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各类名言

2024-08-13

孔夫子的各类名言(精选4篇)

孔夫子的各类名言 第1篇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色可镂.荀子《劝学》)

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上》)

孔夫子的各类名言 第2篇

关键词:比较教育,文化对话,信仰,导师,圣保罗,孔夫子

这是我一生中非常特别的时刻。我深深地感谢所有为我道贺的诸位。2004年我曾出版了一本小传,(2)解释了为什么对明确审思信仰对我学术生涯的影响一直有所疑虑。现在,就让我抛开这些疑虑,与各位分享我对信仰在我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所作的一些反思。

简单而言,我将比较并思考两位特别的人物———他们所奠基的两大信仰传统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圣保罗(St Paul)和孔夫子。(3)虽然圣保罗和孔夫子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但他们分别为欧洲和中国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做出了持久的贡献。两位先圣都完全献身于他们被赋予的使命之中,培养了众多信徒,经历了直到生命结束仍无法完成自己使命的境遇。他们将未竟的使命以及自己的传奇、书文等一同留给了曾教诲过的信徒们。

我如今所获得的这个荣誉认可了本人在教学、指导、学术研究、对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4),以及更大的教育界所做出的终生贡献。很显然,它常常是在某人临近退休时才会悄然而至。这个时候人们对承担新探索和新项目的精力正在衰退。所以,在此刻仔细思考如何最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思考如何才能传递我们的学术见地、经验和人生中珍贵的机遇,就显得极其重要。我已开始将此视为一种转变,从具有创造性的生活过渡到更具有思考性和联络性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也认为,趁着自己仍有活力、仍然健康,去深入地思考我们都会面临生命终结的现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下面的反思中,我将转向圣保罗和孔夫子的生活和信仰,探寻这两位伟大的先师是如何看待晚年的生命,他们如何为即将进入生命的下一阶段做好准备,他们如何指导后继者,以及他们倡导的信仰和价值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所有优秀的比较教育研究学者都清楚,从背景入手非常重要。所以,我将首先描绘在公元一世纪时圣保罗的生活,然后再往前追溯五百年,描绘孔夫子在中国周朝末期的生活。在将这两位伟大的导师放入时代背景之后,我将酌引他们的一些箴言,展示他们如何为生命的晚期定位,以及他们对晚年生活意义的体会。最后,我将转而讨论我们有幸从两位先贤的教诲中获得的核心信息,并且找出一些具有共同性的价值观———它们支撑了我为沟通中西方教育世界所做的诸多努力。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对那些在我的探索道路上一直支持、启发我的导师们(包括来自东西方的)———表达自己的由衷敬意。

一、背景

由于我是在基督教信仰传统下长大的,所以我就从圣保罗开始。圣保罗出生于小亚细亚(Asia Minor)的大数城(Tarsus),他年轻时就来到耶路撒冷(Jerusalem),决心在迦玛列学校(School of Gamaliel)深造(1)。他与来自坦普尔(Temple)学校和法利赛(Pharisaic)学校的学生以及圣彼得(Peter)和圣詹姆斯(James)等耶稣的门徒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去大马士革(Damascus)的路上,圣保罗已经转变成耶稣的信徒。这种转变以及此后在阿拉伯大漠中的思考为他以后的生活指明了方向。他更辗转于更大的地域,将基督教的福音传遍了安提阿(Antioch)、小亚细亚的各个地方、马其顿王国(Macedonia)、希腊,最终传到罗马本土。他可能并没能到达西班牙,但西班牙其实已在他的计划之中!

