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全域旅游规划

2024-07-23

安化全域旅游规划(精选6篇)

安化全域旅游规划 第1篇

2018安化全域旅游推介会

1月19日,2018安化全域旅游推介会在安化大剧院l顺利举行,来自安化政府各级领导、云台山茶旅集各级领导、湖南各地旅游同行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本次推介会。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益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金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旅游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李太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旅游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谭罗垠,益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市场开发科科长吴清财,益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办公室秘书长刘杰,益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正科级干部李管林,益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文艺,县旅游办主任黄政辉,县旅游办副主任张毅,云台山茶旅集团董事长李亮,羽毛球世界冠军龚睿那,茶马古道景区黄又芳经理,秦汉桃园景区吴节粮主任,梅山文化生态园吴循部长,双公山居景区冯少华经理。推介会上,安化县谭罗垠县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世界羽毛球冠军获得者龚睿娜在推介会上表达了对家乡的祝福。云台山茶旅集团董事长对云台山景区的旅游产品做了详细的介绍,让现场嘉宾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云台山景区的秀美风光和景区先进的管理体系。

开场舞《月映梅山油茶香》,该舞蹈模仿梅山人民榨油这一古老生产方式,完整的展现了当时梅山人民榨油的情景,舞蹈表演诙谐有趣又生动写实,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谭罗垠县长致词

安化县谭罗垠县长在推介会上致词,在推介会谭罗垠县长为众多旅游社同行介绍了安化县众多的旅游资源,表达了“围绕山水建生态,围绕生态抓生产,围绕产业兴旅游,围绕旅游富农民”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方向,同时表示安化旅游将从实际出发,把旅游产业作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全局的引导性力量。龚睿娜致词

羽毛球国际级运动健将,世界羽毛球冠军获得者龚睿娜表达了对于安化家乡的关心,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表达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和祝福。

茶旅集团李亮董事长致词

云台山茶旅集团董事长李亮先生在推介会上为众多旅游同行介绍了云台山的风景,着重介绍了神仙岩的发展近况,从神仙岩玻璃栈道到高空滑索,从神仙岩的雕塑群体到神仙岩玻璃民宿。

云台山茶旅集团董事长李亮先生在推介会上还为众多旅游同行介绍了龙泉洞、真武古寺、云上茶叶等众多云台山旅游景点,在会上董事长李亮先生更是表达了脚踏实地发展云台山旅游业的决心。

茶马古道景区黄又芳经理出席了推介会,为众多远道而来的同行介绍了茶马古道景区。在湖南省安化县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就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今,茶马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秦汉桃源景区

秦汉桃源景区吴节粮主任出席了推介会,为众多远道而来的同行介绍了秦汉桃源景区。

秦汉桃源位于湖南省安化县与溆浦县之间,居住着30余户人家。秦汉桃源自然风景区,由达坳景区、青云山景区及马辔市景区三部分组成。是以楚人古溶洞、奎溪达坳自然 村、柘溪水库风景区为依托,展现青山、秀水、奇洞、幽村,集休闲观赏、探险求知、温习历史、体验先民生活、感悟远古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梅山文化生态园

梅山文化生态园殷金飞经理出席了推介会,为众多远道而来的同行介绍了梅山文化生态园。两座石砌的古寨炮楼、三根摩云接日的石柱、一座石砌古戏台和另外两座石砌寨楼,组成园区石文化的重要景点。园内森林密布、珍稀树木繁多、异兽珍禽上百种、百果飘香、生气勃勃、极其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推介会签约仪式

云台山茶旅集团神仙岩景区和旅游同业集散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云台山茶旅集团云茶旅行社总社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

据悉,举办2018安化全域旅游推介会,旨在宣传推广安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古朴的梅山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推介安化文化旅游线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安化,来到安化。

安化全域旅游规划 第2篇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自国家旅游局2016年初向全国发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员以来,全域旅游迅速成为高层充分肯定、地方热烈响应、社会积极参与的发展热潮。

2016年7月,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中要求“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少地方省委、省政府也对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截至2017年6月,全国有500个省(自治区)、市(州、盟)、县(区、旗)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此过程中,许多旅游企业、投资商和社会公众也积极参与到全域旅游发展中来。全域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内外的普遍共识和推进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全域旅游是

