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

2024-06-20

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精选15篇)

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 第1篇

小时候,我每个周末都会去外婆家,妈妈是为了和她的姐姐们一起聊天,一起逛街,而我总是为了和哥哥玩。

记忆里,每次我去找他时,他总是坐在书桌前,一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就转过身来对我笑。哥哥总有许多好点子足以我们玩个够。有几次,哥哥拉着我去外婆家的阳台上,把洗衣粉撒地上,加一点水,地板本身就是滑溜溜的瓷块,再加上一点洗衣粉,完全就是滑冰场!我们在上面玩,滑过来溜回去。阳台是有一点倾斜的,我总和哥哥比谁先划到高处。哥哥总是假装摔倒,等我到了终点,他还趴在中途,逗得我哈哈大笑。虽然说我有时候也会滑倒,坐在地上,但是哥哥总是会来扶起我,没等我完全站起来,他就“扑通”一声趴地上了。大人们都是很容易就听出谁摔倒了,因为我一旦摔倒,就会发出两声连续的“扑通”。

虽然滑冰玩的很爽,但妈很少让我们玩,于是,哥哥又创造了一种新玩法:打架。也不知他怎么想的,有一天突然拿出一个本子,神秘兮兮地跟我说:“我发明了一个新游戏哟!”然后对我讲了一大通话,就是游戏最基础的“打怪升级买装备”呗。我着实对这游戏挺好奇的,便和哥哥在床上打了起来。什么被子,枕头,袜子,杂七杂八的都会出作为道具出现,我总是和哥哥扭打起来,他很聪明,总拿被子盖住我,我却从不恼,一根筋地空打,直到打到哥哥为止。大多时候我都会把哥哥打下床,然后超级得意地看着他。不过有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边打边哭,总怨哥哥欺负我。回家路上都想着:哥哥好讨厌,不想再见面。可是一到家,就期待着下一次和哥哥一起玩。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和哥哥真的像马小跳和他表妹杜真子相见就打,一离开又怀念,总看着日历,等到星期六,就快快乐乐地在车上等着与哥哥的见面。虽说我们都长大了,没有时间再打打闹闹了,在这份亲情并没有减少。哥哥常送我礼物,我也常问他学习上的问题。尽管他上了高中住校,但总会给我打电话唠叨几句,不到老师叫他们睡觉,绝不挂电话,都想多说几句。两个月才回外婆家的他,次次都来我家,总给我惊喜,让我高兴、惊讶。亲情依旧让我快乐,从小到大,这份亲情从来没有改变

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 第2篇

“张弛啊,明天是你打扫卫生,要早点睡。”“知道了。”听,我的妈妈又在唠叨了。她的唠叨,我是天天听,夜夜听,都会背了,说实话,有时候都会厌烦,嫌妈妈太罗嗦了。 可是,有一次妈妈出差,早上没人对着我的耳朵唠叨几句,结果差点迟到;星期三,由于早上太匆忙,又没有人提醒,竟然忘了带“灵格风”材料;星期四,又少了妈妈的唠叨,打扫卫生迟到了。还有什么忘戴红领巾,去对面买、衣服穿少了,害我冻得够呛、晚上忘了时间在走,就迟了半个小时睡觉,诸如此类的事还很多,总之,那几天我是忙得不可开交。

从那以后,我就格外喜欢妈妈的唠叨。

细细去体会,就会感觉到妈妈的唠叨是一种爱,是慈母的爱,是特殊的爱,是坚定的爱,是凝结的爱!

中午,妈妈把最好吃的食物给我吃,而那一块肉、一勺汤、一碗饭都抵不上一句唠叨啊!唠叨或是人们一句随意的话,或是朋友一句忠诚的祝福,或是母亲发自内心最真挚的爱!

当我第一次睁开双眼,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的唠叨:“宝宝,别哭。”我长大了,妈妈的唠叨也越来越多,“放学自己走,别摔着了。”“看看书包整理好没有,别忘带书本。”一连串的唠叨不停地在我耳畔响起,它凝聚了一股爱的力量,这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

高一学生记叙文写作应具有的技法 第3篇

一.谋篇布局的技法

曾国藩说:“谋篇布势, 是一段最大功夫”, “布局须有千岩万壑, 重峦复障之观, 不可一览而尽”, 由此可见谋篇布局之重要, 而记叙文的结构安排尤为如此。

有不少刚步入高中大门的学生的记叙文结构, 往往是三段“叙”, 开始如何——经过如何——结果如何, 呈松散状, 千篇一律, 令人倒味。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必须掌握以下几种技法 (写人的、叙事的均适用) , 并自觉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之中去。

(一) 线索法。线索法, 又叫“一线”串珠法。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构思方法。它要求我们在构思记叙文时设法找一条线索, 把一些看上去零散的、彼此不相关的“珍珠”串联起来, 构成一个整体。线索可以用物品 (《项链》) 、事件 (《水浒传》) 来串联, 也可以用情感 (《记念刘和珍君》) , 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来串联, 还可以用歌词、诗词、格言来串联的, 更可以用“说故事人”来串联的。

写景记游的散文, 均可用游踪为线索来构思全文。

(二) 时空法。时空法, 又叫纵横法。它可以是某一时段 (纵) 或某一范围 (横) , 也可以是选取一个纵剖面, 或截取一个横断面来架构全文, 以达到结构精巧的效果。某一时段, 如春、夏、秋、冬;童年、少年、青年;高一、高二、高三。某一范围, 如前、后、左、右, 东、西、南、北, 家乡、学校。纵剖面, 即将发生的事情集中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内按时间顺序来叙写;横断面, 即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内, 在不同的场所或地域发生的事件, 将之连续成文, 如写运动会剪影或花絮, 即可采用此法。

