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教案

2024-05-30

一年级美术下教案(精选6篇)

一年级美术下教案 第1篇

第1课 生活多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2、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缘于比较;

3、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与教材有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姿的,有数不清的形与色(形是物体的形状,色是物体的颜色),而且你们每一天一睁开眼就能看到它们。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你们的记忆里,有哪些有趣而又奇怪的形状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现在来看一下我们教材中提供的十多张图片,请同学们逐一浏览一下,然后说说“哪张图片最吸引你?”学生欣赏、发言

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图片,那是因为它的某个方面吸引了你,是色彩、是造型或是其他的。根据每个人的爱好不同,老师就能对你们的性格、向往等有所了解。正因为每个人眼里的不同最爱,所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会多姿多彩、形形色色。

二、发展阶段

1、教材图片欣赏、问答。红色的鸟 提问1:在这张画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提问2:两只鸟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因为它们的色彩是红色的,绿色的环境中最能衬托出红色的艳丽,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只鸟,两只鸟一前一后,前面的一只形象比较清晰、具体,我们能够欣赏到它美丽的羽毛及长长的喙,后面的一只较模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平面的色块,这样,能使前面那只鸟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提问:彩色热水瓶的造型象什么?你会挑选哪种颜色的热水瓶,为什么? 教师小结:热水瓶的造型憨态可掬,跟企鹅有些神似。设计师在设计时的灵感往往来源于自然中的某些物体。这些热水瓶的色彩亮丽,相信大家都会喜欢的。(1)鲜艳的花朵

请同学们眯起眼睛观察这张画,然后看老师的投影展示,并回答问题:为什么黄颜色的郁金香在画面中显得最突出?

教师小结:因为黄色最淡而被凸显出来,我们将这称为明度对比。(2)美丽的服装

这套美丽的服装让人联想起鱼缸里的小金鱼,你看那条蓝白条纹的裙子,让人联想起大海,红色的腰带就像大海上的霞光,冷暖色调形成对比。衣裙的宽松与腰带的合身形成对比,衣裙的若干细花纹与腰带的粗犷形成对比,三个对比使腰带成了这套服装的点睛之笔。小组欣赏评论、老师小结。(3)现代家具

由黑白两个主色构成,显得简洁,橙色的靠垫让人愉悦,画面中三个靠垫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是橙色的,是暖色调中的一种重要颜色,暖色有“前进”的特点,所以引人注目,特别醒目。

2、教师收集的图片欣赏、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1)室内装饰图片欣赏。(2)精美汽车图片欣赏。

(3)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欣赏、评价(略)。

3、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只是形形色色的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是奥妙的,充满了无数的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同学们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去发现、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并把这种美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三、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郊游或班队活动中,就看到的景物的造型、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2课 鲜艳的花朵

教学目标:

(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二)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三)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工具材料

(一)教师:

1、各种花的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山茶花也开了„„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 生:很喜欢。因为花很美„„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鲜花多么好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鲜艳的花朵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十大名花欣赏

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提问:(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它是什么季节里开的?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3)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

3、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2)它的名字是什么?(3)它长得什么样子?(4)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应用欣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四)画一画:画出自己心中最美丽的花朵。

(五)思考、探索

1、实例欣赏

师问:“除了画,还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美丽的花留住呢?先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吧!”

2、小组讨论

(1)你带了什么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么样的花?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花用什么材料做,什么形状?怎样做? 叶子用什么做,怎样做?

(折)(扎)(剪)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做更好看?

(3)根据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组自由合作,然后办个小花展,装饰教室。让美丽的花永远开在我们的教室里。

(六)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

(七)小结

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飞入各组“小花圃”中赏析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评出最好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

2、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花是大家的,要爱护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结束语:同学们都知道摘花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不但不摘花,还要劝别人不要摘花,要爱护公物,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第3课

漂亮的蝴蝶 教学目标:

1、了解蝴蝶的有关知识。、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4、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像与积极思考。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一种非常美的昆虫,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你们知道是什么昆虫?(生答),想一想蝴蝶为什么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呢?(生答),(美丽、漂亮、穿着花衣服„„老师奖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漂亮的蝴蝶。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课前老师让你们查过资料,谁的告诉大家一些关于蝴蝶的知识,有谁知道地球上的蝴蝶有多少种?(生答)

小结:地球上的蝴蝶有1.4万多种,我国就有1.3万多种,各种蝴蝶大小不一,色彩各异,习性也各不相同,其中约有200多种能像候鸟一样随季节变化而长途迁移。最著名的是产于美洲的橙褐色大蝴蝶—“彩蝶王”,春天到来时,它们可以从中美洲一直飞向加拿大;秋天,又从加拿大沿着来程飞返中美洲,行程4.5万多公里,历时几个月。彩蝶王像一支浩浩荡荡的旅行队,很有组织地向一定方向迁移,它们黎明即起,昼行夜宿,从不偷懒苟息。千百万只彩蝶王在碧空长天中,与飞去竞驰,和流霞争艳,蔚为壮观。

我国云南大理城西三月街有个驰名中外的蝴蝶泉。每年暮春三月,各种蝶类千里迢迢赶来,云集于此,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色彩之艳,堪称世界一绝。了解了一些蝴蝶的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蝴蝶吧!

2、同学们仔细观察,蝴蝶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同时用心体会一下蝴蝶的美丽。(学生观察、体会)

谁想告诉老师蝴蝶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有什么特点?(生答)蝴蝶的翅膀和身子在大小上有什么不同?

想不想把这些美丽的蝴蝶画出来?(生:想)

三、学生画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以小组为单位展评作业,学生自评。

五、学生谈一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拓展,七、小游戏:全体起立,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一只最美丽的蝴蝶。

活动名称:认识蝴蝶

活动目的:

1、认识蝴蝶的生长过程。

2、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奥秘。活动时间:2课时

1、谜语引出课题

2、谁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蝴蝶?(1)你发现了什么?

(2)蝴蝶两边翅膀的形状、颜色、花纹是怎样的?

