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2024-07-30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第1篇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信息外宣工作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坚持“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服务宗旨,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真实”的原则,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出亮点,收集和上报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和上级党委提供情况和决策依据,发挥了信息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

一、加强信息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做到“四个到位”

(一)认识到位。信息工作是办公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途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向领导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关系领导的决策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在新形势下,必须收集报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决心大、决策准,指导工作有方,实施决策有力,稳健地驾驭复杂局面,确保全局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努力使信息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领导工作的需要。

(二)落实到位。一是把准上情,力争信息成果有高度。适时组织文秘人员学习中央和上级党委各类重要文件、重要政策和领导讲话,认真学习贯彻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期信息工作的意见》,准确把握新时期信息工作的特点和上级对信息的需求趋势,根据上级的需求选择、取舍,再组织采编。二是吃透下情,力争 信息成果有深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宽量大,许多复杂的、深层的矛盾隐藏在暂时平和的表面现象之下。我们不拘泥于做“小信息”,积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找准问题的根源,分析矛盾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办法,为领导超前谋划、及早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拓展源头,力争信息成果有广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资源优势,突破时间、空间跨度,广泛收集上级的重要决策、专家的解读成果、各地的成功经验,拓宽了领导决策的视野。

(三)领导到位。为进一步发挥好信息在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信息工作深入开展,保持信息工作的良好局面,肖局长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将此列入日程常抓不懈。局领导对编发的《承德县教育》每期必看,经常了解信息工作情况,签批重要信息,适时为信息部门出题目、定目标、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授方法。

(四)学习到位。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组织信息人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二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始终坚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在工作中强化学习。学习新时期信息工作的写作方法、特点,学习如何收集采编信息,学习信息如何参政等。三是加强沟通联络,促进信息工作的交流。强化了与上级党委信息工作部门的联系,争取了上级的指导;强化了与系统内各单位办公室信 息人员的沟通,畅通了信息渠道。

二、把握采编规律,搞好信息收集,做到“五求五抓两严” 五求:一是求新。就是捕捉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在工作中,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在新的观点上立意命题,力争做到信息超前性、预见性、指导性。二是求时。就是准确把握信息的时效性。力争在最早、最短的时间内编报信息,把握信息的最佳时效,使信息增值,提高转化率。三是求高。就是站在领导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提炼、捕捉信息,善于站在高处想在深处,尽可能地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四是求用。在工作中,一方面把好经验、好建议、好做法及时编写成信息,另一方面也注重撰写一些倾向性、苗头性、对策性的信息,上报领导,发挥信息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的作用,做好领导的参谋。五是求实。在信息撰写中,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既报喜又报忧,敢于发现暴露工作中存在的个性问题、社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通过领导的关注,使问题尽快得到纠正、解决,使决策更加完善。

五抓:一是抓重点。保证信息能真实反映全局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和工作实绩,切实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抓亮点。善于立足实际,抓住特色,掌握带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信息,能供上级党委、政府参考和借鉴。三是抓难点。切实解决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领导十分关心、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的问题,认真开展信息选题、信息整理和信息报送,切实做到所报送的信 息反映的工作实绩不夸大、困难和问题不遮盖,达到实事求是。四是抓焦点。就是深入基层,针对基层比较关注并十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挖掘潜力,编集信息。五是抓时间。根据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拓宽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好信息迟报、漏报的问题,保证信息按时按质报送。加强报送,坚决杜绝紧急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现象发生。

两严:一是严质量。突出抓好“求真、求实”四个字。求真,弄清客观事物真相、本色,捕捉和收集信息不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胡编乱造,保证信息真实可靠;求实,编写信息措词严谨、规范准确、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渲染、不扩大、不缩小。二是严把关。突出抓好“校核、审批”两个环节。校核,在草拟好信息材料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校对,保证文面整洁、美观大方,确保编印和报送的信息不重、不错、不漏。审批,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凡信息人员、秘书人员制作的信息,必须送请肖局长签字认可后方可印发和上报。

三、畅通信息渠道,健全网络机构,做到“四有”

(一)有制度。实行了奖励制度。建立了基层学校定期上报信息的制度,规定每所学校每周至少一篇,并将信息工作直接纳入年终“一把手”考核。同时,鼓励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向各新闻媒体投稿,强化正面宣传。

(二)有任务。信息工作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人员能够做好的,必须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讲责任、讲方法、讲实效。为此,我们积极构建“全员抓信息,办公室唱主角,文秘人员打主力”的工作格局。积极沟通各股室,畅通办公室对下级办公室的指导、协调和联系渠道,加快重大信息或紧急信息的报送速度。

(三)有机构。办公室配备4人专门负责信息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人专门负责信息工作。狠抓信息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要求,精心挑选配备信息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大对信息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的信息工作队伍,确保信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始终把信息工作硬件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本着适应新形势、提高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在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挤出资金用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工作办公自动化水平。

四、善于总结提炼,不断提高效率,“三条”经验值得推广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局领导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配备人员、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地保障了信息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是提高质量是关键。质量是信息的生命。信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领导决策。对此,我们结合实际,突出把握信息需求重点,善于从文件及会议精神中了解领导工作意图,从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中分析全局工作思路。对信息在文字、内容上严格审核,严格把关,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分析问题,从而确保为领导和部门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是责任落实是保障。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保证信息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工作中,我们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用新思路、新视野、新方法捕捉信息、收集信息、编写信息,从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推陈出新,使信息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局信息工作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使信息在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作用、指导整体工作的重要渠道作用、对整体工作状况、重大工作进展、上级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监控作用和反映群众呼声通道作用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和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第2篇

新闻外宣工作总结

一年来,上街区老干部局新闻外宣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坚定信心,坚持“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的服务宗旨,改革创新、整合资源、扩大领域,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真实”的原则,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出亮点,收集和上报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和上级党委提供情况和决策依据,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待宣传和对外交流,展现我局的良好形象与特色,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一、加强信息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做到“四个到位”

(一)认识到位。信息工作是办公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途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向领导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将直接关系领导的决策及对全局工作的领导。在新形势下,必须收集报送大量的、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以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决心大、决策准,指导工作有方,实施决策有力,稳健地驾驭复杂局面,确保全局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努力使信息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领导工作的需要。

