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论文开放

2024-07-25

中国精神论文开放(精选6篇)

中国精神论文开放 第1篇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回望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雨历程和发展变化的足迹,记忆的思绪在翻飞。

30年前,思想解放的闸门洞开,春潮激荡,波涛奔湧,改革开放的巨轮起航,汽笛长鸣,破浪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徐徐舒展。中国人民从此在神州大地上书写民族振兴的鸿篇巨制。这让我们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一切来自变革,30年间,繁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极大改善,前进的信心和幸福之感与日俱增,精神为之振奋。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靠改革开放才使我国初步走上了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尤如一夜春风给炎黄子孙带来了实惠与新生,温馨与和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逐步展开,全面发展和日益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人们的思想理念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的影响和推动,社会道德情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诞生了中国精神。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中国所特有的精神,才推动和深化了我们的改革,使之确保了中国这艘改革巨轮能在中国共产党这个英明伟大舵手操纵之下扬帆破浪,驶向希望的彼岸,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巍然屹立,并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就在于我们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一系列独具特色,生命力极强,我们称之为“民族品格”的精神在起作用,这种精神是一种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构建起来的,它是维持和支持中国、中国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动力源泉,是我们永远能够朝气蓬勃、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基本保证。

从广义来说,精神是一个哲学范畴: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一词延伸到我们日常用语的许多方面。比如:我们常说“振奋精神、大无畏革命精神、精神面貌”。如果体现在军事方面就是指战斗意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靠的就是广大指战员的精神意志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们和美国较量:结果精神占战胜了钢铁。这里当然还包含着哲学意义,但它更多地是指事物的精华,本质意义和所表现出的活力。而对于个人来说,精神太重要了,人要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就必然要有一种精神作支配,并用这种精神激励、鼓舞他去为之奋斗。

我们的国家原来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烂摊子”。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在多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生产力仍然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国家还很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如今,在中国精神的激励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各项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已步入了小康,为世界震惊和瞩目。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孕育的中国精神其范畴十分宽广宏厚,内容博大深邃,我们很难用一个确切的含义来包括涵盖,也很难通过一篇文章或一个书目加以说明。然而,作为一个能够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去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脊柱和载体,作为中国人民别于他国人的本质基因,作为中国人观照现实,指导未来的思想方法和参照体系,中国精神又是非常具体和现实的。在中国社会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它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从远古留传至今的诸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和现代的历史奇迹如:九八抗洪抢险、零八抗震救灾等现实生活都以极其生动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中国精神在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烈勇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示。孔子终身倡导仁政爱民、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武牧羊十九载,而不失气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虎门销烟,壮国威,唤醒国人睁眼看世界,孙中山“大道其行也天下为公”;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气概,用科学与民主作匕首投枪,向封建腐朽思想文化开战。

优秀的中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更集中,更光辉的体现和印证。他们是弘扬光大优秀中国精神的代表。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还有许多的代英雄诸如:江姐、董存瑞、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王进喜、史玉柱等,他们铁肩担道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毫无利己、专门利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不是中国精神在烁烁闪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历代中国哲人十分重视对中国精神的探讨,并形成了关于中国精神的一套严密的理论。孔夫子的轻鬼神重人事的经世思想,仁者爱人的道德追求,墨家的勤苦笃行和为群体事业的献身精神,道家追求的自然脱俗与超群远视,法家的空灵、清静、无我等等。历代哲人从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对中国精神进行的不同倡导,论述和概括,对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然而,由于历史时代和哲学思想上的局限,这些倡导论述和概括又都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中国精神才是最先进、最科学、最优秀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关于中国精神的哲学思想及其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号召爱祖国爱人民。毛泽东主席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独立自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是硬道理。胡锦涛总书记倡导: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并提出新时期的“八荣八耻”方针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从而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改革开放所孕育出的中国精神。

如果我们把“八荣八耻”概括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精神的精髓,所在,那么以下几点正是它的实质和体现。这就是:

——爱国忧民,救世的使命感;

——民族团结,统一、富强的整体观念;

——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的奋斗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忧后乐的责任感;

——抗击强暴,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

——团结互助,行善积德,无私奉献的伦理范畴;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劳忍耐的责己意识;

——清正廉明,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的道德追求。等等

我认为中国精神对于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是互为促进,相互发展的。换一句话说,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与精髓,同时中国精神更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必需的政治条件,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作用。正是由于中国精神有这样丰富、优秀的内含,所以作为每一位中国人,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民族骄傲和自豪。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的民族又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民族,中国精神不仅在过去推动着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改革开放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们有了巨大的收获。但任何时候都不应忘却: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就好象“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前面的路还很长,也更艰难。”为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从而真正把握和了解中华民族的灵魂,使改革开放在华夏大地稳定、深入、持续地发展。再过三十年,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完成祖国统一复兴中华民族之伟业的神圣使命。

中国精神论文开放 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精神卫生面临严峻形势,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2.7‰上升到七十年代的5.4‰、八十年代的11.1‰、九十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多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半数左右。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8年)。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世界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疾病有关。

目前中国有精神病院600多所,床位11万张,精神科医生近1.3万人,每年仅能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30万人次。大量精神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康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精神卫生工作力量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社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二是,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单

一、方式比较封闭,主要靠专业机构和药物,缺少综合防治康复措施;三是,由于歧视、偏见依然存在,缺乏对精神疾患的科学认识,精神病患者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甚至被关锁和禁锢。

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探索新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

