,表现为_________。

(2)读材料二,图中的雨区主要出现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根据材料二,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

天气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材料二,受_____________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10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30°W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规律形成的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1D 2B 3A 4D 5C 6A 7D 8C

9(1)大风、降温、雨雪

(2)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

四川盆地陕西南部海南岛

(3)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阴天、降水、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4)气旋(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大西部等压线比东部密,气压梯度力大

10(1)大致从赤道向两极不断增大纬度增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2)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并且有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大陆性气候显著。

(3)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5篇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环境化学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②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及对人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③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人体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的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④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神经毒试验,以及各项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致畸变试验等;⑤各种污染物对人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和措施。此外,环境污染物在其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出体外,毒性作用的规律和预防措施,也被列入环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叙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其机理?

答:①被动转运:膜两侧的毒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化学物并不与膜起反应,不消耗能量。

简单扩散:生物膜两侧的化学物分子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滤过:化学物通过细胞膜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②特殊转运:(被转运的毒物必须与生物膜组成成分发生可逆性结合,并形成复合物)包括:

主动转运: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处转运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特点:是需要通过蛋白载体作用,载体可逆浓度梯度,是化学物通过细胞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不易溶于脂质的化学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转运的过程。

特点:易化扩散只能按顺浓度梯度方向转运,因为不需要消耗能量。

2、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有:

答:1)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梯度:膜两侧的浓度梯度越大,化学物质通过摸扩散的速度就越快。

2)脂/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与其水中的溶解度一比称为脂/水分配系数。

3)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的pH:物质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就越难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生物膜。

3、环境污染物吸收有那几条途径?影响吸收的因素?

经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可是某些化学物转化成新的物质而改变其毒性。

*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都会影响消化道对环境化学物的吸收。

*环境化学的溶解度和分散度也是影响吸收的因素。

经呼吸道吸收 #分压差和血/气分配系数:气体从高分压(浓度)处向低分压(浓度)处通透,肺泡气和血液中该气态物质的分压差越大,吸收越快。随着吸收量的增加,分压差逐渐减小,吸收速度逐渐减慢。

#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非脂容性的物质的吸收速度主要受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学物吸收较慢;脂容性的物质的吸收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其脂/水分配系数,系数大者,吸收速率较高。

#肺的通气量和血流量的比值:通气/血液比值越大,气体相对交易吸收。

#颗粒大小:颗粒物的吸收主要受颗粒大小的影响

经皮肤吸收 途径:一是皮毛;二是毛囊、汗腺及皮脂腺。

~化学物透过角质层的速度与化学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数及角质层的后苏有关。

~不同种属的动物表表皮通过性不同,可能与角质层的厚度不同有关。

~高温促进皮肤血液和间质液流动,使化学物较易被皮肤吸收。

~角质层损伤因子。

~毒物经皮吸收的两条途径;

~通过表皮脂质屏障是主要的吸收途径,即毒物—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和基膜—真皮。~通过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皮肤附属器,绕过表皮屏障直接进入真皮。

~毒物经皮肤吸收的两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穿透相。毒物透过表皮进入真皮。

~第二阶段——吸收相。毒物由真皮进入乳头层毛细血管。

4、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

答: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三种方式。

5、一级速率过程:是指化学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烦人过程。

6、生物半衰期:指化学物在体内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1)物种差异—①代谢酶的种类不同,即某种代谢酶的有无②代谢酶的不同。

2)饮食营养状况

3)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激素

4)代谢饱和状态

5)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8、简述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答:

I相反应

氧化反应 &微粒体氧化: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N—羟化,环氧化,N—氧化,P—氧化,S—氧化,氧化性脱烷基(N—脱烷基,O—脱烷基,S—脱烷基),氧化性脱烷基氨,氧化性脱卤。

~非微粒体氧化:单胺和二胺氧化,醇、醛氧化。

还原反应 ¥微粒体还原:硝基还原,偶氮还原,还原性脱卤。

¥非微粒体还原性:包括醇、醛、酮、有机二硫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的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酯酶,酰胺酶和糖苷酶水解酯、酰胺和硫酸酯化合物。

II相反应

结合反应 毒物和其他代谢产物与内源性代谢产物结合而形成的结合物。

类型: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氨基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甲基化。

第三章环境化学物的毒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选择*】

1、1)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算上的化学物质。

2)毒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算害的性质和能力。

3)中毒:是指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4)危险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化学物导致机体产生某种不良效应的概率,即是某种物质在具体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5)危险性:主要是根据化学物的毒物,化学物的剂量与对机体损害作用的相差关系以及人群中可能受算还的人数和受损害程度,用定量统计学方法进行估计并用与其率表示。

6)剂量:即可指给予机体接触的外援化学物的数量,又可指外来化学物被吸收进入机体的数量,还可指外援化学物质在关键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浓度或含量。

7)效应:指一定剂量的外援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

8)反应:指机体与一定量的外援化学物接触后,称此案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生效应的个体在某一群体中占的比例。

9)联合毒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2、联合作用的类型?

