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4-08-14

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解决方案(精选6篇)

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1篇

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园区|智慧交通|云计算技术搭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实现城市中的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信息智能利 用为特征,从而实现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

CMEC智慧城市咨询将帮助客户分析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评估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规划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并设计具有城市发展 特色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规划信息惠 民工程、高效政务工程、智慧产业工程、智慧治理工程等,设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云计算中心、城市基础数据库和大数据应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 管理等方案,帮助客户制订智慧城市实施规划,规划制度、组织、资金和招商引资的策略。

一、网络覆盖

1.搭建基础光网络架构,建设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主干和分支链路,以及ONT设备入户;

2.完善城区公共区域的WLAN无线网络建设。

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采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1.梳理(市)、(县)信息资源,制订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指导工程项目建设;

2.在完备的公共设施资源及公共基础数据库的支撑下,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信息软件平台,实现各(市)、(县)不同政务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云数据交换平台、云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质量管控系统、空间信息服务系统、云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等; 3.完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安全机制,保护机密信息不被外界非法操作者控制; 4.共享呼叫中心建设;

5.完成机房业务承载系统建设。

三、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

1.建设覆盖全(市)、(县)的人口基础信息资源集中共享库; 2.建设覆盖全(市)、(县)的法人基础信息资源集中共享库;

3.建设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建筑物数据库。

四、智慧城管

建设具备视频分享功能的“智慧城管”系统;

1.平台应用系统。

2.核心应用系统(包含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3.扩展应用系统(包含GPS车辆定位监控子系统、领导办公子系统、业务短息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综合评价系统、统计分析系统)。4.视频监控子系统。

5.专项应用子系统(包含渣土管理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环卫管理子系统、智慧城管综合门户网站、部件采集子系统、轨迹管理子系统、应急调度子系统、园林管理子系统、地下管线管理子系统、临时占道管理子系统)。

五、智慧建筑

1.建设项目联动监管系统

(1).企业资质信息管理子系统(2).报建审批子系统

(3).工程项目监管子系统: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4).执法处罚子系统

2.建筑节能推广 3.绿色建筑推广

六、智能管网

建设(市)、(县)智能管网系统,对地下各种管线业务普查、建立电子地理底图、各种类型的管线数字化、各相应管线的专业属性资料数据库:

1.建设4G无线城域网;

2.供电、供气管网设施智能化改造;

3.(市)、(县)主干道扩建,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改造;

4.(市)、(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扩建,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改造。

七、智慧水务

1.完善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居民安全饮水。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1).对城区进行排水管网改造,排水体制实现雨、污水分流制;(2).建立污水处理厂;

(3).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现状普查;建立城市水务监测系统;建立基于GIS的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库;

(4).对现有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及扩建。

八、智慧环卫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化环卫管理,创新现实环卫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精细化。建设(市)、(县)智能环卫系统:

1.智能垃圾源头分类 2.智能垃圾分类投放 3.智能垃圾分类中转 4.智能垃圾综合处理

九、智慧政务

1.建设(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2.建设(市)、(县)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

3.建设(市)、(县)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平台 4.建设(市)、(县)政府视频会议系统 5.建设电子档案系统

十、智慧教育

建设(市)、(县)教育系统“三通两平台”,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成多层次、智能化的开放式教育管理体系:

1.(市)、(县)教育城域网建设; 2.社会化教育服务;

3.对接(市)、(县)“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4.建设校园一卡通服务平台。

十一、智慧健康

1.建设(市)、(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2.建设两大基础资源数据库。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 3.建设五大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4.建立食品药品监管平台:建立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智慧监管系统,使用物联网技术,将食品药品监管的各个流程、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得监管者 既可以得到宏观的分析计算后的智能数据,实现风险评估,也可以得到微观的单一物品如鸡蛋、猪肉等生产、加工的全程信息,实现追溯信息和风险管理。

十二、智慧交通

建设(市)、(县)交通信息中心,逐步实现(市)、(县)交通信息网络化:

1.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2.交通诱导系统 3.智慧公交系统 4.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5.电子收费系统 6.紧急救援系统 7.超载预警系统

8.“数字交警”(智慧平安)系统资源共享

十三、智慧环保

1.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系统,增强监测点的监测能力;

2.通过增加大气、水自动监测点位,准确及时的掌握污染源动态排放情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监管依据;

3.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环保、水利、气象等部门间的业务融合,将各类环境信息,通过先进的数据挖掘与处理、智能分析,实现对环境环保和自然灾害等状况做出更为科学准确的测定和预估,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统一规范和各部门的信息共享; 4.健全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智慧环保体系与工业生产的对接。

十四、智慧国土

1.智慧规划系统:包括构建集基础地理、规划成果、测绘成果等众多空间数据的规划一张图;构建基于协同办公平台的全周期、全流程动态跟踪和监控,提高审批 服务效能和质量;构建智能化辅助选址评价体系,建立城市发展监测中心;提供基于地图场景的多网络环境汇报演示手段;提供动态用地平衡分析和总规、控规衔接 度智能评价等功能; 2.完善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建设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体系,加快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建设;

3.构建统一的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服务平台。4.建设(市)、(县)资源信息门户系统;

5.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国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煤炭等矿产物流系统; 6.完善(市)、(县)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础环境,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体系。

十五、智慧平安

1.开展社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2.建设具备视频分析功能的“数字公安"系统; 3.建设具备视频分析功能的”数字交警“系统; 4.建设交通指挥监控系统; 5.建设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6.建设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 7.开展民生监控点建设;

8.城市打防系统互联网安全保护及城区”热点“布建。

十六、智慧园区

1.建设智慧园区平台系统: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政务办公服务信息平台、园区外部服务系统、绿色节能管理系统、园区应急管理系统、监控中心、园区自动喷灌系统、园区公共广播系统、视频及安防监控系统;

2.园区环保:完善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十七、智慧旅游

依托当地旅游旅游带的实际特点,通过开发统一的APP应用、旅游助手应用平台等,实现从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教七大方面,完成智慧旅游系统建设。

