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2024-08-04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精选8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第1篇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如何更好地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积累网络项目开发经验从而胜任企业需求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怎样做好它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值得计算机嫩师深入研究和探索.阐述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以及在以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和强调的问题阐明了观点.

作 者:李东生 作者单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抚顺,113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

前言:目前,计算机技术这一现代化科技手段,已经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且被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技术支持,现如今我国计算机专业也经开展了许多的后续基础课程,越来越多的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间的会话以及生生间的讨论和协作活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已经被认为是开展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撑。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国外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水平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相比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不能够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发展,实验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等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计算机网络课程并非是那种简单容易的小儿科知识,在研究生中能够找到对计算机网络精通的技术性人才都是少之又少,我国一部分研究生在通过多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及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才能够真正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然而一部分本科生则是以片面的理解去反映:“计算机网络课程太简单”,但当其接触到实际的时候,其便会发现自己对很多的技术性概念理解的还不够彻底,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差。然而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授课教师,要想着有限定时间里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原理讲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非易衷这些情况表明,社会迫切需要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教练。

想要编写出一本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教材,我们深感其责任的重大。如何去应用有限的篇幅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貌系统而又全面地介绍体现出来,并且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能够让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与标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发展速度迅猛,其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用爆表来形容也不为过。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通过对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领域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讲清楚并且能够具体地说出来,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在于是否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完全理解,并且要结合实际去进行操作,理论与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将二者相互结合,但是教材的编写不同于网络产品的说明书,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且可以对学生的复习和自习提供有利的帮助,能够使读者的眼界更加开阔。

二、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应用板书的形式及简单的幻灯片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很难得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得到做得到” ,让学生能够在直观上看待知识理论,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管能动性。可以将一些理论性、片面性的知识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让抽象的算法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CRC校验等理论课程。如今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被动变主动

在我国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够在教师的教导下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并且不去思考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逐渐取缔,如今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既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

在现今课堂上,很少见到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及教师平时上课的授课习惯。显然,这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代的教学发展的需求。对于目前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措施来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气氛搞得更加活跃:

首先,每节课前,将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并且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解答,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们都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中开拓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探索精神,并且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讨论,增加学生互动交流时间。课堂中,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内部讨论,最后由负责人进行总结。针对问题,再由学生踊跃回答或者教师给予解答。教师只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们都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并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最后,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对于那些教学课程中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进行讲解。在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们必须认真预习,并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后才能把课讲好,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科技产物,他可以将文字、照片等信息快速的进行传递,在时间和速度上都要远远超过于邮政通信等信息传递方式。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或几分钟的时间里将信息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并且电子邮件的信息是用键盘来进行输入的,摒弃了传统手写的方式,从而使信息的保存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信息群发工作中,必须要将信件内容复制成多份,并且要分批量进行发送投递,对方接收的时间也不是很统一,而电子邮件可以将一封邮件同时发送到多个邮箱当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群发信息的复杂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现如今,电子邮件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给学生下发作业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作业及问题做出解答和指导,使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现如今电子邮件也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交流的重要方式。

(二)聊天室

聊天室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又一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它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的相互传递,使其在互联网中能够准时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进行交互,因此,聊天室更具有实时性。在聊天室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不会受到系统的权限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聊天室中,参与者可以针对公开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聊天室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聊天室中提出问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也可相互之间聊一聊在学习中和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聊天室中很少有学生会提出专业的学术问题,然而更多的是情感发面的交流,通过聊天室的交流,可以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及人生态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即时信息交互系统

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带上了新的巅峰,在聊天室的基础上,即实信息交互系统现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早期QQ,MSN得到了广大人们的一度追捧,现如今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发展的越来越快,其形式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微信、陌陌等,在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可以使教学内容实时同步,并且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让彼此之间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四)讨论区

讨论区是以BBS技术为主要支持的,并且其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界面形式,起作用的本质就是能够实现实时交互。万维网作为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根据地,其上面的讨论区更是精彩万分,其中包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多种网络多媒体信息话题供人们交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实时交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讨论区常常被用作实时交互系统来进行使用,但是讨论区与聊天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讨论区不支持点对点的交互,如果想要实现一点对一点的交互,在讨论区中可以引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另外讨论区和聊天室一样,都是没有权限的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并且在讨论区上的内容可以长期保留,学生和教师可以反复阅读,相关的话题和知识内容都会永久性保存,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查阅。因此,其具有组织管理功能。

结论:现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互联网教学是互联网技术与教学课程完美结合的产物,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对我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家网络院校都已经停止招生,但是,并不能够说明网络教学的不好,只是在网络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还没有得到解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交互模式还不够完善,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必将成为现代化教育领域的主导者,成为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 李成忠.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6:131-133.

