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2024-07-27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选8篇)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第1篇

7月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推进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对于全党8000多万共产党员,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回顾历史波澜壮阔,展望未来充满信心。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热情讴歌了我们党9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了90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历程的全面回顾,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从而坚定信心。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新的历史纪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这“三件大事”,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奋斗的高度概括,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党在不断探索中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坚定信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项伟大成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认真学习《讲话》对90年探索的深刻总结,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党在不懈奋斗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从而坚定方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中国社会9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启示。无论是历经90年峥嵘岁月,还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始终”是我们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认真学习《讲话》对未来形势的精辟分析,我们才能更加深切地领会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前进道路上,只有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理论是现实的先导。回望过去的90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给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带来了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当代中国带来发展的奇迹,在我们党90年历程中,每一次理论的与时俱进,都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将会以理论创造的新成果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创造党和人民事业新辉煌。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

站在90年的历史节点上,胡锦涛总书记首先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集中体现在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值得自豪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伟大成就。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伟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明了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要求党和人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把党的目光引向未来。当年,毛泽东同志曾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比作万里长征,指出新中国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今天,我们又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展望未来,还要坚定地迈出第四步、第五步以至更多、更大的步伐。为此,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因此,我们党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其要旨既是为了继往,更是为了开来。

着眼于继往开来,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对所有这些挑战和危险,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着眼于继往开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着眼于继往开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

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我们只有牢记并坚定不移,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既要回顾和总结90年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开创更加光辉和美好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继续以新的伟大实践书写未来美好新篇章指明了方向,对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行动和业绩,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壮美的乐章。

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珍惜伟大成就 高举伟大旗帜 ——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新华社特约评论员)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回顾党90年奋斗历程、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后深刻指出,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

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项制度,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智慧,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基础上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旗帜,是一条道路,也是一项事业;是一个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制度体系,也是一个历史进程。无论是道路、事业,还是理论、实践,最终要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党的建设上,还是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上,我们党都越来越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推进,最根本的是落实到制度上,落实到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制度体系上。

这种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后,我们对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体制进行改革,不仅使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得到了坚持,而且使各方面的体制得到了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活力和生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范畴,宣告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如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我们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这一制度体系,就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逐步积累的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在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设想,到建党100周年时,要争取在各方面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党的十七大把“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之际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号召和要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坚持实事求是 推进理论创新

——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仅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作出了新论断,而且对我们党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

大的国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所走过的90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引导党和国家前进的强大力量。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最强大的生命力存在于不断发展的实践之中。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同时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90年奋斗、探索中,我们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扎根在中国实际的土壤中,而且始终保持和发展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从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90年来,我们党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源泉。党的生命活力与党开拓创新的勇气能力紧密相联。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党和人民将在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丰富的实践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适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中不断丰富,在丰富中继续坚持。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90年来,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是重大转折和关键时期,我们党都以各种方式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面对风云激荡的世界形势和繁重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党学习的任务更加紧迫。全体党员干部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概括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时,第一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在阐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时,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两个第一充分表明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坚持实事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日报评论员:永葆政治本色 走在时代前列

——四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提出了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这是我们党关于政党先进性理论的最新阐述,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根本点”,既是9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面向未来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只有牢牢把握,我们党才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负民族先锋、时代先锋的历史使命。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找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民意愿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殊为不易;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现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更为重要。90年来,正是依靠坚实的思想建设和不懈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党才能在团结带领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

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离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先进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0年的经验证明,正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我们党才得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组织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几十年来,正是因为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才使众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党坚持和发展先进性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紧迫。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要管党丝毫也不能懈怠,从严治党一刻都不能放松。

历史经验证明,先进性既非与生俱来,也不会一劳永逸。回首征程,经验和教训我们应牢记于心;展望明天,我们没有丝毫理由骄傲自满。全党同志务必承担历史使命,永葆政治本色,更加奋发有为地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直面时代风险考验 推进党建伟大工程

——五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07日 01 版)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一个政党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执政实践不断回答的重大课题。对拥有8000多万党员、带领13亿人民开创前无古人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如此。

“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时刻,胡锦涛同志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告诫,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和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直面现实考验、勇担历史使命的成熟和自信。

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依据。走过90年辉煌历程,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身处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变革的中国,我们应当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