(三) 倒叙法。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中间还可用插叙。这样, 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祝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四) 日记法。即以日记体来构思一篇记叙文, 从而表达主旨。

(五) 小标题法。即为几个段落或部分拟写小标题, 以使层次分明, 结构整饬。小标题既可以以文字出之, 亦可用数字出之。

(六) 画龙点睛法。如若材料丰富, 难以用以上诸法来架构全篇, 即可用此法。即每描述或叙写一个或几个片断, 就用抒情或议论来点睛, 几次三番, 串联全篇, 反复强调, 从而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二.跌宕生姿的技法

古人去:“文似看山不喜平。”清代文人袁枚说:“凡做人贵直, 而作文贵曲。”若一篇记叙文平铺直叙, 一览无余, 就会使人兴味索然, 如同嚼蜡。要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 激人阅读兴趣, 就要讲究波澜起伏, 跌宕生姿, 曲折生动, 使故事情节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时而山重水复, 时而柳暗花明, 使观文者蹙眉才舒, 又屏息凝神, 随情节的变化、人物的感受而惊惧、忧虑、欢欣、狂喜。记叙文可以用悬念、抑扬、误会、突转、张弛、巧合、虚实等艺术手法来尺水兴波, 做到一波三折, 腾挪跌宕, 摇曳生姿, 使文章新巧而特色独具。下面就简介几种常见的曲折之法。

(一) 悬念法。悬念是引人入胜的磁石, 是让读者步入故事情节的跳板。什么叫悬念?悬念是作者预先设置的一个疑问点或矛盾冲突以引起读者兴味、关切、焦虑并急欲知道底细的情境, 俗称“扣子”、“关子”。运用悬念的手法来写文章的开头, 让读者带着疑团, 细看下去, 以寻求答案, 这是一种激发读者阅读的期待情绪和好奇心理的颇为高明的写作手法。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父亲”的那句话就造成了悬念, 使我们产生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

悬念的设置要根据主题的需要, 必须在正文或结尾处一一消释, 基调要相合, 要有新奇性、隐约暗示性和诱饵性。

(二) 抑扬法。为突出表现某个人物或事件, 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 而是先将这一事件或人物粉饰贬斥一番, 出现一个转机, 顺利完成抑扬过渡, 这样前后文形成跌宕起伏, 在鲜明的对比中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意和深情。

抑扬法可先写错觉或成见, 后写认识转变;也可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

(三) 误会法。误会是作品中的人物无意中做出与事实相反或毫不相关的判断, 通过误解和错觉来推动情节发展, 展开矛盾冲突, 塑造人物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主题思想。如《三国演义》中曹操与陈宫误杀了吕伯奢全家, 知道真相后又杀了吕伯奢。这个误会情节一笔锁定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性格。

(四) 意外法。意外就是让读者造成判断上的失误, 一旦最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便会心头一震, 印象格外深刻。例如莫泊桑的《项链》便是这一手法最好的明证。

(五) 突转法。突转就是文章的结尾在读者预期的结局中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而这个结尾虽出人意外, 却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波澜起伏无疑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阅读快感。所谓的欧·亨利笔法便是突转法的杰出代表。

(六) 张弛法。张弛, 有张有弛, 有急有缓。即文章情节要时缓时急, 张弛有致, 使读者在阅读中“两股交战”与“安然兀坐”交替, “敛息屏气”与“谈笑自如”互生, 从而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便是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完成了危机的解除与虚惊的平息, 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的范例。

(七) 巧合法。“无巧不成书”。为了恰当集中地反映生活, 增强文章的戏剧效果, 将偶然的两个情节、两件事情, 或两个任务的活动汇聚在一个点上, 这便是巧合。

巧合要合情合理, 前有伏笔, 以便对后面的巧合作必要的暗示。

(八) 虚实法。何谓虚实?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梦想为虚, 现实是实;想象为虚, 所见为实……虚实相映, 可使文章内涵丰富, 曲折有致。

三.表达生动的技法

记叙文, 叙述是其主打方式, 但一叙到底, 只会使文章平淡无味, 只会令读者味同嚼蜡。故而, 写作记叙文, 一定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高一学生记叙文的写作主要弊病在于缺乏细腻的描写, 使文章空有骨架, 无血无肉, 形象薄弱, 立不起来。如何矫治呢?除注重外貌、心理、语言描写外, 要把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侧面描写, 点面结合, 也不容忽视。

(一) 着力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让人物在事件中直接出现, 自己活动, 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借助具体事件进行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恩格斯在给斐迪南·拉莎尔的信中说:“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 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深刻成功的行动描写, 不仅要写出人物有什么样的行动, 而且要写出他是怎样完成这个行动的。

(二) 加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类文章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细枝末节, 它往往只抓住人物的细小动作, 简短话语, 细致的表现来刻画人物, 并不需要做过多的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动态造型。即运用恰切的动词, 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 以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 使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2.简笔勾勒。即用寥寥几笔, 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生动传神, 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

3.前后呼应。自然而巧妙地安排某个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 一气贯串, 首尾灵活, 给读者留下一次比一次深的印象。

