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2024-07-12

浅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精选6篇)

浅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第1篇

浅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优

化各种教学功能,取得最佳效果。对于多媒体 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应努力寻求 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 性特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重视实践性教学与职业性道德教育 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性 教学。实践教学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 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每讲授完 一章课堂教学内容后,就会安排一些实验课, 有些专业在期末还安排有时间不等的测量课 程综合实习,一般为2 周~4 周。实验教学方 法的改革根本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 于每次实验,指导教师应认真仔细地讲解实验 的内容:仪器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记 录、计算、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及使用仪器 中注意事项。进行示范操作之后,要求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屈指算

来,自己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已有十五个 年头。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深感责任艰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以教育工作为 重心,热衷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关心 爱护学生,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 育人。学高为师:教学手段及方法灵活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教学工 作中,我深信“学高为师”,始终不忘认真钻 研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方法力求灵活多样。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调 动了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1.1 牢牢把握“练”的环节,让课堂充满竞 赛的乐趣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练习”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着 重于“精讲精练”,但也注重方式和方法,那 种“南郭先生吹竽”式的“练习”是没有什么 效果的。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把“练”分为 个人“练”,小组“练”,带“练”,抢“练”,竞赛“练”,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练” 了。具体操作是把全班同学分为六组,以组为 单位,然后进行比赛。一组在“练”的时候,其他组就“旁观”,等到这组练完后,其

它组就指出并纠正这组在“练”的过程中出现 的错误。根据错误适当扣分,然后把这组的最 后得分记入他们的学期总分,学期末进行奖 励。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 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事实证明,这种“练” 的效果是不错的。

1.2 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上课积极思考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

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大、太泛、太难,都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 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把要在上课的时候提出 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学生回答问题的时 候,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别叫不同的学 生来回答。由于问题设计得比较合理,学生接 受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了调到学生上课参与 的积极性,我常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 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 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课型,全面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汽车构造课程内容广泛,部分内容抽

象。我在讲授汽车化油器这一节时,举用吸 管喝汽水的例子。将化油器的主供油装置、加浓装置抽象的工作状况与用吸管喝汽水对 比讲解。同学们豁然开朗,容易理解,也 容易记忆。对部分抽象内容,启发学生与生 活实例对比,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综合素质。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 一名优秀教师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还

必须“育”好人。在育人工作中,主要应做到 两个字:“爱”和“严”,这将使育人工作取得 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 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2.1 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浅谈“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王志刚

(丰南职教中心

河北唐山

8902918)摘要:综观当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较差,教师教学能力偏低,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质量意识,尽快掌握过硬教学、育人本领,适应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需 要。

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中图分类号:G 6 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534(2007)06(a)-0214-01 独立操作仪器, 正确地观测、准确地读数、一丝不苟地记录,提交合格的记录成果;对不 合格的测量实验成果,要求必须返工重测,培 养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工作严谨的良好品质。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获得实验基 本技能的训练。

在测量教学中,教师在传道解惑的同时, 不能忽视行为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在平时 的测量实验课和综合测量实习中,严格要求学 生、认真检查自己的实验成果,一旦误差超 限,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出错的原因,及 时予以纠正。杜绝学生擅自修改数据或伪造 数据。在教学中,介绍一些测绘法知识与因伪 造数据引起严重后果的案例, 给他们敲以警 钟,让他们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任何的测量 成果都是在测量组人员共同认真负责,分工 协作的努力下而取得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不是某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因此,在教学 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培养学 生严谨的治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 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参考文献

[1] 邓才华,陈正阳,刘庆元.非测绘专业,测量 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矿山测量, 2005(1).[2] 潘庆林,胡灿,刘三枝.测量学教学方法改 革的研究.现代测绘,2005,28(4).[3] 王铁生,张冰,周建业,刘敏.非测绘专业测 量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矿山测 量,2006,(2).[4] 梁盛智.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促进测量学教 学健康发展—非测绘专业测量学的教学研 究.地矿测绘,2003(2).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 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 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 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 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 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2.2 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

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平时的工 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 他交流,学生是能够接受的。尽力以骨干教师 的标准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尽人民教师 应尽的职责,做人民教师应做的工作,较好地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教育工作,并以此作 为自己的事业。工作上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在教育工作中,用“以 人为本,用心热爱”作为工作理念,不得体罚 和变相体罚学生,尽力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 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 识”。班主任工作始终坚持“关心、爱护”的 原则,实行目标管理体制,着眼集体,针对个 性,循循善诱,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以 情感人,纠正恶习,既当良师,又作益友,逐 步建立了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班主 任老师还应注重班团干部培养,让他们充当 老师的助手,做班级的主人,逐步学会管理自 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中等职业教育又将面临又一个春天。作

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还需拼搏进取、无私奉 献,为加快我国工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 的一份力量!

