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范文

2024-07-17

彝族舞蹈范文(精选8篇)

彝族舞蹈 第1篇

A:一堆篝火,一个舞队,少女们牵手搭肩,拉成圆圈,踏脚跺地,翩翩起舞。让我们掌声欢迎高一幼一带来的《彝族舞》,表演者:请高二艺大做准备。

B: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样能传递出青春的活力,现在请欣赏高二艺大带来的《街舞》表演者:金奇,请高二幼一《天亮了》做准备。

彝族舞蹈 第2篇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彝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清新、欢快、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本堂课彝族舞蹈的学习,是为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彝族舞的风格、韵律打好基础。

二 、说教学目标

a、 通过彝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彝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b、 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

c、 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是体现一种内涵,尤其是民族舞蹈,更要舞出本民族的文化与特点。本堂课彝族舞的学习重点掌握第二部分的动律特点及风格,难点在于把握膝部有连续不断的曲伸和踏步的衔接。

四 、说教法与学法

1、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 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及时纠正表扬,共同进步。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 、 说教学程序

1、 导入部分

a、 首先我先完整的示范

b、 让学生们谈谈:看完老师的示范,说说你对彝族舞蹈的了解

c、 对学生舞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

2、 授新

在这教学环节中

a、 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的程序,

首先是彝族舞蹈基本体态和动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让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拐腿步讲解为例??) 再来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领悟,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哪个更能体现彝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彝族舞的特点。)

最后进行分组展示、巩固提高

b、 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这样能使学生动作更加规范、准确。随后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舞蹈。

c、 舞蹈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还要有灵气、情感和优美的姿态。尤其是我们幼师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好,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舞蹈时,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

3、布置了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对彝族舞进行动作到位练习,并融入情感表现。因为整个舞蹈都已经教授完毕,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情感的渗入。

4、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六 、彝族舞蹈教案: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

───彝族舞

教学班级:11春幼二班 主讲人:陈玉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彝族舞的基本体态和动律,提高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

2、能够学会彝族舞的拐腿、蹦跳步出腿、荡裙等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彝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彝族舞的基本动作、组合。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彝族舞基本动律、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方法:以“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到短

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练习(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准备: DVD机、碟片

科室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合

1、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互问好

3、准备活动

头(低头、抬头、仰头、抬头、涮头)

肩(上下耸肩、转肩、横拉肩)

腰(涮腰)

手脚关节的活动

二、导入

老师示范导入课题,边示范的时候边说出基本动作名称,让同学对彝族舞有个初步的了解,在体态、动律特点上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回答彝族舞基本体态和动律。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彝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彝族舞蹈在基本体态上有什么特点?老师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盖动作有什么特点、有颤膝没有?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三、学新课

1、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口令)

1)、基本体态:双手叉腰,大拇指向前,其他四指向后,身体微微前倾,上身松弛,膝盖弯曲(教师示范,学生跟做,老师检查纠正)

2)、膝盖颤膝的练习(教师示范,学生跟做,老师检查纠正)

2、彝族舞基本动作学习(口令)

拐腿:在基本体态的基础上,只是加上腿部膝盖的左右摆动,做时要幅度大,一拍一次(教师示范,学生跟做,练习,老师检查纠正)

蹦跳步出腿:在膝盖颤膝的基础上,加上蹦跳步出脚,出脚时是勾脚,先右后左再出后,身体、头随着脚的方向变化(教师示范,学生跟做,练习,老师检查纠正)

荡裙:在拐腿的基础上加上双手的左右摆动,双手从旁画弧线到旁,兰花指手型(教师示范,学生跟做,练习,老师检查纠正)

四、提高

1、彝族舞蹈组合(播放音乐)

一个八拍 蹦跳步(7、8排颤膝)

一个八拍 拐腿

后面两个八拍重复前两个八拍

两个八拍 荡裙

一个八拍 拐腿

一个八拍 摊手拐腿

重复前面动作(教师示范,学生跟做,练习,老师检查纠正)

2)、分组让学生展示舞蹈,老师评价。

五、结束短语

1、回忆这堂课所教的基本动作

“垤施”村彝族舞蹈形体魅力 第3篇

一、舞蹈内容丰富

“乐作舞”是彝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乐作舞”的形成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中,逐步吸收、融汇变化和发展的歌舞,是彝族人民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在各种节日的聚会中,跳“乐作舞”是彝族人民娱乐或庆祝的方式,是人们共同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反映,“三弦响,脚杆痒”,真可谓一呼百应,人们会情不自禁的加入乐作舞的群体中,一起娱乐。

舞蹈内容丰富,有10套舞蹈:《啯哒赫》(踩荞)、《则洁莫》(撵调)、《茄啯呆》(斗脚)、《萨步歇》(三步弦)、《么说赫》(找对象)、《叶荷宰》(经线)、《则擦莫》擦背、《洛册呆》(梭子)、《则菲莫》(翻身)、《改来赫》(摸螺丝)。这10套乐舞与当地彝族生产生活文化密不可分,所以其内容也反映出生活的各方面,不但有来自生产劳作中的模拟动作、有人们在舞蹈过程中积累、总结出的舞蹈动作,还有反映婚恋生活的舞蹈。

二、舞蹈取材多样

1、来自于生产生活中的劳动

以下舞蹈是模拟生产生活劳动中的动作场景,源于劳动,又是对劳动动作的艺术再创作,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琐碎的生活事务中解放出来,对于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具有实际意义。

