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2024-05-14

某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精选9篇)

某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第1篇

某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某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用食品添加剂承诺书。(5)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和高、中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联合县教育部门下发了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和加强高、中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文件。对各类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承诺书签订100%,下达监督意见书13份。(6)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期间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坚决落实保障执法人员24小时驻点制,做到保障前有方案,保障中全程监管,保障后有总结的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了多次重大活动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7)是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围绕“雷霆清剿”行动,组织开展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顿,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校外学生寄托服务机构、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严厉打击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和乳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物等违法行为,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严格实施《福建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实施办法(试

行)》,继续推进县以上城区餐饮经营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督促餐饮经营单位改善经营设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健全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索证索票等制度,提高餐饮消费安全水平。(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辖区所有的公共场所行业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供水单位、宾馆住宿、洗浴场所、游泳场所等进行重点检查。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37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323户次,其中旅馆61次,供水单位57次,美容理发128次,娱乐场所45次,游泳池32次。重点监督检查旅馆住宿、美容美发业的清洗、消毒及控烟措施。与供水单位及各游泳池签订定时水质抽检协议,按时按量完成水质等健康相关产品的抽检任务,全年共抽检196份并及时上报抽检结果。并于今年11月,重点对辖区内新建楼盘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2人次,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10份,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措施。推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序开展。(四)学生卫生监督

(1)4月,我局与县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自备供水监督检查及食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并联合县教育局开展学校及幼托机构自备供水卫生专项整治,共检查学校68家,供水人口达14462人,在检查中,有3家学校自备供水

不符合规定,我所及时告知学校,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并指导其完成进行整改。(2)于5月开展学校食堂餐饮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县卫生局关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以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为重点,通过学校自查和我所专项整治相结合,联合教育局对辖区内有供餐行为的49所学校内部食堂及周边的279家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场所、生产加工的过程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11家单位,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3)于6至7月份规范校外学生寄托服务机构的供餐和住宿卫生安全行为,共检查校外学生寄托服务机构89家,其中9家未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我所当即出具《催办通知书》及《停止供餐监督意见书》。(4)10月份,对辖区内的10家学校进行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监测。辖区内学校,均建立和落实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消毒等管理制度,设立了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控措施。

(五)职业卫生及放射卫生监督

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4月份我所组织召开了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对全年职业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了职业卫生重点检查方案;4月26日联合疾控中心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咨询宣传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悬挂宣传条幅6条,接待咨询人数达470人次;建立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信息库,于4至8月份分别对7家向我局提

出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企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共监测了7个点,同时进行接触职业危害人数健康体检达187人,完成县安全生产工业卫生控制指标,全年全县无发生一例职业病人,无发生一起重大职业中毒死亡事故,无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同时根据《福建省卫生厅关于贯彻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卫法监[]218号)及《漳州市卫生局关于认真做好〈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的通知》(漳卫法监【】5号)精神,为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及《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发放任务,我所组织全县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相

某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第2篇

一、XX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XX是林业大县,也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共有林地面积X万亩,野生脊椎动物X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X多种。县域内共有野生动物养殖户X家,人工繁育野生动物X种,数量X万只(头、条)。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以及全国人大、XX省人大、XX市人大“三个决定”精神,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宣传,全面普及。全国人大及省、市人大相继出台“禁野”决定,既是疫情防控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的长远之计。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三个决定”为我县提升野保工作水平、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提供了“尚方宝剑”,落实“三个决定”精神,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重大的政治责任,丝毫不容懈怠。为此,全县采取多项措施,迅速发起“一法一办法”及“三个决定”宣传攻势。一是印发资料,及时宣传。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全文转发“三个决定”,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决定”精神,同时,还引导县内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宣传、自觉遵守“禁野”相关要求,争当执行“三个决定”排头兵。县林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发放“禁野”宣传资料5000余份;

二是组织学习,集中宣传。县林业局集中系统干部,认真学习“一法一办法”及“三个决定”,做到执法必学法、执法必懂法、执法必用法。全系统150余人参加学习,所有执法人员熟练掌握了“一法一办法”及“三个决定”基本要求;

三是张贴标语,广泛宣传。县林业、公安、卫健、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在全县交通路口、城镇农村、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悬挂固定标语300多条,营造浓厚“禁野”氛围;

四是动用车辆,流动宣传。全县11个镇(区)出动宣传车20多台(次),深入村组进行流动宣传,努力做到“禁野”意义人人明白,禁野要求家喻户晓;

五是借助媒体,持续宣传。做到电视有画面和滚动字幕、广播有声音、网络有动态,同时,群发“禁野”微信、短信5万多条,不断扩大知晓面;

六是突出重点,定向宣传。对野生动物养殖、猎捕、运输、经营、加工等60多户重点对象多次上门宣传,做到人人皆知。通过宣传,全社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全面“禁野”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密切监测,精心保护。野生动物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强野生动物监测、保护等日常工作,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近年来,全县以“一法一办法”为遵循,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一是建立网络,全面巡护。成立县、镇、村三级管护网络,落实生态巡护人员X余人,实行网络化管理、常态化巡护、规范化考核,基本实现了管理巡护无盲区;

