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4.2

2024-07-23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4.2(精选5篇)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4.2 第1篇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材料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自2013年4月运行以来,以“环节少、成本低、机制活、效率高、服务优、环境好”为工作目标,以“服务新区开发、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审批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贵安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一流的政务环境。

一、基本情况

2013年4月,位于花溪区甲秀南路396号的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动对外办公。根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部署,同年12月,直管区湖潮乡临时行政中心新建的政务服务大厅投入运行。目前,新区政务中心将湖潮政务大厅设为主厅,花溪政务大厅为分厅,两个政务大厅同步并网运行,共同为新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政务大厅现有20家单位入驻办公。其中:新区内机构7家(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农林水务局、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城管局),省直派驻机构8家(公安局、消防支队、工商局、质监局、国土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共服务企业5家(贵安燃气公司、贵安供电服务中心、贵安水务公司、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经过两轮清理,现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受理、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共149项(其中行政许可10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41项)。截止目前,新区政务服务大厅 1 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129779件,办结129779件,办结率为100%。收到服务对象赠送锦旗63面,表扬信60封,群众对窗口工作满意率为100%,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

二、工作措施

(一)先行先试,率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2014年3月,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开展行政审批职权清理工作,在新区各审批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对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逐条逐项进行比对,按照“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委托一批、转变一批”的方式,将近700项审批事项精简为149项(其中行政许可10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41项),明确了每项审批事项的权力来源、设立依据和实施主体,绘制出贵安新区首张“权力清单”,通过新区门户网站和网上办事大厅向社会公开,成为全省率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地区,并将权力清单涉及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

(二)积极创新,建成贵安网上办事大厅

一是快速搭建贵安网上办事大厅。2014年初,政务中心通过对新区审批事项进行梳理,确定网上审批事项,制定网上审批流程,协调软件公司进行系统搭建,组织人员开展网上审批业务培训,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建,新区网上办事大厅于2014年4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审批服务事项网上查询、网上申报、网上一次性告知、网上补正、网上审核、网上通知办理结果等功能。截止目前,新区各审批部门已通过 2 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4330件。二是率先推出手机申报签批功能。中心协调软件公司开发了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申报、签批客户端,手机申报具有网上办事、业务查询、效能监察和咨询投诉等功能,手机签批可让审批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待办事项信息、申报资料,并提出签批意见,彻底打破空间障碍,提高审批效率。目前,新区已有经发局、环保局、工商局、卫计局、农林水务局、公安局6个部门开展了手机签批工作,覆盖了企业设立、环评登记表、节能评估登记表、出生医学证明、水土保持方案、临时征占林地、公章刻制备案等审批事项,已累计签批业务339件。三是拓展网上办事大厅应用范围。为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中心将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到新区4个乡镇及所有村级便民服务站,将乡镇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申报范围,基层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足不出村”便可申办新区、乡镇的审批服务事项,切实减少办事成本。截止目前,新区各乡镇已办理网上申报事项3469件,全部实现按时办结。

(三)大胆探索,建立“三证合一”登记平台

为促进投资便利化,中心在政务大厅搭建了“三证合一”登记平台,建立“统一接件、联动办理、一窗发证”的工作机制,大大压缩了办事时限。一是统一工作平台,整合工商、质监、公安、国税、地税等部门审批资源,实现了平台共用、数据共享、同步审批和数据传递零耗时,办理时限由改革前的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缩短到2到5个小时。二是统一申请资料,按照“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窗发证”工作模式,整合相关部门 3 业务流程,制定企业设立统一信息采集表,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办理三证需提供的所有资料,企业设立窗口受理事项后相关部门同步联动审批,减少申请人重复递交资料和往返跑路的次数,节约了办事成本。三是统一工作规范,中心明确专职人员负责“企业设立”窗口事项受理,并协调监督部门后台联动办理工作,充分利用手机签批功能,解决了工商、公安等部门签批时间慢的问题,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办事流程,确保企业设立工作高效开展。“三证合一”工作平台搭建5个月时间,已办理“三证合一”业务329件,工作屡次获得企业肯定。

