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食品制造企业简介

2024-06-01

肉制食品制造企业简介(精选6篇)

肉制食品制造企业简介 第1篇

各位领导,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展示自我,挑战自我,成就事业的机会。我叫,今年32岁,大专学历。96年8月,应聘加入双汇集团,分配到,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很快成为车间技术骨干,98年2月份进入生产中心,从事集团公司生产管理工作,担任生产中心副主任至今。

今天我竞聘的职务是肉制品生产部副部长。我的竞聘报告共分三部分:

1、自身优势;

2、对肉制品生产部工作的认识;

3、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自身优势

我认为,竞聘肉制品生产部副部长一职有下列优势:

1、我具有忠于双汇、奉献双汇的精神,同时对双汇有深厚的感情。

八年的双汇生活已使我融入双汇,是双汇给我生活的根基,是双汇给我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我忠于双汇,我愿把我的一切奉献双汇,为双汇大业、为肉制品事业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我具有吃苦耐劳,务实热情,敢于承担重任的工作作风。

我的双汇生涯是从包装车间推成品车开始的,这种磨练使具备了吃苦耐劳、务实热情、敢于承担任何压力的工作作风。在肉制品业竞争激烈、经营比较困难的今天,我参与肉制品生产部的竞聘,就是因为我深知“无限风光在险峰,工作难度越大,越能锻炼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按照事业部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踏实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勇于承担各种压力。

3、我具有比较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能更好地组织协调各工厂、各部门的工作。

我在生产中心一直主抓肉制品的计划管理、生产组织工作,具备了一定的生产管理知识和经验,同时炼就了我较强的生产组织、协调能力。生产部需要协调技术、销售、采购、生产、物流等部门,具备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非常重要,我认为我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4、熟悉肉制品业生产情况,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

我起步于一名普通工人,在生产一线掌握了肉制品从原料加工到产品包装入库的全过程,掌握了生产肉制品主要设备的操作技术要点,熟悉了肉制品工艺知识和产品加工标准;在生产中心我一直负责协调集团公司肉制品业工作,熟悉各单位的设备、产能、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熟悉肉制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本核算体系;制定并完善了高低温肉制品集中配送规范,对集团公司肉制品业物流配送体系非常熟悉;对集团公司《肉制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文件的制定,标准化的推进非常清楚。这些知识和经验,使我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第二部分:对肉制品生产部工作的认识

肉制品事业部作为集团公司一个主导的生产经营主体,必须确保供应链顺畅,控制好销售、采购和生产,实现产、供、销三统一。就生产部的工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做好肉制品生产计划的编制、下达,保证按生产计划严格实施,保证市场供应,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2、对生产过程进行人员管理、过程控制、安全管理、成本控制并跟踪,落实生产过程中的供应链管理。

3、全面推行生产标准化,落实生产管理标准化,提高产能、提高劳效,增加企业赢利水平。

4、加强各生产单位成本核算与考核,加强各单位生产成本的对比与总结,并对生产成本异常的单位进行跟踪,确保各肉制品单位成本最低,创利水平最高。

为此,对做好肉制品生产安排、生产协调、生产管理工作我充满信心。

第三部分:工作思路

如果我竞聘成功,我将协助生产部长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工作目标,做好与四个部门的衔接,实现产供销三统一。

四季度肉制品事业部计划生产高低温肉制品20.5万吨,实现利润1.3亿元,吨均创利634吨,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与技术、销售、采购、生产四个部门的衔接,解决目前生产与销售的不平衡,生产设备布局与市场需求的不协调。

1、做好与技术部门的衔接:

市场在变化,消费观念也在变化,我们的产品就要不断调整,因此,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品,重点推出新产品,而要想培育上量的产品,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必须有现代化的设备做支撑,也就是说开发产品不仅要适应消费者,还要与生产实际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培育集团公司新的主导产品。

2、做好与销售部门的衔接:

肉制品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集团公司必须“做深做透,做大做强”的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必须严格“以销定产“,牢固确立”市场第一“的观念,各种产品都有其消费的规律性,也就是市场需求的规律性。因此作为生产管理者必须了解市场,了解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预测现有产品在不同时期的销售需求情况,才能提前决策,更好地合理调配各种生产资源,实现对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的“游刃有余”。

3、做好与采购部门的衔接:

