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2024-07-07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精选10篇)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1篇

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企业物质文化建设(表层文化),包括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如:品牌、包装、厂容厂貌等。行为文化建设(中层文化),主要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事的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如:行为、公关、服务等。理念文化建设(深层文化),包括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战略观念,还有民主意识、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思想,具体表现在劳动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具体来说,企业文化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四点:

一、企业文化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

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样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

二、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这种源自文化层面产生的力量,比起传统管理的命令、监督、惩罚的力量更彻底,更有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也更有活力。企业文化是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或长寿的关键。

三、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

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德加的观点,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比如号召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去做雷锋、焦裕禄呢?因为其背后隐含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雷锋、焦裕禄是吃亏的,所以大多数人做不到。深圳华为公司提出“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但决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从吃亏到不吃亏,假设系统变了,于是人的思维方式变了,行为方式也变了。新的假设系统必然引起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因此,尽管我们不知道公司的未来一定是怎样的,但可以提出奋斗目标,这就需要一系列假设系统对我们的未来、用人标准、价值、利益等做出假设。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利益关系;另一种是心理契约,即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追求,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2篇

一、企业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着交道。当我们接触到其他企业时,这些企业中最明显、最不同寻常的特质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如索尼公司、松下公司员工们对公司和企业产品的热忱,微软公司异乎于传统的经营方式等。而当我们身居其中,企业文化现象又时隐时现,难于察觉。只有当我们有意实施一些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标准相抵触的新策略时,我们才可能真切感受到企业文化那实实在在的力量。

索尼公司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之初,创始人井深大就说:“我们要凭着别的公司都无法超越的决心,创造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产品。”后来盛田昭夫回忆说:“建立公司之初,我们并没有写一首公司之歌,但是我们确实有一个我们信奉的纲领,称之为‘索尼精神’。首先,我们说索尼是开拓者,它决不跟在人后,随波逐流。公司将‘始终是一个未知世界的开拓者’。”

二、企业被文化所围绕但文化常会被忽略

&(新世纪范本网http://,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nbsp;不管你是否注意,文化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比如,当你进入不同的企业,你就能“感觉到”该企业所处的氛围,人们是如何彼此打招呼的,或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人们谈论的事,或人们保持沉默的事,办公室的设备、布告栏以及许许多多不出声的暗示都能向你展示公司的文化。

我们经常由于一些原因而忽略了文化的存在。首先,我们往往不会觉察到文化,这是由于文化已经如此深地扎根其中。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已经变得极其的内在,以致文化过程也变得令我们毫无察觉。

第二,文化的组成部分难以捉摸。假定我们要求人们对其企业文化进行描述,即便是从那些来自相同文化氛围的人,你获得的回答也可能会相去甚远,因为人们关注的方面各不相同。

第三,往往只有在我们所习惯的事物发生变化时,当我们遇到了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事物时,我们才会深刻地注意到文化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常常期望其他人也有与我们相似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意识,而在他们并不具备这些东西时,我们会感到奇怪。如果你在一家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调往另一家企业,或者如果你们的公司有了一次并购经历,你对其间的文化差异就会具有深刻体验。

三、目前企业文化尚无统一定义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这个名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新的概念和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众说纷纭的现象,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最大的影响因素。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的传统和氛围产生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表明企业的风格,如激进、保守、迅速等,这些风格是企业中行为、言论、活动的固定模式。管理人员以自己为榜样把这个固定模式传输给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员工。

爱德加·沙因认为,从企业的各层面上来说,文化就是根本的思维方式——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发现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被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著作中指出,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往往为一个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往往是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存留下来的。

迈克尔·茨威尔在其著作《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中谈到,从经营活动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生活方式,它由员工‘世代’相传。通常包含以下内容: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只有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才能感到自己文化的存在。企业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的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杰克琳·谢瑞顿和詹姆斯·斯特恩在《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中指出,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法面面。它是“我们在这儿的办事方式”,连同其自身的特征,它很像一个人的个性。更确切地说,我们可将企业文化分成四个方面:(1)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

(2)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说的话、做的事、奖励的行为)构成的管理氛围。

(3)由现存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4)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查尔斯?希尔和盖洛斯?琼斯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人们共同拥有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聚合,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构成企业中人们之间和他们与企业外各利益方之间交往的方式。

