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2024-08-24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精选10篇)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1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作者:张晓娜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清点工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全过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在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解决对策。结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院手术室工人人员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学习、规范手术环境管理以及重新制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范围及类型等措施,护士的有效清点技术及风险防范意识均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属于医院构成中的高风险科室,通过实施相应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室清点工作的治疗,确保患者手术质量的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清点工作;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外科抢救和诊治的重要科室,它的清点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的顺利与否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的清点工作内容主要指的是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对手术前、后的器械、缝线、缝针、纱布等医疗用具的数量、种类进行核实清点,从而避免和防止出现手术用品遗留体腔的差错事故,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本文对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全过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确保患者手术治疗安全、顺利的完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清的工作的的全过程记录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我院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轻视小手术的清点工作:在体表异物取出、包块切除、清创缝合等一些小手术当中,医务人员常常经验性的认为手术缝线、缝针、纱布等物品不可能被遗留在患者体内,从而在手术开始前常常不进行物品清点,造成一旦发生物品遗留问题不能迅速的发现,给手术造成了安全隐患。

2.2 缝针脱落、折断: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缝针脱落、缝针折断问题一直是医务人员极为头痛的问题,常常由于寻找脱针、断针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手术的延误,给医务人员造成而来极大的困扰,也给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隐患。

2.3 手术器械缺失零部件:在手术过程中,开器、手术剪、闭合器、咬骨钳、自动拉钩等一些带有轴节的手术器械,有时会发生铆钉、螺帽或螺丝脱落、缺失等问题,造成手术的延误。

2.4 缝线、缝针、纱布等的数目有出入:由于有些手术尤其是紧急手术、出血较多手术以及大型手术中,所用到的缝线、缝针、纱布等物品的数量较大,常规手术包中的基数常常不能满足整台手术的需求量,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增加,导致物品由于未及时进行登记而同原有的记录混淆。

2.5 脑棉片的数目不符:在颅腔手术当中,常常需要应用大量的脑棉片,有时甚至会达到一百多张。由于颅内出血手术进行中比较忙乱,导致在反复增加脑棉片时常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记录,从而导致数目上的不符。此外,由于脑棉片的规格、大小不一,再加上手术中的明胶海绵常常遮盖住细小的脑棉片,从而导致脑棉片数目清点的困难。对策

3.1加强工作责任感:医院要不断提高手术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正确认识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并组织进行手术室每月的质量分析会议,及时的总结、分析和处理上阶段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使手术室人员时刻保持的警醒头脑,坚决杜绝错误、不良的思想观念。

3.2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清点制度:医院要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以及本医院手术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度和完善手术室物品清点规章制度,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都考虑进来,从而从制度管理上杜绝手术清点安全隐患的发生。

3.3 规范清点工作的流程:医院要对手术室清点工作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其细化到各类手术当中去。同时,对全科护士要进行无菌器械专科规范化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规范他们对手术物品的摆置技术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从而从个人习惯方面杜绝手术清点安全隐患的发生。

3.4 加强管理手术环境:医院要加强对手术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例如,要求巡回护士进行术前的环境巡视,以确保手术室内没有杂物的留存;在术中对人员及环境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手术麻醉师、施术者以及参观人员不出现任意放置、拿取手术物品的现象;对于手术台上掉落的纱布、器械等用品要及时的拾捡,并向刷手护士告知其名称和放置位置等等。

3.5 加强手术物品清点的规范化管理:要对手术室物品清点工作的要求和重要节点进行明确规定,并加强对手术器械、用品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取用、记录等等)。同时,还要加强对

各种手术敷料的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对缝针、缝线、纱布以及各类小件物品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安全性。

3.6 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手术室人员要明确每个人在手术清点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义务职责,加强手术中医师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配合进行手术物品的清点工作。4 小结

手术室属于医院构成中的高风险科室,对手术物品清点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清点工作质量的把关,严格和规范清点工作的程序,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命”的工作理念,全面执行和落实慎独精神,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的事故,确保患者手术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冉,何丽.手术室手术物品清点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07(05):254-256

[2] 杨新玲,盛军.手术室物品清点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3,19(03):3951-3952

[3] 王明英,辛影,毛秀娟.手术室清点工作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中国医药导报,2010,15(04):117-118

[4] 王进华,孔德明.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7(06):4034-4035

[5] 文传凤,李玲,孟增红,李发香.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10,05(11):1169-1171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2篇

陈春梅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五官科021008)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对维权和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五官科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行为。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常见护理安全隐患1.1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法律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懂也没有组织学习;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忽视患者和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做到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1.1.2对患者的安全评估不足针对我科的护理特点老年患者比较多,对高危人群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因素如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这些问题我科都发生过,给患者带来了痛苦,甚至引起了护理纠纷。

1.1.3知识及业务水平不过硬目前,我院五官科在职护士全是普通护士学校毕业生,在学校期间,五官科护理非所有护士学校必修课,所学理论和技能不能适应专业的需要。我们科年轻护士居多,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护理业务知识欠缺,在护理工作中不能预见和发现问题。

1.1.4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到位,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失败。例如青光眼的患者多喝水会引起眼压的升高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不便。

1.1.5护理文书方面随着患者自我保护和维权的意识的增强护理投诉的增多,护理文书也成为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要求护理文书的书写更加规范和准确。有些护士未按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进行护理病人,记录不及时、不真实一旦发生纠纷,拿不出真实可靠的证据,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1.1.6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五官科在综合医院里普遍被认为是清闲小风险的科室,承担的护理任务不象大内科及外科病房那样繁重,因此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人员普遍缺编的情况下,五官科就更不可避免。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深入,使护理技术和基础护理工作量成倍增长[2]。我科的护士由于长期缺编经常处于高度紧张、长期疲惫的状态。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质量下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1.2患者因素