(1)《踩荞》是对生产劳动的反映,这是源于生活中收荞麦的劳动,荞麦成熟后人们把收割好的荞麦放在宽敞的平地上,经过手搓脚踩的一系列动作挤出荞麦粒,慢慢的这些动作就形成了踩荞舞蹈的基本步法,踩荞舞就是模仿踩荞麦的动作而创作出的舞蹈,充分反映收割荞麦的劳动场景。

(2)《经线》《梭子》这两个舞蹈均表现织布过程中的程序,《经线》表现的是将线轴上的线拉直缠绕在两端的树桩上,整理成经线的劳动过程,是织布前的准备,然后才是织布的过程。《梭子》表现梭子在经线、纬线中不停的穿梭,使经线与纬线的相互交织,形成布匹,通过人们的转身、转圈、回圈等动作,及所站位置的相互交叉来表现织布匹的场景。

(3)《摸螺丝》表现的是人们在水田中、河里弯着腰,或半蹲着摸螺丝的劳动场景。《摸螺丝》原本是模拟人们在田地里摸螺丝的动作而形成的舞蹈,当地彝人喜欢吃螺丝,从田地里摸出的螺丝煮出来吃是甜的,如果一次吃不完,加热再吃,味道就不鲜美了。彝人甚至将此生活经验外延至婚姻关系,认为:未婚女性是可以和大家随意歌唱、交往的,但结婚以后就必须忠于婚姻和家庭,不可再与其他男性有不正常的交往。体现了垤施彝族质朴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2、来自于舞蹈动作的总结

以下舞蹈均是以动作命名的,是对舞蹈动作的提炼和总结。

(1)《三步弦》动作都以三步为一个单元,“弦”表示转身动作,比如三步一转身,或三步背身,连续半转身三次。

(2)《斗脚》是大家的脚对在一起踢的舞蹈,越“斗”越高兴,练习人们的灵活性与迅速的反映能力;《斗脚》的舞蹈是对《找对象》一舞的概括和总结。

(3)《擦背》是两人背擦背相互交叉。

(4)《翻身》表现正反转圈动作。

3、来自于婚恋生活的场景

表现青年男女以歌舞为媒介的恋爱场景。

(1)《撵调》表现青年人相互你追我赶的快乐场景。

(2)《找对象》表现青年男女相互对跳,以优美的舞姿来展示和表现自己,吸引对方,期望获得对方的欣赏与青睐。

三、歌乐变化有致

“乐作舞”由13段曲子和10套舞蹈动作组成,包括歌曲、舞蹈、伴奏乐三个部分。

1、散板与慢板

散板与慢板的曲子比如:《来歌赫》,徵调式,采用散板与慢板相结合,第一部分为散板,第二部分(女声齐唱部)为慢板。该首歌曲起到呼唤同伴,相约相聚的作用,为组曲的序歌部分,只唱不跳。

2、中板

中板有三首曲调《啯哒赫》、《洛册呆》、《察啯赫》。《啯哒赫》是舞蹈的开始,以中板为主,就像体育运动中的热身运动一样,要先热身再做激烈的动作才不会损伤筋骨。跳舞也一样,要先慢后快,先走后跑,循序渐进;《洛册呆》为中板,该曲是在连续几段快板之后的短暂“休息”,为稍后再次进入快板动作之前的调整,也为再次将歌舞推向高潮做铺垫,旋律与《啯哒赫》相似;《察啯赫》为终曲,慢板,只唱不跳,是整理性乐段,作为大型歌舞娱乐后的短暂休整,表达一种意犹未尽的情绪,调式回到宫调式,是整套歌舞套曲的调式再现。

3、快板

快板有《则洁莫》、《茄啯呆》、《萨步歇》、《么说赫》等八首,八首歌曲的旋律相似,调式均为徵调式,其中《改来赫》是舞蹈的结束部分,也是整个“乐作舞”的高潮部分。

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反映了歌舞曲变化有致,节拍丰富,就唱词来说,散板与慢板的唱词内容较为丰富;中板的唱词相对简单,为衬词加部分实词;快板的唱词最少,全是衬词“作衣舍”,节奏最为欢快明亮,突出“舞”的中心地位。

四、舞随乐变

舞曲结构单一简练,易于歌唱和记忆,舞蹈中的曲子主要为中板与快板,舞随乐变,舞步也就有“走弦”与“撵弦”,手部动作要配合舞步,以达成协调。

1、中板

(1)舞步:走弦,以走步为主,膝盖微颤。

(2)手部:提肘,第一拍,左手在身旁由肘主动向上提起,使小臂稍弯曲,手心向下,左手在胯前,右手向旁伸出,手心向下,抬起到45°。第二拍,放下还原。

比如:《踩荞》在走弦基础上,先右脚起三步一退,或向右走三步一点,再右脚起三步一退,整个律动方向成逆时针方向移动,手部作提肘。

2、快板

(1)舞步:撵弦,以轻快的跑跳动作为主,比如挫步跑、点步跑。

(2)手部:拍手、盖手、翻手、甩手。

比如:《撵调》、《经线》、《三步弦》的舞蹈动作:

《撵调》在撵弦基础上作跨步—挫步—跨步—抬脚—退步,每一个动作间跑三步,左右手轮流作盖手,动作轻盈流畅。

《经线》在撵弦基础上,作抬脚—挫步—点地—退步—上步抬脚退步(重复两次)—转身,手部动作以盖手为主,四人为一组,上步时交叉对踢,男上女退,或女上男退,之后作转圈,再男女交叉,互呈8字交叉。

《三步弦》在撵弦基础上,作抬脚—挫步—点步—背身、撤步点地重复两次—回身。主要体现三步一转身、三次背身、三次斗肩的动作,手部动作主要是甩手,背身时作左右甩手,其余为前甩手。