[2] 张晓明,陈明,杜天苍,向胜军,赵国庆,张世博.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体系与能力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0:401-404+411.

[3] 袁新瑞.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02:47-51.

[4] 姚琳,孙伟峰,吴国伟,王佳,尚鹏飞.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 计算机教育,,19:70-73.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第3篇

一、目前网络实验模式状况

当前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传授式和探究式,第一种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实验讲义分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实验讲义进行操作,最终交付实验报告进行,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是实验的创作者,是主动施教者,并且教师监控整个实验环节;第二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规定实验题目,学生来设计和创作实验内容,最后交付实验报告,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题,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创建构造者。

这两种实践教学结构各有优点与不足。探究式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但是其缺点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网络实践环节系统知识和主流实践的传授,甚至偏离实践环节的目标;传授式实践教学的优点是教师能够及时把握网络实践方面的知识,能较好的控制与引导学生的思路,其缺点是在实验中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地方,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如果将二者结合,优势互补,则可相得益彰,形成比较理想的网络实验教学模式。

二、网络实践模式的发展思路

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我系的网络实验教学在原有基础上做三次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网络实验实践知识的要求。此外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层出不穷,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网络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网络实践三段实践教学模式 (主要分为循环实验 (传授-演练-扩展) -综合巩固提高-考评三段。

组评:以小组长 (由网络知识较好的学生担任) 对教师所提供基础讲义进行评价;

传评:以教师 (助教人员) 对学生在基础讲义上所作的设计进行传授和评价;N为实验的次数 (不包括综合实验) 。

对于组评,由于小组长可以帮助教师向组成员传授部分知识,因此减轻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由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这种做法叫做抓两头,促中间。通过小组长的帮助,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

1) 循环实验 (传授-演练-扩展)

知识传授第一阶段为实验讲义所涉及到的网络理论知识,本实验知识,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处理网络问题进行讲解,在实验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来讲解知识。

在知识的传授中,要注意如下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新实验内容。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化地讲授网络实验及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借鉴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更新和充实内容。

基本实验讲义演练在这个阶段,学生使用教师所提供的实验讲义在网络实验室进行操作,熟悉网络实验各个知识点。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学生使用教师所分发的资料进行演练,当演练完成后,小组长会验收演练结果,并给出分数 (小组长是每组网络动手能力强的) 。如果在演练中出现什么问题,也可以问小组长,如果还解决不了,那么请教教师来解决。这种方式很好,因为根据同位原则,一般在一个小组的都是比较熟悉的学生,学生内部之间讨论是很活跃的,比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讨论更活跃,学生获取的知识更多。通过这种方式的演练,可以更好的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基于基本实验讲义之上的扩展第三阶段是基于实验讲义之上的知识扩展阶段,知识扩展分为两部分:必须扩展内容和自主扩展内容。必须扩展内容是没有实验讲义,只有老师所分配的题目,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创新。自主扩展内容是学生在完成必须扩展内容之后还做了哪些内容。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拓宽和加深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教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网络实验知识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这一阶段,学生是主体,是设计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知识的探索者,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

为了组织和帮助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我们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设了课程网站 (包括大量网络实践内容的视频,比如思科、华为、华三的视频,以及很多基础教学视频) 。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了友好的界面、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2) 综合巩固提高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综合了学生所学的网络实验课程知识,并自主动手设计了网络的布局图,再现N次实验的知识,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使学生有质的提高。结果是很满意的,其中有位学生在演练完前面N次实验后,对网络中交换机路由器的综合布局还是模糊的,他会作一些基本的网络命令和配置,但是放到全局下就显现所学知识的不够。经过这个阶段后,他十分兴奋地对我说,我花了很长时间,有时忘记吃饭,经过多次失败,我终于作出来了。在这阶段中获取知识的人很多,在此不一一讲述,其实我们是结合目前网络发展实际所实施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推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目前有很多网络模拟软件,基本可以模拟计算机网络所有的实验;其次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实验,同时由于他们学习了N次实验技能后,对总体把握不是很理想。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再进一步加深,温故而知新,于是就推出了这个阶段。这个过程也是虚实结合的过程,学生们把在物理设备上所学的知识在模拟机进行训练,并思考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网络知识,对于掌握网络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3) 教师考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的综合考评。考评的功能不仅是为了考核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验知识情况,更重要的是鼓励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我们放弃了只根据实验报告进行考评的方式,综合其知识、创新、应用等多方面能力,根据出勤和课堂上的表现、演练小组组评、扩展传评、综合巩固提高项目评定考核成绩:

出勤和课堂上的表现20%

演练小组组评 (按小组执行) 20%

扩展传评 (按每个学生执行) 30%

综合巩固提高项目 (按每个学生执行) 30%

采用了以上综合考评方法后,学生们非常重视网络实践课程的问题答疑以及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主动学习的劲头有明显提高。

此外,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网络操作和运用能力的重要基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实验室的设备档次、性能和可操作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往往很难及时跟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再加经费等限制,实验室大多还只停留在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上,同时由于实验课时和场地的限制,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之考虑实验室的安全,实验室很难做到完全开放,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实验设计与综合实践,因此网络实验教学难以适应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需要,如何为学生提供使用新的网络设备的机会和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成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虚拟网络实验平台

随着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出现,为网络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实验空间,为网络实验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新思路。

虚拟网络实验平台是通过建立网络设备的原型来构建实验系统,一般安装在真实实验平台上,是可以完全开放的,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完善了数据传输、交换、模式识别、语言处理、智能技术等性能,对实验系统的运行进行仿真,学生可以从中灵活的组建网络、学习和掌握实验设计、操作知识,虚拟网络实验平台还具有人机交互能力和可视化程度高等优势。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出现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实验设备数量少、实验时间紧张、实验地点单一的弊端凸显了实验系统的开放性和实验操作的交互性,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虚拟实验系统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在虚拟网络实验系统中专心运用己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进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研究,不必担心网络设备的损坏和网络的安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含编程的有关网管型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的实验,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由于学生思维囿于自身的记忆力不足及形象性想象力的不够精确,真实实验的中间过程一般不会显示或给一个抽象的数据显示,实验者也无从及时干预实验过程,使得一些实验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顺利完成。虚拟系统却能够以逼真的画面反映实验对象及实验全过程,并用强大的运算能力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和控制实验结果直观正确的输出。

二、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整合

但是虚拟实验系统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它使实物虚拟化,因此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实验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踏实的虚拟感,。我们生活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加依赖真实环境的可靠性。学生对重要的网络设备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在真实的网络实验室中进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在真实网络实验环境中培养。真实实验是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及其上安装的真实实验系统进行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真实实验能给学生实物感,可以消除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虚拟实验中模糊的感觉。对于演示性、验证性的基础实验,由于操作过程简单可以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可以真实实验系统为主,甚至可以不用虚拟实验系统,但是对于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由于用到的仪器设备较多,配置较复杂,这就需在实验教学设计中把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合理整合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网络实验教学的实践表明,两种实验系统相辅相成的整合在一起使用时实验效果会更好。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平台都能亲自搭建网络,亲手调试、配置网络,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及其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从原理、协议、配置、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带着这个过渡和虚拟的模糊感再到真实验环境中进一步搭建网络,并配置验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学生才会真正从理论到实践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一般过程:首先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网络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准备好真实实验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软件系统,选择合适的虚拟实验系统和相应的实验内容,然后基于以上两个实验系统,设计实验任务和实验问题,学生在进行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验证、重新设计,再进行实验,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李华, 孙智勇, 吴中福.虚拟计算机网络组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

[2]林惠强, 刘财兴."计算机网络"课程"虚与实"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J].计算机教育, 2007.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行动导线;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10-01

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中职院校肩负着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专业技术不足,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十分有利,为了给社会培养出给多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教学的目标不符合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其建立及维修局域网的能力、安装维护网络设备的能力、组装维修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等。而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更加注重计算机软件制作、维护及检修等。目前我国这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与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脱轨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实用性,其造成了目前社会上中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人才不符合企业的人才要求,企业缺乏既符合企业人才要求又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企业计算机网络人才选择难、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就业难的两难状况。

