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2024-08-07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精选8篇)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第1篇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数学审美研究

结题形式:书面论文

结题单位:荔堡中学

结 题 人:闫天虎

结题时间:2008年6月20号

[说明]作为一名年轻新手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没有独到的见解。这里只是我教学当中的点点滴滴尝试之后的一些感受,心得中的部分缩影。将其写了出来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第2篇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激励学生张扬个性

――《初中学段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研究与试验》结题报告

秦皇岛市十三中学王雪梅

一、课题研究背景:

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的扩张,现代学生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内心世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想法,十分希望得到心灵的自由,行为的独立。但是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仍沿袭旧的一套作文教学方法,用所谓指导桎枷了学生的手脚,用作文方法凝固了学生的思路,用范文僵化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停滞了学生的发展。审视当下的中小学作文教学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和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导致中小学生作文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满天飞。

时代呼唤作文需要个性化教学 ,本课题就是通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使作文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中学生个性化作文是中学生根据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它具有叙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抒发情感的真实性,反映问题的现实性,文采风格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旨在从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机制改革和教学操作层面的创新等方面,彻底改变中小学生作文和作文教学几十年来的模式化、工具化、功利化的陈旧格局,还作文以应有之义,还作文教学之本来面目。

2、本课题将有力地促进教师对作文教学新理念的学习,对以往教学观的反思,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构建,使广大教师看到了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对深化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是中央教科所“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是从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出发而设计的探索性教改实践研究。该课题研究组通过集中全国知名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力量,力求倡导个性化作文的创作,推进语文教学人性化、文学化的历史性转变。从2002年10月在北京召开这个课题的开题会以来,参加该项实验的课题联合体已经发展到800多所学校,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已达4000人。河北省许多市县的研究与实践也均已展开,承德,石家庄等地的很多学校都申报了子课题,参加了课题联合体,建立了实验班,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刘玉,石家庄一中的魏平,石家庄四中的王秀婷,石家庄二十二中的赵霞,怀来县沙城四小的孙红梅,石家庄桥西区振头小学的李亚红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并且目前已陆续结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进行该课题的研究与试验具有发展的意义.

2、本课题组的研究创新点:

课题研究完全是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探索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追求最佳教学效果,体现了求真求善的原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个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新经验、新方法并及时总结交流,体现了探究创新的原则;在关注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同时,重视与之相关的诸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将作文个性化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之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体现了整体推进的原则。

四、研究内容:

1、课题界定:

关于“个性化”: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是灵魂。既是指学生个性在作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具体体现,即个性化作文,更是指中学作文这一学科如何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发展个性而构建的一整套的作文教学系统。学生的写作及其作文,整个的作文教学以及我们的研究都应围绕“个性”两个字做文章。

关于“个性化作文”:本课题内涵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承认学生作文差异的前提下,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通过作文教学展现、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

2、具体核心内容:

(1)研究个性化作文教学相关模式,它是中学生主体性语文学习和发展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2)研究如何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研究如何构建教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

五、课题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素材积累、选材组材、主题提炼、构思成文等作文能力,提高个性思维、个性表达、个性发展等作文个性成分。

2、形成学生作文的自我个性,并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3、改革作文教学课堂,探索形成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教育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写作目标的描述,为“作文个性化”课题实验提供了目标依据。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首位,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问题意识、个性化学习、主体性学习、开放性教学、建构性教学,为主体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明确地提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思想。

2.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多元化、情景化、个体化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九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包括: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的本质是关注个性和个体的发展,其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此意义上来看个性化作文教学真正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特别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对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课本的影响来完成,还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即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构建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的源动力,建立在自身兴趣特长基础上的写作,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生活,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

七、研究对象:

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深入教育实践第一线,将作文课堂作为研究主阵地,将阅读辅导课作为研究第二阵地,边研究,边修正,边应用。

2、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调查法为辅,在研究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的开展研究,掌握研究成果,进一步改进,以期完善。

3、经验总结法

掌握调查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学习他人成功经验,总结教训,修改研究措施。

4、针对个别案例跟踪研究,积累经验,总结研究成果。

九、研究操作步骤:

研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准备培训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课题结题阶段。每个阶段我们课题组都要完成以下工作:1、设计并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问卷分析结果,完成调查报告。2、召开课题组会议,确定研究计划。3、学习相关理论文章,提高理论素养。4、定期进行研究课的探讨汇报,展示典型课例,探索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5、成员每两周写一篇反思,每月写一篇论文,完成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和活动大事记。6、及时进行资料汇总, 分类归纳整理研究档案,完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下面将不同阶段具体的研究操作汇报如下:

(一)、准备培训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4月准备及培训阶段。

(1)、申请课题,撰写实施方案。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课题培训,写出培训体会,学习设计课题的研究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2)、准备研究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明确目标和任务。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

2008年5月---2008年12月 课题研究前期阶段

2009年3月---2009年12月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

2010年3月---2010年4月 课题研究后期阶段

主要研究活动包括:

(1)、课题开题后,认真设计前期和中期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表,研究学生实际现状及教师作文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2)、发放前期和中期问卷调查表若干份,组织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写作心理,掌握教师作文教学中的症结点。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第3篇

