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4-06-14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精选13篇)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1篇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市长

2007年8月17日

尊敬的江丙坤副主席,黄大洲先生,尊敬的海协会李炳才副会长、农业部李永华主任,尊敬的省政府申立国副省长、省政协王涛志副主席,尊敬的中央、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八月东极,繁花似锦,凉爽宜人。由黑龙江省台办、黑龙江省农委、台湾省农会和佳木斯市政府主办的龙台农业合作论坛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此次论坛的东道主,中共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248万人民,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对论坛举办给予指导帮助和付出辛苦努力的国家、黑龙江省和台湾方面的有关部门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一世纪是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手足情深。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是我们美好的憧憬和真诚的期盼。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黑龙江与台湾农业的合作及展望。目的是共同研商两岸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及农业合作的前景,深入探讨黑龙江和台湾农业合作与发展的新途径、新领域,海峡两岸合力搭建面向俄罗斯等东北亚及欧洲各国的经贸与科技合作平台。

佳木斯与台湾农业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泛的合作空间。佳木斯农业是典型的规模型农业,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的三江平原,土质肥沃,耕地集中连片,被誉为“中国粮仓”;川流不息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和纵横交错的百余条内河及中国最美的三江湿地,为水作和旱作农业提供了生态屏障;这里保留了较好的原始生态,发展有机、无公害食品潜力巨大,出产的高油大豆、优质绿色水稻享誉国内外;近10家科研院所、较雄厚的农业机械设备和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为接纳台湾先进技术,实施专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这里与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犹太自治区毗邻,五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一个国际空港使“黄金通道”功能日益显现,拓展了“欧亚大陆桥”。与我们南北相望的台湾是典型的精致农业和标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在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市场营销上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台湾农业所具有的投资优势和市场开发能力对佳木斯农业发展弥足重要。正是这种一大一精、一南一北、一热一冷所形成的资源与技术、区位与资本的差异和互补,决定了我们之间合作空间广泛,互利共赢前景美好。近年来,佳木斯与台湾的合作已经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两地各层次间交往不断,高层互访,主管部门交流越来越多,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农业投资合作不断加强,一些项目已经落地。台湾独资的浚裕农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台湾冠力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入驻了我们辟建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试验区的功能,力争近期内在瓜菜、水果、花卉等特色农业合作上取得突破。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首届龙台农业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遇。我们将充分应用本次论坛的成果,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超前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与台湾地区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两地农业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作为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经过与台湾农业界的共同努力,把佳木斯建设成走在全国前列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试验区。我们也真诚地企盼,各位领导和来宾,继续对佳木斯农业的发展给予指导支持,海峡两岸各界有识之士来佳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与我们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共赢,在区域合作互动中共同发展,在打造龙台农业合作的平台中创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本届论坛必将为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推动龙台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两岸人民,造福中华民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预祝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圆满成功!

祝愿各位嘉宾在佳期间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在台商欢迎酒会上的致辞

(2007年5月13日)

尊敬的黄大洲先生及夫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美好时节,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以黄大洲先生为团长的一行台湾贵客。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及248万佳市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几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活动的开展和项目带动的实施,我市与台湾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签约项目日益增多,引进资金不断增长,合作成果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已落实合作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08亿元人民币。共接待台湾6个团组近100余人次。特别是去年,国民党副主席江秉坤、原行政院院长萧万长及黄大洲先生等台湾政届重要人士分别率团莅临我市,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合作。去年5月,我也率团成功地对台湾进行了互访,访问期间,我们与台湾企业家进行了交流和洽谈,特别是成功的签定了大力加湖鲟鳇鱼养殖基地、汤原地热开发、哈鱼岛开发等一系列项目,签约额达9600万人民币,成果丰硕。实践证明,我们双方的合作目前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走向更加成熟的新阶段。这些友好合作的成果有力地带动了佳木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佳木斯正在成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最受台商关注,合作潜力最大的热点地区。

佳木斯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中俄战略合作升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黑瞎子岛的回归等机遇的到来,佳木斯正把外部机遇与自身后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实施“一城、三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城”,就是要把佳木斯建设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现代化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倾力提升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创业投资中心两大区域中心能力。“三基地”,就是建设现代农业一体化基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依据长远发展战略,未来佳木斯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新能源、木林加工、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为了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合作,我们正致力发挥优势,以建设北方昆山为目标,努力把我市开创成为黑龙江与台湾合作项目最多、速度发展最快、共赢局面更佳的区域。

