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的课件范文

2024-07-22

太阳能的课件范文(精选8篇)

太阳能的课件 第1篇

一、太阳能特点:清洁 丰富 经济。

二、太阳能的利用

1.直接加热物体

2.间接利用

三、化石能源及其危害

煤 石油 天然气

太阳能的课件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2.初步了解太阳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3. 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理解太阳能属于可再生一次能源。分析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学生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意识,通过光伏产品推广提高创新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教学难点】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

导入

【图片展示】

你看,在太阳能汽车上装有密密麻麻像蜂窝一样的装置,平常我们看到的航天器上的类似铁翅膀的装置。

【提出问题】

想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思考激疑

(设计意图:据新科技和航天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探究新知:

(一)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课件展示

1.太阳的结构

2.太阳内部时刻发生核聚变

(二)太阳能是人类的能源宝库

1.化石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2.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来源于太阳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

1、光热转化

2、光电转化

3. 太阳能的优点及不足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太阳的结构是怎样的?

2.太阳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是哪一种形式的核能?

3.太阳能是以怎样的方式向外传递的?

4.太阳的“核能火炉”,永无止境的“燃烧”下去吗?

【知识归纳】

1.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核心温度高达1 500万摄氏度。太阳表面温度约6 000 ℃,太阳至今已经稳定地 “燃烧”了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重点强调】太阳内部时刻发生核聚变

【跟踪练习】

1.下列利用核聚变供能量的是( )

A.核电站B.核潜艇 C.原子弹 D.太阳

2、太阳内部发生的是 ,太阳能电池是把 能转化为 能

3、大部分太阳能以 和 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知识引桥】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近50亿年,地球在这近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自主学习】化石能源的形成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化石能源是怎么形成的?

【课件展示】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煤的形成

【知识归纳】

远古时期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过地壳的不断运动,死后的动植物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

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

【想想议议】

根据下图所示,说明太阳能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看看哪位同学说的`好。

[ 分析 ]地球上不同地方吸收太阳的热能量不均匀,空气的冷暖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 储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所以说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能。

[归纳总结]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化石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2.风能、水能来源于太阳能

3.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能源、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D.化石能源实际上是来源于上亿年前太阳上的核能

2.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 。

【提出问题】观察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玻璃管内表面为什么涂成黑色的?

【探究实验汇报】自制太阳集热器

观察分析用哪种纸包着的瓶中水温度高?

将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包起来,然后将瓶子放在太阳光下,经一小时后,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说明:此实验是让学生课前完成的。)

【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储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外,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请同学们自学太阳能的利用,回答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利用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利用太阳能加热物体(光热转化)

用集热器收集阳光中的能量来加热水等物质。

实现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利用太阳能电把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光电转化)

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归纳总结】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

【畅所欲言】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总结】

太阳能的优点:

(1)能源量大:仅一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就有6.1×1020焦,比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

(2)可持续性强:供应时间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3)能源易获取: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4)安全性:安全清洁、无污染,不排放CO2

太阳能的不足:能源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不稳定、转化效率低、成本较高。

【跟踪练习】

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除正常使用外,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晚供交通指示灯及照明灯发光。

请完成下面的方框图,反映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

转化的情况。

学生自学展示:

1.太阳的结构:由太阳大气、对流层、辐射层、太阳核心。

2.太阳能的产生: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3.太阳能的传递: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4.太阳“寿命”:至今稳定地“燃烧”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使学生大致了解太阳的结构,明确太阳的能量来源内部时刻发生的核聚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思考回答

1.D

2. 核聚变 太阳能 电

3. 热 光

学生明确:

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离开阳光。

观看图片,认识

化石能源的形成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

(设计意图:用丰富、科学、生动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能源的意识。)

答案:

1.D

2.太阳能

学生汇报自制太阳集热器实验结论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黑纸包着的瓶中空气温度高。

得出结论: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自主学习、回答展示:

观看图片,认识

光热转化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观看图片,认识

光电转化实质: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对知识的认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交流讨论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交流讨论太阳能的不足:

学以致用: 思考讨论分析解答

化学能、电能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出来,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提升对知识的梳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堂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讨论梳理知识要点。

