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2024-07-02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精选14篇)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1篇

校园是一片美丽的花园

在花园中

守候的园丁在辛勤地培育祖国的花朵

校园是竞争激烈的赛场

在赛场上

我们勇往直前,谁也不甘落后

校园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在草原上

我们沐浴着阳光,欢快地吮吸着草的芳香

校园是漫漫黑夜中的灯塔

在黑夜里

那守塔的使者把我们从歧途引回正确的方向

校园是一本无形的相册

在相册上

记录了我们太多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校园是我们的大“家”

在大“家”中

我们享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光明,目睹到了希望

热爱校园

有了校园,我们才能学习知识

赞颂校园

在校园中,我们学会了做人

感恩校园

因为校园,我们才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2篇

我爱校园——

爱她充满活力的校园之晨,晨曦带着她轻薄的面纱飘然来到人间,万物的生命都在欢快地跳着,而最热烈的却是校园,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绿叶上滚动着,在晨光的照耀下,放射出七彩光芒,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飞了出来,透过浓浓的绿叶,回荡在校园上空……

我爱校园——

爱她活泼,富有青春活力的同学们。看,教室里有他们勤奋好学的身影,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一个个聪明的脑袋,快速思索着通往成功之路的捷径;一颗颗力求上进的心酿造着充满信念的诗行。听,操场上,有他们为胜利而高兴的欢呼声,乒乓球台旁,单杠上,跑道上,一片喧闹声,他们跑着、笑着、跳着、把心灵的疲惫释放,留下广阔的空间去迎接未来……

我爱校园——

爱她默默奉献的老师们。看,课堂上,老师昂扬的声音,撒播知识琼浆,如淙淙的流水,滋润株株幼苗,又如阵阵清风,拂去花儿的羞怯。夜晚办公室里灯火辉煌,老师坐在窗前。仔细批改着一本本作业,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呕心沥血,老师这样忠于职守,却不图名,不求利,只为了培养出更多人才,为祖国建设献力。这不正像燃烧的蜡烛吗?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啊,校园,我爱你,爱你优美舒适的环境,爱你勤奋好学的学生,爱你无私奉献的老师,爱你这个培育人才的摇蓝。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3篇

“2010年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征文

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一直得到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当前热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革命性影响,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在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整体进程中,校长的角色引领和推动力量不容忽视且备受时代考验。在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更是将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素质要求置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各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带领教师团队从优秀迈向卓越?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这些已成为现代校长热切关注的问题。我们将举办“2010年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围绕着本届论坛,现面向全国组织征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校化园发展”主题论文。

征文主题紧扣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数字化校园的创新应用。具体包括:(1)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所呈现的创新变革点以及其表现形式;(2)在数字化的引领下,如何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3)深入探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征文要求: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内容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篇幅以3000字左右为宜。

本次征文收取评审费80元/篇。主办方将邀请评审专家依据科学、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对征文进行相关奖项的评审,将于“2010年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高峰发展论坛”大会上颁发获奖证书。

截止时间:2010年7月10日。

征文一律在线提交。网址:http://www.itedu.org.cn/index/onlinesolicit.php邮箱:ketixiao@163.com

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选登 第4篇

“慈善”这个词随处可见,可你真正关注过它吗?这个暑假,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本书——《慈善读本》,看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慈善读本》共分六个单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心故事、感人事迹,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关爱。主题活动(二)的标题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主题向我们介绍了众所周知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她是一个盲人,看不见,听不到,但是她却自强不息,以顽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创作了一系列的著作。她还积极为残疾人造福,创立慈善机构。她是残疾人的楷模,也是我们的楷模。有时候我也会常常抱怨,今天的作业怎么这么多?今天的饭菜怎么又不好吃?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那么忙……可是当我读完海伦·凯勒的故事,我知道,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多么幸福!我可以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我有爸爸妈妈疼,有老师同学爱,这难道还不够吗?我应该把这些抱怨化为感恩,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

可是我只是一个孩子,我可以做什么呢?

慈善,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作为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结合自身条件去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这也是一种慈善。这样一来我想我已经在慈善的路上了。去年元旦的“校园跳蚤市场”上,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家里的一些不穿的衣服拿到校园来,送给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们;去年冬天一个雨夜,看见弄堂转角处一个卖红薯的爷爷,佝偻着身子缩在墙角,等待买主,我二话没说,跑回家,拿来了自己的储蓄罐,买了好多个大红薯,不光是想吃,也是希望这个爷爷今夜能早点儿回家;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提议下,我和小伙伴结伴去广场卖矿泉水,妈妈说这是自己劳动所得,我可以自己安排这个钱,我想把这个钱攒起来,等到有需要的人,我可以帮助他。虽是一份小钱,但我想慈善不分大小,爱心不分贵贱,我也能尽我的一份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爱是一个无言的精灵,愿这个精灵伴随我们成长! ♡

指导老师:高卢燕

本文作者系绍兴市城北小学学生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5篇

美丽的校园,令人欢乐;

知识的校园,令人渴望;

劳动的校园,令人充实;

和善的校园,令人温暖。

可没有哪一个校园将这几个特点结合得如此美。我不服,因为实验中学就在校长刘景钰的带领下,从灰姑娘摇身变成俏公主,成为梦幻校园。

——题记

梦幻校园座落在莒南县城东北部,春夏秋冬,校园向人们展示了无限的美,她的出现

让整个沂蒙都绽放光彩!不信?就跟随我一起摄下校园的风采写真吧!