新时期旅游发展

理念的重要革新

新的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全域旅游的出现正是因新实践和新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过去,中国公民出游频率不高,出游主要局限在传统的旅游景区景点,在旅游方式上也多选择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再加之旅游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旅游业与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不多,旅游业对多数地方发展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因此发展的思路不可避免地是就旅游说旅游。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中国公民年人均出游次数超过3次,非传统景点旅游的游客量超过80%,散客旅游在全部游客数量中的比重超过90%,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1%,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提出了全域旅游这种具有鲜明革新性的发展思路。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全域旅游是一种战略思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域旅游摒弃了狭隘的产业思维和行业思维,打破了行业局限和部门壁垒,将旅游业的发展自觉地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的总体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得旅游业能够围绕大局、配合大局,进而真正融入大局。由于在战略上找准了自身的位置,旅游业就更容易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样,在战略层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业也更容易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全域旅游是一种系统思维。旅游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域旅游把旅游业看成整体,并自觉将旅游业发展与各个领域的发展视作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在发展旅游产品时,全域旅游强调“旅游+”,即要通过增量的旅游市场去盘活各类存量的资源,进而产生新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的保障方面,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业发展不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在旅游发展的效益评价上,全域旅游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而是看重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特别是对就业、扶贫等领域的独特作用。这种系统的思维,既符合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也顺应了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域旅游把握住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不协调这一主要矛盾,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增加旅游软硬件支撑供给,净化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消费环境供给等方面,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精准思维。总书记2014年在兰考考察时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全域旅游除了强调全,同样关注细。

因此全域旅游特别注重解决具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力图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扎实推进各项旅游工作。比如,全域旅游对像旅游厕所这样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其实是旅游业发展的“痛点”问题高度重视。为此,在衡量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时,旅游厕所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旅游市场秩序乱象,除了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之外,全域旅游又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旅游警察队伍等方式来形成长效机制。正是基于一个个具体的要求,让全域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同样也能够成为旅游工作的行动指南。

全域旅游是促进

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各地都希望找到能全面推进地方发展的有效抓手。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抓农业,可以解决粮食增收及部分农民致富问题,但是从农业入手抓发展,涉及面相对较窄。工业是重要的财富来源,工业化也是传统的发展路径。抓工业,可以大幅增加GDP,同时也能给政府带来较为丰厚的财税收入,但随着工业技术集约化和区域集聚化的不断加深,工业对一个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小。而在许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工业化道路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旅游由于自身综合性的特征,使得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还可以成为地方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游的切入点是旅游。通过全域旅游来促进全面发展之所以可行而且有效,在于全域旅游是从外来游客的视角来对某个区域的发展进行审视、衡量和要求。这就要求一个区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多元的供给、更加精细的管理和服务与之相对应。在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活动范围已经全面深入到区域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而旅游业的联带拉动作用也辐射到区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通过全域旅游来促进区域全面发展,既是一种倒逼机制,也是一种主动选择。

全域旅游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变。过去地方发展要么重视经济,强调经济增长率,唯GDP至上;要么孤立地看待社会事业,将其仅仅看成财政负担;有的地方虽然关注文化,但更多地是看成文化事业;虽然重视生态,但更多地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在新的时代,需要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进行通盘考虑。全域旅游既关心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又关心就业以及扶贫,也关心如何让文化通过旅游的渠道弘扬和传承,还关心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比如贵州,将生态文明与全域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大生态、大旅游的发展战略,进而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可喜转变。

促进经济发展的全面优化。在新经济时代,融合发展既是发展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旅游业与其他经济形态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全域旅游在经济层面的最大特征就是融合发展和共赢发展。正如李克强总理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所说,“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它已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全域旅游强调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来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比如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旅游,既是农业的拓展,也是旅游业的深化;再比如全域旅游下的工业旅游,既关注工业制成品在旅游业的运用,也关注将工业生产变成游客的体验过程。

像湖南省,在2016年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五大基地建设,其中就有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委还希望将全域旅游基地作为带动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优质农副产品供应、文化创意四大基地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正是由于着眼推动地方经济全面优化,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全域旅游也因此得到了地方的高度重视。

促进城乡环境的全面改善。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就是将一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建设,让“处处都是旅游景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因此全域旅游绝不仅仅关注某一两个旅游景区的建设,而是关注整个区域城乡环境的营造。正因为如此,全域旅游要求城市不但是市民的生活和休闲空间,而且也应是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空间;要求小城镇不但是一般的特色产业汇聚地,而且也应是风貌突出,旅游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要求乡村不但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而且应该成为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就连许多过去传统的交通公路,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引下,也正在变成自驾游游客乐享的旅游风景道。正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海南琼海所总结的,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把琼海变成“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公园、游客的度假乐园”。

促进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所在。但寻找改革的“痛点”,抓住突破口推进改革并不容易。全域旅游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地方体制机制的诸多问题。这就意味着抓全域旅游,实际上就成为理顺和调整各类不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体制机制的一个途径。比如,近年来游客消费碰到的“天价虾”“天价鱼”事件,表面上看是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但暴露的却是城市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全域旅游强调要实现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这自然就要求拓宽城市管理的思路,构建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执法体系来为旅游消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再比如,针对旅游景区发展中的“九龙治水”问题,全域旅游强调的是要通过对各部门职能的统筹协调来齐抓共管。在杭州,由杭州旅游委牵头,联合杭州市的“三委四局”建立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立项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既保护了西湖的整体风貌,又促进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说,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表面看抓的是旅游改革,但真正抓的却是地方的全面改革。

