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2024-08-26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6篇)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第1篇

浅谈我国经济当前形势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1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保障房建设提速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持续上扬、保障房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能否在2011年发生转折?事实表明,房地产调控的高压势头有增无减,同时中央反复强调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应该说,不管调控如何继续,保障房建设已不容有丝毫懈怠。从全国来看,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的目标定在1000万套,相比上一年任务几乎翻番;从“十二五”规划看,要实现从目前保障性住房占城镇住房不及7%,到“十二五”末提高到20%的目标,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尽管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可为完善住房保障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但保障房建设或仍有些难以绕过的坎,如巨额投入、土地保障、分配公平以及任务执行者的责任与利益平衡问题。

我们看到,为了确保供应量,在保障房建设资金、用地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关政策倾斜:央行、银监会要求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工作,据《201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累计新增908亿元,比年初增长54.8%,高出同期商品房开发贷款48.3个百分点;土地供应方面,保障性住房用地要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要求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商品房的供地不能低于整个住房供地总量的70%,并成为刚性指标。

专家认为,加快保障房建设,实际上是对我国住房保障长期弱化的一次“补课”,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以缓解住房结构性短缺的阶段。随着规划目标的实现,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得到较大提升。

正如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十二五”时期,在全面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同时,再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通过双轮驱动,使住房的保有量和居住人口的数量实现一个基本的平衡。上述制度设计也正是基于我国住房绝对量不足的事实,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务工人员进城也使得城市住房需求增加。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保障房建设是当前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一役,将与市场供应相互呼应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双轮驱动。此轮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加住房供应量,尤其是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扭转商品房独大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障房供应量的增加可以减少商品房的供应压力,以平衡预期而稳定房价,避免因商品房供求关系紧张而造成的价格畸形。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比作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的“两把钥匙”,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房屋有效供给,将有利于房价的稳定和房地产的平稳健康发展。另外,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也有利于稳定房 1 价,降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成本。

由政府主导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现实要求,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已从制度层面进行了规划,但在执行层面还须各级地方政府明确责任、端正态度,其中更为关键的是确保保障性住房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房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政府的思路应该更加开阔,不要仅仅把目光盯在“建设”上。在进行各种探索的同时,必须明确的是要进行全过程监管,警惕在探索过程中使保障房变味、走样,甚至成为少数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对于探索成功的经验,也应该尽快进行规范,加以推广。

中国楼市调查

不久前,曾有学者谈起 “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看,全球有三大泡沫:美国国债、中国楼市、黄金。目前来看,黄金和中国楼市均已出现由牛而熊的‘转势’之兆,惟独美国国债市场在美联储的操纵下尚在‘负隅顽抗’。” 但没想到仅仅在几周之内,中国楼市就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一些新房源开始大幅降价促销,最大降价幅度多在20%~30%之间,个别案例比如北京通州区的京贸国际城,和其高位时相比降价幅度甚至高达40%。也就是说,在一线城市的非中心城区,楼市价格已出现大幅度的松动。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已开始跟进。笔者认为,从投资市场的一般规律上看,上述情况表明,中国楼市的拐点已经可以确认:

第一,房产升值幻象消失,投资需求将自行萎缩。中国楼市自2003年以来的这波壮阔牛市,已经在购房者心中牢固树立了“房价不会跌”的高度预期,但目前的事态发展显然正在强力打破这种预期:在上述案例中,前期已购房业主转眼间就“损失了”几十万元市值。这种“教训”会不断地“警示”潜在的楼市投资者,从而使得潜在的投资需求自行萎缩、投机资本另谋出路。第二,负反馈链条启动,中国楼市将低迷十年。一个体量庞大的市场,持续繁荣的时间越长,接下来陷入低迷的时间就越长,周期使然,无可奈何。因为随着赚钱效应的丧失,市场的“负反馈链条”发生作用,数量庞大的市场参与者开始逐步退出,市场日渐冷却,正如我们从过去几个季度的楼市成交量上可以观察到的那样,这个过程将很漫长。第三,即使放开“限购”政策,楼市也已难改颓势。目前,仍有不少开发商对政策抱有期待,认为政策上的抑制措施一旦放开,楼市将再次井喷。笔者认为,这种想法实在天真:政策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熨平市场波动的效果,但却难改其趋势。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对投资者,目前正确的想法应该是八个字:“大势已去,落袋为安”。

