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杂文随笔

2024-08-04

在他乡杂文随笔(精选12篇)

在他乡杂文随笔 第1篇

人生中,有时候会有一些难以预料和未知的明天,这座城市,曾经让我感到十分陌生,如今在这里过去了十年的光景,在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里,时间仿佛是通往未来的幸福彼岸。指引我们在每个旅程中温暖前行,然而,无论经过多少年,任岁月如何流逝,心中依然浮现那三个字:在他乡。

家乡从出生那天起,也许就潜移默化地刻在我的生命里,始终无法抹去,这是内心那份不变的情结,也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思念不仅只限于爱情,亲情和友情,它还会延伸到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依恋,让人刻骨铭心,无法自已。

记得参加工作之前,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让我一起去北京发展,可是,后来我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如今,那几个同学有的生活得很好,甚至有一定社会地位,有的则只剩下孤独一个人,每天无尽的空虚。大多同学和朋友都留下了家乡,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好像侯凯常说的那句话,生活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并不赞同他所说的,未免有些极端和消极,在平淡中体会一份最真的快乐,或许才是我们最好的态度。有时候,人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抉择,无论选择什么,都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快乐,都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他乡,心中藏着对家乡的无尽怀念,怀念小时候奶奶家的那条老街,怀念和小伙伴奔跑在家门口的那片田野,怀念和老黄一起到人民广场锻炼后的大汗淋漓,怀念报社附近的那家音像店,承载了我心中最懵懂最纯真的梦想。

曾经在无数个夜晚,我都会梦见同样的场景,和表弟表妹爷爷奶奶围坐在小院,我们一起仰望着璀璨的星空,天上挂着圆圆的月亮,散发着白色的光芒,如此纯洁,那是家的方向,也是心中不改初衷的梦想。

在他乡杂文随笔 第2篇

那个学期学校百年校庆,志愿者的事情先后忙了两个多月,那时候她和我们班的婷和小白一组,婷一直对她赞不绝口。忙碌中也曾经多次打照面,各自带着当时我没去团委的真遗憾和假内疚,慢慢熟络起来。

后来就没有时间线可以找到线索的故事了。自己的小小新闻站多次收到来自她的鼓励言语,也去看过几次社团部的晚会、游园会,明里暗里夸过她,北医的社团活动能做成这样真是不容易。是同一年毕业,我考研差了初试线五分,她保研,因为想等清华的结果迟迟没给另一所学校回复,后来回复时已经太迟,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了清华的深研院。对对方的情况只是粗略了解,淡淡交换过几句,不远不近。

前两天她让我帮忙给学弟学妹发一份问卷,顺便定下了今晚一起吃饭。她实习,下了班回到学校已经七点,在校门口见面去吃米线,本来以为还算得上是熟人的近况交流会,却越来越像刚认识时的互相了解会。

才知道她大二时才降级转的药学,但是本来她们专业就是五年本科,倒也不算浪费时间,但她说这大概是大学做过的最失败的决定,来了药学才发现,说兴趣也没有兴趣,说天赋也没有天赋,歪七扭八的结构式就是学不会,摸爬滚打到第二个学期,成绩才有一点起色。研究生打算去学金融,倒也不是出于兴趣或者什么,就是觉得以后就业方便。就这样听着那个当初风风火火的她,絮絮地跟我说着读了五年书,一直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选择以后的路时也自然而然以赚钱为导向,也谈不上兴趣与否。本科虽然一直没有男友,好歹也有一群好朋友,再过半年又要奔向那么远的一个陌生环境,并不是当初的最优选择,更别说还有那么多未知。再往后的事,除了希望能留在大城市,一切都还来不及想。

面对不亲不疏的人,似乎更容易倾吐。

惭愧如我,哪会提起我水过的大学四年,开头迷迷荡荡结局浑浑噩噩的考研,我想去我老爸的公司工作……面对这些从五湖四海而来,为了自己期许的未来而如此努力的孩子们,总抑制不住地想要是我这个德行在他们那个位置,会死得很惨吧。

你在他乡还好吗? 第3篇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三毛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深深的印在许多异乡游子的心中。

2011年毕业季, 有不少学子选择签约到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他们为何敢于独闯天涯, 有怎样的考虑?工作上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为了感情笃厚的男 (女) 朋友?

独自在异乡, 可能会遇到之前始料不及的事情, 感觉有些落寞。所以, 在此之前, 我们有必要对自己和计划去的城市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彷徨与不安中, 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孤独与寂寞中, 如何结交新的朋友;如何从校园悠闲环境进入快节奏工作?我们为你讲述。

创业在他乡(3) 第4篇

春风得意的乒乓球运动员

“运动对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和心理有积极的作用。打球,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好几次的人生,所以我觉得很幸运,自己能当上运动员。如果我有小孩,我会让他去运动,因为这当中,不只是锻炼身体,还锻炼各个方面,比如智力、体力、毅力等,对人生非常有意义。”

这是乒乓球选手施捷女士对运动的看法。施捷不是一个普通球员,而是个超级乒乓球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她的排名在全球前10名之内。在这16年间,她替德国国家队打过5次世界锦标赛,得到一次团体赛第3名,那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另外她也打了4次欧洲锦标赛,得到2次团体冠军,2次第二名。单打得到3次第三名。施捷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在德国没人可以超越。

但是她谦虚地说,自己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天分,但天分不一定真的很高,她的成功主要是以自己的努力和勤劳换来的,她算不得是天才运动员。

施捷已经来德国16年了,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打球、日常生活都很自在,如鱼得水。1989年她21岁时来德国,当时是以教练兼球员的身份来的。不到3年的时间,她就获得德国国籍,并且加入了德国国家队,从此过着东征两讨的日子。但是她表示很满意德国的生活,因为她原先的愿望都实现了,而且在德国拥有许多的朋友。她认为,来德国是她人生中一个比较正确的选择。