朱长华副院长代表课题组从问题的提出, 研究的依据, 研究评述,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过程, 研究结论及分析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情况。该课题自2011年立项以来, 依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推进”的原则和“项目引路、学校主体、行政主导”的总体工作思路, 采取理论探讨、现状调研、顶层设计、实验检验、成果体验的技术路线, 分学校、分学段、分学科稳步推进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整体推进的实践与探索》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共出版9本专著, 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刘冬梅、李光杰、湛卫清等课题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 对研究报告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评审委员踊跃发言, 积极评价, 程斯辉院长代表评审小组宣读了评审意见书。评审意见认为, 《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武汉市为例》选题意义重大, 研究方法总体运用恰当, 研究目标高远, 研究内容明确具体, 研究过程明晰务实, 研究结论科学, 研究成果丰富。整个课题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坚守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体现了课题带动工作的思路, 实现了微观促进宏观的价值追求, 表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达到了从复杂到简单的研究境界, 具有了从策略到战略的指导意义, 展示了从武汉走向全国的研究气魄。

王池富副局长发表了讲话, 他十分感谢课题组成员五年来的辛勤付出, 感谢专家评审的悉心指导, 表示课题结题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结束。“十三五”期间, 要做好高效课堂的延展深化工作, 一是要做好提炼、总结, 把理论和实践运用更好地结合起来;二是要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让行政和专业无缝对接, 形成武汉市分学段、分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建议, 三是要坚守规律, 坚守理想, 使研究与运用相辅相成, 深化武汉市的教育教学改革。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第4篇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西方,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和个别化教学这一趋势的呈现,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转移到了“学”,人们逐渐重视学生学习个别差异的研究以及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开辟了对学习者个体学习方式差异性的研究,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便成了研究热点。

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有很多,正如德贝罗所指出的:“有多少理论家就存在着多少种学习方式的定义。”Keefe在1979年从信息加工角度界定学习风格为:“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我国的谭顶良为学习风格所下的定义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上述定义中,相对来说,广为接受的是Keefe对学习风格概念的界定。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初始能力,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之前,已经掌握的与这门学科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称之为起点水平或起点能力。

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的意义在于能够确定正确的教学起点。因为当教学起点高于学生的初始能力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新的知识、技能之间存在着差距,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有障碍;而当教学起点低于学生的初始能力时,学习内容就会出现重复,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确定了学生的初始能力以后,就可以对经过学习内容分析以后选择的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学生尚未掌握的预备技能,删除他们已经掌握的部分目标技能。可见,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与学习内容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理论依据 评定学习者在新的教学开始之前的起点水平,其目的有两个: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称之为“初始能力分析”;了解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称之为“目标能力的分析”。

一是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预备能力的预估通常需要编制一套预测题。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系统设计者可以根据经验先在学习内容分析图上设定一个教学起点,将该起点以下的知识技能作为预备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测题,通过测验可以发现:对特定课题内容,哪些方面学习者已经准备就绪,哪些方面学习者需要补习。

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要了解学生对目标技能掌握情况。对目标技能的预测有助于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做到详略得当。当然,假如教师知道学习内容对学习者是完全陌生的,这类预测就失去意义。教学系统设计强调教学效果的评价以预先确定的目标为依据。在学习结束时,以原定学习目标为基础编写测试题目,来检查学习者达到目标的程度,这样,学习目标与测试题之间就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从理论上说,同样的考试题如分别用于预测和后测,前后两次成绩的差距即反映了教学效果。

对教学设计者来说,学习者对待所学内容的态度对教学的效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量表。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无兴趣、对这门学科是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此外,观察、会谈等评价技术也可用于态度分析。

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的倾向性,包括学习者在接受、加工信息方面的不同方式,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以及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等。

二是初始能力分析的方法。对学习者预备技能的分析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预测。为了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从事新的学习所必须具备的预备技能,可先在学习内容分析结果图上设定一个起点,把起点以下的知识与技能作为预备技能,并以此为依据编写测试题,测试学习者对预备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预测的过程是:编写测试题→进行学前测试→分析测试结果。

〔编写测试题〕测试题分为两个部分,编写方法是:假定一个教学起点,将教学起点以下的知识和技能编制成测试题目。

〔进行学前测试〕如果测试题中包含测试目标技能的题目,学生就可以从考题中了解到将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目标技能学生还没有掌握,测试成绩一般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测试之前,最好能说明一下测验的目的,以减少测试结果给部分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分析测试结果〕预测之后,一定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学生的成绩普遍很好,就说明教学起点定得偏低了;如果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就表明教学起点偏高。要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教学起点进行调整。对于前一种情况,最好把教学起点适当提高以后,再进行一次预测,以得到准确的教学起点;对于后一种情况,则应针对卷面所反映的问题,降低教学起点,并从试卷中找出需要补充的预备技能,这样才能使教学起点真正建立在学生的初始能力之上。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的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当学习者对要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知道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但常常说不出它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指导教学设计中如何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教学设计者应从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四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卡通片、彩色图片、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提出能引起他们思索的问题,激发其求知欲。

关联性 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近;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目标。

自信心 为了建立自信心,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教师课堂提问时注意将难易不同的问题分配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参与问题讨论。

满足感 每节课都应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满足;对学生学业的进步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避免挫折感。然而,在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学习动机的分析和激发还比较薄弱。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 从相关资料中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本校各年级教师在实践中,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研究的可能性,使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操作切合实际;二是调查运用校内外教师的新成果,总结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

实验研究法 选择年级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与平行班进行对比,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访谈、测试等形式,及时得出实验数据。

个案法 选择典型课例或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学习者分析,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2014年10月——2015年1月:理论学习、探讨。各学段研究适合本学段的预学方法。

2015年2月——2015年6月:深入实施阶段,收集数据和信息,撰写系列论文。

2015年7月至今:结题阶段,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成果。

课题研究计划完成情况

课题按原计划实施并稍前完成。

课题研究变更情况

课题负责人没有发生变化,课题研究内容不变。

课题研究操作准备

课题组成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活动,及时地、调整变量的变化、进度,加强管理、明确分工、协调合作。每人在各自不同年级,进行研究,通过教研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课题研究的创新与实践

