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2024-07-19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精选8篇)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第1篇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兼论中国大陆民众在两岸交流中的政治言行

作者:肖永国

所谓“社会关系”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更准确地说,“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彼此间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所以,“两岸社会关系”就是两岸民众在两岸关系存续、发展及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关系的总称,包括两岸民众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一、两岸社会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之所以强调“发展两岸社会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两岸自2008年开始恢复协商以来,台湾主张“独立”的政治势力不甘心丧失政权的失败,持续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对台湾民众散播不真实的两岸信息,对中国大陆极尽污蔑、侮辱、丑化和嘲讽之能事。最典型的就是:李登辉与陈水扁近20年的执政,已经不再把中国当作祖国,中国反而更像是一个不相干的亚洲国家。尽管依据台湾的“宪法”,“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现在几乎全部的台湾媒体,包括“中时”、“联合”以及台湾官方的媒体都直接称呼中国大陆为“中国”。

至于支持“台独”的新闻媒体就更不用说了。在台湾主张“台湾独立”的新闻媒体只要谈到中国大陆就必然秉持所谓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原则”。凡是呈现中国大陆面貌的具体的描绘都会是中国大陆产品就是“劣假产品”、“随时毒死人、害死人”;中国大陆民众在台湾的社会形象就是“偷渡客”或“假结婚”,来台的目的不是“打工抢饭碗”或就是来“做鸡的”;中国大陆对台官员一出口就是“脏话”、一动手就是“打压”。凡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新闻,绝对不说;凡不利于中国大陆的信息,一定大书特书。在新闻采编中,凡是“中国大陆”的前面,一定会加上诸如“恶霸”、“不民主”、“不自由”、“反人权”、“残忍”、“封建”、“没知识”等诋毁性质的政治形容词。

诸如此类的政治评论或社会形象在台湾各媒体中广泛存在,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两岸社会之间制造一堵阻碍两岸社会交流、交往与融合的政治屏障。

中国大陆在推进两岸全方位沟通、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台湾执政当局刻意制造的两岸社会屏障。因为在制造和扩大两岸交流、交往的社会屏障的社会群体中,不全然是目不识丁的个别台湾民众或极度狂热的“台独”分子,相反,更多的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头衔或较高的社会地位及较大的政治影响。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来过中国大陆,更不是不了解中国大陆的发展。但是,他们之所以肆意歪曲和污蔑,就是为了延续两岸社会的隔绝、仇视或对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越是在两岸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大陆越是要在发展两岸社会关系上精心筹划,做好长期发展和转化的工作。

二、设置两岸社会屏障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危害;

台湾岛内外“台独”政治势力在两岸之间制造的社会屏障对推进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具有极大的政治危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人进行政治污蔑。

“台独”政治势力诬蔑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抹红”或“卖台”。即便是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都对这种政治污蔑“退避三舍”,更不用说普通台湾政治人物会怎样应对了。此类事情层出不穷。这也是主张统一的台湾民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台湾坚持统一的民众或政党,除了极少部分的台湾民众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两岸外,绝大多数坚持两岸统一台湾民众仍然认同“中华民国”。台湾坚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民众,无论坚持何种统一的模式,但是至少都认同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都愿意参与未来“自由、民主、均富、统一的新中国”。这样的台湾民众在台湾被归纳成“统派”,在历次民调中“统派”大约有20-25%。其他75-80%基本上是希望两岸维持现状,或是渐渐在走向独立。

需要特别提醒中国大陆民众的是:台湾主张统一的“统派”,都可以大致统称为“民主统派”,因为他们相信“民主”是中国统一的大前提。或者说,未来统一的中国,“民主”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和社会机制。台湾的“民主统派”通常会对大陆民众发表的一些讥讽台湾民主的言论感到不快。事实上,大陆民众讥讽“台湾民主”的缺陷并不能增加台湾民众的统一认同,只会增加两岸的政治隔阂或对立。因为台湾的“民主缺陷”毕竟不是台湾人民所期待的,毕竟台湾人民也是台湾“民主缺陷”的受害者。更何况,任何一种政治和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建立、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国大陆民众希望世界公平、公正地对待中国大陆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客观的认知或评论台湾民众选择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另外,能与中国大陆民众争论“中华民国”的台湾民众,几乎都算是台湾的“统派”或“偏统”的中间人士。因为台湾的“独派”始终认为“中华民国”已经灭亡了。所以,台湾的“独派”不会与中国大陆的民众争论“中华民国”的问题,台湾的“独派”坚持的是“台湾国”。

顺便说一句,在当前主导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强大的政治包容性。并非坚持“中华民国统一中国”的台湾民众就是“台独”或“独台”份子,也不是说台湾主张统一的台湾民众必须政治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准确地说,在两岸交流与交往中,中国大陆对台湾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台湾对中国大陆凸显“中华民国”,都是违背两岸达成的“搁置争议”的政治准则的言行。但是,两岸在交流与交往的过程中共同倡导和认同“中国”、“中国人”及“中华民族”,这是符合两岸各自的宪政体制的基本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

所以,中国大陆民众,无论是在网络论坛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善待愿意平等交流和交往的台湾民众就是为两岸统一“尽一份心力”最好的政治方式。中国大陆民众不要在两岸社会交流和交往中动辄对从属于言论自由范畴的不同观点扣“政治帽子”或随意加“政治标签”。因为这种“亲痛仇快”的行为完全背离两岸的实际,实在令人齿寒,会让更多的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心灰意冷。

2、在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台湾政治人物之间制造政治流言或政治矛盾。

在台湾非常流行所谓的“放话文化”。一些政治势力借用台湾地域狭小但媒体发达的特点,故意曲解或放大某些政治言行,以达到制造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台湾政治人物之间的政治流言或政治矛盾的目的。加之台湾政治派系林立,存在彼此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些“不甚高明”的“政治流箭”很容易让从事两岸交流与交往的台湾政治人物防不胜防。“放话”或散布政治流言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可是两岸却必须为此付出沉重的发展两岸交流与交往的政治代价。