3、小朋友你们想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吗? 艺术活动:美丽的蝴蝶 活动目标:

1、教学生学习装饰画,2、引导学生对装饰画的兴趣。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纸,及时帖。

2、胶水、水彩笔。活动过程 :

1、小朋友蝴蝶漂亮吗?你想不想用你手中的材料来画一只蝴蝶呢?

(1)对称组:把画纸对折,在纸的一边画半只蝴蝶,然后把另半边纸覆盖在图上,在用手按几下,打开图纸便会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2)绘画组:用图纸画画可添画上花草。(3)粘贴组:用各种子添画蝴蝶

(4)生长过程组:把生长过程的顺序排列,在用画笔把生长过程画出来。

2、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作品,并把蝴蝶剪下装饰教室

第4课 美丽的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孔雀的美丽,激发绘画的兴趣,学习按一定规律用指腹压印画法画出孔雀羽毛的特点.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2.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训练学生细致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能大胆想象,一定规律用指腹压印画法画出孔雀羽毛的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认识孔雀(1)调动已有经验,学生讨论:

师:大家都说对了,是孔雀.你见过孔雀吗?在哪里?它长得什么样? 师:大家讲得真好.孔雀很漂亮,雄孔雀还会张开大大的尾巴,就象美丽的扇子,这就叫孔雀开屏.(2)出示图片,认识孔雀:

师:今天动物园里的孔雀也要开屏了,大家想看吗?你看,孔雀开屏的尾巴长得什么样?上面的有些什么?

师:孔雀开屏的尾巴上有花纹,这些花纹就象小兵一样排着队呢!2.讲解画法,激发兴趣

师:这样的美的孔雀我们一起来画画吧!老师已经画好了孔雀,请你给它添上美丽的.用你的指腹轻轻蘸点颜料按在线上,一圈红的,一圈黄的,再一圈蓝的,颜色的时候要把颜料擦干净.你自己可以想想还能怎么画呢? 3.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规律用指腹压印画法画出孔雀羽毛的特点.(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能大胆想象出不同的规律.(3)引导学生注意画面整洁.4.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师: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第5课 小花扇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折、叠、组合、添加等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2、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了解纸的某些特性。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扇子的品种类型。

2、选择纸张。

3、让学生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

5、互相评一评。

6、学生作业:折一把小花扇。

第6课 弹簧宝贝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有弹性的特点,学会折叠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导:教师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弹跳力强的动物。

2、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了解其会弹跳的原因。

3、丰富动物形象:用剪贴、添画等方法。

4、学生制作。

5、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6、学生作业:制作自己喜欢的弹簧宝贝。

第7课 小狐狸 教学目标:

1、能掌握多种卷纸的基本方法,领会纸的多变性能。

2、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有关狐狸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狐狸的头部、身躯、四肢、尾巴的基本外形特征。

2、让学生讲讲有关狐狸的故事,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纸材料做的小狐狸的作品。

3、讲解制作步骤:

① 研究小狐狸头部的制作方法。

②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来制作小狐狸的身体、四肢和尾巴,将它组合起来。

4、布置作业。

做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第8课 小花猫 教学目标:

1、能掌握多种卷纸的基本方法,领会纸的多变性能。

2、学做“小花猫”,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有关小花猫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小花猫的头部、身躯、四肢、尾巴的基本外形特征。

2、让学生讲讲有关小花猫的故事,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纸材料做的小花猫的作品。

3、讲解制作步骤:

③ 研究小花猫头部的制作方法。

④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来制作小花猫的身体、四肢和尾巴,将它组合起来。

4、布置作业。做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第9课 会说话的手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地观察,用写生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左手的一个动态造型。

2.从描绘手的结构与不同动态造型中,提高写真造型能力,进一步理解手对于人的气质与神态的关系与重要作用,使所描绘的手传情达意。

3.培养学生树立努力锻炼自己双手,让双手更灵巧,长大为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与财富的思想。

点:

研究手的特征,了解手的结构,通过仔细的观察,能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能力。

点:

从描绘自己手的过程中,能较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从所描绘不同的手的动势中表现出自己的神态和气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手表现下列动作:握、抓、推、举、挡、托。

3.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手表现下列词义:胜利、欢迎、拒绝、友好、称赞、抗议、反对。4.小结:手能表现出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手的各种姿势也同时能

表达人的情绪。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地描绘,就可以画出能传情达意的手的造型,提高自己的绘画本领。

5.小练习:

(1)印画:伸开五指放在画纸上,用铅笔将手的形状印画在纸面上。画时握笔要直,笔紧贴指与掌的边缘,准确地画出手印。挪开手后,看一看自己的手形,然后画出指甲、皮肤皱纹及手背的静脉。

(2)观察讨论:

手背与手心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手背的指长还是手心的指长?为什么? 手掌的面积从手心与手背看哪个面积大? 说出最长、最粗、最短的手指。

手指有几个关节?四指的运动方向与拇指的运动方向有不同在什么地方?

(3)归纳:描绘手的造型,事先对手的结构进行仔细地研究,就会把自己的手画得更真实。

6.示范画手步骤:(1)画出手的大的动势;(2)分出手掌、拇指、四指;(3)逐次分开四指。

(4)强调:关节处线条硬;手指背线条直;指肚线条稍圆;皱纹宜简洁。7.学生练习:

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先造好型,然后按上面提示的方法画。并能看出画的是什么动作或表达的感情。

8.巡视指导。9.总结:

“画人难画手”不仅由于手的结构复杂,而且在于手的变化多。手能反映人的气质、神态。因此,画手就要研究手的动势与人的气质、神态、情绪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一定情绪中手的特征,并着意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这样才能较准确的描绘出人的气质神态。同学们可以多欣赏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

第10课 有趣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有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及不同材质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把人脸表现得生动、有趣。课时安排:3课时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脸,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啊?,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人体艺术,人体彩绘,人体摄影,素描技法,水粉

2、其实啊,我们小朋友脸会变得更有趣的。想试试吗?