人命币汇率均衡或面临贬值危机

中国学者表示,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汇率,而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人民币汇率还面临贬值压力。中国官方《人民日报》10月27日报道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高洁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会改变单边升值趋势,双向浮动才符合汇率变动的市场规律。高洁称,最近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是中国央行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政策选择。2 他还表示,升值过快会加大外贸企业汇率因素引发的出口成本,加之惩罚性关税的实施,会形成双重压力,加速出口企业破产倒闭,不利于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在所难免。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456。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三表示,中国将继续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但这是一个渐进过程,短期内要求中国大幅度升值是不合理的。

其实,2005年汇改前的与8.2765相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至今已累计升值30.5%。按月平均汇率计算,自去年6月份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6.8%,其中年内累计升值超过3%。国家发改委昨日表示,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走势或仍以升值为主。

2011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四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就国内而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各地方政府铺摊子、上项目的热情高涨。因此2011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宏观经济的历史惯性,结合国际环境和政策取向,对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如下判断: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全年增速不会低于8%;第二,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略微提升,投资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大幅下降,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上升;第三,CPI走势有望控制在4%,此次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冲击,随着产品供给逐渐充裕以及各种行政性调控手段的到位,物价上涨的压力将逐渐减轻;第四,政策取向的主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则以数量型工具为主。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第2篇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我国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综合协调,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结束了之前的混乱,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后又有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有了明确的目标。经济朝着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发展。到后来遇上2008年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的心情呈现阴晴不定,反复无常的状态,不过中国的经济还是曲折上升,有欣欣向荣之势。再看到这些可喜的的结果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非常骄傲和喜悦,不过其中也存在了诸多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生僻而专业的经济词汇涌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中国关注经济的人群再一次猛增。众多的经济学家也参与到了其中。较著名的厉以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是中国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元老,他的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参考。他认为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均衡,产生了投资怪圈。投资怪圈形成的原因是地方要减轻自身的就业压力,因此地方政府就拿出土地招商引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产生投资怪圈还与垄断有关,有利益牵连在其中,国家的问题是由全国人民来承担的,对于地方来讲,只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行了。要想走出投资怪圈,关键还是要靠改革。

中国经济用两只脚走路,不能一短一长的,不然会失去重心,难保不会摔个大跟头。2009年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周年,国内最热十大财经新闻搬上银屏:1.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保八”已成定局。2.十大产业振兴出台,多项措施力促消费。3.楼市股市火爆,各地接连出现新地王。

4.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信贷“井喷”后回落。5.新医改方案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公布。6.资本市场IPO重启,创业板市场顺利开闸。7.发展区域经济,十大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8.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9.大宗商品价格一涨再涨,成品油价一调再调。10.我国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回忆往昔,那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持续发展,继往开来,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导下蓬勃向上,生机盎然。

又到一年播种时,2012中国经济扬帆起航。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在2011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同时也提出了2012年的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然后,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

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后是为了满足: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浅谈我国经济贸易现状及政策 第3篇

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的,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如果和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较, 就会发现我国的生产性经贸服务比他们起步要晚许多而且我国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经过调查研究查明, 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出口主要是依靠运输、旅游等其他行业的服务, 经济性贸易发展服务行业发展出口较小, 导致我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比较严重。就从我国现有研究经济贸易学来看, 大部分都集中于经济竞争力、比较和别的国家的服务贸易数据等等上面的研究, 而有关中国和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生产性经济服务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

1. 开发多应用服务贸易有助于我国经济贸易迅速增长

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增长, 各式各样的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行业发展飞快。2012年我国服务性行业对比往年增长了8.1%, 超过了原来预期目标的0.2个百分点, 持续成为汲取就业的第一主体。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运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市场劳动力不平衡的增强, 我国借鉴国外高科技生产技术的空间不断缩小。相比之下, 印度、新加坡等国家衔接服务外包, 国际货物贸易加深等, 所以说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新的经济行业, 提高增长百分点, 发挥我国特有的竞争优势。

2. 发挥生产性经济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我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

