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苏区精神范文

2024-08-01

发扬苏区精神范文(精选6篇)

发扬苏区精神 第1篇

发扬苏区财政精神,竖廉洁财政新风

“哎呀嘞,苏区干部咯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让我们似乎又看到苏区财政干部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道,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以坚韧不屈的顽强毅力、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为奠定祖国财政事业的基石而努力奋斗的鲜活画面。八十年过去了,作为新时代的财政人,瑞金财政局继续发扬苏区财政精神,围绕新时期赋予财政的光荣任务,勇于创新,倡导廉洁理念,弘扬新风正气。

发扬苏区精神,树立人本意识。瑞金市财政干部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苏区财政精神,牢固树立廉政勤政的人本意识。围绕打造廉洁财政的根本目标,瑞金市财政局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典型鼓舞人,同时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财政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正价值取向,提升精神境界,强化法纪观念,崇尚廉洁意识,进一步强化财政干部“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荣辱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把个人的愿景与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理想价值与组织的共同理念统一起来,朝着“聚财为国,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迈进,力争实现个人成长与事业进步相互促进。

发扬苏区精神,树立服务意识。瑞金财政干部继续和发扬廉洁奉公的苏区财政精神,牢固树立廉政勤政的服务意识。按照“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财为民所谋”的理念,始终把廉洁建设与财政的工作目标统一起来,始终把廉政建设与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始终把廉政建设与财政干部的行为举止、语言方式、精神面貌联系起来。继续深入践行“八项服务承诺”,以优化政务环境为手段,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的不良现象。古人云:良言暖冬、笑语融冰,朴实的瑞金财政人,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推动财政的每项工作,完善每个细节,以高效的服务打造廉洁财政形象。

发扬苏区精神,树立创新意识。财政干部应该继续和发扬开拓创新的苏区财政精神,牢固树立廉洁勤政的创新意识。瑞金市财政局不断创新廉政管理模式,兴制度、抓管理、重考核、保廉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瑞金市财政局制定了“五条禁令、五条规定、五项措施”,并加强考核管理,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的干部作风,树立财政正气;按照“防范于未然”的方针,瑞金市财政局开办了“廉政食堂”,鼓励干部职工到食堂用餐,避免糖衣炮弹的伤害。为弘扬新风正气,瑞金财政局还制定了“干部学习制度、干部心连心”等一系列制度,有效提高干广大部的廉政修养,掌握了干部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加以引导,最终确保了财政的廉政之墙固若金汤。

苏区财政精神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财政廉洁工作的一面旗帜,是财政人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动力,它不仅属于财政战线,也属于各行各业,它不仅属于瑞金,也属于全国各地。财政战线的同志们,让我们统一行动起来吧!借苏区财政廉洁之轻舟,直取廉洁财政之高地,再创财政辉煌新篇章!

发扬苏区精神 第2篇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上个世纪3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在赣南等地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进程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培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1996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赣南老区时指出:“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 2003年8月,胡锦涛来视察指导时强调:“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2011年11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继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结合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继续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奋力谱写赣州发展振兴的崭新篇章。

一、坚定理想信念,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赣南 苏区发展振兴

忠贞的革命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信仰和信念,就会充满革命到底的决心、前仆后继的毅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就会面对任何白色恐怖也不屈服,经历任何腥风血雨也不变节,遭受任何封锁围剿也不退缩。中央革命根据地能在此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能在此奠基,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能在此浴血坚持,靠的就是革命的理想信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等,就是这种理想信念的生动注解和真实写照。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在勇于攻坚克难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当前,赣州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必须以忠贞的信仰作精神支柱,以坚定的信念作精神支撑。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赣州转型发展的信心,不断筑牢信仰信念的精神基石;要以“十二五”时期赣州的发展蓝图为 凝聚赣南人民的理想火炬,团结带领群众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破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难题,推动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崇尚实事求是,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方略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实事求是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是苏区保存革命火种、建设根据地的强大法宝。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本本主义的樊篱,顶住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一套苏区根据地建设的策略体系,不懈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些彰显着实事求是精神的伟大历史实践,使苏区成为毛泽东思想、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重要发源地。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崇尚实事求是,在科学务实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新形势下,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正确分析我们的优势与机遇、问题与挑战,需要实事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市情的科学发展战略,需要实事求是;找准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经 济分工中的定位,形成具有赣州特色的经济板块,仍然需要实事求是。我们将在全面认识和牢牢把握赣州发展优势和基本市情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明确“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基本路径,着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发展战略,加速将人口地域大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三、密切联系群众,以凝聚民心民力的优势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苏区精神的实质,体现了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也是中央苏区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精神之源。苏区斗争时期,红军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站稳脚跟,赢得苏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开创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局面,归根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使中央苏区时期 成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为铸塑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密切联系群众,在凝聚民心民力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吸纳和集中群众智慧共创发展振兴新局面的现实需要。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弘扬苏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最根本的从政追求。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深入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自觉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把福祉带给群众。要深怀爱民之心,常思民生之艰,常察百姓之苦,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时刻记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关注群众的最新期待。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充分吸纳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轨道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艰苦奋斗,以拼搏奉献的创业精神促进赣南苏 区发展振兴

