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2024-07-23

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精选10篇)

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1篇

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_数学论文

学校教育目标是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和要求的。当然,这种规格和要求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 段中,因不同的人文哲学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常常会得到不尽相同的诠释和具体化。但是,进步的教育总是将 目光紧紧盯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无论对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之间有多少种解释,我们教育总的价值取向就 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社会的现实与未来。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这样,人们生存与发 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因而,现今的学校 已不在局限于担负继承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使命,而是希望成为引起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完成一种新文化的 建构。

于是,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已不再仅仅是将为个体提供哪些系统的人类科学文化的遗产,更要考虑的是个 体将如何面对生存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来自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设法为个体能够解决无法预见的问题作准备,培养他们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从儿童能力发展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三个主要领域:个人能力的成长;社会参与能力的成长;处理环境 的各种要求和作用能力的成长的整合角度来看,我们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不是使个体完成(也无法完成)全部的 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积累,而是力图使个体形成全面的和基础的素质结构,以便将来能在社会的科学技术与 政治情报的激流中不断地自我扩充知识内容,调整科学文化结构,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于是,我们的学科教育已经开始大大地超越了经验与技能传递的范围。学生在取得经验认知的同时,探求 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法,形成社会认识的正确价值观念,提高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 体验,业已成为社会对个体全面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小学的数学教育,其学习的 认知对象(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目的——掌握这些事实并能运用,同时也是——发展科学地对社会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和情感的过程。这就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部本质内涵。

从这个本质出发,我们不难概括出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

一、注重社会实践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追求的是个体智力的优异性和学问的卓越性。因而教育的价值似乎就在于 更快更多地完成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积累。于是,我们自上而下地人为地从文化中编选主题、语言和材料,学 生则被动地面对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生疏的学术性文化——社会精英们谙熟的知识与经验。学生通过教师的语 言、技术和观念地传授,努力的将这些文化堆积起来。这样,教育就成为一种游离于社会现实的封闭的自我积 累与发展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储存起来,并不需要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知识对社会 的发展和自我适应的价值。这种认知的积累好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砌一堵墙,知识砖块叠砌越高,个体与社会 的割裂似乎就越严重。学生即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却因为各知识都随相应不同的传递通道而存入大脑不同的“ 储蓄箱”中,而存储的知识又是面对着教师人为编制的与“储蓄箱”中相应的知识对应的各种特定的问题情景,因而无法在自我反思、探究、融合与重组中建构新的文化,也就难以面对来自复杂社会各种无法预见问题的 挑战。要知道,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 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 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通常地 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对学习对象赋以更多更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即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通过一切可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问题,渗透知识的 价值及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不失时机地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发展,即知识本身在社会发展中的轨迹,从发展中认识社会。

第二,价值,即知识本身在社会发展中所体现的价值,从价值中认识知识。

第三,方法,即从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中探求知识,掌握认识的一般方法。

例如: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适时地将知识放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圆形的” 这一实践背景下,利用简单的知识历史归纳“圆”的物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甚至美学特征。这样,学生不仅能独 立概括出“圆”的基本特征,而且了解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

2.将认知过程与对社会的探求过程联系起来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呈现方式,引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的意 识和参与社会的兴趣。其价值的功能就在于在关注和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的价值、思想、方法与技术。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联系,即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第二,关注,即关注知识本身内涵同时关注知识的社会性价值。

第三,技术,即将数学认识方法当作科学技术来认识与掌握。

例如:我们在教学四年级“负整数认识”这节课时(上海版),有意将学习材料放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这一背景下呈现给学生,以此作为探究知识的起点,因而不仅认识了知识的本质,而且强化了知识的社会性。

二、培养科学精神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教养,其核心就是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意识态度,科 学的价值规范,科学的行为方式等等。它是个体面对生存和适应社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 生在数学教育中所面临的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认知的事实,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即不仅是将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的认识过程(复制),更是看作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创建)。对教师来说 他们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如何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观念及恰当的方法演绎出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更为关注 的是如何将知识合理的组织而转化为学生需要探究的关乎他们生活的问题。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 样几个特征:

1.在学习中渗透更多的科学意识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自觉地将一个个知识当作一个个科学的问题来对待。因为意识是有 目的行为的基础,科学意识就是指个体在行为前能自觉地反映那些科学的态度、价值、规范和技术。

在这儿,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目标,即在学习时能明确与学习对象相关的科学知识并渗透在学习目标之中。