作为肉制品业,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必须有充足的原料做保障,因此要加强与采购部门的衔接,及时为采购部门提供需求信息,实现采购与生产的有机统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原料市场、原料价格的变化,调整生产,实现产品的最佳组合,即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又达到成本最优,创利水平最高。

4、做好与生产部门的衔接:

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做好生产安排,指导生产并进行监督考核。因此对每一个生产厂家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各个工厂的人员、设备、产能、资源、当地消费习惯、外部环境、市场状况,只

有这样,才能在产品布局、生产规划、生产组织、产品发运上做到资源有效配置、合理利用,使生产与市场需求充分对接。

只有实现与技术、销售、采购、生产的有效衔接,才能理顺供应链,实现肉制品业生产按订单运作,落实产品的新鲜度管理。我在生产中心规范落实了高低温产品集中配送,制定了高温火车装车管理规范,以后从定单收集、审核、生产加工、备货、派车、装车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肉制品进、销、存管理,落实肉制品72小时订单管理,对出现问题的责任单位领导进行处罚,实行“日通报、周总结、月兑现”,最终实现产、供、销三统一。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内部市场质量链。

随着消费者保护意识的加强,特别是今年质量问题非常多。1-8月份市场反馈肉制品质量问题1483起,其中杂质问题714起,占48.15%,品质问题629起,占42.41%,抽检不合格5起,占0.34%,其他问题135起,占9.1%,已经危及到食品安全,分析原因主要是执行力差,管理不善造成的。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

1、以质量考核为基础,做深做精工厂内部管理,强力推行生产加工标准化,实现集团公司肉制品生产管理标准化。

2、继续推行完善肉制品市场反馈质量问题处罚制度,对市场反馈质量问题,生产部每月进行汇总,并按损失金额的多少进行排序,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3、在各肉制品厂建立内部市场链,下道工序作为上道工序的市场,下道工序有权检查上道工序的产品,发现问题实行对奖对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4、配合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对食品安全实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就地整改。

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肉制品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方面。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加强控制,提高产品的创利能力。

对原材料成本,实行考核通报处罚制。生产部将在生产中心现有原料综合利用率考核的基础上,一方面拓宽考核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检查,杜绝弄虚作假,对低于考核标准的单位除进行集团公司通报外,还要进行经济处罚,经济处罚实行连带制,对责任人、车间主任、生产部长、项目经理实行“四三二”处罚制,即“责任人40%、车间主任20%、生产部长20%、项目经理20%”。

对费用成本,一方面生产部按照一个工厂稳定几个品种,一个规格尽可能固定到一个单位生产的原则,分解生产计划,有效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另一方面实行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制,按照费用计划,将公司指标分解到部门、车间,由各部部长、车间主任负责;部门领导和车间主任再将部门指标分解到班组,班组把指标分解到个人;各级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各级人员的收入挂钩,项目经理对公司整个费用指标负责,收入和公司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每月兑现。

四、突出对比,加强成本核算,树立经营意识。

生产部对各单位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对工厂的各项费用进行横向对比、总结,找出各工厂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剔除工厂不可控费用,如人员工资、厂房设备折旧等,对工厂可控费用进行重点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对工厂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跟踪、监督,同时要求各工厂成立成本核算小组,根据现有产品生产工艺和现有原料库存进行原料最佳组合,实现产品最大赢利水平。

五、推行标准化操作,实现管理标准化。

生产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已经出台了《集团公司肉制品生产管理标准化》,我将按照集团公司肉制品生产管理标准化的要求、抽专人推行生产管理标准化,查找各单位生产加工、生产管理中不足,规范作业流程,落实生产管理标准化,完善标准化管理,同时制定处罚措施标准化,对不按标准操作的,按标准处罚,真正把总部成熟的操作技能、先进的管理方法拷贝到异地公司,实现集团公司各个肉制品厂家生产加工的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标准化。

六、进行创新管理,实行生产管理垂直化。

为加强对肉制品单位控制力、执行力,确保生产单位严格按计划生产,肉制品生产部对分厂调度室(或调度部)正副主任实行垂直化管理,即对调度室(调度部)主任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工资多少由肉制品生产部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并以书面形式反馈各单位财务室(财务部),据此发放,同时对各单位调度室(或调度部)主任有建议任免权。