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包括:

1.政务及行业管理系统 2.游客电子服务系统 3.企业综合应用系统 4.智慧旅游监管中心

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2篇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目 录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绍.....................................1 2 项目概述.............................................................2 2.1 建设背景..........................................................2 2.2 建设思路..........................................................3 2.3 建设目标..........................................................4 系统功能设计.........................................................5 3.1 界面与功能设计:贴近医生使用习惯..................................5 3.2 管理功能设计:医生专属的病人管理中心..............................5 3.3 人性化的操作方式设计..............................................6 系统价值.............................................................7 4.1 临床价值..........................................................7 4.2 教学价值..........................................................8 4.3 科研价值..........................................................9 4.4 管理价值..........................................................9 系统功能.............................................................9 5.1 医院信息异构系统集成平台功能......................................9 5.2 信息一体化手术室应用功能.........................................10 项目实施规划........................................................13 深圳安泰创新公司介绍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高新园区,分别在广州、佛山、长沙、南宁、合肥设立了服务机构。公司专注于提供医院整体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多年来为数百家医疗机构提供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并保驾护航。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nnet Solution全线产品,基于医院异构信息集成的信息一体化手术室、临床智慧诊疗系统,涵盖放射、超声、内镜、病理、核医学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以及区域健康医疗信息化平台等。Annet Solution系统设计遵循高度易用性、简便性、先进性、标准化、安全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高效率等的原则,并行处理能力强,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简洁美观、方便实用。系统稳定、功能完整、可扩展性强,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需求、不断发展的用户需要。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实用、可靠、不断创新的产品;专业、快捷、精益求精的服务”,彻底的服务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们赢得客户信赖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技术为龙头,服务为根本的发展原则,自成立以来,注重研发队伍的建设和投入,致力于医疗信息系统的产品开发,研制出一系列新的产品,不断为客户提供新产品、新功能和新服务模式,在系统架构上也锐意进取,采用最新的IT技术手段和方式提升系统水平。

公司拥有百余家各级医疗机构用户单位,其中包括一批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医院: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南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等。广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解放军第303医院等。湖南:湖南省人民医院、株洲331医院、怀化中医院等。海南: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安徽:安徽省立医院等。项目概述

2.1 建设背景

21世纪是信息与高科技结合应用的飞速发展时代,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信息化建设正是医院加强现代化管理、走“优质、高效、低耗”发展道路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为追赶卫生信息化的步伐,卫生部在2002年4月制订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要求医院信息系统要逐步实现从以经济财务为主线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拓展,实现与医保系统的双向交互,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随着《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从2003年起国内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无论在建设目标定位、投资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北京、广东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还提出了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在临床应用及深层次综合管理领域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为“八大支柱”之一,明确了“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我院当前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正适逢其会,符合国家要求,符合医疗卫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2.2 建设思路

随着医院业务日益增长,传统的手工操作与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医院日常工作与管理的需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在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如何同步提高医疗信息系统的实用性,符合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提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是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医疗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医院内部发展出众多信息系统,面向不同专业领域,主要包括HIS、EMR、LIS、PACS/R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等,由此医院信息化程度空前提高。但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的信息系统却总是难以融入到医生的日常工作。例如,医生的日常交班、病例讨论、会诊过程中,需要展现汇总病人各方面的病历信息、检查报告、影像图片、检验结果等;医生需要反复打开不同的数据来源信息系统,调用需要的数据,调整不统一的数据标准,最后自行手工汇总,完成工作。这不仅没有解决医生实际的工作问题,反倒加重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另外,众多信息系统为技术管理和维护带来了难题,系统信息标准不统一,业务对接效率低下,每个系统各自为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医院信息管理部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维护系统和联通每个“孤岛”。

过去十余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众多案例和实践经验表明,传统按照划分业务系统进行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改变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从以业务为核心的建设方向,改为以临床诊疗系统为核心的建设方向。

2.3 建设目标

我院要实现以临床诊疗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应立足现有医院的信息建设基础和资源条件,着眼未来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建设功能完备、标准规范统一的临床智慧诊疗系统。主要注重以下建设步骤:

建设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在原有医疗信息建设的软件与硬件基础上实现系统集成;逐步将原有PACS、EMR、HIS、LIS等纳入集成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出符合医院现状的数据标准和通讯标准体系,促进信息互认共享。

建设临床智慧诊疗系统和信息一体化手术室系统依托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医院所有数据高度集成并汇集成库。通过临床智慧诊疗系统,医生可以实时、便捷地通过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与患者有关的所有诊疗信息,进行更为精确有效的诊疗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医院诊疗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上述基础上,建设医疗数据挖掘中心,加强医院信息的数据挖掘与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信息在临床决策中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医疗监管体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改善监管和绩效考核中的作用,提高医院的监管效率。最终实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转变、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使医院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升。

目标: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和以诊疗事件为核心的智慧诊疗系统。系统功能设计

3.1 界面与功能设计:贴近医生使用习惯

 以病人为主体,展现病人各类关键信息,最关键的信息会浮现于病人内容模块表面突出提醒;如需详情,一次点击即可获取该栏目所有信息;为不同科室设计专属病人信息模块和贴心小功能;

 以诊疗事件为中心,规划不同的应用流程,设计不同的应用场景:交班、病例讨论、会诊、示教、大型学术会议等场景;

    建立医生技术交流的共享和展示平台; 设计不同的背景专题风格; 体现医生临床思考的过程; 数据展现符合医生使用习惯。

3.2 管理功能设计:医生专属的病人管理中心

    按科室汇总管理病人信息; 按医生汇总管理的病人信息;