4.运用修辞。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段, 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 可以使性格刻画入木三分, 使内涵丰富深刻。

5.借用标点。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 (主要是省略号) , 在对语言的细节中起着一般描写无可替代的作用, 能够增添韵味, 加深印象。

(三) 注重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描写、刻画, 而是描写与这有关的其他事物, 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 从侧面烘托、映衬, 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来。侧面描写含蓄, 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能丰富作者塑造的形象, 能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

侧面描写可分为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和环境的侧面描写。

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 不是作者直接以叙述的身份对人物进行描写, 而是借助作品中人物的眼睛或其他人物的眼睛, 从自我观察, 从旁观察, 互相观察的角度来描绘和刻画人物的肖像。《三国演义》中孔明初次用兵那段故事, 作者除了正面描写他们预作准备、调兵遣将外, 也成功地运用了侧面描写, 关羽、张飞对孔明从怀疑、嘲笑到钦佩, 夏侯惇从蔑视孔明到被孔明烧得落荒而逃。作者通过相关人物的侧面描写, 成功地塑造了孔明那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智者形象。

环境描写的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人物的眼睛、心灵、特征和情节的展开来显示出环境, 常常能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不变的亲情 第4篇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在他们身边八年,记忆如磐石,刻骨铭心。两位老人早已离我而去,眼前却总模糊着爷爷踉跄的脚步,耳畔回荡着奶奶的哭泣:“永红什么时候再回来啊?”

尽管不能诠释内心的记忆,但我一直珍藏着那幅照片。长大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拍那幅照片并放大,现仍在我的书房里挂着,那是记忆中爷爷唯一一幅照片。

岁月更替,手中有了相机,并从胶片到了数码,科技改变了一切。房间一角堆积的胶片、影集远远不如桌子上那个4t的硬盘所承载的丰富,但点滴的记忆,前者所占更为丰满。

于是,内心常彷徨:我们少了什么?

胶片到数码,科技改变的不仅是摄影方式,更是生活方式。一部手机搞定一切,拍照、上网、购物、缴罚款……不经意间,地铁上人手一份的报纸悄然滑落;机场旅客手中的书籍寥寥无几;亲朋聚餐,开心的是这盘菜又可以发朋友圈。

科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1912年,拉蒂格的父亲送给他一部小相机的时候,很是稀罕新潮,那时起,他拍摄了他的上流社会家庭亲情。在那个大动荡时代,其行为仅如低头走路一般平凡甚至平庸,几十年后,这些照片成为整个法国社会的时代记忆,入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写到这里,我感觉,关于“胶片时代与数码技术时代”这个命题让我们去二选一确实很难,因为最新的科技发明的确取代了旧技术,或许也取代了许多美好,但这些东西,或旧古董或新科技,永远只是一个工具。是工具掌握人还是人掌握工具,这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技术时代,只要我们心中有情,无论外在工具如何变化,值得珍惜的点滴都不会“稀释”。

于是,悄然问自己:“我,能做什么?”

在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面前,我们是否眼光放得太远,而无力顾及身边——父母的健康,亲人的需求?

前天,在江西老家的三弟,把手机视频聊天功能打开,这是父母第一次使用,看到我在画面里,妈妈兴奋地说:“我看到你了。你看到我了吗?”镜头里,父母满面喜悦,幸福从绽放的笑容中流淌出来。

我想,得回去了。对了,父亲一直说要爷爷那幅照片,家里没有,这次也得带回去了。

(摘自《美文》)

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 第5篇

——2004级高一二班

郝婷婷

走进小院一股淡淡的幽香就窜入鼻中,沁人心脾。院中那棵梨树像一朵淡绿色的云,在微风中,梨花悠悠飘落„„

“梨子下了么?”我鼻子一酸,想起那儿时重复的话语。我又跌进那缀着泪,缀着笑的梦境„„

奶奶听到这话,便迅速从屋里挪出来,用身上的围裙搓搓带水的手,拉着我,走到梨树下。“奶奶,梨子什么时候下啊?”我仰着小脸,任那飘旋的梨花轻轻的亲吻我的脸。梨花

时常飘进我的衣领,奶奶便把我按在她那微曲的膝上,用她那枯干的手伸进我的衣服里,寻那梨花。这时,我便拥到奶奶怀里撒娇。

奶奶多病,她只在家带我和料理家务。奶奶总在梨树下做针线活,让我在一旁玩沙子,堆城堡。直到我扒在脏地上流着口水,真正睡着了,她才把我偎在怀里,继续抽那针,那线„„望着那爬满枝头的小青梨,我便扯着奶奶嚷:“要下梨子啦。”奶奶就从屋里捧一捧去年煮熟、晒干的梨干放在小凳上。我就像获得了鱼的小猫,跪在椅子旁,朝奶奶傻笑。终于盼到下梨子了,我提着小箩筐站在院中,奶奶从屋里搬出个大椅子,身体一弯,右腿跪在椅上,身子向左倾,两手抓着椅背,左腿一拖,那双小脚,终于站在吱吱呀呀的椅子上了。她倾着身子,沉重地挥着双臂,我在一旁,竟不知道流泪„„

我竟不知道奶奶是会走的,她临走前,我扒在床沿,第一次流着两行无声的泪。她哆哆嗦嗦的从枕旁抓出一把梨干,和那干柴般的手,一起贴在我手上。“乖,明年,叫我,摘——梨„„”我噙着泪,狠命的点头。