问她原先的愿望是什么,她说:“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来德国打打球,因为没出过国,所以很想认识欧洲的生活,来增长见识,也想学德语。当初完全没想到后来可以替德国国家队打球,加入德国国家队,是一个惊喜,意外。后来甚至打得很成功,这些都是当时没想到的,是额外的收获。”

她说她很开心她没觉得因为自己是中国来的,所以在这个社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她举例说: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刚开始大家比较客气,因为你毕竟是陌生人,大家都不太了解你。等你和大家熟识之后,大家都了解你而且喜欢你的个性后,就不再有隔阂。

施捷12岁时开始在河北队打专业队,打了9年的球后才来德国。在中国没能进人中国国家队,来德国后反而获选进入德国国家队,中间代表德国参加了3次奥运会。

其实施捷小时候的志愿并不是当球员。她说:“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动物和小孩,我一直想当幼儿园阿姨,但是不好意思说,怕别人说我胸无大志。我的母亲曾经想成为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虽然她的愿望没实现,我却想继承她的大志,做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或者当科学家或者当作家。”后来她成为乒乓球员,没有符合自己原先的愿望和父母对她的期待,但是她非常满足,自认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都得到回报。

她说:她输球时候心里会觉得不开心,最开心的时候便是赢球的时候。这一季,她没输过一场球,所以一直很开心。

一心想着落叶好根的餐馆业主

刘得增夫妇几乎是法兰克福硕果仅存的来自台湾的中餐馆老板了。刘老板所经营的中餐馆在法兰克福地区是属于比较高级的,店内摆设典雅,菜色多而且色香味俱全。刘老板自己是厨师出身,原先在一家台湾的北方餐馆内当厨师。

来德国后,他什么菜都做,不管是江浙菜、川菜、北方菜、广东菜,只要客人想吃,而且有足够材料可以做,他都做得出来。1972年他应聘到德国来担任厨师的工作。当初想到德国的动机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想出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台湾的社会一来还不是很富裕,二来那一年又遇到美国和台湾断交,许多人担心台湾的局势会动荡不安,而急着移民出国。既然刘老板有这个机会等着,便欣然应邀来德国发展。只是没料到这条路走得并不是特别轻松。

刘得增30岁出国,工作了三四年后,回到台湾结婚,并把太太带到德国,夫妻俩胼手胝足,努力工作,1982年才出来创业自己开餐馆。开业当初并不很顺利,因为语言不通,而且因为是合伙生意,经营上有些问题。后来对方退出饭店,刘老板夫妻虽然资金不足,却硬着头皮将店面顶下来。

刚开始时,大大小小的工作都得自己做,两个小孩子又先后报到,家庭事业两头忙碌,夫妻俩真的辛苦了好多年。有好多年的时间他们每天只睡3、4小时。工作虽然辛苦,生意却非常兴旺。主要是20年前,德国经济好,常常有人上中国餐馆吃饭,所以,经常天一亮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忙到下班,下班时大约已经是半夜11点或11点半。

按刘老板的说法,他目前的营业额只有当年的三分之一。多年来德国经济下滑,餐馆的荣景不再。再加上,中国大陆来的移民中,许多都开起餐馆来,中餐馆越开越多,同行竞争越来越大。而且自从计算机和各式的自动化机器被广泛的使用后,许多的办公室因此搬到近郊房租更便宜的地方去,在饭馆附近上班的人数锐减,连带着也使得刘老板的生意一落千丈。

眼见台湾人开的餐馆一间接着一问的关门大吉,刘老板的店几乎成了硕果仅存的台湾餐馆。但是这局面也不会维持太久了,等两三年后退休了,他们将回台湾养老,只偶尔会回到德国看小孩。刘老板说:“我们是台湾来的,我们的根在台湾,在德国的生活毕竟和台湾不一样,特别因为我们在台湾住了那么多年才出国,心里还是想念台湾。”

再看看刘太太,她也倾向回台养老,她说:“我们喜欢德国的气候,但是德国的人情味确实比较淡。在台湾人情味比较浓,而且吃东西也比较方便。在德国想吃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做,自己不动手就没得吃。”

另外,回台湾后可以说母语,还是让刘老板夫妇感觉自在些。夫妻俩都没有正式学过德文,德语日常会话虽然说得通,但是要和德国人深入一点谈论问题,却是心有未迨,自然也就打不进德国的主流社会。

回顾这30多年的辛苦奋斗,夫妻倒是不觉得后悔,因为一家人健康平安,家庭和乐,一双儿女又很争气,都进了大学,而且读得不错。现在就等退休后返回台湾,轻松自在的过日子。

如鱼得水的大学生

李谢恭,23岁,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大家都喜欢她。她原先念的是北京外语学院,德语专业,读了一半就转到德国来上学。

她当初在高考时选择学德语,多少是受到她父亲的影响。原来她父亲有一次出差到德国,看到德国特别干净漂亮,又有好车好啤酒,印象极佳。父亲这么说,李谢恭就决定学德语。

李谢恭来德国已经快4年了。她非常认同父亲的看法:德国确实是一个干净美

丽的地方。不仅如此,她还有其它的观察。她认为:德国比中国富有,而且德国的物价比中国高很多。因为这个社会一切都规定得很严格,所以想要在这里投机实在很难。德国人大致上虽然很严谨,却不见得死板,也不如大家说的那么冷淡,而且一般人都非常有礼貌。这许多的特质可能要归功于德国的教育水平比较高,人民的素质比较整齐。

她自称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困难。她有许多朋友,除了德国人还有美国人、西班牙人、希腊人。她好交往,所以朋友多。李谢恭没碰到太大困难,也没有感受到歧视。可能就因为她拥有一张外国脸,许多人因此喜欢和她交往。