第二,强化,即在学习时能不断利用对学习对象的科学的探求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

例如:我们曾按逻辑与非逻辑两大系列,从低年级开始,分阶段分梯度地编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体 系,在学生对知识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探索活动的科学意识。

2.将学习更多地看作是获得问题的解决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将知识的认知掌握看作是问题的解决。因为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个体要能在这急剧变革的社会中获得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储蓄式教育”被动的和 单纯的知识储存,而是利用科学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去发现,去创造,去改变。

在这儿,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问题,即将学习对象看作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需要掌握的事实。

第二,独立,即将学习看作是学生独立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再现教师思维并复制文化的过程。

第三,调控,即学习中教师调控由关注知识传递的速度及学生再现的可靠性程度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探索的 态度与方法及其过程转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米尺认识”这节课时,就从“比较长短”开始,一直到“国际统一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安排了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完整的事件情节,在其中设计了一整套的问题展现给学生,让他们 独立地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去解决,并在不断地自我尝试与调整中获得一些科学的认识方法和解决问题 的方法。

3.注重科学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不断地渗透科学技术及其价值与思想。因为教育要始终跟上日益发展与变革的 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而个体不掌握全新的科学技术就不能适应发展。因此,教育必须承担培养个体在充分认 识科学技术的价值、思想、规范等基础上独立掌握并创造技术能力的使命。尤其是在当前学科教育内容的昔时 性和分科性的前提下显的更为重要。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了解,即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常常是跨学科的,综合的和指向未来的。

第二,认识,即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发展来认识科学与技术的价值。

第三,想象,即积极倡导对未来科学技术的预测和想象。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归纳诸如“S=vt”这些数学关系时,不是简单地将它当作一个数学模型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将它们置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并掌握这些数学模型,而且能适时地了解 这些数学模型的建构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

三、发展创造潜能

社会离开了创造,单凭已有文化的传递与复制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创造最终就是人的创造。要开 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就必须抓住个体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与色彩。因为不同的个体其创造的领域和程度都具 有明显的个体性。但创造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又都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策略之 一。通常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在学习中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能尽量给学生造成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探究未知过程 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自己所有学习行为都能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自己所有的成就感都能获得自我满足。从而使学生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尊重,即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学生矛盾的对立面只能是知识的未知而不是教师的 已知。反对挑剔和讽刺。

第二,理解,即对学生在学习中一切想法和做法教师都要尽一切可能地帮助其理解,故倡导鼓励式评价,避免消极式评价,杜绝谴责式评价。

例如: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板演等行为时,其目的应由“暴露出缺陷与错误”向“给学生 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己思想、方法的机会”转变。这样,在这种自由和宽容的氛围中,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 时、空和容量都将大大地增加。

2.学习中倡导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

个体能量的充分释放就是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在学习中,应能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表达自己观点,表现自己欲望等自由。因而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必须倡导“三不注重”,即一不注重学生 思维程序和教师思维程序的完满一致性,允许学生思维暂时性地跳开或中断;二不注重个别回答对全体认识的 代表性,不以个体的回答代替全体的理解;三不注重个体行为相对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容忍个别学生因一时的 “顿悟”与“发现”而出现的短暂的“忘乎所以”。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宽容,即宽容学生为解决问题所取的一切想法和做法。

第二,充足,即将问题展现给学生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和回答的时间。

第三,自由,即鼓励自由奔放和新颖的想象,允许暂时性的思考目标的转移。

3.注重不同学习模式的目标价值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其目标价值不在于展现不同的学习过程,而是作为一种 手段,在于展现不同的启智学生独创性地探索知识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的最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掌握,更在 于发现与创造。所以应从不同的学习模式表现不同的学习形式向不同的学习模式表现不同的探究过程的目标转 化。

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探究,即任何材料的展现、演示实验,都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事实,而是在于提供探究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过程,即学习不仅仅是指向结果而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指向过程而获得方法。

例如:我们在准备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采用了这样的学习程序:

A: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特征?