四、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个子系统。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因此,在国内

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3篇

关键词:理解正确 翻译准确 文化内涵

一、对语言内涵的理解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一般讲它有理解和表达两个重要过程。从我国近代翻译家严复倡导“信、达、雅”到鲁迅先生提出“信与顺”的翻译标准,“信”都是第一位的。当然,对原文的理解,除了要注意英语中诸多的语言现象,还要注意理解英语中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

如英语中level(水平)一词,“生活水平”和“理论水平”我们常译作living level和theoretical level。但“他的英语水平比我高”我们却译作:He knows more English than I。这里“level”一词尽管没有译出,但其意已暗含句子之中,因此就不言而喻了,若照汉语逐字硬译成:The level of hisEnglis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ine,很显然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水平”这句话,我们则译成:Cadres of all levels should improve their art ofleadership。这里的all levels指“阶层、层次”;而“领导水平”实际是指领导能力和艺术,故译作:art of leadership。

看到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这句话,你恐怕会误认为是英语里强调结构而把它译虚为:“只有聪明人才不会犯错误”那就大错特错了,其意正好相反,应译为:“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要犯错误”,这是一个较特殊的“it is a+'adj.+n.+that--”的让步型“暗否定”结构,真正的句子含义与字面意思正相反,其让步意义又较为含蓄,大多译为“无论怎样……都不免……”像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ming(无论怎样长的巷子也会有转弯的地方),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再好的马也会失蹄)都属于此结构。

二、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语言。英语语言与文化大师王佐良曾指出:在翻译中,虽然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但面对的却是两种文化”。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不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看似相近而实际隐含着不同社会文化内涵的东西,所以对原文化内涵的理解主要是指对原文所涉及到的一些歷史背景。典故、寓言以及一些特有事物的理解。如不去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往往会造成错译现象。

同一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Dragon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中文通常译为“龙”。但在许多情况下,dragon与中文的“龙”并不对等。中国人对“龙”情有独钟。自称“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至高无尚的地位,是智慧、王权及中华民族的象征;而dragon在西方国家则被人视为怪物、恶魔。在英语中dragon意为fierce man(凶狠的人)。大写:“Dragon”则指“撒旦、魔鬼”。所以在英语翻译时如不谙中西之别,简单地将汉语的“龙”译为英语“dragon”就会引起误解。

尤其在表达颜色的词、动植物的词和数词中,两种语言所赋予的联想意义不同,感情色彩也各异,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含义。颜色词“white”(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涵义是相近的:“白”象征纯洁无瑕,如a white spirit(纯洁的心灵)、purity(洁白)、1nnocence(清白无辜)等。但是,在汉语里“白”有“丧事”的意思,如“白事”( funeral),英语民族还以“白”象征“幸运”、“吉利”,如a white day(吉日),white hope是“被寄于厚望的人和事物”。“red”(红色)无论在英语或汉语中往往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的日子有关,如red - 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但也有不同,如to see red是“使人生气”,be in the red是“赔本经营”。汉语中“红娘”英语表达应是match - maker,如果两方人不熟悉文化信息,想当然地以为是一位红衣女郎-a girl in red,就会出现笑话。汉语中的“红眼病”具有嫉妒的含义,英语的“green - eyed”才是对应的词语。

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黄袍”译成英语purple robe。而不译成yellow robe。这是由于在西方历史上,国王和红衣主教所穿的长袍都近于紫红色。因此,长期以来,purple成了王权,显贵的象征。然而,在中国古代“黄颜色”是皇家的专用色彩,民间禁用。这种文化风俗表现在语言中,“黄”令人联想到王权,“黄袍加身”则比喻通过阴谋政变当皇帝。

此外,英语中还有许多成语、典故,例如:有一句常在送行或祝福时说的话:“111 keep my fingers crossed”,其表面意思为“我将双指重叠”,而真正的含义“祝你走运”。其实在祝愿时,双指重叠的习俗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这是从古代基督教徒关于十字架有驱妖魔和带来上帝慈悲的能力的信仰演变而成的,多数学习者不知道这一典故,导致理解上的错误。再如:eat one§words,人们常误译为“食言”,其实朗读成语词典的解释是:admit that sth. one has said was wrong;take back humbly sth. one has said(承认某事说错了,灰溜溜的收回说过的话)。He said that no one could beat him at tennis,but he had to eat his words after los-ing several games(他扬言网球场上无人与他匹敌,但连输几场后,他只得灰溜溜地承认自己说了大话)。汉语中“食言”有说话不算数、毁约,不按诺言办的意思,译成英语应是go back on ones word。