病人信息模块化,关键信息呈现在模块表面,情况一目了然; 医生可以自行设置个性化的诊疗事件通知,避免遗漏

    提供个性化的管理界面,方便医生个人工作习惯

提供方便医用的交互路径,病人资料轻松归档,方便日后示教和科研 数据中心由医院统一维护管理,医生只负责使用 方便科室管理者统一查看、统筹管理全科室病人情况

3.3 人性化的操作方式设计

     支持多点触控方式,简单易学; 触控灵敏,体验流畅;

“一触即发”的理念,保证医生只要点击一次即可获取需要的信息 最多支持6点触控;

大部分功能可以通过触控完成,如放大缩小,翻页,翻序列,调整窗宽窗位等,符合日常使用习惯;

 同时支持传统鼠标操作与键盘操作;

  系统界面可以轻松切换到传统Windows工作界面,保证工作效率; 终端灵活,能够支持会诊终端、工作终端、个人终端和手持终端,支持10寸、27寸、55寸、65寸、84寸等不同屏幕的终端应用。系统价值

与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相比,智慧诊疗系统实现了医院信息的“三个高度”,即信息的高度集成、高度开放和高度流通。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众多价值:让所有临床医生随时随地能获取病人的所有信息,为日常工作带来实际便利。

4.1 临床价值

   日常病例讨论,丰富医生之间讨论的内容; 规范病例书写规范。

解决临床诊疗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管理难的问题

在区域内促进实行统一的临床诊疗流程、诊断操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标准。为临床诊断管理制度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 减少医患纠纷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对自身权益维护意识增强,医患纠纷的数量逐年增多、关系日趋紧张,医闹冲突时有发生。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医院主管部门面临的尖锐现实问题。信息化建设能够加强对医疗人员与流程进行监控、协调、质量控制与管理,从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

 临床流程简化与信息共享

医生在诊断过程需要能够减少繁琐无用的步骤,方便快捷地查询到病人的历史检查和历史诊断结果,全景医疗信息平台应能为医生的准确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在现有医疗水平和技术无法为病人提供诊断的时候,支持向更高级的医疗机构发出请求,解决远程会诊的信息共享问题。

4.2 教学价值

   减少教学准备时间,让老师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与学员的沟通上; 教学记录能够简单有效地保存,方便日后回顾应用; 改变讲课形式,丰富讲课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3 科研价值

  病人档案整理日常化,提供日常病人快速归档的高效整理方式; 提供基本的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功能,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4.4 管理价值

  管理方便:系统工作流程标准化,不会因为某个信息厂商参加或退出而改变。减少依赖:随时实现任何厂商的信息子系统撤换、升级等操作,使得将来医院的发展摆脱单个信息化厂家的数据“绑架”,使医院获得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 扩容便利:建立医院信息化统一的院方标准,保证日后新增系统接入数据的标准性和便利性。8 系统功能

5.1医院信息异构系统集成平台功能

(一)功能概述

医院信息异构系统集成数据交换平台是医院内部各个异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数据交换通道。该平台可以帮助医院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且开放的、非专业技术人员可操控的、可热插拔的平台,用以在院内各异构业务系统间达到数据、业务乃至界面的整合,为HIS、EMR、PACS/RIS、LIS、CIS、OA等系统接入手术室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入手段,并为医院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消息应答服务。

为实现各系统间的业务数据能够与手术室管理系统联动,需要按照SOA 的设计理念,被集成系统需要与数据交换平台交互的功能组件、数据组件将被封装成“服务”,屏蔽被集成系统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及其实现方式,以标准的接口方式与数据交换平台衔接。同时根据需要部署前置数据库,进行交换数据的前置缓存。

为应对医院各个异构信息系统技术资源存在的差异现状,该集成平台主要提供下列几种数据接入方式支持:

    以WebService标准接口自动发布数据; 数据库表中数据的直接访问; 以HL7协议形式对数据进行访问; 以Corba形式对数据的访问接入;

(二)技术功能

作为各个异构信息系统与手术室平台之间的统一的通讯入口和出口,异构系统集成平台主要功能特性包括三个方面:

   开放特性

图形化流程编排特性 异构系统可“热插拔”特性

工作流引擎系统主要用于为平台快速定制接入各个系统的数据,定制和开发平台新的业务。以适应不同数据接口接入,开放,及业务变更的需求,安全可靠地实现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发布,有效地整合分散的医疗资源,建立更完善的一体化

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多个子网络系统互操作的集成式。系统流程定义工具基于图形拖拽的形式开发的UI,引擎系统采用J2EE/C++的分布式多引擎工作流系统架构设计,多个引擎系统采用数据通讯中间件进行分布数据交换,对外采用标准的Webservice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同时系统支持医疗系统数据交换协议例如支持HL7 v2.x、HL7 v3.0、XML、EDI、X12、TEXT等数据格式,以及TCP,DICOM等传输协议和File读写、数据库读写方式等进行数据交换。流程定义采用BPEL 2.0标准规范定义。病人诊疗信息整合服务:本业务功能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层中与诊疗档案提供相关的整合服务,从而抽象出档案的基础性、概要性的内容,并向共享库提供整合后的健康基础文档。

5.2信息一体化手术室应用功能

手术室缺乏一个具备整体管理功能的信息化手术室系统。作为医院的核心科室,手术室承担了医院内所有大小手术与临床手术麻醉工作,手术室的管理不仅包含手术与麻醉的临床工作,同时担负着各科室专业医疗监护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手术室物资材料的管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系统的人员管理。其特殊性对手术室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手术室“信息孤岛”

手术室与全院信息系统难以沟通,手术室业务信息系统彼此间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

(二)缺少全面的手术录播示教系统

除了传授理论知识以外,针对实际操作的观察与讲解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缺乏麻醉操作的录播示教系统,缺乏能够为新医生提供指引的标准操作示范工具;在日常教学上难以对学生展示具体有参考意义的视频影像资料。

(三)无法实现完整的科室业务信息化管理  缺少手术电子护理病历管理功能。

 物资状况不能及时更新并实时反映到管理人员。 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停留在手动管理的阶段。