七、加强稽查与考核,实现肉制品的预算管理。

1、组建肉制品稽查队,对各肉制品厂实行全方位检查。

目前,控制力弱、执行力差。在生产上直接表现为政令上情不下达,产品加工不统一、供应链不顺畅、工厂各自为政、企业经营不理想。

作为生产部副部长就是配合生产副总、生产部长组织各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组建肉制品稽查队,巡回检查全国各肉制品厂,对生产加工、生产组织、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2、加强生产环节的考核,为各单位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生产部必须加强对各肉制品厂生产环节的考核,考核指标主要为产量劳效、质量、费用、出品率、配送、利润等六大指标,这六个指标按照责、权、利相对称原则,进行分值分配,对各肉制品厂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构实行周通报、月考核,一方面在整个集团公司进行横向对比,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考核结果,对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达到预期目标。

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能给我这次竞聘的机会,无论竞聘成功与否,我仍将一如既往,不断进取,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高度负责、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是我的工作作风,我会用实际行动,回报大家、回报双汇。

竞聘人:

年十月五日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 第2篇

肉制品检验常见问题

肉制品中, 蛋白质和水的含量较高, 在常规储存与运输环节, 极有可能出现变质腐烂现象, 与其他食品相比, 不便于保存。针对该问题, 商家通过加入食品添加剂进行提鲜与保存, 其中防腐剂与抗氧化剂最为常用, 但食品添加剂一旦多于标注量, 则可能产生致癌物。我国肉制品种类多样, 且需求较大, 消费通常不固定, 导致肉制品供应不稳定, 部分不良商家便想方设法逃避常规检测, 以获取更多不当利益。

检验技术水平低

食品安全体系存在诸多漏洞, 而检验技术是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 食品检验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但仍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食品检验技术不适宜, 水平低下, 相关物质投入不足, 使检验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食品检验机构无法吸引优质人才, 使食品检验质量不断下滑。此外, 我国人口众多, 食品检验的强度较高, 而该工作离不开人力和物力资源。

方法选择不统一

检测同一指标存在多个方法依据, 即使是同一依据也存在多个检验方法, 其中仲裁法为第一法, 一般对结果有争议时应用这一方法, 若实验室条件不适合应用仪器分析法则可选择化学分析法。在不同食品中, 若某成分含量存在差别, 则应选择对应的方法, 选择何种方法进行检验存在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

制度不健全

检验制度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工作, 现阶段的食品检验制度不健全, 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 检验标准缺乏合理性, 不够具体, 且下属部门较为混乱, 缺少健全、规范的标准;另一方面, 食品检验机构各自为政, 管理不统一, 在制度技术层面缺少有效互动, 制约检验技术的提升。同时, 检验机构内部的不良竞争阻碍检验技术的提升。

开展食品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是对食品内部的物质和成分进行检验, 围绕不同成分的具体含量和基本指标等进行分析, 进而确定食品的安全情况。食品检验依照卫生标准, 借助科学技术, 对食品安全性进行检测, 以此来保障食用安全, 维护生命健康。确保肉制品优良、安全, 即明确肉制品内部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以此来避免有害物质对生命健康的不良影响。目前, 肉制品安全所引发的中毒和死亡问题较为常见, 给日常生活中造成一定的恐慌, 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 应高度重视检验问题, 提升检验力度, 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肉制品检验机制的建设方法

目前肉制品检验仍不完善, 整体检验水平不高。因此, 要对肉制品实施全面监督, 有利于保障肉制品的安全。

统一规划, 有机整合

检验体系建设关系到肉质量的最终输出质量, 健全、合理的体系能显著提升检验效率, 构建规范、完善的检验体系能使各个检验机构精诚合作, 有机配合, 深化沟通交流, 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构建规范、高度适用的数据库, 可全面防范资源浪费问题, 有效整合资源, 合理分配, 提高利用率。

重视检验团队建设

肉制品检验离不开人力的支持, 应加大团队建设力度。检验工作一般要求检验人员具备优良的检验能力、崇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敏感性, 把化学分析和感官检验进行整合, 针对检测数据实施综合剖析, 获得精准的分析报告。此外, 还应重视素质建设, 慎重选拔检验人才, 利用层层考核筛选人才, 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强化检验监管