我市与台湾虽相距遥远,但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双方在农业、工业、旅游、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合作的美好前景。我们将建设海峡两岸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推动双方在科技推广、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我们将利用我市的对俄地缘优势,联手台湾客商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南方地区受到发展要素等制约的条件下,为台湾企业的发展拓展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借鉴台湾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扩大在管理、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并深化各个层面的交流往来。这次黄大洲先生来访,我们将成立佳木斯市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会,这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扩大合作,促进交流的平台,我们将支持协会的发展,使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8月,我市将举办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共同探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此,我们诚挚地向在座的各位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届时光临。

尊敬的黄大洲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两地合作的辉煌,展望未来,我们的共赢的前景无限广阔。借此机会,我衷心地希望在座各位朋友、各位企业家能经常来我市观光旅游、洽谈合作、创业发展,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优良的环境为各方宾朋提供最佳创业舞台,佳木斯政府郑重承诺并请大家相信,投资佳木斯就会赢得更多财富,投资佳木斯就是投资美好未来!最后,让我们共同举杯,为各位企业家的宏图大展、为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干杯!

谢谢大家!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2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12年8月27日)

尊敬的乌干达副总统爱德华·塞坎迪阁下,尊敬的布隆迪第一副总统泰朗斯·西农古鲁扎阁下,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与大家共商中非合作发展大计。非洲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大陆,也是一个富有蓬勃活力的大陆。非洲正在加快发展,中非合作前景广阔。深化中非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水平。本次论坛对推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中非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非双方在争取民族解放、谋求国家振兴的进程中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中非关系步入硕果累累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比2000年增加15倍;中国对非投资累计已达150多亿美元,合作项目遍及非洲50个国家;中国对非援助总额达到1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从一个侧面表明,中非各层次的交流合作日益热络,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历久弥坚。

中非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中非在发展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非洲有24个国家属于中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还有29个国家处于低收入水平。中国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中非合作是面对相似发展境遇和共同发展使命而开展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成长性。这种合作是中国和非洲携手振兴经济、共谋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国际社会更加关注非洲,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也有助于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与持续繁荣。

中非合作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合作。非洲有50多个国家、15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等,共同构成了多彩的非洲,这反映了世界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都是国际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在对外合作中,应当尊重各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努力,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乐见并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参与和推进非洲的发展建设,努力维护非洲地区和平稳定。

中非合作是互为机遇、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国和非洲人口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1/3,近年来双方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和非洲经济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中国成熟适用的技术设备、相对充裕的资金与非洲国家的市场容量、人力成本、资源优势相得益彰。中非双方在推进合作中注重优势互补、各展其长,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对方的发展之中,给对方带来的是机遇。这种合作是扩大利益汇合点、共同发展与实现双赢的合作,是兄弟般的伙伴合作,是切实造福中非人民的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因而是可持续的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与变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并呈长期化趋势,正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同时,贫困、疾病、战乱、灾害等诸多问题给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稳步上升。新的形势下,中非双方合作既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更具有乘势而上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潜力看,中国正在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非洲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有很多发展的商机;中非经济持续增长会进一步催生合作的内在要求。

——从结构调整看,中非产业层次各异,都在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具有很强的匹配性。

——从相互开放看,中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非洲国家正在加大资金、技术的引进力度,相互需求在增多;中非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蕴涵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面向未来,双方应把握机遇,登高望远,以建设性态度深化全方位合作,把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关键是要“互信”、“互利”、“互动”。

第一,增强战略互信。这是中非友好合作的坚实保障。双方应立足共同战略利益,光大传统友谊,加强高层互访,促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继续扩大中非政党间、立法机构、地方政府等多层面交往,增进政治互信。中非应携起手来,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仗义执言,在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增进协调。

第二,实现经济互利。这是中非友好合作长盛不衰的动力。中非经贸合作应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更加注重农业、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非资源领域合作与开发,并与资源领域合作齐头并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福祉,更

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双方共同努力,把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协议和相关合作项目落实好。

第三,促进人文互动。这是中非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近年来,中非人文交流异彩纷呈、卓有成效。去年中国赴非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目前非洲在华留学生超过2万人,中国已累计为非洲培训4万多名各类人才。双方应继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密切青年、妇女、民间团体的联系,促进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动。

女士们,先生们!