四、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1.3.4

2.完成176页想想做做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21.3 太阳能

1.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每时每刻发生核聚变。

2.太阳是能源宝库。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

3.太阳能的利用。光电转化,光热转化。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知道太阳能应用方式。我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学生较熟悉太阳能集热器吸热设计讨论,和水循环的过程理解分析。上完这节课使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有更新更准的认识。光电转化的光伏产品的介绍及其前景展示,使学生增强科技可使生活更美好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训练习题尽可能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并以图片呈现,增加学生的分析直观性。

2、加强中考考点对应训练,及时巩固提高。

3.突出学生的自学与展示,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知识。

二、案例的“不足”

1.教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想想做做》没有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在课前完成。

太阳能的课件 第3篇

一、简介

传统课件通常使用Power Point、Flash、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工具制作, 然后打包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按照使用对象可分为助教型和助学型, 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助教型课件。

电子白板课件是指利用电子白板创建、保存文档的功能生成的电子白板格式的文件。电子白板的文档类似于Power Point演示文稿, 分为不同的页面, 在每个页面中可以插入图像、视音频、动画等资源。

二、传统课件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件的优势互补分析

1. 动态生成性

传统课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只能按预先设定好的顺序演示课件, 不能进行二次加工。传统课件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 学生只能处于知识的接受状态, 学生的思路只能跟着教师的设定思路, 限定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性, 同时也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机智的发挥。传统课件也有问题反馈, 但是答案固定、单一, 不能随着课堂教学的改变而改变, 对课堂的生成性问题更是无法适应。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好弥补了传统课件的这些缺点。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积件平台,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可以建成积件库, 每个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生成自己的教学课件。这种方式生成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动态地添加、删除或更改课件中的内容, 学生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课件内容, 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不管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 还是学生的回答, 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 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的课件, 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 电子白板还具有动态输入功能, 电子白板提供了五种性能的输写笔, 用户可用书写笔直接在显示屏幕上进行书写、绘图等。利用电子白板的画图功能可直接在白板上画出各种规范的圆、直线、矩形及它们组成的一些复杂图像。电子白板的动态输入功能使课堂更加灵活、多变。

2. 课堂内容的处理

传统课件预先将所有的课堂内容包括其中, 并且页面布局紧凑, 很少留白, 应用于电子白板课堂时, 没有足够的教师讲解标注空间。而电子白板课件仅仅预先将一些图像、动画及视频放到课件中, 有时也放置一些不重要且文字量较大的文本 (例如:习题的题目) , 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书写或标注。例如:教师讲解某习题时, 传统课件只能预先的将所有的信息提前输入到计算机中, 然后通过改变信息的显示方式 (出现顺序、颜色、字体等) 来呈现解题过程, 这样做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同样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预先将一些复杂的图形和题目存放到计算机中, 在课堂讲解时用白板笔书写相应的解题过程或者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例如做一些辅助线等) , 同时也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讲解更多的解题方法。

3. 教学资源

传统课件的使用流程为: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通过网络或者U盘等移动媒体拷贝到教室计算机→课堂演示, 这就决定了一个课件的容量不可能太大, 同时, 传统课件中教学资源高度结构化和固化, 这就使得传统课件往往只是包括一些必要的信息, 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解释和学生的探究学习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却非常丰富, 而且可以动态的添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查找、使用, 有利于新课改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开展。

4. 传统课件制作相对复杂

传统课件通常使用专门的工具制作, 例如:Power Point、Flash、Authorware, 制作过程相对比较发杂, 制作难度较大, 同时, 由于不同的教师对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方法, 所以传统课件也缺乏通用性, 在日常教学中很难铺开, 即使偶尔使用也只是作为练习题的展板, 不能真正发挥课件的作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界面都是图形界面, 操作简单, 只要进行简单的培训, 教师就能很好地使用这个平台, 不会给教师增加额外的负担。并且, 交互式电子白板生成的课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电子白板系统中的教学辅助工具也是不能忽视的, 比如放大镜, 它可以局部放大屏幕某一部分。如果要获取这一功能用传统课件实现是相当复杂的。当然, 传统课件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它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例如:页面内的对象动画效果丰富、页面切换人性化, 传统课件的程序计算功能 (例如两个数相乘) 等等。

三、传统课件与电子白板课件的整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最优化的整合, 但是如何将传统课件与电子白板课件整合起来, 使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率, 对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传统课件与电子白板课件整合从实现上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传统课件与电子白板课件并存

