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2024-07-02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1篇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圈层的开篇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为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设计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原理的实践运用,两部分内容融合为一堂课,突出地理原理规律的实践意义。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各知识环环相扣。所以,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从正文看,教材的编排紧贴课标的要求,以大版面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文字说明,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因此,本图的深入分析是本课教学核心。

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相对应,大气辐射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以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差异现象为案例,运用图示对比呈现的方式,意在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理解大气热力作用形式、特点、过程和意义。

3.对比青藏高原、成都平原两地太阳辐射状况,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意义。

4.探究“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意义。

5.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相应地理现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6.通过“全球变暖“视频播放,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

重点:完整大气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难点: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容易混淆为“太阳是近地面直接热源”)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热迁移能力,且大气受热过程步骤众多,学生易混淆)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女来找茬”的活动幽默开场。引导学生对比藏族女孩和成都女孩皮肤差异,引发两大问题思考。

问题导学:

1、为什么云层厚度会影响辐射强度(地理环境对比);

2、为什么青藏高原辐射强烈,温差却那么大(俗语:早上穿皮袄,中午赤膊佬)?

此导入有趣且具启发性,贴近现实生活,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至学习主题。

新课学习:

环节一:知识铺垫:对太阳辐射的认识

大气受热过程涉及较多物理知识,其中,关于太阳辐射原理、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以及大气成分和分层,这三点学生理解较困难。虽新教材将此部分内容删除,但要使学生全面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必要对以上知识做补充。

环节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探索

向学生展示大气削弱作用图示,从图中获取:

1.各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调: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为理解地面为大气直接热源做铺垫)。

2.大气削弱作用分类。

在对削弱作用原理阐释后,回归课堂开始“问题导学”第1问。引导学生得出“大气削弱”所起作用。并给出常见自然现象,考查学生对三大削弱作用的迁移运用情况。

环节三1:大气受热过程图解梳理(总)

环节三2:地面辐射形成过程分析(分)――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环节三3:保温作用分析(分)――大气还大地

1.以教材图2.1的分析,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大气如何受热增温,使学生从总体了解大气受热各过程。

2.以动画形式,带领学生描述大气受热各步骤,并总结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两大步骤,为学生理清思路。自然引发出“谁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思考。解决第一大难点。

为使学生更深刻认识近地面大气热源这一难点、易错点,以山地温差实例调动学生感官积累,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使得气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降低。

3.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全面理解,还应深入分析大气逆辐射带来的保温作用。这一重点将结合教材活动开展。

环节四:活动探究:月球昼夜温差为何比地球大?

前面已对大气受热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活动将采用“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教师以原理动画分析指导”的方式进行。

具体操作为:引出大气逆辐射概念后,学生阅读图2.2,小组讨论探究问题(2);最后,教师采用动画演示,对比分析得出大气保温作用的深刻意义,并引导学生迁移解释“问题导学”第二问;为使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以正反两面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正面案例为:农业生产利用保温作用原理,采用塑料大棚、人造烟雾等预防农作物受冻害。

反面案例为:温室效应(视频)

(人类的肆意破坏给自己带来恶果,从而激发其环保意识)

环节五:知识总结(三大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大气受热完整过程)

课后探究:阿拉伯人的服饰和当地气候有怎样的联系?

(进一步贯彻”人地关系“理念)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2篇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图和画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和对地面保温作 用,记住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解答相关问题

三. 内容分析 :

“大气的受热过程”所揭示的原理具有乘上启下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解释上章大气垂直分层 的若干问题(大气垂直分层气温变化规律),另一方面是本章学习的基础,理解和巩固了近地面大 气热源主要来自地面的认知,可为后面学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奠定基础。本课学习起点为物体辐射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此原理首先区别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与大气辐射的波长;大气不同成分对各种辐射能的不同作用是学习的基础,而教材缺失了该部分 知识,需要给学生补上;学习的落脚点是“气温”,需要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源问题等,并以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而导致各地气温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为引子为“热 力环流”的学习作铺垫。四.学情分析:

做好三点知识铺垫:物体温度与辐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大气组成成分及其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例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水汽和 固体杂质对云雾形成的关键作用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之间的过程与关系,以及大气的根本热源与主 要热源的联系与差异等,这些在新授课中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搞混。因此,结合教学过程通过“太 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顺口溜等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区别学习关键点。P28 图 2.1“大气的受热过程”蕴含本课学习核心知识原理,是学习重点,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并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转化为板书简图,要求学生同步在笔记中画简图再现原理过程。其他知识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示意图和温室保温作用示意图,穿插在相应 环节,补充说明核心原理四、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人:对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引出本课学习“地球大气” 【第一步】呈现原理示意图:展示视频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原课件名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为便于学生观察,连续播放一次后,第二次分步骤播放:太阳辐射几乎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地 面获得太阳热量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热量;但在穿越大气层时受到大量截留,几乎没 能穿透大气层。然后定格(圈定处为重点观察部位),提出讨论问题。【第二步】问题引导:根据课件提出第一个讨论问题:同样是辐射,为什么太阳辐射可以几乎穿 透大气层而地面辐射就不能呢? 【第三步】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知识铺垫,着重引导学生从大气不同成分吸收辐 射能量的特性来思考解决问题。讨论的思路为:(1)区别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波长;(2)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辐射能力的特性。【第四步】问题结论:大气层(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对太阳辐 射只是吸收波长较长红外线;臭氧也只是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所以太阳辐射能量能几乎穿透 大气到达地面。而地面辐射能量因波长较长被大气强烈吸收而截留在大气中。(教学小循环,继续讨论大气受热过程的后续环节,主要对大气逆辐射的观察和思考)【第一步】继续观察课件,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样以大气辐射向外传播热量,其中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被成为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而散失的大气 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为负相关(圈定处为重点观察部位)。【第二步】问题引导:是什么决定了散射宇宙的大气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间大小变化?【第三步】分析讨论:同样引导学生从大气组成成分所起的作用入手,着重讨论(教师解释)云 量多少、云层厚度的作用。【第四步】问题结论: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而形成的云越多、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就越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的就越少。【第五步】核心知识结论:以板图(教师)和笔记(学生)的形式,将本课核心知识“大气受热 过程”以简图再现。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巩固认知,将大气受热过程简化文字表述,以及特别区分大气 直接热源与根本热源的问题。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3篇

我在教《大气受热过程》一课时, 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践—分析—再实践—总结经验”的研究。

【新课导入提问】我们知道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在中午12:00, 但是我们往往感觉到大约14:00才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目标: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

学生反应:学生开始思考, 并与相邻座位的学生小声讨论, 少部分学生口中还念念有词:“咦!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提问成功地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地理问题产生兴趣, 提问是有效的。

【大气受热过程讲解】

提问1:请大家先预习教材第一个标题“大气受热过程”的所有内容, 然后回答黑板上的各箭头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画《大气受热过程图》如下)

预期目标:1.了解大气受热的过程。2.初步掌握将文字转化为图形的能力。

学生反应:学生在预习课本时, 表现出一定的慌乱和紧张感。约4分钟后, 我提问学生甲, 甲的回答虽然没有错误, 但很明显是看了课本的“图2.2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照读的答案, 对于大气受热过程并不很清楚。其他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感到很茫然。于是追问:“请说明箭头D代表什么吸收了什么。”结果甲的回答完全错误。

分析:该问题的广度和难度略大, 提问前的铺垫工作没做好, 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较短, 未达到预设的目标, 问题的有效性不大。

调整提问方式:在第二个班级, 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好《大气受热过程图》, 接着请学生乙朗读课本的第一、第二节内容, 然后提问:“请根据乙朗读的内容思考各箭头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学生反应:学生普遍较有把握, 回答正确。对我的追问也答得游刃有余。

分析:由于提问前我已画好板图, 朗读的内容较少。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也正好, 本次提问达到了我预设的目标, 有效性增强。

经验总结:1.提问前的铺垫很重要。2.即使是同一个问题, 提问的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其有效性。

提问2:看人教版必修1第35页的图2.2, 思考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表大?

预期目标:1.了解地球大气的主要作用。2.培养学生将图形转换成文字的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掌握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反应:学生开始对比两图, 小声说“没有大气”“差别在大气”“热量都散失掉了”……学生基本上都能想到是大气起的作用, 但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到位。于是我请学生丙回答, 丙说“白天那些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 月球表面温度升得很高, 夜晚热量全部散失掉了, 温度很低, 所以昼夜温差很大”。丙的思路很清晰, 将图形转换成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很强。我肯定了丙的思路, 同时指出“如果你的回答能突出地球大气在白天和夜晚的作用就更完整了”。丙也立刻补充“白天地球大气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 夜晚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所以地表昼夜温差不大”。

分析:这个问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难度也较大, 虽然从丙的回答看, 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但个别表现优秀的学生是否代表班级整体水平呢?

