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4-06-12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精选14篇)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1篇

小学关于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以及广大社区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对象: 小学师生和 社区居民

三、活动主题:

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四、活动时间、地点和负责人:

1、活动时间:10 月 6 日上午 九 点

2、活动地点: 社区内

3、负责人:

3、列队集合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带队老师跟好队伍,保证学生安全。

4、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活动纪律等教育,唱熟队歌。

五、活动准备:

1、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强调安全、纪律等问题。

2、总负责人对活动路线,活动地点及活动应注意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确定。

3、其他负责人需负责此次活动的纪律,队伍过公路时,注意交通情况及安全。

4、准备服装、队旗、照相机。

六、活动程序:

1、京剧选唱

2、书法展示

3、传统文化大讲堂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爷爷向师生们讲解传统手编箩筐的制作工艺,并作现场展示。

5、体验了解 家乡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王婶为师生们展示摊煎饼绝活。

七、活动注意事项:

1.负责人要在集合、到达、结束后分别清点本班人数。2.在活动中途中,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小学

2018年 9 月 17 日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2篇

(―)

为了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精神,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我校按照《晋江市教育系统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意见》,切实把廉政文化带进校园和廉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出廉政文化进校园深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纲要》为总指南,开展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美德。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廉政意识和观念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

2、利用教育的双向性,加强廉政文化“进校园”与“进家庭”、“进社区”的有机结合,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社区及更大范围人员的互动,营造有利于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廉政文化进校园要结合贯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根据青少年学生特点,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广泛开展廉洁教育。

1、利用校园宣传载体,促进廉政文化传播。充分发挥广播、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载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廉政文化宣传氛围。

2、加强廉政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行为。在学校行政中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廉洁从政、依法治校。组织行政干部学习“四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特别是学习胡锦涛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八点要求,认真执行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杜绝各类违规违纪以及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不断促使学校行政以身作则,成为师生的楷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清正廉洁师表形象。把廉政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突出依法治教、廉洁从教要求,整肃教师从教纪律,规范师德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

4、发挥主渠道作用,推进廉政文化进课堂。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生活课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挖掘学科教材相关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选取各科教材中的“廉政文化”材料,把廉政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清正为人、廉洁办事的为人处世原则,确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5、开展主题教育,丰富校园廉政教育载体。利用升国旗仪式、校会、班队活动,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等校园德育和文化载体,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勤俭”为主题的“九个一”教育活动:

(1)出一期以“敬廉崇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为主题的黑板报。

(2)以“书香校园”为载体,要求学生阅读一本廉政知识读本或廉洁故事。

(3)写一篇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廉洁故事。或写一篇与廉洁有关的读后感。

(4)开展一次以“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为主题的活动。

(5)参加一节廉政教育班会课。

(6)与父母牵手一起出一份“敬廉祟洁”为主题的手抄报。

(7)收看一部反腐倡廉内容的影视片或电视节目。

(8)开好一次以“敬廉崇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

(9)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廉洁宣传和教育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勤俭自律、艰苦朴素、诚信做人等主题教育。

6、编写廉政读物,挖掘廉政文化资源。通过收集各班学生的“廉政箴言、格言警句、书法漫画、廉政人物、公益广告”等材料,制作出我校的()“廉政棋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精心收集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人物事迹、感人故事、格言警句等,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朗诵、演讲等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对小学生的熏陶。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3篇

1 关于项目选择的思考

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有自己的信仰。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凝聚着这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是一个民族生存状态、思维方式、存在方式的反映。既然这样,在这些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民族地区学校,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上,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首先,既然一个体育项目是一个民族生存状态、民族情感、思维方式等民族性格、民族特性的反映,在项目的选择的时候,肯定要考虑到这个项目能否代表这个民族大部分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情感上、认识上都能够接受它。

其次,要充分考虑体育教学的特点。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1]所以所选择内容必须符合学校体育的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需要。比如说斗鸡是苗族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广受人们喜爱。但是,这样的体育活动不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不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当然不能引入学校体育。

2 关于项目开展过程的思考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也是学校得以被众多家长信任的砝码。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利益和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业的成败、甚至关系着一个家庭短期内的命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也很重要,它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当这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论是作为学校的管理层的校长和科室主任、还是学校里的各个任课老师,在经过他们弊益的权衡之后,都会选择前者。可以说,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理所当然,也是大势所趋。试想,如果学校没有教学成绩,学校也就无法生存、通不过检查或者是遭到家长、社会的质疑。所以当教学质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只能够选择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牺牲品,这也是面对现实无奈的选择。

