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北京的春节》散文

2024-07-20

老舍《北京的春节》散文(精选14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散文 第1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他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爆竹和玩具,贴近年根就去赶集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老舍《北京的春节》散文 第2篇

机械的翻着书本,想到春节,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节》,不想被吸引住了。

原来的春节多热闹啊。照这个日子计算,现在也该为春节准备了。过去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可现在呢?没有一点节日气氛,而且还不许玩,唉。现在人们过年的方式和习惯一点都已经找不到像老舍先生眼中的样子了。腊八粥、麻糖、饺子,我很少吃,甚至没吃过,过去过年吃的,应该很好吃吧,可没有了。现在我吃的是汉堡、薯条、可乐,当然,味道也不错。

老舍《北京的春节》散文 第3篇

文章由作品分析、形象梳理、风格简评及艺术局限四方面全面展现了老舍小说独特的艺术风貌, 以及由其建构的北京市民社会, 并指出老舍小说中隐含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批判市民性格, 批判构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论文中总的写了四个部分, 首先总的概括了老舍先生小说的艺术独特性:“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诗人, 是中国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提出了论文的论点, 点明了题目。接下来文章从宏观方面概括了老舍先生作品的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他的作品生动、多方面地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浓厚的封建性。几乎每一部老舍的作品中都表现出中国封建传统文化, 而他继承了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 继续在作品中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深入的挖掘。第二个特点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反映了中国社会殖民地化的历史, 那些固守着因袭的生活方式的市民家庭和市民人物, 无不处在没落中。其中《老字号》、《断魂枪》等这些小说中所反映的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现状, 传统的小农经济、传统的商业模式在资本主义的入侵中解体, 同时揭出了市民阶层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型中生活的悲苦。

其次, 赵园女士就对老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文章把老舍先生所塑造的成功人物形象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家境小康, 带有浓厚的宗法封建色彩的“旧派”市民, 另一类是以城市个体劳动者为主体的城市贫民。老舍先生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这两类, 前一类是代表了老舍小说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旧派”市民, 《离婚》中的张大哥, 《二马》中的老马先生, 《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 这些都是老舍塑造的这一阶层的代表人物, 保守、谦卑、善良、温顺、因循、怯懦, 他们是一个庞大的超静态的市民阶层, 在社会大环境下各自养成而又彼此丝丝入扣的习惯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保守的国民性。还有着墨较少的女性形象, 也是旧派市民的代表,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更能体现封建的宗法色彩, 《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太太, 《正红旗下的》大姐的婆婆, 《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姑母, 在传统封建的男权社会中, 这些女性形象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 同时也扮演了男权社会的代言人。然而这些女性的塑造中, 老舍先生就是站在默认的角度去塑造, 他从家庭关系出发把女性定位在家中, 从居家过日子, 处理家庭事务的角度刻画这些女性, 因此表露出默认的态度。但是从同情出发, 这类女性体现出来的是命运悲剧。追求苟安的小市民是老舍先生最为熟悉的, 这也是他笔下的“旧派”市民获得最大成功的原因。第二类是城市贫民, 老舍身上最可贵的是他的平民意识, 因为他出身平民, 家庭贫困, 靠别人的资助才得以接受教育, 他深知下层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他用自己的笔把这个阶层的悲苦生活表现出来,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小福子的不幸遭遇, 《月牙儿》中的母女俩为了生存继承职业, 这些下层人物的命运着墨沉重至极。

论文中谈到“旧派”市民形象集中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喜剧风格, 老舍先生的幽默是“含泪的微笑”, 这种喜剧效果是讽刺与幽默兼有, 旗人形象的塑造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正如论文中谈到的《正红旗下》的大姐夫和大姐公公正翁“放花炮”一节, 就运用了讽刺的幽默, 人物形象刻画传神, 与所属形象相协调, 但在讽刺的幽默中隐含的是浓浓的悲剧气息。

如果说老派市民的刻画体现的是喜剧风格, 那么在写城市贫民社会时则体现了浓重悲剧色彩, 短片小说《微神》是一个以爱情故事为依托的悲剧故事, 主人公“她”之所以要出卖肉体, 既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也是为了“拿肉体挣来的茶饭营养着”与“我”的那份感情, 一份美好的恋情被损害到了极点来突显生活的残酷。《月牙儿》中的母女俩为了生存先后沦落风尘, 处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阶层, 罪魁就是那个吃人的社会。悲剧意识在这些描写底层人民的文章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使得老舍先生的作品被一种悲剧氛围所笼罩。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成功的两类, 老舍作品中还有一类刻画的浅显的形象就是新派市民, 新派市民也有两类人物形象, 一类是寄托了老舍的理想的人物:比如《二马》中的李子荣, 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是求真务实严谨的态度, 有智慧、正义感, 踏实正直的青年, 体现的是老舍理想中的青年形象, 在这类人物身上寄予的是作者的美好理想。另外一类则是作者批判的人物形象, 《老张的哲学》中的蓝小山, 《赵子曰》中的欧阳天风他们都是生长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里, 同时又接受了西方的糟粕思想, 集中西方的病态心理于一身, 行为中就有着表面的新潮, 内心的肮脏, 浅薄与凶残。论文中虽然提到了新派市民, 但是没有细致的分析。这一类的人物形象在老舍的作品中也占有比较大的一部分, 虽然和刻画成功的“老派”形象相比显出性格上的单一, 艺术上的粗糙, 但是在整个作品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赵园女士在论文中把握了老舍小说的共性, 一是小人物, 老舍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 刻画他熟悉的小人物, 无论是张大哥, 还是老张, 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游刃有余。二是人物的地方特征, 老舍表现的是北京的市民形象, 市民社会。世代帝京的北京是一个民族混居、文化多元的混杂社会, 世代生活在皇城根下的老百姓有着其独特的性格, 除了敦厚、保守、温顺等中国老百姓普遍的性格之外, 老北京人还有作为北京人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感, 宽厚、要面子、礼节多。老舍生在北京, 长在北京, 他注重老北京人身上的文化印记, 写出了文化形态看似相像而个性极为不同的北京市民形象。三是人物形象的喜剧性, 喜剧性的风格在老派市民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老舍是北京市民的表现者, 同时也是北京市民的批判者, 老舍先生在国民性的批判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生活在中西方碰撞的时代中, 国家的残败, 民生的凋敝, 面对现状, 老舍先生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怀疑, 他从自己熟悉的北京文化下手, 深入挖掘隐藏在顺民身上的民族劣根性, 对以北京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 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二马》) , 来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 老舍称北京文化为“酱缸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国民, 只能是怯懦、愚昧的奴隶, 这种文化产生出来的是官本位思想, 权利大于一切。中国的封建文化是熟透的了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好死不如赖活着、逆来顺受、胆小怯懦等国民性格的温床。老舍先生站在现代科学文化的立场上, 用现代科学观念对陈腐、守旧、黑暗、落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地批判。