B:学生对问题按自己已有的价值、经验、技能等展开自主的探究操作;

C: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过程和结论;

D:教师讨论式的操作演示;

E:学生尝试其他发现方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过程;

F:师生讨论,评价过程、方法与结论。

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同时获得了认知的一般方法。

四、加强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品质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个体的情感素质则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个体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 能实现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数学学习面对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物质的和能量特征的符号,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外加指令”的、“完成 任务”的和“强记死背”的被动性信号输入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教育。这就是和非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通常地看,在教育 中它常表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1.注重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特别关注学生被激发起的求知冲动以及平衡这种冲动的欲望满足的成功体验。于是,我们小学数学学习就不能简单地被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衡上,而应开放到整个个体充分活 动的“问题”与“解决”的空间上,使他们在一次一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一次次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而刺 激则来自于个体探究对好奇性的满足;操作对动手欲的满足;发现对求知欲的满足;解决对表现欲的满足,也 包括合作对个体融合与欢快情绪的刺激;成功对个体喜悦与轻松心境的刺激;如此等等,从而表现出对学习热 情的关注,强烈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持久的探索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在这里,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 要:

第一,体验,即尽可能的将每一次的学习设计成学生能获得积极良好情感体验的活动过程;

第二,个性,即尽可能的设计不同的活动而使不同个体的价值都能在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第三,满足,即在学习中尊重学生在获得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切可能的满足。

例如:学习中可以经常采用“合作型”的组织结构与“聚合型”的学习模式。前者指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可以是聚块状的,抑或是平面辐射状的等等,目的是加强学习中的合作与互动。而后者指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可以是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模式的,抑或是独立探究与操作模式的等等,目的是使个体能在真正自我特征基础上 进行探究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与满足。

2.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情绪状态

即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尤为关注的是怎样使学习成为学生在情绪状态下兴趣的刺激源,并能有意 识地不断地强化这些刺激,使之成为有行为倾向的兴趣。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学习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群 体中受到赞扬与尊重的欲望,从而避免因在群体中受到多次的失败与谴责而产生焦虑情绪,甚至采用某种防御 机制而回避真实情感,引起人格混乱。在这里,教育中抓住这么几个变量似乎尤为重要:

第一,特征,即在学习中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的个体特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象,并采用个性特征为参照 的发展性的描述性的评价方式,使所有个体都能感受到成功。

第二,展现,即尽可能地将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地展现给群体,满足个体期望的在群体中获得 尊重的欲望。

例如: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巡视与检查,其目的应由过去的“发现学生的典型错误”向“发现学生的 不同思路”转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在群体中展现自己的机会。

将儿童的所有良好的潜能保留在一个广阔的结构之中,并通过教师不断的提供释放的时空而得到健康的发 展,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价值功能。

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2篇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一、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

答:法、法律的概念: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开始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后来才出现成文法,直至出现成文法典。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即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法和法律的区别:

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具有具体性的特点,而法是一般的。表现为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一定是法,但法不一定都是法律。例如,行政法规、地方性法满学法的范畴,但不是法律。

法律只是法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法的高级形式。法律规范了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务,如民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机构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法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既调整人的行为,也调整社会关系。法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为。马克思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法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因此,它不是一般的社会规范,不同于对人的行为有相当约束作用和影响力的社会习惯、道德。社会习惯、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通过社会舆论、行为人自身的品质修养等因素来实现的,如村规民约、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社会良好风俗等。

法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或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认可”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三种情况:①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则,如习惯、经验、道德、宗教、习俗、礼仪,使之具有法律效力;②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规范;③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做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赋予这种规则或原则法律效力。

法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权利意味着

人们可以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如依法纳税、抚养儿童、赡养老人等;后者要求人们不做出一定行为,如不得欺诈、不得胁迫他人、不得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等。正是因为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所以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法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然而,不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范围、层度和方式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军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和保障的。

三、法的本质?

答:法的本质:

①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把本阶级的意志作为国家的意志表现出来,迫使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守。

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与其他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不同,它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通过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规定的轨道,引导人们朝着统治阶级规定的方向、在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活动,使社会朝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方向去发展。

③法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决定了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总之,法和法律密切联系,两者经常通用,但是又有区别。法律是狭义上的法。法具有一般性,而法律具有具体性。法律一定是法,但法不一定都是法律。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3篇

1 政治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业。高校综合档案工作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学校历年来党群工作形成的各种文件、教学管理的各项措施、科研取得的各种成果等总汇, 具有一定的密级, 同时,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要求比较严格的、带有政治性任务的工作。档案工作的这一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具有坚定的政治态度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具有忠实可靠, 严守机密, 具有强烈的保密意识。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 加强政治学习, 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恪守档案工作纪律, 贯彻执行《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文件。工作上严于律己, 守口如瓶, 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具有良好的保密素养, 养成保密习惯, 不随便摆放有密级的文件材料, 不擅自允许闲杂人等进入档案库房重地等等。