浅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第2篇

——师 德 校本培训 教 育 专 题 讲 座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开讲之前,我先说明两点:

一、今天算不上什么专题讲座,充其量是把我对师德的一点粗浅的理解和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所以,若有不当之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敬请在座的各位能批评指正; 二、二、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我会列举一些例子,穿插一些故事,但有些可能会有些牵强,还有些是我过去在全体教工会上已讲过的,鉴于新来的年轻教师多,我还会重复一些,还望大家理解和谅解。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讲师德,铸师魂,为人师表;爱学生,多奉献,勇创辉煌》。

“德”,按《辞海》解释,有五个释义。其最主要的意思就是道德、品德。“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百行以德为首”“做人先修德”。中国历代的志士先贤都特别看重道德操守。过去人们经常讲:“有德有才为圣人,有德无才为君子,无德无才为废人,有才无德为小人”。“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德兴则业兴,德毁则人亡。一个人的道德就是立身之本。所以为人处世要有公德,干工作要有职业道德,当教师要有师德。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当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我们讲师德就要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一、讲师德首先要讲爱心。

讲到“爱”,我们应该想起上周刚听过的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霍懋征老师的一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要求我们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就要象霍懋征、盘振玉、王生英等老师那样,爱教育、爱工作、爱学生。

看一个人是否爱热爱他的工作,听他讲他的经历就行了。如果他干得很辛苦,却很执著,那么他是热爱的;如果他干得很苦闷,却仍在坚持,那么他是热爱的;如果他失败了很多次,却没有倒下,那么他是热爱的;如果他的语言里充满激动、期盼和等待,那么他也是热爱的;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有真爱,要有大爱。谈到爱学生,不能光爱学习好的学生,尤其是要爱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那些不爱学文化课还有点调皮的学生、甚或那些爱搞恶作剧你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你应该清楚,“宁养飞才,不养吃才”,掂起一条,放下一堆的人成不了什么气候。说不定你的教鞭下就能敲出个牛顿、爱迪生,敲出个鲁迅、高尔基,甚或敲出个比尔·盖茨来。

学生的爱好是多方面的,人才的标准也是多样的。美国教育家李维斯有则寓言《动物学校》。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以教育下一代应付未来的挑战。校方制定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为了便于管理,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全部课程。

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课的成绩也不错,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只好课余加强练习,甚至放弃游泳课来练习跑步。最后磨坏了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绩,只有鸭子自己深感不值。兔子在跑步课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飞,不准从树顶下降,弄得它神经紧张,肌肉抽搐。最后爬树成绩得丙,跑步更只有丁等。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加管教。在爬树课上它竟然不理会老师的要求,坚持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第一个到达树顶。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平均最高分,还代表毕业班致词。另一方面,地鼠为抗议学校未把掘土打洞列为必修课而集体抵制。它们先把子女交给獾做学徒,然后与土拨鼠合作另设学校。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全才,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全才。要爱学生,就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在某一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全家的希望和未来。“二大娘抱个秃娃娃,人家不夸自己夸”“一畦萝卜一畦菜,自己的孩子自己爱。”“刺猬夸自己的孩子是光的,屎壳螂夸自己的孩子是香的”。在父母的眼里,没有坏孩子,都是有材料的人。俗话讲“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所以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望子成龙的观念也在随之转变。几首民谣折射出了这种变化的轨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儿啊儿,快快长,长大了,跟官长,扛大枪,吃兵饷,撑门势,作栋梁,谁敢讹咱他想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儿啊儿,快快长,长大当个司务长,既吃馍,又喝汤,街坊邻居也沾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儿啊儿,快快长,长大当个小队长,工分不少挣,整袋粮食往家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儿啊儿,快快长,长大了进工厂,承包企业有油水,爹娘跟你把福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儿啊儿,快快长,长大了,当局长,地位高,脸面壮,手里有权办事爽。坐轿车,住楼房,看看排场不排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儿啊儿,快快长,长大了进学堂,十年寒窗读硕博,美英德法去留洋。”

父母的用心可谓良苦,希望可谓殷切,目标可谓务实,哪怕当个小小的司务长,也就心满意足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培养成才,哪怕去当个小小的司务长。

所以要想让学生成才,就要爱学生,你要爱学生,就要用真心去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热心去鼓励学生树信心,用诚心提倡学生有野心。野心大的就鼓励他当总理,野心小的就鼓励他当司务长。好奇、好问、突发奇想、爱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学生的固有天性。有这样一个例子,也是一个老掉牙的例子。就是猎人打鸟。

老师在提问学生:树上有十只小鸟,猎人打了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同学们都齐声回答:“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可有一个学生举手报告:“老师,我能提几个问题吗?” 老师说:“可以呀,你提吧。” 这个学生说:“第一,树上是不是真的是十只小鸟?会不会数错。” 老师说:“就是十只,没有数错。” “第二,猎人枪法准不准?如果打了一枪,没有打中呢?” 老师说:“真的打中了。” “第三,猎人用的枪是不是无声猎枪?” 老师说:“不是。”

“第四,树上的小鸟有没有聋鸟?听不到枪响?” 老师说:“没有。”

“第五,即使真打下了,但小鸟未掉下来,如果还挂在树杈上呢?”

老师说:“没有,真掉地下了。“第六,鸟窝里有没有不会飞的小鸟?还在鸟窝里?”老师说:“没有。”这个学生最后说:“假如你回答的都对,那树上真的没有一只小鸟了”。

还有个例子,老师讲《小麻雀》这一课,“一只小麻雀掉在地上,一条狗想吃掉它。老麻雀挺身用翅膀护住了小麻雀,和狗对峙着。”老师出的思考题是:“

1、这表现了什么?

