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

2024-06-10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精选7篇)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 第1篇

行政是公司日常接待的职位,对于行政任职的人来说会有许多的要求,小编整理关于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如下,快随着小编一起来阅读吧。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一】

今年2月,我通过人才招聘,在xxx公司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带着对事业的激情和对新生活懵懂的情愫,我走上了公司行政人事部的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尚未走出大学校门、专业并不十分对口,且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大学生来讲,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工作中,我一直虚心求教,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对于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来说,都免不了会在年终岁未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现将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事管理方面

1、做好人事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并落实相关人事管理制度

初到公司,适逢结构重组,xxx结合自身环境制定了与公司发展及执行相匹配的一系列人事管理制度,并由我负责公司的考勤统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我能够尽快适应公司的政策安排,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地统计考勤,每月初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及时为员工饭卡进行充值,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归档人事档案

我知道,及时更新各兄弟公司及相关往来单位的通讯资料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从未把人事档案详尽、准确的归档整理工作当成一般的人事工作来对待。我能够做到分别以纸板和电子版备份,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并及时将最新的信息复印并分发给xxx公司各位领导及办事员备查使用。

3、为员工缴纳社保费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人才、社保及公积金帐户

由于我本人也是刚刚参加工作,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人事局人才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执行程序可以说完全不熟悉。面对每个月的报表和一年里频繁的人事增减变动,我知道只有做到勤问、勤学、勤动脑、勤动手才能胜任这项工作。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人事档案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员工切身利益的得失,关系到企业信誉的优劣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公司领导将这样举足轻重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工作能力的信任和考验。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我大胆工作,不懂就问,得到了多位负责人事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前辈们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我自己也常常浏览政府服务部门的官方网站或通过现场请教政府办事员的方式学习提高,得以进一步开展工作。如今,我已经能独立并熟练地完成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人才这三部分人事任务的常规性工作。这是与每位同事地积极配合和热心帮助分不开的。

4、招聘新员工

根据业务部的实际需要,人事部在8月伊始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了员工招聘工作。回想起半年前的求职经历,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尊重每一位求职者,以公司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公开、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把好公司引进人才、择优录用的第一关。我能够做到对每一位应聘者的简历进行认真的筛选,对每一位有机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报以最热情的对待,为公司领导进一步择优录用新职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二】

时光荏苒,***x年即将结束!

自***x年3月23日来公司上班,被担任人事***,在此工作中,我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多年来对人事管理工作经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本职工作进行了一个初步计划,现实告诉我“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事”,所以在担任本职工作期间我一边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创新,另一边依然用我的初步计划认真踏实的进行人事管理工作,首先对有关人事管理的文件进行彻底拟制,逐步根据公司大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最终对人事管理有了一套基本规范的规章制度。

在9月底因公司人事调整,从10月1日起被晋升为本部门经理(代)并接管行政、人事、办公室、总务后勤事务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按照公司方针政策,行政人事总务部的工作特点:做好日常对外、对内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进一步强化各项服务工作,为生产经营提供周到快捷的后勤保障服务;储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公司发展,生产经营提供动力支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等。自10月1日起担任部门经理(代)的工作中,也都是围绕上述思路展开工作。努力服务生产经营,适时调整招聘、用工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管理思路。

回首过往,公司陪伴我走过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使我懂得了很多,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令我明白到人间的温情,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和理解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才能令到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总结报告如下:

一、人事管理

1、彻底完成人事管理有关文件资料,并根据公司的发展逐步完善并下发各部门;对公司及各部门下发的文件资料进行修改完善,并进行会签下发;解释并监督各部门对已下发文件的执行情况,并做进一步指导实施。

2、建立、建全、规范人事档案(新进、离职、调动、升级)管理。

⑴、重新对现有人员进行了建档工作,现员工档案齐全。

⑵、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分组建档,便于工作操作和核查、调动和管理。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三】

一个月时间就这样很快的结束了,回顾自己这月以来的工作,可以说是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去回忆。作为一名行政助理,我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不过我始终觉得说起来也挺小事情的,这些小事都在我不断的工作中逐渐的去解决,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就是这样,有很多锻炼人的地方,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不过这些都是需要自己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我相信自己会做好的。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严以律己,树立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工作为先,大局为重,遇有紧急任务,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领导下达了指令,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听从领导、服从分配,对于领导和办公室安排的每一份工作,不论大小,都高度重视,总是尽职尽责、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打折扣、讲条件。经常自省自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树立起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虚心的向同事学习,经常利用网络工具和同岗位的同事交流心得,逐步的完善自我。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领导和优秀同事为榜样,不会的就学,不懂的就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始终保持了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积极态度,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三、积极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九月份有个中秋节,对于我们服务行业来讲,凡是节假日对我们的营业都有极大的冲击力。所以在节日来临之前,必须把各项工作的相关事宜一切准备妥当。按照领导的安排,认真做好各类文件、通知、打印、校对以及传达工作;全方位为领导搞好服务,常请示、勤汇报,努力做好参谋助手,为整个办公室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人事管理方面。相对来讲,我们人事工作还存在很大需要改善的地方。这个月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总公司已经下文要做好留人计划方案这项工作,即“与员工谈话”,可是还没落实好,有些部门做了,可是也没按要求做,由此可见这件事并未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员工思想我们都没了解好,我们谈何留人。这几个月基本上是新进与离职的人员不相上下,本月是离职人数大于新进。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做了解员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其中这工作没完成有极大方面的原因是我没做好督查工作,这是我工作失职的表现。这件事体现了我的执行力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五、加强注重细节工作态度,加强语言功底,消除紧张心理。文员工作,细心极其的关键。比如下一份文,我也会琢磨,可是会因为紧张让大脑产生短路,这种表现就像潘总说的一句话是缺乏运筹帷幄的处事能力,急了就乱了。不过她说这种能力也与经验有关,经历多了,自然也会有所提高的。