 没有专门的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 手术室内部信息系统的对外发布功能缺乏。

 手术室经营数据与患者数据没有进行有序的整合与分类。

 手术室数据没有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不能为科室经营提供指导。

(四)麻醉工作尚未实现无纸化与信息化  人工描画麻醉记录单费时费力。 手工书写的麻醉病历难以规范。 人工记录数据不完整。

 工作流程无法达到定性定量的控制。 无法快捷的得到科研所需的数据。

a)手术室内信息应用效果图 项目实施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会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重点项目的建设。最终目标是以应用为基础、以医疗为主线、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医生医疗水平,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为基本点,带动医院医、教、研全面发展。

实现应用全面信息化运营,朝数字化智慧医院方向发展,除了构成医院自身的、功能齐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应用平台外,还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多系统集成的、能支持与医院之外的卫生数字化体系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其内容则包括了IT组织、技术架构、应用系统建设等方方面面。

整个信息架构建设可划分三个阶段,同步支持医院业务的发展,以平稳渐进的步伐来实现未来远景目标。

第一阶段:医院院内信息系统完善。

(1)智能信息一体化手术室建设。(2)临床智慧诊疗系统建设。

第二阶段:数据中心建设。

(1)云计算数据中心硬件平台建设。(2)云计算数据中心信息集成平台建设。

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3篇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是目前学界、政界、业界热议的重要内容, 体现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规划方向。 智慧城市、智慧城镇、智慧乡村等概念迅速涌现, 各界关于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以何种标准、模式构建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应该以宏观的、长远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 必须顾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构筑生态智慧环境。 因此, 从区域发展角度, 平衡城乡关系、协调互补, 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智慧城市, 是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的努力方向和总体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为城镇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指出了新方向。[2]智慧城市能够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形成覆盖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智能化,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农村经济、生活快速发展, 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和路径选择。

一、城乡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导向, 注重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 智慧城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实施过程中避免城乡条块分割、重复建设, 合理规划智慧发展模式, 实现城乡资源、人员、生产、分配的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 模式结构如图1 所示。

1、硬件基础设施全覆盖

在市区大规模铺设光纤、 设备等硬件基础设施, 建立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 按照网络化、 节点式模式将市政交通、水电、能源智能连接, 重点推进城市感知系统的建立、城市运营海量信息的捕捉和处理、信息决策系统等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信息化硬件配套, 实现光纤铺设到村户, 电脑、互联网或移动网络全面覆盖农村。以智慧农业、智慧乡村[3]为目标,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承建方式, 尽可能优化整合现有硬件资源;在城乡共建基础上, 铺设覆盖城乡的光纤、水电、能源等智慧网络系统, 实现城市与乡村在交通、能源、产业的智能化无缝接轨, 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成城乡硬件设施配置。

2、城乡业务系统对接

市区内通过建立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业务系统, 为居民建立智慧生活新形态。 以智慧生态文明和美丽城市为理念, 构筑新型城市概念, 缓解交通、能源压力, 减少浪费与污染。 在农村, 建立与城市紧密连接的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电网等, 开发与城市相同待遇、业务相连的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保等民生系统, 保证农民生活与城市居民相差无异。 这就需要顶层设计部门规划发展智慧市区的同时兼顾农村, 设立覆盖区县、乡镇和村的整合业务系统, 市区在数字化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 而尚未实现数字化的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发挥后发优势, 直接迈入智能化生态环境。 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 为了避免城市与乡村的割裂, 应该采用逐步投入, 预留对接口等系统设计, 防止条块分割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实现网络“村村通”

随着传统产业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基础设施“村通工程”, 如邮政、电力、公路、电视、电话等逐步完成, 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着手实施网络“村村通”等智慧工程。 电信和广电部门实施“村通工程”主要依靠行政命令。 今后政府可以与市场相结合, 采用财政全额补贴, 引入其他融资体制, 包括发行股票债券或采取“公共工程特许权 (BOT) ”等模式。[4]有些地区已经开展该项目, 提出未来三年, 农村宽带速率达到4 兆以上, 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 我们以智能化、生态化投入新农村建设, 不仅实现宽带网络“村村通”, 更要在农村全面铺开网络、信息、交通、水气电等系统, 实现村与乡镇、村与村之间互联, 以智慧“村村通”形式构建智慧城市的网状结构。 加强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 更注重软件环境培育, 对农民进行信息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提升农村信息化开展的能力和条件。

4、打造城乡一体化

智慧城市的目标不是智慧市区、智慧乡村的孤立发展, 而是城市与乡村互动发展, 以工业反哺农业的系统工程。 通过建立城乡智慧交通、能源、水电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 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技术、 智慧社区等民生系统由城市延伸至农村, 扩大农村的智能、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使农民脱贫致富。 其次, 重点建立智慧农业系统, 以农业供应城市工业, 采用国家补贴等方式, 降低农产品价格,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缩小城乡差距。 以城镇化发展目标, 打造现代化村落、乡镇的“智慧乡村”文明, 将信息、资源、技术等现代化符号引入农村, 与城市同步发展, 共建城乡一体化智慧城市模式。

二、智慧城市城乡整合存在的问题

1、观念意识的误区

很多地方政府部门提出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首要目标是面对市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很少顾及农村地区。 而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低, 缺少信息意识, 相关政策和制度、资金和人员准备不足。 很多人将智慧城市理解为新一轮的互联网建设, 目标就是铺设光纤和宽带连接, 并没有认识到智慧城市是智能、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 观念上存在着偏差。

2、软硬件环境不足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乡宽带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三网融合, 资金和技术准备尚不充分。 对于偏远、贫困的乡村, 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是阻碍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光纤、互联网铺设等工程很难完成。 对于人口过多、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的市区, 建立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智慧生态城市系统将是重点和难点。 由于传统产业部门存在着长期行业问题, 如交通难、看病难等, 导致各项智慧业务跟不上。 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 还存在着路径依赖、技术垄断风险、云计算安全风险、物联网的安全风险等技术问题。 另外, 相关人员素质与水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智慧城市的推进, 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影响网络入户的开展等。

