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2024-08-08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精选17篇)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第1篇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板书:京剧脸谱)〔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 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 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 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 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 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 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④与整脸相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第2篇

苍溪县元坝镇中学 陈道明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 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 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 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 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 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

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 , 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 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 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 “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 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 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 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 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①、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 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浴?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 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恨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 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 越俎代疱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美术课教学需 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 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 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 容。CAI课件的使用性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卒。也 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 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 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 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 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 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 ,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 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 ,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 具体分工自己两议解决。如:水辩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 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 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 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 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略)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 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第3篇

在课改过程中, 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标的精神, 曲解和滥用了新课标中的核心理念。如何做到还美术教学和教育以“本真”, 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美术材料的运用与尝试

材料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媒介, 在美术课堂上也应凸显美术的材料性。以前述《面具》课为例。面具是一种半立体的艺术, 是要通过材料媒介来制作面具的造型。而女教师的课堂中,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的关于面具的游戏, 只是对各种脸型和五官进行了拼凑。学生是在脱离了各种制作材料之后, 用画笔在纸上设计出面具的造型, 从最终的作业效果来说充其量只是“设计草图”, 并没有体现出面具的立体性、材料性及实用性。而在男教师的课堂中, 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综合材料, 根据实际需要来制作完整的面具。学生在创作时能自如地使用材料进行组合创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材料制作的过程, 就能够让学生思考解决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要素组合搭配之后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学生在这样的美术课上才能体验到美术创造的快乐, 成为真正的“美”的创造者, 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空想者。

二、巧用多媒体, 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当今很多教师认为“示范”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 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于是放弃了这一环节, 而推崇多媒体教学。可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较盲目, 不论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的课, 也不管有无必要、有无价值都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如《面具》一课中, 女教师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将各种五官组合成一个面具形象, 课堂氛围表面看似活跃, 也确实运用了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学生实际收获多少?这种教师事前制作好的五官造型, 学生在课上只是进行简单的拼凑, 而任何一种拼凑可能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但是, 如何设计面具及五官?如何进行大胆的变形与创新?这些老师在课前都代替学生做完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没有太多的实效性, 只是哗众取宠。可见, 滥用多媒体可能导致丧失美术的特性, 从而影响美术课程的价值实现。而教师生动的示范能够弥补多媒体的局限性。教师个性化的示范, 既做到了“言传”又做到了“身教”, 以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折服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基本的技巧和创造的方法。

三、教学的完整性

美术教学过程应该是完整的。教学的完整性并不是单指“教的完整”, 更是“学的完整”。如《面具》一课中, 女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教的过程浓缩在40分钟里完成了, 但是除去讲课、展示、评价的时间外, 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时间不足20分钟, 刚刚画出了面具的基本形就下课了。等到一个星期后的美术课学习的又是新的内容……这样学生的作业始终停留在起稿阶段, 永远只是个半成品, 学生永远不懂如何去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这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美术教学的缩影。在这样的模式下, 教学失去了连贯性和完整性, 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美术教学并不是讲完就算是完成了教学。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完整的教与学, 正如那位男老师的《面具》课上, 从教师的引导示范到学生选材制作面具基本成形, 再到添加装饰细节完成面具玩偶造型, 到最后学生戴上自己的面具表演话剧才算是完成。这样的美术教学才是完整的教学。

四、淡化美术的功利性

在平时教学中, 急功近利常常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教师们可能更注重学生的技法和画面的表现, 却很少真正鼓励学生真情的表达。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恰恰是美术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但是由于各种功利的驱使, 一些违背少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正在蔓延。有些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果, 由教师亲自指定学生的创作主题和创造思路。其实美术教育规律告诉我们, 只有通过有意义无功利目的的美术活动的正常开展, 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 才能真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切实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第4篇

美国戏剧家大师尤金·奥尼尔谈论戏剧面具的一段话,他说:“面具本身就是戏剧性的”。它有着无可辩驳的审美表现力,若“使用得恰到好处,它比任何演员可能作出的面部表情更微妙、更富于想象力、更耐人寻味,更充满戏剧性。”古希腊戏剧最初来源于古希腊人在春秋两季对酒神的祭祀。酒神也因此被称为戏剧之神。而面具源于人对神的膜拜与敬仰,戴面具的人则成为酒神的化身,成为了戏剧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符号。面具的产生一开始就离不开神性,因此在时代发展中,当人们对神的顶礼膜拜不再狂热时。面具的这种符号化的象征意义也会最终结束。

古希腊的戏剧演出始终有歌队,队员一般不戴面具。那时。面具仅仅是作为道具来使用的。面具的产生有几点原因:首先,借助面具。一个演员可以轮流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解决演员人数不够的困难。再次。由于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远。演员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远处的观众根本识别不出,因此演员需要面具来吸引观众的注意。面具帮助演员们克服了剧场条件的限制,使观众能在露天剧场中清楚地辩认出演员的形象。希腊的戏剧家们很好地利用了面具这一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因素。可以说面具真实地反应了剧场的真实特点。还有,“古希腊人对于女性歧视,当祭祀和庆典逐渐演变成戏剧时女性角色开始由男性易装上演。而真正的女性却禁止上舞台。可戏剧中经常需要女性角色,于是所有的角色都由男性担当,面具在这里成为了男性塑造女性形象的媒介。”