五、舞姿大气柔美

首先,在跳红河南岸的彝族舞蹈时,脚部多为脚尖或前脚掌着地,膝盖微颤,表现柔韧并富有弹性的舞韵,手臂松弛柔软,与身体一同呼吸,如同整个人踩在弹簧上一般,体现重心向上的特点,动作贯穿一线,连贯性较强,舞姿大气柔美,突出彝族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特征。

其次,与红河南岸彝族不同的北岸舞蹈,比如石屏的花腰彝,其舞蹈只有脚上的舞步,上肢没有舞蹈动作,只做击掌,突出节奏特征,因而形成口唱三拍,脚踏两拍,手击一拍的符合节奏。因为手击拍时,代表的是强拍或次强拍,而此时落脚,所以其韵律特征是重拍向下,而红河南岸彝族的舞蹈则与之截然不同,歌舞时也有人在旁侧击掌,代表的也是强拍或次强拍,而此时手与脚均向上抬起,韵律特征为重拍向上,脚部动作要坚韧有力,步法轻盈飘逸,活泼潇洒,注重整体协调性。

1、动作幅度的协调

舞蹈时注重手部动作与舞步动作幅度的协调性,走弦时做提肘,撵弦时做盖手、翻手、甩手等起伏相对较大的手部动作,以配合脚步的跑动,从而达到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例如:

(1)《梭子》在走弦基础上,向右走三步一点,反方向回三步,但不做点步。突出走弦时膝关节及送肩时的韧性,手部动作以提肘为主。

(2)《翻身》在撵弦基础上,以点步、转身为主,正转圈作盖手,反转圈作左右甩手。

(3)《摸螺丝》在撵弦基础上作抬脚—挫步—点步—上步抬脚、撤步抬脚—挫步—起脚蹲步,向右绕三个半圈—膝脚左右换两次跳并拍手,前五个动作时手作前甩手,后两个动作时作向上拍手动作。

2、队形与舞蹈动作的协调

舞蹈时注重队形与舞蹈动作之间的协调,舞蹈中队形呈圆形集中时手部动作以盖手、翻手为主,退步散开圆形时手部动作以甩手为主。例如:

(1)《找对象》脚的动作在撵弦基础上,作抬脚—挫步—抬脚上步、退步、点地(重复两次)—自转身—上步、退步—(12拍—14拍时)男女交叉两次。上步时圆形集中,手部动作以盖手为主,退步时散开圆形,手部动作以甩手为主。

(2)《斗脚》在撵弦基础上抬右脚—挫步两次—背身点地—撤步—上步。上步时呈圆形集中,大家的脚相对而踢,手部作翻手。

整个舞蹈的风格特点是大气、柔美、洒脱、富于韧性,舞蹈围圈而舞,整个律动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六、舞蹈颇具内涵

表演垤施歌舞时,人们均围圈而舞,具有圆形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受火文化影响;参与性强;能容纳人数多,娱乐性强。

1、受火文化影响

彝族的音乐舞蹈一般都是晚上进行,在没有电的时代,他们一般情况下是围着篝火跳舞和歌唱,一是为照明,二是为取暖。可能源于火文化的崇拜,在彝族的火神观念中,火神既是光明洁净之神,又是祖先神和保护神,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生老病死,皆与火联系在一起。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对火的崇拜,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驱邪送祟要火,种地烧荒要火,祭祀天地要火,等等。彝族每年要过一次火把节,他们称为过新年,这实际上是古老的祭火节。

2、参与性强

围圈而舞的参与性较强,人们能随意进出圆圈队列中,而不影响整体队列,即使是不会跳舞的人,进入队列中也容易融入学会,因为队列呈圆圈性,可以从正面、侧面、前面、后面等多角度进行立体学习,能较快掌握要点。

3、能容纳人数多,娱乐性强

围圈而舞能容纳较多人数齐舞,可里外多圈绕共同的原点排列。“乐作舞”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适合大众的娱乐方式和娱乐途径。另外,“乐作舞”不但能抒发个人的情感,而且集体群舞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人们在娱乐中自然的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陶冶了民族情操。大气柔美的舞姿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使“乐作舞”成为彝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综上所述,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作舞”集视听于一体,赏心悦目,舞蹈内容丰富,取材多样,舞姿大气柔美、富于韧性,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在彝族社会生活中,人们常以音乐为媒介,以舞蹈为桥梁达到沟通、交流情感的目的,在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封闭边远的山寨里,“乐作舞”给彝族人精神上带来愉悦,填补了文化生活枯燥的空白。在彝族歌舞中歌乐有变,则节拍改变,舞蹈也随之变化,从而使歌、舞、乐三者和谐统一,完美结合,堪称彝族原生态歌舞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摘要:“垤施”彝族歌舞一直保存着相对完整、详实的原生态彝族歌舞, 内容丰富, 舞姿大气柔美, 粗犷奔放、热情欢快, 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堪称彝族民间歌舞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彝族,舞蹈,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兴荣.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3.