再次, 赵园女士对老舍在艺术上的局限性做了总结, 她认为文化的作用在老舍那里被不适当地扩大了, 有时甚至被作为市民性格赖以形成的唯一原因, 从而导出历史宿命论的结论。对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导致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偏颇。老舍先生长于文化批判, 在国民性的批判中归因于文化的作用是有其正确性的, 正是由于传统的文化环境, 文化教育才会形成传统的国民性格, 因此在这点上本人不敢苟同赵园女士的观点, 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归根结底是对中国封建文化的批判。

还有局限是有的人物个性浅露, 市民形象中有的就有着艺术上的不成熟, 缺乏对人物的社会本质的深刻把握。老舍先生的幽默, 有一方面是带有自己的个性, 温和的讽刺, 然而另一方面为了“招笑而招笑”, 就是一种肤浅的幽默。同时作家没有指明解脱现实困厄的道路, 市民群众只能向“行侠仗义”的江湖豪客那里翘盼福音。

老舍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局限, 是由于他性格中最基本的认识与出发点是传统文化, 他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带生长起来的, 虽然曾经去国外接受过西方的教育与文明, 但是强大的传统文化在老舍身上还是占主导地位, 虽然他站的比别人高看到了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显露出来的陈腐与落后, 但是生活环境就注定了老舍先生创作上的局限性。

一个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 用自己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世界的芸芸众生相, 希望人们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爱, 然而, 悲剧的是, 作家最后却死在了孤独与无望中, 留给后人的是深刻的思考。赵园女士对于这位众人仰慕的作家的文字给予了中肯的评论, 客观的评价, 对于我们了解老舍, 理解老舍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关纪新.老舍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3年10月

[2]、朝歌雨君.老舍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1月

[3]、石兴泽.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5月.

[4]、老舍文集 (第一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11月

[5]、老舍文集 (第二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5月

[6]、傅光明.老舍的文学地图[M].新世界出版社, 2005年10月

老舍的《北京居民》 第4篇

——乔治·罗迪蒂

自己在那儿说话的作家,并不是大众的作家,相反,让别人说话的作家,才是大众的作家。老舍,无论是他的戏剧,还是他的小说,都是让那些从来没地方说话的人说话,他们当中有拉洋车的,也有在苦难中挣扎的女孩子;有店铺的伙计,也有警察;有家庭妇女,也有小职员;有手艺人,也有卖艺的。总之,在老舍以前,他们都是一些在文学上只是被顺带或简略提一笔的人。

老舍不仅在他的人物身上消灭了自我,他更是这些人物的伙伴,和他们共同分担着他们的不幸。他常常让这些人以第一人称说话,让他们把自己内心里的一切统统说出来,或者,他用间接的手法把他们的生活披露在世人面前,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片言只语,甚至说话的腔调,都足以反映出他们的灵魂,他们思想的深处。

在所有中国伟大的现代作家中,老舍是在文学中充分发挥说话语言长处的先驱者之一。在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中,他对语言的运用是最好的,别的人有时把“白话”和西洋化的句法及词汇混为一谈。而老舍运用的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其运用手法之娴熟简直是天才。遗憾的是,当老舍的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时,不免有损语言的全貌,声音、语调、口气、感叹以及许多说话的后缀都反映不出来,有时候一些口语中念别了的字,以及经常出现的不规则的标点也反映不出来。

然而,不论任何人,当他高声朗读老舍的作品时,他感受到的却是一首真正的乐曲。读者从第一个音符起,就好象在听戏一样,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是在北京,他的周围都是北京人。在老舍对景物的描写中,人们常常感到,似乎北京城自己在谈自己,在向你述说她那美丽的天空,或是她那众多的帝王史迹。马可·孛罗和瑟加朗,两人相隔几百年,可都被这座古都的壮丽景色给迷住了。老舍和他们一样,也无法抗拒古都那迷人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北京那些最狭窄的胡同,类似本世纪转折时期他出生的那个胡同一样;这魅力也来自古都大马路尽头那些雄伟的城门楼子,这些大马路把城区分割成了一个一个方块格。

从一个小镇发展成为京都的北京,在三十年代叫“北乎”。帝制推翻后,那些旧式的满族家族既不能为新的制度服务,也没有力量再反抗,因为剩下的那些所谓有名的“八旗兵”们,现在既不会玩刀弄枪,也不会骑马了。他们一个个都靠出卖他们的府第和其中的珍宝度日。

老舍出世一年后就成了孤儿,不久,帝制推翻,他真“无父无君”了。他曾在回忆中度过了好几年,回忆他知道和看到的一切如何逐渐地消亡,从中培养出自己考古学、更是人种学的眼光,他企图用这种眼光去挽救一个正在遗忘中沉沦下去的世界;从中也产生了一个所有伟大作家都具有的思想,一个不停地受到时代观念萦绕的思想。

时代的观念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社会风尚在迅速变化,尤其在外来的影响下,变化得特别快。老舍描绘给我们看和听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代观念,有他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有时还有他自己的一套沉沦方式,就象他作品中那位一事无成的演员一样,本来他当演员是肯定当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可他到死还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演出名。

一个人赖以生活的那个世界毁灭了,他个人的地位也就失势。老舍的小说和故事同样会在这方面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它们直接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所谓“文明”究竟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旧式“传统”或“规矩”统治一切的社会里,妓女是一位正直的姑娘,警察是一位上了老婆当的可怜人,“摩登”教授和他的老婆终究也是些普通的人:他俩都为自己很有教养而自豪,都认为自己是最进步的,可一旦邻居的孩子踩了他们院里的花、偷摘了他们树上的果子,他们照样会暴跳如雷。

表面上看,作者的呼喊是徒劳的:北京再也不会是从前京都那副老样子了。《断魂枪》中那位镳局老武师在小说结尾曾发出了令人心碎的呼喊:“不传!不传!”老舍的呼喊是和他的呼喊相通的。但是生活的艰难并不能完全扼杀人们的善良、他们天生的人道精神以及幽默性格。这本集子里的作品和作者后来写的戏剧不一样,并不是主题小说,但是,如果说从这些作品中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或教益的话,那就是,形形色色具有自己特性的北京人,在经历了一切波折之后,终于活下来了。诚然,老舍的故事在今天是很少有了,但正象老舍自己所说的,只有那些一辈子都是在他的故乡城市生活过的人,才能对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作出最后的判断。

老舍《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第5篇

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腊八时,各家都会用各种米、豆、干果熬粥,这和我们现在比较相似。街上会出现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货摊,那时的孩子们喜吃一种用各种干果与蜜饯和成的东西,叫杂拌儿。我想:它应该是薯片、蔬果干之类的吧!老舍先生写道:孩子们还喜欢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这和我们现在的孩子特相同,过年就喜欢放鞭炮和烟花,这多热闹呀!