(四)积极创新,搭建项目集中审批平台

为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中心将原来分散在政务大厅的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国土局、环保局、农林水务局、城管局、安监局和消防支队8个部门窗口集中起来,设立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平台,实现流程再造和资源共享,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全面提速。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平台实行“窗口统一接件、部门联动办理”的工作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极大的提高了审批效率。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平台运行以来,已受理72个项目,涉及95个审批事项,已办结66项,正在办理29项。

(五)深化改革,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作 根据省政府安排,拟在贵安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作,目前该项工作主要由新区政务中心牵头进行。一是及时 4 组织考察调研。中心积极组织人员赴天津滨海新区、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局等地考察学习,了解行政审批局事项划转、办事流程、绩效管理、审批监管、审批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情况,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二是组织起草实施方案。及时组织人员起草并报管委会印发了《贵安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黔贵安管办发„2015‟14号),成立了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重大工作。三是修改报批组建方案。研究起草《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方案》和《贵安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试点工作方案》,积极与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法制办等部门对接,做好方案报批工作。目前,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已批复在贵州开展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作。四是及时开展事项清理。以公布的“权力清单”为基础,组织人员对拟划转行政审批局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按照权力法定的原则,明确新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制定《贵安新区各部门拟划转行政审批局审批事项清单》。五是着手起草相关制度。结合行政审批局的组建起草了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和企业设立等审批制度,制定了《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办法》、《贵安新区行政审批联合踏勘制度》等运行管理制度。接下来,新区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将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将陆续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审批系统改造提升、审批人员筛选配备及办公场所装修改造等工作,力争5月中旬建成对外运行。

(六)加强监管,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政务大厅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制定明确的服务规范,从窗口物品摆放、服务礼仪、着装规范、考勤管理和审批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严肃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作风问题,定期下发考核通报,改进窗口工作作风。二是加强考核管理,牵头制定贵安新区三级政务体系年度考核实施细则,提高窗口部门在新区年度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对窗口单位、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平时检查、月度考核、年度考评的考核机制,及时公布考核排名,有效推进新区政务服务工作。三是加强人员培训,积极组织专家对窗口人员开展公务礼仪培训,在政务大厅开展“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效能,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简称“三比三创”)活动,强化窗口人员“真心热心诚心、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让窗口服务成为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4.2 第2篇

一、贵安新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区位。贵安新区位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贵阳市和安顺市相连的中心地带,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和安顺两市的21个乡镇(现状人口73万人),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具有发展健康产业的天然优势。

(二)目标定位。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要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2014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贵州贵安新区总体方案》,明确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五大战略定位,并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

强调,“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要发挥贵安新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新区既成为经济新高地,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李克强总理在视察贵安新区时指出,“贵安新区预示着贵州的未来。不远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是一座超乎想象的现代化园林城市。要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兴城市”。贵州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贵安新区建设,提出努力打造成贵州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

(三)规划简况。贵安新区总体规划在空间结构上,按照“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布局原则,规划为“一核两区”三大功能板块。“一核”,即核心职能集聚区,包括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天河潭新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两区”,即特色职能引领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分别为平坝新城、乐平产业功能区、蔡官产业功能区和屯堡村寨群落、手工艺遗产群落、水脉林盘群落、滨湖湿地群落。在综合交通系统上,规划对外交通、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慢行与旅游交通四大交通系统,形成“一环四线”铁路网、“两横两纵一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四纵”骨架道路网、核心区“两横两纵”城市轨道网并与贵阳中心城区轨道线网一体化衔接。在生态绿地系统上,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了5个生态保护区、8个绿廊以及94个各类公园。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根据各流域片区的自然特征、发展模式和水环境保护要求,规划提出分区水污染控制策略与综合治理措施,并构建了“一湖五库四河多点”的区域水系湿地网络,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在城市特色风貌上,将新区定位为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结合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文化底蕴、山水格局、生态基底等要素在新区总体层面形成生态都市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湖光山色风貌区、屯堡田园风貌区四大风貌分区。

二、贵安新区发展理念

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率先探索山水城融合、产城景互动、文化特风貌新、生态美百姓富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建成诗意般栖居的“东方瑞士”。

(一)在规划理念上,建设“感性的自然、理性的城市”。感性的自然,就是坚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采用组团式空间布局,城市建设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不“摊大饼”,只“蒸小笼”,推进产城融合、景城融合、文城融合,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理性的城市,就是坚持精心谋划、精细开发、精明增长,创新发展模式,追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城市便利性与宜居性的最佳平衡点,追求城市面积、容积率与人口规模的最优比例,努力打造城市精明增长新样本。

