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改被字句

2024-09-10

把字句改被字句(精选8篇)

把字句改被字句 第1篇

(一)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儿子被爸爸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2.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我的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3.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小路被鸭先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4.小闹钟把我吵醒了。我被小闹钟吵醒了。

5.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荷叶被小青蛙当成了歌台。

6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小羊被大灰狼吃掉了。7蒙蒙细雨把人们的衣服淋湿了。人们的衣服被蒙蒙细雨淋湿了。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我被小蜜蜂蛰了。小蜜蜂把我蛰了。

2.小手被我洗得干干净净。我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

3.小周被同学评上了三好学生。同学把小周评上了三好学生。

4.小狗被我牵住了。我把小狗牵住了。

5.妹妹被我哄笑了。我把妹妹哄笑了。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改成“把”字句2改成“被“字句一堆堆的垃圾被清洁工人 清理掉了。

2,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孩子们被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一、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毁了。凶猛的洪水把一座堤坝冲毁了。

2、小菲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3、一项任务被同学们交给我。

4、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姐姐送给我。

5、孩子的病被陈医生看好了。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已经被我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0、地面上的害虫被冰雪冻死了。

11、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12、书包里的小人书终于被我取出了装在。

13、我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14、小芳的文具盒被妈妈不小心摔坏了。

15、今天的家庭作业被小敏做好了。

16、太阳被满天的乌云遮住了。

17、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18、一条越江隧道被工人们开凿出了。

19、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二、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1、森林爷爷把妖魔战胜了。

2、蚂蚁把一条大虫吃了。

3、蒙蒙细雨把人们的衣服淋湿了。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6、黄鹂把卷叶虫吃了。

把字句改被字句 第2篇

1、凶狠残暴的反动派把江姐杀害了。(改为“被”字句)

2、战斗打响才五分钟,尖刀排就歼灭了这股流窜的顽匪。(1、改为“把” 字句;

2、改为“被”字句)

3、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4、晚霞映红了山峰、田野、村庄。(1、改为“被”字句;

2、改为“把”字句)

5、三(2)班的同学运走了学校墙角的那堆垃圾。(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6、知识的大门被勤劳的孩子打开了。(改为“把”字句)

7、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粉碎了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8、我把伯父送的两本书带回了家。(改为“被”字句)

9、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个精光。(改为“把”字句)

10、敌人的暗堡挡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11、一发芽,这些种子就发出可怕的力量,把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

地分开了。(改为“被”字句)

12、白求恩大夫取出了伤员腹腔里的弹片。(改为“把”字句,2、改为“被”字句。)

13、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14、后世的人尊鲁班为木工的祖师。(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15、地球挡住了太阳光。(1、改为“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16、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小孩抱回自己家里。(改为“被”字句)十. 加标点(对话形式)

反问句改陈述句

1、谁能想到,从这不值钱的野树花上,能酿出那么高级的蜂蜜呢?(改为陈述句)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3、乱砍乱伐是违反《森林法》的行为。(改为陈述句)

4、种子的力量是世上最大的。(改为反问句)

5、这样的精品,难道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来的么?(改为陈述句)

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7、你和以前相比不是变了样子吗?(改为陈述句)

8、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怎能挑起革命重担?(改为陈述句)

9、阿辽沙读书的热望谁能阻止得了呢?(改为陈述句)

10、难道黄发蓝眼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发黑眼的人就办不到吗?(改为陈述句)

11、这个活泼的小孩是你的好朋友。(改为问句)

12、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改为反问句)

“把”字句翻译刍议 第3篇

汉语的“把”字句相对复杂, 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句式, 也没有与“把”字对应或对等的词, 而且“把”字句无定式, 层次驳杂, 因此“把”字句英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难点。

2“把”字句的语义发展

“把”字句在日常生活中在被广泛运用, 先贤们对“把”字句的汉语句型已经做过深入的研究并获得累累硕果。对于“把”字句的意义, 王力先生 (1980) 提出“处置说”。崔希亮 (1995) 将“把”字句分为结果和情态矢量两类。金立鑫 (1997) 将“把”字句分为结果、情态和动量三类。叶向阳 (1997) 、邵敬敏 (2005) 等专家认为“把”字句的语义核心是“致使”。范晓 (2001) “把”字句归纳为两种语义:处置与致使。张伯江 (2000) 认为“把”字句是一种认知图式, 即ABVC式, 这里A是起因, B是对象, V是进行的方式, 它使B实现完全变化C, 这种位移图式说观点新颖, 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至此, “把”字句的意义依然没有定论, 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3“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把”字句一般是由主语、“把”和名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动词性短语三个部分构成, 也即“名词性词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特点如下。