2、狗为什么不敢吃小麻雀?”老师总结说:“这表现了伟大的母爱。狗为什么不敢吃小麻雀?因为有老麻雀保护。”有个学生提出疑问:“课文从头到尾没有说明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怎么能说是母爱呢?狗还能怕老麻雀吗?而是狗通人性,被感动了。”老师说:“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重新进行总结。这表现了纯真的亲情,这亲情也感动了这条还讲点良心的狗。”

还有《田忌赛马》《树洞浮球》的故事,这些都说明了孩子的思维是积极的,是发散、开放的,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千万别认为孩子在钻牛角尖,在给你找麻烦,找难看。应予保护、支持鼓励、提倡。孩子虽小,都是有自尊心的。连我们所谓的差生也是有自尊心的。

要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名为《举起你的左右手》。一位教师上课时偶尔发现一个平时从未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于是就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他还是没回答出来。课后,老师找到他,心平气和地询问他不会回答问题为什么举手,他有些羞涩地告诉老师,别人都说他什么都不会,从未举手回答过问题,骂他是大笨蛋,为了顾面子而违心地举起了手。老师发现了他还有自尊心这个闪光点,认为经过教育帮助是会赶上来的。于是老师就告诉他,假如你上课认真听讲,是能听懂的。如果你不会,就举起你的右手,我不提问你,如果你真会,就举起你的左手,我才提问你。后来他真的举起了左手,老师提问了他,他回答上来了。如此几次,同学们就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信心更足,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上来了。

还有个故事是:一位山沟里出来的中学生第一次乘火车远行,由于口渴便买了一桶健力宝,但他从来没喝过这种饮料,不知如何开启,几经试验他决定用水果刀撬开。他的这个举动被一位带孩子的年青母亲发现了。这时,他忽然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儿子,把健力宝给妈妈拿过来。”等到孩子递过来饮料,妇女注视着拉环,余光看着中学生,只听“嘭”的一声响,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来一声响,中学生的健力宝也打开了。

许多年后,这位中学生仍然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善良的妇女,感谢她那没有让自己尴尬而又无私地帮助了他的人。因为她没有直接教他开启易拉罐的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个过程。很显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不一定非要讲明意图,关键在于尊重被帮助的人,让受助者心情愉快地接受你的帮助。

在课堂上,“帮助”已经成了课堂上的主题词。要是有谁回答不出来问题,老师就会对大家说:“谁来帮助他?”于是乎,小手林立,一个个都很乐意充当救世主。而被帮助者往往显得很无奈,只好唯唯诺诺地接受大家的帮助。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还会有自信心吗?会正确理解帮助吗?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多换位思考,少说“谁来帮助他”之类的话,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总的来说,教师要爱学生,特别是要爱那些爱钻牛角尖的“问题”学生,这也是师德规范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讲师德就要作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些格言警句,都说明一个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的作用是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学生写文章特别喜欢用“了”字。有一次,学生写了一篇文章,通篇用了很多“了”字。老师看后,提笔批道:“你用了,太多了,再用了,就不好了。了要被你用了了。为了不把了用了,今后不要用了了。”

别人看后讽刺说:“师用了,徒用了,了多的毛病怎改了?别改了,别改了,反正了字用不了。”

《了要用了》这个故事,揭示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梁不正倒下来”“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的道理。

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要求学生做作业,字体要工整,可老师的板书及作业的批文却龙飞凤舞,没人能认;要求学生自习课上要保持安静,但老师却在自习课上旁若无人地接打手机;要求学生进校门要下车步行,可部分老师却飞车闯入,全然不顾值周学生的那诧异不解的眼光;参加全校师生大会,部分教师在台下窃窃私语、谈笑风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们必须首先不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排头,做学生的标杆。

三、讲师德就要虚心好学,不居功、不自傲。毛主席曾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时事在剧变,知识在更新。我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许多经验都具有指导性意义,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完善自我,弥补自己的不足。尤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已成一项重要的必修课。老皇历不能再看,老办法不能老用。“一支粉笔打天下”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把学习新的知识作为我们的终生任务,当成一种修养,一种责任,一个追求目标。只有自我加压,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练就新本领,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危险。学无止境。“天不言自高,地不夸自厚”。人不能关起门来踩高跷,光看自己高。不能自吹自擂,目空一切。不能夜郎自大,“臭”字怎么写,“自”“大”一点。意思是自大一点就臭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秀才,自认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夸下海口,我没有不认的字,没有不会写的文章。一个农妇听说了,就找到他说:“我不认字,你代我给在外经商的孩他爹写封信吧。”秀才满不在乎地认为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吗,就满口答应了。你说写什么吧。

农妇说,“lie liu娘叫声lie liu爹,lie liu在家不nie tie,早来三天你还能见,迟来三天洌lie liu lie。”

秀才一听,洋鬼子看戏——傻眼了。他不会写。这个秀才以后再也不敢自吹自擂了,老老实实继续学吧。

现实生活中,有些年轻人,稍稍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有位哲人说,“如果人要翘尾巴,那就离猴子不远了”。这是很有点哲理的。这里有两段歌词,是对这类人的一种警示。

第一段歌词,题目是《问》

“参加工作,你为了什么? 工作当中,你做了些什么? 多年以后,你能留下点什么? 留下点什么,去让人评说。是谁教你读的书,你为谁而上的学,是谁给你一支笔,还有你那办公桌。是谁帮你上的路,你的资本是谁给的。你说,翅膀硬了,应该为谁飞翔着,怎样飞翔才辽阔。”

第二段歌词是著名笑星潘长江的一首歌。题目是《别忘了自己是谁》 走遍了江南海北,领略过生活的甜美,不管是鲜花环绕,还是掌声如雷,我时常问自己,我是谁?别忘了自己是谁!

