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

2024-08-20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精选9篇)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 第1篇

学习社交礼仪对大学生的意义 王春妍 11心理 118314128

学习社交礼仪,首先我们要明确社交礼仪的概念。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第二,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第三,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第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们认识到应该积极适应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变革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

作为一名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每个人都非常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现在的大学生都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别人处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已经不存在.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们成功走上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所以,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因此我们之间建立真挚深厚的友情.

事实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烦恼,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我感觉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用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去顺利地开启交际活动的大门,让我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我自己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总之,学习社交礼仪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 第2篇

阐述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重要意义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大力提倡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途径

大学阶段是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对大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青年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 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 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让青年学生从身边做起, 从实际出发, 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顺利步入社会以及社会和谐风气的形成、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体现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成果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人才的主要场所, 它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 在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中, 如果重视礼仪教育, 必然会倡导礼仪教育, 会在师生中形成注重礼仪的氛围, 这种氛围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位师生的言行举止。尤其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毕业后必然会将这种行为和风尚展示和传播给社会, 不注重和倡导礼仪教育则适得其反。[1]因此, 每一位青年学生的礼仪素养的高低都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成果。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礼仪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 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进一步说, 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 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3、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也决定着他们毕业后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给出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2]由此可见,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4、推动整体国民素养的不断提升

举止文明, 待人以礼本应是中国人的一个基本素质。然而, 在国家发展的一段时期里,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曾受到了空前的破坏, 传统礼仪严重流失, 加之前些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偏向应试教育, 而大学生教育又忽略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 以致现在我们有一部分国民有明显的不明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 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与国人的基本礼仪修养, 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对推动整体国民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普及礼仪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比较重视书本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轻视实践知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因此, 真正懂得礼仪知识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他们只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从家长或老师那里知道一些简单的礼仪礼节而已。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经济社会, 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面临着就业、生存和挑战。因此, 高校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及现状, 面向全校开设《大学生礼仪》公共选修课是十分适时和必要的。在课程的安排方面, 可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日常礼仪问题、自我形象的塑造、大学生交际应酬等方面的技巧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举例和讲解。[3]同时还可播放一些有关礼仪方面的音像资料, 使讲解有针对性,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 又对他们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指导作用。

2、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学用礼仪教育

良好的礼仪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是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历练中不断打磨、锤炼而形成的优秀品质。在高校礼仪教育中, 也应该将礼仪教育普及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和熏陶。“少小若天性, 习惯自然成”, 能够积日常行为的涓涓细流, 才能汇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大海。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积极倡导全员参与。每个人都争做礼仪的表率, 从我做起“以礼待人”。如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舍友之间, 甚至亲人之间都要有基本的礼仪, 使全校上下都洋溢着讲文明、知礼仪的良好风尚;二是要认真落实在一切行为上。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其实礼仪素养的体现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 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时间, 而是体现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从细微处见真涵养。

3、利用校园精品活动深化礼仪教育

高校校园内不仅要定期举办大学生礼仪大赛, 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礼仪讲座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还要在此基础上, 积极形成本校的精品活动。如:部分院校开展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活动, 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培养“四个新一代”的要求为指导, 以“争做文明学生, 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 以“学习文明规范、树立文明意识、塑造文明形象、维护优良秩序、创建文明校园”为目标, 开展了基础文明修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校园美学教育四个方面的教育。这项活动的长期、有序的开展,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风尚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高校应充分利用精品文化效应, 并以此为平台, 将大学礼仪教育的内涵和领域进一步深化。

4、结合就业创业指导落实礼仪教育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具备良好职业礼仪素养的学生在就业求职的竞争中, 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 将礼仪教育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明白, 良好而规范的礼仪不是空喊口号, 它不仅是大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还将拓宽他们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就业空间。使他们从主观思想上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从而使高校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作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 、学校领导要重视毕业前学生的礼仪教育;2) 、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在毕业班学生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3)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系列讲座, 对毕业学生进行系统礼仪指导;4) 、结合就业实际,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5) 、各部门形成合力, 对毕业生实施礼仪教育等。上接第218页

