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读后感杨雪

2024-07-02

吴正宪读后感杨雪(精选8篇)

吴正宪读后感杨雪 第1篇

读吴正宪文章有感

我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有幸拜读了吴正宪的文章,文中吴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成长之路:从一个70年代毕业的不满16周岁的初中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在发现工作的不足后拜师学习,艰辛探索教学改革之路,终于在苦练与积累中逐渐成长起来。

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其次,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多本书籍出版,教改文章常见于教育教学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的最高荣誉,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钦佩。最后,让我深思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从名师到教研员,多年如一日地躬身而行,工作仅仅十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她的经历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倾听吴老师的心声“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追求。在35年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

和探索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每日超负荷的工作,我不在乎;每天辛勤的付出,我心甘情愿。„„”

“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开始,我就被吴老师的这两段话深深地感动了。一年两年可能还能坚持,但吴老师35年的坚持让我为之敬佩,这是一种毅力,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正是凭着吴老师的这份毅力、这份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她创立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走出了一条现代教师的成功之路。热爱是前提,用心去爱所从事的事业

吴正宪在多年前的一篇日记中写到:“我懂得,竭诚为社会工作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会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奉献给我所热爱的事业和生活。”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充分感受着吴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向吴老师一样引领学生快乐地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吗?

吴正宪读后感杨雪 第2篇

怀着崇敬之情读完《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后,我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又近了一些,我再次领略到吴老师是如何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和老师的景仰的,掩卷之余,我很希望能用笨拙之笔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内心感受。

全书共有四章,第一章吴老师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她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16岁少女成长为一名人人景仰的教育名家的历程。她曾经历了拜师学艺、苦练积累、艰辛探索科研之路……为我们展示了吴老师“情”、“勤”“创”的人格魅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吴老师以亲身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让我感受、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为人师者的含义,一个个独具匠心的设计为我们展示了数学课堂的精彩魅力,让人受益匪浅。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初次踏上三尺讲台的我信心满满,每天忘我的工作,放学了还把班上的后进生叫到办公室辅导功课,每日超负荷的工作,但我从未觉得累。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个别学困生和我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和积极性了。我迷惑了,请教了很多老教师,也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我逐渐意识到老师的任务绝不单纯是课堂上知识的讲解、传授,更多的是应该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吴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在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的同时,忘记了学生在想什么,学生喜欢做什么,把成人的意识不折不扣地变成孩子们的行为,忽视了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充满感情、有着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番话让我恍然大悟,一个只会让学生死做题目的老师怎会令他喜欢呢?他又怎会喜欢上你的课呢?于是,我改变了以往的一些做法。课堂外,我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晨跑、沐浴清晨的阳光,和他们一起为了运动会上的胜利而欢呼,和他们一起为同学举办生日party,冬天到了,和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课堂上,我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起探索,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取得的成绩欢呼雀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不仅仅把我当老师,更是把我当朋友、姐姐,他们喜欢上了我,更喜欢上我的数学课。李镇西老师曾说过:“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如今,我带的第一批学生已经上高三了,他们每次给我打电话总会说这样的一句话:“老师,做你的学生好幸福!”我的身心也常常为学生的纯真和对老师这一职业的挚爱而感动着,觉得当老师真的很幸福!拜读了吴老师的书,则更加让我明白了老师的含义、教育的真谛。

数学学科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让很多学生感觉很枯燥、难懂,对其不感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很有趣,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俗话说:先入为主。第一印象会深深而长久地留在人们记忆里,不可磨灭。因此,让孩子们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显得格外重要。比如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一个数学典故―丢番图墓碑之谜。故事刚讲完,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他们觉得数学有趣极了。吴老师在书中也为我们描述了很多有趣、神奇的数学情境,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的知识时,我就采用了吴老师设计的情境:请同学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上,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我都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吃惊了,疑问由此产生了:“老师又没有看见我做的三角形,为什么每次都能猜得这样准确呢?”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有的把三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有的用测量后再计算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方法,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有了这个结论,学生们很快知道了我为什么总能猜对的秘密。接下来又是一次神奇的感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你能推导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同学们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上感受到了数学的有趣和神奇,这样的数学课堂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呢?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或感到惊奇,对数学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还能不喜欢数学吗?在数学的王国里,有趣、神奇的事儿可多了呢!我精心采摘一朵朵趣事小花,奉献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欣赏,和他们一起领略数学的有趣和神奇,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吴正宪读后感杨雪 第3篇