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当前,需要我们做到“五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综观世界各国政党发展史,不难发现,政党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根据变化的条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求得生存和发展。从“伟大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90年来,正是始终根据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党才能够不断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08日 01 版)

若干年后回头再看,我们会发现,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于中国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意义不可估量。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90年光辉历程特别是这30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现代化建设的全程中,改革开放必须始终贯穿、全面推进。

这30多年,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推动着历史性巨变,使中国从贫穷落后跃至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把这30多年,放在党的90年里来考察,放在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中来把握,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来观照,改革开放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进步的现代化道路。这条“中国道路”的成功,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意味着找到了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对于近代以来的仁人志士来说,意味着上下求索而矢志不移的现代化梦想有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对于世界上那些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来说,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距离。尽管我们已经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但前进的道路上依然不会平坦。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在推进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中国才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才能更加普遍和以更高水准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如何走好“中国道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就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的部署,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遵循,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民福祉的根本保证。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就一定能够不断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断开辟通往成功的道路。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第2篇

——六论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抓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精神,积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促进对外经济稳定发展,落实完善稳定外贸政策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是与我们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更是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截至2011年底,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约1.16万亿美元,当年吸收外资1160亿美元,已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利用国际市场和引进资金,不仅拓展了我国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就业,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促进了机制创新、观念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开放型 经济水平还不高,“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都对我们传统的竞争优势提出了严峻挑战,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迫在眉睫。而且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需尤其是部分外部市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扩大外需的难度增大。如果不能尽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仅外需难以保持和稳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也可能丧失。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我们要下大力气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中逐步从低端向高端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努力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既注重欧美等原有市场的稳定和开拓,也要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不断完善开放格局,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与此同时,还要在继续做好“引进来”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着眼 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要素,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转变。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第3篇

关键词:胡锦涛,“七一”讲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七一”讲话,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三个30年历史阶段里的重要经验,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奋斗要求, 是指导我党和我国人民走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文献。“七一”讲话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重要理论, 其中, 关于“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 对于指导未来中国的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

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的价值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那一天起,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富于理论思维的革命政党。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理论学习, 重视党内以及国家的文化建设。毛泽东当年就说过,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邓小平也提出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一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今时代, 文化软实力正在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战略格局下,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重视文化建设的坚定性。我们应当深刻理解胡锦涛“七一”讲话中关于文化建设论述的重要思想, 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于我们要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胡锦涛“七一”讲话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就是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 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政治原则的落实。这个要求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做空洞的宣教和虚假的粉饰, 它围绕着以人为本, 提出最重要的两点是:人本身提高素质品味, 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优异的文化发展成果。这就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而是具体的要求。这是指导我们在服务大众的原则下“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要求。我们的一切文化工作, 应当围绕这一原则和要求去努力和创新。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五大任务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胡锦涛“七一”讲话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三是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四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五是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这里, 胡锦涛总书记尤其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问题。我们知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表现, 因为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 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胡锦涛“七一”讲话为此提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里, “七一”讲话还具体提出了“四德”建设和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培养的问题。其中, 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 十分具体明了, 意义也特别重要, 应当不仅在全党而且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宣传和实施,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真正融入全社会和广大民众之中。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又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七一”讲话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里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的清醒认识, 着眼于全球格局的战略思考和对中华文化未来发展的充分自信, 是面向未来和置于世界文化格局的一种文化定位。自鸦片战争100多年来无数豪杰之士为之奋斗的中华崛起的目标, 不仅仅是GDP在世界格局中的位次所能决定的,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根本标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 为此应当奋发努力!

三、我们的工作和努力

当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风生水起, 广西地处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变革, 在快速发展。面对这种重大的战略布局和发展形势, 广西各级领导、全社会民众以及广大文化工作者承担着加速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职责。