肉制品检验和市场监督密切相关, 若监管力度低下, 则劣质肉制品将进一步泛滥, 给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国家应强化食品安全, 构建科学的检验规范, 强化市场监管, 落实监管责任, 明确监管义务, 构建成熟的法律体系。组建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 从肉制品加工至最终销售实施综合管控, 监管人员应依据规范合理开展检验和管理工作。而政府应组建专业、资深、高度负责的监管队伍, 面向肉制品企业进行抽查, 如果发现违规问题, 一定要严肃处理, 全面展现食品检验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大力引进现代检验技术

在肉制品常规检验中优化检验工作, 要确保所用检验技术科学、可行, 能对肉制品进行综合检验, 第一时间发现不达标产品, 这是优化检验质量的重点。为此, 应积极参考国外成功的检验技术, 且国家应给予支持。对食品检验设备进行综合性保养和有效地维护, 不允许使用破旧的检验仪器, 否则将无法及时精准检测不良的肉制品。国家应构建雄厚的科研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 全面跟随时代发展脚步, 精通现代、高端化检验方法, 改善检验质量, 提升检验水平。

结语

肉制食品制造企业简介 第3篇

1 人力资源

1.1 食品安全小组的组成

应由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多专业人员组成,通常包括卫生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工艺制定、实验室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人员。

1.2 能力、意识和培训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能理解HACCP原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工和检验人员应熟悉肉类生产基本知识及加工工艺,生产人员应熟悉卫生要求。工艺制定、卫生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宰前和宰后的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兽医专业知识和能力。

2 前提方案

2.1 总则

应建立前提方案,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2 基础设施和维护

屠宰生产企业和肉制品生产企业的设备设施布局及维护保养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2.3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应制定书面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明确执行人的职责,确定执行的方法、步骤和频率,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2.4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从事生产、检验和管理人员的卫生和健康应符合法律的规定,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必要时还应实施临时的健康检查。

3 关键过程控制

3.1 总则

进行危害分析时应关注关键过程,并选择适宜的控制措施组合对危害实施控制。

3.2 原料验收

供宰动物应来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饲养场,饲养场应按规定对养殖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出场动物应附有检疫合格证明。

原料肉应来自定点的屠宰生产企业,附有检疫合格证明,并经验收合格。辅料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并经验收合格。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生、熟产品均应分别存放,防止交叉污染。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和辅料不应用于生产加工。

3. 3 宰前检验

供宰动物应来自非疫区,并附有相关证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宰前检验。不适宜正常屠宰的动物应按有关兽医规定处理。应将宰前检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饲养场和宰后检验人员,并做好宰前检验记录。

3.4 宰后检验

宰后应对动物头部、胴体和内脏进行检验。应结合宰前检验信息和宰后检验结果来判定肉类是否适合人类食用。在感官检验不能准确判定是否适合人类食用时,应进一步检验或进行实验室检测。

宰后检验应做好记录,检验结果应及时分析、汇总后上报有关部门。必要时应反馈给饲养场。

3.5 粪便、奶汁、胆汁等可见污染物的控制

应确保产品不受粪便、奶汁、胆汁等污染。

3.6 肉及肉制品微生物的控制

应制定书面的微生物控制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对产品生产的主要过程、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监控。

3.7 物理危害的控制

应使用必要的监控设备(如金属探测仪、X射线检测仪等)控制物理危害。

3.8 化学危害的控制

应充分考虑原料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化学危害并加以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加入量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未经许可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3.9 加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

车间温度应按产品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熟肉制品的加热工序应能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性。

3.10 肉制品加工过程区域控制

生制品加工应分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熟制品加工应严格划分生熟界面。

3.11 产品储存和运输

储存库应清洁、整齐、通风;应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和串味;库温应符合相关要求;应设有防霉、防鼠和防虫设施。

运输工具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并根据产品特点配备制冷或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4 检验

4.1 检验能力

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内部检验部门和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如委托外部检验机构检测,该检验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4.2 检验要求

微生物检测应包括常规卫生指标和致病菌。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环境污染物等项目的检测和判定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 产品追溯和撤回