又有几片梨花瓣浮过我的脸颊,我体味到生活中充满亲情的芳香,是奶奶教我怎样关心别人,是奶奶使我的生活中充满阳光。我爱梨花,我爱生活,我更爱奶奶。

不变的亲情的散文 第6篇

下雨为我衣当伞

风雪你在身后随

……

人人都说慈母爱

姐姐呀姐姐你只比我大几岁”

——摘自歌曲《姐姐》

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林场,大山深处的小小山村。

站在高岗上,放眼望去,红松、白桦、枫树……姹紫嫣红,儿时记忆中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林中小路上有我金色童年的梦,可爱的小松鼠,蛙叫鸟鸣……

“少年不识愁滋味”,儿时的生活快乐而又简单。每天背着书包,我像一只飞来飞去的小鸟,往返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上。

每天的夕阳,映照着村头的大柳树。婆娑的树影下,姐姐翘首等待我放学的身影,是我今生的感动……

在我心目中静谧安祥、炊烟袅袅的画卷里,姐姐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姐姐似娘亲,来自大山深处最深厚的爱,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恩情……

记得那年秋天,姐姐在昏暗的灯光下,用一双微微暴起了青筋的手,一针一线地为我赶制上学的被褥。她一边缝着一边流着眼泪说:“小妹呀,走出了家门就要学会照顾自己,姐真的不放心你呀!在学校要认真读书,凡事要努力,别让人家瞧不起咱山里人。”

“姐姐,我会的。离开了姐姐我就是大人了。”我认真地说。

姐姐送我踏上了离家的路程,当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在姐姐依依不舍的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娘的身影。

姐姐擦着泪水,送了一程又一程。

“姐姐,回去吧,我能行。”

姐姐终于停了下来,我也渐渐地放慢了脚步,边走边回头。望着那越来越模糊的身影,我的心中是难舍难离……

突然,姐姐大声喊道:“小妹,在衣服的左兜里还有十元钱,千万别丢了!”

那是用皮筋扎成一沓的一角二角的角币。我的心头一热,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转身飞一般扑向了姐姐的怀里……

由于家里非常困难,父亲不同意我去念书:“一个女娃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认识几个字就行了,老老实实地留在家里帮帮你姐,往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就是了。”

“妹书读得好,只要她肯学,念到大学我也供她。”姐当时就和父亲吵了起来。

“我说不行就不行!”父亲气得掀倒了饭桌、打翻了饭盆。

看到这情景,我的心彻底凉了,抱起了书包,跌跌撞撞地跑出了家门,在村头的小河边嚎啕大哭。

静静流淌的小河水,映出了我无助的眼神。

过了好一会儿,姐姐红肿着双眼,来到了我的身边,轻轻地把我揽在了怀里:“妹呀,好好读书,家里的一切有姐姐照顾。别管咱爹怎么说,争口气,也算是替姐姐去圆读书的梦吧。”

为了给我筹集学费,姐姐东拼西凑去亲戚家借钱,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笔地记着账:刘三姑家三元,二嫂家二元……

岁月的磨难,凛烈的山风,侵蚀着姐姐原本非常美丽的脸,留下的皱纹像一道道疤痕。

一次次重逢的喜悦,又一次次的转身离开,留给姐姐的是一阵阵欣喜一阵阵痛。望着日渐衰老的姐姐,我的心在隐隐地痛。我在一次次懊悔中远行……

这种爱痛交织的感觉,是我在为人妇、为人母,有了更深的体会后,才真正读懂。

在我6岁那年,母亲因病离世。父亲因此变得郁郁寡欢,患上了严重的青光眼,己近失明。他原本很温和的脾气,也变了很多,稍不顺心就骂人,动手打人。这时,姐姐就成了我们的庇护神。为了保护我们,父亲的巴掌常常是落在了姐姐的身上。

家中姐姐是长女,16岁的花季少女,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照顾我们兄弟姐妹5个孩子,还有生病的老父亲,她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回了家,里里外处一把手,小小年纪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孩儿,还记得,娘去世前把姐姐叫到了面前,用断断续续的声音对姐姐说:“芹,娘对不起你们哪。我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妹,她还那么小啊。我就把她交给你了,一定要把她带大呀,千万别让她受了委屈……”

姐姐哭着对娘说:“娘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小妹……”

那时家中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姐姐因为贫血,总是头疼、头晕。家里没有钱看病,她就硬撑着。在她那缺少血色的脸上,却从未流露出痛苦和愁容。

为了这个家,姐姐28岁时才嫁人。这在当时的山区里,是不多见的。那个时候,女孩子过了20岁,就不好找婆家了。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倒姐姐,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又漂亮、又能干,是屯子里唯一的赤脚医生。曾经有好多上门提亲的,都被姐姐拒绝了。她离不开这个家,这里有着太多的牵挂。

屯子里的张二婶给姐姐介绍了个对象,男方是二婶家的一门亲戚。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的很帅气,又是城里国营工厂的正式工人。山里的姑娘如果能找到一位城里人,走出贫困的大山,那是山区女儿家的梦想,会让多少人非常羡慕。小伙子一眼就相中了姐姐,喜欢姐姐又贤惠又能干,可姐姐却摇了摇头没有答应。