现实中,很多学校为了参加一定期限内的评估,这就势必要提升自己学校的综合能力,学校运动队在竞赛里面所拿奖牌数的多少也成为评估的标准之一。所以就出现了为比赛而训练的现象,硕大的校园里面就校运动队的几个运动员知道这个项目怎么玩。而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课上,体育教师只是把所引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介绍项目引入体育课堂,甚至有的学校或者教师完全没有在体育教学中涉及。

就算有的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他们也只是在相关政策文件和自己经验的指导下进行,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于教学的规范性、目的性,实施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等把握得不好。同时,他们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在课堂上教授有关这个项目的相关知识,没有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这个项目。

3 关于开展效果的思考

不可否认,学校体育对调节民族情感、增进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自1999 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就一直倡导在学校中进行素质教育,倡导在《新课程标准》的统一指导下根据地方情况制定自己的校本教材,培养“思想好”“品德好”和“适应社会”的人才。体育,是人们特别是学生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本是最好的选择,国家也发布相应的政策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但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制定规章制度的还是极少。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学校有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开展。

第二,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在学校普修的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学习,远没有达到使其继承、创新和发展的效果,必须有一批或者一大批人练习、专研,只有了解了它的内涵,掌握了它的精髓,对它有了兴趣产生情感,才能让它的延续它的发展成为可能。这样必然会耗费学生学习的时间耽误学生的学习,使其学习成绩下降,然后遭到家长,其他科目教师的反对。

第三,既然有了国家政策引导、资金的支持,而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学校有相当大的区位优势,所以应该开展得很好。但是,纵而观之,很多学校只是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介绍课程而不是教学内容引入学校,甚至有的学校什么都没做,或者只是在上级领导检查的时候突击一下,经过简单的练习呈现在领导面前,以博得领导的赏识。

第四,国家在政策、资金等都有相应的支持,但是,支持的力度远远没有达到学校办学的需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上很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缺乏场地、器材、师资等的支持,以至于很多此类体育课无法开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学生很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很适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开展,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不二的选择,按理应该开展的很不错。但是纵而观之,其开展现状和开展效果令人揪心。不但没有起到传承民族文化、解决当地学校课程资源短缺、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作用,还浪费了很多国家的资源。

4 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第一, 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 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指导政策,确保每一所学校把引进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落到实处。

第二,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等级制度,为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颁发运动员等级证书。同时,在此等学生升学考试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加分甚至采取特长生招生模式,确保学生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所选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引入学校体育,把它作为特定的教学内容固定下来,并且给学生编写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确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本可学有本可依。

第四,在组织学生参加比赛的时候可以通过拉取赞助的方式吸取资金。在教学的时候不一定要使用比赛标准的器材,学校可以聘请民间艺人制作器材,对于一些简易器材,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制自带。这样不仅节约了资金,还解决了器材的问题。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师或者其他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自学,也可以请教当地的资深艺人或者聘请其前来教学。

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都匀市、荔波县中小学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都匀市、荔波县中小学校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经费不足、场地器材不够、人们民少数民族文化危机意识不够、没有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少数民族运动员地位得不到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一刀切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

足球进校园 新村小学重拾传统 第4篇

新村小学在五六十年前就已经有了足球运动,曾一度是武汉肉联厂子弟小学的劲敌,后来发展中断。如今,在足球形势利好,各地校园足球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下,新村小学决定重拾足球传统,引进校外专业足球培训机构,与武汉市喜园足球俱乐部进行深度的校园足球合作。

新村小学:足球传统不能丢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老校,建校于1954年。2016年2月5日,武汉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二批武汉市足球布局学校名单(111所),江岸区7所,3所初中,4所小学,新村小学名列其中。

据武汉籍前国脚林强回忆,自己上小学那会儿,新村小学是肉联厂子弟小学(现堤角小学前身,林强母校)的劲敌,与另外一所小学在江岸区三足鼎立。

新村小学学校领导希望“足球进校园”启动后,在喜园足球俱乐部的帮助下,将学校的足球运动搞起来,力争赶超本区足球强校堤角小学。

林强:搞足球提升民族精神

林强出生于1960年,为武汉市江岸区堤角人,足球启蒙于武汉肉联厂子弟小学。在上世纪80年代,林强为国家队主力球员,也是当时惟一的一个湖北籍国脚。林强退役后曾创办了林强足球学校,曾参与组建了后来成为职业队的前卫寰岛队。