(二)落实到位。一是把准上情,力争信息成果有高度。适时组织信息宣传人员学习区委及上级党委各类重要文件、重要政 策和领导讲话,准确把握新时期信息工作的特点和上级对信息的需求趋势,根据上级的需求选择、取舍,再组织采编。二是拓展源头,力争信息成果有广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资源优势,突破时间、空间跨度,广泛收集上级的重要决策、专家的解读成果、各地的成功经验,拓宽了领导决策的视野。

(三)领导到位。为进一步发挥好信息在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信息工作深入开展,保持信息工作的良好局面,张局长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将此列入日程常抓不懈。局领导经常了解信息宣传工作情况,签批重要信息,适时为信息宣传部门出题目、定目标、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授方法。

(四)学习到位。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组织信息人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区委、区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二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始终坚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在工作中强化学习。学习新时期信息工作的写作方法、特点,学习如何收集采编信息,学习信息如何参政等。三是加强沟通联络,促进信息工作的交流。强化了与上级信息宣传工作部门的联系,争取了上级的指导,畅通了信息渠道。

二、把握采编规律,搞好信息收集,做到“五求五抓两严” 五求:一是求新。就是捕捉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在工作中,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在新的观点上立意命题,力争做到信息超前性、预见性、指导性。二是求时。就是准确把握信息的时效性。力争在最早、最短的时间内编报信息,把握信息的最 佳时效,使信息增值,提高转化率。三是求高。就是站在领导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提炼、捕捉信息,善于站在高处想在深处,尽可能地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四是求用。在工作中,一方面把好经验、好建议、好做法及时编写成信息,另一方面也注重撰写一些倾向性、苗头性、对策性的信息,上报领导,发挥信息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的作用,做好领导的参谋。五是求实。在信息撰写中,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既报喜又报忧,敢于发现暴露工作中存在的个性问题、社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老干部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通过领导的关注,使问题尽快得到纠正、解决,使决策更加完善。

五抓:一是抓重点。保证信息能真实反映全局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和工作实绩,切实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抓亮点。善于立足实际,抓住特色,掌握带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信息,能供上级党委、区政府参考和借鉴。三是抓难点。切实解决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领导十分关心、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的问题,认真开展信息选题、信息整理和信息报送,切实做到所报送的信息反映的工作实绩不夸大、困难和问题不遮盖,达到实事求是。四是抓焦点。就是深入基层,针对基层比较关注并十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挖掘潜力,编集信息。五是抓时间。根据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拓宽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好信息迟报、漏报的问题,保证信息按时按质报送。加强报送,坚决杜绝紧急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现象发生。

两严:一是严质量。突出抓好“求真、求实”四个字。求真,弄清客观事物真相、本色,捕捉和收集信息不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胡编乱造,保证信息真实可靠;求实,编写信息措词严谨、规范准确、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渲染、不扩大、不缩小。二是严把关。突出抓好“校核、审批”两个环节。校核,在草拟好信息材料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校对,保证文面整洁、美观大方,确保编印和报送的信息不重、不错、不漏。审批,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三、畅通信息渠道,健全网络机构,做到“四有”

(一)有制度。实行了奖励制度。建立了定期上报信息的制度,规定每月至少向市局报送一篇信息,并将信息工作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同时,鼓励信息宣传人员积极向各新闻媒体投稿,强化正面宣传。

(二)有任务。信息工作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人员能够做好的,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讲责任、讲方法、讲实效。为此,我们积极构建“全员抓信息,办公室唱主角”的工作格局。积极沟通各科室,畅通办公室对各科室的指导、协调和联系渠道,加快重大信息或紧急信息的报送速度。

(三)有机构。办公室配备4人专门负责信息工作。狠抓信息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要求,精心挑选配备信息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大对信息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的信息工作队伍,确保信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善于总结提炼,不断提高效率,“三条”经验值得推广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局领导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配备人员、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地保障了信息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是提高质量是关键。质量是信息的生命。信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领导决策。对此,我们结合实际,突出把握信息需求重点,善于从文件及会议精神中了解领导工作意图,从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中分析全局工作思路。对信息在文字、内容上严格审核,严格把关,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分析问题,从而确保为领导和部门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是责任落实是保障。加强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保证信息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工作中,我们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用新思路、新视野、新方法捕捉信息、收集信息、编写信息,从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推陈出新,使信息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苏州市2006—2010年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列出统计表。

1.2 统计方法

①计算覆盖率:均以全市的总数(基数)作为分母(如全市人口的总户数、大中型工地总数等),其相对应的工作量作为分子,得出各项工作的覆盖情况。②应用动态数列[1]对5年资料进行分析,列出增长率的动态数列表(定基比)。

2 结果

2.1 苏州市5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情况

全市自2006年开展工作以来,存在不同的覆盖情况,目前已成常态化运作,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结果见表1。其中:健康宣传是指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及羁押(戒毒)场所等的宣传,大中型工地一般为外来人员在50人以上的工地,羁押(戒毒)场所均为我市公安及司法系统管理的部门,学校是指初中、高中、职业技术中学、大专、大学。

2.2 苏州市5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各项指标覆盖现况

我市于2006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启动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由于初始阶段,健康教育内容、形式等的缺乏及可操作性差、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尚有待于摸索,因此第1年的各项指标均较低,从2007年起逐年有所上升,见表1。

2.3 苏州市5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各项指标增长率

我市5年的各项指标增长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宣传资料入户、电视宣传的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全民覆盖产生重大影响,见表2。

注:增长率为定基比。

3 讨论

综观各地,虽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应占有重要位置[2,3,4],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大多停留在发文件、走过场、走形式等,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苏州市5年的资料分析,显示我市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也是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步走向常规运作,主要是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工作,具体做法是:对外来流动人口、社区人群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电影放映、结合专业人员宣讲等形式;羁押(戒毒)场所则是由管教人员进行日常的健康教育、结合专业人员上门辅导讲课等措施开展,过去由于其部门的特殊性,羁押场所历来都是被忽视的地方,疾病控制工作大多绕道走,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对于艾滋病防治来讲,这类场所管理的人员都是高危人群,必须去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年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对这类场所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从无到有,慢慢得到这些部门的重视及配合,覆盖面有所扩大,增长率逐年提高,上升幅度明显;宣传场所放置材料,则是利用宣传折页、健教处方等形式;墙体广告则由行政村完成;交通部门、医院制作广告牌、宣传栏;电视宣传则播出公益性广告、放映相关防治知识的短片等。

综上所述,5年来,我们改变了以往以黑板报、张贴宣传版面等为主的传统宣传模式,采取大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如把防治艾滋病知识编写成居民喜爱的画册,发放通俗易懂的防病小册子(宣传折页),把相关防治知识刻录成光盘,放映相关防治知识的数字化电影等,提高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核心知识及信息的覆盖面。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坚持公益性,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政策,力争形成多部门协作的局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的优势,向育龄人群、流动人群宣传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教育部门则要建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初中及以上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规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更要制定刊播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及公益广告的指令性指标,加强经常性、针对性的宣传,通过社会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开创我市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良平.现代统计学与SAS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9-31.

