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

2024-06-08

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精选8篇)

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 第1篇

5、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答案:P’=m/c+v=200/(200+800)=20%

[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七大转化之一}

[难度] *** [概念]预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注:流通资本和固定资本,一个是小c;一个是大C,一个是预付;一个是生产,一个是价值构成;一个是有机构成,有阶级性}、利润率、七大转化:略。

6、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7、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¹;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¹;是多少?

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 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¹;=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M¹;=90000元/18000元=500%.计算方法2:M¹;=m¹;×n=125%×12/3=500%.

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 第2篇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形式相互连接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间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像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等等。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今后他还将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发展。3)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这个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出理论创新,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解析 第3篇

近几年,经济常识计算能力已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商品价值量计算

[原题](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

C.18元D.18.75元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5÷(1+50%)=10(元)。

第二步,计算出2008年该国单位货币的实际价值。2008年该国货币贬值20%,则意味着等量货币只具有原来(1-20%)的购买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1-20%)=12.5(元)。

[原题](2009年全国文综Ⅱ卷24题):某国2008年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为6元,若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本年的价值总量和该商品的价值量各为多少?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商品价值总量为:6×100=600(万元)。第二步,根据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的原理,设20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则600=X·100(1+20%),X=5(元),或用另一种算法:6÷(1+20%)=5(元)。

[点拨]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必须搞清楚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很明显以上两题都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所以2009年24题中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难度较大,除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还涉及货币的贬值、商品的价格等问题,这些课本只简单提了一下。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是反比例关系,货币贬值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就会越高。

二、纸币发行量计算

[原题](2007年四川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A.1.8万亿元B.2万亿元

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此题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从理论上推导出,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由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则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也增加10%,即为2×(1+10%)=2.2(万亿元)。第二种用公式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国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时,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1+10%)/8=2.2(万亿元)。

[点拨]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牢记公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本应发300元,而实发了600元,则此时1元相当于0.5元。

三、股票价格计算

[原题](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可以获得5%的利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理论上最多能购买的股票数为()。

A.12500股B.10000股

C.8000股D.7500股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该股票的价格为(1×5%)÷4%=1.25(元),据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0000元可买:10000÷1.25=8000(股)

[点拨]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的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应注意的是此公式计算出的是一支股票的价格,要计算所买股票还应乘以股数;预期股息有时直接给出,如票面金额为1元的股票,一年可获得0.05元的股息,这样直接用公式计算即可,若间接给出股息率,还要乘股票的面额,如上题的股息为1×5%=0.05(元)。股票的价格公式是不完整的,教师授课时要加以拓展说明。

经济常识类经典计算题解析 第4篇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一、 关于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若其它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1 (2011年上海卷)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

A. 40元 32元 B. 40元 50元

C. 30元 50元 D. 45元 32元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商品的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百分比),其中“提高”为“+”,“降低”为“-”。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28元÷(1-30%)=40元。通货膨胀率反映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现在价格-原来价格)÷原来价格,通胀后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胀率)。通货膨胀率为25%,商品的价格=40元×(1+25%)=50元。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B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2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总产量为10×(1+20%)=11万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32÷(1+20%)=110元,则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单位商品价值量×总产量=110×11=1210万元。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C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二、 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3 (2012年海南卷)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

A. 0.5次/年 B. 1次/年

C. 2次/年 D. 3次/年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说明币值不变,原来一元还是一元,依据公式得30÷15=2次。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C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三、 关于企业利润计算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投入少,产出高,利润增加,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4 (2011年大纲版全国卷)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与资产之比)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

A. 6% B. 10%

C. 12% D. 15%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首先算出去年的利润率2÷20=10%;今年的所有资产(包括借的资金10万元)是20+10=30万元,因为利润率和去年的一样,今年的利润是:毛利润30万元×10%=3万元,还要扣掉利率10万×6%=6000元;今年的纯利润应该是2.4万元。那么今年甲自有资金利润率为2.4万÷20万=12%。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C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四、 关于税收的计算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5 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144.5元(850元乘以17%的税率)。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 )

A. 110.5元 B. 255元

C. 85.9元 D. 144.5元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1500元×17%-144.5元=110.5元。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A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五、 关于利率的计算