对学习者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预测,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从事新的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就是教师在开始上新课之前,依据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编写测试题,测试学习者对预备技能的掌握情况。针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使教学起点真正建立在学生的初始能力之上。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师层面上对学生进行“预测”,是为了把握教的情况;在学生层面上,要进行学习的准备,这种准备就是“预学”。课前的预学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可以提高听讲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学习效果。

认真设计切合实际的预学导读单 不同学段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来灵活掌握,恰当设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近;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目标。为了建立自信心,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满足。语文在高年级导读单上可以设置“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知识。导读过程的题目要从字(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词(释义、造句、补全句子等)、句(分析句子)、文本主要内容(课文梗概)、文本框架结构(板式设计)等环节着手设计,题目之间要有梯度。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预学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以及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自读、合作探究中感悟文章主旨。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为此,教师的课堂应该是有的放矢的,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学定教。

一是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走进文本。初读课文,通过题目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把问题写下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查找资料,包括查学过的课本、课外读物、配套书籍等。

二是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扫清障碍。读课文中生字生词,好词佳句,划出生字、新词,记生字的音、形、义,可从字、词、句、段、篇着手,思索生字的结构、音节、同音字、形近字,思句子的意思、思段落的作用、思整篇的结构,理清段落层次,重点句段,读课后问题,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通读、细读、品读、反复读、重点读、感情读、诵读等。读完课文的总体感受,写文中优美词句的作用,写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写课文让你感动的理由,记主要内容,优美词句。

三是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导学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与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通过预学,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感知了新内容,同时也发现了盲点。这样学生不仅带着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习得的学习方法走进课堂,还带着困惑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上,他们一方面急于展示预习成果,一方面急于解决预习困惑,便会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深入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预习既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种好办法。学校从以下四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和尝试:

一是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负担,上好第一课时。注重字、词的积累与运用。

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在阅读课中把握基础与阅读,阅读与写作间的联系,注重方法教学,逐步放手,形成能力。

三是进行学习者分析,知学情,以学定教。采用教学前测,学习单,助学单,试听本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研究结题报告 第5篇

莘县燕店镇实验小学沈灵巧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是目前教育所面对的一个严肃的话题。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条件。但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一些反生命的行为以及网络成瘾、心理问题等愈以严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反思我们当今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这使得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地制约。是生命教育成为教育的盲点,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因此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我们的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增强其对生命的信心和责任感,已经成了我们目前学校教育尊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宗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解决新形势下小学生生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使学生逐步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确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十七报告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基础教育课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等重要理论。

(二)法规政策依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法规政策依据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李颖校长提出的“生命教育”理论。

(三)实践依据。本课题研究主要实践依据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坚持“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灵动课堂,培养思维品质,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学原则。追求“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实现师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教学境界。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回归,唤醒生命发展”的自觉行为。在点化和培育学生精神生命的同时,也在唤醒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自觉和实践创新,从而引导师生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崇高追求。

四、研究目标。

通过我校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探索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生命教育观点出发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师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体验生命价值,追求生命质量,使整个学校充满生命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内容

该课题主要研究在学科中渗透怎样的生命教育内容;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

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参阅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吸取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调查法:通过对青少年生存现状的调查,了解青少年的教育需求,为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的访谈,了解生命教育学科渗透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及时而深刻的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对比观察法:对研究初期、中期、后期青少年对生命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对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出一个普遍性的、较为客观的结论。

(5)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学生建立个案,通过个案研究,整理出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研究活动中的典型例子,为研究结论的获得提供事实依据。

七、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2011、3——2011、8)。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9——2013、5)。

1、落实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着手具体的研究工作并对探讨得来的方法、途径及策略进行收集整理。

2、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进一步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成果整理。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拟写相关论文、结题报告,形成生命教育学科渗

透的案例集,得出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结论。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5——2013、10)完成该课题的结题报告,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精心设计教案,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学课的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3、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形成可持续研究能力。

九、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一)教学方面的成果

教师层面:转变了教育观念

1.(1)把“生命意识”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价值取向。(2)把“珍爱生命”作为学校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追求

(3)把“焕发生命活力”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取向

2、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学生层面:树立了生命意识。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1、学生获得了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2、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能力;

3、学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懂得了爱惜自己的和别人的生命。

(二)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书面成果:

1、完成了《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调查》的调查报告

2、完成了《浅议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让生命之树常青》的论文

十、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待激发和保持;

3、教科研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研究方法仍需要继续学习;

4、需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今后的设想:

我校将把对该课题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推广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并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都得到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课题虽然已经结束了,但这项工作还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走向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

王学凤《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程红艳《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快乐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第6篇

一、课题名称:快乐教育研究

二、题研究时间: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

三、课题的由来

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其主要表现是:课前无主动探求的欲望,课堂无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外无自觉钻研的兴趣,他们把学习活动作为一种任务,甚至认为是负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还未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热情。如何使教育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的负担变成使他们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呢?那就是把孩子们吸引到有兴趣和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因成功、进步、发展而享受到应有的乐趣,才能使他们自觉钻研,乐学“不厌”。“快乐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一种可贵探索,为课程改革试验寻找到一个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实验研究平台。

四、实验的原理及预期结果

“快乐教育”在教育领域由来已久,自从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在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后,“快乐教育”就为中外有识之士所实践。“快乐教育”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乐学的心理氛围,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通过亲身的学习体验,产生一种对学习的快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最终达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通过实验研究,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教师自觉转变课堂教学行为,定位教师角色;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符合学科特点的、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终身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课题研究跟踪年级:2011年9月新招生的一年级新生