小伙子走后,我看到姐姐躲进了厨房里,一边刷着锅,一边流着泪,泪水一串串地掉进了锅里。

在我的记忆里,姐姐很少在炕桌上吃饭,总是躲在外屋地(厨房)吃。等到我长大了一些才明白,姐姐是等我们吃完后,剩下的她就吃几口,不剩她就没有吃的了。

电影《九香》中描述的点点滴滴,仿佛是我昨天的记忆。一曲《懂你》,唱红了大江南北。影片中的妈妈舔着饭碗,曾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可在我的生活里,姐姐才是最美丽、最伟大的“九香”原型。在看这部电影时,我哭得一塌糊涂,往事一幕幕又重现在眼前,掀开了尘封的日历——大山、白雪、茅草屋、雪爬犁……有着太多太多的雷同,不同的是我们还有一个失明的老父亲,妈妈的角色是我最亲的姐姐。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日月轮回,风风雨雨,岁月的长河在侵蚀着我们的记忆。唯有这一份至亲至爱的情怀,己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姐姐终于因为积劳成疾倒下了,一场大病差点儿要了她的命。当时,人躺在医院里急需输血,可家里没有钱,父亲没办法,只好去找村支书。村支书用广播动员了村里的年轻人去献血,当时只有庆奎哥的配型合格,400毫升的鲜血救了姐姐的命。他忙前忙后地照顾着姐姐,又替姐姐交上了住院费。后来,庆奎哥也就成了我的姐夫。

远在异乡读书的我,对这些根本就不知晓。姐姐怕分了我的心,这些事情都是在她病愈后,才告诉我的。

在姐姐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每一个寒冷的冬季里,姐姐都会准时寄来一套御寒的棉衣,细细的针角里写满了深深的惦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棉衣穿在了身上,暖到了心底,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灯下戴着花镜的姐姐,用针捋着有些花白的头发,一针针一线线里,充满了母爱、充满了柔情。

很久以来,我一直有提笔的冲动。可我的拙笔无法描绘出太多的感动,唯恐会亵渎了那一份神圣的亲情,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呼唤着:“姐姐亲娘,姐姐比娘还亲!!”

这些年,当我每一次走进这生我养我的小山村时,家乡的变化,总会令人感叹不己,只有村头的大柳树,依然一如既往地挺立在那里。每一次回家探亲时,迎接我的依旧是树下姐姐那熟悉的身影和不改的乡音……

不变的亲情初一优秀作文 第7篇

我们生活在充满感情的世界里。可以说,我们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感情长大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弥足珍贵,而最可贵的是亲情。因为亲情,它不会随时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亲情永恒。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给予了我们所有的一切,无私的爱。从生命的懦弱无知出发,带着遇见稀少的哭声,沿途走来,或滂沱大雨、或阳光明媚;或泥泞不堪、或笔直平坦……所有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有他们的`陪伴,我们什么都不怕。

身边,有人来了,有人走了,走走停停,他们不会一直在某个地方陪伴你。但是父母会,他们会一直陪伴着你,像个守站员,见证着你的一切,从过去,到现在,至未来。他们就站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你,细心地呵护着你,从来不曾离去,也决不会离去。

就算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不变的还是那份亲情。从前,国民生产总值很低,人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们家也不例外,家里只有爷爷一个人有工作,所赚的钱,却要养活五口人。即使这样,爷爷奶奶也会把好吃的东西都让给爸爸他们吃。

现在轮到老爸老妈来照顾爷爷奶奶了。前些日子,我们一起去上海看世博会,爷爷奶奶走累了,我们就租了两辆轮椅,推着他们往前走。澳大利亚馆是往上走的,老爸他们推得那个累呀。看得出来,他们丝毫没有不情愿的样子。这是他们对父母的一种回报。

这就是亲情,永远伴随着你的亲情。她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你的许多东西在改变,性格在改变,品质在改变;身边的朋友来来去去,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请你去感受一下,同时,也请你记住,永恒的,不变的就是亲情,是无私的亲情!

不管怎样,无论何时,父母永远站在你的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你。你开心了,你忧伤了;你成功了,你失败了,总是牵动着他们的心。或许你认为可笑,但当你老了,也会像他们一样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以儿女为中心,儿女就是你的全部!

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 第8篇

City Monky(城市猴子)、猫爬、猩猩跳、登墙后空翻……这些词汇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比较陌生,但在《玩酷青春》的导演孔令晨口中却如数家珍:“三米五的楼间深渊,这些孩子说跳就能跳过去。”在很多人眼中,跑酷也许是一种带有“玩命”性质的极限运动,但孔令晨并不这样认为:“其实跑酷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它的理念在于要通过长期训练,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去完成自我超越,是对自身的一种考验和挑战,也是现在的年轻人向世人证明和展现自己的一种手段。”

跑酷:是亮点也是卖点

“任何电影,都是一种商品,要具备自己的商业属性。”孔令晨这样给电影定位。“我选择跑酷题材就是为了给影片寻找一个商业点。”据孔令晨介绍,《跑酷青春》的剧本原名《我是你妈》,是一个比较悲情的故事,虽然情感饱满,但缺乏商业卖点。广告导演出身的孔令晨深谙电影产业商业运作的重要性,所以自2007年拿到剧本之后却迟迟没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孔令晨接触到了City Monky这个全国最大的跑酷团队,并渐渐熟悉了“猫爬”“猩猩跳”等基本的跑酷动作和“运动与挑战”的跑酷理念。“跑酷是一种很时尚、很炫的运动,一来它的各种惊险炫酷的动作能够增强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使影片可视性更强;二来又可以为话题营销提供一个精彩的卖点。”与跑酷运动一起植入的还有“城市猴子”俱乐部的真实经历和日常运营。“这样,跑酷就成为了这帮年轻人的事业追求,而不是单纯地‘耍酷’。男主角何志鹏与母亲的抗衡也就更加坚决并容易获得观众的理解。”