3、在两岸之间制造政治摩擦或破坏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

两岸在交流和交往的早期,由于历史形成的政治敌视和对立的政治思维,难免会出现沟通不畅的特殊时期。一些政治势力借助于貌似为一方着想的方式向另一方发布或“披露”某某政治人物所谓的“政治私密”,又冠之以“冠冕堂皇”的政治理由传播出去,达到混淆政治视听、破坏政治互信的目的。

4、制造两岸的政治误解;

若论制造两岸政治误解的这些手段,无论是水平或层次,的确都不高明。无非是在“信源”、“信宿”、“信

道”的其中之一进行刻意歪曲或人为放大,但是在两岸存在社会或政治障碍的环境下,在“三人成虎”或“偏听偏信”的舆论环境中,很难让两岸保持清醒和理智的政治和社会判断。

5、增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政治和社会成本;

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只要对人民有利,都愿意在发展两岸交流与交往中做出政治或社会的付出。但是,如果存在两岸较强与较硬的政治或社会屏障,两岸必须要准备更大、更强的政治或社会付出,以至于短期内会失去两岸开展交流和交往的价值,造成两岸的“零和模式”的局面。

中国大陆农村有一句名言“要致富先修路”,其实,在两岸建立正常的经贸文化和政治关系时,同样存在开辟两岸政治和社会“通途”的问题。这就是发展两岸社会关系最大的政治意义和价值了。

由此可见,发展两岸正常的经贸文化关系或正常的政治关系,最重要的首先是突破两岸的社会或政治屏障。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率先形成两岸正常的社会关系,两岸努力建设的正常的经贸文化关系或政治关系,存在“付诸东流”、“裹足不前”或“难以为继”的政治风险。因此,越是在两岸深化经贸文化关系或政治关系之前,越是要首先打通两岸之间的社会或政治通道。

三、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政治目标;

两岸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与交往,就是希望两岸民众的相互接近,能够形成彼此更加客观的态度、认识和往来,创造更有价值的两岸融合、统一与繁荣的社会。开展两岸不同形式的交流与交往,至少有以下几个层次的目标:

(一)初级目标:帮助台湾民众树立正确的中国大陆的社会形象;

中国大陆自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来,历经持续的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也经过了政治和社会的波折,感受到了政治和社会变化的喜悦,也品尝了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带来的悲苦。中国大陆经受的风风雨雨,本质上与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曲折发展没有什么两样。正因为如此,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始终抱着积极、客观的政治态度接受人民、历史与时代的检验。特别是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凭借无畏的政治勇气和自我修正的政治机制,果断地终结了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政策和历史,以改革开放的政治胸襟开创了中国大陆的新纪元。

所以,认识中国大陆,需要客观的认识中国大陆完整的发展历史。无需将中国大陆的波折扩大化,也不必突出中国大陆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更没有必要主观放大中国大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切以人民“答应不答应”、“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对中国大陆最好的政治评价。

除此之外,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还总结了客观评判正误和是非曲直的标准,即: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任何偏见都是基于缺乏客观标准。中国大陆倡导的“三个有利于”的政治标准,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政治差异,既是认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客观标准,也是适合对所有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判断的标准。中国大陆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接受人民、历史与时代检阅的60年,这其中也包括2300万台湾人民。在中国大陆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会越来越自觉的接受全方位的政治和社会考验。

(二)中级目标:消除两岸社会的仇视或对立;

通过两岸沟通、交流与交往,除了帮助台湾民众客观认识中国大陆,在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树立正确的政治和社会形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两岸民众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的途径,正确的认识当代中国大陆的发展与现状。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大陆的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也包括不同地区或地理的人文历史,更要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和环境条件下人民的生活。

两岸民众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但是不能允许存在对彼此的歧视;两岸民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对彼此的贬低或诬蔑;两岸民众生活的环境、水平或条件有高低之分是正常的,但是两岸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的选择权利决不能有贵贱之别。无论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民众,还是生活在台湾地区的民众,两岸生活的共性必然是超越两岸生活的“差异”、“不同”或“高低”的。因为这才是两岸交流和交往的主流。也唯有如此,这些“差异”、“不同”或“高低”才会成为两岸交流与交往的“特色”或“风格”。

换句话说,人类生活在一起,无论地域或地区有怎样的不同、发展的历史或条件有如何的差异,但是生活的本质都是一样。因为那是做为人的共同属性的一部分。更何况两岸民众具有同文、同种、同源的民族特性,只要两岸人民愿意在交流、交往的实践中形成积极、客观对彼此或对岸的认知,两岸历史遗留的政治或社会的仇视或对立就一定能消除。反之,一旦两岸民众被蓄意的假象所蒙蔽,而又不愿意在两岸交流、交往的实践中认知彼此或对岸,那么只可能延续历史遗留的政治或社会的仇视或对立的思维、观念。所谓“上善若水”、“境由心生”,就是要求两岸民众不仅要学会用“双眼”观察和认知彼此或对岸,更要学会用“心眼”思考和理解彼此或对岸,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三)高级目标:促进两岸社会的正常往来;

两岸社会的正常往来是基于两岸民众之间的“客观认知”和“积极实践”,更重要的还在于两岸民众开展正常的社会交往、经贸往来及思想交流。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两岸不同政治或社会层次和不同社会界别的不间断的往来。

中国有句名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强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用时间来检验彼此、用生活来考验对方、用变化来验证认知。事实上,两岸社会的正常往来也是如此。在台湾的历史上,固然因为历史的变迁而导致两岸政治的隔离,但是并没有隔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往来与联系。因为在两岸政治势力主导的两岸历史条件下,政治和社会隔绝的历史不是两岸人民可以选择的。更重要的,做为历史中的人,历史的悲苦只能成为两岸交流与交往的理由,而不应该成为阻断或隔绝的借口。我们无力改变过往的历史,只能把握今天的机缘,让历史的悲剧不在我们手中重演。这才是两岸人民开展正常往来的共同历史责任。

所以,开展两岸社会的正常交往,就是把两岸执政党、两岸政府和两岸民众置于接受历史变迁、时代变化和人民检验的环境和条件下,让两岸“相互扶持”、“荣辱与共”、“血肉相连”、“同享尊严”的人民的意志得到全面的贯彻和体现,就是发展两岸社会正常交往最好的标准和境界。