古希腊戏剧有悲剧和喜剧之分,面具是戏剧中最具古希腊特色的象征。在一部戏剧中,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面具。“这些面具通常用亚麻或软木制成,所以没有一个能够保留到今天;但是从以古希腊演员为主题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那些面具的形状样式。悲剧中使用的面具往往是痛苦或哀悼的表情,而喜剧中使用的面具则通常是微笑的表情,或带有点邪恶的意味。演员在表演的时候用面具遮住整个面孔,包括头发在内。经证明这些面具的形状有利于演员声音的扩散,使他们的声音更有穿透力。更加容易让观众听清楚。”

古希腊的戏剧不但影响到了古罗马戏剧。它还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戏剧观念。事实上,在文艺复兴时代,由于更多地倡导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人们逐渐把“人”放在了重要位置。戏剧中也更多地考虑了“人性”的存在而非“神性”的存在。曾经被视为神的替身的面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步走向没落,不再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的图腾。到了18世纪时,欧洲戏剧中的面具实际上已经消亡了。

二、中国戏剧脸谱的来源及发展

中国戏剧——戏曲艺术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戏剧样式之一。它与希腊戏剧和印度古戏剧一样闻名遐迩。面具同样与中国戏剧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面具最早是一种图腾,关于来源有两种,其一,由神怪傩戏兑化而来。随着巫术和宗教的发生,“原始乐舞中的傩舞便成为一种以驱鬼逐和祭神酬为基本内容,以假面模拟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傩祭。”早期的傩祭,传说是以模仿动物的跳舞来驱逐疫鬼。从前有一种驱疫打鬼的傩戏,里面有神佛鬼怪的角色。其二,据《旧唐书·音乐志》和唐段安节撰《乐府杂录》记载,“公元550年的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英勇善战,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作战就戴上形状狰狞的假面具。”这两种来源的说法其实都同古希腊戏剧一样,脱离不了神性,北齐兰陵王戴面具也是在起到一定的威吓、震慑的作用,其实就是在把自身的一种神化。

齐如山先生尝言,“国剧最初之勾花脸,是仿效的面具,相传始自北齐兰陵王破阵乐”。“后来演员亦须念唱,则面具不能再用。又该将各种面式图于面上,视为脸谱之初步。后来越演越繁,图面之人越来越多,于是勾脸不得不有谱矣”。由最早的“优”到有文字可查的“参军戏”,期间经过漫长的演变,到了明代中国戏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戏曲表演行当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历时百年终于形成脸谱。我国古老戏剧剧种有360多个。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脸谱形式,各有风姿。而最具代表性的清代中期形成的京剧,它吸收了不同剧种的精华,经过艺人们创作,脸谱多达几百种,形成绚丽多姿的脸谱艺术,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意拉开了艺术同生活的距离,制造着那让布莱希特赞不绝口的“间离效果”,把“虚戈为戏”的假定性原则贯彻到底,从而也就在纯粹审美的层面上,替作为观众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悦目、赏心、畅神的视觉游戏对象。

三、西方面具与中国脸谱的联系与区别

西方的戏剧面具同我国的脸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脸谱的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假面具。与西方戏剧不同,中国的面具没有因为人们神性意识的淡漠而退出戏剧历史,而是进一步演变成为“脸谱”。脸谱起源很早,但形成和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到了唐代就发展成为一种“代面”的歌舞形式。这种戴面具演出。观众对演员表情变化看不见,妨碍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面具就不戴了,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直接画在脸上的化妆艺术。这种表现方法推广到其它角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脸谱。第二,它们都为戏剧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是中西戏剧史上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在初期都脱离不了神性,“演员”都在充当使者的身份,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地由“神”转化成“人”。第三,他们的出现都很好地适应了当时剧场的环境,让观众在大型的露天剧场能够清楚地辨认演员的形象。古希腊的巨型面具不但把角色的五官绘画得特别大,嘴的位置还有扩音器的作用,以配合依山而建的古希腊户外剧场的实际需要。好让遥坐远处的观众也能分享精采的戏剧演出。脸谱则充分运用了色彩,给人比素面更强的视觉冲击。第四,古代东西方由于对女性的成见,使得女性都不能参加演出,而面具和脸谱的应用让男性可以更合理地塑造女性角色。英国最早的戏剧倡导者是允许女性部分地参与戏剧的,但当戏剧成为一种专职之后,女性又一次被戏剧舞台所驱逐。西方的面具和中国脸谱一样都具有简单的符号,“观念符号”和“表情符号”都是用于舞台上的具有某些特定象征和寓意的化妆艺术。归根结底,它们的美是表现而非再现的,是象征而非模仿的。也正是这种非写实超现实的特征,竟使古老的脸谱跟那怪怪奇奇的西方现代艺术有了某种内在沟通和美学同构。

《面具》美术教案 第5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设计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教管理质量,已成为幼教界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所以我设计了开始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

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不一样的我”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所以我设计这一课美术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重难点】

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

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

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

《面具》美术教案 第6篇

动画片一直是孩子们最钟爱的电视内容,其中的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这些具有正义感的角色也是孩子们纷纷模仿的对象。每当看过这些动画片后,孩子们都会在游戏的时候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你做孙悟空,我做黑猫警长,沉浸在自己创编的游戏情节中,而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和美人鱼也被女孩子们所喜爱着。游戏时,孩子们常常为了角色的分配而争执。“要是有面具就好了,我就可以象在家里一样演孙悟空了。”“对呀对呀,有面具就方便了!”孩子们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借助一定的道具来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同时,面具因其独特的代表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底蕴。这节活动是以幼儿的意愿出发,为新年舞会制作面具,所以他们的制作热情很高。而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对称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因此,这节活动将以“对称”作为装饰核心。使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大胆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和装饰面具。