“把”字句中的“把”字, 有人称之为助动词, 或副动词, 或次动词,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将“把”字视为介词。因为“把”字确实在其宾语和动词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把”字句中的动词很特殊, 它是由表处置、致使, 描述等意义的动词承担, 从而对其前面的宾语发生影响, 引发某一结果或状态。对于把字句动词, 赵元任先生在1979年《汉语口语语法》中认为不能构成“把”字句的动词, 通常有叫名动词和领有动词, 如“叫”、“号称”、“属于”、“有”等;存在动词和位置动词“有”、“是”、“在”等;听觉、视觉、知觉的动词。

“把”字句总表示处置、致使等意义的结果或状态, 表明动作的完成, 仅一个动词不能完整表达, 也就是说“把”字中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 一般需要带上状语、补语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式。如:“他把信写好了。”“她把灯开着”。这里“着”、“了”分别是虚意补语和动态助词。又如:“我们的同志一个箭步, 把那野兔捉住了”。这里“住”是表“态”成分, 若删除, 就没有完成的意义, 句子不成立。动词还有重叠式如:把衣服洗洗!“把”字句动词后面一般不再出现名词 (一般作宾语) 。

另外, “把”字句中有些成分可以省略, 有时在特定语境中, “把”字主语可以省, 如“等呀等呀, 终于把他盼来了”。有时无法说出主语是什么, 如“偏把个凤丫头病了。”这类句子大都表示不如意或意外遭遇, 比不用“把”的句子有更具强调意味。“把”字句偶尔也有动词不出现的情况, 如“我把你这个傻瓜!”这类句子多用在口语中表示责备或无可奈何, 在语法学界已得到认可。

4“把”字句常见句型及其翻译

根据“把”字句的句型特点, 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把”字句进行分类, 根据每类句子的特点, 给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例子主要来自王宪生的《汉英句法翻译》)

(1) 没有补语或状语的“把”字句, 这类句子只是把宾语提前, 起强调作用, 而且宾语一般是受事, 可以转换成英语的SVO句型以达到意义相符。

a.警察把犯人逮住了。The police have caught the prisoner.

b.他把嘴张着。He kept his mouth open.

(2) “把”字句中如有补语或状语成分, 与上例相比, 只需合理调整语序, 可以转换成英语中相应的SVOC或SVOA句型。

a.几名青年从面包车上把东西搬上一条货船。A couple of young men moved the items form the mini-bus to a cargo ship.

(3) 如果“把”字句的动词不止一个, 如兼语式或连动式, 或是几个动词并列, 翻译时应根据英语句型特点, 一般就用一个动词作谓语, 将其他动词转换成非谓语形式或其他形式, 有时也可处理成两个并列的谓语。

a.她忙把宋宝奇从屋里喊出来, 让他给老师敬礼, 又让他去倒茶。She at once called Song Baoqi out, asking him to give a salute to the teacher and to make tea for him.

b.他把书一放, 跳水或放牛去了。Putting aside his book, he carried water or grazed cattle.

(4) 零主语的“把”字句, 一般翻译为被动句。而且很多零主语“把”字句是祈使句, 翻译成英语时, 既可以以祈使句对应, 也可以在翻译时补出语义中的主语, 使之与原句意义相符。如:

a.把几百公斤重的干架一根一根从山下抬上山。The poles, each as heavy as several hundred kilograms, were carried one by one from the foot of the hill to the top.

b.把门锁好!Lock the door.

(5) “把”字句的主语是动词, 翻译时可将句首动词名词化, 即转换为动名词做主语, 全句结构可为英语的SVOC或SVOA句型, 时态可根据原句情况确定。

a.玩把人变懒散了。Playing makes people sluggish.

b.贵客临门把老人乐坏了。The coming of the honored guest made the old man overwhelmed with joy.