(四)终极目标:两岸共同主导台湾社会的发展;

无论中国大陆的执政党或政府,还是台湾地区的执政党或政府,自2008年以来都在倡导“人民最大”、“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两岸历史最可喜可贺的政治变化。

“两岸向何处去”,这原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两岸共同的历史和民族发展都做出了准确的回答。但是,两岸当前处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台湾在遭受长达20年的“去中国化”的政治和社会逆流后,这个原本简单的答案就变得“讳莫如深”、“扑朔迷离”,以至于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

这种所谓的“玄妙”,本质上就是两岸人民的意志无法得到贯彻和体现的标志。把任何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无非是台湾政治势力愚弄台湾民众的“政治把戏”罢了。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就是比喻没有什么事情比“人命”的事情更重要的。其实,这句话的推论就是:两岸人民的现实生活是超越任何政治和社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一切与两岸人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更高品质的自由”、“拥有更高层次的尊严”相违背的政治和社会的体制、制度、规范或言行,都是对人民意志的违背。

由此可见,两岸任何政治和社会的问题,一旦置于两岸人民的生活中,一切是非曲直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主要措施;

本质上,两岸政治和社会的走向不可能成为问题,因为两岸的历史仅仅是两岸人民生活很小的一部分。两岸真正的问题是:两岸共同主导的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能否与两岸人民生活的目标相一致而已。这既是两岸的问题,更是两岸的答案。

因此,发展两岸社会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深化两岸各层次人员往来,特别是要加强两岸青少年社会群体的往来。两岸民间层次的往来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要学会正确认知彼此和对岸,更要学会欣赏彼此和对岸的异与同;

2、确立台湾主流媒体积极、客观的报导准则,增强对台湾公众认知彼此和对岸的主导能力。对待蓄意制造两岸政治或社会屏障的政治势力“断财路”、“绝生路”、“留出路”是基本的斗争准则;

3、大力发展对台湾不同阶段的教育合作,从两岸共同的台湾历史、两岸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出发,除了培养两岸民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培养立足台湾、胸怀中国、放眼世界的气度和格局;

4、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两岸民众交流、交往。两岸社会交流“贵在坚持”、“贵在有序”、“贵在有效”。总结两岸60年政治或社会交往的历史,“做好自己”是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第一准则;

5、拓宽两岸民众互动渠道和途径。开展两岸民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首先要有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是要激发两岸民众积极参与热情,最后是要讲求两岸民众热衷互动的回报。两岸政治要服务于两岸社会,更要服务于两岸民众的生活,否则两岸互动就不会长久发展;

6、扩大两岸民众之间的社会互助。“如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两岸民众开展种类多样的政治、社会、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与互助,让两岸民众融入彼此或对岸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始终是最好的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方式。其中,选拔符合条件台湾民众在中国大陆政府、科研院所或经济组织中担任职务或赋予职权,就是最直接的促进两岸社会关系的方式之一;

7、加强两岸民间组织之间的社会合作。两岸最终的政治和社会走向,本质上取决于两岸人民生活的方向。在台湾社会,民间组织强大是台湾的基本特征。两岸通过民间组织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或“社会合作”等模式,在“扎根台湾社会”、“服务台湾人民”和“引导台湾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两岸人民生活的转向,就是最好的转变台湾政治和社会方向的方法;

至于其他的,只要两岸坚持不懈,在两岸人民的生活中,一定能找到更好的问题和更优秀的答案。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第2篇

近些年来在两岸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两岸关系有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经济贸易的往来,到后来的通航,一直到现在的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开放,使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的良好发展阶段。但是实现两岸的统一任务仍然是艰巨的,仍然需要我们认清当前两岸现状,从每一个时间段中找出两岸关系发展的问题所在,从根本做起,抓住机遇,改变现状,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创造更多的机会。就目前来看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认清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一: 认清历史,从古看今,从以往的历史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从而认清问题,解决问题。

台湾与大陆本属一国家,即中国。台湾问题因国共内战于1949年产生。由于双方的政治分歧、外力的介入以及各自内部的原因,台湾问题时至今日未能解决。50年代中期,中共鉴于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提出了“和平”主张,并为此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70年代末,中共正式提出了“和平统一”的口号。80年代初,中共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并依照这个方针制定国家统一与处理两岸相关事务的政策。正因为大陆有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诚意与具体行动,两岸关系自70年代末趋向缓和。80年代后期,两岸结束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局面,两岸民间交流带动了经贸与政治往来。

二:在当前世界格局明朗的情况下,祖国大陆提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

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政策又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两岸打破以往的封闭政策,实现了两岸政治的交流以及某些政治问题上的共识和互动,推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2005年4月,在反“台独”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举行了历史性会谈。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立了国共两党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宣示了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紧接着国共两党保持更加紧密的高层交往对话,双方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2.两岸在政治交流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签署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两项协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会应本着“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进取”的精神推进商谈,为两会协商指明了方向。11月,陈云林会长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台,实现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签署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4项协议。之后又陆续签订了达12项协议,成果斐然,充分说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

己手中,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3.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向制度化、机制化迈进。

2011年 5月8日下午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闭幕,这次经贸文化论坛的成功闭幕标志着两岸交流合作正进入关键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不断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境界发展,并带来更多实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闭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今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推动两岸关系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尤为重要。”这段话不仅反映出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务实历程和效果同时也指明了两岸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我们要继续贯彻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三: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两岸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制度化得发展模式。

今年是大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三月北京召开“两会”通

过了这个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为重要特征的发展规划,为大陆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十二五”对台湾发展是一个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寻求更大发展,开局之年无疑最为关键重要。与此同时,台湾执政当局在去年描绘了“黄金十年”蓝图,今年也是一个重要的起步点,如何有效地将大陆的契机与台湾发展结合,彻底摆脱经济困局,实现GDP持续增长和减低失业率,亦同样非常关键。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第3篇

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张志军指出,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两岸同胞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携手合作, 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去五年, 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大积极进展, 开创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不断增进互信, 两岸民众往来更加密切, 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各项交流日益扩大, 同胞感情更为融洽。事实证明,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已经得到两岸同胞普遍认同和支持。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坚定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基础, 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不断开创新局面。