彝族舞蹈(上) 第4篇

“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这首滇西民歌所描写的正是彝族人民“打跳”时的情景。“打跳”,彝族称“古蔗”,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群众性舞蹈。各地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彝族祖先居住在山野森林中,为抵御猛兽的袭击,围火跳跃,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和发展成为现在的民间舞“打跳”。

“打跳”的形式是男女相间、手拉手,围着圆圈逆时针方向转动。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步伐有拾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三跺脚、快步移动、旋转等。“打跳”奔放开朗、扎实有力。各地的“打跳”各有特点: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打跳”比较粗犷、浑厚、节奏较缓慢有力,动作变化不大;双柏县的“打跳”,时而激越,时而优雅。另外,“打跳”的伴奏乐器,各地也不尽相同,或笛子、或芦笙、或月琴,也有不用乐器的。在滇西彝族地区,逢年过节,家家立青棚(即院里插上贴了红纸的小松树),全村挨户轮流主持“打跳”。庆丰收或办喜事就更为热闹,往往是“一寨打跳,八方相聚”,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烈。与云南省接壤的贵州省晴隆县的“跳脚舞”,也是以腿部变化为主,其风格与云南省的“打跳”相似。

花鼓舞

花鼓舞,彝语称为“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都要请花鼓班子。他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花鼓舞由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小钹、大小镲、大小锣。花鼓呈椭圆形,一尺二寸长,红色鼓身,用绸带系鼓,斜挂于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师傅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有野鸡羽毛,并用红绸扎成绣球系在上面担当指挥。另由四人背鼓,鼓横挂在腰的左侧,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每套动作都有头步和收步,动作先后顺序及图形变化均有严格规定,由持龙头的师傅用手中的道具指挥。在表演花鼓舞时,因整个舞蹈都在弹跳中进行,舞者体力消耗大,所以是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前先唱一段花鼓词。新平县前进乡磨皮大寨的花鼓舞,又称“磨皮花鼓”。表演时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挥者一人:耍大刀、二节棒、水火棍、三叉戟、双刀、双钩镰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满战斗气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艺,在队形变化上也依照战士出征排列。如跋山涉水、摆陈设仗、短兵格斗、凯旋而归等九段。舞蹈动作豪迈粗犷,古朴大方,场面颇为壮观。

丝弦舞

歌舞往往是爱情的媒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青年男女喜爱在跳“丝弦舞”时选择对象,其方式十分有趣、独特。舞蹈时,男子在前面变换步伐,跟不上的女子逐渐被淘汰下来,最后剩下跳得最好的,无论千变万化都能紧跟舞步不乱,于是这一对青年就结为终身伴侣。

丝弦舞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龙武县、峨山县一带,是当地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农闲假日,男女青年聚集在空地上,由男子怀抱四弦琴边弹边舞,众人随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丝弦舞由于主要是用四根丝弦线制成的乐器伴奏,故而又称四弦舞。四弦,形状似月琴,轴上雕有涂绘彩色的龙头,讲究的琴盘上还镶有镜子,用红绸子系在胸前,十分美观。其舞蹈特点是柔和、优美、抒情、细腻,围成圆圈跳舞的人们,随着动作的变化,身体的方向也不断转动。动作的变化由弹四弦的男子在前面指挥,他可以任意变换曲子和步伐,要求随舞的群众跟上变化的舞步。

烟盒舞

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也称“跳三步弦”。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及石屏、建水、开远、蒙自、通海、元江一带,是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因跳舞者双手手指夹住烟盒的底与盖,以食指边弹边舞,故名“烟盒舞”。

彝族舞蹈 第5篇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彝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清新、欢快、豪放的特点,是为提高学生舞蹈能力而选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我们幼师班学生,基础较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通过彝族舞《阿细娃娃耍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彝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b、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c、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掌握彝族舞蹈的动律特点以及风格,难点在于把握跳月步和翻身踏月步的衔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定向——模仿——整合——训练”四段式教学方法,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在动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

三、说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彝族舞蹈,让学生们欣赏,通过视觉的刺激和教师对彝族舞蹈的讲解,使同学们在欣赏中了解彝族文化及彝族舞蹈。

3、演示示范,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定向——模仿——整合——训练”四段式教学法进行讲解

a、首先教师用情境教学法,示范动作,让学生体会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b、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跳月步讲解为例„„)

c、其次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哪个更体现彝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彝族舞的特点。)

d、再来就是整合,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并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舞蹈。

e、最后是训练,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了解她们对舞蹈的掌握情况。

4、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进行动作到位练习,并融入情感表现。

四、说教学反思

a、优点:通过四段式的教学方法,便于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与记忆,使课堂结构科学合理化。

b、不足:学生的基础薄弱,身体的协调性掌握的不够完美。

c、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

彝族舞蹈 第6篇

文化转型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产生危机和断裂为寻求新的发展而转向横向开拓。文化转型与世界打破垄断经济和政治势力,进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局面有关。30年来世界发生了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巨变:电脑主宰大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电脑电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殖民体系、“欧洲中心论”已经分崩离析,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力量得到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为了获取更大利润,把他们的技术、管理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亦需要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一段时间内,稳定和平的世界环境,为人类文化、经济的交流和转型创造了条件,世界形成了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格局。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背景差异,自然积淀了彼此不同的文化传说。彝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透过文化的表层形态揭示一个族群整体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史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标明了此民族存在的价值。当然,随着世界“多元化”倾向的加速,民族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各个民族文化中的“外来影响”增加也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以宏扬本体文化为立足点的,只可惜,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人类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这不仅说明人类文明遗产的“走失”速度在加快,更说明人类“民族素养”的变化程度加剧,民族观念的自我意识走到了“丧失”的边缘。