一如选择跑酷题材的初衷,孔令晨和他的团队在影片宣传方面也紧紧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将跑酷的概念运用得淋漓尽致。孔令晨首先将目标人群锁定为经常走进电影院、又对跑酷有一定认知的80后和90后,然后又将这部分人群细分为三类:热爱跑酷的人群、知道跑酷但没有太多了解的人群、不知道跑酷的人群。“我们要让跑酷运动的粉丝带动后面两种人群走进影院。”利用青年人热爱网络的特点,他们在各个跑酷贴吧和论坛制造话题,同时又在各大网站发表大量以“玩酷”为噱头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项时尚运动。随后,大量关于跑酷的“病毒视频”也将在网络推广。当网络宣传有一定基础之后,孔令晨计划做一些以跑酷为主题的实体活动。“今年10月份将举行全国跑酷大赛,9月中旬国内的跑酷协会会邀请法国的跑酷创始团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我们将借助这个机会与他们达成合作,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影院和商场通过跑酷活动来宣传我们的影片。”为此孔令晨和他的团队专门制作了一个猫爬杆和其他一些跑酷道具,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跑酷运动中来,通过跑酷的大众化来扩大影片知名度。此外,孔令晨介绍,不久将进行的全国各大高校巡回观影活动也会采取这种现场互动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尝试跑酷运动。

亲情:根植于观众心中

“电影是一个造梦工程,它超越于现实,但又必须落脚于现实。不管飞多高,根基一定要扎实。”孔令晨所说的根基就是电影的观众基础。“一部好的电影一定不能脱离现实,它必须能够触动每一位观众的感情,和他们产生心灵上的碰撞。”《玩酷青春》的现实落脚点就在于母子之间的亲情与矛盾。它试图探讨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达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

据孔令晨介绍,吕丽萍在片中饰演一位“有点歇斯底里的母亲”,她的梦想就是让盛超扮演的儿子圆了自己当初没有实现的大学梦。而这个寄托了母亲一切希望的儿子却狂热地迷恋上跑酷,母子之间的矛盾由此展开。“这部影片的现实感非常强,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我们在组织普通观众提前观影时,就有一对父子吵了起来。儿子希望父亲能够通过影片中盛超的倾诉理解自己对于梦想的追求,而父亲则想让儿子能够通过吕丽萍所饰演的母亲认识到自己对他的一片苦心。所以说,不管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还是已为人父母的中年人,都能够在影片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同感。”

除了对于两代人关系的探讨,《玩酷青春》对于母子感情的体现也非常细腻感人。孔令晨表示,吕丽萍能够接这部片子,正是被故事中的亲情打动,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借此找到一个感情宣泄的窗口。影片中的母亲虽然对儿子实行强权政策,但在强权之下却是一种深厚无边的爱,这也和现在很多家庭有类似之处。“正是这种强硬背后柔软的爱,最能打动观众,和观众产生心灵的碰撞。”吕丽萍的倾情出演也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和看点,而吕丽萍本人也凭此角色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获得“CCTV6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奖项。

跑酷青春:几代人的共鸣

“迈过山,跳过河,不怕前方没路;楼多高,爬多高,没败只有不服。有困难,有挫折,挺过去命很硬。人生之路,像跑酷,敢玩儿一切你定!”《玩酷青春》的片尾曲似乎代表了时下90后的一种心态。“其实作为青春励志片,我并不想只单纯地表现90后的生活与状态,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青春过、梦想过、叛逆过。他们的当时的经历和心态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时代环境。”孔令晨自己也曾经有过片中主人公类似的历程。“我从小喜欢文艺,16岁毕业就在父母的反对声中开始闯荡社会,后来经亲戚介绍进了事业单位,待遇很好。可我梦想能成为导演,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因此我在看到剧本时特别地感同身受。”正因如此,孔令晨在把控年轻演员表演时,要求 “本色演出”,“只要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状态就可以了。因为所有处于青春期的人都有着相似的情感与心态。”

不变的是那一份亲情 第9篇

1311班 刘恺祺

亲情是什么?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不舍?还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爱?

亲情是春雨下茁壮成长的竹笋,总能为五彩缤纷的春色中增添一丝生机。亲情烈日下得参天大树,总能为汗流浃背的人们投下一片绿阴。亲情是枫林里吹来的秋风,总会将农田里吹的五谷丰登。亲情是冰霜上傲骨的腊梅,总能在狂风暴雪下挺起笔直的腰杆。

小时候蹒跚学步时,扶起我的是妈妈,在一边叫喊着让我自己爬起来的是爸爸。

放风筝时,陪我奔跑的是妈妈,时不时帮我捡起风筝的是爸爸。闯了祸,给人家赔礼道歉的是他们两,训斥我的也是他们两。懂事后刻苦学习时,给我做夜宵的是妈,和我一起解题的也是妈。考试考砸了,鼓励我得是妈妈。取得了好成绩,教我不要自以为是的也是妈。