吴正宪老师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教学之路。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 架设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 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确, 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 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 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 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信心。

什么是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走进吴老师的数学课堂, 就会发现她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 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 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 令课堂彰显出生命的活力。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生活化”, 就是在数学教学中, 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 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吴老师就十分重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引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一) 情境——数学学习的载体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会让学生感到亲切,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吴老师的课上, 我们就经常能够看到她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学习素材, 使学生从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

【案例】“小数加、减法”教学片段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一课时, 吴老师作了这样的设计: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超市购物, 并请学生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 向同伴介绍购买的物品, 同时提出问题, 并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以下展示的是学生1的购物小票。

学生1提出的问题是:

(1) 1本笔记本和1块橡皮共用多少钱?

(2) 1盒铅芯比1副三角板少多少钱?

请同学们帮助我解决这两个问题。

随着学生1的提问, 各个小组积极活动起来, 同学们首先列出了算式:

15.6+0.8 5.54-4.4

师:看到这张购物小票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起来。

学生2:我想计算一下四种物品的价钱是不是与计算机算出的价钱正好相等?请大家一起来算一算。

学生3:我想帮学生1验证一下售货员阿姨找的钱对不对。

随着提问、回答, 黑板上出现了不同的算式, 学生各自讲出了算式的道理。

15.6+0.8+5.54+4.4

(15.6+4.4) +0.8+5.54

30-15.6-0.8-5.54-4.4

30- (15.6+0.8+5.54+4.4)

师:列了这么多算式, 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

学生立刻行动起来。有的以整数加减法法则作依据, 有的悄悄地打开了教科书, 想从例题中受点启发, 有的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起笔就试着做……学生尝试着, 争论着, 最后终于发现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的购物活动, 吴老师让学生亲身参与。课堂上一张小小的购物小票, 出人意料地赋予了枯燥的计算教学以生活的气息。

(二) 经验——解决问题的资源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 往往是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吴老师善于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 积极唤起学生对生活体验的回顾, 从记忆中提取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案例】“循环小数”教学片段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 吴老师作了这样的设计:通过计算比赛,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好极了,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像“4126.1”这样的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叫有限小数;像“2.14242……”这样的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叫作无限小数。

随即吴老师板书:有限无限

师:无限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点?

生1:有的是一个数重复出现。

生2:有的是两个数反复出现。

师: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无限循环小数。什么叫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怎么理解?

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 吴老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谈起, 使学生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 借助自然中的现象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接着, 吴老师追问学生:像这样的事例, 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生3: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晚上从西边落下, 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

生4:星期一……到星期日, 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

……

对于“循环”这个概念的理解, 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吴老师巧妙地把学生对“循环”的理解建构在了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联系他们生活中熟知的自然现象, 如四季轮回、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白天黑夜的周而复始等等。化抽象为具体, 做到了“据其已知, 喻其不知, 使其知之”, 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

生活问题“数学化”就是由生活的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属性和关系, 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吴老师认为,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考试状元, 而是要通过数学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去观察生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眼中有数学

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千姿百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进而发现、描述、探索, 寻找规律, 寻求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吴老师认为, 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 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 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究其中的规律, 也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

【案例】“平移和旋转”教学片段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 吴老师作了这样的设计: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 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

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看到这些熟悉的项目, 学生立刻兴奋起来, 吴老师请他们跟随活动的画面想象一下自己正在参与其中, 并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表演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 他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 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 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 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师: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 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 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 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师: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 “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 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 像这样的—— (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 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众生:叫旋转。

接着, 吴老师又用手势作出平移的动作。

师:像这样呢?