2.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松紧带、卡纸、水彩笔。透明胶、剪刀、等。

经验准备:

对“对称”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重点:

运用“左右对称”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运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活动过程:

一、产生制作兴趣,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面具名称,颜色,表情等。引导

――欣赏教师制作的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二、观看录象,激发幼儿制作面具的欲望。

通过看录象,让幼儿了解许多民族部落在节日时会戴上各种各样、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具来庆祝,重点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各种面具的不同特点。

三、幼儿制作、装饰面具

教师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制作,鼓励其大胆运用和创作,协助幼儿完成作品。

四、面具展示表演

在音乐的陪衬下,幼儿戴上各种各样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表演,体验其成功的喜悦。

作品赏评。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面具。(用了哪些装饰材料?什么地方用了对称的方法?)

2、小结

我们用对称的方法,还有使用各种材料,就能把面具装饰的特别漂亮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欣赏。

区域活动

《四大发明》 经验;了解祖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知道四大发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指导:

1.请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

2.讨论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反思:

美术教案:《动物面具》 第7篇

————金山小学:汤春芳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有表情的面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观察、欣赏各种有表情的面具,提高欣赏水平;

3、运用这些有表情的面具进行表演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面具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立体感的面具; 教学准备:

学具:厚薄、色彩各异的卡纸、彩纸,剪刀、胶水、纽扣等生活材料。教具:范作、面具、音乐、学生作品等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的名字叫“我来说,你来猜”(课件)

老师介绍这个动物的相关特征,请大家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动物呢?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屏幕(课件)

①身上长着毛————有高超的捕虫本领————嘴巴直直尖尖的————“森林卫士” ————啄木鸟(图片)

②身上有斑纹————属于水陆两栖类动物————眼睛鼓出————它的声音————青蛙(图片)

③善于奔跑————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脖子细长————鸟类中最大者————鸵鸟(图片)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

二、介绍面具的历史 一直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面具戴在脸上。大家请看(点击第一张图片)这是原始人用木头雕刻出来的面具,看起来有点夸张,有的同学也许要问,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夸张的面具呢?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解释,他们就认为只要戴上这种夸张的面具,就好象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驱妖降魔。古代面具还可以作为图腾来崇拜,同学们看到的第一个面具是用白铜合银做成的,面具像个乌龟的样子,乌龟在古代是长寿的向征。这个龟样面具寓意着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第二个面具是印第安人的木雕面具,也寓意着吉祥如意。图腾面具还可以用于狩猎,举行欢庆活动时也经常被使用,前不久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人们戴上了牛头面具在进行欢庆游行活动呢!由此可见,面具古代就有,而现在我们还在使用。

三、揭示课题:动物面具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制作动物面具。(板书:动物面具)

四、面具的制作方法

1、听说我们三(2)班今天要制作面具,几位动物面具新朋友可等不及了,一定要汤老师带他们来做客,大家想不想见见它们啊?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它们出场吧!(教师拿出制作好的动物面具)

2、老师邀请几为小朋友上来,戴上动物面具给大家展示一下。

3、(请同学上台戴面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动物面具的造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它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还有其他表现方法吗?

(举例:兔子鼻子(立体、揉纸团,你有不同的做鼻子的方法吗?);狮子棕毛(剪法?你会?其他方法?简便);材料(有糖纸,还有报纸„„)

4、制作的方法:

制作手法:剪、撕、贴、揉、卷;(生边讲老师边板书)材料巧妙利用:巧妙利用,尽量不浪费; 空出眼睛的位置,如何剪眼睛(对折剪);

5、• 制作步骤:确定动物~~~厚纸做外形~~~剪、贴、画、撕等表现脸部特征?(教师示范)

五、分组制作

一、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在开始制作之前请同学们听好老师的作用要求:

请五人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准备合做什么动物面具,然后组长给各人分工:谁做脸形?谁做眼睛?谁做耳朵„„商量好了吗?想一想,大纸做什么?小纸做什么?还有些废旧物品就请大家发挥创造力,装饰到作品中去。

二、教师分组指导

六、展评作品

1、先完成作品的小组请一同学上台展示面具。

可以模仿动作,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作品。

2、做完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七、总结合影留念

今天大家合作的作品真棒!动物面具做的也很棒,下面 请大家戴上你的作品,老师给大家来个面具合影好吗?准备好了吗?老师说123,你们一起说茄子!123,茄子!(合影留念)

八、下课前收拾桌面、地面。

京剧艺术与现代舞台美术的结合 第8篇

京剧艺术是具有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为一体的, 首先在表演方面, 它的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法式规定, 通过几百年的发展和锤炼, 不断的探索与继承, 逐步形成了京剧特有的表演形式, 那就是虚拟。程式化的表演体系, 如“梅兰芳表演体系”。比如:上场就有各种形式, 有的是唱着上, 有的是随着锣鼓上, 有的是起霸上, 有的是急急风上, 有的是翻上等等。比如哭的动作,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哭法, 通过哭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等等。在此如髯口的表演动作, 就有甩、扬、绕、撩、抖、挑、推、吹等十几种程式。另外戏班里的术语:“挖门”、“二龙出水”、“八字”、“一条边”、“起霸”以及“云手”、“小翻”、“飞脚”、“扫堂”、“旋子”、“大刀枪”、“小快枪”、“单刀枪”等许多表演都是通过形式化的规定动作来完成, 人物的一伸手、一投足以及上场前的一声咳嗽等等都是一定的程式, 演员的唱段通过“西皮”、“二黄”, 演唱出人物的欢乐、浪漫、爱情、悲痛、昂扬等心态与感情, 这些程式化的表演方法, 都源于生活, 它既源于生活, 通过艺术家的表演又高于生活, 把生活化的动作, 将它提练形象化、程式化和艺术化。