镜头1:花朵般的美丽

地点:整座学校

在校园里有绿草如茵的草地,藤架、喷泉,不管是夏日的炙热,还是冬日的寒威,它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风采。初中生是祖国的花朵,生长在这花园里,那么坚强、纯洁、美丽。

镜头2:海洋般的辽阔

地点:我的教室

实验中学不仅是花园,还是知识的海洋。瞧,我们风趣的数学老师正在讲选择题中关于灯泡是否应抽样调查的事呢,他巧妙地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采用自主探究手法,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真不得不感叹知识海洋的无边无际呀!

镜头3:白云般的净洁

地点:卫生区

下课铃一响,大扫除开始。卫生区的垃圾可真多呀!不过没关系,瞧同学们相互合作,用勤劳的双手把卫生区变了样子——净洁。

镜头4:阳光般的微笑

地点:校园内

“啊!”怎么了?原来是高个子把新生撞了,高个子立即对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要不要去医务室。”新生抬起头,“我没事!”然后冲高个子微微一笑,顿时,这阳光般的微笑感染了周围的人们,使人感到冬日的温馨。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6篇

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

望着眼前这片深深浅浅的紫。蓦地,想起了宗璞眼中的紫藤萝瀑布。眼前的紫藤萝称不上瀑布,却也繁花似锦。看啊,它们东一穗西一串紧紧的抱紧了树梢,好似同学们友爱的拥抱在一起,那份甜美不可言喻。

虽已入隆冬,花儿已归故土,但枝干那份苍虬却使人敬仰万分,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

我想,把老师比作落红,应是恰如其分的吧。老师的奉献是默默无闻的,是静静无声的,但同时却酝酿出了下一个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地加快了脚步。

笑声歌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近了近了,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踮起脚尖望去,站在三尺讲台的老师正在授课,那白色的.粉笔时停时歇地旅行在黑色的大草原上。他那活泼俏皮的教学风格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盯着黑板,死气沉沉的因素一点也掺杂不进来。

“丁呤呤”,下课铃响了,一阵礼貌性的告别后,便叽叽喳喳的谈论开了。有的谈李白的浪漫、三毛的怡然;有的谈《蓝色多瑙河》的优美与毕加索的抽象;有的则谈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还有的谈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莱蒙托夫的孤船、玛丽·居里的信念。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我不禁动容了,我也加入其中。

我们快乐的欢笑,那挂着眼泪的笑涡,是阳光下最动人的微笑,那是青春的定格,快乐的洋溢。轻声哼起歌,那飞扬的歌声中带着些希冀的嘹亮。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7篇

=FeeL(感觉)+Ray(光亮)+Emagine(想象)+Day(日子)+Alive(活着)+Yesterday(昨天)

F

Today is Friday,日子越过越少,天气越来越冷,还有很短的时间就要期终考试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其杀伤力谁都清楚,我们有感觉,深深的。

时常有种生命渐渐离开身体后的那种无尽的空虚感,我们是一群无病呻呤的家伙吗?

不是的,笔下溢出的多少与我们心中的酝酿的有关,无论是虔诚的,还是做作的,一切均是生命的缩影,至少我们有感觉,至少我们仍很清醒。

R

我们拼杀在充斥着火药味的战场上,提笔写的只有函数图像朝代变更,叽里呱啦的背着ABC,还要在世界各国的版图上上蹿下跳,连同5000年历史向我们袭来,重重的压到们无法呼吸……

书房的灯很亮,有飞蛾在不断的扑向灯光,也许那时它的`希望和最终归宿,不惜被撞的遍体鳞伤。我们的前途,我们的命运,我们的未来也是灯是火吗?

“黑夜给了我眼睛。我却为它寻找光明!”我告诉自己会有阳光的,一定会的。

I

我看着窗外漆黑的天空开始想象,想象属于我们的路……

D

人的路,是日子。新的日子不会是对旧的日子的完美COPY,生活的真正含义也并不单单是活着。

A

多一份“起舞弄清影”的反观,“星垂平野阔”的宏观,“人闲桂花落”的静观,“根株浮沧海”的达观,保持一份自由的真性情,真正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活着自己,活着校园生活。

Y

昨天会被今天明天取代。

走过的路很美,因为它永恒。

明天的路很美,因为它未知。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依托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第8篇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 促进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绿化、设施等硬环境及文明友善、严谨笃学、勤奋好学的软环境两方面。优美人文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诗似画的校园风光, 整齐光洁的过道走廊, 赏心悦目的教室布置, 健康活泼的文化教育设施……, 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硬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触景生情, 因美生爱,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对低俗无聊的文化及各种消极厌学现象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论述中, 既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制约作用, 环境是人的思想影响的来源;又强调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这种改变不是通过天才人物的头脑与理性, 而是通过人们的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说明了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双向作用的功能:即社会实践改变环境, 使得改变了的环境对人产生新的影响作用, 同时社会实践又在改变主体自身。在实践活动中, 人发展了智力, 不断改变着主观世界, 并使他们对环境的作用力日益加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这两种改变是“同时性”的, 硬环境改造人与人改造硬环境是辩证统一的。

从我校近十年来的发展来看,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倾注了巨大的人力、财力, 通过绿化、净化、香化、园林化、知识化, 使校园的一景一物, 一墙一壁, 每个角落都无声地“说话”。校园建筑面目一新, 景观硬件建设的布局结构和造型在和谐、特色、寓意深远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为保护古树另辟新路;返修老校门、河埠头;新修风华园;以校庆为契机, 建造校史馆, 收集大量有本校特色的纪念物, 修建意义深远的腾飞校标等;专门派人到外校取经, 调整教学楼绿化和各种墙面文化的布局, 多媒体设施班班齐全, 学生自行车棚、400米塑胶跑道、体艺馆、教学楼、宿舍、食堂井然有序, 校园内设置了激励性的“表扬与批评公告栏”及“三项”竞赛、先进人物宣传窗等, 到现在已形成了一个整洁优美的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乐园。环境能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 感到舒心神怡, 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现在很少有人会乱扔纸屑、随地吐痰, 不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学校近几年来连续被评为市环保学校、市绿色学校, 整个校园已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人与自然达成了无言的默契, 彼此和谐相处。