[2]符艳,肖红茂,徐丹,等.男性城市农民工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76-3177.

[3]武俊青,姜宗敏,余冬保,等.流动人口中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政策与建议[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6):575-576.

2006年信息产业工作思路 第4篇

督促各部门工作,抓好政务公开

办公厅是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和协调、服务各司局的单位。首先会加强对部里2006年重点任务的分解督办,将整个信息产业部今年的17项工作重点归纳为12个方面,分配和督促各个司局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由于2005年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信息产业部的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了办公厅,所以,办公厅今年另外一项工作重点是持续抓政务公开的工作。今年,办公厅将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拟制定《信息产业部政务公开内容目录》;拟制定《信息产业部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继续改进政府网站的栏目设置、信息数量及更新周期、行业特色、公众互动、在线办公等项目。

新闻宣传和展览工作一直是办公厅的工作重点。今年,信息产业部单独以部名义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会有1个,参与主办的有11个,作为指导或支持单位的有4个,如: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及技术展览会、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等。而今年部里最重要的展览工作是组织参与并协助香港筹备世界电信展。

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

做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所以综合规划司也将在今年做好“十一五”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说,今年综合规划司将完成信息产业“十一五”行业规划的修改和报批发布,组织全行业开展“十一五”规划宣贯。

另外,综合规划司今年还有5项重点专项工作,包括: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的建设,依托基地、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内产业布局。年内完成首批国家产业基地的滚动调整工作;深入推进数字电视产业相关工作,配合推动接收终端设备、机卡分离标准出台,并做好标准后续产业化推进工作;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二期工程的前期组织,力争年内启动;不断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商用化能力;配合部内司局做好2006年度集成电路产业研究开发专项资金指南的制定及项目的评审工作。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工作也属于规划司的工作范畴。王建章说,今年规划司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继续深入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上合组织的各项工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做好行业利用外资的工作,引导外资投向集成电路、软件、基础元器件、设备仪器和关键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和质量。

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福华

两法两条例,建立法规制定思路

政策法规司是信息产业部研究制定政策法规的部门单位,副司长郭福华介绍了今年政策法规司的工作重点。由于2005年政策法规司研究提出了《电子信息产业法制建设指导意见》,为电子信息产业法制建设提出了较为科学的立法设想,并推出了以两法两条例为架构的制定思路,即《信息产业促进法》、《信息化法》、《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今年政法司的工作重点也将围绕这两法两条例的研究、提出、制定工作展开。郭福华说,政策法规司今年要做好《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起草审查、指导督促和修改完善工作,组织做好相关专题研究和论证工作,做好《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起草审查、指导督促和修改完善工作,组织做好相关专题研究和论证工作;而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重点要做好立项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在条件成熟时上报国务院法制办,争取列入国务院2007年立法计划。

除了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外,加强对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也是政法司的今年工作重点。由于“自主创新”对于信息产业全行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年政法司将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地区进行深入调研,研究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法制环境。郭福华说,政法司要多听取地区企业的意见,以典型企业、跨国公司等作为重点,调研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摸清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政策法规问题。

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俊

围绕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年信息产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技术司的工作更是如此。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说,今年科技司将制定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创造环境、提供指导。

今年科技司将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支持数字电视、半导体照明、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开发应用配套集成电路的研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加大对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支持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家庭网络、智能终端、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内容等领域技术突破。

为了加快实施标准战略,支撑产业自主创新和发展,配合“电子强国”战略,科技司今年还将支持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推进粤、港、澳三地快速通关的RFID标准研究和应用。加快推进珠三角音视频产业开发、湖北武汉二维条码产业开发和安徽合肥中文语音识别产业开发与标准研究、制定和应用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试点。

另外,配合一些法案和条例的实施工作,科技司还将配合《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加快电子产品安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电子信息产品关键环保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电子信息产品清洁生产等标准体系的研究,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积极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加快推进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应用、预警和服务工作。继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今年的重点是要大力推进企业(包括国有、外商外资、民营企业)的软件正版化工作。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

扩大经济调节手段争取国家扶植

经济运行司每年会负责统计我国信息产业各项工作情况。2006年,我国信息产业的调控目标为:工业增加值:11000亿元,同比增长22.17%;销售收入:46600亿元,同比增长21.32%;利税:1850亿元,同比增长6.2%;与国家增长15%的目标一致,不断改善贸易结构。

在这样的调控目标下,今年经运司的工作重点是建立统计法规执行检查制度,健全经济运行统计分析网络系统,提高行业统计分析水平,完善软件统计体系,以游戏软件为突破口,形成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综合统计体系,做好电子信息产品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制定工作。经运司司长周子学还说,今年,经运司将扩大经济调节手段,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具体说来,经运司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研究协商,推动国家扩大出口退税率17%的产品范围;研究提出电子信息产业税制改革的建议方案,争取增值税转型率先在产业试点;对大企业研发给予重点扶持,争取国家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肖华

加强产品管理

作为和终端产品关系最为密切的产品司,在2006年的工作中,会继续去年产品司在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推进工作。产品司副司长肖华说,今年,产品司将积极推动《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的起草工作;进一步完善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有关政策;研究出台《关于支持电子基础产品发展的政策建议》;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研究拟订有关信息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反信息技术垄断、信息安全产品测评和审定等管理办法,推进《税控收款机产品序列号管理办法》和《电子游戏机产品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颁布实施。