李谢恭是中国经济腾飞时代的一个幸运儿。她是家中唯一的小孩,父母的经济情况不错,足以供应她在德国求学的全部费用,所以她不用辛苦打工,挣生活费。偶尔去打打工,也只为赚点零用钱,并且增加社会经验。

她衣食无缺、语言又通、加上性格豪爽、人又上进、聪明伶俐,在德国生活自然得心应手。而且拜科技之赐,和在中国的家人朋友的联系也非常容易,阅读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更是方便。因此她说: “我没有觉得离中国有多远,我也不觉得对德国有多生疏,两边都融合得很好。”

李谢恭目前在美茵茨读翻译学系,她形容她的学生生涯其实很单调。每天下课后就直接回家,偶尔参加大学生举办的派对,所能接触到的人有限,而且现在居住的地方仅有2万居民,地方很小,没有太多的活动。

她的家乡是北京,那儿有1700万人,相较起来,她现居的德国小镇自然是太小太小了。但是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刚好可以让她专心读书。李谢恭希望一年后可以结束学业,拿到学位。至于回不回中国,以后再说。她说: “毕业后让我回中国,我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不一定要留在德国,我很喜欢中国,所以我可以回去,北京上海香港都没问题。”

和10年前从中国出来的留学生不一样,李谢恭在经济、语言、知识、沟通各方面,更具优势,所以她的德国经验以及她对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于她的前辈。

为华人利益代言的中文报人

“德国哲学家哈伯马斯曾经说过,要创造一个社会空间。我们这里的华人在政治上比较冷漠,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做什么, 《华商报》愿意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空间,让有言论想发表的人,可以在《华商报》上抒发他的看法。“只要是有意思的,讲道理的,都可以发表。比如最近我们报道了连战、宋楚瑜到中国大陆访问的消息,新纳粹和老纳粹的问题,德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工程,两岸关系,中国新领导人上台后的胡温新政等等,我们这些报道的立场不一定和中国的看法一样,我们站在一个比较超然的立场,有自己的意见。”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修海涛在1997年开办了《华商报》。这份报纸至今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篇幅也最大。 《华商报》是以半月刊的方式出版,每期56页,每次出版2万份,读者可以在150个以上的发行点,如中国食品店、餐馆、旅行社、中文学校免费索取,或在火车站、机场、大城市的书店内购买。《华商报》报道的主轴是华人在德国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交流,德国和港中台的关系,德国主流社会内发生的事情。

修海涛原为中央党校的讲师,1986年到德国进修。1989年发生天安门事件后他便和其他约3000多名当时滞留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一起留在德国,这期间这些人几乎都得到德国的长期居留权,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包括修海涛在内获得了德国国籍。

修海涛把自己在德国将近20年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术时代”,他在德国的一所大学内作了4年的研究,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大陆在现代化转型中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他写了本名为《新权威主义》的专著。第二个阶段是从事所谓的“社会活动”,他参加了许多运动,主要的目的在促进中国的民主化。第三个阶段他自称是“商业活动”,其实就是他办报的阶段。

修海涛说,他之所以办报,是因为注意到:华人当时在德国已有10万多人,却没有一份被华人认同的商业性报纸,当时许多报纸都是社团办的,或是有台湾背景或是大陆背景,是由侨团办的。他感觉到华人需要有一份报纸来传递信息,互相沟通。

而且当时在德国发生了所谓的“狗肉事件”,德国的《图片报》报道德国的中国餐馆贩卖狗肉,这则报道其实是荒谬而且错误的,但是却引起德国人普遍的不满,也使得中国餐馆的生意一落千丈。因此修海涛便和一些朋友共同向《图片报》抗议并要求道歉、更正。

经历过这个事件,他更加感觉到华人需要一份报纸来维护华人整体的形象,它可以跨越党派、地域,来沟通在这里的华人和他们家乡的华人,中国人和德国人,华人和德国主流社会。

办报生涯中,修海涛深刻地体会了前人的说法:“如果你要一个人破产,就劝他办份报纸。”他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很多,首先当然是经费问题。修海涛的报纸是不收费的,经费只好全来自广告收入。争取广告量变成了重要任务,这也是为什么修海涛自称他的出版事业为“商业活动”。

修海涛所面临的困难当然还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给《华商报》的不同评价,但他坚守“事件为导向”的媒体原则,也对稿件质量严加控制。他希望他的报纸提供快速、正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和信息,而且有绝对的“实用性”,使得人人愿意而且非看他的报纸不可。

作为学者和文化人,修海涛对两岸的政治发展有自己的见解,他希望两岸可以化解敌意,增加交流。他希望中国未来民主、自由、富强和统一。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强调他个人的立场不需要成为报纸的主流思想,他办报没有既定立场,主要是想提供一个自由客观公正的论述空间。

修海涛的《华商报》要在德国生存,除了得克服上述困难之外,还得面临网路上信息流窜的挑战。德国政府对外国报纸在德国发行的态度如何呢?他提到:这份报纸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限制。他肯定,德国确实是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家。《华商报》实际上对德国政府有非常严厉的指责,比如批判德国经济政策的失误,或是批判德国总理的言论,但是《华商报》的编辑群从没有得到负面的反应,当然,德国政府也没有给《华商报》特别的支持。但是《华商报》如果要采访某个政治人物或某个政府机构,需要什么资料,对方一定会提供。德国政府对待媒体的确是一视同仁。

《华商报》在2002年已经发行了英国版,2003年发行了法国版,未来还将陆续推出荷兰版以及东欧版。

开旅社的儒商

巴尔特的旅馆座落在莱茵河畔,距离科隆大教堂仅数百米远。那里游客如织,特别是当天气好的时候,室外的餐桌和咖啡座座无虚席,莱茵河畔散步、慢跑、溜狗、欣赏风景的人潮络绎不断。这里的确