3、政府的政策规划缺乏

智慧城市建设从决策上缺少扶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制度, 政府部门处在提升城市智能化的阶段, 工作重点放在市区。 例如, 河北秦皇岛作为试点智慧城市, 提出未来3-5 年, 将建设覆盖全市、具有国际一流水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立体宽带通信信息服务网络和“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 而政府出台的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很少, 很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十分落后, 如河北阳原县乡镇级政府电脑人均占有率仅有18.6%, 办公系统经常使用率仅达55.8%。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长期以来对农村建设投入不足, 政府缺少专门的城乡一体化策略规划,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 很容易造成新的城乡断裂或重复建设等问题, 形成智慧城市后期建设的瓶颈。

三、城乡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建设对策

1、注重顶层设计, 树立意识观念

决策部门应从顶层设计城乡一体化导向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以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全方位考量,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在城市, 加大试点市区的投入力度, 不仅具备硬件改观的技术理念, 还要树立智能化、生态化发展理念。 在农村, 促进乡村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制度的建立, 落实农村智慧设施应用, 树立智慧农村观念意识。 拓宽城乡连接, 培养城乡共繁荣意识, 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准备, 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农民三大服务对象需要。

2、加强软硬件设施, 提升城乡一体智能水

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 高规格建立智慧型城乡发展的协调机制。 在市区, 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形成新型信息化城市形态, 通过实时分析、沟通、协作, 确保公共安全并提供煤、水、电、气、热、交通等服务。 通过扩容、优化3G网络, 提高无线网络的速率和覆盖率等, 打造宜居、舒适的美丽城市。 在农村, 加快农村网络联通及长期使用, 以信息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智慧农业, 建立城乡农产品供销信息化服务体系, 利用手机等“移动网络”平台, 使得农民有网络、懂网络、用网络。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业务平台, 实现城乡无缝连接。加强人们的信息技术培训、教育, 尤其加大农村的培训力度, 克服影响农村发展的“数字鸿沟”问题等。

3、加强智慧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措施

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智慧城市城乡共建的战略规划, 政策制定应具有前瞻性、可行性。 考虑到智慧城市后期深入乡村的各项工程, 提出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城乡一体化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具备长远眼光, 分阶段、分步骤完成, 并根据具体条件落实政策目标。 各地区要根据地方财政、资源等建设能力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 避免造成新的城乡割裂, 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契机, 发挥农村后发优势, 缩小城乡差距。

摘要:为了解决城乡共同繁荣问题, 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分析城乡整合建设在观念意识、软硬件条件和政策规划等方面的不足, 提出解决对策, 构建智慧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

[2]廖德凯.怎样才算是“城乡一体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08-10-16.

[3]顾彬.浅谈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智慧乡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23, (06) .

一体化平台构筑智慧城市 第4篇

智慧城市建设亟待顶层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催生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正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目前,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案。智慧城市关注的是更高效地整合城市资源,为市民等城市主体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谋定而后动。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建设,首先一定要有一个较为完备的顶层设计作为导向,即政府要明确需求,明确各阶段的目标、明确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关系、明确运行模式或商业模式等。其次,所有项目的建设都必须依托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用于解决各部门间的系统和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数据交换平台非常重要,既可以打破从前各系统之间既已形成的信息孤岛,同时又可以防止新的信息孤岛产生。

基于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应运而生。可以说,一体化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通过建立一体化平台建设,力图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将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让应用更自动、更高效,提升系统智慧。

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是一个自上而下互联互通的精密构架。一体化的服务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市民;一体化的范围包括信息、业务和城市运行;一体化的层次包括行业一体化、城市一体化和区域智慧城市群一体化。通过城市一体化平台,可以实现城市级跨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GWIM:Gov-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和应用协同。

城市一体化平台对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处于城市信息平台的核心位置,是智慧城市信息枢纽,促进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避免信息孤岛;同时,实现城市级的跨行业、跨部门的IT资源整合,减少投资浪费。一体化平台还为智慧应用和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统一支撑,也是未来构建区域智慧城市群重要枢纽。城市一体化平台以信息一体化支撑业务一体化,将信息资源共享和智慧应用协同落到实处。首先,各个领域如市政、交通、医疗、文化教育、环境、医药等系统都以城市一体化平台作为中心,与其互联互通;其次,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之间也形成相互连通的信息枢纽。

解构城市一体化平台

作为智慧城市的信息枢纽,城市一体化平台不仅要实现城市级的信息汇聚和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还要基于城市级信息基础设施的整合提供平台化的服务。它的基本构成包括:

城市中央数据库(CODB)。COBD把城市级需要共享的信息统一管理,形成按需共享的综合数据库。城市中央数据库从内容上包括人口、法人、地理信息、资源设施、文化、统计/决策库等数据库,还包括城市运行、服务过程等动态库;从维度上包括元数据库、基础库、行业库和综合库等。

跨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平台(GWIM)。BWIM实现与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共享等手段实现数据汇集,通过数据整合实现各类对象的关联,通过各类引擎实现数据调阅、业务协同和决策支持相关的应用服务支撑。

基于云计算的平台服务(PAAS)。PAAS主要是在城市云存储、云备份、云安全等基础设施服务(IAAS)之上,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封装,屏蔽基础设施技术差异,方便应用开发部署和系统维护,例如资源虚拟化管理、应用一体化部署、资源使用计费、用户管理等。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一体化平台又是系统之系统(System of systems),需要有很强的兼容性。在设计城市一体化平台时采用多种架构的融合,包括面向服务的架构(SOA)、面向事件的架构(ROA)和面向资源的架构(ROA)。笔者重点介绍城市一体化平台中最核心的城市级跨部门信息资源管理(GIWM)。