而在一些具体的领域,产品司还将推行产用结合,推动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这其中包括:继续支持和推进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推进金卡配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动IC卡的广泛应用,积极推进电子标签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组织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模块和读写机具的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配合国家税务总局做好“金税三期”的实施工作,做好税控收款机生产企业的资质认定、监管以及产品序列号的分配和管理工作。

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

加强管理监督

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说,今年无线电管理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加快无线电管理法制建设,积极推动《无线电管理条例》的修订出台;加强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积极进行超宽带(UWB)、宽带无线接入等新技术、新业务频率规划工作;加强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加强无线电监测,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加强对对讲机、业余电台的管理工作力度;开展水上无线电业务专项整顿,保障重点无线电业务使用安全;加强频率占用费的管理力度等。

人事司副司长王耀光

做好职业培训

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严重,人才出现“断层”、供需不对口的现象,人事司今年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人事司副司长王耀光说,今年,人事司将继续会同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积极组织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职成[2003]5号);会同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国专家局,认真落实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3]10号);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努力加大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力度(劳社部发[2003]26号);密切配合人事部组织实施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大力开展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人部发[2005]73号)等人才认证工作。

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

信息化建设新农村

今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信息化推进司今年的工作还是集中在信息化发展基础、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城市社区信息化的推进工作上。

信息部2006年工作年总结 第5篇

及2007年工作打算

2006年是我公司与美国AB集团全面接轨的一年,也是管理观念全面整合的一年。面临华润雪花对牡丹江市场持续大举进攻,虽然公司2006年实现了产销量的历史性突破,但是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的利润:千升酒利润才实现了,比05年减少。一年来公司重点加强了企业内控制度的整合力度,信息部也在并入财务管理体系后全面发挥出公司预算计划的管控作用,在做好公司部署的各项工作同时,信息部全体员工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梳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我们围绕企业发展主题,以制定和贯彻落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为中心,以实施经济责任制为绩效考评依据,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修改并制定出《2005年经济责任制实施方案》和第三版的《物资采购管理条例》,安排了《岗位说明书》的编制,筹备出台了公司《招投标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商标使用管理规定》、《包装车间商标管理程序》和《兑奖复核监督管理规定》,同时抓好了制度的宣贯与落实。在中层管理人员会议上对上述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宣布和培训,并重点检查了责任部门的学习与落实情况,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档升级,立足管理工作中善于求变,在6月份中的经理办公会决定给予外销经销商坏箱补助,这样不仅调动了经销商的销酒积极性同时也为我公司拓展市场、提高销量、增加利润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管理,节约挖潜,降低生产成本

在参加了哈啤集团2005经济工作会议后,提升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1

在经济指标的控制方面,我们从基础工作入手,每月对经济责任制具体执行部门进行控制。配合集团“降耗增效、节支增收”的活动,下发了“节能降耗、挖潜增收”的通知,并形成了具体的落实方案。各部门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节约挖潜降低指标,全年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具体到严格控制各部门费用,在控制的环节上,先由流程内部控制,再到管理部门集中控制,增加了控制环节,严格了控制程序,通过加大控制力度,也使我公司在不利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也做好了季度的经济工作分析,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加强市场分析,调整政策,扩大产品盈利空间

针对销售公司的管理,我们制定了《鲜啤酒产销经济责任制》和第三版《物质采购管理条例》等制度,从销售部门的销售费用控制、价格调整控制、销售政策控制入手,逐项进行考核,各项指标与效益挂钩,效益完成的好,收入高,反之收入降低,甚至只开基础工资。重新规范了计划审批流程,确保仓库不积压无效物资,尤其是瓶盖等物资。在销售政策控制方面,由原来的销售部门具体控制改为企业管理部、销售调拨室、财务部共同控制,加强了管理与监控,为公司全年利润大盘的保证作出了贡献。

在签订销售合同过程中,经理办法律顾问、企业管理部、销售部门共同配合严格合同签订程序,堵塞签订合同过程中的漏洞,使销售工作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通过销售政策的调整与监控,公司的盈利空间不断加大。

今年雪花啤酒持续大举进攻牡丹江市场,直接影响了我们的销量和利润,为了遏止雪花的上升趋势我们配合内销部门及时作市场分析并参与几个新品种上市方案的监督复核工作,使市区市场建立了有效的品种结构防御体系,对雪花形成了直接有效的打击,进一步巩固了市区市场。

四、提档升级,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现代化的企业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为了强化公司管理,公司加大了在软件和硬件上的投入,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今年又编制和推出了局域网络的《生产计划管理程序》和《折扣折让管理程序》,经过半年多的实施,本系统已经达到了公司的基本管理要求,许多人为控制的数据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管理数据及时、准确,结束了公司手工统计数据进行管理的历史。今年我们向省信息产业局、省科委、信息产业部申报了信息化改造项目,在05年年底通过了省科技厅的验收,享受到了一定额度的信息化建设拨款。对公司的计算机外网效率实施了改善,推出了机开折让票据程序,并通过了实际效验,目前已经顺利推广实施,使折让管理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出台预算管理制度:

05年9月份起按照集团通知开始编制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而11月初开始,企管部也正式并入财务体系,成为了信息部,重点工作就是做好预算编制,我们组织了以财务部为核心,以生产部、设备部、供应部、仓储部、车队、技术部为纽带的预算编制领导小组,通过对数据的归集筛选,在初稿汇集之后,我们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这也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极大重视。经多次会议反复讨论、分析差异后,我公司最后经营利润744万元,而且得到了集团的认可,最后因为部分大米及包装物资降价,我们的经营利润最终提高到了816万元。针对这一预算结果,为了更好地控制预算的执行和落实,我们有目的的推出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计算机管理控制程序,这些工作都要在06年继续深入和细化。

2006年工作打算

2006年公司的重点工作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企业,做为财务管理体

系信息部,我们还是觉得有许多的重要的内控制度梳理工作要去做,有许多的管理需要完善。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做如下安排:

一、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我公司与哈啤合资以来,已编制了三年生产经营计划,从05年四季度末开始针对如何编制计划,如何控制预算,形成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06年工作重点第一就是对此管理制度及预算控制程序进行全面推介执行,通过对现金费用和领用物资的控制,实现对收入、成本、费用的按月核算,并最终向按日结算靠拢。

二、继续强化销售折让的支付使用管理:

06年我们将在05年的基础上,继续强化销售折让的管理力度,完善折让支付使用管理程序,使之逐步向瓶箱票使用程序过渡,实现完全随时同户头拆分留存、联网检查核对、规范领用对象等功能,符合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和规定,对折扣折让的支付进行全面控制,严格按照品种、区域、市场的预算计划控制支出,以达到降低投入,增加回报,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三、组建经销商核算统计系统:

06年我们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组建我们的经销商核算统计网络,目前我公司的销售管理程序只控制到了一批经销商,很多二批甚至终端环节的销售数据我们采集不到,也导致了这些环节的管理失控,因此,明天我们重点要建立自终端起始的信息采集网络,力争实现对二批和终端销量、收入、折让、销售净额和销售毛利的分品种、分区域、分经销商的考核汇算系统,从而使公司的销售管理网络全面提档升级。

四、修订部分财务管理制度:

06年我们将在AB公司内控制度审核提出的改进建议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了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将有选择地对部分财务管理文件重新修订出台,修订《促销管理规定》、《瓶箱票使用管理规定》等加强销售流程监控的制度,出台《结算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以达到杜塞漏洞,强化管理的目的。

五、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改善提高

2005年我公司已前面开通了企业内部局域网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管理数据及时、准确,各项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面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企业内部局域网的运行与管理。2006年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实现计算机联网办公,目的是达到网络资源共享,今后不再发放书面文件、不用传递报表,通过网上发布信息、通知,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随着预算管理软件和折扣折让管理软件的拓展,将开源节流,实现节约办企业的目的。

2、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我们将力争加入到全省100家信息化优秀企业的行列,为了使我们的信息化系统得到总结推广和完善提高,我们将继续向省经贸委、省信息产业厅申请信息化建设改造资金,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监控系统工程,全面提高公司物资管理与安全管理水平。

3、企业对外电子商务的开拓。我们要目前的企业网站进行改版设计,加强公司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时实更新网页,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延伸产品销售渠道,为公司取得更大的效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信息部全体同仁将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加强自身水平的提高,以过硬得知识技能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企业的创新管理中。我们相信新的一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企业一定

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信息部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第6篇

2005年,在市环保局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下,___市环境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按照《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以技术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努力规范全市环境信息机构的建设,积极推进___市环境信息化的进程。在过去的一年里,___市

环境信息中心重点加大了环保网站的对外宣传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环保、共同关注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中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我中心全年的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要点总结归纳如下:

一、二○○五年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1、把信息化建设提升到重要位置,形成一把手抓信息化的工作体系,推进全局信息化建设。环境信息中心是以环境信息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全供单位。担负着收集、存储、加工和传递市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治理、自然保护、环境管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为相关工作部门提供环境信息等工作。

2、强化局机关内部网络管理,进一步做好对国际互联网、___市政府网环保网站、局机关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软硬件维护工作。完善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对网络线路进行定期检查、调试、维护,排除网络传输故障,保证了网络的正常运转。

3、继续完善基于DOMINO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信息中心对已发现的程序缺陷和不适合我局具体工作的方面进行了修改,为全面启动我局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4、积极推进政府的上网工程,对___环保信息网站进行了改版,收集大量文字资料,并且不断及时更新内容、增加新内容,网络开辟环保信息动态、环保法律法规查询、环保常识、空气质量日报等等,提供信息、技术指导。据统计,截止目前,共发布环境信息586条,其它环保动态环境信息200余条;制作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政务公开”等专题栏目。其中政务公开栏目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栏目,增强了目前所有机关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的透明性。

5、对各科室人员所遇到的各类网络、计算机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指导,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全员培训,增强了机关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了各科室的工作效率,也为信息中心能够将人力资源再分配集中力量为全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提供了保障。

6、派一名同志参加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环境信息管理暨技术应用交流会,此次会议是继2001年首届全国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交流会以来又一次重要的全国性环境信息化交流活动。了解了环境信息化热门技术与环境信息管理的最新成果和环境信息化前沿技术与管理应用经验,为推进“十一五”期间环境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___市环境信息中心的两篇论文《___环境监测局域网站实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基于A技术的“___环保”公众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被编入《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实践》一书中。

7、根据局污染控制科要求,制作了安林公路周边、殷都区、林州市污染源位置演示文稿。为环境监测中心站制作了内部网站,在全站实现网络化沟通方式,通过对监测工作的自动化控制,监测数据信息在局域网络内部实现快速交流与传递,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使网络资源的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可以及时了解监测工作的整体状况,实现监测工作的网络化运行机制。

二、2006年的信息化规划和发展目标

2006年,我中心将全面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方针,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围绕全市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应用技术为保障,努力提高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的能力,开拓创新。针对2005年工作的完成情况,2006年我中心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继续巩固各项基础工作,做好技术支持,确保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及其软硬件的维护、管理和应用的水平,在技术支持和服务上不断有所作为。积极参与局机关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开拓应用领域,认真完成环境信息中心制定的各类日常工作任务。

(二)制定和逐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制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努力使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提高环境信息中心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继续巩固和完善各处室与环境信息中心信息传递渠道,强化环境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地位,建立并规范信息采编制度,作好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工作,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服务。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第7篇

一、扩大全民环境教育受教育面,扎实稳妥地推进工作

(一)认真贯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黑龙江省全民环境教育试点工作安排意见》要求,抓好从业人员、农民、学生环境教育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在师资、学员、计划、时间、质量五项标准上深入落实,实现排污企业员工、国家公务人员、重点农户整体接受环境教育;60%以上非重点农户接受环境教育;95%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推动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整体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典型宣传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深化、提高、扩大试点工作。在全市树立50个(清洁生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加强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生态农业、学校环境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环境教育典型,用典型效应促进全民环境教育整体工作扎实持久地开展。

(三)开展一次全民环境教育宣传骨干师资培训工作,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结合相应教育内容,培训全民环境教育专兼职教师,为全民环境教育顺利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同时抓好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模式的推广,先进经验的交流和重点问题研讨工作,并针对如何引导广大党政干部、企业职工、农民学习、掌握全民环境教育内容进行具体布置。

(四)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起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为契机,加大对群众的环境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编辑出版《家庭环保节约手册》,力争在我市掀起争当“环保家庭”、“节约家庭”的热潮。

(五)开展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力行节约”为主题的第二届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增强小卫士的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六)围绕着环保科普和建设环保型社会编写一本图书,积极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进行曝光,为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做好宣传工作。