2、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方法存在不足

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十分之快,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时应该紧跟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改进步伐,教授给学生最前沿、最新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但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内容远远跟不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跟新的速度,其造成了中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掌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滞后的现象,其大大降低了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效果。此外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中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力度还有所欠缺。其次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内容较为狭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此外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较为传统单一,不利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教学应该紧密围绕社会的人才需求,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也应该紧密围绕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进行。社会需要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实用性计算机网络人才,且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及维护人才、计算机网络创建及维护人才、计算机销售人才等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掌握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内容,并重视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此外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目的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也十分重要。教学目的对于教学起着导向的作用,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目的能够正确的引导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方向,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2、改革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法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应该创新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首先应该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然后再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但要注意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关系,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不够雄厚会对其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但过于重视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的教学而忽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则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把握好计算机理论基础教学与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度,从而培养出既有足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例如在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积极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对于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及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共同提升十分有效。

3、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性人才

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更加注重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需要中职院校积极采用实践教学的模式。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进入实践基地,通过亲身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现代社会需用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对于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要求不高,其只需要能够满足学生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需求即可,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加大学生专业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的锻炼,从而培养出实用性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积极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尹 玲.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 刘香玉.浅谈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14,(33):227-227.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三年多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发和在校园网上进行的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与测试, 对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教学方式、网络课程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网络教育展开全方位的讨论。[关键词]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一、前言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是面向广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与测试。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研究,对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教学方式、网络课程教学环境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改进和完善网络课程教学,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下面分四个专题报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与测试的情况。

二、网络课程设计 1.设计目标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是为远程教育开发的网络课程。远程教育可分为实时和非实时网络教学, 远程教育具有许多传统教育所没有的优点,要充分发挥,同时要努力克服其弊端。因此提出网络课程设计目标为:(1)符合网络教学、学习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2)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势,特别是资源开放和共享的优势,较好地表现教学内容,并加大知识信息量;

(3)努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4)采用基于知识点的超媒体教学结构设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合理。2.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采取了对学生进行分层定位,分别设计有适合初、中、高层学生的网络课程内容,同时各部分内容相互交叉,融合成一体。在各部分的学习指南或学习要求中, 让学生对自己先有清楚的定位,然后根据学习要求或提出的问题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同时,平衡网络资源消耗和网络媒体的丰富、生动性,对课程内容用媒体元素有机的优化组合,吸引学生,启迪思维。特别是利用逐步深入、空间广阔的丰富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鉴于课程内容中各种媒体素材制作工具、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学习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学设计着重体现“参与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模式[1],加强“例中学”和“干中学”, 设计了虚拟学习环境,加强实践练习。

3.学习导航设计

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局网上的网络教学,均需要对学生在线学习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因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而迷失方向、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成功的网络教学应该具有良好有效的学习导航系统。本课程设计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导航策略:(1)整体导航与部分导航:设计有网络课程总体导航图、各章的目录树导航、各独立部分导航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导航策略.在总体导航图中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出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及它们的关系,学生可以直接从导航图中通过超链选择并转入要学习的知识点。

(2)设置导航条: 在每个知识点的导航条上除设有总体导航外,还有“记录学习路径”、“显示学习路径”、“前/后续知识点”、“扩展知识点”诸项。“记录学习路径”、“显示学习路径”二者需结合起来使用,学生点击“记录学习路径”就可以让系统记录下该学生目前正在浏览的页面路径,即“记录学习路径”实际上起到书签的作用。而“显示学习路径”则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作过标记的页面路径,点击相应的链接则可以返回到相应的页面继续学习;“前/后续知识点”列出学生当前学习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如预备知识、接着学习的内容等,起到调节、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扩展知识点”提供高层知识, 满足进一步提高的学生需求,体现个性化学习。

(3)路径导航:在每个知识点的导航条下,方显示该知识点的路径,即所在章、节、小节之位置。

(4)功能导航:设计有按钮导航、检索表单,帮助和框架结构等,为使学生更好达到教学目标,正努力实现智能推理超媒体导航设计和开放超媒体导航设计[2],使学生有效的控制学习进程和能自行设计、修改学习策略。

三、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实践与测试

通过在校园网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对所开发的网络课程进行全面测试,还要对网络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在教务处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了预期工作。

1.教学应用实践

从传统学习发展到网络学习,学习的概念没有改变,但学习的媒体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在协同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可以自己掌握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为了及时了解学习动态,控制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测试,任课教师全程跟随两个班学生在网络教室学习(教务处排课),并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课堂辅导、专题讨论、习题课、测试和提交大作业、学习报告等形式学习,同时随时向各层次学习者征求对网络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学习要求,及时调整、改进。在转向网络教育这 种新环境时,该如何保留面对面教学模式的有利面,发挥网络教育的技术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从教师主动的教室授课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需要具有把学生当成用户这种理念,提高学习的交互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师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把学习主动权由教师转到学生的过程中需进行老师和学生观念的转换。