1.2.1患者自行离院由于我科的疾病特点待手术患者夜间是大多数自行离院回家的,虽说所有的患者都签了自行离院知情同意书,但一旦发生意外将引起法律纠纷。

1.2.2.加床患者潜在的风险:随着医疗保险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我科住院患者明显增加。住院患者多,科室床位明显不足,致使我科常年都在加床。加床使患者的流动性大,使工作量增加。当有病人出院时,患者要求调床的也很多,由于我院周边身处少数民族地区眼耳两科重名的也很多,如果查对制度不严密,有输错药、打错针、发错药的危险。2加强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2.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针对五官科的护理特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对排班模式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实行了动态排班。在中午、夜间、节假日增加了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以确保薄弱环节的人力充足,保证护理质量。医疗高峰时,床位增加时实行弹性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2·2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层级指导原则制定了层级管理及层级指导,可以更好的指导新进护士对病房工作的开展,并根据不同级别护士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同时进行,定期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更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医院定期举办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人员素质是护理安全的根本。

2.3 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 识。每月组织一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依法执业。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转变护理理 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2.4重视病人的风险评估

由于我科老龄化的患者较多,低年资的护士也较多,对高危人群的评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低年资的护士评估后由责任组长再进行二次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将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管道脱落的“警示牌”放到病人的床头卡上,以警示病人、家属、护理人员为我们的护理安全加了一道防护门。

2.5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护患沟通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加强了护士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责任护士能直接深入到病房,与病人密切接触、能主动了解并掌握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况,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讲解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的方法。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这样就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率。更让患者了解住院期间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减少自行离院率。

2.6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我科每月进行一次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将隐患与不和谐因素消灭控制在萌芽状态。

护理安全是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质量监控。保证护理工作优质高效的进行,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晓英﹑闫翔等 浅谈护理安全和护理防范 西南军医 2007.9(11)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3篇

1严格考核, 按职上岗

1.1 权责明确

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在已制定的医院工作人员职责中, 明确规定了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 按职上岗是预防技术性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在手术室, 有时麻醉医生会让护士代为监护患者, 或手术医生人手不够要求护士做一些不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护士往往会愿意帮忙, 会被认为是团结同志、积极肯干, 但由于能力不及而造成不良后果。反之, 护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让别人承担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护士应做好护理工作, 不要有越职行为。

1.2 工作安排要量力而行

新毕业的护士必须通过国家的护士注册考试, 并通过岗前教育和培训, 通过手术室的业务培训并严格考核。实习护士不能单独倒班, 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实习护士的责任应由带教老师承担, 难度较大、较复杂的手术应有高年资的护士进行巡回。

2以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为准绳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是医务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指南, 是前人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首先要看是否按常规操作, 未按常规操作要负责任, 严重者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因此, 对平时操作与常规不一致时要及时纠正, 严格按照常规也是保护自己的有力依据, 以免发生差错事故后各专业人员互相推诿责任。

2.1 手术物品的管理

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 (器械、敷料及特殊物品等) 的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 在关闭体腔和切口时, 手术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准确, 手术医生要认真探查体腔或切口, 确保体腔内无异物存留。医疗差错事故中明确规定, 寻找手术物品超过30 min应定为差错, 在体内找到为医生责任, 如在体外找到为护士责任”。这明确了手术物品和清点工作是由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和手术医生三者共同进行的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 物品不齐往往定为护士的责任, 而忽略了手术医生在手术物品管理中的责任。

2.2 接送患者时严格交接班制度

手术室对患者的责任应从接患者开始到手术后安全返回病房为止。接患者时要根据手术通知单对好姓名、床号及手术部位、手术医生等, 防止接错患者及做错手术部位, 还应格外注意患者的术前准备。患者的贵重物品应由患者家属保管, 而术前备皮若有皮肤损伤应由病房签字, 下尿管要保证尿液顺利引出等。接送患者时应由护士护送, 若发生意外, 护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3 防止差错和标本的遗失

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 手术完毕交给主治医师, 术后将标本放入固定液溶器中, 贴上标签, 填好通知单。此外, 在术中取下任何部位的标本, 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标本, 不可自行处理和丢弃。

2.4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严格消毒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若消毒不彻底, 有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等严重的后遗症。对一些特殊感染的患者, 如HbsAg阳性患者、艾滋病患者手术一定要做特殊处置。如手术患者同一时期出现成批的类似感染, 手术室将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医院也要承担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3正确处理好对患者的知情权与保护性治疗的关系

现代医学要求, 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 并可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但对有些患者的病情和隐私还要保密, 特别是不治之症, 在护理、手术过程中要少谈论与患者疾病有关的问题, 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产生不可挽回的严重的后果。

4妥善安排好急诊抢救手术

当有急救患者需手术治疗时, 手术室必须在0.5 h内准备齐全。当急诊手术较多时, 应安排好手术次序, 不可推托患者, 耽误病情。当个人事情与手术工作发生矛盾时, 护士应以工作为重, 积极参与抢救患者的工作。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如过于紧张并提出疑问, 护士要耐心的解释, 有问必答, 热情服务, 态度和蔼[2]。护士还要严格按自己的职责和护理常规进行三查七对, 在严谨的工作态度下工作, 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要学习法律知识, 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 也应做好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素梅.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自我保护[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2) :86.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4篇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4-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患者在手术室内不使患者出现身心意外的损害、障碍或缺陷,根据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種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有效防患[1]。由于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手术时发生差错,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汇报如下。

1 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1.1 缺乏法律知识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较淡薄,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只注意了护理工作的单纯技术知识含量,却忽视了护理工作的优质服务特性。共组者缺乏对护理学科主动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的真正认识,在工作中缺乏对责任心、束缚性,表现的随意性较强,慎独精神较差,对发生的护理小错误常会轻描淡写,认识不到护理的过失的重要性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的严重性。