刮风不一定下雨,下雨不一定打雷,得到的不一定是福,失去的不一定是亏。

平平常常才是真,实实在在才是美。

本本分分心无愧,潇潇洒洒过一回。

生活中有喜有愁,往前走无怨无悔。

不管是苦难陪伴,还是幸运相随,我时常问自己,我是谁?

读完这两段歌词,掩卷深思,我们就得经常问问自己是谁,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自己肚里到底有多少墨水,自己有多少值得自吹自擂的地方,只有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的胸怀,才能不断进步。

四、讲师德就要讲团结,讲协作,讲谦让。

众所周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效益,团结就是生命。我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利用集体的智慧去战胜困难,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创造辉煌。

讲到协作,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是《天堂与地狱》。

有个孩子请神仙告诉他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神仙就带着他去看两个房间。在第一个房间,孩子看到一个摆满美味佳肴的高台,可惜所有的食物只能用三尺长的筷子去夹。这时一群饿汉冲进房间,用筷子夹起食物就往嘴里塞,却怎么也吃不到,急得直哭。神仙说:“这就是地狱。”在另一个房间,同样的高台、同样的食物、同样的筷子,但取食者却彼此帮助,你喂我吃菜,我喂你吃肉,三尺长的筷子运用自如。神仙说:“这就是天堂。”

还有个故事就是三个和尚接力挑水。

一人去挑,有些吃力,两人抬水,功效太慢,三人一人挑上一段,既轻松又快捷。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协作的效益。

第三个故事是:有一天,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在一间屋子里时,忽然房子着火了。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瞎子和瘸子谁也跑不掉。在生命的紧急关头,瞎子借助瘸子的眼睛,瘸子依靠瞎子的腿,两人来了个“瞎子背瘸”的逃命方式,结果二人都活下来了。瞎子看不见,瘸子行不便,面对火海,如果各自一门心思逃命,可能葬身火海。但两人巧妙组合,就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平凡为神奇。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互帮互助就是天堂,自私狭隘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切不可各唱各调,各吹各号,各自为政,独往独来。讲到谦让,有个故事。

古时,有个人在京城做高官。收到家里寄来的一封信,说与邻家因宅基地纠纷大打出手,让他回家处理纠纷。他没有回去,只是回了一封信。信只有四句:“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人见到信后,冷静妥善地处理了纠纷,两邻家又和好如初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你对我班的学生不负责了,你批改我班的学生作业不认真了,他又说我小话,到领导那里打我小报告了。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应该高姿态,大度量,谦让有加,不拘小节。明白“人心换人心,八两是半斤”“你待我一尺,我待你一丈,你待我一丈,我待你天上”“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宽”的道理。切不可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你给我个初一,我还你个十五。这样只会一损都损,两败俱伤,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我们在共同的工作和学习中,还应该多理解、多信任,少猜疑。疑心是团结的大敌。有些话是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所以我们说话应注意场合和对象。切不可对着秃子说光亮、对着瘸子说地不平,对着麻子说坑人。若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别人的猜疑。有些人很容易去对号入座。这个人是不是在指桑骂槐、是不是在影射我,因此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请客。准备请张

三、李

四、王

五、赵六。张

三、李

四、王五三个人都如期到了,唯独赵六还迟迟未到。于是主家就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张三一听,心里想,主家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我是不是就是那不该来的。”于是,张三站起来就走了。主家一看张三走了,就说:“你看,不该走的又走了。”李四一听,心里想,主家说“不该走的又走了,那我是该走的了”。于是,李四站起来也走了。主家一看李四也走了,就说:“你看你看,我又不是说他。”王五一听,心里想,主家说“我又不是说他,就剩我一个人了,看来肯定是说我了。”于是王五站起来也走了。最后主家的客也没有请成。

平时我们不是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吗?有人说某某某如何如何,他马上就会对号入座,说话的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是不是在说我。奉劝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要泰然处之,行若无事,对号入座可以,但应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基本原则,不可因这一点小事心存芥蒂,闹起纠纷。

五、讲师德就要讲奉献,甘清贫,讲宽容,心态和,不攀比。

教师是一个令人尊重和崇敬的职业,但又是个清贫的职业,也是个撑不着饿不死的职业。有人说,“老师象把盐,味道有点咸,人人离不了,就是不值钱。”还有人说教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马差,出力比牛大”。更有甚者,撰写对联来描述教师,“听狗叫看猪脸课时加重收入在减;教畜生哄笨蛋生不逢时诲人不倦。”“囊中羞涩无权无势人生坎坷心憔悴;居无定所难已成炊衣带渐宽终有悔。”这话说得虽有些偏颇,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师确实辛苦。所以怕吃苦就别当教师,想发财就别当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耐得住清贫,就应该多讲付出,少争索取。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回报太少,心理上有些失衡。还有极少部分人,工作拈轻怕重,唯恐多干,可争起荣誉来,斤斤计较。须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