面对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现状扑面而来, 合理调节人口、资源、环境将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相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生产性经济服务贸易使各个产业逐步增强,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之所以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是因为它可以透过技术创新合理地进行规划, 有效地节约资源, 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大降低, 最终可以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现代物流, 科技信息, 金融保险等这些生产性服务行业之间的竞争力, 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而且可以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素质。所以说, 以相对比较成熟的企业作为根基, 提高生产性经济服务行业的竞争水平, 可以使我国解决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难关, 实现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 提升经济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推进大城市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 适应新型服务行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 我国对外的经济发展贸易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机遇, 在这个关键时期, 我国对外的贸易发展正在逐渐提升跻身于国际市场份额当中, 自从我国加入WTO到现在, 我国对外的经济贸易一直以支持自由化, 反对经济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一来, 可以使得我国的企业商口出品量大大提高, 为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赢得更多更广的空间。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所实施“走出去”的政策, 使得我国以积极奋进的状貌跻身到全球分工之中, 对国家市场份额以及在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经济空间的开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实施的政策研究

1. 要对我国周边国家进行经济拓展, 深入开发市场当中, 与这些国家创建经济贸易区和经济共同体, 进一步地扩大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 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市场研究, 与此同时, 要积极提升我国在非洲地区以及拉美地区和中东等地区的市场份额, 使得实现我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 以及经济贸易发展水平及步伐得到进一步的加快。

2. 一定要注意降低成本, 保护资源合理使用, 倡导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主动发展可持续的轮回经济, 对那些绿色产品加深开发, 做到可以循环利用, 降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成本。我国所倡导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应该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确保拥有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同样的, 在我国的经济贸易领域之上, 应该把粗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有质有量的增长方式, 唯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适应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 但我国的经济布局还是得不到完善, 导致我国在资源、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显得比较缺乏, 这就表明了我国要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 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4. 我国产业话的凝聚水平不高, 没有比较规范完善的经济规模, 这样就会影响我国的经济生产, 使得生产经营的成本相对较低, 也使得我国部分企业没有相应的市场经济竞争力。因此, 在如今这个时代, 我国要抓住当前所遇到的发展机遇, 提升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盈利能力。

四、结语

虽然从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研究中, 得出我国经济贸易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是随着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通过加强竞争力, 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当中, 促进其他产业和货物贸易的发展, 推动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摘要:如今,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人均收入普遍有了很大的增长, 在我国经济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不良因素存在。本篇文章就根据现今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在我国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根基之上, 就从怎样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等多个层面出发, 给出相应的政策来推动我国经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我国经济贸易,现状,政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明绅.浅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及对策[J].商, 2013, 23:301.

[2]王影.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收稿日期:2009-10-18

作者简介:汪冰(1964-),女,安徽舒城人,炮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世界经济带着2008年的伤痛走过了2009年的大半时光,在过去的1年里,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各种救援方案,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始终没能阻挡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地蔓延的步伐。本文着重探讨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递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很深重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发端于美国,美国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工人失业人数增加。企业纷纷减产、裁员;工人失业,穷人队伍在迅速扩大,两极分化加剧,劳资矛盾尖锐。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美国共减少260万职位,跌幅为1945年以来最高;而失业率飙升至16年以来的新高至7.2%。危机后来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日本实体经济遭受打击,因为日本多年来一直对出口依赖较大;美国和欧洲等世界主要市场的消费支出大幅度萎缩,这对高度依赖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日本经济造成严重打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日本经济下滑甚至面临比美国更严重。欧盟金融机构遭到重创,如英国、瑞士、德国、冰岛、荷兰、比利时均有重量级银行在危机中蒙受巨大损失;汇丰银行控股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富通银行等等一大批欧洲金融机构均因所持美国次级债价值严重缩水而出现巨额亏损;还有一些银行破产或不得不接受政府救援。特别是冰岛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国家面临“破产”危险。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韩国等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无一幸免。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约2.5%的增长率,大大低于过去4年中的35%~4%的增长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09年全球增长率为0.5%,而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出现0.3%的负增长。2009年6月22号,世界银行在韩国首尔发布了名为《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全球复苏路线图》的报告,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全球GDP将负增长2.9%,比四月份预计的负增长1.7%更为悲观,同时将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从2.1%下调到了12%,远低于去年的5.9%。那么,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能否幸免于难呢?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通常是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这四大经济指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第一,就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而言,我国这些年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出口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30%左右,即国内生产的三分之一以上靠国际市场维持,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所以我国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