创造人性的校园制度文化, 激励领导与群众的和谐

校园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 是精神文化的外壳。我们在管理中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思想, 有个性。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一个整体, 他们相互之间需要沟通, 通过沟通达到和谐、一致, 这样才能良好地进行运转。某些情况中, 领导与群众往往会形成一组矛盾的对立体, 要想建立一个齐心协力、蒸蒸日上的师资队伍, 单纯地让教师畏惧权力, 遇见领导避而远之, 这绝不是一个好领导, 也办不好一所学校。如果下级既畏上级, 又能与上级促膝谈心, 共同交流, 那整个学校肯定充满生机。要让全体教师都能向着学校, 努力为学校着想, 那必定要有一些人性化的, 顺从民意的又有激励性的各种制度。在制订各种制度时, 学校工会应组织全校教职工, 多次加以讨论, 不断修改完善, 做到让每一个教职工知晓各种制度的制订原则, 让每一位教职工的意见充分表达, 在方案通过的同时做好有异议教师的思想工作。领导与群众之间, 相互信任、彼此了解, 即使制度仍有欠缺, 不能做到绝对公平, 群众也会谅解, 不会有更多的指责和矛盾出现。

如果学校在管理上有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来保障, 同时也必须要有好的运行机制来实施。制度的制订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并产生效果。如果制度很多很完善, 但始终让它晾在一边不用, 在具体工作中仍然我行我素, 领导说了算, 专断独行, 那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不但得不到群众的信任, 更会引起众人的反感。

在制度制订和实施过程中, 领导班子内部不但要团结一致, 还要以身作责, 率先执行。特别是一些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考核制度、奖金分配制度、评先评优等, 领导好让则让, 使更多站在工作第一线的群众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做到劳有所得。

当然, 制度是主观的、人为的, 在实施过程中, 领导更要人性化操作, 多体察民情, 深入群众, 多了解教师的思想, 包括教师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苦恼。这样领导对待教师生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就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这样才能及时地送上温暖, 采取相应对策,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头戏, 也是最难建设的一个环节, 和谐程度如何?它可比一面镜子, 能照出一所学校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

积淀深厚的校园观念文化, 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度

校园观念文化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逐渐累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的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精神产物, 它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魂等形式上。它的形成将通过“精神影响”产生长远的、巨大的熏陶效果。

比如, 我校以五十年校庆为契机, 把几十年来所积淀的校园观念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修建校史馆, 编写校史册, 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魂:“明德、启智、健体”, 并分别作为三幢主楼的楼名, 体现了我校是一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学校;校训“求真、求知、求新、求美”, 要求全体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但要学到新知识, 也要懂得真善美, 辩别善恶丑, 更要有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校风“团结、勤奋、务实、创新”, 说明了全体师生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有着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有着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和谐氛围。在学校长期办学的基础上, 形成了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理念:“天生我人必有才, 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引下, 近几年来学校发展迅速, 全校师生努力奋斗,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学校的高中美术特色教育成绩越来越显著, 学校的选修型校园活动开展热烈, 引入了宁波市唯一的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等。

校园的观念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形成的, 也不是一个人可改变得了的, 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一所学校有了正确的办学理念和长久的传统历史, 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会和谐、健康地发展。比如, 我们学校长久以来已形成了传统的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的各种文化活动, 如升国旗仪式、入团仪式, 文化艺术节、科技节, 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系列。经常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小组活动, 重视社团文化建设, 成立文学社、爱心社、书画协会、合唱队、舞蹈学习班等组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 寓教于知识, 寓教于竞赛, 寓教于娱乐, 陶冶学生情操, 锤炼学生品格, 更使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一种默契, 这种师生同乐的状态可以蔓延到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教师以生为本, 努力发掘学生的特长, 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 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以学到知识为荣, 以展示特长为骄傲, 活动中充满自信, 充满活力, 在整个校园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文化, 延伸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进一步实现了校园文化的社会化。

目前, 校园网已经得到普及并被广泛地应用, 有些学校的校园网络更是做得精妙绝纶, 校园网络文化能促进师生文化视野的多元化, 校园网络文化的信息传播特性决定了承载多元文化的可能和便利。网络传播的虚拟、即时、多元等特性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 如网络传播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 优于传统的“言传笔授”教育方式, 这不仅增添了教育的感染力, 而且也提高了各种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 扩大了覆盖面, 丰富了校园文化。网络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工作空间, 不同地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 进行学习和思想交流。

现在,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 网络文化的出现为学生学习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内容, 开辟了新的天地, 因为网络快捷性、便利性、广泛性及“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 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且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不得不让人佩服,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之广, 社会经验之丰富, 已经让我们为师者感到汗顏, 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9篇

征文对象:《慈善读本》试验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及关心"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各界爱心人士。

征文要求:以“慈善文化”、“慈善教育”为主题,以记叙文、散文、随笔为主要文体。文章要求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宜。作者可根据自身在使用《慈善读本》或参与其他慈善活动过程中的切身经验,撷取典型素材、选取适当角度,谈谈对“慈善”、“慈善文化”、“慈善教育”等的理解、感悟或启发,也可以谈谈对《慈善读本》的评价或意见。

奖项设定:本次征文会根据文稿水准评定相应奖项,获奖者将由中华慈善总会等相关单位联合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优秀作品将在《慈善》杂志刊登。另设组织推荐奖若干,授予积极组织学生参选的学校。

