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光明的滋味作文

2024-08-18

失去光明的滋味作文(精选18篇)

失去光明的滋味作文 第1篇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看不到草长莺飞,看不到日出日落,还看不见自己的模样。今天,我当了两回盲人。第二回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盲人的艰辛。

我拿来一条毛巾,蒙在眼上,顿时,我感到四周漆黑一片,我像是被困在了一个黑乎乎地大牢,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爸爸的笑容,眼前只剩下一片黑暗。我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步子。“啪!”我踢倒了妈妈布置的机关——凳子,吓得我前俯后仰,差一点一头栽倒在地。我慢慢地走着,心里像有上千只兔子正在上蹿下跳,忐忑不安,怕一不留神就与地板来个亲密接触。

从客厅到房间有一个小小的台阶,我用手乱摸,脚乱探,走到台阶附近。“这里一定都是平地。”我想,于是便大步向前走。“啪嗒!”我没有注意台阶,直接坐到了地上。“哎呦……”我的屁股都快被摔成十瓣了。可是,我一想到正在当盲人,就咬着牙,忍痛站了起来。

接受了教训,我再也不敢疏忽大意了,用肢体仔细探路。终于走完了一个来回。短短的两分钟,我却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我迫不及待地摘下毛巾。啊!眼前一片光明,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真好!

爸爸看见了,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晚饭后,爸爸提议到外面散步。

一家人离开了小区,来到了太湖大道边。突然,爸爸说:“静宜,我们在街上模拟一回盲人如何?”我的脸上立刻出现了惊恐:在街上闭眼走路?那我不摔个头破血流才怪咧!我拼命反对,但是我始终抵抗不过爸爸。

我闭上眼,叮嘱他:“要是有台阶一定要提醒我!”“哦!”突然,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我睁开眼睛,看到原来是个台阶!我气极了,把一肚子气全部撒在爸爸身上。“可是,这样你才能明白做盲人的痛苦。”爸爸语重心长。

虽然我们闭上眼睛模仿盲人,但是我们的.眼睛仍然能感受到光和热。爸爸说,盲人的世界是一片漆黑,就像一团墨,浓得化不开的。生活中我们遇上盲人,要尽所能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在一旁看他们的笑话。听了爸爸的话,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做个盲人真难。既然上天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一定要加倍地爱护它们,尽我们的能力,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失去光明的滋味作文 第2篇

我以前有一只小狗,它叫点点。那一次,它和我一起玩,我把它放在滑板上,在平地上一滑,滑板疾驰出去,它在滑板上,没站稳,一下子从滑板上掉了下来。看见它摔得四脚朝天,我感觉很好玩,于是我把滑板捡回来,又把它放在滑板上。滑了一会儿,我又把它从滑板上踢下去,然后它骨折了,妈妈很生气,一怒之下把我的滑板没收了。

我带点点去医院打石膏,点点的手放在手术台上,嘴里不停地呻吟。过了一会儿,它好像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手术台上奄奄一息。我急了,心里一直责怪自己为什么那么调皮,要不是我,它就不会躺在手术台上了。妈妈罚我一个月不许和点点一起玩。我很伤心,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要把点点摔下去。

后来妈妈的一个朋友来到我们家,很喜欢点点。妈妈说:“你要的话,这只小狗就送给你吧!”妈妈把点点送给了那位客人,我放学回来的时候知道了这个信息。听姐姐说,那时点点很不情愿,我的心如刀绞一样。

失去光明的滋味作文 第3篇

“这文字的东西也许还真是旧的好。等时间让刺眼的白柔化成淡雅的黄, 等它褪去油墨气酿出真正的书香, 那它也就真的完整了。有些东西旧了, 没有回忆也有沧桑。”

在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举行的“高中作文与高考阅卷专题研讨会”上, 清华附中语文教师徐慧琳引用的是一篇高中生日常作文中的几句, 没有分数的打扰。

读过, 感动就在一瞬之间。

这样的文章在她的教学中并不稀有。然而, 在不少老师看来, 考试中呈现的作文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高三模拟考试, 我负责作文组的复检工作, 常常听到老师们的叹息声:又是一篇俗文!”何谓俗文?第一段提出观点, 下面两三段举两三个熟之又熟的例子, 似是而非的分析一下, 结尾回扣一下观点。千篇一律, 缺乏情感, 毫无诚意。“学生写了一篇毫无诚意的作文, 老师也给了一个毫无诚意的分数, 平均下来40分上下。”北京五中教师李峰一脸无奈。而学生振振有辞:“这不是您教的吗?”

“果然, 我们教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不正是这个套路吗?若学生写得与老师教的方法不甚一致, 我们就叫学生反复修改, 回归了‘正路’, 我们方松一口气。就在这样的规范中, 学生写成了一个面孔。”

“我很是惭愧, 在提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今天, 我们以高考之名, 做着扼杀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傻事, 却没有一种自觉!可似乎在内心深处, 对高考作文42分的安全分数, 我们师生又都不甘心, 学了十几年的语文, 高考作文就是一及格分, 说给谁听, 也是有些过不去的。”李峰说。

高一, 高二写得都不错, 怎么一到大考, 甚至高考, 作文写得就让人生气呢!

“俗文”泛滥思想噤若寒蝉“高考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让李峰有想法的是一篇一模的考场作文, 然而阅卷老师却只打了43分。“是不是一篇有诚意的作文?是不是一个有诚意的分数?”

“古希腊神话中, 身为人的伊卡洛斯, 用石蜡凝成羽毛, 制成无双的翅膀遨游天际, 最终因过于接近太阳, 翅膀在火光之中焚毁, 伊卡洛斯如断翅的鸟儿, 直坠海中, 迎来他生命的终点。

我想如果问他是否对这样的人生之旅抱有缺憾, 他定然笑着摇头, 因为他曾经飞翔于天际, 倾听耳畔风的呼声, 俯瞰过世间连绵的山脉, 汩汩不绝的河流, 甚至感受过太阳的力量和灼热。

人的一生, 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那条逆流而上, 冲过浅滩, 划过激流, 绕过层层渔网, 躲过水鸟追逐, 最后冻僵在高原之上的鱼儿, 也一定是含笑逝去的……”

这样的分数会造成什么样的导向?为求安全, 可能锁住每个人思想的翅膀。是啊, 不用思考, 无论什么题, 都是统一的格式, 哪几个人也都用得上, 老师这样教, 学生这样学, 一劳永逸, 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高考作文让人们关注的是, 北京居然没有满分作文。

“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千篇一律, 大同小异, 写得好的作文实在太少。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 甚至可以说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北京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毫不留情地说。

“教师给的结构模式代替学生的思路设计, 无视学生的布局谋篇的思维过程, 让他们往现成的框架中生搬硬套, 造成千人一面的后果。”徐慧琳表示, 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和追踪, 久而久之, 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缺乏条理乃至思维混乱的状况。

“材料作文”风行激活还是在压制个性高考命题如何引领作文教学?