(二)在发展理念上,突出以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以优良生态增强新区竞争力。贵安新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依山傍水,山苍木秀,水活石润,同时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开发建设中,我们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探索建立最安全的生态制度,构筑最可靠的生态屏障,发展最绿色的生态产业,弘扬最低碳的生态文化,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组成的现代山水田园生态城市,绘就“一城山水全城景、百湖千塘串珍珠”的诗意画卷。以特色文化增强新区竞争力。充分保护和发掘新区600年屯堡文化等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打造一批彰显悠久文化的古云盘、古村寨、古街道、古城镇和地标建筑,同时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努力打造历史

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市。以独特建筑增强新区竞争力。充分利用好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做好民族元素的现代表达,精心编制实施新区建筑风貌导则,突出“现代本土、多元融合、清新亮丽、生态智慧”和“绿水、青山、红瓦、白墙、披檐、收颈、竖窗、通廊”的独特建筑风貌,建成一批文化内涵深厚、反映城市精神、体现未来追求的经典建筑。以创新驱动增强新区竞争力。用全球视野谋划创新战略、配置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合作,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大数据、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等方面科技创新和成果就地转化与示范,打造“科技绿谷”。高起点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一流智慧城市。以高端产业增强新区竞争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张扬特色,找准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绿色经济,重点发展大数据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医药、文化旅游等优势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体制、高科技、开放型的新兴产业聚集区,走出一条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的绿色山地经济模式后发赶超之路。以扩大开放增强新区竞争力。围绕推进

产业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当前重点加快综保区、东盟教育交流活动周永久会址、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做好国外产业的引进和培育,深度融入区域高层次产业链分工合作,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以一流的创业环境增强新区竞争力。既一手抓招大引强,也一手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大学生创业和全民创业为重点,努力营造充满机会、开放包容、服务完善的一流创业环境。同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新区改革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一流法治环境,使之成为新区最核心、最显著、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三)在开发理念上,遵循“五先五后”科学化人性化建设时序。“先规划、后建设”,即坚持规划先行,精益求精超前做好各类规划和城市设计,以规划统筹各类项目建设,确保开发建设质量和效益。“先环境、后开发”,即优先推进生态环境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可靠生态安全屏障和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力求土地综合效益最大化。“先安置、后拆迁”,即对整体搬迁型村寨,率先建设一期可安置5万人的12个新型生态智慧社区建设,同时还修建了临时过渡安置房,确保群众在征拆中安居乐业。“先储备、后出让”,即依托

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率先推进农用地转用分离试验,已收储土地2万亩,今年收储土地完成3万亩以上,确保新区建设发展项目需要。“先地下、后地上”,即优先实施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市政配套项目,已建成城市主要路网,同步建设包括中水回用的市政综合管网等市政配套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

三、贵安新区建设主要进展

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拥有国家和省赋予的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同时,新区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城市新区,可以描绘出最新最美图画。立足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贵安新区规划建设,努力在全国新区建设中探新路、作示范。

(一)在规划设计上先行示范。坚持“规划树”理念,按照“建设一流新区必须有一流规划指引”的要求,委托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同步启动42个规划编制,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同时,探索“多规融合”,建立规划与建设同步管控机制,确保“一张蓝图引领发展”。

(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先行示范。总投资400余亿元、总长330公里的城市主要路网基本建成,均高标准建设了绿化景观带和绿道系统;贵安高铁枢纽站明年6月建成投运。以国内一流标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实施公共免费WIFI等项目。可供核心区90万人饮用的小寨水厂建成后可同时提供直饮水。北师大贵安附校、同济贵安医院、同仁贵安医院、英国IHG国际医院等国内外一流教育医疗项目加快推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新城。

(三)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先行示范。重点推进大数据信息产业率先发展,加快11平方公里的“贵安云谷”大数据基地建设,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项目一期及世界上第一条纳米触控屏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三大运营商云计算基地、浪潮大数据创新中心、象网汽配电子商务、北斗导航平台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并与贵阳市一同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西部国际智能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中节能环保产业园、泰豪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国际健康城、世界民族民俗博览城、东盟风情小镇、瑞士风情小镇等项目将陆续建成投运。同时,坚持产业发