那时的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妈妈都要给我买新衣服过年,我特喜欢。老舍先生说:除夕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我们现在可没了这些规矩,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急急忙忙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时街上的店铺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初六才开张,这和我们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在正月初二时和爸爸妈妈逛街,各色商店、超市,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全都人满为患,大家都出来购物、消费,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我最喜欢花灯了,老舍先生道:那时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如今的花灯,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增添了塑料、电动、声控等特色,越来越丰富多彩。

老舍《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第6篇

老舍的文中提到过,那时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八节有喝粥的习俗,不过现在貌似已经不是很流行了,而且腊八节还要泡腊八蒜,一直要到年底吃饺子的时候才用,因为那时过年每家每户是要吃饺子的,现在过年只是偶尔会吃饺子,在我的印象中,现在过年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但并没有一定要吃什么,只是要一家人在一起才有气氛。

而在春节,最热闹的就是放鞭炮、放烟火,可能正是因为大家都很喜欢烟火和鞭炮带来的喜庆的感觉,所以一直到现在,大家都还是很喜欢在过春节的时候放鞭炮。每当过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楼下鞭炮噼噼啪啪的响,这才有过春节的气氛啊。

文中还写了,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是不动刀子的,因为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而且过小年的时候要祭灶王,吃年夜饭的时候要先祭祖,,这些都可以说是迷信,但也可以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人们求神仙保佑他们,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但大家也明白,美好的生活不是靠祖先保佑出来的,所以即便是祭过了神仙,也还是会在来年辛勤耕耘,祭祖这种形式现在有的人家也还在用,但在现在,这只是表现对祖先的尊敬。

过年时,最高兴的就要数小孩子了,以前过年的时候,即便不出门,也可以看走马灯,而且过年时可以出去尽情的玩,不论是谁都会很高兴的吧?现在过年,很多小孩子都要收压岁钱,所以小孩子当然更是喜欢过年了,不过大多数的情况都是要把压岁钱上交的,尽管这样,还是很多小孩盼着春节。

春节是新的开始,这不管是在从前,还是现在,大家都会认可,因此,春节才会如此的隆重,新的开始就要有新的面貌,人们常说新的一年就要有所改变,也确实是如此吧?不过,唯一不变的,只有过春节时那热闹、欢乐的气氛!

老舍《老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第7篇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自由小声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我引导学生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再找出春节“开始”“**” 和“结束”的日子。接着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人们过节时在干什么,学习作者抓住的人们活动来写。再细读课文,精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中心句。小组议论:热闹表现在哪些方面?除夕为什么这么热闹?重点朗读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元宵节的灯有多有美有神奇。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春节的那种热闹气氛,教学时,我主要运用观看画面、小老师的示范、男女生比赛、学生评一评等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乐读。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且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我设计了“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小组交流”“男女生比赛读后,让学生当评委谈出自己的理由。”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有滋有味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春节的热闹,我在教学“春节的**”一段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问学生:“元宵和除夕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很快地回答出: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紧接着,我让孩子们找出课文写了什么地方的灯,都有些什么灯,让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此段,感觉孩子们读得挺有感情。

向老舍学习北京话 第8篇

我对王朔语言的认同受到老舍的影响。很多人不知道我曾经是一个有点疯狂的老舍迷,我见老舍的书就买,买了就读,有一阵我读老舍的作品,就像有人读金庸的小说上了瘾一样,看了一本还想看第二本。我可能把老舍的小说全部看完了(至少1985年前出版的小说),我知道这在同龄人中不多见。我起初看老舍的小说是因为《沙家浜》里沙奶奶有句台词,叫“那敢情好”,我们的语文老师认定这是错别字,应该是“感情好”,并写信反映到上级部门,后来上面解释说“敢情”是北京的方言。我当时就有些疑惑,《沙家浜》说的是我们江苏苏南的事,怎么用起北京方言呢?这该是样板戏的败笔吧?我把我的想法告诉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胆战心惊地警告我,不要乱说,不许怀疑样板戏。尽管如此,我对北京的方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敢情”仿佛外语似的,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粉碎“四人帮”之后,老舍是最先解禁的一批作家,他的《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很快“重见天日”,虽说是“重见”,对我们这些在“文革”中读完中小学的青年来说,确是“首见”,非常新鲜。坦率地说,我第一次看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的剧本并没有感到特别激动,只是感到琐碎,感到一些无聊的人在说一些无聊的话,与我心中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期待相差甚远。那时候北京人艺上演的话剧是郭沫若的《蔡文姬》,没有电视,有广播放演出的录音,我们喜欢听郭沫若带诗味的话剧。但等我读《骆驼祥子》时,我被祥子的命运打动了。在我以前阅读的小说中,从未读过像《骆驼祥子》这样以所谓“中间人物”为主角的作品,也从没读过这样零度感情呈现的生活状态、原生态的小说,我也不明白文学史为何说它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如果这样的话,批判现实主义是不是比现实主义更有力量?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对现实主义的问题进行思考,之后才会有“新写实”之类的话题,其实“新写实”就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老舍式的现实主义上面来,当然融进了新的技巧和观念。

老舍的北京情结 第9篇

在北京长大成人

1899年2月3日,老舍降生在北京西城护国寺后面的一个名叫“小羊圈”的曲折狭小的胡同(“今小杨家胡同”)。这里的居民大多一天只吃两顿饭,且住在夏漏雨、冬透风的破屋子里。他后来在《勤俭持家》一文中回忆说:“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还有比我们更苦的,他们经常以酸豆汁度日,它是最便宜的东西,一两个铜板可以买很多,然后把所能找到的一点粮或菜叶子掺在里面,熬成稀粥,全家分而食之。从旧社会过来的卖苦力的朋友们都能证明,我说的一点不假。”白幼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使老舍能够更多地接触下层居民,体察生活的艰辛。

老舍1岁半时,在正红旗当皇宫护军的父亲,因抵御八国联军进攻,在镇守北京正阳门的巷战中负伤阵亡。最后,侵略者攻进了城,在挨家挨户烧杀抢掠时,闯入了老舍的家。只因当时熟睡中的老舍恰巧被这些洋鬼子掀翻的一只大木箱子扣在下面,才侥幸躲过了一难。

此后,老舍的母亲每月仅得到清政府发放的饷银一两五钱,比父亲在世时的薪俸少了一半,且发得越来越不准时。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老舍的母亲不得不拼命地洗衣、缝补,把大批的衣裳揽回来做。老舍后来创作的短篇小说《月牙儿》中,有关“妈妈整天的给人家冼衣裳”的几段描写,实际上就是作者母亲的真实写照。

由于老舍总是吃米汤和糨糊,所以直至3岁他还不会讲话和走路。他虽然有个哥哥,但两人相差9岁,很少在一起玩:母亲和三姐忙着赶活,难得有空逗他、哄他,因此他只能整日坐在炕上,在玩耍小线、小棉花和小布头之中,消磨了幼年的大部分时光。

母亲坚强、豪爽、勤劳、诚实、待人热忱的品格,以及爱清洁、爱整齐、守秩序的习性,给老舍以深刻的感染和影响,后来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怀感谢之情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平和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905年,老舍在正觉寺开始了他近3年的私塾生活,后转入西直门大街市立第二初等小学校、南草厂第十三小学。小学毕业后,亲友们一致认为他应该去学手艺挣钱,以减轻家庭负担。老舍却毅然坚持要继续升学,于1913年1月23日考入北京市第三中学。只上了半年,他又偷偷地考上了一切费用全免的北京师范学校。