二、游戏激情,揭示课题

1、来,围到老师身边来。你们会做鬼脸吗?

2、谁来做给大家看看。,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人体艺术

3、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做给你的同学和后面的老师看。

4、小朋友都很大胆,做得很可爱、调皮都很有趣。来看看老师这里的小朋友做的鬼脸。

5、感觉怎么样?(有趣)这些都是《有趣的脸》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有趣的小游戏。先来找一找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

6、讨论:你觉得哪个地方比较有趣,请模仿一下?还有不同的吗?

三、拼一拼

1、小艺术家们看着这么有趣的脸,早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做出来了,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有趣的脸的?做出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2、先找好五个伙伴说合作的方法,怎样才能最快的方法五人做好一张脸

3、选脸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用纸画出来。

4、展示。我们终于把一张有趣的脸画出来了,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四、换一换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

1、再来看看这两张艺术大师的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这就是换一换的方法,把眼睛、鼻子用你喜欢的东西来替换2Hj

4、小画家们也学着大师的样子用换一换的方法,画出了一些有趣的脸

5、找到有趣的地方了吗?

五、学生创作

举行一个小比赛,看看谁的脸最有趣,听好比赛要求:

1、以小组方式参加比赛,2、用你喜欢的方法画。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人体

3、把画好的脸粘到自己组的板

六、评价

1、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

2、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做的有趣的脸

七、课堂延伸

1、坐到座位上,看看有趣的脸还可以怎么画怎么做?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试试

第11课 照镜子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学画人物相反的动作,体会表现左右对称的图像。准备:镜子、示范画、画纸、彩笔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站在镜子前或做各种动作。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全身在镜子中呈现的样子,并相互交流。

3,出示范画,讲解作画要点,比如:人物的高度和动作应是一样的,但人是反相的。4,引导学生画人物相反的动作,可请几位学生站在镜子前做模特,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相互欣赏交流。6,教师总结、评价。

第12课 贴树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粘贴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活动准备:

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的各种树叶、剪刀、胶水、彩笔、画纸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

1、课前可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并进行采集

2、出示树叶拼贴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形状的树叶,知道他们的大小、形状、颜色不一,可以组合成多种图形。

4、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组合游戏。请学生将两片或几片树叶组合成不同的图形,说说它像什么。

5、教师讲述树叶拼贴画的方法。根据树叶的形状选择要拼贴的对象,可根据需要进行修剪、粘贴、添画。

6、开始进行拼贴。教师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与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13课 剪彩纸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学习新课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它不仅表现了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的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特点。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均衡式的呢?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第14课 小小拉拉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通力合作,为班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参与意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设计与体育活动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唱《健康歌》唤起学生的联想,展示运动会中拉拉队的图片。导入课题。

二、欣赏道具,学习制作道具。

1、教师讲解制作要领。

2、学生学习制作道具。

3、教师巡视指导。

三、进行分组制作,然后进行拉拉队的排练,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制作一个喜欢的小道具。

第15课 小军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设计与活动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鼓励学生有选择的使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战斗英雄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小军号是什么样子。

二、展示少先队小号。

三、启发学生用卷纸的方法制作小军号。

四、教师示范制作小军号并讲解制作步骤。

五、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军号,教师指导。

六、欣赏学生作品。集体评一评。

七、布置作业:做一个漂亮的小军号。

第16课 拨浪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鼓的历史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看、学、做、玩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有关鼓的图片。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体验发现。

1、把自制的浪鼓发给学生摇一摇、玩一玩。激发制作的欲望。

三、设计制作。

制作过程包括:

1、鼓的造型;

2、左右两边敲击物的安装;

3、鼓柄的连接;

4、鼓面的蒙贴与装饰。

四、做击鼓传花的游戏。

五、进行自我评价。

第17课 十二生肖

教学目标:

1. 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用剪刀剪下外形,内轮廓可稍做变化,如团花的剪法 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第18课 我们是朋友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物的习性与生存条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初步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说说理由。

二、欣赏图片增强学生兴趣。

三、教动物信用卡片的设计制作。

四、教学生制作动物面具。

五、欣赏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六、戴着动物面具做游戏。

一年级美术下教案 第2篇

一、创设情景。

1、欣赏《小雨沙沙》。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3、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出示课件:下雨天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1、思考:怎样表现雨点?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2、欣赏书本上的点、线作品或教师范画。

3、让学生回忆在雨中的感受。提问:雨天与晴天有什么不同?在雨天你应该准备哪些东西?你做了哪些事情?

4、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5、提问:你看了作品后有怎么感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知道的雨具还有哪些?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供作业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可以画自己或别人在雨中行走、做事,也可以画动物、植物等内容,还可以进行想象性的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五、师生评价,深入体会。

1、自己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六、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1、教师小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感来。

2、提供探索性的主题:观察小雨、中雨和大雨的不同变化,并思考表现的方法(可观察实景或相应的图片)。

3、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第二课 软绵绵的云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2.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教学程序:

一、欣赏云的照片

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吗?

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 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

二、画一画云朵

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

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

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

三、联想、表演

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棉花糖、蹦蹦床、软绵绵的。

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

1、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 生:抱一抱,摸一摸,跳一跳„„

4、师: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

四、象形的云朵

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

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

师:它们在说什么呀?

2、师: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

3、师示范。

五、绘画表现

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

2、学生作业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云中做什么呀?

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

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

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第3课 手形添画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

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第4课 画中画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 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第5课 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2. 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

1.看老师这有一幅画,都画了什么呢?

2.老师想把这幅画变大,怎么变呢?老师有秘诀,出示教材中的儿歌:加一加,添一添,画完这边画那边。看一看,连一连,小景变作大画面。3.老师播放儿歌并展示小画变大的过程。提问,小画变大了吗? 4.板书课题:由小变大的画

二、激发联想

1.老师出示一张小画。提问,这张小画往上、下、左、右方向发展可以添画些什么内容呢?