这里有个例子: 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门前有尊雕塑,是一匹马。什么寓意呢?按照我们的理解是:马到成功,做千里马,等等。可这尊雕塑的文字说明却是这样的:

这是一只被剥了皮的马。小马驹长大后出来工作了,第一家主人让它天天干重活,虽然草料也不错,但几天后,小马驹受不了,不干了。于是它来到了第二家,这家活是不多,但草料少,小马驹又走了。第三家主人是一个皮匠,这里没有活干,给的草料也多,小马驹高兴极了。但不久,小马驹就被剥了皮,因为皮匠就是为了要它的皮。

原来,美国这所学校想通过马的故事告诉孩子们:

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如果只想回报而不愿付出,最终会走向毁灭。年青人刚走向社会,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只有踏实肯干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有些青年人,总觉得当教师太辛苦,不安心工作,见异思迁,想改行。可当商人,又怕赔,当工人,又嫌工资低,当警察,又怕有危险,当干部,又有危机感。这使我想起一首歌谣,写出来,奉献诸君,以资借鉴。

毛毯织不齐,就去学编篱; 编篱编不紧,就去学磨粉;

磨粉磨不细,就去学唱戏; 唱戏不入调,就去学抬轿;

抬轿走太慢,就去学整伞;整伞难扎把,就去学算卦;算卦难求神,学得撮草绳; 撮绳难选草,选学捉跳蚤;跳蚤会蹦弹,百事都为难。这歌谣,老而又老矣,但讽喻总想改行百事为难的人,即使在今天,也颇有意义。有此毛病的人,不妨对照对照。

文人相轻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恶习,嫉妒眼馋是为数不少的人的痼疾。他担的是重点班,我为什么不能担;他评上了教坛新秀,我为什么不能评;他评上了优秀教师,我为什么不是。他班是先进班集体,我们班为什么不是。他是优秀工作者,我为什么选不上。他没有从自身去找差距、查问题,只是一味的怨天尤人。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取得一点成绩,心里就不平衡,就产生嫉妒情绪,就会传播些不合时宜的闲话。有时还会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说张三长,道李四短。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倾向。我们经常讲,“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所以我们应该做到“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对他人的闲话,一笑置之,埋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别人胡说八道去吧。

鲁迅先生说:“ 患嫉妒者好象矮小的侏儒,总是瞪着不示弱的眼睛,但自己并不是努力长进,而是千方百计地想把别人拉矮,同他穿一个号码的裤子才行”。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不会嫉妒树木的高大或狮子的勇猛,只会嫉妒一个地位与他相等,工作也与他相同的人”。

所以要强但不要嫉妒。今天,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广阔用武之地,而不必嫉人之贤,妒人之能。

你是一枝梅花,自有梅花的清香,何必嫉妒桃花的娇艳; 你是一枝兰花,自有兰花的高雅,何必嫉妒玫瑰的风采;

即使一棵牵牛花,似乎其貌不扬,但枝柔蔓绕,喇叭吐蕊,别具一格,又何必嫉妒荷花的亭亭玉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应深刻地去领会其精神实质。所以,临渊羡鱼,空流口水,退而结网,才是正理。

他讲了一节优质课,我也可以认真准备一下,讲一节更加出彩的,让别人对我也刮目相看;他发表一篇论文,我也写一篇,发表在更高一级的刊物上。

只有这样,才能比翼翱翔,各逞其能,你追我赶,竞相成才。另外,对其他人的一些嫉妒或非议,应泰然处之,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综合表现。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

宽容,是一种力量,正是有了宽容,人们才协作着从野蛮走向文明。宽容,是一种艺术,为了目的,用宽容去融化一切。

著名作家王蒙说过:小事情上傻一点,该健忘的就健忘,该粗心的就粗心,该弄不清楚的就不清楚,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如果只会记不会忘,只会计算不会大估摸,只会精明强悍不会丢三落四„„你的心理不全——二尖瓣不全还麻烦,您得吃药了。

云南“钱王”王炽在长年的商海拼搏时领悟出了经商的商道,他说: “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骗我,害我,我将何以处之?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让他,由他,任他,帮他,再过几年看他”。你真正做到了宽宏大量,对方也会谦让有加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任何事情不能让人人都称心满意。世上绝对公平的事是没有的,只有通过努力而得到的相对公平。我们只要认为公正就行。如最简单的例子,单位分苹果,不准开箱,按顺序搬,有的拿到的苹果就大一些,有的相对就小一些,这绝对公平了吗?并不绝对公平,但这种方法是公正的。再难干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干,评职称总得有个谁先谁后,小苹果总得有人要拿。所以对生活中的很多事,如评职称、评先进、调工作、分任务等,我们都应该敢于直面现实,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这里有个故事《处此不准写》。