比如上下楼的动作, 老戏考记载, 上楼步身体往前扑, 手提衣服立前边, 女子则提裙子立前幅, 迈步时须高抬腿, 膝盖以上抬平, 步要迈的小, 每步不过四五寸。京剧这种上楼身段, 完全可以找到生活的依据, 京剧这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表演程式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与心理活动的, 它虽有一定的法式、规格, 但并不是僵死、呆板的, 有才华的演员总是会创造性地自由运用。京剧的另一特点, 就是以虚代实的表演方法, 比如“推门”、“跨门坎”、“骑马”、“划船”、“上山”、“下山”等等这些虚拟化的表演动作可以非常明确的说明环境与时空, 在有限的表演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环境与时空以及环境的变化与时空的转换, 正如剧作家吴祖光先生讲的:“我们的优秀戏曲演员,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虚拟的表演方法, 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发展, 才使我们的戏曲舞台艺术达到这么丰富、这么美丽、这样神奇魁伟、变幻多彩的境界, 鸟飞天上、鱼游于水、水远天高、无拘无束, 中国古典戏曲传统的天才的表演方法使我们这一块小小的舞台达到了海阔天空的境界, 这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奇迹。京剧艺术之所以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 正是我们的京剧艺术魅力所在, 她的程式化的表演、虚拟化的时空、写实和写意的有机结合, 创造了我们京剧特有的表演体系, 成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梅兰芳表演体系”。

京剧艺术之所以说它是综合艺术, 这其中除了表演艺术, 还包括音乐艺术、舞台美术、灯光艺术、服装艺术以及道具、音响、化妆、装置等多门艺术。在我国戏曲表演中, 特别是京剧艺术的演出中, 多数是以人物造型为主的演出形式, 演员的服装主要以明朝、清朝的样式特别规定而成的, 它的衣冠服饰又以剧中人物的阶级而分的。无论是样式、颜色都有严格的规定, 正像戏班里的行话那样, “宁穿破、不穿错”, 京剧人物的服装颜色是根据人物社会地位, 职务高低, 人物性格而定的, 如上层人物是以黄、红、黑、白、绿等颜色为主, 虽有金线、彩线缝制、刺绣成的, 按照阶级高低, 职务大小, 人物性格, 而分的各种图案, 服饰色彩分明, 图案精美、富丽堂皇、光彩照人。而平民百姓的服饰则主要以黑、白、兰、褐等色彩为主, 服饰的图案, 多是绣一些素的花边或简单的图案, 有的就只有一个其它色彩的边, 甚至全一色, 服饰色彩单调, 灰暗。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第9篇

1.大胆想象与配色,初步学会用对称、对比色等方法表现京剧脸谱。

2.欣赏京剧脸谱图案的对称美、色彩美,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活动准备

1.京剧脸谱画4个(典型普通脸谱红色、黄色、绿色各1个,色彩搭配夸张变异的脸谱1个),未涂色的线条脸谱5张,炫彩棒,空白脸谱,毛笔。

2.京剧音乐《说唱脸谱》。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京剧脸谱

1.出示脸谱图片:你喜欢哪个脸谱?(根据幼儿回应随即出示红色、黄色或绿色的脸谱范例。)

①它有些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最多?(脸谱上最多的颜色在脸颊上,引导孩子观察脸谱上的主色调和其他配色,并出示色卡。)

②比较三张脸谱范例:这几个脸谱都有一种同样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仔细看看黑色在脸谱的什么部位呢?(眼睛周围、嘴巴周围,出示部分色块图片。)

③额头、嘴巴、下巴分别是什么颜色?

2.比较三张脸谱:除了有鲜艳的颜色,看看他们的花纹有什么特别?

①额头上都有怎么样的花纹?你还想画出怎样不同的花纹?

②眼睛周围的图案有什么不同?像什么?

③胡子都是怎么样的?

④画完脸谱,再给脸谱化个妆,涂上漂亮的颜色。

小结:京剧脸谱不仅颜色鲜艳好看、花纹特别,还代表了不同的性格。

二、设计京剧脸谱

这里有很多的空白脸谱,请你来设计一张你喜欢的京剧脸谱。

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以京剧乐曲为背景):

想一想,额头是什么花纹呢?

鼻子画在纸的中间,画得大一些。

在眼睛周围画上你喜欢的花纹。

看看你的脸谱左边和右边一样吗?左边画一笔,右边也要画一笔,这样画出来的画左右就一样啦!

你的脸谱最多的是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意思?想好了再涂颜色。

三、京剧大舞台

1.巡回欣赏:谁设计的京剧脸谱最有意思?为什么?谁和他设计的不一样?(引导观察颜色和图案的不同。)

动物面具美术教案设计 第10篇

1、用纸板和其他材料画画、剪剪、贴贴,做出一些动物面具。

2、制作过程中,动物面具 江苏版美术表现出动物面具的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细致,看谁把动物面具做得最有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纸板和其他材料画画、剪剪、贴贴,做出一些动物面具。

难点:看谁把面具做得最有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带上动物面具,大家几乎都不认识了。想象自己是头大灰狼、是只笨狗熊、或是调皮的小猴子,哈!哈!哈!多带劲儿!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1)中国彝族动物面具。

(2)非洲猩猩面具。

(3)非洲鹿形面具。

(4)非洲兔形面具。

2、书本上的面具有何特点?看后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

3、你如何设计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动物面具?用什么材料?用什么工具?