(6) “把”字句中“把”前主语是类似一个话题, 这类句子在翻译为英语时比较灵活, 根据侧重点的不同, 可译为SVOC结构或其他结构。

a.三千米把我跑得气喘吁吁。根据语意的重心不同有两种译法, 第一种强调3000米这个长度, 可译为A run of 3, 000meters made me breathe hard.第二种强调把后宾语的状态或结果, 可译为I was out of breath while running the 3, 000 meters.

(7) “把”字句和“得”字句连用, 这类句子宾语后都有补语或状语, 强调动作的结果或程度, 译起来稍复杂些, 有时候要增加一个补足语或状语, 有时候还要转换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一个结果或目的状语从句, 甚至还可转换为其他句型。

a.这天气把她冻得够呛。She felt unbearably cold in such weather.

b.老李把小张批评的一无是处。Lao Li criticized Xiao Zhang as worthless.

(8) “把”字句里名词后有动宾短语的情况, 这类“把”字句中都有两个名词, 且都是作宾语, 表领属关系, 接受关系, 结果等, 翻译的时候根据情况一般可转换为英语的SVOA, 或SVOO句型。

a.战士们把枪上了子弹。The soldiers loaded their guns with bullets.

但是, 有时“把”字句动词后还有一个动量词如“一顿”“一下”等, 虽有强调功能, 不过翻译时无法或没有必要译出, 依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只译出动词就行了。

b.他知道后, 把爱人训了一顿。Upon knowing it, he gave his wife a good dressing-down.

(9) 有时“把”字句中动词用的重叠形式, 有强调作用, 翻译时一般只译一个动词, 转换成英语的SVO句型, 其中的宾语有时带补足语。

a.你把头发理理。You’d better have your hair cut.

b.把桌布洗一洗。Wash the tablecloth.

(10) “把”字句中宾语修饰语较长时, 由于前置定语太长, 在翻译成英语时可考虑转换为一个定语从句, 而且尽量靠近句尾。

a.张月好把正准备考大学的五儿子福山有送往军营。Then Zhang Yuohao sent to the army also his fifth son Fushan, who was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b.第二天就把自己买文具盒的两元钱寄给了郭连英。

根据上下文语境这里添加了主语“he”。The next day he re⁃mitted to Guo Lianying two yuan that he had intended to spend on a stationary box for himself.

(11) “把”字句后把两个不在一处的物体 (有时抽象) 移到一个位置, 这类宾语虽然稍复杂, 但翻译起来比较简单, 可用英语的习惯搭配, 即可用复合宾语或介词短语作状语的结构。

a.我们中国人把“吃”和“福”联系在一起。We Chinese tend to associate“eating”with“good fortune”.

(12) “把”字句中把两个原本不同的物体 (也即“把”字句有两个宾语) 同样看待, 两个物体之间有个判断词“当作”, 这类句子最合适转换成英语的复合宾语, 宾语补足语一般由介词“as”引导。

a.我们把生活当作一个扩大的游乐场。We take life as an extended amusement park.

(13) 在特定语境中, “把”字句主语可省, 而且有时根本说不出来主语是什么, 如“偏偏把凤丫头病了。”这种句子多半表示不如意或意外遭遇。这类句子去掉“把”字后基本意义不变, 因此翻译时可以当作没有“把”字的普通句处理。

a.偏偏又把王奶奶病了, 有她在这儿就好了。

And on top of that, Grandma Wang is unwell.If she were here, it would be better.

b.偶尔“把”字句也有动词不出现的情况, 例如:

他站起来大喊:“我把你烂了嘴的!”He stood up and shout⁃ed“You scoundrel!”

5结语

上述译例说明, “把”句子结构繁杂、语义层次较多, 要想翻译好“把”字句, 翻译时不但要先认真推敲汉语句子结构, 进行逻辑语义分析, 而且要逾越中英文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客观差异, 尽量使译句符合英语思维和表达习惯, 将原句子意义充分地表达出来。

摘要:“把”字句是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句型。该文首先对“把”字句的语义发展、句型结构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 以期读者能全面认识此种句式, 然后根据句型特点把常见的“把”字句分为13类, 并指明了相关的翻译对策。

关键词:“把”字句,语义发展,结构特点,英译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王宪生.汉英句法翻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 1995, 3:12-19.