参与方式:征文纸质版请邮寄至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126号《慈善》杂志社,邮编:300041。电子版请以“标题+姓名+单位”命名文件,发送至邮箱cishanzhengwen2012@163.com。来稿请附作者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纸质稿请在信封背面注明“慈善文化进校园”字样。欢迎学校以团体名义参与。

廉政文化进校园 校园廉政征文 第10篇

说到廉政,许多人会很自然的想到,那是做官的事,关咱小民百姓何事?不错,做官的人手中有权力,有贪的机会,所以为官者如果缺乏廉政品德,无视党纪国法,他就会贪,就会成为硕鼠。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官场贪风一开,世风也必将快速倾塌,民心迅速失去,国家的大厦很快就会崩塌。远的不说,就说近现代的两个例子:清自乾嘉始,官贪吏掠,虽有道光之节俭、光绪之勤政,也无法挽救大清王朝之灭亡;蒋家王朝以绝对优势兵力败于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绝非战之罪,而是官吏贪污腐败,导致民心丧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古言千真万确。所以,历代有作为的君王无不特别重视吏治的清廉,由此,我们也就明白:明之朱元璋、清之雍正,对贪官污吏大开杀戒的道理了。

然而历代王朝都不缺乏清正廉明的官员,公堂之上也多挂有“清正廉明”的箴言牌匾,而历代王朝又都未能幸免因腐败而灭亡的命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都没有从教育的根本上抓起。虽然中国古代优秀的读书人都秉承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传统,但毕竟只是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觉意识的。

因此,廉政道德、廉政意识,必须从教育抓起,从根本抓起,这是民族复兴和长盛不衰的百年大计。

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关系到未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能保持持久生命力和强烈竞争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考量师生的优劣,而忽视了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这不能不说是走进了一个急功近利的误区。

要知道,道德的力量是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精神、规范民族行为的,胡惠林在《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中说:“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还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廉政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块非常重要的部分,历代名人的上疏、家训、人生总结中关于廉政、清廉、修身等方面的名言箴言代不绝书。治国要廉俭,李世民《帝范》要求自己“俭以养性”,而他的大臣魏征上谏“戒奢以俭”;做官要廉俭,《官箴碑》劝为官者“公生廉,廉生威” ;齐家要廉俭,王昶《家诫》“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修身要廉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贫贱不能移”,王阳明《传习录》指出“清新寡欲,持志不动,不受声色犬马之诱惑” ;教子要廉俭,司马光《训子孙文》“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姜广辉在《儒家的现代意义》中说:“治本的办法是从道德入手,改善人性,人好,一切都好!若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许多矛盾便会自然化解,人类未来的前途便会充满光明。”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俭朴文化引进校园,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竞争力的长远战略。

那么把廉政文化引进校园,建设廉洁高雅的校园文化,我们教师应当如何去做呢?

作为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廉政文化走进校园并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深远意义,树立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要想彻底地根治腐败,不仅是政策与法律的事,不仅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更是全民族的大事;根治腐败不仅靠法律的力量,也要靠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建设要从教育抓起,从孩子们抓起,使他们从小就牢固地树立廉洁淡泊的意识品格,一代人有了这样的意识与品格,一代代人有了这样的意识与品格,敦励风俗,化成民族血液,那样,我们未来的民族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我们未来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民族、一个廉洁俭朴的民族、一个充满生机的健康民族、一个具有强力竞争力的民族。我们为我们未来的民族尽到我们布道者、播火者的责任,我们为我们未来的民族作出平凡而又伟大神圣的贡献。虽百年之后,我们也会含笑看祖国之昌盛、民族之富强、子孙后代之幸福。我们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必先正己。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廉洁从教。如何加强自身的修养呢?

一是要紧跟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深刻认识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并践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摈弃只重分数忽视道德人品的急功近利的行为。

二是多从古代文化中汲取廉政文化的精髓,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这方面的经书名著很多,经书如《论语》、《孟子》,名著如洪应明的《菜根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朱用纯的《朱子家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等等,甚至是传统的蒙学中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都是我们用来丰富我们传统道德修养的很好的读物。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厚德才能载物,加强自身廉政文化的修养是培养学生廉政意识的必备条件。

三是时时检点和反思自己的思想言行,荀子云:“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不吃请,不受礼,不为利欲所惑,诚信做人,诚实治学。身教甚于言传,以自己的行为风范影响学生,这样才能如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的“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

作为教师,还应该教育有法,引导有方。道德的感化不是僵硬的说教,不是粗暴的训斥与批评,而是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要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与学生平等对话,善于抓住生活中平凡的小事,适时点化、循循善诱;要积极配合学校,创造清廉高雅的班级文化氛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自然。

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

利用好课程资源首先要摆正科学发展与名利的关系。前已言之,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人的构成除了生物的一面外,主要是文化的一面,人是文化的生物。而文化的构成绝不局限在考试的分数上,所谓要成才先成人,它有更为广阔丰富的内容。因此,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而应该淡泊名利,践行科学,把学生放到人的地位上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作业考试的机器来训练。

其次是艺术使用的问题。课程里有关廉洁奉公、淡泊名利、高洁清正的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人文学科,有许多鲜活生动的人事,有许多经典名言,有许多具有审美和想象的特定意象。这些人事、名言和意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绝不因王朝的更迭、时代的变迁而中断。充分地、艺术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是我们教师应有的责任与努力目标。