结合广西的实际,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树立文化立业的观念

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先进文化的巨大作用。一是提振精神动力, 包括思想境界、信念信仰、智慧学识、舆论氛围等。它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增强经济实力, 文化产业能直接提高GDP增长数量。三是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 改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四是提升国民素质和劳动力技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领导和各地政府要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经济建设和强化国家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只有树立文化立业的观念, 尤其是要把文化产业提升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整体认知, 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落实, 建设和谐文化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落实,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党内推广到社会, 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 动员全社会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 包括基本理论、核心内容、具体形态、作用与意义;学习和研究和谐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制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方式、方法, 包括宣讲学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群众文化、学校教育、道德风俗, 等等, 检验其作用和成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三) 建立文化产业机制,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文化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广西提出在2015年实现“千亿元”目标, 任务十分艰巨。应当看到, 广西的文化产业还明显地发育不足。一是现有的文化产业数量少, 产值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均衡, 南宁、桂林、北海等广西东北部和北部湾地区占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0%以上, 桂西和桂西北地区还发展迟缓;三是文化产业投入不足, 势头不猛。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还未形成大型文化企业较少, 不能发挥引领作用。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 (下转第9页) (上接第2页) 经济新的增长点, 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大盘子里面, 形成全社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认知,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 加大文化产业投入,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 着力发展文化教育, 提高国民文化科技素质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快教育普及, 尽快提高国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首先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广西的教育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更应该迎头赶上, 加大投资, 加快发展。第二, 调整教育结构。要在继续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 将教育工作的重点向高等教育倾斜, 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第三,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快教育步伐。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开放式大学”, 包括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虚拟大学等, 最大限度地开发知识获取渠道, 迅速强化知识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这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过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就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7-01.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第4篇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责任担当。要以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标准,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是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们今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们全体党员的共鸣。革命先烈用热血打下一片江山,我们后人不能忘记历史,要继承遗志、牢记使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忠诚本色,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把对党的赤诚和忠贞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党员干部必须遵循党章,保持底线,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能做表率的人,全体党员要打牢党章党规意识这一根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这一底线;必须坚定理想,坚守信仰,做一个纯洁的人、有情怀的人、能把方向的人,全体党员要肩负起引领风尚的担当,高擎起坚守信仰的旗帜,扮演好开路先锋的角色;必须保持先进,敢于担当,做一个拼搏的人、有目标的人、能打胜仗的人,全体党员要培养担当的自觉、担当的能力以及担当的拼劲,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

坚决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党员干部要全面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意蕴深厚、体大思精,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各部门要带头学习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觉、“管党治党必须严”的思路和“把握基本规律”的要求,加强培训轮训,突出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干部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出,新规范、新制度接连出台;党建工作要求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真正严起来、实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高质量高水平地履职尽责,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敏感,循“变”而动,扎实学习,深刻思考,不断更新头脑,努力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要做到党纪国法不逾越、道德底线不突破,秉公用权、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作风建设不“停车”、不“变道”,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锤炼过硬作风,保持政治警醒。要模范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清正做人、清廉做事。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纪律和规矩。各级党员干部要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政治警醒,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市委保持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以天道强劲之健勇敢担当,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精神就是指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干事热情。党员干部要树立“在干事创业中追求幸福”的理念,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工作倾注责任、为事业燃烧激情,能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要以地势厚实之德涵养美德,既要内修于品又要外律于行。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善良孝悌,宽容乐观,敏事慎言;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躬身实践,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堂堂正正做官。

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商丘市五次党代会精神,部署具体贯彻措施,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锻炼成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努力作出让上级党组织和群众满意的新成绩。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感想 第5篇

自100多年前,英国的船炮攻开了中国紧缩的国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人民就开始了生生不息的抗争。走过了几十年的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扫清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拨开了建国初期的混乱与迷茫,走上改革开放的崭新道路,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于中国人民的需求,引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不同时期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成之后,虽然经历过波折,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均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这与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胡锦涛总书记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先进性,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的选择与支持是支持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展革命运动、不断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我们的党,依托于人民,聚集着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精英骨干,是中国最有战斗力的组织。能够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有生民力的政党靠拢,学习它先进的理论思想,不断用其先进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人对自己的合理的要求。