展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产业服务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同步建设,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同步打造,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绿水青山是城市最大的财富,也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福利。新区率先全面推进低冲击开发模式,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按照国内最高标准基本建成五个污水处理厂,关闭了21家砂石厂和仅有的2家煤矿,大力实施“十河百湖千塘”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与清华大学、英国建筑研究院合作建设的国内首家生态文明创新园开工建设,发起成立了“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探索建立新区开发生态植被占补平衡等制度机制。尤其重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率先建设“全国首个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考核一体化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全国首个建设前后径流量不增加的国家级示范区、全国首个制定城市开发径流排放管理和收费制度的国家级示范区”,打造国家新型海绵城市建设新样本。

(五)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先行示范。坚持安民富民乐民先行,高起点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实施高中三年免费教育、探索设立帮助农民理财的集合资金信托

计划等创新措施,对自然村寨按整体搬迁、保留提升、分散整合三类推进建设,探索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的新模式。对整体搬迁型探索“一建二转三保四有”的安置模式,“一建”,即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型社区;“二转”,即安置房转商品房,农民转市民;“三保”,即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四有”,即有房产收入、有经营收入、有工资收入、有理财收入。对保留提升型率先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就地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已建成13个美丽乡村。对分散整合型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农民居住分散的村寨进行集中优化整合提升,打造特色小镇。

(六)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先行示范。围绕建成“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目标,推进大学城建设初具规模,同步探索科教协同创新,加快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国家批准建设,北京大学贵安生态文明研究院、微软IT学院落户新区,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启动建设,发起设立了1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和4.5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引进了100亿元的赛

伯乐投资基金,推进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三链融合”,加速向创业城、科技城转变。同时,探索与国际化标准接轨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特聘专家”制度,搭建广泛的海内外引才渠道,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七)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先行示范。重点推进四方面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大部门制,年内争取设立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率先在全省晒出“权力清单”和实施19条商事登记改革措施,行政审批事项从700多项精简到149项,开通了新区、乡镇和村三级联网的网上办事大厅,在全国行政审批最少、手续最简。开发模式改革,以“去政府融资平台化、去园区行政化、去投资债务化”为重点,大力探索创新企业化、市场化融资开发模式,改变过去以负债性融资为主要来源的债务性投资模式,大力推广以各类基金直接投资、PPP模式等为主的债权性投资模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年内力争组建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各类基金,同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园区运营管理改革,按照“政府授权、企业管理”的原则,探索设立了3个企业化园区管委会,与园区管理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展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打造现代化、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新型产业园区。对外开

贵州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 第3篇

业主责州省贵安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贵州省贵安新区车田村

设计单位西线工作室

合作单位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功能村史民俗展示.图书阅览.工艺培训.公共展廊与外部公共空间

用地面积6 765 m2

建筑面积715 m2

建筑层数局部2层

建筑高度3.3 m~7.2 m

建筑结构石砌

建筑材料:车田村当地青石

项目负责人:魏浩波.谢劲松

建筑设计:魏浩波, 马宁.殴明华

结构设计:李元平.杨小强

设备设计:石洪波

甲方代表:刘哓星

施工单位:当地石工+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2月

建成时间:2015年5月

图纸版权:西线工作室

摄影:谢劲松

车田村文化中心项目试图通过"一组生成秩序”套场所制造工艺"+"―类公共生活模型'’的组合拳般的工作方式的实践性探讨.逐步以理性的专业手段.在当代生产条件下摸索接"地气"的工作方法.其最根本目的系:寻找"合理化"的普适性空间生产方式与关注"情感"的传统村落达成特定默契的工怍手段.建立一种技术为生活世界服务的工作模式。

一组秩序:空旷的平行交集

车田村文化中心坐落在贵州省贵安新区车田村中部蜿蜒的三岔河的南部.约十余亩荒弃的空旷用地.是这个山地村落中极为难得的石质开阔地."空旷"这个特有的场地属性是设计发展中必须确保的基本品质:其次, 此开阔地系由南向北逐层退台跌落的平行关系、由西北向东南的渐次下吊的平行关系.以及由西南平行滑向东北的三组不同朝向的层叠的山地平行秩序呈角度的交接处:据此将文化中心分解为开阔的外部空间体系与偏安一隅的内收的建筑实体两个主要部分.以贯彻场地的平行秩序与空旷特征。