圣保罗的传教生涯是以与圣彼得、圣詹姆斯一次次的冲突和辩论为阶段性标志的———应该向谁传递福音、他不断增加的信徒们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坚持犹太律法以及“独靠恩典才可得救”;在传教之路上与巴拿巴(Barnabas)和西拉(Silas)等分道扬镳;乃或被监禁在以弗所(Ephesus)、凯撒利亚(Caesarea)和罗马的时期。到了晚年,圣保罗与自己在腓力比(Philippi)、哥林多(Gorinth)和以弗所的会众们有着大量的书信往来,这表明了他们之间有着密切而深厚的关系。也有证据表明,许多追随者一直留在圣保罗身边,直到公元64年圣保罗在尼禄大帝(Nero)统治下的罗马离世。在这些追随者中,最主要的是提摩太(Timothy),圣保罗将提摩太称为自己在信仰上的忠诚孩子。提摩太陪伴着圣保罗,直到他走向生命的终结,并在他去世后继续完成其使命。

圣保罗终身未娶,人们经常会认为他厌恶妇女,这是因为在他的书信里发现了一些对教堂中的妇女领袖的苛见以及关于顺从的教导。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这些书信的内容可能是后人借用圣保罗之名而写的,试图确保基督信徒与罗马的习俗相一致。[1]在圣保罗的传教中出现的百基拉(Priscilla)、菲比(Phoebe)、吕底亚(Lydia)、喀劳底雅(Claudia)等杰出女性表明,圣保罗充分地践履了自己的理念:“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2]

虽然圣保罗强调恩物,并认为希腊智慧是无用的,但我们不能由此质疑他对斯多葛学派(Stoic)哲学的理解、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在《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等确凿而真实的信件中表达的论点。这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有着很强的普世性:“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众子显出来。”[3]克罗桑(Crossan)和里德(Reed)[4]很有说服力地描绘了圣保罗时期罗马帝国的画面———此后的君主们让罗马帝国迅速地陷入混乱和瓦解,但却仍想将奥古斯都(Augustus)的道德准则强加给靠军队取得控制的任何地区。这种自上而下的通过暴力实现的和平与耶和华所赞许的和平,即有正义的和平———是相矛盾的。他们认为有正义的和平是圣保罗的基督教信仰作为世界性宗教的基点。

在简述了圣保罗的一生之后,我将转向比圣保罗还早五个世纪、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孔夫子的一生。这个时期,中华帝国已经在立法、青铜冶铸技术、有独特书写方式的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随着东周王朝的逐渐瓦解,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竞相逐鹿中原。孔夫子生长于当时的鲁国,年幼时就被迫迁徙他乡,在困境中长大。然而,鲁国的环境让孔夫子阅读了大量古典著作,进而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无尽渴望。在17岁时,他承受了丧母之痛。虽然孔夫子曾成家并育有子女,但很少有资料提及他的妻子。他是独自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并周游列国的。他有很多学生,还有一些忠实信徒相伴左右。[5]

在《论语·为政》中,孔夫子留下了一篇简短的自传,表明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与圣保罗不同,孔夫子并没有获得神的启示,而仅仅是深刻地意识到了他所谓的“天命”。这种天命即改革社会,并且通过教育来传递仁爱与平等。这也是孔夫子到50岁时才自己悟出的。

公元前521年,年仅30岁的孔夫子就创办了学校,并开始授徒。他的最高目标是将帝王也吸引到自己的学校中,这样他的仁义理想以及创建一个基于礼仪的社会的设想就能够成为现实,并为公众造福。在公元前501年到公元前497年,当孔夫子开始辅佐鲁定公时,这个机会来临。他开始实施社会改革,开放国家粮仓救济贫者和老人。但在为鲁定公出谋划策仅仅4年后,孔夫子就被反对其教育和影响的敌对势力陷害、驱逐了。

孔夫子在交战各国之间游历长达14个年头。有时他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两三年,更多的时候陷入困境,甚至绝境。有时,孔夫子和他的忠实徒弟们被敌人包围,无法得到食物和住所,以至几乎被饿死。[6]同样,孔夫子也无法在诸侯国中找到一个愿意倾听他的理念并付诸实践的君主。