1.2 术前隐患 由于科室的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不到位。在许多环节中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的心理,因此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患者在术前防范过程中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甚至有些问题超出了术前防范护士所能了解的范围。如麻醉风险、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意外等,有些内容是病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若对患者的疑问回避或应答不当,或出现他人解释版本不相同,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疑虑。达不到术前防视的重要目的,甚至会为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增加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的机率。

1.3 手术室的隐患

1.3.1 人员自身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所导致操作违规而发生工作中的失误。例如在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向医师提供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侧向的错误。针对手术的物品准备不完善、器械物品不足、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手术仪器操作不规范等,有的由于自身原因还造成严重的后果。

1.3.2 环境隐患 由于手术室内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发生感染等。如参观手术人员过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维修清洁、湿式清洁扫措施未及时落实等。

1.3.3 护理经验隐患:由于自身的护理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完善,如患者体位、组织损伤或神经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皮肤灼伤等。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增加。

2 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意识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讲座,使其了解护理工作中权利及义务,在工作中要以“安全质量第一”为前提,做严格做到依法护理的法律意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2.2 强化护理规章制度建设 严格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各项操作规程,相应的制定检查奖惩制度。严格贯彻巡视,查对,交接班等制度,在临床护理中得以实施,这对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危险起到关键作用[3]:按手术方式做好术前巡视工作,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如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请求医生帮助;加强“六查十二对”的护理查对工作,防止出现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及相关手术设备和手术物品的缺失及损坏。

2.3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科内组织护理人员定期的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对于新护士以及资历低的护士,应当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作用。对于科内新引进的设备,技术人员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要进行反复操作并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避免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发生意外。

2.4 灼伤、烫伤 患者在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电刀的性能是否良好,使用电刀时局部消毒时不要太湿,注意负极板的放置要与皮肤完全性的接触,电刀用完或者不用时固定放置,患者手术的特殊体位时要对肢体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与金属物不接触,避免烫伤患者。防止化学药物灼伤如:碘酒、双氧水、酒精等[4]。

2.5 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 对每一项物品、器械和环境监测指标的详细评估,如果出现监测指标超标的现象,应汇报科室领导及感染科室,给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超标的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的处理,使微生物的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讨 论

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对自身有一定的约束,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在护理各项工作中巩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护理安全隐患的意识,采取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会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刘柏辉.老年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8):143.

[2] 单敏后.介绍一种小病理标本收集瓶[J].护理学杂志,2006,21(12):7.

[3] 石群.护理部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B):45-46.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5篇

摘要:妇产科护理是医疗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妇产科护理不仅关系着产妇能否顺利生产、良好的恢复,而且关系着婴儿是否健康、能否健康发育。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妇产科的护患关系也随之紧张起来,如何有效的规避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参考大量文献,找出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并干给出了护理方面的一些防御对策,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水平,缓解妇产科的护患关系,使更多的女性得到更专业的照顾。

关键字:妇产科;产妇;护理;护理人员安全隐患;防御对策 背景

护理安全是妇产科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根本需求。就妇产科护理 而言,产妇能否快速痊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技巧和护理质量[1]。所以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是极为必要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的防御对策也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医疗事业的急速发展,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在当下分析讨论妇产科的隐患及防御对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非常必要,只有护理质量提高了才能获得患者的青睐,进而提高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赖度,提升医院形象十分要。该研究将结合自身工作内容的实际情况,就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御对策对策这一重要课题进行探讨[2]。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妇产科护理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涉及到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方面、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方面、患者自身因素方面、患者自身方面、护患沟通方面等内容,进而提出防范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提出从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患者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几个方面,根据自身护理经验,进行详细的探讨研究。妇产科护理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

妇产科安全隐患就是指在护理的过程当中所服务的对象出现了一些机体损伤或心理障碍,这些问题轻则使患者机能失调,重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3]。纵观全国的医院,从医院到诊所,妇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还是普遍存在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2.1 护理人员的因素

2.1.1 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护士在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很强,她们能在保证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情况下,时刻保持警惕心理,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风险意识比较强的护士能够很好的降低妇产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但是也有部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由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例如:护士马虎粗心,对孕妇胎心的听取不够仔细,对孕妇的产程观察不够严格,甚至对孕妇常规的护理都有疏忽,对婴儿的的护理不够系统,使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现象,或者造成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后果; 还有很多护理人员忽视医院的具体规定,不认真贯彻执行“三查七对”的重要规定,出现药品送错,抽错血等事故;此外,还有很多医护工作人员自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足够丰富,拒绝及时学习新形势下的各种护理新知识,从而出现各种安全事故[2]。有些护士对患者的照顾不周,使患者收到医疗器械的损伤,护士在使用轮椅或者推车设施的时候,有些护士没有留意走廊和楼梯的台阶灯,会导致患者的摔伤。

1.1.2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法律知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社会各个知识领域的人们的维权意识渐渐苏醒,他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妇产科也不例外。孕妇本身及其家属把自己看成是医疗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消费者,要求自己享有公民应有的权利,要求享有公民应有的隐私权、知情权和同意权等, 如果这些权益得没有得到保障或者对解答不满意时, 就会引起纠纷[4]。