中非地方政府合作已经走过30个年头,成为中国同非洲国家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非之间共缔结了110多对友好城市,合作领域从最初的人员交流、代表团互访,逐步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不仅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使中非人民直接受益,也把中非友谊从高层向基层、从政府向民间延伸,为中非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方愿一如既往同非洲国家加强地方政府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今后5年,我们将积极推动中非友好城市数量再翻一番,为非洲培训更多的地方各类人才。互学互鉴,促进双方互派1000名地方管理人员、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到对方国家访问交流。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非振兴发展的征程将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非人民的手会握得更紧,中非合作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最后,祝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3篇

金秋九月,我们在乌兰巴托迎来了“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成立暨首届中俄蒙三方智库国际论坛”。我谨代表中方智库, 向莅临论坛的领导、来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的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一倡议得到了普京总统和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的积极响应。借助论坛平台,加强三方智库的交流合作,对落实三国元首共识,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意义重大。

内蒙古作为与俄罗斯、蒙古国的近邻, 我们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源相亲,友谊源远流长。地区间友谊不断深化,与俄、蒙缔结友好地区关系分别达到9对和10对。 我们经贸往来也不断深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开放口岸达到16个,2014年内蒙古与俄罗斯和蒙 古国实现 进出口总 额71.5亿美元, 占内蒙古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加上我们三方产业互补性也比较强,可以说,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光明。

这次论坛的举办,是中、俄、蒙智库间交流的一件盛事。与会代表既是中俄蒙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也是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大家借此机会,围绕“文明互鉴 · 思想交流 · 政策沟通 - 携手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主题, 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探讨研究,能够促使我们三国合作迈上新台阶。

我相信,以本次论坛为起点,“中俄蒙三方智库国际论坛”将成为三国人文交流的有效平台和增进三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 我相信,本届论坛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我期待着聆听各位的真知灼见。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4篇

在此,我谨代表论坛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各部门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人事部、总参谋部院校教育行政局等国家和军队机关的领导同志,以及中国科协常委刘恕教授、以及其他嘉宾给予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0年,针对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机构改革调整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为交流继续教育先进经验,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搭建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平台,使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与思想的沟通,理念与理念的碰撞,经验与经验的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睿智,启迪思路,共同促进继续教育的繁荣与发展。由上述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并于2000年、2002年成功举办了两次年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特别是去年 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办的“论坛”2002年年会上,发起单位一致认为,“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作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的一个良好形式和有效载体,对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四家发起单位一致同意,要“把论坛作为一项事业来抓,一直办下去”,并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并在《继续教育》杂志增设“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专栏,发表高水平的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文章,从而提高“论坛”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截至9月底,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150余篇。其中在《继续教育》杂志发表80篇。这些论文涉及到继续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既有对继续教育发展宏观趋势的预测,也有微观案例的分析;既有对地方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规律的探讨,也有对军队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工作特点思路的概括;既有对继续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有对继续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些文章将有力地保证论坛年会的质量和水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描述时,捉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同时,对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根据这个新要求,按照本次年会确定的主题,本次年会将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交流探讨:继续教育基本

理论创新;继续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政府职能转变与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对继续教育创新的作用与影响;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下的继续教育和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等。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东道主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和这次年会的具体承力、单位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承担着为全军培养武器装备指挥管理人才、为国防科研试验系统和军事航天系统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指挥管理人才的任务,具有军事任职教育、博土、硕士、本科、专科等多个办学类型和层次,在校学员达3100人。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等高职人员200多名。

这次论坛的具体承办单位——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已有24年的历史,原来隶属于总装备部司令部,1999年起转隶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该中心形成了一条具有总装特色的继续教育办学之路,在军队和国防工业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示范效应。中心主办的《继续教育》杂志是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期刊。