我国改革开放来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避免的冲击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彝族民间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蕴藏着极为丰实的彝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大到祭祖祈神,婚丧嫁娶,小到亲朋欢聚、劳动小憩,都以民间舞蹈的形式抒情达意、自娱自乐,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他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文化资源丰厚的彝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业,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电脑媒介接受的最新信息。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丰实了彝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现代舞、卡拉OK等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青睐,传统的彝族民间歌舞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党的文艺政策和民族政策指引下,这些地区的多数领导和有关人士,不是消极防御,更不是闭关自守,而是采取兼收并蓄,本土外来并存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处理这一文化矛盾。比如利用传统的火把节,彝族年,采取歌舞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既满足了广大群众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向国内外游客、商家展示当地的民族风情,加强双方的经济技术开发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时的民俗节日和民间歌舞,无论从其外在的形态、表演程式以及社会功能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凉山州文工团将彝历年冗长的仪式程序进行了简化,把民间舞《围成圆圈踏歌》加以规范改编,加工后的《达体舞》不仅突出了民间舞原有的风俗特色,还做到了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得到本民族的认可。90年代初位于中国滇西北高原上的华坪,风光旖旎,民风古朴。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彝、傈僳、汉、傣等26个民族,他们习俗各异,聪慧纯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在火把节的夜晚,他们将粗犷的民间舞《打跳》和从西方传入的自由激烈的迪斯科在同一舞台上表演,打破了千年戒律,既娱乐又娱人,形成了华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两种不同形态、不同文化内涵的舞蹈出现在同一空间,并为人们所接受,这只能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产物,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结果。

在文化转型期间,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视野去看待分析“异文化”的不同之处,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能跟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和平共处,而不是自我孤立或贬斥他人。把本土民间舞蹈与国外舞蹈进行比较且如此,吸收外来舞种也是如此。正如80年代初,当西方现代舞大量传入我国时,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而后,现代舞不仅没有被挤出中国国门,在舞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奋斗下,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1993年秋在北京舞院创建了第一个现代舞专业。中国现代舞艺术以百花一枝的芳姿,正在这块古老文明的国土上生存、开花、结果。事实证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宽松政策,使之从西方移植的现代舞、迪斯科等文化娱乐形式,已经拥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丰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于彝族民间舞蹈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过程的。前凉山州文工团编导们就对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提出疑问的思潮进行了探讨。当时改革开放已进行了8年,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引起彝学舞蹈界对传统民间舞蹈生命力的反思。12年后,在世纪之交,当我们面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伟绩,面对彝族民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以自觉的理性思辩重新审视当年探讨的种种问题时,就这些疑问和困惑就显得清晰而明朗了。越来越认识到,彝族民间蹈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传统文化,彝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发展的,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延,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需要而消失或延续,近几年,城市生活中悄然兴起的《达体舞》、《青年舞》、《打跳》、《押搓》,就是生动的一例。彝族民间舞蹈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处于文化转型期,各种艺术节、文化节、旅游节、文化村等形式,为彝族民间舞蹈、中外民间舞蹈的互相交流、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我们无视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大环境,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主动作用,只求在封闭的环境中虚构未受任何影响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将会陷入文化孤立主义的境地。

舞台表演的民间舞蹈,或称创作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创作风格样式,它的存在与发展依据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需求是它存在的基础。去年6月举行的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优秀彝族舞作品《阿惹牛》,无非是和民间舞蹈原生形态靠近一些的作品样式,编导们都努力将鲜明的彝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编舞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均有突破,显示出民间舞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民间舞蹈创作的经典作品无论何时都将受到人民的欢迎。

简言之,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我国彝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必然要受到国内外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总的趋势是适应不同的职业,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群体的需求,横向开拓多层次、多功能、多种风格特色,高品味、高立意、高水平的民间舞蹈作品;在接纳吸收各民族和外来舞蹈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土民间舞蹈文化,使之跟上社会

彝族格言感知彝族的性格和智慧 第7篇

吉布呷呷

吉布阿且

唐波

关键字:彝族格言

性格

智慧

人们常说“谚语是智慧的结晶”。谚语并非出自某个人,也并不是在某个时候突然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被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词句。同时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表现形式之一的谚语,更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在我们彝族人们的生活之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谚语。从谚语可以看到彝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从谚语中可以看到彝族人民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出彝族崇尚沉默的民族性和注重实物的客观性。了解彝族格言,对探索彝族的精神气质、文化背景以及他们与环境、地理的关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和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都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彝族谚语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在彝族人的生活中,谚语是我们彝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彝语称为“尔比尔吉,有谚语格言”的含意。它与宏篇巨著史诗相反,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最精致、小巧的形式,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谚语,为世代彝族劳动人民所创造,是他们在生活、生产和阶级斗争中得出来的知识和经 验的判断性的简短结论。它以极其浓缩的、凝炼的艺术语句,概括了彝族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和认识。它包含着足以教导、规诫人们的精辟深湛的哲理,向彝族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指导彝族人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别,并在鼓舞坚强的斗争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继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彝族人民斗争的武器,特殊的课本,行动的指南。彝族谚语内容纷繁,题旨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谚语,是彝族劳动人民阶级斗争经验的血泪结晶,渗透着人民的自豪感与对剥削阶级的仇恨,反映了阶级斗争的情景,显示了彝族劳动群众对世态人情深刻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谚语是人们从社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髓,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生活的提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也离不开教育活动,任何时候,教育与生产劳动都是相伴而行的。谚语,千百年来一直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广泛流传。它是彝族人传授生产生活常识、教育劝诫子孙、启迪思想、增长智慧的知识;它采用彝族独特的五言或七言诗体,句式整齐,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富有诗韵,通俗易懂,易记易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多采用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内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包括了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经济等方面,蕴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具有很强的教育启迪功能;它想象丰富,词语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句式整齐,吟咏上口,易于理解,又易于记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彝族地区,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会说出许多自已所熟悉的谚语。朋友聚会、婚丧嫁娶,调解纠纷时,当事人也常运用他们最熟悉、最生动、最具体的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彝族谚语在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总结起来,彝族谚语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一、彝族谚语直接为它的创造者——彝族人民群众服务。它是彝族人民行动 的指南,生活的力量。它与彝族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用、风俗习俗等影响极深,特别是对彝族人民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彝族谚语给彝族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同时彝族教育给彝族谚语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我们从以下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彝族的为人和教育方式,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耳要多闻,目要多睹,心要多想,知识各方面比其他人懂的多”;“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不懂事老也不懂事,力量小再年轻也力量小”;“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虎贵在于皮,人贵在于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臊别人面,一生没有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弃朋友,十天无朋友”;“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人缺德,大伙失德。”;“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是一生,钱是一天。”;“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心有余而力不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年底要过年,月底要过火把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勤就行,桶不漏就行,牲畜有盐就行”;“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话要思考再说,饭要量力而吃”;“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文明礼貌哪里都找得到朋友,勤俭能干哪里都找得到钱”。