1.1.3 少数护士护理水平局限

目前很多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工作力不从心,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是专科生,接受知识的水平不高,工作经验有限; 有些人虽然多年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但是思想相对守旧,无法适应当前飞速加快的社会节奏,对新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方法掌握不够,导致护理工作不力[2]。有些护士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对他们的提问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会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满和质疑;有些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差, 静脉穿刺时不能一次操作成功,多次操作又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病痛,引起患者的不满,护理人员动作不到位,导致婴儿锁骨骨折;没有实时监控孕妇产程,导致新生儿脑瘫;有些护士判断能力差,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判断不出来,所以不能及时发现,不向报告医生,遇到危急、危重患者需要抢救时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就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也会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4];有些护士因为急着交接班,在护理过程不能客观准确地体现观察。处理病情的措施不当,观察病情顾此失彼,有时分寸;有时新分配的护士来不及系统培训就仓促上岗,因为技术操作不够熟练,自己缺乏自信,导致患者也对护士缺乏信任,由此产生不满意而引起纠纷。当前,医疗护理服务中用到了很多高科技医疗设备,特别是妇产科,医疗设备的应用更加普及,同时,妇产科医疗领域中也不断出台了各种先进的管理知识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了解高科技医疗器械的应用,及时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不断认清新的医疗形势,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的护理水平,从而保证妇科护理工作的水平。

2.1.4 护理人员长期疲劳

护理人员因为在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经常加班,负荷过重,造成疲劳现象,如果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精神状态就会很差,因此他们会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对工作的热情慢慢减退,不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1]。

2.2 患者自身的因素

2.2.1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当前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妇产科也不例外,她们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5],再加上舆论的导向作用,更是使他们产生怀疑,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由于不熟悉治疗得常规程序,不理解常规程序,觉得一些相关常规检查没有必要,常规检查被误认为是滥检查,是恶意消费,尽管医护人员给予解释也难以奏效;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对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则迁怒于护士[6];部分患者会因为对康复的极度渴望,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挑三拣四,使得护理人员产生消极的情绪;一些患者出于自身的情况故意隐瞒孕史、病史,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擅自下床、出院,不配合相应的护理工作;更有部分患者恶意拖欠医疗费用,未完成治疗护理就逃之夭夭。

2.2.2患者不遵守护士嘱托

有些患者出于自身的情况有意、无意隐瞒孕史或者病史,极易造成医疗事故的产生;有些患者视护理人员的叮嘱为儿戏,护理人员人员再三强调的注意事项也不积极配合,比如在做过敏试验的观察反应期间擅自离开病房,在严禁下床时间擅自下床,宫外孕患者住院观察期间擅自出院,在输液过程中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少数患者恶意拖欠医疗费用,在未完成护理治疗,身体虚弱时就逃之夭夭;部还有些患者住院使随身携带小孩,增加病区管理风险。这些现象都使得妇科护理工作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3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甚至希望医院做到药到病除。但是护理行为是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也收到医疗设备的制约,对这种要求是不可能全部实现的,面不理解,护理人员就需要及时、主动并运用适当技巧做好沟通,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如果此时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不够,回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时敷衍、简单、生硬,则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另外,当护理工作任务繁忙时,护士与患者交流可能减少,无暇顾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情绪和疑问,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引起纠纷;当护士为患者寻找静脉输液穿刺部位时,时间过长则认为是护理不熟练,时间过短而引起一次穿刺不成功则认为是不负责任,患者使用静脉化疗药物时发生静脉炎则认为是护士操作技术不当引起的,尽管这不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他们也会误解,如果不及时给出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有效的进行沟通,矛盾就会逐步升级。防御对策

3.1 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才能得到更多患者的支持,毫无疑问,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势在必行的,护理安全教育关系着患者和婴儿的健康,做到全面地预防才是保证互联全的基础。要转被动为主动,转消极为积极,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地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了解其必要性和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麻烦,从而自觉维护安全意识,主动改变不良行为。

3.2 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有兄啊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而且可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提高医院的形象,同时也是确保护士人员和患者双方不同权益的最终解决办法。认真学习并掌握《护士条例》,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法律要求,在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的同时,向患者解释自己的行为,提醒患者不考虑法律可能承担的后果[4]。

3.3 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只有业务水平过硬,患者及家属在护士操作时才找不出纰漏,加上规范的服务,才能使患者感到安心满意。护士在护理时要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规范操作,也要文明用语、举止文雅、礼貌大方,使患者感觉到被关注, 把优质的服务水平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3.4 尊重患者隐私

由于妇产科是女性聚集的地方,是隐私最多的科室,很多女性由于种种原因不行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任何人,这就给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私人情况,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在询问孕史、婚史、性生活等隐私问题时,要考虑周围环境,尽量在周围没人时问,或者低声询问;在记录床牌时,也要考虑是否会暴露患者的隐私。少有不慎,这些情况都

[7]会给护理工作带来意外的风险。

3.5 注意护患沟通

护士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到热心接待、诚心交谈、专业护理、爱心沟通,在医院许可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要求。我们医院一直坚持:对患者持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在娴熟护理之余进运用娴熟的技巧进行积极主动的有效沟通;杜绝使用激烈的话语,拒绝使用生涩的词汇,断绝表现私人的情绪;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关注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和困难,关注患者机体病证等情况[6]。讨论分析

当前,医院妇产科的整体护理不断完善,新的护理模式不断产生,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主体和客体的效应关系上,二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如果医院的服务无法满意

[8-9]患者的需求,其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然而,现行一些护理方法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由护理而引起的纠纷虽然不全是护士的原因,但是护士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不足,才使得患者及家属产生了不满。我国各个医院都存在着一些护理方面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态度,如何改观这一现象,是值得每一个护理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护理安全隐患的是很多长期的、持续积压的问题,护理风险的防御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任务,本文根据所阅读的大量文献,加上自身在医院护理的亲身体会,找出了护理中的漏洞和不足,对妇产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防御对策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希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晓.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4)

[2] 吕玉华.刍议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2(09)

[3] 李硕.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

[4] 邹丹, 邱涛.妇科护理工作易出现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检验医学及临床,2011(04):11 [5]唐玉平,熊爱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 范. 护理研究200620(6):1473.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6篇