在长期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第一,继续教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人才素质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部队官兵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新世纪备受重视。在办学实践中,我们牢固树立了人才就是战斗力、继续教育提高战斗力的观念,把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个重要环节来抓。紧紧跟踪武器装备和国防科研试验的前沿,策划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内容,瞄准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研试验任务需要,及时、超前地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继续教育要立足实效,健全体系。继续教育是面向高层次人才,针对工作实践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继续教育”这个名词是从“继续工程教育”发展而来。近年来,我们根据继续教育发展形势,把继续教育培训对象从专业技术干部发展延伸到指挥管理干部,建立了包括指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在内的面向总装全体干部的完善配套的干部培训体系,使之成为总装部队干部培训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学院来说,指挥管理干部开办了连晋营、营晋团、团晋师的培训班;专业技术干部开办了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的职称培训班。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对象,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第三,继续教育要依托社会,整合资源。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培训单位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培训活动。为此,我们在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依托社会、整合资源,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特色。我们的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在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人才、科技、信息优势,依托军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在组织培训办班过程中,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军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学资源,保证了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虽然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一点成绩,但与实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3年年会,加强与军地高等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开展继续教育的思路;虚心向地方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取经,学习好的经验,以推动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走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沟通促进了解,交流促进进步,合作促进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年会,开成一个畅所欲言、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大会,一个求真务实、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大会;—个开拓创新、积极谋求发展方略的大会。通过大会,在政府与企业,军队与地方,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交流继续教育工作经验,整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探求继续教育发展方略,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共同把继续教育事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5篇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

(2008年7月30日广西北海)

尊敬的全国政协郑万通副主席,历无畏副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家旅游局和邵琪伟局长对“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一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成为国家区域开发战略,这对推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特点。泛北部湾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多样性强,具有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有利条件。中国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国家整体战略部署,积极支持和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旅游发展,并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协同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继续完善《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北部湾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纲要,推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吸引力强的区域旅游品牌和产品。

二、以北部湾区域旅游规划工作为基础,推动泛北部湾各国和地区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行业组织、旅游城市和旅游企业之间开展务实合作,建立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机制。

三、积极推动和加强整合营销,充分发挥中国国家旅游局18个海外旅游办事处的作用,加大全球旅游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打造北部湾国际旅游品牌。

四、继续推动泛北部湾旅游通道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北部湾经济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和区域旅游功能的完善,推动建设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目的地。

五、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主题活动,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合作。

六、继续支持广西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帮助培养一批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多语种旅游服务人才,以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女士们、先生们,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复杂形势,本届论坛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沟通、合作、繁荣”这一主题,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的研讨和达成的共识,必将有力地推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发展,共创中国—东盟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6篇

2014年5月28日

尊敬的甘肃省省委书记王三运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讲。

亚洲合作对话(ACD)是面向亚洲的重要政府间对话与合作机制。成员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的31%,总人口占世界的59%,经济总量占世界的35%。成立12年来,亚洲合作对话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凝聚亚洲共识、弘扬亚洲精神、推动亚洲合作的重要平台。

当前,全球经济中心不断东移。亚洲不仅与北美、欧洲一道,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也是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与历史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崛起不同的是,亚洲的复兴与发展并非单个国家的崛起,而是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的群体性的发展。

亚洲的发展,植根于亚洲传统文化,继承了亚洲人民联合自强的传统。20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我们不仅实现商品技术的互通有无,也实现了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对话和交融,促进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谱写了人类历史灿烂的篇章。这是一条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友好之路,更是团结亚洲国家的心灵纽带。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对于推动亚洲的共同发展,再创亚洲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地区国家表示欢迎和支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主要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古代丝路精神,进一步促进亚洲国家相互了解与信任,推动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建设,为亚洲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做贡献。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既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亚洲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仍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的不平衡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促进东西部的资源和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更需要挖掘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的潜力,实现与周边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近年来,亚洲区域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亚洲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任务很重,地区国家发展差异较大,次区域相互联系也不够紧密,区域发展与合作仍面临很多挑战。“一带一路”倡议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次区域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对外合作,改善地区贸易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的合作发展理念,并不是要另起炉灶,建设一个新的多边机制。这一倡议对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的,不局限于传统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合作的重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欢迎各国积极参与,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得以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亚洲国家的共同事业,需要地区各国的广泛参与。作为泛亚合作的重要平台,亚洲合作对话涵盖了多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维护亚洲和谐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地区的发展。当前,亚洲总体发展保持稳定势头,但地区国家间仍存在信任赤字。增进各国理解与信任,凝聚地区共识,是我们面临的长期任务。李克强总理在出席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出要推动建设亚洲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我们要充分利用亚洲合作对话等地区平台,加强高层交往与对话,夯实泛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共识,固本强基。