(1)学生方面:

a)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b)在线学习提供了传统课堂教学所没有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然而有效的网络教学要求学生有责任感,教师应教育学生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不是为了获得通过的分数学习。实践证明,面对网上丰富信息的诱惑,有部分学生不能控制自己专心学习课程内容,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c)学生的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接受学习材料的方式,学生需要有一种学习目标拥有者的认知。因此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不断在网上发布近期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d)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e)要想在一个网络学习环境下取得成功,学生必须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能有意识的寻找有用的信息,超越教师所布置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有效的利用网上丰富的知识、信息进行学习。

f)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g)根据学生的层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培训,以使他们能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来完成他们的学习。

(2)教师方面:

a)在网络教学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授者转变为帮助者,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如把课程主题、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等内容等根据学习进度实时发布到网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答疑、讨论;通过email,留言板,在线测试等手段获得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b)教师要考虑到授课媒体的特殊本质,注意网络课程将会丢失传统教学方式面对面交流的丰富性、自发性和和谐,丧失教育学方面的一些特性。因此,要不断改进网络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对呈现给他们的学习材料以外事物的理解和融合,使网络教学采用的媒体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工具,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开展发现式学习和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c)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是推动者、顾问和教练的角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新的学习机会进行教育学培训,把课堂教学恰当地转换到网络环境下,这是人们往往忽视的一点。教师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以有效的开发课程和授课。在面对面教学方式中,教师可通 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其它一些非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网络教学中,则要设法通过其它有效的方式弥补,如定期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重点、难题开展辅导课堂教学,开发模拟环境等。有责任心的教师会发现他们的“网上时间”可能远远超过他们传统教学上课和办公的时间。

d)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很重要,要引导学生分辩出网上哪些资源是可用的、有效的、相关的、准确的。同时引导学生参加他们感兴趣的学习论坛,促进学生们在协同工作时共享和交流信息及知识。考虑学生的背景、文化层次、年龄、兴趣爱好及经历等来设计课程内容,定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资料。同时确定哪一层次的学生需要把网络学习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哪一层次的学生需要把它作为学习的工具,替代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

实践证明,网络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群体的作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内容涉及到许多应用软件工具,我们聘请熟悉这些软件工具的研究生和参加网络课程开发的本科生作专题助教,辅导学生学习,效果很好,双方受益。在专题讨论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2.学习测试与反馈

传统的学习测试与反馈方式是考试、家庭作业和小组讨论,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测试和反馈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学生可以参加在线测试、然后在线自动判卷,实时地或以email方式送到教师处批阅,这在很多时候减少了反馈的时间。我们把网络课程放在北师大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上运行。利用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发布课程要求、教学计划等,学生可以在留言版上把他们的反馈意见留下,便于教师及时取得反馈意见以修改教学计划。同时也可以达到学生在线做作业的功能,只是在线测试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正式运行。鉴于目前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课程的在线测试仍需在教师现场监督下进行,否则难以保证可信度和有效度。另外还通过问卷、课堂讨论收集意见。

四、网络课程教学环境 1.教学硬件环境

采用校园网,专用教学服务器,网络中心专用教室。2.网络教学应用平台(1)教学支持平台

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是采用教育部组织北师大等校开发的新叶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情况如下: 1)登录主页面:由导航条、功能导航、登陆信息输输入及验证这三个部分构成。导航条:目前不能用。

功能导航:包括网络教学管理、网络教学支持、网络课件制作、网络资源管理四个子功能区,目前只有网络教学支持可用,它实现的是留言板的功能。

登录信息输入、验证:通过登陆信息输入、验证后,教师、学生可进入。2)课程主页面:由导航条和功能区两个部分构成。

导航条:包括课堂、作业、考试、答疑、评价、图书馆、自主学习、退出八个子功能条。功能区:包括课程、作业、考试、答疑、评价、图书馆、师生交互、自主学习、个人信息、操作导航十个子功能区。

由于平台还没完善,而且受网络设施限制,因此我们重点测试了学生及老师的功能区中的课程、作业、考试子功能区。

l 学生

课程:由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程公告、任课老师、教学安排、其它课程六个子项组成。这一功能区的功能都能实现。