传统课件与电子白板课件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事物, 在一节课中可以共同存在, 根据它们各自的优势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使用不同的课件。例如:历史《长征》一课中, 我们首先使用Power Point制作课件, 用于导入。课件内容为在《七律·长征》配乐诗的背景声音下播放一系列长征的图片。此课件采用声像并茂的方式烘托课堂的气氛, 创设学习的情境。在讲到长征路线的环节时, 将长征的路线地图预先放到电子白板课件中, 然后利用电子白板的荧光笔等功能具体讲解长征的路线。通过这样的搭配使用, 可以使传统课件与电子白板课件优势互补, 既发挥了传统课件丰富对象切换效果的优势和电子白板课件灵活的课堂内容处理的优势, 同时也弥补了它们各自的缺点。

2. 传统课件融于电子白板课件中

电子白板课件可以插入.swf格式的文件, 这就为传统课件融于电子白板课件提供了条件。当需要用传统课件表现教学内容时, 可以用Flash制作课件, 然后将其导入到电子白板课件中。例如:数学《正态分布函数》中, 我们可以将高尔顿钉板试验做成Flash动画, 然后将其插入到电子白板课件中来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这样的融合, 就可以利用传统课件的功能上的优势弥补电子白板课件的不足。

太阳能的课件 第4篇

关键词:教学课件;PPT;教学视频;网络教学;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5-0076-03

一、引言

目前,各高校网站上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任课教师制作的PPT课件;二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对于学生在网上自学,这两种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利用PPT课件自学,缺少了老师的讲解,没有课堂气氛。利用教学录像自学,有点像看电影,重要内容显示得不完整,缺少了板书,学生几乎没有控制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自学。

教师一般都有教学PPT以及相应的教学视频,若能有一种方法直接将这些源文件转换为交互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网络教学课件,那么不仅可以为师生创设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而且将大大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1]本文论述了一种将传统多媒体课件转换成网络教学课件的方法。

二、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特点

本文所论述的转换方法中所用到的软件有:Office 办公软件、Adobe Audition、Flash 8、格式工厂、屏幕录像专家、千千静听(或其他播放mp3的软件)等,其版本如图1所示。

Adobe Audition是一款专业级的音频录制、混合、编辑和控制软件。借助Adobe Audition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控制能力录制、混合、编辑和控制音频。

Macromedia Flash 8.0是一款专业做Flash的软件,做出来的视频清晰且所占内存空间相对较小,这里用于混缩声音与视频以及添加控制视频播放的按钮。

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是微软公司提供的基础性软件,使用方便、方法简单、应用广泛。这里主要是用PowerPoint来录制视频。

格式工厂Format Factory是一套用于格式转换的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可支持当前的大多数多媒体格式文件的相互转换。

屏幕录像专家是一款专业的屏幕录像制作工具。使用它可以轻松地将屏幕上的软件操作过程、网络教学课件、网络电视、网络电影、聊天视频等录制成Flash动画、WMV动画、AVI动画或者自播放的EXE动画。

千千静听是一款大众化的音频播放软件。

三、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

本文所介绍的整个转换原理如图2所示。

1.幻灯片的调整

对PPT课件进行处理,包括背景的变换,素材的添加等。在教学放映时,实现“媒体交互”、“页面交互”、“时间交互”,让PPT课件变“静态”为“动态”。[2]目的是保证录制出来的视频更加清晰、准确,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视频的处理

(1)用格式工厂对视频作处理,进行声音、视频的分离。

1)声音的分离:打开格式工厂,执行“音频”>“所有转到mp3”>“添加文件”添加视频文件,点“确定”>“开始”。

2)视频的分离:打开格式工厂,执行“视频”>“所有转到FLV”>“添加文件”添加视频文件,点“输出配置”,在“音频流”下“关闭音效”后,将“否”改为“是”>“确定”>“开始”。得出来的是没有声音的视频。

(2)再用格式工厂对处理好的视频进行剪辑。剪下需要学生观看的部分,如开头与结尾等。打开格式工厂执行“视频”>“所有转到FLV”>“添加文件”添加处理好的视频文件,点“选项”,根据预览播放窗口截取所需片段,“确定”>“开始”。

(3)使用 Adobe Audition 3.0对音频进行各种效果处理,用以美化音质,也可以添加背景音乐,提高音频的质量。可以执行去噪、高音激励、压限、加混响、加背景等。这里介绍一下所用的声音去噪处理方法。