2.老师示范在这张小画一旁添画,提问同学们还可以添画其他的内容吗?

3.请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教师点评。4.小结:大胆联想,扩大场景。

三、观察分析

1.老师与同学一起完成找一找的游戏。把已经画好的大画中的几块小画移出。请学生将他们复原并说出理由。2.找一找哪个是有小变大的画。3.小结:合理联想,扩大场景。

四、总结方法

1.介绍两种基本绘画形式。在拆开的小纸盒上添画及在多张小纸片上添画。

2.总结绘画步骤:从其中一小块开始,逐渐添画变大。

五、自主表现 1.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在自带的小纸片或纸盒的反面进行绘画。2.也可以几个同学为一小组,共同完成。3.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述

1.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怎样添画的?你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 2.学生互评。3.总结,下课

第6课 小人国

教学目标:

1.学习改变事物比例造成视觉差异,改变画面效果。2.说说小人国的故事,画画小人国的场景。3.感受创作和游戏的快乐。教学重点:探究画小人国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大小对比画出小人国的感觉。教学程序:

一、影片导入 营造情境

1、播放影片:小男孩卢卡斯被神奇的缩小枪击中后,身体变成只有蚂蚁那么大,他们和蚂蚁们在一起开始历险。变小后的他发现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竟然如此神奇。

2、师:想跟卢卡斯一样变小了去冒险吗?那我们一起进入小人国吧。

二、尝试添画 总结方法

1、尝试添画。师:现在我们都变得和蚂蚁一样大了,咱们结伴而行来到了不同的地方。(边说边给每组同学发一张大的绘画作品,分别画了不同的场景。草地上有花朵、落叶、蜗牛等,餐桌上有餐具、食物、花瓶等,超市货架上各种商品等)尝试着把自己添画到画中去吧。先想好你们在干什么?表情怎样?动作怎样?并且注意自己的大小比例哦。

2、分析总结。展示添画作品,先请小组长介绍本组作品,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进行赏析分析。①谁的想法妙,还有新的想法吗?②谁添的人物最生动?(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大小比例动态和表情来看,教师适时在作品上进行修改添画。)

3、反例点评。出示几张有问题的作品,学生分析作品的缺陷。

第一张:人物画得太大,周围环境物品画得太小,没有小人国的特点。(点击课件,画面各物体大小发生变化)

第二张:画面内容比较单调。(点击课件,出现一些作为背景的景和物,使画面变得充实)

三、创意交流 拓宽思路

1、创作设想。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历险,还总结了这么多经验,下面我们单独行动,你变小了想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呢?(表扬鼓励想法奇特的同学)

2、欣赏教材以及老师收集的优秀作品,拓宽学生思路。(在电脑主板上进行维修的小工人们、骑着蜻蜓到荷花上玩耍的小姑娘等)独立创作 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集体赏评

1、将所有作品粘贴在写有“小人国历险记”长幅上。

2、学生离开座位自由欣赏。

3、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点评别人的作品。

4、教师总结,抓住大小对比、造型生动、情境活泼等方法的突出表现和不足进入讲评。

五、学习延伸

展示一张作品:《巨人脚下的城堡》。鼓励学生回家后画一画“巨人国历险记”。

第7课 你的家 我的家

教学目标:

1. 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2. 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3. 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到学校周边自拍些社区、街道、商铺、公园等照片或录像。

二、明确目标 欣赏导入

1、学生观看录像。在录像中欣赏学校旁边各个建筑风格,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

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找出和自家相像的房子,并说说自己的家。

三、自主作业 分析想象

1、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房屋的结构,以及自己家和其他建筑的对比。师生互动分析几种代表性的房屋建筑结构图,和周边街道、学校、超市、医院等相比的形状特点。

平房、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建筑群。

2、找出自己家和其他建筑、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3、欣赏优秀学生作业,刺激思维的扩散和想象。

4、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5、巡回辅导协助。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

四、确定方位 分组合作

1、组织全班分组。拼拢四张课桌,便于放置4K作业纸。讲解集体作业的规则及具体要求。

2、示范作业方式和步骤。

3、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房屋剪下来。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来的房子贴在相应位置上。

4、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分组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和主要交通要道的大纸上。

5、造一条自己家通向主要交通要道的小路。

6、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商店和其他场所。

7、各组成员分工,把自家边的商店、医院等重要标志性建筑画好,贴在离自己家的正确方位上。

五、体验快乐 游戏活动 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游戏:按就近原则从自己家到学校以及从自己家到组内其他同学家走一遍。看看会不会迷路或者绕远路。

第8课 袋鼠妈妈的口袋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3.在创作和欣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教学重点: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教学难点: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教学程序: 激趣感知

一、导入课题 了解袋鼠

1、听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

2、分享讨论。

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特征、生活习性„„

二、观察发现 技巧暗示

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分析

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书:特点

4、小小训练。

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

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话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袋鼠。

三、赏析拓展 引导创作

1、看一看。

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

2、编一编。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板书:袋鼠妈妈口袋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四、说说故事 欣赏评价

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

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

第9课 有趣的拓印

教学目标: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审美情趣; 2.掌握拓印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教学重点:拓印的方法、步骤、要领。教学难点:拓印效果清晰、完整。教学程序:

一、游戏激趣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表演魔术(教师课前在一张较薄的白纸下垫一片有凹凸不平纹理的树叶,用小块透明胶将叶柄与白纸之间固定,以防在表演时树叶移动。)

1、今天,老师首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好吗?请小朋友边观看魔术边思考,这个魔术的秘密是什么呢?

2、教师用深绿色的油画棒在白纸上均匀有序地涂画,白纸上逐渐呈现一片树叶的轮廓及其漂亮的叶脉。

3、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魔术的奥秘呢?

4、师生揭秘:原来,在纸片的底下垫了一片有凹凸不平叶脉的树叶,(几名学生上台用手摸一摸、感受凹凸不平的纹理)在纸上用油画棒有力均匀的平涂就能印出纸片下的树叶。这种方法叫拓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魔术!