“很有个性很有才气我们会给打一个高分的!”漆永祥说, “我们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你要是写45分到48分的保底作文, 那么你就出不来, 你既然要写个性作文有特点的作文那么就要冒险, 就要敢写。能不能发现这个作文是个好作文那是我们的问题, 但是你不敢写我们永远也发现不了。即使批判一些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如果说的有道理, 照样会给高分。

“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 不是高三作文比赛, 或者是高四升学考试。不审题立意随便写就能得高分, 其危害性是这类学生进入大学后, 就不会思考, 不能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不会写学位论文。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有决心扭转高考作文中的不良风气。对于假大空作文, 不审题立意随便写什么都好的作文, 以及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 我们在今后的高考阅卷中, 仍然会打低分, 决不手软。”漆永祥表示。

提倡并不足以让每个人有勇气接受。

“现行的某些要求不但没有激活考生的创意, 反而压制了考生的个性, 使优秀考生噤若寒蝉, 不敢、不能也不愿表现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语文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周京昱认为:“‘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些莫须有的概念, 若不是高考, 考生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 然而这些对考生没有多大意义的概念甚至可能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这是不正常的。可惜这些年我们在形式问题上花的精力太多了, 对真正具有心灵质地、情感质地、思想质地、语言质地的命题内容的深入探究似乎还未形成规模。”

要想改变现状进而在命题上有所作为, 怎么办?

周京昱表示, 我们应该早些追问:完全依靠现有的这套考查观念和命题术语能否选拔出真正的写作人才?能否引领中学作文教学向着正路坚定地可持续性地发展?

“其实, 我们出题大可不拘于形式。比如, 我们出什么样的题让要上大学的青年热爱写作, 让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让他们热爱文化、乐于吸纳且敢于批判, 让他们能够有意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些高中写作的本质问题, 依靠形式上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是解决不了的。改善高考作文命题, 一要靠命题思想, 二要靠命题语言, 近期目标是不出那些让考生费解甚至让考生猜谜的所谓‘材料作文’, 远期是研究确定出高校选拔人才的作文能力要素, 围绕这些能力要素来命制具有区分作用的试题, 而不是笼统的经验式的‘能力考查’这么简单, 也不是想当然地‘防止套作’这么简单。让优秀学生无从展示甚至最终吃亏并且让一线教学缩手缩脚的作文命题, 注定不会成功。”周京昱认为。

在失去光明的世界里发光 第4篇

这是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疾病,视力会越变越差。小学时,他只能坐在第一排;初中时,他只能看到直径为10厘米面积的东西;高中以后,他能看到的只有一个小孔大小了。他戏称自己是从“管状窥宝”到“孔明读字”。

他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线,然而因为视力的缘故,他只能去第二志愿吉林大学。1988年7月,富明慧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毕业。1991年9月,由国家公派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刚遭遇解体的国家物资匮乏,留学生根本吃不上蔬菜,加上他完成学业心切,长期通宵熬夜,加剧了眼睛的病变。

为尽快学成学业回国,富明慧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我也知道这样学习会对视力造成很大的损害,可一遇到难题我就拼命想弄明白。”正是凭着这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儿,别人要读三年多才能完成的课程,他硬是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

1995年2月,富明慧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同年5月至1997年4月,他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1997年5月出站,到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工作;同年7月,晋升副教授。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眼病迅速恶化。

初到广州的那段时间,是富明慧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要搞教学和科研,视力却一天天消失直至完全失明;需要亲人的照顾与关怀,却遭遇了家庭破裂。他伤痛的内心难以平复,每天绕着东湖走完一圈又一圈,只要还看得见,他就走,一直走……本来熟悉的校园环境突然因为失明而变得陌生,他一不小心摔断了腿……

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挺过那段艰难的日子的。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完全沉浸于自己的学术领域。带班授课对一个几乎没有视力的人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看不到讲义上的字,只能把备课内容准确无误地牢记于心,为准备一次课,常常要用一两天时间,所有要上的课他都通过电脑“输入”到脑子里,教材几乎倒背如流;通过语音软件,电脑也把他需要的各种专业信息“读”到他脑子里。

2001年,富明慧被确诊为视力残疾一级盲,他的世界从光明变成了黑暗。左眼只能感光,右眼的视野只有黄豆般大小;人站在他面前,他只能靠左眼感觉到一个模糊的影子,靠听声音辨别到底来了多少人。但他并未就此沉沦,他说:“失去光明不等于世界沦陷,我还有很多可以凭借的东西,比如耳朵和双手。”他凭借着耳朵和双手继续“发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从2000年开始,富明慧主持并完成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发明了自己独创的盲人教学方法。

2003年8月,富明慧当选广东省盲人协会主席。从此,除了教学和科研,为盲人群体服务成了他的另一种事业。2004年,富明慧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2007年,“中国第一家专业的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网站”——“评师网”评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教授”,富明慧名列榜首,颁奖词称:“一个全盲教授,依然能够给本科生授课;虽然已双目失明,但仍坚持板书,很令我们学生敬佩。上课越坐越后在大学里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但富老师的课,我们总是往前挤,因为老师能把枯燥的数理课讲得既风趣又实用。”2008年,富明慧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并当选北京残奥会火炬手。

从2006年起,富明慧开始研究半方盲文输入法。这是现代技术和古老盲文结合的产物,它的输入原理不仅适用于汉字,也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半方盲码是自“世界盲文之父”——法国人布莱叶发明六点制凸点盲文以来,盲文体系的又一次革命,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

其优势在于不依靠读屏软件的情况下,盲人亦能自如地输入准确度高的文字信息。应用在手机键盘上时,只要找到“5”这个数字键作为原点,熟悉一些盲文拼写规则,盲人朋友就能轻松快捷地打出连串字符发送短信,而且大大减少了过往使用其他输入法容易出现错别字和同音字的情况;应用在电脑上,在数字小键盘上运用这一输入法,盲人亦能从事速记工作。