二、现状

(一)目前政策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991年,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1991—1995年)》,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制定了与其配套的《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依据计划,全国每省各选一个城市和一个县,在覆盖7000万人口的地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省和试点地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认真组织及广大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积极工作,不仅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而且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随即,政府又制定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年)》及其《精神病防治康复“九五”实施方案》,在覆盖2亿人口的243个市县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据2000年统计,为1,225,506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立卡,对其中1,139,749人进行监护,监护率达93.0%;精神病患者显好率为71.6%、社会参与率62.7%,肇事率由近8%下降到0.21%;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康复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精神保健工作者16万人次,建立工疗站2609个,设家庭病床11万多张次,解除关锁近3万人,还救济7万多名贫困患者。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13个市的社区治疗康复效果两年跟踪观察,9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年均复发次数从0.36次降至0.09次、住院次数从0.24次降至0.09次。

2001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及《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五”实施方案》,“十五”期间将在覆盖4亿人口的551个市、县,大规模地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将使240万名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与康复服务。

(二)工作模式

中国内地推行的工作模式为“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

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业务广泛、多学科、跨部门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精神病患者是人,必须置于对他开放的社会之中。“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是符合科学、体现人道、齐抓共管的有效模式,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已经成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基本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渗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防治康复方法,还体现在组织管理体系、治疗康复工作系统,乃至对病患者的管理。

“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三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既涉及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诸多环节,又各有侧重。组织管理体系和治疗康复工作系统注重社会化,防治康复方法强调综合性,对病患者管理方式突出开放式。

为明了并突出重点,也可将这一方针简洁概括为“社会化的工作体系,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开放式的管理”。

(三)关于组织管理体系

做好这项工作,要完善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

开展精防康复工作地区的各级政府,都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列入工作议程,加强了领导,制定了实施方案,增加了投入;各省、市、县、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及千人以上单位层层建立了协调机构——精防康复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各级精防康复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卫生、民政、公安、残联、财政、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组成,综合协调和组织本地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调运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四)关于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系统

这些地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作用和社区结构的优势,建立了以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精神科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系统,承担为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的职能。医疗机构负责区分患者病况,提出治疗方案,收治重症患者,深入社区指导,建立家庭病床并定期巡访,积极开展院外服务;社区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网、社区服务网、治安防范网、残疾人组织网,组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宣传动员社会,积极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建立工疗站、车间、农场,组织社会就业,促进和帮助病患者参与社会生活,并进行检查、评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千人以上单位与家庭相结合设立精神病人看护组,承担精神病患者的看护、服务和家庭康复,记录病情、督促服药、疏导心理、解决困难、防范自伤与肇事,并视病情做好向医疗机构的转介。

完善了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网络。由专家组成了全国精防技术指导组;各省、市、县成立技术指导组,指定一所专业机构作为本地的技术指导中心并设立社会防治科,承担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并为社区精神病患者服务;街道、乡镇、居(村)民委员会及千人以上单位,也设立专、兼职精防医生,指导基层精防康复人员开展工作。

(五)关于防治康复方法

这些地区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系统,注意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遵循尽可能使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康复的原则,针对不同病况分别通过住院、家庭病床、门诊、家庭看护等形式,对重度急性期患者采取住院治疗,对病情较重且不稳定、无条件住院的患者设立家庭病床由医生巡诊,其它患者由看护组在家庭看护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防治康复措施;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解除关锁与禁锢,不采取非治疗性约束;帮助其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三、存在问题

(一)覆盖范围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仍然比较小。

“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从“八五”覆盖7000万人口的64个市县,到“九五”覆盖2亿人口的243个市县,发展到“十五”在全国覆盖4亿人口的551个市县推广,可以说是世界社区精神卫生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实践,但这还仅仅占中国不到1/3地区,更多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精神病患者仍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与康复服务。

(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政府重视程度、技术条件、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内地地区与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市县之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地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已经纳入政府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形成了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精神病患者能够得到基本的治疗与康复服务;然而也有一些地区精防康复工作无论从网络建设、服务内容与质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有的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三)精神病防治康复管理、专业技术及康复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精神病防治康复的效果如何与人员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精防康复工作的开展和工作内涵质量的提高。目前大多数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对“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内容比较了解。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管理人员不熟悉精神病防治康复专业技术基本常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具体指导基层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不熟悉整个精防康复工作整体运转情况。另外,基层康复人员以及患者家属治疗康复基本常识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四)贫困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及精神康复者就业难问题日显突出。

贫困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问题是一直困扰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开展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因病致贫,因贫治不起病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国家实行医疗改革制度以后,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贫困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问题,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治疗康复服务,也是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各级政府“分级负担”、建立“精神康复”基金、为贫困患者“免费送医送药”等措施,但从全国整体来看,贫困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费用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随着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不断深入,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效果越来越明显,精神康复者越来越多,精神康复者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不好精神康复者回归社会的问题,既不利于康复者自身的康复效果的稳定,也影响着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五)康复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求。

在“八五”“九五”期间,虽然各地总结出许多精神病人不同类型的康复形式,在家庭康复的基础上,形成了工疗站、农疗基地、日托站、托管中心、老人护理院、社区康复站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模式,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精神病人的康复需求来说,无论从形式、内容上,还是从服务的质量、数量上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工疗站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中国精神论文开放 第3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文献统计,定量分析