5.1 不合格品控制

应制定并执行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等。

5.2 产品追溯和撤回

应建立和实施产品的追溯和撤回程序,当肉及肉制品存在不可接受风险时,应确保能追溯并及时撤回产品。

学术主持:李江华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肉制食品制造企业简介 第4篇

“QS”码、条形码与商品标签不一致

2013年4月,上海电视台接到举报,称上海多家超市、标准化菜场销售的腌腊肉制品来自地下加工点,且已经形成了一条生产、销售的网络。经过调查,有些超市、菜场销售的包装腌腊制品实际来自无食品生产资质的地下加工点,一些腌腊制品包装上的“QS”编号存在作假和过期使用的情况。如吉买盛超市控江路店销售的“勤丰腊鸡腿”,包装标识显示生产商为“上海普陀区勤丰腌腊制品厂”。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查询其“QS”码,该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7月2日,但该产品包装上标识的生产日期为2013年8月2日,“QS”码过期一年多。

“QS”标志就是食品生产许可的标识。我国对包括肉制品在内的28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企业才被允许生产和销售,生产的食品必须在其包装或者标识上加印“QS”标志及其编号。这也是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重要基础。

除了“QS”码存在伪造和过期使用的情况,部分商品的条形码标注信息与食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也不一致,涉嫌伪造。商品条形码是商品流通时商品项目的代码信息,遵循唯一性原则。也就是说,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价格的商品须使用不同的商品条形码。调查发现,市场上抽查的产品中有大约20%的腌腊制品条形码信息与产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生产厂家不一致,存在伪造的嫌疑极大。如联华、家家乐、吉买盛等超市销售的“金贸火腿片”,包装标签显示的生产商为“金华金贸火腿有限公司”,而查询条形码则显示生产商为“衢州金巨火腿食品有限公司”,且该公司识别代码已于2010年6月23日注销。

超市管理存漏洞 分段监管留缝隙

那么,这些地下加工厂生产的腌腊制品又是如何披上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流入超市进行销售的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作为食品经营者,“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地下加工点的工作人员竟然可以私自拉着腌腊制品,在没有向超市门店出示任何单据、证明的情况下,径直走进超市,经称重并贴上超市内部条形码后,直接摆放到货架上销售。

原来,一些超市的腌腊制品采用与供应商联合销售的模式,实际上是将腌腊制品销售权租赁给供应商,有的则将柜台转租给个体经营户。所以,超市里腌腊制品柜台销售的产品并不是由超市统一配送,而是由柜台承租方自行供货,承租方也可以将产品自行称重并贴上条形码后销售。这种柜台转租的现象在一些大型超市的加盟店或联营店较为普遍。由于联销柜台的进货渠道自成体系,游离于超市统一配送物流体系之外,这就给地下加工的腌腊制品混入超市提供了可乘之机。超市内部的条形码信息往往只标注了产品的大类,如“腊鸡腿”、“火腿”等,而不标明每款产品的生产厂家、品牌等关键信息,没有实行“一品一码”的要求。这种不同产品共用同一代码的方式给来自无证加工窝点的产品提供了“合法外衣”,也给超市自身产品管控造成困难。

由于采取分段监管的模式,生产和经营隶属两个部门监管,监管部门的缝隙也为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经营提供了机会。不少腌腊制品的地下加工窝点就隐匿于菜市场,不法分子利用菜场摊位作为掩护,非法加工、包装腌腊制品,然后销往各个超市、批发市场。根据规定,菜市场内的摊位可以从事初级的食品加工,但销售行为仅限于市场摊位,只能自产自销。由于销售领域和生产加工领域过去分属工商和质监部门管理,像这种在销售场所进行食品分割包装的行为便成了监管的灰色地带。

从严查处 加强监管

针对此次调查现的问题,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先后组织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专题分析、认真检查,从严查处、从严执法,经过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梳理和排摸了存在的隐患,进一步规范了上海市腌腊制品的市场秩序,并对相关违法行为所涉及的企业全部进行了立案查处。

据悉,联华超市总部在第一时间清理了“出租”柜台,将地下加工的腌腊制品下架清场,并按照“五个最严”的要求对相关加盟店作出摘牌处理,并通报所有加盟店。华联吉买盛已经对条形码内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今后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超市标签上,都要求标明详细信息,实行“一品一码”的管理模式,以此杜绝商品鱼目混珠。

如何健全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现网格化、动态化的长效监管机制,正是本轮上海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2014年1月1日起,新组建的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全面承担起从生产、流通到餐饮消费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同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也表示:“我们有市、区县两级的政府管理部门,但是过去到了街镇乃至村、居委会这一层面,往往是一个空白。这次体制改革,我们把重心下沉到街镇,在街、镇、乡、工业开发区设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这种体制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让食品安全的隐患发现在基层,消除在基层。”