调整提问对象:为了验证我的想法, 在另一个班我让较内向的学生丁来回答这个问题。丁说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显然, 丁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答到问题的关键处。于是我追问“你得说说地球大气的作用是什么?”丁的回答是“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对地表的保温作用”。我再追问“我们想知道白天主要是什么作用, 夜晚又是什么作用”。丁认为是“白天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 夜晚保温作用”。然后我鼓励丁“把你刚才那些语言组织一下”, 结果丁也能很流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经验总结:1.提问的对象不同, 有效性的反馈也是不同的。2.如果必须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很难回答得好时, 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 问出答题的关键处和答题的思路, 以帮助学生进行地理思维, 减轻学生在较难问题上的挫败感, 从而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直接热源;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圈层的开篇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为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设计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原理的实践运用,两部分内容融合为一堂课,突出地理原理规律的实践意义。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各知识环环相扣。所以,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的知识、理论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从正文看,教材的编排紧贴课标的要求,以大版面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文字说明,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因此,本图的深入分析是本课教学核心。

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相对应,大气辐射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以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差异现象为案例,运用图示对比呈现的方式,意在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理解大气热力作用形式、特点、过程和意义。

3.对比青藏高原、成都平原两地太阳辐射状况,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意义。

4.探究“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意义。

5.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相应地理现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6.通过“全球变暖“视频播放,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

重点:完整大气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难点: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容易混淆为“太阳是近地面直接热源”)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热迁移能力,且大气受热过程步骤众多,学生易混淆)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女来找茬”的活动幽默开场。引导学生对比藏族女孩和成都女孩皮肤差异,引发两大问题思考。

问题导学:1、为什么云层厚度会影响辐射强度(地理环境对比);2、为什么青藏高原辐射强烈,温差却那么大(俗语:早上穿皮袄,中午赤膊佬)?

此导入有趣且具启发性,贴近现实生活,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至学习主题。

新课学习:

环节一:知识铺垫:对太阳辐射的认识

大气受热过程涉及较多物理知识,其中,关于太阳辐射原理、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以及大气成分和分层,这三点学生理解较困难。虽新教材将此部分内容删除,但要使学生全面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必要对以上知识做补充。

环节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探索

向学生展示大气削弱作用图示,从图中获取:

1.各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调: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为理解地面为大气直接热源做铺垫)。

2.大气削弱作用分类。

在对削弱作用原理阐释后,回归课堂开始“问题导学”第1问。引导学生得出“大气削弱”所起作用。并给出常见自然现象,考查学生对三大削弱作用的迁移运用情况。

环节三1:大气受热过程图解梳理(总)

环节三2:地面辐射形成过程分析(分)——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环节三3:保温作用分析(分)——大气还大地

1.以教材图2.1的分析,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大气如何受热增温,使学生从总体了解大气受热各过程。

2.以动画形式,带领学生描述大气受热各步骤,并总结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两大步骤,为学生理清思路。自然引发出“谁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思考。解决第一大难点。

为使学生更深刻认识近地面大气热源这一难点、易错点,以山地温差实例调动学生感官积累,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使得气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降低。

3.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全面理解,还应深入分析大气逆辐射带来的保温作用。这一重点将结合教材活动开展。

环节四:活动探究:月球昼夜温差为何比地球大?

前面已对大气受热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活动将采用“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教师以原理动画分析指导”的方式进行。

具体操作为:引出大气逆辐射概念后,学生阅读图2.2,小组讨论探究问题(2);最后,教师采用动画演示,对比分析得出大气保温作用的深刻意义,并引导学生迁移解释“问题导学”第二问;为使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以正反两面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正面案例为:农业生产利用保温作用原理,采用塑料大棚、人造烟雾等预防农作物受冻害。

反面案例为:温室效应(视频)

(人类的肆意破坏给自己带来恶果,从而激发其环保意识)

环节五:知识总结(三大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大气受热完整过程)

课后探究:阿拉伯人的服饰和当地气候有怎样的联系?

(进一步贯彻”人地关系“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德,冯文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的几点思考.地理教育.高中地理,2010(17)

[2]王玉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地理教育.高中地理,2010(4)

[3]刘阳平.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七中学.学生如何学好自然地理———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例.学苑教育,2012(13)

【作者简介】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第5篇

姓名:王聪

学号:1426100023 专业:地理科学

时间:2015年11月13日

【摘要】“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重要的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开篇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为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设计将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受热原理的实践运用两部分融为一体,突出地理原理规律的实践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的理论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从正文看教材的编排紧贴课标要求,以大版面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文字说明,引导学生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因此本图的深入分析是本课的教学核心。

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相对应大气辐射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以地球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差异现象为案例,运用图示对比呈现的方式,意在使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重要意义。

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教材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通过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了详细讲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明确地球上的能量来源以及太阳辐射的相关内容

2.理解大气的受热原理,并能借助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3.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