六、个人方面的事情。这个月我的激情感觉不是很高涨。领导吩咐做的事情,也做了,和同事们相处感觉也挺好的,觉得跟他们比以前都更熟了。可是我却发现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没有了刚开始的那种耐性,见面我也笑呵呵的,可是我自己觉得有点假了。我找过原因,可能真的是因为从学校出来工作这个过渡期做得不够好,产生了工作疲惫综合症。我总有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感觉,有很多事情是关乎到人情世故的东西,我觉得处理这些事情很累,也不懂得怎么样才能做好,真的很困惑,以致越来越没激情。

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向领导们学习,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力争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再上新台阶,以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下一步,重点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压力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抽出时间,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更好地为领导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发扬团结他人、谦虚学习的精神,虚心向领导学习,向办公室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一定再接再励,甘为人梯,做好后勤工作,让领导和其它员工踏踏实实安安心心的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现在我的工作对我来说,我自己感到还是十分的满意的,所以我会继续在我的工工作上努力下去,我坚信自己可以做好。当然很多的现实情况下,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过忙碌的生活也是很正常的,我坚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走的更好!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四】

这个月的15号到今天我来到公司上班也一星期了,学习了不少以前做文员里外的知识,比起来这个职位规范很多……工作中,我一直虚心求教,恪尽职守,努力做好工作

下面是这一星期以来的工作小结:

1.落实相关人事管理制度

每天实事求是地统计考勤,没出勤的人员要询问原因做好记录。月初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制定打卡统计表。月底要写新的考勤卡。早晨上rtx检查各个部门人员是否到齐,没到齐要打电话询问。未来的每周要去其他三个子公司检查卫生、胸卡和考勤卡,抽查电脑,检查完成要填写《行为规范考核表》和《行政检查计划表》。

2· 熟悉人事档案

几天前进进带我们大概的讲解了各个合同和证书的归纳以及都是干什么用的,虽然不一定全部会背,但大概有个了解、清楚内容和摆放位置。

3、接受新简历

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人事部在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了员工招聘工作。认真的对待每一份应聘者简历做好登记,传给主任进行筛选,安排面试时间,电话一一通知,对每一位有机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报以最热情的对待,为公司领导进一步择优录用新职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其他行政工作

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打扫领导办公室卫生、会议室卫生、上下班开门锁门、复印、扫描、传真、订餐、发快件、印制名片、续订网站、各部门的耗材和领用登记、采购办公用品大到新员工培训、保管公司印章、合同各个证件以及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书、办理员工的社保和停保、其他部门领导的租房合同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等等一切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高的效率,这已经不单纯是对公司工作人员的要求了,对行政工作人员也同时适用。

总的来说行政助理这个职位事情很随机,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总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不像其他员工每天完成工作量就行,往往都是些琐事,需要不时的用笔记下,烦的神比较多,因为公司从里到外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负责,即使不需要你负责也要知道怎么回事。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努力,领导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及时改正!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五】

进入公司至今,已有xx个多月的时间,回首XX月的工作表现,虽存在些许的不足之处,但总体的付出,还是获得了不少收益,现就XX月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中的收获:

能够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如文件的录入、存档、打印、办公用品发放等);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做事较有条理;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积极配合及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工作适应力逐步增强,对后期安排的工作,现已得心应手。行政文员月度工作总结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感觉有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并非是最快的!

三、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会根据以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总的来说XX月的工作是尽职尽责的,虽然亦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工作的确也不够饱和,时有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感觉,但这一切的一切相信也会随着**月的到来而逝去。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相信**月的我,在行政文员这个岗位上会做得更好,发挥得更加出色!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 第2篇

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留给我很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的教训。为了在新的一个月里更加顺利的工作,作出更好的成绩,特将过去一个月里工作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总结:

在20xx年的工作里,经上级的安排我主要进行了会议、文件、宣传、合同、制度、印信、档案、接待、文书报纸的收发工作,具体是:

1.协助上级建立本岗位各项工作制度,及时向上级传递请示、报告,及时反馈、落实领导指示。

2.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3.负责公司红头文件的登记、发放、存档工作。文件存档多少份自己数下