第二,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实现亚洲的繁荣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经贸合作也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我们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推动建设亚洲自贸体系,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亚洲合作对话成员国在市场、资源、技术上各有优势,我们应利用相互毗邻的地缘优势,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亚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促进亚洲互联互通,深化地区利益融合。互联互通是推进亚洲合作的基础。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但融资问题是最大的瓶颈。为推动地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中方已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有关筹建进程进展顺利。中方欢迎亚洲合作对话成员国积极参与有关磋商,并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我们的目标,不仅要促进各国基础设施的对接与联通,打造贯穿亚欧大陆的综合基础设施和交通通信网络,同时也将积极推动信息分享、政策协调、技术交流,实现地区国家的全方位联通和利益融合。

第四,加强能源环保合作,推动亚洲经济转型升级。亚洲既是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地,也是重要的能源消费地。各国能源生产结构、能源需求和技术互补性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能源消费国与生产国的对话,共同维护地区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探讨建立区域能源储备,完善交易机制和平台建设,保障亚洲能源可持续供应。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强环保合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第五,推进人文交流,实现亚洲的民心相通。邻居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我们要利用亚洲合作对话平台,进一步加强地方、智库、媒体和青年的交流,增进对彼此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亚洲文明和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智慧。我们要充分挖掘丝绸之路的历史人文内涵,推进旅游、文化、艺术、考古、体育、卫生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巩固区域一体化的人文和社会基础。

甘肃省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本次论坛在兰州举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论坛以丝绸之路务实合作为主题,以促进各国在互联互通、能源、环保和人文等领域合作为目的,契合时代精神和各方需求,我希望大家畅所预言,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合作对话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在周易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7篇

(2012年8月25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渭水浩浩,周原膴(wu)膴!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盈枝的美好日子,今天,首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在古都西安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岐山县委、岐山县人民政府对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及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诸位不辞艰辛,不远千里,弘扬周文化,研讨周易学的可贵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周易之于中华,犹如圣经之于欧洲,古兰经之于阿拉伯,是一部历久弥新、蕴含万象的思想宝库,是一部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传世典范,是圣贤大儒修身治国、内圣外王的精神家园,是厚德、自强、和谐、包容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华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龙脉所在。

岐山是周室肇基之地,西周在这里由蕞(zui)尔小国开创了八百年王朝传奇。周城周墓、青铜周礼、周易甲骨,随时激发着人们破解千古之谜的冲动,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传统礼仪到处折射着华夏文明之光。过去人们有一种认识,即“文王拘羑(you)而演易”。实际上,被拘时的恶劣条件和艰苦环境很难完成八卦的演绎,或者说他的思考可能在羑(you)里,他的实践探索、升华整

理在西岐。2004-2008年,在岐山周公庙附近出土的7600多片甲骨中,一片刻有“周公贞”和一片刻有“文王”的甲骨片就足以证明:岐山就是周易的发源地和摇篮!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生生之易也,凤鸣岐。悠远深厚的历史让人神往沉醉,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更需探索开拓。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已吹遍神州大地,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人推崇和弘扬。《周易》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举办这样一个论坛活动,就是弘扬周文化,传承礼乐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我们也相信,通过活动的开展,一定会把周文化、周易的神奇魅力和深厚内涵展示给更多的人,一定会把挖掘周文化、研究周易学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周易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的心魂,她与“厚德、仁爱、包容、求实”的岐山精神紧密吻合。热情、淳朴、善良的岐山人民在文王故里、甲骨文之乡,以周礼恭候着各位嘉宾的光临!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8篇

“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4年年会今天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心,对本次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继续教育处付跃钦处长在百忙中莅临大会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周济同志、对三家主办单位的领导以及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领导和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举办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开展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是推进继续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促进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学院走过了一个以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重,再到以军事任职教育为主的发展历程。学院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组建于1978年,前身是国防科工委干部学校。在2003年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上,学院被定位为军事任职教育院校,承担着为全军培养武器装备指挥管理人才、为国防科研试验和军事航天系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几十年来,学院积极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始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快速发展,构建了以军事装备、军事航天、信息工程为特色的一批在全军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学科专业;形成了航天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发展与关键技术研究,装备指挥以及空间作战理论研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在天基综合信息网;分布式航天器、激光推进技术、空间信息对抗等研究方向上具有国内和军内优势、承担了一大批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等研究项目,造就了以中科院庄逢辰院土为代表的一批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建成了我军唯一的运载火箭测试发射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实验室和“电子技术”等教学实验室;学院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士官等多个层次,先后培养学员4万余人,开办各类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干部8千余人,已经成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成立于1979年,1999年由总装备部司令部转学院靶场管理系,这次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该系成为我院装备采办系,对外仍称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也就是说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25年来,总装首长对继续教育中心建设与发展十分关心,经过不懈努力,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好的教员队伍,为国防科研试验部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继续教育领域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62期,培训干部两万余人。特别是主办的《继续教育》杂志,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年《继续教育》杂志被确定为全国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几十年来的继续教育工作,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一是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第十五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我院被定位为军事任职教育院校。军事任职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实际上也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干部培训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是军事任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军事任职教育是我军军事教育发展的方向,军事任职教育院校也将成为我军院校的主体。承担军事任职教育对院校学科专业水平的要求更高了,对院校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军事任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始终站在军事变革的前沿,紧密围绕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才能担负起全军唯一的军事装备人才任职教育的重任。