服务管理。笔者把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需要的各类基本服务组件化封装,作为一体化平台可配置、可运行、可管理的服务组件。这些服务组件包括通用技术组件和城市关键业务组件。通用技术组件如数据交换服务和应用支撑服务组件;关键业务组件如人口、法人等基本信息调阅,让各类跨部门应用可以方便、安全、规范地访问中央数据库的内容。

事件驱动管理。城市的日常运行可以分解为各类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常态化事件和紧急事件。一体化平台通过订阅发布、广播等机制形成跨部门的城市级大联动效果。例如,平台通过实践综合监测系监测到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预先存储的规则,判断出需要联动的系统,并自动将信息发送给这些系统,这些系统的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些信息,无需人工干预。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资源管理。基于云计算架构,实现城市级跨部门的计算资源虚拟化、服务化。其技术特点包括:海量数据处理、可用性高、伸缩性强。

首先,城市一体化平台是基于大数据的。由于汇集了城市各行业需要共享的基础信息和城市运行的关键动态信息以及统计分析、模型等决策支持信息,这些信息相对于单个的行业系统而言将是海量的。基于云计算技术,一体化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整合、存储、调阅等服务,并要保证服务质量。

其次,一体化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信息枢纽和公共应用的支撑平台,其高可用性技术实现基于分解和冗余,即各项服务的分解、组件化封装,并通过划分主服务、备份服务和应急服务来实现N版本冗余。冗余是同一服务的多实例并行运行,并通过服务状态监管程序实现实时故障检测和故障点接管,这样可防止单点故障,提升系统可靠性。

再者,基于中国城市规模差异大和城市化高速推进这两种情况,对城市一体化平台提出伸缩性强的要求。中国有超过650个城市,城市人口规模、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既有人口2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又有人口几百万的中大城市和人口几十万的小城市,其数据、应用规模也不尽相同;即使對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规模也在飞速发展。基于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调配,按需申请,以保证城市一体化平台的可伸缩性。

城市一体化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行业系统接入。建设智慧城市,行业内部多系统整合是基础,城市级跨行业跨部门的一体化整合是关键。行业内部先通过跨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SWIM:System –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实现多个系统的整合,实现行业一体化;多个行业的SWIM平台再与城市一体化平台(GIWM)实现对接,可以有效降低跨行业信息整合的复杂度。一体化平台为行业系统提供的对接方式包括: WEB SERVICE、文件接口、消息接口等。

城市一体化平台实施策略

在完成城市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考虑如何将其发挥最大效用。城市一体化平台的实施牵涉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和政府部门,并影响到众多的系统和利益,因此,如果没有相对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策略,很难使保障一体化平台真正做到信息的无障碍互通互联。如下方面对于保证实施效果非常关键:

组织保障。以往城市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公共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人口、法人等公共库,解决了一些信息共享的问题。不过,以往这些数据库一般由某个部门兼管。但对这些业务部门而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行业内部的信息需求,其次才是考虑为其它部门的信息服务。因此,目前城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做得还不够。一体化平台从技术上已经实现了资源整合,更需要从组织上保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来统筹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例如城市一体化平台管理中心。

制度保障。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海量信息的汇聚,依托这些海量信息可以发展新型服务,这些信息包括个人信息、企业信息和政务信息,如果没有很好的数据保护,轻则破坏个人隐私,重则影响社会安全。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鼓励信息资源再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信息安全。

分步实施。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关键是有效地整合资源,而不是把现有信息资源推翻重来,城市一体化平台实施应该在一体化顶层设计指导下,分步骤实施。首先是控制分散建设规模,防止各行业分散建设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其次是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相对集中,便于集中管理;再次是实现资源的虚拟化,让资源可可以成为城市级的公共资源,而不是某部门的孤立资源;最后是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封装,让各部门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一体化应用。

绩效考核。数据质量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共享和协同的效果,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保证平台的运行效果。绩效评估的内容包括数据采集、交换的规范、频度等数据质量指标,还包括服务完整性、及时性等服务质量指标。平台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与部门信息化考核乃至部门整体绩效考评挂钩,并配套响应的奖惩机制,从而保证一体化平台能健康、持久的运行。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第5篇

智慧城市建设,是在现有城市基础建设之上的精细化城市发展阶段,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对应的市场新经济的发展新成果,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进行升级,以智慧家庭电器及各类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打造新一代城市体的行政、安全、金融、信息、物流、基本资源集约服务平台,并以大数据为支撑,向覆盖区域的全体市民,提供以个人、家庭以及社区为中心的,价格低廉的,系统而丰富、且精准的个性服务。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势必大幅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转效率,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及民众生活水准。

虹微的优势:

·公司资质:公司先后获工信部“软件企业”认定、和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培育企业”认定,并通过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MI体系三级成熟度标准认证和国家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其下属技术中心已通过CMMI体系五级成熟度标准认证。

·行业专长:虹微凭借技术创新和过硬的品质保证,已获得业界普遍认可。长虹公司连年入选“中国安防十大品牌”、“大屏幕显示十佳品牌”、“平安城市建设推荐品牌”等荣誉。产品成功应用于全国的政府机关、政法军警、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电力环保、通信传媒等各个领域;公司建设实施的多个大型“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项目,均成为行业重点示范工程。在专业程度愈来愈高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我们依托大长虹,依靠强大的技术与资源优势,以“创新求生存,专业出效益”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发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全方位的服务:作为产业体系极为完备的国内领先电子企业,在推动智能战略过程中,沉淀了新一代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深厚技术和持续市场化运作经验,自主研发统一规划的智慧城市平台,软件兼容第三方系统集成,提供综合的应用支撑和管理能力。具备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具有实现可靠、可管、可控的O2O智慧城市平台的规划、建设及持续商业运营的综合实力。

产品特点:

·资源整合:

“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充分整合城市各种资源,实现包括车辆人员的定位信息,监控视频资源,移动、固话、集群等语音通信资源等多源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与管理。建立公共服务标准化接口,为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标准 API,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可以无缝接入综合资源数据中心以及无缝对接智慧地图上的数据、操作、工具、应用等,并可方便的进行业务扩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强化加强技术标准化、行业应用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从而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科学规划,明确城市系统内各部门的业务范围以及相应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避免管理分治。充分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创新应用:

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提供国土、市政、交通、公安、测绘、房产、规划、电信等部门空间数据一体化应用及智能化互联互通,信息交换与共享。

·网格化管理:

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 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这样政府对城市所发生的各类事件可以落实到具体网格,实现了对管理对象 在空间、时间和内容上的精确定位。对政府来说,主要优势就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协同运作:

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能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全面的综合结构设计、技术集成和立体化服务,需要从城市治理到城市规划、从民生服务和产经发展等多维度的技术合作,实现整个城市各领域的协同发展。将充分发挥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有效利用和跨部门协同的优势,协同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广,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城市提供统一的科学规划指导、科学权威标准支撑,减少城市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破解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不足、缺乏体系创新、缺少市场整合以及各地盲目建设各自为战等“短板”。

·大数据平台:

智慧城市部分解决方案简介 第6篇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姜燕 ***

2015年1 同方股份简介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资本5.75亿元人民币。以“科技服务社会”为宗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密切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平台,紧紧围绕“技术+资本”、“合作+发展”、“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弘扬“承担、探索、超越;忠诚、责任与价值等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目标: 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

企业文化: 承担 探索 超越 忠诚 责任与价值等同

同方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探索高科技产业 发展之路。不断超越自我,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实施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三大战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超过42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220亿元,目前,“清华同方”品牌价值已超过900亿元,累计申请中国专利1887项,海外专利544项。被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企业信用100强”,上榜世界品牌500强。

核心能力

以清华大学为虚拟研究中心,包括6个海外研发机构、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联合实验室以及各事业部和控股公司下设的研发基地等构成的多方位的研发体系,在技术创新上成效卓越。

第1页 2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住建部分别于2013年1月和8月审批了90个和103个试点城市,合计193个。住建部要求,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同时,要高度重视信息整合和共享协同,抓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各应用系统效能;注重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体系建设,突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

同方公司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针对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设计内容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大数据智慧中心和N个具体应用: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国土、智慧农业、智慧公安、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企业、智慧建筑等)、资金解决方案、运营方案等。

第2页 3 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

同方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产品是以城市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开发和服务为主线,汇集散落在各个委办局的各类数据,消除信息孤岛,横向打通委办局的业务壁垒,纵向实现从基层应用、中层监测评价管理、高层决策的整体链路,打造涵盖数据汇集、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服务功能的“一体化”数据平台,支撑城市运行的态势监测和智慧决策。

数据规划设计系统:实现数据中心各类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设计各类数据的关联关系,定制各类数据的报表、规则,保证数据资源的有序关联和集成管理。

数据采集系统:对各个委办局的数据通过填报、导入、交换等方式进行采集,对数据采集的各个任务进行调度、监控、统计,并对数据采集任务进行自动的提醒通知。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围绕委办局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求,打破数据孤岛,基于SOA架构,通过前置机、数据库对接、WebService等方式,实现政府各个部门信息资源的目录管理与共享、数据交换与管理、平台监控与运维。

数据管理分析系统:实现各类数据的整合、加工和统一管理,以专题的形式灵活组织各类报表数据、指标数据、文字资料。面向各个专业用户,通过一系列

第3页 的分析配置,实现各类不同的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包括查询检索、时态分析、数据钻取、可视化展示、GIS等功能。

领导决策数据桌面:向领导决策需求,通过GIS地图、驾驶舱、报表、时序动画等各类可视化技术手段,为领导提供面向主题的各类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如综合信息展示、热点监测、综合分析等。

移动APP数据服务应用:面向领导用户,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支持安卓、WP、IOS系统),实现各类数据服务的主动推送,满足随时、随地数据服务获取的需求。

第4页 4 教育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整合各种资源,彻底解决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促进教育管理向智能化转型。

第5页 5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社会治安状况也日趋复杂,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城市犯罪突出,手段不断更新、升级。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以主动预防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着眼点和切入点,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是提升优秀旅游城市形象、遏制案件高发、强化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是采用当今成熟的网络、通信、图像编解码等先进技术,实现快速获取重点部位、复杂地段、商贸社区的实时视频信息,能准确、直观、快捷,反映和记录现场有关部位的动态情况,并且与公安指挥中心指挥决策系统联网,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功能,实现犯罪实施、火灾发生实时连动报警、犯罪现场远程可视化及定位监控、同步指挥调度,快速反应、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并能记录保存治安状况和突发事件的有关证据,为处置案件提供法律依据,从而实现城市安防“事后控制 ”向“事前控制 ”的转变,有效提升市民的安居满意度。

第6页 6 智慧城管解决方案

同方“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简称“智慧城管”,它是一个专门为“智慧城市”服务的平台,结合我们的国情,对“数字城管”的业务理念和技术水平不断的拓展与升华,充分利用同方“智慧城管”的管理理念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网络通信等技术紧密融合,构建一个智慧的应用平台,同时将城市运行体征中智慧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应急管理、环境监控、数字物流、数字邮政、食品安全、数字医疗、数字校园、数字景区、数字工商、等方方面面的生命线统一接入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对城市与社会管理要素(人、地、事、物、组织)的人性化、服务化管理,创新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民生、保稳定,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改善了社会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大城管格局。

第7页 7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集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于一体,通过对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的共享,可方便医务人员跨机构快速全面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结合各种医学专家知识库并应用计算机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辅助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最佳就诊流程及提高诊疗医技的同时,可最大化的减少误诊率,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成本。无论居民身处城市的任何角落,均可以利用各类先进的感知终端、通过全面覆盖的各种网络技术,搭乘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享受全程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健康保健服务。从而缓解了居民“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进而真正实现“知未病、治未病”。