六、实验的过程

(一)自我探索阶段(2011.5---2012.7)

1、宣传学习,明确第二轮快乐教育实验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意义。小学新课程快乐教育实验是我市一项重要的教改实验,也是小学阶 段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将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快乐教育教改实验旨在深化课程改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的一项实验课题。它是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重负担、灌输式教学方式及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它的“自主、快乐、创新、发展”的主题浓缩了快乐教育的精华、课程改革的精华和创新教育的精华,既符合教育改革的潮流,也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根据区上的第二轮快乐教育实验安排,立足本校教育教学以及教师

队伍实际,成立以校长负总责、教研组长为主体、2004级代课教师为骨干的实验研究团队,并且制定我校的实验研究方案,着力研究在课改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力求以快乐教育的理念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转变教学方式,初步形成符合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学科特点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明确了各学段的实验重点:即第一学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第二三学段贯穿自主探究学习以及合作交流学习。

3、分解总课题,突出教研组学科特点,发挥教师个性特长。根据学校总课题“探索自主快乐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 展”,各学科组结合本学科特点,确定本学科研究课题,各任课教师又根据教研组课题自定子课题,形成学校总课题——教研组子课题——教师个人子子课题的教研网络,全面进行快乐教学实践与研究。

4、全面自查,肯定成绩,扬长避短,做好第一阶段小结,2011年10月,根据区教研室关于快乐教育实验工作安排,我们对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科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次总结以肯定成绩,激励信心为目的,对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评价,并推荐上报了课改实验优秀教师与优秀研究成果,经上级评定,我校《巧用提问,寓教于乐》等5篇论文获市级一等奖,《快乐背诵法》等7篇论文获得市级二等奖,《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等10篇教学设计获得市级三等奖,录像课例《Lesson 11 I live on a Farm》获市级二等奖。

(二)实验调整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

1、客观分析,认真梳理第一阶段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新课程快乐教育实验”第一阶段的实验,“自主、快乐、创新、发展”的实验主题已经深入人心,出现了校级课题、教研组研究课题、教师个体研究课题同步进行的良好局面,大家人人参与,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极大的促进了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但我校在实验第一阶段凸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实验领导小组及时梳理存在问题,为学校研究决策,调整实验思路打好基础。

问题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过程需要细化。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隐性的东西如何落实、引导、检查;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个别学生把探究看作是他人的事,自己只扮演其中的一名观众,不去思考,不去参与,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如何培养?„„

问题二:教师的角色定位遭遇尴尬的处境。教师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热情,设法塑造亲和的教师形象,设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于是,在课堂上或者众多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就少了严厉,少了说教,少了批评„„而部分学生却错误的以为教师与学生的民主关系就是教师不会严格管理学生,因而课堂上多了热闹,少了必要的安静;多了个人的自主和意愿,少了必要的秩序;多了涣散的现象,少了可贵的专心。教师角色的定位和教师角色的作用发挥值得研讨。问题三:教学创新受到质疑。极个别教师在课前虽然下了不少功夫,做了充分准备,众多的教学准备使课堂上拓展的空间很大,放的自如,收的却欠妥,影响了课堂教学整体上的时间分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忽略了教材文本的媒体作用,加之教学过程语言点拨不当,搞的学生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差。教学创新的“度”如何把握成了新的课题。

2、积极探索,寻求实验第二阶段的突破口

综合分析我校第一阶段的实验情况及存在问题,我们感觉到问题的症结是教师对课改理念吃的不透,没有灵活运用课改精神;其次,对快乐教育实验主题的理解过于肤浅,课堂上过于重视形式,看重过程,忽略了过程与目标实现的内在关系。因此,学校调整了实验思路,主要从以下做了努力:

⑴ 加大理论学习的引导,真正吃透课改精神和实验主题。

我们成立了学校自己的新课程理论学习小组,主要给全体教师辅导新课程理论知识,每学年一个主题,学习小组人员的组成主要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市区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组成,时间在每周的教师例会,每周一人主讲,突出一个主题,时间限定在3~5分钟。这种学习活动既使教师学有收获,也避免了理论学习枯燥的弊端,同时引导教师把尝试新理论贯穿在教学全过程。⑵ 细化教研课题,赢得校本研究的活水。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我校新课程快乐教育实验的研究课题,根据第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在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将课题进行了细化,确定了以下子课题:自主、合作、互动、自学的学习模式研究;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这两个子课题的确定,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促进“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课题的研究。对“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课题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共识,对研讨会会议议程进行了充分的酝酿,教研活动时间,研讨会按时召开。研讨会分语文组、数学组进行,会上六名中心发言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进行了观点阐述,全体参加研讨的教师都做了研讨性的发言,大家谈了自己对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念的理解,并结合教学从目标确定、教学准备、方法选择、课堂组织、学生引导、弱势群体的关注、媒体作用的恰当发挥、教学情景的巧妙设置等等谈了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操作。最后,大家形成共识,有效教学既要重视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收获、发展、进步;同时更要关注教学效率,思考教师自己的劳动付出是否取得了最大效果,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内涵发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研讨会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讨论声中结束,后面我们计划通过研讨课,确定实验跟踪班级来落实和促进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本次研讨会将把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带上一个新台阶。

想方设法开辟新途径,提高教师读懂文本的能力。① 引导教师学习课标、教材解析。

每学年开始,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学科课程标准,重点掌握所任学科本学年课程标准。同时,在学期开始,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教材解析,收看专家、编者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编写意图的录像,帮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② 要求部分学科教师完成课后习题。