是经营旅社的好地方,难怪巴尔特的宾馆生意蒸蒸日上。

巴尔特的宾馆是距离科隆大教堂最近的三个宾馆之一,也是少数由外国人经营的宾馆。既然是外国人在德国境内做宾馆生意,会不会比本地人遭遇更多的困难。他说有些客人推进了门一看,是中国人在经营,吓了一跳,便开始担心住进去后,东西会不会弄丢。西方人总是对此有些偏见。但是巴尔特以他诚信和负责的态度获得了顾客的信赖。如今这种偏见已经比较少见。

巴尔特来自内蒙,1989年首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德国讲学,研究重点是游牧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基于这样的接触,他1992年进入科隆大学读书。其实在他来德国读书之前已经在中国当了8年的大学讲师,并且长期在一份学术刊物担任编辑。他1996年拿到科隆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蒂宾根大学获得比较宗教学系的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有关成吉思汗的祭祀祭典,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的一本有关这个题目的博士论文,这本论文后来在日本出版。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去了许多地方如英、法、德、日、韩等讲学、做研究和开会。

如此一个有学术地位的人,为什么会弃学从商呢?他解释说:“我们蒙古人自古以来便是过游牧生活,我在现代社会中,也是过着游牧生活,我到不同的国家去讲学,想想,也不是个办法,因此在和家人商量后便下海从商了。”

巴尔特目前在德国拥有两家宾馆、一家旅行社、还有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旅游以及文化事业。有了哲学思考的训练和学术研究的基础,是不是对他从商有帮助?他经商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他认为:第一,他的商业判断准确。第二,他知道宾馆生意是服务行业,必须和人和整个社会打交道,所以态度要友善,肯负责,要做到“顾客至上”的原则。第三,他奉行 “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规则。他该当经理时他就当经理,该站柜台时就站柜台,该做早餐时就做早餐,能伸能缩,在每个职务上都能谨守本分。

他丰富的社会经验,有一部分来自于他读书时打工所累积的。当他攻读博士期间,因为没有奖学金,只好靠着自己的双手想办法谋生。他开玩笑的说:“除了没下过矿坑、没生过小孩,什么样的工作我都做过。”比如当出租车司机,帮人打扫卫生,替官员、部长或是法院做翻译、洗盘子、开车送饭,巴尔特的打工生涯其实是多彩多姿的。

在事业成功之余,巴尔特不忘记回馈社会。从1995年开始他为内蒙好几个中小学提供了许多奖学金,资助有心上学却经济困难的学生。他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民素质、教育程度低落。有些是观念跟不上,虽然有法律但是法律不够健全。如今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提高国民素质、国民教育水平。因此他也愿意就他的能力所及来完成这个使命。

虽然经商成功,事业有成,但是他内心最喜欢的工作却是学术研究,因此打算退休后再回去做学术研究。

随遇而安的超市小老板

金龙商店内人潮不断,店内贩卖各式新鲜蔬果、米面、罐头、调味料、干货、冷冻海鲜、小礼品、杂货等等。小小的店面挤满了人,生意极好。黄老板年纪才不过27岁,却经营得有声有色。其实平日管理店面的并不是黄老板本人,而是他的夫人。

黄老板1994年来德国,当时他才16岁,来德国主要是投靠父母,因为他的父母早就在德国开中餐馆。来了之后,并没进学校读书,而是帮父母照料餐馆的生意。结婚后,1999年自己也出来开餐馆。因为餐馆生意不好做,所以才改行。他提到改行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来德国开餐馆的越来越多。而且因为经济不景气,上餐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少,偏偏中餐馆又越开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对的利润也越来越薄,再加上德国人对中餐馆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所以他只好关掉他的中餐馆。

结束餐馆生意后,黄老板在波恩开了这家金龙中国超市。如今这家超市已经开了2年,生意还不错。但是黄老板承认,其实在这过程中,他碰到一些困难。最主要的问题是和德国人的沟通。除了语言的隔阂,文化、生活、思想上彼此都有差距。其实并不是黄老板不想和德国人沟通,德国人对中国人也很陌生。所以他希望随着更频繁的交流,许多隔阂可以逐渐消失。

黄老板期待他的下一代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他有3个儿子,都在德国出生,和德国人一起成长。所以他这一代面临的问题,可能到下一代就不存在。虽然生活上有些隔阂,但是总的来说,他对目前的生活还是满意的。

太太也赞同这种说法。问她在德国生活过得好不好,她直说还可以。反正这里的生活和中国不一样。但是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黄太太形容德国生活是比较单调和孤单,但是这里也有这里的好处。

黄老板补充说,如果有人只想要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打打工过日子,在德国是比较舒服的。但是他却打算趁年轻的时候,多闯闯,不让自己老了后悔。原来,黄老板将管理超市的任务交给太太,他自己则想找些其它的出路,特别是和中国做生意。他想再努力试试看有没有其它门路。这几年他也回中国好多次,去考察那里的市场。

工作之余,黄老板有他自己的休闲方式:他喜欢收藏古董和打打麻将。黄老板笑着说,在波恩很容易找牌搭子,因为大家都觉得无聊。

黄老板从开始收藏古董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的光阴,交了不少学费,其中包括不少冤枉钱。原先黄老板在跳蚤市场寻宝,如今则多半在拍卖行找宝物,因为拍卖行的东西质量好,但是价钱也相对地昂贵。他主要收藏中国的古董。黄老板表示,没有给自己定目标,看到有好的东西就收藏,部分收藏的东西也拿去卖。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中国的文房四宝,而且也因为文房四宝好收藏,不像字画等价格高而且保存困难。

离秋在他乡散文随笔 第5篇

秋,是万物喧哗殆尽的一偏荒凉;秋,是万物对生命的一种归还;秋,亦是灵魂的一次超脱...