二是要调整完善,健全体系。近年来,我们根据继续教育发展形势,把继续教育培训对象从专业技术干部延伸到指挥管理干部,建立了包括指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在内的,面向总装全体干部和面向全军武器装备管理干部的,比较完善的干部培训体系。目前,仅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每年举办面向各类、各层次的指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班30多个班次,培训学员1400多名。

三是要立足实效,分类培训。我军部队干部构成复杂,专业种类繁多,职务层次、岗位层次不一,要使培训卓有成效,就必须分级、分类、分层培训。就学院来说,指挥管理干部开办了连晋营、营晋团、团晋师的培训班,专业技术干部开办了初级晋升中级、中级晋升高级职称的培训班。同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同岗位的培训对象,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四是要依托社会,整合资源。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培训单位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培训活动。为此,我们在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依托社会、整合资源,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特色。多年来,我们发挥北京地区人才、科技、信息优势,依托军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先后与北大、清华、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等地方、军队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依托和利用这些单位的教学资源,提高了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推动继续教育事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4年年会,进一步加强与军队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军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思路和办法;希望地方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传经送宝,不断推动学院的继续教育走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9篇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12月13日下午在北京闭幕。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分别在论坛上致辞,现将全文刊出。在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12年12月12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黄孟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14日

第 02 版)尊敬的罗豪才会长、王晨主任,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今天开幕了。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发展和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各国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人权论坛自2008年创办以来,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规模逐步扩大,影响日趋增强,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与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权交流与合作,乃至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本届论坛的主题“科技、环境与人权”,切合当今科技发展态势、时代进步潮流和人权发展要求,具有深入研讨的价值和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

早在2002年,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东方文化与人权发展”国际研讨会,这是中国人权组织自信开放面向世界,主动开展多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十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权交流合作日趋广泛深入,世界人权事业日益呈现各国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好趋势。

2002年以来的十年,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各国人民共同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特大自然灾害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以无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技发明、制度创新和观念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书写了非同凡响的篇章。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人权事业也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重大进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从1991年中国发布第一个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以来,已先后发布了9个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历史性地写进了中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期、第二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各项行动计划和目标都已经或正在得到有效落实。人权作为一个承载着人类美好理想与追求的庄严理念,在当今中国已成为鲜活生动、惠及全体人民的实践成果。在国家系统性规划的实施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自信畅谈人权、追求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已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法律保障体系已经形成。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后,中国相继制订了《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修订了《选举法》、《残疾人保障法》、《国家赔偿法》、《刑事诉讼法》等一批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同时签署了一批保护公民权利的国际公约,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公民人权的全面保护。目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中心,由240多部件法律、700多件行政法规和8600多件地方性法规共同构成的人权法规体系,标志着中国人权保障已经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

——中国人民享有更加全面、更为充分的人权。十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环境权等各项人权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人权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女生们、先生们: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肩负着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在上个月举行的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时,中国人权事业必将呈现更加美好的图景。

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今后发展走向。中共十八大对此给予了清晰的回答: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继续呈现三个鲜明特征:

一是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发展人权。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贫困人口,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解决十几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的首要任务。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继续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人权的首要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人权保障水平。