4.对外来公文、信件、邮件、报刊函件进行签收、整理保管和发送工作。文件存档多少份自己数下

5.负责公司印章使用的登记、签字工作。文件存档多少份自己数下

6.负责办公用品的费用支出、流水帐登记工作。统计一下

7.做好会议纪要,接待来访人员。会议纪要多少份统计一下

8.配合其它部门做好合同的打印,会签、存档工作。

9.负责检查、督促办公楼及各部室的卫生工作。

10.做好上级临时交代的工作。

为了使公司文件管理秩序化,以提高文件处理工作的效率和文件质量,促进与提高公司管理工作效率。在过去的文件管理工作中,按照文件的类别、日期、重要性进行了分类归档,针对各分类文件进行了标记,并建立了详细的登记台帐、存档工作,使各类文件的存取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会议服务工作中,在上级的指导下,围绕着做好会议服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议接待环境为目的,为公司的形象增添光彩。在会议上我认真记录与会人员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并及时形成书面会议纪要。

为规范印章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印章管理的安全性、严肃性、有效性,在上级的分配下,我对过去的用章登记工作做了详细的记录,并监督用章人认真签字,及时上报给公司领导确认并签字,现已经将过去的用章工作全部完成并归档。

合同保管情况:公司共签订了份合同,份工程合同,份设备合同,份其他类合同,对这些合同均进行了登记和妥善保管。

二、我很清楚自己还存在不足,工作能力仍需提高,需更好的尽自己岗位的职责,在协助管理工作过程中,缺乏大胆的沟通和主动性,今后我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 第3篇

财政部两个令颁布执行两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省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以理顺资产管理体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强化资产管理意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⑴统一认识,确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思路。财政部两个令颁布后,我们在积极学习兄弟省市资产管理先进经验和对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行情况、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省政府提出了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意见。2006年12月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豫政[2006]97号),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是要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三是要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四是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五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增加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内容。并责成省政府法制办会同财政厅研究制定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思路的确立,为开创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为了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我们根据财政部“两个令”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与省政府法制办一起,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起草了《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2007年7月省政府颁发了《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进一步明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理顺了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规范了对资产配置环节严格的控制和审批程序;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颁布后,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贯彻落实。截至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市、县和行政事业单位都按照省政府令规定,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理顺体制,明确了管理机构或专职资产管理负责人,制定了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了资产管理。

⑶理顺内部管理体制,为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理顺内部职责关系,加强处(科)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至关重要。我们制定了《河南省财政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工作规程(暂行)》,明确了厅内处室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资产处置、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等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程,为资产处、预算处等相关处室共同参与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省辖市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行政事业单位也围绕资产管理,建立了单位内部资产、财务、后勤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工作制度,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奠定了基础。

⑷稳步推进,启动了资产购置预算。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好对资产购置环节的管理。为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我省省级从编制2008年预算起,启动了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工作。在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08年省级预算(草案)的通知》中增加《事业发展专项支出资产购置预算表》及编报说明,并强调各部门、各单位在编制2008年部门预算时,凡涉及事业发展专项支出中资产购置预算的,需填报《事业发展专项支出资产购置预算表》,报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列入部门预算安排资金和实行政府采购。资产购置预算启动后,省直各部门和单位按要求认真填报,特别是省体育局,在迎接2008年奥运会需购置大量体育器材等资产的情况下,逐项填报,认真审核,认真编制单位资产购置预算。资产购置预算的推行,对于从源头上控制资产数量,加强对资产购置环节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⑸认真扎实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资产家底。开展资产清查,掌握资产家底是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2007年,按照财政部要求和省政府统一部署,全省470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资产清查和专项审计,基本摸清了国有资产家底。在资产清查工作中,我省做到了“一个彻底,六个到位”,即资产清查彻底,政策到位、组织到位、培训到位、宣传到位、审计到位和纪律到位,有效地保证了资产清查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具体体现在: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省政府建立了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为召集人,成员由财政、监察、审计等7个部门组成,并在省财政厅设立了省清查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辖市、省直各部门都要建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全力保障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及时动员,抓好培训。2007年元月省政府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行了专门动员和部署。省清查办分别对各省辖市和省直各单位举办资产清查培训班,全省各级共举办各种培训班780期,培训人员6万多人次。三是创新方法,认真清查。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以物对账、以账查物、见物就点、见账就清”的清查原则和方法,扎实推进资产清查工作,确保资产清查不走过场。一些单位还创立了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有效的清查方法,增加了资产清查的准确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广泛宣传,强化督导。各级资产清查办公室都专门组成宣传督导组,编发信息简报,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资产清查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还建立了清查工作半月报制度,并强化督导机制,采取实地督导和电话督导的方式,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全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五是严肃纪律,明确责任。为确保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省纪委、省监察厅、财政厅和审计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严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纪律的通知》(豫监发[2007]1号),对全省各级、各部门(单位)及社会中介机构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和专项审计工作中的任务和纪律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极大地推动了各级、各部门清查工作的开展。六是保障经费,开展审计。省清查办在监察厅、审计厅的监督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了53家会计师事务所和7家资产评估事务所,派驻到省直1674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为确保审计质量,各级财政专门安排工作经费,统一支付中介机构审计费用,有效地保证了全省资产清查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清查结果,各级财政部门都依据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了审批工作。七是验收检查,确保质量。在全省各级、各部门资产清查工作基本结束后,省清查办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省辖市对市本级和各县(市)、省直各部门对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自行组织检查验收。省财政厅还会同监察厅、审计厅等单位对全省18个省辖市、28个县(市区)和省直112个部门中的320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检查验收和抽查,总体来看,我省资产清查工作效果很好,全省绝大部分市、县和省直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基本都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清查彻底、结果客观,初步摸清了资产家底,查明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以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不少部门和单位在贯彻落实资产管理各项规定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⑴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渠道不畅。一些单位和部门仍然对资产管理工作缺乏重视,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单位仍然没有明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财务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也不明确。特别是对下属单位资产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局面,致使管理中职责不清,管理渠道不畅。不少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系统国有资产总量、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质量和使用等情况还缺乏了解。另外,我省仍有部分县(市)未完全理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职能关系,相应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机构仍未设立,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⑵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监管不力。虽然省政府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但是与之配套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一些市还没有出台完善的资产管理办法,一些部门和单位也未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具体的资产管理办法,制度建设的不到位造成管理行为不规范、管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如知识产权及专利资产管理,新增设备的固定资产分类管理,高校贷款所形成资产的管理以及校办工厂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调剂和处置管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对外担保、投资资产的管理等,都缺乏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来规范,致使一些单位资产配置不申报预算,资产处置不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固定资产已形成多年至今仍未办理竣工决算,资产无法入账。另外一些单位不经批准擅自改变资产用途,资产对外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担保等,形成的收入不上缴和未纳入预算统一核算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来加以解决。