答:①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等于每一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②协同作用: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大于各化学物单独作用之和。

③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种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

④拮抗作用: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小于每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⑤独立作用:指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3、】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包括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机体状况、染毒条件和环境因素等。

(一)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

1)化学结构:构效关系研究

影响其独奏用的性质

影响毒作用的大小

2)化学性质与毒作用性质:本换上的氨被不同基取代产生不同的毒性,3)毒性大小与结构:

4)毒物性质与毒性溶解性、挥发性、分散度

4)毒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与毒性:毒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在体内的分布和吸收速度也不同,吸收量大的毒性大,产生的毒性反映强。

二)机体状况:种属、品系与个体感受性差异,年龄,性别,饮食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生物节律和精神心理因素。

(三)接触条件:一般对于同种毒物:呼吸道>腹腔注射>胃肠道>皮肤吸收

(四)环境因素: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物理作用。气温、气湿、气压。

第四章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及其评价

1、①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②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一化学所引起的毒效应,也包括死亡效应。

2、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答:选择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与人类接近的物种;选择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选择易于饲养和实验操作的物种;选择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

3、环境毒理学中的一般毒性研究采用的主要染毒途径:

答:①经口染毒:常用的方式有:灌胃、喂饲和吞咽胶囊等。

②经呼吸道染毒:吸入染毒可分为静式吸入染毒和动式吸入染毒。

③经皮肤染毒:液态、气态和粉尘状外源化学物都有可能与皮肤接触。

4)亚曼性毒性研究的目的:

答:①分析长期接触条件下化学物的毒性作用特征及可能的毒作用靶器官,求出亚慢性毒性的臁剂量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在无慢性毒性的资料时,依此进行受试化学物的危险度评价。

②为慢性毒性研究选择剂量及筛选观察指示提供依据。

5)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评价方法:

答:①实验动物 ②染毒途径 ③染毒期限 ④剂量分组 ⑤观察指标 ⑥观察结果

6)外援化学物质可能在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过程中引起局部的毒性效应主要有:

答:①皮肤原发性刺激

②皮肤变态反应

③光刺激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④皮肤癌

⑤皮肤色素异常

⑥对皮肤附件的损害有些化学物可引起毛发脱落、痤疮、汗腺损害等。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1、1)安全:是指某种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机体不产生任何危害。

2)安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暴露下危险或危险度很低,其危险度可被社会所接受。

3)实际安全剂量: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暴露剂量称为……。

4)安全性评价:是指通过规定的毒理学试验程序和方法以及对人群效应的观察,评价某种化学物的毒性及潜在危害,进而提出在通常的暴露条件下该物质对人体健康是否安全接触限量。

第七章大气环境毒理学1、1)大气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大气污染对生物体,特别是对人体的损害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一次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的污染称为……。

3)二次污染物:是某些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大气正常组成成分发生反应,或因太阳光紫外线引起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污染物。

3)臭氧: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于类型:

答:主要来源来自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分为:固定污染源(如工业企业、生活炉灶)和流动污染源(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

类型:一是由于以煤为主要能源,形成以煤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大气污染称为还原型污染。

二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形成的石油型大气污染称为氧化型污染。

3、大气污染对健康啊影响的特征:

答:1)大气污染物的侵入途径与危害:

①侵入途径:随呼吸作用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也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

②致病部位:大气污染物随呼吸气流进入呼吸道内,呼吸道粘膜对污染物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且对污染物特别敏感。

2)低浓度、长时期作用和慢性毒害

3)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作用机制复杂

4)接触人群广泛、易感性差异较大

4、大气对人体检看的影响:

答:①急性中毒:大气污染物浓度在较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超过一定浓度作用于人体时,可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良反应,导致居民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②亚慢性中毒和慢性疾患: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但由于呼吸道长期持续地暴露污染的大气中,使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毒理作用是长期的,反复的,能引起机体的慢性中毒或降低机体的抵抗力,诱发感染,引

起呼吸道各种炎症,导致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③对免疫功能的损害:大气污染不仅使儿童呼吸道患病率增加,还可以使儿童唾液溶菌酶活性降低,非特异性免疫能下降。

⑤致癌作用:大气污染物与肺癌关系密切。

1、SO2、CO和NO2的毒性作用有何异同?