二是坚持全面统筹推进人权事业发展。中国一直把各项人权、人权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全面推进。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同等重要,协调发展;坚持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密不可分,共同保障;坚持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有机统一。重视人权观念普及、理论研究、制度建设、法治保障等人权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力求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三是坚持开放合作发展中国人权事业。中国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今后,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多边人权事务,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加强各国非政府组织间的人权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相互理解与合作,是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愿借此机会,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根本前提。各国人民应携起手来,共同倡导和督促各国政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诸如军事侵略、种族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等粗暴侵犯人权、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行为;各国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应倡导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南北差距,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二是积极倡导和谐包容的价值理念。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各国、各个民族都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不同文明,构成绚烂多彩的世界。但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千差万别,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异见和分歧在所难免。我们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和偏见,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的权利。

三是开展建设性的对话与合作。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攸关人类生存和人权发展。各国人民要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跨越国界的交流合作,以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四是进一步增强创新进取意识。在变革调整的世界中,只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推进人权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才能不断破解难题,化解危机。本届论坛聚焦科技、环境与人权,关注当前国际人权领域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充分体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我相信,在今后两天的研讨中,大家交流思想,分享智慧,一定能取得许多令人欣喜的新成果、新观点、新理念。

最后,预祝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圆满成功!

在首届崇礼论坛开幕仪式上的致辞 第10篇

探求未来发展的答案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冬日的崇礼,雪舞山麓,激情四射。非常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汇聚一堂,共同见证首届崇礼论坛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河北省委、省政府,代表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数字中国联合会以及各位朋友长期以来给予河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崇礼是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在这样一个富有意义的时间节点,在这样一片全球瞩目的热土,我们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启幕崇礼论坛,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论坛汇聚创新资源,努力为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创新发展贡献崇礼智慧和力量。

我们将努力把崇礼论坛打造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探索的沙龙。一个论坛的价值和使命就在于,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未来发展探求答案。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高歌猛进,变革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要顺应大势、赢得未来,关键在于创新。崇礼论坛将紧扣创新这个主题,围绕产业、区域、政策、金融等诸多领域,激发思想交锋,展开头脑风暴,以世界的眼光瞄准科技前沿,从历史的纵深探讨未来发展。

我们将努力把崇礼论坛打造成跨界交流、产业融合,引领转型的平台。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崇礼论坛将聚焦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着力探讨和推动各领域、各学科、各行业的互动交流、有机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强国建设作出努力和贡献。比如,数字经济如何更有效地与产业结合,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比如,人工智能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重构;比如,IT与BT结合将产生怎样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展开想象、深入探讨。

我们将努力把崇礼论坛打造成汇聚资源、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载体。创新的价值在于落地实践。崇礼论坛将始终坚持开放思维、国际视野,致力于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有机联动,搭建政府引导、源头创新、市场需求、资本支撑的桥梁纽带,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创新价值充分释放,努力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在座的各位都是崇礼论坛的参与者、开创者。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高起点的开端;未来,经过大家的努力,崇礼论坛一定能够成为一流水平的高端论坛。

河北内环京津、外沿渤海,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北集中实施,河北进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我们正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这两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历史数量的总和,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河北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新热土,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衷心期望大家将更多的创新资源带到崇礼,共享河北机遇,共谋创新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11篇

尊敬的罗杰斯先生,尊敬的×××局长,尊敬的×××董事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对话罗杰斯〃湘财高峰论坛在××隆重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汇聚一堂,探讨宏观形势,洞悉经济脉搏,共谋××发展。这是一场值得期待的金融投资盛会,也是××金融界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政府,向论坛的开幕,向与会各位领导和嘉宾,向各主办和协办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因气候温和而得名。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模式”、“××商人”享誉海内外,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长三角”和“海西区”两大经济圈的战略节点城市,也是浙江发展对台关系的先行区、示范区,正在全力建设浙南闽东北区域的“领跑型”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我们立足××发展实际,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926亿元,财政总收入4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9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16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上,××金融业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证券、银行、保险、期货、信托、产权交易各业并举,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同时,作为中国民间资本最活跃地区,××金融业发展有三大优势。一是××人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全市流动性民间资金

·1·

超过6000亿人民币,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本集聚运作机制。二是××人具有较好的诚信,××是中国金融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银行的“呆账率”全国最低,融资环境良好。三是××人具有很强的市场拓展能力,目前175万××人在全国各地创办企业3万家,建立异地商会组织189个,63万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办企业,编织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营销网、信息网、人际网。