以全域旅游促进全面发展要把握的重点

如何抓好全域旅游,进而促进地方全面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来说,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在工作内容上,要实现领域拓展与服务跟进并举。全域旅游需要突破旅游景区景点的局限,将旅游业推向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管理措施及时跟进。要在城市市区发展旅游住宿的分享经济,政府的法规制定、政策引导就需要及时跟进;要在边远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的公路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教育培训就需要及时跟进;要让游客快捷准确地获取旅游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信息,政府的智慧旅游服务就需要及时跟进;要让游客能在更大范围安全地体验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政府的安全预警、安全救援等服务同样需要及时跟进。总之,各级政府要沿着全域旅游发展的脉络,将各项工作延展开来,把全域旅游促进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二是在工作路径上,要实现产业增长与体制突破并举。全域旅游关注的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面子”,更关注旅游业发展的“里子”;全域旅游要求的并非是旅游业“一时”的发展,更强调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抓好全域旅游,既离不开旅游产品层面的建设,旅游项目的投入;同时更需要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旅游综合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让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部门更好地参与进来,形成全域旅游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在工作效果上,要实现旅游发展与作用发挥并举。尽管旅游业的增长自身会带来综合作用的释放,但是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共建共享。这就需要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创业就业,通过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引导和政策支持,给各类人群在旅游领域创业就业提供便利。需要通过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从整体上增加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需要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真正让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使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四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典型示范与全面推动并举。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发展旅游业,但由于资源、交通和区位的原因,各地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优势有很大差异,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齐头并进式地推进全域旅游。因此,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作。既要有全面部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开展工作,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要优先打造一批省、市、县的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在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整体营销等方面形成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其他开展全域旅游的地方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同时要通过示范引领,梯次发展,让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旅游规划公司。http:///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安化全域旅游规划 第3篇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 东亚地区共有八个人口逾千万的超大城市:即中国内地的珠三角、上海和北京;日本的东京和大坂;印尼雅加达、韩国首尔和菲律宾马尼拉。以广州、佛山、深圳及东莞组成的珠三角已超过东京, 成为在面积和人口两方面的世界最大都市区, 人口超过阿根廷、澳洲或加拿大, 达4200万人。以人口密度计算, 东亚都市仍以香港居冠, 2010年每平方公里居住达3.2万人。

在我国,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兴起已不是什么新话题, 但不断超越发达国家的城市群依然会引人瞩目。十多年前, 城市群的出现在中国引发了各种研究。学术界曾总结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 即纽约、五大湖、东京、伦敦、巴黎。并得出结论, 第六大城市群将在中国出现。2007年在南京的一次地方社科院联席会议上, 上海与江苏两地的社科院宣布, 长三角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了。

那么,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是否意味着珠三角已成为世界人口、面积最大的城市带呢?

有业内专家对此表示, 城市带或城市群的本质是一体化, 这使其有别于简单的城镇化。不仅要单个的城镇连成一片, 城市的边际消失了, 才称其为城市带。更需要经济产业的融为一体, 通常情况下, 城市群或城市带代表着的就是经济圈。

据了解, 这份世行报告并不包括港澳, 而且港澳正面临着是否参与珠三角一体化的艰难选择中。其二是人口数据只是指珠三角城区人口, 而9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6000万, 大多已经取消城乡户口差别。其三是报告只涉及人口和面积, 没有涉及经济水平, 而后者是我们衡量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指标。

从而有专家提出, 珠三角若要想发展成城市带, 则急需先落实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但就珠三角目前的情况要实现“就像住在一座城市里一样”的状态还真不容易。这位专家指出, 一体化的基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可是在其他经济圈年票互认、取消普通道路的收费站的同时, 广州、深圳都开始了汽车限牌、限外的摸索;治理环境的协同联手也依然不乐观;本地户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同城同权”等进展缓慢;房地产也是限购限外……“这可能就是珠三角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的最大差别”。

就这样, 为适应新时期深化改革的要求, 珠三角被赋予新的使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珠三角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 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这预示着珠三角迈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为珠三角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目标。

“全域时代”来临

去年7月, 为推动珠三角朝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 珠三角正式启动《全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这是我国首个区域性的全域规划。

规划编制人员称, 规划将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和珠三角已有规划为工作基础, 与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 立足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 有效统筹全要素和空间资源, 以效益和质量为导向, 以民生问题为导向, 以绿色、人文、智慧和宜居为导向, 实现珠三角城市转型升级和区域全面协调、优化发展。