一、前言

移动学习[1](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学习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Alexzander Dye)。世界范围的移动学习发展迅速,我国移动学习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近六年关于《中国电化教育》收录的32篇,《电化教育研究》收录的40篇和《开放教育研究》收录的26篇关于移动学习论文以及《中国远程教育》收录的关于移动学习的约50篇论文所抽样本33篇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分类;并使用Bicomb软件通过对4个期刊关于移动学习论文约148篇进行年份发表论文篇数、作者单位院校出现比重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移动学习研究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为今后移动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移动学习的全部期刊论文均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和《电化教育研究》。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别以期刊名为检索项。在结果中检索主题:“移动学习”、“m-learning”等关键词搜索,利用Bicomb软件检索知网得出近6年移动学习相关论文的分布表(如表1、2、3、4),从而掌握一些关于移动学习研究走势的重要线索。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笔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和《电化教育研究》移动学习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梳理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特点。同时,通过统计近6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研究作者的院校分布,做客观统计与量化并加以描述。

研究工具使用了Microsoft Visio和Bicomb软件。

(三)研究分类

本研究从数量分布、研究内容、论文作者单位院校分布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内容类目分成两部分: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综述、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数量分布

根据Bicomb统计的4个分布表利用Microsoft Visio制图(如图1-图4),可以看出四个期刊2010-2015年变化趋势,总的来说2013-2014年两年占65篇约占总篇数43.9%,大致趋势都是逐渐增多然后下降趋于平稳,由快速发展而后趋于理性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分析

本研究对4个期刊进行内容分类统计并量化分析。

1. 统计三个期刊2010—2015年发表移动学习相相关关文文献献内容

根据图5内容分类图,阐述移动学习的概述综述,其次探讨移动学习的理论等,其比例高达48.4%,其中,关于移动学习的综述类文章最多。2010-2015年关于移动学习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类研究约51.4%。理论方面更多关注在一些学习模型和学习资源设计策略等,而技术应用则关注学习软件与学习平台的使用。《中国远程教育》近6年关于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略偏向于移动学习技术与应用的现状。

剖析图6《中国电化教育》关于移动学习相关文献,笔者将内容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进展,技术设计与应用。同时,理论研究进展包括研究综述与学术对话、设计与应用策略研究和模型与模式研究共17篇约占53%;技术设计与应用包括技术设计、技术应用共15篇约占46.8%。两者研究基本均衡,稍略偏重理论。

剖析图7《开放教育研究》关于移动学习相关文献,将文献内容分为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应用两大类:理论基础包括访谈、模型模式、调查与实证、述评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平台开发、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其中,理论篇占80%,而技术研究应用仅仅占20%,该期刊的研究主要重点与前者一致也在理论研究领域突出。

根据图8《电化教育研究》关于移动学习文献,笔者将其分为理论研究,技术研究与应用,本研究对知网查找的文献进行梳理分类得出理论篇近25篇约占62.5%,而技术与应用近15篇约占37.5%。仅从数据可以看出,该期刊以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为重点。

2.《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电化教育》和《教育研究》移动学习的内容分析

(1)理论研究进展

纵观三个期刊,理论研究总体包括移动学习综述、移动学习相关模型模式与策略研究等,比重以综述、实证研究居多,本土化策略模式比重不占优。如综述研究,华燕燕用文献统计与定量分析研究外文文献[2];刘菁利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应用Cite Space对移动学习进行了可视化分析[3];刘敏运用可视化引文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利用Hist Cite软件对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实证分析[4]。策略与模式方面,程志的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视角下设计移动学习策略[5];焦建利构建了BA4C模型[6];陶祥亚探究了基于UCWEB技术的教学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架构[7]。

(2)技术研究与应用

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主要是对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的研究,也有对微信学习平台开发,包括关键词有相关英语学习软件等;也有对学科教学技术开发,包括的关键词有相关英语学习软件。在“应用”领域,还需进一步对移动学习的软件、资源进行开发,包括一些手机APP、微信、Android系统上的软件开发和播客技术应用于微课程类的课程平台等开发[8]。实践方面,研究包括近几年新兴的慕课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学科教学、教学应用、应用技术、平台搭建等。如陈明选的基于智能手机设计交互式学习环境[9];任建强的基于内容提取压缩处理方法设计新型远程视频教学平台[10];宓小土基于联通主义设计移动网络下的英语学习平台[11];徐振国开发了基于内容的Flash动画内容特征提取平台[12];田嵩在混合云模式下设计阿拉伯语课程学习[13]。

3.比较小结

总之,近6年中国移动学习除了对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之外,也开始重视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特别是开发应用,这其中包括移动学习平台搭建、课程与技术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开发、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等。国内对于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利为数不多,如何能够实现更加有效地开发相关的学习软件,如何能够提高国内在移动学习方面技术研发能力,有待于学者深入学习和研究。当下中国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依然在深入,而技术与应用开发正处于发展期。

(三)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图9-图12为四个期刊论文作者单位出现频次表的截图:

移动学习相关论文作者单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其他三个部分。本文借助Bicomb软件对2010-2015年三个期刊约148篇文章,统计出所有作者单位情况,如图9、10、11和图12可以看出,高校力量活跃在移动学习研究的第一线,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主要力量。究其原因,由于高校师资深厚,聚集众多的名人学者,为移动学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其中,中西部及南方多所大学近6年在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但我们从中发现,除了高校以外,其他社会力量对此关注度不够,如公司人员、中小学教师等,他们也应该是一批重要的研究力量,可以从开发或实践层面对移动学习进行相应的实践研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也注意到,北方教育技术领域的学校只有北京多所学校上榜,但其他非传统教育技术学校或机构也成了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主力,他们有的和国外或者域外的学校合作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四、思考与展望