我们要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的任课教师在开学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于两周内完成课后所有习题。如果说学习课标是把握某一学段教学内容和目标,看教材介绍是熟悉教材内容和体系,那么,完成课后作业是帮助教师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重难点,走近文本,领会编者编写意图,站在教师、学生、或界于两者之间的角色去看教材、用教材。从一年的实践看,开学初这一系列的钻研教材活动有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材,充分估计学生,客观设计教学过程。③ 举办以任教内容为主体的朗读比赛

教师熟悉了教材内容,并不代表每一个教师都能将教学内容化为教学语言融会贯通地传递给学生,为了提高教师的这一能力,我校组织了以朗读任教学科内容为主体的朗读比赛,通知发出后,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特别是数学、科学等学科老师,大家讨论计算题怎么朗读,图画怎么朗读,实验内容怎么朗读等等,在大家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学校实验小组只提出“怎样有利于学生听懂就怎样朗读”的要求。于是在大家的认真筹备后,结合教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一篇篇以任教学科内容为主体的演讲稿诞生了,朗读比赛从教研组到学校,两轮比赛精彩呈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地促进了教师开发、运用教材的能力。⑷ 充分利用赛教平台,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教学比赛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周密而科学地搞好赛教活动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赛教工作就发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从安排到比赛都落实严、细、实的管理,倡导全体教师集体参与整个过程研究。学校提出赛教方案(草案),经过全体教师的分组讨论,最后出台《新民路小学赛教方案》。这个过程的细化落实给教师上好一节参赛课以极大的动力,同时在教师的议论声中,也潜意识的对一节好课有一个评价标准。在整个赛教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特别是第二阶段的“同课异构”形式展示了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课后的集体评课,又是大家对实验初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方式、教学创新、学习行为等)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商议确定改正办法,同时,对大家都很满意的教学设计思路予以推广,达到引领的作用。第三阶段,说课、上课、反思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驾驭教材,引领课堂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促进作用。在整个赛教过程中,参赛教师先后交了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三种材料,从上交的材料看,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很快,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设计有创新,教学反思思考点多,有深度,内容涉及预设与实践的距离思考,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课堂容量与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自主感悟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关注全体与照顾学困生的兼顾等。这些教学环节的深思熟虑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⑸ 加强常规落实,促进规范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而评价标准是引领、督促主阵地作用发挥的“方向盘”、“ 催化剂”,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果。近几年来,我们对“新民路小学课堂评价方案”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调整。第一次针对教师满堂灌和拖堂现象,特别提出每节课留出5分钟的学生独立学习时间,这作为一个刚性评价标准执行,对拖堂现象在赛教中实行一票否决,引导教师改变课堂角色、科学利用教学时间。第二次调整又把重点放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与运用上,以及“有效教学”上。我们规定中青年语文、数学老师每周至少带学生在远程教育教室上一节课,课堂必须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必须重视“有效性”。这两次评价标准的及时修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推动作用。

3、展示实验成果,初步形成实验结论。

通过问题诊断,积极探索,实验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基本得到改观,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理念基本形成,特别是教材的媒体作用发挥好,教学拓展不再是空中楼阁;教学流程有序,重视实际效果,每个环节落实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细心思考、交流探讨、认真倾听等能力初步形成。全体教师教研意识强,能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心得。近两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文章8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获奖10余篇,(三)形成结论,验证结论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2月)

实验进入第三阶段,我们要求实验教师根据自己4年来的实验,撰写形成实验报告,由实验领导小组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定,完成教师个人子课题研究,并对优秀实验报告根据学科特点推荐实践、论证,最后由实验报告执笔人收集所有意见,形成具有学习和推广价值的可行性实验报告。实验领导下组还对实验报告中的不足予以指出,诸如学科教学特点不明的问题;多媒体运用滞后问题等都做了明确指出,并要求在实践验证中得以完善。

九、实验结果:

1、关于自主快乐学习:

⑴ 给自主以空间(语文课堂教学)阅读突出个性化;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⑵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创设最佳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生头和指导学习方法。

⑶在轻松快乐中自主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巧设悬念,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激活学习兴趣;灵活调控课堂,保护学习热情;评价激励,树立自信心。

⑷ 结课创新四法——激趣拓展法;激疑深化法;激情延伸法;形象再现法。⑸ 快乐背诵四法——听读想象记忆法;描述表演记忆法;据文配画记忆法;音乐欣赏记忆法。

⑹ 激发学生兴趣,体育运动快乐——让学生活起来;教学方法兴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成为学生的朋友。

2、关于体验学习:

⑴生活化是体验学习的基础;活动是体验学习的主阵地;合作交流时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

⑵ 以活制胜,乐中求知—— “活水”用活;多方促“ 活”;互动激“ 活”。

3、关于合作学习:

⑴突出三个基本点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前抓好兴趣激发点,引导学生审视学习目标,正确估价自己在合作中的角色及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想学”的愿望,“能学”的自信;合作中把握能力的形成点,引导学生积极沟通,努力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任务,帮助学生形成“会学”的技能。;合作后重视毅力的鼓舞点,适时的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坚持学”的决心。

⑵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设计多层次的教学任务;科学合理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鼓励性评价。

4、关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诚可贵,点拨任更坚——增强预设性;巧妙梳理;加大调控力度;给予新质疑的机会。

5、关于评价

评价语言人性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涉农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结题报告 第7篇

研究报告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在当前“农民市民化”和“土地城市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人力资源支撑,满足并服务于区域产业需求成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

改革开放30年来,涉农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主干专业之一,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农村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对于新型农民的要求日趋迫切,对于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生产技术的提高有了更深的要求,特别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教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涉农专业的教育中职向高职的衔接自然而然形成并发展。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进行科学有效衔接,也必将成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各省级政府都积极地不断推出了各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已经形成了“3+1”模式、综合高中模式、“3+2或3+3”模式等。

