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2024-09-20

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精选8篇)

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第1篇

南和县闫里学区段村学校  闫为敏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问题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带入一种预欲研究未知问题的情境中,造成一个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讲《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整棵树上桃子的1/5,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1/4、13、1/2,当他偷吃了4天又要饱馋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棒将猪八戒痛打了 一顿,猪八戒忍痛逃走了。孙悟空看着属下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惜。同学们,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桃子吗?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份,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1份,剩下3份,这样每天都刚好吃了总数的1/5,因而可求总数:20÷1/5=100。

(二)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 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r。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进一步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再如: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形状、个数的不同分别来发现排列规律,接着又出示围成圈男女同学跳舞图(动感图),师问: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出了这个节目,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可以从男女生的排列、服饰款式、颜色的排列、舞蹈动作的排列来发现规律,甚至可以从更多方面来发挥想象力。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引导学生量圆的周长、直径,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提问: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用什么表示?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3、如果知道圆的半径,你能否计算出圆的周长?为什么?4、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 打造高效课堂发言稿

★ 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 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工作计划

★ 主动有效的课堂心得

★ 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论文

★ 以多样化教学打造精彩音乐课堂

★ 如何精心打造教学互动高效课堂

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第2篇

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巧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研究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西方学者德加默的这一观点,道出了提问在课堂有效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低年级研究课堂,提问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实现它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提问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这是实现低年级研究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进行学习的基础,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能预见学生这样的能力,设计好提问用语。

首先,提问用语要贴近学生的语言。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解答的过程可以视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有效、积极的思考,前提就是他是否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少用脱离学生语言环境的词语或字眼。其次,提问语言要明确。研究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研究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

二、提问难易适当,吸引学生

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问题抛出后有多少学生能进行正确的思考和给出正确的解答。如果想通过难题来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那教师的教学场所就不能是课堂,是竞赛场;如果提问后只有个别学生能解答,那么只能说这种提问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而提问正是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知识的作用。因此,提问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兼顾到班集体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弱势群体。提问的难度要适当,同时要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难度过大或过小,提问的有效性就会降低,低年级小朋友才会有信心探索。

三、提问要把握时机,当问则问

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在授课前的复习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掌握新知识铺路架桥,但不能停留在对旧知识的重复上,要加深、拓宽,达到温故知新;预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对新知识早知,找出疑点,课上解决;授课中的疏导提问,要注意学生思维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疏导,排除思维定式障碍;结束时的总结提问要注意对新授知识的归纳和总合。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提问,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前后知识的联系处提问,可以使新旧知识系统起来,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处。

四、提问在学生兴趣点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一年级学生天真好奇,求知欲强,注意力又不稳定,易分散,并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因此,在研究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果恰当地穿插一些小游戏,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我常把游戏、竟赛活动融入教学中。

五、提问在学生的疑问处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尤其是难点处。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对于概念教学,解读文本相当重要。语文的文本是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其实,研究同样需要解读文本,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了解该知识在研究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比重,了解该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该知识今后的延续,最重要的是还必须了解该知识的本质特征。教师只有对所要教学的知识要点,从横向与纵向分析清楚了,才有资格与学生对话,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问题。在低年级研究中更要把教材分析透。

六、提问后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研究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研究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特别在低年级中,老师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高涨,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例如:学生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以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第3篇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带入一种欲研究未知问题的情境中,造成一个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讲《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猪八戒偷吃了整棵树上桃子的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当他偷吃了4天又要饱餐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杖将猪八戒痛打一顿,猪八戒忍痛逃了。孙悟空看着树上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息。由这个故事提问学生这棵桃树结有多少个桃子。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的桃子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剩下3份……,这样每天都刚好吃了总数的

二要抓住关键提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和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而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例如,在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的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先后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先后提出: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的圆的什么?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且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再进一步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发挥想象,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是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基础。又如,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形状、个数的不同分别来发现排列规律,接着又出示围成圈的男女同学跳舞图(动感图)。提问:“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出了这个节目,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可以从男女生的排列、服饰款式和颜色的排列、舞蹈动作的排列来发现规律,甚至可以从更多方面来发挥想象。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可以把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先引导学生量圆的周长、直径,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提问: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用什么表示?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如果知道圆的半径,能否计算出圆的周长,为什么?能否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创设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第4篇

【关键词】有效提问;启发;互动;高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课堂提问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精心设计提问,以问导学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设计提问时,应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提出具有一定坡度的问题。注意问题的尝试深度。太难,学生完全答不出来,无实质性意义;太易,学生随口可答,没有必要,这两者都达不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在将阅读文本之初,笔者提出的问题是:“课文开头为什么要交代司马迁从小听过古代英雄的故事?”文中并没有答案,但学生能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司马迁发愤的起始原因——从小立志,从而对司马迁后来忍辱含垢完成辉煌巨著《史记》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