离秋,原野的草枯黄了,一株胜过一株,成片的,它们不只是完成了生的意义,而死依然是一种使命...

离秋,落叶一层盖上另一层,为大地披上新衣,亦或是给人民垫了一道红毯...

红色也会淡去,最后寒风作祟让它们化作春泥...

离秋,田间的绿早已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金黄金黄的海洋,不久那些匆匆的身影用汗水把海带回了家,千家万户...田也露出了本来面目,方的方,圆的.圆,各有各状,有高有低...

离秋......

时间滑落指尖,落下的秋般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遥想春时种下许愿树挂满的是红红的愿望,春风的轻软让它们安逸成长,他用心为它们驱赶虫鸟,去除杂草...

春过,一阵阵夏日肆意其身,才一瞬的时间,愿望掉落了大半,待花开时已满是伤疤,可忘不了的是同苦共难,舍不弃的是少年轻狂,放不下的是养育情深...

掉落的是梦的天真,掉落的是弱不禁风的意念,掉落的是无知年少...

留在树上的,留下的是勇敢,留下的是成熟,留下的是智慧...

谁道: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候韶华易老,狠留不住年华似水,狠遇不见江山如画...

若学不会琵琶,手指再纤细也是错误的美丽;

若写不出佳话,醉的多深也是惘然;

若遇不见你,再无尽的投入也不过是独角戏...

离秋,烟消云散,归于平凡,超于平凡,留给苍穹的是一首寂静的未了的歌,把歌的结尾部分留给了下一个轮回...

离秋,再见秋天...

寒风拂枯树,

倦鸟归旧巢;

离人泪千行,

[教育随笔]你在他乡还好吗 第6篇

宋雪琴

小芳是我在职业学校时所教的学生。她好学、积极、向上,赢得了老师们的喜爱,是我信任的语文课代表;她文静、友善,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每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她都榜上有名。一切好像都很顺利,美好的未来似乎在向她招手……

,我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没想到我接待的第一位咨询者竟然是小芳!

小芳说,刚开始学习和住宿生活都很顺利,和老师、同学相处都很好。但是从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她总感觉周围的人都在议论她,说她的坏话,觉得班级里的同学、宿舍里的同学都在背后说她难听的话。我询问具体的议论内容,她又支支吾吾不愿意说。

我判断,这是同学之间生活上闹的小矛盾。于是安慰她:“你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之前大伙儿也都挺喜欢你的,为什么有了矛盾不试试和同学开诚布公地聊聊呢?我想你们一定能够互相包容谅解的。”

转眼间,一个学期结束了,暑假就来了。

九月一日开学,再次见到小芳,我整个人都呆了。她目光呆滞,脸上尽是疲惫,头发也不再是以前扎得整整齐齐的马尾辫,而是胡乱地扎了一把,几绺头发也没有绑进去。我把她拉到一边,了解这个暑假她是怎么过的。

她告诉我,这个暑假呆在家里她很不开心,爸爸一直说她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经常听到爸爸在房间里对着妈妈说自己的坏话。

一个暑假的休息,她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了,由本来的同学关系的问题,又延伸到亲子之间的问题了。

我去找她的同学、舍友做工作,意外的是,小芳的同学和舍友都说并没有对她有什么意见,更没有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只是觉得小芳越来越孤僻了,平时独来独往也不和她们沟通交流。

周末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小芳家。她的家就在我老家的附近的山的另一边,交通不是很方便,要走很远的路才能走到那个简陋的`屋子。她的爸爸是个特别老实的农民,看到我很局促,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很紧张地忙前忙后。小芳就坐在门口的板凳上,低着头,不搭理人。

在小芳的房间里,她告诉我,她还是经常“听到”别人不停地说,不停地说,说着各种下流的话……所以自己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恨不得打一棍子把自己打晕,这样就可以睡觉了。

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小芳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差,整夜整夜地失眠,她已经没有办法来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爸爸妈妈给她请了病假在家里休息,但是她在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周围的任何人沟通。

考虑再三,我建议小芳妈妈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去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检查下来的结果却让我心中一惊――抑郁症。所有小芳听到的别人对她的议论,都是她自己臆想出来的,正值青春期,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才会臆想出各种别人说的下流话来。成因很复杂,可能是受了什么刺激,也可能是青春期发育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治疗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住院治疗之后,她妈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孩子吃了药幻听臆想的情况没有了,但是人整个人胖了一圈,精神不好,有点傻呆呆的,反映也很慢。学是没法上了,等医生同意,就带她到外地去打工,换换环境,心境也许更好一点。

放下电话,我的心很沉重。心理、身体的疾病把一个自信乐观、积极上进的孩子折磨成了什么样子了!而我如果早一点发现小芳的心理疾病,也许一切还能早点掌控。

人就像一本复杂的书,有一些页码已经被翻开,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就如我所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得失在方寸间,责任重大,只有怀着敬畏之心,不轻率,不武断,才能不辱使命。

小芳,好久不见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痊愈?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有没有成立美好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每每回老家经过你家村子附近时,我都在想:你在他乡还好吗?