二是界定区域、空间保护。全县划设天保、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重要生态保护区X多万亩,为野生动物生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空间;

三是密切观测,科学保护。XX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动态监测直报点,全县共设置6个观测点,对野生动物实施全天监测、全面监测、全活动监测,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开展救治,强化保护。几年来共收养救治野生动物X只(头、条),康复后全部放归自然。

(三)依法打击,保持高压。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三个决定”一靠宣传,二靠管理,关键还要靠执法。过去非法猎捕、运输、交易、食用野生动物长期禁而不绝,核心问题是执法不严、执法不力、打击不狠。去年以来,我县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明确职责,分头打击。针对野生动物执法涉及的猎捕(杀)、运输、交易、食用四大环节,为了落实“四个全面禁止”要求,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分头打击。林业部门打源头,近几年共办理野生动物案件X起,公安、交通部门打击非法运输,市场监管部门打击非法交易和食用。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实行“日巡检”制度,执法人员每天在重点区域农贸市场、超市、餐饮等场所全覆盖排查,采取与相关平台协作、第三方监测、大数据搜索等方式,对非法销售野生动物及制品网站加强监测,同时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和基层市场监管所作用,及时受理相关涉及野生保护动物的投诉举报;

二是注重联动,集中打击。野保工作不是林业部门一家的事,需要整体联动,形成保护、执法、打击三个闭环。为此,县政府牵头,不定期组织林业、公安、市场、交通、卫建、农业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近几年共开展联合执法X次。今年2月以来,县林业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对县内农贸市场、超市、部分野生动物养殖农场、合作社、商户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期间先后出动监管执法人员X人次,检查农贸市场X家,商场超市X家,其他野生动物经营场所X家,检查经营户X户,其中餐饮店X户,其他野生动物经营户X户,协助封控隔离饲养繁育场所X个;

三是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在全县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彻底摸清非法猎捕、运输、交易和食用四类对象底数。据排查,全县共有X户(人)从事涉及野生动物非法活动,相关部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去年成功打掉一个团伙,涉及X省X人,涉案金额X余万元。

(四)引导转型,重建业态。“三个决定”对人工养殖野生动物从法律上消除了模糊及空白地带,实现了野生动物应保尽保、应禁全禁,既体现了全面从严的要求,又从实际出发,保证了科研等正常活动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客观需求,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和积极响应。围绕落实“三个决定”,我县积极推动“三转”。一是养殖转产。由于野生动物养殖户对“禁野”毫无准备,骤然陷入 “养不得、杀不得、卖不得”的困境。为了帮助这些养殖户消除“阵痛”,实现“软着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县林业局对全县25家野生动物养殖户逐户上门宣传,帮助研究对策,探索利用存量资产转产转型,发展相近的替代产业,在上级相关补偿政策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及时安抚了养殖户情绪,妥善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二是消费转型。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拒食野味,自觉追求健康生活,先后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书3万余份,发送短信、微信5万多条,非法贩野食野现象基本销声匿迹;

三是经营转向。对过去从事野生动物收购、储存、交易、食用的经营人员及场所,要求全部转营其它项目,目前全县野生动物交易、餐饮场所全部取缔完毕。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尽管取得很大成绩,得到上级肯定,但这项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部门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不浓。国家虽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基层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时紧时松,2003年、2020年,重大公共卫生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野保工作引起各级各方高度重视,宣传力度声势较大,人民群众对野保工作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其他时段野保工作宣传还不够,全社会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发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尚不多见,部分经营者、消费者对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把握不准,无意识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二)陋习革除不易。长期以来,少数人以食野为荣,借食用野生动物来显摆身价地位,食用野生动物或明或暗、屡禁不止。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食用野生动物现象大为减少,但疫情结束后,食用野生动物现象还有可能反弹,全域内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食野习惯短期内仍然难以根除,打击捕野贩野食野仍然任重道远。

(三)工作衔接不紧。长期以来,诸多部门同时承担野生动物保护的职责,部门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协作不够经常,对野生动物猎捕、运输、交易、食用各环节的监管脱节现象时有发生,部门失职错位越位现象仍然存在,失责追责不够到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各部门虽然也组织开展过一些联合行动,但还没有形成长效管用的协作机制,野生动物保护日常工作一般情况下还是单兵作战,没有形成合力。

(四)打击力度不够。野生动物执法重在打击,但以往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打击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致使相关违法现象屡禁不止。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经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以立案入刑,但经营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很少能办成刑事案件,除非经营额达到一定数量。执法部门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一般都会就低不就高,对违法人员不能形成震慑、伤及“元气”。2013—2019年,县水镜农贸市场个别商户非法经营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虽然每次都被处没收野生动物并罚款,但由于经营野生动物利润丰厚,相对而言,违法成本较低,导致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屡罚屡犯。