作业:由做作业、看成绩、作业统计信息、其它课程四个子项组成。其中其它课程子项没有测试;做作业子项经过了测试,但是还存在一些bug。

考试:由联机考试、查看成绩这两个子项组成。联机考试存在一些bug。

这三个部分的功能总体来说比较完善,能较好的模拟传统面对面教学中课程安排,作业和考试。学生可以查看该课程的课程信息,使用考试及作业功能区,在线做作业和考试,在做完作业和考试后,学生可以在查看成绩时看到老师的批注信息,教师

课程:由发布教学安排,公告教学计划子项组成。这一功能区的功能都能实现。作业:由教师布置作业、作业操作、统计与分析、试题录入、作业属性微调、试题管理六个子项组成。其中除了统计与分析、试题录入,其余子项都存在bug。

考试:由教师组卷、试卷操作、统计与分析、单个试题录入、试题微调、试题管理六个子项组成。其中除了统计与分析、单个试题录入,其余子项都存在bug。对教师的课程、作业和考试功能区功能的考虑比较完善,尤其在作业和考试功能区提供了统计与分析功能,可以对学生和作业、试题的信息一目了然,及时了解学习效果,进而调整教学计划。但是考试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范围没有加以限制,需要将此功能加以完善,教师这三部分的功能bug比较多。

(2)备课平台:采用本课题组开发的网络版快捷备课系统,它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构件库的组装平台[3],使用简便、灵活。

五、教学评价与改进 1.评价: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学校教务管理者、教师、设计者、学生共同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界面设计进行全面测试,发现问题随时改正。通过多种形式评价初步得出结论如下: 与传统教学相比:

(1)学习效率:跟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效率更高,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不必受老师的教学进度影响。我们在40学时网络课程学习中可完成传统教学约60学时的内容。

(2)信息量:网络蕴含着无穷的信息和知识,而且更容易访问,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可以通过超链取得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知识,这种信息、知识的丰富性和获取方式的便利性更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

(3)学习效果与质量:学生在这种知识蕴含丰富,自己掌控学习进度的网络课程学习环境下学习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网络课程的导航帮助,否则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达不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与多媒体光盘课堂教学相比,网络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临场感。

2.网络教学需解决的难题:(1)网络健康与安全:

本课程进行期间,曾因教学服务器染病毒中断两次,改为教师面授.这使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保证网络健康问题,尤其在目前病毒猖獗,无法有效清除,黑客频频入侵情况下,教学服务器很难保证网络课程正常运行。本课程的身份认证采用帐户/口令方式。一方面,采用口令方式由于口令可猜测性的局限性,应该采取增大密码长度,强制使用不易猜测字符等方式来使安全性加强。另一方面,在线测试时不可避免学生的作弊行为。暂时实现不了真正无人监考的在线测试。对于这一点,今后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解决。如利用数码相机实时的传送学生的相片,或者通过网上语音传输等方式,传送考生资料到考试中心进行确认。当然,由于多媒体信息对于带宽、时延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只有当网络带宽、时延问题得以解决了才可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2)网络答疑手段:

本次网络课程尚采用随堂现场答疑。每次布置的作业和思考题采用网上定期发布参考答案方式.面对集中学习的大批批量学生,网上实时答疑尚难以实施。网上答疑最好采用语音手段,这是模拟传统面对面教育的答疑方式,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较好方式。但是网上语音传输涉及到语音数据压缩、编码等方式,语音传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等技术,须 待网络语音传输技术成熟,网上答疑采用语音手段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目前,也有人研究自动答疑系统,但局限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量较大。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估和取得反馈的手段与方法也有待研究。

(3)网上人际情感交流

这是目前网络课程设计难点,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项技术支持。成功的网络教学系统包括师生间的交互、教师间的交互及学生间的交互。教育过程的质量和完整性依赖于师生双方交流的平衡,除学习导航系统的引导,还需开发教师代理等中间件作为支持。结论:“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在校园网上进行的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与测试结果,使我们深深感到高质量网络教学的真正实施还有许多问题待研究、解决,困难不少,不容盲目乐观。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第6篇

邓晨曦1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该方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巩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科研创新素质、工程意识的培养及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

在计算机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担当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

一、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标准、工作过程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结合本课程的特点[1],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与校内实训一体化,构建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导并重的教学模式。

(一)三条主线的总体设计思路

1、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主线

深入浅出讲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强化技能训练,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在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

