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2024-07-17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精选10篇)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第1篇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 浅探职中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内容摘要: 最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呈现出“滑坡”的趋势。怎样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认为应该融合专业知识优化职教语文内容,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关 键 词: 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职教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从事职中语文教学已经有三个年头,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可觉得文化课改革已经是当务之急。尽管职业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但步履为艰,有时甚至寸步难行。为什么?一般人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的人,才上职业学校。这无形之中就降低了职业学校学生的档次。所以,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比普高学生差。除此之外职教语文教材存在着严重的重“语”轻“文”的现象,缺乏知识的世界性和时代特征。殊不知,语文课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现在的事实是现有的职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章简直是凤毛麟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有的职中语文教材。

二、造成职教语文现状的原因

职中学生不重视语文,我认为有这样的几种原因:(1)重专业轻语文,忽视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对语文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2)课外阅读量少,忽视语文学习的生活积累。(3)教学内容疏离了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专业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职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我觉得职中语文教学应该回到生活中去,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

三、职高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语文课就应该打破以课本为唯一依据,以教师为唯一传授者的单一闭塞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针对职高语文教学现状的弊端,本着“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我主要从职教语文教学内容来探讨职教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职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

(1)突出实用内容,凸现职业特色。

“让学生多学一些,把什么都教给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良好的愿望。但如果不管教学主体的实际情况,不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不仅教师的良好愿望要落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与其制定多个教学目标一个都实现不了,还不如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职教要求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2)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传统语文强调写规范汉字和书法技巧,电脑出现以后,人们对写字更加不重视。实际上,电脑书写不可能在生活中完全代替手工书写。俗话说,字是打门锤,字是敲门砖,高职学生如果写字时错别字连篇而且也极难看,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选拔、被任用。许多职高生在思想上把写字仅当作个人的小事,而并没有将它提到职高生素质基本功这个高度去认识,平时不注重汉字规范知识的学习,书写马虎潦草、粗枝大叶。我从高一就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等到学生读完三年职中时,他们的书写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写字”,因为这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可以一点点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

(3)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现在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现在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我们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为职高生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础。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会大方、灵活应答;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可使我们更好地交际、交流。

2.加强专业联系,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时时不忘自己姓“职”,始终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看待文本,关注学习主体。在教学中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专业知识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1)针对专业特点,按需施教

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文化课,与专业技术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认为专业知识离不开学生素养这个基础,语文已成为提高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真正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我对职教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互动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以学生为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先后教过装潢班、计算机班、电子班的语文。在作文中,我常常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与专业有关的题目,让他们主动写作文。例如,同样是作文课,我在装潢班要求他们画作文,条理清晰地画出一副风景画;在电子班则写电视机的构造之类的文章;在计算机班则要求他们写一些网络情缘的文章。此外,我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融合专业知识,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的另一方面是从专业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我上装潢专业的语文课,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就运用了“专业生成式”教学方式,从专业课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首先投影米洛斯雕像,让学生从绘画专业的角度来欣赏她,让学生利用专业资源去寻找“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专业知识与文本的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接着投影几幅山水画,让学生体会“虚实相生”。欣赏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中,当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时,小说却结束了,这样的结尾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在学生认识到残缺美也是一种美时,我再把这一艺术规律引到绘画专业的“虚实相间”原则,通过向学生展示两幅“虚实相间”的作品,再设计让学生参与画一画《深山藏古寺》,引导学生从绘画领域拓展到文学作品,从而使他们既能从作品出发,又能把想象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通过绘画与文学的交融体验、整合、生成新的审美观,使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并使之为专业发展服务,体现出专业生成的语文教学特点。]

3、加强专业联系,提高人文素养

(1)重视课外阅读,拓展生活内容。

海伦说:“课外阅读像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课外阅读可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推荐课外读物。职中生课外阅读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如何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经验,也不善于加以选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首先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上的联结。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结合专业特点,开发语文课外阅读。建筑装潢的可选入《中国名建筑》《园林艺术》《梵高自传》等。结合专业推荐读物,可培养学生职业应用素质。

(2)利用传媒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网上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只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

关注热点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例如我在上《最后一片叶子》时,当我和学生一起感悟了老贝尔门的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的人性光辉后,我适时地把课文进行了延伸。我说:“生命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其重要,那些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在关爱着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芒的最伟大的赞美诗。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大写的‘人’。接着我用多媒体循环播放事迹感人、社会反响强烈、学生又比较熟悉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图片,如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病逝后捐助角膜救女孩的歌手丛飞;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的殷雪梅。在图片播放的过程中配以韦唯演唱的一曲《爱的奉献》。音乐、图片、文字营造了一个感人的氛围,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带给了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憾,学生有的神情肃穆,有的泪光莹莹,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此时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课后,学生都说:“老师,这堂课我真的好感动!”