5、呈现课题。

二、实践探究

1、印花纹

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一张小纸片上拓印一片树叶。师生共同探究拓印的方法。教师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尝试作品呈现出来,共同发现存在的几类问题,讨论拓印的方法。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印不出树叶的叶脉纹理?大家用手摸一摸树叶的正反两面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树叶的反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所以在拓印时,只有拓印有凹凸不平纹理的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

(2)拓印时,用手压住纸下的树叶,使之不移动,才能印出清晰的纹理。(3)用油画棒平涂时,注意用力均匀,朝一个方向平涂,力度保持在能看清拓印的纹理为佳,印出一个完整的花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多种颜色拓印。

2、找花纹

我们还可以找身边的哪些花纹来拓印呢?(教师带学生从教室走到户外寻找、观察并触摸可拓印的花纹。)

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有可以拓印花纹的实物。教室内:如直尺上的刻度、布袋文具盒上或衣服上的拉链、跑鞋上的小孔或花纹、小朋友带的钥匙、窗户上的花玻璃等。室外:各种树的树皮、落叶、栏杆上的铁艺或木艺纹理等。

三、欣赏感受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漂亮的、不同纹理的拓印图片,你们能看出是在什么物体上拓印出来的吗?拓印的形式与前面有什么不同呢?

2、(同时呈现各种有纹理的实物:钱币、竹编等)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小结:(1)这些物体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它们之间的花纹各不相同,因此他引出来的纹理也自然不一样。(2)除了单个拓印,还可以重复拓印或多个组合在一起拓印。

四、创作表现

作业要求:

1、用油画棒或铅笔拓印带来的物体上的花纹或拓印身边物体上的花纹。

2、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座小朋友合作完成。

五、作品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

2、师生评价:说说你喜欢看的拓印纹理,猜猜它是用什么物体来拓印的。

3、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用多种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

第10课 拓印花纹组合画

教学目标: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并想象组合成新奇的画;

2.掌握拓印组合的要领和印制组合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拓印组合的方法、步骤、要领。

教学难点:拓印纹理清晰完整,拓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画家作品《窗》,师:这幅画运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画方法,你们看出来了吗?(拓印)

2、回忆之前学过的《有趣的拓印》一课,说说拓印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3、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美丽的拓印花纹,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揭示课题:拓印花纹组合画(板书)。

二、探索方法

(一)联想大比拼

1、引导不同拓片的不同联想

拿出自己拓印的花纹,仔细观察,说说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相同拓片的不同联想 老师提供一张拓片,请学生说说不同的联想,再转动拓片,做联想练习。

3、小结:只要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利用这些简单的拓片,组合成一幅幅有趣的画。

(二)技巧大比拼

1、欣赏比较

出示教材中的3幅学生作业,请学生找找制作方法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小结:这三张作品相同之处是都利用花纹拓片组合画面,不同之处是第一张是在纸上多次拓印组合成画,第二张是撕贴、不重叠组合成画,第三张是撕贴、重叠组合成画。

2、探索方法

请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查看书上的步骤图,说说“多次拓印组合”和“撕贴组合”两种方法的基本步骤。

归纳多次拓印组合成画步骤如下: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归纳撕贴组合成画步骤如下: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板书)补充:不管是那种方法,为了产生更美的画面效果,还要注意拓印时的色彩搭配。

三、体验创作

(一)互动尝试

以难度较大的撕贴组合成画为例,师生互动完成一幅拓印花纹组合画。(1)老师示范随意撕花纹拓片,撕出来的纸片要有大小、形状的变化和对比。(2)拿出一张稍大的纸片,逐步转动,引导学生做联想练习。

(3)请学生上台拼摆、重新组合纸片,教师适当调整,使得画面感觉新奇有趣。(4)粘贴固定,完成作品。

(二)提出作业要求:

在一张纸上多次拓印不同物体的花纹,或者撕贴几张不同花纹拓片,把它们组合成一幅新奇有趣的画。

四、作业展评

1、引导学生自评作业。你运用了哪种方法组合成画的?说说你的想法?

2、师生互评。谁的花纹拓印清晰?谁的画面组合新奇有趣?

五、总结拓展

你还能尝试新的方法,利用拓片,组合成其他新奇有趣的画吗?

板书设计 拓印花纹组合画

1、观察构思——逐步拓印——收拾整理

2、拓片构思——撕碎——拼摆——粘贴

第11课 剪贴组拼小村庄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各地的民居特征。

2.能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小村庄。3.体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各种形状组拼村庄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能撕贴或剪贴出不同样式的民居。教学程序: 欣赏体悟

一、欣赏最美乡村图片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最美乡村瞧一瞧!

2、最美乡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揭示课题:我们把小村庄画下来,把美景留在身边。

二、动画演示,激趣导入

1、动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闪烁出现,缓缓移动,合成教材主图《小朋友的画》。

2、师:这个小村庄漂亮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3、小结:今天我们用基本形剪贴组拼小村庄。

三、欣赏邮票,开阔视野

1、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猜一猜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房子?

2、你能找到基本形藏在哪里吗?

四、尝试拼贴树,掌握贴纸的方法

1、欣赏剪贴树。师:谁知道贴纸的方法?有什么要求?