我国是文明古国, 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美称, 而当今社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代表着先进文明的发展方向, 它对社会文明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让我们为高校礼仪教育工作的普及、完善和提高, 努力探索、实践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为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彤, 韩俊武, 申洋.普通高校之礼仪教育观及其有效措施[J].时代文学.2008年05期[2][3]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素质教育.2006年1月

参考文献

[1]张彤, 韩俊武, 申洋.普通高校之礼仪教育观及其有效措施[J].时代文学.2008年05期

医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礼仪学习;个人魅力;未来职业;社会

中国有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加深,礼仪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功课,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医学生是大学生的一员,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较又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将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疗行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精湛的医术的,还要有高尚的医德、美好的礼仪。因此医学生要学礼仪、讲礼仪,要把礼仪行为养成礼仪习惯。医学生学习礼仪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医学生学习礼仪是个人魅力提升的需要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的外表或容貌,也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它是反映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窗口,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在对方心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印象,是影响交往是否成功、融洽的重要因素。医学生通过礼仪就是把自己的内在品德、学识展现给众人,是个人魅力的充分展现。礼仪是塑造美好形象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根据对方的外貌、言谈、举止、表情、服饰等表面特征,给对方一个初步的评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虽然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但对今后交往往往会产生心理定式,不容易改变,“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印象”对人际交往的成败和关系的是否融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整洁大方的仪表风范,得体的言谈举止,优雅的气质风度,对于树立良好个人社交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礼仪是医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

合适的礼仪可以减少人们之间一些隔阂,有助于形成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关系。中国古代就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说法,在人际交往中,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更容易沟通,交往更容易成功,让人们在一种内心很舒服的情况下交往。在上大学之前,由于学生长时间的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礼仪,交往的范围也很狭窄,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对他们的礼仪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成绩很是优秀,但不懂礼仪,来到大学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但他们却无所适从,很难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习礼仪对医学生来说势在必行。

医学生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容易与他人沟通感情,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三、医学生学习礼仪是未来职业的需要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特殊就特殊在医疗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行业,患者作为消费主体,但患者对自己消费的是什么?为什么消费?消费的是否合理是不知晓或者知之甚少,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被服务对象也就是患者并不了解自己身体处于什么状况,而医务人员却了解并可以给出解决的方法,因此医患之间,患者处于心理劣势,医务人员处于心理优势,在这样的状况下,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和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医务人员讲礼仪,外表整洁、举止大方、谈吐得体,尊重患者、体谅患者这些都会让患者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來,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威胁人类健康的不仅是躯体疾病,还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理疾病,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医学因素,因此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由过去的看“病”改成了看“人”,更重视患者的心理、情感、社会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因此,医学生学习礼仪,在未来的工作中讲究礼仪,就是从心理层面关注患者,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感受到被重视,增强治疗信心,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四、医学生学习礼仪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用来指导和约束人们交往行为的规范,是协调社会成员交往关系的行为准则。礼仪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有着法律所不能及的作用。礼仪不像法律一样用强制的手段来完成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在人们内心中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法典”。医学生固然还是学生,但在学校、家庭、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需要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未来他们将要从事的是一群身心痛苦的患者和心力交瘁的患者家属,更需要通过讲礼仪,来抚慰他们。

礼仪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种高尚美好的行为方式。一个人讲究礼仪,会使自己拥有谦逊豁达、诚恳守则的美德,人人讲礼仪,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倡导人们按照礼仪规范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正常健康的社会生活。遵守礼仪原则的人,起到的就是榜样作用,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医学生作为社会一员,他们学习礼仪,也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了一份贡献。

总之,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礼仪常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要知书达理,明确学习礼仪的意义,积极自觉地学习礼仪知识,践行礼仪行为,逐渐养成礼仪习惯。

参考书目:

[1]《社交礼仪》[Z]金正昆,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医护礼仪》[Z]主编:单伟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学习礼仪的意义 第5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规模都在日益扩大,使得社会礼仪得到了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礼仪不仅是个人的素质、风度、气质的表现,也是每个社会组织、群体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群体或是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理想人格的完善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指人格结构的形成和建构。人格结构既包括行为模式的表层结构,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倾向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等深层结构。礼仪正是通过人的行为模式的外界层面,在社会生活中展示自己,以感性的外观的、在不同境况下的行为模式来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人们正是根据一个人的外在的礼仪行为来评价、判定他的人格,也正是在外在的社会舆论的评价中,督促人们重视礼仪,践行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模式,并逐渐培养文明,从而形成个体人格完善的外在约束力量。