[关键词] 护理;血液标本;患者;对策

hidden nursing dangers and it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linical lab zhou yun-hui,zhou xiao-ya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onggang,shenzhen 518105,china 随着医学检验学和护 理学 的 发展,血液检验与护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各大 医院 检验科均配有专职护士,负责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验报告的发放等工作。如同其他护理工作一样,检验科护理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医疗隐患和风险。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和收集,对我院检验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各种医疗隐患和风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1 未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不履行或告知不详,患者准备不足或不到位,致使检验结果失真引起误诊、误治,或报告可疑需要复检,延误诊断和 治疗,患者不满意,甚至引起医疗投诉。

对策:加强医疗风险意识,切实履行告知义务,规范患者采血前某些行为,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情况。例如:(1)采血前必须空腹12 h,且前一餐要求饮食清淡,以清晨空腹为佳[1]。(2)标本采集前绝对避免剧烈运动,如上下楼梯、步行过快或叮嘱患者需要休息30 min以上方可采集血液。(3)采血前勿喝茶、勿吸烟、勿饮酒,对成瘾药物的接触史应明确标识出来。(4)餐后血糖一定要告诉患者用餐量和把握好时间,不要提前或推后。(5)血培养标本采集应选择患者高热寒战时,未使用抗生素或下一次抗生素使用前,血培养阳性是确诊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要提高血培阳性率,快速准确地进行病源学诊断,就必须严格掌握采血时间[2]。2 分诊工作不到位

分诊工作不到位,急慢性病情不分,没有做到先急后缓,致使急性病情检验延迟,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投诉。

对策:搞好分诊工作,加强巡视,发现急性危重或潜在急性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快速采血,迅速送检,及时发放报告。3 工作责任心不强

由于工作中粗心大意,在试管标签纸上写错名字、性别,或检验申请单上医生字迹潦草,或收费员电脑打错姓名,护工或护士又没有核对更正,致使报告单上姓名、性别或年龄有误,造成报告单难以查找;患者因此而怀疑报告单的真实性,并产生不满情绪。对策:(1)采血前详细询问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查看收费电脑小票,如有错误,及时更改过来,并将收费电脑号码抄在检验单上,便于输单时使用和核对。(2)加强责任心和爱心 教育,将患者姓名清晰工整地写在试管标签纸上,便于他人阅读和核对。4 基本技能不过硬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7篇

【摘要】 指出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重视护理安全,可减少因护理安全问题导致对病人的伤害,分析在围手术期内手术护理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 安全;隐患;围手术期病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确保围手术期手术病人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分析在围手术期内护理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围手术期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术前访视时与病人谈话不注意技巧、缺乏心理疏导、填写记录单不仔细,造成病人紧张、恐惧。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填写记录单不仔细,可能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影响手术

1.3术中器械、仪器准备不全或不熟悉其性能以及技术不熟练,使手术不能正常进行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和家属心理负担。

1.4术中标本收集不认真,造成标本混淆,甚至丢失,致使病理检查无法得出准确结果,给病人手术后治疗带来不便。

1.5术后对差错事故瞒报,从而丧失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的机会,不仅给病人造成伤害,而且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2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2.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2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

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2.3术前访视 首先,阅读病历:详细了解病人的一般状况、病情、病史,对手术麻醉的认识情况,现存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其次,对病员进行术前指导及心理疏导: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手术麻醉的知识,术中需要配合及注意的事项。护士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消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后,制定护理计划:通过术前访视、收集资料,评估病人的状况,确定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如通过术前访视,了解到病人极度消瘦,皮肤抵抗力低,提出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①术中正确安放体位,为病人手术床上加厚衬垫,必要时在骨突处加海绵垫。②安置体位动作轻柔、协调一致,注意重点与支点是否正确,避免拖拉动作。

2.4手术仪器、器械的管理。越来越多的仪器设备运用在手术中,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对各种仪器有关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原理及一般故障的排出方法,尤其是各种腔镜故障快速排除方法。术前检查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程序和性能,保证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重视新、大、重手术器械物品的术前准备,提前与手术医生沟通交流,了解手术基本步骤,熟悉特殊器械用法;将备用、急用器械物品单包并放置手术间内,备各种特殊情况使用,确保用物全而不杂,工作忙而不乱,有效避免延误手术时间。准确把握器械清点时机,及时认真记录术中添加的器械、物品,避免重记、漏记。填写记录单时内容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简明扼要以缩短记录时间,同时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和手术进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麻醉医生通报。

2.5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病理标本需贴上标签,注意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按指定位置存放,由专人送检。水中冰冻切片标本取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标本袋,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取标本部位,由专人立即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2.6术后:责任护士于术后对病人进行访谈,了解病人术后情况,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压伤、烫伤、神经损伤等。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填写随访护理记录,并做分析总结。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期护理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相关问题,并对病人进行术后指导。最后通过了解病员对手术期护理的满意程度、手术及麻醉医师对护理配合质量的评价,来评估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不管是否造成损害,都必须及时上报,以期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阻止或减少对病人造成的伤害和发生医疗纠纷,使不良

影响降至最低。3小结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围手术期,也会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果掉以轻心势必危机四伏,对病人的生命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更能提升医院形象,同时为病人创造更优质的服务。参考文献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科2013年2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43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271例, 女167例;年龄<15岁131例, 15~50岁228例, >50岁79例;中耳手术59例, 鼻内镜手术42例, 支撑喉手术38例, 鼻鼾症手术85例, 气管异物64例, 食管异常75例, 扁桃腺、腺体摘除术71例, 其他4例。