(一)思考

针对《中国远程教育》2010-2015年移动学习热点分析,可发现这6年来整体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比率一直在该期刊占有很高比重,说明随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更新,新的学习要求,泛在学习理念的深入,移动学习备受追捧。我国对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6年来一直在深入,特别是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我国学者对平台构建、课程资源设计、学习软件研究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信支持学习平台、MOOC课程平台都炙手可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移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目前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受到重视,包括课程资源开发、学习平台开发和手持APP学习软件开发应用等,但研究移动学习实践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随着理论的不断成熟,如何有效结合技术在现实学习中实践仍有待深入研究。

(二)展望

1. 借鉴国外理论与技术进行本土化探索

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思想与技术成果的同时,国内的研究更应立足本国具体实情,研究适合自己的移动学习理论,根据国情开发相应学习产品,如我国目前手机用户颇多,是否可以针对用户情况,研究相关学习产品等。

2.深入研究移动学习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

研究移动学习技术不能一味地研究华丽的技术,还要结合学习对象研究可适应的学习技术,当移动学习主要对象是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学生群体,应该根据他们的学习特征、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研究如何将技术与学习方式有效结合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3.不断加强移动学习的应用探索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的理论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加强移动学习的应用探索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智能化、微型化学习,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泛在化、虚拟化学习是目前移动学习应用探索的方向。

4.研究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中国精神论文开放 第4篇

[关键词]开放存取出版;社科网;人文社科论文

[作者简介]陈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朱亮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

一、背景

开放存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出版是由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发起的,它的特征是把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或学术文献放到互联网上,用户可以非营利性免费获取使用,而无需考虑版权和授权的限制,从而打破学术交流中的人为壁垒。

OA出版促使学术成果更快、更广泛、更自由地传播;使用者可以免费获取文献资料;学术交流突破版权、地域、时间的限制,在网络上无障碍地展开;学术成果通过网络传播,有利于文献资料成果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推动了知识的创新。显然,OA出版模式推动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进入一个低成本传播的良性循环系统。

1. 国际环境

OA出版从一诞生就受到科技界和出版界的高度关注,OA出版模式受到全球科技工作者、学术出版机构、学术团体、科学基金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外OA出版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很大进展,比如英国伦敦的生物医学中心BMC、英国牛津的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SPARC、美国的公共医学信息中心PMC、美国的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印度开放获取期刊门户OpenJ-Gate和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等。在社会科学领域方面,建设比较领先的有德国研究协会(DFG)资助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开放存取平台和美国的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社会科学研究网的预印本库)等。

这些OA平台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OA平台获得很大的成功,有的论文平台因首发论文的学术水平高、学术质量过硬,短时间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比如英国BMC和美国PMC。

2. 国内环境

在国外OA出版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中国的科学界和出版界都开始研究讨论并实践这种新的出版模式,在国内陆续建立科技类OA平台。目前公认比较有影响力的科技类OA平台有:奇迹文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香港科技大学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等。随着平台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奇迹文库都开通了社科论文板块,社科研究成果的OA出版也进入了实践领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以下简称“社科网”)也开始着手凭借自身优势酝酿社科论文的OA出版工作。

二、缘起

社科网是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下建设的为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的专业性门户网站,以服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科研究管理、服务人文社科资源及成果推广应用为宗旨。社科网进行社科论文OA出版是其内在发展的要求,并且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网络学术出版服务是社科网的重要工作内容。人文社科成果推广应用就涉及在网络上进行成果出版服务的内容,科研成果网络出版是社科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次,网络学术出版服务是社科网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科网自2001年开始建设,至2007年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门户网站,在人文社科领域获得相当的优势和影响力,社科网在科研管理软件、科研项目管理、人文社科新闻资讯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进一步充实网站内容,完善网站服务功能,实施学术出版服务是其发展的客观要求。

再次,社科网进行网络学术出版服务是实施科研管理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社科网除了进行人文社科成果推广应用,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电子期刊出版工作。教育部社科司要求每一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都必须有一份期刊,没有刊号的基地,必须在社科网建立一份电子期刊并派专人定期维护。150多家重点研究基地中有60多家没有正式的期刊号,这些基地纷纷在社科网建立了电子期刊。基地建立的这60多种电子期刊及论文由基地期刊编辑、社科网在网上出版,论文免费发表、传播、使用。基地在线电子期刊成为社科网进行论文OA出版的基础。

最后,网络学术出版服务是网站承办单位的发展要求。社科网是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承办的一个网站。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蒸蒸日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也提上了日程,如何将社科网的优势与出版社优势相结合,进行数字出版工作成为出版社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社科网通过分析自身优势,提出了建设“社科论文开放存取平台”的设想,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同时,通过社科网工作人员的努力,“社科论文开放存取出版平台”项目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社科网的网络学术出版服务正式成为出版社数字出版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论文OA出版在社科网的发展

1. 起步期。2001~2006年,社科网的论文OA出版以基地期刊网络出版为主,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但论文数量有限,每种期刊一年1~4期,每期2~20篇论文不等。教育部对基地期刊没有制定更具体细致的规则,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各基地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基地非常重视这份电子期刊,严格参照纸质期刊出版流程运作,有些基地则长期无人管理,这就造成了基地期刊发展极不均衡的局面。