二、它是人们处理问题的依据,辨别是非的准绳,扶持正义,谴责邪恶,反剥削反压迫斗争的有力武器。

彝族谚语蕴含的哲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处。哲理类谚语主要通过观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哲理性强,寓义深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劝诫人们要善观察、找规律、勤思考、强实践、重学习,而不要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愚蠢行事。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都要死,猪都要烧。”;“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有三种,马有三层鞍”;“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恨铁不成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暖和的是太阳,太阳挂的高”;“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爱的 是父母,父母爱永存”;“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开开心心水可以当做酒喝,快快乐乐圆根可以当做肉吃。”;“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树开不要信斯衣阿格,草开不要信衣子阿扎。”

三、彝族谚语集中了干百年来彝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包含着无数劳动和斗争的宝贵精神。彝族谚语使人知理,有助于彝族人民的德育发展。品德类谚语主要通过悉心观察农时、农事和日常生活,告诫人们要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勤劳致富,诚实守信,以德为先,“知”“行”结合,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教育人们用正确的观点处事做人。“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不做,十天没吃的。”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山顶有雾雨要来,路边狗叫客要来,空中有云风要来。”;“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好柴在山上,没有一根不被烧,好水在山沟,都经过石头的磨练,好草在平坝,没有不被羊吃的。”

彝族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彝族人民以自己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生动的谚语。这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万树有果树受累,万物有舌会多语”;“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会缝就好穿,会说就好听,会牵就耕得直”;“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家团结哪儿去都凝聚力强”;“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家要富有三把锄头,一家要穷有三个烟斗”;“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不要轻视小的,小的要长大;不要重视大的,大的要变老。”

谚语作为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富于韵律和简洁的语言形式中,浓缩和凝结着富含思想性的人生哲学,也可以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指针和方向。因此,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中其民族性格的侧面也被反应出来。作为彝语的教学研究者,语言本身的学习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也语言相关的彝族文化、彝族性格、历史等的考察都是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环节。

彝族谚语不但具有完整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富有教育意义的彝族谚语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蕴含着深邃的教育哲理,闪耀着理性的教育光辉。它是彝族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是新颖独特的教育认知形式。

彝族舞蹈 第8篇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对“原始宗教”的解释为[1]:“人类宗教的最初形态。起源于远古人们对自然界既恐惧又祈求的混沌观念,形成于原始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以‘万物有灵’的信念为基础,以相继形成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崇拜多种神灵,故又称为多神教…原始宗教作为古代人类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社会活动的重要领域,与哲学思想的萌芽、民间文学艺术的起源,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上述对“原始宗教”的定义反映出原始宗教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产生时间早、影响具长期性、多面性。原始宗教作为宗教发展过程的初级阶段,包括原始社会以及所有时代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类的信仰,不仅产生时间早(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新时期时代早期),而且仍被现今部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信奉。原始宗教对于哲学、艺术、文化等的起源、影响有着不可否认的贡献;二、体现人类思维进步的同时也反映人类对抗自然的无助。原始宗教作为原始人的世界观,是人类在自然界的种种制约下将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它尽管标志着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但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最初的无知和依赖性,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机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无知;三、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除上述定义中提及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外,原始宗教还包括生殖器崇拜、鬼魂崇拜、英雄崇拜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原始宗教多神崇拜的具体体现。

2 对“体育舞蹈”的概念诠释

工具书对体育舞蹈的定义为[2]:“体育舞蹈是体育性较强的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具有锻炼、竞技和审美作用的一种新的舞蹈体裁。体育舞蹈和其他舞蹈艺术一样,反映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只是它更侧重于动作的高难度技巧,用以表现人的健美、勇敢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从体育舞蹈的定义来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体育舞蹈的本质,即体育舞蹈是体育运动与舞蹈艺术的高度结合,因此必将具有体育特有的力量等运动素质、技巧等运动技术的展现,其主要功能用于健身、锻炼或竞技,同时兼有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定义并未对体育舞蹈与一般意义上的舞蹈的本质区别给出客观的界定标准,这就使从众多的舞蹈类型中准确区分出体育舞蹈的难度无形增加。

3 彝族体育舞蹈

3.1 彝族舞蹈史源

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有“巴渝宋蔡,文林颠歌”之句。所谓“颠”,据有学者考证即“滇”。[3]这是至今关于云南彝族音乐歌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双人舞”铜扣饰及其镂刻的头戴羽饰、衣着长尾的滇人舞蹈形象与古籍中记载的滇人歌舞相吻合,生动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滇人的艺术活动,也是迄今最早反映彝族舞蹈艺术的出土文物。弥勒独家村金子洞坡岩壁上镌刻的许多杂技舞蹈般的形象,如脚上套环,向空中抛圆形器物,众人围观的形态,说明距今1000多年前,彝族先民的舞蹈已经不局限于自娱性,而是发展到具有一定技巧的可供观赏的表演性艺术。由此可见,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3.2 彝族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及功能