将孔夫子作为教育家的天职以及他致力于道德和社会改革的使命与圣保罗的行为相对比,是非常有意义的。孔夫子相信“天何言哉”,[7]但他仍立志远游,将他所主张的改革理念带到任何一个愿意接受他的诸侯国。孔夫子的理念具有普世性,其核心的两点被孔夫子视为人类繁荣发展的必要因素。其一,“信”,意味着人们说出的话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个不言而喻的规则对维持社会秩序来说十分关键。其二,“仁”,意味着“不管何时两个人相遇,彼此都应当相互遵循伦理准则”,这种善的观念也可以解释为“将心比心而成事”。[8]

在充满热情却了无成效的14年游历之后,孔夫子于68岁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鲁国,并在那里以老师和资政的身份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最后四五年。在此期间,他未能对任何一个君主产生明显的影响。孔夫子最钟爱的学生颜回,在41岁就去世了,孔子的儿子也在早前一年去世了。在73岁的弥留之际,孔夫子的最后一句话是:“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9]很显然,孔夫子付出的努力都化为徒劳,但他的学生却在此后延续了他的理想。众所周知,圣保罗留下了许多书信,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是后来者借他的名义所写的。但是孔夫子却没有留下任何书面的自传。在孔夫子去世后的一百年里,他的许多门生才把他的教学言论整理为10本小册子,而又过数百年之后,才汇集成《论语》一书。[10]自此以后,一代又一代的东方学者们用心诵读着这本书。

像圣保罗一样,人们通常也会把孔夫子描绘为一个厌恶妇女的人。但不同的是,没有任何明确的记录表明有女性紧密地陪伴着孔夫子完成他的使命。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国女性能够在儒学的社会理念下为自己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同样,女性主义学者们的研究也指出,儒家认识论中的整体性和融合性在本质上与“女性的认知方式”是一致的。[11]

二、面对晚境

从以上对圣保罗和孔夫子的简略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直至晚年,生活和事业都处于很明显的失败境地———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理念此后将会产生久远而广泛的巨大影响。有鉴于此,思考他们在晚年对自己生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学生说些什么,将会相当有趣。

如果我们从圣保罗开始,那么应该选择的箴言显然就是《给提摩太的第二封信》(即《提摩太后书》)。虽然,有人质疑这是圣保罗的手笔,还是后来有人为了建立规范和巩固教堂的统治权而借用圣保罗之名所写?但我们在信中看到所描述的景象就像在《腓立比书》里所说的一样,而腓立比书的作者毫无疑问就是圣保罗。在《给提摩太的第二封信》中,圣保罗写道:“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12]

这段话所揭示的景象是非常有力的,反映了圣保罗所生活的时代———包括希腊文化对体育竞技的重视、罗马浇奠祭酒祭坛的普遍,以及持续斗争和奋斗的观念。在给腓立比人的信中,圣保罗提及了自己确立的、充满激情的目标———“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并效法他的死”,要将这种理念传播给他所遇到的所有人。“这不是说我已经得到了,已经完成了,我乃是竭力追求”。[13]当然这表达了一种正如赛跑那样强调集中努力的景象。同样也是在《腓立比书》中,圣保罗借用浇奠祭酒的景象来表达他对自己希望服侍众人的强烈感情:“我以你们的信心为贡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14]最后,在《以弗所书》中还能看到关于正义之战的军事景象。其中,圣保罗这样呼吁自己的信众们,“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包括“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用信德当作藤牌”,“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15]

这些景象在给提摩太的信中被圣保罗用来表达自己的实现感和成就感,因而就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即便这些内容可能是稍后才写成的。有趣的是,此时的圣保罗并未被描绘为处于病榻临终之际。相反,他让提摩太尽快来见自己,并且想拿回自己遗落在特罗亚(Troas)的斗篷、所需要的书籍,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手稿。此外,他身边还簇拥着朋友和志同道合者,其中一些甚至有名有姓。[16]