2. 发展期。2006年底至2009年,社科网完善了“在线期刊”栏目,并筹划建立了“论文在线”栏目,论文网络出版服务在社科网全面展开,并获得了一定的口碑。

nlc202309040617

2006年,社科网建立了“论文在线”栏目。2008年,通过社科网平台,社科网团队大力宣传“OA出版”“论文在线”“在线期刊”等概念和栏目,社科网论文OA出版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论文在线”投稿率也迅速提高,论文出版服务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欢迎。有会员反映:“论文在线”解决了他们科研成果发表的难题;“论文在线”免费发表学术论文,非常值得称赞;“论文在线”对期刊论文发表收“版面费”是个冲击。在此期间,“论文在线”还得到了OA出版理论界的重要代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黄如花教授的极大肯定。她将自己及其团队的论文成果打包发给社科网编辑,请编辑代为上传。这些行动是对社科网OA出版的极大肯定,鼓舞了社科网编辑们的士气,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3. 停滞期。2010年,经过几年的发展,社科网论文网络出版服务的老用户虽然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支持社科网,但新用户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发展遇到了瓶颈,新用户的投稿率创新低。

4. 创新期。2011~2012年,在对社科网资讯等栏目改版后,编辑们又对“论文在线”和“在线期刊”进行了改版,梳理论文发表流程,让流程更顺畅,使用更方便,用户界面更亲切,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用户投稿。

同时,社科网以“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开放存取平台建设”为题,申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以“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开放获取出版平台”为题,申报海淀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项目补贴。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申报和运作,为论文OA平台的建设找到政策和资金支持。最终结果是,“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开放存取平台建设”进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但未获得任何资金或其他支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开放获取出版平台”也未获得海淀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项目补贴,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以失败告终。虽然争取资金支持的努力没有成功,但策划编辑们借此对社科论文OA平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继续在创新路上摸索。

四、论文OA出版发展中的问题

社科网论文OA出版平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总是不温不火,没有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笔者认为内外部的因素都不容忽视。从内部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制约了平台的发展。

首先,社科网的主要优势在科研管理和社科资讯,作为学术平台的吸引力不足。社科网承担着教育部社科司科研管理的职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是社科网用户的主力。同时,社科网在人文社科研究、人文社科活动、社科人物、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闻稿件多,基本每日都有新的资讯上网,能够全面反映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繁荣发展的现状。从几大搜索引擎搜索社科网的关键词来看,用户以新闻资讯和科研管理类关键词搜索为主。

其次,社科网缺乏专业的期刊论文编校团队。网站编辑团队的学科专业以管理和文学专业为主,学科有局限,而且都没有学术论文编校的工作经验,学术水平和工作经验都不足以承担学术论文的编校工作。编辑与科研人员进行学术沟通少,对研究成果的把关、改进和提高起不到编辑应有的作用,与学术期刊论文编辑在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条件下,网站的论文发表模式是文责自负,只要论文内容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属于学术范围内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且符合“论文在线”的投稿要求,基本都能发表。

最后,社科网论文OA出版的一个重要支撑内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期刊的建设也不尽如人意。基地期刊本来是有政策保障的学术出版内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遭遇到执行困难。基于现有的评价体系,重点研究基地的成果在传统期刊上发表能获得更大正式的认可,因此,基地研究人员在电子期刊上投稿的意愿不强,也无心对电子期刊进行进一步的运作。截至2012年底,能够做到定时定期更新的期刊不足20种,年新发论文总数不足150篇,基地期刊的影响力还较弱,基地期刊停滞不前,更无法对“论文在线”起到推动作用。

从外部条件来看,最重要的原因是论文OA出版与现有学术评价体系无法接轨。从现有论文评价体系来看,论文的发表数量、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还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同行评议、社会反响等因素在评价中起到的作用很小。

其次是OA出版模式的接受度和社会环境也不足。虽然OA出版这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它毕竟不是主流。学者有成果要发表,首先想到的还是传统期刊。同时,如果作者先在OA平台上发表,又将论文投到传统期刊,传统期刊采用稿件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从OA平台上把已发表的电子论文撤下,将传统期刊作为论文原发单位。这对OA平台是比较致命的打击,高质量稿件的流失影响了平台的学术水平,也影响了平台的学术吸引力。

最后,社科论文OA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知识产权问题,社科论文一旦在OA平台上发表,极易被剽窃,社科论文的剽窃比科技论文的剽窃更难定性。社科论文除了显而易见的剽窃,还有观点的剽窃、不规范的引用等难以界定的行为,所以科研人员对有重要创新学术成果发表的途径比较谨慎,一般不会以OA平台为首选。

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与科技类论文具有很大的差异。社科论文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实验数据少,在论文价值的评价上容易见仁见智,要做到公正有很大的难度。

五、论文OA出版模式发展的探讨

作为论文OA出版的实践者,除要加强自身建设,理顺论文OA平台的流程,在建设中实施严格的论文编辑管理、同行评议外,还需要与OA出版研究人员一起宣传OA模式,为论文OA出版模式的发展培育土壤。但是,论文OA出版模式的发展有赖于整个社会环境和社科评价体系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以下几个重要因素的发展情况能决定OA出版发展的进度。

首先,最重要的是OA出版论文能否得到学术研究管理部门的成果认可。目前,OA出版的论文还未得到一般的发表认可,不能作为正式的科研成果上报到学术研究管理部门。如果能得到认可,科研人员就不必千军万马挤传统期刊这座独木桥,大可从容淡定地选择OA出版平台。学术研究管理部门对OA平台上发表的论文予以认可,在评价、评奖等活动中与传统论文同等对待,将是OA出版平台建设的重要推手。