[5]范晓.动词的配价与汉语把字句[J].中国语文, 2001, 4:312-314

把字句宾语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把字句;宾语;语义特点

对把字句宾语的研究,历来学者都曾提出过不同的观点,我个人比较赞同范晓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把后面的名词可以表示动作的施事、受事、系事、动作发生的处所、工具、 材料等等,本文借助范晓的观点,对把字句宾语作分析。

一、宾语的分类

我们可以借助范晓的观点,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把字句的宾语进行分类,根据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把字的宾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受事宾语

受事也就是动作所要作用的对象,即动作的承受者,句子格式是把+受事+动词成分,如:

(1)我把黑板上的字擦干净了

(2)小红把碗洗干净了

这两个句子中“黑板上的字”和“碗”分别是“擦”和“洗”这两个动作的承受着,是动作所要作用的对象,表现出动作行为对名词的处置性,所以,把字句又有人称为“处置式”。除此之外,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多表示处置义,这种格式的把字句中动词成分是整个句子的焦点,如:

(3)我把论文写完了

(4)我写完了论文

这两个句子前者强调的是“写完”这一动作,而后者强调的是“论文”一名词性成分。

(二)施事宾语

施事就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句子格式是把+施事+动词成分,如:

(5)这些衣服把我洗的直不起腰

(6)看到这样的结果,把我的心凉透了

这两个句子中“我”和“我的心”分别是“洗”和“凉”这两个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从语义角度分析,这类把字句多表示“致使义”含有使、让的意思,多表示一种不如意的结果,谓语多为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三)系事宾语

系事就是与动作相关联的对象,很难看出何为施事,何为受事,如:

(7)期末考试成绩把同学们闹得都没心情玩耍了

(8)这个寒冷的冬天真把他冻坏了

这类句子中谓语动词的动作性很弱,大多表示某种情状。

(四)表处所

处所就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位置,句子格式是把+处所+动词成分,如:

(9)他把整个教室都翻遍了也没找到那只耳环

(10)小明把上海玩了个遍

这两个句子中的“教室”、“上海”均表示处所。

(五)表工具

工具即动作发生所要凭借的工具,如:

(11)他把粉笔用断了

(12)他把瓶子里装满了水

这两个句子中“粉笔”和“瓶子”都表示工具

(六)无施受关系

这一类名词成分大多与人体和动物有关,如

(13)她把眼睛哭肿了

(14)他把蛇剥了皮

这类句子谓语部分常常会有“着”和“了”。

分析名词与动词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据此对把字句的类型进行分类,将其分为施事把字句,受事把字句等也不失为一个研究的角度。

二、把字句宾语的理论解释

把字句是常用句式,那么所有常式句的宾语都可以用把字提前转换成把字句吗?答案是否定的,把字句的宾语是有条件的,根据移位理论和语义指向理论,只有那些可以多重移位或补语指向的成分才可以进到把字句中。

(一)依据移位理论分析把字句的宾语

关于把字句的宾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语说”,即认为把后的名词成分是主谓结构的主语,一种是“宾语说”,即认为把后的名词成分是动宾结构的宾语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妥之处。首先来看主语说

(15)a1水喝光了——a2把水喝光了

b1字写在黑板上——b2把字写在黑板上

但看这两个例子感觉“主语说”还是讲得通的,但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将主谓结构变成把字句的,如:

(16)a1我们考试——a2*把我们考试

b1墙上破了个洞——b2把墙上破了个洞

这两个句子就不能相互转换了,因此“主语说”是不太准确的。其次来看宾语说,

(17)a1喝水——a2把水喝了

b1扫地——b2把地扫干净

单看这两个例子,似乎“宾语说”也很合理,但是也有很多不符合“宾语说”的例子,如:

(18)a1把他吓得呆住了——a2*吓他

b1把他乐得跟捡了元宝似的——b2*乐他

这两个句子就不能说是宾语提前了。通过对几组例子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线索,

A跟主语有关的几组例子

(19)a把灯关了

b把窗户打开了

c把花浇了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把字后的名词成分可以移到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可以再移回到谓语动词的前面,并且当他重新移回到动词前时才可以加“把”,如:

(20)a1灯关了 a2关灯了 a3把灯关了

b1窗户打开了 b2打开了窗户 b3把窗户打开了

c1花浇了 c2浇花了 c3把花浇了

这是简单的主谓结构中与主语有关的情况,再看动补结构中与主语有关的情况

(21)a把小伙伴都惊呆了

b把孩子都惯坏了

c把我们乐坏了

我们单看谓语动词似乎这些名词成分不能后移,但是当我们把两个动词(包括作补语的形容词)结合在一起作为动补结构这一整体来看,主语就可以后移了。

(22)a1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a2惊呆了小伙伴 a3把小伙伴惊呆了

b1孩子惯坏了 b2惯坏了孩子 b3把孩子都惯坏了

c1我们乐坏了 c2乐坏了我们 c3把我们乐坏了

由此可见,只有特定的动补词组允许主语后移并可以再次移回到动补词组前,当它再次移回到动补词组前时才可以加“把”。

再如,得字结构主语把字句

(23)a把我紧张得吃不下饭

b把她冻得直打哆嗦

c把嗓子干的冒烟了

这类结构中的主语也可以向后移到得字结构的后面,

(24)a1我紧张得吃不下饭 a2紧张得我吃不下饭 a3把我紧张得吃不下饭

b1她冻得直打哆嗦 b2冻得她直打哆嗦 b3把她冻得直打哆嗦

由此可见,所有跟主语有关的把字句后的名词成分都可以多重移位,即简单句中可以后移到动词后面并可以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动补结构中可以后移到动补词组后再前移的谓语的主语,得字结构中可以后移到得字结构的后面并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

B跟宾语有关的几组例子

(25)a1把孩子吵醒了 a2吵醒了孩子

b1把胳膊累酸了 b2累酸了胳膊

这三个例子看起来似乎都是宾语提前,但动补式结构都是有两个动词或动词与形容词组合起来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把”后的名词成分既不是谓语动词的宾语,也不是补语动词的宾语,而是整个动补结构的宾语,是补语动词的主语。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把后的名词成分是由动补结构强制后移,并前移时才可以加“把”,与前面的主语的情况是一致的,都是把后移的名词重新拉回到动词前边,而且动补式的宾语是补语动词的主语,这两种移位都是后移并再次前移,认为前者的后移是自由的,后者的后移是强制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后的名词成分都是可以多重移位的主语。

由此可见,把后的名词成分是由“简单句、动结式和得字式中动词或结构决定可以自由后移并再次前移的谓语的主语,以及动结式中由结构决定可以强制或自由后移并再次前移的补语的主语,可变换成,当且仅当“名词n”可能是深层并合结构中后项结构的主语,并且在表层结构中可能多重移位”。

(二)依据语义指向理论分析把字句的宾语

语义指向就是确定句法结构中某个词跟结构内出现或没在结构内出现的某个词有联系的一中方法,它可以用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结构形式的变换条件,我们可以用语义指向理论来分析为什么有些动补式结构可以转化成把字句,为什么不能转化,如:

(26)a1*老王把酒喝醉了 a2老王喝醉了酒

b1老王把酒喝光了 b2老王喝光了酒

为什么前者可以转换后者不可以转换呢?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老王喝醉了酒”中的补语成分“醉”是指向老王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酒把老王喝醉了”而不能说“老王把酒喝醉了”,而“老王喝光了酒”中的“光”是指向“酒”的,因此可以说,老王把酒喝光了。由此可见,在动补式结构中把字句中把后的名词成分是补语指向的成分,只有补语指向什么成分,什么成分才可以放到“把”后构成把字句,语义指向确定的是句中的某个成分跟其他两个或多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能用于分析动补式把字句,不能用于简单句和得字句中。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把字句的宾语从语义角度大致可以分为施事宾语、受事宾语、系事宾语、无施受关系的宾语、表工具的宾语以及表处所的宾语。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由谓语的主语或者补语的主语多重移位而来的,也就是深层并合结构中后项结构的主语可能多重位移,才可以进入到把字句。动补结构中把字句的宾语都是补语所指向的名词成分,只有补语指向什么成分,什么成分才可以做把字句的宾语。

参考文献:

[1]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汉语研究,2000(1).