半方盲文输入法研制成功已有两年多时间,试验阶段已受到全国盲人朋友的广泛欢迎,目前已经包含6763个国标常用汉字和4万多个常用词组。然而,由于至今还没有相应的软件平台,所以盲人朋友无法通过网络自行下载使用,而在购买拥有windows?mobile系统的智能手机后,仍须自行安装才能使用,在推广方面受到局限。

2009年1月4日,“盲文之父”布莱约诞辰200周年的日子,富明慧向媒体展示了自己发明的半方盲文输入法,并无偿将此项发明提供给手机品牌生产商,让更多的盲人受益。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同时每年我国新增45万盲人。目前,多款盲用手机上都已经采用了半方盲文输入法,这无疑是盲人朋友的福音。

富明慧的妻子小雪这样评价丈夫:“他是个自律且追求完美的人。我从没觉得他是包袱、累赘,除了出门要扶着他走以外,生活上的其他事情,他总是尽力自己去做。”上天无情地夺走了属于富明慧的光明,他却在心里点亮了明灯,无论命运如何折磨,也阻止不了他发光。

15年来,他在心里点亮明灯,不仅没让自己在黑暗中沉沦,还照亮了他的工作和学生,事业与理想;15年来,他摈弃了世俗的所有享受,只作为一名师者和学者纯粹而宁静地活着,并奋斗不止、耕耘不息。

失去的滋味作文 第5篇

那天,我们每个人的眼眶里都涨满了绝望而晶莹的泪水。曾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

看着外祖那僵硬的身体躺在棺材里,我真想用我的生命挽回外祖的生命,看着她那苍白的嘴唇,我隐隐约约的想起小时候我回沧沟,曾外祖母总是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我的手说:“稀客呀,稀客……。”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晚了,曾外祖母她将永远地睡着,一觉不醒。我便留下了眼泪,比我还伤心的是三姑婆,她是我曾外祖母的三女儿,“老天爷,你真是瞎了眼,为什么要把我妈妈接走啊?”她在那又哭又喊,那声音真叫人撕心裂肺。

不管是谁,只要一提起我那慈祥、和蔼的曾外祖母,便马上泪流满面,哭个不停。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6篇

失明的第一天,我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到了外面。我来到了树林里,轻轻地抚摸着树叶,树叶十分光滑,隐隐约约,我摸出了树叶那精巧的细纹,它们是如此对称,大自然真是一支生花妙笔!那也是那是明眼人未曾发现过的啊!

失明的第二天,我来到花园,抚摸那可爱的玫瑰花那美妙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玫瑰花奇妙的螺旋形排列,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那是明眼人不曾留意过的啊!

失明的第三天,我来到小溪边,溪水从我张开的手指间流过,水,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

这些奇妙的感觉,以前我很少发现,在我失去光明的时候,我却发现了。那些有正常视力的人对大于世界随处可见的色彩、形象、动态,所构成的画面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很少发现其中的美。难怪罗曼罗兰警示人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7篇

从来我都不知道盲人的世界是这样的。在自己熟悉的家里,也会出这么大的状况,那如果在马路上?在陌生的地方?我看不见红绿灯,看不见满街的车来车往,那又会如何?

假如我失去了光明,我分不清白天黑夜,不知道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不知道夕阳下山时候有多么的美丽。不知道春天的姹紫嫣红,不知道夏天的郁郁葱葱;不知道秋天的金黄一片,看不到冬天的白雪皑皑,那世界的五彩缤纷将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但我做为一个盲人,我摸到了平常没有注意到的杯子上的纹路;听到了细碎的脚步声;闻到了阳台上还未盛开的茉莉花香,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时我们的其他器官就会敏感些。

寻找失去的读者 第8篇

10月19日, 央视《新闻联播》为桂林四兄弟播出“寻母启示”, 引起公众极大反响。在桂林, 4000民警出动投入寻母行动;在全国5000余万网民参与爱心接力。钱江晚报刊发一篇时评叫《<新闻联播>在寻找失去的观众》, 这个标题真是妙, 点到了问题的实质。这也是我一直在琢磨的事儿, 所以就想着也来一篇同题作文。

我们的读者到哪儿去啦?不用说绝大多数是到网上去了。在一个多月前的一次业务研讨会上, 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 陆小华提供的几个数据让人震撼: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了3.38亿, 微博用户2.7亿;“新闻联播”一句话8000万人听, 腾讯一句话, 一亿多人听, 姚晨的粉丝已有2000多万……新媒体使用人数增加越来越快, 特别是微博, 影响力越来越大。

读者喜欢微博什么呢?喜欢微博的“没大没小, 便捷轻松, 没有说教”。而且, 微博监督屡见奇效, “表哥”、“房叔”都是微博围观出来的。目前,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 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分享, 更重要的是, 它面对多元的利益诉求、多变的舆论态势, 能够及时回应关切, 特别适应粉丝型受众的需求。目前, 新媒体正在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媒介, 向着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渗透, 朝着主流舆论演进, 势不可挡。但微博是一把双刃剑, 搞得不好, 一条虚假信息也可能酿成社会事件。

面对新媒体潮流, 传统媒体包括中央的大媒体已经在行动。人民日报已于“7·.21”北京大雨那天通过新浪进军微博。尽管刚开始时不受待见, 说“你怎么来了?”但总归是放下了身段、站在了他们中间, 所以很快就被接纳了。目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粉丝已超过142万。新华社《中国网事》介入调查“微笑哥”围观事件, 并及时提供出真相, 更是备受称赞。央视关于“你幸福吗?”的街头民调, 把“我姓曾”这样“雷人”的“神回复”也不加剪裁地播出来, 这种采访的随机性、回答的即兴性, 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有“神回复”才更真实, 正是有中央媒体放下姿态才让人感觉亲近, 正是有微博“国家队”在众声嘈杂中提供真相才博得信任。

有了这种对新媒体不是排斥, 而是积极参与、融合的态度, 非常关键。但提高自身能力也是必须的。当务之急, 是提高传媒的引领能力、破难能力、聚合能力。

具体而言, 要尽快适应新媒体的环境。这并不容易。以微博为例, 那140个字不是那么好写, 要不矫情、不偏颇, 要有观点, 见人见事, 见情见理。据说, 人民日报把官方微博作为核心业务来做, 除评论部人员全部用上, 还抽调了不少精干的人去写那140个字。