2、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主线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一条主线,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1]。本课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设计、规划——网络建设、调试——网络管理、维护”一系列的工作实践过程,完成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2]。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真正的学好原理,具备组网建网能力,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

3、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教学主线

产教结合:与华为三康公司、市电信公司及学院网络管理中心联合成立网络建设与维护服务部。一方面为该专业学生提供项目式学习与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网络建设、网站设计服务活动[2]。

顶岗实习中安排“局域网络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网络互联技术能力”环节,以强化网络安装调试、维护能力。

(二)内容体系,教学布局的具体设计

1、筛选教学重点,构建新的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构成,并将二者(即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一些抽象的原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删除或简化,如对OSI参考模型,只说明七层协议的基本功能和信息的传输过程,而对于路径选择算法、QOS等内容进行删减和简化。另一方面强化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双绞线的线序、制作以及应用场合:直连线、交叉线;ping、tracert等命令的应用;DNS、DHCP、WEB、FTP服务的配置等内容。[2][作者简介]:邓晨曦(1980)男, 湖南桂阳人, 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号:BJA060049)

2、构建新的教学布局,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

根据现实工作和企业实际需求精选出一系列仿真教学案例,实现了“以案例群覆盖知识面,以项目体系构建教学布局”。这种仿真教学充分体现了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的“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和“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学习每个新的知识点时,都有一个完整的、实际的、具体的、有形的仿真案例作为知识的联想情景和应用载体,并始终使学生处于一种仿真操作的实训环境中[3]。

3、延伸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采用层次递进、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仿真案例、拓展领域[4]。其中基础知识和仿真案例,以课堂讲授和课内实验为主;拓展领域让学生通过网站等其它方式自学完成,从而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注重过程考核,采取新的考核办法

考核环节是教学设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科学的考核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而且平时考核比重大于期末考试[4]。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大幅度提高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5、跟踪先进技术,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新的特点

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如IPV6、传感器网络[5]、中文域名技术、无线网络[6]、BT、迅雷下载等内容,外置CABLE MODEM、电力线接入技术,身份鉴别、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新知识点。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强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实践的能力。所以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7]。

(一)基于仿真案例的知识整合教学法

对于每个仿真案例的教学设计,采用知识整合教学法。即把来自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二次加工,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案例中的一个个实际操作步骤把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有机地、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仿真案例学到有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并直接感受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应用。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考虑到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的案例在内容上还分成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以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要[7]。同时在考试内容上分为必做和选做部分(或附加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师生互动教学法

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设置问题情景、形象的比喻、故设错题、组织讨论、启发式、自学辅导等方法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热情参与,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四)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搭建起教、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平台,平台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实训项目、仿真案例、自学园地、教学论坛、新技术论坛等教学资源。方便了学生的课外学习,从而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

(五)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针对本课程特点,一方面,要教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高、知识拓展四个环节[4]。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仿真案例的制作,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学习、归纳、总结与提高。

(一)案例引入,提出问题

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应用背景,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教学目标。

(二)分析案例,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完成案例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自主探讨,锻炼其协作能力,同时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归纳总结,引申提高,学以致用

在第次课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本次课的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对案例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

案例源于生活,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同时给出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预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后续自我学习的能力[7]。

(四)知识拓展

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我设计了知识拓展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索,拓宽其知识面。

四、小结

一年来的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以如上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后,比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过去内容宽泛,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情况,而是筛选教学重点,构建新的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2、改变了过去“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而是基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主线、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主线、以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教学主线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3、改变了过去无法适应学生的个别化需求,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是采用仿真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教育也日新月异,为此“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7]:146-169

[2]肖衍,龙娟.”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改革与实践[J].天津:职业教育研究,2008 ,10(10)

[3]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经验汇编(第一集)[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7]:162-166,177-179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67-94

[5]敖志刚.网络新技术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 :12-16,19-28

[6]肖衍,蒋外文,龙娟.基于无线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J].北京:微计算机信息Vol.23 No.27.Sep.2007:62-65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第7篇

本文根据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民族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确立了新的`课程体系结构,运用基于Web的辅助教学手段,确立了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作 者:云健 王春霞 刘爽 郑海旭  作者单位:云健,刘爽,郑海旭(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王春霞(大连民族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辽宁,大连,116600)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 第8篇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方法,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 慕课及其特点