2 职业道德

档案工作是一项承上启下的工作。档案收集、整理、加工、保存的对象都是学校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形成的各种纸质文档、声像材料等。工作任务就是将学校各个“历史碎片”用科学的方法保存库藏, 必须对历史负责, 为现实佐证。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是热爱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档案是高校的宝贵财富, 只有热爱高校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 档案人员才能备具使命感与荣誉感, 才有可能为之呕心沥血, 为之无私奉献。二是尊重历史与实事求是。档案是高校办学历史的真实记录, 原始性和真实性是档案的根本特征, 管理人员务必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本着对历史负责态度, 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 养成严谨的工作风格。据实立档, 据实用档, 是档案人员应当树立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 在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过程中, 都应该坚持尊重档案原貌的原则, 不能随意地涂改、编纂、伪造档案。三是服务为本、本甘为人梯。档案的价值在于库藏, 同时更在于利用, 它必须通过为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服务, 为社会服务, 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 必须要具有热情的服务态度, 尽心尽力, 积极主动, 用心、耐心、细心地为利用者提供热忱服务。

3 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分为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

3.1 专业理论水平。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档案学基本知识, 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工作的方式方法, 熟悉国家、省市有关档案的政策和法规性文件, 熟悉档案管理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性法律法规, 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工作方式方法。只有这样, 管理人员通过先天性的专业学习、后天性的努力, 如坚持自学、聆听专题讲座、参加研讨会等各种途径, 不断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理论水平。具备了科学的、全面的理论水平, 可以更好的指导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3.2 具体实践操作能力。

管理人员工作既有独立性, 又有合作精神。能熟悉并承担工作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的各个环节, 并具有较强的档案编研能力。理论水平再高, 实践动手能力差, 也是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的表现。同时, 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对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水平与简单实用的操作能力, 就不可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

4 创新精神

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等等。

4.1 创新思维。

创新是对现有的各种元素加以重新组合、研发, 形成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视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 科技进步与信息化浪潮席卷全世界,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档案工作要与时俱进, 不断开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因循守旧、按部就班都是不符合高校档案事业发展要求的。

4.2 创新能力。

随着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普及,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人员应积极投身于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档案资源信息化, 采用先进的数字和网络技术, 建立起有效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善于不断发现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问题、能推陈出新的去解决问题, 提高开拓创新的实际能力。

4.3 创新方法。

鉴于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 高校档案管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引进现代办公管理理念, 追求纸质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计算机网络, 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加快档案数字化和档案网络化建设的步伐, 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制定各种措施, 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安全管理水平。其它的诸如改变过去档案管理集中收集、集中整理的方式, 追求部门归档, 按学校的统一归档标准各单位归档后, 交学校档案馆统一保存;学校成立档案馆等专门性机构, 对综合档案与人事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等。

综上所述,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的人才, 才能在档案工作实践中得心应手。

摘要: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的人才, 才能在档案工作实践中得心应手。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四个特征 第4篇

一、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独立性——根基于课堂教学,又要跳出课堂教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与补充,其设计内容应与课堂教学保持一致,但不能是课堂教学的复制,不能成为一种机械重复学习,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例如,我教学六年级下学期“统计”时,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一项作业:利用周日休息时间,让学生调查自己亲戚或邻居一个月的开支情况,开支项目包括伙食费、衣物费、水电费、其他等几项。让学生独立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自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调查情况加以简单总结。这项作业就是以课堂学习的知识为基础,同时跳出了课堂,数据要学生亲自调查。学生走到社会中,亲自接触社会,体会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情况。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开放性——丰富作业形式,拓展学生视野

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追求目标。作业能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生活有机连接起来,作业设计可以较多地引入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例如“千克和克”的教学,教师可以布置活动作业:回家找几个商品包装,看看上面标注的质量,然后用手掂量掂量,充分感知商品包装标注的各种质量的轻重程度;然后反过来,学生先用手掂量,估计一下物体的质量,再称量出真实的质量。比较称量值与估计值,不断体会质量的大小。通过掂量与称量这样的活动,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从感性上更加清晰了,学生的轻重感得到了提高,估计质量的能力也得到提升。由理性到感性,从书本到生活,比做几十道数学题的效果都好,而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书面知识。

三、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因材设计,发挥最大能动性

数学作业设计要避免“一刀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设计作业。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的难度要紧贴例题,只考察他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型与书本相似,不需要作过高要求;2.对于中等学生,要适当变换题型,内容难度也略有提高,“跳一跳摸得着”,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重在拓展他们的知识面;3.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形式更加灵活些,内容更丰富些,难度更加强些。走出课本,自主探索,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作业可以是老师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例如我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就分三个层次设计作业:

1.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作业:(1)一个圆柱由( )个面组成,分别是( )面、( )面、( )面。(2)圆柱的上下面是( )形,其面积计算公式是( );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侧面剪开,展开后得到( )形,其计算公式是( )。

2.中等生的作业:(1)有一节圆柱形通风管,它的底面直径10厘米,长8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通风管的表面积就是侧面积)(2)把一个圆柱,沿着直径上下切开,平均分成32等分,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4平方厘米,长方体的宽3厘米。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梳理了圆柱与长方体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

3.能力强的学生:回家找一些圆柱形物体,如房屋的圆柱子、茶杯子等,测量必要的数据,计算它们的表面积。还可以找一张硬纸板,自己设计,做一个圆柱形的包装盒等。

因材设计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乐趣,不断激发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奋发前进。

四、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索性——还原数学本质,让数学回归生活

好奇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数学学习活动应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放到重要的位置。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同学合作探究,这些活动最终要通过具有探索性的作业来实现。

我在教学中抓住每个单元的研学课,组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学生了解了“黄金分割点”,知道黄金比值大约为0.618。于是我设计一项作业:帮助妈妈选购高跟鞋,人体的上身与下身比例也要符合黄金比,为了帮妈妈选择合适高度的高跟鞋,你如何选择鞋跟的高度?学生高兴地记下作业,回家量了妈妈身体上下部分的高度,通过计算,发现大部分都不符合黄金值,于是,帮妈妈选择了合适的鞋跟高度。在探索性作业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欣赏了生活美,还原了数学的本质,即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

数学作业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教师要高度重视,不断地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彰显作业设计的“四性”,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毕业生作文的四个基本功 第5篇

人常说:慢慢人生路,有四道至关重要的门槛。那就是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考高中、高中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参加社会工作。这四道门槛,一道比一道高难,如果都顺顺当当地跨过了,那就得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有娴熟的厚实的基本功。特别是能够猎取各门科学知识的汉语言文字基础和表达自己意愿的作文基础。具体地说就是语文基本功和作文基本功。小学毕业大约十三岁,古人云:十三岁,正是打好这些基本功的最佳年龄。十三岁,应具备阅览“经、史、子、集”国学诸典籍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了,应有“对课、作文”的基本功了。所以,古人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勉。十三岁,就打好基础,终生受用。当然,语文知识的基本功和作文的基本功,既是相辅相成相形益彰互为包涵互为因果的,又是自成系统截然分开各有功能各自不同的。这儿,舍其一而道其一,只说小学毕业生的作文基本功。