(七)成立党干校环保讲师团,编写《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讲义》,加强对我市各级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环保工作。

二、巩固环境宣传报道阵地,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社会舆论。

(一)围绕局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做好全市环保宣传工作;增强对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宣传力度,全年在各种媒体刊发稿件1000篇以上。

(二)围绕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做好环境宣传工作,在**日报开办《环保专刊》栏目,在人民电台继续办好《行风热线》栏目,在市交通台继续办好《925环保指数栏目》,在**电视台继续办好《环保新时空》栏目,建立环境宣传长效机制,抓住制约环境保护的难点问题和影响群众的重点问题进行宣传,并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绿色理念。

(三)制作空气质量预报,改版节目形式,并定期更新“小窗口”的宣传内容,提升其宣传作用。

(四)加强**市环境宣教基地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基地设施和更新基地环保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市环境宣教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及中小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参加人数力争达到10万人。

(五)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的作用,以环保科普,创建环保模范城,建立友好型社会为主要内容在社区宣传栏内进行宣传,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提高社区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六)围绕环保模范城、环保科普和建立环保友好型社会等几个方面做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图片巡展,年内展出100场。

(七)紧紧围绕着局工作中心,着重体现我市的环保工作,对7楼展室进行更新和维护。

(八)以

建立环保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制作1部“6·5”专题片在电视台播出,制作两部环保专题片在各区、县(市)及大型企业电视台播出。

三、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形成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局面。

(一)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一次环保建议征求会,群策群议向公众征求环保意见和建议,并把好的建议推荐给政府,供政府决策。

(二)继续扩大环保志愿者阵营,增强志愿者协会的力量,发展个人会员1000人。不断加强对志愿者的指导和队伍建设,提高志愿者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使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时期的环保事业当中。

(三)总结环保志愿者协会专业委员会的成功经验,继续增强志愿者协会的环保专业力量,将专业委员会发展到7个。壮大绿色联盟阵营,联盟单位发展到100家,扩大联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形成市民装修找“联盟”的良好局面。

(四)与哈报读者俱乐部绿色沙龙合作,以“植树”为主题开展1项有社会影响的公益活动。

(五)将社区宣传监督站的数量发展到200个,每个宣传监督站发展5名以上环保志愿者,提高宣传监督站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社区环境上访率降低30%,并在社区开展“四节一用”(四节:节水、节电、节气、节油。一用:废物利用)活动。

四、组织好重大环境纪念日的宣传活动,针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宣传。

(一)组织开展“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4个纪念日的宣传活动。“4·22”地球日主要以培养典型,表彰先进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环保龙头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6·5”世界环境日将加大对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进行宣传,制造声势,扩大影响,使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深入人心。生物多样性日和保护臭氧层日则主要在社区、学校以环保志愿者为主体开展宣传活动。

(二)配合市人大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

(三)围绕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起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问题为主线,以

五、继续开展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弘扬绿色理念。

(一)与污控二处共同举办“企业环保责任论坛会”,邀请环保专家和绿色创建企业领导人参加会议,由环保专家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起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使企业领导人对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反思,同时倡导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用循环经济理念全面提升创建水平,提高绿色创建企业对重大环保事故的预防和预警能力,增加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并出版《企业环保责任 企业环保形象》一书。

(二)发挥市、区(县)2级的绿色创建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绿色创建工作的验收工作,扩大创建阵营,提升创建的质量和内涵,增创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机关、企业、社区100家,配合污控二处做好绿色企业的创建工作。

(三)组织召开绿色创建表彰大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对典型的绿色单位创建经验进行推广。

(四)举办一期“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培训班”;与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二○○六年**市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活动计划的通知》,并做好第六批市级绿色学校和第五批市级绿色幼儿园的评审验收工作。

(五)与日本绿色学校建立友好关系,争取在明年开展一次中日绿色学校联谊活动。

六、做好环保模范城宣传工作,提升我市环保形象

(一)策划一次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公益广告大赛,挖掘优秀的公益广告作品,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添砖加瓦。

(二)举办一次关于**市生态建设的环保摄影展览,并对图片进行收集和分类管理,建立图片数据库,为创建环保模范城提供图片保障。

(三)发挥本部门专业人员优势,充分调动特殊人才的积极性,做好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相关公益宣传的平面设计工作。

(四)围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制作公益广告1-2个

(五)做好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情况的统计工作,并编辑出版《**市公众对环境满意程度调查状况》和《**市全民环境教育普及状况调查》2本小册子。

(六)在《中环报》建立**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专版,扩大我市知名度,提升我市环保形象,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做好宣传铺垫。

教育局信息外宣2006年工作总结 第8篇

本文数据大多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年度系列报告。

1 专利申请与授权概况分析

(1)近五年来国内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虽然专利授权率仍然偏低,但增长速率高于专利申请的增长速率,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改善。

我国国内专利的年累计申请量由2006年的470 342件增长到2010年的1 109 428件,五年内增长约2.36倍。专利的年累计授权量由2006年的223 860件增长到2010年的740 626件,五年内增长了3.31倍,速度可观,成果喜人。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9年之后的专利申请量大增,反映出政策导向对专利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改善。授权发明专利比例的提高,表明专利潜在价值得到提高。

(2)专利授权率不高,尤其是代表创新指数的发明专利授权量长期在低位徘徊,印证了我国还不能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尚不具备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现实。

2006年至2010年五年间专利申请总量为3761 259件,授权总量为2 120 310件,授权与申请均比为56.37%,其中各年授权与申请比例分别为47.6%、51.41%、49.14%、57.18%、66.78%,从比例上看前3年授权量在50%上下俳徊,发明专利授权率仍然没有突破30%,比例相当低,说明专利申请不注重质量,数量优势建立在技术含量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而真正的高科技是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的,绝不是一般的技术,这是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发明专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发明专利的欠缺导致申请结构的不平衡,是我国专利发展的“软肋”。

(3)专利申请的活跃程度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较为吻合,与专利发展最重要的环节——研发投入成正相关。