⑶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益低下。目前许多单位资产统计和管理还是手工方式,即使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也由于其采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统一,数据无法分析利用,不能适应资产动态化管理的需要。另外,从省直部门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看,资产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就资产论资产的阶段。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配置与部门预算管理相脱节,各占有使用资产的单位实际上行使着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财政部门不能充分代表政府行使资产所有者的权力,不能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构建、配置、跨部门、跨行业调剂和资源整合、共享共用。这些问题既影响了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影响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

三、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全面开创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局面

当前,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路已经明确,管理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要扎实推进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⑴进一步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管理层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各级财政部门是代表政府行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承担资产安全使用、有效运转和资产保全的责任。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管理层次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以改变目前存在的资产管理主体缺位的状况,切实解决好职责不清、使用混乱的问题。省直各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单位内部都要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和资产管理人员,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彻底改变个别地方和部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状况。

⑵强力推进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工作。加强资产配置管理,编制资产购置预算,是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基础。2007年,省级部门已开始试编2008年专项资金资产购置预算。今年,各级都要在编制2009年预算中进行资产购置预算的试编工作,真正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要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节存量,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省直各部门在编制明年的资产购置预算时,需认真总结去年编制工作的经验,及早动手,在核实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根据部门工作、事业发展要求和专项资金额度,认真编报资产购置预算,强力推进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工作。

⑶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省政府令已经颁布实施,财政厅也相继制定了一些配套制度办法,各级财政部门也抓紧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以及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具体办法和信息报告、监督检查等配套规章制度,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审批程序,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各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政府令和财政部门具体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资产的购置审核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奖惩制度等,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重点是做好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管理,按照审批权限做好报批工作,对超标配置资产的,坚决不列入预算。并加强资产使用管理,抓好基础性的账卡管理、实物管理工作。

⑷加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管理好47000多个单位,2500亿资产,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各级财政部门结合“金财工程”要求,加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前,财政部已经开发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正在部分省市和中央部门试运行,近期将在全国铺开。各级财政部门和省直各部门做好准备,届时各单位将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抓紧抓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争取尽快构建好省、市、县、乡之间,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对资产购置、处置、调剂、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及产权变更等资产管理事项实行网上申报、审批,实现资产动态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⑸扎实推进行政事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共用工作。建设节约型政府必须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整合工作,这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加强行政事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共用工作,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的闲置浪费。目前虽然我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庞大,但个别部门、单位资产短缺与局部过剩的现象并存。从中央、其他省份和我省部分地区有关部门的实践来看,我省实现行政事业资产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共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注重加强此项工作的推进力度,积极探索共享共用机制,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的共享共用机制方面寻求突破,打破部门、单位的限制,集中整合资源,通过搭建资产共享共用平台,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效益的最大化。

行政月工作总结 第4篇

一、日常工作

在日常中我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每月都会做的采购办公用品,七月份初的时候统计了同事们的办公用品需求,公司有的,及时的发放给他们,没有的我都做好登记,及时的进行采购,像一些消耗量大的办公用品,笔,笔记本,文件夹等,七月初我也进行了大批量的采购,这样就不用每月都采购了,而且统一采购还可以节约费用。而一些不太用到的,例如订书机,胶水等,则是同事有需求,才采购。

在考勤方面,我每天上午都会从系统导出数据,查看昨日下班的考勤情况和今天早上的考勤情况,确认考勤没有问题,如果发现迟到或者未打卡的同事,则去询问他们,具体是怎么回事,是忘记了,就找部门主管补考勤单,如果是请假,则是补请假条,还是旷工了。迟到的,则是按照规定,改扣考勤分的就扣分。

公司的水费,电费,物业费用等这些我都及时的去缴纳了,避免费用的问题,导致公司运营出问题。还有公司同事的排班,我每周放假前都是会提前排好,在群里通知大家,避免大家遗漏导致没有来上班,或者是放假的时间,却过来上班了。