办报也是这样。自媒体时代的报纸是观点的传播, 报上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闻, 报纸的拳头是时评和深度报道, 你必须去挖新闻背景, 去解释新闻、评论新闻。人民日报现在是举全社之力办评论, 每一个选题都是先务虚, 再务实, 请大家一个字一个字修改, 刊发后还要有大篇评报。

体制机构调整也得跟上。人民日报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协调部”, 是不是由于报网融合、业务量大, 总编室忙不过来, 需要一个新机构去做里里外外重大事情的规划、协调与工作推进的总调度呢?我看是。

假如我们失去三天光明 第9篇

26岁的盲人歌唱家杨海涛是第一个在残奥会开幕式上演出的残疾人艺术家。在代表光明的“太阳鸟”的倾听下,他天籁般的声音使“天域”这首歌给了观众最初的感动。但更让观众们感动的,是杨海涛在演唱后说的一段话: “假如给我3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还有你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答案就是残奥会开幕式导演张继刚选择杨海涛的原因之一。

杨海涛从出生起就看不到这个世界,但他却拥有充满磁性的声音。杨海涛以前是按摩学校的学生,在连续几次参加全国残疾人会演获得好名次后,他最终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杨海涛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可以用英语、西班牙语等外语来演唱歌曲,在国外演出时,常常引来当地观众的惊叹——而在残奥会开幕式上,相同的一幕也上演了。实际上,杨海涛仅仅是靠自己的听力来学习外语歌曲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他戴上耳机、一个一个音节学歌的时候。他说,唱歌让性格内向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开朗。

同样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24岁的金元辉,和张继刚合作的时间已经不短。当张继刚希望在残奥会文艺演出的“四季”这个节目中配上肖邦的“即兴幻想曲”时,他很快就想到了2岁就开始接触音乐的金元辉。在张继刚看来,聪明绝顶的金元辉完全能够表现出肖邦名曲的深刻内涵。他之所以对金元辉充满信心,是因为1990年就进入残疾人艺术团、在现役演员中“团龄”最长的金元辉确实不一般。金元辉199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正式开始学习弹钢琴。由于先天目盲,他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对很多事物没有感性认识。有一次,金元辉练习表现“蝴蝶在森林里飞舞”的曲子,老师说他演奏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像。然而,通过反复练习,金元辉慢慢克服了这个看起来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金元辉说,他原来对这次演奏“即兴幻想曲”的理解,是在风雨交加、内心忧虑的一天后,人进入了梦境,最后逐渐忘记烦恼的过程。不过,考虑到曲子配合的影像是表现四季更替的愉悦美好。他最终决定把曲调弹得更舒缓,更轻松愉悦——当然,金元辉成功了。

而那个“假如给我3天光明”的问题,张继刚也曾经问过金元辉,答案却出人意料。金元辉说: “我不需要3天光明,我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张继刚感叹,作为残疾人,金元辉的心态比许多健全人还要健康。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也像许多人一样是第一次这么频繁地接触残疾人艺术家。在这段“旅程”中,这位见多识广的著名导演一直处于被感动、被震撼当中: “想不到聋人女孩的每个动作都那么准确”、 “想不到看不见世界的盲人音乐家的歌声如此感人”……他的感动,就是我们共同的感动。在未来的11天中,全世界最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动。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会是怎样?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失朋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只有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痛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经说过: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心中,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10篇

失去光明的第二天:我也许会跌倒,也许会被车子撞,想到这里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变得不愿意说话,更不愿意走路,强忍住心里的恐惧,我还是走出了家门,来到了朝思暮想的新华书店。我选择了书店一个偏远又安静的角落,想再次读我最喜欢的那些书,但书上的白底黑字我什么都看不见,我的耳朵告诉我外面传来了熟悉的音乐声,使我飘荡在音乐的海洋中,无忧无虑的享受着音乐带给我的快乐。

第三天,我已经慢慢的适应了这个黑暗的世界,我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11篇

假如我失去了三天光明,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奇迹,用自己的双脚去创造美好,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世界!让我自己活得更光彩。

假如我失去了三天光明,我要更勤奋一些,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让大家不再觉得我是一个盲人,让世界上的困难向我低头!这样我自己才会过得舒坦。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我要大吃一顿。如果我不吃的话:一、不吃对不住自己,二、吃得太斯文对不住性格,三、只吃两三样对不起厨师!怎么样,理由充分吧。恢复光明可就没机会让别人请你吃了哦!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我要大睡一觉。这样我不仅烦不到别人,也烦不到自己。睡上一觉,精神也就饱满了!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12篇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有人会说生活会变得枯燥乏味;有人会说到哪儿都不方便;有人会说会被人嘲笑。我认为,他们说的都不对!我要像盲人一样,顽强的生存下来。

我回到了家中,拿出了眼罩,罩在了眼睛上,开始了“盲人”的生活!我的眼前出了黑暗,什么也没有,我感到无限得孤独与无助。为了抵制住这种感觉,我拿出一本自己最爱看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是,白底黑字的书对我来说,只是一片黑色而已。这时我才感到光明是多么可贵。我打算用音乐来打发时间,听着这熟悉的音乐,我完全把自己置身在音乐得天堂中。吃饭时,那平时令我垂涎三尺的饭菜,现在又是一片黑暗。饭后我打开电视机,但只能听不能看的电视使我无聊透顶。早上,我又重见光明。望着窗外,我发现天变的更蓝了,水变的更清了,人变的更美了。

在那无边得黑暗中,我渐渐误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失去,才能让他们体会到他们的可贵。这奇妙的感觉,以前我很少发现,在我失去光明的时候,我却发现了。那些有正常视力的人对大千世界随处可见的色彩、形象、动态所构成的画面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很少发现其中的美。难怪罗曼罗兰警示人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失去壳的蜗牛 第13篇

高考之前, 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态, 用细细的圆珠笔在纸上抄下几个背不熟的知识点。现在, 这张被小心翼翼地折成四方形的纸正安安静静地贴在他左边的牛仔口袋里。而这道题正好要用到这几个知识点!