我们可以设想,这封信的背景可能是圣保罗在罗马被软禁的最后两年,也就是公元64年的罗马大火之后,尼禄大帝残忍杀害他之前。那时他大约60岁或61岁,已经遍游各处,将自己的教诲广为传播,并且在以弗所、雅典和哥林多等至关重要的地方建立了教堂。有很多人不同意圣保罗的观点,圣保罗也遭受了监禁和各种惩罚,还疏远了许多反对他的新信仰的人们。此时,传递自己使命的时刻到来了。

如果《提摩太后书》中的论述反映出了圣保罗真正的理念,那么可以说,圣保罗已获得了实现感、成就感以及期待感。但这些统统与自豪或者傲慢无关。在圣保罗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他将自己称为“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上帝的教会”(圣经原文哥林多前书15:8.9)。[17]在另一段文字中,他将自己称为“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18]而他的实现感则来源于对上帝恩赐的认识,以及从事“耶稣基督向他昭示和展现”的事情[19]———对神示的内在体验。这也让他深切体味到,由他开始的工作将在其他人那里得到延续———这大大超出了他被恶意敌对基督徒的罗马软禁时所能看到或想到的。

对于孔夫子而言,他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对自己未竟的使命有什么感受呢?此前,我曾提及《论语》中孔夫子简短的自传。这份自传描述了孔夫子生命轨迹中逐渐展开的各个阶段———从作为教育家的“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0]在这份自我描述中,孔夫子用从容沉静的笔调掩饰了他在追寻智慧之路上“充满泪水的艰辛历程”,[21]以及他生活经历中的真实遭遇。在他的一生中,只有4年的时间作为参政者而服务于自己的祖国鲁国,而此后却是长达14年显然毫无成果的流浪岁月。

日本小说家井上靖(Yasushi Inoue)在自己描写孔夫子的历史小说中,以一个被遗忘的孔夫子门生的口吻,在40年后回忆了他跟随孔夫子的生活,并且帮助后来的徒孙们整理孔夫子的遗产。在这本小说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关于什么是孔夫子所谓“天命”的长篇讨论:“他并不仅仅认为这是因为上天赋予了使命,上天必定也会提供自己的庇佑。人们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意外的困难,或者什么时候自己的生命会在旅途中终结。天命是由生活在大自然的天意之下渺小的人类所实现的。当意外的时刻出现了意外的困难时,人们不应当感到惊讶,但人们也不能因此就逃避天命而不再努力。只有通过人们慢慢积累的每一个细小努力,才能实现一个欢乐和平的社会。我认为这就是孔夫子的想法。”[22]

那些继任者们又是如何传承孔夫子理念的呢?孔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就因为素真、贫困和献身而备受钟爱。他在41岁时就英年早逝,这让孔夫子悲痛无比:“天丧予。”[23]子路则是孔夫子一位较喜欢辩论的门生,被形容为一个勇气十足的激进分子,并且因为冲动、鲁莽而常被孔夫子训斥。在孔夫子去世的前一年,他在卫国为了倡扬孔夫子的主张而殉身。孔夫子还有一个门生叫子贡,常常只做政治的旁观者。但正是他才有效而适宜地安排了孔夫子周游列国途中的所有事务,也正是他成为继续完成先师未竟使命的门生之一。井上靖在小说中将子贡描述为:“一位孔夫子教诲的最佳诠释者,完全不顾及自我。”[24]因此,井上靖在书中认为,子贡是孔夫子这三个门生之中最受钟爱的。

三、核心理念

这两位伟大先哲的核心理念和使命是什么呢?他们是否像表面看来那样毫不相干——一个强调分享自己直接遇到的神迹,并被展现为基督教的历史性人物;而另一位则坚持“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5]

那么,可能将二位先圣联系在一起的线索又是什么呢?孔夫子和圣保罗的理念中,爱是最核心的概念,还有具备正义的和平。当然,在征战年代,这样的理念很难被实现。此外,就是共同认可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贡献的价值观———无论它们在大自然无以抗拒的威力或政治权力的完全滥用之下显得多么渺小甚或被漠视。孔夫子和圣保罗都坚定地献身于求知以及知识传播。许多人评论说,圣保罗的论著中融入了一些斯多葛哲学思想、犹太律法和历史,而孔夫子则建构了在西周典籍中所传承下来的社会秩序和礼仪的基础上如何阐扬人性的理解。