2、师:用手中的基本形拼贴一棵树,注意贴平整,先拼再贴。

3、对学生贴的情况做出评价。

第12课 剪贴组拼小村庄

五、组拼房子

1、出示一个黄色三角形和一个紫红色长方形。并请学生拼出一个房子。师:还可以怎样拼?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把长方形的房身横着摆和竖着摆,房子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红色三角形和一个绿色正方形。要求先后拼出两个不同的房子

3、出示六个图形,让学生组拼房子。

小结:通过改变房身图形和房顶图形的摆放方向,使之产生高、矮、胖、瘦的房子。

六、组拼小村庄+

1、师:房子已经会拼了,把房子和树木组合起来,就能做出一张美丽的小村庄的画。

2、出示两张构图不同小村庄作品

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七、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活动要求:用彩纸撕贴或剪贴出美丽的村庄。

2、教师巡视指导

第13课 动物唱歌的模样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不同种类及形态。2.能想象画出动物们歌唱时的样子。

3.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养成观察和了解自然与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及人类歌唱时的姿态。教学难点:能抓住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教学程序:

一、视频导入

1、欣赏视频

师:仔细观察哪些动物参加了演唱会,它们长的什么模样?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

2、教师:小动物们唱歌的模样真是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这有趣的小动物唱歌的模样。揭示课题。

二、对比观察,分析特征

1、观察发现动物特征

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些表演嘉宾,说说这些动物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2、对比观察作业

仔细观察这两张学生画的动物,你能看出他画的是什么动物吗?(将画有动物特征明显与特征刻不明显的两张作业进行对比)

3、课件展示修改后突出了特征的作业,小结:善于观察,抓住动们特有的外形特点,就能很好的画出小动物了。

三、了解唱歌神态

1、看局部,猜动物

师:这里有四只动物的嘴部图片,你能猜出分别是什么动物的嘴吗?

2、认识神态

师:想画出他们在唱歌,要怎么画呢?

(嘴巴张开,眼睛的变化、眉毛、耳朵竖起来了„„)

四、感受优美姿态

1、学生表演,体会姿态

师:欣赏了这么多动物,下面我们来放松下眼睛,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请四位小歌手到台上来唱唱这些歌。(老师提供道具:玩具吉他,沙锤,小鼓,话筒)

2、谈话交流,发现问题

师:你发现他唱歌的时候除了面部神态很有趣以外,还有什么表达了他唱歌时的快乐和激动。

生:手、脚、脖子的动作等„„

师:唱歌时他的身体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歌声一起舞动起来!不光小朋友唱歌时会手舞足蹈,小动物们也是一样。(出示动物唱歌姿态变化的图片)

3、小结:动物们唱歌时夸张的动作,让他们唱歌时的样子更加有趣可爱了。

第14课 动物唱歌的模样

五、巩固知识 作品欣赏

1、谈话交流,知识回顾

师:动物们歌唱时嘴巴、眼睛、动作会发生怎样变化?生反馈。

2、背景

师:这里有一只动物在高声歌唱,你知道它是在哪里歌唱吗?(展示一张没有背景的小动物唱歌,然后再出示一张添加了背景的作品。)小结:让动物们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大声歌唱,他们会更加的开心。(添加背景)

3、优秀作业赏析(老师引导观察神态、动作、背景)

4、思维发散

师:还有一位小朋友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希望你们来帮帮他,他哪画的不好,怎么改改呢?

教师:你想画什么动物唱歌的模样呢?他会和哪些动物朋友一起歌唱呢?(启发说说不同的动物组合)

六、创作表现

作业:展开想象,画一画动物唱歌的可爱模样。要求:注意画出唱歌的神态和动作。

七、评价交流 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中动物唱歌的故事。

2、评评同学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画。

3、环保意识宣传:动物给我们生活中不仅带来了很多乐趣,还帮助我们改善生活环境,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第15课 彩泥连连看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板书课题。

二、观察感受 了解特点 感受树枝和彩泥不同的材质特点。

树枝:表面颜色深,并有自然的纹理;粗糙;有一定的硬度;易折断。彩泥:色彩丰富,鲜艳;柔软;可塑性强。

三、分析指导 合理取材 1.认识树枝的作用。

(1)、把长颈鹿的脖子和四肢换成用彩泥来做,会出现什么现象呢?(2)、教师小结:树枝在作品中起支撑、连接的作用。2.分析树枝和彩泥适合做什么。

(1)、小蜜蜂的哪些部位是用树枝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中逐步拆分作品蜜蜂。)

(2)、教师小结:树枝在作品中代替细长的部位,彩泥在作品中是主体。3.取材练习,使学生掌握巧妙运用合理材料进行制作。你会用树枝和彩泥分别做七星瓢虫、女孩的什么部位呢?

答对了,七星瓢虫会飞起来,女孩会跑起来。

第16课 彩泥连连看

四、启发思维 设计训练

激发求异思维,引导学生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作品。1.口头设计,开阔思路,启发创作。2.学生动手操作课件,组拼动物和人物造型。

五、演示过程 掌握方法

师生共同完成示范作品老鼠。老师先做老鼠的身体,再请学生在老师准备好的各种树枝中选择出适合做老鼠尾巴、胡须、脚的树枝,并和教师共同完成作品。

六、反馈指导 创造表现

展示部分作业,通过观察,让学生主动发现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17课 剪对称鱼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了解对称形的特征,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3.体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折剪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鱼形能抓住形态特征,纹样清晰细致。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激趣:欣赏各种形态鱼的图片,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看变成了什么?课件呈现鱼儿变成剪纸鱼。

2、认知对称鱼形:演示将剪纸鱼“对折—展开”,设问:你发现了这条剪纸鱼的什么特点?(剪纸,对称)

3、小结:对称剪纸是将纸对折剪制的。(对折、对称)

4、导出课题:剪对称鱼形。

二、方法探讨

1、学习剪对称鱼形的基本方法 观察教材上步骤图,哪位小朋友说一说剪对称鱼形的过程是什么?小结:先将纸反折,在反面画出鱼形后再剪。(折—画—剪)

2、引导学生设计画出独特的鱼形

(1)设问解疑: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帮帮忙,一是对折后是把整条鱼都画下来呢,还是只画半条鱼?二是画在对折纸的什么位置好?小结:我们应该把鱼形的一半画在靠折痕一边,而不是靠开口那边。

(2)根据鱼的结构特点,引导画出独特鱼形的思路

老师这里画了热带鱼、剑鱼、飞鱼鱼形的一半的示意图,请小朋友们根据鱼的头、身、尾、鳍各组成部分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小结:大自然中的鱼多种多样,有的鱼瘦瘦的长长的、有的鱼胖胖的圆圆的、有的鱼像三角形。鱼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半圆形、有的像齿轮、有的像长了翅膀一样„„鱼尾有长有短、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水滴„„如果想剪出一条独特的鱼,画的时候可以突出和夸张它一个有趣的特征。

第18课

剪对称鱼

3、学习与指导剪鱼外形

老师将其中一示意图快速剪出外形。强调沿鱼形边缘来剪,两手配合,转动纸张配合剪刀鱼形。并慢速剪鱼嘴和鱼眼。展开后指出对称鱼形就剪出来了。

4、学习与指导剪内外花纹。

(1)互动:A.比较刚剪的外形与相似的鱼形剪纸范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在鱼形哪些地方剪了花纹?B.观察这4幅作品,你能找出打扮鱼儿时运用了哪些花纹吗?