一块墙壁因人们胡乱涂鸦而脏污不堪。主人于是就派人将墙壁粉刷一新,并且写上了五个鲜红的大字“此处不准写”。后来一个人走过来看到了雪白墙壁上的“此处不准写”五个大字,思忖了一会,就写下了“为啥你还写”,然后慢悠悠地走了;第二个人走过来看到前两句话,愤愤不平地也写了一句“你写我也写”,然后迈着方步心满意足地也走了;第三个人走过来看到了前三句话,于是不加思索地又加写了一句“不写白不写”,随之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们现在再回头来品味一下这三个人写完后的神态。第一个人写完后慢悠悠地走了,第二个人写完后迈着方步心满意足地也走了,第三个人写完后高高兴兴地走了,为什么?心理上平衡了。

还有个故事是,有四个人自己兑钱在一起喝酒,一个姓姜、一个姓黄、一个姓秦、一个姓孙。四个人要了八个菜。姓姜的提议说:“今天我们每人要说一句俗语,这俗语里要嵌入自己的姓,说对了就吃菜。”大家一致同意。

姓姜的说:“我姓姜,姜太公钓鱼”。

说完,他把八个菜中的鱼给拖走了。

姓黄的说:“我姓黄,黄鼠狼偷鸡”。

说完,他把八个菜中的鸡给拖走了。

姓秦的说:“我姓秦,秦始皇吞并六国”。

说完,他把剩下的六个菜全拖走了。

姓孙的说:“我姓孙,孙悟空大闹天宫”。

说完,他把桌子给掀了。

四个人最后酒也没喝成,不欢而散。如果大家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对姓名就对姓名,该共同吃菜喝酒还共同,就不会搞得酒喝不成,就不会不欢而散。这是典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狭隘意识。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时还真应该学学“阿Q”,发扬点“阿Q”精神,学会自我安慰自己。吃了亏的人说:吃亏是福,权当交学费了。

怕老婆的说:有人管着好呀,啥事都不用操心。

夫不下厨,妻跟人说:整天围着锅台转的男人没有出息。

装修的木地板处处是疤,主人说:有疤才叫木地板。

住一楼的人说:一楼好,出入方便,省得爬楼梯。住顶楼的人说:顶楼好,上下锻炼身体,空气新鲜,不会有人打扰。有了这些自我安慰的理由,人们的生活就多了些弹性和韧性,凡事就不必去钻牛角尖了,由此减轻了生活的压力。

著名作家契诃夫说得好:“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烧起来,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帝,幸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被扎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幸亏这根刺不是扎到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来找你,那你应当高兴,幸亏来的不是警察;要是你有一颗牙痛,那你应当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牙痛。”

这就是人生哲学,人生大智慧。人的一生,总是不停地在比较。问题是要选好“参照系”,凡事要对比,不要攀比。对比是理性的,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催人上进,令人愉悦;攀比是盲目的,怨天尤人,心理失衡,愁绪郁结,何苦来哉?

遇到生活中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应学学一九七七年参加高考的两个河南农村考生。他俩在参加考试时,很多题不会作,于是就各写了一首打油诗:“国家让我考大学,队长叫我去挖河,打开卷子我不会,明天还干我的活”。“朝游相国寺,暮游禹王台,今年考不上,明年我再来。”

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的胸怀和度量去对待一些不太如意的事情的话,什么事情就都好办了。

六、讲师德就要树立信心,直面现实,抢抓机遇,勇创佳绩

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行动一定会失败。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为什么不能当组长,为什么不能教重点班。只怪自己机遇不好,命运不佳。因而心灰意冷,丧失信心。实际上机遇是均等的,道路是通畅的。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这样两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有三个建筑工人,在共同砌一堵墙,这时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呢?”第一个人头也不抬,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在垒墙。”第二个人抬起头来说:“我们要盖一座房子。”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唱歌,脸上满是笑容:“我们在盖一座非常漂亮的房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

十年以后,第一个人仍是一个建筑工人,第二个人成了建筑队的带班队长,第三个人成了他们的总经理。

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前途是光明的。

还有个故事是,有三个学生参加毕业的最后一次考试。第一个学生用作弊的手段通过了考试;第二个学生给判卷老师送了点礼品,也凑合过关;第三个学生老老实实答题,凭着所学的知识顺利通过考试。

五年以后,第一个学生成了商界奇才;第二个学生成了政界官员,第三个学生在某学校教书。

又过了五年,第一个学生因涉嫌诈骗而锒铛入狱;第二个学生因贪污受贿被革职查办;第三个学生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高级职称,分配到一套房子,工资翻了三番。

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但现实又是严峻的。路在自己脚下,命运在自己手中。我们既不要怨天,也不要尤人。要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不相信命运,只相信奋斗。只有踏踏实实努力,兢兢业业奋斗,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成绩。

总之,“师德”这个话题是个永恒的话题,严肃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说是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在我们的部分教师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有悖于师德形象的不良倾向。所以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整体素质,为我们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以这几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

浅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第3篇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 对于这个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做出了明确回答:“师者为师亦为范,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这句格言从“道”和“技”两个层次上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业追求。 “德”属“道”的层次, 内化为师德与自身修养。“学”属 “技”的层次, 外显为学识和教学技能。 “德高为范”是对自身德行和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学高为师”是对个人学识和教学技能的努力提升。 因此, 对大学青年教师而言,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 也应当从“德”与“学”两方面入手, 严格要求和努力提升自己。