首先,打开软件进入初始页面,按下键盘上的“9”键或者直接鼠标点击切换到“多轨视图模式”。执行“文件”>“导入”命令或者右键单击,选择“导入”命令导入要进行处理的音频文件,将文件拖入音轨。效果如图3所示。

接着,双击音频进入编辑模式,如图4所示。拖动鼠标任意选取一小段音频执行“效果”>“修复”>“ 采集降噪预置噪声”>“确定”。然后拖动鼠标全选或者按Ctrl+A执行“效果”>“修复”>“ 降噪器”,将降噪级别设置为2点“确定”。

然后,执行“文件”>“保存”或者Ctrl+S保存。[3]

3.录制视频及格式转换

(1)设置计算机分辨率为800×600或者1024×768。打开屏幕录像专家选“录制视频(用AVI格式)”进行设置,如图5所示。去掉“同时录制声音”前边的钩子,“直接录制生成”改为AVI,点录制。

(2)打开处理好的音频以及相应PPT,以声音为基准改变PPT的翻页。直到音频播放完毕,点F2结束即可得到录制视频。

(3)将录制视频格式转换为FLV并去除声音。

4.视频音频的匹配以及添加按钮

(1)打开Macromedia Flash 8 “创建新项目”>“Flash文档”,将图层双击重命名为“音频”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或者快捷键Ctrl+R,导入音频文件;执行插入图层,重命名为“录制的视频”执行“文件”>“导入”>“导入视频”,根据路径选择录制的视频,点“下一个”,选“在SWF中嵌入视频并在时间轴上播放”,点“下一个”>“下一个”>“完成” ,右键选择“任意变形”调整大小;同理导入剪辑的视频,调整大小覆盖录制的视频。然后以声音图层为基准调节视频的画面,使声音与画面良好结合。最终效果如图6所示。

(2)添加按钮。执行“窗口”>“公用库”>“按钮”,调出按钮窗口,拖动按钮到舞台的合适位置,添加一些设置如文字、按钮转到的地方等,达到能实现交互的目的。效果如图7所示。

按Ctrl+Enter可以进行效果测试,达到想要效果后就可以将处理好的文件导出,格式一般为SWF。制作完成。

四、使用效果

将做好的网络教学课件上传到相应的教学网站上即可供在线自学或下载后自学,其格式为SWF的文件。打开文件会发现有一些控制的按钮如图7。点击下一步(上一步)会转到下一个(上一个)教学课件,点击播放或者暂停可以控制视频的播放,还可以添加一个主页将所有课件制作成目录,便于课件的查找,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按钮,如隐藏声音,打开添加的小Flash以增加气氛等。

利用该网络教学不是简单地演示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来共同呈现教学内容,以实现声、文、图、像一体化效果,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真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4]

本文所介绍的将传统多媒体课件转换成网络教学课件的方法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交互性强且成本低廉等优点,特别适合无编码基础人员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通过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立国,葛文双.关于“ 交互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

[2]唐德海.增强PPT课件交互功能的解决方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

[3]王曼霖.让年会节目无杂音[J].电脑爱好者,2011(7).

[4]兹托.交互式WEB 站点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太阳路课文的课件 第5篇

课文主要讲的是小朋友寻找到去太阳的路,说明了要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道理。课文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按事情的发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时候”到“什么都知道了”)讲小朋友提出了寻找太阳路的问题,奶奶让孩子们种园子。第二部分(从“奶奶的话”到“苗儿都长得老高了”)小朋友为了找太阳路而种园子。“第三部分(从“可是”到“越来松接近光明”)讲奶奶的回答为小朋友指出了一条通向太阳的路。这篇课文语句浅显,人物对话较多,孩子的话充满童趣,奶奶的话蕴含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小朋友提出了寻找太阳路的问题,奶奶让孩子们种园子。奶奶的回答为小朋友指出了一条通向太阳的路。这群孩子里就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探访他的理想。

2.“太阳路”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习第一段:说说作者小时候的疑问是什么?

三、学习生字,生词:

1.学生识记、书写。

2.教师检查批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缠着施肥葵花猜不透桃核篱笆结籽一辈子悬在空中莫名其妙

2.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听了奶奶的话我们怎样去找太阳路呢?引读相关的自然段。

2.“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表示什么?