通过10年来全面广泛的《舞蹈集成》工作,在云南17个地、州、市范围内已搜集记录到的彝族民间舞蹈共计1800余个舞种,2300多种跳法(套路)。[4]关于这些浩繁的彝族民间舞蹈的概括分类,有学者从舞蹈的主要功能和内容、使用的道具和乐器、舞蹈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形态、风格韵律特征和地域特色对彝族民间舞蹈进行分类;也有学者从历史渊源、艺术表现方式、表现内容、性质进行分类;还有学者采用“两级分类法”、“四级划分法”对彝族舞蹈进行分类等等。无论从何种角度分类,分类结果都存在共性与交叉,其中祭祀性舞蹈、征战舞、兵器舞、狩猎舞蹈就是各种分类中共同存在的结果。正是因为彝族舞蹈所具有的这种交叉共融性,间接促使了彝族体育舞蹈这一特殊舞蹈形态的产生。

以下,笔者试从彝族节庆活动、祈神祭祀活动、丧葬活动3方面对彝族体育舞蹈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功能进行论述。

3.2.1 节庆活动中的体育舞蹈

节日是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大观园”。在节日文化的大舞台上,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交相辉映,异彩纷呈。节日犹如各种文化艺术的大熔炉,千百年来,各种民族民间艺术在这个熔炉里展现、交融、竞争、锤炼,铸造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艺术珍品,流传后世。在节日文化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5]而体育舞蹈因其固有的“体育性”自然成为这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彝族传统节日丰富多样。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二月八”、“插花节”、“密枝节”、“三月会”等。在这些节日庆典活动中,大都有舞蹈内容的展现。这其中,打歌是节庆活动中最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体育舞蹈。

“打歌”亦称打跳、打乐、左脚舞、跌脚舞,是云南大理哀牢山区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正月十五的“打歌节”和“二月八”等盛大民族节日及庄稼丰收、农事闲暇的夜晚,彝族人民都要围着熊熊篝火,尽情打歌,通宵达旦,热闹非常。打歌场地一般选在宽阔的草坪,舞时数十人或百人围成一圈,由1人吹芦笙或笛子伴奏领舞,大家面向圈内,沿顺时针环行,视情绪变换曲子和舞步,众舞者步步紧跟。其规律性的动作为一步一抬脚,两步一抬脚,三步一抬脚,膝部微颤,手牵手或搭肩摆动身子。

节庆活动中的体育舞蹈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自娱和娱人,同时增添节日气氛。研究认为,较之节庆活动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舞蹈种类而言,体育舞蹈的种类并不多见。除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打歌外,其他多数舞蹈的主要功能要么用于祭祀各种神灵,要么用于丧葬,要么突出的是舞蹈的军事内容,而对于节日的喜庆渲染却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真正适于节庆活动的体育舞蹈微乎其微。节庆活动中出现的舞蹈类型只不过是因为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多元价值而同样达到自娱、娱人的功能罢了。

3.2.2 祈神祭祀活动中的体育舞蹈

彝族信仰的原始宗教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在祈神祭祀活动中的体育舞蹈中均有体现。本文仅以原始宗教中的祖先崇拜(祭祖)、图腾崇拜(祭虎)为例进行说明。

祖先崇拜——祭祖——烟盒舞

“烟盒舞”最初导源于彝族的祖先崇拜观念,现广泛流传于滇南彝区。传说古时今石屏县异龙湖畔有个彝族部落首领名叫罗色,他英勇善战,风流倜傥,曾率众抵御外族的侵袭,保卫了家乡。后来彝族人民为了表达对自己英雄祖先的崇拜和怀念,也为了使后代永记祖先的恩德,便在湖边的五爪山上盖起了罗色庙,在每年二月初十祭祀他的日子里,青年妇女集聚在庙中跳裸体烟盒舞。

图腾崇拜——祭虎——虎舞(老虎笙)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方的双柏县法裱镇,有一个名为麦地冲的彝族山村,居住着一百一十六户人家,他们视虎为祖先,自认是虎的后代,自称是“罗罗”的彝族人。他们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都要举行历时八天的老虎节,跳虎舞(老虎笙)。用体育舞蹈伴之音乐,以形体动作展现祭祀内容,赞颂天地祖先神灵的恩赐,诅咒作祟人畜的诸鬼。可以说[6],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是彝族人民对心目中的图腾——虎的傩仪的再现。

祈神祭祀活动中的体育舞蹈的主要功能显然是用于祭祀神灵并达到娱神的目的,其中的自娱、娱人的功能微乎其微。较之节庆活动中出现的体育舞蹈,更具有严肃、呆板、繁琐的礼仪特征与神秘的宗教气氛。

3.2.3 丧葬活动中的体育舞蹈(武舞、兵器舞)

各地彝区普遍流传的丧葬仪俗中的舞蹈,具有体育舞蹈的性质,同时深受彝族祖灵不灭观念和原始宗教鬼魂崇拜思想的支配。

民族史学者多认为从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铁器时代延至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各类彝族兵器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为彝族奴隶制社会的部族和部落战争掠夺的功利目的服务的。但是,长期广泛使用兵器的过程中也孕育了彝族民间和宫廷的各种武舞。如唐代《南诏奉圣乐》中便有庞大的“军乐部”;元明清时多见“奋臂挝铜鼓,吹唇舞洞刀”,“亦有善刀舞,众锋粟鲸齿”,“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的记述。[7]广布在彝族民间的棍舞、矛舞、大刀舞、猎钗舞、画面刀舞等持兵器而动的武舞,就是这其中的代表。