5年后,年仅19岁的老舍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被任命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国民小学校(今方家胡同小学前身)校长。由于工作出色,他于1920年9月30日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兼教育部京师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公立北郊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

在这些岗位上,他本想大刀阔斧地干点正事、实事,不料却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一度失意消沉。同时,因他擅自退了由母亲包办订的亲,以致母子俩产生了隔阂,他自己大病了一场,独自入住西山卧佛寺静养了一个月才好。这段经历在他4年后所写的初女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中有所反映。

这期间爆发的“五四”运动,深刻地影响了老舍,正如他后来所说的:“没有五四’,我不可能变成个作家。‘五四’给我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在当时勃然兴起、势不可挡的白话文运动的冲击下,已有一定文言体散文和旧体诗词底子的他,开始着了魔似地偷偷用白话文练着写小说。不过,这些习作绝大部分没有发表过,他也没想去投稿。

1921年春夏之际,老舍从西山养病回来,搬到由自己兼管的京师儿童图书馆去住。当时,他志在学习英文,便参加了缸瓦市基督教堂举办的英文夜校,一周上5次课,每次两小时。在夜校,他与宝广林和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许地山等结为好友,并通过宝广林结识了“伦敦会”派往燕京大学任教的牧师埃文斯,老舍遂在业余时间跟埃文斯学习英文。

1922年8月,老舍辞去北郊劝学员之职,赴天津南开中学任教,并于次年在《南开季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小铃儿》。

客居英国写北京

通过已返回英国任教授的埃文斯推荐,老舍受聘为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聘期5年。他于1924年9月14日乘船来到伦敦,起初与来此留学的许地山合租一套房子,整日沉溺于小说创作的许地山对老舍产生了影响。此后,老舍又搬了几次家,多是廉价的学生公寓。作为讲师,最初他的年薪仅有250英镑,后虽然增至300英镑,但他除了自己开销,还要寄钱回国养活老母,因而只能把生活标准降到最低。生活的清苦倒在其次,让他最难堪的是房东对他的奚落和白眼。

老舍在东方学院所授课程,除了教授官话(北京话)和“四书”之外,还有《史记》、佛教和道教等等。按照该学院的学制,每年共有近5个月的假。每逢假期,他便一头扎进学院图书馆,或饱读英国文学原著,或创作小说。

像许多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一样,来伦敦还不足半年,老舍便寂寞难耐,开始想家、想母亲、想朋友、想北京、想故国。正是这种浓烈的思乡之情,激起他最原始的创作冲动。他后来回忆说:“我们幼时所熟悉的地方景物,一木一石,当追忆起来,都足以引起热烈的情感,好多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这种作品里,也许是对于一人或一事的回忆,可是地方景况的追念至少也得算写作动机之一。”

为了提高英文水平,更为了借鉴写作经验,老舍杂七杂八地读了许多英国文学原著,其中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让他感到写小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于是,他有了模仿的念头,他后来回忆说:“我决定不取中国小说的形式。况且呢,我刚读了《尼考拉斯·尼柯

尔贝》和《匹克威克外传》等杂乱无章的作品,更足以使我大胆放野。”

灰暗惨淡的童年时光、艰辛备尝的青少年时期,对于这些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老舍总想把它抖擞出来给别人看,写作由此成为他一吐胸中块垒的绝好途径。1925年,他回忆着自己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一幕幕经历,开始在东方学院图书馆里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断断续续一年后才完稿。有关当时的写作情景,他后来回忆说:“浮在记忆上的那些有色彩的人与事都随手取来,没等把它们安置好,又去另拉一些,人挤着人,事挨着事,全喘不过气来。”

适逢国内《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正在伦敦,老舍就把《老张的哲学》原稿拿给他看,得到的评价是“很好”。不久,这部小说在《小说月报》1926年7月号上,以本名“舒庆春”开始连载,第二期即改署笔名“老舍”,半年后才登完。次年,这部小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因其文风幽默?京味”十足,对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京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状况描写真实、揭露有力,故而轰动一时,销路很好。

此后,老舍继续沿着这条创作路子,又写下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赵子曰》,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群住在北京某公寓里的学生醉生梦死、麻木不仁的生活。该小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又出了单行本,颇受广大读者欢迎,至新中国成立前,共再版了7次。

老舍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二马》,一半写北京人,一半写伦敦人,且故事发生在伦敦。当这部小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时,老舍已离开伦敦,在欧洲大陆游历了3个月后,于1930年春返回祖国。

成熟的“京味”作家

回国后,适逢日寇侵占我东北三省,时刻觊觎着华北大好河山。在民族危亡日渐深重的形势下,老舍辗转济南、青岛、武汉、重庆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抗日救亡事业而奔波。1946年3月以后,他应邀赴美国从事讲学和文化交流活动近4年之久。

在离乡背井、流落外地的近20年间,老舍很快成长为一个“京味”浓郁、风格独具的作家。

1930年7月至1937年11月,老舍在济南和青岛工作、生活期间,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丰收期。在此,他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选民》,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此外还有创作经验谈《老牛破车》等,其中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和短篇小说《月牙儿》是以北京为故事背景的。特别是《骆驼祥子》的问世,奠定了老舍作为一个成熟的“京味”作家的重要地位,这部作品也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为老舍写作生涯中的破釜沉舟之作《骆驼祥子》是他成为职业作家的重要标志,因此他说:“这是我做职业写家的第一炮。这一炮要放响了,我就可以放胆的做下去,每年预计着可以写出两部长篇小说来。这一炮若是不过火,我便只好再去教书,也许因为扫兴而完全放弃了写作。”

《骆驼祥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老舍与山东大学一位朋友的闲聊,这位朋友在闲谈中,说起他在北平时曾接触过的一个人力车夫的故事。朋友说这个车夫曾买了一辆人力车,后又被迫卖掉,如是者三买三卖,到头来依旧一穷二白。老舍听后脱口说道:“这可以写一篇小说。”继之,这位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谁料因祸得福,他乘着军队仓促转移之际,顺手偷偷地牵回3匹骆驼。老舍说道:“自此,从春到夏,我心里老在盘算,怎样把那一点简单的故事扩大,成为一篇10多万字的小说。”

老舍开始进行资料积累工作,首先去信向生长于北平西山一带的齐铁恨先生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惯,因为西山脚下有许多养驼人家。很快就得到了回信及有关的简单介绍。由于对骆驼没有真切的认识和感受,老舍感觉到,要写这部小说,就必须以车夫为主,而以骆驼作点缀和陪衬。于是他决定,把骆驼与人力车夫祥子结合在一块儿写,而骆驼只起到引出主要人物的作用。

老舍又分别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表哥、同学以及有关的专家,打听关于骆驼、洋车、车厂以及人力车夫的琐事,打听有关的口语字、词。他甚至还利用回北平给祖母操办80大寿之机,采访熟悉上述情况的下层百姓。