很显然,我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题目,尝试性和探索性地对比两位伟大的导师和智者。他们的思想遗产从根本上影响了不同的文明,而我试图在自己的教育研究中贯通它们。早年接受的基督教育促使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强调差异———包括不同的基督教传统之间、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差别———是如何导致我在许多场合感受到的内心冲突。因此,我深深地感激自己在生命之路上能够与一种信仰传统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信仰传统并没有明确的宗教学说,但却认可上天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并且包容了许多与基督教相似的价值观。

我同样也要深深地感谢这两大信仰传统中的导师们。他们丰富并指明了我的人生,让我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在西方这边,我得到了基督教教师们的庇佑,例如格蕾丝·艾尔文(Grace Irwin),她不仅充满热情地献身于信仰,并且将它融入杰出的学术和文学成就;以及其他与我很亲近的女性基督徒,她们可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却与我分享了在宗教生活中获得的渊博智慧。此外,还有遍及英国、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学者和导师———有男有女———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在学术研究的最高标准上做出了表率,并且支持我为实现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确立的目标的奋斗。其中包括我的博士生导师布莱恩·霍尔姆斯(Brian Holmes)、我的博士后导师塞斯莉·沃特森(Cicely Watson)、玛丽安·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汉斯·韦勒(Hans Weiler)、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以及其他很多人。我在2004年发表的自传中对他们表达了我的敬意。而要对那些丰富了我生命的中国学者表达敬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一些。我在2006年出版的《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对他们有具体的描绘。虽然不是每一位与我都有很亲密的个人联系,但我发现,自从开始撰写这本书,自己就不断地受到他们生活经历的启发和鼓舞。我经常会反思,当他们在20世纪中国的动荡环境下展开学术生涯时是如何应对内忧外患所带来的创伤呢?这种反思,让我实现了“道成肉身”,正如我在此书的末尾所指出的那样。[26]

这两大信仰传统中,一些重要而共同的价值观是什么?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谦逊的重要性。虽然圣保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酷爱辩论,但他却处处表现自谦,如他在描述基督“虚己”的品质时就显而易见,“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27]谦逊同样也体现在孔夫子的生活中,并体现在他钟爱的门生子贡的身上。井上靖就描述子贡“在向孔夫子提出问题时,从不凸显自我”。[28]日本神学家竹中正夫(Masao Takenaka)用竹子作为亚洲的标志来思考基督教和亚洲的宗教。在一本著作的结尾处,他冥想了竹茎中空的宗教意义,并与异常强壮的竹根进行对比。[29]

对于某个人自谦和对天赐感恩的深入理解,会非常有助于沟通基督教的西方和儒家的东方。圣保罗对生来而受基督徒们的关怀和指导的构想———将自己的生命作为祭礼而献出———提供了对自谦的生动描绘。而我的感受则是,当渐入暮年之际,我们能够给予他人的最大礼物就是我们自己,包括慷慨地把时间贡献给那些我们能够鼓励、指导和支持的学者。作为回馈,我们也就能够为他们在学术和服务上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欢庆。

其次,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就是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在科技大革命中,欧洲的学术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知识本身即是目的”,而服务社会则被理所当然地冷落到大学使命的次等位置。这种观念对圣保罗和孔夫子而言都是极为陌生的,因为他们二位对将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福祉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在下面的引文中,井上靖以孔夫子门生的口吻,精到地表述了这一点:“我所感受到孔夫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对人性的爱,在于他对于正直品性的巨大热情,以及在于他的志向———甚至可以说是坚持目标的固执———要减少不幸和痛苦的人,哪怕只是减少一个也好……”井上靖进一步将孔夫子的使命描述为:“教育那些孜孜致力于创造一个人人乐世、普天皆欢的社会的人们。”[30]