1.2 护理安全隐患

1.2.1 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由于疾病的威胁加之手术的创伤, 患者多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担心手术、麻醉风险、术后疼痛、预后情况、治疗费用等。特别年龄较小患者, 对手术恐惧程度更高, 不能很好配合手术, 影响手术进度及效果, 严重者还可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意外事故。

1.2.2 患者信息查对不到位

患者组成结构复杂, 老年患者和患儿占比例较大, 患儿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年患者大多反应迟缓或存在耳聋现象, 不能很好的查对患者信息及病情;另外工作人员工作量大, 易造成查对不认真或有遗漏。

1.2.3 手术器械及用物清点不清

由于耳鼻喉手术视野小、手术器械种类少、缝合机会少、临床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等, 使很多耳鼻喉手术几乎不配备器械护士, 甚至整个手术过程都没有护士参与。因此, 对手术中所用器械、纱布、棉球、缝合针线等无菌物品没有认真清理查对, 易造成遗漏。

1.2.4 无专人负责病情观察

传统观念认为耳鼻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 不需要特殊病情观察, 但随着手术人群的复杂多样化, 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差, 合并疾病较多;年幼患儿不能很好配合手术, 对手术耐受力不够;麻醉剂的刺激, 或个体差异等, 都可引起病情变化。咽喉部手术可造成咽喉水肿, 气管痉挛, 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肾上腺素等常用药物或牵拉、压迫止血等操作也可引起患者心率加快等[3]。

1.2.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术后感染和出血。由于耳鼻喉手术部位的生理结构特殊, 手术视野狭小, 手术过程中一旦损伤血管, 止血较困难, 易造成术后出血。在手术前术区消毒不彻底, 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或操作不规范, 都可引起术后感染。

1.3 预防对策

1.3.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探视工作, 向患者讲解手术特点、过程、注意事项及预后, 取得患者的信任, 以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同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 评估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及需求, 然后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解答问题,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及各项护理工作。

1.3.2 实施患者信息查对制度

制定严格的患者信息查对制度, 并认真执行。要求每例患者佩戴腕带, 手术前应由手术医生或护士认真核对患者信息, 确保信息无误, 以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4]。

1.3.3 增加人员配备, 优化工作内容

优化工作人员配置, 安排手术护士, 保证手术物品的清点与周转, 术前准备好术中用药及手术器械,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认真清点术中所需器械、纱布、棉球、缝合针线等数量, 并准确记录。

1.3.4 重视患者病情的观察

由手术护士负责患者术中病情观察, 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防止意外发生,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1.3.5 并发症的预防

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认真准备手术区域, 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术中配合医生, 监督并提醒医生规范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术后感染发生。同时还应熟悉手术方式及步骤,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防止术后出血的发生。

2 结果

4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4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 2例发生感染, 但均得到及时对应处理, 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

3 小结

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升, 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耳鼻喉手术越来越复杂, 治疗疾病越来越广泛, 患者人群构成更加复杂, 传统的手术模式及工作规范已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 都有可能使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转变成实际差错事故, 给患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如何预知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 将各种安全隐患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 已成为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综上所述, 通过对耳鼻喉手术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并认真执行, 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 分析耳鼻喉手术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制定防范措施,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观察分析43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找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4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4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 2例发生感染, 其他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规范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措施, 可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医患纠纷, 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胡萍.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2014, 4 (4) :90-91.

[2]袁世明.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14) :1895-1897.

[3]李玉红.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中国处方药, 2014, 1 (1) :120.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9篇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10-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患者在手术室内不使患者出现身心意外的损害、障碍或缺陷,根据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有效防患[1]。由于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手术时发生差错,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汇报如下。

1 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1.1 缺乏法律知識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较淡薄,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只注意了护理工作的单纯技术知识含量,却忽视了护理工作的优质服务特性。共组者缺乏对护理学科主动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的真正认识,在工作中缺乏对责任心、束缚性,表现的随意性较强,慎独精神较差,对发生的护理小错误常会轻描淡写,认识不到护理的过失的重要性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的严重性。

1.2 术前隐患 由于科室的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不到位。在许多环节中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的心理,因此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患者在术前防范过程中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甚至有些问题超出了术前防范护士所能了解的范围。如麻醉风险、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意外等,有些内容是病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若对患者的疑问回避或应答不当,或出现他人解释版本不相同,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疑虑。达不到术前防视的重要目的,甚至会为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增加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的机率。

1.3 手术室的隐患

1.3.1 人员自身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所导致操作违规而发生工作中的失误。例如在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向医师提供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侧向的错误。针对手术的物品准备不完善、器械物品不足、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手术仪器操作不规范等,有的由于自身原因还造成严重的后果。

1.3.2 环境隐患 由于手术室内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发生感染等。如参观手术人员过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维修清洁、湿式清洁扫措施未及时落实等。

1.3.3 护理经验隐患 由于自身的护理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完善,如患者体位、组织损伤或神精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皮肤灼伤等。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增加。

2 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意识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讲座,使其了解护理工作中权利及义务,在工作中要以“安全质量第一”为前提,做严格做到依法护理的法律意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2.2 强化护理规章制度建设 严格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各项操作规程,相应的制定检查奖惩制度。严格贯彻巡视,查对,交接班等制度,在临床护理中得以实施,这对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危险起到关键作用[3]:按手术方式做好术前巡视工作,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如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请求医生帮助;加强“三查八对”的护理工作,防止出现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及相关手术设备和手术物品的缺失及损坏。

2.3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科内组织护理人员定期的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对于新护士以及资历低的护士,应当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作用。对于科内新引进的设备,技术人员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要进行反复操作并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避免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发生意外。

2.4 灼伤、烫伤 患者在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电刀的性能是否良好,使用电刀时局部消毒时不要太湿,注意负极板的放置要与皮肤完全性的接触,电刀用完或者不用时固定放置,患者手术的特殊体位时要对肢体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与金属物不接触,避免烫伤患者。防止化学药物灼伤如:碘酒、双氧水、酒精等[4]。

2.4 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 对每一项物品、器械和环境监测指标的详细评估,如果出现监测指标超标的现象,应汇报科室领导及感染科室,给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超标的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的处理,使微生物的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讨 论

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对自身有一定的约束,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在护理各项工作中巩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护理安全隐患的意识,采取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会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刘柏辉.老年脑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便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8):143.