在此基础上,老舍一鼓作气开始写《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从1937年1月起,始在《宇宙风》杂志上连载,一期两段,年内刊完,后来被陆续翻译成26种文字、以38种不同的译本流传海内外。在这部优秀的小说中,老舍通过对主人公祥子在北平的7次行动路线的具体描写,使人们对书中的古都北京的认识更加立体。

3卷本计80万字的《四世同堂》,是老舍毕生卷帙最为浩繁、耗费精力最多的长篇小说。当时,因故滞留于沦陷区北平,过了5年亡国奴生活的妻子胡絮青,终于带着3个孩子逃了出来,辗转来到重庆与老舍团聚。从妻子口中,他了解到许多关于北平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躏的惨状。于是,他深怀家破国难之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构思,于1944年初开始动笔,并自11月起在重庆的报纸上连载。但由于深受贫血、打摆子和肠胃病的折磨,加之时局动乱不安,直至1945年底他才完成《四世同堂》的前两部《惶惑》《偷生》,第三部《饥荒》是老舍赴美国后完稿的。

《四世同堂》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该小说在美国翻译出版后,立即入选“每月佳作俱乐部”的优秀新书,美国评论家康斐尔德对老舍给予高度评价:“在许多西方读者心目中,老舍比起任何其他的西方和欧洲小说家,似乎更能承接托尔斯泰、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辉煌的传统’。”

老舍的出生地北平小羊圈胡同,几乎原封不动地被写入这部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中。

一代“人民艺术家”

1949年7月,客居美国纽约的老舍,收到一封来自解放了的北平的信,信末附有郭沫若、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30多位知己好友的联合签名。信中说:“第一次文代会即将在北平举行,老朋友们已经全部聚在北平了,惟差兄一人,回来吧,老朋友!祖国的文艺繁荣等着我们的笔,包括你的笔……”

这封信就像是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巨大召唤,让老舍归心似箭。他刚做完手术不久,就急匆匆地辗转回国,于当年12月11日抵达北京,很快受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

切接见。此后,老舍担任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

1950年4月,老舍购置了北京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一所普通的四合院,一家人从此定居在这里。直至“文革”初期被迫害致死,老舍在此生活了16年,期间除了继续写些小说、散文之外,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大众曲艺事业和话剧创作中。

建国初期,北京的相声艺术事业陷入了危机,相声演员一味地表演旧社会的老段子,与新中国的时代氛围相距太远,逐渐失去了听众。但是,说新段子,又缺乏现成的本子,因为当时的相声演员绝大多数文化水平都不高,自己动笔很困难。为此,他们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并派侯宝林、侯一尘等专程拜访老舍,请他帮助写新段子。老舍慨然允诺,请他们回去选几个老段子,把本子送给他看。

很快,老舍就交出了三篇新段子《维生素》(改编《菜单子》)《假博士》(改编《文章会》)和《逛隆福寺》,他对来拿新本子的相声演员说:“请先试着说说,听众要是喜欢,咱们接着往下搞;要是不成,咱们再改辙。上演的时候,一定先告诉我一声,我也去听听。”

后来,在曲艺场上演的时候,老舍如约前来观看,见听众们反应热烈,他也颇感欣慰。接着,老舍又陆续改编了《绕口令》《铃铛谱》《对对子》等段子。与此同时,他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京韵大鼓《别迷信》,在《说说唱唱》杂志上发表了鼓词《生产就业》等,以其不懈的创作实践,为促进北京市大众曲艺事业出了力。

龙须沟是北京城南一条有名的臭水沟,尽管这里脏、乱、差,解放前却从来没有人过问。1950年春,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把对龙须沟的治理作为建设新北京的举措之一。很快,龙须沟一带的面貌就大为改观,赢得了市民的热烈称赞。这时,老舍的好友李伯钊等建议他据此写一个剧本。老舍经过一番实地采访,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三幕话剧《龙须沟》,第一幕写解放前,后两幕写解放后,通过新旧社会龙须沟面貌的巨大反差,热情地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本色。

不久《龙须沟》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戏剧艺术家焦菊隐执导排成话剧,于1951年2月2日在北京解放两周年纪念日上演,盛况空前,一直演到年底。全国文联副主席、文艺理论家周扬为此发表了《从<龙须沟>学习什么》一文,高度赞扬了《龙须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认为“从《龙须沟》,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主要的就是要学习老舍先生的真正的政治热情与真正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并倡议让我们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和他一同学习,并向他学习吧”。

鉴于老舍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紧贴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为繁荣北京市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使他成为共和国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受此鼓舞,老舍又先后创作了《一家代表》《柳树井》、《春华秋实》等30多部新戏剧,其中公开发表的有22部,包括15部话剧、3部歌剧、一部曲剧和3部京剧。特别是极富创新意义的《柳树井》,标志着一个名叫“曲剧”的新剧种从此诞生。

转眼到了1957年,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老舍开始创作一部关于宪法和民主选举的话剧剧本,名为《茶馆》。他从清朝光绪时期写起,写了北京的一个大茶馆,通过到该茶馆中来的形形色色的人来反映整个社会。第一幕完稿后,他照例朗诵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和导演听,结果大受好评,大家都争着要演这个戏。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剧应通过一个茶馆的变迁写出50年的中国社会变迁来,要力争成为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老舍根据大家的意见,对第一幕作了修改,又一气呵成很快写出了第二幕、第三幕。

这年7月《茶馆》剧本在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创刊号上发表。1958年,它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话剧舞台,每次演出都是观者如潮,盛况空前。但在后来的极“左”风暴中,它却受到猛烈批判,自此停演尘封16年,直至1979年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半个多世纪以来《茶馆》一共在国内外上演了400多场,它不仅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且还曾于20世纪80年代漂洋过海,在联邦德国、法国、瑞士和日本等国上演,颇受欢迎。作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茶馆》已然成为新中国话剧史上极富艺术魅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杰作。

北京的春节老舍课件[范文模版] 第10篇

1.通过归类识字的方法读准轻声词、儿化词、多音字;通过讲授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杂拌

儿、正月、万象更新、腊月、腊八”等词的意思。

2.通过列表梳理的方法,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朗读感悟,联象拓展等方法体会北京春节的年味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详略得

当地描写的写作特色。

4.感受春节这一中国传统的丰厚博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列表梳理的方法,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通过朗读感悟,联象拓展等方法体会北京春节的年味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描写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感北京春节的氛围

1.事先板书课题,说说感受,读出不同的读法。了解“春节”“北京”。

2.提示本文作者。

3.过渡:老舍是一个老北京,这么一个老北京写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又会透出怎样的京味儿和年味儿呢?请同学们读读这篇文章。

4.这篇课文的用词很有特色。归类出示字词,指导学生读好。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红火

儿化: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通过读文中句子,了解“杂拌儿”。)

多音:万象更新 正月 间断 分外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娴熟:熟练。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3.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4.交流汇报,老师相应出示幻灯片: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5.请学生说说“北京的春节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1:热闹、忙乱、喜庆、团圆……

生2:春节两大形容词:清闲、忙碌:所谓清闲,在过年的时候最闲,不用收割庄稼、施肥、或播种,因为时候不对,想干也干不成;所谓忙碌,大家伙儿买这个买哪个,四处采购,四处拜年逛庙会、看花灯、洗宅子等,所以人们忙碌。

二、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

1.过渡:老舍是怎样写出北京春节的这些特点来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完成这份表格。

既然是填表可要注意简洁,尽量用几个关键词来表示。填好后,同桌之间可以讨论核对一下。

出示表格:(时间、风俗栏内容待学生填。)

时间 风俗

腊八 :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除夕: 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年画、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正月十五: 挂灯、吃元宵

正月十九:残灯末庙,春节结束

2.交流小结,北京的春节何时始,何时终。随机理解“腊月”“正月”。了解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集体交流:

详写: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略写:准备年货,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三、感受北京春节的年味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透过这么一个表格看到了老舍眼中北京的春节印象。老舍选取了春节一个多月中的其中六天来写,如果让你选其中的一天去经历一番,你喜欢哪天呢?