虽然全国各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总体的理想的目标模式,在中高职衔接问题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两种教育发展的问题。例如:某些中职学校及其学生面对就业和升学两种选择陷入“难顾两全”的境地、某些中职毕业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后无法适应高职教学要求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出现了厌学、就业难等局面。同时,这些问题也说明中、高职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对接状态下,而是要寻找科学、有效地衔接原则和途径,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中、高职教育衔接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是在初中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学制为三年或四年。其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等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这类层次的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三种类型。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顾明远1990)。

2.2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其他人员。其培养目标是国家发展第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学制通常为2年或者3年。这类层次的学校主要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及部分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2.3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衔接是指事物的相互链接或对接,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链接或对接(刘育峰2002)。在我国,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要在学制上打通中职与高职之间的通道,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就是为了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需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对各种各样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解决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中的主要问题。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还不到位,例如: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之间联系不太紧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衔接方面还不合理,存在重复和断档问题,以及职业资格逐级晋升问题,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体制缺失统一管理机制问题等等。根据国家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实施初中后的分流教育制度要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准,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与职业培训教育齐头并进,从而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努力构建把各阶段的职业教育相互连接起来的终生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努力增强中等职业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交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相互合作办学;建立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各自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模块,以便协调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等等,这些都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徐健2004):

第一阶段是1980年到1994年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与国民经济严重脱节。1985年5月,中国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此决定中指出了:“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术专家,还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为此,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职业教育落后的状况,力争让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相当大的发展;争取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绝大多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与普高学生人数持平。

第二阶段是1994年到1998年国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突出强调了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等及中等以上各类职业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并进一步规定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点是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了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1994年10月国家教委会发出了《在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等10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的通知》,在随后的时间内,除有关全面的教育文件外,国家教委又连续发布了《关于在大连海运学校等八所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班的通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议纪要》、《关于开展建设性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性文件,这些文件涉及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相关内容,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努力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阶段。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台的很多教育文件的内容都提到了中高等衔接的问题。如: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以及高中后三级分流制度,要花大力气去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形成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贯通的教育立交桥。国家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实施初中后的分流教育制度要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准,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与职业培训教育齐头并进,从而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职业教育的层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但在理论及文件中规定,而且在职业教育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采取了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对口的学生,而且也开展了中高职衔接的实验。但我国致力于于构建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应该是在1998年以后。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是我国第一次明文规定,明确地提出了要“逐步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即大力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自此以后,我国职业教育才真正开始了有目的、有意识地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阶段(韩君2004)。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各地做出了中高职衔接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3、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3.1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3.1.1中职教育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没有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对他们进行的是就业前准备教育。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某行业或某岗位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毕业生具有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工作的身体条件和一定的发展潜力。中职教育目标明确,办学特色突出,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项技能的应用人才。

3.1.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对他们进行的是职业教育,也带有就业前准备教育的色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某项专业能力,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胜任某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

3.1.3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对比与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都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模式一般也都是“工学结合”,在教学模式中,都在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作为同一类型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适合某岗位需要的、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从培养目标的描述来看,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都将学生掌握某项(岗位)技能作为重点。

但是两种教育毕竟是两个层次的教育。不论从入学学生基础还是课程设置都有很大不同,如果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没有鲜明的层次区别,显然不合适。那么,高职教育究竟“高”在何处?如何在培养目标中清晰地表述出高职教育的属性,在教学中保证这种属性的实现,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主要是课程的衔接,要从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的衔接上入手,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要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课程学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衔接。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构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不断提高,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贯通衔接方面却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3.2.1文化基础课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类别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两种,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为起点编制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有些难以适应,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会带来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也由此抱怨“中职学生基础差”,甚至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只愿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不欢迎中职毕业生现象的产生,将中职毕业生拒之门外。这说明了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现象,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和目标的不同。中职教育是根据其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素质、动手能力为根本组织课程内容的,文化基础课的安排遵循了“够用、必须”的原则;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作用下,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

3.2.2专业课和实训课重复设置 专业课和实训课这两类课程在中、高职课程设置中有较多的重复现象。这是因为高职院校设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按照高中毕业生设计的,认为学生在入高职前专业课是空白,是从零起点开始的。而中职教育有比较明确的职业定向,毕业生只能按专业对口的要求报考高职,同时中职的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采用高教的专业课教材,只是难度上有所降低,因此在目前中、高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中高职教学内容相互涵盖,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重复现象是较为严重的,重复率超过70%以上,这是资源的最大浪费。

3.3中、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衔接

对口招生考试是中职毕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入门考试,也是影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国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规定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都可在高校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取得这种学历就有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资格。我国在中、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急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研究制定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对口招生考试,制定规范合理的考试制度,既满足中职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又可以提高高职生源的质量。如何能更有效地开展和落实对口招生考试,使该考试更合理规范,使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都能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是中、高职衔接的又一个重点。

4、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对策 4.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按照“生物学基础观”,“大树生长方式”的人才技能形成路径描述,人才技能的“生长”不应是阶段的、停顿的,而是伴随着他的一生不断生长、发展的。学生在学校内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习得技能是重要内容。现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描述主要强调了技能习得,而没有体现方法习得。专业能力体现比较充分,而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在培养目标中的描述不是很清晰。

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描述应该将方法能力的要求作为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侧重点。应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某)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某种职业)能力,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胜任(某)工作岗位需要的,掌握技能学习方法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

4.2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 4.2.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一致

解决中高职衔接,首先应解决好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的衔接。教育部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企业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领域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的实施上要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使课程结构达到最优化。高职教育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和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完善职教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4.2.2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衔接