(3)开发地方资源,拓宽课程内容。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资源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语文教学内容,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使语文更加生活化。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喜爱地方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将来更好地融入地方生活、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础。开发和利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编写乡土教材,地方文化资源中有很多名人逸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动人传说等,例如常州有张太雷、瞿秋白等名人纪念馆,还有太湖等风景区,这些都可以作为编写材料的素材。

现有的职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章是凤毛麟角。我认为重新编写职中语文教材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总之,航道已开通,掌改革之舵,乘“时代活水”破冰而来。愿职教语文课程改革这朵奇葩在改革的大花园里越开越艳丽。(转)

参考文献:

[1]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顾黄初.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第2篇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第3篇

一、创设生活化话题, 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中, 教师创设生活化话题, 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课堂, 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如, 我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后, 指导学生小练笔——练习写说明性文章。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化话题:同学们, 我们福建漳州, 瓜果众多, 美名远扬, 被誉为“水果之乡”。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次家乡瓜果推介会, 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爱的家乡一种水果进行推荐介绍, 让其他人也喜欢, 好不好?”于是, 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推介活动的兴趣极高, 说得兴致勃勃, 听得津津有味。这样一个生活化话题的创设, 为学生拓宽了口语交流互动的环境和空间, 不但能消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 还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使得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和谐生动。

二、发掘生活化文本资源,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 许多生活化教材都蕴含着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如果教师有足够强烈的口语交际意识, 就能够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角度去挖掘教材资源,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文本精美插图,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语文教材中, 不乏精美的插图。一幅幅插图就是一首首无声的诗, 一篇篇无言的文。这些精美的插图不仅浓缩了文本的内容, 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和口语表达蕴涵其中, 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载体。如在教《夏夜多美》这课时,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 想想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同学们看着生动的画面, 纷纷举手, 积极发言, 有的说:“小蚂蚁快滑进水里了, 挥着手向睡莲求救!”有的说:“睡莲伸出双手, 笑着说, 不用怕, 我来帮你”。你看, 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们看得多认真, 说得多好呀!还会说“滑、挥、伸”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可见文本插图的利用, 再现口语交际的情境, 体验口语交际训练的快乐。

2.利用文本人物对话,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对话是人们利用口头语言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语文文本中常有人物对话段落出现, 教师可以从这些人物对话为切入点, 指导学生在模拟精彩对话的过程中,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中, 小动物的对话较多。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小松鼠睁大眼睛, 自言自语地说:“奇怪, 花生果被谁摘走啦?”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 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 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这些对话, 都是些很具有生活化的语言。课堂上,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着文本, 享受着精彩对话, 浸染着墨韵书香。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人对话的过程, 就是很好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3.利用文本专项训练,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材, 各单元末都安排有“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内容。这是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好途径。例如, 我在指导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时, 我先利用动画给学生提供了青蛙、啄木鸟等有益的小动物, 接着请几个小朋友以对话的形式, 讲讲图中有哪些有益的小动物, 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并进行适时的点拨。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练说, 同桌互说, 四人小组互相介绍等形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最后选代表上台表演。这样, 利用口语交际专项教学, 较好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4.利用表演课本剧, 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身姿运动, 是开展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手段。例如:我上了《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 给学生准备好道具, 配上音乐, 分角色让学生扮演狮子、猫头鹰、袋鼠和猴子, 通过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感悟课文人物的不同特点。大家争先恐后, 踊跃参加, 连女同学也不甘示弱, 达到了出乎我意料的效果。这既是文本学习延续, 又是口语交际的体验, 也是学生探究合作互动精神和享受学习语文快乐的充分体现。

三、实践生活化情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 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 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口语交际能力虽然能在课堂上通过教材自身的语言因素训练得到提高机会, 但这些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社会, 让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

1.开展课间交流,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学校生活中, 学生最多的空余时间便是课间。在这段时间, 学生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 这就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契机。比如, 下课时学生针对上课时学习情况相互交流;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 选谁?为什么选他?班级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星期天, 去哪玩?同学之间的这些交流都是一种口语交际;还有课间开展的一些模拟社会活动游戏, 这样模拟活动也是一种口语交际。这些课间活动, 班级教师要经常引导, 这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有很大促进和提高, 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

2.利用家庭生活,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第4篇

1 教材内容设置要切合学生实际

1.1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也要费一番心思,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更不要说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果教材在编排时能选取一些同样主题但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是选取了较长的文章进行删改再做为主体课文,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清楚明白,学得轻松愉快,也能学有所获。

1.2 小学作文要求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些作文要求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