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将通过此次腌腊制品的专项整治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保障上海食品安全,进一步树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如何选购

腌腊肉制品

在购买腌腊肉制品时要“四看一闻”:

看 QS 认证标志

生产企业是否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无“QS”标志。

看生产日期

存放时间长,易出现氧化、现象。

看表面

要选择表面无盐霜、肉身干爽、肉质光洁结实的腌腊肉制品,表面不干爽的容易腐败变质。

看色泽

优质的腌腊肉制品肌肉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颜色过于鲜艳的有可能添加了过量色素,不要购买。

闻气味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分析 第5篇

关键词:食品检验 食品安全 肉制品

中图分类号:TS2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0前言

食品检验是对各种类型的食品成分进行相应的检验。食品检验的技术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应用性。肉制品安全主要是指消费者经常消费的肉类制品中不能够含有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一旦肉制品中含有有害成分,将导致消费者出现中毒、呕吐、感染等不良反应,造成身体上的损害。利用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进行衡量,能够有效的提高肉制品的质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危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分析

肉制品安全对人体的切身利益能够产生直接影响。若肉制品出现问题,不仅会对肉制品行业以及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使消费者面临着身体健康的威胁,更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食品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制品的质量。由此可以说,食品检验对肉制品行业、生产企业、消费者个体以及社会稳定均具有一定重要性。

1.1对肉制品行业以及生产企业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是肉制品质量安全检测、肉制品市场监管以及肉制品贸易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技术保障[1]。通过食品检验,能够有效的保障肉制品的质量,由此提高肉制品行业的发展水平。食品检测方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按照规章制度利用紧密的检验仪器和技术,对送检的肉制品进行客观、公正的检验。对不合格的肉制品需要及时与生产企业联系,帮助其改变生产工艺,提高肉质品质量。肉制品企业在此情况下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肉制品同时,能够收获更加丰厚的经济利益。长期以往,方能够促进我国肉制品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2对消费者个体的重要性

肉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食物种类之一,肉制品的质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为首要考虑。消费者目前十分注重肉制品的质量,由此肉制品行业以及生产企业需要生产出更加优质的肉制品,食品检验方更应该严格把好肉制品检验关。我国肉制品市场中曾经出现过严重的肉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例如“注水猪肉”、“瘦肉精事件”等,对消费者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食品检验方需要利用精密的仪器、先进的技术对肉制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由此保证流入市场的肉制品质量均能达到标准,避免对消费者个体造成身体健康方面的损害。

1.3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时国家规定的、正规的食品检验机构,具有负责保障食品质量的职责。肉制品类型比较多,在肉制品安全检验中,食品检验方需要以国家提供的检验技术为标准,充分的发挥技术职能,严格检验所有送检肉制品,保障肉制品的质量。同时,将食品检验的作用得到完全发挥。另外,肉制品交易过程中极易发生质变,会存在大量有害于人体的病菌,造成消费者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该现象的发生更会引起人们的恐慌,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影响社会安定,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利用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肉制品的质量,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完善肉制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措施

2.1培养高素质肉制品检验人才

肉制品检验需要采用比较精良的检验仪器和先进的检验技术。虽然已经存在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但是仍旧需要高素质的肉制品检验人才提供人力支持。肉制品检验人才是整个肉制品安全检验过程中的重要实施者,其检验水平的高低、操作是否规范,技术是否高超均对肉制品安全检验结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2]。为了使肉制品质量检验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使流入市场中的肉制品保持优质,首先需要培养高素质的肉制品检验人才。在该方面,我国肉制品检验方可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培训经验,逐渐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需要嚴格要求检验人员按照检验标准进行规范的操作,使检验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2.2加强肉制品检验内部机构建设

肉制品安全检验需要依靠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内部机构目前并不十分完善,并未建立有效的网络机制。为了使肉制品安全检验更加有保障,除了应该培养高素质的肉制品检验人才以外,食品检验机构更要加强内部的网络建设,不断的完善自身的食品检验检测系统。食品检验机构虽然是国家制度批准建立的机构,但是并不由国家全权承包建立,亦存在一定的竞争性[3]。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实行肉制品检测对外开放。由此民间的大部分肉制品检验中介机构便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肉制品安全检验服务。同时,民间肉制品安全检验机构亦能够为政府的食品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3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是目前能够有效保障食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批准建立了食品检验机构,提供了检验技术和检验设备支持。肉制品是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类型之一,一旦肉制品安全出现了问题,将对消费者个体、肉制品行业、肉制品生产企业、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可以说,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肉质品质量的现今时代,食品检验应该不断加强高素质检验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且要不断完善肉制品检验内部机制的建设,严格检验肉制品安全,保证消费者使用具有安全保障的肉制品。

参考文献

[1]舒翔,曾武捷.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16(06):71.