他已经决定了。他侧了一点身子, 左手慢慢地摸下去, 按在口袋上。突然, 他想起了数学老师的一句话:“高考作弊, 成功了, 是你的本事, 也许可以让你获益一生, 但如果失败了, 那你的一生, 必定会被毁掉。”

他被电击中了似的不能动弹, 按在口袋上湿湿的手不禁缩了回来。平常的考试作弊被发现, 大不了是一个处分, 而这一次, 是高考, 可不是儿戏啊。如果被发现了, 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他看了一眼表, 还有半小时, 时间紧迫, 他的心急速地撞击着胸口。他又想到, 如果不看答案, 这一次一定考砸了。况且, 他并不是没有能力, 前几门的确是发挥不好。他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三年来他每天起早贪黑, 每天看着桌子上苍劲有力的座右铭暗下决心;高三他放弃了最爱的篮球, 一有空就做数学题直到眼冒金星……难道这些苦, 就要因为这一次的失误而全都白费了吗?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轻轻抽出小纸条, 手在发抖, 他使劲掐了自己一下, 指甲嵌进肉里, 疼痛让他有些平静下来。他稍微躬下腰来, 慢慢地展开这张仿佛有千斤重的纸条。

纸上的字慢慢地清晰了, 一只涂满粉色指甲油的手却也愈加清晰, 他本能地把手一缩, 突然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 全身的血液回流到脑袋中, 轰得一下炸开了。

监考老师平静地拿走他的纸条, 深深地望了他一眼。他抬起头, 近乎乞求地看着监考老师, 眼中的泪悔得要掉下来, 他捂住嘴, 尽量不让自己抽噎出来。他想起了考场内的同学和老师, 想起了考场外站成雕像的父母。他感到自己的心, 慢慢地沉入黑沉沉的大海, 他快窒息了。他明白:他———完———了。

失去光明音乐让我安身立命 第14篇

现在中国的歌手里具有人文气息的已经不多了,周云蓬是难得的一个。他在专辑《中国孩子》文字页中写道:“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当我们说不出来的时候,音乐,愿你降临”。

幼年时,因患眼病随母亲四处求医。整个童年充满了火车、医院、手术室和酒精棉的味道。视力一点点衰退,9岁,周云蓬双目完全失明,至今毫无光感。留在周云蓬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这大概就是他后来弹琴写歌的原因。

成长于工人家庭的周云蓬,早年的音乐启蒙来自街头巷尾,“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在路灯底下弹六弦琴,唱的是邓丽君、刘文正”。上中学时,由于盲校比较重视音乐教育,开设乐器课,在吉他、二胡等仅有的几样乐器中,周云蓬拿起了一把破破烂烂的吉他。“吉他比较好学”,是周云蓬选中吉他的原因。事后回想,也许这就是投缘。由于没有专业老师教,周云蓬只能跟随高年级的一位学长学习。“听歌、扒谱子,把一首作品完整的弹下来,更多的还是自学。”后来,父母花20元为周云蓬买了一把二手吉他,对于父母的这份教育投资,周云蓬更加刻苦的练琴。

周云蓬上学时语文一直很好,大学学的也是中文。对文学感兴趣的他通过盲文书、收音机阅读了许多书籍。国外的作家,他喜欢契诃夫、安徒生,国内作家萧红、莫言的作品他也常读。1986年左右,周云蓬开始写诗。他将那时的作品称为“青春顺口溜”,“那时经常有朗诵比赛,写出来的诗也都用于朗诵。”周云蓬真正对自己作品满意是在2000年,周云蓬说那时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2005年,周云蓬的第一本诗集《春天的责备》诞生,3000本诗集被一抢而空,很多人都要求周云蓬再版。周云蓬称自己的写作是无计划的,完全顺其自然。说到灵感,周云蓬说只要感觉来了,就像饿极了必须要吃饭一样,就有写作的欲望和冲动。

1995年,周云蓬背着吉他离家远行。他15岁开始学吉他,25岁开始以街头卖唱为生。这些年,国内城市除了新疆,周云蓬几乎都走遍了。周云蓬说他喜欢游走,每到一个城市,不是去采风,而是去生活。真实地作为城市中的一份子,感受城市,感受生活。“对创作有无影响都无所谓”,他更看重这份经历。这番历练让他获得如今的平静,静看云卷云舒,看人生的跌宕起伏,看透了,却又保有一种享乐。

周云蓬是个低调的音乐人,偶然间录一张合辑被唱片公司发现,2003年签约录制第一张个人专辑《沉默如迷的呼吸》。2007年,37岁的周云蓬自费发行专辑《中国孩子》,自己做经纪人、乐手、歌手和唱片推销员,在中国27个城市巡演40余场。当这张专辑成为南方周末2007年度音乐致敬的入围作品时,已经结束全国巡演的周云蓬已经为下一张专辑准备着了。

《中国孩子》唱的是抽象的孩子,是鲁迅《狂人日记》里“救救孩子”的孩子。周云蓬喜欢鲁迅,把鲁迅当年写作的想法移植到自己的歌里唱唱,没想到竟让很多人为之一震。

长头发、满脸胡茬的东北大汉周云蓬并不善于跟孩子打交道。因为孩子见面总会对他说:“你把墨镜摘下来给我看看。” “盲人”对于几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的概念,于是面对孩子,周云蓬总想找个托词赶快躲开。

比起早年流浪歌手的生活,随着演出机会的增多,周云蓬目前的生活也越来越稳定。周云蓬说自己的生活很普通,看书、练琴、写随笔,一个月两三场演出,这种简单的生活令他很满意。“生活中的各种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对于未来,周云蓬没有长远的打算,专心做好眼前事,在他看来才是最重要的。

解释音乐于自己的意义,周云蓬说:“是船。音乐可以帮助我维持经济收入,可以安身立命,也可以审美,就像船,不是大轮船,是一叶小舟,很美”。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15篇

拿开眼罩,啊,重见光明的感觉可真好,看着那明媚的阳光,又会想起之前那段经历,心中还打了一个寒颤。

昨天,老师叫我们体会一下盲人生活。蒙上眼罩,顿时,四周变暗了,我什么也看不见,我的心中有好奇,但更多的是恐惧,对黑色的恐惧,我从来没有如此渴望光明,渴望色彩。终于,我打破了沉静迈出了第一步,可内心的恐惧却丝毫没有减少,一瞬间我感觉前面正有一头拦路虎正等着我自投落网,好像只要在迈出一步就会掉入万丈深渊。好像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黑色的,。只有三个小时,过了这三个小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暗暗给自己鼓气。终于,我艰难的迈出了第二步……我压制住心中浓浓的恐惧,以往的下楼经验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我用一只脚踢着楼梯的边缘看看有没有危险,然后用一只手扶着扶手,一只手向前伸去辨别方向,小心翼翼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得下咚的一声,我的头撞上了一个硬物,用手摸一摸头,已经起了一个小包再摸摸前面,原来是一扇门,这时我才体会到失去光明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我所拥有的,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当一回盲人可真不容易,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珍惜眼前的光明。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16篇