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鸟,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在①我熟悉的一种鸟;②我见到过的鸟;③我养过的一只鸟;④我想象中的鸟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习作。对于现实中的孩子,虽然都见过鸟,但是对鸟并不熟悉,更没有条件去观察鸟,了解鸟,那么前三个题目会无法下笔,第四个题目,因为欠缺对鸟的了解,也会很难在鸟的特征的基础上去展开想象。

所以,我认为作文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身边找到要写的事物,能亲身去体验,然后写出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有物可写,下笔有据,才能学会怎么写文章,把文章能写清楚、写好。

2 教师、家长要配合,给学生创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

在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比赛,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了解自然,研究科学的能力,导致我国艺术人才很多,科学人才却很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多人才发现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很少,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为植树,在每年的植树节时我们只是组织很多成年人去植树,而给孩子创造了解植树的机会很少,导致在教师教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学生对植树还是停留在模糊状态,并不知道怎样去植树,也不知道一棵树它是怎样长大的。我想,学校在每年绿化校园时,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种树的具体操作过程,或是家长可带孩子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上的植树活动,农村的家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花草树木。有了亲身体验,学生自然能了解怎样种树,感受到种树的乐趣,树的美感,也会发自内心产生保护树木的感情。这样,在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学生才能有实际经验,才能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而不是让老师去给学生灌输怎样保护花草树木的生硬道理,那么,也就让学生从小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生写桥,写游记这些作文时,教师可与家长联系好,由家长带孩子去看桥,去游览。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从而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真实的文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们能在游览,参观时做到给孩子讲解景物的历史,和孩子讨论游览的感受,而大多数家长只是带孩子游玩,孩子回来后对于他去过的地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因为经济拮据或是因为生活的忙碌就更谈不上到外面的世界去启迪孩子的智慧了,致使农村部分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生活体验,从而在写这些作文时难以下笔。

对于从网络上查资料,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在一次调查中,老师让学生从电脑上查找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而飞机却能在天上飞,不被地球吸引。在一个班上,有10个学生家里有电脑,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查到了资料。究其原因,是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有些大一点学生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玩网络游戏,不允许家里的电脑联网,更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对于这一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引导,让电脑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工具,使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视野更广阔。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长孩子的聪明才智,让孩子能跟上现代科技的步伐,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3 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让他们去观察、去了解现实生活

为了应对考试,为了考上大学,学生不得不埋头于题海战术,补课,上晚自习,对身边的事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是整日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攀比考试成绩,却没有去研究怎样把课本与现实结合,让学生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够学以致用。

我认为,对于每学期考试的的科目,应当设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准,比如及格率达到95%,优秀率达到百分之85%,平均分达到85分至90分,就可以评定成绩合格。而不是由于一味追求高成绩,导致出现严重脱离实际的及格率、优秀率,把对老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定位在掌握课本知识上。我们也常常强调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差异呢?美国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应试教育往往把有灵性的人训练成适应环境的庸才。

只有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才能有精力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掌握生存的实际本领。那么,教学也就会为实际生活服务,才能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第5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体验更多的社会和人生,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技能,增长才干,学到充满生命力的活知识。初一:苏涛

篇一:让语文走进生活

让语文走进生活

府西街小学 赵挺

教学以来,我们一直在思索,工具性、人文性,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应该教什么?通过这段时间的小课题研究,我认为没有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更重要了。怎样才能使这种情感直接感染学生?深刻、持久的影响学生?我认为以下两点非常重要。

一、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教师在教课文时必须先“读出自己的感觉”,将自己融入文章,读出语言文字的情感意蕴,读出作者表达的良苦用心,而“读出感觉”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永无止境。

(1)要反反复复的读,或朗诵,或默想,或圈点,“品”出内容的味儿,“品”出表达的妙处,沉淀成自己的“感觉”。

(2)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不要局限于条条框框,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验。

语文教育传递的是言语的精、气、神,抓住这一点就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得好”是可以促成学生“写得好”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成长需要从“读”中得到多方面的营养,而“说”更能开阔学生的言语思路,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自信心。在这学期,我针对教学存在着重书面、轻口头、重分析、轻表达的倾向。我经过学习研究实践采取了以下措施:(1)立足课程,把握时机,让学生越说越甜。(2)依托教材,精心设计,让学

生越说越好。(3)创设情境,巧妙引领,让学生越说越妙。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言语思路,增强了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二、在写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一直以来,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语文教学的 皈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客观当下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文章是小学生最突出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这学期我针对这一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课外活动,引领学生获取素材。

为什么学生觉得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写作素材。我们应多引导学生经常用探究的目光去观察、体验周围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引导观察,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通过重点引导学生“比一比、评一评、练一练”的写作实践中学习抓细节进行描写,逐渐领会并尝试将概括叙述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3)广泛阅读,引导学生读写互促。