孙亚夫指出, 20多年来, 两岸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领域逐步拓展, 层次持续提高, 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对两岸经济增长产生了推动作用, 给两岸同胞带来实际好处, 在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

孙亚夫说, 2008年5月两岸关系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以来, 两岸经济合作提升最显著的成果是制度化建设的进展, 最重要的标志是2010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这份协议对两岸经济交往作出规划, 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新阶段。

马英九:外界对两岸服贸协议存在诸多误解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近日表示, 外界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存在诸多误解, “大家一直在制造一些不实的信息, 造成真的是蛮大的误解”。

据台湾媒体报道, 马英九8月1日表示, 服贸协议现在争议最多, 但这项协议生效后, 台湾对大陆服务业出口, 估计可增加37%。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4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定和平协定,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大陆愿意作出正面回应;在国际空间问题上只要不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岸可以务实协商作出合情理的安排;祖国大陆将继续为广大台胞在海外提供各种帮助等主张,无一不表明大陆的极大善意、诚意和宽容,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为维护台海和平,为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化解两岸敌对状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宽广胸怀和良苦用心。

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携手共同求和平,谋发展,那么祖国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将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过去上百年间,中华民族总是被动挨打、受人欺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局面,走向富强进步,巨大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在当前金融海啸冲击下,大陆经济相对稳健,大家都对前景充满信心。这充分说明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在世界上享有尊严,并感受到国家富强带来的骄傲和自豪。

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中,政治经济不能分离,要相互促进。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两岸关系发展出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胡锦涛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只要按照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精神,两岸同胞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共同努力,一起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两岸中国人就一定能继续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奇迹,并且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台湾问题形成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不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和发展对台方针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并宣告自当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呼吁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告台湾同胞书》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决策和思想,包含了和平统一的主要政策。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1月说:九条方针“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根据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经过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实践,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一方针政策既考虑到国家统一的民族利益,又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宣告了两岸关系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随着两岸关系和台湾形势的发展变化,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次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八项主张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新主张。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

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面对两岸复杂情势,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这两个对两岸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政党行动起来,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逆转了被“台独”分裂势力恶化的气氛。2005年春,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胡锦涛分别与他们举行会谈,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等重要共识,向世界显示了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彼此分歧,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在两岸同胞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3月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两党领导人会谈。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复谈,融解9年的坚冰。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和两岸周末包机启动。8月,奥运一圆百年梦,两岸儿女同荣耀。11月,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两会制度化协商迈出重要一步。12月,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成功抵台,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这些年来,大陆方面克服种种阻碍,始终如一地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祖国大陆自1991年以来一直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2年以来一直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为两岸关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文化交流是联系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自1987年台湾影视制片人率先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来祖国大陆拍摄电视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后,两岸文化交流沛然莫之能御。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至2007年底,仅经文化部批准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就达五千多项、五万多人次。两岸文化交流已在两岸民众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

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经曲折、饱经风霜,不时遭遇逆流。在种种复杂因素和艰难险阻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代表人民意志和民族利益,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有力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当政20年间,台湾当局的一系列“台独”挑衅,特别是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及“法理台独”图谋,一次次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一次次挫败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陈水扁当局在以“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失败后,处心积虑推动所谓“入联公投”。2008年3月22日,“入联公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的阴险图谋招致失败。

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理解和支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一再重申,反对企图改变台海现状的“台独”冒险活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论两岸关系形成的历史因素 第5篇

摘要: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台湾海峡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这个中国历史上内战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牵动着人们的心,一直备受关注。两岸关系形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历史因素,剖析两岸关系问题的历史原因,对于今天两岸关系的缓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历史 台湾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台湾问题与德国、朝鲜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后两者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国际歇息分裂成独立国家,以后又都被联合国接纳,而台湾则是由二战期间的国际协议规定归还中国,而且当时中国政府也恢复了对台湾行使主权,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领土与主权并未分割,仍然是一个中国。台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在历史因素的分析上,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干涉阻挠。因此,分析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除分析国内原因外,还要考虑外国势力干涉的原因。

一、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统—、繁荣富裕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向全国发表宣言提出:“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面前的最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建设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致力于争取和平与民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国民党当局不得不与中国共产党举行重庆谈判、政治协商和停战谈判。特别是1946年1月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在各中间党派和无党派人上的积极参与下,达成了有利于国内和平和人民民主的五项协议,为争取和平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和一切停战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亟待休养生息的中国,再次陷入全面内战之中。

面对国民党来势凶猛的军事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1948年末到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规模空前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的失败此时已成定局。处于危局中的蒋介石,开始更多地考虑在全国失败后的退路,其中之一是撤退到台湾,以台湾作为国民党的存身之地,进而建设成“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随着战局的发展,蒋介石确定把国民党的最后落脚点放在台湾。

1949年1月,蒋介石迫于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的压力宣布下野后,开始了对台湾的苦心经营。他制定了“建设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的战略计划,并设想建立一个“北连青岛、长山列岛,中段联接舟山群岛,南到台湾、海南岛”的海上锁链,使其成为封锁、包围以致反攻大陆的战略基地。为了实现上述计划与设想,蒋介石作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在组织人事上,蒋任命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在军事部署上,将重兵集结在长江下游一带,并在金门、马祖一带设防,在定海加紧修建飞机场,以便国民党军队顺利撤退台湾。还在台北设立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负责苏、浙、闽、粤、海南等地的军事与政治,其中尤以东南沿海岛屿的防务为重。在经济上,将在上海的中央银行大批黄金、银元和美钞运往台湾。还在台湾设立台湾区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台湾经济。在外交上,策划“东亚反共同盟计划”,拉拢菲律宾、南朝鲜,拼凑反共联盟。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5月17日,武汉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布成立。12月7日,国民党宣布“政府”迁至台北。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中国大陆上战事基本结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在美国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二、两岸关系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曾经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这是战后美国世界战略的一个组成都分。而台湾问题的产生,就是这种战略的直接产物。