[点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当务之急

小芳,一个多么可爱,多么懂事,多么善良的孩子!然而,无情的抑郁症缠上了她,把她折磨得不成样子。这件事成了作者心中最深的痛……

作者作为初入心理咨询领域的新手,未能及时判断出小芳的病情,这本属正常。作者却为此耿耿于怀,深深自责,从中我们看到为师者的良心。这世上有阳光也有阴霾,有温暖也有寒潮。把阳光和温暖带给孩子,把阴霾和寒潮挡在身后――这也许就是为人师者的责任感吧。

今天的孩子,应试压力很大,导致心理问题频发,严重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抑郁症患者更多的关怀,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也是作者通过本文告诉我们的。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 )

我在他乡的故事随笔:绣球花 第7篇

几年前当我拥有一个小院子的时候,迫切希望种几株绣球花,买了几株种下,也曾按捺不住,在月黑风柔的初春雨后,斗胆偷偷挖了株绿化带里的绣球花一起种下,格外疼爱。

那日,异乡人等众友晚饭后到我家喝茶聊天,初夏的连日阴雨初晴后,空气格外好,客厅里坐不住了,点了蚊香坐到了院里石榴树下,石榴花开正艳,夜色里,灯光下,绚丽点缀于绿叶之中,凌霄花高高在上,含苞欲放,青草的香气和泥土的味道,院外的玫瑰也有淡淡飘香,坐着聊天,蕊带着儿子来坐了会,他们在聊小孩读书,将来……异乡人站到了院外在树影中看着灯火通明的客厅,我在窗下,隔着新搭建的丝瓜棚,有一句没一句的讲了几句,猜不透他到底在看什么,也绕出去看看,两个摄影师是坐在客厅里翻看杂志,蓝调唱片的调子弥漫在空气里,很适合这样的情景,望进去只觉有一种以前没感觉到的温暖气息,看看院内外,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

索性沿着木栈道走走,就经过了那片绣球花,正是花季,开得无怨无悔,一股宁愿开到爆炸的不管不顾,折下一枝,顺手送给了异乡人。晚风正柔,忽然就不愿停下来有散步的兴致,慢慢走啊走的,走到了后面的大花园,初夏的黑夜里,满园都是生机勃勃的绿,玉兰、石榴、绣球,不知名的小草花,安静的绽放在夜色里,异乡人和我随意的说着话,有在小城置业的想法,说同事也有在这置业的想法,好奇他们到的地方那么多,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吗?回说不是,常熟的感觉太好,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安静便利,适合人居住,吃的食物美好,人也是如此的和善,走走老街小巷,有想住下来的冲动,又会觉得这样的生活会被磨去太多……哦,也许吧,只是你不知道无关地点是在哪里,安逸的生活总是有磨掉意志的嫌疑,其实和生活无关,和心情有关,只是一念间的事罢了。

跨过一点水渍时,才发现自己穿着室内的拖鞋,想起他们刚进门时,各人找鞋子换,独异乡人认真问我,我要他穿哪双?像爸爸问我:妹妹,哪双是我的?哥哥问我:穿哪双?就给了他新买的,本打算留给爸爸穿的拖鞋,此刻正跟着我们在大花园里散步。暗摇头却很高兴,施施然回到小院前已是被望眼欲穿了,朋友们要散了。异乡人手里始终认真的持着绣球花,回到灯光里,只觉得异乡人的眼睛亮亮的,有星光。

送走朋友们,刷洗了拖鞋,终是推门出去,也折了两支绣球花,插入小瓷瓶,花太美,想想此一别,不知何时见,看着有点发呆,不忍心就此失去,翻出颜料,画了下来。

一直知道绣球花是一种色彩极其多变的花。就像人生,在短短的一个青春的花季里,各种体验、各种不同,很平凡、但又绝不平庸。说平凡,是因为它并不是什么特别名贵娇艳的花。就如同你我的出身都很普通,不是大富大贵之家。说它不平庸,是因为它在什么样的土壤里,都能开出绚烂的色彩,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时,花色也会随即改变,也如你我,出身普通,但是自己努力,各自在不同环境下发展拼搏,总是能够获得自己的人生体验。当然,异乡人,我明白你们的辛苦,那日看见你的黑眼圈,疲惫的双眼已经没有活力,我已明白。但是,多年后当你回忆起小城的这段工作生活时光,这些酸甜苦辣的际遇,都是属于你的独特人生色彩和财富,这才是值得骄傲的。当然,绣球花的花语除了善变之外,还有骄傲。

的确,在什么样的酸碱度下,它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特别颜色,值得骄傲。

我想,在什么样的酸甜苦辣的际遇中,都学习一下绣球花,随酸甜苦辣显示人生色彩,搞不好这才是可以交代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吧。当然,睡觉也要象一团绣球花,睡得安详宁静,来日则又是灿烂明亮。

在他乡的日子 第8篇

我们在老乡的带领下,去了几家服装厂。可老板对我们不屑一顾,硬梆梆甩出一句话:“不收人!”便把我们拒之门外。晚上,我们挤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同去的晴儿给我们每人一袋方便面,我向店主要了一点开水,大家一起凑合吃着。望着大家失望和疲惫的眼神,我说:“明天我们去招聘市场看看,说不定能找个活干。”“去应聘吗?我们一没学历,二没技术,人家能收吗?”晴儿为难地看着我。“去试试吧!总比呆在这儿强。”我安慰着晴儿。

第二天,为了省下几元钱,我们只喝了一杯开水,早饭也没吃便朝人才市场走去。由于来得太早,门还没开,远处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在闲聊。我们找了个干净的台阶坐下。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希望这次能成功。上班的时间终于到了,人群涌向大厅。许多求职者把简历和资料递给工作人员。我几次站起,试着向前走,但最终没敢上前。眼看临近中午,招聘会上的人渐渐少起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一位工作人员走去。“把你的简历和毕业证拿上来。”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说。“我刚从农村出来,啥也没有。”我脸红了。“那你来人才市场干吗?你没看到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吗?更何况你们!”我顿时觉得很自卑,于是逃也似的跑出大厅。