答:

6、光化学烟雾的概念及其形成:

答:概念:光化学烟雾是现代工业化国家中一种普遍而又最难防治的大气污染,是一种特殊混合物的统称,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这种烟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使人发生眼睛红肿,哮喘,喉头发炎的病状,对动植物有严重的刺激作用。形成机理有:实际上就是自由基链反应过程,链引发,链歧化,链增长,链终止。

链引发:NO2+hv(入<NO2光分解的极限波长)

——NO+O引发

O+O2+M——O3+M

O3+NO——NO2 +O2

O+烃——稳定产物+自由基

O3+烃——稳定产物+自由基【歧化】

自由基+烃——稳定产物+自由基

自+NO——自+NO2【增长】

自+NO2——稳定产物

自+自——稳定产物【终止】

6、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答: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①自然来源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所产生的颗粒物,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

②人为来源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颗粒物,如煤炭、石油及木材的燃烧产生的颗粒物。

第八章水环境毒理学1、1)生物富集:是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群从周围环境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2)生物积累:是指同一个生物个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3)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生物链中,生物富集系数从低级营养到高级营养逐步增大的现象。

4)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现象。

5)水华:是一种普遍发生的淡水污染现象。

6)河口生态毒理学:是以河口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污染物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上的毒性机制、环境中的行为及其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

7)滨海带:包括潮间带和高潮时浪花可以溅到的岸线。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一个狭窄的过渡带,受到空气和海水淹没的交替影响。

8)海洋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而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环境质量等一系列的影响。

2、水域生态环境的特点:

答:①水密度大,具有较大的浮力;

②水体具有折射性,能将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到大气中,其长波辐射被吸收,水深处则以绿光为主; ③水域中物质玄幻的速度比陆地快;

④水域具有复杂的垂直分层和流动性;

⑤浮游生物代谢率高,繁殖快。

3、环境污染对水域生态系统的损害:

答:1)对水生生物直接损害:污染严重时,藻类、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2)对水体生物群落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正常水体具有协调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水体受到污染时,敏感种类消失,耐污种类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改变或破坏,功能失调。

3)对水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环境污染严重的水体丧失部分或全部服务功能价值,对人类生

理和心里产生一定的影响。

4、污染物计入水体的途径:

答:1)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地表水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和过量的CO2等气体通过降水或一下不同的速度与周围的物质表面碰撞而被吸附沉降进入地表水体,由此产生环境污染。

2)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是指包括粪池、垃圾填埋场、地下输油管、灌溉、农药等深入并污染然地下水以及来自天然污染源的海水入侵等。

3)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环境:

①在化学品生产、排放、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或被直接释放与环境,或随废水排入水体,如使用的农药和杀虫剂等;

②由于突发事故造成大量有毒化学品外泄,进而污染水体;

③有毒有害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毒化学品经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如淋浴、渗透等。

5、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途径:

答:主要有消化道的吸收、经呼吸道的吸收及经皮肤吸收。

6、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答:1)水体温度:温度对水中污染物质的转化作用、酶的诱导、残留停滞和毒性均有很大的影响。

2)水体pH:通常鱼类生长的最适pH为5~9;在5.5一下时鱼类生长受阻,产生下降;pH在5以下时鱼类生殖功能失调,繁殖停止。

3)光照:光解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真正分解过程,因为它不可逆改变了反应分子,强烈地影响水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归趋。

4)水流速和流量的影响:当水流急的时候,水体夹入物质;水流缓的时候,水体产生沉淀。

7、河口生态系统的组成:

答: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两大部分组成。

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包括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河口独特环境因素等。生物部分:依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划分为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8、河口生态环境的特征:

答:广盐性、广温性和低氧性。

9、造成河口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答:①随着可口区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厂的污水和居民生活废水大量倾泻到河口区,使河口水域各种污染物质含量很高;

②河流经过农田时有相当部分的肥料和农药经雨水冲刷而汇入河口区;

③河口湾的围垦区经常是局部水产养殖过度的区域,大量养殖废水通过交换进入河口区;

④停留咋河口湾的船舶所产生的燃料油泄漏和生活废水等倾倒入等。

期末环境毒理学考试复习总结 第6篇

【选择题】

1.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 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

15.外源化学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C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

16.外源化学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17.外源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

A.微粒体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18.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D

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

1.毒物是 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 D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

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4.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B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5.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D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

变化的最低剂量

6.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C

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

7.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

8.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9.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C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

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D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13.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D