生:可以叫平移。

师:好, 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

吴老师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平移和旋转,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经历过, 并不陌生。教学过程中, 吴老师帮助学生带上了一副观察生活的数学眼镜, 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后, 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诠释。

(二) 学会用数学

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 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吴老师认为, 要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从而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案例】“比和比例”教学片段

学习了“比和比例”知识后, 吴老师在某天上午11时左右, 把全体学生带到操场, 指着高高的旗杆提出问题。

师:这根旗杆大约有多高?

有同学大胆估测:10米、15米……多数同学则摇摇头, 少数几个同学窃窃私语。

生1:用一根长绳送到顶端, 从上自下量一量。

生2:绳子怎么送到顶端呢?

生3: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

这时, 不动声色的吴老师把早已准备好的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立在操场上, 地上顿时出现了竹竿的影子, 吴老师低头不语, 若有所思, 围着竹竿走了一圈又一圈。

师:这里有什么学问吗?竹竿的长与影子的长有什么关系吗?

不知哪个机灵鬼喊了一声:有办法了。

学生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议论开来:量一量竹竿的长度, 再量一下它的影子的长度, 不就知道了竹竿与影长的关系了吗。再根据它们的关系, 量出旗杆的影长, 不就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吗?

急性子的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拿起卷尺开始测量, 竹竿长2米, 影长1米, 正是2倍的关系。

学生在不断地讨论和实践中, 终于求出了旗杆的高度, 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此时吴老师把话锋一转:放学后, 我们再根据物体与影长2倍的关系, 测量一下杨树的高度可以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行”与“不行”的争论中, 在对大量生活实例的感受中, 大家终于认可了“在同一时间内”这样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不知为什么一位一贯性格内向的同学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的知识, 在这就碰上了。”

……

“怎么刚学完比例的知识, 在这儿就碰上了。”多么朴素的语言, 多么真诚的告白, 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根旗杆大约有多高?”吴老师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了数学课堂, 巧妙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同一时间内”, 不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生成的吗?

吴正宪读后感杨雪 第4篇

面对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坦言,这一过程,其实她并没想到,“有兴奋,有激动,但更多的是压力,是‘一个人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缺席’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我会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为国家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争取不负众望。”。

对于教育界人士而言,吴正宪可谓是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资深名师,以快乐课堂为核心的“吴正宪教学法”更是风靡多地中小学课堂。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前,除了老师,她还常被称为“吴委员”。10多年北京区、市两级政协委员、常委生涯中,吴正宪富有感情的观察、不失理性的见解和敢想敢言的执着,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做小学教师 她是孩子们最喜爱和爱戴的老师

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吴正宪终于在参加完调研之后,挤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眼前的吴正宪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在学生时代,她就有“小老师”的绰号。

绰号来自吴正宪的成长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刚读初中的吴正宪就曾经登上讲台,为全区讲过数学观摩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听课的一位专家断言“这孩子是做教师的料”。

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马惠玲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这个脸上还挂着稚气、小学五年级时就萌发了当教师理想的小姑娘,既兴奋又惋惜地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还流连于做学生的纯真时,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成人的重任。我多么希望还能在求学的征途上继续学习深造,汲取营养。”尽管上大学深造的梦想未能实现,吴正宪却格外珍惜当老师的机会,暗暗在心中立下了“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带去幸福和快乐”的大志愿。

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通读《中国通史》、一字一句亲手抄写《唐诗三百首》……一个又一个夜晚,当同龄女孩子享受花季时,吴正宪却伴着孤灯苦读。“尽管搬了好多次家,可是那一尺多高的手抄本我一直舍不得丢。因为这些东西一直是激励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回忆这段日子,吴正宪十分动情。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色。