(一)战后美国对华侵略及其对台政策的变化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就以极大的兴趣倾注于东亚,尤其是中国,但限于当时的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以“门户开放”政策与列强—道分享在中国的特权。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阵营中来,并与中国的抗日战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美国当时在东方的首要目标是打败日本,将日本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势力清除出去,同时借英法陷入欧战之机,将英法在东亚、东南亚的势力抑制到最低点,特别是防止战后苏联影响在东亚的扩大,以达到由美国来支配中国,并进而控制整个亚太地区的目的。由此,美国在1943年初制定了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大国”的对华政策。所渭“大国”政策,就是美国出于自身战略的考虑,建立以蒋介石为领导的亲美政权,让中国(以蒋介石为核心)与美苏英同为世界四大强国,以便与苏联对抗。罗斯福曾强调:“一个稳定的中国,对苏俄在远东的野心,将形成一道屏障,也可以当作一种最有价值的向心力,以限制亚洲革命暴动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大国”政策,美国同意战后将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战后,美国继续扶植和加强蒋介石政权,并且支持蒋介石发功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二)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阻挠我解决台湾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的政策。美国一方面大幅度改变对日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日本、将日本变成它在东亚对付苏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力量,另一方面,美国国会通过援款法案,加强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经济援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他还正式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宣布:“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须等到太平洋安全恢复之后。由对日和约或由联合国决定。”美国政府这种继续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至今不能彻底解决,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朝鲜停战后,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公然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声称要对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同台湾当局采取“共同行动”。这是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插手台湾问题的又一重大步骤。

1958年7月,美国怂恿国民党部队加强对中国大陆的骚扰。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马祖。美国匆忙从地中海调海军来支援美国在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次日重申美国武力“保护”台湾的所谓“责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9月4日扬言要把美国在台湾海峡的侵略范围扩大到金、马等中国沿海岛屿。他们甚至以原子武器相威胁。周恩来9月6日就此发表声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主权,任何外国不得干涉,并强调美国如不顾中国的再三警告、把战争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美国政府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之后,美国政府搬出所谓的“停火”方案。杜勒斯于9月30日表示,如果中国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马。其意图是要在台湾海峡划一条永久停火线,以便实现其“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这—方案不仅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拒绝,也不为蒋介石所接受。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根据国际法原则,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理所当然地应由中华人同共和国政府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周恩来即代表中国政府致电联合国秘书长,指出所谓“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要求开除国民党集团的非法代表,并向联合国发出了中国出席联合国安理会等机构代表的通知。但是美国政府先是以所谓新中国政府是用革命手段“非法成立的”和“不巩固的”为借口,继则诬中国为朝鲜战争中的“侵略者”,再则以所谓中国“蔑视”联合国和不遵守其反华决议为口实,不断对联合国进行威胁和恐吓,操纵表决机器,竭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这一席位长期被台湾当局所窃据。

历史证明,台湾问题本纯属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关系始终受到复杂的历史和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党发动内战使得两岸关系陷入危机,而美国的从中作梗更使得两岸关系如履薄冰,以至于两岸关系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但是,展望两岸的未来,和平统一是前景,而这纯属我国的内部事务,不应该有外人插手。实现和平统一,应该立足于两岸中国人的努力,应在“九二共识”的基本原则下从民族感情、经济、政治等方面大力培育发展台湾公众的中国情结。

参考文献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第6篇

如何保持两岸关系正确发展方向和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

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但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两岸双方要进一步巩固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步骤,扎实稳步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以保持和强化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势头。要积极推进两会协商,着力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迫切需要、两岸同胞最为关心的经济议题,如开通两岸空中定期航班、推动两岸金融合作、投资保障、避免双重征税、知识产权保护、渔业劳务合作、农产品检验检疫等,达成并签订一批新协议。要大力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重点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进而探讨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继续推动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进一步发挥大“三通”的积极效应,切实让更多的两岸同胞从中受益。要大力推动扩大和深化两岸全方位交流,尤其是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感情,增进相互了解,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通过推动开展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要本着积极务实、面向未来的态度,探讨解决两岸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分歧的思路、办法。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分析 第7篇

台湾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在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执政下,台湾一步步走上了历史的歧路。“台独”分裂路线在台得到大肆鼓吹,“台独”分子不断开展所谓的台独活动。其中,以陈水扁的台独活动最具代表性。在台独问题上,美国和日本等国虽表态不支持台独,坚决拥护一个中国政策,但台海局势多次成为他们要挟大陆的利器,而且屡试不爽,维持现状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中华民族的统一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正文: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一曲《七子之歌》,曾让多少大陆人民与台胞们潸然泪下。随着时间的积累,大陆人民对台湾早日回归的殷切期盼亦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台湾境内的台独势力不断扩大,两岸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就今后台海关系的发展趋势做一分析。

台湾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后台湾先后成为了荷兰,日本的殖民地。政治发展进程开始与大陆有了差别。后在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执政下,台湾一步步走上了历史的歧路。“台独”分裂路线在台得到大肆鼓吹,“台独”分子不断开展所谓的台独活动,以谋求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其中,以陈水扁的台独活动最具代表性。

从2000年5月陈水扁执政开始,便以“一边一国”为基本前提,以“统合”论来适应国际生态,全面推进“台独”蓝图的实现。

2002年8月3日向“世台会”发表的电话讲话中,陈水扁明确将两岸定位为“一边一国”,主张“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而2003年,陈水扁抛出“正名”“公投”“制宪”的“台独”时间表,2004年底重提“公投”“制宪”,2006年初废除《国家统一纲领》,终止“国统会”的运行,2007年提出制定“第二共和”,“宪法”,表明走向执政的民进党已经走上了“台独”不归路。其基本思路是:固守“台湾已经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基本立场,以“宪政改革”的方式解决“台湾独立”的法统困扰;以“公投自觉”的方式内争民意,外争国际舆论支持;以思想文化的“去中国化”为手段,全面以“台湾认同”代替“中国认同” ;以“统合”方式,通过两岸文化、经济的“统合”发展到确保台湾以民主国家的身份进入亚太或中华国际联盟,和平实现“台独”。