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告诉我,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与发现。”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语文,才使语文课更加充满了魅力。

篇二:让生活素材走进小学语文习作中

让生活素材走进小学语文习作中

作者:秦明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年

3.走进自然

讴歌生命,走近自然。小学生要有一颗爱心,爱护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农村的小动物很多,同学们很熟悉,也很喜欢。如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猪小兔等,在写这些熟悉的小动物时,可以写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新鲜的内容。一个小学生是这样写他家猫妈妈的:猫妈妈生了几个孩子,谁知小猫出来找食时,不小心被凳子砸死了,猫妈妈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直到小猫被埋了,它才离开。有的同学在习作中写一只大公鸡啄他的头,头都被啄出血来了。还有的同学讲他家养的小鸽子,鸽爸爸鸽妈妈非常辛苦地给小鸽子喂食。把这些小动物身上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写进文章里,定会感人。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要处处留心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让学生有生活的体验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目的是要让学生有生活的体验,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得到感悟。1.在简单的劳动锻炼中体会成功的感受

城里学生在家中就是小皇帝,事事都有爸爸妈妈代劳。而农村学生则不同,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自己跟爷爷奶奶生活,所以他们早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种菜、做饭、洗衣服等。有些事

(1)参与书法比赛。在班级中进行男生与女生比、小组与小组比、班干与班干比、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比、学生与家长比、学生与老师比,并参与学校及以上各类比赛展评活动。用每次比赛的作品不断丰富班级书法园地,并分别把每个学生的作品收集到他们各自的成长记录袋中。

(2)办好书法社团。社团的开展,主要是重视写字特长生的培养,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充分挖掘少部分学生的写字禀赋,张扬其特长,让小荷露出“尖尖角”。

三、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

小学生的习作素材主要源于生活和实践活动,但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范围和时间都很有限。要帮助学生不断地积累生活素材,还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在语文阅读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有很强的兴趣,求知欲和上进心很强,他们大多会踏踏实实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把课本知识学好,但由于他们受到了太多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对课外阅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缺陷的根源就是因为平时阅读量少,造成知识的贫乏,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增加课外阅读量。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通过长期引导,使学生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逐渐明白了课外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是课堂教学的有力配合和必要补充。

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体验,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班级每月认真组织一次班级读书心得交流会,主要交流学生读书过程的喜、忧、乐,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自我导向功能,通过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平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具有激励学习内在动机的作用。

篇三:让生活走进语文

让生活走进语文“综合性学习”

休宁县临溪中心小学 程新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还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主张在我们现今的《新课程标准》中加以体现。新课标指出:“强调课程与生活的整体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应该说,其他课程、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之间的沟通桥梁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促进学生书中的全面提高。

一、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让“综合性学习”生活化

1、利用现有教材进行生活深化。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源于生活,有的内容还是常见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学生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如能提前指导学生流行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为语文实践形成语言能力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如我教学四年级

教育服务于生活了。因此,教师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综合性学习”的针对性。

如进行五年级语文下册篇四:走进多彩生活 写出真实感受

走进多彩生活 写出真实感受

——浅谈小学生的作文教学

天津静海模范学校 孙艳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很显然,课标对于作文教学的实施建议是可操作性的,是有指导意义的,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作文仍然是一项难题,而作文教学无疑也是令小学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习作成了令很多师生都望而生畏拦路虎,往往是教师口若悬河,费尽心机的讲,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写,最终还是无法见到成效。我认为,作文教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并将这些探索和启发加以锤炼和总结,才能从中得出一些对学生有所裨益,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的心得、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只要我们教师指导得当、训练得当,作文一定会成文孩子们热衷的学点,成为师生乐于面对的话题。

一、引领孩子遨游自由广阔的空间

作文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的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很多孩子的作文是脱离生活的,他们也曾见到过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游览过生活中的很多美丽的地方,经历过生活中的很多难忘的事情,但是,在写作中,他们却很难把自己的这些经验和经历与作文联系起来,因此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让孩子整整遨游于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作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套写、甚至背诵例文、范文的抄袭现象很普遍。从孩子们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经历和观察是有的但是认识的能力却是薄弱的,他们的作文,于生活是脱节的,没有生活气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描述出来。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去思考生活,在生活中去获取写作的素材,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观察方法,如观察自己生活的城市、社区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每天接触到得人的工作表现、言语谈吐和人物身份;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在一天中的变化,一年中的变化;观察日月星辰在一个月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并有意引导学生去思考对于这些变化你的体会和感受,从中提炼出去美好的、值得你记忆的人、物和事,然后将这些写进你的