二、协助工作

在跟人事同事的工作中,我协助帮新入职的员工办理入职手续,将文件给到新同事去进行签字确认,告知公司的制度,讲解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事情,做好考勤的录入系统工作,把新同事带到公司进行参观,让他了解公司有哪些部门,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以及他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与哪些部门的同事做交接。最后带他到所在的部门去上岗。

七月份公司是会举行一个大型的会议,来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并确定好下半年的计划的,我提前准备好要举办地点的情况,并定好时间,确认到会人数,会议前,布置好会议室,会议中则是和同事一起协助领导做一些事情,并做好会议的记录,在会后,收拾好会议室,并提交会议记录,以及通知同事查看,确保每位同事都了解这次会议的情况,避免有些同事因请假或者其他事情未参加导致没有接收到会议的信息。

行政月工作总结 第5篇

一、工作中的不足和遇到的问题:

1、工作积极主动程度不够,信息掌握不细致全面,应主动及时加强与公司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掌握进厂外部人员、车辆情况。

2、部分员工纪律意识欠缺,请假不能做到及时通知主管,擅自缺勤;请假条、加班条上报不及时,拖延现象严重,造成考勤非常不便。

3、厂区区域规划不细致,车辆、物资摆放位置不尽合理,钢材堆放阻挡道路,造成公司垃圾无法及时清理拉走。

4、对车间员工认识不全面。不仅做好对车间主任的信息通知工作,更需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具体到员工当事人,增进相互了解。加班条申报加班具体事项上报不明,只填时间段,申报小时数不填,有时候时间段很奇怪、看不懂,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通过与车间主任沟通并没有解决问题,加班条依旧按原来的填报,以后的加班统计工作要及时通知到填报当事人,这样才能保证问题的解决。

5、计划意识不强,对每天的工作要有计划性。办公室行政工作,每天接触全公司的大量信息,容易忘事。必须准备记事本,及时记录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具体到考勤信息、证件管理、信件管理、公车管理等,琐碎复杂,要及时进行记录,以免遗忘。

6、尚未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监督职责履行力度不够。

二、以后工作方向:

1、协助经理继续完善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对公司财产的监管和监督公司各项制度规定的执行。

2、做好办公室的相关工作,协助办公室其他人员处理相关事宜,通过积极参与,增进对相关业务和领域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3、进一步熟悉车间生产流程和公司产品,加强与公司各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同时做好后勤人员的督促工作,尽快对公司的各分部形成整体性认识,方便开展后续工作。

4、加强对厂房、车间、车辆的安全巡查和检查,及时通知清理垃圾,确保厂区整洁。

5、做好每天的正常考勤工作,协助经理对全公司人员出勤情况做到及时掌握,定期进行证件的到期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通知,确保不耽误公司安排及相关业务的后续开展。

6、做好上传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对公司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及时跟进到位,详细了解情况始末,对重大事项及时做好通知上报工作。

最后,我将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按照公司的任务和目标要求,将在公司的管理以及运作方面感悟到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及时形成书面材料,提出建议。

三、建议想法:

1、重视文化氛围,加强工作氛围建设:可建立月报,内容可加入公司发展大事记,公司的计划和改变情况,岗位调整、人员变化情况,奖励先进情况、惩处违规人员情况,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建议等,让员工清楚了解公司岗位调整状况和公司发展情况,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2、按月分析各车间员工的需求和空缺情况,及时进行人力资源的补充,保证关键岗位的生产能力。

3、建议每天早晨车间主任在本车间召开几分钟的简短集合会议,方便掌握人员出勤状况,进行生产动员,必要时下达生产任务指标和当天的完成指标,保证完成生产任务。

行政月工作总结 第6篇

1、随局领导参加了市信访工作会议,上报了局贯彻落实信访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

2、随局领导参加了市综治办组织的关于报送成员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意见的协调会;结合实际,草拟了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上报市综治办。

3、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检查业务办理开展情况,本月白蚁防治办理5件,租赁监理办理18件。

4、做好数字化城管举报事件的协调处置工作。根据我局的职责,向市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了《关于调整数字化城管中房屋安全和公房管理举报事件查处设置的函》,并根据回函草拟了《关于做好数字化城管举报事件查处考核工作的通知》文稿。本月接受案卷33件,协调处理59件(含上月29件),还有3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5、根据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要求,按排操作员于8月29-30日参加数字化城管系统业务培训。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任务。

二、9月份工作计划

1、到市行政服务中心检查窗口业务办理开展情况。

2、做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举报事件查处(处置)的协调处理工作。下发《关于做好市数字化城管举报事件处置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协调局相关处室(单位)做好举报事件的处置。邀请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对数字化城管举报事件处置、考核事宜进行指导。