其次,客观、公正、有说服力的OA论文跟踪引用评价系统的建立是OA模式纳入学术评价体系的必要条件。在OA出版平台上发表的论文无法纳入现有的传统出版引用评价体系,OA平台又没有建立起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系,论文成果的影响和效果就没有清晰、客观、值得信服的描述或者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建设的进度决定了OA出版模式被纳入学术评价体系进度。

最后,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是OA出版模式发展进度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社科网社科论文平台发展既没有得到资金的青睐,也没有得到政策的支持,难以吸引优秀的成果资源到平台上来首发,结果是平台上发表的作品学术水平有限,很难找到具有代表性学术水准的作品,也难以得到学术机构对平台成果的政策认可。

从目前来看,社科论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OA出版之路还很远,OA研究者和实践者任重道远。

[1] 初景利,李麟. 国内外开放获取的新发展[J]. 图书馆论坛,2009,29(6):83-88.

[2] 赵蕴华,姚长青,郑佳. 国际上主要国家开放存取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1):28-31.

中国电影精神艺术论文 第5篇

[摘 要] 人们看电影,是源于内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为这样,电影最本质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在中国电影市场之下,我们所能感受的电影精神的元素在日渐消融,一些电影过度追求娱乐至上,搞笑为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讲刺激眼球;一些电影急功近利,内容肤浅,以恶搞、戏说、低俗、媚俗为噱头。中国电影市场虚浮下,到底是经济磨损了电影,还是市场决定了意识。

[关键词] 精神;中国电影;商品价值;电影市场

电影,是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而生活,在很多时候给予我们浓厚的创作欲望与灵感,但有些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模式化的负担。中国电影从诞生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发展与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各时期的中国电影都呈现出各自的模样。然而,回望我们所能窥见的中国电影市场,每一年层出不穷的各类国产影片充斥着眼球,各色导演也显露神通般的将某些题材叠来折去,仿佛不折腾个十万八千里就对不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可当我们在正视中国电影时,依然需要感叹的是中国电影不应该失去一些精神的东西。看电影,有时就像是在看一个时期、一个社会,甚至于说,更像是能触探到一些人文心态的媒介体,你能从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市场需求、文艺价值,或多或少的,还能感受到社会群体的心态情感。所以说,电影在中国的市场占据的不仅仅是消费空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衍射。可惜的是,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更多人看重的却是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不可否定,电影原本就是作为一种生产体系,一次性文化商品的制作,在影片的商业操作系统中,它便要遵从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的操作规则,不能过多地片面地强调主体个人的艺术爱好和追求,相反,倒需要将主体的艺术爱好和追求服从于大众的商业文化的创制规则与要求。然而,这却让我想到了韩小磊先生所提到的当下影视创作中的流俗心态,《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有这样的描述:“流俗心态在其影视创作中呈现为:作品思想的肤浅、粗俗、僵化和老化;对低下的世俗文化需求的曲意迎合;卖力地图解权力话语符号等。”中国电影市场中,这种流俗心态虽不是整体状貌,却仿佛有了一种时代性的趋势,就像一种潜意识中的蔓延。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电影市场除了票房、经济收益,还需要看重些什么?”

有资料显示,,中国电影总票房26.2亿元,按平均票价30元计算,共计8 700万电影观众。而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票的平均票价是0.1元,全国每年有297亿观影人次,票房收入近30亿元。20多年的时间里,电影票价上涨300倍,票房却缩水近1/3。北京平均每人每年的观影次数是0.78次,这个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字与美国(平均每人每年5.5次)、韩国(平均每人每年2次)相比,差距实在太大。看电影的人太少,看电影的频率太低,这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一大困境。 而导致看电影的人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被观众喜爱和接受的国产电影太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认为,中国电影必须走出“原创疲软、形象匮乏、精神溃疡、侵权盗版”四大困境。而我则认为,这些困境最为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国的电影市场需要摆脱经济利益营造出的虚浮感,打破票房数值所带来的虚假满足空间,中国电影人应该认真反思自己所创作出的电影作品到底能够给观众带来些什么?如何能够从中国本土找到更为值得借鉴和推崇的电影题材。这样的市场能够孕育的是真正的电影,而非那种片面迎合的视觉影像。观众的价值取向,在某些时候也是中国电影目前状况所造就的,所以说市场、电影、观众群体本身就是相互牵引与制约的。时代在变化,观众与市场的需求同样也在变,面对海外各类电影作品的冲击,如若没有对中国电影的远瞻与开拓,中国的电影市场将会停滞不前,甚至盲从。,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有17部,但是,在超过100亿元的城市票房中,进口影片就占了44.38%的份额。如今,纵观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些电影过度追求娱乐至上,搞笑为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讲刺激眼球;一些电影急功近利,内容浮浅,以恶搞、戏说、低俗、媚俗为噱头。试想,中国如此庞大的电影市场,在巨资的轰炸之下,竟然找不到几部让观众侧目的好电影,实在是一种讽刺味极重的幽默。我们不难发现票房雾障之下,中国电影匮乏着:精神。