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6篇

和谐的四个基本前提与四个基本领域

和谐是人追求和获得幸福所必需的生存环境的理想状态。何谓和谐?最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和谐首先是一种秩序,就是说,是事物的一种共存状态,是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其次是一种有序状态,就是说,是事物各安其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的良序,而不是事物错位、僭越、混乱的无序 或恶序。最后是一种协调状态,就是说,事物之间不敌对、不争斗,相反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成彼之美。 和谐的四个基本前提 从和谐的以上一般含义可以看出,它有四个基本前提:共存性、多样性、交互性、构建性。 和谐总是就一定的系统或共同体而言,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事物共存于某一系统之中,才有可能存在彼此之间的秩序,也才谈得上和谐问题。和谐的构成成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那种试图使系统或共同体成为一个绝对统一的一元化整体的努力,只会从根本上消解和谐的根基。 构成和谐的主体或因素不仅是多元的,而且彼此之间是各不相同的,存在着差异性。和谐不是清一色,而是基于差异性的多样性,正因为如此,和谐才是美的。清一色的事物也可能构成一种秩序,但那种秩序可能是整齐,而不可能是和谐。和谐是基于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个性构建的秩序。无差异就无多样,无多样则无和谐。 有差异的不同个体如果彼此孤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无所谓和谐。构成成分之间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也是系统或共同体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和谐不是由僵死的景物构成的静态平面图画,而是由不同的自主个体不断彼此融通协调构成的动态立体场景。不同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交互性、渗透性是和谐的重要特征。 和谐有自然性的和构建性的之分。自然性的和谐是自然形成的,但是,作为人生存环境的和谐主要不是自然性的和谐,而是构建性的和谐。不用说人生存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世界环境,即使是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日益成为人化的,是人有意无意构建的结果。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自然性的和谐是少有的,这少有的自然性和谐也是十分脆弱的,不足以满足人类生存对环境的需求。我们应该承认和肯定,人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谐是人自主构建的,离开了人的自主性,离开了人的积极构建,就不会有人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谐。 和谐的四个基本规定性 从和谐的一般含义,我们可以引申出和谐的四个基本规定性: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动。 和谐是和平共处。和谐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平等、和睦、平安、友好地相处,彼此尊重对方的地位、权利、个性、品格。它们彼此之间可以有竞争,但没有敌对,没有战争,没有恶意的伤害。和谐是相辅相成。和谐也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相互支持,互为依托,共生共荣。 和谐是相得益彰。和谐还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通过对方映现自己的形象,体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彰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它们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而不以邻为壑、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和谐是良性互动。和谐更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中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彼此之间“心心相应”,“心有灵犀”,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和谐的四个基本领域 人生存的环境可以依范围的大小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因而作为人生存环境理想状态的和谐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宇宙和谐。 家庭是人生存的“港湾”,没有家庭,一个人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漂泊“弃儿”。但是,有家并不等于有幸福,只有和谐的家庭才是其成员幸福的基本环境条件,也才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和基础。尽管不幸的家庭是千差万别的`,但和谐的家庭都是相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充满亲情至爱。家庭成员的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家庭成员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都可以说是家庭和谐的一些基本规定性。 人生幸福问题不只是个个人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个社会问题。好的社会不仅能保证其成员普遍获得幸福,而且有助于普遍增进社会成员的幸福。因此,社会和谐是个人幸福的关键性条件。社会和谐的直接表征是社会成员普遍和睦相处,包括人际关系和谐,个人与组织和谐,组织与组织和谐,等等。社会和谐有诸方面的规定性,如普遍幸福、个体自由、社会平等、民主充分、法制健全、生活殷实、道德高尚、公正立国等。 今日的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地球村”,当代和未来的人类幸福问题已经不只是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正在成为世界问题。世界的状况如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成员(包括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和谐的世界才可能有其成员普遍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世界就是以各个国家为主体,以人类和平、世界公正和国际合作为标志的和谐世界。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和宇宙中,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小自然环境,宇宙是人类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地球和宇宙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随着由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大大增强,人类越来越野蛮地对待自然环境,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种状况已经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在这种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人类不能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能不调整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能不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重构人类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宇宙和谐。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才有幸福可言。根据宇宙和自然界本身的可塑性、人类的能力和人的需要,和谐的宇宙应当是生态平衡、风调雨顺的宇宙。

数据的四个特征 第7篇

二、分散性

数据的分散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没有固定发生地 数据没有固定发生地,因此,需要多渠道采集数据,除了上网、图书馆查资料、还要留意电视、杂志等媒体的信息,关注统计局、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数据或者直接做市场调研。 2、零散分布,相互关联才完整 数据是零散的,真正能还原数据的完整性,并充分利用数据的,都是勤于思考,努力寻找数据关联性的人。 在旧社会的解放区,人人都听到,河北省出了一个白毛仙姑,但是谁也没有去琢磨,当时只有20岁的贺敬之琢磨出来了:这叫做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于是他就写出了不朽的名著叫做《白毛女》,正可谓“人人之所见、人人所未思”。

三、概率性 什么是概率性?简单理解就是看似结果不确定的事情,多次重复,就会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我们抛硬币。抛5次、10次,到底有几次正面向上不好说,但若抛几百次,几千次,正面向上的可能性就稳定在50%左右。 有一个生产装汽水、装啤酒的塑料箱的小厂厂长,了解了数据的概率性,就把北京邮政编码本找来,找到北京130个单位,发了130封信,结果就回来1封,让他拿着样品过去看看,概率够低的。这个厂长怕别人搞不好,就自己夹着箱子去了。这家单位在4楼,厂长把箱子递过去,那老兄看都没看,一推窗户,‘磅’的一声,就给扔出去了。然后那老兄就往下跑,这厂长就在后面追,到了楼下,一看这箱子,一点没坏!那老兄说:“行!这箱子挺结实的,定货!”半年的买卖就有了。玩的就是概率。 数据的概率性告诉我们:成功=努力+等待。