位于基地东北处的开阔的外部空间体系.以一组平行的台地、矮墙.石墩等将南向的退台平行关系延展至北侧河岸.组织成空旷的有活动性与回忆性的风景场.质感倾向为硬质.点几丛竹.泼几棵东倒西歪树.应景环围的曲水.对岸的青山.参差的屋面, 河面的残桥.共同成就一种回味与沧桑的意境。

而建筑实体则被压缩在用地西南角局促的梯形地块.其用意有三:一是为了确保用地原有的空旷特征, 建筑主体刻意偏安一隅:二是f F为过渡空间体.缓解与西南部道路的紧张关系.屏蔽西南侧杂乱环境对开阔地的影响, •三是该实体受陡坡与村落西北向平行关系的影响.空间控制秩序被蓄意处理成三组条形房间与三组条形院落交替的西北向行列关系.同时.两侧开着有规律竖窗的山墙面则分别照应西南向山坡上的平行1关系与河对岸的东北处山头.,

—横贯东西的水渠.弓I水的同时将偏安西南隅的建筑实体弓I入东北部空旷的外部空间体系中.将这两个分离的部分扭结成一组空旷的平行交集。

一套工艺:场所群生产

文化中心的场所生产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以纪念性空间.约定俗成空间或特别的功能类型空间生产特殊的场所意义。外部空间体系执行方式一.由三个场所层次构成。

其一.由河里的水车.横贯用地东西的水渠墙.与置于用地中部的水井共同建构了外部空间体系的空间控制骨架.这个背景骨架是可以讲故事的:它以特定的物的方式将车田村因由水车灌溉生存发展的历史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传统组合, 达成某种"不忘本‘’的场i也总意志。

其二, 沿着水渠墙骨架.由东向西将大空间分解成若干平行的中小空间群.各空间单元因就不同的主体内容生产不同的场所意义:临河的东端条带.以九根石柱阵列的空间体点明此地曾是九龙坡"的传说地, 从而生产信仰场地:而位于中部的苗戏台则营造出某种诗性的苗戏场景:北端高低错落的棋台自然成就高手论道的气场……。

其三.各中小空间单元可依各时节与各时辰的村落公共活动的内容与规模组合调节成相应的场所状态:"九龙坡"与水车、水渠墙的组合就可达成祭天祭农的场所:戏台与观演地则可转换成有戏剧感的传统婚庆场地.与孩子们飞车走秀的舞台……。

方式二, 以特定氛围的制造, 刺激感知体, 引发场所共鸣:这类"氛围制造”的方式被应用于建筑室内生产场所, , 建筑的屋顶漫着红光、黄光与白光.石砌的墙体清幽幽的.挂在墙头的铁板能敲打出浑厚的顏声, 这是以三种特别的材料系统配置所激活的场地质感。

系统一系400 mm厚的石头墙系统:当地传统干抹法+通用构造柱组合的石砌工艺.编制意味强烈.深青色的片页岩石几乎被兜在暗色石缝网中似的.颇有些森佩尔 (Gottfried Semper) 所说的编织性墙体的原始感.在这样类编织体系营建下的室内.竟然有种有条不紊的理14与冲动的感性交错的冲突感:从建构层面分析.从传统石工中不用灰缝的干抹做法, 过渡到墙体中部水泥砂浆砌筑.两侧50—100 mm干抹的构造.系通用建造条件下综合考虑结构稳定性与老工艺再现的特别处理方式, 这种方式隐含着对古老手工石砌做法的敬意……。选用当地石材建造石头文化中心用意有三:当地石材是当地传统的建造材料.有历史记忆, 有利于场所感生产;亦是对当地石材质地与生产水平的展示与推介:探讨传统石砌工艺与通用生产技术结合的可能:总之.石头墙系统的作用是建立一个稳定而内向的有记忆质感的物质性实体空间。

系统二系彩色透明夹胶玻璃系统:由置于屋面与立于墙体的两种方式组成:通过彩色天窗彳等贵州地区多变的自然光源状态调整为比较确定的恒常的室内面光源状态:透过立于墙体中的彩色玻璃点群对外风景的色彩过滤.生产出特别的观察意境:在此.彩色玻璃系统的作用系生产一种特定而可控的光氛围。