3、整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消防、安全生产相关台帐,并补充相关文件资料。

行政个人月工作总结 第7篇

一、西方司法独立的含义

在现代西方社会, 司法独立原则是一项宪法性原则, 已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通认同。这一原则的产生背景与运作环境表现出相当的独特性, 它与西方社会的特定结构和法治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伯尔曼在概括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时提到西方自12世纪起便开始了法律本身的自治, 法律与政治、道德相分离。他说, “法律的历史性与法律具有高于政治权威的至高性这一概念相联系。……自12世纪起, 多数西方国家, 甚至在君主专制制度下, 在某些重要方面, 法律高于政治这种思想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得到承认。[1]”亨廷顿认为, “司法机关的独立表现在它只遵守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 表现在司法机关的观念和行为不受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观念和行为所左右。”与之类似, 汉密尔顿曾说:“在所有明智的国家, 立法权及对此项权利的实施, 最通常的情况是分立而行, 而且往往掌握于不同人之手。”所谓的独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权力形态层面, 二是观念层面, 三是制度层面。就权力层面而言, 虽然各国对司法权的界定各有不同, 但司法权作为区别于行政权、立法权的权力形态, 其具有的六大特性, 即被动性、程序性、中立性、审查性、判断性、终局性, 这在西方社会已经没有争议。就观念层面而言, 司法机关应当形成自己的职业化的观念, 即形成司法职业所共有的职业意识、行业规范、伦理准则以及行为方式, 这些观念保证法官在类似的案件中有可能做出类似的客观而非纯个人的判断。制度层面的内容要求司法人员能按自己的观念和规则办事, 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德国的行政法院体系等。这些制度使得审判权、检察权、监督权等具体权力可以得到独立行使。

二、我国审判独立的含义

首先, 我国近代的司法机构是受西方社会影响的产物, 其建立距今尚不足一个世纪。在司法独立方面, 我国所取得的成果不足与西方社会相媲美, 甚至说, 我国目前尚没有确立完备的司法独立, 有的仅仅是审判独立。之所以下这个结论, 原因有很多, 比如我国宪法尚不具备可诉性等。其实, 就审判独立而言, 其自身也是不成熟的。本文所要论述的行政性因素即是影响审判独立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可以看做是对我国审判独立的根本性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条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我国的三大诉讼法 (即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和《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了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是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独立组织机构, 有权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另外,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更直接地规定了法官享有依法审判案件的权力, 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由此可知, 我国的审判独立是由法官的个人独立和法院的外部独立构成的。其具体表述为:“ (1) 审判权为法院专属享有; (2) 行使审判权的专属独立性; (3) 合法性原则即法官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2]”法院独立是审判独立的前提和条件, 法官独立则是我国审判独立的终极目标。正如有些学者在近年来提出的观点:“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独立审判并不是审判独立的两种对立形式, 而是这一原则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法院独立审判是这一原则的初级发展阶段, 法官独立审判是这一原则的高级发展阶段。[3]”但不难发现, 我国法律所讲的审判独立所针对的对象是有限的, 与西方社会中司法领域杜绝一切干预是有差距的。从我国各级法院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上来看, 我国宪法从根本上规定了两者之间的“负责与被负责”的关系, 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司法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领导不只是理论或观念形态的指引, 更包括设置在各个具体组织和机构中分支委员会的有形管理。这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现法院主动为企业服务或者法院主动“上门揽案”现象的原因。另外, 我国司法领域的独立仅仅是指审判权的独立, 其并未涉及到检察权。这一点, 笔者不多做论述。

一项制度能否产生和存续, 不仅取决于其是否可以充分地运用有关的社会资源, 也与其历史传统中是否存在有利于该机构确立其正当性的因素息息相关。与此同时, 由于行政权力扩张的本性、司法管理经验的欠缺及我国全能式政府的历史, 我国司法领域的行政化现象较为普遍[4]。与上述两大根源性阻碍不同, 司法行政化对审判独立的妨碍则更加细微、具体和持续, 其主要表现在法院的机构设置、日常制度运行、法院的级别划分等方面。笔者认为, 当前要加快司法改革, 促进审判独立的完善和向全面的司法独立迈进, 司法领域的“去行政化”是必须且急需采取的措施。司法的“去行政化”与克服上述的两大阻碍相比, 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要想合理高效地实现司法的“去行政化”, 我们首先要明确我国司法行政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三、影响我国法官个人独立的行政性因素的表现与危害

由于我国司法领域的独立仅仅是指审判独立, 所以司法行政化的问题并不存在于检察机构之中而主要存在于审判机构之中。与审判独立的两方面含义相对应, 审判机构的行政化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法官个人行政化和法院整体行政化, 前者又可称之为法院内部行政化, 后者我们也可称之为法院外部行政化。

1. 法官行政化管理的表现及危害

(1) 法律与权力孰大?

长期以来, 我国法院内部只有行政级别而没有专门的法官编制, 这就使法院内部系统披上了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 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院长责任制”。“院长责任制”首先体现在了院长、副院长引咎辞职制度上。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引咎辞职规定 (试行) 》第一次在书面上规定了“院长责任制”。该规定第一条表明了制定宗旨。第三条第四条具体规定了该制度的含义和适用的范围。这一制度的确立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行政首长负责制”。此规定一出台, 法院也就比较正式地被确定法院内部事务的“行政首长”了。这个规定, 其目的在于加强法院院长对法院内部事务的管理, 加强法院内部责任的追究。所以通过追究院长的责任促使院长加强对法官判案的监督管理, 从而达到杜绝司法腐败的目的。但笔者认为, 通过“院长引咎辞职制”很难杜绝司法腐败。而在我国, 院长的专业知识往往不如法官 (现实中亦有大部分院长不是法学科班出身) , 其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审理案件。院长批案往往只是对法官原有判断的再审查。这就造成了“审者不判, 判者不审”的现象, 从而使审判委员会的制度形同虚设。抛开这些不论, 这种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去杜绝司法腐败的方式亦是治标不治本。简言之, 杜绝司法腐败的目的没达到, 法官独立审判案件的权力也落了空。