[2] 单敏后.介绍一种小病理标本收集瓶[J].护理学杂志,2006,21(12):7.

[3] 石群.护理部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B):45-46.

手术室清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第10篇

一、纳税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隐患

(一)自由裁量权过大。一是选取不全。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东阳市的重点评估主要采取行业评估的方式,而评估的行业是由市局或区局确定的,基层分局自主选户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对一些在资料审核和日常征管工作中发现问题或疑点但又没有按规定作为重点评估的企业,选哪一个怎么选,基层分局有可能进行回避,不组织评估,致使应评估的企业没有及时得到评估。二是权力集中。现时纳税评估实施过程从实地调查到出具报告等,一般由两名或以上管理员共同负责,没有引入“第三方”进行监察,权力相对集中,不利于实现权力制衡,互相监督。

(二)执法行为较随意。一是容易避重就轻。现时评估的程序、指标和文书资料市局已作统一规定,但在评估处理结果上可能避重就轻,随意性较大,税务人员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存在有利用制度缺失换取私利的可能性。如,在纳税评估过程中,纳税人如存在偷税行为,评估人员既可选择将其移交稽查补税加罚款处理,也可选择由纳税人自行查补申报免于罚款处理,致使有偷税企业没有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理过轻,或达到移送稽查标准应移送未移送,甚至有重大偷漏税嫌疑的纳税人没有及时移送稽查部门处理。二是弹性空间较大。在评定处理中,如部分业户缺少会计账册、会计记录等资料,评估人员在作出结论时,一般都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场地、职工人数等因素粗略估计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估弹性的空间大,以至可能发生不廉洁自律行为,致使评估结果失真。三是少收滞纳金。如,在纳税调整环节,对小规模业户出具调整通知书时,部分评估员为减轻纳税人的滞纳金负担,更容易实现入库,往往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各所属期的销售收入及税款,而是在调整期的最后一期一次性补税,导致少收滞纳金,容易出现廉政隐患。

(三)人为干扰因素多。一是素质差异。由于税务评估人员能力素质差异等原因,不知道如何组织纳税评估工作,甚至认为纳税评估就是要企业补税,补多补少一个样,行政执法责任意识较弱。二是畏难情绪。评估人员出于自我保护等,评估时遇到问题,觉得进一步查下去有难度,特别是遇到纳税人抵触,出现对抗性情况时,心理压力大,只要企业补交一定的税款,纳税评估工作不了了之。三是通风报信。为有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通风报信,处理、销毁有关偷漏税的资料,致使其逃避补缴税款。

二、原因分析

(一)纳税评估廉政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虽然省、市局近年来都出台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纳税评估工作流程、业务操作进行了规定,但从廉政建设方面看,仍存在一定的缺漏:纳税评估廉政监督工作制度规定不够完善,纳税评估的税收征管工作处于“弱势”状态;纳税评估工作与执法责任制、廉政责任制以及相关的考核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够紧密,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方面对纳税评估工作考核的内容还未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使衡量评估人员工作深浅程度的尺度不明显,有可能出现脱节;纳税评估工作本身内在的制约机制和外在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例如,纳税评估完成后,对评估结果没有复查审核制和监察反馈制,欠缺有效监督机制监管,后续管理工作不健全。

(二)现有评估模式监控难度大。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基层税务分局的征管一般采用属地管理模式,但为了切合本地实际,又采取了相似而不尽相同的模式,有的采用分类管理,有的采用分类加分片管理,还有的采用完全分片管理。正因为征管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纳税评估也存在不同模式,有的采用“任务到人式”,即在一定时间内每一管理员规定完成多少户纳税人及多少税款入库的纳税评估任务;有的采用“独立式纳税评估”,即征管部门内专设评估机构(通常为评估小组)负责本局所有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有的是两者相结合方式,即对每一管理员下达纳税评估任务,另外对纳税大户、重点税源户有专人负责评估。除此之外,目前税务征管局机构的设臵为管理员直接对应基层税务分局分局长,没有中间环节把关,也没有专职人员和机构对评估工作进行监控,纳税评估的监督难度较大。

(三)税务人员廉政意识有待提高。经过多年来的廉政制度建设和宣传,广大税务干部的廉政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个别税务人员仍存在廉政意识不够强或抱有侥幸心理的思想。一方面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对于廉政问题的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纳税评估工作权力过于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在监察手段不够多、力度不够大的情况下,个别纳税人有可能采取行贿手段,以使评估结果更利于纳税人。纳税人的经济诱惑很容易使个别廉政意识不坚定的税务干部产生动摇,甚至出现个别税务人员利用制度缺失向纳税人索贿的情况。

(四)积极有效激励措施比较缺乏。一是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中,对纳税评估工作奖惩规定不够明确,容易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个别评估人员由于日常工作事务较多,有时难免出现疲于应付的态度,不少人都在被动的压力下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特别是在个别企业“讲情”、给“好处”,自愿补税之后就匆匆了事,网开一面。三是主动发掘潜能,积极寻找解决纳税评估中廉政建设问题的新方法、新观点不够,造成纳税评估工作的技术方法难以有机地整合及时有效的推广,卓有成效的新思路不多。