当然,有阳光的地方必定也有阴影,在华丽的外表和光环之下,也必然会有一些问题存在,党内建设问题,比如,腐败,官僚作风,民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依旧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加强我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是年轻一代党员的使命之一。正是因为人民群众对党员的殷切期望,党员同志们也就更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搞好党内建设,让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经过了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探索,我们党总结出了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着中国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见证着中国的腾飞。我们的党组织里聚集着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最进步的人士,他们是奋斗在各个岗位上的为人民服务的先锋,是人民利益捍卫者的表率,在这个组织中,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影响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成为了我们党工作的重心之一。如何让广大青年、少年在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何让青年人在遭遇各种价值观不断冲击的时候能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我们不仅要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我们党也要更加成熟和自信,不断加强言论自由和信息的自由交流,勇于面对世界上的各种言论,促进世界文化的交融,让青年人在学习与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中国发展的理由和必然性,让青年人在学习中成长,培养国际化视野,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也能够走向世界。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基础,加强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建设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目标。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第6篇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重在联系实际,贵在推动实践,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努力奋斗。

领会科学内涵,吃透精神实质。保山市各级党组织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紧密结合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密结合桥头堡建设的各项任务和本地区工作实际,开展学习讨论,努力领会科学内涵、吃透精神实质、把握基本要求。楚雄彝族自治州以推动彝州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学理论、议大事、谋发展、建班子”为目标,建立健全党委(党组)领导抓、抓领导的学习机制,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持之以恒全面学、联系实际深入学、立足岗位对照学等“四学”模式,充分利用短信、微博、QQ群等高速传播方式在第一时间发出学习要点,迅速在全州掀起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联系工作实际,推动发展实践。曲靖市各部门、各行业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习讲话明职责、励斗志、鼓干劲。与新一轮公开承诺活动有机结合,各级党组织对照讲话精神开展“学讲话精神、查思想认识、明工作职责、找实践差距”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职责意识,端正群众观念,确保承诺内容实事求是、落实承诺实实在在、完成时限不折不扣。与学习杨善洲活动有机结合,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学习楷模、纯洁修养、勇当先锋”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好、把人民期盼的事情做好、把人民实际困难解决好,真正像杨善洲那样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丰富宣传形式,注重学习效果。省委创先争优办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要点编成手机短信,及时发送给全省党员干部学习。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针对边境线长、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不方便集中的实际,依托“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短信课堂”四大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讲话精神,由各乡镇党委组建25支民族宣讲队,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进行宣讲,目前共深入村寨宣讲85场次,送学上门550人次,广播宣传11次,参学党员群众近2万人次。勐腊县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低,对汉语理解能力差等现状,通过聘请本地少数民族教师讲解讲话的内容、意义,用傣文编印简报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及时向广大农村党员宣传讲话精神,并根据多数老党员不懂汉语的特点,鼓励他们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撰写心得体会。

强化发展意识,提供高效服务。省文化厅召开文化系统恳谈会,省文联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和座谈会,围绕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桥头堡建设,结合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抢抓战略机遇、奋力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了部署。省文化厅党组要求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身到改革开放新实践;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调整;强化发展意识乘势而上,切实提升实施桥头堡建设抓落实执行力。省文联党组强调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切实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努力为广大文艺家创作创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奋力开创文艺和文联工作新局面,为推动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心得 第7篇

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我深刻体会到了年轻一代的重要性。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专门篇幅语重心长的论述了青年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建设祖国美好未来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当代中国青年应自觉树立坚定信念的期待的要求。可见,青年一代的重要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促进青年的发展呢?

当今年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当代青年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青年也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重要对象。因此,重视和关心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巩固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青年一代的不断努力和奉献,需要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创造热情、青春智慧乃至全部力量。要确保中华民族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党的青年工作。

青年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青年的价值观念、利益需求、发展方式、群体构成等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使青年工作的内容方式手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给青年工作和团的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课题。因此,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发展的思路,努力从了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抓紧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党在新时期加强和改善青年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年的发展。

促进青年的发展,也要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明确新时期青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始终把培养和造就面向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作为青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青年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党的领导下,构建既能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青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又有社会各方广泛参与、面向基层、充满活力的青年工作新格局。

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武装团员青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针对青少年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按照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着力体现教育的分层性。在青少年学生中要坚持和巩固组织化的教育方式,在开展群众性青年思想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分层分类,防止简单化,一刀切,也要注意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青年群众,大力培育和宣传具有时代特征、事迹感人、品质高尚的优秀青年思想,努力扩大青年先进群众的队伍。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以更好的促进青年的发展,那么,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怎样做呢?