[2]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把字句被字句 第5篇

例: 大 水 淹 没 了 庄 稼。

(什么1)(动 作)(什么2)

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淹没了。方法1:

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什么

1、什么2和怎么样,再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什么1+把+什么2+怎么样(2)改为被字句:什么2+被+什么1+怎么样 方法2:

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 “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什么1和什么2互调位置。)练习: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这道难题终于被我解答出来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7、我的作业从头到尾都被老师用红笔批改了。

18、灯光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我的文具盒。

20、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2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26、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空军击落了。

25、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五(1)班被五(4)班打败了。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2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22、小洁把刚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3、雷锋把一个迷路的小孩送回了家。

24、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25、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2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2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任务。

28、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

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1 夕阳染红了西天。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3 战士们消灭了敌人。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5 少先队员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6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7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8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9 树木挡住了风沙。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11 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12 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缩写就是去掉句子中所有的修饰词语,留下句子的主干部分,使其成为最简短的句子。扩写与缩写相反,扩名则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明确。

怎样扩句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

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

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 

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保持句子的清晰和完整性。

2.我们的误区

我们在对缩句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有如下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2.1 缩句练习就是句法的分析。

2.2 缩句就是把所有的附加成分都减去。浓缩的就是精华。

所谓同位词组,即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示的是同一个事物,作同一个成分。在作这样句子的处理时,只要保留能表示人或物的主要词语即可。如“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在此句里,缩为“工人参加大会。”就可以,若缩为“工人叔叔参加大会”也行。

对于时态助词的处理。一些表示小、时态的词,如“着”、“了”、“下去”等,要予以保留。因为它们附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时态。如“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若缩为“叔叔到北京”,其意思就和原来的有差别。

对于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只是在动作上的先后而已。如“走上去握手”,都表示干什么,应予以保留。 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句型。“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面,以加强动作的结果。而“被字句”的作用是以“被„„”为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所以,在缩句的过程中,“把„„”“和被„„”都成了句子的主干,都要予以保留。 对于兼语词组的处理。

兼语词组指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连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如“让我走”等。在“妈妈托在城里的叔叔给我捎来了一件毛衣。”此句子只能缩为“妈妈

托叔叔给我捎来了毛衣。” 对于后补词组的处理。

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如“干的好”“听得不清楚”等。在对于此类的句子缩减中,应加以保留,否则意思会觉得别扭。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如“我笑得流下了眼泪。”后面的“流下了眼泪”是对“笑”的补充说明,可以减去。其意思会更加的简洁。

其实,在具体的缩句中,针对不同的句子,我们要做不同的处理,但应保持和原来的句子意思基本不变。浓缩的不一定就是精华。缩句练习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

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 ”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

是句子的主杆。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 ”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

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

“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

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

把字句‘被字句联系 第6篇

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2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25、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26、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27、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五(1)班被五(4)班打败了。

二、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2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22、小洁把刚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3、张韧把一个迷路的小孩送回了家。

24、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25、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2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2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28、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改为“被”字句)

三、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1 夕阳染红了西天。(把字句)(被字句)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把字句)

(被字句)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把字句)(被字句)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把字句)

(被字句)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把字句)

(被字句)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把字句)(被字句)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把字句)(被字句)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把字句)

(被字句)树木挡住了风沙。

把字句被字句练习 第7篇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二、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24、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25、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2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2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28、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改为“被”字句)

试论汉语“把”字句及其特点 第8篇

一、“把”字句意义

1.“把”字句的动词含有处置的意思。如:A、王二把瓶子打碎了。B、王二打碎了瓶子。通过A、B两句相比较可以知道, A“把”字句具有处置意思, 同样地, B句的主谓宾结构也含有处置意思。但是, 并不是所有“把”字句的动词都含有处置的意思, 如:“李红把饭卡丢了”与“李红丢了饭卡”, 这两句中“把”和“丢”都不具有处置的意思。