在台独问题上,美国和日本等国虽表态不支持台独,坚决拥护一个中国政策,但台海局势多次成为他们要挟大陆的利器,而且屡试不爽,维持现状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中华民族的统一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这直接或间接地为陈水扁等台独分子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面对台湾愈行愈远的现状,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强烈要求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一国两制”。自02年以来,胡锦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在对台政策上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和五个基本点”。“一个中国” 是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必须遵守,不容讨论。“五个基本点”包括:一根主轴、一部法律、一条战线、一个有效途径和一个阶段性目标。其中“一根主轴”是指目前我们处理台湾问题时可以暂时不谈“一国两制”和“统一”,但必须以“反台独”为主轴;“一部法律”指《反国家分裂法》,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们首次以法律形式反对台独,这对岛内的分裂份子有很大的威慑作用;“一条战线”指我们应当团结岛内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两岸四党”的反台独统一阵线;“一个有效途径”指通过举办各种农业交流会促进两岸农业交流;而“一个阶段性目标”是指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但就目前现实来看,要想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伟业,依然羁绊重重。

首先,除了台湾政府的坚持态度外,在台独分子的鼓吹下,一部分台湾民众已对统一中国的信念有了动摇。目前的台湾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本土人和大陆移民。本土人一般是指1949年以前移居到台湾的大陆人及后裔;大陆移民是指国民党退却到台湾时及以后移居到台湾的大陆人及其后代。本土人由于移居台湾的年代比较久远,本身没有太多的大陆情结。所以,在政府的影响下,他们便产生了要求台湾独立的愿望。大陆移民则不同,由于他们移居台湾不过几十年,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愿意与大陆一刀两断。尽管他们不愿意与大陆统一,但也不愿意台湾独立,维持现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第二,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还会牵涉到美国和日本的态度。众所周知台湾之所以和大陆能够保持近60年的隔绝状态,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的对台政策。国共内战的结果是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台北,当时的形势是蒋介石已经做好解放军武力攻打台湾,而自己在无法守卫的情况下流亡他国另组流亡政府。可以说当时的台湾岛内到处都弥漫着失败的悲情。可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国际形势出现变化。美国因为韩战的关系重新认识到偏安一隅的国民政府的价值,从而出兵海峡,帮助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中站稳了脚跟。这一切导致了两岸至今仍然隔绝。之后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制造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在蒋介石拒不合作的情况下,引导并鼓励“台独势力”发展多年。日本也与此相同。由于日本做过近50年的台湾母国,所以“台独分子”对日本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其中以李登辉最为著名(李登辉甚至认为自己二十来岁前是日本人)。所以要解决台湾问题已不仅仅是两岸之间的问题了,要解决台湾问题必将要涉及美国和日本的意见。虽然前景不甚乐观,但我们在最近的“倒扁”事件中,也看到了一丝希望。此前由陈水扁及其亲属贪污腐败而引起的“反贪倒扁”运动规模庞大,共有一百多万台湾民众自发参加。而在这一百多万民众中,不仅包括反对民进党的“泛蓝”阵营,也包括支持民进党的“泛绿”阵营,所以有人称这次运动“跨越蓝绿”。这在台湾以往的政治运动中非常少见,由此可见民众对陈水扁的极度不满。这次活动之后,台湾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抗将由“蓝消绿涨” 转为“蓝绿平衡”,“泛绿” 阵营中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民进党的贪污腐败和在政绩上的空白而对其失去信心。但由于国民党自身的一些原因,“蓝绿平衡”在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发展为“蓝涨绿消”,所以经过此次“倒扁”运动,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抗将趋向平衡。

其次,在区领导人选举中反对“台独”、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代表国民党重新赢得执政权后,两岸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共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推动海协两岸周末包机直航达成协议并成功实施,而使以往风云变幻、乱云飞渡、危机四伏的两岸关系大大改善,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3.22大选”后,大陆方面不断释出善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先后会见现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万长、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并表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创建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湾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为两岸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极佳的氛围。通过对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及对台湾籍学生同等收费等一系列具体务实、惠及台湾百姓的政策,使大陆在台湾民众心中的形象日益趋向正面化。

至于马英九方面,他也认识到陈水扁“激进台独”路线的危害,以及岛内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渴望,决定走两岸和平、共创双赢的路线。

5月20日,马英九发表就职演说。在这场被外界高度关注、认为是马未来4年两岸政策风向标的重要演说中,两岸关系成为重头戏,占了近1/4篇幅。演说以承认“九二共识”为基础,向大陆发出了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信息。马英九称,由衷盼望两岸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两岸人民共属中华民族,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5.20”正式执政后,马英九遵循“九二共识、一中个表”的基调处理两岸问题,与陈水扁执政时期、坚持的“两岸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有了根本的改变。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第8篇

一、新闻节目的组合式改造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面对海量信息, 受众一方面应接不暇、难以完全消化, 另一方面又无所适从、难以准确选择, 同时面对信息的饥渴与过剩。对台广播这一时期除了提高新闻选择的针对性外, 还对新闻节目布局和呈现方式进行了组合式的改造, 以更好地满足台湾受众的信息需求。

(一) 整体布局:整点新闻+新闻大板块

受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有层次之分, 有的知晓即满足, 有的则需深度消费才能解渴。因此, 对台广播在新闻节目的布局上实行了全天多时段的短时间资讯播报和大板块、大时段、深度解读重点资讯的组合式结构。如, 中央电台对台广播2009年8月10日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改版, 首播时间由以前的每天9小时40分钟增至18小时20分钟。改版后的中华之声定位为新闻综合频率, 增加正点滚动新闻信息播报量, 新闻信息量占整个频率的60%, 进一步提高与强化新闻的时效性和广播特点, 设置了即时新闻报道节目《正点播报》, 搭起了中华之声的新闻骨架, 全天每逢整点播出, 每次10分钟, 全天共播报19次。另外, 中华之声将原有的《新闻大视野》、《体育天地》节目进行整合, 开设《早间随身听》、《海峡在线》早晚两大新闻板块。神州之声也设置了全天滚动的即时新闻报道节目《正点资讯》, 每次10分钟, 全天共播报14次。[1]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在节目改革中也增加了整点新闻的播出次数, 并设置了《直通两岸》、《环球360》、《晚间报道》、《时事透视镜》、《军事观察》、《海峡广角镜》等大板块的组合报道和深度报道节目。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也重点加强了《华广快车》和《两岸观察家》两档节目, 在提供早间新闻资讯的同时, 也提供两岸新闻的深度解读。