(五)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全面。实践证明,纳税评估工作不仅是税务部门提高征管质量和纳税人税法遵循度的有效手段,也对纳税人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正常税收筹划大有裨益。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税务机关的宣传日常更多是针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专门针对纳税评估工作的宣传比较少,使得纳税人对纳税评估不是很了解,这可能会使纳税评估出现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纳税人对纳税评估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不了解,以为是税务人员是在“找茬”、“故意刁难”,为“缓和关系”而不得不向评估人员送礼、红包;税务评估人员可能利用纳税人对纳税评估的认识不足,趁机向纳税人敲诈勒索,“讲数拆数”,中饱私囊。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操作

1.细化纳税评估相关制度。要结合工作实际,对纳税评估评估的程序、指标、纳税评估分析方法、评估文书资料等进一步予以细化,完善评估内容,明确评估时限。重点应把握两点:一是统一评估指标的设臵并对指标及时更新。市局已在案头分析底稿中统一设臵了评估指标和指标预警值指标,要进一步完善按不同行业和纳税人性质设臵必要评估指标、一般性评估指标和选择性评估指标,并对评估指标要作详细的分析说明。╚?对纳税人税负率、销售变动率、销售毛利率等必须作评估指标并要求评估人员作详细的解释说明,并且对评估参考指标作及时更新,紧贴实际评估工作。通过这种全面、详细而又统一的纳税评估指标设臵,可以有效防止税务人员串通纳税人隐瞒偷税而收受“好处”,即使发生不廉洁行为也容易在监督复核中发现存在的廉政问题。二是评估程序的设计。要谨慎严密,环环相扣,既要有人员参与的规定,又要有具体的评估时限,还要有评估进度的汇报环节。如选取评估对象环节,应由何职责人负责(原则上选案人与评估人员分离),简要说明选取的理由,完成的时限等,并制定台账作规范登记,以便随时掌握评估情况。其它环节如实施、执行等环节都应有相似的规定,使评估程序上环环相扣,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减少腐败的空间。

2.确立“一书一卡”在纳税评估廉政监督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一书一卡”制度贯穿于纳税评估的全过程。每次评估前,评估人员在对企业发出《纳税评估异常质询书》的同时,必须发出纳税评估“一书一卡”。纳税评估“一书一卡”要赋予新的内容,如告知被评估企业纳税评估工作的意义与流程。评估中,评估人员不准与被评估对象单独接触,每次约谈、质询,都要由被约对象填写好“一书一卡”有关内容。工作结束后,由被评估企业的企业法人签字盖章确认后,交回分局存档备查,增强廉政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3.设臵纳税评估集体审议制度。一是在市局统一组织的重点行业评估的基础上,对基层分局自行组织的纳税评估,特别是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和资料审核中发现的疑点业户,以及评估专岗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疑点业户,要由基层分局评估小组进行集体审议,确定评估对象,减少选案的随意性。二是在纳税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适时向评估小组汇报评估进度,对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的,须书面申请延期并说明延期理由。三是评估工作结束时,最后的定案由评估小组集体审议,形成对评估选案、评估、处理结果审核三方面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

(二)创新模式,强化管理监控

1.加强事前监控,即加强评估选户的监督。首先,选户人员要与评估人员相分离;其次,选户人员对所选取评估的纳税户要有选取理由说明;第三,在区局范围内,采取集中、分散和交叉检查等方式组织纳税评估工作,在确定评估对象、评估人员时实行廉政回避制,税收管理员不参与自己所管纳税户的评估。

2.加强事中监控,即加强评估分析的监督。一是设立纳税评估约谈室,对约谈纳税人的谈话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纪检监察部门定期检查。二是实行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全程负责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执法追究责任制的落实,强化执法责任意识。同时,设立台账登记,明确每一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三是在评估人与分局长间增设纳税评估复核岗,负责对纳税评估报告内容、逻辑、资料证据等进行审核,在多增设一道廉政关卡的同时,确保评估质量。3.加强事后监控,即加强评估结果处理的监督。一是发挥基层税务分局兼职监察员的作用,定期对本单位内已结束的纳税评估案件以调阅案件资料、电话或实地访问纳税人等形式,检查是否存在廉政问题。二是组织监察、税政等相关科室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抽样复查。三是纪检监察部门选取部分评估案例深入企业,及时进行走访,了解评估人员执行廉政纪律情况。

4.强化信息化建设。要以税收执法监察子系统正式上线为契机,以综合征管软件数据为依据,在统一组织的重点行业评估的基础上,由税政部门随机确定企业作为初选的评估对象,基层分局自选的要报税政部门备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评估工作的针对性。

(三)强化思政,提高自律意识

1.重视失渎职自律教育。2.尽量消除心理负担。3.丰富廉政教育内容。4.创新廉政教育形式。

(四)完善考核,搭建干事平台

一是明确职责。按照纳税评估管岗责体系和业务操作规程,把岗位基本情况、基本职责、工作流程、技能要求等内容进行明确,并按岗位工作性质、工作量多少、工作难易程度等细化成考核项目。考核按月、季、年度进行,通过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德、能、廉、勤、绩全方位多层次考核,使其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贡献大小与个人工资、晋升充分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监督。要采取召开座谈会、通报会或网络调查等形式,征询纳税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会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调查评估公司,在不同类型的纳税人中进行科学的随机调查,强化纳税评估工作满意度的评估。

三是严格奖惩。定期组织纳税评估案例评比,把责任落实到位,过错追究到人,严格奖惩,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努力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形象。

(五)加大宣传,确保透明公开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为使税法宣传有针对性,实效性,税务部门应对每一新的税收政策广而告之纳税人,充分使纳税人理解、支持税务人员开展工作。纳税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应重点宣传其在改善纳税人税务管理的职能,并明确其工作步骤,得到纳税人的大力配合,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一篇:检查站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高职院校毕业班班级管理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