从理论上讲, 审判责任应由法官个人承担。因为司法权以公正为优先价值, 是社会公众通过一定方式将司法裁判权让渡与某些人享有。司法活动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浓重的个人色彩, 进而强调审判活动的独立与自由。那既然如此, 审判的责任当然应由作出判断的个人承担。关于审判独立的意义, 笔者不用再过多地引用孟德斯鸠、洛克等人的精辟理论, 只引用马克思说过的下面一段话就足够了:“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法官的责任是当法律被运用到个别场合时, 根据他对法律的诚挚理解来解释法律。”从本质上说, 法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审判独立的应有之义, “因为法官独立才能使现代诉讼中帮助法官做出正确裁决的一整套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也才能贯彻司法责任制度”[5]。这一点, 与笔者将要在下文论述的“集体决策制”也有联系。即使在审判委员会最后作出裁判的情况下, 责任仍要由合议庭法官承担, 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具体论述。

(2) 司法决策过程中的集体决策制。

我国审判机构的设置上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 具体体现在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形成。这一制度与西方的陪审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制度形成初期往往为中国法学界所津津乐道, 但随着实践的发展, 这一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 认为该制度弊大于利者也趋于增多。长期以来, 这个通常由法院院长、副院长、庭长和资深的法官组成的机构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司法决策的角度看, 审判委员会无疑是各级法院中的最高权力机构。依据法律的规定, 法院所处理的重要案件大都要经过该委员会讨论决定。甚至, 某些案件, 审判委员会的讨论决定产生在合议庭开庭之前。审判委员会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而在近年来受到不少诟病, 而在已经出现的批评中, 大多是针对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决定与实际审理过程的脱节,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审者不判, 判者不审”的弊病, 十分切中要害。笔者甚至认为, 这一制度对审判独立的违背是根源性的, 因为这种决策方式是变相地剥夺了法官的审判权, 审判权既已不在, 何谈其独立?

另外, 回到上文论述的“法官个人责任制”上。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规定合议庭判决应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作出, 但少数人的意见也应记入笔录。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 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最后出现冤假错案的情况时, 只能追究持多数意见的法官。对由审判委员会处理案件的比重, 苏力先生根据其所做的调查而得出的大致结论是:在基层法院中, 民事案件由审判委员会判决的数量占总数的5%~7%, 而刑事案件则占10%~15%[6]。既然绝大多数案件由合议庭处理, 那么责任的主体理应是合议庭法官。即便在由审判委员会判决的案件, 其最后责任也应由多数的审判委员承担。而不能采取所谓的“集体责任”, 不能让合议庭或审委会集体承担责任。否则会使法官和审判委员出于规避责任而将自己归于多数派而明哲保身。 (既然提少数意见也要被追究责任, 何不跟风随大流呢?) 如果说“院长责任制”是对法官意志的“绑架”, 那么, 集体责任制则是对法官意志的“拐骗”。另外, 审委会负责制还会造成审委会最后判决任何案件, 以避免错误的责任。总而言之, 从责任归属角度, 集体决策制也破坏了法官的审判独立。

(3) 法官的等级制

笔者认为, 法官等级制是内部行政化的最突出表现。我国的实践是将每一个法官都纳入一种等级化的体系之中。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目前高校领导的行政化。这两种现象的确很有相似之处。这种等级化直接体现在了官阶的设计完全引入了行政体系内部所使用的等级模式。笔者认为, 即使不引入行政内部等级模式, 仅用“官阶”一词来表达对法官的管理就足以体现其行政化。在笔者眼中, 法官非“官”。例如, “省高级法院的院长属副省级官员, 副院长有厅局级和副厅局级的不同定级, 各庭庭长属处级, 副庭长属副处级。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有局级审判员、处级审判员等分别”[4]。法官的这种等级制度不仅意味着不同层级的不同政治待遇, 也显示出一种等级的服从, 同时也方便责任的归属。这与上文论述的院长责任制又不谋而合。院长在官阶上较高, 政治待遇较高, 在责任承担上也应该“走在前面”。与此相配套的是法官的升级、奖励、惩罚制度的行政化。甚至可以说是照搬行政机构的做法。这种行政等级制无疑束缚了法官裁判的独立自由性。首先, 官阶较低的法官往往是亲自审理案件的法官, 其往往由于官阶较低而必须服从于官阶较高的法官或领导, 这也是官阶划分的一个作用, 即中国自古就有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 官阶的划分强化了行政级别较高的法官对“下属”的干涉和管辖。而司法审判活动是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亲历性活动, 其不像行政活动那样有很强的指令性和人身替代性。这种官阶的划分无疑阻碍了法官个人的独立审判。而且, 这样的行政等级划分也势必加大了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为权力干预司法提供了便利。