回到出租屋,我一头栽在床上,痛苦地闭着眼。这时房东微笑着走进来对我们说:“我有个表妹,在一家玩具厂上班,听她说这几天厂里招工,你们愿意去吗?”一听说有活干,我不顾全身的酸痛,大声说道:“愿意去!啥时候去?”工厂离我们住处不远,房东带着我们来到玩具厂。她表妹是厂里的主管,直接把我们带到车间里上班了。工厂实行轮班制,一天干12个小时,工作是累点,可毕竟能找到口饭吃。我们拼命地干活,白天加班加点,晚上挤在一间15平方米的宿舍里,盘算着到春节能带一些钱回家,让家里人也好过一些。

终于熬到了春节,我们即将返乡时,心中百感交集。回想这半年多紧张而繁忙的日子,晴儿不禁哭了起来:“燕姐,外出打工怎么这么难呀!”“别哭,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我安慰晴儿。

回到家里,母亲看着我消瘦的身子和满是老茧的双手,不住地埋怨我,都说外面日子好过,看你咋累得没个人样啊?我心里酸酸的。后来我同老公商量,看人家邻村,家家户户搞养殖搞得有声有色,政府也放宽政策扶持农户搞种植、养殖,我们为何不利用自家的荒山一边种草一边养殖?我又找了几个姐妹商量,准备在家自己创业。看着我认真的样子,老公笑了。

关于在他乡求学的随笔:乡间一隅 第9篇

那一年我离乡远航,品到了望不见家乡的无望,所以我藏了一片于心的一隅,以便在外细细回想。不曾离家的我,尝不到老父亲的陈酿,以及妈妈的鸡汤,更是曾在无数次吃米饭的时候回想,若在家乡,那面该有多香。

故乡的云,终是遐想,故乡的雨,淋不到心房,故乡的人,暖不到身旁。

但难道我应是一直如此彷徨,不。吾心安处既吾乡,虽长处身于外,父母的一通电话,即是绕于指尖的故乡的芬芳。品到北方的一碗面,于熟悉之味找到心隅的家乡。

最熟悉的芬芳,是故乡牡丹盛开之际的清香。细细回味,隋唐遗址的磅礴不遗眼旁,三月牡丹正盛,花开时节京满誉;六月芙蓉吐蕊,蛙声鸣鸣独芬芳;腊月寒梅片片,瑞雪层霜一抹香。又看洛水流长,涛声阵阵令我思起连曹植都声声赞誉的那位姑娘: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秋。此间都不能细描洛神之美之姿。再听钟铭齐响,博物馆中的古物诉说着十三朝的悠长。是的,我的故乡,中原之所,国花繁盛之地,十三朝帝都——洛阳。

最熟悉的脸庞,是故乡父母殷切期盼的目光,景色虽美,但也犹有腻的一刻,老父,老母虽褶皱满面,却是不会疲的佳景。老父殷切的目光,不忍相忘,老母低声的嘱咐,牢记莫忘。

最难忘的味道,是母亲临行细熬的面汤,一碗捞面,是家乡最纯正的味道,一碗面汤,味蕾犹自发香。还有老父的大盘鸡,是我满嘴流油的祈望。啤酒鸡,红烧肉,独属于老父的味道在芬芳。佳节回家总要添上几斤赘肉再上路,甚至不舍减掉,因为总是那徒添的斤两让我回味家 香。

微风阵阵携来牡丹花香,此国花灿烂是吾乡;夏蝉呲呲映的荷花婷婷,此芙蓉独雅是吾乡;冬雪层层更衬寒梅锦绣,此铮铮傲骨是吾乡。妈妈临行嘱咐是吾乡,父亲细煲鸡汤是吾乡,舍妹调侃玩闹是吾乡。诚然:吾心安处即吾乡。

我不能长在家乡,因为求学路遥遥,求知途远远,但我定会撷一朵故乡的云,一句母亲的问,一碗父亲的汤,一片故土的景,藏于心之一隅,以便细细回味,遥望。

远走他乡半年随笔:他乡与故乡 第10篇

“他乡”与“故乡”这两个词,往往刺痛着人的神经却叫人挥之不去,总在无形之中缠结成一条长绳,拴紧游子在两头的心。他们挣扎得叫痛,却又不舍松绑,这份纠结就像拉着船的纤夫,他们明知拉紧便疼,年年岁岁,却又用绳在手上打了死结。岁岁年年,中间隔成一道高墙,思念飘不过,秋水难望去。

来往经年,只能痴望天上的那轮明月,低头思着故乡。是否物是人非?也许事事未忧,物是人未非。此后经年,“月是故乡月,水是故乡甜,愁心已托云彩寄,梦回故里几千回”。反复沉吟,这也许是最好的解脱。有如佛家所说:苦海无边终解脱。

但最好的解脱,就是常回家看看,无论潦倒半生,或是功成名就,带回的是一种心情,无所奢求的是那些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忍心游子天天归去,但故乡每天都在牵挂于你,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只希望你在他乡冷暖自知。

谁记住谁?谁思念谁?你回,便好。不回,且思念变浓。八月的柚子又在思念的季节飘香,中秋月圆人却不团圆,谁总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谁的泪今夜又落成一段秋思,围成篱墙,庭院深深深几许?九九重阳,遍插茱萸,总少了一人,菊花酒酿成的几坛等待,却望不见驿道天涯马嘶驰来,黄花已变瘦,你还在异乡为异客。浓浓的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他乡的游子,你何不归家,去把新桃换旧符。