预设:除夕 元宵(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随机重点教学“除夕”与“元宵”两天。)

(1)除夕:

1)师:除夕一到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就到了!

请生自读。

2)说说读着这段文字,看到了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2)引导学生理解“除夕真热闹”。体现在哪呢?

生1:体现在大家做相同的事: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生2:体现在大家都很兴奋: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生3:体现在浓浓的亲情: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①人们的活动:“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夕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说明大家都在庆祝除夕,语言严谨。

②味、色、音: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味道美,家家饮食丰盛;

“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颜色喜庆;

“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从声音感受很喜庆、很热闹;

师:一句话一番景,老舍的语言异常简炼,高度概括,却一下子把除夕的热闹繁忙的景象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既写出了人们的繁忙喜庆,又写出了满城的鞭炮不绝,还写出满街的红火绚丽,写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

指名读。

齐读。——教师指导孩子朗读:(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3)师:不光如此,同学们再来看: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们可以看到那是“家家”的热闹。我们再读下去——“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如果我们也用刚才一样的叠词来说的话,那是怎样的热闹呢?……(概括出“人人”“处处”“时时”“户户”)

4)师:怪不得老舍谈起除夕,一开口便说——除夕真热闹。

齐读出热闹。

(2)引述“正月初一”:

1)引读这一部分,说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有什么不同。

理解“截然不同”。

2)体会初一的早上为什么如此安静?

预设:因为除夕实在太热闹了。

为了下午能继续热闹。

3)引读下午的情景。

②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传统习俗,人们轻松;

“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小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玩的花样很多,令人向往。

(3)正月十五:

1)写元宵节的内容有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清楚元宵节的情景的。

2)请学生读读两处写灯的地方。说说我们眼前一下子展现出了怎样的情形?

1、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生3:观灯的人多,热闹。

“数量多”可引导学生抓住“处处、整条街、几百”“街上有灯,家中有灯”等;“种类多”可引导学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纱灯、冰灯、长龙、走马灯、宫灯、纸灯”等等。

出示画面,指导学生读好两个部分。

3)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正月十五怎样?引读——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4)思考老舍写正月十五的花灯,仅仅是在写灯吗?

体会人多、热闹。

5)师引读: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大家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连天,怪不得老舍先生说“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观灯赏月品元宵,心情多么舒畅,怪不得老舍先生由衷赞叹“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师:在老舍眼中,北京的春节是——,是——,也是——,这是老舍眼中的北京的年味儿!

板书:年味儿

3.了解文章写作的详略

师:北京的春节很长,有一个多月,可是老舍却只选了这么六个特殊的日子;而在这六个日子中,老舍又只选了其中的几个日子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你们看出来是哪几个日子了吗?

生答。预设: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

请生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安排。

预设:这是北京的春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日子,是最热闹的日子。

师:是呀!老舍就是这样抓住了几个典型的日子,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他的文字并不华丽,但是却一下子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1、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这四天,因为这四天是北京人过春节的序曲和三个高潮,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日子,因而做了具体的描述,而略写了其他的内容。这样就做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读者对北京独特的风俗习惯印象深刻。

1、引导学生畅谈:作家的语言文字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

生:诙谐、轻松、幽默……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四、品味北京春节中的孩子

1.过渡:北京的春节不仅仅因为有了这些年味儿而美丽,更因为有了孩子而显得格外热闹。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描写孩子的语句。

2.出示。齐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师:春节里,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4.师:我想大家春节里也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来写一写,让我们大家都来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时间五分钟。

交流:

五、比较不同人眼中的春节

1.师:春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上总洋溢着我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北京更是如此。孩子们欢喜,老舍也欢喜!这同样是老舍眼中的年味儿!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看看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请生自读阅读链接材料,体会与《北京的春节》的不同处。

2.交流:

(1)梁实秋《过年》

1)体会他的并不特别喜欢。

2)体会他的其实挺喜欢。

3)了解明贬实褒的写法。

(2)斯妤《除夕》

1)老舍抓大场面,斯妤则写一个家庭。

请学生读读最喜欢的语句。

2)一个家庭都如此热闹,整个村子就更热闹了。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第11篇

当我读到“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句话时,我的感触很深,细想一下,我也已经读了六年书了,不知道,从我手中已经溜去了多少时间,多少日子?这些日子里,时间总会从我身边溜去,不管是在吃饭时,洗手时。时间都已溜去。时间老人不会给一个人多一秒,也不会给一个人少一秒,我们浪费的时间加起来,也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是匆匆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不会回来,也不会停留。光阴似箭,时光如梭。时光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溜走。时光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眨眼间时间就已经溜走了。而想想自己,还不珍惜时间,起床时,还赖在床上不起,要爸妈叫才起来;看电视时,还总是忘记写作业;吃饭时,还总是吐吐吞吞的。这期间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啊!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可我却一直分心,没有好好写作业,写作业时我又发呆,不想写作业,在写作业时,又走神,在想:今天晚上吃什么?回过神来,要写作业,又想去上厕所,开始写作业,写着写着又玩起了笔,拿着笔转来转去的。,这样一直分心,不认真做作业,一直分心在做其他事,不认真做作业,就是在浪费时间。本来只需要20几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我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完,这期间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啊!