那些具有审美和想象的特定语言意象,无法不使你心懔懔以怀霜、目渺渺而凌云,进而旁骛其他,励志人生。比如“松、竹、梅、兰等植物也是其他许多国家都有的,然而中国人看到松,便想到‘岁寒后凋’;看到竹,便想到‘直节虚中’;看到梅,便想到‘傲雪迎春’;看到兰,便想到‘幽谷传香’。这种凝结在字面上的文化意味便是汉语所特有的,而它们所象征的美好品质,无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金开诚),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审美与想象力,这就是我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似曾相识的亲切的感情,这种语言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民族心灵的土壤里,代代相传,形成一种思维。

经典名言也是如此,像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之,你就会很自然地想到那些淡泊高雅的清廉之士,你就会为自己的贪婪、自私、悭吝而羞愧而汗颜;再如《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颜氏家训》中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读之,你就会自然地忧身忧天下,从而勤奋励志,你就会洁身自好,自觉抵制外面世界的种种诱惑。可以说这些名言的渗透力直至今日也未曾见更为高深的理论取代之。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11篇

为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根据《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依托中山市安全教育实验区对全市中小学开展两个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6月22日下午,三角镇中心小学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主题为“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的班会活动。

此次主题班会是由学校德育处统一部署,各班主任按学校的要求,首先通过中山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宣传视频,向学生讲解有关校园欺凌、暴力的常识。包括常见的校园的类型,小学生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暴力欺凌,校园欺凌会造成哪些危害,当我们遭遇校园欺凌、暴力时该如何应对等,在观看有关校园欺凌、暴力的视频后,各班主任们还进一步强调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都友善相处,坚决反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表示遇事一定要冷静、理智、克制、忍耐、三思而后行,不鲁莽冲动,不意气用事,要考虑后果,要为自己的前程着想,不要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班主任们还要求学生回去要按要求回家跟家长一起共同登录“中山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观看有关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视频,共同学习,并完成相关练习。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学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责无旁贷。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暴力危害性,增强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坚决向校园欺凌说“不”,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利保障。

平安校园征文 第12篇

姓名: 张思雨 班级:三(3)指导教师:梁艳宁

校园,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可是,校园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不良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平安,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老师,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平平安安。一个平安校园,是重中之重。

在校园里,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学会安全自护,才能消除生活中的隐患,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生活。一旦校园里发生火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逃生或自救方法。为了给我们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学校领导、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组织我们听“遇火灾,地震在校如何逃生”的讲座。前些日子,我们全校同学,在老师和消防护卫队的带领下,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救火演习,在长达10分钟的“救火”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那次不同寻常演习中,虽然我们没要参加到救火中去,但我们也同样认认真真地观摩了救火的全程,懂得了许多„„

构建校园文化, 打造文化校园 第13篇

一、坚持文化建校, 实现文化立人

1.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

我校东倚铜鼓岭, 西临文教河, 集天地之精华, 聚山水之灵气, 可谓“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000年以后, 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 特别是海外华侨邢李先生的捐资, 让联东中学焕然一新。“文化区”风景独好, 是知识的氧吧、文化的海洋, 这里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名言石雕、喷泉吐丝;“教学区”教学楼雄姿焕发、造型独特, 科技楼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演播厅宽敞明亮、设备一流, 这里是思维的竞技场、希望的发源地;“运动区”400米跑道犹如玉带、足球场好似绿毯、篮球场是阳光体育的舞台、排练场恰是文昌人的练兵场, 这里学生可以放松身心、体验快乐, 用肢体来表达、用智慧去超越;“生活区”的公寓楼、宿舍楼和食堂楼别具特色, 融进环保意识和人文内涵, 学子们在自理中成长, 在自立中成才。走近学校, 你会看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建筑, “联东中学”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走进联东, 你会感叹一所地处乡镇的学校竟会如此美丽, 红绿相间的花坛、俯仰生姿的花木、优美舒适的草地, 以及满面春风的学子。

这一切都源自我们的共同信念———仁爱。因为仁爱, 联东换上了新装;因为仁爱, 联东人踔厉风发。与其说联东校园优美, 不如说联东处处充溢着仁爱。

2.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

我们把制度、规范以文化的形式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首先是建立目标管理体系, 实施自主管理。我们建立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学校发展目标, 用3年的时间实现成为海南省农村素质教育示范学校、10所思源实验学校的“示范学校”、海南省规范化学校;二是学校管理目标, “优质、便捷、经济、安全”, 优质———提供优质服务、培养优秀人才, 便捷———择校自主, 办事方便, 经济———政府以较少投入获取较好社会效益、学校以较少成本获取较高教育质量、家长以较少费用获取较大成才回报, 安全———校园安全、教学安全、学生安全;三是教学质量目标, 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成绩合格、顺利毕业, 师生参加的各类竞赛榜上有名、成绩突出, 中考、期末质量检测考试上升两个名次, 考上文昌中学的学生名列全市前茅。其次是构建年级管理模式, 实现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 将年级组长置于年级“校长”的地位, 负责年级的师德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年级班级日常管理, 赋予他们组内教师聘任的人事权、活动经费的支配权、教师和班级的考核权, 做到职、责、权、利相统一, 从而实现“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管理目标。

3.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我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 自理能力低、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弱、集体观念不强。为此, 我们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规范行为, 制定“联东中学一日常规”、“加强学生校园行为管理的规定”、“联东三不准”等制度;二是量化考核, 每天对教室、清洁区、宿舍打分评比, 每月进行集中反馈, 每月开展优秀班级、文明宿舍表彰;三是创办学生社团, 开展各项活动, 如校园文学社、书画协会、电影协会、读书协会、发明协会、舞蹈队、运动队等, 出现了一批校园歌手、校园作家、运动健将、小舞蹈家、发明家及社会活动家等;四是综合治理, 管理上自上而下, 学校统一计划、年级具体负责、班级组织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自下而上, 个人的参与、班级的竞赛、学校的评比, 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人人都是活动者, 人人也是管理者。行为文化让我们形成了“低、小、细、实、恒”的特色, 即低处着眼、小事做起、细微见真、实事实效、持之以恒。