[2]陈慧,钟鸽.对如何完善食品检验标准的建议与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5,21(01):6.

[3]韦炜,张蕾,孙婷婷.浅议保障肉制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专利开发[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08(10):77-80.

收稿日期:2015-04-16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分析 第6篇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

食品检验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各类食品中所含物质与成分的检验,对各类成分的含量、指标等进行细致性的检测,以便更好地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识别。食品检验是借助生物、化学与物理等理论点与国家所制定的卫生标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载体,对食品的安全性予以检测,以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保证肉制品的安全,就是将肉制品中所富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予以制止。一般情况下,肉制品的检验方式主要包括感官检验、亚硝酸盐与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等,通过有效的食品检验来保证肉制品的食用安全性。

肉制品质检的途径和方式

硝酸盐含量测定。硝酸盐出现在肉制品的制作过程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硝酸盐可生成亚硝酸盐,后者能够对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等多种腐败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还可以延缓腐败、抵抗氧化,并能有助于产生肉的独特风味,因此其在肉制品的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肉制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主要有荧光光谱法、催化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其中后两者被选为国家标准检验法。离子色谱法的主要原理在于除去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之后,采用特殊手段对其进行净化提取,通过氢氧化钾溶液的淋洗和离子交换柱的分离,最后使用电导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并分别通过保留时间与外标法来定性与定量。而分光光度法主要是使用镉柱还原法进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以及使用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在我国,常使用于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增稠剂、防腐剂、发色剂、水分保持剂等几种。由于肉制品中有着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非常容易腐败、变质,因此防腐剂的使用可以说非常重要。较为常见的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及苯甲酸盐、山梨酸及山梨酸盐、双乙酸钠等。在储藏时,肉制品常会出现酸败与褪色,这主要是由于光照、温度、储藏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使用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等抗氧化剂来对其进行控制。水分保持剂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肉制品的持水性,从而对肉制品的结构进行改良,进而在优化肉制品的感官质量与特性的同时实现成本的降低。

加强肉制品检验的措施

加强对肉制品检验工作的监管力度。肉制品检验工作的开展,与市场监管力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监管力度不足,劣质的肉制品会在市场中肆意横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国家政府应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建立更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肉制品质量的市场监管,明确监管工作的相关责任与义务,打造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对肉制品的整个加工与销售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监督,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对肉制品进行检验与管理,是保证肉制品安全性的重要前提。

强化食品检验团队的素质。建设肉制品检验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强化食品检验团队的专业性建设很是关键。在肉制品检验过程中,主要考查检验人员的感官、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能力,检验团队应具备高度的职业素质与敏感度,将化学分析法与感官检验法相互结合,对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与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得出一定的分析报告。为保证食品检验的质量与效果,应强化食品检验团队的素质建设,科学筛选食品检验人才,通过层层考核获取人才资源,积极对人才开展专业化培训,是保证食品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保障机制。如果政府缺乏必要的食品检验检测监督保障机制,就会减小监督部门的效力,使得监管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所以,必须要做好相关的保障机制,规范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程序,食品的生产商、流通环节以及储存环节,都应当严格按照我国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执行,同时,相关的食品标准必须要先制定完善,不能再沿用现在比较落后的食品标准,要大力鼓励生产商生产和制造卫生、无公害的食品。

总的来说,我国的肉制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肉制品具有高脂肪、高蛋白质、多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特点,其自身的营养特性决定了它的安全性。肉制品属于食品检验的重点对象,其加工过程主要包含动物的饲养、商贩的采购与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在投入市场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肉质质量下降,肉制品的安全系数降低,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为保证肉制品的安全性,必须强化食品检验的规范性与严格性,以保证人们食用的安全性。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上一篇:大额可疑交易自查报告下一篇:国学智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