我也开始学习摸索着原来很容易做的事情,先从最基本的走路开始。我一边用手在旁边摸索,一边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但腿还是不停地要碰到东西,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了,只能靠着以前的记忆来分辨,渐渐的,我越来越熟练地能走动了,几乎碰不到什么东西了,我战胜了在没有光明的`情况下走路这一大难关。我又去学着吃饭、夹菜,吃饭倒没什么不同,可夹菜就有点困难了,明明菜就在前面,可就是夹不到,于是我靠着菜的气味在心里模拟着盆子的位置,这下好了,没试几下就夹到了。我又学着做了很多事情,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躺在床上,思索着一天所做的事情,觉得又兴奋又痛苦,兴奋的是我开始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盲人新生活,痛苦的是将来在我的视野里只能是一片黑暗了。

在我失去光明的第二天,我的心情越来越不好。我不能像往常一样出去跑步、健身;也不能在家里看电视、打电脑;也不能像同学一样看书、做作业。我非常寂寞、孤单。原来,成为盲人不仅仅是生活的不变,还会感到寂寞。

在我失去光明的第三天,我的心情更加暴躁,我已经厌烦了在我面前单调的黑暗,厌烦了生活带来的不便,厌烦了没有玩伴的寂寞!此时此刻,我真想让自己变成阿炳,我要通过那升腾跌宕、动人心弦的琴声,表达自己对美好未来、光明的无限向往!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 第17篇

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假如失去光明,会有多么痛苦。所以,今天作文补习班的老师让我们做个游戏,体验盲人的感受。

老师让我们分成三人一组,或两人一组,我和梓锋、唐烁一组。首先是梓烽,他从楼上走到楼下,没有一点磕磕绊绊。接着是唐烁,他从楼下走到楼上,他似乎没有方向感,我和梓烽在扶着他,他还以为我们要拉着他去撞墙呢!不用说,最后一个就是我了。他们扶着我从楼上走到楼下,我和唐烁一样,也没有方向感,我不仅撞到楼梯,还撞到了窗,更重要的是,我差一点撞倒了一辆自行车。游戏结束后,老师跟我们讲:一个叫韩红的歌星,她也体验当盲人的感受,自己蒙住眼睛三天,还没有中途放弃。天啊!如果是我们的话,一定忍不下去的,何况是那些永生失明的盲人,不过他们有导盲犬,走起路来应该流畅多了。

经过今天的活动,才能让我明白视力的宝贵,也因此有了这篇作文。

失去光明的滋味作文 第18篇

本文追踪的线索, 不是关于通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争论, 不是分数贬值及其解决途径探讨, 也不是性侵犯问题的种种解决方案的批评, 而是以教师为主线, 根据书中对大学制度等方面的相关叙述, 分析优秀大学在卓越中失去了灵魂的原因。

一、 教师自身的原因

研究型大学无法“为社会培养原则性强, 受人尊重的领导人”, 失去“诸如个人力量、真诚、仁慈、合作、同情和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好的说法”等话语权, 教师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刘易斯看来, 大学教师不但有常人一样的缺点, 在追求学问卓越和专深的过程中, 反而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智慧不如常人, 教授的道德丑闻和学术腐败致使昔日大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精神导师的理想难以再现。

(一) 如果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特别是能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和人生问题提供指导, 教师至少应该是一个有生活智慧的人。但事实上, 在当今大学的教授中间, 发现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担当此重任。“教授们可能和常人有着同样比例的人性缺陷和阴暗面。饮酒, 对青少年性问题不恰当的看法, 非理性的暴怒, 消沉绝望——所有这些和平常人一样, 在教授中也存在。”[1] 这些缺陷, 存在于平常人身上, 不一定有什么大问题, 而存在于要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的教授身上, 会对成千上万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刘易斯认为, 在教师的晋升和候选人的选择上, 应该注意教师品行。“教学工作应该成为教师聘用的重要标准之一”, “设法奖励那些品德高尚的教师, 同时惩戒那些道德有问题的教授。”[1]

(二) 作为学者, 教授们学问卓越, 但是, 成为学者需要为不错的学问付出代价。尽管“教授的形象是学生的引导者, 拥有智慧和技术, 是一个世纪以来, 每一代大学生的理想”。但是, 教授们习惯于成为狭隘的教学专家。他们自己没有广阔的生活经验, 从他们自身而言, 帮助学生的技术非常微弱。

(三) 哈佛大学在学生面前丧失了权威性, 无法解决教师中出现的学术失范问题。在书中, 刘易斯列举了两个事件:一件是安德烈·施莱费尔 (Andrei Shleifer) , 在研究俄罗斯经济时, “不恰当地使用了私人投资”, “一直密谋欺骗政府”。可是直到2006年, 哈佛还是没有对此事件发表任何新的看法, 施莱费尔仍然安安稳稳地做着他的哈佛教授。另一事件是法学教授Charles Ogletree和Laurence Tribe被指控不恰当地引用了其他作者著作中的话语。但调查最后的结论是, 两位教授虽然均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 但都是不经意中犯下的错误, 还够不上剽窃[1] 。假如教授的行径如此, 怎么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而哈佛大学对这些问题举重若轻, 难免使这些不利的影响持续发展。同时, 这也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大学对学术腐败惩治的乏力。

二、学校制度的原因

教师们放弃了对学生和社会福利服务的长远责任的考虑, 一方面, 和教授自身的原因有关, 另一方面, 也和学校的制度是分不开的。有的时候, 教师自身的原因, 不过是学校制度作用的结果。如教授中学术腐败的滋生虽并不一定是由大学制度所决定的 (刘易斯也列举了很多操守高尚的教师) , 但至少和大学制度对惩治学术腐败的乏力有一定关系。在一定意义上, 教师和大学制度是相互作用, 使大学在“失却灵魂的卓越”中越陷越深。也正因为如此, 有的学者动不动就把学术失范和对学生品德引导缺失的一切的责任, 推诿到教师的身上是不恰当的, 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 学校对学生有求必应, 放弃了对学生责任心品德培养的责任。致使学生们为所欲为, 出现这样的局面, 刘易斯认为是大学制度放纵的结果。他指出, 一些大学“为了维护自己市场吸引力, 大学对这些抱怨尽量有求必应, 却没有设法拓展学生的教育视野。大学改善了学生的体育设施, 建立了校园酒吧等。只要有对课程有任何异议, 大学就放松课程要求, 于是学生可以为所欲为了。”[1] 也正因为如此, 学校自己放弃了对学生制度上应有的要求和规范, 那么“学生和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学校有责任提供他们希望的大学教育。”[1] 而这反过来又作用大学“过分注重物质条件、聚会、校园音乐会等, 只能使学生的眼光更加短浅, 当大学更多地谈论社交、消遣方面的事情, 而少有涉及本科教育追求卓越的时候, 学校实际上在怂恿学生对学校生活挑三拣四。”[1] 大学不着力思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约束和引导, 抵御外界不利于教育的社会力量作用, 因而学生和家长对大学要求更加没有节制;而大学为了满足这些无节制的要求, 更加放松对学生的约束和引导以及责任感的培养, 随波逐流。形成了恶性循环。