存款利息是银行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6 (2012年福建卷)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30.00,美元存款年利率为3%,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2.5%,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

A. 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

B. 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

C. 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D. 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10000元人民币存款1年获得的收益是10000×2.5%=250元,购买一年期国债获得的收益是10000×3.7%=370元,兑换成美元,存款一年获得的收益是(10000÷630)×3%×630=300元。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B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7 (2010年浙江卷)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A. 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 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 甲乙两国资金呈现等量流动

D. 甲乙两国之间结束资金流动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假如投100单位,一年后在甲国获得的本息为101;假如在乙国投资本息为103,贬值2%意味着现在100单位相当于以前98单位,则本息为100×(1-2%)=100.94,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A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六、 关于汇率变化的计算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8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依照中国—东盟自在商业协定,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假如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施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履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 80,84 B. 84,80

C. 84,64 D. 84,100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计算分两步实现:(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价值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2)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C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七、 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9 (2011年上海卷)下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

A. 27% B. 42%

C. 38% D. 32%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食品支出4万元,家庭消费总支出为4+1.6+2.3+1.7=9.6万元,恩格尔系数为4÷9.6=42%。注意国债、股票和银行储蓄属于投资,不属于家庭消费支出。

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 第5篇

1.“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2.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3.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4.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价值则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量。(×)

5.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就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6.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简称。(√)

7.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最灵敏的调节手段。(√)

8.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的作用。(×)

9.“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0.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1.事物内部有同自己相反、促使自身灭亡的因素。(√)

12.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14.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15.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能突破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开拓新的局面。(×)

16.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17.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是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二种方式,因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

1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9.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而没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常见题型 第6篇

一、弹性计算

1.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 = 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QQ解

(1)由于题知Ed,于是有:

PPQPEd(1.3)(2%)2.6% QP所以当价格下降2%时,商需求量会上升2.6%.QQ(2)由于 Em= Em,于是有:

MMQMEm(2.2)(5%)11% QM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11%。

2.假定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A=200-Q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Q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A=50,QB=100。

求:(1)A、B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那么,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AB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解(1)关于A厂商:由于PA=200-50=150且A厂商的 需求函数可以写为;QA=200-PA 于是

关于B厂商:由于PB=300-0.5×100=250 且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B=600-PB

于是,B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当QA1=40时,PA1=200-40=160且 当PB1=300-0.5×160=220且 所以

(4)由(1)可知,B厂商在PB=25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B=5,也就是说,对于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厂商将商品价格由PB=250下降为PB1=220,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具体地有: 降价前,当PB=250

QB=100

时,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PB•QB=250•100=25000 降价后,当PB1=220

QB1=160

时,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1=PB1•QB1=220•160=35200

显然, TRB < TRB1,即B厂商降价增加了它的收入,所以,对于B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它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3.假定同一市场上的两个竞争厂商,他们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PX=1000-5QX和PY=1600-4QY,这两家厂商现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是100单位X和250单位Y。(1)求X,Y 的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

(2)假定Y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X下降到75单位,求X厂商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3)假定Y厂商的目标是谋求收益最大化,应该采取怎样的价格策略? 解:(1)设QX=100,QY=250,则

PX=1000-5QX=500

PY=1600-4QY=600 于是X的价格弹性 Ed(X)=dQx/dPx*(Px/Qx)=-1 Y的价格弹性 Ed(Y)=dQY/dPY*(PY/QY)=-0.6(2)设QY’=300,QX’=75,则 PY’=1600-4QY=400 △QX= QX’-QX=75-100=25 △PY= PY’-PY=-200 所以,X厂商产品X对Y 厂商产品Y 的交叉弹性

EXY=AQx/APY * [(Px+ PY’/2)/(Qx+ QY’)]=5/7(1)(4)由(1)可知,Y厂商生产的产品Y在价格P=6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也就是说Y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提价会使总收益增加。这一结论可验证如下:

降价前,Y厂商的总收益为 TR= Px QY=600*250=150000

降价后,Y厂商的总收益为 TR= Px QY=400*300=120000 可见,Y 厂商降低其产品价格将使其总收益减少,故降价对Y 公司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二、消费者均衡

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的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