克罗桑和里德曾这样描绘圣保罗在受到巨大压迫时仍力擎社会公正的热忱:“基督再临并不是意味着摧毁世界再回到天堂,而是建立一个除暴去私而纯洁的神圣世界。当然……改革后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们有纯净的灵魂,也要有重生的身体。”[31]此外,在谈到基督教的爱时,他们评论道,“作为属于公正上帝的世界中的公平分享,爱正是圣保罗所坚信的基石,那就是他对加拉太人(Ealatians)所说的:要紧的是做新造的人”。[32]因此,学术研究应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并且确实地追求社会变革,这在两大传统中都是共同的。这就是我们必须反思自己教学和研究中或大或小问题的理由。

最后,让我通过思考孔夫子对自己70岁时的描述来结束本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3]虽然有过失望、有过“充满泪水的艰辛历程”、没有任何统治者愿意接纳自己的理念、战乱仍在持续,但是孔夫子仍然持有一种与天合一的信念,因为他个人的愿望和追求完全与上天一致。这并非是目标实现后很容易得到的那种自我满足或舒适,而是把自己的心灵、信念和生命与上天合而为一的一种自觉,因而个人的追求才不会“逾矩”。而圣保罗在最后的日子里留下的简单话语———“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34]表达了相似的安宁感,表明他已经达到了将个人的愿望和上天赋予的使命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境界———再也无需更多的挣扎了。

孔夫子的夫人 第3篇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得罪了好几位撑着半边天的女同志。其实“周公制礼”,目中就没有女子。虽有男多女少的部族,女贵于男,女子专权,但未见哪一位“周婆制礼”。从前我们可怜的女人被轻视是普遍现象,怪不到孔子。

苏格拉底比孔子后生八十多年。他和老伴儿生过三个儿子,看来也有女儿。因为他喝毒药之前,三个儿子都到监狱里见了父亲,然后,“家里的女人”也来了。“家里的女人”显然不只有一个老伴儿,想必还有女儿呢。苏格拉底对老伴儿一点情分都没有,只看作不明事理的人,打发开就算,没有丝毫怜惜爱护之情。

我读孔子的书,肯定他是一位躬行君子,自己没做到的事是不说的。他栖栖一代中,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家一定是和洽的。所以我对孔夫子家的女人很有兴趣,尤其想见见孔夫子的夫人。

可是我读书不多,一门心思寻找孔子家里的女子,书上绝少记载。据《史记·孔子世家》,他父亲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年纪过了六十四,娶了颜家最小的女儿,才生了儿子,名丘,字仲尼。丘生而父死。《索隐》据《孔子家语》,说孔子三岁而父死。他的年轻妈妈去世之前,当然母子同在一家。究竟他父亲几岁生他,他那位年轻的寡母哪年去世,记载都不详,好像没活多久。孔子十几岁就父母双亡,他的九个姐姐也不知下落。孔子十九岁,娶了一位复姓亓官的夫人,一年就生下一个儿子,名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只生了一个儿子。孔子肯定有女儿,公冶长不就是他的女婿吗?孔子有多少女儿我无从知道,孔子生前,记载中没有提到夫人去世,该是和亓官夫人白头到老的吧?孔子三岁父亲去世时,九个姐姐未必都已出嫁。亓官夫人不会只生一子一女就不再生育。伯鱼年五十,也不会只生一个儿子。从前女人不会节制生育,都生不少孩子呢。书上根本没提伯鱼的妻子,也没说伯鱼生几个女儿。书上就是不屑记载女人的。伯鱼年五十,我也怀疑,因为伯鱼死在颜渊之前,而颜回短命,只活到三十二岁。全部《论语》里,伯鱼只提到两次。我记得子路是孔子六十九岁时死的,伯鱼比颜回还死得早呢。