对于新村小学启动“足球进校园”,林强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当有人问到“如果体育课被其他主课占用怎么办”时,林强道:“在我们那个时候,一上体育课,同学们抱着足球就去了操场,不可能被其他课占用的。”

在自己踢球的年代,林强说:“当时我们没有输过韩国,打日本,想赢几个赢几个。”而今,我们不但国家队踢不赢韩、日,各级青少年足球水平更是与之相差太远。林强认为:“我们现在年轻的一代,身体素质差,更堪忧的是民族精神,在精神上已经被韩国、日本拉开了差距。搞校园足球,能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民族精神。”

喜园足球俱乐部:与学校合作搞青训

喜园足球俱乐部为孙君、林畅、孙宇峰等几个年轻人于2015年创办,旨在与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合作,帮助学校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提高,发现和培养足球青训苗子。

林畅自小就在林强足球学校跟随叔叔林强学踢足球,颇具踢球天赋,成年后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对此,林畅并不遗憾,踢不成职业足球,自己还能在足球领域做很多事情,比如足球青训。林畅希望通过与学校合作的这种形式,走进校园,将自己的踢球技能传授给孩子们,希望将来有自己的弟子能踢上职业足球。

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12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区教育系统纪律检查委员会文件精神和总体要求,把廉政文化教育和学校各项活动结合起来,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教,廉洁从政的工作方针,教育和号召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从教廉洁,为学校各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领导机构

为保证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效性,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各科室主任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各科室要带领教师端正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师德,保证活动的全面开展和顺利实施。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是开展学校各项工作的排头兵、领头雁,必须清醒地认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性,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高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树立廉洁从政、勤俭办学的崇高思想,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师生的楷模,办人民满意教育。

2、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师风建设。要严格按照晋中市教育局出台的“八个倡导”和“八条禁令”规范教师师德行为,和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工作责任书和制止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书,引导和号召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要具备“四种意识”(教改意识、求实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四种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努力做到“四无”(无有偿家教、无体罚和变相体罚、无违规推销教辅资料和其它商品、无不文明行为),真正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形成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关爱学生、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

3、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要和道德讲堂活动结合起来,要和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良好师德创建活动,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倡导学生学雷锋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学校要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和板报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4、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要通过制作廉洁教育版面、观看警示教育片、写心得体会、开展交流研讨等形式,教育广大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学廉洁、懂廉洁、做廉洁的践行者,形成良好的廉洁习惯。

5、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

(1)进课堂。要求各班要利用班队会时间给学生讲解关于廉政文化的内容,积极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杜绝浪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

(2)进网络。要积极开辟学校网站,并设立廉政文化专栏,进一步充实学校的廉洁教育、廉政文化内容,抢占学生思想教育网络空间。

(3)进图书室。学校要购买廉政教育图书,并把廉政文化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这方面的图书,帮助学生形成“红色阅读”习惯。

(4)进宣传栏。以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板报、队报为载体,进一步宣传廉政文化方面的内容,实现学生学习、生活空间上的全覆盖。

(5)进校刊。积极引导师生书写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征文,并在学校校刊上发表,营造廉政教育的浓厚氛围。

(6)进活动。为进一步巩固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将通过开展演讲赛、征文比赛、书信大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比赛中熏陶,形成良好的廉政教育习惯。

板溪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6篇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县教育局《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有序、有效地开展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干部教师的反腐倡廉自觉性,培养全校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营造“崇廉、奉廉、赞廉”的校园文化,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人人以廉为荣,个个以贪为耻的舆论氛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学校阵地,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全体教职员工敬业爱岗、反腐倡廉的主动性,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廉洁、陶冶情操的自觉性,营造“率先垂范、廉洁从政”、“扬清正廉洁之风、暨教书又育人”、“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目标任务

1、在学校行政中开展以“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全体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成为师生的楷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扬清正廉洁之风、暨教书又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促使全体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3、在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明确健康的人生发展道路。

三、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组长:涂荣

副组长:王仁祥徐勇军

成员:任廷湖、万荣海、严炼、张国婵、谭见扬、胡文华、石昌海、任洪、任廷军

2、责任落实:

党支部、校长室抓好行政干部“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主题教育,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重点是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廉政集体学习活动;设置固定宣传版面;做好校务公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副校长、工会抓好教职工“扬清正廉洁之风、暨教书又育人”为主题的教育

活动。重点是开展一次廉洁从教自查活动;读廉政教育书籍;上好一节廉政教育

专题课。坚持把廉洁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平时的教育教学相结合,抓

好师德师风建设。

教务处与大队部重点抓好队员“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活动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与学校传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开展好学唱廉政歌曲;

收集廉政格言、警句;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读廉政书籍,讲廉政故事;“小手

拉大手”与父母同讲廉政;写一篇崇廉尚洁作文;出一期以廉政文化内容的专题

黑板报。

四、教育活动对象:

全校教职工及全体学生

五、活动步骤与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

1、传达党风廉政进校园会议相关精神及文件。

2、全体教职工讨论及确定活动计划。

3、开好四个会,使教职工、学生、家长对廉洁文化有所认识。

要求:召开行政班子会、全体教职工会、班主任会、学生动员会,宣传教育

活动意义。

4、在校园内开辟“廉洁文化进校园”专题宣传教育栏目和标语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1月中旬)

(一)教育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路、培养师生远大的人生理想和

高尚的人生信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基础道德教育。开展以诚信、正直、节俭、负责为核心的基础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

3.传统美德教育。挖掘、弘扬“诚实”、“谦虚”、“廉洁”、“敬长”

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从青少年起培养崇尚廉洁的道德观念。

4.法制意识教育。下移反腐倡廉的重心,从青少年抓起,重点培养反腐倡

廉的意识,加强遵守法纪教育,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达到预防和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途径

1.学科参透。课堂是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全体教师尤其是品德与

社会、语文、班队等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文本中可融入、凸

显有关廉洁自律的教学知识点,开展以诚信、责任、理想、公正、民主、正直、清廉、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2.课外阅读。各班主任要发动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廉洁自律的故事、格言、警局和典型事例,组织撰写读后感和读书随笔,并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

3.主题活动。各班以主题班会为阵地,精心设计,实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廉政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优

秀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三)教育形式

1、出好一期板报

各班出一期有关“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板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上好一堂主题班会课

各班召开好一堂“崇廉倡俭”的主题班会课,学校将进行检查评比。

3、举办一次反腐倡廉法制讲座

请法制副校长进行“反腐倡廉法制讲座”,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帮

助学生树立腐败可耻,廉洁光荣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对学生以

后走上社会具有积极的警示与教育作用。

4、教师开展一次廉洁从教自查活动;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廉政从教公开承诺;

开展学廉政知识、读廉政书籍、写廉政体会。

5、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时机,做好以廉洁为内容的宣传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利用教育的双向性,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社区以及更大范围人员的互动,在互动中放大“廉洁文化进校园”的社会效应。

6、在学校领导、党员教师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主题活动。认真

抓好“四个一”活动:

(1)组织学习廉政建设文章,重温教育局廉政建设规定;

(2)组织观看一场反腐倡廉教育专题片;

(3)上一堂党风廉政教育课;

(4)展开一次“廉洁从政、勤俭办学”的民主生活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1月中旬——12月上旬)

1、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完善学校廉政制度。开展“三评”活动。“三评”

即教师评校长,学生评教师,家长、社会评学校。

2、对板报和主题队会进行评。

3、进行活动总结迎接上级检查。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7篇

朔里实验小学

2016/9朔里实验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等《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以及淮北市市“戏曲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现制定朔里实验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按照淮北市“一年试点、三年推开、五年见效”的工作思路,通过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戏曲知识、欣赏戏曲表演、参与戏曲活动,形成全校师生重视、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引导培育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1、开设一门戏曲知识课程。依托小学的音乐、美术课教学,将戏曲知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计划,确保各个年级每学期有一定学时戏曲知识教学内容。

2、建设一批戏曲社团组织。各年级各班要根据戏曲剧种现状和学生戏曲爱好、专长实际,组建“京剧兴趣小组”或“黄梅戏曲剧社”,为校园戏曲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校园戏曲兴趣养成,并鼓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

3、经常性组织开展戏曲展示活动。为学生展示戏曲才艺搭建平台,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校戏曲展演和知识竞赛,选拔优秀戏曲人才和作品,参加上一级戏曲展演活动,评选表彰一批“戏曲小名家”。