作为青年一代,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肩上担负着重大任务,党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要有责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事,立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学习心 得

学院:外语学院

班级:商务英语本科三班

姓名:谷培培

六论学习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 第8篇

一、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主要靠开发人力资源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主席讲话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

第一, 从区分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水平用的指标来看。经济增长也就是指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水平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上, 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全国人平GDP全国人口总数包括劳动人口,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使劳动人口创造的GDP多, 人平GDP也就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是用人平GDP指标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吴邦国委员长2010年在《中法经贸合作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中指出:2010年我国GDP39.8万亿元, 跃居世界笫二位, 主要工农业产品居世界第一, 进出口居世界一、二。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坭石流等自然灾害,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充分表现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办大事的优越性。但人平GDP低,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胡主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指出: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价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问的矛盾没有变。这里指的落后生产力就是指人平GDP落后。

第二, 从改善人民生活的做法和效果来看。胡主席讲话指出:“党的一切奋斗,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胡锦涛、江泽民领航全国人民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解决就业, 提高绩效, 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取得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 也超额完成建设计划, 办成许多世界罕见的大事。

改革开放前参照苏联斯大林作法, 国家搞建设要资金, 号召人民肚子要紧缩一点, 等国家建设好了, 再来改善人民生活。不搞开发人力资源, 搞建设的人必定是全国人口总数的小部分。大部分人坐吃社会主义, 人民生活始终贫困。

第三, 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善人民生活, 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剖析一只麻雀更具体说明开发人力资源致富的道理

四十年来, 成都至攀枝花往返、普客在普雄中转;成都到普雄往返, 普雄至攀枝花往返各用两列普客车完成。2010年11月改为:成都到西昌南往返两列普客车完成, 西昌南至攀枝花往返由两列成都至西昌南的快车改慢车完成。这一改革一直运行了半年。减少两列普客运行, 两台电机车头和40个客车箱, 可使400人下岗再转岗。也就是说, 解决了原4列普车, 两列快车, 每天12小时班制, 少运行4小时的问题。2011年7月6日06时笔者乘5619列车, 从成都出发, 车上乘人之多, 是笔者一生从未见到的, 车箱接头约2.5米长, 约1米宽, 站有二十人和行李, 晚上12时才到达西昌南, 比元月份笔者乘普客成都到西昌南多运行6小时, 西昌南到攀枝花不是由原来的快车改慢车完成, 是退回比改革方案多用一列普客车完成的。

第一, 领袖的作用。改革运行半年, 是成都铁路局贯彻胡主席优先开发人力资源讲话搞起来的, 虽然胡主席、省委刘奇葆书记不一定具体知道, 却显示了公有制为主的国家, 领袖发话抓这件大事的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治金工业部组织百多个专业人员编制了二十多本劳动定员定额示范标准, 起了一定作用, 如果继续再组织抓贯彻, 抓修改、抓检查、抓评比, 产生作用则更大。却没有国家领导人关于开发人力资源的指示, 又受低工资多就业的影响, 冶金工业部放弃了这项大的工作。

第二, 从以上普列改革事实说明, 400人下岗一年少开支近千万元工资, 转入新岗位后又创造价值。减少2台机头, 40个车箱运转, 年减少维修费用500万元以上, 正如调查中有人说:改革方案, 使普车转亏为盈。便于低收入人乘车, 带动沿路彝族经济发展有作用。

第三, 从以上普客车改革事实不难看出:2011年7月6日见到5619次普客上车人太多, 列车多运行6个小时, 表面看是上车不买票人多, 车上不查票问题, 实质是一种要求退回到改革前的信号。是笔者半个世纪听到见到许多退回事例之一。要坚持只进不退, 不断提高绩效, 要抓政治驱动、利益驱动和按劳分配。要切实搞好按劳分配、缩小差距, 实现体面劳动, 要下大功夫搞好劳动定员定额工作。

日本过去称中国人民为东亚病夫, 2008年奥运会, 2010年亚运会, 我国得奖数超过日本。相信只要全国人民, 深刻领会胡主席优先开发人力资源讲话, 人人关心自己的绩效, 在短时期内, 我国劳动生产率定能赶超日本、美国。

三、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变的主要体现

第一, 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 (2005年10月) 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 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注重质量效益。2010年9月16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讲话就是“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践更加完善和发展。

上一篇:机械操作学习总结下一篇:法院个人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