四、学生作业

1、用纸板和其他材料画画、剪剪、贴贴,做出一些动物面具。

2、表现生活用品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关键是把面具做得有趣。

五、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大胆、细致。

3、安全教育:不要让尖物划破手。

4、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

中班美术教案《有趣的面具》 第11篇

1、幼儿大胆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面具。

2、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3、增强幼儿对装饰活动的兴趣及表演的欲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欢快的音乐;flash动画;装饰好的面具;未装饰的面具;透明胶;固体胶棒;彩色笔;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贴;旧挂历;包装袋上的图案;黑板一块;小镜子若干;大镜子一块;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1、幼儿带面具律动入场。

2、请幼儿观看flash动画,猜猜都是谁?

二、师幼探讨装饰面具的方法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种面具相同之处(眼睛)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之处(形状、颜色、材料)3、倾听教师讲解自己的面具特征(形状、颜色、材料)4、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交流:面具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装饰物等等。

5、幼儿带上面具照镜子,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幼儿制作面具1、教师提出制作面具的要求。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装饰。

3、幼儿带上装饰好的面具照镜子欣赏。

4、游戏:猜猜他是谁四、结束:化妆舞会请幼儿戴好自己装饰好的面具,邀请客人老师一同参加化妆舞会。

反思:

1.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活本次活动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探索发现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情景中大胆地探索与表现,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好玩的面具小班美术教案 第12篇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 制作各种面具。

2、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___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第13篇

关键词:《悲悼》,面具理论,奥尼尔

一、人格面具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人类一种集体的普遍的对所有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非个体性的第二心理系统。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具体组成内容,“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无数次的重复已将这种种经验刻入我们的心灵之中”。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位于人格的最外层。人格是由“面具”(“人格面具”)构成的。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或人格的一个侧面。人格就是一个人所使用过的所有面具的总和。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去表现理想化的自我。”人格面具所起的作用相似于演员用的面具,使能呈现出与己有利的形象,获得社会的悦纳,从而取得个人利益和成就。但如个人在使用人格面具的过程中处理不当,意识自我会视自身等同于某个面具,既而导致真我的背叛与迷失,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二、面具与奥尼尔戏剧

奥尼尔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他擅长挖掘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冲突,描绘陷入生存困境的现代人的痛苦挣扎。在这方面,他与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哲学家有着一定的理论渊源。他早年推崇古希腊悲剧,面具则是古希腊悲剧作家广泛使用的戏剧表现手段。

《悲悼》是他的重要作品,以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奥瑞斯提亚》为蓝本。他把《悲悼》人物放在了古希腊悲剧框架中,通过相似的戏剧冲突来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境遇,试图“找到接近希腊人命运观念的现代心理学的处理方法”。

剧本形象地刻画了孟南家族复杂情感关系。孟南一家的悲剧,是仇恨,对立的悲剧,其根源来于对对爱的追求和因得不到的爱而起的恨断裂成为巨大的沟壑,将整个家族的命运颠覆其中。

《悲悼》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面具。奥尼尔以象征性的面具入戏。孟南家的大房子看起来像一个大的面具。孟南家的每一个人都戴了面具:“……就像它戴着一个面具似的。孟家的人的相貌就是那样的。他们全家都是,并且传给了他们的妻子…… (荒芜译1982:160) ”这种特征化的处理方式表现剧中人物被压抑,被扭曲的痛苦。奥尼尔运用此来揭示人物内心的多重状态。

1、面具膨胀与自我迷失

荣格把过分重视人格面具的情况称之为“人格面具的通货膨胀”,又称“人格扩张”或“面具膨胀”。过分信重人格面具,容易导致真我的迷失。

莱维尼亚是全剧中最重要的人物,她是双重性格的代表。奥林说莱维尼亚是“我们当中最有趣味的罪犯”, (荒芜译1982:315) ”。莱维尼亚是家庭角色错位的人格扩张,她对父亲的感情超越了亲情,“我爱爸爸比爱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厉害。为了要保护他不受伤害,随便什么事,我都愿意干! (荒芜译1982:166) ”她的母亲克里斯蒂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想做你爸爸的妻子和你弟弟的母亲,你想千方百计的窃取我的地位! (荒芜译1982:186) ”

她爱恋父亲,要独占父亲的感情,所以她憎恨母亲,她必然要为被谋害的父亲报仇。逼得母亲自杀。“你怎么那么下贱,竟然用我来掩饰你的淫乱? (荒芜译1982:183) ”。莱维妮亚在这场家庭内部冲突中虽胜利了,可她摆脱不了孟家“鬼魂们”的纠缠--她灵魂中的负罪感,心理上犯罪的阴影。“……我必须惩罚我自己独自和死人们同住在这里是一种比死亡和坐牢更坏的报应……我要单独同死人们住在一起,保守他们的秘密,让他们来缠我,直到孽债偿尽,而孟家的最后一位可以得到一死的时候。 (荒芜译1982:342) ”

2、面具冲突

“好的”想法来自一个面具,而另一个面具认为这种想法不好,于是就产生内心冲。荣格认为,如果一个人表面是外向,内心一定是内向的;如果表面是思维型的,内心一定是直觉型的。