三、工作要求

1、强化责任落实。各班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指导、精心部署,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职责分工,紧密协作、强化配合,同时强调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

2、明确活动训练时间。每周2节音乐课由音乐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唱相关曲目,每周二下午由班主任组织排练。

3、以班为单位进行校内评比。组织挑选学校京剧表演队。

4、“戏曲进校园”活动以超工作量形式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范围。教务处严格落实活动记载。

朔里实验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朔里实验小学“戏曲进校园”特设领导小组;

组长:刘子楼 赵峰 副组长:张建

成员:张全福 杜元成音乐教师:徐桂芹

焦毅 马恒芳 各班主任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8篇

正如厉江华副秘书长在开幕词中指出: “舞龙舞狮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极富民族色彩与文化内涵的运动,是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为一体的独特的表演艺术。”开幕式上,来自全国的12支中学生舞龙代表队精彩亮相,他们行云流水、技巧丰富的表演展示了舞龙运动的魅力与内涵,并以“中国龙”、 “中国梦”等造型昭示了青少年学生的朝气与自信。

我国针对学生的舞龙舞狮锦标赛开始于2003年,第一届至第五届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参赛大学达到137所,是助推高校龙狮文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赛事。从第六届开始,该项赛事增加了中小学组竞赛项目,改称为中国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并分为大学组和中小学组,在同一个承办单位举行。从本届比赛开始,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正式将其确立为中学生单项赛事,称为第三届中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这是首次在中学单独举办中学生的舞龙舞狮锦标赛,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学舞龙舞狮运动和龙狮文化教育蓬勃开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龙狮运动进中小学这个问题上,黄益苏秘书长表示:“近几年,随着龙狮运动在高校的逐渐推广与普及,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发展,部分中小学在龙狮运动的开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如果能够给中小学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将有助于龙狮运动教育价值的充分挖掘及龙狮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并进一步推动龙狮运动在中小学校的发展。”

在以“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模式”的先行倡导者、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的发起人黄益苏秘书长为代表的专家的指导和推动下,于2013年5月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 并选举产生了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过去的两年中,领导小组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的领导下, 组织了多次培训、研讨、训练和竞赛交流工作,同时,负责统筹规划“全国千校龙狮进中小学课堂”活动。本届研讨会是继在深圳市平冈中学、北京市北房中学之后举行的第3次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以“龙狮文化壮新苗”为主题,设置了2014年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总结、首批“全国中小学舞龙舞狮教育示范学校(1所)”颁奖、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开展情况经验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改选讨论、讨论2015年工作计划等多项议题,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工作汇报体现扎实、 有效与创新

在2014年工作报告中,领导小组组长、 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校长曾钦泉,从召开研讨会、开展培训、举办锦标赛与摄影大赛、审定器材标准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其中,在组织的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中,共有14省市30所大学、8所中学、2所小学的70人参加培训并通过了结业考核;在创新性的《龙腾高岗》全国学子舞龙摄影大赛中,共收到作品800多幅,有效地营造了舞龙运动的文化氛围,推动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校对舞龙运动的认知,以及舞龙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推广与普及;在全国学校舞龙舞狮教学方法、教材、器材研讨会上,对由中南大学龙狮运动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中小学舞龙舞狮器材进行了审定,而这也将切实地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在中小学校园的可行性和普及性。从整体工作来看,突出体现了工作扎实、成绩显著、富有创新三个特点。

第二阶段:研讨交流凸显智慧、 经验与成绩

研讨会上,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中学以突出龙狮校园文化建设为特点,在推进舞龙运动进校园的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尤其注重对校园龙狮文化的建设, 具体举措:1.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推广龙狮文化:运用立体化校园媒体宣传龙狮文化;利用校园节庆活动营造龙狮文化氛围;在校园环境主题中浸透龙狮文化;2.通过社会合作沟通,多渠道发展龙狮文化:借力媒体,扩大影响;参与竞技,提升水平;投身表演,加强沟通;参加活动,扩展视野;3.通过系统建设管理,在课程体系中整合龙狮文化:领导重视, 多方支持,开展舞龙特色课程;编写校本教材《舞龙》,并成立中学生舞龙队与教职工舞龙队;安排社团活动课,保证训练场地与时间,并逐渐扩大舞龙队伍,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星城实验中学通过仅仅不到5年的发展与推广,积极参与演出、 竞赛、体育大课间评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既赢得了成绩,更提升了自信。同时,通过校园龙文化主题建设,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第三阶段:常规工作呈现有序、团结与发展