提问有趣味性、启迪性、思维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快结束时,我这样提问:“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都落魄到这个份上了,为何还对一个小小武师忍让再三,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岂不有辱英雄之名?”学生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当即展开了一番讨论。许多学生表示,英雄就是英雄,对林冲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还准备去阅读《水浒传》,认识更多的英雄人物呢。

二、启发自主提问,以问助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余地,并利用这一时段,鼓励学生自主提问。通过启发质疑,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彻底摆脱依赖思想,克服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达到增智培能的目的。在《九寨沟》一文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画出形容九寨沟的重点词句,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初步交流后,笔者发现学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再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学生已初步学会用自己的体验去感知课文的情感。为了让学生能自发地提问,笔者还安排了“导游”与“游客”的答问环节,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对文本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理解。

三、加强多向互动,以问促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只是种客观存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观参与的过程;知识也不是客观存在于某一处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东西,而是要在学习者的参与中才能生成的东西。为此,要想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就要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或演“主角”的方式,就要积极促进课堂中多向互动。这样做,有利于彼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产生思想碰撞、激活思维,有利于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有利于统一认识、共同提高,还活跃气氛、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者应以有争议的问题、连环性的问题介入互动,通过表演、抢答、辩论等形式互动,在民主、友好的气氛中彼此尊重个人见解、相互磋商讨论、进行个性体验。在人物故事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多可作如此安排。因为多向互动复杂多变,恕不举例说明。

四、适当提示方法,以问扶学

不论是自主提问还是多向互动提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来问,这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先决条件。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初,要先作示范,引导他们抓住关键词语,解决问什么、如何问的问题,再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提问的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利用新授前的谈话导入,向课文质疑,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展开自读感悟。在课文内容教学结束时,可以向更深层次如精神内涵、人物形像等展开问题研究,最后可向课外拓展延伸。如在教学《开天辟地》一文时,笔者先提出和学生共同学一篇神话故事,学生交流对神话故事的认识后,提示课题。就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有的问“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有的问:“是谁开天辟地的?”,还有的问:“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也有问:“为什么开天辟地?”的,笔者一一加以肯定,指出提问的关键词语:“什么”、“谁”、“怎样”、“为什么”,在学生从文本中一一找到答案后,引导他们提出更深的问题:“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壮举的精神是什么?我们要学习他什么?”以后学习同一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也可安排他们预习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先自主感悟。为了保证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不主张让许多学生乱提或瞎提问题,那样做固然勇气可嘉,但效果欠佳。提问应依据文本,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提不出问题也不要紧,关键要有问题意识。当学生逐步掌握提问技巧后,就等于把学生扶上马,引领他们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

[2]齐艳.《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高效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第5篇

程 锦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基础。它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的优化课堂提问在当前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高效课堂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1.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个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信心。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

1.2教师的问题表达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作答。

首先,问题表达不清楚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备课不清楚,胡乱提问,连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问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也是乱答一通,像这样上一堂课,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教师也不知道自己上了什么课。另一方面就是语言表达不清楚,前后矛盾。比如教师复习了分式方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及其步骤,然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是抓住解题步骤。有的学生回答:我觉得是抓住等量关系。教师又问:那到底关键是什么呢? 教室一片沉默。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这位教师在复习了分式方程中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及其步骤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答案就可能是学生回答的这两种,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也白白浪费了。

1.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当然,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说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就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来说不一定简单,如几何题作辅助线“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间的交流障碍。

1.4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作出反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的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有巨大的作用。

2.高效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2.1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兴趣,引人深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一次听过一位教师上课,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课后小结时,巧妙地举了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好比是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是什么呢?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后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排队;好比是卖水果,各类水果各归一类等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兴趣盎然。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通过这样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思维,学生会牢牢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2.2提问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如果所提问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多种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和健康情感的培养。2.3提问必须精而准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提问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有效性,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思绪又得到严格的训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什么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启发思考、拓展思维的综合型问题。

2.4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注意被问的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同时,教师要吃透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低要求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在数学课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兴趣。对中等生提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既获得了成功感又能激励其上进。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激励其上进。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2.5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一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时间过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2.6提问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并及时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评价,这个评价要客观,中肯。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是教师对概念性的知识重点强调,对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达到对知识概念不混淆,对知识规律系统掌握,提升学生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有效提问是高效课堂的生命线 第6篇

教学活动是课程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而“课堂教学总是围绕问题进行”的。事实证明,课堂有效提问对于高效课堂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有效提问,教师需要进行高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设关键问题,对难度广度较大的问题采取“剥茧式”提问,教师思维应还原稚化;同时在课堂提问中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此外“假问题”极具迷惑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应引起高度关注。关键词有效提问关键问题还原稚化假问题。高效教学,不仅仅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教学目标,而且还追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一步扩大落实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活动是课程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而“课堂教学总是围绕问题进行”,因此,有效提问可以说是高效教学的生命线。