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全域规划》具体是围绕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将优化城市群功能配置和城镇体系构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综合交通体系、传承历史文化、推进智慧城市群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防治大气和水系污染等作为规划重点, 在全区域的尺度统筹安排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要素, 提出实现珠三角优化发展的城市群格局及其空间战略和政策路径, 统筹布局和安排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具体行动和重大项目, 建立全域空间管控的信息化体系, 形成制度基础牢固的空间政策体系, 推动珠三角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走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与以往的规划相比, 业内人士指出, 主要体现在“全域”二字, 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全空间”覆盖, 要将9个市的城镇和乡村都纳入规划范围, 把规划覆盖到珠三角的每一寸土地, 即不仅要涉及城镇建成区, 而且还包含广大乡村地区以及大量非建设用地, 构建全域空间管控的政策体系。胡春华书记这样阐述, 全域规划要实现对珠三角地区的规划全覆盖。

其次便是“全要素”, 要以全区域的尺度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 做好全领域、全要素的统筹和整合。《全域规划》将高度关注人与区域、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高度关注人口优化布局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努力规划建设人性化的珠三角城市群。在规划方法上, 将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 并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科学预测人口容量, 提升城镇体系综合承载能力, 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拥有更好的生活。

多规合一

虽然《全域规划》是首次提出, 珠三角的区域规划却是一直在推进。从1994年“珠三角城市群规划”提出城市群概念起到如今, 珠三角区域规划已走过20年的历程。20年来, “变革”是始终不变的主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表示:“如今正值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 广东再提珠三角全域规划, 一方面积极响应了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城镇化的国家战略, 更主动承担了引领我国区域发展转型和区域治理变革的历史责任。”

据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一直在规划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珠三角就先后编制了4次区域规划。1994年的“珠三角城市群规划”率先提出城市群概念, 并出台了国内第一个区域规划政策指引。2004年开展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揭开了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的序幕, 出台了国内首个区域规划实施条例。2008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将珠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并建立了“珠三角规划纲要办公室”和五个区域一体化规划专责工作组。

事实上, 《全域规划》正是对《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一次全面升级, 而并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过去的规划往往存在许多局限性, 如更多关注经济空间和产业布局, 而对社会、文化、生态空间关注不够;关注城市而忽略农村,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各种规划间有效衔接不足。在过去粗放式的快速发展中, ‘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 ‘城不像城, 村不像村’等空间混乱现象也客观存在。”有规划人士指出。

而《全域规划》作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 实际上是区域规划的多规合一, 将对珠三角10个一体化规划进行梳理整合, 衔接各市现有规划, 提升规划实施绩效, 为珠三角转型升级提供更具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有效空间载体, 促进珠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共同体, 提升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用强化差异, 来化解差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参与编制了全国各地众多区域规划, 希望通过规划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他认为, 珠三角全域规划的“最难点是空间资源的功能整合和发展利益主体的整合。”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当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时, 开始进入以大都市区经济组织形式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阶段, 直至城镇化率稳定在75%至80%之间, 城镇化过程基本完成。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83%, 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呈现出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内部联系高度紧密、网络化城镇体系日渐成型的国际化大都市区化雏形, 这预示着珠三角的城市群正逐步成熟。

杨保军表示, 即便如此, 但珠三角地区的协调性还是短板;珠三角各市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逐步完善, 但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好;此外, 珠三角的环境规模容量和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珠三角全域发展的难点, 需要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也提出, 在区域治理方面, 本轮规划应超越“宏大叙事”的区域规划模式, 而积极探索精细化的区域治理, 包括为“市、镇、村”不同发展特征的地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治策略, 为战略性的区域空间资源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 为区域近期建设和迫切问题指出现实的解决路径, 更要立足于区域政府的事权将区域规划转化为区域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商合作的平台。

“我们知道, ‘利益协同化’是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最鲜明特征, 而利益平衡和互让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平衡经济利益的机制保障, 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就要以统筹协调区域内各城市的定位与分工、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衔接、环境保护、人口综合管理等重大问题。”业内人士对珠三角的协调合作问题认为, 目前, 珠三角已经基本实现生产一体化,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必须冲破传统的行政壁垒, 政府和民间组织可成立协调机构, 建立起完善、权威、高效的协调机制, 实现规划协调管理和成本利益共担, 从功能性一体化向制度性一体化转变。

而对于区域间的协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唐子来则另有见解。他表示, 在区域层面上, 要以强化区域之间差异来化解区域之间差距。依托比较优势的区域均衡发展是基本原理。广东省的地域辽阔, 各个地区之间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很大, 更要突出各个地域的比较优势。“目前,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向广东省的落后地区转移仅是区域均衡发展的一种方式, 同样重要的是, 落后地区可以基于比较优势,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发展资源中的主导作用, 形成相应的产业发展格局。”

关键词在“变革”

根据《全域规划》编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 作为我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珠三角受国际金融危机短暂冲击后, 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助推经济回升, 并进入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发展阶段, 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成为新方向。同时, 产业转移扩散的大背景对珠三角港口、机场等货运枢纽产生了新的中转运输需求, 沿海港口与内陆地区的区域交通关系正在发生重构。