系统三系黑色金属系统:由挂在石头墙上的5 m m厚的平面铁板群.与作为天棚吊顶的铝合金隔栅一同构成, •平面铁板群用于各类展示背景.铝合金线条隔栅集则帮助达成一整体性的露明造的连续天棚.二者共同形成统一的内部装饰系统.这类很工业化的刚性材料与原生石材通过撞击出声音般的联想.拉开了时间的距离:这黑色金属系统暗示了多种制造工艺与有差异的时间性并置的事实.,

三个系统各司其职.围合的石头空间.特殊的光环境、金属对石头的击打声一起制造着鲜活的场所感.这些是原生的.工匠的、工业化的.光的断片.它们在以建构的方式传达着场所的意志。石头房子的平面布局由两部分组成, 中部为平行的功能体与院落:外圈为一环半开放的公共走廊, 其空间原型为车田村拾级而上的巷道+各家门前的"摆龙门阵"的空间的组合.这一空间体配合三个材料系统.有效地生产出多样化的室内公共空间场所群。

一类生活模型聚落公共性再构造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4.2 第4篇

工作简报

2015年第12期

高峰中心小学 2015年12月6日

我校隆重开展2015年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法制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在国家宪法日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学习宪法系列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宪法晨读、各班召开“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主题班会、各班出一期法治宣传主题的班刊、用LED显示频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全校师生进行守法宣誓、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12月4日上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各班学生进行了宪法晨读;下午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老师介绍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设立“宪法日”的目的和意义,让大家领悟到“宪法日”的设立,昭示了国家依宪治国的决心,有助于提升学生宪法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12月3日下午,在李友慧副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紧握右手在国旗下进行庄严宣誓,全体师生表情肃穆,齐声随领誓人逐句复诵誓词,雄壮而响亮的宣誓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宣誓完毕后,紧接着是贵安新区法律事务所的邹冰洁老师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讲述国家宪法日确定的时间及目的,给师生讲解了有关宪法的相关知识。

贵州省贵安新区简介 第5篇

一、地理区位

贵安新区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贵阳市与安顺市相连的中心地带,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市花溪区、清镇市和安顺市平坝县、西秀区的20个乡镇,现状人口73万人。

交通区位优越。贵安新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包昆通道纵轴南部,北接成渝都市群,南望东盟自由贸易区,处于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中间位置,是连接大西南与泛珠三角的枢纽区域。境内沪昆铁路、沪昆高铁、厦蓉高速、贵广高速等快速通道横贯全境,使整个西南地区进入贵安新区辐射半径,三小时通达贵州周边省会,六小时抵达出海港口;东西两侧分别有龙洞堡国际机场和黄果树支线机场,使贵安新区成为连接南亚、南亚和长三角、京津冀之间的重要航空枢纽。

生态环境良好。贵安新区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200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12.8—16.2℃。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地势平坦,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湿地面积占24%,地表河流域面积占80%,自然风景区面积占24%,森林覆盖率达42%。温和湿润的气候、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洁净的水资源,稳定的地质结构,使贵安新区具备了发展健康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的天然优势。

旅游资源丰富。贵安新区及周边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富集,地处世界级的黄金旅游带,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1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使贵安新区具有打造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的突出优势。

二、设立背景及目标定位

2012年,国发2号文件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随后国务院批复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批复的《贵安新区总体方案》赋予了五大战略定位,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贵州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贵安新区,提出要“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努力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贵州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

三、总体规划简况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以“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为布局原则,形成“一核两区”空间格局。“一核”,即核心职能集聚区(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天河潭新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两区”,即特色职能引领区(平坝新城、乐平产业功能区、蔡官产业功能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屯堡村寨群落、手工艺遗产群落、水脉林盘群落、滨湖湿地群落)。规划了八大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重点打造大数据、高端电子信息制造、高端特色装备制造、高端文化旅游养生、高端服务业等现代产业集群。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对外交通、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慢行与旅游交通四大交通系统,形成“一环四线”铁路网、“两横两纵一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四纵”骨架道路网、核心区“两横两纵”城市轨道网并与贵阳中心城区轨道线网一体化衔接。