现在,我叛逆,和他们吵架顶嘴时,声色厉具的是父亲,一旁痛苦的是母亲。可之后自愧不如,很铁不成钢的除了他们,还有我。它就这么简单,没有距离,没有隔膜,更没有欺骗。仅仅是骨肉之间无私的关爱。可它又是如此复杂,有他不见了,像一人步行于夕阳下那样孤独。等它出现后,却像遨游在大海一般自由快乐。但如果失去了它,就像坠入无底深渊一般痛不欲生。

还记得汶川那场可怕地灾难吗?是啊,无情的地震把房屋撕扯得零零碎碎,把人们摧残得体无完肤,但并没有撕碎牢固的亲情之墙。在抢险队救援时,听到废墟下传来的啼哭声。寻声而去,却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担起重物,就犹如一堵坚固的墙守护着墙内的孩子。

人们说得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但在我看来父爱比山更高大威武,母爱比水更加轻柔慈爱。可父爱和母爱来自哪里?除了“家”还有哪儿?可是俗话又说的好,有国才有家。学会爱国,才会爱家。

……

不变的是亲情优秀作文 第10篇

“看看你,这次考试考得真差,是不是天天玩玩野心了!是不是天天想着看电视,上网?”每次考砸妈妈总是那样说我,我都听烦了,有时候顶嘴妈妈还会动粗。这时我都会眼泪汪汪的在心里想“妈妈是不是讨厌我,不喜欢我了?”我小学的时候总是这样想,不过上中学以后,看着妈妈为我奔波忙碌的身影,我觉得天下的妈妈都会一直爱着自己的孩子,所谓爱之深才会责之切。那都是为我好呀!什么都会变,不变的是妈妈对我的爱。

每次我生日时,叔叔姑姑都会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看着家人送我的祝福,礼物,心里真的好开心,好幸福。什么都会变,不变的是家人对我的爱!

有人给我做过这么一道测试题:在一张纸上画出你的一个手掌,在五个手指头上分别写你最爱的五个人,我写了“妈妈。爸爸,奶奶,姥姥,姥爷”。然后告诉我如果你们现在在飞机上,现在飞机出事了,你要放弃一个人,把他扔出飞机,我思量了一会居然哭了,我发现我谁也不能放弃,最后我把纸撕了。因为他们都是我最爱的人,我宁愿放弃我自己也不会放弃其他人!

不变的是那份亲情作文 第11篇

小表姐有一双可爱的眼睛,眉毛越长越浓,越长越好看,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小时候,小表姐帮忙看着我,当时我们都淘气的不得了,那时候表姐还给我起外号,整得我哇哇大哭,她也是我平辈中看着我来这个世界拉着我的手陪我长大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二年级的时候,她在卧室看电视剧,我不喜欢看,就去隔壁屋里找点乐子:我左跑右跳翻翻这翻翻那,我跳到了沙发上,看到挂钱包的墙上有一枚闪闪发光的蝴蝶发卡,那时候是傍晚,现在我的脑海里还能回想起那束光芒,那光芒多么神圣,好像不可侵犯一样,我动了心,摘下来扔到我书包里了。

并没有人察觉,我也和平常一样,但我一直喊着回家,想独有那枚精美的发卡。直到两天后准备回家的那天傍晚……

“马上要回家了,来,我给你检查检查书包有没有漏下的东西。”姐姐这么说,我慌了神,难道这么多天的坚持就要在现在破灭了?我愣愣的站在那里,果然,不一会姐姐就翻到了那枚蝴蝶发卡,她从我的书包里抽出来,递到我眼前,问:“这……这是什么”我的脸刷的红了,她决定跟我们坐车送我回家。

在车上,她一直在教育我,我愣愣的坐在那,或许是害怕大人们知道,情不自禁流了几滴泪,现在我脑海里还能浮现出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街边黄色的灯照在她的脸上,她的嘴里在说些什么,我沉默不语,舅舅转身问我们俩怎么了,“在教育她”。

到了我家,她拿走了那枚发卡,在一年后我才得知,她回家哭的泣不成声……

以后去外婆家的日子里,有几次舅妈警告我不是我的东西不能拿,也有一次妈妈质问我,我撒了个谎混过去了,果然,撒一个谎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弥补。

几年后在表姐朋友家玩,表姐跟她朋友提到过这件事,我才得知,这是她朋友送她的生日礼物,而那个朋友,是我跟她的亲人,陪表姐更久。

高一不变的亲情记叙文 第12篇

每当我回乡下看望他的时候,他总是笑着,认真地说:“你一年回来两次,假如我能活到八十,我还能见你二十次······”

二十次,那样心酸。

回忆儿时,老家门口总是种着几头正茁壮成长的大蒜,爷爷总是细心地照顾它们,慈祥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幼无知的我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种蒜,他俯下身子,用粗糙的大手抚上我的脸,眼中有一丝亮光闪过。(可否描写一下蒜苗的长势?)