作文,你的随笔通过观察,激起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还经常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积累一些典型的写作材料。这样无疑可以促成到作文教学的成功,同时也能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提高学生所写文章的思想内涵。如组织学生开展“夸夸我我的同学”“我的妈妈(爸爸)真了不起”“他(她)是我最喜欢的老师”等内容的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和父母去郊游、到野外、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走一走看一看;到爸爸妈妈的单位、工厂去体验一下„„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生活,也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的有益尝试。我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然后观察了解自己亲手种下的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记录自己和亲手饲养虫鱼鸟兽的小故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记录劳动的乐趣、辛苦和感受„„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并把这些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在以后的作文中有意地去应用。

二、让孩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真正的作文教学应当是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积极的思考”十分重要,幻想靠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搞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无疑是纸上谈兵,是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新课改一直在强调提高学生的主题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教学怎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呢?教师只有开拓学生思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获取灵感,才能让学生做到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连看文章的能力都没有,何谈写文章的能力呢?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无点墨,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的阅读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

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甚至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就小学低年级而言,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冰心的小散文都是孩子们阅读的首选材料。

当然,我们的语文课本的功效也不容忽视,选入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筛选之作,都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优秀范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仿写,这里所说得仿写绝不是简单的模仿套用,而是仿其文、仿其格、仿其法、即:学习文中精美语言的运用;学习文章谋篇布局的思路;学习文章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方法。学生经过这样的仿写练习,必然会掌握一定的写作基本方法,教师再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训练自己。例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主题;篇章结构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以运用“顺序”、“插叙”、“倒叙”的方法去练习。总之,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坚持写日记是很多教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首选方法。的确,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取材广泛,大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

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网友来稿) 第6篇

徐小霞

传统的教育导致了应试教育,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使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和语文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用途径。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无论何时,语文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一个人的语文学习不是从进入学校那天开始的,也不是离开学校就结束,而是随时随地都有语文的学习。

“语文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与其大道理、小道理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珍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自己到田里去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真真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和“听”出来的。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真正的悟出,语文内容无比丰富,她负载着人类文化、民族精神,涉及到政治、军事、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的学生,才能叫做“具备良好的素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

课堂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生活实践却可以对课堂语文学习进行有力的补充,扩大和加深学生课内的学习,满足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可见,从发挥教育的完整功能和作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说,也必须强调课堂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可惜直到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联系生活的问题便没有真正解决好。有的教师为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仍然课堂教学坚持“满堂灌”、“填鸭式”,使本来充满情感内涵的文章,变成没有了营养价值的苦涩的干馍馍,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上课老师是唾沫横飞,学生是恹恹欲睡。这样的语文课能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吗?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处处都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直接讴歌人类的智慧、高赞人类的品格,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中仅靠教师内容分析,而没有心灵的呼唤、情感的激发、智慧的启迪,不让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去想一想,做一做,是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的,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于是更新我们的语文教师那种“唯书”、“唯师”、“唯一”的陈旧教育观和育人观,学习和实践《新课标》,与时俱进,是当务之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单单靠语文老师枯燥无味的语言分析与支离破碎的内容讲解是学不好语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我们的语文老师还是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掌握学习语文的主动权,成为学习语文的真正主人吧。

让语文课走进生活,绽放情感 第7篇

一以“文”为本,感悟生活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带你领略奇异的他国风采,或蕴含独特的人生智慧,可以毫不怀疑地说这样的文章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因此在上这些课文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去认识几个字,品读几句话,做对几道题,而应该思考怎样让这些文字在孩子们的心里盛开,让孩子们了解汉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了解先贤们不同的处世之道。每一篇文章在讲完后,如果孩子们的内心能和作者产生共鸣,那可以说我们的这一堂语文课就是成功的。孩子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所学文章的影响,亦或能主动的用所学到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都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比如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两小儿辩斗》一文中,除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外,还鼓励学生去了解古人的一些思想,比如“天圆地方”“雷公电母”“轮回地狱”等,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们针对生活中有些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的事情进行讨论。我想,这才是这篇文章真正的价值。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用我们的课文去唤醒、激励、引导孩子们,这不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吗?

二以“文”为线,丰富情感

语文教育应是情感教育,包括爱国家、爱工作、爱家庭、爱他人。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我们说,语文是要呵护孩子们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我们说,语文是要为孩子们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回归到我们的课文。

怎样让一篇课文的情感感染到我们的孩子们呢?我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能够和课文中的主人公有同等的感受,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们对于小女孩对温暖和幸福的向往有多深的体会,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感受。“言为心声”,我们的朗读是最能震撼学生心灵的,老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其次,我们的语言要富有文采,用文字去触动孩子们的心灵,去激发孩子们隐藏的情感,去带动孩子们表达喜怒哀乐。