(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全面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礼仪以它的文明内涵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协调作用,促进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完善。

人们在交往之初,由于双方之间不是十分了解,必然令彼此产生一些戒备心理或距离感。此刻如果交往双方都能做到施之以礼,以尊重、平等、真诚、守信的文明精神和行为,给对方以人格的尊重。必然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消除互相之间的心理隔阂,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为进一步交往建立良好开端。

因此,社会礼仪是人际关系的“纽带”和“调节器”,使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之间建立起互相理解、信任、友爱、互助的良好气氛和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塑造高雅的公众形象

形象就是一个人的外观、形体,是在社会交往中众人心目中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印象,它是影响交往能否进行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由于人的自尊的需要以及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需要,人们都希望自己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那么,一个人以何种形象呈现给公众,归根到底是由他在公众场合的具体作为决定的,是由于他的行为是否讲文明,懂礼貌决定的。因此,社会礼仪是塑造公众形象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在人际交往中,言谈讲究礼仪,给人以文明形象;举止讲究礼仪,给人以端庄形象;穿着讲究礼仪,给人以高雅形象;行为讲究礼仪,给人以高尚形象;处世讲究礼仪,给人以诚信形象等等。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使自己的形象大方美好,就会变得充满魅力。

(四)增强单位组织的凝聚力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提倡和践行公务礼仪,可以增强凝聚力,这是一个社会组织使自己处于最佳发展状态的必备条件。正是由于公务礼仪的实施,使本单位领导用自身的言行建立起威信,保证其管理和指挥的有效性。同时使全体成员互敬互重,彼此信任,和谐共处,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可以讲,公务礼仪是一个单位或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展示其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在公众心目中会产生团结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实力和效应,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信誉,赢得群众,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升华社会文明水平

社会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仪内容的丰富和文明,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延续,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

社会礼仪属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受物质文明的制约,是物质文明和社会制度的反映。但是社会礼仪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它以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规范的形式,以优美的举止,端庄的气质,高雅的形象,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示着个人和时代的精神文明,反映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同时正是文明的社会礼仪促进了人们的道德风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生产、科技及经济等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社会礼仪进步的过程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展现着社会文明,升华着社会文明水平。

二、《现代公务礼仪》的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个人礼仪

仪容礼仪、举止礼仪、言谈礼仪、服装礼仪等。

第三章、日常公务礼仪

介绍礼仪、名片礼仪、握手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礼仪等。

第四章、公务社交礼仪

拜访礼仪、聚会礼仪、宴请礼仪、舞会礼仪、馈赠礼仪等。

第五章、公务职场礼仪

人际交往礼仪、电话礼仪、沟通礼仪等 第六章、工作礼仪

会议礼仪、公文礼仪、调研礼仪、汇报礼仪、表彰礼仪、公务迎送礼仪、公务接待礼仪等。

第七章、公务商务礼仪

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应酬礼仪和各个国家的商务礼仪等

第八章、公务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惯例与通则、外事特有的礼仪、外事迎送仪礼等。

附:生活中的礼仪习俗常识:

其内容包括各个国家主要节日的介绍,宗教礼仪常识、生活礼仪常识等等。

三、培训方式

(一)讲授与演示法相结合

由于公务礼仪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学员在日常的公务活动中经常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或感受,所以并不陌生。因此,在培训过中,只需学员明确做什么和为什么,教会他们怎么做,以及做得怎么样;讲授一些技能训练的方法、步骤、规程、要领以及注意事项。对于这样一门学科,如果教师仅仅在培训中扮演向学员灌输概念、定理、定论,让学员循规蹈矩地被动接受知识,显然不能与公务礼仪这门学科的特点相适应,也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培训中除了作必要的讲解以外,辅之以身体语言进行表演,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起到鼓励学员思考、发言和提醒的作用,强化了培训的动感。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又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获取现成的知识。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在案例分析中,教师的角色是制导者和推动者, 学员作为案例的主角来观察问题,需要对所研究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怎样去解决问题。在讲公务礼仪章节时,针对容易出现社交礼仪错位情况(如未进行礼貌称谓、语言过于生硬、语言过于“热情”等)。在培训中给学员列出社交失礼实例个案,让其分析产生的原因,评价案例中行为的得当或失当之处,再提出个人的观点,假设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怎样处理。在讨论中, 学员从不同角度如伦理道德、语言技巧、专业技术等角度分析该案例发生的原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种培训方式,对学员在日常公务和社交礼仪中语言艺术和交流技巧都能得以较大地提高。