“你不在,只有他们能陪着爷爷了。”

现如今,他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写满了沧桑。当年挺直的腰板也不见了,佝偻的背像是被沉重的生活压得永远直不起来了。唯一不变的是他嘴角总是淡淡漾着的一抹让人舒心的微笑,和那永远温暖的怀抱······

爷爷没上过大学,他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夏夜里,月光如水一般清澈,我和爷爷常常坐在门口乘凉,河畔的高树上,蝉儿肆意地吸吮着树汁,自在的长鸣着,顺河的的清风撇开了夏夜的闷热,我慵懒地依偎在爷爷的肩头,爷爷总是轻轻地摇着扇子,阵阵的清风里总有爷爷讲不完的我的童年故事)我抬头望着他慈祥的笑,不知怎的,一股暖流漫上心头,泪水不由自主的溢了出来。(场景一定要用细节还原)

“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

一句叮咛,思绪万千,其中的,都是满满的爱。

一次雨天。我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一个身影,一个高而瘦的身影映入眼帘,是爷爷。他撑着伞,还有雨水拍在他的脸上,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他来到我的身边,用小小的雨伞把我罩了起来。爷爷的白头发似乎散发着一种光芒,他那慈祥的笑早已绽放在我心里。爷爷用他的大衣把我裹得严严实实,是那样的温暖,他又笑了,是那样和蔼,让人找到家的感觉。

“走,咱们回家······”

有些人亦是如此,或许他们与你没有多么亲密,却紧跟在你身后,陪伴在你左右,他们总是在默默的守护你,用心去爱你。

任凭记忆冲刷,四季轮回,身边陪伴的人变了又变,换了又换。没有人——没有人能像他一般,给予我温暖,呵护我长大。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声最深情的呼唤。

“走,咱们回家······”

作者:董泽桐

高二不变的记叙文600字 第13篇

等到了开学的那一天,我早早地就从床上下来,背起书包,拿起包裹兴高彩烈地奔向学校,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到了学校,将铺盖放到寝室,我就到达指定位置,迎接其他同学的到来。

当我们换上迷彩服后,我们就出现在了操场上,首先我们练的就是军姿。“双脚并齐,昂首挺胸。”就早已是教官为们的口头蝉,军训的前两天,我的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应,可是到了第三天,因为我和几位同学顽皮,被罚了蛙跳一圈,从那只时开始,我双腿就开始了疼痛,等到第四天早上仍然显有点疼,但是心里觉得没有多大的事情可是是到了中午,我的头有点晕,眼睛也有点花的。忽然,扑通一声的我摔倒在地,几名同学联合把我搀扶到阴凉的地方,我也好了许多,教官问我军训要不要继续进行,我没有做出回答,只是向教官斜看他了几眼,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已经恢复如出。但是,是否还要军训,我还没有作出回答,这时,脑子一动,想到了《少年》这这首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些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的信念丝毫未变……”想到这里我就有了些惭愧之意,心想“我现在已经好了,为什么还要像那些生病的同学看齐呢?”于是我猛地站起来,向自班班级队伍跑去,经过我们的不懈坚持,在第五天的检阅仪式上,我们班获得了“优秀连队”的光荣称号。

初心不变坚守自我高一美文 第14篇

素年,宏愿,这是我对自己名字的定义,也是我自己想要的生活,看着这个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逛着街,总觉得自己与这个喧嚣的环境格格不入,宁静的环境也许更加适合着我,这也可能是我在这城市生活了425天,但依旧无多大变化吧,抬头仰望着星空,看着寥寥无几的星星,想起了家乡的的.那片星空,坐在屋顶上,惬意着享受着那份宁静。

刮起了瑟瑟秋风,短衬衫,皮肤起了鸡皮疙瘩,从自己回忆中那份宁静中回到了现实,看着手机,十一月一号,才知道十月就这样悄悄的画上了句号。

其实我一直在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但有时候我们所谓的自由又通常会被残酷的现实贬的一文不值,而不得不去迁就现实所带给我们的,我们挣扎过,挣扎到无力都无法改变了的时候,我们顺从了与之相悖的生活环境,有的人就这样因环境而改变了自我,上帝为人们关了一扇门,也许就为你留着一扇窗,但若我们初心不变,坚持自我,即便我们挣扎不过,选择了面对,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也许我们就能找到上帝为我们留着的那一扇窗,我们挣脱不了,找不到,只因我们还不够强大。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到另一个人变了,也许有大多数人都会说那都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其实吧,人变了,更多的是因为环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在变化着,当你从初中踏入高中,从高中踏入社会或者大学,当你从这个工作岗位换到另一个工作岗位,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无论是环境还是你的圈子都在改变着,人也就在慢慢的变化着了,说通俗点就是,当他或者你自己适应了这个新的环境,你也就觉得这人变了。

花草树木经一年四季都在变化着,更何况是人呢?但当春天又来临,它们又将重新盛开,年复一年,它们又从未因季节的更换而妥协过。

梦想不变作文记叙文 第15篇

我是中国人,踩着中国土地上学,

我非常爱中国。

中华的土地上,祖国的怀抱中,站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以前有人会说为什么每个人不能友好地相处呢?但是他们的希望成真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一次次跌倒时,我们的选择是那么的“雷同”,尽管站起来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却没人不到一起。是谁赶走了战争的恐惧,是永恒的希望,不变的梦想,人民的坚持,换来的和平!

我的心中迟迟久留一个问题,多少年过了,为什么台湾还没归来。

有句话说的好:梦想在,希望在,国魂在,人民在,家就在。我相信只要有希望,有梦想,台湾一定会回归。

在这十三年来,我知道人人都有一颗坚守国家的心,坚守我们都是中国人,不再是好的总给外国人,坏的总给自己。我们要拿回属于中国的东西,不再会被外国人踩在脚下,不会再是他们的奴仆。现在的我们跟以前截然不同,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梦想,伟大的梦想,我们因梦想而生,让我们站起来吧!实现中国梦吧!

上一篇:观看《叩问初心》警示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下一篇:巴金散文《静寂的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