(五)保障机制不强。主要表现为“三缺”即缺专门机构、缺专业人才、缺预算经费。野生动物保护执法队伍年龄大、学历低,执法水平不高。2003年组建县林业局野保股,编制1人,2006年批准成立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与县森防站合署办公,没有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虽然11个镇区林业站都加挂了野生动物保护站,也没有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由于没有编制,专业人才难以引进,引进了也难以留住。全县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人有专业背景。2013—2019年,全县11个镇区林业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仅办理了3起野生动物案件,基层林业执法人员绝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木材管理上。

三、对策及建议 全面落实“禁野”决定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作风建设“攻坚年”的有关要求,结合XX“三县战略”实施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强化执法监管,提升司法权威,加强督责问效,推进公众参与,进一步推动“一法一办法”“三个决定”在XX落地见效。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落实全面“禁野”决定,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水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继续坚持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宣传,将“一法一办法”“三个决定”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社会、进学校,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保护、重视保护、参与保护、自觉保护、依法保护的浓厚氛围。要结合疫情防控,广泛宣传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新规定新要求,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不敢吃、不想吃、耻于吃”野生动物的良好风气。要积极宣传《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区分畜禽和野生动物,熟知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有效避免无意识违法。

(二)加大保障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要站在落实“三个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切实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保障机制,做到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人员、经费、职能四落实,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干事。要适应形势需要,切实加大野生动物保护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的野保专业队伍。

(三)加大协同力度,强化全程监管。野生动物保护包括多个环节,牵涉多个部门,要根据机构改革的实际,针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情防控的需要,进一步定责、明责,严格督责、追责,推动部门履责、尽责,切实解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断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由县政府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组织开展联合行动,确保全县域无真空、全链条无短板。

(四)加大执法力度,发挥震慑作用。要充分运用法律“利剑”,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执法、刑事执法的衔接和贯通,及时侦查、起诉、审判相关案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力度。对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要依照相关《决定》精神,从严从重从快处置,使涉案者付出惨痛代价,在全社会形成强烈震慑。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约束,进而带动全社会严格遵过相关法律法规,对涉案党员干部要像对待酒驾一样,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违法责任,也追究违纪责任,从而使非法猎捕、运输、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真正成为不敢触碰的“高压线”。要增加频次、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切实推动“一法一办法”“三个决定”落地见效。

某县蒸馏酒卫生检测的分析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对全县的蒸馏酒生产厂家整群抽样;基本资料填表调查。

1.2 分析依据

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注解》GB/T5009.48-2003。

1.3 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方法

甲醇和杂醇油:直接进样蒸馏,气相色谱法,仪器日本岛津GC-14C气相色谱仪;金属锰: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仪器日本岛津AA-6300原子吸收光谱仪;金属铅: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仪器北京瑞利AF-640A原子荧光光谱仪;氰化物:蒸馏,分光光度法,仪器721E上海光谱仪器公司;乙醇浓度:直接取样,比重计法。

1.4 质量控制及评价标准

本实验室是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各项工作以实验室认证程序为依据,采用《蒸馏酒和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2003[2]进行评价。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乙醇浓度范围

41%~58%。41%~49%的62件,49.1%~58%的311件。乙醇浓度范围集中在47%~55%有356件。

2.2 蒸馏酒检测结果

2010检测蒸馏酒180件,合格率为80%(145/180);2011年检测193件,合格率91%(176/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P<0.05)。超标项目均为杂醇油,其余检测指标符合GB2757-2003卫生标准。蒸馏酒中各卫生指标含量分布见表1。

2.3 城乡蒸馏酒检测结果

城区检测蒸馏酒201件,合格率为95%(190/201);乡镇检测172件,合格率为76%(131/172)。城乡二者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5,P<0.05)。

3 结果分析

3.1 乙醇浓度集中在47%~55%之间,酒浓度较高,少量饮酒有利身体健康,而胃内容物中乙醇含量超过0.5%即产生危害[3],所以生活中饮酒应少量为宜。

3.2 本次检测的蒸馏酒,超标项目为杂醇油。杂醇油是一种高沸点物质也是蒸馏酒重要的香味来源,有强烈的气味,是蒸馏酒不可缺少的芳香成分之一,也是造成不同品种的酒,甚至同一品种或同一厂的各批酒的品质互有差异的因素之一。原料中蛋白质含量高的酒中,杂醇油含量也高,但含量过高时,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使人体神经系统充血,产生头痛,而且酒味不正,是苦味主要来源之一。杂醇油不仅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而且麻醉力也比乙醇强[4]。因此,提高杂醇油含量的合格率,是保证蒸馏酒卫生质量的关键。杂醇油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工艺上的问题如未选用好的原料和优良菌种发酵酿造;蒸馏温度控制不当及不弃去尾酒等[3]。