机会总是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1978年,吴正宪被选送到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深造,圆了系统学习的梦想。1980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校方找她谈话,现在学校数学老师很缺,下学期从教语文改教数学吧。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要接手的课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对刚从中师毕业的吴正宪来说应该不是难题。可那个暑假,她一天都没歇。她找来了小学数学1至12册的全部教材,全盘通读一遍,亲自做了一遍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同时,还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并根据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网状图,记下了厚厚的一大本学习笔记。学习中,吴正宪遇到精深数学难题解决不了时,就动员爱人、哥哥、嫂子一起来参与讨论,直到弄懂为止。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认真演算着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中的高难度题目,我就一张张草稿纸地演算,草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我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我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我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为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回忆自己最初走上数学教学岗位的情景,吴正宪记忆犹新。

多年来,她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2008年,吴正宪提出了符合儿童认知需要和心理特点的“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教育理念。即强调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向儿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数学教育,促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以及科学的探究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提供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营养”又 “好吃”的双重价值追求,使儿童真心爱上数学,实现“乐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最终吴正宪提出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全面育人目标。《吴正宪创设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分别荣获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课程改革成果一等奖。

做教研员

她是教师们尊重信赖的教研员

1994年初秋,吴正宪结束了25年的小学教师生活,来到北京崇文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成为了一名教研员。2002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任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

她是北京“吴正宪数学教师工作站”的领军人,她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引领基层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良好影响。

2012年,吴正宪荣获国务院全国“两基先进个人”称号。而今,虽然她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但是吴正宪的身影依然常常出现在农村的偏远地区。她的办公室在基层、在学校、在课堂。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们、徒弟们交流着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聚集了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72名市区骨干教师及教研员,这些团员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主动为北京山区教育服务,形成了一个“1+8+n”教师研修机制。

吴正宪作为北京教科院的研究人员,始终关注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她采取分层培养、措施到人的方法,精心培植青年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敬业品格、高合作精神、高专业水平的青年教师,他们中已有不少人崭露头角成为所在地区的教学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着作用。吴正宪特别关注山村的教师成长,高度重视支教工作。几年来,她与小学数学团队行程遍布首都的京郊大地,吴老师亲自上课,与山区教师现场对话,悉心倾听老师们的心声,感人至深。她的每一场讲学都引起轰动效应,在当地产生强烈反响。

她创新教师团队研修机制,提供了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方式的变革范例。作为老师的老师,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她团队的队员已经有20余位成为北京市特级教师。每当提起此事时,吴老师总是说主要是团员及基层学校的努力。

吴正宪曾在国际数学研讨会上代表中国教师宣读论文,被译成英文在国际上交流;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制了教学片,中国教育台在《名师讲坛》中播放了她的个人专辑;她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代表,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与院士同台为来自全国的一千多名师生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她曾作为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2I世纪实验数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在海峡两岸研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代表中国教师在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受到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她已独立完成近百万字的四本数学专著,吴正宪的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全国、市、区优秀奖,在中国小学数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她主持的课题分别获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在全国,吴正宪拥有千千万万的教师粉丝。

作为人大代表,

她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

2013年,是吴正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她是来自北京基础教育系统的基层教师代表。深知作为人大代表,肩上又多了一份重任。

这两年来,她更忙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每一项议案背后都要有扎实的调研为基础。她的工作需要经常到基层做教研、督导。这也成为了她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的重要途径。此外,她还随全国人大、教育部国家督学到部分省市进行调研及督导检查,参加了人大专项调研。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她开阔了眼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教育、看民生、看社会、看发展……

在广泛调研中,吴正宪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她深刻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代表,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更要为大家服务,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传递人民的声音,这样的建议才能更有力量。

作为新代表,让吴正宪颇为意外的是,自己被安排参加北京团的媒体见面会。 “我觉得很多市领导都在,应该问我的不多吧?面对记者的问题该如果回答?”刚接到任务时,她心里忍不住打鼓。

岂料很快就有记者抛出问题:给学生减负了减这么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很紧张,但很快平静下来,这是我了解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学生、家长真实感受,对这个我有发言权啊。”