4.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本。

第一, 坚定“我能行”的志向。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 他们纯朴而自私、礼貌而野性、上进而依赖, 交往少又眼光高。为此, 我们从小事开始、从身边的事做起, “我的事我做”、“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我能做”, 让学生抬起头来做人, 让他们明白:只要通过努力, 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让自豪和骄傲伴随着他们。第二, 强化“第一次”的经历。人生中经历的许多事情往往淡忘了, 但第一次却终生难忘, 譬如第一次军训、第一次演讲、第一次比赛、第一个晚会、第一个感恩节、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个敬仰的老师, 等等。我们希望这些第一次是在联东出现或经历的, 更希望学生走出联东以后, 难忘的第一次伴随一生。为此, 我们为“第一次”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全程体验、反思深化。第三, 转变“我为你”的观念, 营造充满活力、服务学生的教师文化。现代教育观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对未来负责的观念, 把学生视为同学、朋友、竞赛对手, 把学习的权力、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 把生活乐趣还给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平等对待家长, 尤其要善待对学校工作有误解的家长。

二、铸特色文化, 办特色学校

1. 找准办学定位, 形成办学理念。

目前, 联东中学正在实现完全高中向九年一贯制学校过渡的过程中, 现阶段我们依托一贯制办学模式,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方向,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教育新扶贫”思路, 促进教育平等、农村优先, 让农村孩子通过教育, 掌握生存和生活技能、改变命运、脱贫致富。以“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核心, 践行“厚德、笃学、和谐、发展”的校训, 营造“崇德、博学、乐教、求真”的教风和“志高、勤学、多思、力行”的学风, 形成“一条龙、全方位、高起点、会感恩”的办学特色, 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使联东成为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2. 强化系列活动, 构建文化特色。

一是我们启动了文化校园工程, 初步形成了“一区、一墙、两点、八廊”的文化景区。“一区”———思源文化区, 以奇石、奇树、石刻、喷泉为背景, 这是读书、交心、会友的好去处;“一墙”———文化墙, 包含“教育篇、校园篇、行为篇、安全篇、励志篇、鉴赏篇”六个板块;“两点”———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 突出了学习、生活的文化特点。“八廊”———包括历史长廊、民族长廊、名胜长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作品长廊、运动长廊、英语长廊等。二是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不同, 实施分层教育。初一的感激教育 (父母) 、初二的感谢教育 (老师) 、初三感动教育 (校园) 、高中的感恩教育 (家乡、社会) ;从“三个一” (一句话、一封信、一件事) 做起, 从“三个转变” (做人态度、行为习惯、人际交往) 抓起, 集小“恩”为大“恩”, 饮水思源, 感恩言爱。三是实施德育系列活动, 每年都组织“五节” (感恩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 、“一赛” (技能比赛、才艺展示) 、“一训” (新生军训) 、“一评选” (星级评选) 、“一创新” (科技制作创新大赛) 。第四, 开展“认种一棵树, 共建一片林”植树活动,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认种27棵树 (每棵按200元计) , 共捐资5400元, 教师和学生有32人认种, 捐资2600元。

“校园风采”校园征文 第14篇

Jungle的故事

Jungle生于90年代,也算得上是跨世纪的人了。

Jungle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也在娇惯下成长。

Jungle也上了小学,成绩绝非一般人能比。

Jungle升入中学,自然也是名列前茅。

Jungle多愁善感,会为一支损坏的钢笔写悼词。

Jungle文采飞扬,码字功夫高人一筹,“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何难?太白举北斗,挹酒浆,对饮七星。直挂云帆,云帆小,只够摩诘的生宜。只够唐寅的扇面;济沧海,沧海浅,仅泡陆羽一盏茶,仅酿杜康一盅酒。”也许可见一斑,

Jungle会躺在狂野的荒地上,听虫鸣,闻鸟啾,静观云来云往,日东日西。

Jungle也会坐在庭院的小竹椅上,与苍穹对话,指北斗,临长庚。

Jungle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于是背负了太多的累赘。

Jungle度量很大,不会抱怨别人的种种行径。

Jungle乐观向上,任何时候脸上总有仙道式的微笑。

Jungle没有女朋友,但看见女孩子冷了,也会自觉地关门关窗。

Jungle不是全能,也会因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头疼。

Jungle博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可道,非常道”也有所涉猎。

Jungle五音不全,但听玛丽亚凯莉的歌也会心神不定。

Jungle令人捉摸不到,会因为突发奇想,而去买酒喝,结果呛得泣涕交流。

Jungle略显鲁莽,总有一股热血青年般的劲头。

Jungle有点自恃,没有谁能使他心服口服。

Jungle不善言辞。但文章写得也算不错。

Jungle遗世独立,不知亦不欲知“长袖善舞”者的心思。

Jungle不谈钱财,却也不是像绿林好汉般仗义疏财。

Jungle胸无大志,只道“走好每一天要走的路”。

Jungle不跟风,偶尔也会沉醉于韩剧的幽默。

Jungle语出惊人,看似轻佻,哲理也总须有一些。

Jungle喜欢真实的梅兰芳,亦喜欢虚构的程蝶衣。

Jungle崇尚传统,会一年一年地练习书法,一页一页地翻阅《本草纲目》。

Jungle不愿解释什么,因为他确信:当别人不相信你的时候,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

Jungle是户外探险的发烧友,却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Jungle可望成为“绿色江河”的志愿者,却没有宣传普及知识的口才。