2.致使说表明“把”字句后的动词一般有结果补语。除此以外, 还有V+地点、V+与事、V+结果宾语、状语+V等等这些形式。如“把李红吓怕了。”与“吓怕了李红。”这两句都含有致使义。但是, “把这个苹果再洗洗”这个“把”字句中不含有致使义。

3.位移型“把”字句, 即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使受事发生位置上的变化。汉语“把”字句的原型句义是“移动”, 别的意义是隐喻。但是, 如:“我向高洁小姐提出把账结一下。”, 在这个“把”字句中由于物体没有了位移的终点, 因此也就没有物体位移的标记。

二、“把”字句的特点

1.“把”字句的动词前面或后面, 一般要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就如:“把瓶盖拧紧”中“拧”字后面有个“紧”;“请把书给我”中“给”字后面有个“我”不能是什么也没有。但是, 对于歌词和戏曲唱词而言, 由于受到字数限制或考虑押韵, 可以不用在动词前后没区别的成分。如:广为人知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此外, 还有一些双音动词, 它本来就含有结果义或完成义的, 可以只用动词充当谓语, 不用带上词语。如:“马上把东西收好!”

2.主要动词可以与“把”字后面的短语构成动宾关系。但是有的时候动词本身并不能跟“把”后边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 如:“张大姐把肚子吃坏了”“她把嗓子哭哑了”, 但是, 动词短语能和“把”字后面的词语构成动宾关系, 如“吃坏肚子”。同时, 动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 即动作的承受者, 我们把它称之谓受事宾语。“把”字后面的词语, 不仅可以指受事, 也能够是处所。在“她把房间都塞满了”“李明把教室清洁完了”, 这两个“把”字句里面, “房间”和“教室”都是表示处所, 同时, “塞满房间”和“清洁教室”都能构成动宾关系。

3.“把”字句动词一般能带有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如上文所讲的“吃”“给”。但是在北方的口语里, 有些把字句使用不及物动词, 就如“一定不能把犯人跑了”, 这个把字句中, “把”后面的词语既不是受事, 也不是处所, 而是行为的发出者, 而动词则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这个动词不能直接和施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 不能说“跑犯人”。但是, 在动词后面加个“了”字, 还是能够构成动宾关系, 如“跑了犯人”。这种宾语在语法结构上称为存现宾语。另外, 并不是所有的及物动词都能能充当把字句的主要动词的。如动词“有、是、像、感觉”, 这些都不能用于把字句。不能说成“你把这个味道闻到了吗?”

4.特殊的“把”字句短语作谓语, 后面不出现动词短语。就像“我把你这个冒失鬼啊!”通常情况下, 只会出现在口语中, 并有固定的格式, 如:“我把你这个……!”, 意思是责怪、无奈。

三、“把”字句的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仔细读课文, 并找出文中的“把”字句, 教师把学生找到的“把”字句写在黑板上,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遍“把”字句。如“把衣柜搬到房间里去。”再对学生找到的“把”字句进行归纳、分析, 如: S+把-O-V, 然后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把”字句的意义。如“把”字句表示通过某个行为动作, 使某个对象受到影响而变化, 产生的结果。其次, 教师应以具体的语境来使学生更加了解“把”字句的意义。具体以学生找到的“把”字句语境进行解释, 例如, “请你把书本递给我”“请把书本放到桌面上“你把书本放进书包里去”, 总结得出, 假如这儿有个东西, 我们对这个东西做了动作, 使东西发生了变化, 这时我们可以用“把”字句。最后, 根据上文中“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教师让学生练习使用“把”字句, 并注意其结构特点。让学生自主去造句子, 并进行一些句子纠错练习。

总之, “把”字句的教学一直是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 这是由于一方面“把”字句的意义复杂, 结构繁多,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不正确也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把”字句的意义和结构, 在语境中使学生建立对“把”字句的大概认知, 再根据其结构特点、用法规则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把”字句, 再通过多操练“把”字句, 讲与练密切结合, “把”字句的教学工作将会变得更为轻松、更有成效。

摘要:“把”字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语句之一。随着前人对汉语语法的不断研究, 使人们对“把”字句的意义及特点理解得更为透彻。通过论述几点“把”字句的意义及特点, 提出一些改进“把”字句教学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汉语语法,把字句,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

上一篇:这才是青春-初二作文下一篇:gnss课程作业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