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相同,专利申请也呈现地区差异性。北京、上海、广东是我国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地区,这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分不开,重视科研投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因素。对技术的不断创新让当地拥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也促使当地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形成合理的知识转化渠道,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北京、深圳、上海在国内重点城市专利申请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得益于2003年以后实行的专利申请奖励政策,对大中型城市的作用更明显,尤其是北京,其专利结构以发明为主,专利质量优于其它地区,而广东则是在数量上取胜。随着经济由沿海向内陆纵深发展,除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排名保持前列,近几年川渝地区也奋起直追,形成良好的知识创新氛围,相信专利区域分布会随之改变。

2 专利结构类型分析

我国的专利共有三种类型,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的能力,因此发明最能代表技术创新水平;实用新型又称为“小发明”或“小专利”,通常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它们的结合所提出的适合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对创造性要求不太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实用性强;外观设计是指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技术系数最低,但其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跃程度的反映。

(1)三种专利的增长情况各具特色,但代表创新指数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落后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质量与数量不成正比,尚不具备主导市场的技术优势。

五年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为992 119件,在三种专利五年申请总量中占比约为26%,比例非常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1 279 440件,占这5年三种专利申请总量比为34%;外观设计申请总量最为庞大,共有1 489 100件,占三种专利申请总量比约40%。总而言之,三种类型专利确实呈增长的态势,但这种数量优势是建立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类专利上,技术含量并不高。

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从2006到2010年增长了3.18倍,略高于发明专利申请量2.4倍的增长幅度,说明我国发明专利的申请质量逐年提高。但是与庞大的外观设计申请量相比少了将近1/4,得到授权的比率也非常低。从整体上看,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占授权专利总量的比例变化不明显,说明发明专利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获得授权的难度越来越大。其授权量与申请量近五年比例分别为:20.5%、20.87%、23.94%、28.54%、27.22%,平均比为24.21%,大大低于全部专利授权比例(56.37%),仅为平均比例一半,说明我国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但从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当年申请专利总量的比例变化上看,发明专利申请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五年间从1 22 318件上升到293 066件,说明我国专利申请者已经开始重视科技的原始创新,且已初见成效。

(2)近五年来申请量增速较快的专利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最为庞大,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比例最高,表明我国经济活动和市场氛围活跃。

从2006到2010年申请量达到1 489 100件,占五年申请专利总量40%,这与我国经济活动和市场活跃氛围息息相关,高竞争力的产品不单讲究质量,精美的外观也更容易受到青睐,外观设计行业在市场需求下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外观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但是,外观设计专利虽然数量庞大,授权比率在三种专利中却仅为平均值,低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比,其近五年授权与申请量比例分别为:49.18%、47.82%、43.75%、68.98%、78.23%,平均比为57.59%,与三种类型专利均比基本持平。后两年虽然进步稍快,但也只有2009年授权比率超过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在近两年增速加快,有追上外观设计专利之势,在三种类型专利中得到授权的比例最高,但起伏比较大,发展不是很稳定。其近五年授权与申请比例分别为:66.7%、82.44%、78.22%、65.44%、83.66%,均比为75.29%。

3 专利权属结构分析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有关数据区分,专利申请单位主要分为五种:个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其中个人属于非职务发明人,其它四类属于职务发明。

(1)个人和企业多年来都是专利申请的大户,但企业申请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为主,个人则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两者发明专利授权率和成果转化率相差甚远。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启动,对我国专利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特别是对职务发明的大力扶持,企业从2009年开始超越个人占据首位,因此这五年来企业专利总量超过个人申请占的比例最大,占三种专利申请总量的45%,改变了过去以个人为主的局面。个人申请专利与企业不分伯仲,占到专利总量的44%。两者综合申请量虽然接近,但在授权方面却相差甚远,尤其是发明专利,非职务发明人五年来最高一年(2006年)占比26.6%,大部分为职务发明。但是外观设计授权却相反,职务发明最高一年(2010年)占比为46%,非职务发明均超过50%以上,反映出设计行业中个人、私营创业群体趋多。

在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分布中,以企业为代表的职务发明占主体地位,其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均高于非职务发明,同时我国非职务发明人在获得专利权后维持专利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国家对非职务发明扶持政策不具体、不落实,个人专利转化难、推广难、维持专利能力与意愿低,另一原因在于部分发明创造仅源于兴趣爱好,不关注市场动态。

(2)从企业申请专利的情况看,发明专利构成超过一半以上,说明企业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但在核心技术上仍需向上突破。

五年间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总数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累计升高三倍左右。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与个人、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有所不同,个人、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专利的申请大多基于自己的发明创造,目的是创业、专利的转移或体现科研的领先等,但企业专利的申请主要涉及到赤裸裸的利益,以“公开”换取“独占”某些方面特有的经济价值,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竞争实力,而且专利的排他性还可以限制竞争对手在相同领域的发展和竞争,使企业独享在这些方面的利润,因此,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有着较大的动力。但是,发明专利授权率低下仍提示了不少发明专利技术的不成熟,随着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力度也不断加大,企业仍需克服专利申请中的“短板”,一部分企业急于申请专利,目的是报奖或通过技术鉴定,特别是为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可以免税,这样的专利在自身技术状况上容易留下很多瑕疵,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利。

(3)企业的专利申请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集聚特征,尤其是在发明专利方面绝大多数为信息技术企业。

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位的企业中,大多数是通信、家电行业,表明在以通信网络业、集成电路、互联网服务业务为主的信息技术领域受知识产权竞争影响更大,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要高于其他行业企业,相应地,国内在这些领域的专利积累也明显强于其他行业。这些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并以专业化态度实施,重视科研投入,在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方面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不断保持竞争力。华为、中兴成为国内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不断成长的代表。但不容忽视的是:除了这两家企业长年支撑着整个行业的专利申请量外,其它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均不突出,表现零散,研发投入不足是制约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从发明专利权属机构中还发现,国内排名在前的高校和中科院系统发明专利以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为主。可见,信息技术领域专利主要集中在国内大企业中,还有一部分掌握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手中。

(4)高校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亟需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校专利申请率不高,与政策扶持力度和当时高校的专利申请体制有关。之前院校比较重视论著和科研项目,对专利工作未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还有一个问题是专利申请也只是与教师业绩考核挂钩,并未硬性要求成果转化效益,所以有不少申请专利的技术含量不高、创新性不足。