生态绿地系统。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的生态绿地系统和“一湖五库四河多点”的区域水系湿地网络,规划了5个生态保护区、8个绿廊以及97个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公园、防护绿地、绿化广场等。

城市特色风貌。贵安新区定位为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规划形成生态都市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湖光山色风貌区、屯堡田园风貌区四大风貌分区。

四、组织架构

决策层。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决定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解决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中 的重大问题和其他重要事项;组长由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担任,副组长由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省委副书记李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谌贻琴,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秦如培担任。

管理层。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是省委、省政府派出的正厅级机构和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行使市一级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职权,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统筹协调贵安新区规划、开发、建设工作,统筹政策制定、产业布局、对外宣传推介;组织、领导贵安新区直管区经济发展、开发建设,全面管理贵安新区直管区各项社会事务。

开发运作层。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属省大一型国有企业,承担贵安新区直管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以及基础产业融资、投资、建设和资本运作等工作。

五、开发建设情况

贵安新区2012年11月底正式启动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发建设各项工作起步迅速、开局良好。高效扁平化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组建了11个“大部门制”内设机构,探索实施雇员制,实施了投融资、开放型经济、人才科技、财税金融、招商引资、生态文明、行政管理等一系列改革,纳入政务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69项,全面推行企业注册“零成本”、“零首付”等19条商事登记改革措施,打造“审批少、成本低、机制活、效率高、服务优”的一流投资发展环境。规

划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按照“规划树”理念,同步开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片区控规编制,目前高起点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20余个专项规划。规划中注重统筹规模与品质的关系,在空间上采取“组团式布局、弹性结构控制”的原则,在开发建设上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格局。同时,新区与总体规划编制单位中规院建立了现场项目组和协同工作机制,实施规划与建设同步管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总长220公里的“八横四纵”骨干路网2014年将全部建成通车(其中黔中大道一期已于2013年6月建成通车),同步推进一批市政配套、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平台迅速搭建。规划建设32平方公里电子信息产业园、22平方公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在建厂房31万平方米,配套综合体15万平方米。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云计算中心等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产业项目落户新区,今年将投产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截止目前,与美国、瑞士、台湾、香港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签订重大招商项目合同投资总额1000余亿元。大学城建设进展较快。围绕建成“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按照“优化一期、提速二期、启动三期”的工作思路,推进一期5所高校4.4万学生顺利入驻,开工建设二期3所高校和一批景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落户大学城,引进总投资450亿元的三个配套综合体,其中大智汇综合体已开工建

设。城乡统筹初见成效。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及配套政策,推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投融资、土地产权、社会化组织六大平台建设,以及城乡规划、基础设施、户籍管理、社会管理四个一体化。2013年基本建成13个美丽乡村和开工建设2个精品旅游景区及5个贵安小镇,将在三年全部建设完成美丽乡村,打造“城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城市”。

2014年,贵安新区将按照“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开放带动、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产城一体、坚持山地特色、坚持生态优先、坚持保护文化”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两大关键”,着力加快产业园区、生态新城、开放平台、生态环境、安置小区、美丽乡村“六大建设”,组织实施“百项工程”,全面提速新区建设发展。

六、投资发展优势

政策优势突出。贵安新区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国家赋予了金融、财税、投资、土地、人才、科技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特殊政策,贵州省委、省政府近期将专门出台支持贵安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贵安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总体方案,“政策洼地”效应凸显,必将全面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同时,贵安新区实行两级扁平化管理模式和大部门制,行政审批事项全国最少,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全程代办等措施,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提速70%以上。

产业优势明显。依托资源禀赋、后发优势和中国通信三大

运营商云计算中心、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等引领性项目,贵安新区将重点打造“大数据、电子制造、休闲旅游”三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产业,“会展、文化创意、高端装备”三大在国内有影响的产业,“金融、物流、总部经济”三大在区域内有影响的产业。同时,坚持产业融合、产城一体发展,实现现代产业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

要素成本较低。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贵安新区劳务成本低,为入驻企业打造产业链、区域性销售渠道和开拓原材料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贵州电力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的起源,工业用电平均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同时贵安新区拥有电力直供先行先试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低价稳定的电力保障。贵安新区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享有特殊政策,在开发低丘缓坡、土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土地开发成本较低。

上一篇:如此春天七年级作文下一篇:敬茶改口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