2. 法官选任的表现及危害

贺卫方说:“对法官选任和管理的非精英化, 我们可以举出相对长的时间里法官选任根本不存在教育背景上的要求、法官待遇上的完全公务员化、法官数量‘韩信点兵’般的膨胀、司法行为的大众化、司法机构与其所在社区之间缺乏隔离等情况为例证。[4]”对这方面的论述, 笔者试图借助贺卫方所提的几个方面展开。

(1) “复转军人进法院”——法官选任在教育背景上的缺失。

这里, 笔者大胆借用了贺卫方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为题, 旨在揭示我国法官选任的一种特殊现象即教育背景上的无低要求甚或无要求。此文背景是贺卫方为某一法院法官进行培训时竟发现法官中一半以上为复转军人。这一现象确实可笑又可悲。拥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精英化、规模适度的法官队伍, 无疑是司法独立的前提。法官在教育背景上的缺失使得法官无法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捍卫自己独立审判权的意识。

(2) 法官待遇的完全公务员化。

在美国, 法官与行政文职人员是严格区分的。文职人员由专门的考试选拔产生, 而法官的产生则分两种, 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由任命产生且终身任职, 地方法院法官自然由选举产生。暂且不论美国这种法官产生的方式是否科学, 但就其法官与文官两分的做法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原因在于这种做法从审判权行使主体的产生开始就已经防范着行政权力的肆意扩张了。而相比较而言, 我国法官的待遇则完全公务员化, 法官内部缺乏自身的编制, 这一点在上文的法官等级制中已经阐明。另外, 管理的完全公务员化, 还体现在司法经费由政府划拨这方面。在我国, 司法经费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由同级政府机构的财政部门划拨的。笔者认为, 这一体制对司法独立的危害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法官断案的物质基础和生活资源来源于政府财政机构, 这使得法官不得不“仰政府机构鼻息”。汉密尔顿曾说:“就人类天性而言, 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 就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这句话无疑是上述危害的最好阐释。第二, 司法资源由行政机构划拨手续复杂, 而且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往往存在经费冲突, 司法经费往往被人为减少。这导致了司法机关“主动出击”、积极创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有法院主动为企业追债并收取一定“诉讼费用”的现象) , 这使得司法公正性被破坏, 进而丧失其中立性。而中立性丧失意味着法院会有所偏袒, 这种偏袒无疑让司法机关收到其所偏袒一方的干涉, 独立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3) 司法行为的大众化

我国法官尚未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首先, 我国法官行为方式更多是受行政权力和官文化的影响。遇到困难的案件则要向上级领导请示, 其本身没有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而且, 我国案件的审结方式的不完备, 也是导致司法行为大众化原因。这一方面在上文中的集体决策制部分论述了。最后, 院长领导责任制也使得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趋于相同而无法保持其独有的六大特性。

四、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德国的成功做法

至此, 已把可以分析的影响法官个人独立的行政化因素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下面要浅谈一下外国的经验, 仅以德国为例。

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 德国在保证法官个人独立的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比如行政法院的设置, 等等。但笔者认为法官委员会是最典型的一个。德国基本法第101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剥夺接受法定法官审判的权利。”就这一句法条, 在德国对于法官的行为就确定了“法定法官”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指, 对于某一法律纠纷的审判, 无论该纠纷属于哪一法律领域, 不得专门任命某一特定的法官来审理, 而应按照一般的原则来确定主管法官。按照这一原则, 由谁来决定法官的管辖权就十分重要。为了防止司法外机关的影响, 这一任务被托付给了法官自我管理的机构——法官委员会。

“法官委员会是一个由多名法官组成的机构。其成员包括该法院的院长, 成员至多为8名法官。这些法官以秘密选举方式选出。委员会是决定法官管辖权的机构, 所有成员 (包括院长) 有相同的表决权。管辖权的规定被称为“业务分配”。当年的业务分配总是在头一年的年底完成, 并制成一份“业务分配计划”, 有效期一年。中途的修改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进行, 也就是某位法官去世或者退休, 或者经过他的同意被调到另一所法院。[7]”

笔者认为, 这一机构的设置有其很强的合理性。其从管辖权的来源层面上就已经杜绝了行政因素的干预。实际上, 法官委员会是一种法院特有的管理机制, 是自成一体的, 它不像我国的司法管理行政化, 甚至在财政方面还被完全纳入行政体系之中, 它没有给行政化因素任何插足的余地。值得一提的是, 在法官委员会中, 院长的表决权与其他法官是相同的。这在侧面上反映了德国在法院内部体系上也不划分行政等级。院长只是承担了日常的管理责任并拥有相应的权利, 其无法左右法官的判决更无法影响案件的最终结果。所以这一体制在防止行政干预方面是十分科学的。另外, 它与我国的审判委员会也是根本不同的。我国的审判委员会目前采用集体决策和集体负责制, 这样的弊端在上文已经论述, 而法官委员会只是集体讨论决定了管辖权的归属, 而到案件审判阶段则有法官负责到底, 审判主体和责任主体高度一致且明确。这也有利于法官个人的独立审判。

参考文献

[1]伯尔曼著, 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2]李德海.论司法独立.法律科学2000, (1) .

[3]钟琪.论审判独立的实现.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 (3) .

[4]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5]龙宗旨.相对合理主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6]朱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北大法律评论, 1999, 1.

上一篇:大学语文[4729]之诗歌下一篇:端午节一件有趣的趣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