综上所述:要想译文通顺、贴切,必须要对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有着透彻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翻译技巧,还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这样译出的文字才 能达到传神和完美的标准,忠实无误的传播原文化。

《图像处理-phtoshop CS5》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刘耀庚(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 528000)

摘 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自古至今“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授业、解惑之前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也尤为重要。本文提出在《图像处理---phtoshop CS5》的教学渗透德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敬业爱岗 8S管理 团队合作 创造精神

一、创设情境,培养敬业爱岗精神。

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将成为企业一线的工人,企业员工的敬业爱岗是企业财富的源泉,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要培养出具有敬业爱岗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情境进行渗透教育。《图像处理——phtoshop CS5》的实践课大多数在电脑室进行,可把图形图像室设计成企业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各种设计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室进行布置,并把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文化引进实验场室,让学生一进入电脑室就感受到自己就在企业的工作室上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己是的企业员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真实体会到敬业爱岗的重要性。此外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严格实行企业的8S管理模式来管理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执行8S管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素养,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感互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在《图像处理——phtoshop CS5》操作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讨论、评价,形成共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欢乐,成功的愉悦。例如,在运用《图像处理——phtoshop CS5》进行《化装品广告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过重依赖课本的步骤,一旦离开教材或教师给定的操作步骤,就无法完成任务。我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把全班分以下几个小组:市场调查小组;材料收集小组;任务可行性分析小组;创意设计小组;板面设计与布局小组;绘制与润色小組和后期修饰输出小组。我把不同水平的学生穿插到不同的学习小组,实现以好带差,互助互学,培养团队合作,自主独立完成项目,并且让各小组展开竞赛。这样就可以点带面,充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竞争,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寓情于教”,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一般都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思维、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通过讲授专业、高深的心理知识、道德意识使学生获得认识,而只能采用“寓情于教”的方法,以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获得真正的认知,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认识,充分运用到自我实践中去,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古人曰:“贵有恒,何必三晚睡五更起”,要在学习、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做事三分钟热度是一事无成的。在《图像处理——phtoshop CS5》的路径应用的教学中,用钢笔工具绘制图形图案和LOG需要进行反反复复的修改,这正是对学生细心、细致和耐性的考验,这恰恰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坚持性品质的的典型的案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指导,多让学生了解努力付出后成功案例,要给学生反复惯输成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成功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只有吃得苦中苦,才为人上人的道理。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郭沫若曾说过:“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创造精神是一个人个性的综合表现,它渗透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需要、行为等各个方面。教学中应该以各种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像科学家创造知识一样去经历、体验一下发现的过程。从而学到发现、发明的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在用《图像处理——phtoshop CS5》进行作品创作中,一幅作品如果没有独到之处和好的创意,就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选择一些有创意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题材。例如:在《图像处理——phtoshop CS5》的综合实例操作中,可多选用使用滤镜功能较多的实例,让学生去独立创作。因为滤镜功

能是《图像处理——phtoshop CS5》的精髓,也是最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天地,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果然,在一次电影院海报作品创作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创作的作品中收到了十几种不同创意而且效果很好的作品,体现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较好的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的目。

参考文献:

[1]龚春燕.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W].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著,2011-08.

[2]张同敏. 中学英语教师德育意识与“寓德于教”[J].山东工会论坛,2014-1.

[3]黄蓉生.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个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03.

[4]朱孔军.关于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理念及机制的几点思考 [J]. 中国高等教育,2010-01.