《吴正宪代表:如果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又怎能实现梦想》《吴正宪代表:换个角度看减负》……她朴实而生动的回答立即被媒体高度关注,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

让吴正宪感动的是,当年的班主任立即发来短信:正宪,看到了你在人代会上的发言,很为你高兴。“还有学生、同事,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老街坊,都打电话发信息,说这个提得好给你点赞,这个还可以怎么提,那个还应该再研究。”在吴正宪看来,这充分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全国两会,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抱有很高期待。

2015年的两会,吴正宪说自己还会关注残疾学生、特殊儿童的问题,她正在做调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问题、老年社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应该建立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过有品味的老年生活。这些问题她都会持续关注。

吴正宪认为,代表履职,是一个可以向他人学习并不断督促自己学习的过程。与其他平台相比,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要更加严谨,要经得起推敲,时刻接受社会的监督。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第5篇

为此,我从书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

1、营造气氛。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明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学生说错了,老师也应该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老师应该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课堂上还可以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比如“最佳问题奖、最佳发言人”的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创设情境。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就会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上10的分与合,我给学生玩猜球的游戏。每次摸出一部分,老师可以很准确地猜出里面还有几个球。每次问题的抛出,老师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都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规律。这样为学生创设猜想的学习情境,把课本中现成的结论转变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

3、还主动权。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应用题时,通过让学生读题,让学生自己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让他们尝试分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交流。这样通过说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结构、解题思路理解得比较透彻。在教学计算题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动口说说自己错题的原因,再和其他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法,这样减少了计算的失误。

4、直观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上多采用多媒体演示、版画、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说算法。教学平面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的特征,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自制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5、课外拓展。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做数学手抄报。现在的学生很多见识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新课内容一看就会,老调重弹的复习课不愿意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手抄报,以便他们复习。有的学生将知识重难点、容易错的题整理出来,有的学生还将课外知识贴上去等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在画、写、找、编辑等活动中,既复习和拓展了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

6、注重积累。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知识,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比如上来分一分一单元,我就让学生以后去超市的时候留心一下,看看超市的物品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这么摆放?这样摆有什么好处?这样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第6篇

一、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充满智慧,并且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尊重、获得自信。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最令我羡慕、向往和努力要做的,便是那些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那些热情的鼓励。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慢慢萦绕着的是学习数学的趣味和无尽可能的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她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学生拥有着学习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才是最珍贵的。

三、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吴老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她在教学中最为注重的便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不禁为这位睿智的老师拍手叫绝,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习惯是一生的财富。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第7篇

一、积累与升华

在书的前半部分,吴老师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艰辛的探索、用心的积累和走上教科研所带来的升华。她拜师学习、发奋读书、勤于笔耕、科研兴教,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她说:“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十分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拿起手中的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做教学的有心人。”我觉得这段话说得特别好,就像是对我说的,比照一下,我需要进行深刻的反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有一些体会和思考,我们组在早自习的时段常常进行课前的研讨,有时候上完课,我也会把课上发生的趣事、孩子们精彩的发言和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与组内老师分享,但这些体会或感悟往往稍纵即逝,因为我没有养成及时记录、勤于动笔的习惯,可以说我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为懒于动笔,有些当时很清晰的想法,日后需要作为素材记下来的时候却模糊一片了。其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是一些小现象、小问题、小故事,如果我们能多关注小现象、多研究小策略、多积累小故事,做教学的有心人,那么我们的思想和教学行为终有一天会得到升华。

二、理解与尊重

吴老师的数学课很精彩,除了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外,更打动我的是她对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在她的课上,看不到对学生的否定,更没有批评,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她总是那么善于引导学生争论,让孩子们在相互争论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她总是善于为学生的心灵碰撞搭桥,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孩子更多自由和发展的机会。书中说道:“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新出现的数学概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数学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而且吴老师还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进行了修改,她认为:“成功亦是成功之母。”的确,教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会带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对其新成绩的取得又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对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宽容的、有爱心的老师,尊重和理解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最近复习期间,难免有焦躁的不良情绪,我要努力调整心态,真诚地和孩子们手牵手迎接挑战,度过难关。