会上,新一届领导小组组长陈克勤校长针对本次锦标赛暨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研讨会的成功经验做了总结,并指出了三个亮点:第一次将中学的舞龙舞狮比赛单独划分出来,举行锦标赛;第一次将锦标赛和研讨会一起举行,实现了赛会合一;第一次由学校和政府合办。同时,他也表示,“这三个 ‘第一次’将有助于解决当前赛事和研讨会面临的资金等困难,对于赛事和研讨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对于2015年的工作计划,陈克勤校长代表领导小组,结合与会者提出的建议陈述了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要继续加大教材的编写工作;要继续做好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工作;要继续做好下一届赛会的承办学校选定工作等。针对下届赛会的承办工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刘文英表达了申办意向, 并表示将在会后做好有关申报工作的及时沟通和汇报。黄益苏秘书长和陈克勤校长对此均表示了鼓励,同时也承诺一定会做好承办赛会相关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研讨会召开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代表队,在教学双龙、规定套路、自选套路等舞龙竞赛项目中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 在教学双龙的比赛中,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中学摘得的桂冠。在规定套路初中组的比赛中,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中学夺得本届比赛的第2冠;在高中组中,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夺得冠军。在自选套路的比赛中,深圳市龙岗中学、北京市怀柔区北房中学、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分获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冠军。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9篇

通过学生对戏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一般特征和历史发展;了解家乡所在区域自然与地理的概况;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艺术与民俗;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当代社会与生活;通过舞台艺术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校戏曲文化课程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设的一门整合了区域文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活动型、综合性课程。戏曲文化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关联的文化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与信息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课程目标并非局限在某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与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戏曲《卖水》《风雪配》等。另一方面,它是对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进行高度整合而产生的课程,兼具了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如戏曲《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收姜维》《天仙配》等。

戏曲文化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人文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如两夹弦《三拉房》、豫剧《挎红》等。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优良的表演方式,如《苏三起解》《对花枪》等。

学校领导对弘扬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进课堂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特色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戏曲演唱,音乐教师进行教、练指导。在音乐教学中讲到民歌时,我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戏曲,开展“学唱戏曲”的活动;体育教学中我们把韵律操作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中国传统运动、戏曲基本动作引入体育课中;美术教学中加入脸谱的绘画等。在校园的文化廊下、墙壁文化等,学生都能看到戏曲的倩影,同时也能经常看到孩子们互相切磋,互相指导动作。他们把从老师那儿学来的动作彼此表演,看看动作中还有什么不到位的,讨论一下该如何改正才能做得最好。这样就避免了把校本课程孤立于学科教学之外,真正达到了综合实践的目的。在强调学科整合的今天,我们认为只有融合了校本化内容,才有利于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开发,才有利于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还不定期聘请两夹弦剧团的专家老师来校给予专门指导,请他们纠正唱腔、表演的步法和手法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唱词力争优美隽永,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唱腔唱词力求迷人、亲切,清新的话语体系,让校园戏曲面貌更加焕然一新。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自己所教的班级、小组为整体进行戏曲教学。把最新的教学方法用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及时总结。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一些文艺演出和县市电视节目,并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励,我编排的戏曲《爱心家园》荣获全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我执教的《看大戏》荣获菏泽市电化教学二等奖,同时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我主持的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地方戏《两夹弦》”获得成功结题。我还为我校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六·一”艺术节,我排演的戏曲《说唱脸谱》《卖水》、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越剧《收姜维》、曲剧《风雪配》、大平调《三传令》、枣梆《蝴蝶杯》、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小二黑结婚》《拷红》《朝阳沟》《洼洼地里好庄稼》、两夹弦《三拉房》《王宝钏》《爱心家园》等都搬上了舞台。活跃校园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总之,弘扬传统文化戏曲教学的设计尽量以唱为主要呈现方式,注重实践性。强调与身边文化的密切联系,将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参与、合作、调查、社会实践、讨论、探究、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戏曲文化课程的建构不应仅停留在“乡土气息”上,力求彰显戏曲的文化品位,弘扬文化精神。把戏曲文化教学呈现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既有美的内容,也有优美的形式。我认为,只有美的,才会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美,才符合戏曲文化课程的意韵;美,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美,才会使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邓琪瑛.关于“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J].创新, 2009(10).