彝族对于丧葬活动普遍较为重视,而丧葬活动中出现的舞蹈多位各种武舞、兵器舞。如云南石林县彝族老人去世后,在前开路者头戴狮虎面具,沿途跳狮虎舞,意在开煞除邪。云南红河彝族兵器舞,有的地方称刀叉棍棒舞,又因在表演时常带健身杂技性,故又称“杂耍舞”,其中包括:哨棒、大刀、关公刀、三尖刀、流星锤、三节棍、霸王鞭等兵器。云南弥勒县自称阿哲颇、石屏自称尼苏颇的彝族民间,相传原彝族祖先六祖分支时举行的一种武士舞,现多在丧葬中表演,并与霸王鞭、镰刀舞等同跳。舞时舞者手持关公刀,二人对舞,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动作有穿刀、插刀、磨刀、翻身砍刀等。

丧葬活动中的体育舞蹈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告慰死者的英灵,歌颂死者生前功绩以及娱鬼以其死者的灵魂能够得以顺利安息。同祈神祭祀活动中的体育舞蹈相似,也具有气氛神秘、严肃、端庄,程序繁琐等特征并以各种武舞、兵器舞为主要形式。其舞蹈动作粗犷有力、张力十足、节奏明快,因而较之其他活动中的体育舞蹈更凸显体育的特征。

4 原始宗教对彝族传统体育舞蹈的影响

宗教信仰、祭祀神灵活动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必然带有两重性。

4.1 原始宗教对彝族传统体育舞蹈的积极影响

为彝族体育舞蹈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作为文化载体对人类诸多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保存、传播与促进的作用。原始宗教与体育、歌舞的结合,对之发生特殊影响,是全世界都带有普遍规律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8]作为原始人来说,体育、舞蹈是“人——神”交流的最佳媒介,具有祈福娱神的功能。而作为原始宗教来说,体育、舞蹈在形式和情感上有特殊感染力,因而是迷惑大众、吸引信徒的最佳手段。[9]

根据文物史料的考证和彝族民间口碑的神话传说的印证,都表明某些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延续与发展都受到本族信笃的原始宗教的影响。[8]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宗教信仰活动密不可分,在各种场合出现的体育舞蹈如虎舞、龙舞、狮舞、打歌、跳月、烟盒舞、武舞等除了具有很强的健身效能外,也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彝族多彩的宗教祭祀活动,多数体育舞蹈也就不可能得以完善保存更谈不上有序传承了。

4.2 原始宗教对彝族传统体育舞蹈的消极影响

曾使娱人的活动变为娱神的活动。彝族体育舞蹈从源起的那一天起就兼有娱神、娱鬼、娱人、自娱的多重功能。只不过不同时期,多重功能中的某一种凸显罢了。彝族体育舞蹈,最早萌发于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是由人的身心需要引发的萌芽期娱乐活动。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凸显的是它的自娱与娱人功能,而其他功能则要么并不具有,要么屈居次席;伴随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的出现,人们逐步把体育舞蹈引入原始宗教,其性质、功能发生了质变,成为宗教祭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宗教的要求,向娱神、祭祀的方向畸形地发展着。显然,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凸显的是它娱神、娱鬼等祭祀功能。也就是这一时期,原始宗教使体育(舞蹈)超脱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上,一度成为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桎梏。好在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支配自然能力的提高,宗教意识的影响才不断减弱。在这种大背景下,彝族体育舞蹈也随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而发生新的质变,使之逐步从原始宗教的功利中超脱出来,冲破娱神、祭祀的禁锢,重新回到自娱、娱人的正常轨道上来。

5 结论

彝族体育舞蹈主要体现在彝族节庆活动、祈神祭祀活动、丧葬活动等方面,具有自娱、娱人、娱神、娱鬼等多重功能,舞蹈主要功能随着活动场所的不同而呈现主次。原始宗教对彝族体育舞蹈的形成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带有两重性。原始宗教对体育舞蹈的积极影响在于为彝族体育舞蹈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曾使体育舞蹈长期由娱人的活动变为娱神、娱鬼的活动,成为原始宗教活动的附属品。

参考文献

[1]高文德.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852-1853.

[2]徐海荣.中国娱乐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0.

[3]龙倮贵.试析彝族原始宗教舞蹈[J].毕节学院学报,2008,26(1):32-38.

[4]石裕祖.云南彝族舞蹈简论[J].民族艺术研究,1995,(6):3-11.

[5]高占祥.中国民族节日大全?序[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3-4.

[6]王建中.虎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J].科技信息,2010,(20):427-428.

[7]石裕祖.云南彝族舞蹈简论[J].民族艺术研究,1995,(6):3-11.

[8]饶远.论彝族体育的源流及其价值[J].浙江体育科学,1992,14(1):48-5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彝族舞蹈】相关文章:

彝族民间舞蹈生存论文04-24

彝族民间舞蹈生存论文提纲09-27

彝族介绍08-16

彝族的历史07-25

彝族女范文05-17

彝族特点范文05-20

彝族名单范文05-20

彝族婚俗范文05-20

彝族习俗范文05-20

彝族服饰文化07-07

上一篇:公司新年年会寄语下一篇:讴歌发展及4s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