[5] 赵洪.关于德育渗透研究的概述 [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第4篇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王谦修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中产生的,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以群体意识为主体,被企业成员认为有效,并共同遵守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准则、规范。包含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对外形象宣传语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

企业文化解决了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该如何做?我们为什么存在?讲的是企业的使命,也就是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而且是终极责任。其实,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存在,真的,搞清楚这个问题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本源问题。我们要到哪里去?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企业的愿景。一个领导,一个组织能不能描绘一个激动人心的长远目标,让我们的员工感知到,触摸到,这是一个领导、一个组织应该首先要做的,也是应该具备的愿景规划能力。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的员工才愿意感觉跟着你干,在这个企业里才有发展潜力,才有奔头哦。我们如何做?讲的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告诉员工,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智益德认为:使命如星,永远引领你前进的方向;愿景如山,攀登了泰山,还有喜马拉雅山…..;价值观如钻,恒久不变。

1、企业文化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

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形成组织效能的群体意识形态)。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是员工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心里契约,使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文化是共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即使不认同的人也不得假积极,假着假着,就变成真的,就身不由己了。把假积极变成真积极就是文化特有的功能。

2、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习”就是通过经验学习获得的,“惯”就是一种定式,一种长性的东西,所以这种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大家所认可的、是习以为常的,不是制度或法律。这种源自文化层面所产生出来的力量,比起传统管理那种命令、监督、惩罚所产生的力量更彻底,更有牵引力、凝聚力、约束力,更有活力和推动力。法律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例如一个人没有义务为他人谋福利,但文化或道德则引导人们去为他人谋福利。文化给员工以希望,给工作以意义,使组织有前途,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企业文化的传递、延续和变革过程中,往往是顺应企业文化要求者得到赞赏,而逆行者则受到惩处,因此,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或长寿的关键。

3、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 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德加•H•沙因的观点,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比如号召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去做雷锋、焦裕禄呢?这是因为这个号召的背后隐含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雷锋、焦裕禄是吃亏的,所以大多数人做不到。而深圳华为公司提出“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但决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从吃亏到不吃亏,假设系统变了,于是人的思维方式变了,行为方式也变了。再比如“砍树种地”与“退耕还林”,前者的假设系统是树与粮相比,粮更重要,于是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因为粮食比树重要,所以大家都去砍树种地。而当大量砍伐造成生态失衡,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时候,“树与粮比,粮更重要”这一假设系统动摇了,从而形成新的假设系统:对人类而言,树与粮食同样重要。新的假设系统必然引起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因此,尽管我们不知道公司的未来一定是怎样,但我们可以提出奋斗目标。这就需要一系列假设系统,对我们的未来,对我们的用人标准,对我们的价值,对我们的利益等作出假设。

4、企业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

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论文 第5篇

爱国主义是一个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词语,也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应该在理性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回归本真,从爱国主义所处的关系和系统中,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内涵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是比较多的,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情感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把列宁在《皮季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对爱国主义的阐述作为爱国主义的“精辟定义”,[1]本文把这种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概括为“情感论”。

“主客体论”。所谓“主客体论”,就是从主客体视角对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理解和概括。有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既有主体又有对象,主体就是爱国者,对象就是祖国。我们既要从主体的角度,又要从对象的角度,来共同解释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词语解释论”。对于关键词语进行逐一的解释,往往是解释内涵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同样,也有学者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概括。我们把这种观点,统称为“词语解释论”。

“序列质论”。还有学者从“序列质”的角度,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这种观点称之为“序列质论”。有学者认为“爱国主义具有由低到高、由隐到显的三级序列质的内涵,这就是一级情感质、二级意识质,三级行为质。这三级序列质通过实践反过来凝聚为爱国主义的根本质。”

总之,上述几种爱国主义内涵的概括都有一定的长处,同时又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我们认为,应该从爱国主义所处的关系和系统中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二、爱国主义是一个关系范畴

爱国主义是只有人类和人类社会才具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现象。因此,爱国主义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应该从爱国主义的关系项入手。

爱国主义的关系项,就是“谁爱”和“爱什么”的问题。“谁爱”,就是爱国主义的主体;“爱什么”,就是爱国主义的客体,即爱国主义的对象。

很显然,爱国主义的主体是人,通常主要指个体(团体)。爱国主义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主要通过“爱”体现出来,并且具有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爱国主义之“爱”的三个层次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爱国情感,是产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爱国觉悟,是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爱国行为的纽带和桥梁。爱国主义之“爱”的最高层次也是最终归宿,就是爱国行为。爱国情感、爱国觉悟都是为爱国行为所做的准备和铺垫。