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是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与广大劳动人民共渡难关、开创革命事业新局面的精神瑰宝。当年,苏维埃政权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之中,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以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把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赣南老区至今仍传颂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与苏区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感人故事。“苏区干部好作风”,“红米饭、南瓜汤”,“日着草鞋”、“夜打灯笼”,正是这种朴素的作风、高昂的斗志和创业的精神,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凝聚苏区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持艰苦奋斗,在舍得拼搏奉献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今天,赣州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廉政、勤俭、创业、奉献应当成为继承发扬苏区精神的重心。我们要牢牢把握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苏区时期那么一股革命干劲和作风,始终秉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在建 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事业中彰显艰苦奋斗精神的强大力量。

五、追求“一等工作”,以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追求“一等工作”,是苏区精神的导向,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在苏区斗争时期,“争创第一等工作”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心中的一团火,点燃了大家的工作激情。在“争创第一等工作”的激励下,苏区干部群众竞相支援前线、慰劳红军、优待红属、发展生产、购买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创办合作社,形成你争我赶、不甘落后的火热场面,涌现出模范兴国县、模范长冈乡和模范才溪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追求“一等工作”,在锐意开拓进取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在工作目标上,我们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指标,防止小进即满、原地踏步,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标准上,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戒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状态上,我们要保持昂扬锐气,避免庸庸碌碌、懒散无为,同样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要求,树立精益求精、优中创优的标准,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永葆发奋 图强、昂扬向上的斗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用新理念、新办法、新举措来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的战略,努力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成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

发扬苏区精神 第3篇

1. 以坚定信念的崇高信仰切实投身到振兴赣南发展的新建设中

当年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时期, 是我们党处于革命环境极为艰难、斗争形势非常险恶的时期。面对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封锁, 根据地军民怀着“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信念, 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 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 前仆后继, 勇往直前[1]。正是怀着这种如此坚定的崇高信念, 共产党人不怕苦、不怕累、“他们不怕流血牺牲, 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 冲破了一次又一次的敌人围剿, 不畏艰难险阻, 冒着杀头的危险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进行赤白间的红色贸易;革命遭受挫折, 他们不灰心, 革命遭受失败, 他们不丧气, 依然挺直腰杆, 重起炉灶再干。”[2]这种为共产主义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 成为我党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人生如屋, 信仰如柱。正是怀着“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 苏区军民得以突破敌人的重兵围剿, 取得革命的胜利。如今虽已离硝烟四起的年代远去, 但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赣南地区整体贫困落后, 推进赣南振兴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需要坚定信念的崇高信仰, 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要继承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加强赣南地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坚定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信心, 全身心的投入到振兴赣南苏区发展的工作中, 领导干部要深入百姓身边,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全身心的投入到振兴赣南发展的新建设中, 将振兴赣南苏区的工作落到实处。

2. 以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优化振兴赣南苏区工作落实的新干线

在苏区革命初期, 我党还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 存在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 给苏区革命和各项事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后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析形势, 积极探索, 摒弃了照搬照抄的“本本主义”, 提出了“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名言, 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 发表了《兴国调查》、《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 开创了我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新风气, 并不断改进工作开创新局面, 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开创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伟大的革命道路。

赣南地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 位于江西南部, 与闽、粤、湘三省相邻, 资源丰富, 气候宜人, 文化底蕴丰厚, 被誉为“红色故都”、“客家摇篮”、“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振兴赣南苏区的工作中我们即要参考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 更要依据赣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发展方案, 有效利用我们这些丰富的资源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领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优化振兴赣南苏区工作落实的新干线, 不断推进赣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3. 以一心为民的服务理念有效提高赣南人民生活的新水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现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在苏区时期, 我们党就初步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强调指出:“要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 从土地问题、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的问题, 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 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读书, 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 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 想个什么办法呢?以前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 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3]毛泽东经常帮助驻地附近的农民车水抗旱, 带领警卫员为沙洲坝人民打了一口甜水井, 从此沙洲坝人民喝上了井水。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 张闻天帮助红军家属挑水砍柴, 各级干部都无所求的帮助群众服务, 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 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利益, 树立了共产党人“人民公仆”的形象。

如今, 我们的经济条件虽然有所改善, 但与群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传统不能忘, 无私奉献的本色不能丢。在振兴赣南的工作中, 仍要坚持一心为民、以人为本, 切实关注民生, 深入群众, 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赣南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真正做到以一心为民的服务理念切实提高赣南人民生活水平。