专家对此表示, 面对现有情况, 珠三角全域规划的关键词必须是“变革”, 目前珠三角已经呈现了一些新亮点:一是工业化向服务业转型, 在空间上从过去的珠三角脊梁走向了环珠江口湾区;二是地理空间走向经济空间, 在空间上已突破传统地理空间的珠三角, 从过去的多中心网络化走向了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加强了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抱团发展以及与环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形成新的共同市场;三是从空间管制走向区域治理, 从过去的物质空间管制分区变为更具体的区域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 并依靠系统改革向纵深推进;四是从城市走向全域, 特别是近期的珠三角全域规划的重点走向了非建设用地、中观尺度的建设品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农村地区和农业地区的空间管控。

而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全域不是抽象, 而是更加具体地细化局部。首先亟须通过轨道交通加强城际快速联系, 支撑产业转型及城镇空间发展;同时也应立足于珠三角的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 增强社会自组织和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推进区域社会的转型发展;还应推动珠三角从单纯依赖外向型经济, 转向进一步拓展内陆市场腹地, 形成立足国内, 面向全球的“双向”格局。

至于珠三角如何发挥自身特点, 进一步健康发展, 唐子来建议, “其一, 珠三角地区毗邻香港, 应当充分依托香港作为亚太金融和商务中心的优势, 加强珠港之间的互补共赢关系;其二, 珠三角地区呈现广州和深圳作为‘双中心’的发展格局, 深圳在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优势不可忽视;其三, 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内, 相比于长三角地区包含一市两省, 珠三角地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更具有体制优势。”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发展探析 第4篇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发展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发展全域旅游给予充分肯定,其中“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在当前的旅游行业之中,全域旅游是当前的研究焦点和热点,也是旅游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产物。所以,对全域旅游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够对未来的旅游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一、全域旅游概念解析

在全域旅游概念迅速火热的前提下,引起了学术的热潮。不少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全域旅游从提出到发展经历的时间很短,所以,也仅仅局限于理论方面的研究[1]。

所谓的全域旅游,就是在一定区域之中,以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之中的经济社会资源,如相关产业、旅游资源、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优化提升,这样就可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实现社会的共建共享,促进产生的融合发展,这样就可以形成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协调发展模式与理念。

二、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发展路径

(一)旅游观念更新。更新旅游观念,就是需要将协调、绿色、创新、共享、开放的五大发展理念,依托自身的优势,做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并且邀请专家,立足于产业现状和资源实际情况,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全域旅游是集娱乐、观光、购物、休闲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主要包含了休闲养生、文化旅游、商贸购物、主题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全域式旅游。这一种模式在于树立出全域的优质形象,这样才可以为旅游发展挂上全域的品牌,不过这样的旅游不得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创新思路:启动“多规合一”工作,即:以全域旅游规划为主导,将旅游景点规划、生态旅游环境规划、县城古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所有规划合成一套整体规划。谁来干,就要破解资金“瓶颈”。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抓紧机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资+运营,推进旅游基础设施、高端服务设施、精品旅游项目建设。

如何分配,要让社会资本和政府实现双赢。

(二)创建三体系,转型升级。第一,要创建三体系:全域化景观体系、‘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和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这是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第二,“快进”:对内对外,加快县城到其他城市、县城到景区通畅路网建设、改造升级。第三,“慢游”:在加快推进景观慢行系统建设。就要游客所到之處有景观可看,也有景色可游。

(三)产业体系完善。旅游发展中,应该将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创建的契机,做好全域基础设施的统筹,做好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制定相配套的旅游服务标准,这样才可以形成全域的旅游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推进于一体的全面发展和良性互动新局面。

做好“产品体系、品牌体系、新引力体系、保障体系”的协调创新,就应该实现多元化的主题投资,能够形成政府投资和外商投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并且可以借鉴BTO、BOOT和PFI等模式,提升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水平[2]。

(四)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全域旅游在进行全域谋划时,应该根据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需求的侧刚性需求来进行,配置点不能放置在景点景区或者是宾馆饭店等方面,而是要注意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的公共服务以及各种资料的有效再配置。如,在为城市道路管理与交通建设方面,就应该在城镇交通各种需求满足的前提下,将道路建设成为风景道,让游客能够移步观察;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就可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以及厕所服务体系,全域致力于打造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城镇在方便居住的同时还能促进旅游,进而形成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的氛围,让游客可以停留在休闲与放松之中。

(五)发展全域旅游景区建设,形成旅游发展主体功能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借鉴部分城市发展的一核、两带、四板块的模式。一核指的是以经济开发区、城区建设作为中心的城市中心集散核;两代指的是两条旅游发展带,如沿着江海旅游带和滨河旅游带进行发展;四大板块指的是基于农业园区的生态板块,基于古镇发展的人文板块,基于小镇、公园、广场的活力板块以及基于乡镇的风情板块。在这样的板块模式建设中,就可以利用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发展思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旅游基础服务所配套的设施完善,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再配合上公共服务方面的保障,就能够将区域建设成为空间有序、资源优化、产业发达以及产品丰富的全域旅游景区[3]。