高校的区域分布情况显示,国家重点高校和老牌理工类大学的专利申请热情和专利水平较高,而且高校的技术创新活跃度与所在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提升了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了高校教育资源的开发,同时又吸引了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高校的技术创新。反过来,高校的科研创新成果又为当地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来源,并通过人才培养为当地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在促进当地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互动作用。高校与所在地区信息产业技术实力的提升、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可喜的是:发明专利权属除了企业,高校专利申请中发明权重平均占比也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高校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在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的前提下,校企联合申请专利正在增加,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产学研互动发展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专利申请大省,广东高校却并未在专利申请上与北京、上海两地高校比肩,如何提高广东高校专利申请积极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4 新技术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专利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即重要的基本发明、核心技术、基本专利产生的阶段;二是生长阶段:即基本发明向纵深发展和横向转移的阶段,其应用发明专利逐渐遍及各相关领域;三是成熟阶段:技术趋于成熟,在基本发明专利的基础上,一般的改良发明专利、二次开发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大量涌现;四是衰老阶段:技术日显陈旧,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量逐渐减少,而外观设计和商标的申请量却相对升高。通常采用以下四个统计参数对技术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定量分析:

新技术生长率V:V=a /C。其中,a为当年发明申请数或批准数,C为追溯5年发明累积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V值递增,说明新技术正在萌芽或生长阶段。

技术成熟系数A:A=a/(a+b),其中,a同上,b为当年实用新型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A值递减,反映技术日趋成熟。

技术衰老系数B:B=(a+b)/(a+b+c),a,b同上,c为当年外观设计申请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B值递减,预示该技术日渐陈旧。

新技术特征系数N:N=V2+A2。其中V为技术生长率,A为技术成熟系数,是反映某项技术新兴或衰老的综合指标,N值越大,新技术特征越强,预示它越具有发展潜力。

从指标图上分析,我国的新技术生长率V值在2006—2010年间呈现逐渐回落的趋势,2009年至2010年相对持平,表明我国在新技术领域创新缺乏,发明申请数增长不足,外观设计类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的产品占据市场的大部分数额,与前面所分析的三种类型专利增长情况契合,当前主要问题仍然是如何提高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创新问题。

技术成熟系数A显示,2008年前趋势向上,表明之前几年间新技术仍处于生长阶段,即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段时间新技术新发明比较多,说明技术更新加快,部分陈旧技术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技术的涌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08到2009年下降幅度比较大,表明我国现有技术经历了生长到成熟阶段的过程,部分技术进入衰老阶段,技术含量较少的外观设计开始渐渐占上峰。

技术衰老系数B显示我国新技术经历了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2007年之前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新技术还在成长期,之后系数值上升,表明技术开始衰老,没有新技术替代,尤其是2008年金融风暴导致的各行业萧条,使得专利开发也停滞不前,影响深远,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主的发明创新缺乏新的技术增长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盛行。

新技术特征系数N在2008年之前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至2009年数值有所下降,2009到2010年间数值平行,可以说国内新技术的萌芽、生长、成熟过程发展比较缓慢。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经过2008和2009年的萧条,各行业重整旗鼓开始创新之路,

5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领域是近五年来专利申请中最主要的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的产业。

按照传统,我们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九个技术领域,即计算机与自动化、通信、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基本电路与通用设备、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家用电器、广播与电视。在专利申请中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以下数据来自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自1999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的行业内重点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最新发展态势报告中有关信息技术领域内容中提取,但有一些具体数据未能查实。由于统计的滞后性,统计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30日,数据为历史累计。

表3为近五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靠前排名变化。

(1)信息产业专利拥有量高速增长的态势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活跃程度和技术实力增长,同时也显示出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知识与技术更为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信息产业的创新活跃度和创新能力继续领先于其他行业。国内9大类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变化趋势显示,国内在电子信息产业9个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正逐年提高,自2006年起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比例在近五年分别为30.3%、43.49%、48.19%、50.61%、 52.96%。授权专利增长速度也比较明显,尤其是发明专利,说明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市场导向性、专利技术的价值以及专利应用率正在逐步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也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信息产业在规模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整体技术态势也在逐步改善,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提高产学研技术结合度。

(2)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区域集中态势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继续存在。

从信息技术专利申请在我国内地各省市的分布情况看,北京、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专利申请量排名普遍靠前,专利申请量均超过1万件,广东省是唯一一个信息技术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的省市,并以较大优势保持其专利申请量的领先地位,但在技术水准上却是北京略胜一筹,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带来的强大知识创造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除了华为、中兴两家信息技术企业能走上国际舞台,国内其它企业,特别是家电企业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没能掌握核心技术,还不能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

总体来说,信息技术专利申请集中态势较为明显,从东到西,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信息技术专利申请的集中趋势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分布态势较为吻合,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制约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普遍提高,这与地区经济、文化基础以及地方投入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电子信息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面临瓶颈,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信息行业必须抓紧核心技术领域的钻研,重点攻关软件业关键技术。

虽然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相关产业增速有放缓的趋势,我国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起来的优势在经历2008年金融风暴后逐渐暴露出问题,在这次危机中,制造业受冲击最大,只有软件服务业尚能保持平稳增长,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弊端已经促使调整势在必行。

产业增速放缓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产业规模基数逐年增高,增速放缓是客观经济规律;另一方面是因为继彩电、PC、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缺乏新的领域拉动产业高速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冲击所造成的国际市场疲软,也是迫使产业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总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依靠数量实现高速增长的时代已逐渐消退,产业发展已进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兴领域、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阶段,软件服务业成为重点发展方向。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已经开始从单一制造业转变为制造业与软件服务相结合,从集中于产业链下游转变为产业链上下游相结合,只在抓住核心技术的关键因素,才能突破以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6 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专利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领域更为活跃,虽然在数量上国际领先,但是在关键产业和核心领域的专利数量,特别是含金量较高的有效发明专利较少,发明专利一直未能超越国外;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利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称之为核心技术。但是,有差距才有动力。相信随着创新体系的完善,科技投入的增加等一系列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将质量双胜。

摘要:从专利申请情况和专利技术发展态势两大方面,分析了2006—2010年期间国内专利发展情况,并以信息技术领域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期为专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专利对比分析,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结构,专利技术

参考文献

[1]吕淑仪.广东省专利结构及新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8):532-534

[2]牛瑞阳,王培璋.我国国内专利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5):88-93

上一篇: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下一篇:吴忠市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