3.2 蒸馏酒中的铅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器械的溶出而污染。经过填表调查38家酒厂,蒸馏器材用铝35家,储酒器材用瓷缸36家,上述数据表明在蒸馏、储酒过程中普遍采用铝和瓷缸。

3.3 本次检测结果氰化物基本小于检出限,是因为生产原料均为粮食:包谷和高粱。蒸馏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中的木署、野生植物中的橡子、土茯苓等[4],粮食中不存在产生氢氰酸的物质;锰的来源主要是酒基的除杂脱臭,目前广泛采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同时配合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的方法[4]。调查发现本地生产工艺中基本不除臭,所以锰含量也小于检出限。甲醇跟原料果胶含量密切,含果胶多的原料有糠麸、薯干和某些水果。因此蒸馏酒中含有微量的甲醇,用各类粮食酿造的蒸馏酒中甲醇含量较低[5],本次检测结果最高达0.0357 g/100mL,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3.4 城乡蒸馏酒监测结果表明,城区合格率为95%,乡镇合格率为76%。乡镇蒸馏酒合格率低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提示必须加强对乡镇蒸馏酒厂家的监督及生产工艺的指导,以防中毒事件发生。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建水县蒸馏酒主要是杂醇油项目超标,乡镇蒸馏酒合格率低于城区,但蒸馏酒的质量在逐年提高。因此,应作预防性和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工作,杜绝假、劣蒸馏酒流入市场。在全县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蒸馏酒的抽查工作及加强乡镇蒸馏酒厂家的生产工艺的指导。防止酒类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和减少慢性中毒的危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0、2011年建水县生产的蒸馏酒的检测分析,掌握建水县蒸馏酒卫生质量状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建水县生产的蒸馏酒共373件进行检测分析,按照国家标准GB/T5009-2003、GB2757-2003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0合格率为80%(145/180),2011年合格率91%(176/193);城区合格率为95%(190/201),乡镇合格率为76%(131/172),两年及城乡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水县蒸馏酒超标项目主要是杂醇油,但也应注意其他污染物的存在,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关键词:蒸馏酒,卫生质量,检测分析

参考文献

[1]永信.现代食品分析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78.

[2]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标准处.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汇编(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7.

[4]王竹天.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注解(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643-645.

如何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食品安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提出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政策措施,要求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但是要真正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要从加强饲养、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销售等方面,从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问题。

1 饲养环节

兽药、饲料是入口、是源头。2013年1月1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河南郑州兽药厂生产假兽药、滥用抗生素。2012年3月底,距离郑州海润兽药厂不远一个村庄内,河南豫晟兽药有限公司生产假兽药被查处。农业部再次强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使用假兽药,并要求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切实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强化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兽药质量和畜产品安全。目前国内养殖户多为小户散养、分布零散,且养殖户素质高低不齐,出于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禽类生长的需要,普遍存在养殖户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等药物的现象。目前,企业出于追求短期和个体利益的目的,大量使用抗生素,减少动物生长的时间和降低养殖成本。

2 产地检疫环节

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生产场地之前,由动物检疫员到场到户或到指定地点的检疫。这是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也是把疫病消灭在产地,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的关键措施。

通过产地检疫可以了解动物或动物产品是否来自非疫区;检查按国家或地方规定必须强制预防的项目,看是否经过免疫,免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限内;临床检查动物健康状况,需要实验室检查的,检查结果应为阴性。

3 运输检疫环节

运输检疫是指出县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进行的检疫。目的是防止动物疫病远距离跨地区传播,减少途病途亡。运出县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须凭县级以上动物检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签发的动物或动物产品运输检疫证明,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方可运输。运输检疫的查证验物工作可促进产地检疫的开展,也可防止因运输造成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运输过程中动物的生活条件突然改变,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其抗病能力减弱,极易暴发疫病。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疫病传播速度加快,能把疫病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4 屠宰检疫环节

屠宰检疫是指对被宰动物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在屠宰过程中进行的同步检疫。其中,宰前检疫是对待宰动物进行活体检查。以生猪为例,屠宰的同步检疫是在屠宰过程中,对其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疫部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的检疫。宰后检验是生猪屠宰检验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的关键环节。宰后检验必须对每头进行头部检验、体表检验、内脏检验、胴体初检、复检与盖章。宰后检验对实施“放心肉”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 销售环节

某县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第5篇

一、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协调推动医保打包付费等支持性政策落地,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基层服务利用作为衡量医共体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年内实现县域紧密性医共体全面运行,并接受省、市监测评价。

2、加大镇(街)卫生院和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力度。做好村卫生室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高水平建设一批甲级村卫生室。年内,省定标准化镇(街)卫生院覆盖率100%,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90%以上。

3、提升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水平。按照《XX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加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力度。年内,XX中心卫生院、四队中心卫生院确保通过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评估。

4、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XX镇中心卫生院要完善提高已建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功能,确保年内建成2所家庭医生工作室。积极争取财政对家庭医生工作室给予补助资金,力争取得突破。