技能是实践教学的目标,职业能力的接轨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核制度。各种职业资格具有不同等级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标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形成阶梯递进的形式,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衔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中级及以下,高职定位在中级以上,逐步地从根本上消除中、高职在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和倒挂现象。

4.2.3中高职教学计划的衔接

要使中高职的教育达到最好的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出专业对口的一体化教学计划。对于同一专业的中职与高职教学计划要统一优化设计,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基础教学,提升人文精神,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要增开选修课,包括增开技能实习模块化课程,以适应高职学生来源和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做好职业前的准备。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开设提升理论及应用水平的通识课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打下良好基础。

4.2.4课程考核的衔接

考核评价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学分制模式进行设定与转换。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各学专业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分标准,不同学历对应不同学分总数。学生获得的学分在各级各类中、高职院校可以相互认可,并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各类中职学校对学生每门学科学分评价的具体操作也要严格规范,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严格的条文加强监督,减小主观因素的影响。

中、高职课程全面彻底合理的衔接,依赖很多因素的配合实施,才能逐步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出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材,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丰富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在实践上才会逐步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

4.3改革招生考试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对口招生考试,直接影响着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上的衔接。高职院校应该对中高职课程计划进行认真的研究,并提出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在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即对口招生考试中,专业课的考核与文化课的考核应同时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应避免应试教育,中职毕业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各科考试成绩可以累积,供日后升学参考。在升学的过程中应适当的放宽报考条件,打破升学限制,从而使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注重学历衔接转向注重内容的衔接,规范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定出一整套统一的课程标准,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曾仙乐2010)。

国外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外普遍重视和鼓励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第二,在课程衔接方面,他们普遍采取共同研发,统一进行安排的措施,制定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大纲;第三,中职毕业生达到一定条件,即可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学习;第四,国家通过立法来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文凭之间的等值制度;第五,学生可以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直接进行升学;第六,职教体系一体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架设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即中等职业院校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专科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很多人都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业而不是继续深造。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上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就没有了出路。作为政府部门就应当努力协调,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种种偏见。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建立一种在学分制基础上的自主升学模式,即规定中职学生应当完成的学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有升学和就业两种出路;如果继续深造,也要完成大专院校规定的基本学分,大专毕业后也可以有升学和就业两种出路;以此类推,直到获得研究生学历。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做法,对于取得高职院校规定学分的学生,学校除了颁发大专毕业证书以外,还向学生颁发副学士的学位证书,取得副学士资格的学生,再进入到其中任何一所高校选修相应的学分,从而获得一定的文凭和相应的证书。结束职业学校以前的这种终结教育局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互通,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形成双向互通的关系。我们应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努力做好中高职教育的沟通和衔接。

5、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内涵的建设

近几年,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涉农专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达到本专业的中高职科学、顺利的衔接,作为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本身也要加强内涵建设,此点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5.1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内涵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1.1面临的挑战

涉农专业内涵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是高等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持续不断的冲击,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初中生源数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职业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农业类学校和涉农专业招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三是部分新办涉农专业条件弱,办学质量难以保证。

5.1.2面临的机遇

涉农专业内涵建设面临的机遇:一是政策优势,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区位优势: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这些都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5.2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

5.2.1确立1个主题———涉农专业优先发展

农业产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导致涉农专业办学困难重重。应冷静分析形势和专业状况,加强专业与产业、行业、岗位吻合度的建设,把现代农艺、园艺园林技术等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首批重点发展专业,按照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要求,确立农职院校“专业拓展———围绕农业;专业开发———支撑农业;专业建设———突出农业”的指导思想,确保涉农专业优先发展,努力做到涉农专业数量不减,招生人数不减,为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5.2.2重视2个建设———增强涉农专业办学实力

5.2.2.1加强农业师资队伍建设

应牢固确立人才强校的观念,不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在师资队伍引进、培养等方面,向涉农专业倾斜。积极聘请企业的精英到校任教,在缓解学校生师比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5.2.2.2加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

确立了农业实训基地投入的优先地位。以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为核心,按照“真实性、先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要求对每个农业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进行控制。实训基地在承担学生技能实训的同时,还承担了农业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和社会培训等任务,以扩大影响。

5.2.3深化3项改革———提高涉农专业办学质量

5.2.3.1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面向农业行业企业开设专业,面向农业岗位设置课程,面向学生因材施教”,以培养“适应能力好、创新精神强、发展后劲足”的德技双高农技人才为己任,以推进课程改革。以“示范课、研究课”等各类评比活动和校本培训为抓手,将课改聚焦到课堂,促进了教师课改意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5.2.3.2深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管理体系,做到创新和规范的统一。

各职业院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制订工学结合、技能鉴定、教学督导等管理办法。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对全省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学生和后勤3项管理规范评估。加强教学过程检查,规范各类教学材料的格式和要求,特别注意严格实践教学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材料,有检查,有评价,保证实习实践课的开出率和质量。

5.2.3.3深化人才合育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着力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为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学校以丰富的学生资源和技术资源加入企业,企业以充足的实践资源和真实生产引导教学改革,形成“教学合作、人才合育、文化互融、事业互促”的格局。

5.2.4突出4项工作———扩大涉农专业社会影响

5.2.4.1突出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以促进农业专业建设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各校采取多种措施,从分配制度、政策导向等方面向教学科研倾斜,制订专门的鼓励教研、科研的奖励政策,在对教师个人考核和对部门考核中均把教科研工作和成果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5.2.4.2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坚持从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出发,搭建多重教育平台。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认真落实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农业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资格证书。认真组织校级农业技能大赛,达到“四覆盖”,并积极参加国家和省技能大赛。