父亲艾斯拉:他的脸“同孟南家的其他人一样,也同一张像活人的脸的面具出奇地相像(荒芜译1982:180)”。作为孟南庄园的继承人,他以那副“面具似的面孔”,责无旁贷地苛守着这个家族的清教传统。他“冷漠而没有感情的脸”以及他平日里一贯的生活作风无一不显示出一个清教徒特有的气质。

然而,他冷峻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渴望爱的灵魂。看他对克里斯蒂那一番爱的表白:“……从前我爱你,中间这些年我爱你,现在我还是爱着你……(荒芜译1982:211)”。他想要打碎他们之间的那堵墙,试图在自然之母的引领下步入人性的天堂。

3、面具污染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不良环境中会形成一些情感偏见,由于这种情感偏见可能基于不正确的信息,又是潜意识的,自动的,所以难以接受正确的信息。”成年的人格异常往往源于异常的个性化过程,源自于父母的无意识影响。”

父亲艾斯拉以“面具似的面孔”苛守着这个家族的清教传统。他“冷漠而没有感情的脸”使得与儿子奥林关系冷漠。正如奥林所说“……我觉得他死得一点也不可惜 (荒芜译1982:244) ”;这使得奥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母亲的影响,有严重的恋母倾向,这也导致其自杀。“……你才是我真正的血肉!维妮不是……你是我的一部分(荒芜译1982:243)”“我将来永远不会离开你,我不要海丝儿或者任何人,你是我唯一的爱人! (荒芜译1982:248) ”从这些话都可以看出,母亲克里斯蒂对奥林性格形成的影响。

三、结论

奥尼尔从戏剧题材、内容到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对美国戏剧乃至世界戏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谈到舞台上面具的使用, 奥尼尔的看法是:“关于面具,我的观点是,它们也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但是在一种现代意义上。由于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它们能够发现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我越来越坚信,人们终将发现,面具的使用可以最自如的解决现代剧作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戏剧中以最大可能的明晰性和最经济的手段——表现人们头脑中那些深藏的,这种冲突随着心理探索逐步深入,正在不断向我们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卡尔文.S.霍尔.张月译荣格心理学纲要[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7.

[2]、廖可兑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三年级美术教案面具1 第14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夸张的面具。课 时: 1课时 年 级: 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油性笔、油画棒、绘画纸、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教学方案:

一、面具博物馆(面具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1、导入:欣赏藏戏或傩戏视频

(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小段电影,请大家仔细欣赏,你从电影中联想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师:他们头上戴着什么呢?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3)师: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4)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神,但这种面具成为了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欢迎。

2、欣赏面具

(课件出示:非洲面具、藏戏面具、傩戏面具、动画片面具)

二、面具研究室(观察、分析面具的特点)

1、(课件出示:傩戏面具面具、现代面具)

(1)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傩戏面具面具和现代面具,它们色彩是怎样的?

(2)不管是古代的面具还是现代的面具它们都是五颜六色的,除了色彩鲜艳外,它们还有什么特点?(造型夸张变形、面具左右对称)

小结:是啊,中外各地的面具都是色彩鲜艳,造型夸张。面具的夸张变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夸张变形(课件出示),一种是局部夸张变形,就是将五官进行夸张变形(课件出示)

三、面具讨论室(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面具,(课件出示)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四、面具制作室 作业要求:1、2、5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个面具。

孩子们手上有一些材料,小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看看哪个小组的面具最有创意。

3、4、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五、面具展览室

1、展一展:每组请一个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请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2、跳一跳、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美术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一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八年级上册美术《面具》教案 第15篇

◎教学过程: 播放第一组图片

问:大家认识图片上的人吗? 学生回答 播放第二组图片

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四个图片的共同点在哪里?(佩戴了面具)学生回答

发现共同点之后,引出本课内容,面具

提三个问题,简单回答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听课

面具的概念:面具,指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 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

面具的由来: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品。早在几千年前,一些原始部落就头戴面具,挥动兵器,赶走魔鬼,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赋予他们一种奇特的力量。播放古代面具的图片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就是最早人们在狩猎的时候戴的面具,他们模仿猛兽的样貌,为的是便于接近猎物,从而更好的捕捉到猎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中国面具的主要类型

藏戏面具、贵州面具、百戏面具、彝族面具、萨满面具

思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面具运用在哪些方面呢?

制作面具的材料: 古代面具以青铜、玉、陶、为主。

现代面具多用木头、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制作面具的方法:

1、确定出主题风格(比如:夸张、简单、华丽)

2、画出草图

3、考虑材料与制作方法

4、加工装饰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第16篇

1、上课!

2、同学们喜欢看小品吗? 下面我们看一段小品。请上场!

(孙悟空,唐僧,牛魔王,妖怪上场,表演一下,面向观众定型。)

3、他们戴的是什么?

(面具)

4、什么是面具呢?

(是人们在特定的表演或仪式中,为了表演的需要,把面孔遮住,塑造人的特定形象的用具。)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具?请举手(提问2个学生)(夸:你的知识面很广,你的表达能力很强。)

6、这几位同学表演得又生动又有趣,感谢他们的表演!请退场!