3.(出示抽拉投影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们看,种子发芽了,先是一个嫩尖,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什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种子发芽时的样子。

4.看着自己亲手种的种子发芽,心里当然很高兴,奶奶又让我们怎样做的?读11、12自然段,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三、学习第三段

1.苗儿与太阳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去问奶奶。她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更莫名其妙了。理解“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思。

2.小苗儿与太阳路的关系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奶奶是怎样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呢?请大家轻声读15-24自然段,相互讨论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3.(全班讨论)奶奶说的话,我们听懂了吗7(板书:听)(出示)(1)苗儿五天长高了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这句话中的“走”是什么怎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2)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支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这段话中有两个“去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生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第二个“去太阳的路”指的是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3)为什么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呢?(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4)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条路上攀登,为什么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你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吗?

4.我们走的是怎样的路呢?(出示奶奶说的最后一段话)。a.奶奶说了几句括?每句话是什么意思?b.想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生的路又陡又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攀登,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c.练习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6.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板书:明)

7.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落实训练重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总结中心思想。

太阳的教学课件 第6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有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说明文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4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明文是一种通过说明的表达方式客观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条理性和准确性。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远、大、热”三个特点写清楚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看。

二、学习说明方法

1.列数字

(1)PPT出示:

A: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太阳离我们很远。

(2)比较这两个句子,同桌交流想法。反馈。

(3)小结:用数字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板书)

(4)找一找,文中哪里还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2.作比较

(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1.5亿公里到底有多远?我们没法量清楚。所以,作者用到了作比较(板书)的说明方法。

(2)PPT出示: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3)步行和坐飞机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作者把太阳与我们的距离与这两者比较,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太阳真的离我们很远。

(4)小结:为了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5)小组合作:

A:找出文中还有哪里用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试着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3.打比方

(1)PPT出示: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把“太阳”比作“大火球”。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板书)。在说明文中,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三、学习第4—8自然段。

1.PPT出示句子: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小组合作完成:

(1)读4—8段,归纳: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2)用直线勾画出文中最能概括太阳重要作用的句子。

2.反馈。

太阳系的课件 第7篇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太阳东起西落,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看到这种现象,就认为太阳在绕这地球做圆周运动。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都在围绕地球旋转,这就是“地心说”。这种学说在西方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

日心说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

布鲁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

牛顿: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发现了万有引力。

这些为“日心说”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的名字流芳百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为人类做出贡献,那你的名字也将流芳百世。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转的一群天体组成。如果把太阳系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太阳就是一家之主。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主人,还有其它一些主要成员,而我们生活的地球正是浩瀚的太阳系里的一颗普通的行星,它还有7个兄弟呢!我们按照与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来看一下,有哪些行星?

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已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

太阳系实在太庞大了,我们试着做个简单的计算吧 !

假如我们要去旅行,可选择三种工具:

1、时速200公里的火车

2、每小时飞行千米的飞机

3、每小时飞行40000千米的火箭

太阳能的课件 第8篇

【案情一】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是王某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经验,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制作出来的。请问,王某对课件是否享有著作权?

解析:教师对独创性的课件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法》所指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课件要成为《著作权法》所要保护的“作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独创性。即由作者独立构思创作而成,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同。其表现在课件的主干部分有作者自己的创作和构思,课件辅助部分图片、视频的搭配具有独特性。二是可复制性。即能以某种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从案情一来看,王某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学识、 感悟等,制作出了富有个性化的、独特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该课件制作过程中, 王某是自愿的、主动的,体现了他的个人意志和个性特征。因此,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是王某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且该课件能够被复制、拷贝,因而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王某享有著作权。

【案情二】李某是某幼儿园的教研主任,他拷贝了王某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后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使用了该课件。请问,李某是否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

解析:合理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合理使用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一般情况下,使用人若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则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视为合理使用。比如,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等等。

从案情二来看,李某是基于学习研究的目的而对王某的课件加以使用,并没有用作商业用途,因而属于合理使用,没有侵犯王某的著作权。

【案情三】教师张某在拷贝了王某的课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后,私自将该课件上传到某文库网上。请问,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权利?

解析:未经许可网络传播侵权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项规定了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司法解释中指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权利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将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由于张某未经王某的许可而将其课件私自上传到某文库网上,因此侵犯了王某的网络传播信息权。

上一篇:餐厅食品安全检查计划下一篇:酒店员工辞职报告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