Jungle任性,狂妄,效仿过阮籍的“穷途之哭”。

Jungle有原则,一旦养成的习惯,轻易是改不掉的。

Jungle生在农民,仰望着辽阔,却也背负着贫穷。

Jungle背负着贫穷,也孕育着希望。

Jungle有着无尽的希望,所以他在成长。

Jungle正在慢慢慢慢地长大……

作者:马骥

笔名:Jungle、透明皂的味道

所在地:天津市经济开发区第十三大街

禅:Jungle的语言是透明的纯粹的饱满的。但亦带着少年的惨绿。

轩:嗯,是啊,作者的文学积淀很不错,几乎每一句都引经据典,道出“我有我精彩,静待成长守候希望”的憧憬,但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加强,譬如[性格]中间穿插了“五音不全”、“没有女朋友”等描述,是不恰当的哦,应该各自归类放在一起,层次感才能清晰分明。

星级评定:★★★☆

10号作品:

我们的青春与音乐有关

一条名叫“生活”的大河,将身处其中的我们,推送到青春的浪湾,我们迷失了方向,时而雀跃,时而忧伤,有些人来了又走,或留下记忆,抑或留下了枉然,到最后,只有自己来陪伴自己,唯一的,只是不和音乐说分手。

无数个孤独的夜晚里,一遍遍听家里的旧盒带,是姐姐喜欢的王菲,空灵而柔软的声音在耳边萦绕,然后仰望月朗星稀的夜空,感动,继而融进那极富张力的歌声里。

妈妈把“跑调”得厉害的录音机扔在垃圾箱时,我上了初二。我家住进了楼房,看大频电视、放VCD,盒带被我宝贝地收藏在抽屉中,每每触碰有绵长的思绪。开始听张惠妹和无印良品,一边翻看照片,一边想起在远方读书杳无音讯的朋友,开始怀疑细水长流和天长地久,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个外星球的矛盾结合体。

开始叛逆时,流行音乐席卷整个校园从Beyond、谢霆锋、蔡依琳听到后来几届“超女”。

我喜欢上了飞快奔跑和极端且怪异的头发,尤其是奔跑时连风都要在我的耳边呼啸而过的快感,常穿复杂的T恤和带有破洞的裤子,在寂静的草场,幻想自己是摇滚女王,和同学们肆无忌惮地“疯狂”,这使我们一度成了学弟学妹们的偶像。我变得固执倔强,也正是在那时——我在人生顽劣的时候,认识了一群福祸同享的死党,试着参加一些小的比赛,坐在小小的舞台的中央,心里明明是要了命的紧张,却佯装出老手的模样:坏笑,轻松。然后无疾而终地回到家。

上了高中,学会了乖,学会了谦虚,也学会了敢拼敢闯,但脸上永远只是青涩和微笑,仿佛一切都退到了原点。而对于音乐,也不再盲从。开始听经典,偏爱林夕的词,和温柔的旋律,开始懂得安静地聆听,不疯狂也不把任何心情写在脸上。看郭敬明、安妮宝贝、张爱玲的文字,对那些忧伤但深刻的语句有独到的欣赏。我依旧那么固执,反复练习一个个吉它和弦,不再轻易地张扬,至于过去,它们要我笑着遗忘。

开始在物理化学练习册上、黄绿蓝的便利贴上写诗,笨拙的文字有时也迸发出梦想的激昂,坚持写了厚厚一本时,我走进了文科班,生活依旧每天都听歌,并在清早阳光温暖的上学路上哼唱,我一直坚持步行上学,这样不会错过飞机留下的痕迹,和晨光中自己被拉长的身影。

头发在慢慢地生长,许多东西都在心里沉淀,明静的,隐晦的,无法丢弃的秘密,而我,乐在其中。收获了一些有相同爱好的粉丝朋友,他们每一个都善良可爱,喜欢音乐的人,心地纯净简单,坚持所爱的人,一定有一个美丽的梦想。

不和音乐说分手,希望大家都能坚持,最初的梦想。

作者:于玥

归属盟:中学盟

在读学校:辽宁省喀左县第一高中高二年级

个性宣言:海阔天空凭“于王月”

禅:不要和自己说分手才重要。固执也很重要。少年的孤单亦很重要。但文字略显薄。

轩:和小于同学一样,我也是个音乐爱好者,几乎称得上博爱,只要歌词好旋律好的歌曲就能吸引我的耳朵。由于本文是记录成长式的以时间推移为主要线索展开描述,所以难免会显得有点像记流水账,以后行文要注意详略的安排。

星级评定:★★★

11号11作品:

一个人的十八岁典礼

十八岁,当即将站在这条顾名思义的成熟边境线上,我却开始有了措手不及的惶恐。我已经站在了林齐口中的未来岔口,等着林齐的出现。而现在林齐,你是在哪里?

我已经回想不起最初遇见林的那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他的出现似乎注定要黯淡那些渺小的背影。我只记得的是,在课后昏睡的时候,我突然手臂觉得很疼,我一看是同桌唐晓用力推我,说外面有人找我。高三这个敏感的学年,我被爸妈强制转到这所省重点中学,认识了我的新同桌唐晓,唐晓第一次看到我就问,“你原来是在哪个学校?当得知我出身于一所普通中学后,她就开始不太乐意主动和我说第二句话。”

林齐是个谜,一个寓言,或是一个充满隐喻的楔子,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他是高二转到这所中学的,独来独往,成绩出众,球打得非常好。他路过的校园角落,都会有一群女生的目光追随。而林齐的目光从未停留在任何女生的身上,就像他的自行车后座,一直都是空空荡荡。