7、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些面具参加表演或展示? 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面具的设计与制作。★(2面具设计与制作)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5页 三.新授:

1、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活动任务

★(3活动任务)(1、了解面具;

2、设计制作面具。)

2、是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面具的历史。★(4面具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遍:

(面具的使用由来已久,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中佩戴面具,有些戏曲表演戴面具,甚至古代的武士也戴面具威摄敌人。后来这些原始功能逐渐消褪,面具演化为娱乐用具或纯艺术品。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面具仍以鲜活的形象流传分布于中国的24个省、自治区的39个民族中,构成世界面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面具以形式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内涵的深邃,丰富了世界面具文化宝库。)

★(5战争、祭祀、戏曲戴面具图片)现在我们看一下面具在战争祭祀戏曲中的应用,这是

,这是

,这是

,这是

,★(6娱乐)面具在一些国家的狂欢节(巴西)或化装舞会上非常流行。这是

★(7面具种类)我国的传统面具艺术式样较丰富,有地戏面具、藏戏面具、满戏面具、民间社火面具等,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地戏面具来了解面具的设计制作特点。

★(8地戏面具, “戏剧艺术活化石”)

说起地戏面具,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地戏的来历。地戏不是地方戏的意思,它是一个戏曲种类。地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发展至今,被称为“戏剧艺术活化石。”

老师安排了预习活动,大家看课本上有个字,单人旁加上难字,怎么读?谁预习过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读作nuo傩,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神驱鬼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加上了戏剧情节,称为“傩戏”。地戏是由傩戏发展来的,是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戏主要流行于贵州安顺及其周边地区)

(回答的很准确、全面!可见你预习的很认真!)★(9《千里走单骑》片断)在电影《千里走单骑》中我们就能看到地戏表演。(地戏的演出不是在戏台上,而是在农村的空地上,演员都是当地村民。他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戴着地戏面具,敲锣打鼓,奔腾跳跃,观众围成一圈进行观看,气氛十分热烈。)你能猜出来这个角色是谁吗? 你根据什么猜对的?

(如果学生不回答色彩,引导他们观察色彩。如果答对了,强调关公的面具图片,再链接到《色彩》)

★(10 地戏的色彩):(红色象征——蓝色象征„„——)在戏剧中,人物面部色彩有一定的象征性,说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象征性上,地戏面具和其他戏剧如京剧脸谱是相通的。

有一首叫作《唱脸谱》的歌就唱出了各种人物面部色彩不同的象征性,有谁会唱?和老师一起给大家唱一段,谁来给我们伴舞?我们唱出了哪个人物大家就把他的名字喊出来,看谁听的仔细!

(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地戏面具上的色彩除了象征性,还有什么特点?

(色彩对比强烈大胆,个性鲜明)

大家在制作时要在色彩上对比鲜明一些。

★(11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地戏面具有哪几个组成部分?

(面部、头盔、耳翅)

大家设计制作时这三部分可以连在一起做,也可以分开做。

★(12动物面具设计制作特点)刚才我们欣赏的主要是人物面具,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动物面具。同学们看一下,这是动物原型的照片,这是老师设计的面具图案,这是制作出的面具作品,有什么规律吗?(夸:分析的很全面,说的很准确。)

看大象,大象的特征是耳朵大,鼻子长,有的有长牙,如果你设计制作时把鼻子做短了,把耳朵做小了,还是大象吗? ——对,要突出外形特征。

——对,美的更美,长的更长,圆的更圆,可以夸张突出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单击出字)友情提示:动物面具设计制作的要求就是:突出夸张主要特征 ★(13面具制作步骤方法)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面具,一定手都痒了,想快点制作一个面具。但是,面具是怎样制作的呢?(没人举手就给他们讨论时间)

课前老师安排了预习活动,哪位同学做过面具了,来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讲述演示制作方法:(用手比划着讲)

(语言表达能力挺强的!)有没有别的方法?谁来补充一下?

*剪对称图有窍门,谁知道?*怎样穿绳最方便?

(同学们把制作的方法、步骤叙述的很详细,现在老师按照你们说的步骤制作一个面具。同学们可以和我一起做。)老师讲述演示制作方法:

★(14显示方法1、绘画法;2、剪贴法;

3、综合法)

(步骤一步一步的出现。步骤

1、构思,选材)我想制作一个蝴蝶面具,大家看,这样的材料行不行?

(拿起放在脸上:白纸、石膏板、)什么样的材料行呢?

(卡纸)拿出彩色卡纸放在投影仪上。

(步骤

2、画草稿)蝴蝶的外形特点是有两对对称的翅膀,我怎么画才能既画的省事又剪的对称?

(画一半,再对折了剪)

好,就按你说的做。(步骤

3、剪外轮廓)(对折了剪)

(步骤

4、装饰内部)我先用绘画法装饰,再用粘贴法装饰。

(步骤

5、挖眼洞嘴洞)为了戴在脸上能看见路,说话,还要剪眼洞、嘴洞。谁能告诉我,怎么剪既安全又好看?

(步骤

6、穿绳)面具能戴在脸上,穿绳必不可少。怎么穿绳?

老师的面具做好了,(戴上),好看吗?

现在 大家先按分组构思、讨论活动主题,再分工、合作制作面具,做好了戴上面具进行相关的表演,完成后进行评比,看哪一组的同学技艺高超,做的快演的好!给大家 分钟制作,分钟表演,动作慢了可能没机会表演。快!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动手做吧!四.学生制作: ★(16面具素材)。

(做指导,不时要大声展示学生半成品。)五.才艺展示:

★(17<我的舞台我做主>才智大比拚,面具展示)

时间到了,由于时间关系,没做完的同学下课再做,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戴上做好的面具进行表演。快!抓住展示自己的机遇!