三、简单与适合

数学学科抽象、严谨、枯燥的特点加上课堂上教师过高的要求使得很多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就要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吴老师在书中说:“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适应孩子的学习,而不应强求孩子去适应数学。”要适合孩子,就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熟悉,就要把数学知识和孩子们的生活进行联系,让孩子们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具体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我觉得这一点我做得还比较好。在备课时,我总是会先分析学情:在学习这节课的知识点以前,孩子们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计怎样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是否易于学生理解?为了使数学变得更容易、更有趣,我会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加入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新的元素。比如:执教《平移和旋转》一课,我借助课件带领孩子们到游乐园参观,请学生跟随画面用自己的动作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呈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观缆车、旋转木马、激流勇进、弹射塔……孩子们大多去过游乐场,都熟悉这些游乐项目,一个个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表演完毕,我请孩子们按这些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从而直观感受了游乐园里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第8篇

在《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里,我了解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如何调动学生对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书中提到,假如学生能体验到数学挺有趣、发现数学真神奇、感受数学有价值、享受数学美极了这样的种种过程,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而其中触动我内心的有两件事。

其一,吴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原班老师用一个字概括了对该班学生的印象――懒。而吴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设置了这样的场景:黑板上排列着许多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认识我吗―――伟大的0”、“别小看它―――小数点”、“你知道阿基米德检验金冠的故事吗?”、“数学家索菲愿意做你的朋友”,讲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教室的四周挂满了红红绿绿的纸条:“数字迷宫”、“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你能把字母变成数字吗?”,这一切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视线,也像磁石般吸住了学生的心。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学生跃入了数学的乐园,开始了艰辛而有趣的探索,竟连曾经对数学毫无兴趣,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在毕业考试时都能以95分的优秀成绩升入中学。

其二,学习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吴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丢番图墓碑之谜――神奇的碑文”。古希腊伟大数学家丢番图去世后,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首一起世人瞩目的诗文。碑文的大意是:过路的人啊,这儿埋葬着丢番图,请计算下列数目便可知道他的一生经历了多少个寒暑。他的一生的1/6是幸福的童年,1/12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1/7,他建立幸福的家庭。5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先其父4年而终,年龄不过父亲享年的一半,晚年丧子人可怜,悲痛之中度过风烛残年。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少岁,才和死神见面?

吴老师充分利用古今中外名人趣事,给数学蒙上神秘面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有哪位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呢?

另外,我了解到:

一、让学生喜欢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听懂数学、学会数学,只有听懂数学,学会数学,才可能喜欢学数学。其中很重要的三点是:

1、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不能任何一个孩子扮演“失败的角色”。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孩子更应付出加倍的爱,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使他们感受成功。

2、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制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找回面子。每个人都在集体中极力寻找自己的坐标,盼望有朝一日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舞台上露露面,施展一番。教师应深知学困生的这种心理要求,降低标准,提供机会。

3、教师要坐下来和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起寻找分析“听不懂、学不会”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补上知识漏洞。让他们在听懂了、学会了的感受中萌发对数学知识的喜爱。

二、除了让学生听懂数学、学会数学以外,老师应当把数学变得容易些。有些孩子不喜欢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数学太难了,加之课堂上教师过高的要求,使孩子望而生畏。有的孩子对数学学习的投入比对其他学科都大,但成绩最差的仍是数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我们应当认识到:

1、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适应孩子的学习,而不应该强求孩子去适应数学。

2、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不应整齐划一、千篇 一律,不能脱离学生认知实际的过分“拔高”。课堂上要少一些抽象、枯燥的说理,多一些自由、生动的讨论。

上一篇:蝴蝶的窥视散文下一篇:工量具保管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