每个礼拜五的晚上,他会在球场上打球,整个球场只有凌乱的篮球落地的声音。有时我也会想,他一个人打球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夜晚是我的保护色。我可以毫无顾忌地离他很近,近得可以坐在和他相隔半个球场的篮筐底下听他奔跑的声音,跳跃的声音。如果没有那次的意外,我想我可能在我最后的青春时光里,一直孤单地被林齐的背影覆盖,然后无声无息地离开。然而那个一如往常的星期五的夜晚,因为看守老伯突然尽职地走进了这片操场,那束照在我身上的光像是划破幕布的利刃,让我曝光在林齐的面前。我看见林齐清亮的眼睛,不动声色。这个秘密终于不再只属于我一个人。我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在被老伯训斥了一顿后,我开始无所适从,林奇抱起他的球就往前走,秋夜的风微凉,只留我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他走远的样子出神。只不过我没有预料到他竟然回头,“你想晚上住在这里吗?”他说。声音很快消失在风里。但我确确实实听见。没来得及多想,我追上了他。“这么晚你怎么会在学校?”他问我。“我今天忘带钥匙,就回学校坐坐。”我胡乱就说了一个理由。站在他的旁边和他说话,距离不远也不近,似乎我们不熟悉也不陌生。从校门口到小巷出口那盏“路灯的微光搁浅在寂静的小巷,氤氲的气流弥漫。我看见我左手边的围墙上林齐的影子的轮廓在看着我,我是如此希望这条路还能再长一点。”走到巷口,我鼓足勇气打破沉默向林齐告别,“我往这边走了,那再见了”我说。我不敢看他,然后朝右边走。“这么急着再见,你那么肯定我会向左走吗?”身后传来他的声音。我回头看见他站在路灯冲刷出的白色浅滩里微笑,我第一次看见他笑,带点邪气,但却明亮,令我恍然。

牵起他的手时,我感受到自己怀揣着战栗的幸福。现在,我可以每个礼拜五的晚上,等着林齐打完球的时候,递毛巾,给他擦汗。坐在他自行车后座上看他的头发,偷偷闻他衬衣的味道,怎么说呢,像莲花?像薄荷叶?好像又都不像。我曾经以近乎瞻仰的姿态注视着林齐,而突然问来到的这些幸福似乎不那么真实。我和林齐的感情并不张扬,林齐似乎很希望可以低调到没有什么人知道,他说,在这所重点高中的高三里,我们需要谨慎而小心。虽然这让我难过,但想想这也是理性而正确的做法。就这样,平时我们会通电话,我经常打给他。而只有礼拜五会陪着他,看他打球,与以前不一样的是他现在知道有一个我会在旁边等着他。他也会送我回家,林齐话不多,我知道他以前一直喜欢一个人或习惯一个人,所以我开始学会侃侃而谈,说这个礼拜的秃顶物理老师的乡音又在课堂上闹出了什么笑话,说明天有什么打算。在我右手边的林齐平静而略带微笑地听,眼睛看着远远的地方,仿佛在想象我说的场景样。有时附和着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最后快到家门,他会轻拍我的头说,“快进去吧,小纱,晚安。”告别的晚安里,天空下满他点亮的光,最后我会看着他骑车离开。

“林齐,你想考什么学校?”我问他,“尽力而为吧。”他淡淡地回答。

“如果可以,我想努力和你上同一所学校。”我说。

来到林齐家楼下的时候,我真的希望自己从来都没有出现在这里。一切的事实都像是预约好的一样,那么的刚刚好。刚刚好林齐从楼道里走出来,笑容灿烂,是我真正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此开心的林齐。而这些都是因为他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吧,他们终于看到我,而我看到林齐意外的表情,笑容凝滞。

仅仅一瞬间,我想明白了,我全都想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溃烂成事实,假象过于不堪。长久以来,我只是作为林齐青春的凭吊,用于纪念他心中另外一个人。而我,幸运地拥有和那个人一样的名字,然后幸运地可以拥有林齐的注视。我,只是作为一面镜子,而存在。林齐口中温柔叫着的小纱,永远都不是我。

我在所有人面前都无比狼狈,我应该被蒸发掉了吧。我在心里说,林齐,从前一直是我看着你转身离开,就让你看我离开一次吧,也是最后一次。

路上,我收到林齐的短信,关于他和她,他16岁离开,没有告别,是因为父亲作为政府官员,被诬陷,全家在苦于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只能悄无声息地走,而真相大白的时候,她也在三个月前回来。还有,林齐,那些长长歉疚都不重要了,我没有在你心里逗留过,这也已经不重要了。

我只记得,在冗长的时间里,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走后一切的情绪终于在我即将来临的十八岁戛然而止,盛大落幕。

“方成,你觉得十八岁应该怎么过才好?”我说。

“也许该带着身份证去酒吧喝杯酒,或许刺激点来个蹦极。”方成说。

“主意不错。就这么决定吧…”

作者:谢婷

笔名:小暮

归属盟:大学盟

在读学校: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财管班

个性宣言:只做我自己

禅:很多东西都会慢慢流去。都会不再重要。青春里总有纪事。这些文字有着稚的真。

轩:作者叙述故事虽然有些平铺直叙,但起码构思还算能够吸引人。但是在情节的起承转合方面还要多练笔哦,比如方成这个男二号的出现就需要些过渡和介绍,否则读者有些莫名其妙。

星级评定:★★★☆

轩写在后面的话:

曾经在节日里收到卡片、明信片和风铃,也曾经在某个暑假去汕头电台做嘉宾主持时收到满满一箱信件……诸如以上的这些东西像精美的刺青岁月的纹路,又带着轻微隽永的疼,延续着对过往的回访。星辰缓慢流逝,永恒也有变成灰烬的一天。唯独记忆,可以与你我,同在同朽。

上一篇:我的优缺点分析下一篇:学校减负工作自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