2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1/MU2=P1/P2 其中,由U3X1X2可得:

MU1=dTU/dX1 =3X22 MU2=dTU/dX2 =6X1X2

于是,有:

23X2/6X1X220/30

(1)整理得

将(1)式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1+30X2=540,得:X1=9,X2=12

2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U3X1X23888

三、生产三阶段

5.教材P125 第三题

解答:

(1)由生产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 Q=20L-0.5L2-0.5*102 =20L-0.5L2-50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50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20-L=0解得L=20 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0L-2=0

L=10(负值舍去)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为: APL的最大值=10 MPL=20-10=10 很显然APL=MPL=10

四、完全竞争厂商均衡

6、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解答:(1)因为STC=0.1Q3-2Q2+15Q+10 所以SMC=dSTC=0.3Q2-4Q+15 dQ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且已知P=55,于是有:0.3Q2-4Q+15=55 整理得:0.3Q2-4Q-40=0 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20(负值舍去了)以Q*=20代入利润等式有:

=TR-STC=PQ-STC=(55×20)-(0.1×203-2×202+15×20+10)=1100-310=790 即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Q*=20,利润л=790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即P

TVC0.1Q32Q215QAVC==0.1Q2-2Q+15 QQ令dAVCdAVC0,即有:0.2Q20 dQdQ解得

Q=10 d2AVC且0.20

dQ2故Q=10时,AVC(Q)达最小值。以Q=10代入AVC(Q)有: 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0.1×102-2×10+15=5 于是,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五、不完全竞争厂商均衡

7、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解答:因为SMCdSTCdQ0.3Q212Q140 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 得出MR=150-6.5Q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 0.3Q212Q1401506.5Q 解得Q=20(负值舍去)

以Q=20代人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85 所以均衡产量为20 均衡价格为85

8、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3)比较(1)和(2)的结果。解答:(1)由题意可得:MCdTC1.2Q3

且MR=8-0.8Q dQ于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有:8-0.8Q=1.2Q+3 解得

Q=2.5 以Q=2.5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得: P=8-0.4×2.5=7 以Q=2。5和P=7代入利润等式,有: л=TR-TC=PQ-TC

=(7×0.25)-(0.6×2.52+2)

=17.5-13.25=4.25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其产量Q=2.5,价格P=7,收益TR=17.5,利润л=4.25(2)由已知条件可得总收益函数为:TR=P(Q)Q=(8-0.4Q)Q=8Q-0.4Q2 令dTRdTR0,即有:80.80 dQdQ解得Q=10 且dTR0.80 dQ所以,当Q=10时,TR值达最大值。

以Q=10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得:P=8-0.4×10=4 以Q=10,P=4代入利润等式,有》

л=TR-TC=PQ-TC =(4×10)-(0.6×102+3×10+2)

=40-92=-52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其产量Q=10,价格P=4,收益TR=40,利润л=-52,即该厂商的亏损量为52。

经济法计算题 第7篇

1、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及物业出租业务、2009年12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销售普通住宅10套,面积共计125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为12000元;

2.销售精装修高档公寓3套,面积共计54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为20000元,其中:毛坯房每平方米为18000元,装修费每平方米为2000元;

3.出租写字楼1200平方米,取得租金收入60000元;

已知:销售不动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出租写字楼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计算该房地产公司12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规定,销售精装修高档公寓的装修费应计入营业额;出租写字楼按“服务业”税目征税。

(1)销售住宅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1250×12000×5%=750000(元)

(2)销售公寓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540×20000×5%=540000(元)

(3)出租写字楼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60000×5%=3000(元)

该房地产公司12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750000+540000+3000=1293000(元)

2、某温泉度假酒店是一家集餐饮、住宿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餐饮企业,酒店设有餐饮部、客房部、娱乐部等经营部门,各经营部门业务实行独立核算。2008年6月酒店取得以下收入:

(1)餐饮收入150万元;

(2)住宿收入86万元;

(3)出租商业用房租金收入9万元;

(4)卡拉OK门票收入17万元、点歌费收入6万元、台位费收入23万元、烟酒和饮料费收入71万元。

已知:服务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娱乐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20%。要求:

(1)计算该酒店当月餐饮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2)计算该酒店当月住宿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3)计算该酒店当月租金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4)计算该酒店当月娱乐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1)当月餐饮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150×5%=7.5(万元)

(2)当月住宿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86×5%=4.3(万元)

(3)当月租金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9×5%=0.45(万元)

(4)当月娱乐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17+6+23+71)×20%

=23.4(万元)

3、某城市航空运输企业2009年度发生以下经营业务:

(1)承担航空运输业务,取得运输收入8600万元、装卸搬运收入200万元,燃油 1

附加费50万元。发生运输业务的直接成本、费用6300.46万元;

(2)将配备有6名机组人员的6号飞机出租给甲公司使用8个月(3月1日—10月31日),取得租金收入240万元,出租期间,航空运输企业支付操作人员工资28.8万元、维修费用12万元;

(3)将8号飞机自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租给乙公司使用1年,不配备操作人员,也不承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固定收取租金收入160万元;

(4)当年还承揽一项国际运输业务,全程收费为8万元,其中境外运输业务转给境外一运输单位,并支付境外承运单位运费2万元。

要求:计算该航空运输企业应纳营业税税额。

(1)运输收入营业税=(8600+200)×3%=264(万元)

(2)取得甲公司租金收入为湿租业务收入,应按交通运输业税目处理,应纳营业税=240×3%=7.2(万元)

(3)取得乙公司租金收入为干租业务收入,应按服务业税目处理,应纳营业税=160×5%=8(万元)

(4)联运业务应纳营业=(8-2)×3%=0.18(万元)

应纳营业税合计=264+7.2+8+0.18=279.38(万元)『答案解析』燃油附加费免征营业税。

4、甲建筑工程公司2006年1月份承建一项住宅工程,全部工程于2006年12月份竣工并通过验收,取得工程总价款7860万元。另外,由于工程保质保量提前完工,获得建设单位额外奖励10万元。在施工期间,甲公司将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部分转包给乙公司来完成,按合同支付给乙公司180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款。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期间,支付工程原料价款3782万元,支付员工劳动保护费、工资和过节补助费等173万元,建筑储料场、员工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支出28万元,发放优秀员工奖金4万元,支付业务招待费24万元,支出水、电、暖和施工现场管理费64万元。

已知:建筑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已预缴营业税27万元。

要求:

(1)计算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的营业额;

(2)计算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3)计算甲公司应代扣代缴乙公司的营业税税额;

(4)计算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应补缴的营业税税额

(1)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的营业额=7860+10-1800=6070(万元)

(根据规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6070×3%=182.1(万元)

(3)甲公司应代扣代缴乙公司的营业税税额=1800×3%=54(万元)

(4)甲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应补缴的营业税税额=182.1-27=155.1(万元)

《个人所得税》

1、中国公民王某系国内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08年12月的收入情况如下:

(1)当月工资薪金收入8000元(已扣除“三险一金”等免税项目金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0000元。

(2)从所任职公司取得股息红利收入10000元。

(3)从某杂志社取得发表一篇论文的稿费收入2000元。

(4)从某大学取得讲座收入5000元。

(1)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8000-3500)×20%-555=345(元)

(2)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

每月奖金平均额=20000÷12=1666.67(元)

根据工资、薪金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105=1895(元)

(3)股息红利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0×20%=2000(元)

(4)稿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800)×20%×(1-30%)=168(元)

(5)讲座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1-20%)×20%=800(元)

2、中国公民张某系自由职业者,以绘画为生。张某2009年1~12月收入情况如下:(应试指南P120)

(1)一次取得绘画收入23000元;

(2)将其自有的4间面积为150平方米的房屋出租给张某居住,租期1年。每月租金收入2500元,全年租金收入30000元;当年7月份因下水道堵塞找人修理,发生修理费用500元,有维修部门的正式收据;(不考虑相关税费)

(3)取得保险赔款20000元;

(4)取得购买企业债券利息5000元;

(5)从A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16000元,从B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7000元。

要求:计算张某2009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绘画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3000×(1-20%)×20%=3680(元)

(2)财产租赁收入以每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张某每月及全年应纳税额为:

7月份应纳税额=(2500-500-800)×10%=120(元)

全年应纳税额=(2500-800)×10%×11+120=1990(元)