爱国主义的客体,就是爱国主义的对象——祖国。祖国与国家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祖国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祖国”包含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的涵义。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二是指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国民,以及由这些国民所创造的文化;三是指国家,即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而狭义的“祖国”仅包括前两方面的涵义,即由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和在这片国土上世世代代生存的国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

爱国主义的主客体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祖国的安全稳定、繁荣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国民的爱国行动。只有每一个国民都自觉、自愿、积极地为祖国的安全稳定、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祖国才能长治久安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祖国,也应该积极为每一个国民的生存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从而吸引每一个国民“爱”它,并愿意为之奉献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目前,我们在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比较强调国民对祖国的忠诚和贡献,而对于祖国也是爱公民的这一点则强调得不够,这一点在以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还应该全面把握爱国主义的系统。爱国主义之“爱”、爱国主义之“国”以及爱国主义之“主义”都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内涵的系统思想。

爱国主义之“爱”的系统质,前文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本部分主要论述爱国主义之“国”的系统质和爱国主义整体的系统质。

爱国主义之“国”的系统质。具有广义、狭义之别。爱国主义之“国”的广义的系统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段历史时期,并且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热爱祖国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个层次,就是热爱生活在祖国这片国土上的.世世代代的国民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第三个层次,就是爱国家。爱国主义整体的系统质。不仅爱国主义之“爱”是一个系统,爱国主义之“国”是一个系统,而且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一个系统。爱国主义之“爱”与爱国主义之“国”这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爱国主义之“爱”的系统运行直接影响爱国主义之“国”的运行。一个没有爱国情感、爱国觉悟的人,是不会产生爱国土、爱国民和爱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行为的。同时,爱国主义之“主义”也具有“系统”之意。“主义”的初始意义是指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爱国”与“主义”组成了“爱国主义”这个新概念,这个概念本身也是一个系统。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6篇

经历此次金融危机和房市冬天的冲击,中国的一部分房地产公司开始形成为真正的“企业”,而不再是仅仅是以项目个体为单元的短期型经济组织或者这种组织的简单集合。更多的房地产公司决策者也开始真正审视和思考公司的“战略”——这个时髦而被泛化的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短期目标向以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战略性目标转变,而可持续发展,正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实践证明,管理目标的这种转变可以更为有效地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做到从企业的土地储备、资金调拨、品牌推广到单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开发进度、楼盘定价以及客户服务等等各项因素的整体综合平衡与风险控制,才能保障企业不因为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效益而给企业整体带来经营风险而是实现整体最大收益。

那么,在房地产企业从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实际上,在信息时代新经济环境下的今天,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正是从传统到现代的企业管理变革的过程!或者说,信息化是中国房地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必由之路!并伴随和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历程。信息化的过程的实质是帮助企业实现业务与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首先,组织与流程的变革。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的变革,从传统金字塔形的传统权力型组织结构转向扁平化组织结构、团队协作式的管理运作模式。IT技术是实现流程变革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这一过程称为e化流程,突破部门层级及业务线之间数据及信息区隔的高效协同e化流程,通

过与组织变革相辅相成以达到变革的目标——提高组织与流程的效益和效率,而这个过程也是持续优化的过程。

其次,决策与管理方式的变革。管理者全程参与具体业务过程以防范风险的管理方式,通过大量的会议方式进行信息沟通方式,依赖经验和主观判断来进行决策方式等等,这都将通过信息化工程实现变革,通过信息系统的对业务的风险关键点形成自动的计划执行控制作用,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实时的信息与业务协同,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知识积累和科学分析来实现决策的高效和科学性,进而形成明确权责和科学体系下绩效管理目标。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一定是服务于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管理信息化,一定是企业整体的的信息化,既要实现业务操作信息化,又要形成企业宏观整体的一体化。这就需要通过构建一套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达成。这样的一体化系统应该从“科学的项目计划、精细的成本管理、敏捷的营销服务、高效的内部流程、共享的知识管理、”到“统一的集团财务、实时的决策分析”协同整体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地产企业从战略规划到业务执行的一体数据共享、统一流程规范、实时决策支持的高效信息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一项投入大、风险大、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应该是企业决策者主导与直接参与的工程,没有企业决策者对这一工程的认识、支持与直接参与就没有成功的可能。而一些房地产企业仅仅由某个业务部门来主导信息化的做法往往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所以,企业信息化工作应该成为企业的一项战略工作,需要整体的战略规划和实施部署,需要部门利益服从企业利益的共识。反观很多企业信息化的案例,会发现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和部署,单纯从某项业务应用出发进行构建,短期内也许可是对某项业务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因为背离或忽略了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在后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阻碍。