A.LD50 B.LD0 C.LD01 E.LD100

14.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1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16.用 “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D

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

17.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 A

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吸收途径 C.剂量 D.作用时间

18.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A

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

19.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 A

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

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 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

20.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21.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D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22.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D

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B.预测毒牲大小 C.推测毒作用机理 D.以上都是

23.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 D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

1.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

A.大鼠和小鼠 AB.果蝇 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D.鸟类

2.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

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

3.急性毒性是 C

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 24 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

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 快速出现中毒效应

4.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

好选用两种动物是 A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狗 D.狗和猴

5.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D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 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

6.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

A.灌胃 B.喂饲 C.吞咽胶囊 D.饮水

7.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D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

8.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D

A.设备简单 B.操作方便 C.消耗受试物少 D.以上都是

9.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D

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 D.以上都是

10.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 C

A.一次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 C.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 D.一次或14天内多次

11.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 B

A.雌雄多少都可以 B.雌雄各半 C.全部为雄性 D.全部为雌性

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 C

A.1天 B.1周 C.2周 D.3周13.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

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 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 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

14.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 E

A.环境毒理学3~6个月 B.食品毒理学3~6个月 C.工业毒理学1~3个月 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

E.以上都对

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D

A.成年动物 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 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

16.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

A.血象、肝、肾功能 B.病理学检查 C.灵敏指标的检查 D.特异指标的检查

17.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 D

A.确定阈计量 B.确定最大无作用计量 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 D.以上AB正确

18.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

为最大无作用计量 D

A.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 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

C.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D.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名词解释】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生态毒理学:

1.生物转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2.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

3.代谢饱和:

4.靶器官

5.贮存库

1.毒物

2.毒性

3.剂量

4.效应和反应

5.危险度和危害性

1、近交系

2、突变系

3、杂交群

4、封闭群

5、悉生动物

6、清洁动物

7、急性毒性

8、亚慢性毒性

9、慢性毒性

1.致突变作用

2.致突变物

3.化学致癌物

4.化学致癌作用

5.直接致癌物

6.间接致癌物

7.终致癌物

8.引发剂

9.促长剂

10.进展剂

11.助致癌物。

12.发育毒性

13.生殖毒性

14.胚胎毒性

15.致畸作用

16.致畸物

1、酸雨

2、光化学烟雾

3、可吸入颗粒物

4、农药残留

5、生物富集

6、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7、电磁辐射

【问答题】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内容?

研究对象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化学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1)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将抗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蓉儿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3)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主要内容:(1)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2)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及其对人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3)环境化学物及其转化产物对人和哺乳动物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特殊毒性作用和机理;(4)环境化学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申请毒试验以及致

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和致畸变试验等(5)各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措施。(6)环境化学物在其他生物中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出体外以及其毒性作用的规律和预防措施,也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1)体内试验(2)体外试验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什么?

1、阐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及其机理。

2、环境污染物吸收有哪些途径?分析影响吸收的因素?

3、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

4、简述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5、何谓肠肝循环?

6、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是什么?

7、如何理解生物转化的复杂性?

8、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2、试述影响毒作用的机体因素及其意义

3、什么是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主要有那些类型?

4、如何判断化合物的联合作用类型?

5、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6、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作用有何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何实际意义?

7、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8、试述化学毒物对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

1、实验动物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2、剂量分组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3、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

4、简述几种常用的检测LD50 的方法。

5、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能否对受试物作出全面评价?为什么?

6、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有哪些观察指标?

7、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组的原则。

8、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实验三者在实验设计方面有何区别和内在联系?

1、遗传损伤有几类?具体有哪些类型?

2、简述DNA损伤修复与致突变作用的关系

3、致突变试验根据其终点反应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4、试述化学致癌物分类

5、致癌试验在动物选择、剂量选择、动物数量及观察指标选择的特点?

6、化学致癌机制有哪几种学说?

7、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

8、剂量对致畸作用有哪些影响

9、研究致畸性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胚胎毒性和母体毒性?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0、致突变性与致癌变、致畸变之间有何联系?

1、SO2、CO和NO2的毒性作用有何异同?

2、机动车数量增加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3、悬浮颗粒物的大小与污染物的毒作用有什么影响?

4、金属在环境中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5、试述Hg、Cd、Pb毒性作用的分子机理。

6、金属的环境标准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7、为何要禁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

8、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毒性机制有何异同?

9、如何科学应对生活中的农残问题?

10、何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为几类?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和野生动物有哪些危害?

12、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13、简述多环芳烃的致癌机理。

上一篇: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要求下一篇:英语圣诞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