4. 以清正廉洁的干部作风牢固树立赣南领导的新风貌

在全国广大苏区, 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不谋私利, 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 制定了多项法规法纪,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从而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公, 日着草鞋闹革命, 也走山路打灯笼。”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歌, 便是当年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这种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得到苏区人民的称赞, 使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形象得到极大的提出, 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打下了在苏区开展革命的最牢固根基。

今天, 我们在振兴赣南苏区的工作中需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像当年的苏区干部一样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 做到不为私心所扰, 不为名利所累, 不为物欲所惑, 做到廉洁自律, 克己奉公, 政府机关要提高领导能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 提升赣南苏区领导干部对糖衣炮弹的抵御能力, 使如今赣南地区的领导干部学习苏区干部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为政清廉、洁身自好的赣南领导新风貌, 必定推动振兴赣南苏区的进程。

5. 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努力开创赣南振兴的新局面

苏区时期, 物质资源紧缺, 广大军民生活十分困苦, 如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所写:“天将午, 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 囊肿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 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 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4]但艰苦的物质生活和艰苦的斗争局面难不倒苏区军民, 为了节约开支和费用开展了节省运动, 各地苏区军民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创办了兵工厂、服装厂、织布厂、印刷厂等, 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为革命战争提供了后备力量。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 赣南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经济发展仍然滞后, 民生问题仍然突出, 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有不少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 喝不上干净水, 不能正常用电, 一些红军和革命烈士后代生活依然困窘;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了使赣南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必须发挥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来凝聚党心民心, 也是凝聚和激励赣南人民艰苦创业、不畏艰辛的投入到赣州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 从而不断推动赣南经济与社会发展, 开创赣南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6. 以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大步迈进振兴赣南苏区的新时代

“在苏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扩红运动、推销公债、拥军优属、粮食运动等各项工作中, 广大苏区干部努力拼搏、开拓创新、模范带头, 都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5]。赣东北省委、兴国县委、长冈乡和福建上杭县才溪乡都是先进模范的代表, 在争创一流的工作中也培育出了大批党员干部, 从而使苏区在面临敌人强大的武装力量和生活困难的严峻考验面前临危不惧, 众志成城, 克服困难, 战胜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赣南苏区要实现振兴发展, 这意味着赣南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经济全面发展, 同时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赣南人民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攻坚克难, 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 以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努力创造第一等的工作业绩,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苏区振兴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大步迈进振兴赣南苏区的新时代。

7. 以无私奉献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赣南人民的新生活

苏区人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至今传颂, 为了苏维埃广大人民群众倾其所有的支援战争, 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赣南13个苏区县总人口约240万, 青壮年有50万, 先后阔红参军的有33万, 支前的60余万, 牺牲的有20余万人, 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万人, 兴国、于都、瑞金、宁都等县的烈士都在1.6万人以上。于都人民为了支援红军出征架桥, 年逾七旬的曾大爷连自己的寿材都捐了出来。正是这种军为民、民拥军, 军民间无私的奉献才铸就了“鱼水相依”、“血浓于水”、“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 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苏区时期军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战再一次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新时期, 在振兴赣南苏区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仍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凝聚民心, 同心同德为赣南社会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断改善赣南人民的新生活。

总之,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 更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精神指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将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切实运用到赣南地区振兴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必将促进赣南地区的振兴发展, 使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要:苏区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时期, 领导广大苏区军民在开辟、发展和巩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历经艰苦奋战、战胜艰难险阻而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苏区精神源于赣南这片红土地, 其“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科学内涵, 将对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与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的相结合, 推动赣南地区的发展进程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苏区精神,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讲话[N].人民日报, 2011年.

[2]周华平.苏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管理观察, 2010年10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陈毅.赣南游击词[A].陈毅诗词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

弘扬苏区精神 告慰革命先烈 第4篇

2009年5月,中共南雄市委、市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弘扬苏区精神,告慰革命先烈,推动南雄老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发扬,恢复南雄人民应得的政治荣誉,决定成立由时任市委书记林楚欣、市长许志新为组长的南雄市申报中央苏区县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颜亮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市委决定由副书记颜亮、市老促会会长朱雄、史志办主任陈景泰、副主任李君祥等组成申报组,负责申报工作。朱雄、陈景泰、李君祥负责申报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证、论证、上报等工作,市委办副主任朱定球负责申报组与市内各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