1、点穴提问法。

要实现课堂有效提问,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设计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展开,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应点中课文的穴位,以一个中心问题贯穿全文,实现全文的整体生成。以七年级的文言文《蜀鄙二僧》为例,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可以按照教学思路将问题一个个抛出来,引导学生一个个解答,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但这样的方式教师导向性作用发挥过度,而学生主体性学习发挥不够。如果做好教学总体设计,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先抛出个关键问题也是这课的中心问题:为什么穷和尚去了南海可是富和尚没有去呢?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自然的在文中去寻找原因,老师所要的例如富和尚没有工具,没有实践、太懒惰等等一些答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都可以去思考,远远比老师从一开头一个一个问题去引导要来的实效的,并且易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乐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还可以碰出新的思维活花。

2、锁链式提问。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很“麻烦”的问题,当遇到较大、较难一下子所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这类问题进行合理拆分,围绕一个大的主题进行层层“锁链式”|的提问。通过这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提问,一方面,可以减少问题过大过难所导致的学生无从下手而出现思维空白期,不利于教学展开;另一方面,通过互相关联的提问,再加上正确引导,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思维方法予以引导,提高学生探究、剖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再者,通过拆分此类问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我,更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换位设计问题。

问题深度适宜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教师上课行云流水,学生听课自觉听得懂,但检测时发现自己并不会。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度提纯,没有站在学生思维的立场,即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还原稚化。作为教师除了应对教材有极高的把握度,还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认知,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认识应还换位思考,不能想当然。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应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思维方法的角度,根据学习程度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要触及到理解掌握的深度,力求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同步协调进行,这样才有助于反馈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信息。

4、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要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课堂授课中,甚至在提问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具有感染力的情绪,通过自身的这种举手投足、语音语调、眼神表情,与学生进行无声、有声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完毕,应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成就感。提问中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催化剂”。

5、多样化提问激活课堂。

促进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第7篇

上传: 张吉艳

更新时间:2012-5-17 20:39:10

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模式,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 “好问题”: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 “是”或 “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

四、静动结合,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课堂应是生命的课堂,她如一泓活水,学生则快乐游鱼,在课堂中发展成长。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七、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

利用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第8篇

一、目的要明确

要使课堂提问有效,首先要做到问题的指向明确、提问针对性强,不能不着边际、过于空泛。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学的难度、重点,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因此,问题的创设应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应对后面的教学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在模糊处巧问。在学习中,最容易令学生感到模糊的是概念性的问题。因此当遇到学生感到模糊,似懂非懂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问,使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对概念性的知识有所了解。(2)在重难点处追问。在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学生可能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提出问题。

二、时机要恰当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设问不是为问而问的,应把握时机,诱发思考。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挑战性,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另外,提问的数量应少而精。一个适时的提问,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因此,要精心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当学生在学习中对一个问题进行全身心投入思考时遇到困难之处,教师应及时提问,切中要害。一旦问题经过思考和点拨,学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更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满堂问,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学习效果。

三、难易要适度

提问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基础上,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把握应在学生的能力范畴内,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通俗地讲就是“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任何远远高于或远远低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自觉性。教师在问题创设时,必须注意把握分寸,难易适度。如果创设的问题太难,就会使大部分学生对问题茫然失措,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问题太容易,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简单、乏味,从而影响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思维相符,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学生,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设置有质量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的环境是个变数,随时都在变化,因此课堂提问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问题要力争开阔、新奇,能给学生带来意外之喜,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上和某一特定的问题的情境上,从而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知识和课型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情况,尽可能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出高质量的问题,并巧妙地提问,合理地进行数学问题教学,使数学课堂真正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五、时间要保证

古人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和求解,而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学生特有的财富,是发现的设想和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以疑导学,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即围绕所学内容敢问与众不同的问题,敢说与众不同的话,敢想与众不同的方法。这种“与众不同”本身就体现着创新,是新课改理念的精髓。实践证明,经过学生自己头脑思考分析、总结出来的知识,记忆扎实而又牢固,真正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要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六、耐心、鼓励最重要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差异,其理解能力会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物,其质疑情况也会不同。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有时学生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有时却是空泛无价值的,这个时候,高明的教师总是能大度地包容,耐心地倾听,不时地点点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事实上,倾听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呵护,一种期待。教师耐心地倾听,还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会倾听。对于问题教学,无论是学生或教师,倾听都必不可少,耐心定不可缺。

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问题欲望和情感的诱发,教学中,我们可针对学生的提问开展竞赛,根据问题的质量和数量,评选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学生在感受成功中逐渐增强提问的情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思考之中,又促进了提问水平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扬成功者时,千万不能贬低失败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更要为他们的闪光喝彩。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或者举行辩论,有效提高问题质量,增强提问兴趣。

七、评价要及时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做好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当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时,教师要肯定正确的部分,而后探问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或建议”;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教师可用婉转的语言采取探问、转向或重新设问等教学处理策略,也能让回答错误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

“善教者,必善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让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和生生交流的重要手段, 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就设置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作一探讨。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水的电阻率测量研究下一篇:酒店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