我们读《论语》,就知道孔子的日常生活,无论饮食起居,都很讲究。这种种讲究,他老夫子自己决计是管不了的,当然是由家里女人照料。亓官夫人肯定很能干,对丈夫很体贴,夫妇之间很和洽。“女子小人”虽然难养,孔夫子一定“养”得很有办法。

就看他怎么讲究吃吧。“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煮糊了,鱼肉变味了,他就不吃。饭煮得夹生,他也不吃。五谷果实没熟的不吃。肉得切得方方正正,如果一片厚、一片薄,一块大、一块小,或歪歪斜斜、乱七八糟的,他不吃。市上买的熟食,他不吃。祭肉过了三天,他也不吃。

他穿衣服也讲究。红的紫的不做内衣。我们的内衣,也不爱这么娇艳的颜色。我们也爱用浅淡的素色,否则脏了看不出。暑天穿了薄薄的绸衣,必定要衬衬衣。冬衣什么色儿的皮毛,配用什么色儿的衣料,例如黑羔羊皮配黑色的衣料,白麂皮配素淡的衣料。家常衣服,右边的袖子短些,便于工作。睡觉一定要穿睡衣,睡衣比身体长一半,像西洋的婴儿服。穿了这么长的睡衣还能下床行走吗?当然得别人伺候了。“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细嚼缓吞,不宜谈话。躺下了再谈话就睡不着了,我有经验。“席不正,不坐”,我更能体会。椅子凳子歪着,我坐下之前必定要放放正,除非是故意放在侧面的。如果我的床垫歪了,我必定披衣下床推正了再睡,否则睡不稳。这不过是生性爱整齐罢了。

孔子出门必坐车,不是摆架子,只是按身份行事。譬如我们从前大户人家小姐出门必坐车,不徒步走。他住的房子决不在陋巷,显然有厅堂、有内寝,所以他才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

孔子能齐家,亓官夫人也顶着半个家呢。在我的想象里,亓官夫人想必治家严谨。孔夫子对日常生活够挑剔的,而家里却很和洽。孔子的女儿、儿媳、孙女,以及伺候的女佣,一大群呢,孔子想必“养”得很好,一方面相当亲近,一方面也不让放肆。他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他和亓官夫人,必定感情很好。亓官夫人即使不是贤能的夫人,至少也是以顺为正,能按照夫子的意愿管理这一大家女人的。

现在咱们家里,如果请了一个没教养的“阿姨”,好养吗?

(摘自《走到人生边上》,

永远的孔夫子 第4篇

齐鲁之地,一声婴啼,随着他的到来,中华历史从此开始改变。他的思想飞跃千年,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一次又一次的高峰。秦始大帝,焚书坑儒,烧不去你的灵魂,杀不尽你的传承。终于,这个人成就了儒学,成就了孔夫子。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孔夫子成为了不朽传奇。

宋朝初年,赵普曰:“半部《论语》治天下”。所谓《论语》,乃儒家精华所在,是孔子精神的结晶。《论语》亦写出了孔子个人魅力之所在,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对学习的执著。高高在上又怎么样,孔子为求学,上请教过老子,下学习过三尺顽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告诉了我们:既使学问再渊博,你也不会网罗天下,以低调的眼光看生活,人人皆可为师。

孔子对历史的影响,当然离不开自己的人格魅力。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对人情世故的释然。人生已经如此地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再拆穿,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在现实中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但当孔夫子看到了季氏在自家庭院用王的礼仪歌舞时,怒而曰:“士可忍,孰不可忍。”愤然离去,这就是孔夫子的个性。

孔夫子一心报国,可壮志难酬,满腹学问,却无用武之地。终于他驾起了车,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看春秋,诸侯争霸,民不聊生,又有几个诸侯国认同儒学。但孔夫子却很执著,他偏要在这个时代,种下“仁”的种子,他以自己的学说观念治理郡县,不出三年便路不拾遗。虽然后来遭到别人妒忌,受人排挤,但他的“礼、义、仁”造就了千年礼仪之邦。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我的母亲下一篇:交换生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