5.2.4.3突出就业创业实践

坚持就业创业并举,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突出敬业教育和诚信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创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促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建立了一大批较稳定的就业基地,举办校内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5.2.4.4突出“三农”服务

充分发挥农职院校推广科学技术、传播市场信息、传授创业技能、带动脱贫致富的功能,致力职教富民,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开展农民培训,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经营的“金钥匙”。加强校村合作、校镇合作,针对各地农业产业特色,派出专业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长期驻点指导,促进“一村一品建设”,推进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

5.3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措施

5.3.1推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各职业院校与农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推荐就业、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等合作,以诚信为基础,以互惠为核心,以合作为关键,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内涵,与农业行业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组建基地、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展研发,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真正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共赢,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振兴黑龙江农业产业。

职业学校和农业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职业学校加强了与县(市、区)、镇的交流,开展全面合作,为政府和部门承担义务,提供帮助,用“有为”来争取“有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办学、人才、资金、项目等多方位的支持。

5.3.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

农职院校要主动争取各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企业行业支持,用于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建设。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吸引企业投资,联合开发,共同建设,在尊重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将校企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组合,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的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出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构建有效的校企双赢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5.3.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先进的职教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根据行动体系重新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的职教课程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规划教材的编写,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反映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每个涉农专业都设有1门以上的校级精品课程。高度重视面向农业、面向企业的应用型研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争支持,以成果得效益。

5.3.4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行、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专职与兼职并举的方针,积极创新优秀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等,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3.5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建设以服务“三农”为主导的继续教育体系,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积极开展各类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积极进行岗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类社会培训,实现年各类培训人数与在校生人数相当。

3.6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目前,黑龙江省初、高中毕业生生源逐年下降,招生面临着较大困难,涉农专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各校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用好国家对涉农专业的支持政策,深入基层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全方位宣传,切实把招生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并积极向省外拓展生源基地。用好中职学生免试注册高职政策和五年制高职学生“专转本”工作,着力构建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把就业作为学校的重要大事来抓,以就业拉动招生。多渠道促进就业,通过开展校园供需洽谈会、毕业生双选会、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自主创业的氛围。

5.4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泾川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第8篇

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 而且人得思想政治品格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 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格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样,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围, 在不同的实践范围中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的影响。根据大学生一般的实践范围和个人的成长环境, 思想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以及传媒环境四个部分。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研究各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从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家庭环境及其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及其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指家长在思想政治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相对比较独立,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 但是其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等, 往往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上看,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场所。所以家庭的长期影响与教育,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性格、品行和对社会和看待事物的基本态度。一方面,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成为家里重点的关注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 现代家庭早已跨越孤立生产单位的时代了, 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联系紧密, 社会要求家庭教育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接班人的期望值不断增强。也就是说, 家庭的教育职能大大加强,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相应加强。

二、学校环境及影响

在我国,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的场所, 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地。因此, 高校办学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就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主要指办学指标、教学建筑、实验室、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软环境主要指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管理艺术、师德建设等等。硬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 但相对而言, 高校的软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更大。

首先, 是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主要方面。各学科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坚持什么样的观点、立场去讲解,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而言, 学科教学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起极大地舆论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环节的组织和教学艺术的运用过程中, 能不断地使学生激思、励志、娱目和动情, 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 是校园活动的影响。高校不仅具有教书功能, 而且具有育人功能。大学生个人能力及社会实践的锻炼, 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活动, 其中校园活动尤其重要, 因为校园活动所涉及的面很广, 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因素也复杂, 其中既有积极的作用, 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对相关校园活动给予积极的引导, 就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教育因素占领大学校园的全部活动阵地, 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综合能力, 从而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再次, 是教师榜样的影响。大学生尊重科学, 渴求知识, 必然尊重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师。在大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既是他们学业成长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导师, 也是指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进步的长者。所以, 教师自身的人格对大学生心灵的影响, 是再好的教科书、道德格言和奖惩条例都代替不了的。

最后, 是校园风气的影响。学生置身于校园三至四年, 必然要受到校园风气的影响, 这种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潜移默化的。校园风气是一种具有全局性的稳定的精神力量, 它普遍存在于学校的各个部门, 体现在全体师生员工之中。一个学校的校风一旦形成, 就会对学习、生活、工作在这个环境中的师生产生较强的感染与熏陶作用。

三、社区环境及其影响

社区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在行政管理上, 高校相对街道、居民小区等概念是基本独立的, 但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又难免和高校所在的区域相联系, 因此, 社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政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影响主要包括:

一是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的社区在长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 都会形成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传统, 同时也难免存在自身的文化惰性。如果能将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引入高校, 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 还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是社区风气的影响。和校园风气一样, 某种长期、稳定、起主导作用的社区风气对社区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社区风气对生活在其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道德规范的影响。在社区里, 协调和制约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舆论和道德规范。和社区其它个体一样, 如果高校师生生活在该社区, 就必须先要适应社区特定的道德规范, 才能被容纳。

四、传媒环境及其影响

传媒亦即大众传播媒介, 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影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形式。大众传播是相对于人际传播的一种间接性传播。传播环境是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社会交往日益增多, 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 信息业得到飞速发展, 传媒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日趋深远。传媒作为当今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其具有广泛性、导向性、全面性、可证性等特点, 决定了传媒环境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其它宣传媒体自由程度的日益增强, 传媒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综上所述, 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更要重视大学生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取得实效,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必须坚持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 必须坚持不断优化教育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5-11-14.

[2]杨建华.人格的升华[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9, 4.

上一篇:教师交通安全告知承诺书下一篇:给姐姐的温暖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