刘易斯对那些名牌大学不回击社会上对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的力量, 反而随波逐流, 深感遗憾。“大学没有成为消费文化的始作俑者, 但是受消费文化的侵袭。大学自身并不想学费上涨, 但是其像其他机构一样, 要受经济力量左右。大学的失职在于没有正确地、合适地抵御那些社会力量。……令人遗憾的是, 虽然财力和抱负可以让这些名牌大学处于回击那些给教育造成负面影响的最佳位置, 可最终它们还是自鸣得意地随波逐流。”[1]

(二) 本科教育的研究生化。研究型大学都非常关心研究生教育, 刘易斯说:“自大学被视为学术机构后, 人们就开始抱怨学校把太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生教育。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 本科教育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虽然教授们指导研究生是得心应手, 但以此来进行本科生教育, 则是不恰当的。刘易斯引用罗伊斯的话说“通常情况是:本科生没有资格读研究生, 他们将回到社会。他们拥有的一切就是本科阶段与同学、长者和进步的学者交流的经历。真正的学术生涯并不是专门为本科生设计的。”[1] 刘易斯认为, 本科教育遭受忽视, 本科教育的研究生化是重要原因。我们认为, 本科教育的边缘化, 原因之一是研究生能够使大学在“创新”和“竞争”中获取优势。而本科生教育, 不但在科研上出成果不易, 而且, 很可能一番的努力在为他人做嫁衣。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所引起的。一些教授习惯了精英教育 (研究生教育) 的模式, 没有意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并非所有的本科生都对学术情有独钟, 想在学术领域精益求精。甚至有许多研究生都没有钻研学术的想法, 众多的本科生更是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而惴惴难安。

(三) 在教师的晋升与考核上, 研究型大学多是重学术, 轻教学, 更加轻视对教师品行进行考核。刘易斯不只一次地在书中提到, “所有研究型大学关于教授资格的规定大同小异。按照哈佛的政策, 教师的聘任和晋升需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教学、科研和作为学术公民的义务, 后者是指教师参与大学各种委员会以及校外各种专业社团的情况。但良好的品行并不在考虑之列。事实上, 如果在聘任或晋升会议上讨论候选人的品行问题, 很可能是种违规、设置违法的行为, 因为学校没有事先告知候选人, 学校要使用这一‘新标准’。”[1] 正因为考核和晋升制度如此, 所以“在优秀的研究型大学里, 为了获得职称的晋升, 教授们在自己领域接受的培训日益狭隘、专门化和高深化。终身教授的资格在多数情况下授予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 很少授予教学贡献突出者。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是否有兴趣或能力帮助学生成长, 则根本不予考虑。”他甚至用嘲讽的口吻写道, “任何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聘用和晋升标准的人都会产生疑惑, 他们的疑惑不在于‘教授们为何如此不关心学生’, 而是在于‘在如此缺乏激励和奖赏的情况下, 为何还有教师在关心学生。’”[1]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 很多教师自然不可能在教学和关心学生上有所追求了。这体现在教师个体身上, 可能只是教师对学生人生价值引导上的能力不足, 而这个不足其实是有深层次制度上的原因。

(四) 一方面, 由于制度的原因, 致使教师对学生心理和品德问题引导的能力和经验缺乏。如哈佛大学的行政委员会制度, “行政委员会必须保证有学院2/3以上的教师投票通过, 否则学生不能被开除。”但是, “教授们投入到学院事务的精力越来越少, 偶尔被召集对某一名学生的违纪情况进行投票, 多半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无法作出判断。”这样, 尽管有要求教授履行职责的投票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另一方面, 大学不得不根据教师这方面能力、时间和经验的缺乏而把教授本应引导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责任, 通过制度发生迁移。刘易斯说:“大学并不鼓励教授从健全人的角度, 在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里承担对他们发展的责任。大学在选拔、培训和评价教授时也没有考虑这一点。”[1] “过去学生在生活中稍遇坎坷, 导师的做法往往是鼓励学生要坚忍不拔, 勇敢坚定;而现在导师动辄建议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或者建议学生寻求免责和延长完成特定任务的期限, 等等。”[1] 说明大学在制度上, 已经逐渐把教师对学生品行的引导边缘化了。

(五) 外在的影响。当然, 大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离开外界因素的。 (1) 家长。刘易斯指出, 由于竞争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双重作用。“家长期望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一直都是完美无瑕的。”“中学里的辅导员迫于家长的压力, 通常在学生申请大学时为他们‘粉饰太平’, 掩盖学生的缺点。”“即使掩盖情绪问题会导致孩子失去治疗的机会他们也在所不惜。”[1] 这样, 无形当中就使大学指出学生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面临困境。而且受消费文化的影响, 家长们把责任推给学校。孩子进了学校, 那么就是学校的责任, “我们 (家长) 也一直不知道拿她怎么办。他们录取了她——她的问题应该由你们来解决”[1] 。如果学校要对孩子进行人格和责任的培养, 或者进行纪律或者其他教育, 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 家长们想当然地推定, “那肯定是你 (指学校和教师) 看错了, 或者你怀着不公正和邪恶之心在看学生。学生不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他们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谁要是迫使学生从他们自身找自己错误行为的根源, 必将遇到顽强的阻力。在这样的情形下, 人格和道德教育寸步难行”[1] 。

(2) 新闻媒体。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新闻来获取信息的。这样, 新闻媒体对大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其后果不是令真相更加透明, 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当负面的新闻报道推动学校政策时, 大学总是文过饰非, 而不是试图去理解并解决那些实质性问题。……学校只是泛泛地做出理想化的承诺:密切师生关系、强化评分标准等。”[1] 这可能也是大学没有在深层次上解决学生的品行引导问题的外在根源之一。