5、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镇(街)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达90%以上,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率100%。按照《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国卫基层发〔2014〕3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的通知》(X卫)[2018]X号)要求,全面开展村卫生室规范管理,村卫生室规范执业率100%。

6、开展“大基层”体系建设。结合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常态化下基层服务,年内XX中心卫生院、XX卫生院、XX镇中心卫生院、XX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XX镇卫生院建有专家工作室或联合病房,确保全县建有专家工作室或联合病房的乡镇卫生院达30%以上。探索“大基层”体系建设,推动一级医院、诊所、门诊部等社会办医资源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健康管理。吸纳社工、志愿者以及社居干部参与支持基层卫生健康服务。

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7、做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组织实施工作。结合市“三个千人计划”,力争年内基层卫生机构引进、培训、下派卫技人员260人以上。积极迎接市卫生人才强基工程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监测,力争取得显著成效。

8、推进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建设。XX镇中心卫生院要筑固实训基地建设成果,落实实训基地师资准入、实训教案、操作实践、电子化考核、质量评估等工作规范,推广不少于10项适宜卫生技术,确保年内建成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9、开展新一轮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启动新一轮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镇(街)卫生院按照不低于卫技人员总数8%的比例遴选卫生骨干人才,并确保遴选质量。镇(街)卫生院对骨干人才薪酬采取协议工资制政策,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人。

10、实施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项目。落实国培项目,组织做好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镇(街)卫生院按规定任务落实骨干医师、乡村医生参加务实进修和国培项目(任务数另行下达)。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省孵化中心专家讲堂远程视频教学,提高项目培训同质化水平。遴选推荐全科医生参加出国研修。

11、加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力争足额发放乡村医生各项补助,保证乡医应有报酬。提高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积极拓展业务收入来源。推动建立“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池”,做实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障缴费基数,推动乡村医生参加医疗责任险、工伤保险,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2、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镇(街)卫生院,按照国家能力标准,对标找差,持续改进和提档升级。镇(街)卫生院要充分利用市、县专家资源,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活动落地生效。年内,XX镇中心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XX镇卫生院确保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其他镇(街)卫生院确保达到国家能力基本标准。

13、推进社区医院建设。XX镇中心卫生院完成转设社区医院工作任务,重点围绕大基层体系建设、医防融合、首诊签约、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等领域创新探索,确保年内通过省级评估。

14、深化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筑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成果,镇(街)卫生院要完善已建成特色科室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卫健委将组织对特色科室服务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年内,XX镇中心卫生院普外科、XX镇中心卫生院康复医学科完成特色科室建设任务,确保通过建设效果评价。

15、积极争取省市孵化中心结对帮扶。协调推动基层卫生机构与各级孵化中心上下联动和结对帮扶,分领域组建专科专病联盟,广泛开展宣教普及。

16、强化基层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推动基层坚守医疗质量安全底线,严格执行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计划,加快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训,规范执行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7、提升基层机构教学科研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医学院校教学实践基地,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医生培养培训模式。积极推动面向基层的科研课题立项,支持基层机构和人员,借助上级专家资源,联合开展常见病综合防治、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管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科研课题研究。

四、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 18、保障重点人群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残疾人等十类人群为重点对象,做实签约服务。加强分类指导,制定目标人群服务包,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稳定在45%、70%以上,确保启用XX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合理确定贫困人口慢病签约“应签”范围、服务目标,年内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免费提供一次基本健康体检服务。将肿瘤、慢阻肺等常见疾病纳入签约服务重点范围。

19、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在医共体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下联动;

探索实践家庭医生费用守门人角色定位,创新医保政策支撑下的慢病管理服务机制;

探索商业保险参与的签约服务机制;

探索建立居民主动注册家庭医生的服务机制。年内在上述重点领域,新增一所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单位。

20、开展预约上门和家庭病床服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社区、小区和家庭延伸,鼓励签约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养老院。积极开展预约上门服务,鼓励开设家庭病床,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地区经验。年内,有条件的镇(街)卫生院开展预约上门和家庭病床服务试点。

21、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吸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加入家庭医生队伍,鼓励知名专家领建家庭医生团队,促进权威专家与家庭医生团队有机衔接、紧密互动,做到精确分诊、服务接续。引入家庭药师、健康管理师、检验师等专业力量,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探索设立首席家庭医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2、推广签约服务成熟经验。以连续性健康综合管理为核心,推广一批首诊签约服务精品包,重点人群基层首诊签约率达10%。做精做优“点单式”签约,依托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提升相应业务能力,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及延伸医疗服务项目。

23、营造签约服务良好氛围。通过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解读签约服务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合理预期。推广应用XX省家庭医生服务统一标识,加大家庭医生公众宣传片推广力度,组织做好“5·19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组织开展以急救技能为重点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竞赛。

五、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4、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将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80元,新增5元全部落实到乡村和社区,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贯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资金管理办法。推行购买服务,合理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购参考价格。