这种组合式安排, 既可以及时提供碎片化的信息, 也能够提供组合新闻和重点信息的观点解读, 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多种需求。

(二) 信息呈现:主持人+记者+专家

对台广播充分吸收了广播改革的成果, 以新颖的形式吸引受众。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 摒弃四平八稳的播音腔, 改为亲切、自然、口语化的说新闻方式, 增加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大量使用记者连线的报道形式, 及时进行专家访谈, 对重点新闻予以深度解读, 形成了“主持人+记者+专家”的多元化信息呈现方式。如, 中央电台中华之声的《资讯达人》面向岛内年轻听众, 设置了资讯达人、资讯加油站、NEWS对对碰、“潮客”正传、我播我show、周末夜疯狂等栏目, 以“精品资讯, 鲜活播报”为主旨, 颠覆了新闻资讯传统的传播模式, 以“演播”、“评论”等个性方式进行表达, 以真挚纯朴的情感贴近听众, 以轻松明快的风格、通俗风趣的语言打造“都市脱口秀”型的广播资讯类杂志节目[2]。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在2008年的节目调整中开办了《直通两岸》节目, 开设《记者连线》板块, 在《军情直播室》节目中也开设《一线记者》板块, 由各地特约记者报道当地有对台性的新闻和军队建设动态。该台还建立了特约专家资源库, 就重要新闻进行及时和深入解读, 为受众提供观点参考, 引导受众深度消费信息。其它对台广播也普遍使用了这种灵活多元的信息推送方式, 增加了节目的可听性。

二、方言节目的主力化提升

对台湾广播开办以来, 方言广播始终是重要组成部分, 但从整个对台广播格局来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普通话广播都是绝对的主力, 方言广播无论在编播力量、节目时长, 还是在承担的任务上都次于普通话广播。随着对台广播宣传重点的南移、下沉, 方言广播开始得到迅速强化。两岸关系开启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后, 方言广播的发展趋势得以延续, 并成为对台广播的新锐主力。

(一) 方言种类更加齐全

2008年,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也新办了该台历史上第一个客家方言节目《客家天地》, 使海峡之声形成了汉英两种语言、闽客两类方言的对台广播格局, [3]填补了该台50年没有客家话节目的空白。2010年10月18日, 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左海之声开始使用福州话对福州和马祖地区播音, 设有《左海乡音》、《两岸一家亲》、《左海故事会》、《七讲八听》、《细化趴讲新闻》、《一路丫透脚》、《福州话、齐来讲》、《张林时间》、《空中剧院》等10多个福州话节目。此外, 还滚动播出福州话爆笑情景喜剧《虾油弟和橄榄妹》, 既起到了保护福州方言的作用, 也进一步壮大了方言对台广播的力量。

(二) 播出时间大幅增长

2008年10月15日,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在福建厦门和广东梅州建立的厦门编辑部和梅州编辑部制作的节目———闽南话《祖地乡音》和客家话《客家天地》分别在神州之声早6点和晚6点播出, 时长都是1小时。这两档方言节目开播不久就在台湾及福建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9年8月10日, 中央电台对台广播改版, 神州之声定位为“方言文艺频率”, 重点就是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对台湾广播方言节目。改版后, 《祖地乡音》和《客家天地》分别由1小时延长至3小时, 在北京制作的闽南话《天风海涌》和客家话《客家乡亲》节目也由原来的2小时增加到3小时。神州之声改版后方言节目量由原来的6小时增加至13小时, 占整个频率的72%。[4]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在2008年8月25日的改版中, 将原来的闽南话频道改为闽南话广播, 充实方言编播力量, 增办和调整方言节目, 扩大方言在节目中的占比, 着力拓展方言节目。此外, 随着闽南话广播协作网的成立及扩容, 闽南之声、刺桐之声等专业对台方言频率也得以加强, 使整体对台方言广播的力量得到加强。

三、服务节目的情势化扩容

服务类节目是对台广播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 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扩大, 对台广播也契合两岸交流交往的情境与形势, 对服务类节目进行了扩容。在保留既有对台经济、气象等服务节目的基础上, 增办了旅游和情感节目。

(一) 提升既有服务内容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 两岸各领域的交流越来越热络, 对台广播顺势加强了既有的服务内容。如中央电台对台广播的服务专题节目以“真诚服务, 有效传递”为目标, 努力实现自己的角色定位, 以“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为追求, 在历次节目改革中求新求变, 使节目内容和形式都更加贴近受众需求。2008年10月15日, 中央电台对台广播新创办了反映大陆经济民生、社会生活、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的综合服务类专题节目《捷运900》, 节目时长两小时。2009年8月10日改为《捷运2009》, 2010年改为《捷运2010》, 时长延长至3小时。以提供服务的项目分类, 开辟多个子栏目, 如, 财经站:经贸交流、财富人生;民生站:社会民生、百姓故事;交流站:共享发展、互利双赢;台商站:大陆创业、大陆生活;休闲站:流行时尚、追寻品位;气象站:分担风雨、共享阳光;帮帮站:分享智慧、你帮我助;健康补给站:强身健体、科学养生;便利店:旅途加油站———不走了, 在这儿歇歇脚、聊聊天。《捷运2010》在直播中两个整点为正点新闻, 两个半点为气象服务, 中间行走于各站, 为台湾听众传递实用有趣的信息, 提供服务, 沟通情感。节目直播中还通过网络社区, 设定话题与台湾听众进行实时的互动, 并进行有奖收听问答, 吸引了许多年轻的网络听众。展示祖国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透视大陆民生, 讲述老百姓的生活故事;报道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的发展状况, 提供有效的资讯, 促进大陆与台湾的交流与融合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在历次改版中也非常注重拓展服务性, 增办了气象服务节目《风云社区》以及专为渔民服务的互动节目《渔民俱乐部》。其它对台广播的服务节目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在“大服务”中进行“大传播”。