(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行业规范。针对这一点,我们以乡村为例,第一,扎实推广民宿及农家乐星级评定,规范乡村旅游服务,提高整体的产品质量和旅游管理水平,引导民宿、农家乐朝着特色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第二,完善旅游要素行业的组织体系,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拥有条件的乡镇成立旅游协会。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专业性的合作组织,就可以将其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同时也可以增强行业的自律功能,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健康运行,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第三,强化旅游市场的检查和监督,不断加大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将涉及到旅游经营的行为加以规范,妥善处理游客的投诉,依法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做到规范经营与诚信经营,进而优化旅游环境。

结语:总而言之,构建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发展模式,就应该将传统的旅游发展局限性打破,能够站在全域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推动新型旅游发展,为今后的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崔莹.吉林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选择[J].开放导报,2016(06):94-96.

[2]本报记者付小惠张家华.全域视角下的旅游之变[N].乐山日报,2016(01):26001.

[3]温州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胡念望.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具备七个“体系”[N].中国商报,2016(09):23A03.

安化全域旅游规划 第5篇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编制了《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桐庐县“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在省市县三级旅游规划中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并落实到实地建设,引领了全国全域旅游规划方向。

一、全域旅游战略全面打开

自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于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来,“全域旅游”成为引领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风向标。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图1),各地积极开展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指南和验收标准的深入研究,将全域旅游战略落到实处,确保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5月,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召开。

二、全域旅游理论全面深化

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发展的再定位,是经济常态下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近年来,巅峰智业承接了多项省、市、县各区域类型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随着对全域旅游规划的不断实践,其理论研究也得到不断深化,创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十全”发展思路——“全空间联动、全产业融合、全要素体验、全时段吸引、全过程服务、全景观构建、全媒体营销、全社会参与、全部门协作、全游客共享”。

三、全域旅游实践全面崛起

海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域旅游创建省,巅峰智业有幸承接了《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海南省全域旅游工作指南和验收标准》三个重要项目。

巅峰智业在编制杭州市和桐庐县的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全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注重全域旅游产品、产业、服务、配套等方面的品质化、独特性和有序性建设,以期在全域旅游发展初级阶段以较高的品质奠定扎实的基础,推动各地全域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一)省域全域旅游示范。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总体目标,明确“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全域旅游示范省”两大抓手,提出“扩空间、强吸引、提品质、促融合”四步路径,对建设国际旅游岛升级版具有切实指导性。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要求,明确了海南省“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抓手,对未来五年全省的旅游空间布局、产品打造、市场开发、行业监管等内容也提出了建设性思路。基于“结合国家标准、突出海南特色、引领示范带动”三方面的考虑,巅峰智业编制了我国第一个结合国家旅游战略的省级全域旅游指南和验收标准—— 《海南省全域旅游工作指南和验收标准》构建海南全域旅游验收指标体系,促使海南全域旅游从理念向落地实操转变。

(二)市域全域旅游示范

巅峰智业连续承接了杭州市“十二五”、“十三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全域旅游理念贯彻执行,为杭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出谋划策。

2011年,在“十二五”规划中,巅峰智业创新提出了杭州要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从空间维度、产业维度和民生角度进一步延伸“旅游西进”战略,形成空间全覆盖、产业大融合、受众全民化的杭州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全域旅游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仍坚持杭州市以“旅游全域化”、“旅游国际化”为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优化全域化旅游休闲空间、拓展全领域产业融合体系等八大举措,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

(三)县域全域旅游示范

在2012年,桐庐县率先提出了“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全力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的理念,开启了国内全域旅游的先行篇章。2013年,桐庐县被省政府批复为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明确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五大原则,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

2016年巅峰智业承接了《桐庐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此次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的举办地,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基础扎实、目标明确,如何以全域旅游示范实现“旅游+”引导产业的融合升级,全域品质示范推动国际化的产品、品牌与服务建设,最终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最美县域旅游目的地,是目前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挑战。

发展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的创新提升工程。全域旅游的验收标准可以大体一致,但各市(区、县)的区域范围、经济基础、旅游资源等发展情况不同,发展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则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必然不同。未来探讨适合本地发展特色的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径,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是摆在当地政府和旅游规划公司面前的重大挑战!伴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来临,“全域旅游”将成为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巅峰智业作为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始终投智于我国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0年,在《大连市滨海旅游经济圈产业规划》中提出了“全域旅游是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推手”;2011年,在《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创新提出了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2013年,在《秦皇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专项研究了全域旅游的实践路径。在2015年的《福建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南宁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的《桐庐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工作指南和验收标准》《伊金霍洛旗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等规划实践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分别提出了适合当地旅游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并具体到创建工作指南和验收标准以及发展目标分解和行动计划,引领全国“