信息化工程不仅仅是一个IT工程,还是一个管理改造工程。企业上马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使企业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所以,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厂商既要有精通软件开发的技术,也要有精通房地产管理理论和先进管理实践的咨询经验,二者有机结合,才会推动管理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的成功应用。而国内领先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厂商也已经在进行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了。

反观当前行业内的信息化成功案例经验,2009年获得中国企业信息化200强的企业中,房地产领域的中海地产、大连万达、浙江绿城、重庆隆鑫等,都是在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本质与核心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规划和构建,实施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策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入管理变革的思想指导实施,从而为企业向现代企业管理的变革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与支撑。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7篇

作者: [ 2010-8-21 16:45:23 ]

【字体: 大 中 小】

自从人类掌握了驯养动物供自己食用以来,就开始有了兽医和兽药。

古代对兽药的认识归结为“验、便、廉”,验,就是疗效确切;便,就是使用方便;廉,即为价格便宜。

在近代,曾对兽药强调为“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仍然将“有效性”列为首位,同时强调“经济性”,至于“安全性”仍然停留在对治疗动物的安全,认为对治疗动物的毒副作用小,即为安全;甚至认为即使毒副作用大,但疗效确切,治疗成本低的兽药还是可以使用的。

随着养殖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兽药的使用已从单纯的预防治疗疾病,发展到集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养殖产品的品质等多功能的作用为一体。药物的使用也从个体动物给药发展到群体给药,同时给药方式也增多(注射、混饲、混饮、透皮、吸入等)。由于动物不同生长阶段需给予不同的药物和给药周期长短不一,兽药残留问题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化养殖业所需要的也即“适用的”兽药归结为“安全、有效、均

一、稳定、方便、经济”,其中已把“安全性”列为首位。

一、兽药的安全性

1、对用药动物的安全性。即使用中有否毒副作用。

2、对兽药生产者及使用者的安全性。

3、对兽药生产环境及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4、对养殖产品的食用者、使用者的安全性。

在这里“安全性”已从对用药动物的安全性转移到对人类的安全性,这是对兽药“安全性”概念的根本转移。一种兽药即使效果非常好,但其安全性若达不到要求,最终仍将被禁止或限制使用。

二、兽药的有效性

由于养殖动物具有生存期短、疾病种类多、发病率高、传播迅速等特点,所以对兽药的有效性要求特别高,一个理想的兽药产品应具备高效、速效、长效、多效等特点。兽药从单纯的功能转为多功能,所以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对有效性的评价也变得十分复杂。

三、兽药的均一性

由于兽药剂型及给药方式的多样性,对兽药均一性的要求甚至比人药要求更高。例如饲料添加剂,往往所含的药物浓度较低,而同时有大量或多种的载体,在使用前还要添加到饲料中去,所以对药物的均一性要求特别高,不仅在产品出厂时是均一的,同时经过贮存、运输、饲料添加的再加工时都要保证药物的均一性。

四、兽药的稳定性

兽药的稳定性不仅要求在贮存期稳定,有较长的有效期,同时也要求在使用中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五、兽药的方便性

现代养殖业的特点决定了兽药给药方式大部分已从个体动物给药改变为群体动物给药,即一群动物同时给药预防或促进生长,在一群动物中,只要有一个动物出现病症,同群动物即使尚未出现病症,也需同时给药。同时,现代化的养殖业规模很大,往往一个养殖场同时饲养万头(羽)甚至十万头(羽)以上的动物,兽药给药的方便性在此时显得十分重要。