语文,让孩子们学会生活,绽放情感。

高晶晶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第8篇

北京市房山区作为独立测试区分别于2009 年、2012 年、2015 年参加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中国独立研究。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以此为契机, 成立了“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 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深入钻研PISA阅读材料, 有针对性地对房山区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诊断和改进, 以推动房山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

一、开设专项课程, 提升阅读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永恒的热点, 然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往往会把语言和语文割裂开来, 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工具特点、知识结构和情感色彩, 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很难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为此, 我们在房山区各中学的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开设了“中学生阅读素养”课程, 并统一使用《中学生阅读素养读本》校本教材。

首先, 对全区教师进行培训, 统一认识。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不仅对学习语文学科有帮助, 对学习其他学科也大有裨益。阅读能力越强, 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越出色, 学习力越强, 越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其次, 培训校本教材的使用方法和要求。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向教师说明校本教材的教学进度安排, 组织示范课和公开课, 共同研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PISA理念。如王春芳老师设计的《文字类非连续性文本— 关注文本形式, 探求行文规律》一课, 在讲授“说明书”这种非连续性文本时, 就把阅读放到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关注所需要的信息, 自己总结“说明书”这种文本的共同特征及阅读说明书的一般方法。以往的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这一篇说明书的说明内容和写法, 学生遇到其他的说明书还是不会阅读, 而王老师在教学时, 除了让学生探究“说明书”这种文体的行文规律外, 还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 每学年进行全区统一检测,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各校以“阅读实验校”评选为契机, 以阅读为突破口, 积极开发阅读课程, 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色开展相应的阅读研究活动, 形成“大阅读”的理念, 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 形成“大教育观”,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让学校成为真正的“书香圣园”。

二、巧妙设计问题, 培养阅读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 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为了贯彻PISA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改进阅读教学策略外, 还要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的阅读题目。也就是说,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单纯教学生一篇课文, 而是要在“访问和检索信息、整合和解释文本、反思和评价文本”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因此, 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问题应呈现开放或半开放特点。例如, 在教授北京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北京城的中轴线》时, 教师会补充《内九外七皇城四》等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并设计了如下问题。

1.《北京城的中轴线》一文中说明了中轴线的什么特点?

2.《内九外七皇城四》材料中“内九”和“外七”具体指什么?

3.结合《北京城的中轴线》和《内九外七皇城四》推断天坛在中轴线的哪一侧, 并说明理由。

4.请回答《北京城的中轴线》中哪些相关文字信息对《内九外七皇城四》进行了具体说明。

5.试着将《北京城的中轴线》一文改编成《内九外七皇城四》一文的风格。想一想改编前后的文本各自有什么特点。

这些题目设计包含了对信息的检索、对文本的解释和对文本形式的反思, 具有开放性特点。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 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探究, 思维得到了发展, 也加深了对北京城的了解和认识。

三、阅读教学与生活联系, 发展阅读能力

P I S A阅读更加注重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情境的文本, 这里的“情境”主要是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用途, 而不是文本的背景或条件。PISA依据“情境”的用途、人员和内容将文本分为四类, 即“为个人应用而阅读”“为公共应用而阅读”“为 (今后的) 工作应用而阅读”“为教育 (继续学习) 而阅读”。学校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格外关注这一点。如在教授《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 认识生活的图、表、标》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环节: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校园文明意识, 我校学生会和团委联合举办校园文明标志征集活动, 请你设计一个标志, 附上设计说明, 上交到班主任老师处。

要求: (1) 标志设计需简明 (最少线条) 、清楚 (表意清晰) 、形象 (一目了然) ; (2) 可以设计成走路礼让、保持安静、不许乱扔纸屑、不准吸烟等内容; (3) 请说明设计想法。

学生们在课堂上都非常积极, 设计的内容都与平时的观察有关, 如有的同学发现课间同学们上下楼梯有相互碰撞的现象, 就设计了“上下楼梯靠右行”的指示标志;有的同学设计了“不要乱扔垃圾”的标识;有的同学设计了“节约用水”的标识。这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环节设计,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PISA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从能力培养方面看, 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阅读能力, 具体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活用能力等, 究其实质是一种学科能力, 是从语文学科的视角提出的。PISA提倡的“阅读素养”指的是“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 对阅读材料 (或文本) 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 视界更为广阔, 更加关注阅读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因此, 语文阅读要注重指向运用, 指向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 因为这是学生面向未来的基础能力。

从评价测试方面看, PISA测试的文本类型比我们语文阅读测试的文本要多, 阅读目标也广远得多。PISA阅读既注重基础性的阅读技能, 更注重高效阅读, 强调学生要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也就是说, 学生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 熟练地找到或重新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 形成对文本的广泛全面的理解, 能够解释原因, 反思文本的内容和形式, 并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因此, 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 为学生将来融入现代社会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同时, 语文阅读要注意学生的精神建构, 要让学生真正形成对文本的深切认识与思想发现。