名家谈吃 l 老舍:北京的春节 第12篇

文=老舍 图=于大武过年啦!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腊八节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过小年 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黏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年前准备 过了二十三,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再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除夕夜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守岁啦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初一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第二天,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老舍散文美学新论 第13篇

老舍作品博大精深, 其作品思想性强, 内涵特别丰富, 认真研读老舍散文, 你会发觉老舍散文的确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

首先, 老舍散文具有极强的人民性, 老舍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他的散文几乎全部是体现人民大众的思想的作品, 人民性是老舍创作的落脚点, 他的散文所写人物, 有心系民族安危的大政治家、文学泰斗, 也有战士、车夫、老妪、儿童, 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 老舍可谓是“上交不谄, 下交不渎”。这就是在老舍散文集中有那么多祭文的缘故。哭白涤洲, 祭何容, 悼王锡礼、许地山、赵玉三、罗常培、梅兰芳、郝泰臣, 等等, 而这些悼念的文章都真实地记述了老舍跟以上这些人交往的事实, 以及他的看法。

其次, 老舍作品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 包括散文, 其思想内容皆是歌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 他从内心深处感觉共产党好, 是共产党救了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不仅歌颂共产党, 而且歌颂新中国的主人公———工农兵, 所以他的散文尤其具有歌功颂德的味道。当然, 老舍也不是一般化的歌功颂德, 他的作品艺术特征十分明显, 具有很浓的美学风格, 他将歌功颂德的政治目的巧妙地蕴含于他的作品包括相关散文之中。

最后, 老舍的散文“真”。这是老舍散文的魂。老舍散文的“真”, 可概括为事真、情真、义真。事真的另一层含义是写出自己知道的感受最深的事, 这就是老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老舍本人胸襟高阔, 舍己为人, 有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这种境界像一根大弦, 从天上到地下, 谁能跟这根“弦”共鸣呢?只有那些为时代、为民族、为人民献身的人。老舍散文不仅生活化, 而且在原生态的生活中挖掘出丰富的哲学道理, 其不少散文在叙事后加上自己的感受, 并且追求一种哲学理性, 从而使其散文思想内容更为丰富。

综上所述, 老舍散文既有人民性, 又在生活化中体现哲理化。

老舍是语言大师, 其语言的总特点是白、俗、精、活、俏、美, 其散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直率。老舍的散文, 从题材看无所不包, 从体式看无所不有。不论什么题材, 也不论体式、悼文、祭文、速写、小品、书信乃至广告, 在用语上都做到了随类赋彩。他无论写什么, 都是在心中想透了才下笔, 由于心中有底, 因此他的语言笔笔有着落, 一句接一句, 如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下面, 探讨老舍散文的总体美学特征之一———精美。

《到了济南》是一篇十分有趣有情的清新的散文, 在叙事中有议论, 全文大气十足。《一些印象》对济南的秋天做了感情化的写照, 别以为老舍只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 其实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尤其是《一些印象》, 将济南的秋天写得诗情画意, 将济南的山山水水写得十分精美灵异。《非正式的公园》也是一篇美得令人心醉的散文。老舍所写的“非正式的公园”便是齐鲁大学。老舍无疑是个大学者, 他对齐鲁大学的熟悉程度超过一般人, 这篇散文将齐鲁大学描写得优美迷人。老舍描写齐鲁大学, 如数家珍, 文笔晓畅、明丽, 令人如读抒情诗一般。读了《非正式的公园》, 我们发觉老舍原来也写花、草。给人们视觉冲击最大的散文便是《趵突泉的欣赏》, 济南的三大名胜是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 老舍用一颗诗人之心, 将趵突泉进行了缩微观照, 尤如展示趵突泉的全方位的美学特征, 全文不长, 却将趵突泉描绘得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春风》文笔清雅, 且笔力深刻, 有着一种老成之感。文章是从济南与青岛的不相同起笔, 先是议论, 然后比较济南的秋与青岛的秋的各自特色。此文不长, 但文辞美艳可感, 如:“两地的春风却都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 似乎应当温柔, 轻吻着柳枝, 微微吹皱了水面, 偷偷地传送花香, 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你看, 这段文字写得多么精炼与富有美感。文中佳句颇多, 不必多列。《大明湖之春》是一篇散文佳作,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这篇文章可以说一篇优美的游记性散文, 也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情诗, 这篇散文可以说将大明湖的审美内涵写尽了、写活了, 写得美如仙女, 将大明湖的特色全部展示出来了, 其才情天赋令人叹为观止。青岛是国内旅游胜地, 写青岛的人很多, 然而能如老舍一般的写青岛美的人却不多见。散文《五月的青岛》将青岛五月的风景写得特别雅致。五月的青岛本就十分迷人, 再加上老舍传神的文笔, 更是美丽无比。青岛的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杜鹃, 都争着开放, 写出了到处花香, 写出了青岛的绿, 继而写出了青岛的海滨, 令人有审美鉴赏快感。散文《春来忆广州》又是一篇写春季花草的杰作, 令人感叹老舍文笔之精美。

老舍散文的总体美学特征之二是幽默。

老舍作品里的文化成分极浓, 当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再读老舍全部作品时, 会惊异地发现, 老舍首先是一位思想家, 然后才是幽默大师与语言大师, 无前者便无后二者, 前为根, 后为枝叶, 所以说, 学老舍语言必须注意他的思想。以前的论者仅承认他是幽默大师与语言大师, 这是认其表面忽视或有意不看其里的。老舍是大学者, 他著有《文学概论》、《欧洲文学史》, 他的古诗也写得好, 对文言文十分熟悉, 在他的作品中不时流露出来, 但是老舍只取了古文的清新、隽永、含蓄的优点, 化出了自己独特的诗意和幽默。散文《买彩票》半是叙事半是杂议, 全文充满了自嘲与讽刺的笔调, 我佩服老舍的幽默才能, 他能将痛苦的事化成一笑了之的自讽, 能够做到, 自讽和自嘲的有身份的大作家、大学者少之又少, 而老舍能够做到, 实在不简单。《有声电影》是一篇充满风趣的文章, 比如, 此文开头就是:“二姐还没有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 在没有看见以前, 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 有许多伟人也是这些。此这谓‘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要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 台下鼓掌特别发狂, 以其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 所以根本不想去看。”这段文字用平直的语言写出了一个不能接受新生事物的二姐, 所用的文字多少带有嘲讽的味道。《有声电影》表层上写的是没有看过有声电影的家人对有声电影的排斥, 实际上是批判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此文结尾写道:“管它呢, 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 她说她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 还从鼻子冒烟, “电影是怎样作的, 多么巧妙哇, 鼻子冒烟, 和真的一样, 你就说, 大家都赞叹不已。”这几句话用作结束全文, 有着丰富的内涵。老舍内心想说的是中国人并非无可救药, 他们在真正见识了新生事物的优秀之处后, 还是能够逐步接受和认同的。《新年醉话》的题目就具有幽默性, 文章开头也十分幽默, 开篇就是:“大新年的, 要不喝醉一回, 还算得了英雄好汉么?喝醉而去闷睡半日, 简直是白糟蹋了那点酒。喝醉必须说醉话, 其重要至少等于新年必须喝醉。”这段话写得别具一格, 他用违背常理的方式, 硬是将“新年”与“醉话”联结成一体, 颇有点歪打正着。再看以下文字:“醉话比诗话词话官话的价值都大, 特别是在新年。比如你恨某人, 久想骂他猴崽子一顿。可是平日的生活, 以清醒温和为贵, 怎好睁白眼的骂阵一番?到了新年, 有必须喝醉的机会, 不乘此时节把一年的‘储蓄骂’都倾泻净尾, 等待何时?于是乎骂矣。”我从内心深处敬服老舍的这段文字, 文字老成不说, 仅仅几句话就有点春秋笔法, 大有鲁迅文化美学风格, 此文全文都是真正典型的杂文, 可见《老舍散文选集》的编者是将杂文视作大散文中的散文的。《自传难写》也颇诙谐风趣, 颇有点鲁迅“自题肖像”的再创造。《抬头见喜》这篇杂文写得十分精彩, 全文不为长, 然而内容十分丰富, 其笔法令人叹为观止。《观画记》、《考而不死是为神》、《小病》、《可怜》、《何客何许人也》、《文艺副产品》都是蕴含了幽默、讽刺、诙谐、风趣的艺术美学成分之作, 充满了内在的美学心理程淀。