今天来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都是对××经济发展和××民间资本有着浓厚兴趣的金融机构高层;尤其是会议主办方的湘财证券是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它植根于金融土壤肥沃的××,必将推动业内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提升××金融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今天来参会的企业也都是带着项目、拥有雄厚实力的××企业界的佼佼者。××市政府将致力于全力营造一流的投资软环境,搭建金融资本与××企业对接的平台,一方面金融资本将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持,企业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金融资本也可利用××的投资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从蓬勃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中寻找到商机,获得丰厚的回报。

我们真诚地希望与会各位领导、各位金融高层人士更多地关注××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更多地支持××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发展,共搭平台、共创机遇,实现双赢,为把××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再创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12篇

Advance the Global Human Rights Cause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在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 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irst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王毅

H.E. Wang Yi,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2月7日

7 December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Distinguished Guests, Friends,

我谨代表外交部对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on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and our warm welcome to you all.

这次论坛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不久,在中国举办的一次高级别国际人权会议。十九大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解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提供了方案,也为人权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契机。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具有重要和积极意义。刚才黄坤明部长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本次会议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龙台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第13篇

作者:党建研究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添加时间: 2012-7-8

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2年7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很高兴出席在我的母校清华大学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首先,我谨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世界和平论坛”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论坛的主题“各方共赢:和平、安全、合作”,是攸关当今世界前途命运和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课题,就此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新思路、探索新办法、作出新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正发生着

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社会信息化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更加紧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所有这一切,已经和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并给各国发展和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综观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这集中表现为:国家交流、对话、合作不断深化,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不懈追求。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面临更加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猖獗,防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安全依然任重而道远。

应该看到,当今世界,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各国不仅利益与共,而且安危与共。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安全问题的内涵既远远超越了冷战时期对峙平衡的安全,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同时也超越了一国一域的安全。面对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也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来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各国必须坚持以合作的胸怀、创新的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携手营造和谐稳定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

为此,我们应该恪守以下理念和原则。

第一,必须以发展求安全。经济发展繁荣是维护安全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的许多冲突和动荡,究其根源都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各国都发展起来了,才更有利于维护世

界和平与稳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经济金融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各国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迫切任务。我们应该继续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重大课题,持续致力于自身发展,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努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真正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第二,必须以平等求安全。平等相待是维护安全的基本前提。国无分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如果动辄以富压贫、以强凌弱,只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才能和睦相处、各得其所。要切实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正当合理的安全关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实现各国普遍安全。

第三,必须以互信求安全。增进互信是维护安全的必要条件。人无信不立。各国只有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对抗,才能超越分歧、化解矛盾、管控危机,才能相互理解、求同化异、和睦相处。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千差万别,相互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难以避免。要不断增进各国战略和政治互信,妥善处理分歧、矛盾和敏感问题,切实尊重他国核心和重大利益,不断扩大战略共识,夯实维护安全的深厚根基。

第四,必须以合作求安全。对话合作是维护安全的根本途径。当前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各国只有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协商、全面持续的交流合作,才能有效应对。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要超越“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思维,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

戈,努力寻求和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致力于实现双赢和共赢。

第五,必须以创新求安全。当前世界范围的安全问题呈现多样性、传染性、联动性、突发性特点,一国与他国、国内与国际、传统与非传统等各种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种种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必须坚决摒弃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观念和陈旧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牢固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树立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新理念,努力为解决老问题寻找新答案,为应对新问题寻找好答案,不断破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和安全困境。

女士们、先生们!

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始终致力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中国谋求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坚持劝和促谈,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累计向联合国30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人次,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中国还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实践证明,中国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同时中国发展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共同发展的宝贵机遇和广阔空间。

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

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华民族讲信修睦,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外交方针,中国将来发展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中国一贯坚决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中国将继续坚持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中美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符合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共同利益,也将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中国将继续推动各大国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尊重各自利益关切,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着力构建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关系。

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中国拥有广阔领土和辽阔海洋,周边邻国众多。中国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努力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今后,中国将继续深入开展双边和区域合作,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以自身发展促进周边国家发展。同时,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

中国将继续坚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争取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中国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一贯认为,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体现。中国将继续着眼本国人民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按照责任、权利、能力相一致的原则,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中国将继续建设

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争取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发展事业,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稳定与局部冲突动荡并存、发展与安全的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唯有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才能逐步实现世界的普遍和平与安全,努力使21世纪成为世界各国共享和平安宁、共同发展繁荣的世纪!

最后,预祝“世界和平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篇:学困生教育随笔下一篇: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4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