好莱坞电影有他们的商业精神,欧洲电影具有他们的艺术精神,日本电影具有他们独立的情感精神,香港电影具有地域精神,哪怕是韩国电影都具有他们上进的一种精神。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部电影也都是独立的个体,好莱坞有好莱坞的特色,它似乎更关注人性,它以美国——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大国的眼光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就像华语电影宣扬民族精神一样。日本电影有日本电影的特色,熟悉日本动漫电影的朋友很容易发现,日本人热衷于宣扬一种坚持,仅从这一点来说,是可贵的。影视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只是彼此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精神”一词可能是我们从小就在学习的一个词汇,也是在各种报道舆论中使用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汇,然而在我们的环境之中仿佛越是见得到、听得多的词,越是最快地被人遗忘!正因为很多人都遗忘了什么是精神,所以我们的社会才渴望和谐,恐怕现在要牵连到的就不仅仅是电影这一个行当,因为大面积的人群忘却了精神,所以才诞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琳琅满目的精彩的跟不精彩的社会新闻。庸俗本身并不可怕,相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都属此列,可怕的是以庸俗为美,做着庸俗之事业,却大言不惭地辩称高雅,这就成为恶俗。就拿广告而言,广告的终极目的并非宣传品牌,更主要的是构造商品特质和升华品牌精神。电影亦然,即便它仅仅是娱乐产品,快速消费品,也须得拥有些许的精神诉求。一部电影不一定能够百分之百地具有厚重感,但是它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精神,这些特色和精神让电影饱满,有血有肉,让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品味出不同的东西。

布努艾尔曾说过:“电影是表现梦、情绪、本能的最好的工具。”一直以来,电影要顺应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其实也是电影的本质使然,并不单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操作。在各门类艺术中,惟有电影能最真实、及时地再现人类现实生活的状貌,能最准确地反馈当下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心理愿望,当代人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存在,电影人的意识与社会职责,让电影理所当然地要关注着社会现实,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人的现状、人的心理及精神的渴求。对大多数人来说,看电影不外乎一个目的:逃避,逃避不完美的现实,逃避缺憾的人生,暂时远离或平淡无奇,或孤独寂寞,或紧张繁忙的生活。逃避分消极和积极两种:沉溺于虚幻的世界的电影属于消极逃避——娱乐,艺术和科幻电影多属于此类;沉浸于一个虚拟现实世界的属于积极逃避。而这个虚拟现实世界又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反映出的,无奈和残酷尽收眼底,沁人心脾,寒彻心扉的现实世界,一种是用艺术的手法再现出的,使观众在感慨现实的无奈和丑陋的同时经历心灵洗礼和精神升华的现实世界。在众多人看来,如同所有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电影的最高境界是能给人以情绪上的感动和思想上的震撼。电影应该在不断的形式变幻中试图宣扬着精神,一种能给人以某种启示和支撑的精神。例如,“执著”是现实中稀缺的众多精神之一。现代社会节奏太快,现阶段的中国变化太多太大,人们有些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慌忙调集所有的精力来应付。他们不敢再执著,因为不做成本收益分析的执著太奢侈。在做人上执著意味着受损失,在感情上执著意味着受伤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在小心翼翼,处心积虑地算计后,似乎也总是不一定能做到收支平衡。那种惶惶不安,如履薄冰的感觉似乎是一种太大的代价,虽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他们下意识里其实希望生活中有一种不变的东西指导和支撑。他们希望自己能忠于一个原则,一种理想,或是一个爱人。无奈生命苦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每走出一步,都无法再回头。所以我们不敢执著,生怕在坚持的时候会错过很多。于是我们去电影里过这种执著的生活。

在一个商业化的时代,电影业以商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着速度、规模的膨胀。中国电影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票房新高的同时,也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这样的荒诞和矛盾——人们已然习惯于以一部电影投入资金的多少、场面是否宏大、有无明星阵容、是否搞笑等作为自己选片的标准。剥去票房神话的外壳,无法掩饰的却是中国电影精神层面体验的不足以及艺术追求的日益堕落。电影把生活中的故事赋予了艺术价值,也再现了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间隙脉络,近的中国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艺术片,都和现实越来越远。中国电影在画面日益精美化的同时,正在失去关注现实的能力。南开大学的周志强教授曾说:“这种景观化的趋势,暗示人们用旅游的方式看电影,不过是看看电影当中的奇异景观,而不关心电影当中的批判精神和文化,这是在市场化之后中国电影可能面临第一次危机。”电影与人的精神生存紧密联系着。人们看电影,是源于内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为这样,电影最本质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失去精神性的影片,不管它多么华丽炫目,它的商业配方多么精到,它都传不开,留不住,只能是一次性的快餐。精神性的东西绝非虚无缥缈,它与食物和空气一样,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我们活着,就会渴求公正平等,生命不管怎么卑微,都需要尊重;就要表达爱心和爱意,需要在施爱中确立自己的存在;就要叩问人性的复杂,从而呼唤那种纯粹单纯的人生;就要观照个体的生存境遇,抒写内心的不平和愤懑,等等,这些精神性诉求,是一切艺术也包括电影生成的动力和源泉。娱乐即使至死,也无法替代这些精神性问题,更何况,当今人们的精神性问题比以往更尖锐,更突出。谢晋导演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而纵观当下,那些忙着在影院呼风唤雨的导演里,又有几个能够担负得起对时代的反思呢?其实,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和精神,流沙河的诗说得好: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人类文化学表明,文化发展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存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的思维方式。只有主体在所处的那个待定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中,而不是逃避它、流亡出去或拒绝它,才有可能创造出不同于别国、别民族不同于以往历史的文化,电影作为现代新型文化,更是如此。中国电影人需要清醒地正视现实,尊重现实,深刻地认识现实,才会善于同现实相处,善于在文化逆境中发现电影文化、创造电影文化、保护电影文化。不能忘记的是,电影是艺术,更是一种大众文化,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更是一种创作。但愿中国的电影企业和电影人时刻不忘“精神”二字,真正的双赢是社会责任与道义和电影人基业长青两者之间的双赢,这样的双赢更令人尊重。