一、大学青年教师之“德”的提升

青年教师应当认识到, 好的德行是成为好老师的前提。“ 教书” 不只是为了传授学生 “ 知识”, 更重要是为了 “ 育人”。“育人”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师德修养。 师德具有天然的感召力。 一位拥有崇高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老师, 自然会让学生由衷地爱戴和心悦诚服。

师德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爱。 师爱是一种力量、 一种品质, 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如果没有爱, 教师的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价值。 虽然, 这份爱未必轰烈, 但它往往体现在最平凡之处, 体现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比如, 以满满的正能量对待工作, 对待学生;比如, 尊重和信任学生, 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而有用的人;又比如, 了解学生的特点, 关心学生的成长, 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情感等实际问题。

师德其次体现在奉献精神。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而且是文明的传承者, 这种崇高的性质决定了教师的责任与付出要重于获得与回报。 这注定了教师应当具有奉献精神, 不能过于看重物质利益和计较得失。 然而,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功利化思想的影响, 个人利益得失已成为许多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青年教师应当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 不为名利所动, 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位教师, 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教师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 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

师德还表现为以身作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陶行知先生也强调“要学生做的事, 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 教职员躬亲共守。 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 是真正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青年教师与大学生有天然的亲和力, 更容易形成亲密的关系, 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因此, 青年教师应当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立言立行。

二、大学青年教师之“学”的精进

“学高为师”首先是对老师学识的要求。 要给学生一碗水, 老师应当是一条流动的河。 青年教师学识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边教边学, 随时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 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二是多交流请教。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现场聆听老教师或同事们授课, 与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学经验, 让他们指导自己教学的缺点和不足, 无疑是教学技能提升的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三是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研究的范围不仅仅是专业领域, 同时应包括教研工作。 对专业领域的研究, 不仅可以在让教师创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而且可以构建起系统全面知识体系,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对于教研工作的研究, 会让老师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 从而对自己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体验到工作的乐趣, 就不会把教学看成一种单调的、乏味的、没有创造力的机械劳动, 从而不断迸发出教学热情[3]。

除了丰富的学识, 老师还需要掌握传授知识的技能。 对于这方面, 青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是对学生微笑。 对于教师来说, 微笑是一种激励、鼓励和关爱。 微笑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第二是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老师学会了倾听, 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更好地教育和帮助学生;第三是用幽默吸引学生, 用激情感染学生。 幽默的语言, 可以使叙事更加具体、生动, 说理更加深刻、透明, 抒情更加真切、动人。 充满激情的老师, 会用激情感染学生, 用热情追求教育, 用思想实践探索;第四是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 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学会真诚地赞美。 无论在哪些方面, 教师都要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并给以肯定。 这会使他们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第五是善于与学生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放弃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第六是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为人类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广泛的知识获取途径和更为直观生动的知识展示方法, 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3]。

摘要:青年教师作为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主力, 由于缺乏师范教育训练和社会经验, 因此在成长为合格的大学教师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教师的“德”和“学”两个层次入手, 探讨了大学青年教师自身德行、修养的提升途径和教师学识、教学技能的精进方法。

关键词:大学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精进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694.html.

[2]陈锋.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问题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2:29-32.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第4篇

师范专业不断升温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启迪心灵、开发智力和播种文明的重任。特别是近年来,“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

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招生计划为12000名。免费师范生可享有四大优惠政策:一是在校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补助费;二是毕业后只要到中小学工作就确保他们有编有岗;三是对每一位免费师范生的长远发展负责任。在任教农村服务的两年期间,学校将为他们的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四是在不少于十年的协议期内,可以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如此吸引人的政策,使师范生再次成为2007年考生报考的热门,报考人数相应增多。然而,教育部将对免费师范生建立淘汰机制,如果免费师范生某方面表现不好,则将被淘汰出局。据悉,此次师范生免费招生只是个试点,也就是说,如果试点顺利的话,免费师范生计划将在更多的高校施行。

师范院校概况分析

我国共有一百多所高等师范院校,约占普通高校的五分之一。其中,师范大学38所,师范学院87所,师专70所。每所师范院校又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古代史、教育学、世界经济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汉语言文学以及广西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等。

目前,我国师范类院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院校格局分布广。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大体上分为:(1)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综合性重点大学,如苏州大学;(3)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如华南师范大学等。以上这些院校一般在提前批或第一批本科安排招生。另外,还有省属的一般本科师范院校,如广东教育学院,以及市属专科类师范院校等。

第二,招生录取平台宽。师范专业招生按录取批次来分,有提前录取批次、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还有专科批次等等,各批次都有相应的分数段和招生计划。

第三,专业设置较多。师范专业包括中文、数学、物理、化学教育、教育心理学、英语和政治等,以及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教师的诸多师范专业。师范专业按报考的类别则可分为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三种。

第四,健康状况要求严格。由于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因而师范类院校对考生的健康状况要求也较严,对于听觉迟钝、严重口吃、色盲症的考生一般不予录取,个别学校的个别专业还对身高等外在条件有特殊要求。

第五,录取人数精益求精。与综合类院校相比,师范类院校的录取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录取新生的成绩跨度相对较小。另外,思想品德也是录取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教师的思想品质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有较大影响,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行。