六、兽药的经济性

由于养殖业需要考虑饲养的成本,给饲养动物用药必然会增加成本,减少经济效益。在这里,“成本”的概念,不仅要考虑用药成本,还需要考虑料肉(蛋)比等等。往往一个效果很好的药物,得不到推广应用,成本过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兽药如此高标准的要求,在国际上,兽药质量概念的内涵已并不局限于“检验合格”——即“符合性质量”,已转化为“适用性质量”。即不使消费者承担安全、质量和疗效的风险。这里的“消费者”的概念更为广泛,不仅指用药的动物,还包括兽药使用者、养殖产品的食用者和使用者。所以,一个检验结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兽药产品,往往并不适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配方不合理或剂型不适宜,或成本过高,或安全性存在隐患等等。

兽药质量由“符合性”转到“适用性”,将使管理法规立法的立足点从仅仅规范生产及经营行为转移到更多的关注“消费者”。

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牧产品也需要进行国际贸易,要使我国的养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得认可国际社会遵循的“严格责任理论”,在我国相关的法规中如不引入“适用性质量”的概念,没有质量的承诺,就在国际上得不到公正的权益。

目前兽药生产低水平的重复,用合格的原料生产低劣的兽药产品,无序的市场竞争等等,已成为兽药行业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走质效同步增长之路”是兽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8篇

1. ISO9001:2000版标准考虑到小型企业的特点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

方面增加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及对过程的控制要求而加以灵活处置的内容。

(1) 2000版ISO9001标准不同于94版ISO9001标准20个要素中的17个要素的第一段都要求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其它三个要素也间接提出了文件化的要求,这样小型企业在实施该标准时就会不知所措,而新版9001标准仅在六个条款中提出要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其它过程的控制是否需要编制文件则根据ISO9001:2000 4.2.1d)及4.1c)所确定的原则来决定,这样就给了小型企业在文件编写方面的一个极大的弹性空间。比如对一个仅有三个人的小型企业每个人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们每个人对采购、生产等过程非常熟悉,即使在没有文件的情况下他们都能确保组织的采购、生产等过程得到有效的策划、运作和控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织就不必编写用于采购和生产控制的文件,其它的过程亦是如此。另外,即使需要编制文件,由于小型企业通常产品和过程简单,同一工作仅由一个或几个人完成,便于沟通,所以文件也就简单。此外小型企业有时会采用样板、照片、光盘及电子媒体的方式来代替书面的文件。有些小型企业将六份形成文件的程序及其它文件都写入质量手册或将六份形成文件的程序写到一份文件中,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2) 2000版ISO9001标准在文件表述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多处使用了规定、建立、安排、方法、准则等。例如:规定职责(5.5.1)、建立沟通过程(5.5.3)、产品要求得到规定(7.2.2)、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7.2.3)、按策划的安排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确认(7.3.6)、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应予以规定(7.4.1)、确保规定的要求是充分的(7.4.2)、“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作出规定”(7.4.3)、“应规定确认这些过程的安排”(7.5.2)、“组织应建立过程”(7.6)、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应予以确定(8.2.1)、“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可行时进行测量”(8.2.3)、“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计划安排”(8.2.4)。这样除了4.2.1所提到的文件类型可以简化外,上述13处可能产生文件的条款通过使用规定、安排等文字,从而增加了文件表述方式的多样性。比如可以采用组织结构图、产品流程图、过程图、检查表、样板等文件方式,对过程进行控制,这无疑增加了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2. ISO9001:2000版标准在条款的要求方面注重要达到的目标及结果有效性,而不对达到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样便于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94版的4.18条款提出“明确培训需求并对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培训”。这里显然未注重该条款的目标或结果的有效性(即该条款想达到的是能力)而只注重获得能力的方式,即通过实施培训而达到。而ISO9001:2000版的6.2.2则规定:先识别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的能力需求(这是要达到的目标)再通过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方式各异)来满足或达到这种需求。显然新版的这一条款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方式。

3. 小型企业理解和实施ISO9001:2000版标准时要考虑的几个主要特点

● 4.1 总要求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本条款的应用主要是看结果。如对同一活动(或过程),如果询问不同的人,回答是一致的,说明这一过程已被识别,如果他们的操作也一致,说明过程也能受控,这时可能就不需要给出成文的准则和方法。小型企业由于人手少,不同的岗位或质量活动可能都由同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对人员的各方面要求较高。而小型企业资源有限,故通常较多的小型企业是通过使用外部资源来弥补这一不足,这样对外包的控制对小型企业就至关重要。