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发展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 能力

2.借助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生活

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和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学习态度

2.增强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学情分析】

学习了第一章“大气的垂直分层”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 储备。本课时内容理论概念较多,相对抽象,逻辑性强。因此,学习中可采 用实例探究法、合作讨论法、问题悬疑法、自主学习法等发放引导学生学以 致用、触类旁通。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一天中,早上和晚上的温度为什么比中午低?(目的:从气温变化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明确主要内容,强化课堂的目标性

环节三:进入主课

第一个问题: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讲解有关太阳

辐射的内容,如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部分、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

第二个问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一.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自主解答问题:.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并简单讲解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所经历的大气圈层: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以及三者的结构特征等内容)

(二.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并具体讲解三种作用所参与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以及特点并加以强调)

第三个问题:通过演示“太阳暖大地”和“大地暖大气”两个过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进而通过动态图画演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三个阶段: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环节四:思考探究:仅从热力角度来看,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没有月球上那么明显?(目的:通过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和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采用动画演示,对比分析得出大气保温作用的深刻意义,并引导学生运用大气保温作用知识解决思考探究问题。注意强调大气辐射与大气逆辐射

环节五:课堂小结

1.太阳辐射的相关内容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3.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大气受热的完整过程(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

【情感升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有利也有弊,例如农业生产利用保温作用采用塑料大棚、人造烟雾等预防农作物受冻害;弊端人类的肆意破坏给自己带来恶果,如温室效应

由此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探究】

1.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为什么不太高?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第6篇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在整本书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因为大气的热状况还要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垂直分层,而启下则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的前提,也是解释诸如温室效应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基础。在讲解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三种作用时,主要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

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在生活中很多例子,学生学习会很感兴趣,同时在第一单元介绍了在不同的大气层中的大气成分,学习也就不怎么难了,但是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抽象,再加之学生基础差,学习有点困难。而且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学生因为缺少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学习障碍多。对于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等这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读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

2、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大气保温作用的学习,树立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重点】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难点】

1、大气的温室效应。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给大家分享一首诗,那就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请看黑板,这其中有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山下的百花已经凋谢而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这蕴含着我们地理学中的一个规律,就是近地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新授课: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大气的组成及作用。说到大气的受热过程,那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能量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呢?(分析图片),说到太阳辐射,前面在第一章第二节我们也学到太阳辐射波长范围,而且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我们也把太阳辐射称短波辐射。

过渡:既然太阳辐射要到达地球,那么它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我们都知道,地球外面被一层类似于薄膜的东西包围着,我们称它为大气层。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要穿过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的地球。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辐射的 能量会发生变化吗?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回答。

我们把这种作用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很好,现在我们就一个个对它们进行分析。首先是吸收作用。大气主要成分为N,几乎不吸收太阳辐射,主要是水汽和CO2吸收为红外线。而在平流层O3主要吸收紫外线。所以,大气主要凭借臭氧、水汽、CO2选择性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的紫外光和红光部分,而对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可见光部分则让它大部分透过,所以,太阳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

接着是反射作用。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和较大尘埃把投射到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返回宇宙空间。而且,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愈强。

那么,当太阳辐射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尘时,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紫光)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从而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如天空呈蔚蓝色。问: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它的原因是?

学生回答:夏季多云的白天,其反射作用较强,因此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不会太高 我们把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统称为大气的削弱作用

过渡: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面。而且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大气吸收、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一部分,而只剩下被地面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请看黑板的这幅图,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规律呢?低纬向两极递减。

补充:太阳辐射影响因素还有哪些?海拔和天气

那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发生什么变化?没错,当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会使地面升温,当地面温度达到一定时,他就会成为一个辐射源,把热量向外辐射。我们就把它称为地面辐射。而根据辐射原理,物体温度愈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愈短,物体温度愈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愈长。而我们地球表面比太阳的温度少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的波长长,所以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我们再看看,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吸收,从而增高了大气温度。分析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得出地面是大气最重要、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部分射向地面。方向刚好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种作用,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而人们也习惯称它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问: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想一想:大气逆辐射只是晚上存在吗?不是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考虑问题时主要侧重于大气的削弱作用。现在,老师就用三句话来总结黑板上的这幅图的主要内容,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现在我们来找几位同学做游戏

请看图片这是什么?对,这是温室和薄膜,那么为什么温室和薄膜内温度较高呢? 温室和薄膜能穿过太阳短波辐射,不能穿过地面面长波辐射 同学们今天你低碳了吗?用保温作用解释温室效应

请看教材29页活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剧烈?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圈。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课后练习

上一篇:关于青春的演讲稿三分钟下一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