报考师范院校注意事项

要想报考师范专业,有两个前提必须引起考生注意。第一,要有乐于从教的思想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工作,才能干好它。因而,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只有拥有成为人民教师职业理想的人才更适合报考师范院校。第二,事先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其实,教师就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它要求从教者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善于人际交往,具有管理、组织和协调等能力,而且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富于爱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第5篇

教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美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重要历史时期的今天,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愈来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胡耀邦同志曾指出,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第二,要认真研究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第三,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那么,教师要在怎样的教书生涯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一、热爱祖国,敬业乐业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规范,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树立远大理想,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够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才能培养可靠、合格的人才。这要求教师要具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才能乐此不疲,矢志不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也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提倡“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要有甘做“人梯”的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陶行知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果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工作是无法搞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都有明显的提高,为人师者,最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看到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自豪感和责任心,才会热爱教育事业,才有乐业奉献可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地位,以“教书育人”为已任,用实际行动为事业增辉。

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是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桥梁,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工程师。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義在《续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未师矣。”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为人师道,端品为先”“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历史名句无不充分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学高人师,德高为范”的高度概括,更强调了教师品德高尚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地位。育人先育德,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的迅速发展,只有把握“做人”的真谛,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据调查在八项教师素质中,68%的师范生把严守师德,为人师表放在首位,而知识丰富放在第二位,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师德教育,才能保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二十一世界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责任的呼唤。

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既是为师表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无不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而且还以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仪表作风等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都无法取代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教师应该自我雕塑和不断完善,否则又何以塑人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道德榜样,因此,必须以完善美好的人格出现在学生面前,用时代精神去塑造新一代。教书育人,功在百世,教师必须以自己高尚的风范去熏陶学生,造就人才。而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首先应当是这种人。总之,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才真正地称得上为人师表。

三、不断进取,提高修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认为: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并不是“一桶水”就够了,应该具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教人之乐而无教人之苦。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育者不应只?“教书匠“,而应当是”工程师“。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的年代,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向广大教师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要

师德演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第6篇

大家好!我是公共社科支部的教师代表##,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加这个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资历浅薄的年轻教师,在这么多有经验的老师面前做师德师风演讲,我感到非常紧张。记得XX年的7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由遥远的北方来到了美丽的绿城南宁,这里的风景令人陶醉,水电学院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团结进取更令人鼓舞与振奋!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在我不但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而且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接受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在这个上下一心,团结向上,共同进取的大家庭里,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我很快成长,顺利地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而且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净化。老师们兢兢业业,勤于奉献的精神更为让我感动。有的老师甚至加班到晚上9点、10点!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敬业呢?是爱,是人民教师对事业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是啊!这是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都要有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通过认真参加“塑师德 正师风 强师能 铸师魂”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我受到很大的启发,现将我的认识和体会作以总结和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古人云:传道授业,千古为师,师之所在,道之所在。身为教师的我们矗立在知识的神坛上,师德就是笼罩在我们身上的光环,照亮了千千万万名学子前进的路途。“你是一个好教师吗?听听学生们怎么说吧!”这不是什么名人说的话,这是一个普通教师留下的师德格言。当我们立足于三尺讲台,面对台下一双双专注而信赖的眼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当我们行走在校园小道,面对身旁学生投来饱含尊敬的目光,一种自豪感悄然而起,在所有学生心里,老师是神圣的,而支撑这种神圣意识的就是良好而崇高的师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的天职。一名合格的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

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对待工作必须要有激情。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试想,一个心如止水、没有激情的教师,他的课堂永远不会有活力。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能够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启发学生,如同太阳,吸引着无数的小行星围绕着你,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师呢?必须要打心眼里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这个职业,要深刻认识到传授知识是一种乐趣,内心里能够涌起自豪感。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朴素的,但却孕育着伟大和无限的力量。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来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安静的绿蔓。”让我们用语言来播种、用知识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其次,对待学生要充满深情,要热爱学生。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是什么呢?” “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师爱是师德之魂。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过: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者,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没有理由让学生露出失望的眼神,也不该责备学生的浅陋与无知?更不能 让爱 永远传递的步伐停歇?我们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会成功。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要埋怨学生的基础薄弱,而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教好他们、塑造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再次,努力提高知识素养,做一个有“才情”的老师。当学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会被这两个字感动,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博大的爱,因为这份爱是一种责任。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就应该有工作上的动力;就应该认真了解他们,细心观察他们,耐心引导他们;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寻求更多的方法提高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见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严谨治学,重视教育规律,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教育教学技巧,把握教育契机,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可见,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此外,教师还应有高尚的师德教风。德行立天下。现代社会文明萎缩、道德衰落,各位,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思考吗,教师不仅仅承担着知识传播的重任,更肩负着社会道德净化的责任,这是我们不容推托的使命,也是我们走上讲台后就背负的天职!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莎士比亚说过: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是值得尊敬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见贤思齐”,他们潜意识里会去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以德立教”、“以德育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品德要高尚,身要直,心要正,说话要有修养,行为要光明磊落,这样才能塑造一个立体的人民教师的形象,做一个好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合作创新、共同进取、奠基未来。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曾说过:“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有愧,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教师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创造生产力,创造文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在知识的海洋里冲浪,在教育的殿堂里耕耘,更要注重科研,注重应用,合作进取,团结奋进,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最大限度地体验自我价值。

上一篇:商铺置业计划书下一篇:有激情励志的歌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