25、明确绩效目标。按照《XX市“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要求,明确2020年原有12类项目绩效目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目标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5%以上,其他指标与2019年保持一致。

26、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核查清理,稳步提升档案质量。将建档管档作为签约服务基础内容,全面落实由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要求。稳妥向签约居民开放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利用率。

27、深化医防融合试点。开展国家基层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试点,落实《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通过统一管理指南、统一人员考核、统一质量评价、统一监测评估、统一宣教内容等“五统一”管理,提升基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

28、强化预防接种管理。落实《XX省推进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管理主体责任,配足配强预防接种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等安全接种核心制度,做好疫苗预防工作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基层条线指导并督促设立在基层机构的预防接种单位做好内部管理。

29、加强培训掌握规范。系统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依托省基本公共卫生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在线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水平,特别是提高老年人、慢性病人、0-6岁儿童、孕产妇、肺结核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技术水平。

30、增强项目宣传效果。加强宣传,提升居民项目知晓率,通过印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宣传效果。推进项目承担机构信息公开公示,做好经常性维护,确保开放信息真实有效。做好项目经常性宣传和主题宣传,落实张贴宣传壁报、播放公益广告、明示国家项目等宣传措施。

某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第6篇

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全县减轻农民负担556万元,通过对教育系统实施农民负担重点监控,退还农民166.65万元。没有新发现违反中央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没有发生因农民负担引发的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连续10年实现了“三个确保”,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推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县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每年年初结合纠风与机关效能建设会议,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列为县、乡两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减负的第一责任人,层层把关,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票否决”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形成了减轻农民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抓,业务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抓的工作机制,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我县通过多种形式,在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从而使广大农民提高了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今年上半年我县在农民负担全面得到减轻的同时,对农民种粮、购买良种及村级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协管员、计划生育协管员、乡村医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等农村“五大员”的政府津贴基本足额发放到人。全县粮食直补下达指标759万元,良种补贴171.8万元,已落实到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补助款下达我县492万元,已落实到位;教育系统的寄宿生补助资金436.35万元和学杂费246.5万元以及农机补助补贴30万元都已落实到位。

三、实施重点监控,加大整改力度

根据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的部署,对我县教育系统实行农民负担重点监控作为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重要措施。全县累计清退各项教育违规收费166.55万元,对出现的问题实行全程监督,按照制订整改方案、排查和核实问题、整改问题、建章立制、总结检查验收五个工作步骤进行工作督导。今年7月份,根据省督导的多次检查认为,我县的整改力度是大的,成效是明显的,并已通过了检查验收。今年10月已解除重点监控(《关于解除省级农民负担重点监控的通知》(闽农监管办[2008]12号))。与此同时,我县还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从源头上遏制教育乱收费的发生。今年增加投入教育经费350多万元,其中50万元作为初中、高中毕业班学生周末补课和晚自修教师下班辅导的补贴,既规范了教育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又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抓住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县纪委、监察、减负、物价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严厉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乱”实行专项治理,严禁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切实巩固了减负成果,遏制了农村“三乱”。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用水用电、农民建房、土地、计生、殡葬、生猪屠宰等未发现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各种收费项目能按规定严格执行。除了每村征订党刊外,其它如乡村公路、水利电力、校舍修建、新农村建设等项工作未发现向农民强行摊派和集资。全县各村未发现有向农民收取押金、违约金、罚款等不合法费用,没有发现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办证之机,向农民收取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费用或搭车收费。

五、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我县全面建立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履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职能所需工作经费和条件基本上能得到保障;村级基本上实行了零招待;村级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不再固定向农民筹资,村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的资金和劳务,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严格实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筹资都不得超过15元,每个劳动力每年投劳不得超过5个工日,并不得强行以资代劳,并按“一事一议”有关的审批程序进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基本上得到保障,村集体财务实现专项管理和监督;对上级批转的信访件和减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能做到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纠正和反馈,使我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

六、入贯彻落实

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

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农民负担“四项制度”的落实。努力提高涉农税收、收费和价格“公示制”的质量,将取消、免收或降低收费标准的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到基层,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全县14个乡镇全面推行“公示制”,占乡镇总数的100%;全县推行“公示制”的村198个,占村总数100%。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一费制”的收费办法,联合物份局、财政局、教育局对中小学收费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进行跟踪落实,堵住农村小学乱收费口子。我县免除学生学杂费的农村中小学校254所;免除学杂费602万元;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4万元;年可减轻学生家庭负担626万元。进一步治理报刊散滥发行,将农村订阅报刊费用控制在“限额制”的范围,已落实到所有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全县行政村公费订阅报刊总额为12.7万元,与2007年对比村均订阅报刊比增60.6元。落实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事)件和违纪违规行为。