由于南雄市现存有关二战时期的资料极少,仅存的资料远远不足达到南雄属于中央苏区县范围申报的要求。因此,朱雄、陈景泰、李君祥等从2009年5月到2010年3月止,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前往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档案局、吉安、赣州及赣南各市县区党史、档案、博物馆,各纪念馆等部门,广东省、广州市、韶关市党史研究室、档案局(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纪念馆、民政厅等部门和单位调研查阅资料,并通过省委办公厅查询中央档案馆有关资料,从浩瀚的资料库中查阅5000多万字的文史档案资料,从中收集到50多万字的有关资料,最后形成30多万字的申报论证材料,调查走访了市内有关人员数十人次,从中收集相关资料和物证。这一个阶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申报组三个同志不分昼夜,白天查阅资料,晚上整理资料,工作非常劳累。顶酷暑、冒严寒,陈景泰同志既做领导又兼任司机,驱车四万多公里,其艰辛程度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为此,申报组的三位同志先后病倒住院,人也瘦了10多斤。在资料收集、整理和论证阶段,李君祥付出了大量精力,先后三易其稿,整理论证撰写出30多万字的申报论证材料。在上送申报材料的确认审查阶段,申报组的三个同志不畏艰辛,不怕困难,抱着为南雄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告慰革命先烈的决心,为恢复南雄人民应得的政治荣誉,先后四次在时任市委书记林楚欣的带领下,走访中央、省委有关部门,向他们汇报南雄的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朱雄不顾自己已70多岁的高龄,亲自与有关部门领导交涉,坚持整个申报工作,其精神令人感动。

申报中央苏区县的工作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前往北京、广州等向有关部门汇报、协调工作。时任市委书记林楚欣、市长许志新、市委副书记颜亮、副市长何光明多次听取申报组的工作汇报,并为申报组排忧解难,在申报工作最困难时及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同时,也得了省委党史研究室、省老区办、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赣州市及其下属各市县区党史、档案部门及南雄市市委办、市政府办,老促会、山区办、博物馆、档案局、民政局、财政局等各单位的全力支持,使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2010年5月,南雄市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它是南雄市党史研究工作和老区建设工作的一项新成果、新成就,既肯定当年南雄人民创建中央苏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牺牲,也肯定了南雄的光荣革命历史,恢复了南雄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地位。它必将激励南雄人民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同时也为南雄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南雄跨越发展。

弘扬苏区精神 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的良好氛围,切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0351113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班广泛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主题教育。“红歌”一词虽然早有耳闻,尤其是在建党九十周年以来时常可以看到、听到;但事实上对于红歌的了解可以说非常少。一直以来,我认为红歌就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歌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凡是“红歌”绝对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年青一代喜欢的音乐。经过去年军训期间关于红歌的学习后发现之前对于红歌的认识实在狭隘,也逐渐开始体悟到它的魅力。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冰山上的雪莲》一曲,《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林海雪原》同名主题曲„„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经久不衰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烁着耀眼光芒。

我觉得,红歌似乎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当你开口唱,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生机在胸中奔涌,你会不由自主的昂起头,挺起胸。或许这就是红歌能够历久弥新并深刻融入人们生活的秘密,我们不能否认红歌夹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它本身就具有那样独特的魅力,能够以它神奇的感召力,推动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正如红歌会评委牟玄甫所说:“时代呼唤着创新激情,激情源于心灵的感动,当红歌在心中唱响,那红色文化所凝聚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弘扬苏区精神 第6篇

火热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不朽精神。苏区精神,像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在伟大的振兴路上阔步前行。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闪烁时代光芒,凝聚发展力量。南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土地肥沃,占地面积广阔,相对于赣南其它的县城平地较多。但是我县地理有部分丘陵地区,山地广阔,而山地经济发展缓慢,效益不高。这无疑拉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阻碍了城市农村的共同发展。为此我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山地经济开发,通过政策优惠、资金补贴、金融支持等手段,引导观赏苗木、药材、果树、油茶等林业经济开发,同时适度开发山地放养等特色养殖项目。依托山地,发展立体农业项目,扩大山地经济的综合效益,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新的门路。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中凝聚巨大力量。这不仅使广大市民早日实现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奠定扎

实的基础,更加推进我市凝聚力的稳固,为未来走向高品质高质量城市添砖加瓦。这是对于南康市土地资源管理之我见。

赣南农村在苏区振兴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是要把教育摆在战略重点的位置,大力开发赣南广大农民智力资源。振兴民族要靠教育,振兴教育要靠教师。身为老师需要我们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选择的学生观树立能不能提供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有趣的教学内容能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活动的机会去撞击成功、体验创造能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做他们信赖的朋友的教师作用观树立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课堂教学是具有时空性的、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总之做好一名小学教师在不同的教师看来有不同的方法和过程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己任就一定能在振兴赣南苏区教育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今天,沐浴着中央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和煦阳光,我们更应当铭记关怀、牢记嘱托,唱响永远热爱党、永远跟

上一篇:大学教学论基础知识下一篇:优秀班干部发言稿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