四、再创性 所谓再创性是指我们所看到的数据只是一种现象和启示,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要想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找出隐藏在市场现象背后的机会。 例如,二战后,松下幸之助开始研制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家庭用电机,好多人嘲笑他,说电机都是工厂用的,你这电机家庭干什么使呢。但是,松下幸之助看到了家用电机的发展,他说:‘现在是零,将来就是无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再创性地挖掘机会。 再讲个故事:有甲、乙两个推销员,同时到非洲的一个岛国卖鞋子。这个岛国里人人都光着脚丫。甲推销员一见到他们都不穿鞋,于是认为鞋子在这里没有销路;而乙推销员将数据进行再创,看到他们不穿鞋,于是拿着鞋子来做调查,经调查发现:这里的人之所以不穿鞋,是因为他们的脚都特别宽,而市面上的鞋太窄,他们穿不进去。于是他建议公司生产出专门适合这个岛国的鞋子。此外,他还把尺寸合适的鞋子送给当地的酋长,酋长一穿鞋,感觉舒服极了,而老百姓一看酋长都穿鞋了,他们也想穿。等到老百姓也想穿,就有市场了,原来都不穿鞋,现在人人都要穿鞋,于是乙推销员让鞋子很有销路。这个故事说明,数据只是现象和启发,只有深入的分析,才能再创性地挖掘机会。 以上就是数据的四个特征:时效性、分散性、概率性、再创性。 了解数据的四个特征,对于我们的数据工作具有启发。例如,数据采集就要充分考虑到数据的这四个特征: 基于时效性,数据采集要有项目周期; 基于概率性,数据采集要有抽样设计; 基于分散性,针对不同的数据来源要有不同的采集方法和问卷设计 基于再创性,要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深入地分析和解读 数据除了这四个特征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征?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浅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四个问题 第8篇

【关键词】中国英语教育;四个问题

对于中国存在的四个问题是:首先是束缚创新的“紧箍咒”;其次是英语语言定位出现偏差,不能适应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然后英语教育偏重偏重相关知识,忽略核心知识;最后是英语教学途径只重体验学习。

1 除去束缚创新的“紧箍咒”

创新实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脑力活动,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或者因为环境的制约,对于问题的解决,只能够采取非理想的方法。这样个体在创新的时候,会受到一定条件的束缚,使得结果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中国英语教育也一样,在改革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存在各种束缚,主要束缚来自于西方中心和从上到下的统一文化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英语教育的改革创新,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因此英语教育表现出来的创新大同小异,并没有创新出具有特色英语教学方法,因此想要英语教育有出色的创新,就必须先出去头顶的紧箍咒,除去束缚,英语教育才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下面对影响英语教育的三个限制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是西方中心,中国英语教育研究和改革创新等,都是采用西方的教育方法,跟着西方的脚步走,认为西方的英语教育就是正确的,甚至国内一些英语教育研究成果,都要征求西方的意见,这种心态是不对的,这大大限制了具有本固特色英语教育的产生。其次是自上而下的大统一文化,对于今天的英语教育,采用自上而下的红头文件,这种教育模式都是规定性的教学,英语教育在这种束缚下,根本就不能得到发展。

2 做好语言定位和目标分层

语言定位和目标分层是属于同一个问题,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于英语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定位不同,在使用英语的国家,讲英语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和通用语教育。而在中国将英语教育课程设置作为外语科目,这种定位方式是正确的,但英语教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偏离了外语教育的轨道,对于英语教育逐渐向第二语言,甚至通用语言发展,英语教育过热,使得其偏离了外语教育的定位。如果英语要作为通用语教育和母语教育相似,全名学习英语以及实用英语,语言的应用水平和母语差不多,甚至犹有过之。这种英语教育一般存在于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区,比如英格兰和加拿大等地区,以及英国殖民地印度等地区,因此通用语语言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文化的基础之上演变出来的,因此国内讲英语教育作为通用语言教育是有很大难度的。

英语教育在中国作为外语教育,那么其作用主要是语言交流和信息交流以及知识的互补,对母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同时英语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国际交流,在实际应用中,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但是任何的工具都有不同的功能,英语教育也一样,它可以分多个领域,比如同声翻译和文字翻译的高级专才,还有高级教师等等,因此英语教育需进行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英语教育,而不是笼统的进行综合英语教育。

3 语言教学内容回归到英语

3.1 抓住核心知识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必定与知识相关联,对于知识可以在实际体验中获得,但最终还是不能避免教育的传承,当代教育淡化了核心知识,强化综合知识,综合知识是在核心知识的辐射下产生的,英语学科的语言知识是语音和词汇以及语法,但这三者的核心体现是心理词汇,因此应当储存心理词汇,加快心里词汇的激活和应用的速度。