七、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推进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我县采用明查暗访形式,采取“查、看、听、访”的办法,不定期地对全县十四个乡镇和涉农部门开展农民负担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省、市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农民负担日常监管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涉及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进城务工、农业生产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热点问题的治理情况。通过检查可以看出我县农民负担总体情况是良好的,也没有发生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和严重群体性事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时不够及时足额,个别单位的领导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不够重视,村级农民技术员补助资金没有及时落实到位、个别地方和单位没有及时对调整后收费项目的公示内容进行变更等,针对存在问题,我办将继续跟踪督查,限期整改。

2009年的工作重点

2009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重点: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是实施重点监控,加大监管力度。三是齐抓共管,强化工作责任制。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五是查纠并举,及时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

某县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总结 第7篇

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体系的需要,也是实现村民有效行使权利、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县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文件会议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扎实做好各项相关工作。我县把各项监督工作作为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好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规范操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民,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169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截止2011年底,上述169个村(居)委均推选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共有862名热心村民、群众信任、威信高、能力强的党员、村民代表被推选为村监会成员。这些成员中,中国共产党党员共有人,占比%;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有人,占比%;高中学历有人,占比%;女干部共有人,占比%,基本上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值得信任的村级监督队伍。

二、机构设置

1、组织设置。以行政村为单位,村民监督委员会下设3个工作小组,即纪检监督小组、村民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

2、人员配备。村民监督委员会设委员4-6名,由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提出候选人员名单后,经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会议共同选举产生,报镇党委批准。成员要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坚持原则、熟悉村情、敢于反映情况、敢于坚持原则,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其中要有1-2名熟悉财会工作的村民代表。

村民监督委员会成立后,再通过监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主任1名,原则上由现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支部委员担任,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不得担任。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中除主任外,其余人员均不得为村两委干部及其直系亲属。

3、活动形式。村民监督委员会为常设机构,对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负责,接受镇纪委和村党组织的双重领导,业务工作以镇纪委领导为主。原则上每月由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召集一次例会,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每逢单月安排一次村级财民集体审核活动。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我县高度重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推进和建设工作,把该项工作纳入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总体部署,实现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成立了由县纪委牵头,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及其他相关职能单位组成的推选建立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监委会推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认真谋划这项工作的平稳推进,各乡(镇)、各职能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严格按照县委统一部署,落实党委一把手负责制,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监委会推选建立工作的领导,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我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监督、部门通力协作、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采取得力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平台,通过派发宣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强对推进监委会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并依法依规参选、有序竞选和公平竞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二是建立推建工作台账。各乡(镇)均建立了监委会选情台账,详细记录群众意见建议情况、村民投诉、反映问题情况,并及时研究分析,及时解决,做到基本情况清、党员群众思想状况清、村级班子现状清、影响选举因素清,及时把握工作动态。三是严把关卡。各乡(镇)均能严格按照县委的要求严把关卡,在推建过程中,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操作,确保监委会顺利产生。首先,把好选举办法制定关。指导各乡(镇)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细化完善选举办法,明确职数、选举方式、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任职条件等内容。其次,把好入选资格审查关。严格把握任职条件,严把候选人的资格条件,采取村级初审、乡镇复审的方式对候选人任职条件进行严格审查,把“有病人员”人员剔除,动员党员群众把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群众认可的人选为监委会成员。最后是把好投票选举程序关。在组织投票选举前,通过入户走访、会议通知等方式提醒各村民代表,提高村民代表的到会率;在投票选举时,对发票环节、填写选票环节、唱票计票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切实做到操作到位、阳光透明。

3、充分发挥实效。一是进行培训。监委会成立后,为帮助各成员更好地熟悉相关业民,充分发挥监委会反映群众诉求、沟通干群关系、化解基层矛盾、促进和谐发展的职能作用,我们采取专题学习、业民交流、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监委会成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监委会成员业务操作水平,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配齐设施。按照“七有”标准,在县、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给每个监委会都配齐各项相关设备设施,并参照村干部报酬待遇的支持标准和方法,有效落实监委会成员应享受的工作报酬,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公章、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要求和有工作台账,进一步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三是规范操作程序。监委会积极参与“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三资”管理热点问题,坚持财务收支必须经“监委会”监督审核并签名确认、加盖印章,特别是对村级大额度资金使用和扶贫资金、农村低保、政策性补助等专项资金的发放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标、建设质量、进度、验收审核和资金拨付追加等情况,均进行了重点监督。乡(镇)党委、纪委采取每季度集中听取汇报的形式,了解监委会的工作情况。对于监委会所面临的困难,都及时进行了指导解决,并在人力、物力和权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监委会开展工作时能“底气足、腰板硬”,敢于碰硬,做到“理直气壮”。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充分发挥监委会的作用,达到“能”监督、“善”监督、“敢”监督的目的。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工作,监委会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扩大提高了广大党员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村“两委”干部在监委会的监督下,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同时,监委会还及时传达了党的方针政策,有效化解了各种纠纷矛盾,为实现基层综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56-01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负责乡镇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卫生监督工作的机构。检疫员(官方兽医)为县以下延伸机构工作人员。鄂州市各乡镇设有动物检疫员(官方兽医)1~2名,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动物防疫监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工作。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肉食品质量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给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断提高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手段才能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1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执法人员少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八条、第四十一条规定,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辖区内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卫生监督工作,但在乡镇一级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现场检疫的人员均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在岗技术人员,没有专人负责,人员少,任务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1.2 动物免疫标识问题