慕课是一种基于在线视频、作业、讨论和考试的开放式网络学习系统[1][2]。慕课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基于知识点的视频短片进行在线讲授,并结合在线讨论、在线练习、互评作业、在线测验等教学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慕课解构了传统课堂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体系中的“教与学行为链”,并通过流程再造,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交互体系[3]。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室是第一学习场所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合于个性化学习。

单纯的慕课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5][6]。首先,慕课对于学习者的自我激励能力与自律性要求较高。每个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个人在单独前进,如果自主性和自律性稍有不足,可能就难以坚持到最后。其次,学习者疑问解答的及时性上得不到保证。因为慕课学习者之间相互时空隔离,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上比传统课堂教学相差了很多。疑问得到不及时解答时,往往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2 翻转课堂与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通过学生看视频完成知识传授,课堂通过作业及问题讲解完成知识的内化[7][8]。翻转课堂可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翻转课堂是以学生对教学内容已有一定程度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在翻转课堂上很难深入参与讨论与分析。其次,当翻转课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学生却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会造成课堂的沉寂。

3 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

通过分析慕课、翻转课堂的特点,我们发现如果学生课前进行慕课学习,可以减少理论讲解课时,让出更多的课时用于解决问题与讨论;翻转课堂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基于此,我们重塑教学流程,提出了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改革方法。

3.1 重塑教学流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阅作业得到反馈信息,然后再分析讨论。这种模式课时主要用于理论讲授,分析与讨论相对少;学习及反馈周期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课时的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于是我们将教学流程重塑为: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并分发给学生,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慕课学习与作业,教师从慕课作业得到反馈;课堂上,从教师问题引导到学生构设问题的翻转课堂教学;强化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机制。

在这个新的教学流程中最大特点是问题驱动、先学后教、学生为主。将原来的占用大量课时的理论教学由学生通过自主地在线慕课来完成,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用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训练。

3.2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递进式地进行问题设计。既要有能考查教学内容的以基础的概念、原理、技能与应用型的问题,以此来指引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又要有开放性的拓展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应用与创新能力。

好的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既会有力推动学生课前慕课的自主学习,也是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在翻转课堂前,进行了广泛地查找资料与深入思考,翻转课堂上才学生会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提问、讨论与分析。

3.3 问题驱动的慕课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慕课学习之前,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与驱动下进行在线的慕课学习,并完成作业。教师应该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拓展性问题思考,这将是在翻转课堂中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分析与讨论。

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完成慕课作业的情况进行查看,收集存在的问题,这是既是教师进行下一环节的基础,又可作为对学生慕课学习的一种督导。

3.4 以思维拓展训练为主线的开放式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是以解惑、思维训练、能力拓展为目标的。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还课堂于学生;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问题设计者由教师向学生转换。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设计情景,提出问题,以及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批判、讨论、辩驳,逐步由教师提问引导,过渡到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将课堂变成一个自由、灵活的交流平台。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拓展、创新能力。

通过开放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激励推动学生主动成长,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高度,培育创新思维。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

3.5 强化学习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机制

强化学习过程的成绩评价,就是加大对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增大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避免出现少数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突出式地死记硬背以求考试过关。

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方法,反过来也会进步推动学生平时的慕课学习,作业的完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的讨论与分析。

4 总结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并对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驱动的慕课学习,开放的翻转课堂,强化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索。通过实践表明,基于问题驱动的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面对教学中存在的挑战,在分析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并从重塑教学流程、教学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驱动式慕课、开放式翻转课堂、强化学习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实践表明,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创新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慕课,反转课堂,问题驱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The New York Times.The Year of the MOOC[EB/OL].http://www.nytimes.com/2012/11/04/education/Edlife/massive-open-onlinecoures-are-multiplying-at-t-rapid-pace.html,2012-12-05.

[2]杨元元.MOOC时代的教学模式革新[J].大学教育,2014(7).

[3]邹景平.MOOC的精神重于形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8).

[4]Perna,L.W.,Ruby,A.Life cycle of a million MOOC users.Invited presentation at the MOOC Research Initiative Confer-ence[R].Arlington,Texas,2013.

[5]Lewin T.After Setbacks,Online Courses Are Rethought[N].The New York Times.http://www.Nytimes.com/2013/12/11/us/after-setbacks-online-courses-arerethought.html?page want-ed=all.2013.

[6]申灵灵,韩锡斌,程建钢.“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30-31.

[7]Kathleen F.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J].Learning and Leadingwith Technology,2012(6):12-14.

上一篇:4s店客户回访邀约话术下一篇:戏剧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