有的人能回却不敢回,吟唱“反觉他乡是故乡”,如此完美的解释,也许是最好的安慰,这何尝不是最痛的悲哀。有的人想回终不能回,望断乡路剩下茫茫,问年年芳草又生,问自己问遥遥的归期,问天上的来雁问西去的落日,问南北来客问千山万水外的天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这是一种怎样的惆怅?到最后还能问谁?再到最后傻傻痴痴,心生迷惘,还敢问“日暮乡关何处是”吗?慢慢地霜鬓白头,乡音虽难改去,但故乡的景模糊了,故乡的人也陌生多年。有的人踏出乡关终不回,这又作何种的解释?也许已寻找不到故乡,就像余秋雨所说的,故乡多次改名,模糊到不知何处才是故乡。还是怕近乡情怯?难忍归去,载不动太多愁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然而,总有某种相关的景象触发你的乡情,李白这首诗就是最撕心裂肺的诠释。不管你回与不回,忘不忘觉,故乡对你的呼唤,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能刺痛你。

游子一旦从千山万水中归去,看到故乡的憔悴,变老的容颜,却又迫不得已地想着他乡,想着他乡的工作,想着他乡未奋斗完的梦想,恨不得今夜又悄悄轻舟催发,明日又是无尽天涯。故乡对你千呼万唤,从不把你赶走;你对故乡朝思暮想,却把自己匆忙抽身离去,留不暖几日的温存。人生,就是如此的匆匆与无奈。

他乡对于故乡而言,是游子四海漂泊的家,故乡对于他乡而言,却是游子落叶归根的家。游子站在他乡,遥望故乡也是天涯,站在故乡远眺他乡,何不也总是无限天涯。对于游子来言,只不过是不同的家,装着两处的心,一种相思,岁月悠悠,梦幽幽。

时光在错过杂文随笔 第11篇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太多的想做的而没做的,都曾构想于脑海中,却湮没在平淡而忙碌生活里。

要说“错过”,也真是有的:有些风景,还来不及欣赏,便已远去;有些机会,还在努力拼搏中,机会就已错过。

想读书,等候时间宽裕点吧;想旅游,等气候更适宜些吧;想创业,等经验和资金充足些吧;想对家人说出“我爱你”,可又觉得羞于出口,不如来点实际的吧;想对双亲尽孝,却搁置在为孩子忙碌的后面,直到子欲孝而亲不待;想检查调养透支的自己身体,但总被“等有病时再说”而搁置……

这就是生活,人生就是在犹豫、等待、拼搏、忙碌中度过的,我们并没有错过,因为有“错过”的生活,这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并不是遗憾的错过。

其实,生活的路上,大部分人,都是被动的被生活牵着走的。人哪,往往在年终岁尾时,才会惊觉时光流逝,才会觉得有一些遗憾和错过。

梦想,在他乡延伸 第12篇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八,郑州市火车站异常繁忙,各个候车室挤满了人。人群中处处可见农民的身影,最容易辨认的是三四十岁的农民工;破旧、土气的衣着,大而笨拙的包袱,半躺在铺盖上的习惯,都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和来城市的目的及打工生活的艰苦。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很简单——养家糊口。

然而,在这群返乡大军中,却有一小部分人选择逆向而行,离开家乡,远赴异地,寻找梦想。21岁的农家小伙子李宝国就是其中之一。和父辈不同,他梦想的天空在城市。

远赴异地

站在人流中,李宝国和一般城市上班族并无多大区别。他衣着普通,神情放松,简简单单一个背包,是全部行李。唯一不同的是,在众人千里归乡过春节的时候,他选择了远赴异地。

“我在乌鲁木齐开了一家化妆品店,要回去照顾生意。”原来,李宝国的家乡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乡,2001年,中学毕业后,李宝国和同乡几个年轻人带着梦想一起到新疆乌鲁木齐市打工。

“我没有多高文化,只有去做化妆品销售。做了5年,积攒了一点钱,也有了一定的销售经验,我就有了自己开店的想法。”2006年,李宝国在老乡的帮助下,在乌鲁木齐市开了一家小型化妆品店。有了自己的商店,李宝国就有了扎根乌鲁木齐的想法:“我要在乌鲁木齐扎根。为了梦想,我已经3年未在家过春节。今年,是业务上需要,到山西了一趟,随便回了家。在家呆了8天,父母让在家过年,我坚持要走……”

按照列车行进速度,李宝国要到大年三十下午,才能达到乌鲁木齐市。宝贵的春节时间消耗在路上,他并不感到遗憾:“年轻人、事业重要!现在,辛苦一点,以后春节才能过得更好。”

大年三十下午,李宝国父母开始准备年夜饭的时候,李宝国到达了乌鲁木齐市。

对李宝国来说,这是个别样的春节。火车上,他已经盘算好送给顾客也是给他自己的新年礼物。

他乡之梦

回到自己的住处,简单吃过饭后,李宝国立刻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他的店里就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饰品,轻快、活泼的贺岁音乐轻轻袅袅,在空气中旋转、飘逸。走在小店里,头顶、眼前晃动的都是精美的饰物,向前走一步,说不定就和小猪撞个满怀,或者脸上突然就飘来了几片绿色的树叶,走进来,听着小曲,一时之间竟让人忘记自己是在商店里。“我感觉很不错!相信顾客进来,也是一样的心情。”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李宝国满心喜悦,“我还要推出新春酬宾活动,利用春节扩大影响。

一个人的春节并不孤独。大年初二,李宝国的店铺更是热闹,几个在乌鲁木齐过春节的同乡早早就赶来拜年、捧场:“这几年,在这里过年,我们一直把同乡当成自己的亲戚。每有重要节日就互相走动走动,一来,增进一下友谊;二来,慰藉思乡之情。”

对于春节不能侍奉父母左右,李宝国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很想念亲人,想念父母,但我并不孤单。我家中还有一个哥哥,他会尽心照顾父母。父母也希望我有出息。他们会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等我事业有了进展,会尽心孝顺他们,给他们个幸福的晚年。”

上一篇:张小娴的经典爱情美句下一篇:写给知青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