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即二维码号标)、免疫档案。目前在耳标扫描和数据上传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识读中使用人员(即产地检疫人员)不固定;二是识读中欠费续费手续繁琐;三是因出栏上市动物少而耳标订购数非常大,完不成任务;四是佩戴好的免疫耳标损坏严重等。

1.3 产地检疫问题

动物产地检疫是防控动物疫病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检疫申报与“有报必检”难到位。由于没有专职的产地检疫人员,且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报检现象多发,存在检疫盲点死角。

1.4 屠宰检疫问题

城区生猪都已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市场监督受理巡查有效,杜绝了动物私屠滥宰、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上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但乡镇农贸市场的现场检疫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检疫硬件条件差,检疫执法手段落后,病害肉检出率低,难保上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检疫人员流动性大,有的乡镇农贸市场现场检疫工作时断时续,漏检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动物检疫的法制强制力;三是乡镇动物屠宰、加工、销售人员都是本地农民,大多在家中私自屠宰,检疫人员实施屠宰检疫在时间和人力上都存在问题,一般以上市时现场检疫补检为主,造成了检疫时间不固定,肉品来源不明确,给检疫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四是从业人员报着减少开支、省时便利的目的,出栏或出售动物、动物产品时不报检,甚至故意逃避检疫,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流向交易市场、集贸市场、餐馆、工地食堂等地,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五是乡镇检疫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存在不按程序检疫、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2 规范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思考

2.1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加强《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公民和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及自觉履行防疫检疫义务的自觉性,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加公民的舆论监督,自觉抵制私屠滥宰、逃避检疫、经营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2 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要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执法能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严格按照《执法六条禁令》和相关职业操守规章制度认真履职。

2.3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基层工作条件差、硬件设施设备缺乏、队伍不稳定的主要矛盾。加大对检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检疫设施设备,提高乡镇级一线动物检疫人员的待遇。

2.4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某县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自查报告 第9篇

关于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情况的自查报告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县按照《决定》要求,本着“以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原则,面向农村,面向群众,认真抓好农村卫生工作。

一、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决定》下发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迅速成立蔚县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分别给予扶持。有效的组织领导为我县落实决定精神提供了必要保障。____年全县财政支出_____万元,____年全县财政支出_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其中农村卫生投入总额____年___万元,____年___万元,同比增长率__。县财政每年将开展公共卫生所需人员经费、中心卫生院_名防疫人员工资、一般乡镇卫生院_名防疫人员工资、承担保健任务人员工资的__列入财政预算,乡镇卫生院按平均每人____元的标准给予补助。____年国家安排国债资金__万元用于县医院发热门诊建设、__万元用于县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__万元用于县于传染病区建设、___万元用于联疫站疾控楼建设,目前,县医院发热门诊和门诊医技楼、防疫站疾控楼均竣工投入使用。____年,*县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国家安排国债资金___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房屋改造,___万元用于县医院、中医院房屋改造。

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农村卫生资源。

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及《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我们一直将优化县、村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放到了农村卫生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积极调整本县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办医结构,实行功能重组,保证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__乡镇每一乡镇均有一所卫生院,并对卫生院名称进行了统一规范。调整后的卫生院全部由政府举办,其人员、业务、经费等已全部划归县卫生局按职责管理,实现了“县办县管”,并明确了乡镇卫生院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重点做好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职能。二是探索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机制,本着“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有利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则,以适应需求、保持稳定、维持生存、促进发展为目的,实施了以”上岗靠竞争、分配靠贡献、管理靠合同“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_)搬倒铁交椅,实行院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_)端掉了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聘任制。(_)打破大锅饭,实行绩效工资制。按国家现行工资政策,在工资总额内依据考核结果拉开职工的根本档次,本着”保证基金、留够集体、剩余个人、超收全体“的原则,彻底打破档案工资界限,形成由出勤工资、质量工资、效益工资、特殊岗位津贴、职务津贴组成的绩效工资。做到生产要素进入分配领域,贡献与待遇挂钩,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兼职兼薪、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劳不得。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三是落实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多种途径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全员的学历水平和技术素质,去年以来全县共有__名无学历、无专技职务人员取得了中等以上卫生专业学历,目前乡镇卫生院共有干部职工___人,其中,大专学历的__人,中专学历的___人,高中学历的__人,具有中级职称的__人,初级职称的___人。针对山区卫生所和部分卫生院人员匮乏的情况,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__名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了山区医疗卫生队伍。

三、认真落实两个《纲要》,抓好初级卫生保健。

上一篇:奋斗的快乐议论文下一篇:寓言故事《耶稣受难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