[参考文献]

[1] 王海龙.人类学电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精神论文开放 第6篇

引言

自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GDP 增长率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与此相对应,我国也积极参与世界经济,逐步加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不断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因此,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组织,随着这十几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世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比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进入我国发展,它们的融资将推动我国的经济;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也给我国经济管理更多启示,我国正通过向先进国家学习经验拉动彼此之间的距离;我国正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世界区域经济的格局下,我国正立足自身特色,在世界竞争中扎稳根基,提高经济竞争力。

(二)独立与互利的平衡

在区域经济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则需要我国以独立的方式发展。我国不仅要依靠跨国经济集团的资金投入向前发展,我国还需要依靠自身资金完成经济增长;我国需要发展富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只有自身独具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地位;我国需要加快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走出过去以低端、密集的加工形势赢得的些微优势,而要以科技的力量发展产业,让经济发展更有潜力;我国需要以广大的市场作为优势,吸引亚洲地区、亚太地区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发展。

(三)投资与冲击的风险

区域化经济的发展,使国际性的融资增多,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大量的经济投资,这些经济投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正逐渐走向一个平缓期,同时目前其它国家与地区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观望的趋势。十八大的召开,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又呈现一个新的格局,国外大型企业与跨国型企业都暂时保守的姿态。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使我国经济结构出现种种危机,这些危机将限制我国的经济对外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国际秩序和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依赖要素投入和外源型技术进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增长,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制造中心,被誉为“中国奇迹”。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条件的新变化、要素成本的上涨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局限性开始显现。首先,过度依赖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尤其在包括人口和土地红利在内的“要素租金”枯竭的条件下,经济面临报酬递减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其次,由于过度依赖外源型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在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和产业仅仅拥有比较优势,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最后,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逐渐丧失的条件下,如果不能通过科技创新获取先发优势和实现从外源型技术向内源型技术的转变,中国经济将可能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酝酿启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前沿。发达国家的新战略举措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包括清洁能源、纳米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机器人在内的新兴技术及其产业化研发投入的背景下,中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上如果不能与世界同步,将再次扮演技术引进和追赶者的角色;二是新的制造方式变革,如数字化制造将进一步加快新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速度,从而改变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的配置机制,极大地冲击中国制造现有的优势。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条件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占主导的驱动因素不再是要素投入和外源型技术进步,而是科技创新和内源型技术进步。

对于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56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6年) 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受要素驱动发展战略及其思维的影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结构指标上看,科技创新和内源型技术进步都远没有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力量。

三、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发展战略

(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20世纪 90年代末至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领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屡受重创,复苏势头不强,增长速度也较缓慢,高通胀、高失业持续不断,虽然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但是相比之下仍然在发展之中,经济增长也仍在继续,这与中国在实现其发展战略中所选择的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是实现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体制和机制。有学者指出,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经济的市场化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市场经济对推动人类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今后的发展路径,多数学者认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二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并建立以消费为主的战略结构,推动就业增长; 三是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通过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实施国内版“雁阵模式”; 四是实行对外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全新的战略目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推动中国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高投入、高能耗、低成本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为此,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需要坚持“四化同步”。继续坚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道路。二是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如何从盲目强调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内需支撑性增长方式,关键是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调整,关注贸易平衡和资本项目平衡。我国需要从主要依靠低附加值产品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转向以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现代出口增长模式,以拉动出口增长。三是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我国需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石,并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加强环境保护,需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环境保护。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一,改革涉外投资管理体制。包括改革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现在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9万亿美元,为什么还要放宽外商投资准人、利用外资呢?这是因为,利用外资不是简单地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会,这些都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利用外资是我们的长期方针。目前,我国利用外资仍采取逐案审批加产业指导的管理方式,审批环节多,影响了外资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去年我们有一个重大探索,就是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准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只要没有列人负面清单的行业,企业投资都不需要审批。需要强调的是,自贸区不是搞“政策特区”或“税收洼地”,而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下一步要研究扩大自贸区试点,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纳人试点范围。

第二,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过去,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今后扩大开放的最大潜力和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地区。要抓紧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规划和具体方案,重点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各地要找准定位、密切配合。要大力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把“关检合作”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加快提升中西部地区通关效率。

第三,坚持多边和自贸区两个轮子一起转。现在世贸组织成员涵盖我国98。以上的对外贸易。多边贸易体系是我国巩固贸易大国地位的“压舱石”。自贸区代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推进器”。我们要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

四、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经济发展前一个阶段主要以市场潜力巨大、资源和环境成本较低等优势吸引外商,并且利用外资来推动本土的经济发展,加强出口贸易。但这种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对于中国来说,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对后发优势加以利用,并通过技术创新来体现中国在竞争中所存在的优势;提高利用优势的能力,即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所拥有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合理利用的能力,而且也是这些国家对这些优势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实施和平发展是内向发展与对外开放互动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最优选择。

总而言之,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战略,其实就是对国家资源充分利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动用所有的经济力量,努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其能够实现,在实施中不仅要确定强劲有力的主体,还要确保采取的措施和方式的合理化;对于战略来说,其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实施的主体不仅可以从所有的工具中选择出合适的工具,并且还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最终的成功。

结束语

上一篇:不怕不怕串词下一篇:工地工作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