(主持人上台):柳行中学初一三班面具制作展示大赛现在开始!首先上场的是 组的同学,请上台展示你们的面具(学生台上面向观众站住,可摆造型),同学们猜一猜他们的面具分别表现什么人物?

(老师):评论一下谁做的最好?好在哪儿?现在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制作巧手!其实,我想,你们和他一样优秀,只是时间仓促,没能做好罢了。假如时间充分,你们会做的和他一样好,甚至比他更好。现在请戴上面具进行相关的表演。六.小结:

浅谈面具艺术 第17篇

狩猎活动, 原始社会猎捕动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狩猎时戴与动物相似的面具有利于于接近动物或者威慑动物;部落战争, 战争是戴着面具不仅有识别的功能够能还有防护的作用, 同时也参有巫术的作用, 希望带上面具后的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取得战争的胜利;图腾崇拜, 作为一个氏族的标志有部落选择的文身, 有的带上某种特定的饰物, 有的则佩戴面具;宗教仪式, 面具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工具, 带上面具的部落首领或巫师就被认定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能够与天地以及各种神灵相沟通以达到他们进行巫师的目的。巫术是原始先民精神生活的产物, 当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处于动物性本能的原始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他们不再满足于现实的物质产品, 并企图将他们的精神世界用物质的、形象的方式表达, 这就产生了原始艺术。

另一种产生原始艺术的原因是处于个人心理平衡原理。平衡原理事物的产生都是为了补充另一个失衡事物, 当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 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即思维能力的加强, 此时的人能分清自我与非自我。一方面自我意识膨胀, 一方面囿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控制非自我的东西。此时的原始人会采用一种自我欺骗的的方式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而产生了一些列的属于原始艺术的范畴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是实用性的, 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的。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各种雕刻、骨刻、陶器、岩画……便应运而生, 这丰富着原始人的精神生活。面具是原始艺术的一种, 原始艺术的产生是为生存服务的, 是整个氏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的问题。原始艺术的起源于巫术说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巫术说则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的, 任何一个民族都曾有过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的阶段, 这就为巫术说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试图利用面具得到超自然的力量去得到个人以及社会利益 (当时人们的利益也仅仅停留在生存方面) 。

世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面具的功能早已发生了变化, 当代的面具按其功能分面具主要有一下几种:

一、作为宗教仪式的道具

面具与宗教的渊源有很久的历史了, 也有很多人认为面具艺术产生于宗教, 这也不无道理。在原始社会举行巫术活动的时候巫师会利用一些道具, 如头戴羽饰、面戴面具、手上戴手镯……根据目的不同, 宗教仪式和所用道具也有所不同。面具用于宗教之中是与原始艺术有一脉相承的, 面具直接做为巫术活动的道具, 在中国一些古老的名族中的一些宗教活动中可以看见, 东北的萨满教

面具同样也用于丧葬仪式中, 死亡是人们永恒的主题, 相信死后能重生也是人们对死亡的一直追求的观点。因此人们会慎重对待丧葬仪式, 丧葬面具是死亡仪式中的重要器物, 一方面是延缓尸体的腐烂, 古人认为灵魂是需要肉体依附的。另一方面认为戴上面具就有神性, 能有助于死者的灵魂顺利通过黄泉彼岸过另一种幸福生活。早在公元一千多年前的埃及就有人在死者面部覆上面具, 最著名的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的该面具用22K黄金面板制成, 上面镶嵌青金石、红宝石、玻璃等装饰物, 希望法老的形象永远存在, 寄托灵魂不灭的信仰。

二、节日活动的工具

面具与民俗活动中的一部分。作为节日的道具可分为传统面具和现代面具, 传统面具是用于传统活动中, 包括:傩面具 (是祛灾祈福祭祀活动) , 傩面具与傩戏相结合。藏面具与“羌姆”的一种寺院舞蹈的兴起有关) , 民间舞蹈 (一些民族舞的配饰) , 民俗面具 (民俗活动是为纪念某个人物而装扮成其模样而化妆的道具, 也可以是佩戴面具以祈求生活圆满) 。这些面具常与绘画、雕刻联系在一起, 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如今这些传统面具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代面具多属于商业用途, 种类也繁多。

三、用于专业戏曲的道具

戏曲的面具有的是直接绘在脸上的, 将面具用的最炉火纯青的算是川戏中的变脸, 川戏巧妙的运用面具这个道具的变换给戏曲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京剧中生、旦、净、丑的角色所绘的面部图案是不同的。在戏曲中运用面具一方面有是处于舞台效果的需要更是为了融入情节的需要。当人化了妆或是带上面具, 其真实身份就被隐藏起来, 就会做出一些自己潜意识中存在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而没能做出来的事情。

如今的面具是人们用来调节生活的重要道具, 但是那种原始的心理也有遗存, 尤其是在思维能力未发育成熟的儿童中, 他们仍有原始人那种以为戴上面具便拥有超越自己力量的神秘论的观点。如今的一些少数民族在中大节日的时候人使用面具, 虽然它已经失去原始的意义只是重要的烘托气氛道具, 民俗活动或节日中所用的面具也是一种纪念方式而已了。面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摘要:面具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人类民族的童年时期都产生过与面具有关的艺术, 直至今日面具在我们的民俗, 戏剧、舞蹈……中仍然存在。本文通过对原始面具的研究探究原始面具背后的心理特征, 给当代面具文化带来新的思考。

关键词:面具,原始艺术,原始宗教

参考文献

[1]《面具》.白胜庚主编.顾朴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7第一次印刷.

上一篇: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下一篇:见义勇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