让语文走进生活让学生情趣飞扬 第9篇

一、情境结合

高中语文的情境结合,就是要把高中语文学习内容中涉及实际生活的情境充分地展现出来,通过高度的情境结合来解读高中语文学习的难题。

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有条件的高中学校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去滕王阁游览一番。不能亲自登临滕王阁的,则可以通过影视资料或者专题视频来一览滕王阁的风采。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登临”滕王阁,都要在“观赏”滕王阁的同时,讲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的相关背景、相关故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情境结合地学习语文知识,破解《滕王阁序》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这就是情境结合与生活解读的学习优势,二者高度结合,可以更为有效地推动高中语文学习。

二、注重实践

高中语文学习要想实现生活化,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而实践生活是需要经常化、常规化的。生活是第一老师,通过高中语文的生活化学习,可以让人明白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奥林匹克精神》这篇文章时,除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以外,更多的是要掌握和体会学习、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无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区别”的讲述,还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及奥林匹克精神美好未来畅想的讲述,都要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在对奥运精神的描述上,奥运之父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养成镇静和自信的品行。”另外,在奥运竞争中,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这些语句都是对诸多奥运知识和奥运精神的学习与体悟,都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活生生的奥林匹克运动,去懂得更多人生道理。

三、情景再现

高中语文教学与生活化学习中,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情景再现的境界。在学习《西地平线上》一文时,就是要把生活和语文知识统筹融合起来学习,与生活的融合,正是起到了情景再现的作用。

从《西地平线上》一文来看,主要就是通过该篇课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诉诸文字。同时,在学习境界的升华上,在课文境界的体会上,要充分让学生体验和认同悲剧之美和英雄情感,体验三次日落反映的不同精神内涵。

那么,在生活的融合中,就是要带领广大高中生去领略日落的感觉,或者布置课后作业,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去看日落、感受日落,品读《西地平线上》一文中的三次日落。当学生完成生活融合和情景再现后,再对三次落日进行全面的总结:第一次是壮烈奔放之美;第二次的庄严、肃穆、神圣,是一种悲剧美;第三次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美、厚重之美。这无异于穿越时空的情景再现,让学生站在哲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品读过去、展望未来,让高中语文在情景再现和生活融合中,成功地完成教学。

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存在于自然的,高中语文与生活化学习需要眼睛和心灵去观察,需要用眼睛和心灵去体悟自然和生活赋予的种种美好,从而实现高中语文学习的种种美好。

四、互融互立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也要注重互融互立,让实践生活与高中语文一体化发展,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例如,《江南的冬景》是一篇标准的写景文章,或者说是寓情于景的文章,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江南冬天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充分品味文章的意境美。因此,在实践生活与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体化经营中,还是需要在南方生活的学生,到大自然中领略一下自然生活的风采,如果是北方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视频或者电影电视等,去感受一下江南冬天的景致。这种身临其境、身在其中的互融,就是实践生活与高中语文一体化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典型例证。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与生活的情境结合,与生活的实践结合,与生活的情景结合,都是高中语文走进生活的有效路径,更是高中语文与生活统一化、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与实际生活的互相映衬、互相融合中,势必走向成功,走向多元,走上新的台阶。

让语文走进职中学生的生活 第10篇

──《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学背景介绍】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课。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通过让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了解生活中的气象常识,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向全体,从‘无人教育’转为‘为人教育’,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交流讨论后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欣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在确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后,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自身特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悟、边积累、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我自己,也在与同事交流和授课后的自我总结中,对如何落实指导、学习、练习等“三环自主”课堂模式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学生分析】

虽然他们都是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但他们都具观察事物、洞悉问题、善于发表见解的潜在性意识。所以,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认真、细致、深入的观察至关重要。因为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引导得法,将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认知方法,形成认知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巧入主题

首先我以诵读儿歌激趣导入:“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说:“阴天了,要下雨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板书:下雨了)生:老师,是要下雨了,不是下雨了? 生:老师,您忘写了一个“要”字。

师(惊讶地):噢,对不起,忘写了一个“要”字,你们说说看,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吗?(板书要)

生:要下雨了是指天快要下雨了,但还没有下呢?下雨了是指雨已经下了。生:要下雨了是说电闪雷鸣,可是还没有下雨呢?是下雨之前。师:是呀,一个“要”字区别这么大,现在我们就看看要下雨了会是什么样?(出示课件演示)

分析:通过儿歌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为后面的授课作了铺垫。而教师不经意间的失误,既考察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激起了敢于挑老师毛病的勇气,还不留一丝痕迹。在学生心中不知不觉贯彻了老师不是神人的思想,贯彻了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场所。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师:小白兔遇到谁了,它发现了什么?