全域旅游”建设的规划实践方向。巅峰智业融合多年来在各类项目中不断探索“全域旅游”的实践经验,整合旅游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景区运营管理和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成立了“全域旅游中心”。中心作为创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成立的新机构,将突破传统旅游规划设计的服务模式,整合多专业人才,以“四位一体”模式嫁接规划、运营、投融资、营销等多方面资源,切实推动旅游发展。

(本文系巅峰智业原创,作者周晶,转载请注明)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全域旅游导则 第6篇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指导和规范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1.2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

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1.3 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注重实效、突出示范,宽进严选、统一认定,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方针,成熟一批、命名一批,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退出机制。

1.4 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地方申报、审核公布、创建实施、评估监测、考核命名、复核督导的程序进行。其中,示范区创建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家旅游局推荐申报,国家旅游局审核公布;创建工作日常指导、评估监测、复核督导由国家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委托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命名工作由国家旅游局统一组织实施。

1.5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所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包括相关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

第二章 创建原则

2.1 突出改革创新。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等,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2.2 突出党政统筹。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从区域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2.3 突出融合共享。大力推进“旅游+”,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磨合、组合和融合,促进旅游功能全面增强,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让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企业有

发展、百业添效益、政府增税收,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2.4 突出创建特色。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特色,不同层级、不同地区要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主打产品、主题形象等,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

2.5 突出绿色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生态底线,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杜绝竭泽而渔,摒弃运动式盲目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提升,开辟全域旅游发展新境界。

2.6 突出示范导向。强化创建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省、市、县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努力在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整体营销等方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方式,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第三章 创建目标

3.1 旅游治理规范化。坚持党委、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

旅游综合推进机制。坚持依法治旅,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典范。

3.2 旅游发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整体营销、全域服务提升,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亲善人文社会环境、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和全域接待海内外游客,成为目的地建设的典范。

3.3 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高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发展融合业态,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成为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典范。

3.4 旅游参与全民化。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居民以主人翁态度共同参与旅游建设,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健全旅游发展受益机制,出台旅游惠民政策,切实保证居民、企业参与收益分配,成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典范。

3.5 旅游效应最大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促协调、扩开放的典范。

第四章 创建任务

4.1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4.1.1 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宣传、组织、政法等党委部门和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政府部门在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1.2 探索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如旅游发展委员会,有效承担旅游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

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专项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能。

4.1.3 积极推动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构建管理内容覆盖旅游领域的新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督、旅游法庭、旅游质监执法等工作和队伍建设。4.1.4 积极创新旅游配套机制,建立相应的旅游联席会议、旅游项目联审、旅游投融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旅游标准化、文明旅游共创、旅游志愿者组织、旅游人才培养、党政干部培训、旅游工作考核激励等机制。

4.1.5 推动政策创新。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对全域旅游重大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因地制宜建立旅游资源资产交易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

府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鼓励开发性金融为全域旅游项目提供支持。强化旅游用地保障,在年度用地指标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探索实行重点旅游项目点状供地等用地改革,优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

4.2 加强规划工作,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4.2.1 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

划中。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4.2.2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可就其旅游影响及相应旅游配套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

4.2.3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

形成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4.2.4 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报请人大或政府批准,提升规划实施的法律效力,并建立旅游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

4.3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创造和谐旅游环境

4.3.1 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5A级景区厕所设置第三卫生间,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要实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鼓励对外服务场所厕所免费对游客开放。推进市场多元供给和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通过使用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新技术,切实解决旱厕、孤厕及其污物处理、厕所信息服务等难题。引导游客爱护设施、文明如厕,营造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

4.3.2 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科学安排支线机场新建和扩建,优化旅游旺季和通重点客源市地航班配置,加强覆盖旅游景区的通用机场建设。改善区域公路通达条件,提升区域可进入性,提高乡村旅游道路的建设等级,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形成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游客运输组织能力,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车和观光巴士等。推进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

4.3.3 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在建好景区游客中心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建立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设立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因地制宜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

4.3.4 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在全域建立使用规范、布局合理、指向清晰、内容完整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4.3.5 合理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应、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生态停车场。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旅游服务区、驿站、观景台、自驾车营地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

4.4 提升旅游服务,推进服务人性化品质化

4.4.1 充分发挥标准在全域旅游工作中的服务、指引和规范作用。完善旅游业标准体系,扩大旅游标准覆盖范围,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树立友善好客旅游服务形象。

4.4.2 按照旅游需求个性化要求,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鼓励企业实行旅游服务

规范和承诺,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目录,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4.4.3 推进服务智能化。建立地区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4.4.4 完善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建立服务工作站,制定管理激励制度,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4.5 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4.5.1 “旅游+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突出中国元素、体现区域风格,建设美丽乡村、旅

游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宜游名城以及城市绿道、骑行公园等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因地制宜开展工业旅游,鼓励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

4.5.2 “旅游+农业、林业和水利”。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鼓励发展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和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因地制宜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鼓励水利设施建设融入旅游元素和标准,充分依托水域和水利工程,开发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4.5.3 “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积极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夏(冬)令营等研学旅游产品。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推进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开发医疗健康旅游、中医药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健康旅游业态。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旅游新产品。