(三)互动式培训法

在学员的培训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要求其按一定的程序,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摄像机面前演示自己的微笑、问候、鞠躬、致歉等语言和行为。并严格检查学员的着装、修饰、站姿、步姿,摄录之后,当场用大屏幕电视机播放,学员可以客观地看到自己的真实表现。有了前面的理念性知识训练基础,学员会高度重视这样的摄像训练。要把公务礼仪标准明确告诉他她们,然后在训练教师的引导下,学员逐个接受严格的训练。训练教师根据录像,给予评判,并把 结果及时反馈给本人。

(四)场景模拟法

学习现代商务礼仪的意义 第6篇

摘要: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学好现代商务礼仪,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为自己今后顺利走向市场、立足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商务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而商务礼仪特指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准则,是“礼”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核心是这种行为的准则,用来约束我们日常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它是经济社会商务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而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准则和程序,是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的总称。

就我个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必要了解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 1.尊重为本

商务交往中,自尊很重要,尊重别人更重要。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来体现的,你自己不自尊自爱,别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一般来说,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头指的是发型,发色。头发不能过长,不能随意披散开来,头发长可以盘起来,束起来,不要染色。腰的是指,腰上,在正式场合时不能挂东西。

当然,我们在交往对象时要进行准确定位,然后才能决定怎样对待他。国际交往中礼品包装的价值,不得低于礼品的1/3,接受外国人的礼物时,要当面把包装打开,要端详并要赞扬一下。若和外国人一起就餐,有三不准,一不能当众修饰自己;二不能为对方劝酒夹菜,不能强迫别人吃;三是进餐不能发出声音。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对其最起码的尊重。

2.善于表达

商务礼仪是一种形式美,交换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容,内容借助于形式来表现。对人家好,不善于表达或表达不好都不行,表达要注意环境、氛围、历史文化等因素。

3.形式规范

在商务交往种,对人的称呼有四个不能用的称呼,第一个不能用的是无称呼,比如在大街上问路,上去就“喂”,这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第二个不能用就是替代性称呼,不叫人外号,第三个不能用的称呼不适当的地方性称呼,在某一范围内用地方形称呼是可以的,但是在跨地区、跨国家不能滥用;第四种不能用的称呼是称兄道弟。所以商务交往一定要讲规矩。

职场着装六不准,第一过分杂乱,制服不是制服,便装不象便装,非得穿出点毛病来。第二过分鲜艳,第三不能过分暴露,女同志不能超低空,影响办公秩序;第四过分透视,里面穿的东西别人一目了然,这不是时尚,是没有修养;第五过分短小;第六过分紧身,女同志较多,公司在交往中尤其不允许。讲不讲规矩就是企业的形象问题。

二、学习商务礼仪的意义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务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商务礼仪在企业的商务活动和对外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说:“礼是尊重别人,仪是尊重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进行现代商务来往,我们必须重视商务礼仪培训与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那么学习商务礼仪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1)、商务礼仪可以规范个人商务行为。

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行为。商务礼仪作为指导、协调商务活动中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为社会中全体成员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为各国家、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以及各阶层人士共同遵守。商务礼仪的规范性使礼仪的实施易于落到实处,也便于通过专门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2)、商务礼仪可以提高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

商务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因为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良好的个人素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

(3)、商务礼仪促进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促合作与发展。

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而一个组织的成员或整体行为都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礼仪已经成为建立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业礼仪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相信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因为失礼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因此给人们留下不良的印象。由此可见掌握商务礼仪在商业交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所以,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4)、商务礼仪可以维护形象。

这里的形象指的是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商务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商务礼仪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个人形象。比如握手时,要讲究“尊者为先”的握手顺序,即应由主人、女士、长辈、身份或职位高者先伸手,客人、男士、晚辈、身份或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并要注意握手正确的姿势与力度。