第二、就物价变化幅度方面而言,居民消费价格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8、9、10三个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6%、4.0%,呈现明显的逐步回落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月报,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下降1.6%,PPI下降4.5%;8月份CPI同比下降1.2%,连续7个月实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9%。这是CPI自2002年以来的首度告负。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称,CPI、PPI双双下降,使得潜在通缩压力逐步显性化。

第三、就就业人数增减而言,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2009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第四、就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方面而言,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2008年12月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下降,延续了11月开始的负增长趋势。

从以上四个数据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对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改变,我国仍处在持续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形势是好的,基本判断是“稳中有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

三、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转变

(一)宏观经济调控首要任务的变化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两防”,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6月底,为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变为“一保一控”。2008年10月底、11月初,鉴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迅速下滑,通货膨胀已经不太严重,部分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跌,有的跌幅还很明显,CPI增势也大大放缓。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样,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

(二)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变化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及时作出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向积极财政政策转变,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向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转变,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有:一是增加政府投资。大幅度增加投资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08年11月9日,国务院及时召开会议决定推出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简称为国十条。安排了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重点是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类,简称“铁、公、机”。我国的铁路发展近些年相对比较慢,因此把铁路放在第一位。最近我国已有若干铁路线开工建设。这一类投资规模最大,拟投资1.8万亿元,占45%。二是增加居民消费。消费需求不足是我们国家的老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早就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更需要利用倒逼机制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步伐。第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二,解决好收入分配。第三,搞好社会保障。第四,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市场,提高农民消费需求。三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减税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增加家庭和企业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近期我们已经提高了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免征了存

款利息税;降低住房交易税;投资于公共设施的营业税免3年;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政策等减税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一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四是降低存贷款利率。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是现在各国的普遍做法,目前,欧美等国都已逐步进入零利率时代。我国在2008年第四季度连续多次降息。五是扩大商业贷款规模。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今年的新增贷款定在了5万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根据近10年来的经验数据看,每新增10元贷款,就可带动投资增加55元以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65元左右。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信贷结构大概是4∶4∶2,即40%政府项目 + 40%票据贴现 + 20%企业需求。各家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府导向的一些大项目上,如国务院已经出台的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运输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因为这些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需要资金多,风险不大。

(三)宏观经济调控重点的变化

根据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为:第一是扩内需,第二是调结构,第三是重改革,第四是促民生。首先,宏观经济要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这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扩大内需。其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到40%,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64%达20多个百分点。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以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低效益向集约型“三低一高”——比较低的投入、比较低的消耗、比较低的污染创造比较高的效益转变。

所以,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政府除了采取救急的措施外,还要有长远的考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GDP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涨幅4%左右。这个目标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是有坚定的信心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5篇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分析

本文通过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分析,量化给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利弊影响和实际效果.

作 者:张香女 封丽明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刊 名:地质技术经济管理英文刊名:GEOLOGICAL TECHNOECONOMIC MANAGEMENT年,卷(期):26(2)分类号:F015关键词: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

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6篇

一.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相继发生的自然灾害,如二月雪灾、五月地震等加大了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而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的重大变化,将会对未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其政策中心目标就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财政政策:稳健转向积极(11月份)

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首先,发出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其次,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同时,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

08年财政政策具体措施

1.2008年4月24日起,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调低至0.1%

2.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至13%

3.2008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4.2008年9月19日起,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

5.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转向适度从宽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突然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向世界实体经济,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从去年的“稳健”转为“从紧”后,不得不再次改变为“适度宽松”。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宽松的政策,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在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生产成本减少,促进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引导消费增加,繁荣市场.08年主要货币政策有:

(1)从一月到六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共五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从15%调至17.5%。

(2)下半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又多次下调,各项利率也进行了相关调整

(3)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减少公开市场业务的卖出(即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4)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5)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6)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7)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8)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9)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二.2009年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针对宏观经济形势这一变化,中央政府开始全面地进行政策转向。2009年,在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回调的贸易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四万亿政府刺激计划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

1.财政政策:积极

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在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中民生工程一直居于中心地位。09年的财政政策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最后,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2.货币政策:适度从宽

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其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再次,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最后,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

三.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长速度依然较快,但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等诸多矛盾。

1.财政政策:积极

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第二,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第三,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第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货币政策:适度从宽

今年为防通胀,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综合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货币政策的取向定调如下:

上一篇:小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精彩发言稿下一篇:艺体生英语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