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全面落实中纪委、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廉政文化进学校实施方案》和三教体知„2012‟67号三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三台县教育体育系统廉政文化进学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努力营造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廉洁教育,结合我县教育体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为更好地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成立天马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蒋洪文 副组长:曾荣旭

成 员:唐斌 谢丽 骆德斌 胡运田 邱艳

三、基本原则: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要达到“五个正面影响”,即:要通过教育学生,达到影响成人、影响教师、影响家长、影响社会、影响未来的效果。

1、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遵循学校正常教学计划,把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使两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灌输中树立廉政的意识的观念。

2、与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人民群众无限生动创造之中的民俗文化,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正气、正直、爱乡、诚信等品质,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课堂,在社会人文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廉政教育的资源,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

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借助校园文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校园廉政文化活动,使广大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敬廉崇洁的思想理念。

5、与学校党建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把廉政文化建设要求渗透到学校党建工作的环节中,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廉政文化育人的制度。

四、主要内容:

在党员干部教职工中开展以廉洁从教(执政)、爱岗敬业、勤政高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活动与教体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把廉洁从教(执政)、爱岗敬业、诚信服务作为主要内容,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党纪法规,加深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廉政意识。

在学生中开展组织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和做人做事基本道理的教育,坚持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参与游戏、讲故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活泼多样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一)创设廉政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1.从净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制作一批以廉政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做到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创设各种廉政文化设施,开辟橱窗、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3.及时展出学生廉政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廉政校园文化生活

1.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举办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帮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各班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以弘扬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清风校园”主题班会。倡导学生人人参与,使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从而引导廉政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3.开展廉政校园文化教育

①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教师学生观看一部反腐倡廉专题片;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读书宣传活动等,让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②抓好学生廉政法制教育,结合思想品德课、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崇尚廉洁”、“以廉为荣”的教育。

五、主要工作: 二月份: 1.制定方案;

2.组织干部、教师理论学习;

3.组织干部、教师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

4.组织党员干部签订行风师德教育承诺书。三月份:

1.以“敬廉崇洁”为主题作一次国旗下讲话、倡议及签名仪式; 2.制作一批廉政警句宣传牌;

3.做好校园、班级的廉政文化宣传工作,出一期黑板报及展板; 四月份:

1.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让“廉政文化”进课堂; 2.在校园设立廉政文化专栏。五月份:

1.组织“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2.组织学生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

3.在师生中开展以廉政为主的书画比赛及作品展; 4.准备接受县教育体育局廉政文化建设检查组验收。六月份:

1.对照要求,各部门、各年级组自查。2.接受县教育体育局廉政文化建设检查组验收。

三台县乐安镇天马小学校

隆兴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第11篇

廉政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推动我片区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县纪发„2012‟6号、道教发[2012]6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片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学校,把廉政文化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通过活动,增强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崇尚廉洁的信念,为树立依法治教、廉洁勤政的教育行风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总体要求

1.狠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学校领导班子是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践者和组织者。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

政建设,使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风范,构建起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防线。在学校干部和党员教师中开展以“廉洁从政、勤俭办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2.重抓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廉洁教育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加强学习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为人师表的观念,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3.实抓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工作,学生是主体。我校将把廉政文化融入学生活动中,树立廉政文化从学生抓起的思想。从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将诚信做人、廉洁奉公的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对廉政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廉政道德观念。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领导,隆兴小学片区决定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张庆波(校长)

副组长:江尧(工会主席)

成员:汪东菊(园长)、邓艳玲(德育主任)、包念江(教务主任)、樊建国(前进小学校长)、夏明喜(联庄小学校长)、赵小松(少先队总辅导员)、屈刚(报账员)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为“廉政文化进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校刊班刊、校园广播、手抄报、宣传橱窗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寓廉洁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结合学校实际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设置主题标语,激发学生的廉洁意识,增强廉洁教育效果。

2.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教师的反腐倡廉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切实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师德建设的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给学生以好影响和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坚持分层施教,发挥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大力发挥品德学科的学科优势,渗透廉洁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开展廉政教育课堂观摩和评比活动,主要通过讲述历史清正廉明故事、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以及建国以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4.在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中渗透廉洁教育内容。把廉洁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培养良好的廉洁意识;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宣传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参观廉政