小结:剪条纹、波浪纹、牙牙纹、月牙纹、花瓣纹„„进行装饰。

(2)师生合作尝试剪内外花纹。(提示:有把握的同学就直接剪花纹,可以不用画花纹)。

(3)及时发现学生尝试的问题并指导。

小结:花纹要剪得窄小一点,不要过于宽大,留下来的要相连,不能剪断。

5、回顾总结剪纸步骤:折——画——剪外形——剪内外花纹,补充板书并贴出每个步骤的示意图。

三、自由创作

1、提出活动要求:剪一件外形独特、花纹与众不同的鱼形剪纸作品,全班集体组拼成鱼的海洋。学生作业,教师行间巡视与个别辅导。

2、集体组拼海洋鱼群图。

四、作业展评

1、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邀请来的鱼儿?(从外形和花纹两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2、他评:你认为谁是被邀请来的鱼儿中最美的?

3、教师总评与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欣赏鱼的民间剪纸作品,认知“鱼”与“余”的谐音,了解民间剪纸作品的象征寓意的表达方式。

第19课 会飞的翅膀

教学目标:

1.了解鸟类的翅膀的形态特征。2.掌握会飞的翅膀的制作方法、步骤。3.体验制作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飞的翅膀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翅膀形状优美,色彩大方艳丽。教学程序:

一、观赏视频,激趣引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像,里面有小朋友喜欢的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呀?在做什么呢?播放视频。

小朋友,刚才在录像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是靠身体的哪个部分在空中自由的飞翔?

动物有一双舞动的翅膀,能带着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小朋友想不想也向刚才看到的小动物们一样拥有一双可以飞动的漂亮翅膀啊?呈现课题并板书。

二、认识了解翅膀的形状、特征,发现对称折剪翅膀的方法。

1、老师请了刚才录像中看到的几位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他们是谁呀?先出示天鹅、蝙蝠、蜻蜓、老鹰四种动物的翅膀收拢的图片,再出示这四种动物翅膀形状的手绘图。

这四对翅膀的形状相同吗?那么你们能猜出它们分别是谁的翅膀吗?利用课件将翅膀图片与动物图片一一对应。

2、知道了它们的形状不同,你们还发现所有的翅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观察找到答案后,教师利用已剪制好的白卡纸翅膀现场对折示范给学生看,并利用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翅膀对称特征的认识。

三、尝试创作出想象中奇异漂亮的翅膀外形。

1、刚才我们欣赏了解的是动物们的各种翅膀,那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自己制作的翅膀会是什么新奇漂亮的模样呢?老师出示三组对折好的白纸,请三个小朋友上台来画一画新奇漂亮的翅膀外形,设计前先找到纸张对折的位置,再思考怎样画得新奇漂亮。

2、学生画完后,教师现场用剪刀分别将几个小朋友画在纸上的翅膀沿轮廓线剪下来,师生评价并小结。

(1)以对折位置起笔为中心画,画出一个翅膀的形状,展开后就是左右对称的一对翅膀。否则剪下来的是两个分开不连贯的翅膀。(2)翅膀如果画得太小,剪出来不美观。(3)用各种长或短的圆弧形的线、直线、折线组合能画出新奇漂亮外形的翅膀。

第20课

会飞的翅膀

3.教师现场快速示范,演示翅膀的制作方法步骤。

教师现场演示制作步骤。

(1)先将作业纸左右对折,然后在对折痕处再次折出能用手指捏住翅膀中间的部分。(2)用彩笔在折纸的一侧想象画出新奇漂亮的翅膀外形。(3)将纸对折好后沿着一侧画好的翅膀外形轮廓剪下并展开。(4)涂上自己喜欢的漂亮的颜色。

四、学生练习,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运用折、剪、画等方法,用纸做一对可以捏在手指中飞动的翅膀,和小伙伴们玩一玩。教师巡视检查,分层指导。

五、作业评价,快乐体验。

1、将学生制作的翅膀集中评价。

一年级美术教学点滴谈 第3篇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保护学生独特个性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时, 总是教师拿一幅范画, 给学生当场示范, 教给学生画什么, 怎样画, 然后学生仿画。评价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样一来, 学生绘画内容千人一面, 消泯了学生个性,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成为绘画的复制者, 丧失了自己的感受, 也就没有创新而言。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而不是将教师的体验、认识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认识到美术创作是一个生动的内感外倾型的过程, 它包含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 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过程,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创作的自主性, 通过画面欣赏, 生活场景回忆, 让学生表现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内容。学生既乐于画, 且画有新意。如, 在教学《小雨淅沥沥》时, 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雨中的情境, 在通过欣赏小朋友画的在雨中的画面, 观看《下雨啦》的录像, 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然后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雨中情境。学生便欣然动笔, 学生作品内容丰富, 画面各不相同, 每幅作品都是一个“小人儿”的内心世界的外观。我吃惊于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从而使我体会到教师应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所以, 在教学时, 我只提出表现什么主题, 而不求学生具体画什么和怎么画, 因此在学生作品中出现了灰色的湖水 (学生说是被污染了) , 长翅膀会飞的人, 透过玻璃看烟花的人, 听着学生给我解说他们的构思, 我庆幸, 我保护了他们独特的个性。