三、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上进的,他们充满理想,追求真知,勤学奋斗,希望自己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有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

首先就是基础文明习惯缺失。这主要包括在礼貌礼仪、行为举止、谈吐语言等方面,例如有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仪表不整,穿着拖鞋、背心出入图书馆、教室、操场等公共场所;有些大学生张口满嘴粗话,和别人交流时指手划脚;不仅如此,学生上课接听手机或睡觉现象也十分严重。还有就是诚信意识缺失。许多大学生思想浮躁,在许多事情上希望不劳而获,缺乏诚信意识。主要表现在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就业违约、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等。

四、个人心得感悟

这学期选修了现代商务礼仪课程,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深有感触。深知在我们大学生的领域内,礼仪礼貌也是举足轻重的。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改掉从前的坏习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从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后进入社会才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逐渐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五、总结

浅谈学习商务礼仪的现实意义 第7篇

我国自古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自古就有着重要的意义。礼仪体现着一个人的教养和品味。一个有着良好礼仪修养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因为礼仪是体现一个人基本素养的综合反映,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然而我国人民的礼仪修养却并未得到提升,反观现在诸多社会现象,国人的礼仪修养不增反减。随地吐痰大小便已不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基本的待人之道更是被抛之脑后。许多人不能用最基本的礼仪对人。更有部分中国出境游游客不但不能按当地的习俗礼仪对人,而且连本国的最基本的礼仪知识也不遵守。我国出境有客日益增加,大家在国外却不能用良好的礼貌对待他人,反而还有人辱骂他人,随地吐痰等,大大的损害的国人的形象,使国人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大打折扣。更有新闻报道最近有中国游客在国外的飞机上因为一些小事而辱骂空姐甚至打空姐而被当地警察带走的现在。我国人在外在内,随地乱丢垃圾,故迹上赫然用中文写着“到此一游”已经不是几个别现象。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讲文明,树新风是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却和欠发展的精神文明有着尖锐的矛盾。提升国人的礼仪素质,已经是当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变得越来越开放,中国企业中国人有了更多与国际友人交流的机会,然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学习礼仪,是有益于与人交往。学习好礼仪,是完全有利于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利于维护自我与企业、国家、社会的形象。学习现代礼仪,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及其迫切需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显得日趋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际就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而信息是现代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而是现代人立足与社会,并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在当下,我过精神文明建设中,规范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是大势所趋。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同时,学习礼仪不光是,掌握礼仪,遵守礼仪,不光是个人素质修养的问题,在对增强我国国际影响,提升我国人影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完全可以放映这个国家与社会的状况。个人的礼仪常识的多少与深浅是完全可以影响我们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形象。所以,加强自我礼仪知识的学习,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是维护我们国家与社会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所以先学礼仪,后谈爱国。

时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与人为善,才能广交益友与良师,以礼待人,才能相互平等,相互学习,也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不仅对我们个人有利,对整个国家与社会也是百利无害。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好礼仪,学会以礼交友,以礼学习与工作,是我们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学会明辨是非,自觉自省,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加以运用与把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奋斗。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意义 第8篇

目前, 中国的教育体系尚没有对学生的“形象礼仪”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使得学生毕业后应聘就业时总是对自己的形象信心不足。这对学生本人的事业发展和国家大业的发展构成了阻碍。

一、学生时代普及个人形象礼仪审美教育的意义

人常说“一个人的成功=努力+机遇”, 但是在当今快节奏、高效应的社会竞争中, 个人的“形象”因素也是日趋突显、不容忽视的。拥有良好形象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充分的自信, 比较容易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和好感;毕业后也敢于在应聘场上展现自己, 较容易把握应聘、职场中的主动;其所在学校、社团和企业, 也都因他的存在而增色不少……在里便构成了一个记性循环, 其根源就来自于自信。自信从何而来?尤其是其与一个人的“形象”存在了哪些关联?这都是很值得我们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首先, “好形象”不完全等于“天生丽质”。

“天生丽质”不足以决定一个人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形象的好坏, 每个人独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意味以及后天的培养和修炼收效反而更加直接和明显, 在社会竞争中优势也会越显著。