4.5.4 “旅游+交通、环保和国土”。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打造旅游风景道和铁路遗产、大型交通工程等特色交通旅游产品,推广精品旅游公路自驾游线路,支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开发多类型、多功能的低空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生态旅游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以及山地旅游、海洋海岛旅游、避暑旅游等旅游产品。

4.5.5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和新科技装备,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无害化处理等生态技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旅游开发的生态含量。

4.5.6 丰富品牌旅游产品。增强要素型旅游产品吸引力,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建设特色餐饮街区,进一步提升星级饭店和绿色旅游饭店

品质,发展精品饭店、文化主题饭店、经济型和度假型酒店、旅游民宿、露营、帐篷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园区型旅游产品品质,强化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旅游综合体、城市公园、主题乐园、大型实景演出和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馆、展览馆、纪念馆、动植物园等园区型旅游产品设施配套,实现节约、集成和系统化发展,打造整体品牌。

发展目的地型产品,按照村、镇、县、市、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目的地品牌。

4.5.7 推动主体创新。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并购等方式发展知名旅游品牌。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支持互联网旅游企业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资源。促进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建设发展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特色涉旅企业。构建产学

研一体化平台,提升旅游业创新创意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4.6 实施整体营销,凸显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4.6.1 制定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规划和方案。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观念,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加强市场推广部门与生产供给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鼓励制定相应 的客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切实做好入境旅游营销。

4.6.2 拓展营销内容。在做好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等传统产品推介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将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拓展为目的地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4.6.3 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区域内各类

品牌资源,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变旅游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

4.6.4 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等参与的营销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广营销中的作用,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方式,建立推广联盟合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

4.6.5 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方式。有效运用高层营销、公众营销、内部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事件营销、节庆营销、反季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提高全域旅游宣传营销的精准度、现代感和亲和力。

4.7 加强旅游监管,切实保障游客权益

4.7.1 加强旅游执法。强化旅游质监执法队伍的市场监督执法功能,严肃查处损害游客权益、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曝光重大违法案件,实现旅游执法检查的常态化。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对涉旅领域

执法检查。建立健全旅游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净化旅游市场环境,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4.7.2 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咨询中心等多样化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受理热情友好、处理规范

公正、反馈及时有效,不断提高旅游投诉的结案率、满意率。

4.7.3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立旅游领域社会信用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失信行为,并对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行动。扩大旅游“红黑榜”应用,将旅游景区点纳入旅游“红黑榜”评价机制。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积极应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加强对旅行社、导游人员日常监管,保障导游人员合法劳动权益。

4.7.4 加强旅游文明建设。全面推行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和出境旅游文明指南,培育文明旅游典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开展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和旅游法庭等工作人员的执法培训,提高旅游执法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4.8 优化城乡环境,推进共建共享

4.8.1 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强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保护,保持生态系统完整

性、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优良性、传统村镇原有肌理和建筑元素。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构筑具有特色的城乡建筑风格。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降低资源消耗,推广节水节能产品、技术和新能源燃料的使用,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4.8.2 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路边、水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在重点旅游村镇

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4.8.3 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强化旅游、公安、交通、安监、卫生、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由安监部门牵头组织景区开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景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加大出游安全风险提示,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规范。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和旅游用车、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建立政府救助与

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4.8.4 大力促进旅游创业就业。建设旅游就业需求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引导,加大技术支持,进一步改善传统旅游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环境,切实为新型旅游企业招募员工创造便利条件。积极引导科技、艺术、创意设计等各类专业人才跨界参与旅游开发建设。重视发展创业型的个体私营旅游经济和家庭手工业。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 院校发展旅游教育,开设特色旅游专业,提升本地旅游人力资源规模和水平。

4.8.5 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从整体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和直接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和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各类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通过旅游创业、旅游经营、旅游服务、资产收益等方式促进增收致富。

4.8.6 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社会环境。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向目的地居民开展旅游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强化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参与意识、旅游形象意识、旅游责任意识。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城市休闲公园、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鼓励旅游场所对特定人群实行价格 优惠,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服务。

第五章 评估管理

5.1 创建工作应由本地区党委政府统筹负责,研究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创建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

5.2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由国家旅游局负责年度评估监测。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示范区创建工作由省级旅游行政

管理部门负责年度评估监测,并向国家旅游局提交评估报告。5.3 国家旅游局依据本导则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示范区考核命名工作由国家旅游局依照本导则和相关办法进行,对符合条件和标准并能发挥示范作用的,予以命名。

5.4 对已命名的示范区适时组织复核,对于复核不达标或发生重大旅游违法案件、重大旅游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不文明旅游现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示范区,视情况予以警告或撤销。

第六章 附 则

6.1 本导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考评员制度下一篇:300字作文感谢你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