(二) 增办旅游服务节目

台湾2008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拉开了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序幕……2011年6月, 北京、上海、厦门成为首批“个人游”试点城市, 7月又启动了福建省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等地“个人游”, 开启了两岸全面、双向、正常化的民间交流。对台广播结合这一新形势, 适时扩大了旅游服务节目的规模。

2009年8月10日, 中央电台对台广播在改版时撤销《青春在线》, 设置了午间旅游节目《乐游神州》, 节目时长1小时, 节目型态为主持人直播, 主要栏目有《现在出发》、《行脚台湾》、《人气部落格》、《“奇”乐无穷》、《行者无疆》、《小城故事》、《乐游攻略》等。该节目旨在带领听众行走两岸, 悠游天下的同时, 为其打开一扇相互观察、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窗口, 在轻松乐游中看两岸风景[5], 观民风民俗, 品同源文化, 悟祖地乡情。同时在悠游中领略大陆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发展与进步;体会两岸合力共赢的美好愿景。[5]海峡之声广播电台2008年改版时, 更是将“文艺生活频道”改造为“旅游广播”, 打造专业对台旅游频率, 专事两岸的旅游交流。浦江之声广播电台也开办了一档旅游休闲类节目《带你去旅行》, 风格活泼、轻松、益智、互动性强, 内容丰富, 同时增加了一定的人文知识, 让旅游节目不再只是“泛泛而谈”。[6]厦门闽南之声、泉州刺桐之声也开办有《吃喝玩乐EASY GO》、《跟我趴趴走》等类似节目。

(三) 开设情感互动节目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和“一日生活圈”的逐渐形成, 两岸民众渴望进一步了解彼此的生活尤其是内心世界。为了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两岸民众通过广播进行直接沟通, 从而加深了解和理解, 2010年2月14日,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开设了大陆对台广播界首档情感互动节目《夜航船》, 每晚推出一个“情感”主题, 以讲述两岸普通人的故事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为两岸听众搭建起一座心灵沟通的空中桥梁[7]。在两岸之间的交流多局限于政界和商界, 两岸基层民众的相互了解并不多, 两岸需要更多平台和渠道展开全方位交流的背景下, 《夜航船》的开播被学者称为“对台传播的一个创新”, 有利于两岸民众增信释疑、加深了解、融合情感。中央电台对台广播的《早安, 台湾》和《情歌唱天亮·音乐厅》节目也安排有“夜间情感话题”。

四、文艺节目的娱乐化发展

2008年之后, 对台广播的文艺节目也汲取文艺节目发展的新成果, 进行了娱乐化的改造, 以激发台湾受众的收听兴趣。

(一) 形式上的娱乐元素:直播+板块+互动

对台广播文艺节目的直播化和板块化改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基本成型, 这一时期, 主要是凸显互动性, 在文艺节目中设置互动和直接参与环节。如, 中央电台中华之声的直播大板块《文化时空》在2010年8月10日由原来的1小时扩版为2小时, 开设有《两岸艺评人》、《游走部落格》、《书香两岸》、《佳作收藏夹》等板块, 增强台网互动功能, 采取直播访谈、电话连线嘉宾和采访录音三种形式, 介绍最新热门文化娱乐话题, 播出海峡两岸文化名人精彩访谈;在你好台湾网上开设互动平台, 直播时与听众及网友随时互动;电话连线听众, 随时解答听众的相关问题[8]。神州之声也增强了文艺节目的比重, 在娱乐直播板块《娱乐在线》播出与听众互动的娱乐综艺节目, 开设直接为听众服务的子栏目《亲情点播》, 播出听众点播的文艺节目。同时增强与听众互动的功能, 在你好台湾网上同步开设平台, 设置主题, 直接向听众征集素材, 调动听众参与热情。神州之声2小时音乐直播板块《华语音乐汇》, 分设《中国民歌榜》和《华语流行音乐潮》两个单元, 介绍两岸最新流行音乐和原创音乐;开设以青少年学生为受众的《少年唱游》, 推荐适合青少年传唱的流行歌曲, 并在网络中开辟互动空间与青少年听众直面交流, 音频在你好台湾网上同步呈现, 先期预告并在节目中直播听众互动回帖, 力求与听众零距离交流。其它对台广播的文艺节目也大量引入电话、短信、论坛、微博等互动形式, 听众参与答题、点歌、讲故事、唱歌等成为对台文艺节目的常态化内容。

(二) 内容中的娱乐元素:趣味+幽默+人物

文艺节目在内容上更加轻松、时尚, 充满了幽默与趣味性, 并经常加入“名人”、“明星”、“草根”等人物元素, 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可听性。如, 中央电台神州之声1小时娱乐直播板块节目《娱乐在线》, 包含了相声、小品、脱口秀、广播剧、电影电视剧剪辑等娱乐内容, 主持人也用脱口秀的形式串联节目, 另外还选择幽默、娱乐性强的优秀文艺作品引导听众的欣赏与审美。[9]神州之声2小时音乐直播板块《华语音乐汇》安排了两岸歌手及音乐人的访谈, 以人物元素增加节目的吸引力。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也引进了《幽默集装箱》, 开设《笑笑茶馆》等娱乐化的文艺节目。浦江之声、东南广播公司、中国华艺广播公司、闽南之声、刺桐之声、左海之声也开办了为数不少的类似节目, 在轻松搞笑的语境中拉近两岸同胞的情感, 增进彼此的了解, 促进彼此的沟通。

综上可见, 传播环境的改变是对台广播节目改革的依归, 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为传媒注满善意, 使对台广播对新闻节目、方言节目、服务节目和文艺节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紧密依托各类节目的特点和受众的实际需求, 对其进行了回归传播本质的改造, 以期更好地发挥传播的沟通功能。

注释

1[1][2][4][5][8][9]王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 (续编) 2006-2010.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81, 86, 80, 86, 87, 89.

2[3]2009中国广播电视年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2009:50.

3[6]引自浦江之声广播电台网站的节目介绍。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三下一篇:升本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