进而, “好形象”由内而发。

拥有乐观、积极、阳光、友善心态的人, 在穿衣打扮、言行举止上也会流露出相对正态的表现;反之拥有悲观、消极、晦暗、敌对心态的人, 则会流露出相对逆反的行径。因而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 首先要从自身内在气质、修养、素质等方面着手打造, 更多的导入正确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心态, 这对良好形象的树立和人生的成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 “好形象”表现于外。

“第一印象”无疑与我们每个人的外表、装扮息息相关, 主要包括“服装要素”、“化妆要素”、“发型要素”和“礼仪要素”, 等等。以上要素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一定是与其学识、修养、见识和观念等内因相协调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怎样的人生定位和职业就会有怎样的外形定位, 有怎样的外形定位为就会预示出怎样的人生发展趋势。所以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都可以通过对方的外在形象大致判断出其人品和能力, 这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内外和因果关系在里面的。一个忽略自己外形包装的有志青年, 他的进步和发展的速度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离成功的距离也会越拉越大。而现实情况还是比以上分析乐观一些的, 现代人往往已经意识到民“好形象”与“好命运”之间的必然关联, 只是在具体实施中不得方法, 有时还会弄巧成拙。一个人的“形象工程”是新的历史时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将个人形象设计能力列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

二、学生时代普及个人形象礼仪审美教育的方法

1. 学习现代形象礼仪体系

现代形象设计 (Image Design) 就一个新兴的学科, 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欧美国家, 当时美、英等发达国家, 社会各阶层对自身的信誉都十分看重, 为此工商企业界及政界人士纷纷有意识地去塑造个人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个人形象就意味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和社会舆论。

亚洲最先吸纳该思想和理论的是日本等发达国家, 并将其进一步的改良和发展, 形成了一套适合亚洲人肤色、身材的“个人形象设计分析系统”, 该系统分为“个人色彩规律分析系统”和“个人服饰风格系统”两大体系, 同时又将男女分别细致加以了分析, 目前在亚洲地区广泛适用。在日本, 个人形象礼仪被视为学生步入社会前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融入了基础教学体系, 在日本社会得到了普及。

“个人形象设计分析系统”进入中国的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 到今天已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经普及应用和适应性发展, 其教育体系已经相对完善, 得到了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可;其从业人员经发展壮大也已初具规模, 但理念基础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现在形象设计技术相对紧俏, 学习费用和服务费用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所以很难达到人民大众的广泛受益。我尚个人形象设计专业尚初级发展水平。

2. 秉承中国优良传统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大国”的美誉, 中华民族的“华”字其本意就是指古人身上华丽的衣衫, 古代中国服饰一向都是款式多样、工艺精良、异彩纷呈而著称。同时中国古代服饰内涵丰富、制度完善、等级森严, 一些服装的贵色、纹样、饰物及形制是供专属阶级所独享, 官员胸前的补丁和头上的顶戴花翎是区分其文武和级别的标志, 黎民百姓之中通过服饰、发型也可区分出高低、贵贱、尊卑。

到了近代由于战乱和政治变革等因素, 社会制度和礼仪规范已今非昔比,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在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 与时俱进的发展适应时代形势、与国际相接轨的新的形象礼仪规模, 展示新中国华人的新风采。

3. 融入基础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普及必修课程, 包括政治、外语、计算机等。形象礼仪作为现代商务、政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素质和基本行为规范, 十分有必要在全民范围内全面普及, 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国民形象, 与其与日俱增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相吻合。小学、中学阶段应着重人格内涵和行为规范培养;高等教育阶段则更多的着重商务礼仪的指导、形象观念的确立和造型技巧的应用, 等等。在不同的教育时期合理地把握契机,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导入正确的形象礼仪思想和具体方法, 为学生就业增加自信, 为日后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结论:

“形象礼仪”是国际商务、政治交往的统一行为规范, 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重要性与时俱进, 全球国际一体化的势头势不可当。此时人们应该认清形势, 即时将“形象礼仪”课程融入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中来, 为提升国民的整体形象和未来国运发展开发挥自己应有的做作用。