三、对策与讨论

(一) 道德是否能够作为衡量教师聘任和晋升的必要条件?通过刘易斯的分析, 肯定是必要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刘易斯也看到会遇到两方面的困难:“首先, 有些教授是天才的教师 (inspiring teachers) 和卓越的学者, 同时也是卑鄙的小人。在过去, 只要把他们的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活分离, 就没有什么问题。其次, 上个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 从个人认为的社会不能接受 (的观点) 出发, 推断他人不合适的品行是危险的。”也许是人人都觉得教师的道德品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 都渴望教师既是卓越的学者, 又是成功的道德指引者, 然而两者不可兼得。倘若个人的道德成为大学教师聘用和晋升的条件, 而这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排除异己的借口。“很难让人相信, 高尚品德的判别不被用来猛烈的影射, 毁坏不受欢迎的候选人。”[1] 尽管如此, 刘易斯还是希望把道德作为教师选聘和晋升的条件。

(二) 即使我们认同刘易斯所说教学的重要性。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教学。对于哈佛的教学评价制度, 刘易斯显然不满意。刘易斯在书中写道:“资深教授在评价年轻教师的学术能力时, 会根据大量校外专家寄来的详细而秘密的评价信作出判断, 但他们几乎从不走进年轻教师的课程或考查他们使用的教材, 以直接评判其教学质量。……而且在晋升的竞争中, 在教学方面获得‘优秀’的教师, 与只获得‘勉强满意’的教师相比, 没有多大优势可言。”[1] 他说:“哈佛在教师聘任和晋升时都会考查其教学情况。但如果要判断刚毕业博士的教学技能, 机会难免过少——对他们的印象主要源于他们对自己论文研究的陈述, 而这历时50分钟的论文研究陈述往往是经过反复演练的。在哈佛, 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晋升的必要条件, 但评价教学的过程远没有评价学术成果的过程严格。职务晋升委员会采用《本科教育委员会指南》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信息源, 而这份指南却是以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为依据的, 其本来目的就完全不同——是用来帮助学生选择课程的。”[1] 他还引用了一个实验结果来说明, 他说:“哈佛两位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 学生在观看30秒无声影像后给教师的评分, 与学生在学期末给这些教师的评分呈高度正相关。观看无声短片的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内容一无所知, 无法确切评价其教学质量, 只能对一些诸如乐观、自信等个性特征作出评价。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学生对课程所作的评价仅仅体现了消费者最浅薄的偏好。”[1]

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教师教学呢?刘易斯在书中没有提供答案。我们认为, 之所以导致教师晋升聘用过程中, 对教学能力的忽视, 也是有客观原因的。且不说, 外在以学术衡量的竞争的压力, 迫使大学重视科研创新, 不重视教学。即使从教学评价自身来说, 至少有三个问题的处理较为棘手:第一, 教学水平的高低, 能否制订出一个几乎人人都认同的客观标准?Alan Skelton认为, “教学优秀”本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其受“历史和环境的限制”, 对于一名优秀教师, 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观念的不同, 有不同的理解[34] ;第二, 谁拥有评价权?督导、同行、学生、家长还是其他人员, 假使不是一个主体拥有评价权, 彼此之间应该怎样均衡?第三, 假使学生期末给教师打分这样的方式存在问题, 那问题较少或者没有问题的评价方式在哪里?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在具体制度上实现突破, 教学虽然最重要, 最终仍然沦为虚无。

其次, 教师如何获得教学能力。根据刘易斯的说法, 其实本科教育对教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易斯引用洛厄尔的话说:“事实上, 一个明显的障碍是, 那些功成名就的教授们宁愿讲授前沿的课程, 而对基础课程的教学避而远之, ……要有效地传授各学科的基本原理, 教师必须具备成熟的心智, 眼光要能够超越‘树顶’, 看见成片‘森林’, 并且具有异乎寻常的清晰思维, 入木三分的言辞和激情四射的表达。并不是说有了创造性想象力的教师, 就一定具备这些品质。”[1] “许多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他们充其量也是把学生作为未来的学者培养。”[1]

在刘易斯看来, 教授要能够承担起对学生心理变化把握的直觉能力, 能够洞察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问题。他说:“给予学生建议, 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变化有直觉的把握, 还要求教师能承担道德义务, 具备责任感。如果教授的眼光无法超越自身的学科领域, 不能回答隐藏于表象之下更大的问题, 学生就会察言观色, 以后遇到更大的问题时很可能就闭口不提了。”[1] 刘易斯认为, 教师的教学能力指既要有对学生心理的直觉洞察能力, 又要能够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 可是这又有问题存在:一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判定, 仍有分歧, 按照刘易斯自己的说法是:“曾经在大学传授的道德准则已被管理层取消了。对于什么是优秀品德, 人们也缺乏统一的认识, 因此, 各个学校不愿意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2001年, 当时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处主任弗里德·哈格顿这样形容他们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或者只是提醒他们应该培养好的道德品质?’”[1] 二是即使我们知晓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包括判断学生道德的能力) , 教师怎样获得这些能力呢?三是假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 能够获得这些能力, 会不会影响到教师学术能力的发展, 假使两者冲突了, 又当如何取舍呢?

刘易斯教授提出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 大学要重视学生品行的引导等等思想, 回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也不乏其人。虽然纽曼重视教学, 但是在《大学的理想》中追求的是“普遍知识”和“理性”;洪堡虽然追求完人, 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纯科学”和“学术自由”;赫钦斯追求的是“名著”, 但他想保持的是西方的智力传统;布鲁贝克和伯顿·克拉克把大学定义为研究和学习“高深学问”和“高深知识”的地方。所以, 知识传统是西方大学发展中形成的重要传统之一。为什么作为教育应有之义的教学和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 在高等教育中逐渐失语, 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而刘易斯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无疑是一部很好的反思力作。

摘要:本文是对刘易斯教授《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的解读。笔者认为, 刘易斯教授所说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指哈佛为了维护自己的卓越形象, 不惜牺牲自己的远大教育目标。文章的重点以教师为主线, 从大学制度等方面, 追踪大学在卓越中失去灵魂的原因。最后还对刘易斯教授提出的建议和策略作了一定的评论。

关键词:灵魂,卓越,优秀大学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5][36][37][38]Harry R.Lewis (侯定凯, 译)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抓实教学常规下一篇:液晶材料立项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