二、发挥教师主导优势,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强调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保护学生个性, 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教师应该做好主导工作。只有教师导的及时、得力、得法, 学生自主发展创新才能保证。没有教师主导, 就谈不上学生主体, 也就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一年级学生小, 美术资源搜索空缺, 上课前, 教师尽可能地找一些与表现内容有关有图片、录像,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在遇到困难时, 教师适时点拨, 帮助学生给予启发。如, 教学《鱼儿游游》时, 通过我搜索的图片、绘画、录像及谈话, 激发学生想画鱼的兴趣。在绘画中提醒学生鱼儿可以这样画 (随手板书多种鱼的简笔画) , 突破学生画鱼难点。告诉学生为了表现鱼儿是在水中游, 可在鱼儿周围画上水草、画上波纹线, 或把背景涂为蓝色, 攻克学生表现鱼儿游的障碍, 使学生顺利自主地完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的鱼儿游游图。看着学生画面色彩和谐的搭配, 鱼儿形状的活泼可爱, 也就看到了一个个被激发的小人儿的心灵, 有了被激发的心灵和表现欲, 还愁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吗?

二年级美术《吊饰》教案 第4篇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不同种类的吊饰,能利用不同的媒材通过点、线、面、色彩、装饰等艺术形式,折、剪、貼等手法,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小吊饰。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设计并制作一个平面或立体的吊饰,造型新颖美观。

教学资源:⑴教师:电脑设备、课件、彩色纸、剪刀、胶水、绳子、中国结、民间吊饰实物。⑵学生:自己搜集来的小吊饰、彩色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橡皮泥、绳子、水彩笔、树叶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出各种吊饰,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并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我们为什么要挂它们?这样使学生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吊饰与生活的关系。然后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来问大家:“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我们来猜猜它们叫什么?”最后我揭示谜底,出示课题。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我问:“它们为什么叫做吊饰,而不叫坐饰、摆饰呢?”这样一问,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吊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什么叫做吊饰。

二、分步讲授新课

1.吊饰的结构。欣赏课题(教师所做的吊饰)。分析吊饰的结构。

老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启发学生吊饰的主要部分称之为主体部分。然后又根据吊饰的概念引出悬挂部分和装饰部分。

2.吊饰的制作步骤。⑴看吊饰问:如果让你做,你先做哪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应先做主体部分。⑵和学生共同探究主体部分的制作。①学生思考并回答吊饰的主体部分可以是什么形状。平面形: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动物外形等;立体形:圆柱、圆锥等(师板书);②主体部分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制作?师引导并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③探究装饰部分和悬挂部分的制作。师生共同探讨在什么部位装饰及怎样装饰。悬挂部分可以有几种悬挂方式。

3.欣赏联想。欣赏课件学生的作品,启发联想。

三、小组合作,愉快表现

两人或四人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吊饰。讨论一下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悬挂、主体、装饰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合作)。教师提出要求:①安全方面;②卫生方面。教师提出建议:师生合作开店——吊饰坊,学生的作品送到店里。师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播放音乐:喜洋洋)。

四、交流展示,教学评价

学生作为顾客选出自己最想买的吊饰,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提出改进意见。作者说明创作意图。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堂延伸

欣赏课件。感受其他材料制作的吊饰。要求学生回家找一找身边的材料,试着用其他材料做吊饰,做好后可以送到店里来。

六、板书设计(略)

八年级下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第5篇

八年级下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  设疑, 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 新授 1 主要内容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象音乐用声音一样,美术也有自己的的表现语言,美术的表现语言有线条、形状和色彩等,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 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 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 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 命。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2 主要教学手段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 3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一年级美术下教案 第6篇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1课彩球滚滚

[分析]彩球滚滚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1课彩球滚滚是一节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课,是利用身边的旧报纸、彩纸制作成彩球后进行抛投、拼摆、堆积等有趣的游戏。彩球滚滚学习活动的展开首先以个体制作彩球为基础,再通过彩球滚滚集体游戏体验立体造型和组合造型的乐趣与愉悦。

学生已基本接触过表现圆的平面作业,对本课彩球滚滚制作立体的圆球将更感兴趣,基本能完成制作,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游戏。

二、教学目标

◆团搓制作一个接近圆形的报纸球。

◆运用撕贴或绘画等方法,将报纸球美化制作成彩球。

◆以“彩球”为媒介,进行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活动,体验相互协作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因考虑到制作的难度,教学环节将呈现三个梯度:1.圆球基本形体的制作。2.装饰美化,培养求异思维。3.以球为点进行堆积、拼摆的组合造型游戏。前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可在室内进行,后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在室外进行。

教学设计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过程安排如下:第l课时①探究质疑

玩击鼓传球的游戏,猜猜彩球的制作方法和材料。②寻求解答

学生拆纸球,积极思考并自学制作方法。提供参考

教师或学生示范制作彩球:将废报纸揉成团稍微浸湿,用力搓成球形,撕一些小块的报纸刷上浆糊并贴满纸球的表面,直至整个表面变光滑。④巩固制作

学生制作报纸球,教师辅导。第2课时⑤提供指导

学生积极讨论装饰美化的方法,教师呈现多种范品以供参考:用彩色纸块拼贴彩球;用单色纸粘贴球面后添画成具象物;用颜料涂绘的彩球等。⑥创造表现

学生继续完善制作,把报纸球装饰成彩球。⑦拓展交流

带学生到室外用彩球玩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精致、美观的彩球,相互协作玩游戏。

四、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教学计划,改变课时目标进行教学设计:l课时内容为制作彩球,引导学生用彩纸直接粘在揉皱的纸团上。2课时内容为游戏体验活动。

◆在彩球制作中,如用两张废报纸搓团,应叠在一起搓,避免纸球分裂不易粘合的现象发生。用于装饰的纸片不宜过厚,否则会给操作带来困难。

上一篇: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1300字下一篇:副厂长职位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