认真观照老舍的散文后, 我认为老舍的散文是对既往散文的审美创造, 他的散文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色, 但他不拘泥于散文的传统创造, 并有新的创造。老舍的散文不是一般散文家的散文, 而是作家兼学者式的散文, 正因为老舍是一位卓越的小说家、剧作家和学者, 所以, 他的散文也就更为普通读者和学者、作家一致认可。我们有必要研究老舍的散文相对于既往散文有哪些审美创造。

我认为老舍的散文艺术美学创造不能用一种成见框住, 而应该将他的散文的审美创造看成一个系统, 我认为只有用系统论学科的视角观察才能真正看出一系列核心理论价值与美学的一体化的结构论。

第一, 老舍的散文具有优雅感。他的文笔老成而不生硬, 他的语言明丽如玉, 晓畅优美, 雅致到了极点。在《老舍散文选》中, 处处可见优美的段落, 有不少散文简直就是一首沁人肺腑抒情诗, 读之令人如品甘饴, 老舍的散文绝对不亚于其他同时代的散文大师, 甚至还有超过之处。

第二, 老舍的散文具有辛辣的讽刺特征。老舍就是老舍, 他身上有着鲁迅式的硬骨头精神, 他不屈不挠, 他为党和社会主义而放声歌唱, 但他又容不得假恶丑, 所以他在温情脉脉中有着巧妙的讽刺, 这种讽刺有的是辛辣, 有的不是辛辣, 但是我认为老舍散文就是一针见血的讽刺, 并带着辛辣的味道, 比如《观画记》、《考而不死是为神》、《小病》、《习惯》、《何客何许人也》、《文艺副产品》均充满幽默讽刺的艺术美学特色, 我真佩服老舍的散文有着两种风格, 而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然而, 却被他巧妙地有机结合起来了。

第三, 老舍的散文在结构上十分自由。他的散文在结构上非常开放, 任何具有思想内容的素材, 到了他手上后, 就变化成了散文, 因为他文思泉涌, 长期积累, 厚积薄发, 所以一旦决堤, 他的才情就如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在《老舍散文选集》中, 有随笔、杂感、叙事文、游记、悼文等体裁, 我认为编者将它们汇编于一册, 是有其独到的眼光的。就是这些不同的体裁, 体现了老舍各方面的才华, 全书中的散文在结构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作品, 他的奔放式的自由结构形成了一种系统, 令人为之叹服, 让人为之品尝了高档的“火锅”味道。

第四, 老舍是个大学者, 他的散文作品大多数是学者式的散文, 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学者式的散文风格。老舍毕竟是一个大学者, 是真正的大教授, 他对文学原理、文学史都有精深的研究, 正因为此, 他的散文才特别令人咀嚼, 令人品味。如此看来, 老舍不仅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 而且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物, 他的散文不是那种专攻散文的作家的散文, 而是在写作小说、剧本, 以及做学问的空余时间随手拈来的佳作名篇, 不能因为是他信手拈来就认为没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也不因为老舍不是专攻散文的大家就不承认他的散文不是一流的美文。

我认为老舍在接受了传统的散文美学风格的基础之上, 又对新的散文艺术结构系统增加了新的成分, 他用自己的笔开拓了散文美学的新路, 这条新路就是将散文概念框子打破, 容忍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形式相互撞击, 形成自己的特色, 与其说是“大杂烩”, 不如说是经过认真调制的“火锅”, 在这个“火锅”中既有鲜美的汤锅, 又有麻辣的辣锅, 上百道名菜任你自主选择,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所以, 我思来想去, 评价老舍散文, “什锦火锅”最为确切, 老舍以他的高尚的人格、文品, 对中国散文做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的新创造。

摘要:本文剖析了老舍散文丰富的思想内涵, 深入探究了老舍散文的总体美学特征:精美与幽默。老舍散文是对既往散文的审美创造,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和深广影响。

关键词:老舍散文,美学特征,精美,幽默,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舒济编.老舍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8, 第2版.

[2]戴平著.戏剧——综合的美学工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第1版.

漫谈老舍的散文 第14篇

写景状物方面,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一段写济南周围的山,先是将山比喻为一个小摇篮。不用说,摇篮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再用拟人的口吻,表明暖和之义。写人们在冬天面上含笑,正是周围的山让人感觉有着落有依靠。在这样的温馨暖意里,还会想到春天的到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些,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还是写山,但景物有变化,就是出现了雪景。或者说雪的点缀,带来微妙的变化。这里仍有比喻,很是形象,但更妙的还在于色彩的映衬,有黑有白有蓝。至于雪的厚薄,使山色不一,又有青有白有黄,好比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用说比喻仍是贴切的,但接着就化静为动,转为动态的描写。由风的吹拂,联想到花衣下山的肌肤,甚妙。日光斜射到薄雪上,好像忽然害了羞,这拟人恰好状出粉色的变化来。这一段的描写于温馨暖和外,还突出了山的秀气。再如《趵突泉的欣赏》,描写水,可谓以状物为主。“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描写得生动细致形象,至于内在的意趣,仍不离那种暖意温情。

从表现来看,又可抒情、说理、咏趣。先说抒情,在《想北平》中,作者说“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作者还选择了与巴黎的住家作为比较点,从而体现出北平的闹中有静,甚而不无田园风味。“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由住家讲到城市布局,自有它适于人居的理由,“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多有空闲,不乏自然之义。人在城中,却可见山林,这城市山林实是最为理想的格局。当然,还有诸多物事。“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作者眷恋那种自然,那种居于城市山林的美好。文章的结尾说:“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从情感上说,是有着无尽的眷恋。

再看说理的,比如《忙》:“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把自己已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作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计及利害金钱等等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也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相反的,“所以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作那些事,而不敢不作;不作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的工作,作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它使人恨工作,使人设尽方法去偷油儿。”这里说的忙,分为真忙和瞎忙。真忙是一种充实的有条不紊的生活状态,可以不被外物所缚。忘却烦恼,用心专一,最终实现梦想。瞎忙就是无计划无目的,心有浮躁,生活苦恼,甚而厌倦。瞎忙就是乱忙,最终一事无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老舍《北京的春节》散文】相关文章:

老舍散文集读书笔记感悟05-20

老舍散文读后感400字05-29

老舍散文我的母亲教案08-01

梁实秋散文之忆老舍09-30

老舍的茶馆06-17

北京的春节07-13

老舍的戏剧作品08-14

老舍的简介范文05-23

老舍的故事范文05-23

读老舍的作品有感07-29

上一篇:冬天到了诗歌下一篇:简读书笔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