生:小白兔遇到了燕子,发现燕子飞得很低。生:小白兔遇到了小鱼,发现小鱼游到了水面上。生:还遇到了蚂蚁,蚂蚁在搬家呢?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听得真仔细,要下雨了,小白兔跑哪儿去了? 生:小白兔回家避雨去了。生:小白兔找棵大树准备避雨。

生:他说的在大树下避雨不安全会被雷击中的。生:小白兔买了一把伞来挡雨。

分析:教师精彩的一问:小白兔跑哪儿去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孩子们在要下雨了的时候如何避雨,增强自保意识。在教学中无痕迹地教给学生一些社会常识,还一举两得直接引出读文识字。

(指着书88页)

师:小白兔跑到书里避雨来了,在避雨的时候,它还认识了许多来避雨的生字朋友,你们想认识吗?看谁行动快,争当识字大王。

分析: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们认读生字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们大声认读,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接着将拼音去掉,出示单个词语,检查学生们是否能够脱离语言环境又快又准地抢答出来。学生的认字兴趣高涨,回答得又快又洪亮。除了出示词语,我还告诉他们老师加深了难度,还有长句子呢!这下孩子们兴趣更加浓厚了,一个劲说:“没问题”“难不到我们!”我重新提了要求,学生们不仅按要求完成了任务,而且句子读得也很通顺。

三、角色朗读,深化体验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鱼在水里很闷,我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入手,结合阅读,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鱼的心灵世界。出示课件观察:谁能看着图说一说?(小兔图)师: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见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生:我看见小鱼在吹泡泡。

师:真是一只仔细的小白兔。那么这和平时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抢答)不一样,不一样。生:小鱼经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时水面是看不到小鱼的。师:是呀,所以小白兔觉得—— 生:(齐答)奇怪!教学“奇怪”。

师: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问?

生:真奇怪,今天小鱼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鱼怎么跑到水面上来?

生: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去问妈妈吧!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出示小白兔问的话,朗读感悟。(课件)

师:你认为小白兔的话应该这样读?(读出奇怪的语气)生读小白兔的话。

师:(引导)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鱼怎么回答小白兔呢?(出示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小鱼说些什么?

生:我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哎呀,怎么这么闷呀?” 生:我觉得小鱼在水里很闷。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气,它肯定在说:“闷死了,闷死了,我都透不过气了!”

生:我也知道小鱼在水里很闷,因为我知道浅水里的氧气很少。

师:真了不起!是呀,小鱼在水里垂头──(生补)丧气,无精──(生补)打采。那你再读小鱼的话,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了,读小鱼的话。……

分析:在体会人物感情时,我让学生不断地读,不断地提高,对每一次读都即时评价,努力让学生在一次次读中,从文字材料中探究“鱼出水面”的根源,从而挖掘出这一现象的实质。教学效益的真正体现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了哪些进步和发展。当学生感知体悟了文本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潜心品读小燕子和蚂蚁的两段,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内化语言文字本身,内化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达到品读成诵,达到为我所用。

三、语言训练,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说话训练,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解释燕子低飞的原因。我发觉孩子在解释时掌握得比较困难,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很完整的说清楚燕子低飞的原因。于是我就耐心地加以引导,帮助孩子们找到低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下雨了!” 师:为什么燕子飞不高?

生:因为虫子的翅膀上粘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飞不高。师:那为什么虫子的翅膀上会沾上小水珠呢? 生:因为空气很潮湿。

师:空气很潮湿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们读读这一段。

分析:通过有目的性的反复的朗读,给孩子们一些台阶,并适当地引导孩子从燕子的话中找答案及一次次的追问,孩子们终于明白“要下雨了”才是燕子低飞的最主要原因,孩子们终于能够完整的叙述清楚燕子低飞的原因了。

接着在讲授小鱼和小蚂蚁在下雨前的表现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通过朗读让他们自己画出对话,小组合作表演,找出各自下雨前表现的原因,以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作汇报,学生们通过小组交流,马上找到了原因,并从表演的形式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鼓励质疑,拓展思维

在课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及时提问:“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如果遇不到这三个朋友,你怎样预知要下雨了?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

生:听天气预报,看到乌云密布 生:水泥地潮湿 生:蜻蜓低飞 生:蛇进洞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今天我们收获真大。在大自然里,在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思考你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分析:富有韵味的结尾给本课增添了人文气息,延伸性的结尾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实践多发现,充实以后的课堂,使课堂内容更丰富,真正体现了“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观,真正做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对话在课堂。

【课后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与学生平等对话,“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处处细致倾听,抓住从学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下一篇:忍不住的害怕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