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大国”的美誉, 忠孝礼仪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如今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国际商务礼仪是新时期下国际竞争的基本行为准则。在目前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教育体制应该做些什么, 怎么做?这是值得我个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学生为什么要加强个人形象礼仪教育及怎样加强的问题进行, 旨在引起我国教育系统的充分重视, 为学生个人事业和国家大业的发展奠基助力。

关键词:形象,礼仪,学生时代,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形象规律教程, 西蔓色研中心著, 2004.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西蔓美丽观点, 2009.4, 中信出版社;

[3].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徐红,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09期;

培养学生传统礼仪的时代意义 第9篇

中华文化与柔性哲学

李白有诗云:“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诗中抒发了古代著名君臣同心同德,共谋大业的感慨。“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看到这句诗,笔者对“厚德载物”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理解:每个社会成员个人品德的积累才能组成整体的、深厚的社会公德。而社会成员总体的道德积累,都蕴含在细节文明的积累当中。善积细节道德者为百姓国家造福,不善积者加重社会矛盾冲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为国为家者,“不扶”何来道德高墙?“不积”何来百姓福祉?

中国发展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就像步行街上的文化墙一样,延绵至今,一直没有断绝,这在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是个奇迹。华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二元特色是“柔性哲学”与“刚性哲学”的显著分野。中国文明自古以来都喜欢“以柔克刚”。所谓的“柔”,就是非暴力兼合作手段。中国历史上最具侵略和强霸的朝代,总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儒家文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以发掘人类本质上具有的仁爱之心为本,以宣扬“六艺”经典作为枝叶,来化解复杂社会彼此的矛盾。道家的黄老之术以求天人合一、内外和谐、与世无争、无为而治,这比儒学更加“柔和”,更加深入人类的终极理想。这两派,可以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显学,以期能够建立和谐共生的“大同”世界。事实证明,对“柔性哲学”的把握,儒学是做的最好的。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从最早发生在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度,可以看出中国自原始社会,柔性思想治国一直延续至今。虽然从大禹建立夏朝到清帝国的覆灭,治国者执行宗法制度下的封建统治,三千年的社会都是“好大一个家”。但历史的治国经验证明,凡是倡导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兼收并蓄,重视“民本”的朝代,无不是盛世泽民,国泰民安。这种“柔性哲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以释道墨法各派为辅的一大统治国策略。这种柔性思维,甚至影响到封建帝国对外的交流和扩张。而“以柔克刚”治国政策的基调,也一直影响着周边的一些国家文化,形成东亚地区的儒家文化圈。这方面,元朝和清朝,蒙古民族和满族对待儒家文化“柔性哲学”的把握就炯然不同,其帝国的结局也是完全相反。满族同胞学到了汉民族的柔性治国的理念和汉文化,统治了将近300年,而人民都能在某一时期内相对和谐的一起生活和发展。所以绝不可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过时,目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推行,也需要吸收传统文化中“柔性哲学”和民本思想,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和谐更应是集体文明行为

对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追求自古有之,在《礼记·礼运》中就谈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大同世界并不是很容易就实现的,要靠全社会的公民一起努力才能达到,而这就取决于个人的道德涵养和社会整体的文明素质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他的文凭和书读的有多少,而是在于其内心到底装了多少他自己的国家民族的优良品德和文化内涵来决定的。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儒家文化的直接传承者,我们在对外宾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感到惭愧。中国有让人引以为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如今,钱包鼓起来的国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除了加塞、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常见“症状”外,国人的“扎堆”和“大嗓门”更是流布四方、全球闻名。一群中国人在飞机上打扑克,影响到整架飞机,有些华人实在忍不下去了就上前制止,但制止了多次都不收敛。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钱包刚鼓,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我们却离动物的行为越来越近了。乱吐、乱扔、乱抢、乱挤、乱画。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垃圾。次日,全球数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中国人不得不承认,当在使用“可怕”这两个字的时候,人们依然想到的是二战中那支可怕的日本军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民族主义情绪在里面。但是人们必须承认,这个“可怕”真正的真相与本质,也许就是内心对文明生活的可敬和对国家集体文明行为的羡慕。

重建礼仪,让心灵相通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人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健康成长的臂膀。文明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中华民族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这就需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上一篇:大学礼仪培训总结下一篇:快乐无所不在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