教育基地,邀请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到学校做报告;开展征文、演讲、诗朗诵、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撰写论文及调查报告等活动,组织创作以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文艺演出、征文活动、书画展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和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五、实施步骤

1.实施范围:本在上坝中学、旧城中学进行试点,在全县乡镇所在地中小学、县直中小学校(园)全面启动,明年将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园开展。

2.部署准备阶段(5月上旬)

根据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片区实际制定“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方案。

3.组织实施阶段(5月下旬-11月上旬)

组织全体老师召开工作动员会,部署“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提高认识,打好思想基础;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廉政文化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声势、有成效地开展相关活动。

4.总结考核阶段(11月下旬-12月)

组织我片区教师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自查,做好相关材料、活动图片的收集整理归档,总结经验做法,自查自纠。

六、纪律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布置。各村校、中心幼儿园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策划,设计载体,健全组织,明确责任,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监督考评制度(与评优选先挂勾),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在人员、时间、任务等方面的落实。

2.讲究方法,务求实效把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措施,实现廉政文化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成立领导小组,有廉政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有一定课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本身的廉政建设,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净化校园风气,形成良好的廉政氛围;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督促检查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和做法,巩固廉政建设成果。

3、把握内涵、创新载体。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是廉政文化的内涵。结合各自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创新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良好的廉政氛围,不断取得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4、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不断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隆兴小学

贺集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第12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根据荆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荆门市“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荆教基[2016]12号)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及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培养敬廉崇洁的道德情操,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为树立依法治教、廉洁勤政的教育行风打下坚实基础,为发展稳健和谐石牌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活动内容

抓好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一)编写一套廉政教材。组织教育科研力量,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和知识积累状况,以及教师的行业特点,采取辑录古今中外清正廉洁故事、格言、图片、漫画,以及正面典型和反面案例等方式,编写一套学校廉政文化教育地方教材。

(二)建设一批廉政窗口。加大廉政文化建设投入,加强廉政标牌、廉政走廊、廉政景观、廉政橱窗以及廉政文化墙等窗口建设,拓展廉政文化宣传阵地,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尊敬廉政人物、推崇廉政行为的情感,提高广大教师“廉政从教、服务学生”的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一批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廉政从教、服务学生”师德征文、“廉政文化教育”主题书画展、“廉政文化教育”优质课竞赛和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评选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将“廉政文化进校园”与课堂教学活动及师德师风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开展一次“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治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深入、持久开展教师拒绝违规补课“八项”活动、“两项”承诺和“爱校忠诚”专项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增强拒绝违规有偿补课的自觉性。二是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六项禁令,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三是强化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监督查处。各地各学校要抓住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治理活动要有方案、有自查报告、有工作总结。教育局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

三、活动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新形势下“廉政文化进校园”重要性的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断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建章立制,注重实效。制定“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以确保此项活动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并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正面引导与行为约束紧密结合,力避形式,确保实效。要加强“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档案管理和经验总结。

文化遗产如何进校园 第13篇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教育部等部门也多次发文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等课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中小学校园。

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不论对学校文化生活、办学特色还是对文化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通过学习优秀民族文化,使学生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获得民族自尊感、自豪感、认同感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艺,从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设立包括民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类地方或校本课程,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自然而然相关文化就得到了传承。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努力探索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实践途径,并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承方式。例如,甘肃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育课程,逐步增设如敦煌舞、秦腔、地方画、砖雕、刻葫芦、皮影、剪纸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美育课程,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间艺术等情况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鼓励聘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了切实可行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让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校本课程、艺术教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展示、讲座、演出、社会实践、技艺学习等方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或学习或参与,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导他们认知、热爱、传习中华文化,让民族文化在校园传播和传承。

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 第14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目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据调查,青少年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高年级学生对NBA球队所在的城市如数家珍,却对舞龙、高跷、剪纸等民俗活动知之甚少。教育的偏差和缺失有可能让青少年迷失方向,补上民俗文化这一课,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意义非同寻常。

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目前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仍难落到实处,如果把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传入校园,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基于此,建议有关部门从培养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出发,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纷繁多姿的民族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国画、民间工艺等各项活动,通过课堂诵读辅导、文化基地熏陶、课外活动固化、社会展示激励等多种途径,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链接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精神纽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道德支撑作用。

上一篇:教育行政学复习资料下一篇:审理借贷案件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