(3)取得保险赔款20000元,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4)取得购买企业债券利息应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20%=1000(元)

(5)股息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16000×20%×50%+7000×20%=3000(元)

【解析】取得上市公司的股息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张某2009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680+1990+1000+3000=9670(元)

3、某公司部门经理张先生2009年收入如下:

(1)每月取得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9800元;

(2)12月份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

(3)提供咨询服务取得报酬20000元,其中50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基金会。要求:张先生12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1)工资应纳税额=(9800-3500)×20%-555=705(元)

(2)30000÷12=2500元,对应税率10%,扣除数105

年终奖金应纳税额=30000×10%-105=2895(元)

(3)讲学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公益捐赠限额=20000×(1-20%)×30%=4800(元)<50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1-20%)-4800] ×20%=2240(元)

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 第8篇

原则一:根据题干材料的实际意义,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这里的关系式务必要体现出实际意义, 而且针对的是哪个主体要明确。比如:在材料中有“升值了5%”的意思, 就列出 (1+5%) 来表示其实际意义;“贬值了5%”的意思, 就列出 (1-5%) 来表示其实际意义。与此同理, 升值、增加、加快等都用“加号”来表示实际意义;贬值、减少、变慢等就用“减号”来表示实际意义。这要求考生认真审题, 针对题意有几个实际意义, 就体现出来几个关系式来表示。

原则二:根据经济生活相关理论知识 (此处不再阐释) , 可以猜出结果是变大或者是变小, 由此推导出是用除法还是用乘法就能计算出要变大或变小的数。根据题意反映出的实际意义, 分步骤计算出结果。

例题1: (2009高考安徽文综3题)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 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解析】第一步: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 根据材料的实际意义,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30%) , 与之相关的主体是“商品的价值260元”。

第二步:对于原来商品价值量“260元”和“ (1+30%) ”是用除法还是用乘法,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明显会引起社会商品的价值量减少。“260元”和“ (1+30%) ”用除法还是用乘法结合能够使“260元”减少, 很明显是用除法。

因此, 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 (1+30%) =200元。再根据题意得知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 因此, 价值总量是200元×2=400元。所以选B。

例题2: (2008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25小题) 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 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 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解析】第一步: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 根据材料的实际意义,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50%) , 与之相对的是“M商品的价值15元”。又有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20%) , 与之相对的是“M商品的价值15元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的币值”。题意有两个实际意义, 就列两个有实际意义的关系式。

第二步:“M商品的价值15元”与 (1+50%) ;“M商品的价值15元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的币值”与 (1-20%) , 两个对子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可以很简单的看出: (1) 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将导致M商品的价值减少。“15元”要减少, 只能除以 (1+50%) ; (2) 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 将导致用更多的纸币来表示商品M的价值, 即增多。“M商品的价值15元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的币值”要变多, 如何应用 (1-20%) , 对于这个变得相对小的式子, 只能用除法, 才能变得更多。

因此, M商品的价值15元, 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 M商品的价值将变为15÷ (1+50%) ;货币价值下降20% (贬值20%) 后, 将前M商品变化后的价值再除以 (1-20%) 。综合式为15÷ (1+50%) ÷ (1-20%) =12.5。正确答案应为B。

例题3: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那么, 一只羊可以换 ()

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

一般解决这样“提高了二倍”用语的题, 解题思路是: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 而且, 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说明大米的价值量不变, 那么1只羊=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上面的解题思路对于大多数的文科班学生难于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不得要领, 出错率很高。现在用本文的两个原则来解决会相对容易理解和解决。

【解析】第一步:根据题意“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提高了二倍, 既提高了200%, 列出体现实际意义的关系式为 (1+200%) , 与之相对的是“一只羊”。

第二步: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很简单可以看出“一只羊”的价值变少了, “一只羊”与关系式 (1+200%) 如何结合才能使“一只羊”的价值变少?很明显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 会使“一只羊”的价值变小, 所以用除法。

因此, 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 原来一只羊的价值变为1只羊/ (1+200%) =1/3只羊, 现在要用3只羊=2袋大米。所以, 现在一只羊可以换2/3袋大米。

上一篇:六十岁生日晚辈祝福语下一篇:办事处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