3.2 控制相关知识

对于英语回归英语语言,并不是要删除相关的知识,而是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太多了,比如英语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等等,所涉及的面非常的广,而教育又是多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学校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只能学习各个学科的核心知识,而其他与该科目相关的知识,只有在其他时间按照需求去学习。

3.3 掌握不同学段的教育需求

英语教育内容要适合不同阶段的教育要求,不能一概的认为教学内容适合所有学段,小学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初中、高中是普及性教育,而非专业性教育,高中不承担专业人才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只承担英语知识的函授,不考虑英语的应用,到大学才对英语进行具体分块,进行专业性的学习。

4 教学途径多元化

英语教学路径存在多元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学途径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途径和认知性教学途径。体验性教学主要注重实践体验,沉浸在英语文化当中以及信息交流当中,通过模仿与交流来学习英语,最后将语言转化为文字。而认知性教学注重先学习理论,学习英语知识点,然后进行语言练习。从这两者的关系来看,经验性教学和认知性教学,只是教学路径的顺序不一样,且两者各有各的利弊,经验性教学利于听说,不利于规范,而认知性教学利于语言知识的规范,而不利于听说。中国英语教育应当将这两种教育途径都采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都要锻炼,为以后的精通打下基础。

5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英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定位和英语教育的质量,为了促使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加以改善,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正东,杜培棒.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原理与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2]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 第9篇

一、营造轻松、有序氛围,追求和谐课堂

和谐的课堂应具有轻松的教学氛围。课堂应该是轻松的、民主的,教师充满激情,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尝试,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和谐的数学课堂更应该是有序的。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小学生操作完学具后,老师组织交流了,还有学生在玩学具;有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就有学生喊出答案;有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却有不少学生在窃窃私语;有时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却在谈论一些不相干的话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然,有序课堂与轻松课堂不是矛盾对立的。有序是在轻松课堂中的有序,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些活动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的一份关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举措。

二、突出学生主体,追求生命课堂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我们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课堂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转变,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概括的教师不去概括等等,教师要“引”“导”有方,“进”“退”有度。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里,要特别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真实有效地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学生探究圆周率的值,需要较长时间,但很多老师往往匆匆了事,汇总后告诉学生圆周率等于多少。这个固定的值究竟是学生探究得来的,还是教师教授的。如果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结果,让学生再一次探索,学生测量会更精确,计算的结果会更接近。而这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就更有意义。

三、落实“四基”要求,追求高效课堂

数学新课标的修订,把数学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将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明确地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重,是对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的进一步发展。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四基”目标,无疑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地首要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数学思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时,首先让学生计算 ÷8,6÷ ,复习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 。因为复习、比较环节铺垫得好,这时大多数学生能说出计算方法。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验证。验证后,教师指出这就是类比的数学思想。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老师接着追问:“我们是怎么知道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这位教师教学时没有把让学生掌握分数除以分数作为教学的终点,而是把这个过程作为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载体。这样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既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在经历了具体的数学活动之后积累了数学经验。

四、发挥教师才智,追求魅力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准备一节课要用一辈子的时间。”要好上一堂课,需要教师不断推敲打磨,甚至是要用毕生的智慧。单单有新课程理念武装,还不足以完全支撑起好课堂。关键是教师还要有教学智慧,智慧决定魅力。

打造魅力课堂,首先需要仔细推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课堂的认识更为准确和细腻,除了宏观上的把握,更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充满魅力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学智慧就藏在每一个课堂细节中。

打造魅力课堂,教师应锤炼语言。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去叩击学生大脑,打动学生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制。当然,我们应摒弃那种刻意的人为雕饰的语言。

打造魅力课堂,教师应张扬专长。学生有特长,教师也要有专攻。世界上不可能有“说活似播音,写字是书法,动作像舞蹈”的教师。我们要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打造魅力课堂,教师更应彰显人格魅力。我们应怀有大爱之心走进课堂,怀有大爱之心面对学生。

只要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理解、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发挥职业智慧,就一定能打造和谐课堂、生命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四个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经过皮亚杰所说的同化、顺应、平衡等方式,实现由知道到内化,再到体道的转变。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就是要试图对现行的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是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强调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过程参与和全身心的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意义、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一、合作交流体验法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进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二、联系生活体验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学习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又如:碧水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三、实践操作体验法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又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四、再度创造体验法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例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图略)。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上一篇: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绘本教学设计下一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