● 5.4.1质量目标

一般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产品较为单一,质量活动较少,这时制定一个或几个能实现和可测量的总目标也是可以的,但内容应符合要求,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7.1产品实现的策划

5.4.2条款对大企业来说是属于战略决策式的策划,而对小型企业来说则主要从结果上判定。标准虽然要求必须做策划,但并未要求要形成记录,故企业可采用会议记录的方式等作为证据,如果企业能有序地实现了目标,则说明是实现了预先的策划。

7.1是产品实现的策划,是操作性的策划,也可以说是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一部分。大型企业通常可以用质量计划,工艺流程图来表示。而小型企业则表述方式各异。如果对生产定型产品的小型企业,对同一过程的运作和控制,不同的人,不仅回答相同而且做法也一样,则就说明该小型企业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策划,而且在运作中也实现了这一策划。

●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由于小型企业人员少,组织结构简单,可能出现一人承担多个岗位的职责,还会出现采购、检验、生产和产品交付由同一个人完成的情况,这时判定的标准是,该人员在作为不同的角色而履行其职责时的情况如何来决定,只要不是自己审核(内审)自己的工作就行。

另外小型企业管理人员少,所以管理者代表最好由该企业的经理亲自担任,这样便于最高管理者掌握体系的运行情况,同时对体系持续改进也有好处。

小型企业由于人员少所以内部沟通的方式可以非常简单,如碰头会,布告栏甚至电话沟通等只要效果好就行。

● 5.6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并不要求一定要有程序,对小型企业通常部门少、人员少也可能领导只有经理一人,故可用碰头会或其它的方式来进行,这里最主要的是看管理评审活动已实施的证据,所以必须有记录。

● 6 资源管理

小型企业在实施这一条款时与大型企业的资源充足不同,小型企业可通过分包或通过聘用兼职人员、招临时工、租用或租赁设备等方式来获得资源和技能的补充。

另外小型企业通常一专多能,岗位交叉,所以对人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对培训或获得能力的其它措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的小型企业也通过外包来满足这一要求。

●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小型企业的销售合同形式可能多种多样,如书面订单、口头协议或电话定货等,评审的方式也要灵活多变,如:可记录订货的细节并向顾客复述,获得顾客的确认,也可将记录传真给顾客确认,对定单的评审由于生产量小,人员少故可采用经理在定单上签字作注释的方式完成。

● 7.3 设计和开发

小型企业由于设计人员少,产品也单一,所以设计和开发的策划不必太复杂,可以通过绘制一个设计的流程图并规定设计的步骤、职责就可以了。由于上述特点小型企业可对一些简单产品的多次设计评审合并为一次即可,也可将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和评审(如在图纸阶段),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和确认(如经过试用后的样品或产品)合并、或简化一并进行。

5. 其它可作简化处理的某些条款

●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ISO9001:2000版标准在最初制订时原打算将这一条款列入第八章,后又考虑到对纯服务行业及某些小型企业等会有删减的情况出现,故现在将其列到了第七章之中。对某些小型企业这一条款可以删减。

● 8.2.1 顾客满意

由于小型企业顾客通常较少,所以调查顾客对产品的满意情况可采用更直接和全面的方式,如:面谈、用户座谈会、走访调查等。

●8.2.2 内部审核

对一个小型企业来说,员工对日常工作非常熟悉,审核的记录不宜太复杂,记入日记本的方式也是可取的。小型企业由于人员少,整个管理层可能只有一两名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可采取请合作方人员相互提供内部质量审核的方式来完成内审。

●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由于小型企业人员少,设置专职的检验人员并不现实,所以生产人员可以检查自己的工作,每道工序的生产人员在确认自己的工作无误后再转到下道工序。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9篇

2、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企业管理原则。

3、如何认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优缺点与适应条件?

4、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各处于何种地位?

6、什么是企业经营战略?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7、如何对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8、试析稳定型战略的适用条件和利弊?

9、试述SWOT模型战略建议。

10、战略变革的内部动因有哪些?

11、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因有哪些?

12、简述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

13、简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14、影响定价的因素有哪些?

15、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16、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7人力资源在现代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4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第10篇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上一篇:公司面试简历表格下一篇:药品零售企业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