智慧医院是实现智慧医疗的基础。智慧医院是集合所有技术手段来整合医院内部的所有资源及数据信息,通过信息整合及共享,实现医院内部的整体管理及提供“一站式”的患者就医服务。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涉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还需要遵循相关行业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及业务集成。通过物联网将所有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并通过操作终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第8页 8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同方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运用大数据技术,基于交通业特点创建了基础元数据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各类数据的横向联系,将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形态的数据按统一标准接入系统并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实际交通路况的实时监控,事件应急和辅助决策等。

路网运行监测分析系统

关注高速公路交通量监测和分析,建立完善的交通量相关指标体系,通过综合使用多种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实现微观、中观、宏观指标数据的计算,并结合GIS以图形化和专题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速路网交通量指标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深入分析挖掘功能。主要包括:评价监测、路网综合监测研判、定向专题分析等。

基于熵的智慧交通事件视频检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系统

运用熵模型,实现对路网交通拥堵和突发事件的及时监测识别和预警,并对交通运行趋势做出实时监控预警预测,辅助交通指挥,对交通突发事件进行联合应急处置,保证整个路网的交通运行安全与畅通。

第9页 9 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智慧旅游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政府、企业等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

智慧旅游包含了基础设施现代化、泛在化、业务管理智能化、产业发展集约化等几个层面。

基础设施包括基于物联网的感知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以及信息安全体系等。

信息服务泛在化通过是感知体系主动感知游客需求,提供多种旅游信息服务;整合多种渠道,为游客提供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环节的泛在化服务。

业务管理智能化是通过数据统计和智能分析,实现对旅游行业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通过旅游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提高快速响应与应急管理能力;通过专家系统和数据挖掘,实现旅游管理的科学决策。

产业发展集约化是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改进和创新,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和产业链;实现精准有效的网络营销,提升旅游品牌与文化价值;改善旅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旅游产业链的效率。

第10页 10 产业市场监测平台

同方产业监测平台产品基于同方独有的“数据”+“资源”服务体系,按照动态监测、量化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应的总体要求,结合产业实际,建设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形成涵盖主要产业的、全面高效的、动态的经济运行产业监测平台。为涉及经济和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各部门、各级机构之间搭建信息通道。

资源体系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产业监测平台信息资源规划、数据资源及服务资源的规划设计、监测数据资源的整合加工、资源管理等活动,是平台的基础业务。

监测分析系统: 利用先进的智能分析技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经济分析模型,对产业监测平台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利用,满足政府决策、部门管理产业数据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分析需求。

项目管理系统: 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对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实时跟踪,能根据用户的选择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提供信息综合查询、在线分析、数据挖掘等功能,其结果可以通过图形进行展现。

综合应用系统: 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体系的角度,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对数据的分析应用。从最基本的数据综合查询,到以研究专题为导向的专题数据分析,再到利用商业智能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钻取,GIS平台对数据进行展示,以及使用分析预测模型算法进行高级分析的高端应用等。

信息服务系统: 对平台综合数据和分析成果数据共享发布的统一管理,通过门户系统将经过整合处理或加工后的各种层次的成品数据或分析成果对外发布,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第11页 11 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宏观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同方数据资源软件产品系列中的宏观库产品,通过梳理反应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将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资源汇集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中,并通过软件平台实现数据的资源化,形成数据资源体系,最终通过资源服务平台的形式提供给各类用户使用。

数据规划设计系统: 对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体系及业务流程进行规划设计、形成统一数据标准及业务规范。

数据汇集与处理系统: 通过数据采集、共享交换、移动互联等方式实现数据的汇集,成为可用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原始数据。

数据整合加工系统: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与整理,形成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资源,确保数据质量。

第12页 数据预警监测系统: 根据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监测指标,对敏感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并提供预警预测与分析评价功能。

数据综合应用系统: 按照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按照主题及专题方式实现数据关联分析、对比分析等数据应用。

数据服务系统: 提供面向政府部门、业务单位及社会公众的专业服务系统,通过内网门户、外网门户、移动门户等方式提供全面数据服务。

第13页 12 自主安全可控协同办公系统

自主安全可控的协同办公系统是以“自主”、“安全”、“可控”为整体建设目标,基于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满足各种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日常办公业务信息在各环节安全要求。

本产品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事业单位,主要将日常业务、事务、协作等信息在单位各部门、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和处理。

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主要是对于公文收文与发文的处理工作并且可以进行相关代办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起草,并进行逐级审批。

事务管理: 事务管理功能主要是对于办公流程中出现的相关事务进行简单的登记到最终审批。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主要用于用户管理车辆、会议室、以及办公用品等公共事物,用户可以登记借用公共物品并记录。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主要实现对内外网邮件的收发及管理,同时具备内部用户消息服务及交流讨论功能。

人力资源:实现从人力资源系统提取数据并提供查询检索等功能。个人中心:提供个人首页定制、日程管理、通讯录管理等个人信息查询与维护功能。

第14页 13 统计创新服务平台

全面、准确、及时、权威的统计数据是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掌握发展动态、了解社情民意、实施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公众、各类经济体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保障。

统计创新服务平台是为各级统计部门打造服务型统计职能而量身打造的统计综合业务平台,不仅能够满足各级统计部门日常统计数据汇集与处理需求,也能够支撑各级政府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应用需求,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

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统计制度规划设计、数据汇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整合加工、数据审核验收等管理功能。

数据分析平台:通过监测评价、关联漫游、查询检索、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满足统计部门对数据的各类分析与应用需求。

数据服务平台:提供领导决策支持、主题专题、数据订制、共享发布、移动终端等多种特色服务满足各级领导、政府部门、调查单位、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应用需要。

公众数据服务门户:专门应对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需要的服务门户,提供对统计数据的发布、解读、分析,用直观方式展现统计数据。

移动终端APP应用:提供面向部门领导、调查单位及社会公众的移动终端APP应用,提供定制化数据推送与订阅功能。

上一篇:高情商新人自我介绍下一篇:音乐教师学科教学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